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美透过意象含蓄表达爱意的古诗词感情怎么写

古诗欣赏《滁州西涧》1.诗第四句表明作者对涧边草什么感情?通过哪个字体现出来?2.后两句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高手帮忙解答,谢谢!
《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是中唐著名诗人.他的突出成就表现在山水诗方面,《滁州西涧》就是其中的一篇.他的诗,闲静恬淡,含蓄简远,颇得陶渊明的赏识.明胡应麟曾说:“有以高闲、旷逸、清远、高妙为宗者,六朝则陶,唐则王、孟、储、韦、柳.”(《诗菽》)从上面这首《滁州西涧》诗,可见他的这一风格.
唐德宗建中四年( 783 )初夏,韦应物自尚书郎出任滁州刺史.大约在兴元元年( 784 )或贞元元年( 785 )春,他罢滁州刺史任,但仍留在滁州闲居西涧约半年,于德宗贞元元年( 785 )秋改任江州刺史.诗大约就写在此时.滁州,就是今天安徽省的滁县,位于淮河之南,长江之北,是一座山城.西涧就在滁州西门外,俗名上马河.这条河到北宋欧阳修于仁宗庆历年间守滁州时已经“无所谓西涧者”,淤塞无水了.但在韦应物时代,这条西涧却是个幽美的所在,不仅深深吸引了诗人韦应物,而且这首描写西涧风景的小诗又深深地吸引了一代一代的读者.
据欧阳修《醉翁亭记》所写:“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西涧正在这“林壑尤美”的峰峦之中.诗人写西涧的优美、幽静,譬如摄像,涧就是一个聚焦点.诗首句写涧边,二句写涧上,三句写涧潮,四句写涧渡.虽然“涧”字只一出,但句句不离涧水,把一个“西涧”描绘得画一样真切.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丛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树的清幽境界.诗以“独怜”二字领起,诗人把自己置于西涧僻静的环境中,去独自观赏山水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声息.也使读者似亲眼见到这位卸任不久的地方官,正踽踽独行于山水之间,充分领略自然美景,一洗胸襟.因此,这“独怜”二字实为赏析本诗的关键.“怜”是爱惜之意,诗人置身西涧上,他喜爱这里的什么东西呢?首先是他脚下涧边的幽草.草用幽来形容,不仅写出了草的茵绿、繁茂、厚密等形态,而且写出了草的深邃、静谧、未经践踏等意态,传达出环境的幽僻氛围.其次是他头顶上林木深处传来的黄鹂的啼鸣.涧边之上是层层峰峦、树高林密,黄鹂就在林木深处,那婉转悦耳的歌声传到诗人的耳朵里,深深地吸引了诗人的注意.如果说“幽草”给诗人以静的感受,那鸟鸣就带来了动的乐趣.这里用笔简练,意境清幽,还成功地运用了古典诗歌中以声衬静的手法,使画面生机盎然.这婉转动听、清脆悦耳的鸣声,非但丝毫无损于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相反倍显其静.
此两句就诗人的感官而言,既有视觉活动,也有听觉活动;就画中的景物而言,既有上下高低之分,又有纵横远近之别.只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将茂密的绿树、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画图,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诗人罢任闲居西涧,他不仅留恋西涧风和日丽的景色,也欣赏西涧日暮雨急的情致,诗的后两句“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就写的是另外一种情境: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飘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家去了,只见一叶小舟系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上下两句合起来,组成一幅动静相映、野趣横生的画图.此时的西涧恐怕就会给人以空旷寂寞的感觉,这种感觉与诗人因家贫流连西涧从中领略西涧的另一种美,但这些物象进入诗人的意识所形成的形象毕竟同幽草、深树、黄鹂不同.“春潮带雨晚来急,夜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意象苍茫,情旨高远,千百年来,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宋寇准《春日登楼怀归》中“野外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一联,似即脱胎于这两句诗.
这首诗构思、练字都十分精巧.先拿一二句来说.本来是写客观之景,可一个“幽”字、一个“深”字,暗暗地融入了诗人的感受,配以“生”字和“鸣”字,就把景物写活了.第三句在“春潮”与“雨”之间用一“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来的,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地连在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结尾一句写渡江,用“无人”说明“野”,显出一片荒凉之意,而系在岸边的渡船上也无舟,一个“自”字描绘出在潮、雨中任其横浮的情景.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 >诗词之美 作文第一篇:《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
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
作者:孙学功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3年第01期
摘 要:以教学陆游《游山西村》为例,引导学生在对文本的诵读、想象、揣摩、思考、分析中领略古代诗词的音乐美、图画美、凝练美、情感美和意境美。
关键词: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阅读古代诗词提出的阶段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古代诗词具有凝练的语言美、形象的图画美、浓郁的情感美、和谐的意境美、悦耳的音乐美。本文,笔者以教学陆游《游山西村》为例,略谈如何引导学生多角度鉴赏古代诗词之美。
一、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代诗词的音乐美
古代诗词的音乐美体现在声调的平仄、停顿的节奏、音节的押韵上,学生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感受其音乐美。
1.《游山西村》的平仄如下(“|”表示“平”,“—”表示“仄”):
莫笑农家腊酒浑
| | - - | - -
丰年留客足鸡豚。
- - | | | - -
山重水复疑无路,
- - | | -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 - - | - -
箫鼓追随春社近,
- | - - - | |
衣冠简朴古风存。
- - | | | - -
从今若许闲乘月,
- - | | - - |
拄杖无时夜叩门。
| | - - | | -
在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启发学生运用汉语拼音的声调分析,品味诗歌中的平仄交替、相对的艺术特征。不过,教师不必对平仄讲得过深,只要让学生明白古代的平声相当于现代汉语拼音中的第一声和第二声,仄声相当于第三声和第四声足矣。另外,要让学生明白一个字的声调,古今存在着差异。
2.《游山西村》的诵读节奏如下: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
拄杖/无时/夜/叩门。
学生诵读的停顿,有时可以根据字词的含义进行变化。如,“莫笑农家腊酒浑”中的“腊酒浑”和“箫鼓追随春社近”中的“春社近”以及“衣冠简朴古风存”中的“古风存”,可采用逻辑停顿来划分诵读的节奏。莫笑/农家/腊酒/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3.《游山西村》中的押韵的字有“浑”、“豚”、“村”、“存”、“门”。其韵母为“un”或与“un”相近。学生可以运用汉语拼音知识找出押韵的字,但很有可能忘掉第一句末尾的“浑”,错加一个
“近”,在此,教师有必要提一下“律诗”押韵的格式: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偶句末尾的字一定要押韵,且要是平声字。
二、启发学生再造想象,体会古代诗词的图画美
古代诗词中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很注重形象的描绘,后人评价为“诗中有画”。这诗中之画,是作者用形象化的语言进行描绘的。要使今天的初中生,体会其中的图画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作者的文字描绘,发挥再造想象,将文字描绘的图画,变为自己所想象的图画。《游山西村》中陆游用文字描绘画面的诗句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陆游的文字描绘,运用美术知识和技能,构想并画出再造想象的简笔画。
三、在咀嚼揣摩中,领会古代诗词语言的凝练美
古代诗词很讲究炼字,体现在《游山西村》中的炼字就是“拄杖无时夜叩门”中的“叩”字,用得生动形象。为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妙处,可采用替换“推”、“敲”、“击”等字进行替换比较,分析其表达效果上的异同。不用“推”、“敲”,主要是因为这两个字不是仄声字,不用“击”,主要是因为不是表达作者随意赴农家作客的悠闲,不能表达与民共乐的融洽关系。
古代诗词的语言美,还体现在作者善于运用修辞手法,对语言进行装饰,展现文采。《游山西村》属于七律,七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严格的对仗,不仅要求上下联词性相对,意义相关以外,还要求仄起平落,平仄相对,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上四个方面咀嚼揣摩,体会对仗的修辞效果,领会古代诗词凝练的语言美。
四、换位思考,体验古代诗词浓郁的情感美
诗词,是感情的艺术。古代诗词具有浓郁的情感。古代诗词在表达情感时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抒胸臆,二是含蓄抒发。《游山西村》的感情抒发就属于第二种表达方式,作者的情感隐藏在字里行间。要让学生体验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人生背景,融进作者所写的情境,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游山西村》写的就是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纵观全诗,作者的行文思路是由实入虚,首联写丰年景象和村民的殷情好客,颔联描写自己在深山幽谷中顺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跋山涉水的情景,在疑惑困顿中,眼前突然出现一座红花绿柳的小山村,颈联写乡土习俗,描写了村民欢欢喜喜迎接一年一度的春社祭日的情景,以上都写实,只有尾联虚写想象未来,悠闲地随时在月夜之下游访农家朋友。
