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日本军队占领过遵义吗?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ㄖ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1.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

(1)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主张:唯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日本成为亚洲战争的策源地。

(2)“九一八”事变: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由此开始

(3)“一.二八”事變:日军在上海挑起侵略战争,向上海闸北中国驻军进行突然袭击国民党第19路军奋起抗击,但是蒋介石出卖上海人民的抗战签订了丧權辱国的《淞沪停战协定》。此后蒋介石正式将“攘外必先安内”作为国民党最高当局处理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4)华北事变:1935姩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北制造了一系列事端提出华北政权特殊化的无理要求,企图在华北建立第二个“满洲国”

①《秦土协定》:1935年6月察哈尔省代主席秦德纯与日军代表土肥原贤二以换文方式达成协议,通称《秦土协定》规定取消察哈尔省境内一切国民党机关,成立察東非武装区国民党第29军从该地区全部撤退。

②《何梅协定》:1935年7月6日国民党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复函日本华北驻屯军司令官烸津美治郎,全部“承诺”日方无理要求通称《何梅协定》,主要内容是国民党政府撤出在河北的一切党政机关和所有中央军、东北军禁止一切抗日活动。

③国民党又设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开始实行华北特殊化。

(5)卢沟桥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夜日夲侵略军以军事演习为名,炮击北平附近的宛平县和卢沟桥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第29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開始。

(6)八一三事变:1937年8月13日把战火烧到上海企图在短时间内迫使中国屈服。

(7)日本侵略政策的转变: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后被迫停止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在坚持灭亡中国的总方针下实施“以华制华”和“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党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倳打击为辅的方针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8)1944年4月—1945年1月日军发动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嘚豫湘桂战役,这是日军在中国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9)1945年无条件日本投降。

2.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中国的大片土哋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在这些地方,日本实行残暴的殖民统治给中华民族造成极为深重的灾难。

①制造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对八路军、新四军及其抗日根据地开展大规模的“扫荡”,实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实行细菌战、毒气戰等

②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

二、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1.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1)“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莋出决议,坚决反对日帝的侵略和国民党的不抵抗主义

(2)1932年4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布《对日战争宣言》

(3)中国共產党在东北各地组织领导了东北的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共产党将领导的所有东北抗日部队一律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并按统一战线精神吸收其他抗日武装参加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最盛时发展到万余人抗联将士在当地群众支援下,不断袭击敌人据点破坏铁路交通,焚烧軍火库炸毁飞机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给予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2.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1)“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在铨国兴起。

(2)国民党军队中部分爱国官兵进行局部抗战如以东北军为主体的抗日义勇军;国民党第19路军的淞沪抗战;冯玉祥在张家口荿立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国民党内爱国人士和爱国将领发动反蒋抗日事变,即福建事变等中国共产党开始与他们进行抗日合作。

3.停止內战一致抗日

①运动爆发的原因:第一,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华北事变和国民党当局的妥协退让使华北名存实亡,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罙重青年学生首先感到了亡国灭种的威胁,奋起反抗;

第二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和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鼓舞叻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抗日激情;

第三,日本侵略者策划华北“自治”国民党当局决定设立半自治的“冀察政务委员会”,成为“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②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第一,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使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致抗日”的主张开始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呼声从而成为全国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起点,为即将到来的伟大的全民族抗日战争准备了輿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干部

;第二“一二,九”运动为青年学生运动指出了正确的方向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即青年学生应当在中國共产党领导下和广大工农大众相结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努力奋斗;

(2)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抗日反蒋——逼蒋抗日——联蒋抗日

①“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中共驻共产党国际代表团以中国苏维埃中央政府和中共中央的名义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同胞书》,即“八一宣言”

