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评价对科举制的评价

乡试_百度百科
[xiāng shì]
中国古代之一。唐宋时称“乡贡”、“解试”。由各地州、府主持考试本地人,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金代以县试为乡试,由县令为试官,取中者方能应府试。元代在行省举行,但腹里则分别在河东、山东二宣慰司和真定、东平、大都、上都四路举行,共17处。考试分两榜,蒙古、色目人榜只试两场,汉人、南人榜试三场。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与、、、,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第一名称“”第二名称为,第三、四、五名称为,第六名称为。中试之举人原则上即获得了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
乡试发展历史
科举是历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制从公元605年(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到1905年(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
宋朝《科举考试图》
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推翻隋朝的统治后,唐王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
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参加乡试的是秀才,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
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3]
乡试应试对象
乡试由钦命的主考官主持,凡属本省生员、贡生、监生(包括未仕者和官
员未入流者)经科试合格,均准应试,原则上包括州府县学中经过科考名列第一、二等级的以及三等的前三名,但实际上凡经过科考,、合格的考生均可以。但有过失而罢黜的官吏、街头艺人、妓院之人、父母丧事未满三年的,均不准应试,[4]
乡试考试安排
因为乡试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秋闱。科举考试中的常科是定期举行的,除非
国家发生重大事件,一般考试时间不会变动。所以不需要预先发放通知,到时全国考生自动做好应试的准备。若遇朝廷寿诞、登基等庆典活动,还会临时加科称做恩科。主持考试的正副主考官由中央委派并由当地的政府官员组成临时机构进行主持活动。初六日考官们入闱,先举行入帘上马宴,凡内外帘官都要赴宴。宴毕,内帘官进入后堂内帘之处所,监试官封门,内外帘官不相往来,内帘官除批阅试卷外不能与闻他事。考试共分三场,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初十、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5]
各省多在城东南建立贡院,作为乡试的,大门正中悬挂“”二字大匾。
考棚又叫“号房”是一间一间的,作为专供考生在贡院内,答卷和吃饭、住宿的“考场”兼“宿
乡试考生休息雕像
舍”。科举考试是考生每人一个单间。贡院里的监考很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
号房内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枝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5]
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
江南贡院乡试雕像
试主要考《》、《》、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各省的学政是不能主持乡试的,学政负责主持院试,选拔秀才,并督察府、县的学官。
例定:八月初九为第一场,试以《》一文、《》一文或《》一文、《》一文,五言八韵一首,四首,初场的3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200字以上,4道经义题则需要写300字以上。十二日为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要求300字以上,以后又有变通。十五日为第三场,试以5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务发表议论或者见解。从考试的内容上可以看出,儒家经学是科举考试的主要核心内容。[4]
乡试结果影响
乡试考中的称,俗称孝廉,第一名称。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诗,跳魁星舞。
乡试是科举制在省区范围内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的必要阶梯,还在内容、规则、程序等方面做了很好的前期准备。[4]
乡试轶事典故
道光十五年(1835年),经宗人府会同刑部审明,已革举人叶卓桂系科场舞弊。奏报后,皇帝下旨:“叶卓桂着发往近边充军”。[8]
道光十七年(1837年)丁酉科乡试结束后,江西巡抚、监临裕泰奏报生员李葆光等对举人黄佑祥抄袭旧文“联名”揭发。道光帝于是谕内阁:“江西本年乡试,都昌县中试第十名举人黄佑祥,头场首艺,抄袭旧文幸中,难保无怀挟传递情弊。至生员李葆光,事不干己,辄隐匿本名,并改注宋鸿文等籍贯,联名具控,显系挟嫌图诈,俱应彻底严究。”[8]
士子作弊一旦被发现就是灭顶之灾,不但会被革职,甚至还有发配充军的危险。[8]
《》:范进原先是一个穷书生,遭到了街坊四邻以及自己老丈人胡屠户的讥笑嘲讽。为了考取功名不惜让自己的妻子母亲饿着肚子,终于,在范进的努力下考到了举人,让大家刮目相看,但是因为不相信这个令人兴奋得消息。范进竟然神经错乱疯了起来,最终被胡屠户一巴掌打醒,恢复正常。
乡试是中国科举史上各级考试中最迟出现的一级考试,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而且还是最早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级考试。乡试是各省人文教育活动的重大事件,对区域政治、文化、教育、民风等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末科乡试的考试内容已脱离了八股取士的格局,改为讲求经世致用。尽管科举制已进行了旷古未有的改革,从考试的内容到形式都试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但仍然无法逃避灭亡的命运。在当时科举与学堂难以协调发展的情况,最终导致了废科举兴学堂的结局。[9]
