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有道 却走马以粪丘不与易也第三段分析

当前位置: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夫子怃然曰鸟..
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来源:不详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试题分析:通过整段话可以理解为孔子发的感慨,不和鸟兽同类,和人同类,否则没法改革(易),注意特殊词“曰”“与”“丘”,然后根据意思断开即可。首先要明白什么意思,然后从最有把握的地方断开,层层分析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夫子怃然曰鸟..”主要考查你对&&文言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  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文言文的考察:文言文的考察在“难易程度上”应属于“易”的。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准确理解词义、翻译句子基本原则:
是通过解释词语,理解句子的含义。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文中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感情色彩的变化等)、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名词的活用、动词的活用、形容词的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虚词着重掌握的有:之、其、而、以、于、则、乃、也、者、乎、然、焉、何、夫、尔等,其中出现频率高更应重点掌握的是:之、其、而、以、于五个。
其次,要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及其特点。掌握文言文中有别于现代汉语的特殊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有:判断句(多用“者”、“也”、“……者……也”、“……者也……”;用“非”、“乃”、“悉”、“为”、“则”等,表示某种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也有用“是”表判断的)、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或介宾短语)、倒装句(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借助于被动词,如“被”、“于”、“为……所……”表示被动;不借助被动词,而在句子意念上表示被动)。第三,要掌握文言翻译的原则、方法和步骤。翻译文言句子是考试的难点,也是重点。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
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文言文阅读方法:一、快速浏览题目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二、仔细分析标题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三、结合注释速读全文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四、“对症下药”解答问题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发现相似题
与“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3分)夫子怃然曰鸟..”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70673267331278868163490212459157376《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天下有道 丘不与易也_历史网
|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
>> 《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案例)
时间: 来源:
1、文中字词的用法,《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学生分析人... 一边记叙事情的,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四、整体感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晨读】:春风响亮地打了呼哨,大地睁开惺忪的睡眼,既而笑靥如花。一夜之间,犹如解冻的大江,所花都如期而至,铺天盖地。小小的花萼再也藏不住满腹的心事,訇訇然怒放,举起大大小小的杯盏,在三月熏风中歌兮舞兮。于是,满眼形形色色的花,“四厢花影怒于潮”,“千朵万朵压枝低”,满鼻子明明暗暗的香,濡沐在“春雨无情轻似愁”的长院和“自在飞花轻似梦”的乡间小路上,花事如潮,“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欲狂”,“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花,花,花,成了四季最耀眼的布景,最夺目的信物。这里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这里有冰清玉洁的夏荷,这里有风高霜洁的秋菊,这里有凌寒傲雪的冬梅,花的世界,令人陶醉……【学习】: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文中字词的用法,《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描写来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情感价值观:学生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预习】:预习任务:(一)、学生要收集整理关于孔子的生平资料及其所生活的时代背景资料。(二)、学生要在其所生活的时代所产生的和对后世所产生的。(三)、学生要疏通《天下有道》的内容,字音、字形和关键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地理解每一句文字的意思。二、预习方法:在《达标训练》上有简略的孔子的介绍,主要内容应该要去熟悉,上课时端书读得来就踌躇满志,要脱离书本能够陈述;网上的资料会很,有条件的可以做笔记摘抄;疏通文意用上《现代汉语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典》,也要的笔记;实在是有的应该在课本上标记。三、预习检测:(一)填空:孔子(公元前~前),名,字,末期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世界文化名人。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疾苦,的开明。孔子学说封建文化的正统,,被尊为圣人。并在晚年整理《》《》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删修,我国部《》体历史著作。(二)名词解释:1.《论语》:2.语录体:2.四书五经:3.有教无类:(三)、阅读正文,参考注释,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长沮( )桀溺( )耦而耕( )怃然( )i( )辍( )荷( )食之(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封人:  君子:  无道: 耦而耕:津:易:  怃然:谏:趋:荷:  食:3、下列通假字。  仪封人请见:()通()  桀溺:()通()  而谁以易之:()通()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通()  植其杖而芸:()通()  使子路反见之:()通()4、学生注释,翻译每一节的内容。(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也,岂若从避世之士哉?"i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己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与之言。  (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返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探讨与学习】1、请同学们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2、在文中,孔子的时候并不多,孔子的话也不多,但孔子的形象却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面前。这是运用了样的手法?请全文分析。  3、孔子与长沮、桀溺荷丈人有不同?  【与创新】1.有人说,孔子生活的时代决定了他的理想不,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之”,他只能是孤独者,理想主义者。你是怎么认识的?2.“章子怡,比一万本孔子都有。要像孔子一样章子怡,文化才会有未来。”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日前在探讨如何“贩卖”文化时,语出惊人,引起了轩然大波,到底谁才能代表文化呢?【训练】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的一项是()A.譬(p)如木椟(d)后稷(j)耻恶(w)衣恶食者B.孝弟(t)酒馔(zhun)木铎(y)与(y)于斯文C.怃然(wǔ)食黍(shǔ)击磬(qng)敝(b)之而无憾D.沟渎(d)曲肱(gōng)便佞(nng)杀鸡为黍而食(sh)之2、选出通假字的一项()A.使子路反见之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C.是鲁孔丘与?D.闻斯行诸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使子路问津焉(渡口)B.趋而辟之(快步走)C.杀鸡为黍而食之(吃)D.见其二子焉(介绍,引见)4、下列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A.天下之无道也久矣B.是鲁孔丘之徒与C.趋而辟之D.孔子过之5、下列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B.子路宿于石门C.夫执舆者为谁D.不吾知也6、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思想的最的著作。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7、上下句填空:(1)往者不可谏,。(2)长幼之节,不可废也,,。【能力提升】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11~15题。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弱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i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8、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长沮、桀溺耦而耕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C.i而不辍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9、对文句的解释不的一项是()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社会纷乱,天下,你们跟谁去变革它呢?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辟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避世隐居的人呢?C.鸟兽不可与同群。我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若是太平了,我也就不跟人们在一起从事改革了。10、下列说法的一项是()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B.