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问号称,万物灵,却将有情鸳鸯无情剑,作无情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对“万物有灵论”的思考与探讨》
&&&&&&&&&&&&&&&&&&&&&&&&&
《对“万物有灵论”的思考与探讨》
&&&&&&&&&&&&&&&&&&&&&&&&&&&&&&&&&&&&
作者:郭德才
&当西方文明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的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乔尔丹诺·布鲁诺,为了从物质世界中排除第一推动者,论证物质世界的自动原则,提出了“万物有灵”的观点。布鲁诺认为,世界万物都是有灵魂的,至少是有生命的,这是它们运动变化的原因。而19世纪法国的著名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也把这种人性外推和泛灵化的自然倾向,称之为“天赋意向”。在此之后,英国的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则把孔德提到所谓的“物神祟拜”正式上升到“万物有灵论”。在泰勒看来,这种由人之灵魂外推或泛化为“万物有灵”的推理方式,是人类童年时期思维的普遍特征。先民们认为:不仅人有灵魂,日月山河、树木花鸟等无不具有灵魂。而人的灵魂与宇宙万物的灵魂是相通的,可以相互转化。
&&&&一、万物有灵论的产生及历史渊源
“万物有灵”论的最早产生,几乎是所有原始宗教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并在这种基础上相继产生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育崇拜等原始宗教形式。这些原始宗教形式,尽管其产生的序列有先有后,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始终与万物有灵观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直接地映现着原始人的思维观念。这正如加巴拉耶夫所说:“人类在其发展的低级阶段,没有把自己和自然界区分开来,人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在他身上产生的印象和感觉,看作是它们的特性。人把实在的、非神灵的事物现象转化为神灵的、幻想的实体。”(1)
“万物有灵”的观念在许多国家的宗教和民族中都有。它既是祖先在科技尚不发达时期,人类对扑朔迷离世界的一种直觉认识,同时也是在自然界瞬息万变的种种现象启示下,探索大自然与人类本身奥秘的一种理性原始思维。“原始思维和我们的思维一样,关心事物发生的原因,但它是循着根本不同的方向去寻找这些原因的。原始思维是在一个到处都有着无数神秘力量在经常起作用,或者即将起作用的世界中进行活动的。简而言之,看得见的世界和看不见的世界是统一的,在任何时刻里,看得见的世界的事件都取决于看不见的力量。”(2)德国古典哲学家费尔巴哈在《宗教的本质》一书中说:“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对象,这一点在一切宗教及一切民族的历史中都已被充分地证明。”多数宗教和民族对自然比较崇拜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国对“万物有灵”的认识其历史可追溯到原始社会,而较早、也最集中的记载见于战国至初汉时期的《山海经》中。古人认为:大自然是神圣不可冒犯的,人类只有敬畏、尊崇自然,才可避免大灾大难。《史记·礼书》中曰:“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礼记·祭法》中说:“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神……此五代立不变也。”《尚书·舜典》称舜:“肆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左传·绍公元年》中云:“山川之神,则水、旱、厉疫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由此可见,万物有灵的观念及其影响下的宗教祭祀活动,在我国有相当长的历史。
&&&&二、植物同样也有灵性
“万物有灵”的观念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如果说人类和动物有灵、有情,相信大家都能认识、理解。但对于那些没有大脑的草木、花卉你相信它们也有灵性和意识吗?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意思是说:人不能像草木一样,无情无义。然而,据科学家近几十年来研究表明:草木绝非无情之物,它们不但有很深的情感,而且还可与人进行对话及远距离的思维沟通。许家参加过实验的科学家认为:人们看不到植物的移动,并不意味着在植物体中没有一个丰富的、动态的多元世界。实际上植物这些看似静默的小生命也有嗅觉、听觉,并拥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只是我们从前没有察觉到它们罢了。
  早在上个世纪的1966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测谎专家克里夫·巴克斯特一时心血来潮,他将测谎器的电极接到了一株名叫“龙叶兰”的叶子上,然后他又拿起水杯向龙叶兰的根部浇水。当根须吸足了水分以后,巴克斯特却意外地发现,在自动记录仪上,竟画出了如同人类在短时间内,感情冲动时所表示出的一种锯齿波图形。此时巴克斯特又突然想到:如果我用火柴去烧龙叶兰的叶子,仪器上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没料到他刚刚有了这个念头,记录仪上的显示就开始不停地向上跳动。(3)
  在以后,巴克斯特又和他的同事们在全国各地的许多机构,依然用测谎器对包括莴苣、香蕉在内的25种植物做了类似观察,其实验结果如预料的那样完全相同。另外,巴克斯特还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将两棵植物并排放置于同一房间内,然后让一名学生当着一株植物的面将另一株植物毁掉。接着巴克斯特又让这名学生戴上面具后,混在几个穿同样服装的人群中,再让他和大家一样,一个个地向活着的那株植物走去。结果只有“毁坏者”走过去时,植物才在仪器上记录下极为强烈的恐惧信号。(4)
&&&&除此之外,巴克斯特还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首先在房间里放置了一棵植物,然后用新设计的一种仪器与它的叶子连接,并当着植物的面将还活蹦乱跳的虾米投入到滚烫的沸水中去。结果发现每当他投虾后的六、七秒钟,记录仪上的显示曲线就会有一次急剧上升。接着他又将一枚鸡蛋放入沸水,自动记录仪上再次显示出上升曲线。这说明植物不但可以与人交流感情,而且还可感知其它生物的痛苦,并可与其它生物发生思维沟通。而以上这些对植物的一系列重要发现,就是生物界著名的“巴克斯特效应”。
  在以后英国的乔治·德拉瓦尔,经三年的艰苦努力并耗资数万美元,意外地发现人类的意识还可影响细胞的生长。他在论文中这样写道:如果你希望植物能迅速生长,最关键的是将种子小心地放在手里,然后用虔诚而坚定的态度,去祈求保佑植物快速生长。实验证明,只要你是诚心实意的,那么就一定会起作用。据&2014年9月7日有关媒体报道,在福建省南安英都镇良山村,有400多亩晚稻在听了一段时间《感恩歌》和《大悲咒》等乐曲后,竟增产了15%。据参加实验的负责人介绍:这400多亩稻田里,共放着500多个播放器。每个播放器里面存有二三十首乐曲,可24小时全自动循环播放,并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经多年试验发现,水稻在听过这些乐曲后不但颗粒饱满、产量提高,而且病虫害也减少了许多。(5)