学生通过查阅作者的写作背景,利用工具书翻译诗句所写的内容后,不难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字面上写景,实际上写自己面对国家分裂、人民颠沛流离的残酷现实,感到困惑时,突然见到了希望,心情格外惊喜。颈联表达了作者在“国破山河在”的悲叹中,看到民间古风尚存之时,内心感到无比欣慰的思想感情。尾联表达了作者对山西村的村民的热爱之情。
五、分析景、情、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领悟古代诗词和谐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指的就是景、情、理之间的和谐统一。意境是诗歌创作的灵魂,是诗词的本质特征。《游山西村》中体现景、情、理和谐统一的意境美的诗句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此句借“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之景,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困惑、希望、惊喜,情景相谐相融之余,还揭示了作者豁达的人生哲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作者单位 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言栗中学)
第二篇:《追逐诗词之美》
第三篇:《29品味经典诗词之美
传承古典文化精华》
品味经典诗词之美
传承古典文化精华
——提高初中生鉴赏古诗词能力之我见
古典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响亮的品牌,集形式美与情理美、语言美与意境美、音乐美
与色彩美于一身,具有不可估量的美育功能与教化功能。对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一方面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创造精神。因此,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赋予语文教师的神圣职责和刻不容缓的任务。
那么怎样提高学生阅读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容应对中考古诗词阅读鉴赏中提出的一系列问题,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看法。
一 诵读激趣 感受诗词音乐美
兴趣是形成能力的前提。古诗词阅读兴趣的激发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在于“读”,诵
读诗词,是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长期的诵读能增强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达到陶冶性灵,开阔心胸,使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得到提升的效果。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近年来的初中语文教材,强化了古诗词的阅读教学,增设了背诵默写的篇目。但如果只是一味的让学生读而不讲究方法,学生会感到没有趣味。教师要从读的方法人手,别出心裁,引导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诗词音乐之美,体悟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及深邃哲理,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1.设置意境,提高传统朗诵水平。在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练习古诗词的朗
读背诵。老师可利用一些名家的古诗词朗读磁带或光碟进行示范引导,老师的朗读基本功较好的,更可与学生同读。通过聆听、体会与练习,主要从朗读方法和技巧上得到提高,注意掌握朗读的节奏、音韵、重音等。鼓励大声诵读,增强自信。
掌握一定朗读古诗词知识
(1)读准句读。
古诗文教学,除了强调读准字、词以外,更要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
语境中,把握朗读的要领,体会其中味道,教师恰当的把“句读”引入朗读教学中,让学生拿到与古诗文情感对话的钥匙。“句读”《辞源》注解为:句和逗,指文章中休止和停顿之处。元黄公绍《韶公举要》:“凡经书成文语绝处,谓之句;语未绝而点分之,以便诵咏,谓之读。”“句读”是口语中的“吟”,不同于“标点”,它形成于语意的中止、停顿等语意的口语痕迹,是“气”的艺术再现。“句读”对指导古诗文朗读教学,更好的表达文章内容、思想有重要意义。
朗读时要注意语言表达“气”的使用量,即轻重。如果在朗读中均等用“气”,则势必
流于平淡,失去起伏与抑扬。一如歌曲的起伏与曲谱音的轻重标识一样。通常,轻重音分别投放到诗文表意中的关节性字、词中,并注意与语速结合起来,通过重、轻音的突出,来拉动相关字、词的表述,进而构成语境的完整、明了。如曹操《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句,根据全诗有慷慨悲壮的的情感基调和诗句的词意,其重音应放在“澹澹”、“竦峙”上,轻音投放“水何”、“山岛”上,则作者眼中波光动荡的沧海和高高耸立着的山岛就呈现在眼前,听者极易涉足境中,产生思绪的共鸣。
(2).读形象,体会情感 。 诗人往往把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一种形象化的事物或自然
景物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所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这个“情”是指内在的感情,必须通过读懂文中的形象,来解除压缩在其中的作者的深情。
杜甫的《登高》中为了抒发诗人长久以来郁积于心的羁旅之愁与孤独之感,前四句
描写了“空阔的天空下,湍急的长江滚滚东去;飙疾的秋风里萧萧落叶飘忽而下,还有凄惨
的猿鸣,低回的鸟-----”,将秋天特有的寥廓与肃杀展示了出来,读懂了这种形象也就读懂
了充满了时代哀伤和个人境遇感伤,有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悲壮的情感,真正进入
到了作者的内心深处。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写了清晨古寺的情景,旭日初升,光照山
上的树林,幽深的小径,小径后面的禅房,鸟儿自由的鸣唱,空明宁静的潭水,一切都是那
样的幽静。细细品读这些景物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了诗
人内心的安宁,愉悦。诗人就是通过一个个美丽的形象寄托着自己的情感,我们也只有用心
去读懂包孕着作者丰富情感的形象,才能打开与诗人进行情感对话的大门。
(3)读自我。
读诗文就是在体会诗人的独特的情感历程,读字、词、句读,那只是
最初的接触,让学生排除干扰,进入古诗的审美氛围中去,在这个基础上“披文入情”,解
读古诗的形象,品味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然而要真正实现和诗人进行情感对话,就应该
“各有兴会”的“兼读”,在源于形象高于形象中读出“自我”来。
苏轼的《定风波》中我们在读形象阶段,能体会到作者的坦荡的胸襟和开朗倔强的性格
和乐观豁达的精神都是紧密联系途中遇雨这件生活小事形象体现出来的 ,通过仔细品味作
者遇雨的经历及面对眼前生活中的平常景象能够感受到苏轼的处世的态度和人生感悟。面对
着冒着满天风雨漫步在崎岖的旅途上,却能任其自然,说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我
们该如何呢?这时你就是那位“此心安处是吾乡”,能履险如夷的苏轼了,这时再朗读这首
词学生的精神境界就提升了,就会获得独有的体验,一种崇高感得以实现。
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心灵对话
的过程,一种美妙的享受和欣赏音乐的感觉相通,语气、语调、节奏、自然恰切的句读训练,
可以使诵读像音乐般美妙动听,悦耳迷人,让学生在读出形象基础上去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
读出自我的理解,从而实现与古诗的情感沟通和对话。营造诵读的空间,让学生在诵读中不
断提高语言素养和感悟能力。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理解,体味诗词的
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 掌握技巧,体会语言美与意境美
1立足于形象,把握住意境
诗歌的意境,意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意境就是诗
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它
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真实、可感可信,情景交融、形神兼备。从美学角度看,诗中
的“意”包括作者的“情”与“理”,诗中的“境”指事物的“形”与“神”。“意境”即情理形神的合理统
一。捕捉感情,体味意境,主要靠分析诗歌的形象来完成。如元代马致远的著名小令《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浓
缩了作者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感受,将悲秋与乡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是一首游子怀乡思家的
伤感之作,它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深秋晚景的凄凉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我们由此仿佛看到古老的驿道上徐徐走来一匹瘦马,
和那风尘仆仆、一身的疲惫和困顿的马上“断肠人”─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他正望着不远处黯
然神伤,一株苍老的树上静静缠绕着枯藤,归巢的乌鸦在暮色中呀呀的叫着,一条小河逶迤流
过,河上小桥那边,炊烟袅袅,这时,西边的天幕上,残阳如血。整个画面给人以迟暮、渺茫、凄
凉、低沉的感觉,与这位飘泊异乡的游子黯淡的心绪协调一致。这就是诗的意境。
2、抓关键词句,解读文本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解读文本,含英咀华,揣摩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而感悟作者所
表达的思想情怀。如北宋苏轼的豪放词《江城子o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
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
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应言
老,却自称“老夫” , “老夫”一词折射出他坎坷的人生经历,,与“少年”二字形成强烈反差,形象地