本文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D.孔子与长沮对话,而后又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11、上文体现了孔子样的政治?(不要超过15字)。(3分)12、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超过15字)。而长沮、桀溺的观点()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超过15个字)。(6分)(二)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16~17题。(一)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④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⑤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论语?宪问》)[注]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②管仲和召忽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③匡:纠正。 ④衽:衽,衣襟。 ⑤谅: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译文:(2)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译文:14、从上面两段文字看,孔子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这是为?(用的话回答)答:【拓展延伸】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的社会责任感。他曾发表了一系列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责任论三个。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的振兴了巨大。其所体现的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建设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及其当代意义》2.《论语》雍也第六篇十八章:子贡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誓,可谓仁之方也已。”  章很有意思,提问者是端木赐,他是孔子学生中最富一位,与贫穷的颜回了两个极端。而且端木赐的富有来于父母的馈赠和遗产,而是靠己敏锐而老道的经商才能。孔门学说能够传播很广都得益于这位富学生用财力去支持和推广。现代所说的“儒商”词的始祖和原型,他――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子贡能言善辩,口伶俐,颇有外才能,兼其深谙商业低买高卖之商理,颇清高。他非常认同孔子的学说,当他转卖货物、投资致富后,便想老师所说‘仁’的境界。于是才这段对话。子贡问孔子:“有人地、无条件的把好处送给民众,救济民众,让民众都帮助。人怎么样,可以算得上是您说的仁人了吧?”子贡里说的人,其实是暗指己,也用隐晦的话说:“老师,我拿出钱来帮助大家,而且不要好处,那我是就了您要求的了‘仁’的品德了呢?”  孔子明白子贡话里隐含的意思,但他又知道子贡是不的,这是子贡有钱了以后的我炫耀,但方向是的。孔子并打击子贡的显摆,反而幽了己一默:“能地步,何止是了‘仁’!那是圣人了。我做!即使远古时候像唐尧虞舜那样拥有威望和权力的明君也做啊!”在不落痕迹地批评了子贡好高骛远的想法后,孔子不失时机的了“仁”者的标准:“有仁德的人,己想立于天地之间,有一番事业和抱负,他也会帮助别人;己想要将来通达有前途也要帮助别人通达。凡事能够从身边的人和事做起,推己及人,就可以说是仁的方向了。”水之声:将文章归类到“治国”一类,并非哗众取宠。源于《本周金融观察》中编者点的下列评论:另有故事:鲁人流落异国为,鲁国规定凡是看到本国人在别的被卖为隶,只要出资买回就可以重奖。孔子的学生子贡买回隶后却谢绝了的奖励,孔子对此不予以表扬,反而作了的批评,子贡做开了很坏的头,以后不会再有人愿意花钱替赎人了。都说孔夫子是“圣人”,太过迂腐,言义不言利,其实后世腐儒的向壁虚构。孔夫子实在是个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知道人对利益的追求、对欲望最求纯属天,只可而不可压制。高标准的道德只能施之于人,同样出于觉愿,不可求;多数人来说,执政者要力求使道德规范与的利益诉求达成,使人们的利客观上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善行,的政策方能行得通、行得远。才是将上面那段文字打上“治国”烙印的原因。希望执政者政策的考量,应该于远、于长,切不可朝令夕改,让民众不知。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文中字词的用法,《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过...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3)、楚狂接舆...
古代先秦诸子散文: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自主学习篇――自主,新课标理念的精髓?? 卡片摘录 【作者作品】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语文》选修课《先秦诸子散文》中《&论语&选读》单元. 《... 《论语----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方案 教学: 1.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孔子学习...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单元:论语选读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年级: 高二( ...
历史网() & 2014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文档分类: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淘豆网网友近日为您收集整理了关于天下有道_丘不与易也2-课件(ppt·精·选)的文档,希望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文档介绍:《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说课课件修水英才中学邵建中学情分析1、有畏难情绪2、有学习的渴求3、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4、对孔子及《论语》的文体特征等有一定了解教学目标预设知识目标: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感悟孔子勇于担当的精神及执着追求的精神,引导学生对高尚人格的追求。教学重、难点预设?重点: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感悟孔子的精神。难点: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表情等的揣摩,感受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思想、精神面貌。朗读法自主学习法质疑讨论法合作探究法二、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本课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重点完成知识积累,第二课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第一课时(一)导入作文导入法:(二)自主学习和质疑讨论1、通读课文,疏通文意。2、质疑、讨论3、检查学习效果(多媒体出示)(三)课内作业高考链接:2012年江西卷名著阅读题第二课时(一)导入:(二)朗读1、分角色朗读(2)(3)(4)(5)节2、点评3、根据点评再读课文?(三)分组讨论、合作学习?1、桀溺、楚狂、荷蓧老人等人有哪些共同特点?他们对孔子的态度如何??2、孔子对桀溺的话有怎样的思考?体现了孔子怎样的精神??3、听完了楚狂的话,孔子“欲与之言”,你认为孔子可能想说些什么?为什么??4、第四节内容似乎跟孔子关系不大,你怎么看???(四)探究??寂寞的孔子?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天下有道_丘不与易也2-课件(ppt·精·选).ppt
文档介绍: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说课课件修水英才中学邵建中学情分析1、有畏难情绪2、有学习的渴求3、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4、对孔子及《论语》的文体特征等有一定了解教学目标预设知识目标:积累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能力目标:培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情感目标:感悟孔子勇于担当的精神及执着追求...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疏通文意,积累并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二、了解孔子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理解孔子的积极入世。
三、联系现实,通过“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的话题,探讨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联系现实,通过“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的话题,探讨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的现实意义。
&教学难点:
重要文言词句的落实翻译
&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疏通文意,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一、根据预习,课前自主完成以下预习检测题
1.指出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子路从而后&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边
止子路宿&&&
止:使……留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 食:给……吃(饲)
见其二子焉&& 见:使……拜见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洁:使……保持纯洁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是鲁孔丘与(&&&&&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植其杖而芸(&&&
使子路反见之(&&&&
3、翻译下面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子路行以(之)告(子)
鸟兽不可与(之)同群
(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子路)至,(丈人)则行矣
4、在预习过程中还有哪些字词句你不理解,请列在下面。
二、课堂解疑:
1、仪封人请见&&&
吾未尝不得见也& 拜见
从者见之&& 引见
子见夫子乎& 看见
见其二子焉&& 介绍,引见
使子路反见之& 拜见
2、是鲁孔丘与 判断词
是知津矣&& 这个人
是鲁孔丘之徒与& 判断词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这样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判断词
3、重要句式
而谁以易之 宾语前置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固定句式
吾非斯人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固定句式
晨门曰:“奚自?”
