红军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楼 心得诗歌歌颂红军会宁会师楼 心得的诗歌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甘肃法制报
甘肃农民报
甘肃经济报
纪念红军会宁会师80周年文学创作采风活动在会宁举行
  每日甘肃网讯(通讯员常琦彪)9月24日至25日,由白银市文联、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白银文学》、会宁县文联主办的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80周年创作采风活动在革命圣地会宁县举行,来自白银市、会宁县的30多名作家参加了创作采风活动。
  活动期间,在会宁县召开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80周年文学创作座谈会,大家畅所欲言,对如何搞好创作活动开诚布公地进行了探讨交流,座谈会上宣布,正式启动《白银文学》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80周年专刊,专刊将在201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80周年大庆活动期间出版。
  大家还瞻仰红军会宁会师旧址,参观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在大墩梁红军烈士陵园凭吊了红军英烈,深入乡村,参观了会宁县梯田建设,全面了解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实现大会师,长征胜利结束,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会宁成为抗战的前进阵地的历史和会宁的发展变化。
  白银市文联副主席徐长峰说:&组织这次采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长征会师精神,展示出白银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创作出更多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作家们纷纷表示要创作出弘扬长征会师精神,讴歌时代新貌的文学作品,用实际行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暨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80周年。答案C点击查看答案解释本题暂无同学作出解析,期待您来作答点击查看解释相关试题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到达会宁及会宁大会师概况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到达会宁及会宁大会师概况
作者:&&&&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991&&&&更新时间: &&&热&&&&&★★★
容提要: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从1935年到1936年都到达会宁,并于1936年10月实现了大会师。红军长征期间的会师有多次,而在甘肃会宁地区的会师是一次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师。这次大会师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会宁作为长征的会合点,与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延安一道,是中国革命圣地。本文概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在会宁地区实现会师的历史。旨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会师精神。
关 键 词:红军 三大主力& 会师&& 概况
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先后举行过懋功、甘孜等多次会师,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地区的会师,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师。这次会师标志着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是长征胜利的标志,是民族抗战的前进阵地,是革命力量大团结的典范,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正像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一书中所说的那样,“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徐向前元帅并于1986年3月,题写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转折点”。198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大会上,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红军老战士杨尚昆代表党中央在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五十年前,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长征胜利的标志。”2006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红军长征胜利,使党中央领导中国革命大本营奠基于西北,巩固和发展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使其成为中国革命的政治中心,为党和红军的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红军长征胜利,为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进而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甘肃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的纪念地永载革命史册,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研究红军长征历史,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的重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红一方面军1935年到达会宁