&&&&美国科学家马塞尔·沃格尔,在做过大量有关人与植物沟通实验后指出:“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衡量,植物是瞎子、聋子、哑巴。而人是可以,而且也同时做到了与植物的感情沟通。”据1973年由彼得·托姆金斯,和克里斯朵夫·伯得合作编写的《植物生命奥秘》一书介绍:近几十年来,许多生物学家都对植物这项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大量研究实验,科学家们现已揭示了植物生命的诸多奥秘,并用大量事实证明了植物确有意识、思维及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在当前,世界上许多一流的科学家也都承认:任何一个有生命的细胞,都具有心理特性。而在如今,这项研究已成为了一门新兴的生物学科——植物心理学,现已有大量其它学科的有关专家,也纷纷加入了这一研究行列。
&&&&三、与植物种子的神奇对话
  据孙储琳老师写的《万物有灵——我与植物沟通时的一些体验》一文描述:我坚信植物是“有灵性、有意识、有感情的”,当我进入某种功能态后,确实可以与植物沟通、对话,并可以在植物“同意”的情况下,极大地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如快速催开花蕾,使各类种子在瞬间发芽。而在状态特别好时,甚至还能使炸熟的各类种子“起死回生”或“返老还童”。在几年的时间里,我与各方面的专家及研究者合作,曾对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进行过180余次的实验和演示。我认为,实验成功的最重要条件是:要与植物“心心相印”,并要对植物充满爱与激情,而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与植物产生“心灵上的沟通”。
  而在《万物有灵——我与植物沟通时的一些体验》一文中,孙储琳还曾这样写道:在与植物沟通之后,植物不但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告诉你,甚至还会向你倾诉她们的各种情感和愿望。有一次沈今川教授买了一大包黄豆,并把她们放在一个小玻璃瓶内,要我加意念让她们快点发芽。此时我什么也没考虑,就开始和她们沟通让她们尽快发芽。但我很快感觉到植物反馈的一个(声音)说:“哎呀,太挤啦!太挤了!我受不了啦!”可我当时并未弄明白,因此还是不断向她们发出:“请给我发芽!发芽!”的信息。过了一会我睁眼一看才知道,虽然豆子都发芽了,但一大堆豆子放在瓶子里没有足够的空间,长出来的芽都像萝卜须一样的细,这时我才明白豆子们为什么一直喊挤。
  还有一次,沈教授给了我三颗红豆要我发芽,而当我和她们沟通时竟忘记了这是红豆。我对着红豆稀里胡涂地一个劲地默念:“绿豆、绿豆快发芽!绿豆、绿豆快发芽!”结果豆子向我发出信息说:“错啦!错啦!”我当时没有领会过来,便对豆子说:“什么错了?别瞎讲。”过了一会儿豆子又对我说:“我没瞎讲,是你错啦!”我还是不明白怎么错啦,就集中精力通过天目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要发芽的对象是红豆,而不是绿豆。当我改正了对她们的称呼后,红豆很快就发了芽。孙储琳在文章中还强调说:植物的种子虽然没有嘴,但在功能态中,我能听到她们发出的声音信息。在与种子的对话中,声音是清晰的、甚至是有个性的,不同的品种声音也不一样。(6)
&&&&四、与无生命体的神奇对话
  如果说,植物虽然没有大脑,但它仍属生物有感知可以理解。那么,对无生命的其它物体依然可以感知、对话,你相信吗?据《教师博览》杂志报道,2001年11月30日,天津红桥区复兴路工地文物发掘现场,有十几位考古专家,在仔细端详着一块刚出土的铁疙瘩,但没有人能说明白它的来龙去脉。此时,只见一位貌不惊人的青年肯定地讲道:“这是清咸丰年间福建宝福局铸造的铁钱,因为工艺粗糙没有流通,就运到天津当炮砂,再往下挖应该还会有炮弹。”一个15岁孩子的话让大家嗤之以鼻,但10分钟后果然挖出一颗直径4厘米的铁炮弹。而这个孩子,就是能与文物对话的考古奇才——郝笛。
  郝笛当年已在考古界名震大半个中国,后来天津的许多大型考古挖掘现场都邀请他到场。8岁时,他花5元钱买下了直径15厘米的、太平天国时期孤币“洪武通宝”;10岁起他收藏考证古代盔甲,现在是国内外此项研究的顶级专家;12岁时,他破解了困扰中国考古界2000年的谜题“白金三品”和“鱼肠剑”,初步确立了在中国考古界的地位;13岁时,他成为中国文博学会专业委员会年龄最小的会员。他的鉴定结果,往往决定着几百甚至上千万元额度的大宗文物交易。
  11岁时曾有人问郝笛,“你凭什么给人家鉴定文物的真伪?”郝笛说:“很简单,老的东西都是有神韵的,像围棋的黑白子一样分明。”&“那什么是神韵呢?”记者接着又问道。“是一种感觉,很微观,说不出来,不过肯定不是唯物的东西……”山东电视台导演许凡和他打赌,并把他带进山东博物馆库房,随便指出一件文物让其辨认,但郝笛只要看上一眼,他就能滔滔不绝地讲上几十分钟。
  另外,郝笛还是第一个敢用照片鉴宝的人,而且从未失过手。不久前,苏北山区一位农民给他寄来几张照片,说这是他在自家院里打井时挖出的一个小铜盒。郝笛看了兴奋不已,原来那是个只有记载没见实物的秦朝衡器。他拨通那位农民的电话讲道:“你的东西太珍贵了,实在难以做价……你去找某博物馆的吴馆长,就说我看过了,他能给你300万。”有关郝笛鉴宝的传奇在文物界传得神乎其神,甚至有人说,他亲眼见过,一个被罩住的青铜鼎只露出针鼻大的小眼,郝笛竟能鉴出它的真伪。(7)
  据媒体介绍,1938年出生的王清举,是个三级警监,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40多年来的办案过程中,他只要看一下脚印,就能在眼前浮现出犯罪嫌疑人的特征。王清举利用他能与脚印对话的独特绝技,曾帮助过全国各地公安机关侦破了1200多起案件。由此,王清举曾获得过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一等奖、公安部授予的一等功、劳动模范、共和国英模等多项荣誉称号。而又由于王清举的破案故事传奇,中央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还称其为“足迹神探”。(8)
  据《神州》杂志报道,2010年2月15日夜,江洋大盗潜入永城市工商银行ATM机室,盗窃走现金80多万元。王清举接案后及时赶赴现场,仅依据一只残缺不全的鞋印,便锁定了作案人的身高、体重、身体形态、走路姿态、职业、健康状况等特征,并当即排除了警方怀疑的当地500个嫌疑人,最后确定为与当地人有联系的外地人作案。警方根据王清举提供的线索,历经58天的艰苦奋战,终于将逃回四川的江洋大盗陈相同抓获。
  1987年6月15日,沈丘县公安局民警张某某报案,称其配带的一支手枪和一套警服夜里被盗。省公安厅和公安部鉴于案情重大,很快就决定请“足迹专家”王清举来勘查破案。王清举看了现场足迹后说:“作案人系男性青年人,年龄在25岁左右,身高167公分上下,中等体态,罗圈腿,小外八字步态,走路姿势端正,脚跟出现磕痕,可能是复员军人,并熟悉现场情况,应是当地人作案。”根据案情分析,县公安局部署大批侦查人员在发案所在地开展排查,很快发现复员军人李某符合条件。经过几天的审讯,李某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供认不讳。
  1998年1月21日夜,商水县城关镇南关行政村的一个建材门市部,发生了一起恶性纵火焚尸案。王顺山的妻子和大女儿烧成重伤,另有两个儿童被烧死,现场惨不忍睹。接到报警后,副局长张国营带领侦技人员赶赴案发现场,并迅速准确地提取了犯罪分子留下的足迹。王清举仅根据足迹样本,就对犯罪分子进行了形象描述:作案人应是男性,年龄在40岁左右,身高165厘米上下,中等身材,走路姿势不怎么协调。公安干警根据王清举描述的形象,很快就锁定了犯罪人是田四才,在大量事实与证据面前,田四才对自己的犯罪经过供认不讳。(9)