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苏轼出猎,全城的百姓
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苏轼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
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苏轼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历来勤政爱民,每至一处,都颇
有政绩,为百姓所拥戴。“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一身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虽遭
受打击仍不失一颗爱国心,表达了自己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 从作品中含有诗眼的句子突破
所谓诗眼,最初是指唐人五言诗,工在一个字,谓之诗眼。后来也指全诗最精彩和关键性的
诗句。古人写诗词,尤其注重炼字炼句,力求一字传神,一句传神。而这些含有诗眼的句子往往
最能体现作品的内蕴及表达技巧。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就境界全出,如果
去了“闹”字则平淡无奇。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一个“弄”字,全诗顿然改观,如果去掉则无
甚稀奇之处。因为它的表现力最强,在诗中传情达意最为活跃。杜甫《春夜喜雨》一诗中,题
目里的“喜”字,它烛照全诗,使全诗呈现出一片亮色。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一名句中
的“绿”字,色彩鲜明,储满诗意,让人自然联想到江南的明丽春色和盎然生机。孟浩然《临洞庭
送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诗人想找到出路却无人引荐,正如无船渡湖自己不甘心
闲居无事,想出来做一番事业,出仕求官。这首诗委婉地表达想入朝为官的愿望,希望张丞相引
荐。因此诗眼应该是颈联“欲济”二句,与诗的主旨吻合。
4、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古诗词中,因形象性与抒情性的需要,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
起兴、拟人、夸张、对偶、反复,衬托等,把握了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体会诗词的
形象,领悟作者的感情。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
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作者摒弃简单直观的描写方法,打破传统的咏物言志的思路,以奇特的
想象,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首句以“碧玉”(指乐府《碧玉
歌》中一位名叫碧玉的美丽女郎)喻树,使诗歌开篇即以崭新的形象引人入胜。次句,写柳树万
千柔弱下垂的枝条,恰似女郎身上条条绿色丝带在披拂,以丝带喻柳条,突出轻柔披拂的特征,
活画出春柳如丝的形象,给人以生机盎然的美感。末两句一问一答,再次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春
柳。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出作者惊喜
赞美之情。“二月春风似剪刀”,把春风喻为碧玉巧手中的剪刀,变虚为实,想象奇特。贺知章把
柳树比作一个袅娜多姿的女郎,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景,流露了对春天生命力的赞美。因
此,鉴赏古诗词,必须弄清修辞手法及其所指的具体形象,才能正确理解和把握诗句的深刻内
三、加强积累、学以致用, 领悟情理美。
每位语文教师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而且还要不断增强资源开发意识,在此基础上,
内联外延,巧妙衔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以致用。学生通过积累优秀的古诗词作品,
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古诗词从而领悟古诗词蕴含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领悟诗词情理
1.查阅资料,合作学习,开展小组探究。课外古诗词背诵积累,光靠老师讲是不行的,
特别是到初中后,进行课外古诗词背诵,书上介绍的那点常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渴求,这
就需要老师通过一些方法的指导,引领学生在更美更大的诗海中泛舟,在更幽更雅的词山中
徜徉。为此,我们和学生一同设计了一份“课外古诗词学习探究表”,鼓励学生广泛查阅相
关资料,合作互助,力争将自己或小组成员的最新查寻和独特感悟写出来,通过交流,变个
人思考为集体智慧,借鉴碰撞,提高学习效率。
2.整合资料,自主学习,进行专题探究。课外古诗词积累背诵,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
背过就忘,难以达到厚积薄发的目的。在进行课外古诗词积累的时候,我们指导学生进行诗
词的整理归类,有兴趣的还可以进行专题探究,与课内古诗文学习结合,与现代科技文化结
合,与时尚流行经典结合,充分发挥新语文自主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个性化特色,取得
了较好的学习效果。以内容为专题进行探究学习。古诗词内容广泛,“课外积累背诵”基本
是按时代先后选取作品,没有相对集中的专题。学习时,可打通课内外的渠道,加以分门别
类,有助于积累与运用。以作者为专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作者为主线来整合诗词,是很有效
的一种学习方法,它能使学生用好用足用透书中提供的例诗,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通
过成倍的积累,熟悉作者文风,从而更好地把握时代背景和作品情感,更好吸收中华优秀文
化的营养。在我们的教材中,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陆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等的作品是非常多的,他们都是进行专题研究的好目标。以与古诗词相关的其它内容为专题
进行探究学习。这一内容可以放得更开,只要是有着健康的审美情趣的,对古诗词积累有帮
助的都可以。
如果说,我们倡导学生背诵古诗词,积累语言材料是为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打下的一
个厚实的起点,那么将这些材料内化、运用则是我们追求的另一种境界。
1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古诗词。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古诗词源于生活,引导学生把在生活中观察到、体验到的
东西用古诗词进行表达,能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如春游时来句“无边光景一时
新”;扫墓遇雨时吟句“清明时节雨纷纷”;风筝飞舞的日子,说句“忙趁东风放纸鸢”;新
同学来了“笑问客从何处来”,,,,让诗走进我们的生活,见景吟诗,见物吟诗,表情吟诗,
叙事吟诗,等等。为了有意识的引导和激励学生用古诗词,可利用每堂课前1分钟进行生活
用诗汇报会,对用得好的学生给予嘉奖。这样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用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和感情。同时,还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吟诵自己喜爱的古诗词或在自制
的赠言卡上写上“言志”、“送别”、“劝勉”的诗词 。让古诗词在悄然无声中走进学生们的
生活,那些背诵过的古诗词犹如一汪清泉流淌在学生们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升华着
他们对生活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走进了学生的生活,有心的学生便发现生活中处处是“诗”。在他们的文章中竟
然出现了诗词的踪影。从而启发他们把古诗词写进文章里,可以在写景中用,在叙事中用,
也可以在抒情和议论时用;可以是对诗词的引用,也可以是对写作技巧的运用。同时,还可
以引导学生据诗词作文,即以诗词的意境为基础,诱发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为古诗词续编
故事、扩展情境、改写白话文等。如此一来,大家才发现“诗到用时方觉少”。此外,在习
作中运用古诗词,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因为他们
在运用时,会给诗词创设一种新的写作氛围,赋予一种新的表达内容和感受,而且从诗词原
先的意境中跳跃出来,从更新、更广的角度去理解、品味古诗词。这样在习作中运用好古诗
词,不仅使学生的作文有了创新,而且形成了古诗词诵读的良性循环,真可谓“一举两得”!
文学教育说到底是情感教育,古诗词就更是如此。没有生命的张扬,就不会有灵性和创
造力,也就更谈不出真正意义上的诗情画意。古诗词的语言最具灵性,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
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是最富浪漫情怀、最富生命激情的“写诗族”。在古诗词鉴赏过程中,
引导学生借鉴古诗词语言运用技巧、写景状物托物言志的风格,提高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
本领,尝试诗词写作,这不仅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文学修养水平的提高大有裨益,
而且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很有帮助。
加强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对学生成长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正面引导作用。教
无定法,学无止境,我的几点浅见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每位语文教师都能重视对学生古诗词
鉴赏能力的培养,让传统文化的精华得以传承发扬。
第四篇:《诗歌鉴赏和作文的着力点选择》
第五篇:《文化底蕴作文1》
文化底蕴作文(一)
一、认识文化作文
文化作文成为风尚
文化作文概念
文化作文成为风尚
1.文化作文成风尚
没有硝烟。
战场上飘浮着冷雾。
一丝丝寒意收紧中国教育的心跳。
一亿中学生匍匐在城乡的各个战壕,等待惊心动魄的战斗的号角……
黑色6月,夏季风暴狂卷中华大地,竟争惨烈……
雨水、汗水、泪水、血水,湿透了每一个家庭几代人期待的目光。
作文攻坚之战,更是万众瞩目!