1、中央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革军委从瑞金出发,率领中央红军主力5个军团和军委第1、第2纵队共8.6万余人,开始进行战略转移。至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甘苏区的吴起镇(今吴旗县城),历时1年,途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宁夏11个省,渡过22条大江大河、翻越22座大山(其中包括著名的五岭和五座终年积雪的大雪山),进行重大战役战斗380多次, 突破了上百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千难万险,战胜了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2、中央红军到达甘肃
1935年9月12日,中共中央到达甘南迭部县的俄界(俄界是藏语,“八个山头”之意), 9月17日,攻克了天险腊子口; 9月22日,在哈达铺,将红一、三军团和军委直属纵队正式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下辖三个纵队,约七千人,彭德怀任司令员,毛泽东任政治委员;9月27日到达通渭县西南的榜罗镇,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以陕甘革命根据地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9月29日,陕甘支队向通渭县城挺进。
3、中央红军到达会宁
10月2日,陕甘支队分左、中、右三路向陕北挺进,三个纵队从通渭县城出发,分别到达通渭县的寺子川、义岗川和会宁县党家岘乡梁家河一带宿营。10月3日凌晨5时许,一纵队离开寺子川进入静宁县境内,晚宿营界石铺以南的冯家大庄(今祁家岔);二、三纵队分别从义岗川和梁家河出发,沿会宁县侯家川、陇西川前进,为防止西(安)兰(州)公路一线敌军袭击,两纵队以战备姿态并行运动,途中遇到通渭县义岗川董本斋民团阻击,红军将其击溃后迅速越过西兰公路,进到会宁县东南部的党家岘、侯家川、杨崖集一带村庄宿营。毛泽东、彭德怀率支队司令部和二纵队一部由杨崖集乡的陇西川经罐子峡进驻会宁、静宁交界处之界石铺;三纵队由梁家河转移到太平店乡的宋家庄子一带宿营。10月4日,三纵队在原地休息。10月5日晨,陕甘支队撤离西兰公路静会路段,进入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红军在会宁境内停留4天,主要是北上陕北途经会宁作短暂休整并补充给养。
4、随中央红军到达会宁的主要领导人及将领
随部队进入会宁境内的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领导人有: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洛甫)、秦邦宪(博古)、王稼祥、刘少奇、邓发、何克全、邓小平、杨尚昆、李富春、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李维汉、蔡畅、邓颖超、康克清。
随部队进入会宁境内的红军主要将领有:彭德怀、叶剑英、罗荣桓、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左权、彭雪枫、朱瑞、袁国平、张经武、蔡树藩、耿飚、王平、韦国清、邓华、刘亚楼、苏振华、李涛、李天佑、李志民、李克农、杨勇、杨至诚、杨成武、杨得志、肖华、宋任穷、宋时轮、张爱萍、陈士榘、陈奇涵、周桓、周士第、赵尔陆、唐亮、黄永胜、赖传珠等。
二、西方野战军西征迎接二、四方面军到达会宁
1、西方野战军西征,策应二、四方面军北上。
1936年5月14日,红一方面军在陕北延长县大相寺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毛泽东作了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总结东征作战经验,进行西征战役的动员。5月18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西征战役计划》,以红一方面军的红一、红十五军团和红八十一师、骑兵团等13000余人,组成中国工农红军西方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聂鹤亭任参谋长,刘晓任政治部主任。西方野战军分左、中、右三路开始实施西征战役。左路军为红一军团,左权代理军团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右路军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为军团长,程子华为政治委员;红二十八军、红二十九军、八十一师、军委直属骑兵团为中路军,由红二十八军军长宋时轮、政治委员宋任穷指挥。西征开始后,由于形势的变化,中路军多与右路军一起行动,故通称西征红军为左右两路。从5月19日起,至7月27日,中革军委确定结束西征战役,西方野战军部队就地转入休整备战,准备南下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在历时2个多月的西征作战中,西方野战军共歼灭国民党军7个营,击溃3个团又5个营,俘敌2000余人,占领城镇10余座,开辟了纵横各200公里的陕甘宁新根据地,为策应红二、四方面军北上,实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开展起了积极作用。
2、西方野战军南下,迎接二、四方面军