  我们都知道,在现实世界里,由纸张、油墨构成的书本是没有生命、没有灵性的。但在“空性的世界”里,它们却是鲜活的、有灵性的。2014年初,云南大学新空间实验室的几位老师,在朱念麟教授的带领下,进行了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人——书对话”试验。他们让被培训的学生,首先利用如念佛机一类的发声装置打开“天耳”,然后让受试者在用手摸着书本的同时,心中默默地先向书本问好。当用“天耳”听到书本的回答之后,就可以开始与书本对话。通过几次试验发现,与书本对话不但可指导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并且可以预测考试的分数。而在此之前,云大的老师们还成功地做过许多,如火柴、玩具等“无生命体”的对话试验。另外他们还发现,书本的灵性决不亚于我们人类,因此在与它们沟通时,得像对待受尊敬的人、甚至是神一样要心存恭敬。而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与书本等“无生命体”的对话。
&&&&五、水也可感知人的思维
  早在上个世纪的1987年,法国科学家杰克·班伯尼就曾对水做过许多实验,他发现水有一定的记忆功能,并懂得人的情感。到了1994年,日本INM研究所的另类医学博士江本胜等人,又通过高速摄影机观察放大了的水结晶体,进一步证实了水不但赋有丰富的感情,而且还可识别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及民族的语言、文字,甚至是你瞬间的思维变化。据江本胜所著《水知道答案》一书介绍:当我们给水以感谢、神圣、关爱一类赞扬的美好语言、文字等信息时,水的结晶体是既美丽又规整的六角形状。但当我们给水加以咒骂、痛恨及悲哀的信息时,水就会变成十分散乱、难看的结晶体。更奇怪的是当科学家不用语言和文字,而只用意念给水试验时,水依然能够感觉到给它的好坏信息。科学家们又让水倾听不同的乐曲,结果水也会以不同的结晶形态表达不同的感受。(10)
  1997年2月2日的下午,江本胜博士还做过一次这样的试验。他将一杯取自东京《对“万物有灵论”的思考与探讨》作者:郭德才品川的自来水,放在实验室的办公桌上,然后让来自日本各地的500人,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为这杯水发出如:“水变干净”、“谢谢”之类的各种美好祝福。结果使这杯原结晶体十分散乱的标本水,变成了美丽的六角形结构。科学家们又将水的样本拿到寺院或教堂,结果发现经过祈祷过的水晶体形状最为美丽。科学家们还将一锅米饭,煮熟后分别装在两个玻璃瓶中试验,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贴有感谢、友好字样瓶子的米饭变成了微黄色,吃起来味道也要比以前好的多。但贴有愤怒、辱骂标签瓶子的米饭不仅颜色完全变黑,而且还发出了难闻的恶臭。江本胜博士最后说:经科学证实,人的意念和情感是完全可以改变水分子的结构,并且还可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11)
  2006年元月,俄罗斯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斯坦尼斯拉夫·泽宁,与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合作,在对水的这种神奇特性进行研究时又发现:当他们将世界各地的自来水,与各大洲的泉水及荒郊地下水比较观察时,发现绝大部分城市自来水的结晶体都显示模糊不清、形态丑陋。而各大洲泉水及荒郊地下水的结晶体,却都是如宝石首饰那样令人为之神往的六角形结构。科学家们还将个别具有不同形状和重量的雪花晶体,分别融化后再将它们冻结,发现重新冻结的雪花晶体形状和重量与融化前竟完全一样。江本胜在书中还表示:如果小小的水结晶都有灵性,那其它物体也是应该有灵性的,万物都是有意识的生命体。(12)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赖特曾经说过:“精神是普遍存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及它们的细胞之中,而且也存在于原子、分子和基本粒子之中。”早在上个世纪的1982年,法国物理学家艾伦·爱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组,就成功地完成了这项实验,证实了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一种叫作“量子纠缠”的关系。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神秘的纠缠联系。假如说对一个在地球上的粒子进行扰动,那么另一个粒子即使远在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上或更远,也会在瞬间感觉得到。量子纠缠目前已经被世界上许多实验室所证实,科学家认为量子纠缠的实验证实,是近几十年来科学界最重要的发现之一,虽然人们对其确切的含义还不太清楚,但是对哲学界、科学界和宗教界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科学的主流世界观产生了重大的冲击。(13)
&&&&六、结束语
 “万物有灵论”自19世纪欧洲人类学开始,就不被现代科学所接纳,因而也被某些主流科学家,当成是有别于知识的“信仰”。然而在今天,当我们用宇宙全息统一论的观点,来分析先民的这一原始信仰时,会发现在所谓愚昧迷信的深处,却有着许多合理的哲学思想,甚至有些已被当今科学所证实。早在公元前的500多年,希腊第一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泰勒斯就说过:“整个宇宙是有生命的,而人正是有灵魂,才使一切生机盎然。”自然保护学家卡佛也曾说:“只要你爱的深,万物都会向你诉说。”而现代“自组织派”的理论则更认为:就是无机物,也普遍存在有“生命”特征的“自组织现象”。
  “万物有灵”的观念,不仅反映出先人对自然万物尊崇的一种谦卑美德,另外也体现出先人对宇宙关系和生态系统的热爱和关怀。而更重要的是它摆脱了在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传统下,人与自然客观对立的征服关系。自17世纪以来,人类文明史上出现了一次以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伟大革命,它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和社会文明带来了空前的进步。近百年来,人类在改造环境、征服大自然的历史进程中的步伐更快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环境的全面破坏、温室效应增加所造成的全球气温急剧上升,以及气温上升所带来的更多灾难。大自然虽然无语,然而大自然却用这种不言的方式回答了伤害、破坏她的人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我们的先人讲:“山川,是有道性的。”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说过:“自然,是有意识的。”道家典籍《太平经》曰:“自然之法,乃与道连。守之则吉,失之则患。”而我们在尝到了无数苦果的现在,才逐渐懂得了要“善待自然”的重要。我们在付出了沉重代价后的今天,才开始意识到“万物有灵”思想的真谛。所以说,“万物有灵”的观念不但有对自然崇拜、敬畏的宗教情感,它里面还蕴含有极其朴素而又深刻的环保智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精髓,它对解决现代人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等自然灾害,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面对伤痕累累的地球母亲,那么我们今天是否可以这样认为:古人对自然万物的敬仰、崇拜,并不单单是出自于愚昧和畏惧。恰恰相反,而是出自于对大自然的真正了解呢?