命题、半命题、新材料、话题时代,莘莘学子冲锋于文海诗山之间,失败者光荣成一片绿叶,衬托着跨进名牌大学者的高大与鲜艳。
突然,高考作文战场上,一支异军奇出。以古典的方阵、闪烁的诗句、熟悉的名人、精致的文言、深远的意境、鲜活的民俗、深刻的思想、厚重的生活、人文的精神,高扬着文化的大旗。
这支特别的军队从历史的隧道、文学的天空、民间的集市、语言的栈道、诗词的意境、流行的文化、思辨的哲理、丰厚的意象、普通的生活中直袭一个个话题。
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传统堡垒瞬间失守。
文化的芳香蔚然成一朵绚丽斑斓的祥云,誓言般宣告着文学的胜利、文明的胜利。
满分作文的天空中,最灿烂、最煦暖的是那一颗颗闪烁着文化底蕴光芒的星星。
它们是感性的生活、厚重的文化与现代思想完美结合孕育出的芬芳的硕果。
溯流而上,在时间的两岸,文化作文的花朵枝枝傲然。
2012的重庆满分“文化作文”《救赎》,以中药文化为底蕴,展开中西医文化思辨,成为该年阅卷场压轴之作。
2012年广东卷“文化作文”《生不必逢时》,采用逆向思维,以文言笔法写成,成为广东阅卷场压轴佳作,喜获高分。
2012年四川满分和高分标杆作文,都是“文化作文”,如突出古今中外文化底蕴的《滴水别有天地》、突出当代热点文化透视的《手中水滴,美丽绽放》、突出意境营造的《生命点滴,边缘光影》、突出诗意激情的《致如水青春》、突出人物思辨的《浸染一克拉泪》、突出地域文化的《水在江南》等等。近几年“文化作文”在江苏、四川、山东、浙江、湖北、河北等地,逐渐形成厚重的文化思辨与生活化文化内涵两种风格,生活化方式呈现文化内涵,已成为全国各地“文化作文”制胜考场最重要的风向标。
2011年广东满分“文化作文”《回到原点》,以新编项羽故事,被广东高考语文阅卷组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建伟亲自点评为“合理的推理,大胆的想象”“是考生创新思维的最高标历史底蕴 文学底蕴 民俗底蕴 文言底蕴 思想底蕴 情感底蕴 精神底蕴
范”。而浙江卷一篇《葬》,则通过生活化场景描述,揭示了爷孙之间慈爱与牵挂的精神内涵,获得满分。
2011年,重庆卷满分“文化作文”《藏地一幕,千年一叹》,以西藏地域宗教文化为材料,展示信仰者的精神力量与境界,震动重庆阅卷场。
2010年,福建卷满分“文化作文”《士运论》,以古文写成,惊获满分;江苏卷其中一篇《绿色生活》以古文字写成古诗,成为轰动全国的满分佳作。更多的则是以生活化方式呈现文化内涵,或以古今思辨为内容的“文化作文”。
2009年,湖北卷公布的9篇满分和高分作文,全部是文化作文,如表现亲情文化的《站在老屋的门口》《站在车站的门口》;表现成长文化的《站在十八岁的门口》《站在苦难的门口》;表现历史文化的《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文学的门口》;表现建筑文化的《站在古城的门口》;表现校阅文化的《站在母校的门口》;表现古今文化思辨的《站在邮局的门口》……其中《站在黄花岗陵同的门口》以古诗挥就,被誉为2009年“最牛作文”。
2008年四川卷7篇满分和高分作文全部是文化作文。均是表现地震这一热点文化内容,其中《悲中行》以古诗写成,暗藏汶川大地震受灾地区,震惊阅卷场。
2008年上海唯一的满分卷《他们》,以农民工这一热点文化为材料,写出了一篇饱含文化情怀的生活化文化作文。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以刘长卿的名句为材料写作,文化意味浓厚。2006年则以《北京的符号》为题,题目就暗示写北京有文化意义和文化精神的符号,如民俗、建筑、名人、历史遗迹、当代标志等与文化有关的内容。公开的满分或高分作文中,95%是文化作文,如写长城、故宫、胡同、京剧、北京名人等不可计数。北京近几年的考题非常重视追求文化底蕴。
2005年福建12篇满分作文,有10篇是文化作文,其中《晶莹雪 寂寞林》《执子与通子》《坐看流星划空时》《惑》《圆润锋芒》《棱角》《谁是英雄》等让人交口称赞。
其实从2001年全国高考压轴之作《赤兔之死》开始,彰显文化底蕴和文化精神的作文逐渐成为新宠。几年间已经风靡全国,成为一种时尚文风,得分明显高于一般文章。从年,文化作文由古代文化材料的运用向古今文化思辨和当代文化热点过渡;到年,文化作文拓展写作领域,更倾向表现生活中的文化,特别重视亲情文化、成长文化、热点文化与流行文化,多以散文、小小说形式,感性地展示各种群体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与价值取向。
至此,“文化作文”圆满实现了由古代文化材料向当代生活文化的渗透与扩展。使古今中外文化底蕴尽收笔下,使历史的文化标本与生活中的活文化尽展风采;实现了由文化形态向文化精神的飞跃与提升,使文化作文扎根于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土壤,抒写真实的文化情怀。
在各类作文比赛中,文化作文也独占鳌头。
2012年“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总决赛”在清华大学举行,来自广东湛江二中的陈晓婷同学,以一篇充满文化思辨的《怎一个“归”字难为》,获唯一特等奖,喜获水晶奖杯和千元大奖。来自广东祈福英语实验学校的谢致中同学,以古文写就一篇《当归》,位列第二,获一等奖。
2011年“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全国初赛”,河北衡水中学段燃同学以一篇《等烟雨》,化用《青花瓷》意境,获一等奖。江苏盱眙中学杨绵宇则以古诗挥洒一篇《笔墨大学》,获一等奖。
2009年全国创新作文大赛重庆赛区林一鸣同学《重庆码头的“落轿”与“耿直”》,展现重庆鲜活的地域文化特色,获特等奖。
2007年新浪网高考作文同题征文,一、二等奖共四名全部是文化作文。三等奖五篇,只有一篇不是文化作文。分别是第一名《咀嚼寂寞》,二等奖《好了伤疤记着疼》《行走在消逝
中》《马善记的2007高考作文》,三等奖《用诗读人生》《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落地无声》《季节》等。
难怪重庆市南开中学研究员左瑞林说:“文化底蕴类作文,以其扑面而来的文化的芬芳与鲜妍,在考场频取高分,一时间争相仿效,竟成为一种时尚,让人不由得感叹:历史造就一代文风。”
那么什么是文化作文?它有何特点?如何学习文化作文的写作?文化作文当前的表现形式与未来的发展变化有何特点?它与古代文化、当代文化、古代生活、肖代生活有何联系?
后面的内容将为你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文化作文概念
1.文化作文概念
文化,词典解释为:“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②泛指文字能力和一般知识。”
狭义的文化底蕴指文史修养,广义的文化底蕴则指对人类文化精神的深刻认识与领悟。文章的文化底蕴,是指作者在文章中透过叙事写景,谈古论今,能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作者的文化积淀、学识素养等。
文化,包括了古代文化、当代文化、生活文化。文化不仅是古代名人、诗词、典故、历史事件、哲学思想、文化遗迹,还包括了民俗风情、山川人文、儒道文化、当代新风、时尚新潮、全球文化、普世价值、生存方式与状态等等,是人类一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文化的呈现形态是丰富多彩的,如饮食、建筑、服饰、工艺、文献、音乐、绘画、艺术、舞蹈、礼仪、习俗、群众运动、价值取向等等。高考作文以日常生活形态、社会热点形态、民情风俗形态、流行文化形态、历史文化形态等呈现的作文占绝大多数。
文化作文是文化的也是文学的,它通过文学的形式展现文化的内涵。所以文化作文可以定义为:表现一个民族或人类文化精神的作文;以文化的视角审视话题,以文化的眼光关照社会人生的作文;富有文化色彩与浑厚的文化底蕴的作文等。
文化作文的最高形态,就是文化创作,写出能够体现本民族群体的内在心理、生存状态等充盈着文化精神的作品。所以,文化作文是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必然的选择。
文化涵盖了古今中外自然、社会、人生、宇宙的方方面面,所以文化作文涉及人类物质与精神能够抵达的最远最深最高最广的所有地方,包括人类想象以及神话所能抵达的彼岸。因此文化作文的追求可以概括为十句话:
浑厚的文化底蕴,深刻的文化认知,丰沛的文化精神,较高的文化品位,鲜活的文化生态,时尚的文化前瞻,灵性的文化体验,独特的文化风情,生动的文化特质,丰美的文化语言。
文化作文十句真言,70个金声玉振的汉字演奏着文化作文超越时空的智慧。
文化作文在构思上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或以文化的眼光打量事物;或以文化的心态叙述或议论自然社会之哲理;或以文化的理性批判时代的假丑恶;或以文化的智慧表现真善美;或以历史文化名人的言论事迹典故,显示作者的文化积淀;或以文化的审美描述各地独特的文化呈现;或以文化的诗意展示当代人或古人生存的文化生态;或以文化的浪漫叙述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或以文化的生活展示生动的文化特质;或以文化的情怀表达灵性的文化体验等等。在文化的积累与思辨,文化的共享与独思,
文化的阅读与创造,文化的生态与文化的人生中,写作出充满文化精神的文章。
文化底蕴按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诗词底蕴、历史底蕴、文学底蕴、民俗底蕴、文言底蕴、思想底蕴、情感底蕴、精神底蕴、生活底蕴九大类。当然,它们的表现形式很多时候不是纯净的存在,而是两类或多类交叉并存,在文化作文的学习中,它们属于不同的表现层级。
1.诗词底蕴(1)
诗词底蕴是指直接引用或化用古典、现代诗词佳作于文章之中,使文章氤氲着厚重的诗香。在时空的经纬上纵横驰骋,以雄厚的积累和运用的巧智,雕琢出优美的辞章,不仅在考卷里鹤立鸡群,在文学创作中也卓越不凡,令人击节称赞。
诗词底蕴不仅仅指名句的引用与化用,也指诗词意境的再现与借鉴,诗词哲理的引用与延伸,诗词情感的复制与演绎,诗词风格的感悟与创造,诗词语言的模仿与内化。
这是诗词底蕴学习与训练的一个阶梯,最终达到将诗词之美——即诗词意蕴、意境、哲理、情感、风格、语言等完全融进文章灵魂,共同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
特别提醒:当代诗歌,包括外国诗,均是诗词底蕴的范畴,这些鲜活的文化,更有时代气息,是文化作文的较高层次体现。它代表当代文化的发展水平,更有“活文化”的特征。 “活文化”最贴近当代人情感,彰显文化精神,最能体现文明在当代人身上的内化与化育,它是文化的晴雨表。
〖例文一〗考场佳作
咀嚼寂寞(一考生)
是“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的清愁,是“细雨骑驴入剑门”的落寞,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独,是“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无奈……
寂寞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呻吟。
诗人尤其容易寂寞。中国知识分子的高标傲世的性格注定了他们的命运。昔时庄周钓于濮水,楚王“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从此开始了中国知识分子“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文化苦旅。陶渊明归隐田园,更成为知识分子与官场决裂的一个极端的标志。唐代刘长卿在《别严士元》一诗中感慨:“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其中仕途艰难、淡去之意隐然可见,故而读长卿“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便联想起“微雨燕子斜,落花人独立”的意境来,每每生出几分寂寞。
寂寞如花。你看得见花,却看不见花开。一如寂寞,缘何而来,缘何而去?你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她只随春而来,同春而去。寂寞的色彩也如花,于向人处绚烂的绽放,点染出百媚千娇,待夜幕垂天。萤窗微语,便花色渐隐,与黑夜融为一体。寂寞的气息也如花,幽幽地,寂寂地,附着在你的袖口,弹跳在你的指间。味道很淡,好一似幽兰出谷。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句,写尽天下女子暮春闺怨,叠用三个“深""字,足见其深居之苦,更可感其积怨弥深。故易安云:“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易安词中有“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深得六一“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诗意。这,该是寂寞如花的最好注脚吧?
