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所传达的“为学与为人”和“为人”教育理念

为学与为人 清华精神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学与为人 清华精神
上传于||文档简介
&&领​导​说​话​实​录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古典新义:张晖的为人与为学
 来源: &
说到张晖的治学经历,我要引用他大学入学之初在日记扉页上题的一句话:“大学不为风花雪月,而为真正的事业与爱。”
张晖从小生活在孤悬海上的崇明岛,一个四世同堂的普通工农家庭。他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对民国时代很感兴趣,可能因为他从小是他曾祖母带大的。老人跟他讲的很多事情都是民国时候的事情,所以他会对那个时代有一个特殊的兴趣。
张晖《朝歌集》里面收录了他的高中同窗好友维舟写的《平生风义兼师友》。这篇文章介绍了他中学时代求学的过程。张晖并不是少年天才,但是到了高中时期,他突然对古典诗词、红学和明清史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1995年他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大学三年级时他的学年论文提交了龙榆生。这是张晖的成名作,当时他只有21岁。论文出版以后在学界引起非常大的轰动。
之后张晖2002年去香港科技大学读博士,遇到陈国球教授。陈教授的治学方式基本是欧美系统的理论训练。刚开始陈老师并不是很看好他,两个人经常发生小的矛盾,因为张晖非常固执,老师说什么他不是完全接受的,他会有一个反应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他们两个人找到了共同的兴趣,也就是张晖的博士论文《中国诗史传统》。然后到2008年、2009年张晖到台湾跟随严志雄先生,开始接受耶鲁学派文本系读的训练,开展明清诗文的研究。这是他最后阶段的主要治学方向,也是他后来到社科院文学所以后不断推动古典文学新义主要的方向。他主要从事词学、古典文论、明清诗文研究。在年期间他的著书和编撰整理的书稿一共有15部。
经过一年多的宣传,在许多人印象中张晖是一个很苦情的人,其实不是的,他是一个读书非常有乐趣的人,在生活中也非常幽默的。他也有比较放松的状态。
他说“人都会死,关键是活着的时候做些什么而已”。他的专著一共有八种,我们现在看到的主要是《无声无光集》和《朝歌集》这两部。《帝国的流亡》是张晖生前所做的最后一个课题。他觉得这本书有可能是改写中国古典学术的著作,但是很可惜只完成了不到一半。即将出版的是《易代之悲:钱澄之及其诗》。以后还有他编撰整理的八种书,主要是《黄侃的学术与人生》等。《龙榆生全集》在师友帮助之下,估计明年应该可以出来了。
他还是《清代文学辑刊》的执行主编,在社科院还从事“中国近现代珍稀史料丛刊”的编选工作。他在生前最后一星期在张罗的事情,就是《近代文学评论》,也拟订了几期杂志大概的选题,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做,他就在日突然去世了。
他的成名作《龙榆生先生年谱》是硕士一年级时出版的。当时吴小如先生看到张晖著作的时候对他有一个评价。对这个评价张晖一直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期待非常高。自己到底怎样做下去,如何超越?他的精神支柱是“诗史”,台湾书局版和三联书店的修订本。应该是张晖最为系统的一部著作,它全面系统地考索“诗史”一词在文学历史上的状况。《中国“诗史”传统》是对《诗史》的修订。