&&&&除此之外,“万物有灵”论的思想精髓,对于开发人体生命科学,及重新认识当今的物质世界,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启迪作用。而实际上,宗教及神秘文化中的更多理论、思想,我们今人并非都能真正理解、认识。所以说:许多问题在我们没有完全搞清、弄懂之前,不要妄下什么愚昧及迷信的定论,而是要利用它们中的一些积极因素,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们不了解的东西实际上是存在的,它以最高的智慧与内在的美丽表现出来。而我们愚笨的感官只能感到它们的粗浅形式……有些人认为宗教不合乎科学道理,我是一个研究科学的人,我深切地知道,今天的科学只能证明物体的存在,而不能证明某种物体的不存在。”
主要参考文献:(1)加巴拉耶夫著《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页;(2)列维·布留尔著《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418&页;(3)(美)希拉·奥斯特兰德著《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和运用》,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4)(美)希拉·奥斯特兰德著《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和运用》,世界知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5页;(5)林志安戴晓晖《真的吗?水稻听音乐增产15%》,《东南早报》2014年9月7日;(6)孙储琳《万物有灵——我与植物沟通时的一些体验》,《中国人体科学》总第31期;(7)魏东平《考古奇才——郝笛》,《教师博览》2007年第7期;(8)田林《脚印神探——王清举》,《东方今报》2012年11月10日;(9)赵祚令《脚印神探——王清举》,《神州》2011年第24期;(10)江本胜著《水知道答案》,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16页;(11)江本胜著《水知道答案》,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63页;(12)江本胜著《水知道答案》,南海出版公司2009年版第62页;(13)(美)布莱恩·克莱格著《量子纠缠》,重庆出版社2011年6月版第1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关于良心的本体研究——2、万物有灵是良心眼中的世界的特性,呈现这种特性的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
人便会欣喜地
用神性测度自身。······
劬劳功烈,然而人诗意地
栖居在大地上。
——《在柔媚的湛蓝中》
  荷尔德林的这首诗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因此而被海德格尔一生所推崇,因此而也使荷尔德林成为中国诗人海子的精神导师和诗歌创作的引领者。我不是人云亦云的人,初读这首诗时,也的确被这首诗所深深打动。那么,对于这个议题的论述就从荷尔德林的这首诗是凭什么打动我的原因的分析入手吧。
  这首诗不可能以其完美打动我,因为这首本身可以说是有缺陷的——最起码拿汉语译文可以这么说,如这首诗的中间部分还有这样几个句子:
神莫测而不可知?
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可信奉后者。
神本是人之尺规。
  这几句是议论句。在总共只有十句的短诗中却有五句议论句,这不得不说是使该诗失败的地方。这首诗的开头和末尾是表现诗人直觉性体验的诗句,而中间这几句议论句,则是空泛而抽象的议论,是哲学思考,这在文学创作中——尤其是短诗写作中必须避免的。而所议论的,却偏偏是非常空泛的问题——神到底是神秘莫测、不可知的呢还是形象鲜明可感可观的呢?而得到的结论则是犹太教、基督教的那个同一的结论:“上帝是以自己的形象造人,造男造女”,(所以)“人本是人之尺规”,从而可以从具体的人的形象——人类的共相中看到上帝的形象,从而“神如苍天彰明较著”。如此普泛的议题,如此的关于基督教的常识性的结论,出现在一首短诗中,给人以凑字数的感觉。尽管这几句诗是用来解释“人便会欣喜地用神性测度自身”一句的,其意思是说:“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就会觉得自己就是神,而只有自己觉得自己是神的人们才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与“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相比,辛苦追求名利的行为——“劬劳功烈”是黯然失色,没有意义的。
  然而,这首诗的感染力、这首诗的价值和意义根本就不在其抽象的基督教义的方面,而在于“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人便会欣喜地用神性测度自身。······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几句诗所表现出来的其直觉性体验及体验内容的真实可信性,在于对于读者的完全相同的体验的点燃和唤醒。任何人在其一生中哪怕只有一次有过救人于困厄的经历,那么,他的良心就会放射出它的光辉照彻他的灵魂,就会涌出澎湃的暖流漫过他的全身,就会在一瞬间打通他与世界曾经建立起来的所有的隔阂和对立,使他产生昂扬的自由感、芬芳四溢的美感体验。在那一刻,他就会把自己感受为圣洁、神圣的具有神性的存在,他会觉得宇宙万物间充盈着无边无际的诗意、光辉和绚丽。
  即便一个人没有被自己的行为振荡过、感动过,但每个人或多或少地有过“幸福的童年”。什么是童年的幸福?童年的幸福很明显是与奇异的玩具、美味的食品、崭新的衣服无关,否则只能说“官二代”、“富二代”才有幸福的童年,普通人家出生的人们不会有幸福的童年。那么,童年到底幸福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像人人都知道美存在,却不知道美是什么一样,人人都知道童年幸福,却不知道幸福在哪儿。你去做问卷调查,人们回答得最多的也只是童年的玩乐有意思,令他们幸福。然而实际上,人在一生中都有玩的或娱乐的活动,玩物丧志的也比比皆是,为什么偏偏是童年的玩乐让人幸福呢!答案只能是:人类在其童年时代,用其纯真的心灵看到的是一个本真的充满灵性的世界。对于这样一个本真的充满灵性的世界,罗曼·罗兰在其《约翰·克利斯多朵夫》中有精彩的描绘,他写道:
  钟声复起……天已黎明!它们互相应答,带点儿哀怨,带点儿凄凉,那么友好,那么静穆。柔缓的声音起处,化出无数的梦境,往事,欲念,希望,对先人的怀念,——儿童虽然不认识他们,但的确是他们的化身,因为他曾经在他们身上逗留,而此刻他们又在他身上再生。几百年的往事在钟声中颤动。多少的悲欢离合!——他在卧室中听到这音乐的时候,仿佛眼见美丽的音波在轻清的空气中荡漾,看到无挂无碍的飞鸟掠过,和暖的微风吹过。一角青天在窗口微笑。一道阳光穿过帘帷,轻轻的泻在他床上。儿童所熟识的小天地,每天醒来在床上所能见到的一切,所有他为了要支配而费了多少力量才开始认得和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亮起来了。瞧,那是饭桌,那是他躲在里头玩耍的壁橱,那是他在上面爬来爬去的菱形地砖,那是糊壁纸,扯着鬼脸给他讲许多滑稽的或是可怕的故事,那是时钟,滴滴答答讲着只有他懂得的话。室内的东西何其多!他不完全认得。每天他去发掘这个属于他的宇宙:——一切都是他的。——没有一件不相干的东西: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苍蝇,都是一样的价值;什么都一律平等的活在那里:猫,壁炉,桌子,以及在阳光中飞舞的尘埃。一室有如一国;一日有如一生。在这些茫茫的空间怎么能辨得出自己呢?世界那么大!真要令人迷失。再加那些面貌,姿态,动作,声音,在他周围简直是一阵永远不散的旋风!他累了,眼睛闭上了,睡熟了。甜蜜的深沉的瞌睡会突然把他带走,随时,随地,在他母亲的膝上,在他喜欢躲藏的桌子底下,……多甜蜜,多舒服……。