1936年9月13日,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及时制定了“静会战役计划”。根据计划确定的任务,9月14日,红一方面军右路纵队15军团73师进占会宁打拉池(现属平川区)地区,一部直插会宁县北部的郭城驿、宋家河畔,切断了会宁通往靖远的道路,使驻守两县的敌军失去了联系。9月18日,左路纵队1军团1师、2师逼近西兰公路,红1师占领了静宁县的界石铺和会宁东南部的青江驿、老君坡、杨崖集一线,并以此为中心控制了西兰公路。红一方面军主力部队集结静宁、隆德、海原、靖远一带,在会宁外围形成了一个弧形保护圈,给红二、四方面军北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的条件和时机完全成熟了。
3、到达会宁境内的西征红军主要将领
彭德怀、左权、聂荣臻、徐海东、程子华、杨尚昆、刘晓、聂鹤亭、陈光、孙毅、邓小平、周士第、王首道、冯文彬、宋时轮、宋任穷、谢蒿、甘渭汉、阎红彦、杜平、陈赓、杨成武、杨得志、胡发坚、谭政、萧华、熊伯涛、邓华、李天佑、黄克诚、舒同、赵凌波、陈漫远、钟伟、田守尧、崔田民、谭辅仁、韦杰、刘幼安、王集成、罗元发、萧锋、梁兴初、罗华生、胡炳云、曾国华、杨勇、苏振华、韩先楚、夏云飞、刘华清等。
三、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师会宁
1、打下会宁城,接应二、四方面军
9月30日晚,由红一方面军十五军团直属骑兵团组成的特别支队,在团长韦杰、政委夏云飞的率领下奉命以迂回奔袭战术,历时32小时,行程300多里,突袭会宁县城。10月2日凌晨5时,骑兵团攻克会宁县城西门、北门,全歼了守城的县保安中队和刘宝堂部的一个营,攻占会宁全城。
红军攻占会宁县城后,“西北剿总”第一路军总司令朱绍良严令国民党新一军迅速夺回会宁县城。驻定西的新一军11旅在旅长刘宝堂的率领下,奉命“收复”会宁县城。10月3日上午,刘宝堂率部到达会宁县城西北5公里的曹家河畔,在飞机的配合轰炸下,敌军与在这里担任阻击任务的红一方面军一军团直属骑兵第2团发生激战。为确保会宁县城掌握在我军手中,西方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命令红一方面军一军团1师、2师由界石铺、老君坡、青江驿一线,十五军团73师从郭城驿火速向会宁守城部队增援。红军在会宁县城西北的范家坡、西岩山一线构筑工事,阻击敌人的进攻,经4日、5日两天激战,将反扑的敌人击溃,红军牢牢控制了县城,使其成为会师的中心地。
2、红一、红四方面军会师
会师的时刻终于到了。10月7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第4军2个团在政委王宏坤率领下到达会宁县城,与红一方面军一军团1师、2师和十五军团73师会师。8日,4军10师又在青江驿同红一方面军1师一部会师。9日,陇原古道名城会宁焕发了青春,红1团在南城门用木板塔起了彩门,在南门城墙上,悬挂着红绸布写着“欢迎劳苦功高的朱总司令张总政委”。朱德、张国焘、傅钟率中共中央西北局、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总供给部到达会宁县城,同日,徐向前、陈昌浩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四军、红三十一军相
继到达会宁县城,受到了红一方面军一军团1师、2师一部及十五军团73师的热烈欢迎。
10月10日黄昏,红一、四方面军在县城文庙大成殿内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三军会师联欢会。红军总部及一四方面军主要领导、各部队代表、群众代表近千人参加了大会。大会由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主持,朱德总司令在会上宣读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来的《中央为庆祝一二四方面军大会合通电》,并在热烈的掌声中讲话。徐向前、陈昌浩和陈赓也分别在会上讲了话。大会向党中央发了致敬电。庆祝联欢会历时2个小时,在雄壮的口号声中结束。
3、到达会宁境内的红军总部和第四方面军主要将领
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王树声、王宏坤、王建安、王新亭、朱良才、许世友、李聚奎、张宗逊、陈再道、陈锡联、周纯全、洪学智、郭天民、傅钟、谢富治、周子昆、蔡威、宋侃夫、伍云甫、徐长勋、李卓然、张琴秋、刘瑞龙、黄火青、郑义斋、贺诚、周光坦、唐天际、刘志坚、董振堂、黄超、罗南辉、李屏仁、杨克明、孙玉清、陈海松、陈伯稚、曾日三、程世才、李先念、黄鹄显、李天焕、詹才芳、余家寿、叶道志、周世元、张贤约、胡奇才、王海清、盛修铎、刘理远、杨朝礼、陈家柱、李德明、张道容、易汉文、熊厚发、郑维山、邵烈坤、张文德、徐深吉、桂干生、柴鸿儒、叶成焕、杜义德、谢良、聂凤智等。
4、红一、红二方面军会师
正在奉命北进途中的红二方面军由于连日降雨渭河河水猛涨,突发山洪,加之敌胡宗南、毛炳文、王钧部的围追堵截,延迟了10月10日与一、四方面在会宁县城会师的原定计划。红二方面军指战员闻知中共中央西北局、红军总部和红一、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的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动,“奔向会宁,与一、四方面军会师”成了当时行军战斗的动员令。10月10日,红二方面军胜利渡过渭河。12日,红六军团行至通渭常家河一带。14日,红二方面军主力经通渭县城到东峡口,第6军到通渭县城。15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部率红二军团和红三十二军由通渭县进入会宁县侯家川乡,红六军团在军长陈伯均、政委王震率领下由静宁县进入会宁杨崖集、青江驿一线,与红四方面军九军会师。18日,红二方面军六军团到达会宁以东的老君坡,与红一方面军2师5团会师。当晚肖华率红2师政治部宣传队及红5团与红二方面军部队举行了会师联欢会,至此,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实现了全面会师。19日,红六军团在老君坡集合,欢迎红一方面军慰问团代表,并听取红5团政委郑雄作的关于陕甘苏区情况和反帝统一战线伟大胜利的报告。20日,第六军团在老君坡休整,进行物资给养保障动员。21日早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等率红二军团、三十二军经会宁县太平店到达六军驻地老君坡,由张子意陪同前往平峰镇。22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率二军团到达将台堡与红一军团左权、聂荣臻等会面。从15日进入会宁到21日离开会宁,红二方面军先后在会宁活动7天。
