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三年 摆脱贫困贫困诗文

开启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新征程·毕节日报社数字报刊平台
第04版:特别报道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闻
第03版 特别报道
开启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新征程
—— 市委一届七次全会剪影
□ 本报记者 韩贤普 孟性荣 王纯亮 摄影报道
5月25日,市委一届七次全会在毕节隆重召开。市委书记陈志刚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信心决战贫困 、攻坚克难提速赶超、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就《中共毕节市委关于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对《决定(讨论稿)》进行了分组讨论;全会最后通过了《中共毕节市委关于决战贫困提速赶超同步小康的决定》。 会场全景 大会会场 奏唱国歌 全会在国际歌中闭幕 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对《决定》作说明 全会举行召集人会议 第十讨论组现场 ▲第五讨论组现场 与会人员聆听讲话
毕节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毕节市南部关新区北安置区市行政办公中心左侧
毕节日报社主办    邮编:551700 电话:
所有内容为毕节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提供技术支持【人民日报】头版头条:贵州 决战贫困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万秀斌、汪志球、黄娴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 贵州多方探索。“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大方县通过看贫困对象住房条件及其生活环境、耕地拥有及收成情况和生产生活条件、劳动力的强弱和掌握生产技能情况等估算贫困程度。
帮到最需户&扶到关键点
贵州&决战贫困
本报记者&万秀斌&汪志球&黄&娴
《&人民日报&》(&日&01版)
 本报贵阳11月12日电&&(记者万秀斌、汪志球、黄娴)老伴去世,儿子残疾,儿媳出走,留下上小学的3个孙子女。61岁的任发芬却从不长吁短叹,和儿孙住在新房里,生活有着落。
  &不是我多能耐,没有村里帮扶,这家我一个老妇人撑不起。&任发芬的话不是客套。即便今天,她家所在地&&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县板贵乡峡谷村,环境依然恶劣。村子坐落在坡度60多度的石旮旯山坡,下方百米处有清澈的北盘江,但望得见用不上;上方是几百米高的山峰,石头比土多。
  关岭县扶贫办主任彭志坚说,这样的地理环境,生存难,扶贫更难,怎么扶关键看动不动脑。没有平地可以搞山地高效农业,土少种不好玉米,但石头吸收阳光保温,最适合种火龙果、花椒。观念一变天地宽,&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板贵乡,海拔600米以下河谷地带种植红心火龙果,600米以上种植花椒,&花椒之乡&美誉已远近闻名。
  针对任发芬家怎么精准发力?彭志坚说,每家都有一张卡、一个帮扶计划、一个帮扶干部,各种政策举措齐发力。盖房有危房改造补贴,不够信用社可贷款;孩子读书享受贵州教育&9+3&的好政策,读职教3年免费,读大学&雨露计划&支持;确定种植大户带贫困户,任发芬给火龙果大户秦进打工,既领工资又学技术,今年家里也种了11亩火龙果,县上每亩补贴3000元,可收果15年。
  秦进坦言自己受益也颇多,带贫困户越多就能贷越多贴息贷款,而且解决了劳动力;大家都来种能形成规模,统一标准、品质,联手闯市场塑品牌。
  既有点对点的精准,更有全面全局的统筹。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贵州扶贫不搞单打,而是统筹交通、水利、农业方方面面。
& & & &油杉村便是印证。大方县委书记张瀚时回忆第一次进村,沿崎岖山路走了4个多小时,同行一位捐建希望小学的爱心人士最后被背着出去。2011年,县里咬牙贷款1.4亿元在崇山峻岭和峡谷间修了一条43公里的通村水泥路。路通百业兴,油杉河景区每年吸引十几万游客。
  623万贫困人口,全国最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还多在深山区、石山区。
  &我要脱贫,立碑明志。&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96户村民,一户不缺、一人不落地签下名字,刻上石碑立在寨子文化广场。县长徐刘蔚说:村民的决心就是党委政府的信心。哪怕财力再弱,基础再差,&骨头&再硬,我们扶贫绝不落一人!