4、文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列举
长沮、桀溺耦而耕 修饰关系
而谁以易之& 通“尔” 你
耰而不辍&& 承接关系
歌而过孔子& 修饰关系
已而,已而!……殆而!语气词
趋而辟之& 修饰关系
子路从而后& 转折关系
植其杖而芸& 承接关系
子路拱而立& 修饰关系
杀鸡为黍而食之& 承接关系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转折关系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转折关系
三、诵读巩固
四、课堂巩固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字。
吾见相如必辱之& 看见
项伯即如见沛公& 会见
亮见权于柴桑& 拜见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使往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接见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墨子》推荐,介绍,可以引申为引见。
北邀当国者相见& 会晤
汝真女子之见&& 见识,见解
图穷而匕首见&& 出现
军无见粮& 《项羽本纪》&& 现成的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殆”字。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危险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 为政》 疑惑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大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也有解释为“迷惑”)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近,接近
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乃今用之,可乎? 近,接近,几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
3、解释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
长沮、桀溺耦而耕 修饰关系
而谁以易之& 通“尔” 你
耰而不辍&& 承接关系
歌而过孔子& 修饰关系
已而,已而!……殆而!语气词
趋而辟之& 修饰关系
子路从而后& 转折关系
植其杖而芸& 承接关系
子路拱而立& 修饰关系
杀鸡为黍而食之& 承接关系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转折关系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转折关系
4、解释下列各句中的“是”字。
觉今是而昨非& 对,正确
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认为正确,肯定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这样
是鲁孔丘之徒与& 判断词
是知津矣& 这个人
5、翻译下列句子。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而”的用法归类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而谁以易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教学目标:一、了解孔子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理解孔子的积极入世。
二、联系现实,通过“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的话题,探讨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现实意义。
一、复习巩固
默写下列语句
1、鸟兽不可与同群,&&&&&&&&&&&&&&&&&&&&&
?天下有道,&&&&&&&&&&&&&&
2、凤兮,凤兮!&&&&&&&&&&
?&&&&&&&&&&&
,来着犹可追。
3、&&&&&&&&&&
,&&&&&&&&&&&&&
。孰为夫子?
4、君子之仕也,&&&&&&&&&&&
。&&&&&&&&&&
,已知之矣。
二、课堂解疑:
1、原文中出现了仪封人、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晨门等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他们完全相同吗?他们对待孔子的态度一样吗?&&&
这些人都是一些非同寻常的人,或者说是那个时代出类拔萃的精英,他们也担忧这个时代,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知道无法改变社会,所以选择避世。这些人不完全相同,他们对孔子赞美,尊重,劝说,讥讽,否定,批评,不愿与之交流,理解、但道不同不相为谋。可以说他们理解孔子,同情孔子,同时也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
接舆: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接舆把孔子比作凤,表达了自己的孔子的理解和肯定;又“何德之衰”“已而已而”,表达了对孔子做法的批评和遗憾,写出了接舆对当时社会的极端失望。
长沮、桀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他们对社会形势有精辟独到的见解,同时委婉地劝告孔子放弃无谓的努力。
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这句话表明了丈人对孔子不干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而厌恶,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
仪封人,晨门:孔子的知己。
2、这几则文字围绕“知其不可而为之”编撰在一起,短文怎样体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于担当的精神,请摘录有关语句来回答。
孔子下,欲与之言:孔子明知接舆不会与自己一道入世济时,但是他充满幻想,多么希望得到接舆的理解和认可。“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可以想象孔子在碰壁之后多么的无奈和孤独!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句话写出了孔子悲苦的内心世界,也是孔子大智慧的集中表现。正是因为天下无道,所以我必须积极入世,以道易之,要团结更多的人,争取更多的人。孔子明白自己的形势,所以一个“怃然”写尽了他内心的苍凉。
使子路反见之:“荷蓧者”本身是一个懂得“礼”的人,他“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对于社会上这样的贤人,孔子是十分尊重和景仰的,他使子路反见之,目的也想博得丈人的理解和支持,体现了“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3、孔子与那些隐士有什么不同?
