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音待清景,唯你曾是我唯一 紫幽阁心知,怎么理解

幽音清景唯心知—古琴小感&&作者:李雪菲
琴棋书画,古琴居于四艺之首。古琴之音,历代以来,不绝于史。古琴承载的不仅是音律与技艺,更有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历史。
对古琴的喜爱,由传统文化而起。从诗经开始,古琴之声不绝于耳。一种文化传承千年不灭着实是个奇迹。因此古琴曲给我一种太古之音、清恬悠远的感觉。每一首琴曲都源自一种心境,每一段音律都承载着一段典故。不论是“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还是“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从古至今,琴曲诗词与心境思绪应和。这种深厚的人文情怀是古琴最吸引我的地方。
小时候听到古琴曲,就非常喜欢。喜欢它的清微淡远,绵长的余音听着非常舒服。安静地听着《流水》时,时间都慢了下来。琴声清古悠远,泛音清澈,余韵悠长。仿佛能感到碧波跳跃,流水潺潺,天地阔远。听着琴声,心也随之平和安宁。
&我最欣赏的是古琴的境界。这既有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与心的交流。自孔子以降,文人隐士莫不以琴为修身之本,养性之基。“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闲来琴弦弄几许,飞花飘过天外去”都是我非常欣赏向往的境界。古琴是弹给自己的声音,也是自我心境的外化。白居易亦有“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的诗句。也有人说,“以道润琴,则曲入心扉”。
学琴一段时间,感到要真正练好一首曲子并不容易。若是单纯记背指法和曲谱,并不困难;但要真正弹到位,却不简单:比如指法的力度、节奏的掌握、手的放松……许多细节都有无限的挖掘潜质。像右手不够放松一直是我的问题,这样多少是有影响的,也会阻碍力度发挥;指法的力度非常重要:力度不到位,琴音不能完全发挥出来。虽然能理解“力透指尖”的感受,但落实到琴上就有了距离;或者弹快了指法变换比较生硬。这些还都需要认真持续地练习的。
以上是我学琴的一点个人感受。一~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幽谷神潭自然风景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