寂寞如雪。天空沉聚的阴郁有一搭没一搭的飘落,房檐树梢都寂寂地期待,凝眸窗外。你的思绪穿透时间,回到那个牵手踏雪的旷野,风从袖筒里钻出来,打个旋,挟走你的笑声。而抬眼之间,天上地下已茫茫一片。寂寞就在你的眉宇间簌簌而落,覆盖了所有的色彩,充溢了整个心胸。
东坡公初登仕途,便以其超人的才气轰动文坛,果然是“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然贬官黄州,身同囚系,与流放已无二致。赤壁辞赋名噪一时,脍炙古今,众人多
看到大江东去的英雄豪气,只见得渔樵于舟渚之上的旷达,又有几人曾留意,在东坡寄情山水、快意诗酒的背后,是“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凄恻,是“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孤愁。寂寞,那是学术达到峰巅时的独孤求败,是超世拔俗的高贵人格与一个时代的决裂,是置身于人群中却无法摆脱的刻骨铭心的冷落。
寂寞如诗。温婉、含蓄而深沉。浓浓的诗思从远古流淌而来,淌过毛诗,淌过楚辞,淌过唐风宋韵,一直淌到雨巷和康桥。撑一把油纸伞,独自徘徊在悠长悠长的雨巷,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漫漫长诗,抒写着永恒的寂寞。
寂寞如酒。听一曲敲窗夜雨,斟一杯疏梅月影,直面失意,独自啜饮,这便是古意吧。酒是曼妙的,让你醉,让你醒,让你忘忧让你忘形。自古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就着寂寞下酒。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滋味?
总想邀约稼轩,挟酒登舟,访五陵遗老。惜稼轩不许。稼轩的心中只有中原。几经“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取东家种树书”的疼痛,稼轩却痴心不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最终却只能仰天长叹:“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辛弃疾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辛弃疾的寂寞,最痛苦,最深刻,当是寂寞的极致。
〖老师点评〗
诗词是插花
诗词是文苑奇葩,采撷一朵别在文章的衣襟边,很别致,很浪漫。这种传统装饰,在文字的世界是最昂贵、最精致的装饰。
本文作者围绕“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一句诗,巧妙地以自己的文化积累为依托,转虚成实,精巧构思。读来文采斐然,余韵悠悠。首段精美的排比比喻句盛满了古典诗词的琼浆,犹如一束束芳香艳丽的花朵,灿烂了阅卷教师的眼睛,突出了寂寞的诸多表现,让疲劳繁重的阅卷突然变得兴奋。第三段用刘长卿的诗句,表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仕途多艰,群体性格容易淡隐而寂寞。第五段将欧阳修、李清照的名句像插花一样聚集在一起,共同说明寂寞的清怨,使诗的光芒悬浮在文字上空,灿烂成一片文采飞扬的云霞。第七段单用苏轼的名句,第八段化用戴望舒的《雨巷》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让诗词花瓣摇曳在抒情与议论之中,使诗香之美粉饰着阅卷教师的笑容。而最后两段,同样化用和引用诗词意境,揭示了寂寞下酒的灵魂的苦楚。
全文名句、意象、意境、典故合为一体;古代诗词与现代诗歌融为一炉,展现了诗词底蕴的强大魅力。试想:如果抽掉文章诗意,换成另一种文字表达,还有这样斐然的文采让读者惊喜吗?这就是诗词运用的妙处。
2.诗词底蕴(2)
〖例文二〗竞赛佳作
一蓑烟雨任平生
河北衡水中学 才子昕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为奇迹而生,携坦然而去”,便是你,苏轼,一个传奇的名字。
你是那样的旷达,在“缺月挂疏桐”之时高唱“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你是那样的淡泊,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你又是那样的坦然,在蛮夷之地惠州竟也能写出《谪居三适》这样的名作。
我知道,你也有过“挽雕弓,射天狼”的志向,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放;我知道你的才能百年第一,无人能比;我知道你初出茅庐便名扬天下。你简直就是一个奇迹。可你却那样的锋芒毕露。高处不胜寒啊!你成了众人讥讽诽谤的目标。你官居高位却又似乎不那么
快活。你是否也会为浮名所累,被卷入世俗、无法自拔,在那名利的烟雾中徘徊迷醉?
感激上苍,给了你闭目凝神、回眸静思的机会。乌台的烈痛、黄州的孤独帮你驱散了绕在眼前的烟雾,帮你听明了内心最真纯的呼唤。
在那样一个月夜,你“举杯邀明月”,“起舞弄清影”,慨叹自己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呜呼!甚也吾锋芒毕露哉!名利都是身外之物,要它何用?唯有读书养性,引觞独酌,才是人生的乐事。即使寻不得,,高山流水"的知音,谈不得陶公的,,七弦琴",仅能,,侣鱼虾而友麋鹿",又有何惭?”