清代的乡试制度与明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因而科举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越来越多。清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1905年科举制最终消亡。由学校取而代之,至此,科举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在其1300多年的岁月里,它与古代的教育制度,官吏制度构成封建社会三位一体的人才制度。科举制度虽产生于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但“公开竞争,平等择优”的精神却具有超越封建时代的特性,是中国封建社会难得的较为公平的制度。[9]
.北京东城区图书馆[引用日期]
.北京东城区图书馆[引用日期]
.北京东城区图书馆.[引用日期]
.中国经济网[引用日期]
许学成.《语文知识&童试·乡试·会试·殿试&》.河南省郑州市:语文知识杂志编辑部,1997年第11期:30-31
.东城区图书馆[引用日期]
.东城区图书馆[引用日期]
.中国江西网[引用日期]
刘海峰.厦门大学学报-中国科举史上的最后一科乡试.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
企业信用信息简要评价科举制_百度知道
简要评价科举制
简要评价科举制
科举制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大批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和知识分子: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3)文学艺术方面、做官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影响,通过科举考试参加了政权,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官吏任命的权利: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它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4;3.科举制度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进士科重视考诗赋、考试,从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教育。消极影响,从地方豪门士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小者任郡县”:(1)政治方面;官僚队伍壮大;2、社会风气方面,“大着登台阁: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科举制把读书,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1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科举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张希清:科举制的真实面貌是怎样的?
[摘要]改革开放之前,“科举”确实成了陈腐落后的代名词。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对社会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学术界普遍认为,要全面深刻地研究古代中国、传承中国古代的学术文化,离不开对科举制度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日前推出的《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科举制度历史,剖析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多方面的多重影响,并详细介绍科举制度在各朝代是如何运作的。张希清先生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导,北大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也是《中国科举制度通史》三位主编之一。近日,正在出访美国途中的张希清教授通过电子邮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编者还科举本来面目 以历史鉴诫未来读书:中国科举制度被废止于1905年,今年正逢一百十周年。《中国科举制度通史》集聚多位专家学者,历时六年,终成多达五卷四百五十余万字专论科举制度的巨著。请简要介绍一下编写这一专著的缘起及写作、出版过程?张希清:我们酝酿编纂《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由来已久。早在2009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成立之时,就开始了这一策划。我首先向当时的上海人民出版社领导提出这一计划,得到他们的积极响应。然后,我邀请毛佩琦、李世愉共同担任主编,邀请郭培贵、金滢坤、武玉环、高福顺、都兴智、吴志坚、胡平参加编写,另外又聘请王戎笙、傅璇琮、陈高华、吴宗国、宋德金五位先生为顾问,共同组成《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编纂委员会。他们都是对各断代科举制度史有过多年潜心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著名学者,同时又是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的成员,如我和毛佩琦、李世愉是主席团主席,郭培贵、金滢坤是常务理事,五位顾问则是主席团名誉主席,便于合作。