这两类人物都强烈不满于混乱污浊的现实。但前者力图改变它,并且不屈不挠,后者则选择了避世,洁身自好。前者更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对自我的考虑较少,相比之下后者不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承担。
4、列举中国历史上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事例,相互交流。
三、写作训练:
&&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即使生不逢时,也是可以努力有所作为的,不能只求明哲保身。
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万民造福。
隐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仁者。
一代圣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但是他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对此,你有何感想?请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第一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疏通文意,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一、根据预习,课前自主完成以下预习检测题
1.指出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子路从而后&
&&&&&&&&&&&&&&&&&止子路宿&&
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是鲁孔丘与(&&&&&
而谁以易之?(&&&&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植其杖而芸(&&&
使子路反见之(&&&&
3、翻译下面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部分
子路行以告
鸟兽不可与同群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至,则行矣
4、在预习过程中还有哪些字词句你不理解,请列在下面。
二、课堂解疑
三、诵读巩固
四、课堂巩固
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见”字。
吾见相如必辱之& 看见
项伯即如见沛公& 会见
亮见权于柴桑& 拜见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 使往见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接见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墨子》推荐,介绍,可以引申为引见。
北邀当国者相见& 会晤
汝真女子之见&& 见识,见解
图穷而匕首见&& 出现
军无见粮& 《项羽本纪》&& 现成的
2、解释下列各句中的“殆”字。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危险
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论语 为政》 疑惑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大概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也有解释为“迷惑”)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近,接近
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殆于死,乃今用之,可乎? 近,接近,几乎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危险
3、解释下列各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
长沮、桀溺耦而耕 修饰关系
而谁以易之& 通“尔” 你
耰而不辍&& 承接关系
歌而过孔子& 修饰关系
已而,已而!……殆而!语气词
趋而辟之& 修饰关系
子路从而后& 转折关系
植其杖而芸& 承接关系
子路拱而立& 修饰关系
杀鸡为黍而食之& 承接关系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转折关系
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转折关系
4、解释下列各句中的“是”字。
觉今是而昨非& 对,正确
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认为正确,肯定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这样
是鲁孔丘之徒与& 判断词
是知津矣& 这个人
5、翻译下列句子。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拓展延伸&&&
“而”的用法归类 
一、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
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滕王阁序》)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触龙说赵太后》)
 (三)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因人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
 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二、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而谁以易之?
三、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二三课时导学案
学习目标:一、了解孔子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理解孔子的积极入世。
二、联系现实,通过“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的话题,探讨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现实意义。
一、复习巩固 :&& 默写句子
1、鸟兽不可与同群,&&&&&&&&&&&&&&&&
?天下有道,&&&&&&&&&&&&
。&&&&&&&&&&&&&&
2、凤兮,凤兮!&&&&&&&&&&&
?&&&&&&&&&&&&
,来者犹可追。
3、&&&&&&&&&
&,&&&&&&&&&&
&。孰为夫子?
4、君子之仕也,&&&&&&&&&&&
&。&&&&&&&&&&
&&,已知之矣。
二、课堂解疑:
1、原文中出现了仪封人、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晨门等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他们完全相同吗?他们对待孔子的态度一样吗?
2、这几则文字围绕“知其不可而为之”编撰在一起,短文怎样体现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于担当的精神,请摘录有关语句来回答。
&3、孔子与那些隐士有什么不同?
4、列举中国历史上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事例,相互交流。
三、写作训练:
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孔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人。即使生不逢时,也是可以努力有所作为的,不能只求明哲保身。
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万民造福。
隐士就像生活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仁者。
一代圣人带着遗憾离开了人间,但是他那“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对此,你有何感想?请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的人格魅力
& 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中说:“在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结束她一生的时候,我们不要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作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在评价孔子问题上,我们也面临同样问题。
多少年来,对孔子的介绍和认识,基本都定位于孔子的成就和地位上——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无形之中,就在肯定孔子的价值的同时,把他神化、圣化了,使人觉得他高不可攀。而记载孔子历史的一些著作,如《左转》、《史记》、《孔子家语》又以其“高深”而为多数人所排斥,于是,不认识、不了解孔子,便使我们在崇尚孔子从而崇拜孔子的同时,更把他推到一个遥不可及的地位。
其实,从现有的记载特别是最为可信的《论语》来看,孔子并不是如此神乎其神,圣乎其圣,他也是一个平常人,尤其是从根本上来说,他也是一个失败者;孔子自然以其学生、学说、学派影响后世,名扬中外,但这些都不是孔子真正伟大之处,孔子真正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为人处世的普通化和普遍化,而更能感召后人的,是他对责任的履行和对道义的践行。
这里不想对孔子作太多的溢美,不想作太多地发挥,只想实事求是的根据《论语》的内容对孔子作一介绍、作一梳理,以便于大家更好的认识孔子。
我们来到世上,就不得不面对自己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无论它是美的,还是丑的;但我们每个人心中,又都有一个理想的社会或一种理想的生活。这样,我们就会发现,现实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于是,乐观者歌颂自己的理想,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悲观者抱怨现实的不公,厌世、避世甚至弃世,如经常见诸报端的名牌大学学生自杀事件;比较清醒的则高举理想的旗帜,对丑恶、黑暗现象加以鞭挞,以期杜绝腐恶,迎来光明,这种人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是国家的脊梁。当然,可能还有一些其它类型,比如随波逐流,为生存而生存,既谈不上什么对理想的追求,也谈不上什么对现实的不满,过一天算一天,麻木地活着……
孔子属于比较清醒的这一类人。
孔子理想的社会——“三代”
那么,孔子理想的社会是怎样的呢?
说到这里,有一个插曲:我不知道《辞海》的最新版本是怎样介绍“儒”的,但在1977年版上是这样解释的:“古代从巫、史、祝、卜中分化出来专为奴隶主贵族相礼的一些知识分子。孔丘开始也从事这类的职业,后来招收学生讲学,宣扬复古倒退的思想,逐渐形成一个学派,是为儒家。”这里所说的“复古倒退”,可能正是根据孔子的这种社会理想而言的。
在孔子看来,“三代”是体现其政治理想的至高境界,“三代”以降,则道德沦丧,民无宁日。因此,在述及政治理想时,他总念念不忘。那么,“三代”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呢?这点,在《论语》中多有表述: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泰伯篇第八》)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泰伯篇第八》)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卫灵公篇第十五》)
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篇第八》)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篇第三》)
从孔子的讲述中,我们不难看到这些时代的特点:顺乎自然,效法自然;天下乃万民之天下,非一人之所有;物质生活贫困,但精神生活丰富——至少,有信仰、有寄托;统治者修己正身,选贤荐能,万民归心;有相当完备的规章制度……
那么,“三代”果真如此完美无缺吗?
