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出版社是否可哪里能买到正品警服傅山丹枫阁记

《丹枫阁记》为傅山何时何地所书_鉴藏知识_新浪收藏_新浪网
《丹枫阁记》为傅山何时何地所书
傅山致戴廷蚴樵 沈阳故宫博物院藏
  尹协理
  戴廷虻牡し愀笫冀ㄓ谒持问吣旮(1660)的九月。他在《丹枫阁记》中说:“庚子九月,梦与古冠裳者数人,步履昭余(祁县)郭外”,“松末拥一金碧小阁,摇摇如巢焉。颜曰‘丹枫’。”“遂经始阁材,构如其梦。”(《半可集》卷三)傅山在《跋丹枫阁记》中也说:“枫仲因梦而有阁,因阁而有记。”(《傅山全书》卷二十二)可见,这一年九月梦后,戴廷蚓涂汲锝ǖし愀罅恕
  丹枫阁建成的时间,丁宝铨《傅青主先生年谱》说:顺治“七年庚寅”,“先生(傅山)寓祁县,访戴枫仲,题诗于丹枫阁壁。”以丹枫阁成于顺治七年(1650)前,将“题壁诗”指为“题诗于丹枫阁壁”,误甚。
  笔者依据新发现的傅山手稿考证,丹枫阁当成于康熙二年癸卯(1663)三月之前。因为傅山于康熙二年四月初三日出发去山东之前就已经在平定书写《丹枫阁记》了。戴廷颉耙蛎味懈螅蚋蠖屑恰保芍思切丛诟蠼ǔ芍螅诟瞪绞椤兜し愀蠹恰分啊2楦瞪接惺狻胺阒俣潦楦蟪醭桑邮凳市鞴椭偈舳;嵘交棺皂浦〖福飨⒏笙隆2胍啻臃诶矗岳砥趵V傧薨俗帧(《傅山全书》卷十三)。“枫仲读书阁初成”,指的应该就是丹枫阁。此诗没有记时间,但肯定在庚子(1660)九月与癸卯(1663)三月之间。傅山又曾书“丹枫阁匾”,匾中云:“丹读书之心,字仲以枫。枫读书之阁,因章以丹。仲适集一朝大声精选。根尘映发,如坐高秋萘忠病!(此匾现藏祁县民俗博物馆)傅山自然地写出“如坐高秋萘帧保收咄贫希耸庇Ω檬乔锾欤掖素矣Ω镁褪钦庖淮胃瞪酱禹浦(阳城县南五十里黄河中)归来在祁县好友们聚会之时所写。如果丹枫阁是康熙元年(1662)秋“初成”的话,距“庚子”(1660)秋九月,经历了两年时间,亦在情理之中。
  丹枫阁初成,好友们云集丹枫阁,纷纷作诗相贺,傅山书“丹枫阁匾”,戴廷蜃鳌兜し愀蠹恰贰8瞪剿担骸凹浅桑词衾戏蚴橹!鄙蜓艄使┪镌核馗瞪绞指逯校幸环飧魍虻男拧P胖兴担骸啊兜し愀蠹恰罚谄蕉得功夫写过矣。”可知《丹枫阁记》书于平定。
  至于傅山在平定书《丹枫阁记》的时间,当在第一次去山东之前。在去山东之前,傅山曾写信向戴廷颉敖枰缓蒙凇⒁黄土Α薄>驮谡馔环庑胖校瞪接炙担骸啊斗愀蠹恰芳茨馐橹蜕谌说郊锤吨!(《傅山全书》卷二十七)“枫阁记”就是《丹枫阁记》。可见,傅山在平定书《丹枫阁记》的时间是在去山东之前。
  经笔者考证,傅山第一次去山东出发的时间,应该是康熙二年癸卯(1663)的四月初三日。傅山准备去山东前向戴廷蛱岢鼋枭谟肫土κ保怠啊斗愀蠹恰芳茨馐橹保得鞯笔被姑挥惺樾矗瞪接肿急杆脑鲁跞粘龇⑷ド蕉芍瞪绞椤兜し愀蠹恰返氖奔洌Ω迷谡庖荒(康熙二年癸卯,1663)的四月初三日之前,最早也不会早于三月底。而且,傅山第一次东游的出发地应该就在平定。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傅山书丹枫阁记》辨伪之思考--《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8年00期
《傅山书丹枫阁记》辨伪之思考
【摘要】:正一、《傅山书丹枫阁记》辨伪的由来傅山在书法史中兼具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双重身份,他的气节与学识更为时人乃至后辈所仰慕。以中国传统书画的价值而论,作为名人名家的傅山,他的书作深得收藏者、牟利者、作伪者的青睐与关注。那么,流传至今的傅山众多作品中必定存在着真伪之辨。辽宁省博物馆1960年从北京购人傅山款《戴廷拭丹枫阁记》一册,先后著录于《辽宁省博物馆藏法书选集》、《中国书迹大观》、《中华五千年文物集刊》以及《中国书法鉴赏大辞典》,印制传播中产生相当的影响。1996年叶喆民先生发表《傅山书丹枫阁记的鉴赏》一文(《收藏家》1996年第2期),指出有一种出版物中的《丹枫阁记》为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894【正文快照】:
一、叶傅山书丹枫阁记曳辨伪的由来傅山在书法史中兼具实践和理论创新的双重身份,他的气节与学识更为时人乃至后辈所仰慕。以中国传统书画的价值而论,作为名人名家的傅山,他的书作深得收藏者、牟利者、作伪者的青睐与关注。那么,流传至今的傅山众多作品中必定存在着真伪之辨。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郝文勉;[J];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郝文勉;[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陈爱民;[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叶殿迎;;[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2期