他两部流行度比较高的散文,一部是2013年的《无声无光集》,一个是刚刚出版的《朝歌集》。他在《无声无光集》自序里说:“在嘈杂的市声与闪烁的霓虹中,面对无声无光的石塔,我日复一日地读书写作,只为辑录文字世界中的吉光片羽。本书所收录的这些文字,即为我几年来在编校古籍、撰写论文之外的部分感想,正是书中这些有声有光的人与文,陪我度过了无声无光的夜与昼。”他去世前一天下午拿到了《无声无光集》的样书,我记得我回家去的时候他正在拆这个样书,一本一本地看,然后我们就去了医院,这是他生前看到他最后一本出版的著作。
《朝歌集》当时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说唐人李欣有一首《送魏万之京》里面引用到朝歌意象,寄托的是他当时从香港和台湾回到北京的激悦心情。另外一方面就是他忽然发现他回到这个学术现实,已经和上世纪九十年代或者2000年他离开的时候有了巨大的变化。他在北京、在中国,看到的是一个相对犬儒主义盛行的状态,他感到非常痛苦。特别是《朝歌集》里面第一篇是写《封神演义》的一篇论文,涉及哪吒这样一个意象。这样一个意象最后我们看到几乎成为张晖个人生命的隐喻。有时候文字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张晖还有相当多没有完成的治学计划。他说:“我有时候觉得这是个末法时代,可是你要好好做,把东西留下来,要相信会有人看得见,即使只是非常幽暗的光。”这是他给他的朋友维舟的感触。他未完成的书里最重要的是他的帝国三部曲,现在出版的是第一部《帝国的流亡:南明诗歌与战乱》,第二部叫《帝国的风景:清初诗歌与山水》,第三部是我们待讨论最后没有定名的《帝国的记忆:崇祯之死》,估计他要写崇祯之死。这三部都是写清朝时候中国知识人选择和处境。这里简要介绍一下他的设想:《帝国的流亡》充满自杀、殉国等相关的内容。《帝国的风景》是说新朝来到以后,知识人在体制中或者体制外叙述山河的一个心境,那么怎么样面对新江山、新王朝,就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其实都是谈论他们对国家未来的一个态度。有关《帝国的记忆》我现在只知道题材是关于崇祯之死。
最后介绍一下张晖的学术理想。在他的《述志赋》写到“友人询问我的治学志向,我讷讷不能言,作为现代学术庞大体系中一名初级从业人员,我是不敢言志的,然而,我仍有自己的理想和事业”。我们后来是在他《古典文学的意义》看到相关的叙述:就是所谓好的人文学术是要研究者能够通过最严谨的学术方式将生命体验、社会关怀等融入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最终以学术的方式将时代的问题和紧张感加以呈现。现在看来他确实以他的生命来印证这个追求,他的学术和他的生命之间是合二为一的了。
我在整理他的遗稿时候发现在《帝国的流亡》笔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是对他人生学术经验的一个感想。他说:我生活在一个人文失落的时代,人文没有力量,人文学者没有社会地位。在我的大学时代,国学热在发酵,无论在南大强化班还是科大人文学部,都接受的是精英式的人文教育。然而,当我回到国内,发现学界官僚气氛浓厚,青年学人收入普遍偏低,为求生存,几无个人尊严可言。在现实中,我根本感觉不到文学的力量。于是,我开始寻找文学的力量。同时,又在质疑,文学为什么一定要承担历史使命?在这个人文精神失落,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我的文化和经济处境,类似于明代的遗民。但我时常自问:“是不是我一定要做遗民呢?不是有那么多人在‘江南逸乐’吗?”但是,难道我有权利去责问那些人,“你为什么不死吗?”我如何能以我之“是”,来定他人之“非”?