你是那样的单纯,单纯到无法适应政局的多变,只得投身于文化的博雅之塔。你追求最自然的美丽,“枝上柳绵吹又少”,“淡妆浓抹总相宜”。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仕途偃蹇,命运多舛。经历了风雨之后的你终于看透了这一切,“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你醉心于饮酒作赋,徘徊于胜人名家之间,你不屑于沾染尘俗,着心于文化之魅力。人世的坎坷你已历尽,再多的苦难都已不成牵绊。你已超然。“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古往今来,苏子一直是旷达的代名词。然而现在我才发现,他的旷达来自他的坦然。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从儒到道的过程,苏子却传奇般的儒道融汇:儒的积极应世,却有道的超然。
淡泊坦然,醉心诗文,便是苏子。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老师点评〗
诗词是胭脂
胭脂透着健康的红,散着迷人的香。诗词是被平平仄仄的规律碾压得最细腻,被押韵、对仗加工得最芬芳,被七律、绝句、词牌包装得最精致的胭脂,存放在古典文学的书盒里。文章应该是女子,需要“浓妆艳抹”一番才会有回头率。
作者为了突出苏轼超然旷达的人生品质,一开头就直引苏轼的名句,且单独成段。第二段直引他人对苏轼的人生评价,将文章底蕴瞬间营造出来。主体部分铺展苏轼人生,全文总计13段,除第5、11、12自然段未引用外,共有10个自然均引用了名句。其中三处是名句独立成段,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文章除引用苏轼名句以赞颂其精神人格外,还引用李白、柳永等名句,给文章变换一种豪放与婉约的基调。
如果说这篇文章是一个身段美妙的少女的话,那么引用的古诗就是抹在她笑靥上的胭脂。多准备些美丽的“胭脂”,让诗词幽幽的氤氲气息扮美自己的文章。
本文获“第七届全国中小学生文化作文大赛”河北赛区初赛一等奖。
3.诗词底蕴(3)
〖例文三〗文学散文
寻找前生诗的江南
曲巷弓桥呜翠蝉,花繁如锦笼绿烟。
欸乃一声春归处,梦回千次水江南。
江南,如诗、如画、如魂牵的前世,似雾、似烟、似梦萦的今生。
生在北大荒的我,在唐诗宋词的余韵中无数次的向往过江南的绮丽多姿……对着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望着北方的莽莽河山,我无从想象纤丽秀美、清韵流转的江南风光。那古诗词中认识的江南,就此化做我魂梦中的前生,遥远地生活在微淼的烟波之中。
直到来到江南,我发现我终于走进了令我陶醉过千万次的唐诗宋词的意境。看到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夏;看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湖光春色;看到高大浓密的法国梧桐那鲜秾艳丽的秋景;还有“踏雪寻梅时”“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冬趣;也看到“山衔落日,水映斜阳”的寻常景色;吹惯了北大荒打在脸上如针刺一般透骨的冷风,蓦然走在“沾衣欲湿杏花雨”中,沐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我常常就这样梦一般地站住,痴痴地呆愣在古诗词中早已熟悉的江南,寻找我前生的影子。我看到了李白举杯邀过的明月,对过的花影;东坡咏过的大江东去、三国赤壁;也赏过易安居士那“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何需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的桂花;也曾在“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的时刻陶醉在点点梅光中,沉迷地忘了夜色已深;也曾发出“共君今夜不须眠,未到晓钟犹是春”的邀请……
诗的江南。行,也是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卧,也是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睡梦里听了一夜的雨打芭蕉,醒在处处可闻的啼鸟声中,又看见经了昨夜的雨疏风骤,因而绿肥红瘦的海棠。
可曾误入藕花深处,惊起过那一滩鸥鹭?可曾在东篱把酒黄昏后,让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其实在我贪婪的眼睛里,江南本就是一卷长诗,是我前世今生永远的吟哦。漫步于江南,我只想成为这卷长诗的一个标点。朋友们啊,请不要笑我痴狂,也不要怪我流连…… 〖老师点评〗
诗词是骨骼
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远行的诗,可以兴、观、群、怨。从《诗经》开始,经过唐风宋雨的熏陶濡染,经过元曲明戏的扩张渗透,跋涉几千年路程,诗歌终于走到了今天。这些经过时间检阅的诗词,每一句都可以支撑起文章的骨骼。随手拾起半章断句,都收藏着历史的烟尘,沾着魏晋的风月。
本文一路走来,都是循着诗的轨迹,沿着诗的骨骼走进文化的江南。看看吧,这是诗的江南,还是江南的诗?是在江南寻诗意,还是在诗意中寻江南?湖光春色、接天莲荷、梧桐秋日、冬梅寻趣,还有那些被诗包装的江南名花,让人感觉行、卧都是诗的江南,在文化乳汁中长大的江南,流韵生香的江南,仿佛前生就拥抱过的江南,终于在一句句古诗词的牵引下完美抵达我们灵魂的深处。
一个诗的王朝,一个王朝的诗,浓缩着多少悲欢离合,透着多少哲理与诗情!一篇文章能容下多少生活的感慨?能盛下一声王朝更替的叹息吗?一片月影飘过,就足以压垮很多文字。用诗词构建文章的华美殿堂:押韵的雕梁画栋,对仗的飞檐翘角,会营造一个诗意的建筑。
4.诗词底蕴(4)
〖例文四〗文学散文
很小的时候江南就是一个梦,那是从古诗词中繁衍出来的遥想,在时光的流失中摇曳浅回,不经意间长大成一串郁郁的倩影。
说到江南不能不提的是荷塘和杨柳。古代的文人似乎都固执地将荷塘和杨柳视为江南的象征,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从“杨柳岸晓风残月”到“菱歌泛夜,羌管弄晴,嘻嘻钓叟莲娃”。柳永这厮也实在是个罪人,据说辽主完颜亮就是读了
他的《望海潮》后垂涎江南的秀美,才终下决心挥军南下的。江南的诱惑由此可见一斑。我有幸去过一次,陌头或村外随处可见的池塘横卧着疏密的荷叶,绿萍无赖地凝漾在水波上,风缓云静,柳湾竹桥也只有在这水的依傍下才更显出柔美来。
江南的雨也是极有灵性的,像是小提琴上弹奏的名曲,舒缓而多情。记得看过一则广告,娴静的女子在烟雨中撑着一把细骨精致的竹伞,名曰天堂伞。不过我想这伞在北方是不大适用的,北方的雨铿铿有声,连着游荡的寒云卷向天边,是容不下这种雅致的。也只有在江南的雨中,在春潮晚来的涧雨,在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在家家蛙鸣的黄梅雨中,这种伞才能如半开半醉的花风姿生媚。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江南的女子为何都那般的柔弱含情。不过有的人是不大能受得了江南雨的绵长,那就去看看雨中的山吧,烟气笼罩着模糊的远峰,流翠映入其中,像水墨画渲染的轮廓,更何况这里还有江南最值得回味的新茶呢。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我是极度羡慕杜牧的,晚唐盛世的余威不在,北方正是战乱风云,他却能下放到这个温柔乡里过几天舒心的日子。这并不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空谈,可是如果人家根本就不让你负这个责呢?所以还是随杜牧下江南吧,十年一觉赢个薄幸名。江南的女子也绝不会像虢国夫人或是杨贵妃那样飞扬跋扈,她们是小家碧玉的典型代表。要不为什么几百年后风流倜傥的乾隆不厌其烦地数下江南呢?恐怕不会只是贪恋这里的水村山郭吧。
说到底,江南的魅力在于它并不只是一个地理范围,更重要的是代表了一种千百年来文人心中守候和珍视的文化氛围,他们心照不宣地将其点缀和流传,作为理想中的精神家园,而江南也因水般的灵动渗透与融入了这种诗意的寄托,至今仍鲜活不衰。试想,如果将白娘子故事的背景由西湖畔移到大漠孤烟直的塞外会少了怎样的韵味?那些听着寒山寺的钟声或是在水港舟头流连的游人,更多的也是为了寻找在诗词中营造的关于江南的梦,景色倒在其次了。
能不忆江南?
〖老师点评〗
诗词是精气神
古人认为,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精气神”。古人修炼以蓄精为基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文化底蕴类文章以积累为基础(蓄精),靠运用增添气质(化气),以巧智孕育神韵(化神)。至于追求炼神还虚的返璞归真之境,那是文章大师的专利,可追求不可强求。
本文妙在蓄积浑厚,运用自如,化用精妙。是具有“精气神”的美文。看吧:印象中的江南,雨是平平仄仄押着婉约的韵,杨柳岸是思恋的舞台,文人当然是“十年一觉赢个薄幸名”的风流倜傥,乾隆的睡梦里中还舞着江南女子纤柔的柳腰,白娘子的传说美化着生命的想象,连伞也如半开半醉的花,风姿生媚……美景、美人、美事,美美地想,美美地品,能不忆江南?
江南的美是曾经鲜活在历史记忆中的倩影,点点滴滴的魅力被作者整合得神气充沛,韵味无穷。没有厚积、深思、才气、经验,如何能写出如此妙文?
5.诗词底蕴(5)
〖章节小结〗
让诗词之光照亮人生的考场
如果说中国文学是一串珍珠的话,那么诗词就是珍珠的光芒。让几千年闪烁的光芒照耀考场作文或文学创作,是不是会让这些先人的智慧再次洞彻读者灵魂,让他们震颤和共鸣呢?