  信心更来自省委、省政府。10月18日,贵州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宣告:&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抓扶贫,一刻也不能放松,一天也不能松懈,打好扶贫开发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
丹寨县扬武镇洋浪村,修葺一新的苗族新式吊脚楼里,杨隆义很兴奋:&9月里儿子娶了邻镇女孩,给老杨家长了口气。从前我们穷,外地女孩都绕开走,别说嫁过来。&
  聊起自家变化,老杨滔滔不绝:&过去路不好,种水稻只够吃。现在路修通,政府引导种蔬菜,去年我就赚了3万多。&
  作为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十二五&以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地把扶贫开发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向贫困发起&总攻&。贵州贫困人口从2011年的1149万人减少到2014年的62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3.4%下降到18%;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472元提高到2014年的6146元,年均增长15.3%。
  成绩显著,但另一方面,以2020年年底为时间节点倒推,留给贵州全面脱贫的时间只有1800多天,平均每年要减贫100多万人,时限越来越近、时间越来越紧。
  &扶贫开发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到贵州能否与全国同步小康的政治问题。把历史留下的贫困&负资产&变为山清水秀、物阜民丰的新贵州,既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也是我们对社会的庄严承诺。&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表示,面对倒计时,贵州要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坚决打赢科学治贫、精准扶贫、有效脱贫这场攻坚战。
  建档立卡&&
  摸清&真贫&之人,摸透&真贫&之因,施以&真扶&之策,明确&真扶&之责
  &李生发,家有3口人,2014年家庭人均纯收入1989元,有5亩旱地&&希望种植马铃薯;缺技术,缺发展资金&,翻开&精准扶贫工作手册&,毕节市大方县金星村麻窝组建档立卡户李生发家的情况一目了然。
  如今在贵州,每一个贫困户都有一份这样的&档案&。省扶贫办主任叶韬说,过去的扶贫,瞄准对象不够精准,针对性不够强,一定程度上存在&漫灌&,比较粗放低效。精准脱贫就要精准帮扶:帮,要帮到最需要的人;扶,要扶到最关键的点上。
  建档立卡、贫困识别是精准扶贫最基础的工作,没有源头的精准,后续所有工作将无的放矢。
  国家贫困线标准只是一个数字,但广大农村是一个复杂的组成,收入的统计无法像城市人口通过工资标准衡量,如何&识别&?
  贵州多方探索。&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大方县通过看贫困对象住房条件及其生活环境、耕地拥有及收成情况和生产生活条件、劳动力的强弱和掌握生产技能情况等估算贫困程度。
  丹寨县则是采取排除法。为防止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出现优亲厚友现象,严格按照&九不评&和&三不列&为政策依据,以&六优先&为监督标准,对现有贫困户进行核实识别。所谓&九不评&,就是把家里有稳定收入、有人员担任公职等经济基础较好的9类农户排除在外;&三不列&则是将没有劳动能力、家庭成员有残疾等3类农户不列入精准扶贫对象,而是通过民政兜底;&六优先&则是将发展愿望积极、因病因灾返贫的农户列为优先扶贫对象。对符合扶贫条件的群众坚决纳入扶贫人群,对不符合贫困户条件的,坚决清理出队伍。兴仁镇党委书记康忠俊介绍,过去3个月内,全镇共清理出536户不符合扶贫条件的农户。
  在关岭县扶贫办主任彭志坚看来,贫困户识别工作不仅要到村到户,关键还要到心,&不仅仅要了解农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还需要了解他们贫困的原因,以及他们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然后制定具体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人,说到底,就是要用心沟通,真心帮扶。&
  自今年6月起,贵州组织全省领导干部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干部进村入户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实现对全省9000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全覆盖。
  创新措施&&
  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到村到户的辩证关系,提高扶贫开发精准度
  当前精准扶贫最大的困难在哪里?答案是:处理好产业发展与农民利益链接的关系。