  优秀的文学大师就是不同凡响!他在这段文字中对于小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童年的幸福描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全面,而且还概括得非常准确:“没有一件不相干的东西: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苍蝇,都是一样的价值”,为什么会如此呢?因为在童年的世界里人与其世界在精神上是一体的,除非处于饥渴、委屈等令他痛苦的境地,否则周围的一切都与他在精神上是难分彼此的,“在这些茫茫的空间里怎么能辨得出自己呢”!儿童不会以功利的眼光看待事物,他怎么能把“一个人还是一个苍蝇”加以区别对待呢!在儿童的眼中“什么都一律平等的活在那里:猫,壁炉,桌子,以及在阳光中飞舞的尘埃”,无论什么事物,都是有灵性、有思想、有情感的。正如中国唐代大文豪柳完元在描述他的强烈的美感体验时写道:“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那样,人类在其童年的时光里如果没有饥渴、委屈和恐惧的驱迫,他就会感受到时间、空间和生命的无限,所以对于人类的童年来说“一室有如一国;一日有如一生”。
  如果说对于人类的童年来说,人与周遭世界浑然一体的状态是一种恒常状态的话,这样一种状态对于人类的绝大多数成年则只能是一种偶尔的审美状态,只能在美感体验的状态下才能出现。法国作家乔治·桑写道:“有时我逃开自我,俨然变成一棵植物,我觉得自己是草,是飞鸟,是树顶,是云,是流水,是天地相接的那一棵植物,觉得自己是这种颜色或是那种形体,瞬息万变,去来无碍。我时而走,时而飞,时而潜,时而吸露。我向着太阳开花,或栖在叶背安眠。天鹅飞举时我也飞举,蜥蜴跳跃时我也跳跃,萤火和星光闪耀时我也闪耀。总而言之,我所栖息的天地仿佛全是由我自己伸张出来的。”(《印象和回忆》)乔治·桑在这里所写的正是小约翰·克利斯朵夫在“茫茫的空间里”谁是物、谁是自己、人与物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正如人类在浓浓的亲情、友情、爱情中、在一切一见钟情、一见如故的境遇里才能彻底地丢弃孤独、寂寞、焦虑和无助而沉浸、深潜到无穷无尽的自由、逍遥、愉悦、喜乐、幸福和美当中一样,分不清谁是物、谁是自己、人与物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正是同一性质的状态,同样会给人类的童年以无穷无尽的自由、逍遥、愉悦、喜乐、幸福和美。这,就是人类的童年之所以是幸福的全部奥秘之所在。
  对于童年时代的这一特点,一切有点见地的理论著作都要或多或少地提及。如姚全兴著的《儿童文艺心理学》中说:“他们经常进入自然界那个和我们相接近的具有特殊生命的领域,体会到飞翔中小鸟的欢乐、生长中小草的幸福、一条小鱼或一棵树苗的自由,甚至在没有生命的石块、泥沙中也移入了自己的感情,觉得里面都有生命和力量存在,还觉得里面的生命和力量感染到自己身上。”⑴而当代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则说:
  对幼儿来说,事物的名称乃是物理地附着在事物上面的;梦是在床上默想出来的微小的物质的动画片;思想是一种音调
(“在我头背后的一张嘴向头的前面的一张嘴讲话”)。“万物有灵论”(Animism,或译“泛灵论”)同样起源于不能区分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幼儿认为凡是运动中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和有意识的,风知道它自己的吹动,太阳知道它自己的运转等。事物的起源问题,对儿童说来是如此重要,因为这是和孩儿们的诞生问题有联系的,他们的回答带有系统的人为主义:例如,用人工挖湖,并灌进了水,他们认为湖中的水都是从泉水和管道引进来的。一个六岁儿童这样说道:“当我们生出来时天上的星星也就生出来了”,“因为在这以前,并不需要太阳光”。还说,太阳是从一个小球开始,被人抛入空中,逐渐变大,因而它具有生命,也能被人们制造,犹如婴儿一样。⑵
  从以研究儿童心理而闻名遐迩的皮亚杰的这一段论述来看,他恰恰在对儿童心理的认知方面存在重大的错误,如:他将儿童物我一体的直觉性感觉与对于事物起因的幼稚而错误的认识混为一谈了。这种错误相当于将父母对子女的深厚的感情与对于子女能力的评价混为一谈一样: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有着深厚的感情和严重的关切,这是天性和事实,与认知上的对错无关,同样,“幼儿认为凡是运动中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和有意识的,风知道它自己的吹动,太阳知道它自己的运转等”也是直觉性的感觉,也跟对与错、成熟与幼稚没有关系,无论是父母对于子女的感情还是儿童的这种物我一体的感觉,都是同出一因:都觉得自己与对象——父母与子女、儿童与自己看到的事物在精神上是一体的、不容分割的。如果说儿童的这种“‘万物有灵论’(Animism,或译‘泛灵论’)······起源于不能区分心理的东西和物理的东西”,从而是一种幼稚而错误的认识的话,那么,柳宗元的那种“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的直觉性体验、乔治·桑的那种“天鹅飞举时我也飞举,蜥蜴跳跃时我也跳跃,萤火和星光闪耀时我也闪耀”的美感经验都是幼稚和错误的。而当认为柳宗元和乔治·桑的美感体验是幼稚和错误的时,则违背和否定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始终是通过强烈的美感体验而清除掉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焦虑之情而获得无限的喜乐、自由、幸福、愉悦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儿童的物我一体感还是成人的美感体验,都不是稍纵即逝的感觉或错觉,而是与真实的对象直接关联着的有着纯粹的真实内容的体验,而且还不是单纯的体验本身,而是与一种宏大的奠基活动或天翻地覆的构建活动相联系的体验。比如,现代心理学研究的完全可信的成果之一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体验——无论是苦难还是幸福的体验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个性成长和心理健康。而正是“幼儿认为凡是运动中的物体都是有生命的和有意识的”这一点,是人类“幸福的童年”的幸福基础之所在,是奠基一个人心理健康和个性样式的根本,它怎么可能是一种幼稚与错误的认识或在此基础上的感受呢!
  而对成人来说,每一次物我一体的美感体验,所引起的是内心世界摧枯拉朽的天翻地覆的振荡和变化,在这样一种振荡和变化里,不仅人们内心深处的苦难和阴霾被涤除了,不仅换上了一个阳光普照、鲜花盛开的心境,而且还把一份永恒的幸福、愉悦、福泽、宽容、厚道、慈爱和注射到了他的心灵深处。正是在这种无数次的美感体验中,一个人的神情才变得和蔼而慈祥,一个人的面容才变得润泽而熠熠生光,一个人才逐渐变得是一个活生生的神灵而不再是一只粗俗不堪的动物······一句话,每一次的审美体验就会像流淌一切美好的泉源一样直接生长在人类的心灵深处,人们只要不用谬误和荒唐来破坏它、遮盖它、堵塞它,它便会涌流不息、永不止歇,它,怎么可能是幼稚和错误的产物呢!