并非如此。至少,那些时代的暴君是我们都听说过的:
夏代后期,国力日趋衰弱,到夏桀时,已是危机四伏。但夏桀不思改革,骄奢淫逸,他“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竹书纪年》),夏代臣民指着太阳咒骂夏桀说:“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商纣王,是筷子的发明者,曾平定东夷,使中原文化逐渐传播到长江、淮河流域,奠定中国统一的规模。应该说他是一位有成就的君王,但他拒谏饰非、耽于酒色、暴敛重刑,据《史记》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导致民怨四起。武王伐纣时士兵倒戈,纣王也自焚而死。
周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以“烽火戏诸侯”来搏取褒姒一笑。幽王为了讨好褒姒,竟将原来的皇后申侯女及太子宜臼废了,以褒姒为后,立其子伯服为太子。后申侯乃联合西北之犬戎及缯、吕等国,进兵镐京。幽王烽火征兵,兵莫至,镐京陷,犬戎兵杀幽王于骊山……
辩证的分析,“三代”也自有其缺点。只是在历史的沉淀特别是在人们传称过程中,对大是大非进行了“放大”:美的更见其美,丑的更见其丑。这样,人们在读史时,对美的事物就会因敬仰而发扬光大,对丑的事物就会引起注意并保持警戒。
可见,称颂“三代”,仅是孔子寄托自己理想的一种方式而已,他并不是真要退回到“三代”去,而是要借“三代”为社会风气的净化提供一个参照,从而对现实进行批判,进行改造,以避免各种腐恶现象再在社会上滋生,使生活回归到自然、平和、民主、幸福的理想状态去。透过他对“三代”的种种追述和缅怀,我们看到的是负有使命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社会进行改造的愿望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是开明知识分子在改变现实的艰难历程中自励自勉的一种寄托和安慰。那种所谓“复古倒退”的说法,仅仅是“欲加之罪”而进行的一种歪曲而已。
孔子理想的人生——“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一生关注政治,一生在宣传布道,一生汲汲于做官。那么,孔子是否真的想从事政治?
从《论语》中,我们可找到孔子表述自己理想的内容: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篇第五》)
这一章,是孔子理想的具体化。“老者安之”就是使长者过上幸福的生活,再具体点,就是社会环境安定,家庭经济宽裕,子孙孝敬,事业有成,没有过多的忧心之事;“朋友信之”就是以自己的德行、学识、才干赢得朋友的信任,于事可商量,相处不设防;“少者怀之”就是心存慈爱而不失尊严,既是年轻人事业上的导师,又是生活中的朋友……
这,就是孔子的理想。可以看出,跟做官无关。
类似的记载还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先进篇第十一》)
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义道德,儒家思想的精髓的积极用世。因此,作为一个儒学思想的奉行者,必然的具备了“修治齐平”的抱负——这个特点,无论从本章,还是从孔子和弟子的答问中都能看出。有意思的是,作为儒学的缔造者,孔子一生对做官情有独钟,他本应赞同前三个人的看法,至少,应对他认为合理的地方持肯定态度,但他最终赞同的却是曾皙的观点,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看一下曾皙所描绘的生活情景:晚春时节,穿上新做好的春装,约上几个青年、儿童一起去沂水洗浴,然后在舞雩台上享受清风的吹拂,尽兴后唱着歌谣返回家中……不难看出,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生活图景,在这个社会中,我们看不到法律、战争、犯罪、贫困、专制,人们自由、平等、幸福、无拘无束的生活着……这个理想社会不也正是我们每一个人所渴望的生活图景吗?不正是道德、正义、法律、政治这些上层建筑赖以运作的目标吗?这时,我们再回顾孔子一生的经历,就会发现,孔子的这一向往,正是促使他一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原动力,正是他在困顿挫折面前永不放弃的精神支柱……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宪问篇第十四》)
这,就是孔子从事政治的直接动因。
由此,我们懂了:什么叫一个人的责任,为什么孔子被誉为“圣人”……
孔子面对的社会——“知德者鲜矣”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制度发生大变革的时代,旧的传统、秩序已全被打破,而新的秩序尚未建立,社会道德风尚出现空前的滑坡,尤其是统治者内部,权力争夺激烈,以下犯上、弑君篡位屡屡发生,致使战乱频仍,生灵涂炭。
比如这些记载: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篇第三》)
“佾”是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礼制: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季氏用八佾,是对天子礼的僭越。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八佾篇第三》)
天子宗庙之祭,才歌《雍》来撤除祭品,三家这样做是对天子礼的僭越,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矣,政逮于大夫四世矣,故夫三桓之子孙微矣”(《季氏篇第十六》)
——鲁国政权旁落已经五代了,政权落到大夫手里已经四代了,鲁国三家的子孙已经越来越衰微了——三家篡权越位现象严重,那么,就为以下犯上开了个好头,桓子终为家臣阳虎所执。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泰伯篇第八》)
这个结论,正是针对鲁国及其他诸侯国统治集团内部对权力的僭越的现实而得出的,它客观的总结和预见了社会秩序对国家的重大作用。
社会秩序问题,是一个国家能否正常发展的关键问题,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当政令畅通时,所有的团体和个人都对上级政策有一种绝对的服从,都会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而政令不畅时,各自为政,所有人和团体都会为自身利益而损害国家利益——这,正是动乱的根源,正是社会秩序即将崩溃的前奏。因此,当齐景公问到治理国家的关键时,孔子就回答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每个人都要安守本分,把自己的职责尽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样,既便于各个环节的配合,也能使各自工作做得更好。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盖斯之谓也。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孔子慨叹: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八佾篇第三》)
一个政治清明的国家,不仅表现在内部管理的有序和正义,还表现在对外交往中对正义的维护,这正如一个正直的人,不独表现为他自己行为正直,还表现为对别人非正义行为的干预和对抗,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现在看看鲁国的情况: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宪问篇第十四》)
据《左传》记载:“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子三日齐,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对齐国出现的臣弑君这种人人皆可得而诛之的大逆不道的现象,国君不作任何表态——国家权力不为他所掌握,而他本身对此也是非不分;作为不应当成为决策者的决策者,“三子”或因自己也有类似嫌疑,觉得这种情况不宜出兵,或因自己本身就没有意识到与自己有什么联系而不想去管“闲事”……总之,拒绝了孔子的要求。自然,从本章内容看,孔子似乎也没对此抱太大的希望——因为此时的孔子已经71岁了——仅仅是出于“尽责”而已,虽然,他为此事斋戒三日。但由此可以看出所谓的道义在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而这个国家陷入混乱已成为一种必然:既没有维护正义的勇气,那就意味着对非正义的纵容,那么,一切非分之举就都有合理化的可能了。