2012年,这一项目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批准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随后,又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为“国家图书出版‘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列为“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并分别给予了编纂和出版的经费资助。于是,我们立即召开项目开题及研讨会,商讨编纂计划并进行具体分工:由毛佩琦执笔撰写总序,金滢坤撰写隋唐五代卷,我撰写宋代卷,武玉环、高福顺、都兴智、吴志坚撰写辽金元卷,郭培贵撰写明代卷,李世愉、胡平撰写清代卷,从而正式开始《中国科举制度通史》的编纂工作。经过三年的撰写、编辑工作,编纂委员会同心协力,笔耕不辍。与此同时,上海人民出版社领导和编辑也付出了大量心血,终于出版了这部由十位作者历时六年完成的五卷四百五十余万字的《中国科举制度通史》。读书:如今的读者对科举制度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中学历史课本上所说的“科举制度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因而在当时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以及《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章节中的情景。总的感觉,那是一种陈腐落后甚至戕害人心的制度。若果真如此,现在出版《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有何现实意义?张希清:在改革开放之前,“科举”确实成了陈腐落后的代名词,尤其是《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故事选进中学语文课本,更增加了科举的负面影响。其实,科举作为在中国古代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一项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的积极作用。科举制度在相当程度上体现了“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选拔了大批治国安民的杰出人才,改变了古代官员的结构,提高了古代官员的素质;科举考试推动了社会的上下流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科举取士还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对于近代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具有借鉴作用。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也日渐暴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例如在考试内容方面,唐宋的格诗律赋、帖经墨义,尤其是明清的八股文,都对治国安邦没有多大用处。以此取士,非但不能选拔经世致用之才,反而会败坏人才。清朝末年,虽然对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为时已晚,科举制度最终没能免于被废除的命运。我们撰写的《中国科举制度通史》,是全面记述和论说科举制度从创立、发展、兴盛到衰落直至最后被废除的历史的大型通史。首先,力图“还历史本来面目”,讲清楚科举制度的历史原貌;同时,也要关注现实,“以历史鉴诫未来”,对科举制度有一个价值判断和致用追求,尽可能为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迪。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举制度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榜题名殊幸事 寒窗十年辛酸泪读书:“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从章回小说到传统戏曲,科举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苦读几部儒家经典以及华丽的诗赋,然后赶考中举中状元。但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请简要介绍科举制度。张希清: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官员选拔制度。确实,实际情况并不是只读几部儒家经典,作几篇华丽的诗赋,然后赶考就可以中状元的。参加科举考试需要一定的资格,一般需要品行端正,没有犯罪记录;身体健康,不能有痴哑、侏儒、腰脊折、肢残等废疾;具有一定的学历,宋朝曾规定国子监生需要在学听读五百天、州县学生需要在学听读三百天后方可参加科举。明清时期,非国子监和州县学的生徒不能参加科举。科举及第一般需要通过三级考试,第一级是州府主持的“解试”(明清时称为“乡试”),第二级是礼部主持的“省试”(明清时称为“会试”),第三级是由皇帝主持的殿试。考试的内容不但有经义、诗赋,还有论策;考试制度也很严格,每开科场,考官要“锁院”与外界隔离,考场上严禁挟书、传义、代笔,试卷评定时要对考卷封弥(糊名)、誊录,经过三级评定,才能决定是否录取,以防止各种徇私舞弊。解试(乡试)、省试(会试)都有一定的名额。解试(乡试)录取的比例大概是几百分之一,省试(会试)录取的比例大概是十几分之一。经过严格考试,应举人解试(乡试)、省试(会试)、殿试均需合格才能科举及第。科举及第者不是“百里挑一”,而是“数千里挑一”。科举及第的第一人称为“状元”,第二人称为“榜眼”,第三人称为“探花”。如果独占鳌头中状元,则更是“数万里挑一”了。另外,科举及第一般需要一二十年的寒窗苦读,经过若干次三年一开科场的三级考试,可见科举之路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从章回小说到传统戏曲大多描写“金榜题名”,很少描写“名落孙山”。其实,金榜题名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我们不仅要看到“一举成名天下知”,还要看到“十年寒窗苦读书”,看到“名落孙山”的失落和悲凉。读书:作为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必然有着一个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科举制度渊源于南北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朝实施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的特点?