  在前面的引述中皮亚杰提到了“万物有灵论”,而“万物有灵论”这个词是通过十九世纪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的名著《原始文化》而广为人知的。在这本著作中,泰勒用了五分之二的篇幅论述了“万物有灵论”,他认为世界上就当时所发现的民族而言,都是有过宗教信仰的,最不济也有万物有灵的信仰,所谓“万物有灵论”正是指万物有灵的观念和思想,认为“万物有灵”信仰是人类最基本的宗教信仰。他在这本著作中反复地指出:
  对于原始人的部落来说,太阳和星星,树木和河流,云和风,都变成了具有人身的灵体,它们好像人或其他动物一样地生活,并且像动物一样借助四肢或像人一样借助人造的工具,来完成它在世界上预定的职能。⑶
  自然神话的这种万物有灵观的起源,极为鲜明地表现在规模宏大的一类关于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神话中。在全世界的原始哲学中,太阳和月亮被赋予生命,并且按其本性来说,好像是人。⑷
  某些发达的蒙昧民族十分确定地相信(在这一方面,另外一些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跟它们或多或少地有些相近),在棍棒、石头、武器、船、食物、服装、装饰品及其他物品中有特别的灵魂,而这些物品对我们来说,不仅是非生物体,甚至是毫无生气的。⑸
  我们看来没有生命的物象,例如,河流、石头、树木、武器等等,蒙昧人认为是活生生的有理智的生物,他们跟它们谈话,崇拜它们,甚至由于它们所做的恶而惩罚它们。⑹
  基廷甚至发现了这样一种信仰:不只是人和动物具有灵魂,而且那些无机的物品,例如锅釜等等,也有灵魂。在同一地区,根据僧侣列润的记述,在17世纪有这样的信仰:不只是人和动物的灵魂,而且连斧头和锅釜的灵魂也都必须渡过去往太阳坐落的伟大之村的道路上的水。⑺
&&对于这种“万物有灵”的信仰,我们中国人尤其不陌生,如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这一天,我们到处能看到人们为死者烧纸钱、敬献祭品等等,而送葬时更是物品丰富,纸人纸马、纸扎的电冰箱、电视机,生活用品一应俱全,其意思也是说:这些冥币、纸扎也有灵魂,焚烧后它们的灵魂可以供死者的灵魂享用。不仅仅中国如此,在英国和德国也是同样,泰勒说:
  丧生之物还有活力和意识,这种极端原始的观念在现代的民间习俗中还有。在英国,“向蜜蜂宣告”一家男主人或女主人的死亡的动人风俗是很著名的。在德国,这种思想表现得也比较充分:在那里,这种悲伤的消息不仅传给小花园中的每一座蜂房和畜圈中的每一个动物,而且还要传给每一个粮袋。应当触及家中的所有物品,并向它们说明,让它们知道,主人不在了.⑻
&&显然,无论是儿童的物我一体感还是人们在审美境遇里的天人合一感,还是泰勒全力论述的“蒙昧人”的“万物有灵”信仰,在根本上是同一性质的东西,都是“人与世界的精神一体感”。也就是说,所谓的“万物有灵论”,就其基本的、原初的形态来说,也不过是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曾普遍拥有过的物我一体感罢了。
  不过,泰勒对于“蒙昧人”眼中的世界的描述与前述罗曼·罗兰对小约翰·克利斯朵夫眼中的世界的描述、乔治·桑在美感体验状态下对其眼中的世界的描述是有所不同的,这个“不同”就是泰勒描述“蒙昧人”眼中的世界时,都刻意做了人格化处理,如说:“太阳和星星,树木和河流,云和风,都变成了具有人身的灵体”;“在全世界的原始哲学中,太阳和月亮被赋予生命,并且按其本性来说,好像是人”;“某些发达的蒙昧民族十分确定地相信,在棍棒、石头、武器、船、食物、服装、装饰品及其他物品中有特别的灵魂”——“特别的灵魂”还是在强调“人的灵魂”;“河流、石头、树木、武器等等,蒙昧人认为是活生生的有理智的生物”——“有理智的生物”还是特指“有人的灵魂的事物”,因为只有人才有理智。
  泰勒为什么非得要把“蒙昧人”眼中的万物之灵做人格化处理呢?就是为了使他引用的材料与他所炮制的观点之间能够相互印证。
  他“所炮制的观点”即是:“由于人的灵魂的学说自然扩大的结果,就承认了动物的灵魂。树木和其他植物的灵魂也就沿着特殊的和有点不确定的途径随之而来。最后,非生物体的灵魂把一切理论引到了极限。”⑼意思是说:“蒙昧人”先是从自己身上概括出了“灵魂”,然后根据动物与人类的相似性而给动物赋予了人的灵魂,接着又根据植物与动物的相似性而将人的灵魂赋予了植物,最后——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而把人的灵魂赋予了非生命物。关于“蒙昧人”是如何“提炼出”人的灵魂来的,他做过这样的论述:
  处在低级文化阶段的能独立思考的人,尤其关心两类生物学的问题。他们力求了解,第一,是什么构成生和死的肉体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引起清醒、梦、失神、疾病和死亡?第二,出现在梦幻中的人的形象究竟是怎么回事?看到这两类现象,古代的蒙昧人的哲学家们大概首先就自己做出了显而易见的推论,每个人都有生命,也有幽灵。显然,两者同身体有密切联系:生命给予它以感觉、思想和活动的能力,而幽灵则构成了它的形象,或者第二个“我”。由此看来,两者跟肉体是可以离开的:生命可以离开它出走而使它失去感觉或死亡,幽灵则向人表明远离肉体。
  蒙昧人的哲学家也不难迈出第二步。我们从文明人消灭这种观念都极端困难的事实上看出了这一点。问题只不过在于把生命和幽灵结合起来。假如这两者本来就是肉体所固有的,那么,为什么它们不是彼此固有的,为什么它们不是同样的灵魂的表现?因而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彼此结合在一起的。结果就出现了大家都知道的概念,这种概念可能被称为幽灵之魂,精灵之魂。这无论如何与个人的灵魂的实际概念,或者与野蛮种族中精灵的概念相一致,它可以被规定如下:灵魂是不可捉摸的虚幻的人的影像,按其本质来说虚无得像蒸汽、薄雾或阴影,它是那赋予个体以生气的生命和思想之源;它独立地支配着肉体所有者过去和现在的个人意识和意志;它能够离开肉体并从一个地方迅速地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大部分是摸不着看不到的,它同样也显示物质力量,尤其看起来好像醒着的或者睡着的人,一个离开肉体但跟肉体相似的幽灵,它继续存在和生活在死后的人的肉体上;它能进入另一个人的肉体中去,能够进入动物体内甚至物体内,支配它们,影响它们。⑽