这是当时上层社会的混乱情况。我们再看一下老百姓的表现:
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有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卫灵公篇篇第十五》)
有疑而空缺不书,不穿凿附会,自己不内行的事就交给内行人去做,不冒险行事,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也。然而时人则有无才而狂妄、爱逞能之弊。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篇第六》)29
不偏不倚,取中为用,不走极端,是为中庸,而时人则心浮气躁,激进冒险。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阳货篇第十七》)
同样的缺点,表现则有天壤之别,古人纯朴、敦厚的风尚都为奸邪所取代,由此,导致社会风气腐恶: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卫灵公篇篇第十五》)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卫灵公篇篇第十五》)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公冶长篇第五》)
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雍也篇第六》)
当自省已不复存在,当美德、对美德的崇尚成为一种奢侈的时候,正是道德沦丧、社会崩溃的前奏……
孔子的种种梦想,在这残酷的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于是,他以道统的继承者自居,担当起传承周道的使命,欲以个人之力挽狂澜于既倒。由此也可看出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背景和这条道路的艰难:他是在一切美的善的事物几乎遭到灭绝的情况下向整个腐恶社会宣战,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强大的势力甚至是一个个大权在握野心勃勃的国君,他所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他的任务就是恢复和重建新的社会秩序的伦理道德的系统工程……可以想见,他的这一决定,需要具有多大的勇气;他的努力,又需要多么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而这力量悬殊的对比,也注定了孔子的悲剧命运。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绝不是孔子个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也正是这个悲剧,才使孔子的努力得到历史的公认,才使孔子赢得了万代的敬仰,他也成为理所当然的“圣人”。——他的悲剧,本身就告诉后代子孙,人该为什么生存,人该怎样生存。
孔子处世的态度——积极用世
一般来说,个人的理想能和社会潮流同步,能和谐的融入其中时,这是一个人最幸福的事。但在很多时候,二者是不合拍的,这时,作为个人,就会陷入一种痛苦之中。而由此,也派生出个人与社会的种种不同关系,从而达到个人心理上的一种平衡。从历史发展看,一般有以下几种:
其一、放弃理想,与世浮沉。这种人,在通过自身与社会的两种势力的分析后,认识到社会势力的强大和自身力量的弱小,于是以牺牲自己的个异为代价,融入到社会之中。这种人占社会上的大多数。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未之难矣!”(《宪问篇第十四》)
这个荷篑者,大致可归入“随波逐流”一类,可谓社会上的“智者”。其基本特点是随时事而确定自己行为,不固守自己的理想,不想对社会作适当的改变,以生存为其生命的最高目标:社会需要自己怎么干,自己就怎样干,不需要自己怎么干就不怎样干,看似游刃有余,实则捉襟见肘。自然,对这种人,我们也不能贬低或责备,毕竟,各人有各人的理想,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无论是谁,都不应把自己的好恶强加到别人身上。何况,对于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来说,它需要生存,需要发展,而其先决条件,便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定位自己的目标,确立自己的活法。这种人,虽然挑不起重担,但安安稳稳,本本分分,也不失为社会稳定之中坚。但我们也不必抬高或赞美,凡事因循,患得患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如果他能对与自己生活方式、生存目标不同的人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那就是最难能可贵的了。
其二、隐居避世,独善其身。面对强大的社会势力,自己的力量显得渺小微弱,抗争则于事无补甚至招来祸患,妥协则不会心甘情愿,于是选择避世以图个清静自在。但与此同时,自己的责任,也就逐步淡化甚至泯灭了。这种人以层次较高的人居多,如陶渊明式的隐居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们的这种行为往往受到世人的宽容甚至赞美,很有迷惑性。从当时的情况看,很多人都采取这种方式来求得自己心灵的宁静: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微子篇第十八》)
至于他们这样做的原因,《论语》记载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微子篇第十八》)
这番表白就是最好的理由:害怕自己不同凡俗的行为给自己带来灾难。这类人如果走向极端便是与世决裂,以个人的生命为代价,向强大的社会势力发出强烈的也是极其微弱的抗争。屈原便是其代表。
其三、特立独行,积极用世。这是“不识时务”的一群人,明知自己的理想很难实现,但仍痴情不改,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付出一万份的努力——这种人,是社会上最孤独的一群,同志者最少,同情者不多,且往往受到社会的误解和排挤;但这种人往往也是最经得起历史长河洗刷和考验的。他们的生命不一定很长,他们的努力也不一定为当世后世所理解,但他们的精神会逐渐积淀为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长河中发出悠远的回响。
曾经有人这样评价过孔子:
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宪问篇第十四》)
——“知其不可而为之”正是孔子乃至这一类人的最好写照。
用世的原因——责任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孔子要去改变自己所面对的社会呢?《论语》中同样记载了这类故事: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微子篇第十八》)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微子篇第十八》)
这,就是支持孔子积极用世的原因:一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与鸟兽为伍,必须承担起他应该承担的责任。
人是社会化的动物,除了与生俱来就担负的社会责任外,他的生存本来就是通过分工合作来实现的,诸如衣食住行等生活必备品的提供,是不可能仅凭自己的能力去完成的。此外,他可以没有妻子,但总不能没有父母吧?他可以不臣服于国君,但总不能没有国家吧?他可以不承担对国家的责任义务,但总不能脱离脚下的这片土地吧?……因此,如果说你要推卸责任,那是完全可能的;但要想避世,那仅仅就是自欺欺人的谎言而已。
社会的改变自然艰难,但正因为艰难,才需要我们每个人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对此责任,我们能遇难而退、置身事外、自卸使命吗?假如每个人都知难而退,那么,我们的社会还会发展吗?