李佳;;[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关宁国;;[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年01期
关宁国;;[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3期
马也驰;;[J];中文自学指导;1996年04期
张玉今;[J];东疆学刊;1998年02期
段彪;;[J];文教资料;2009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聆听;[N];台州日报;2012年
王化清;[N];延边日报;2005年
郭永年 史咏;[N];中国商报;2003年
章汝奭;[N];文汇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田绍登;[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傅山与丹枫阁的交往及丹枫阁记真伪考--《收藏家》2007年06期
傅山与丹枫阁的交往及丹枫阁记真伪考
【摘要】:正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太原府阳曲西村人。初字青竹,后改青主,又号公他、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朱衣道人等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
【关键词】:
【分类号】:K879.4【正文快照】: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太原府阳曲西村人。初字青竹,后改青主,又号公他、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朱衣道人等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他一生为人耿直,仗义执言,铁骨铮铮,不畏强权,成为坚贞不屈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周睿;[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杨小明,王跃平,高策;[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2期
张纵;[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金波;[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邓蕊;[D];山西大学;2003年
李东琴;[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何雄周;王运来;;[J];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雨岚;;[J];收藏界;2011年07期
顾国泉;;[J];中国拍卖;2006年11期
张云良;;[J];安全与健康;2011年12期
王林仙;;[J];山东陶瓷;2011年02期
郭丹英;;[J];收藏家;2011年09期
尹青兰;;[J];东方收藏;2011年07期
孙晓岗;;[J];美与时代(上);2011年06期
才让南加;;[J];柴达木开发研究;2011年03期
彭崇道;;[J];养生大世界(B版);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德昌;刘永福;矣学金;;[A];孔学研究(第十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七次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10年
黄元德;;[A];论闽南文化:第三届闽南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5年
;[A];潘季驯学术思想及名人效应的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资料汇编[C];2005年
石在;李军;;[A];徐霞客在浙江·续集——2001舟山徐霞客旅游文化研讨会暨浙江省徐霞客研究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1年
蓝达居;;[A];福建侨乡民俗——福建侨乡民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3年