  概而言之,泰勒的意思是说:第一步,“蒙昧人”中的哲学家从他人的生与死、睡着与清醒中推论出了生命的存在——当生命与肉体结合时人就是活的、清醒着的,当生命与肉体分离时,人要么睡着了、要么死去了;而“蒙昧人”中的哲学家则从自己的梦境中出现的亲戚、朋友、敌人等各种人物形象那里总结出了“幽灵”——可以脱离肉体的形象的存在。而第二步,就是把已经总结出的“生命”与“幽灵”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灵魂”的概念罢了。如到了夜晚,“蒙昧人”的哲学家与其家人一起睡去后在梦中见到了他的家人的形象或“幽灵”,旋即他清醒后发现刚才在梦中出现的家人还在沉睡、家人的生命还处在游离状态,由此他不难想到:刚才在自己的梦中出现的家人的幽灵(形象)与家人的生命是一起的。并从这样的“想到”或“发现”进一步得出“生命”与“幽灵”始终在一起、始终是一体的这一结论,而“灵魂”就是对于人的生命和幽灵——可以脱离人的肉体而存在的形象的一体性状态的命名。
  虽然在杰出的科学家中信仰灵魂不朽的人很多,虽然今天95%的人类依然信仰宗教、相信灵魂不朽,因而灵魂信仰的理由绝对非常充分,充分得令泰勒之流永远无法想象,但我们在哲学的范围内、在这篇文章中不想就灵魂观念起源的问题发表见解,不想就泰勒自以为是的灵魂观念形成论做出批评。在此我们需要指出的是:泰勒以如此的灵魂观念起源论为基础,对“蒙昧人”或“原始人”的万物有灵论所做的解释是非常糟糕的,他所引据的关于“蒙昧人”万物有灵论的材料由于已经是由他改造过的,从而不足以证明“蒙昧人”的万物有灵信仰是对人的灵魂观念不断进行演绎而直至认为无生命物也有灵魂结论形成的结果。如前所述,万物有灵的感觉是每个人的童年时期普遍的感觉,在这样的年龄阶段谁还有先形成关于人的灵魂观念然后再逐步推及到无生命的物体的能力?其实,泰勒自己也知道,万物有灵“这种观念也表现在儿童关于外在世界的早期理解力中”,但他非得要坚持认为这种只有“蒙昧人”中的哲学家才能先形成关于人的灵魂观念、再推演到宇宙万物而形成万物有灵论的方式完成的工作,儿童也能轻而易举地完成,这,不仅很荒谬,而且当他他说“儿童容易理解的最初的实体就是人,而且主要是他们自己。因此,从人的观点所做的解释,就是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的最初解释。像椅子、木棍和木马就是由于那样一种受乳母、儿童和小猫的动作所支配的人格意志的作用而产生动作的”⑾时,等于说儿童并没有万物有灵的感觉。因为,假如儿童真的觉得“椅子、木棍和木马”的运动是“受乳母、儿童和小猫的动作所支配的人格意志的作用而产生动作的”,那么,儿童就不会觉得“椅子、木棍和木马”有灵了,因为,既然已经认定“椅子、木棍和木马”的运动是受外力推动的结果,跟“椅子、木棍和木马”自身是不是有灵还有什么关系呢!
  不管泰勒的解释而仅从他指出的万物有灵观念的普遍性,再结合以前面的论述,在此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万物有灵的感觉对于早期的人类、人类的童年及对于处于美感体验境遇里的人们来说,所涉及到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真实的世界本来就是充满灵性、充满诗意的。
  前面说过,“无论是儿童的物我一体感还是成人的美感体验,都不是稍纵即逝的感觉或错觉,而是与真实的对象直接关联着的有着纯粹的真实内容的体验,而且还不是单纯的体验本身,而是与一种宏大的奠基活动或天翻地覆的构建活动相联系的体验。”而这也就是说,人类觉得充满诗意的世界才是真正真实的世界。
  在人类的眼中到底是怎样一种性质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人类,对此,人类在几千年前就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并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从《旧约圣经》来看,犹太人的先知们是把人类不知善恶以前的世界称作“伊甸园”或“乐园”,甚至认为那时没有生死——这是可以肯定的,不知生与死的区别时,也就没有等于没有生与死,那时的人类先祖生活在幸福和快乐当中。不用耶和华驱赶,先祖们也就自然而然地会失去乐园。
  中国的道家哲学是崇尚虚静的,庄子认为“万物之本”就是“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天道》)老子也认为“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世间万物的本相或“常容”,他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6章)意思是说,从表面现象看,世间“万物并作”、奋发扬厉,但如果“透过现象看本质”,它们在根本上都是宁静和无为。而作为人,也是万物之一种,其本性也自然是宁静和无为,所以也得努力守着自己的本性,去除诸种杂念,如是,就是“致虚极,守静笃”。可以说道家是极端地尚静而反动的学派,但它所说的“静”并非是死寂,而只是指无欲无求的心灵状态,如果有了欲求,就会引起喜怒哀乐的纷乱,就会置人于痛苦当中。如庄子说:“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故曰,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人间世》)
  很明显,在老庄那里是把人与天、人与道对立起来了,没有想到人本身也是包含天道的,这人身上的天道就是良心或仁爱心或对于天人合一、与道合一的向往之心,以至于老子、庄子把“悲乐”、“喜怒”、“好恶”一概地归于人的欲念的满足与否,所以他们的虚静说也就成了无情说。而正是为了把这种荒谬的无情说坚持到底,主张“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大宗师》)的老庄到头来只能做出以心损道、以人灭天的事情来,如《至乐》篇中说:庄子的老婆死了,庄子“不哭”不说,反而“鼓盆而歌”!虽然说也有什么“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的道理,但死亲生悲,也属天道,岂可“鼓盆而歌”而表示欢乐,做出违背天道的事情来。庄子为了把无情论坚持到底而在《至乐》篇中说:“至乐无乐,至誉无誉”,但在论述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至乐有乐”的尴尬,如: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髑髅,枕而卧。
  夜半,髑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所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髑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骨肉肌肤,反子父母妻子闾里知识,子欲之乎?”髑髅深矉蹙,曰:“吾安能弃南面王乐而复为人间之劳乎!”