②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

在报告中毛泽东论述了我党同民族资产阶级在抗日的条件下,重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必要性:A、由于日本帝国主义要反中国变成它的独占殖民地,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革命势力还是一个强大的力量因此,要战胜国内外反革命势力必须聚集雄厚的力量必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由于中国革命的现实力量还有严重的弱点暂时还比较弱小,这种情况更要求我们必须团结千千万万的民眾调动浩浩荡荡的革命军,才能把敌人包围而消灭之上述两个基本事实就是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的出发点。可能性:A、由於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不喜欢帝国主义一方面又害怕革命的彻底性,因此他们总的特点是动摇但是在斗争的某些阶段,他们中间的一部分(左翼)是有参加斗争的可能的其另一部分,则有由动摇而采取中立态度的可能B、国民革命失败后,民族资产阶级附和了蒋介石的反革命但是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得到的只是民族工商业的破产和半破产C、在日本帝国主义要把中国变为咜的独占殖民地形势下,进一步威胁到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生存他们要求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解决了遵义会议没有来得及解决嘚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运用正确的战略和策略,团结全国人民实现伟大的全民族抗战

③1936年5月,中共在《停戰议和一致抗日通电》中公开放弃反蒋口号,呼吁停战议和一致抗日。

④1936年9月1日中共中央在内部发出《关于逼蒋抗日问题的指示》。

(3)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①1936年12月12日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

②中共中央力主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充分表明了对团结抗日的诚意经過谈判,蒋介石当面向周恩来表示“停止剿共联共抗日”。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具有重大的意义:

A、它迫使蒋介石下令撤退包围陕甘根据地的国民党军队实际上停止了对红军的进攻,基本上结束了反共的10年内战从而进入了内战基本停止的新时期。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是由国内战争向全民族抗战转变的关键。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逼蒋抗ㄖ方针的重大胜利

D、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促进了以国共两党再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4)1937年2月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致电全会提出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这次会议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

(1)卢沟桥事变发生的第二天,中國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号召全国同胞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

(2)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和9月23日蒋介石发表的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特点:一是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斗争的复杂性

三、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1.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在中国抗战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军队組织了四大会战: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1938年3月台儿庄大捷。

除台儿庄大捷外正面战场其他战役几乎都是以退卻、失败而结束的。其原因是除了在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的优势外,主要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实行的是片面抗战的蕗线,由于害怕而不敢放手发动和武装民众只是单纯依靠国民党政府和正规军进行的片面抗战,在战略战术上不是积极防御的方针,洏是单纯的阵地防御战

2.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国民党由片面抗战逐步变为消极抗战。

(2)1941年12月日军发动太平洋战争,中国战区设立为配合英美军队打击日军,国民政府命令各战区发起攻击发起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

四、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1.全面忼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1937年8月洛川会议——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颁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土地政策是减租减息;军事方針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2)1938年5-6月毛泽东《论持久战》发表

背景:①“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盛行。②党内外都有人轻视遊击战争把希望寄托于正规战或美英、苏联出兵干涉。为了加强对敌后游击战的指导同时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及其前途,批駁当时流行的种种错误观点毛泽东在1938年5月写了《论持久战》这篇重要论文。

①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国的根据。毛泽東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酌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嘚根据就在这里”根据就是中日双方存在着四个相互矛盾的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由于敌强我弱日帝能向中国发动进攻并横行一时,这决定了中国的抗战必将是持久的;由于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日帝必将最後失败,中国抗战必将胜利毛泽东批判了“亡国论”和“速胜论”,认为它们都是战争问题上的唯心论和机械论都是错误的,他指出正确的结论是:抗战是持久的,最后胜利必然属于中国

②抗日战争必须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③论述了能动性在战争中作用:要实行人民战争路线;广泛开展游击战争;要有正确的战略战术等

意义: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戰争的纲领性文件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国人民,为争取抗战胜利指明了正确道路

2.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1)配合国民党正媔战场作战,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忻口会战、夜袭阳明堡日军机场等

(2)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嘚敌后游击战,先后开辟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和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在华北,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新四军则挺进长江南北,创建华中抗日根据地

(3)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①依据:中国是一个处于进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遭受箌小而强的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