;[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盛鸿郎;;[A];徐霞客在浙江·续二——徐霞客与越文化暨中国绍兴旅游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万依;;[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二辑)[C];1997年
甘为平;;[A];徐霞客在浙江[C];1998年
王岗;;[A];北京历史文化研究——整合北京山区历史文化资源研究[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辛勋(韩);[N];中国文物报;2010年
林南中;[N];闽南日报;2008年
宋翟;[N];山西政协报;2006年
刘冕;[N];北京日报;2008年
薛思孝;[N];中国特产报;2002年
杨薇;[N];中国商报;2009年
肖静娴;[N];太原日报;2010年
本报记者  刘巍;[N];财经时报;2006年
邓文忠;[N];闽南日报;2007年
凌凤章;[N];九江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猛;[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蓝天;[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傅山与丹枫阁及《丹枫阁记》真伪考
傅山与丹枫阁及《丹枫阁记》真伪考
  傅山曾为丹枫阁写过楼匾,作过《丹枫阁记》,并为之作跋,画过丹枫阁图,而《丹枫阁记》正是傅山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并称的行草精品,而长期以来,市场上总有两个版本露面。近日,有消息称,我省著名书法家林鹏断言,“(《丹枫阁记》)真迹300年来未出昭余(今祁县)一步!”今天,我们刊发的丙寿先生的文章也证明了这一说法:辽宁博物馆所藏《丹枫阁记》为赝品。同时,他还透露,“300多年来,傅山的3件珍宝居然未出祁县,可谓一大奇迹。”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山西太原府阳曲西村人,初字青竹,后改青主,又号公他、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朱衣道人等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医学家、书画家。他一生为人耿直,仗义执言,铁骨铮铮,不畏强权,成为坚贞不屈的爱国主义楷模;他学识渊博,精通诸子百家,见解独特,他的著作丰富了中国哲学、文学宝库;他的书法真草篆隶行皆精,尤其晚年的草书艺术,达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他的书法成就影响了其后300年中国的书法历史。
  清初山西名人、思想家戴廷栻生于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其祖父戴光启、父亲戴运昌是祁县的大富人家。清初祁县乔家、渠家未成名时,祁县“戴家”已赫赫有名。他20岁时被选入太原三立书院读书,受业于著名学者袁继咸门下,因此与傅山是同窗好友。明亡后,两人又是反清复明的志士仁人,来往极其频繁,关系非同一般。傅山在《戴氏家谱序》中对戴廷栻评价极高:“枫仲才大谊高,文博而学富,为海内所推重者数十载。”同样,戴廷栻对傅山的学问和为人也极其敬重。因此,两人成为志同道合的终生良友。
  戴廷栻家境富裕,喜研经史,又富收藏古籍、书画、碑帖、鼎彝。为了联络全国各地的志士仁人,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开始在昭余(今山西祁县)城内,兴建了一座三间四层规模宏大的建筑,起名曰“丹枫阁”。“丹”、“枫”皆红色,寓意怀念朱明王朝。阁建成后成为明遗民秘密活动、饮酒吟诗、发泄悲愤的胜地。傅山、顾炎武、魏象枢、毕振姬、阎若璩、王士祯、宋荦、张中宿、薛宗周、李中馥、吴雯等等,经常聚会于此,一时名满天下。当时文人墨客称“南有冒襄之水绘园,北有戴廷栻之丹枫阁”。由于傅山与戴廷栻非同一般的关系,由于
“丹枫阁”当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傅山与“丹枫阁”结下了深厚的情缘,留下了许多与“丹枫阁”有关的珍贵墨宝。今传世有3件,即《丹枫阁记》、丹枫阁图、丹枫阁匾。
  丹枫阁匾
  清顺治十八年六月,傅山至祁县,适“丹枫阁”初成,戴廷栻请为阁题匾,傅山书“丹枫阁”3个大字,并在3个大字两旁从左至右以行书小字题“丹读书之心,字仲以枫,枫读书之阁,因章以丹。仲适集一朝大声精选。根尘映发,如坐高秋欇欇林也。”
  《丹枫阁记》
  “丹枫阁”建成后,戴廷栻专为此还写了一篇《丹枫阁记》,以作梦和梦语等晦涩的语言,委婉地表述了怀念明朝、思念同志之情。写好后请好友傅山书之,并加题跋。这样志同道合之事,傅山慨然允之,乘兴而书,一气呵成。此册页第一部分是抄写戴廷栻的文章,傅山以颜体笔意的行书写得认真仔细。写完后,落款为:“昭余戴廷栻记,松侨老人真山书”,下分别盖“戴廷栻印”阴文印和“傅山印”阴文印各一枚。紧接着,傅山写跋,随想随写,越写情绪越激动,越写越流畅,行草变成草书。由于事先没有底稿,不免有写漏或写错的字。如旁边后来又加了