5、到达会宁境内的第二方面军主要将领
贺龙、任弼时、萧克、关向应、刘伯承、王震、甘泗淇、李达、陈伯钧、贺炳炎,彭绍辉、陈希云、侯友诚、刘运生、罗志敏、谭家述、张子意、喻杰、张启龙、易清元、顾正钧、罗炳辉、袁任远、郭鹏、李干辉、赵F、卢冬生、冼恒汉、李井泉、唐建伯、刘亚球、朱辉照、廖汉生、常德善、刘型、戴文彬、张辉、晏福生、杨F、刘礼年、贺庆吉、汤祥丰、李科、刘忠、王赤军、张振坤、余秋里、苏鳌、刘转连、彭栋材、陈宗尧、王尚荣、谭友林、刘华香、余宜光、黄新廷、杨秀山、李真、陈靖等。
6、会宁大会师意义
在整个大会师的过程中,除会宁县城外,会宁县的青江驿、老君坡,静宁县的界石铺,隆德县的平峰镇、兴隆镇、将台堡和平川区的打拉池分别是红军会合的地点,它们都是会宁大会师的组成部分,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是在战争状况下进行的,使会师地点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但会宁地区是党中央确定的实现红军三大主力大会师的中心战略地点。可以说,以会宁为基点,多处会合的格局是在大会师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10月10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红军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在会宁县城召开的庆祝一、二、四方面军会师联欢大会,是历史性的、标志性的一次三个方面军会师大会,它标志着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实现了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
会宁是长征期间三个方面军齐聚在一起实现大会师的唯一地区,也是红军到达人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作为长征的会合点,会宁与出发点瑞金、转折点遵义、落脚点延安一道,成为中国革命圣地。
7、红军会师后的去向
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给竭尽全力“围剿”红军的国民党当局以沉重打击,宣告其图谋“灭共”计划的破产。蒋介石心忧如焚,气急败坏,责怨下属各部追剿不力,亲赴西安督战。1936年10月上旬,蒋介石部署新的“会剿”行动。10月11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十月份作战纲领》。
10月20日,朱德、张国焘率红军总司令部及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一部分学员离开会宁县城前往打拉池,此后,各部队陆续向北转移。23日,担任后卫的红五军最后撤离会宁县城。同日,红军总司令部到达打拉池与红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司令部及十五军团司令部会合,朱德、张国焘与彭德怀、徐海东、程子华相会,并在打拉池举行了庆祝大会。
10月26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以后,红四方面军一部2万多人根据中革军委的命令,率红五军、红九军、红三十军和骑兵师奉命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11月11日奉中央决定称西路军。深入河西走廊的西路军将士英勇奋战,但在没有根据地,没有兵员、物资补充,敌众我寡的条件下,到次年3月,在甘肃北部地区遭到最后失败。余部一部分436人由李先念率领进入新疆,被当地军阀盛世才缴械,后编为红军特种大队,另一部分各自突围后分批回到延安。1937年8月,剩余红四方面军部队和红二十九军等整编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投入抗日战争。
长征结束后,红二方面军及时地、积极地进行抗日准备,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抗日战争爆发后改编为八路军一二师。
四、红军在会宁地区的主要活动
1935年10月2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邓小平等红军领导人率领由红一方面军长征入甘后改编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近七千将士长征途经会宁东南一线侯家川、党家岘、杨崖集、青江驿等乡镇,进行了为期4天的短期休整,在此期间红军在所经地区进行了张贴标语、征集军粮,扩红宣传活动,红一方面军途经会宁杨崖集时,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登上陇西川戏楼对群众演讲,宣传红军北上抗日政策,同时,在这个台子上毛泽东为红军将士和群众诵读了《七律.长征》诗。
1936年8月初,为了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在静、会地区实现三个方面军会师,红一方面军派出多股侦察小分队,化装进入会宁地区,进行地形侦察、军需摸底、发动群众等活动。直至10月底红军撤离会宁县境,在近三个月的时间内,红军在会宁县境内进行了大量的革命活动和战斗,比较重要的有:
举行各种会议。10月14日,红军总司令部在县城文庙广场内,举行了近万人参加的会师联欢大会。15日,红军总政治部在县城召开连以上军政干部会议,总政治部主任陈昌浩作报告。同日,红军大学学员在文庙大院的廊房内开始了学习活动,红四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李卓然、张琴秋看望了红大学员并讲了话。16日,红四方面军召开各支部干事扩大会议。同日,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团在县城进行了发动群众、解放妇女的宣传教育活动,妇女团团长王泉媛、政委吴富莲参加了活动。17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县城举行了会议,听取《抗日救亡与民主共和国的报告》;同日,红军总司令部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19日,红四方面军召开政治工作会议;红二方面军第六军在老君坡召开营以上政治干部会议;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5团的代表在老君坡举行联欢大会,红五团政委郑雄在联欢大会上作了关于陕甘苏区情况和反帝统一战线伟大胜利的报告。20日,红二方面军各部队进行物资给养保障的动员。