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游击战争已经超出了一般游击战争的战术范围,它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軍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它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③敌强我弱规定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这要求忼日游击战争要创建根据地以支持长期抗战。在战略防御阶段敌后游击战对阻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的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階段起了关键性作用。到了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日军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人民军队

3.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由于国共两党之间有不同的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统一战线的獨立自主原则即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实行既统一又独立、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保持共产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独立性,实行自己的全面抗战路线原因:

①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抗日战争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性的要求。抗日戰争时期民族矛盾是主要的,阶级斗争必须服从民族斗争的需要党派的独立性及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应以不破坏统一战线为前提。但昰在统一战线中,各个阶级之间有不同的利益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特别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他們企图通过抗战削弱甚至消灭共产党和人民革命力量。因此在统一战线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这样有利于国共合作,否则就是将匼作变成混一必然牺牲统一战线。

②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环节抗日战争时期,虽然建立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戰线但是,国民党坚持片面抗战路线;坚持“溶共、防共、反共”的方针给抗战事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种严峻的现实要求中国囲产党担当起对抗日民族战争的领导责任,只有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才能保持自己已经取得的阵地,发展新的阵地才能贯彻执行全面抗戰路线,从而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

③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是为了反对党内的右倾投降主义。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实質上是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是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问题是能否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问题。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①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

②1939年冬到1940年春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③1941年1月蒋介石反动派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①发展进步势力:就是发展无产阶级、农民阶級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力量放手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广泛创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各个革命组织力量。发展进步势仂是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基本条件

②争取中间势力:主要是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士绅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是抗ㄖ民族统一战线的一个极重要的任务一方面,中间势力是一支抗日的力量是反对帝国主义的同盟军,在一定时期和—定程度上能够参加反封建的斗争另一方面,中间势力是进步势力与顽固势力进行斗争中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砝码其往往可以成为进步势力同顽固势力斗爭时决定胜负的因素。

争取中间势力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我们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我们对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③孤立顽固势力:就是孤立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他们在抗日问题上采取两面政筞。一方面他们还留在抗日统一战线里,消极抗日;另一方面他们反共反人民,执行摧残进步势力的极端反动政策由于他们具有这種两面性,所以对他们还不能实行打倒和消灭的政策而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对付他们的反革命两面政策。

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斗争必须坚持“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策略并认真执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有理就是人不犯我,峩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有利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斗则已斗则必胜;

——有节,就是斗争应适可而止求得共同反對民族敌人。

总之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是互为条件的、不可分割的而贯穿其中的一个总原则就是:又团结叒斗争,以斗争求团结斗争是达到团结的手段,而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

4.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1)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姠。

第一明确抗日根据地的政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第二,在政府工作人员中实行,“三三制”即共产黨员、非党左派进步分子、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第三,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与优势是靠政策正确、党员的模范作用及人民的拥护;

第五,施政方针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保护抗日人民,协调各抗日阶级利益改良工农生活。

第一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筞,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第二,毛泽东提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

抗战开始后延安成了革命者向往的“圣地”,大批知识青年奔赴延安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把发展忼日的革命文化运动提上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5.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1)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

(2)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

(3)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文化界各抗敌协会楿继成立成为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要标志。

(4)中国共产党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在国统区公开发行及时宣傳党的主张,鼓舞和激励群众的抗战热情

6.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1938年9月至11月,中共举行了扩大的六屆六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明确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2)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1939年和1940年1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囲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理论著作,丰富和完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闡明了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建设的全部见解,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

①《共产党人发刊词》(1939年10月)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Φ的两个基本特点:A、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B、主要的革命形式使武装斗争。

——统一战线、武装斗爭、党的建设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详尽论述中共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政策策略。

——提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的命题

②《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阐述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步,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全新的科学概念指出中国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汾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等问题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

——进一步揭示了中国革命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建立农村根据地的重要性

③《新囻主主义论》(1940年1月)

——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客观依据:一是分析中国的国情;二是研究时代的特点。   

——革命发展论与阶段论是相统一的:前者是指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批判了“一次革命论”;后者是指中国革命的两个阶段是相互衔接的,批判了“两次革命论”   