天地生人,本来就是让你有所作为的,不然,仅仅是让我们消费一番,然后留下一推垃圾供后人凭吊吗?孔子之所以是孔子,就在于他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主人这样一个位置上。他不是社会的旁观者,而是社会生活的参与者和改造者,对社会中的先进力量,他有义务去支持、扶持,对落后的事物,他有权利去干预、抵制、改造,因此,当有人对他的做法提出质疑时,他的回答是理直气壮的:
微生亩谓孔子曰:“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孔子曰:“非敢为佞也,疾固也。”(《宪问篇第十四》)
微生亩所说的“栖栖”,可谓对孔子颠簸一生的最好概括。终孔子一生,几乎都在理想与现实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挣扎着、奋斗着。他的政治理想的核心,是希望统治者能够恢复到过去的以仁德治天下的理想社会中,希望统治者能停止征伐、正身爱民。而现实却正好与他的主张相反,为此,他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希望自己的主张有得以实施的机会。但他的这种政治主张均不为统治者所采纳,自然也不为当时的百姓所理解,甚至连他的弟子们也怀有疑问。因此,面对微生亩的提问,孔子的回答是:我不敢到处卖弄口才,不过痛恨世俗的固陋罢了。
这里,我们无需探讨孔子的政治理想到底是什么,也不必研究孔子到底想建立一种怎样的社会秩序,仅他这种敢于担负济世惠民的责任,他这种为实现理想排除种种困难的决心,如能够使我们有所触动,能够使我们认识到孔子的精神,也就够了;如果它还能启发我们认识到一个真正的人的价值,那么,孔子这一生的劳碌,也就算有个交待了。
用世的手段——做官
孔子正是认识到自己的责任,才这样义无反顾的一直走下去的。而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使命的捷径自然是做官。因此,做官就成了儒家提高自己、回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手段之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所追求的至高境界。从《论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对天下大事非常关注,对治理国家的诸种问题,经常进行思考,也常发表一些见解,而他的弟子,也纷纷步入官场,可见,做官意识,是深入到儒家骨子里的一种东西,甚至像陶渊明这样的人,即使在退隐之后,仍不能忘情政治。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直到51岁时,孔子才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治理中都一年,卓有政绩,被升为小司空,不久又升为大司寇,摄相事,鲁国大治。应该说,夙愿得偿,他自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官位,可他只当了4年多官,便由于政见不合,离开鲁国,另谋出路,开始了周游列国的艰难历程……
等待明主发现,明主不来;被委以重任,终因政见不合而离开;主动出击,无功而返。于是,孔子萌生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欲居九夷的想法。或许,其中有避世的念头,但更多的,是要重新给自己找到一个机会。在诸多努力都失败的情况下,怀才不遇的孔子,只能适当的降低自己的标准,抓住任何可能施展抱负的机会,哪怕是自己认为的“恶势力”,也要尽力一搏了。
于是,当公山弗扰、佛肸向他发出邀请时,孔子几乎马上就答应了: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未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篇第十七》)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阳货篇第十七》)07
在常人心中,对待恶势力、对待与恶势力的交往时,人们往往过分低估了自己正义的力量而又过分夸大了恶势力的力量,即觉得只能使自己接受恶势力的熏染而同流合污,而排除了自己有可能使恶势力向善转变的可能,因而排斥它、疏远它,拒绝与之合作,断绝了对恶势力进行有效改造的可能性,使恶继续蔓延而得不到制止,从而给别人、给社会带来更大的危害——这,正是对自己缺乏自信或对自己的能力尚存底虚的表现。其实,只要你有足够的底功,只要你有足够的能力,只要你有足够的自信,改造恶势力、让恶势力向善发展,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么!要知道,只要是善,只要是正义,它就是对恶、对非正义在道义上的威压,在这种光明正大的威压面前,恶是不可能太嚣张的,也是不可能持久的——这,就是正义的力量。
何况,在政治上,这种“恶”的表现就大打折扣了:只要对方不是荼毒生灵的刽子手,那么,对之进行适当的改造,完全可以使它变成造福百姓的“善”的政府。
或许,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孔子作出了答复。
遗憾的是,这两股“恶势力”还没站稳脚跟,甚至还没有等到孔子的回应,就如过眼云烟一样消失了,为另一股恶势力所代替。留给孔子的,只能是永远的遗憾和无尽的惆怅了……
孔子一生汲汲于做官,但又最不屑于做官。汲汲于做官,其目的是找到一条推行自己的学说,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通道,为此,他可谓百折不回,虽处处碰壁,但仍不灰心,仍在充满信心的去寻找自己希望。孔子又最不屑于做官。说实话,孔子并非不具备做一个高官的机会,并且这种机会可谓无处不在。但孔子之所以为孔子,就在于他考虑的不是官职的大小、俸禄的多少、地域的大小、当权者的背景,而以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否推行为标准。因为他知道,所谓国家,不过是一个容器而已,而器中之物,才是实质性的东西,才是真正要考虑的。在自己的政治主张能否推行问题上,他是不会做出任何的退让和妥协的: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微子篇第十八》)
当时孔子位高权重,正处于事业的巅峰,而当权者却痴迷于声色,“道不同不相为谋”,故孔子随即离开,另谋出路——他不是不能做官,而是不愿做违心官。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卫灵公篇第十五》)
&孔子到卫国,见灵公咨询的是军旅之事,说明他关心的是“霸道”而非“仁道”,不予解答,翌日便离开。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微子篇第十八》)
孔子到齐国,本抱有“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的想法,想一展抱负,可齐景公最终还是没有委以重任,孔子便抛弃了即将得到的优厚待遇而去……在此过程中,孔子甚至应邀拜见了淫乱而又把持朝政的卫灵公夫人南子,也因此受到弟子们特别是子路的不满甚至抗议——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篇第六》)
——可弟子们哪懂得自己老师抱负无法施展的焦虑啊。
就这样,经过14年的周游列国、主动出击,孔子最终仍是怀才不遇,无功而返。而此时,他已是68岁的老人了。
他的痴情,他的抱负,他的艰难……都幻作一片迷人的云彩,飘向远方,而带给我们的,是失望?是愤懑?是喟叹?……
用世的动力——自信和信念
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孔子能如此坚定地走下去呢?