积极开展宣传。红军每到一地,立即开展各种革命宣传活动,他们书写标语,演文艺节目,找群众谈话,开会,宣传党的抗日救亡政策。红军当时书写的标语主要有“打日本,救中国”、“打土豪,救穷人”、“誓死保卫中国”、“参加红军,北上抗日”“团结一致打敌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等。
建立红色政权。红军到来以后,在县上建立了党的县委和县苏维埃政府。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冯青选,副主席张汉武,秘书长高鼎一,委员有吴占祥、柳连璧、马占山、任富全、王信等。同时,在城关、老君坡、青江驿、杨崖集、党家岘、翟家所、张城堡、甘沟驿、宋家河畔、郭城驿、刘家寨子、新添堡回族区等较大的集镇上,也建立了区、乡苏维埃政府或抗日农民协会。这些组织都设有主席、副主席和土地、武装、宣传、工商、青年等委员,群众称“八大委员”。他们在协助红军宣传、筹粮、送信、带路、抬担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开展爱民活动。 红军先头部队每到一地,即在贫苦农民的门上插上小红旗,上写“抗日救国”,或“保护穷人”的字样,一方面向劳动人民宣传红军的抗日救国主张,另一方面让后来的部队认真加以保护。红军战士在自己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仍拿出一部分粮款救济穷人。指战员们牢记红军铁的纪律,对群众说话和气,尊老爱幼,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商人的东西,合理付款。驻在回民聚居区新添堡的红军,模范地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他们贴出布告,要求全体指战员严格遵守回民的习惯,严禁住清真寺,不准讲“猪”字,更不准吃猪肉,受到回民群众热烈拥护。红军住在群众家里,每天坚持给房东担水、推磨、打扫道路和院子。他们还把从土豪劣绅那里没收来的粮食分给穷苦老百姓。至今,会宁城里还流传着红军战士舍已救人的英雄事迹。有一天,贫民魏鸿儒的儿子魏玉正在街上玩耍,突然敌机飞来轰炸会宁城,有一颗炸弹落在魏煜身旁就要爆炸的危急时刻,1名年仅14岁的小红军战士猛扑过去,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孩子。结果魏煜得救了,而红军战士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为了使后代永远铭记红军的救命之恩,魏鸿儒给3个孙子分别起名叫继征、续征、长征,连起来叫“继续长征”。 为了报答红军小战士的救命之恩,魏煜的父亲把小红军安葬在了他们的祖坟旁边。
进行激烈战斗。三大主力红军会师前后,蒋介石为了阻止红军会师,大量调集兵力,企图消灭红军。为掩护主力会师和先头部队西渡黄河,红军在会宁境内同敌人多次进行战斗,其中较大的有6次,即郭城驿红堡子伏击战,攻打会宁城的战斗,范家坡反击战,张城堡高高山阻击战,中川大墩梁阻击战,河畔慢牛坡伏击战。有1800多名红军指战员在会宁的土地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10月23日的大墩梁阻击战中,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和887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10月28日,在慢牛坡伏击战中,红三十一军93师师长柴洪宇和200多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
&&& 五、会宁人民为红军长征和会师做出的重大贡献
从1935年10月2日,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红军领导人率领红一方面军七千将士长征到达会宁,经在会宁地区休整、补充给养后到达陕北与红十五军团胜利会师,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在会宁地区实现大会师,会宁是红军长征期间,三大主力红军唯一经过全境,战斗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有近7万名红军将士曾在会宁境内战斗生活过。红军的宣传和教育,使觉醒了的会宁人民认识到红军是自己的队伍,怀着对红军的深情厚意,会宁人民可以说倾其所有从人力、物力各方面全力支援了红军长征和会宁大会师。
积极参加红军。广大人民群众在同红军相处中,深感红军是人民的军队,许多青年人踊跃参加红军。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400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仅甘沟驿一地参军的青年就有100多人;红军到青江驿以后,曾组织了1支游击队,红军撤离时大多数游击队员参加了红军。这些青年的参军,扩大了红军队伍,他们中间部分人后来因伤因病回乡,大多数人在历次战争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光荣献身。
筹集钱粮支援红军。上个世纪30年代的会宁,地广人稀,物产较为丰富,特别是红军长征过境的两年内(1935年-1936年)雨水较多,靠天吃饭的会宁收成较好。红军长征和会师期间,6万会宁人民不但保证了在会宁境内战斗、生活的近7万名红军将士的日常所需,使他们得到了较好的休整补充,同时还筹集了大量的粮食、钱物带到了陕甘苏区。据不完全统计,当时仅征集带走的粮食近500万斤。1936年9月的《红色中华报》上有这样的报道:“仅在郭城驿一地,就筹集粮食四、五百石。”(约70余万斤)新堡子村开明地主王瀚一家就捐赠粮食二百石(约30余万斤)。