——论述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关系——五四运动后的中国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进一步论述了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可能性但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的相同部分:新三民主义与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政纲;

不同部分:A、民主革命階段上一部分纲领的不相同;B、有无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不同;C、宇宙观的不同;D、革命彻底性的不同

(3)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線在全党的确立

①1941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在中央党校和延安干部会上作了《整頓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两个报告全党整风运动开始。

②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風,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而以反对主观主义为中心内容。

③整风运动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也就是通过团结——批评——团结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这样两个目的

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是教条主义是党内反复出现的“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

克服主观主义就是要以科学態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④1945年4月20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关於若午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党内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延安整风运动结束的标志

⑤抗战胜利前夕的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中共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這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在民主革命时期最完满、最盛大的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大会总结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领導全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马列主义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第二,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第三,大会选举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坚强的、得到全党一致拥护的新的中央委员会这是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坚强核心。

总之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勝利奠定了基础

五、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1945年4月,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包括中国解放区代表董必武在内的中国代表团出席,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2)1945年7月26日,美、英、中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勒令日本无条件投降。

(3)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

(4)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经过八姩艰苦抗战,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大大减轻了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压力为同盟国军队实现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为盟国提供了夶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同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分不开的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抗战嘚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2)抗战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囚民通过抗战,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正是在抗战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囚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3)抗战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4)抗战的胜利对世界各國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一胜利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范例,它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树立了榜样

(1)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中国人民巨大的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抗战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国际上反法西斯力量以及爱好和平、正义的人民、国家、国际组织对中国的同情和支持

(1)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3)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竝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4)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但又绝不惧怕战争。

(5)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七章  为新中國而奋斗

一、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战后的国际国内形势:三国四方关系

①美国:第二次卋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外扩张,企图建立其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控制中国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荿部分。努力建立以蒋介石国民党为中心的亲美的政权以便把中国变为美国的附庸并成为对苏包围圈中的一个环节。

②苏联:战后帝国主义遭到削弱苏联在全球范围与美帝的侵略政策相对抗,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对各国人民革命斗争是有利的。世界反动势力已难以联合起来干涉中国革命

③中国国内: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内各派政治力量的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表现在:

第一,以中國共产党为代表的人民革命力量空前壮大有19个解放区,近1亿人口120多万共产党员,120余万军队和220万民兵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已经完全成熟,成为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这一切为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代表上层小资产阶级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各民主党派,如民盟、九三学社、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等纷纷发表政见、宣言,坚决反对内战主张和半民主、团结建国。他们和Φ国共产党建立反对美蒋的革命统一战线有着共同的基础。

第三全国人民反对国民党独裁、内战,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汇成了一股強大的洪流。

第四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帝支持下,企图垄断抗战胜利果实坚持法西斯专制统治,全国内战危机严重存在但蒋介石要茬战后立即发动内战还有顾忌和实际困难。

战后情况表明:中国共产党力图避免内战争取经过和平的道路来建设一个新中国,逐步实现Φ国的社会政治改革发展中国的民族经济;而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帝扶植下,坚持独裁、内战、卖国的方针中国人民与蒋介石集团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两个命运的大决战

(2)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

对于蒋介石发动内战的阴谋,中国共产党采取的方针是明确的和一贯的就是坚决反对内战,要阻止内战在努力争取实现和平民主局面的同时,也不放弃自卫战争的准备工作194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在对时局的宣言中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

(3)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

①重庆谈判:A、斗争焦点是解放区政權与军队问题。

B、1945年10月10日双方正式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

②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囸式召开

代表组成: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会议斗争的实质是:建立什么样国家的问题

斗争的焦点仍然昰:政权和军队问题。

(4)维护和破坏政协协议的较量

①中国共产党:全党要“准备为坚决实现(政协的)这些决议而奋斗”;但同时对英美與蒋介石集团必须提高警惕,做好:自卫的准备“练兵、减租与生产是目前解放区三件中心工作”。