  关岭县副县长金开虎回忆过去的扶贫工作:直接把钱、生产资料、物资交付到贫困户手中,&是做到了到村到户,可最后的结果是养羊不见羊,种树不见树。农民把生产资料卖了钱,割点肉吃了,打点酒喝了,用完后继续贫困。&
  一家一户,看是到位了,却形不成产业,实现不了可持续发展。农民要致富,产业是核心。一家一户小打小闹,没有产业,形不成规模,带动不了区域经济发展,也无法抵御市场风险。
  关岭县普利乡月霞村的山坡荒地,这个季节依然绿草如茵。&大家都在种草养牛嘛。&村民王金刚笑着说。
  王金刚和妻子今年3月从关岭县鸿龙种植养殖公司领了20头能繁母牛,今后6年内,他可以将每年出生的牛犊育肥后以保底价卖给鸿龙公司。&以前想养牛,没有二三十万元,成不了规模,赚不了钱,现在我修牛圈花了11万元,扶贫项目补助了8万,公司免费提供母牛,每头育肥小牛除了卖牛的钱,公司还补贴500元。畜牧局免费给牧草种子和肥料,自己可以种草养牛。&王金刚对这个模式很看好,&现在已经有了4头小牛,种了40亩牧草,如果顺利,3年左右应该就能有不错的收益了。&
  月霞村目前已有21户村民参与到&公司+农户&的模式,肉牛存栏已发展至2000头。
  丹寨县兴仁镇城江村,葡萄种植大户蒙兴平正谋划着如何带领周边的群众致富,问起他如此积极的原因,蒙兴平说:&我只要带领一户贫困户脱贫,就可以享受贷款3万元政府贴息的好政策,当然要多带几户。&
  不是没有质疑之声,产业旺了,会不会存在&垒大户&,扶贫资金被少数人使用?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这一思路没有错,关键是处理好利益共享机制,让产业真正能带动贫困农户。在这方面,贵州各地作了许多尝试。
  关岭县关索街道落叶村蔬菜基地育苗中心建于2014年,投入财政扶贫资金430万元,建设规模1万平方米。中心引进了青岛和合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村民免费把种子拿到中心育苗,政府按育苗株数给公司补贴,&我们一年扶持的资金在150万元左右,却能带动农民提质增效1000多万元,1年就能收回成本。&受此激励,没有流转土地给大户,激发户户都种植蔬菜,人人受惠。
  自今年投入使用以来,育苗中心已经培育番茄、辣椒等各种优质蔬菜苗2400多万株,打造供港澳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1.5万亩,辐射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
  &十二五&以来,贵州累计投入产业化项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66.5亿元,实现总产值813亿元,实施到村项目4万多个,特色生态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全省形成了&东油西薯、南药北茶、中部蔬菜、面上干果牛羊&的扶贫产业格局。
  构建&大&扶贫格局&&
  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动员一切力量参与扶贫
  山水奇绝、森林茂密、气候宜人,多个景点组合成山水林花交相辉映的&风景套餐&,大方县油杉河景区,今年国庆期间游客爆棚。&我家每天至少10桌,生意火爆得很。&仙宇人家农家乐老板何华贵说。
  &过去我们守着好东西过苦日子,路不通没办法,风景再美,人进不来。&当地人回忆,之前要想从这村子走到乡里,步行需要4小时,全是泥巴路。为让这片多年处于原生态的美景走出深闺,&圆当地群众致富梦,大方县下决心先把路修通。2012年底,路通了,改变随之而来。&没有这条路,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好日子,现在是天天盼周末,日日盼黄金周。&
  &扶贫不是单打独斗,也不仅仅是扶贫部门的事,需要各部门齐心协力一起完成。&这句话在关岭县板贵乡也有深刻体现。
  板贵乡处于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带,全乡发展火龙果种植,气候很适宜,但就是常年缺水,用村民的话说,&守着北盘江,却只能望水兴叹&。为解决村民种植火龙果的需要,水利部门在山上专门修建了小山塘、小水窖,以缓解用水困难。
  补齐短板,突破瓶颈,贵州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截至2014年,共建设通村油路6万公里,实现100%的乡镇通油路,100%的村通公路。路通让&山里货&走出大山变成&紧俏货&。更值得一提的是,贵州安排1500亿元实施小康路、小康水、小康电、小康房、小康讯和小康寨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动员一切力量参与扶贫,贵州正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
  10月18日,贵州召开全省扶贫开发大会,正式出台&1+10&配套文件,明确&党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个关键,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和就业、生态移民、教育扶贫、医疗健康扶贫、财政金融扶贫、社会保障兜底、社会力量包干扶贫、特困地区特困群体扶贫、党建扶贫等十项精准扶贫行动,&吹响了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决战决胜扶贫脱贫的号角。
图为《人民日报》截图
相关阅读链接:
责任编辑:吴学毅
大方县油杉河村村民曾光华,36年在周围荒山种下 杉树万余棵。人称“树...