节衣缩食支援红军。当时的会宁,人畜饮水非常困难,过境部队比会宁当时的人口还要多1万人,在水贵如油的会宁,为使红军战士得到较好休养,会宁人宁肯用祖厉河的咸水,也要让红军使用珍贵的窖水。同时,倾其所有,尽量让红军吃好喝好,得到休养,据统计,会宁人民为红军支援生猪、羊只达2889头(只),布匹衣物6380件(匹),此外还有大批的银元。
支援红军西渡黄河。当年木料缺乏,会宁人的住宿主要是以土窑为主的建筑,木料结构房屋极少。为了解决红军西渡黄河造船材料及其它军需物资,会宁人民拆掉了仅有的木房、门窗、老人的棺木板等木料支援了红军造船。所以,2006年9月25日“心连心”艺术团在会师旧址内演出时节目主持人说“会宁是条鱼,驮着红军过黄河”。
救护红军伤病员。红军会师时有数百名红军伤病员离开了部队,留在了会宁。红5军军长董振堂在安抚伤病员时含着热泪说:“我相信纯朴善良的会宁人民能够善待保护你们的,留下来养伤治病,当儿子,当女婿都可以,伤好后,我亲自来接你们。”红军撤离会宁地区后,国民党军队进行大搜捕,一时白色恐怖笼罩会宁上空,为了保护好红军伤病员,会宁人民冒着杀头的风险,寻医找药,掩护救治了红军伤病员,使他们大部分伤好归队,留下的伤残人员也平安地度过了生死关,他们为会宁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50年后的1986年10月,当70多名老红军、老将军战地重游,相聚在大墩梁、慢牛坡红军烈士陵园时,年过古稀的老人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生死情、战友情,催人泪下。“感谢党和人民政府,感谢会宁人民对我们的深情厚谊。”这是留在会宁地区的老红军和远道而来的老红军、老将军对会宁人民数十年来始终不渝,在极其困苦的条件下,以纯朴的情感谱写军民鱼水情深的最高赞誉。
10月20日,朱总司令率领红军总司令部、红军大学部分学生以及第4军、第31军从县城北门出发,浩浩荡荡向北进发。前来送行的群众,挤满了街道两旁,依依不舍地向着红军挥手致意,有的人还禁不住流下了热泪。朱总握着站在前面的县苏维埃政府的同志和群众代表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会宁人民对革命是有贡献的,我们不会忘记你们对红军的支持,谢谢父老乡亲!红军已把火种播在了这里,你们要让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烧毁旧世界,建设我们自己的新天地。
三支主力红军会师西北之际,正是抗日战争的烽火即将在全国熊熊燃烧之时,会师后的红军将担负起中国革命的新任务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神圣职责。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下,中国工农红军在抵抗外来侵略,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战场,在抗日救亡的烽火中,开始了新一轮铸造民族脊梁的伟大征程。
参考文献:
[1]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甘肃历史(第一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 上卷(),& 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3]中共白银市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白银历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
[4]甘肃省会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著,《会宁县志》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
[5]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室,红军长征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6]陈伯均:陈伯均日记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7]刘秉荣:中国工农红军全传(八),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出版 。
[8]郭德宏、阎景堂 主编 红军史,青岛出版,2006年10月出版。
[9]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室 编 红军长征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
[10]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编审委员会编、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史,解放军出版,1993年10月第一版。
[11]王树增:长征,人民文学出版,2006年9月出版。
[12] 陈毅、聂荣臻等著星火燎原全集 第3卷、第4卷 解放军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13]许福芦 著红二方面军长征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14]魏碧海著 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实,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15]谢远学 郭山文 主编红四方面军征战纪实 湖北长江出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文章录入:admin&&&&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会宁县红军会宁会师旧址管委会 陇ICP备号-2甘肃樱花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工作室倾情维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宁县红军会师纪念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