诗词小用可以增强文章文采,因为诗词是“插花”,是“胭脂”,可以扮俏文章。诗词大用
可以作为全文构思,因为诗词是“血肉”,是“骨骼”,是“精气神”。把“老师点评”连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观点,把整个教程的观点合起来,就是一个系统的理论。
这就是本教程“分割理论”的做法,它避免了大片理论对读者灵性和感性的摧残,而灵性和感性才是文学的根本。所以我尽量用散文和诗的语言、诗的灵性引导和点燃读者的灵性,我希望我想表述的理论是一种给读者的感悟,而不是一种干涩的教条。
整个教程就将循着这样的思路展开,希望读者一路走下去,在风光旖旎、芳草鲜美、惊奇迭现的精美的义字景观中,感性地滋养自己义学的灵性,在文化的芳香和缤纷中,感受一次高贵的文学“灌顶”。让我们重新回到诗词中来,看看诗词怎样美丽着我们的文章。
试想,如果《江南印象》没有活在民歌里的采莲女,没有依依杨柳的情怀,没有让春潮晚来急的涧雨、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家家蛙鸣的黄梅雨,依着风流软语的杜牧,江南还有什么?也许就只有自然形态的水。而那条《江南雨巷》里如果没有丁香女孩,没有汪伦那坛粗糙的酒酿就的无贫富差异的情,就剩下一条原生态曲折的巷子,还有什么诗境?《寻找生前诗的江南》如果没有直接引用和化用那么美的诗句,生前的江南如何能丰满,与常人眼中的江南还有什么区别?……
读古诗是用古人的灵感之火点燃自己思维的发动机,让自己的生命与古人的生命在艺术的天空同步飞翔;引用古诗是让自己的灵性与古人的灵性牵手,在智慧的对接、融洽、整合中提升自己。所以在作文和文学创作中引用化用古诗,可以作为一种学识装饰,可以作为一种文采炫耀,可以作为一种风雅展示,可以作为一种精神沉淀,可以作为一种角度构思。
而现代诗歌,是汉语从“五四”断层以来,对汉语运用最有意义的探索。它试图在更宽泛的韵律与节奏,更参差的形式与审美的意蕴上对文字进行新的组装,使其浅白中蕴涵深意,简单中描述意境,长短中顿挫音韵。
在教与学中我们遵循作文规律,把平时习作与文学创作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习作与古诗的精致完美结合,使我们的作文思维永远与文学的目标同频共振。
1.历史底蕴(1)
历史底蕴是以厚重的历史积累作为写作之源,以典型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历史传说、历史制度、历史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古迹、历史文化记忆、历史文化精神、历史人文素材等为材料,将历史的启示与现实结合,表达作者对话题或事物的深刻看法。
历史是一座挖掘不完的金矿,是昨天对今天的复制与粘贴,是人类成长的过程与记录,它跟现实社会的关系是人与镜的关系。古人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之说。那么让我们掉转视角,或漫步于历史的曲折小巷,去寻觅至今仍然芳香四溢的轶事传奇;或跋涉于历史的雄山大川,去看英杰豪侠驰骋疆场的雄才大略;或徜徉于历史文化的古迹废墟,去感受肃穆的建筑群上盘旋的民族文化精神;或游走于苍老的历史古道,去捡拾智慧的典故与哲理趣闻;或打开历史的天秤,看价值表上整整一个民族精神质量的刻度……然后用一根“主题”的线,一颗思维的针,将历史与现实编串起来,站在历史基石上的一篇美文就宣告诞生了。那些曾经在历史的天空闪烁着人性和诗意的矿石,它们的光芒将覆盖所有的文字,让文学高大起来。 〖例文一〗考场佳作
菊花飘香的时节
重庆一考生
当清爽的秋风将天空吹向更高远,当陌生的孩子望断最后一只南飞雁,当枝上的绿叶换上橙黄,当一点点微酸已着枝,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时节。
“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的打铁声了吗?清风拂抑、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
熊熊的烈火陶冶着高尚的情操,嵇康,这个时代的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的生活,和任何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入仕吗?是否忘了《与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的言辞已经向所有人宣告他对仕途的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的生活,不要让世俗的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的幽香。
是否还能记起那个置楚国相位持竿不顾,依然决定“曳尾于涂中”的庄子?这个“心如澄澈秋水”,身如不系之舟的清高之士,拥有举世的才华,然而却不曾向权势显贵屈服,一生过着清贫飘零的生活。你是否也想劝他入世,期望他能为祖国为社会为黎民百姓做番大事业?是的。所有人希望如此。然而,庄子自己就是一棵树,一棵捍卫心灵月亮的树,如果你硬要将他拔起,种在污秽的社会泥土里,他将立刻枯萎死亡。就让他永远地做一棵树吧。他身边会有一株傲岸的菊花相陪。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面对滔滔江水,面对彼岸的乡亲父老,一代霸王也不由泪湿衣襟。江水已随他人姓,美人自刎在怀,是乘船逃走,重整旗鼓,还是投身乌江,“死亦为鬼雄”?如果你正在项王身边,是否会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呢?江东父老们也期望项王忍辱负重,说不定历史就会为此改写,然而项王最终选择自刎。他认为应该死得有尊严,他认为那才是他的英雄本色,一枝菊花的生命形态枯萎了,但花香永世留香。
或许这就是生命的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的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的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的期望,抛开他人的劝阻,向着自己的认识迈进。
当清脆的打铁声从远方传来,当远古的大鹏展翅欲飞,当滔滔的乌江向天咆哮,便又到了菊花飘香的季节。
〖老师点评〗
历史是远古的画
历史随时间远去,但历史并没有消逝。历史被岁月收藏在它的画室里。
本文选取嵇康、庄子、项羽三个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以高洁的菊花象征其品格,将人物自我的认识与他人期望的关系寓于生动形象的语言中。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一幅旷远的画面,想象丰富,文情并茂,引人入胜。结尾两段升华主题,前后照应,行文自然流畅。“菊”的传统文化内涵被三个小标题提示得深刻而全面。
采用情景再现,将历史人物最典型的生命瞬间直观地展示出来,让我们透过文字看到了躲在历史烟云后面那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些画面和那些抒情、议论一起,感性地证明着文章的主题。这样的画面其实很多,轻轻吹开岁月的尘土,它们就活泼地蹦出来了。找一找,你会有很多收获。如果给自己的生命日历挂上许多历史的画卷,生命就会变得厚重、深刻、宏大。历史的土壤里也不仅仅只有菊,一束束被诗歌熏得散发着古典芬芳的花朵,正摇曳在时间的风雨之中。多采撷一些,插在自己的文章里,会生出婀娜的风韵。
2.历史底蕴(2)
〖例文二〗竞赛佳作
苒苒物华间,悠悠中华情
南乐一中 杨乔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那是《诗经》中的一汪清水,在水一方的伊人;那是华美的楚辞,熠熠生辉;那是孔孟
第六篇:《满分作文引用诗文美句集锦》
四法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
满分作文引用诗文美句集锦
引用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记叙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请看2008年中考满分文引用诗文美句集锦:
1.秋日里,在草堂与杜甫一起仰天长号“八远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体会诗人背井离乡的心酸和穷困潦倒的无奈。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丽的轻纱,我不愿显得呆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入冬,我手捧着亲爱的书,在火炉准备一杯热茶,就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温习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利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衾不暖锦衾薄。”的塞北风光。依偎在窗前,描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苍凉景象……(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3.且看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气概,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看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苦比邻”的胸襟……(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王勃》)
4.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脉脉此情谁梦”的,寻不到“妨把浮名,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寻不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5.“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遥望历史的蜀地,回想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伤的眼泪潸然而落。(德州中考满分文《我依然为蜀国纵情悲歌》)
6.“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日照中考满分文《我依然懂您》)
7.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重踏“雨邑清尘,柳色青青”的一片美景,饱览“苍苍翠微,蝉鸣幽深”的致远宁静,感受历史的一片沧桑。(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
8.他仰头望望天空的飞鸟,是那样自由,朝着梦想奋力翱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满心悲愤,他转身一跃。他的一跃,凝成了一条弧线,宣明了满心的爱国情怀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潇洒!(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这样潇洒》)
9.揭自然面纱,拥美丽怀抱。自然绝不会单调,因为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点缀;自然绝不会孤独,因为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陪伴。(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0.窗前捧诗词,邂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女子愁情愁几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年少的你是幸福的。可命运之神却没有垂青于你,让柔弱的你承受多舛的磨难,文物丧失,丈夫远逝,金兵南下,带着对明诚的追忆,国家的担忧,你在“满地黄花堆积”的秋夜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倚窗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捂胸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望雨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1.文天祥虽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透彻的人生观,但依然被俘,也未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宋王朝,但有谁会说他不是一位千古难求的民族英雄?(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遍地野花芬芳》)
12.在通往山顶的过程中,我会尽情的享受那鸟语花香,细水长流;会坐在石阶上,享受“清泉石上流”快感;会体会那“人闲桂花落”的闲情;会聆听那“时鸣春涧中”的天籁之音;会享受在那崎岖小路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会享受“万花丛中一点红”,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惬意。(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一路风景》)
13.当年华流过,在每个时光的间隙中享受听雨的惬意。或是“小楼昨夜听风雨”的干净,或是“润物细无声”的柔美,或是“雨后全无叶底花”的潇洒,都是一种纤尘不染的天籁之音。(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4.在夕阳欲颓时分,听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无奈轻叹,听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吟咏抑郁,听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雄浑……我聆听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在浮华间尘埃落定的声响,是一首婉转的乡曲,催落心底的泪。(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5.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淄博中考满分文《李白其实很快乐》)
16.大自然就是一口大教室,那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们看到大海,就可以学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壮阔胸怀;我们看到大山,就可以学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的崇高思想境界;我们看到小溪,就可以学到“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的对知识的不断积累。(临沂中考满分文《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
17.你好!你是“月上柳梢,人约黄昏”的清幽,你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壮阔,你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你是“无边丝雨细如愁”。你是我的最爱——文学,我心中绚丽多彩,永不消逝的彩虹。(天津中考满分文《文学,你好》)
18.失意时吟一曲高歌向天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得意时,“恰似沧海巫山,看遍浮华万千,不屑过眼云烟”。成功时,“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要“至凌云处仍虚心”;失败时,有不坠青云的傲岸,有“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倔强。(天津中考满分文《文学,你好》)
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