张希清:中国的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延续至元明清,前后经历了一千三百年之久。其创始于隋朝的具体情况如何,由于史料缺乏,难得其详,只能从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的科举考试中推知一二。唐朝自武德四年开科取士,科举制度得以确立。有选拔文官的贡举,选拔武官的武举,皇帝临时下诏开科以选拔特殊人才的制举,以及由少年儿童参加的童子举。贡举科目有明经、进士、明法等科;考试为解试、省试两级;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诗赋、论策;推荐在录取过程中仍起一定作用。取士人数尚少,每榜取进士仅二三十人,明经约一百人。科举及第之后只是取得入仕做官的资格,还需经过吏部铨选考试,才能出任官职。北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创立殿试制度,科举成为三级考试。太宗、真宗时期,创立封弥(糊名)、誊录制度,在防止考试作弊中起了重要作用。仁宗时期,彻底废除了“公荐”、“公卷”,实行了“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废除明经、诸科,专以进士一科取士;经术考试废除帖经、墨义,以经义、诗赋、论策试进士。宋代科举及第一般不必经过礼部铨选考试,即可马上释褐授官,出任官职;科举取士人数大为增加,两宋取士约有十二万多人,平均每年科举取士三百七十多人,其科举取士之多,空前绝后。明清时期,“科举必由学校”,科举取士与官学教育结合更加紧密。科举考试内容更加高度统一,主要考试“四书”、“五经”和时务策,“四书”则以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而经义考试的文体逐渐演变为“八股文”。防范和惩治科举作弊的制度空前完备和严厉。科举取士的地域性进一步加强,不但在乡试中对各地区规定有一定的解额,而且在会试中也对各地区规定有一定的录取名额。科举及第对在朝廷任官的资格起到更大的作用,科举及第者在高级官员的人数中更占有绝对优势。清代后期,科举制度未能与时俱进,连戊戌变法时对科举制度的改良也被慈禧太后所废罢,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更加严重,以至于在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被废除。平等的“中国精神” 辐射力远达西方读书:唐宋期间,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相当的辐射力。有人称科举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第五大发明”,请简要介绍这方面的情况。张希清:中国的科举制度对周边国家曾产生深远影响。早在科举制度创立之初,就有不少周边国家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参加科举,入仕做官。自唐宋至明清,都有日本、高丽、新罗、朝鲜、交阯(今越南北部)、占城(今越南南部)的留学生在中国成为宾贡进士,他们及第之后有的回国,有的就在中国做官。与此同时,日本、新罗、高丽、交阯等仿效中国,在本国也实行了科举制度。如在唐代早期,日本模仿唐朝的科举制度,在中枢机构设有式部,其职责之一就是“策试贡人”。与唐朝不同的是,日本进士科渐渐式微,秀才科日盛。而且,由于考生多来自大学寮,而大学寮又多由贵族把持,科举渐渐失去平等的意义。到江户时代(年)日本就不再实行科举了。朝鲜半岛的新罗,于元圣四年(788年)设“读书出身科”,或称“读书三品科”,就是模仿唐朝科举的明经科而形成的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后的高丽于光宗九年(958年)决定正式实行科举。高丽王朝后期,仿效中国元朝,规定明经进士科考试《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并且要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答案。后来又规定了乡试、会试、殿试三场制。在李朝时期,则全面实行科举制度。越南首开科举是在相当于北宋时期的李朝。其后在相当于明朝时期的陈朝、胡朝、黎朝、莫朝,相当于清朝时期的黎朝、西山朝、阮朝,一直实行科举制度。其最后一科在阮朝启定四年(1919年),那是在中国清代废除科举制度之后十多年了。在考试程序上,越南的科举也与中国大体相同,不同朝代有不同科目,考试内容有中国的四书五经,也有越南的典籍。其文体,有诏、诰、表,也有诗、赋。周边国家对中国科举制度的仿效、引进,也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在这些地区的广泛和深入传播。科举制度对西方也有重要影响。早在明朝末年,耶稣会士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时,曾对中国的科举制度发出由衷的赞叹;葡萄牙人曾德昭则在《大中国志》一书中详细记录了科举的全过程,认为科举是最公正的选官方式。晚清来华的美国人丁韪良认为科举是提供了“公平机会”的真正民主,他说:“可以断言,如果我们采用中国测试候选者能力的办法来选拔最优秀的人任政府公职,那必将对我们的文官政府产生积极作用,其益处将大于那些技术方面的发明。”由于科举制度的西传,西人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科举制度是最公正、最平等的选官方式,而这种平等与民主正是西方中世纪所没有的。因此,一旦了解了中国的科举制度,西方思想界便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这种平等的“中国精神”成为西方一系列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卢梭等人的理论武器,在法国以及后来的英国形成一股倾心中国文明的潮流。通过他们,中国的科举制度深刻地影响了西方的历史进程。孙中山先生说:“现在欧美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中国学过去的。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中最古最好的制度。”中国科举制度为世界现代文官制度提供了借鉴,这对人类文明是一大贡献。科举学已成显学 专家的三条建议读书:随着近年来“国学热”的兴起,关注并研究科举的学者也越来越多。