“然”、“瞢瞢登陵”、“由”、“廷”5个字,“老夫”写成“老老”,后来旁边又加了个“夫”字,“枫仲”的“仲”字丢掉未写,等等。这正说明傅山写跋时兴致来临,写得随意自然,写出了他的风格。末了,绢已写满,在角落里挤得紧紧地写了结束语:“既为书之,附识此于后”。由于字已写满整个绢面,就在这几个字上盖了两方傅山自己的阴文印,由于与字重叠,印文看不清,用放大镜仔细看,下面的一枚是“傅山印”,上面的一枚实在无法认清。傅山的跋文还是以梦作为影射,说戴廷栻反清复明是受其影响,“是老夫引枫仲向黑洞洞地,终无觉时矣”。此《跋》在《霜红龛集》与《傅山全书》中均有收录。
  傅山书《丹枫阁记》册页长25.4厘米、宽21.3厘米(绢芯尺寸),共8页,绢本。现由私人收藏,300余年来一直未出祁县。上个世纪,由于战乱不断、“文革”抄家等等,几经劫难,虽庆幸死里逃生保存下来,但已尘封近百年,改革开放后才得已露面,所以所见之人甚少。加之傅山写到最后一句,已写满没有空处,变成小字挤在一起,又与印重叠,致使有的字难以看清,就连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傅山全书》第413页第6行和第4313页第7行两处的
“附识此于后”一句中,均将“此”字丢了。当我国研究傅山的资深学者、书法家林鹏看到此册页后,以另纸题长跋,跋语最后写道:“……300年来,真迹竟然未出昭余一步,此更令人惊叹不已。”
  由于傅山是为最要好的朋友书写,心情极佳,思想舒畅,书写随意流畅,是傅山难得的佳作,是王羲之《兰亭序》后,行草书的最佳范本。无怪乎1934年商务印书馆、1993年上海书店、1985年至1998年文物出版社
(3次印刷)、1994年山西古籍出版社等多次印刷,其中虽有按辽宁博物馆收藏之赝品印的,也均畅销无余。
  《丹枫阁帖》
  除傅山书《丹枫阁记》的原迹外,尚有清道光时刘飞雨题跋、李其芳镌字之《丹枫阁帖》。该帖长24.5厘米、宽13.5厘米,一册,14页。刘飞雨,字雪崖,号寒玉,生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卒于咸丰八(1858年),山西寿阳人。工书法。曾选辑陈廷敬、毕振姬、戴廷栻、傅山4位名人的文章成《山右四家文略》,尤崇尚傅山的人品与学问。他“一生唯刻傅字,辑傅书”,翻刻并补辑《霜红龛集》40卷,刻《百泉帖》2卷、《尊颉堂帖》4卷、《丹枫阁帖》一卷。祁宝隽藻称其为“青主功臣”。
  《记》与《帖》的异同
  傅山书
《丹枫阁记》(简称《记》)与《丹枫阁帖》(简称《帖》)有其相同之处与不同之处,弄清这些问题,就不难鉴别现书店出售之以赝作刊印之《丹枫阁记》。
  经校勘二者相同处有:
  1.《帖》勒刻甚佳,字形与《记》对照,可以说完全相同,同样具有《记》的圆润生动、流畅自然的神韵。
  2.二者的每行字数、每字的大小、字与字的间距都完全一样,均为57行。
  3.戴廷栻的丹枫阁记后,傅山跋前,两人落款下之两枚印章,《帖》上也刻有,字形也相似。
  4.《记》中傅山跋中写漏,后补在旁边的 “然”、“瞢瞢登陵”3个字,《帖》仍然刻在旁边。
  二者相异处有:
  1.《记》共8页,每页7行(最后一页挤成8行)。《帖》每页5行,共12页,(最后一页两行)。《帖》共14页,刘飞雨跋占两页。
  2.刻《帖》时将《记》中傅山跋中写错的
“犹”、“听”、“老”3个字去掉,把傅山加在旁边的“由”、“廷”、“夫”3个字分别插入;原傅山写“枫仲”时漏掉的“仲”字也补入。
  3.《记》中最后傅山的两方印与字重叠看不清,《帖》中改为“真山”一方印,不与字重叠。
  4.《记》的第1页与第6页分别有四方与一方戴廷栻的收藏印,《帖》中未刻。
  《帖》与《记》虽有不同之处,但合乎情理,又不失真走样。将《记》、《帖》,再将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丹枫阁记》和文物出版社按辽宁博物馆赝品印的
《清傅山书丹枫阁记》四者放在一起比较,笔力、气韵、神韵迥然不同,真伪一目了然。就连上海古籍出版社已八九次再版的、我国顶级书画鉴定家杨仁恺等一批专家编写的《中国书画》第583页
(1996年版)、第578页(2005年版)把辽宁博物馆所藏《丹枫阁记》仍当作真品,不知是专家一时疏忽,还是专家对傅山书法了解不深。
  3件珍宝未出祁县
  现有确凿资料表明,傅山与丹枫阁有关的3件国家级珍宝——《丹枫阁记》、丹枫阁图、丹枫阁匾在清中期戴家衰落后,分别被祁县当时的三大晋商——渠家、乔家、何家收藏。其中丹枫阁匾已于1953年由何家后人何晓楼捐献给祁县政府(现存祁县民俗博物馆)。300多年来,傅山的3件珍宝居然未出祁县,可谓一大奇迹。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丹枫阁记释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