2006年起,贵州省大方县启动新农合试点工作。随着账户资金结余增多,2012年...
2月6日,书法爱好者齐聚大方县道德讲堂,将浓浓年意和祝福融入笔墨写入春联...《决战贫困、片区攻坚之大别山篇》:带着梦想,回家!
长江云报道(湖北广播记者王俊健 邓吉 董延超 郭蜜蜜)在麻城市,有一群在外闯荡多年的老乡们回来了,他们带回了资金和技术,带回了耳目一新的市场观念,带回了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带领着乡亲们一起圆脱贫梦。
38岁的郝辉是麻城市阎家河镇人。去年,当郝辉选择回乡投资创业之时,阎家河镇石桥垸村几乎所有的村民都感到吃惊,谁能想到,这个在(外)南方创业多年村里的首富,在自己的事业巅峰期选择回到这个还未脱贫的村子里,种植葡萄,与36个贫困户一起成立了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而且一投资就是1000多万。
郝辉的言语间,透露着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他曾开矿山日进斗金。然而,如今的他全身心投入到一株株葡萄上、一粒粒稻米上。他说,每天脚踩泥土的感觉很安心。其实,除了这份安心,还有郝辉在外闯荡多年的干练和对国家农村政策的超强敏感,更重要的是,郝辉有这样一颗雄心:通过生态园平台的带动,从扶贫到扶智,让村里不再有懒汉。
在郝辉眼里,只要解决了大家的精神上的贫困,脱贫致富,指日可待。与郝辉一样,麻城市张家畈镇的田文超,也是一个回乡投资的创业者。这个80后的北师大毕业生,是村里的第一个名牌大学毕业生,去年,他放弃了上海上市公司的百万年薪选择了回家养鸡。
田文超在北京求学,在上海工作,城市里每天日新月异的变化让他感受到了中国快速发展的脚步。然而,当他去年春节回到家乡,老家的土房依然还在,甚至上世纪60年代的标语还挂在墙上。田文超当时就决定:回家!要让大别山将自己蕴藏在深处的美丽绽放出来!