后来我对张晖生命评价的一篇文章里说到这段话,叫作“张晖之忧”。
王德威说“张晖的突然离世之所以给我们这么大撞击,因为他的不幸是我们所有人命运的加强版本。如果对于人文主义者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的时代,那么是不是曾经真的存在过那样一个好时代。”陈老师对他的评价说:“张晖是旷世不一遇的有为学人。从《龙榆生先生年谱》到《无声无光集》《帝国三部曲》等,张晖是对自己不断的超越,这是当下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最佳典范。”张晖的墓园在十三陵景区附近,紧挨着定陵。上面写着一句话:“他曾真正活过。”我选择这个墓园的时候也是想他会喜欢,因为明清阶段是他精神神往的时代,我想他将他自己的生命永远融入他倾心的那个时代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张霖
(本文据张晖妻子张霖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朝歌集》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整理)[责任编辑:张晓荣]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1-5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国学经典与教育练习题1-5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程水金教授在光明日报撰文谈国学教育与国学..~【学人堂】
&&&&&&&&&&&&&&&&
程水金教授在光明日报撰文谈国学教育与国学..&|&&|&
专家们认为,国学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引入高等院校的人文学科教育体系,与社会大众的“国学热”无论在心理情感上,还是在学术理念上,都有较大区别。社会大众的“国学热”缘于对当代社会各种浮躁肤浅之“快餐文化”的厌倦,以及亲近与了解本土人文传统的渴求;而高校的国学教育,则出于对当代中国高校人文教育模式的深度反思,是一种学术理念与教育思想转换的实践活动。
专家们普遍认为,当代中国的高等教育以及文史哲的学科分类,是照搬前苏联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除了按照中文、历史、哲学的学科划分,解构了人文学术体系之外,还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根据“厚今薄古”的思想原则,大量砍削和压缩与传统人文知识体系相关的课程,不断增设与当下相关的教学内容。二是以“概论+通史”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为基础,统编各类通用文科教材。经过几十年一贯制的推行,这种教育模式与课程体系已经从初始之弊演变为致命之疾:其一,就学术研究而言,文史哲的学科划分,“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学科之间“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彼此封闭,画地为牢。由于知识结构的单一,学术视野的狭窄,学术土壤的贫瘠,导致了学术风气的浮躁与浅薄,难以产生厚重的学术成果,至于学有本原、上承先贤传统、下启学术新知的名山事业,尤其渺渺!其二,就人才培养而言,“厚今薄古”的教育思想,“概论+通史”的课程体系,抽象化、教条化的观念灌输,抛弃传统,远离经典,人云亦云,导致了新生代人才的畸形发展。针对人文学科的培养模式形成造血功能严重不足的痼弊,一些高校开办旨在打通文史哲的“人文科学实验班”,将文史哲三个学科的“概论+通史”叠加起来,形成一种“拼盘式”课程体系。这种表面化的课程改革,不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抛弃传统、远离经典的抽象化、教条化教育模式,反而无端加重了学生的记诵负担。问题既已提出,也就预示着解决的路径。从根本上消除文史哲的学科壁垒,以简驭繁,必须精读人文元典,直奔活水源头,除此之外,别无良法。近年来各高校开办的国学院、国学班,正是在这种学术忧患的思想前提之下,几经周折之后,才峰回路转,稍现坦途。
专家们指出,高等院校的国学教育与社会大众的“国学热”,虽然不可等量齐观,但两股力量的合流及彼此呼应,从雅俗两个层面共同掀起了弘扬传统、复兴国学的社会思潮,是华夏民族积极参与未来世界人文精神重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经过广泛的交流与深入的探讨,专家们对于国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专家们认为:所谓国学,就是依赖中国传统的文字、音韵、训诂所指向的特殊思维路径,在融贯经史子、参究天地人的整体观照之中,研究中国传统的文化意识、思想观念、言说方式与行为方式;在当代学术文化的语境之中,融旧开新,再续敬德尊圣、平等向善、知止乐天的人文传统,培植理想的未来人性,构建新型的情理范式,重铸炎黄子孙的民族心魂;以独立自信的人文情怀,豁达开朗的文化胸襟,积极参与当代世界人文价值与全球普适伦理的文化重建。概而言之,融旧开新,再续华夏人文慧命;敬德尊圣,重铸炎黄民族心魂。这就是当代国学的文化生命与历史使命。