孔子跟弟子曾有过这样的对话: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罕篇第九》)
这,可认为是孔子前期从政观的体现。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孔子一生的梦想和不懈的追求。但如何做官,孔子采取的是一种保守而天真的姜子牙式的做法:待贾者,即把自己做官的希望寄托在圣明君主的慧眼识才上。孔子也曾多次说过这样的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宪问篇第十四》)、‘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卫灵公篇第十五》)、‘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篇第一》)”。在孔子看来,在明主启用之前,自己的任务就是通过努力来修养自身、增长才干。
在此,我们之所以说孔子天真,就是因为孔子对“明主”的估计太简单化了,好像明主每天的任务就是发现人才一样,这,或许是书生意气在起作用。因为他从历史记载中看到的贤臣,可能绝大多数甚至全部是被圣主发现而启用的例子,因而就片面地认为所有的贤臣都会被明主发现。事实上,历史记载了的仅仅是“被发现”的例子,那么,没被发现而埋没的又有多少呢?到后期,孔子就不再这样被动观望,而去主动出击了,而他对从政观的表述也进了一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里仁篇第四》)于是,孔子带领他的弟子开始了周游列国之行……
自然,这一转变,或许源于别人对他的劝说: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篇第十七》)
或许源于他那种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子路篇第十三》)
但更重要的,是那份胸怀天下的责任意识,还有那种对自己理想的坚定信念: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篇第九》)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篇第九》)
所谓“信念”,就是蕴藏在心中的支撑起一个人全部事业、生命的核心。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劲”,指的就是这种神秘的力量。
在人类发展史上,有许多奇迹:一些成就大业者,本已不具备成就大业所需的各种外部条件了,诸如生理出现严重缺陷(如贝多芬的耳聋)、命运出现危机(司马迁的腐刑)、生命将走向尽头……但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能扼住命运的咽喉,以自己的壮举爆发出生命的辉煌,让人称羡不已。
那么,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克服种种困难走向成功?是命中注定的吗?不是。支撑他们走向成功的唯一因素,就是他们的“信念”!
这种“信念”,来自一种深沉而坚定的信仰。在拥有这种“信念”的人心中,自己的目标是至高无上的,它是天,它是神,而自己的一切行为,都“注定”会受到它的眷顾和垂怜,因而自己也就会在它的庇护下无往而不胜,最终走向心中的圣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这种信念,其实就是对自己使命的一种确认和确信,它是筑起一个人牢固精神防线的强大保障。因而,具有这种信念的人,是磐石,坚定不移;是金刚,无坚不摧;是白玷,一尘不染……也正因此,他才经得起种种磨难和诱惑的考验,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生命才折射出璀璨的光芒。
信念是一种力,一种不为外力所左右的心力,有它存在,你就可以演绎出生命的绝唱!
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孔子都能泰然应对: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篇第九》)
史载:匡人曾遭到阳货的虐待,孔子过匡,匡人见孔子貌似阳货,便误把他拘禁起来,“拘焉五日”。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篇第七》)22
据《史记》载:“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魋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在孔子看来,自己推行的政治理想,是继往圣、开来世的真理,是人类共有的千古理想,是上天赋予自己的神圣的使命,或者说,这就是上天注定的要他去履行的职责,是任何力量都不可以改变的。因而,虽屡遭挫折,但他仍始终如一地寻找一切可能的机会去推行。
有意思的是,在推行自己政治理想的过程中,每当遇到重大的挫折,孔子都会提到“命”。这里的“命”,指的是“天命”,即上天赋予人的使命,它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迷信的“天命观”,而是一个有志者对自己的使命,对人间道义、真理的理所当然的担承。因而,肩负这项使命的人也自然而然地受到天意的垂青。换言之,自己这样做,本身就是上天的旨意,就是“替天行道”——上天既然让我这样做,那么,就注定我的事业会成功,任何力量都不可能使它搁浅;上天如果不让它成功,那也是上天的旨意,跟外来的压力、磨难没有任何关系;况且,上天如果不让它成功,他怎么会把这样的任务降在我身上而让我做无效劳动呢?
因此,在重大打击面前,孔子就凭着这对“命”的确信,凭着“上天”的护佑,克服了重重危机和可能的怯懦、退缩。虽然说,他的政治主张在当时没有被当政者采纳,在后世也没有任何统治者真正推行,但在舆论上,在人们的理想中,它成了人们的神往和目标,成了有识之士的追求和努力;而他这种百折不回的毅力和勇气,也为后世做出了典范,堪称万世师表。因此,孔子也就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心目中的圣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道看天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