  诚然,那“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的境况是庄子无法否认的至乐。
  不仅如此,当庄子谈到一个人达到“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的“真人”境界时,不得不承认这样的真人“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大宗师》),这里的“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就是情的流露,而且毫无掩饰地直言“喜怒通四时”。
  由此可见,老庄哲学只能否定欲望和由欲望引起的繁乱的情绪,但并不否定或否定不了在爱的意志或良心基础上产生的情感。其实,无论什么样的人,当他“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而进入“坐忘”境界时()时,当他“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逍遥游》)时,他就进入了“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都会产生无限的愉悦感、幸福感、自由感和美感的,是根本无法做到无情的。而当庄子描述“昔者为,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的情境时,其精神愉悦之情溢于言表,对此,他称作“物化”,而这样的“物化”就是“物我”界限的融化,就是指我所说的“人与其世界在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
  可见,老庄所强调和描述的真实世界就是人与世界在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世界,就是感觉上万物有灵或“道无处不在”的世界,就是指充满诗意的世界。
  印度的诸种“奥义书”辑录了古印度贤哲们的体悟和思考,其中《蒙达迩奥义书》中说:贤者们“是以充满智慧的认识获得最高灵魂的人;是在统一的灵魂中发现最高灵魂与内在我具有完美和谐的人;他们是在内心摆脱了全部私欲而亲证最高灵魂的人;是在今世的全部活动中感受到他(最高神),并且已经获得宁静的人。贤者是全面证悟了最高神的人,他们已经找到了永久的宁静,与万物结合而进人宇宙生命中。”(《蒙达迩奥义书》}
,2,5)这里的“最高灵魂”相当于中国古代哲学或道家哲学的核心概念“道”,所谓“最高灵魂与内在我······完美和谐”、所谓“最高灵魂与内在我”“在统一的灵魂中”都是相当于道家所说的“与道合一”,都是指“人与其世界在精神上相融为一的一体性状态”,是荷尔德林所说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条件。而且与道家的主张完全一致的是:也主张“内心摆脱了全部私欲”是“与万物结合而进人宇宙生命中”的条件,是获得宁静的条件。《揭塔奥义书》中说:“万物从不朽的生命中涌现并充满了活力。”
(《揭塔奥义书》1I
,b,2)这里所说的“不朽的生命”或“活力”无疑是指“万物有灵”感中的“灵”,老子所说“恍兮惚兮”的道。所以泰戈尔在其《一个人和宇宙的关系》中:
  人在本质上既不是他自己的,也不是世界的奴隶,而是爱者,人类的自由和人性的完成都在于“爱”,爱的别名就是“包容一切”,由于这种容纳力,这种生命的渗透力,使人类灵魂的气息与弥漫于万物中的精神才能结合起来。无论在什么地方,人总想竞争、挤垮别人以出人头地,总想获得这种差别,因此而自高自大,目空一切,此时,他已背离了包容一切的精神。这正是为什么奥义书将获得人生目的的人们描写为“宁静的人”、“与神合一的人”的原因,这意味着他们生活在人和大自然的完全和谐中,因此,也生活在不受任何干扰的与神的统一中。
  虽然从佛教对人类及一切动物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些许的万物有灵的色彩,但由于其极端的悲观主义立场,将有形世界一概武断为虚假,所以与一切充满大智慧的古典哲学思想大异其趣,不过它流传到中国后产生的一个支派——禅宗的言说中,我们还是能见到对于真实世界的认识和强调。《五灯会元》卷十七中说:“吉州青山惟政禅师的上堂法语,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体歇处,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里所谓“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中的山与水,相当于人们在童年时代所见的充满灵性和意趣的山与水;而之所以“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人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就是指有了知识、观念后开始以求取抽象的知识或印证某种抽象的概念的角度去看山与水,这时所关注的不再是山与水的整体,而是山与水的某个方面,眼中的山水不再是山水本身,而是与心中的志念相关联的各种琐屑和破碎物;直到“今得个体歇处”而完全放弃了曾经的那种求证、求知的执著,眼中的山水又呈现出它们本然的特性来,又再度显得充满灵性和意趣,所以“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朱光潜在《谈美书简》中说:“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学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画家,三人同时来看这棵古松。我们三人可以说同时都‘知觉’到这一棵树,可是三人所‘知觉’到的却是三种不同的东西。你脱离不了你的木商的心习,你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我也脱离不了我的植物学家的心习,我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我们的朋友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我们三人的反应态度也不一致。你心里盘算它是宜于架屋或是制器,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我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去,注意它和其他松树的异点,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我们的朋友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在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屈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按照青行禅师的说法,只有这画家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古松是古松,而在木材商和植物学家眼中则“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古松不是古松。“看古松不是古松”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所看到的古松要么是它的各种可能的功用性、用它可以换得的金钱,要么是各种干瘪的特征。朱光潜说:
  在实用的态度中和科学的态度中,所得到的事物的意象都不是独立的、绝缘的,观者的注意力都不是专注在所观事物本身上面的。注意力的集中,意象的孤立绝缘,便是美感的态度的最大特点。比如我们的画画的朋友看古松,他把全副精神都注在松的本身上面,古松对于他便成了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
  就物说呢,在实用的和科学的世界中,事物都借着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得到意义,到了孤立绝缘时就都没有意义;但是在美感世界中它却能孤立绝缘,却能在本身现出价值。照这样看,我们可以说,美是事物的最有价值的一面,美感的经验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一面。
  很明显,在朱光潜所举的这个事例中,只有画家所看到的古松是才是古松本身,才是真实的,而木材商和植物学家所看到的古松只是古松的某个方面,从而是片面的、局部的。而这牵涉到了一个女人和一个强奸犯眼中的女人之间何者更真实的问题。一个女人本身可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鲜明的个性、可敬的品德,她对她父母是个孝女、对子女是个慈母、对丈夫是个贞烈女,她始终在以博爱的情怀对待宇宙万物,她可能解救过无数的雏鸟和幼兽,拯救过因受伤而濒危的动物,她所养护的花草蓊郁而鲜洁,充满盎然生气,她还是个画家、诗人或哲学家,人们都非常喜爱她的作品,正在竞相传诵,而且最重要的是:她还温婉、美艳无比,无论谁见到了都能给他一种阳光普照般的好心情。可是,这样一个女子在一个患有严重的性饥渴的潜在强奸犯的眼中呢?只是一个可以泄欲的性器官,简单至极,粗陋至极。那么,这样一个女人在正常人眼中看到的和在潜在的强奸犯眼中所看到的,哪个更真实!
答案很明确:现代人——被老子、庄子、古印度的贤哲们及泰戈尔所否定的人们所看到的世界只能是虚假的,只能是强奸犯眼中的世界。Q·施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说:现代人“看到瀑布时,人们无不联想电力;无论在何地,一见众多吃草的牧群,就会想到利用其供食用的肉。任何原始民族的古老美丽的手工艺品都会使人产生愿望,用现代技术方法取代其劳动。无论是否有意义,技术的思考总是要实现。”⑿这种只显示功用而不呈现其他的世界,怎么可能是真实的呢!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也说过:“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受;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意味着连主张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看来,以功利的心态所看到的世界只能是虚假的和片面的。
  人类不仅不忍看到同类处在危难之中,而且不忍看到破损的物体,破损的物体会对他的心灵造成伤害和痛苦,这充分说明人类在其精神本体上与宇宙万物是一体的。而良心,就它是人类的本体而言,它与宇宙万物在精神上是一体的。人类在这样的良心立场上通过充满智慧的直觉的眼光看世界时,世界就显得万物有灵,显得充满诗意。而以上文字说明,只有在人类眼前呈现出的充满诗意的世界才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而这一唯一真实的世界恰恰是人类良心眼中的世界,所以人类只有用良心为立场看世界时才能看到一个充满诗意的、真实的世界。相反,用“强奸犯”的眼光只能永远看到一个破碎的、丑陋的、虚假的世界。
——————————————————————————————————
⑴姚全兴著《儿童文艺心理学》之“第三章 情感”,重庆出版社1990版⑵《儿童心理学》〔瑞士〕J.皮亚杰B.英海尔德著商务印书馆出版1980年5月第1版第83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
[英]爱徳华.泰勒著《原始文化》,第285页、第288页、第463页、第464页、第465页、第288页、第482页、第416页、第286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⑿(人与自然(哲人小语),狄特富尔特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93年版,第206页)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王流水无情人有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