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是两个概念
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的关系,是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与会专家就此作了比较深入的学理探讨。专家们认为,昌明国学,弘扬传统,包含着彼此关联的两个组成部分:一个是国学研究,一个是国学教育。就其逻辑关系而言,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是国学的两个下位概念,它们虽有联系但更有区别,不可相互替代,也不可混为一谈,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思想混乱。前一阶段的舆情之所以出现许多关于国学的质疑,究其原因,除了个别学者对国学的本质与内涵以及当代国学的目的与意义缺乏清醒的认识之外,大多数人是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没有理顺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的关系。事实上,许多有关“国学”的争论与质疑,往往是由于“国学”概念漫无边际的滥用所引起的,而“国学”概念的滥用,又是与不明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的区别与联系互为因果的。
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的共性与关联,取决于中国学术的固有本质。专家们认为,中国学术具有两个最为明显的重要特征,一个是博雅平正,一个是知行合一。所谓博雅平正,是指视野弘通,涵识广博,立言平允,不事巧说。黄侃说:“中国的学问重在发明,不在发现。”意在强调整体贯通之后的阐发与推进,原原本本,反对标新立异,不为奇怪之说。因此,通观全体,学有本原,厚积薄发,博雅平正,是中国学术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至于中国学术之强调知行合一,乃人所共知的常识之论。“格物致知”与“修齐治平”互为前提,是中国传统的“大学之道”。以人生的亲证透悟圣经贤传,熟读深思,涵养生气,提升品格,也是中国书院传统的读书之法。则古人所谓“学”,就是“觉悟”,其目的端在透过文字的媒介,拨开心灵的混沌,激发道德的潜能,将语言文字所涵之义,化入实际的日常行动,变换气质,造就人格。这种“学”,不是纯粹的知性活动,而是知行贯通,“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是关乎身心修养的君子之学。因此,通观全体,学有本原,厚积薄发,博雅平正;熟读深思,涵养生气,知行合一,提升人格,无论国学研究还是国学教育,并无本质的不同。中国传统的杰出学人,不仅博雅弘通,学际天人,他们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君子人格与士人风操,就是万世不磨的道德楷模与人生典范。
强调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的共性与关联,并非无视二者的差异以致等量齐观。专家们认为,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在方法与手段,目的与意义,以至于在科研与教学的相长互动方面,固然存在着质的共性与量的关联,但二者也存在着本数与末度的差异。第一,国学研究的对象与材料,是传统的经、史、子、集所有四部经典,所涉及的问题也无限宽泛。就“学”的层面而言,既包括“天人之际”自然宇宙与人类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与相关问题,也包括“古今之变”各种文化制度的因革与风俗人情的变迁,林林总总,举凡中国传统的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都是国学研究的对象。就“术”的层面而言,也包罗宏富,小大不捐。大者如国医、国术、国艺;小者如卜卦、堪舆、悬空,无不借“国学”之名而攘臂于世。而无论是“学”还是“术”,其间科学与巫术共存,文明与愚昧相伴,真理与谬误杂糅,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也无庸讳言。然而,剔除伪谬,甄别美丑,汲取精华,去其糟粕,正是国学研究的根本任务与总体目标。但是,国学教育大为不同。国学教育既不能将所有这些对象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部搬进国学教室,也不可能没有本末之别与道技之分,让国学诸生漫无边际地信马由缰,泛滥无归,更不能舍大道之本而专从技数之末。可见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各有不同的内容与目标,不可混为一谈。第二,国学研究是学者的终身事业,因而既可以皓首穷经,博极群书,学际天人;也可以探赜索隐,专精孤诣,不遑其余。与此相反,国学教育无论是4年还是6年,在学制上有明确的规定,不可能在短期内读完浩如烟海的四部典籍;也不可能使诸生各自专习一经,孜孜数年方可卒业。因此,以国学研究的学术思路科范国学教育的具体操作,必然导致方向性失误,非贪博而流于泛,即求精而失于狭。由此可见,国学研究与国学教育,在时间安排与路径处理上也有很大差异。