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一)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如03年福建考生的《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
“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
的内涵。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如04年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辨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二)全篇引用。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整段引用的如:
“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2000年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而全篇引用的,2003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二、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
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这一点,2004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白居易的《琵琶行》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与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衬,其行文结构与情感抒发融合无间,曲尽长篇歌行体诗歌之妙。《琵琶行之父母有情》这篇作文妙就妙在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三、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
语言是文章的第--关口,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能够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2001年南京考生蒋昕捷的《赤兔之死》,2002年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2003年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值得一提的还有2002年江苏考生写的五言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其语言脱胎于古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以一位才华横溢有志投身西部大开发的青年作为叙事的中心人物,写得像模像样。请看其开头: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五岁进小学,九岁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此生条件好,工作不愁找。东家婆也夸,西家婶也赞。姐弟笑盈盈,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传遍南京城。”
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作者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驶语言的功力。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是不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
四、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
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例如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可以联系自己对屈原的理解来改写,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化感悟。下面是笔者在作文课上为学生所作的示范:
“漫漫长路,我能追寻到什么呢,我又能拾掇起什么呢?屈子的脚步声清晰地在耳畔回响着,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身影似乎总在眼前晃动,诠释出了一种精神的内涵。
精神路上的追寻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也许我们从来就无法摆脱这种宿命的折磨。难以宁静的汨罗江啊,一朵涟漪拨弄起无尽的思绪,在跋涉的途中牵引着你我的方向。
漫漫长路,终极的目标始于脚下。生的价值,死的分量,让脚印去求索,让过程去评判。”
这种写法既能忠实于原诗(文)的内涵,也能闪现出个性创造的光辉,不失为作文“出彩”的一种途径,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到。例如笔者学生王诗红所写的《千古心情》:
“千古心情,是慈母手中的针线,是游子身上的衣裳。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残阳斜挂,小桥流水,风儿吹散屋顶的缕缕炊烟。鸟儿都归了家,而脚下的路却依旧连着天之涯。无边无际的远方呀,今晚我将会魂归何处?孤独的旅人,守望着满月的宁寂与苍凉:遥远的家乡,母亲是否依然伫立门前等候,温馨甜蜜的家是否也已燃起了炊烟?千古心情,是临行前母亲密密麻麻的一针一线,是临走时念念叨叨的叮咛嘱托;千古心情,是离别后游子声声深切的呼唤,是内心深处无数次的魂牵梦绕。千古心情,是母亲斑白的鬓角,是等待孩儿归来的瘦小的身影,是游子留恋的步伐,是频频顾首的期盼……
千古的心情啊,这千年不变的永恒。”
这个片段化用了孟郊《游子吟》和马致远《天静沙?秋思》的意境,将游子对故土和亲情的思念表达得细腻深婉,典雅蕴藉。2002年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也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
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2001年天津考生的《新六国论》和2004年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新六国论》从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提出六国破灭是“由于六国国君缺乏诚信”的观点;然后紧扣“诚信”剖析史实,论证观点;最后化用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名句,以“前人之鉴,后世之师。后人哀哀而不鉴之岂不更让人悲哀”收尾;文章立意深刻,分析独到,闪耀着个性的光芒。而《〈孔雀东南飞〉新传》则是“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
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实际上,以上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引用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巧妙地运用引用,能使说明文更显生动,能使议论文更见雄辩,能使记叙文更具文采,能使散文更现魅力。请看2008年中考满分文引用诗文美句集锦:
1.秋日里,在草堂与杜甫一起仰天长号“八远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体会诗人背井离乡的心酸和穷困潦倒的无奈。欣赏美国诗人狄金森的:“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丽的轻纱,我不愿显得呆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入冬,我手捧着亲爱的书,在火炉准备一杯热茶,就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温习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利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衾不暖锦衾薄。”的塞北风光。依偎在窗前,描绘“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苍凉景象……(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母亲一般的温柔与无私,辛勤地哺育着世间万物;夏季,炎热的季节里,是风,送来了凉爽。阅读风,感受它的温柔与体贴。(安徽中考满分文《我在阅读中得到了快乐》)
3.且看那“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气概,看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阔,看那“海内存知己,天涯苦比邻”的胸襟……(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王勃》)
4.这个年代,没有宋词,所以,我寻觅不到“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的意境,寻觅不到“千金纵买相回赋,脉脉此情谁梦”的,寻不到“妨把浮名,换了浅斟你唱”的无奈,
寻不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的悲凉,在这个没有宋词的年代,我却固执地认为,那是世上最美的乐意。(苏州中考满分文《聆听美妙》)
5.“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惧身后评……”,遥望历史的蜀地,回想那些熟悉的面孔,感伤的眼泪潸然而落。(德州中考满分文《我依然为蜀国纵情悲歌》)
6.“何当共剪西窗,却话巴山夜雨时”,漆黑的夜掩盖不住你不断落下的泪水,绵绵的家愁萦绕在倾盆大雨之中……(日照中考满分文《我依然懂您》)
7.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重踏“雨邑清尘,柳色青青”的一片美景,饱览“苍苍翠微,蝉鸣幽深”的致远宁静,感受历史的一片沧桑。(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历史的足迹》)
8.他仰头望望天空的飞鸟,是那样自由,朝着梦想奋力翱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满心悲愤,他转身一跃。他的一跃,凝成了一条弧线,宣明了满心的爱国情怀与“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潇洒!(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这样潇洒》)
9.揭自然面纱,拥美丽怀抱。自然绝不会单调,因为有“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点缀;自然绝不会孤独,因为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的陪伴。(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0.窗前捧诗词,邂逅李清照。庭院深深深几许,女子愁情愁几何?“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年少的你是幸福的。可命运之神却没有垂青于你,让柔弱的你承受多舛的磨难,文物丧失,丈夫远逝,金兵南下,带着对明诚的追忆,国家的担忧,你在“满地黄花堆积”的秋夜里,“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你倚窗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你捂胸叹“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望雨感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江西中考满分文《有时,我也想化作一缕清风》)
11.文天祥虽有“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爱国情怀,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透彻的人生观,但依然被俘,也未能挽救风雨飘摇的宋王朝,但有谁会说他不是一位千古难求的民族英雄?(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遍地野花芬芳》)
12.在通往山顶的过程中,我会尽情的享受那鸟语花香,细水长流;会坐在石阶上,享受“清泉石上流”快感;会体会那“人闲桂花落”的闲情;会聆听那“时鸣春涧中”的天籁之音;会享受在那崎岖小路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会享受“万花丛中一点红”,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惬意。(赤峰中考满分文《享受一路风景》)
13.当年华流过,在每个时光的间隙中享受听雨的惬意。或是“小楼昨夜听风雨”的干净,或是“润物细无声”的柔美,或是“雨后全无叶底花”的潇洒,都是一种纤尘不染的天籁之音。(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4.在夕阳欲颓时分,听李清照“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无奈轻叹,听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吟咏抑郁,听苏轼“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雄浑……我聆听到的是历史的沧桑在浮华间尘埃落定的声响,是一首婉转的乡曲,催落心底的泪。(淄博中考满分文《聆听,其实很快乐》)
15.你不是没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少不更事,不是没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积极乐观,不是没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昂扬自信,不是没有“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豪情壮志,然而最后的你却也发出了“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黯然,“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的沧桑,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坎坷。(淄博中考满分文《李白其实很快乐》)
16.大自然就是一口大教室,那里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知识。我们看到大海,就可以学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壮阔胸怀;我们看到大山,就可以学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编辑提醒:请注意查看“诗词之美 作文”一文是否有分页内容。原文地址更多相关文章注:诗词之美 作文一文由免费提供,来源于网络。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转载引用时保留。否则因《》一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请自负,。
最近更新热点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诗词意象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