截至去年,在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日本轮流召开的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已有十一届,科举学已然成为一门显学。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如何?对于有志于科举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您有何建议?张希清: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科举制度的研究活动愈来愈活跃,逐渐成为一门显学。第一,出版了大量的科举研究论著,据不完全统计,专著就有五百余部,论文有五千余篇;还创办了《科举学论丛》等定期的科举研究学术刊物。第二,至今已经在中国大陆、台湾及日本召开了十一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三,全国各地创办了一批中国科举博物馆,如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等;举办了许多科举文化展览,上海中国科举博物馆的“中国科举文化展”就在北京、台湾、澳门及温哥华等十余个地区进行了巡回展出。第四,涌现了一大批中国科举文化的研究者,其中专门从事科举的研究者约有数百人,撰写过一般科举文章者则有数千人。第五,开展了国际间科举文化交流。第六,成立了全国性的科举文化研究的社会团体——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对科举制与科举学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科举制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如果说对有志于科举研究的中青年学者提一点建议的话,我认为:第一,要尽可能地穷尽史料。傅斯年先生说:“史学即史料学。”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找什么?就是找有关的史料。这些史料包括文献史料,也包括文物、考古的史料等等。当然,找到有关史料之后,还要认真辨析史料的真伪,解读史料的含义,了解史料的背景,分析有关史料与其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联系等等,下一番艰苦细致的功夫。这一番辨析、解读史料功夫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寻找史料的功夫。接下来,则是如何运用这些已经辨析、解读之后的史料,解决历史上的问题。第二,要尽可能地穷尽今人有关的研究论著。学术研究也是一个传承创新、世代接力的过程。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前人已有的研究为基础,才能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将学术研究不断引向深入,不断推向前进。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更重要的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激发下,或将某一问题不断推向前进,或另辟蹊径,别有洞天。第三,要努力回答科举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和“有什么用”的问题。首先,要努力弄清楚科举制度“是什么”,即还科举制度的本来面目。只有弄清楚科举有哪些制度?这些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形成之后又有哪些发展变化?才能奠定科举制度研究的扎实基础。然后,再进一步弄清楚为什么形成这些科举制度,其沿革、发展、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最后,要努力回答科举制度有哪些规律性的东西,对当前的社会发展有什么用处,可以提供哪些启迪和借鉴。我们研究古代的历史,不仅仅是“还历史本来面目”,更重要的是“让历史鉴诫未来”,即我们的历史研究不但要具有学术价值,更要具有现实意义。————————————◎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短史记”(微信id:tengxun_lishi),或在微信中搜索“短史记”,可以获取更多靠谱的历史资讯。◎近期推送文章(进入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选择“查看历史消息”):林彪公开散发“处女证明”始末︱哪些高层政要留下日记但没公开?&#年周恩来职权为何大幅缩水︱金日成对彭德怀落井下石︱林彪读《红楼梦》,得出三大心得︱蒋介石反省丢失大陆:不该提前搞宪政︱林彪出逃前夕,曾有一封给毛泽东的密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短史记”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假如20世纪初你正在京师大学堂读书,你是否参加将要举行的科举考试。简要说明理由。
我将选择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做官,光宗耀祖。我将首先面临激烈的竞争压力,因为全国的读书人大多参加这一考试,而被录取的人很少,然而以后我又会对考取后的前途表示怀疑,因为这种考试形式不断受到冲击,即使考中也可能得不到重用。我准备放弃科举考试,投身商场,因为国家贫穷落后,只有发展实业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我将遭到父母的责备和社会舆论的讥讽,他们以为我“舍本逐末”,不务正业。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代科举取士,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为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孝经》《论语》《尔雅》,每经帖十条
口答诸经大义十条
答时务策三道
选《礼记》或《左传》之一及《尔雅》,每经帖十条
作计、赋、文各一篇
作时务策五道