专家们认为,国学教育以培养国学人才或者“读书的种子”为基本目标,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必须在有限的学制之内,达到一定的学术积累,完成相应的能力训练。因此,其课程设置,既要体现国学博雅平正与知行合一的传统学术特点,也要注重控源循流与取精用弘的基本知识结构,还要贯穿转识成智与融旧开新的创造性思维方式。专家们认为,黄侃、梁启超以及胡适等近代学人为青年学子开列的国学入门书目,可以给当代国学教育在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方面提供必要的参考。黄侃说:“吾国书籍之要者,不过廿余部。《十三经》而外,益以《国语》、《大戴记》为十五,言小学益以《说文》、《广韵》为十七,言史益以《史记》、《汉书》为十九,言诸子益以《荀子》、《庄子》为二十一,言文学益以《文选》、《文心雕龙》为二十三。此廿余书中,若深研而详味之,谓之专门可,谓之博学亦可,如此则不致有主伴不分之失。”当然,还应该加上一部《老子》。如果学者能在不太长的时间之内把这二十几部书读通读透,烂熟于心,既是通人之学,也是专家之学。专家们认为,作为国学奠基入门书籍,这二十四部元典既包含着“立德”做人的人生准则,也蕴藏着“立功”做事的历史经验,更蓄积着“立言”为学的基本功夫。因此,黄侃等前辈学人的经验之谈,值得当代从事国学教育的相关人士与相关机构认真借鉴。国学教育的课程设置,以及国学诸生的本硕习业,以及日后开展国学研究所必需的语言文字功夫,元典文献根基,一皆出在这二十四部书!以这二十四部书的知识体系及其价值功能作为“国学”的基本内涵,则“国学”概念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场合都不会出现滥用。
国学的学科定位
关于国学的学科定位,专家们一致认为,按照当前学科门类的划分,以上述二十四部书的知识体系及其价值功能为基本内涵的国学,应该是个大的“学科门类”或者至少是个“一级学科”,它不应该隶属于当代人文学科所谓文学、历史、哲学任何一个学科分支之下。否则,与国学教育的创办初衷相悖,也与传统国学的学术理路不协。专家们认为,创办国学教育的目的,第一,是要回复中国传统的博雅通观之学,从根本上消除现行文史哲的学科壁垒,实现现有学科的真正交叉与融合。第二,是要克服抽象化、教条化的教学模式,改变“概论+通史”的课程体系,通过精读人文元典,直奔思想的活水源头。因此,无论从学理还是从教学实践来说,将国学隶属于任何一个学科,都是不合适的。
专家们认为,以上述二十四部书的知识体系及其价值功能为基本内涵的国学,作为一个学科,其不同于现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鲜明特点,就在于它的基元性、整全性与通贯性。它的知识体系不仅涵盖所谓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容,也涉及语言学、文献学、考古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教育学、心理学、宗教学、伦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还涉及到中国古代数学、物理学、化学、医药学、工程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等自然科技的某些学科门类,甚至还涉及当今学科门类所无法涵摄的经学、预测学等学术内容。也就是说,打下了上述二十四部国学元典的基础,也就是为从事这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基础与知识体系,培养了从事这些相关学科研究所必需的文字阅读能力与思想关联能力。学者据此基础与能力,可依其性之所偏与兴之所致,去从事任何一个专门问题的研究。然而,按照现代教育的学科分类与课程体系所培养的“人才”,即使是文、史、哲相关学科的学生,都很难从自己所肄业的学科,能够轻松自如地走进国学元典,遑论其他文科应用专业。至于理工类的学生,就更是不得其门而入了。反之,如果有了上述二十四部书的坚实基础,由之而进入上述任意一种专门之学,则其手眼与心胸,就大不一样。道理非常简单,学术基础牢固,问题意识明确。如此本末有序,当然就不同凡响。清人张之洞所谓“由小学入经学者,其经学可信,由经学入史学者,其史学可信,由经学史学入理学者,其理学可信,以经学史学兼词章者,其词章有用,以经学史学兼经济者,其经济成就远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回顾民国时期之所以在现代各个学科都有杰出的学者与专门家,正是得益于这些学者本人在青少年时期皆有不同程度的国学元典诵读背景。