如今,在田文超的家乡,张家畈龙潭成为不少驴友的旅游目的地,不少贫困户自家的土鸡蛋在田文超的微信平台上成了宝贝。一个集生态农业、旅游和互联网为一体的产业项目正在生根发芽。
在麻城中馆驿、岐亭、龟峰山等地,也都陆续迎来了像郝辉、田文超这样回乡投资反哺贫困地区的麻城老乡,他们正改变一个村,一个镇、一个县,他们点燃的精准扶贫的星星之火,正在大别山深处形成燎原之势。
责任编辑 黄静蕾
微信公众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705111
鄂ICP证:鄂B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决战贫困需要“硬办法”
  毕节市七星关区五里坪村,当地农户在一个精准扶贫项目的养鸡场内分拣鸡蛋。 潘昱龙摄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公报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扶贫攻坚战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截至2014年底,按照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国家扶贫标准,我国仍有7017万贫困人口。未来5年,减贫难度将越来越大,剩下的将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难啃的“硬骨头”,就要寻找应对的“硬办法”。在全国政协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后不久,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随即召开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政协委员、专家学者齐聚贵州毕节试验区——全国唯一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为主题的试验区,就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进行调研、研讨。
  摸清贫困底子、摸透致贫原因,坚持因贫施策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如何做到精准?委员和专家们认为,首先要摸清“真贫”之人,摸透“真贫”之因,然后再因贫施策。
  在研讨会召开之前,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陈锡文特地走访了毕节地区一些贫困村寨,去“摸一摸”当地致贫的原因。在他看来,毕节是一个“典型缺少耕地的地方”,人均耕地面积严重不足,而在当地,不少村民仍然以种粮为生,只能满足基本温饱。
  “在土地资源严重短缺的地方种粮食,再努力也难以脱贫致富。”陈锡文认为,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当地的资源禀赋有关,如果发展方式与资源禀赋不匹配,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因此,政府应当帮助群众转变发展思路,并建设好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保障,为贫困地区提供均等的发展条件和机会。
  “当前,应着力建设扶贫开发大数据。”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认为,精准扶贫要先摸清真贫之人,应“完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分析贫困人口的基本特征、致贫原因、脱贫需求”等,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脱贫规划,确定帮扶措施,监测帮扶成效,完善退出机制,做到扶持对象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精准,意味着扶贫开发要因地制宜、因贫施策。全国政协委员范小建认为,精准扶贫,就要坚持因贫施策,以问题为导向,把扶贫政策与最低生活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政策相衔接,扶贫开发与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相结合。建立分类施策政策体系,强化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让扶贫资源和政策措施真正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
  转变发展方式,加大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力度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发展速度迅猛。2014年,我国乡村旅游的游客数量达12亿人次,占到全部游客数量的30%,乡村旅游收入3200亿元,带动了3300万农民致富。农村既提供初级农产品,又能对其农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价值。同时,还可以在农村开展各种各样的服务业,包括像旅游业、农家乐等,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加农民的收入。农村贫困地区可否进行这种产业转型?研讨会上,一些委员、专家对这一问题颇感兴趣。
  “我之前在陕西汉中市几个县调研,感到这是可以做到的。”全国政协常委厉以宁说,一些像毕节这样的贫困地区,往往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业,既保护了环境,又可以增加地方收入和就业人数。
  陈锡文也赞同厉以宁的说法。同时他还强调,在当前经济新常态新形势下,贫困地区也应转变思想,针对经济转型的大势形成新的发展理念。“比如今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要在农村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体怎么融合发展?如果依靠传统思路,发展是有限的。”陈锡文说,现在的互联网+、电商、网购等新的技术革命和营销手段为农村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过去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土特产品、旅游景点,通过互联网营销手段,或许能开辟巨大的市场。
  “扶贫攻坚也要处理好‘死钱’与‘活钱’的关系。”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刘奇认为,贫困地区要想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还应推进政策性金融批量进入贫困地区,并大力发展互助合作式民间金融,“把小钱变大钱,把死钱变活钱,让农民在世界货币战争的‘正规战’中学会‘游击战’,让中国农村不再成为货币战争的盲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贫困地区无例外是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交通闭塞、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的地区,公路交通、农田水利、农民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落后,农产品生产运输成本高,远离消费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绿色农特产品难以转化为现实的财富和农民的现金收入。
  委员、专家们普遍认为,做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必要条件,精准扶贫必须优先发展交通等基础设施,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必须加大对通村公路、农田水利及其他生产生活设施的投入力度,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现状。要保持对贫困地区扶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持续给力、扶持到其具备自身“造血”功能为止。
  同时,贫困地区往往也是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肩负着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态屏障建设等责任。四川省政协农业委员会主任刘宇建议,国家应当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让贫困地区为国家、为民族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与牺牲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出台综合性生态补偿法规,确保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与全国共同发展、协调发展。
  扶贫攻坚同样离不开社会力量支持。“在毕节试验区,政策优势突出,自然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服务环境优化,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大有可为。”贵州省毕节市工商联副主席、兴国实业董事长邓步国建议,扶贫开发应重视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作用,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增强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利用各项政策支持契机,为民营企业转型发展打开一片天空,实现双赢。
[责任编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决战武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