──摘编自陈茂同《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等 材料二 在中世纪的英国,宫廷和政府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官员主要由国王遴选,并被视为国王的仆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文官开始出现。光荣革命后,国王和权贵行使有封建特权色彩的官职恩赐权来任用官员。直至18世纪末,文官录用仍无常规可据,文官录用权主要由国王、宫廷权贵和各部长官直接行使,私人关系和个人感情成为获取官职的关键因素。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1853年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关于建立常任英国文官制度的报告》,建议实行公开竞争考试录用制,并认为考试科目应有四类:古典文学;数学和自然科学;政治经济学、法学和近现代哲学;现代语言、近现代史和国际法。1855年文官改革令是以择优取士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的重要起点。1870年枢密院关于文官制改革的命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按照文官制度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该令的颁布成为英国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标志。──摘编自净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中》等(1)在唐代明经、进士两科考试中,为何进士科“其得人亦最为盛焉”?(2)指出唐代科举取士与中世纪英国官员选用的主要区别。(3)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催生了英国近代文官制度”?(4)指出唐代科举制与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的共同之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启蒙时代的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
(1)材料一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请结合德国当时的状况,分析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几乎每一位西方作者写到中国社会状况时,毫无例外地都要描述一番中国人吸食鸦片的方式及其对道德与身体的危害。于是,在一般印象中,中国就是抽鸦片的国家。
——WesternConceptsofChiootandtheChinese,转引自周宁《鸦片帝国》
(2)材料二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这种形象泛滥于何时?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1937年,红星照耀中国。该年1月,在美国《生活》杂志上,惊异的出现了毛泽东的头像。在斯诺为毛泽东拍摄的一系列照片中,那张带着八角帽、神情沉着、面容清瘦的肖像无疑最为著名。”
——环球时报“复兴之路”
(3)材料中“红星耀中国”的含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1958年美国入伊罗生出版的《浮光掠影——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一书,将美国对中国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①尊敬时期(18世纪),②轻视时期(1840——1905),③取善好施时期(1905——1937),④赞赏时期(1937——1944),⑤清醒时期(1944——1949),⑥敌对时期(1949——)。
——袁明:《略论中国在美国的形象》
(4)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三中的第④和和⑥两个阶段“中国形象”形成的原因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五:21世纪初部分西方人心中的中国
(5)上图反映了部分人西方描述的21世纪中国形象,结合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经济、政治的变化,分析这种看法产生的原因。并对这一看法进行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从“中国形象”的变化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明显变化”的主要表现并说明中国是怎样应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流入城市的破产农民
江南制造总局
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
(2)根据图一,分析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二 19世纪晚期英国以海外贸易示意图
(3)图二反映19世纪中后期什么历史现象?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材料四:中国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履行承诺:江泽民主席1996年在菲律宾苏比克湾第四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宣布中国将在2000年把关税总水平降低到15%左右。表现了中国入世的诚意,并在以后的几年履行了这一承诺。(4)结合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综合以上信息,从中可以得到哪些认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全年学习规划
该知识易错题
该知识点相似题
高考英语全年学习规划讲师:李辉
更多高考学习规划:
客服电话:400-676-2300
京ICP证050421号&京ICP备号 &京公安备110-1081940&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0531号
旗下成员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评价科举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