专家们认为,把国学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还只是刚刚起步,需要在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摸索与总结,“草鞋无样,边打边像”。在当前学科尚未成熟的情况下,有两种方式,不妨可作权宜之计:一是着眼于本科生培养,可以暂时不设二级学科,或者将一级学科与二级学科同名,在课程体系上仍然以元典精读为主;二是着眼于研究生培养,可以略依经、史、子、集的四部藏书分类法,但将其中附于经部的小学类独立出来与四部并列,按照张之洞《书目答问》所叙述的为学次第下设二级学科:即小学门、经学门、史学门、子学门与文学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与研究,形成了新的问题意识,或许也可以围绕问题意识重新考虑二级学科以至三级学科的配置。
与国学的学科定位及其学科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国学毕业生的职业特点与就业方向问题。专家们认为,国学不是一个具体的职业教育,而是整体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培养人文学科薪火相传的“读书种子”。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高等教育仅仅出于直接的功利目的,一味只是考虑就业出路,以随波逐流的媚俗方式考虑专业设置,而不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基础教育为主导,着眼于高素质精英人才的培养,这种舍本逐末的教育思路,难以?聚持续发展的学殖与后劲。纵观六十余年的中国教育,文科没有出现一个学贯中西的学术大家,理科没有出现一个诺贝尔奖得主。尤其令人痛心的是,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人民支付了无可估量的血汗代价,所得之“人才”却既不成“人”也不成“才”!这是不是教育思路出了问题,确实值得深思。由此而论,即使国学毕业生不是人人都去从事学术研究,但炼铸了磊落的君子人格,具备了高尚的精神境界,拥有了扎实的国学功底与深厚的人文底蕴,又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潜能,必然具有较强的工作与环境的适应能力,在社会文化事业中干什么都行,去哪儿都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中国有句老话:“秀才行医,笼中抓鸡。”道理就在于此!黄侃所说的“博学”与“专门”可以兼于一身,道理也是如此!因此,以就业问题质疑国学学科的设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
国学研究:照着讲、接着讲还是重新讲?
专家们认为,必须恢复与重建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与研究范式。以西方现代知识体系与概念范畴支离与曲解中国传统学术所谓“反向格义”的畸怪现象,再也不应该继续下去了。当代国学的努力方向,面临“照着讲”还是“接着讲”甚至改弦更张“重新讲”的学术选择。所谓“照着讲”,就是仍然按照当下现行的西方现代学术话语体系,继续支离与曲解中国传统学术。所谓“接着讲”,就是跟在当代新儒家后面,继续按照新儒学的学术思路,仍然以西方的知识范畴去阐释与发挥宋明理学的思想体系。但事实上,这两种发展路线,对于当代国学而言,回旋余地已大为有限。第一条路线已经将中国学术引向了歧途,大量的削足适履、生搬硬套,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假结论,充斥学坛,亟待正本清源。第二条路线仅仅将眼光放在宋明理学,不仅堂庑稍有蹙迫,且祀享程、朱而祧毁孔、孟,也未免数典忘祖。《汉志》九流十家,儒学仅居其一,尚有道家与墨家者在。仅以儒学而论,汉唐儒学与先秦儒学既别,而宋明理学又承汉唐儒学之后,则离先秦孔孟儒学初衷,相去何啻霄壤!况且清代乾嘉诸老?发宋儒空疏穿凿之蔽斑斑可寻,当今学者断难回护。有鉴于此,专家们认为,当代国学与其取径汉魏,规摹宋明,不如直奔先秦,在综合各家各派思想要义的基础上,吸纳其他文化传统的人文精髓,融旧开新,重建新的学术范式,则一切附会穿凿之说无须大力摧陷廓清,自必风流云散,尘埃落定。因此,着眼于民族自新,弘扬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溯始先秦,回归元典,改弦更张“重新讲”,建立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学术范式与话语体系,积极参与未来世界人文精神的重建,应该是当代国学努力的方向。(注:文章见日《光明日报》(第15版,国学版))[回首页] [TOP] [打印] [关闭]|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友情链接 | 加入收藏 |&|&&|& &|&&
欢迎加学人堂公众号:xuerentang99 ,分享最新大学新闻!
关注我们的公众号:xuerentang99
大学新闻:&
友情链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为人为师为学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