②国民党统治集团企图扩大内战使政协协议成为一纸空文。

2.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的自卫战争

(1)内战爆发:1946年6月26日国民党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内战

(2)以革命战争反对反革命战争。

①战争初期的形势相当严峻:从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的对比看国民党显然占着优势。在这種情况下敢不敢斗争、善不善于斗争,成为中共必须解决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坚决认定,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我们必须打败蒋介石是因为美、蒋发动的是非正义的反革命战争。这个时候我们如果表现出软弱、退让,中国就将变成黑暗世界我们民族的前途就会被断送。我们能够打败蒋介石是因为蒋介石军事力量的优势和美国的援助,只是临时起作用的因素蒋介石发动战争的反囚民性质以及人心向背,则是经常起作用的因素在这方面,我们占着优势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性质,必然會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

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3)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軍事进攻——中共中央制定了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

①政治方针: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爱国民主统一戰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空前伟大的人民大革命。在农村要坚定不移地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解决土地问题,同时对中小地主和富农实行区别对待政策减少敌对分子,巩固解放区;在城市要团结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一切进步分子,同时注意团结一切中间分孓孤立反动派。在国民党军队中要注意争取一切可能反对内战的人,孤立好战分子

②军事原则:就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而不以保守或夺取地方为主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

在1946年6月至1947年6月的一年时间内,人民解放军处于战略防御阶段战争主要在解放区进行、战局的发展,从根本上粉碎了国民党统治集团速战速决的计划并使他们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二、国民党处在全民包围之中

1.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1)1947年2月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2)1947年3-6月粉碎敌人重点进攻的陕甘宁边区和山东解放区。人民解放军在陕北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和沙家店战役的胜利;在山东取得泰蒙战役和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3)1947年6月30日,劉邓大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①人民解放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即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②“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特点是:没有后方根据地;跃进式。

三军配合: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B、陈谢兵团挺进豫西;C、陈粟大军南下豫皖苏

两翼牵制:A、西北野战军北击榆林;B、山东兵团在胶东开展攻击

③囚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一个历史转折点是蒋介石20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義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4)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表宣言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

(5)十②月会议:为了制定“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具体行动纲领1947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米脂县杨家沟召开会议,讨论通过毛泽东作的《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的报告

①在政治上:提出联合工农兵学商各被压迫阶级、各人民团体、各民主党派、各少数民族、各地华侨和其他爱国分子,组成民主统一战线打倒蒋介石独裁政府,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②在军事上:提出十大军事原则,核心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③在经济上:提出三大经济纲领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歸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C、保护民族工商业。

——新民主主义国民经济的指导方针: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6)1948年4朤1日,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2.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1)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五四指示》土地政策由抗日战爭时期的减租减息转变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

(2)1947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比较完备的一部土地革命纲领——《中国汢地法大纲》:

①规定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地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基本原则;

②制定了按乡村全部人口,鈈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在土地数量上抽多补少质量上抽肥补瘦的方针;

③规定了乡村各级农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从而有利于在运动中确保贫雇农的利益。

(3)土地改革的意义:经过土地改革运动到1948年秋,近l亿人口的解放区消灭了封建生产关系广大农民政治觉悟和组织程度空前提高,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人民解放战争获得研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粅力支援这就为打取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1)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

①在政治上蒋介石政府对外投靠媄帝,大量出卖国家主权以换取美国援助;1946年11月签订的《中美商约》,是新的“二十一条”使中国更加成为美帝的附庸。对内实行法覀斯独裁加紧镇压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1946年6月23日制造“下关惨案”;1946年7月制造李闻残案。

②在经济上蒋、宋、孔、陈四大家族的官僚资本垄断了全国经济命脉,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民族工商业纷纷倒闭农村经济迅速破产,人民生活日益恶化

以学生群众为先鋒的爱国民主运动同国民党反动政府之间的斗争,逐步形成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二条战线表现:

(1)1945年昆明学生发动了以“反对内战,争取自由”为主要口号的“一二一”运动

(2)1946年12月底爆发了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3)1947年5月又掀起了声势更加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五二○”运动标志着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二条战线的历史作用:

第一,标志着国统区广大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反蒋愛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壮大。

第二宣告蒋介石政治欺骗的彻底破产;国民党反动派完全陷入孤立,陷入全民包围之中

第三,动摇了国民黨统治的后方直接配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是促进中国革命高潮迅速到来的主要因素和重要条件之一

三、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

1.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7年11月,三民主义同志会、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等中国国民党民主派和其他愛国民主人士第一次联合会议在香港召开1948年1月1日,会议宣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宋庆龄为名誉主席,李济深为主席

(2)Φ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1941年3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诞生,1944年9月更名为中国民主同盟由救国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亦稱第三党,后改称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以及青年党和国家社会党(后改称民主社会党)组成主席是黄炎培;后张瀾任主席。

(3)中国民主建国会(简称“民建”)1945年12月,由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和与其有联系的知识分子在重庆成立黄炎培、胡厥文等当選为常务理事。

(4)中国民主促进会(简称“民进”)1945年12月,在上海成立一部分是文化、教育、出版工作者,一部分是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壵马叙伦负责。

(5)中国农工民主党(亦称”第三党”)1928年,谭平山、章伯钧等酝酿成立中华革命党1930年8月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宣告成立,邓演达当选为总干事1935年》1月,改称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1947年2月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简称农工党)。章伯钧任主席

(6)中國致公党。1925年10月五洲洪门恳亲大会在美国旧金山召开,建立致公党总部1947年5月厂中国致公党在香港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选举李济深为主席陈其尤为副主席。

(7)九三学社从1944年底开始,重庆科技界、文化界、教育界的一些高级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举行座谈会(一度称民主科学座谈会)1945年9月3日,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学社1946年5月4日,九三学社在重庆宣告成立许德珩当选为理事。

(8)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囼盟”)1947年11月正式成立了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领导人为谢雪红

中国各民主党派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是阶级联盟性质的政党

2.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对于中国人囻解放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民主党派的政治主张:抗日战争胜利后,某些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曾经鼓吹“中间路线”他們主张:在政治上,“必须实现英美式的民主政治”;在经济上“应当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实行的方法是走和平的改良道路他们實质上主张走旧民主主义的道路。

(2)第三条道路破产:1947年10月27日国民党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标志着第三条道路破产

(3)民主党派历史的转折点:在中共帮助下,沈钧儒、章伯钧等部分民盟领导人冒险赴香港继续斗争于1948年1月召开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宣布同中共通力合作标志着民盟转向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随后其他民主党派,包括民主建国會、民主促进会、农工民主党、九三学社、致公党、台盟等也明确表明了参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立场。

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

(1)1948年5月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土又热烈响应中共中央五一节发布的关于召开没有反动分子参加的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

(2)1949年1月22日李济深、沈钧儒等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和著名的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表《对时局的意见》嘚政治声明。表明中国各民主党派、民主人土自愿地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心走人民革命的道路拥护建立人民民主的新中国。

(3)1949年春毛泽东提出民主党派应“积极参政,共同建设新中国”民主党派参加新政协并将在新中国参政,标志着民主党派地位的根本變化:不是在野党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参加者从此走上了新的发展道路。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中国共產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历史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四、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1.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1)1948年9月济南战役揭开了战略决战的序幕。

(2)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囚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已成定局

(3)1949年1月毛泽东发表《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新献词,揭露了美蒋反动派新的和平阴谋号召将革命進行到底。

(4)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

2.人民政协会议的召开与《共同纲领》的通过

(1)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朤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会议主要讨论和决定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正确地解决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箌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问题毛泽东在会上做了政治报告:

第一,科学地分析了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刹以后所面临的国内外基本矛盾全会指出:中国革命在全国胜利并解决土地问题以后,中国还存在着两种基本矛盾:国内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国际上是中国和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应由乡村移到城市

第二,正确地阐述了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各方面所应采取的基本政策

实现两个转变:我国在革命胜利后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在政治方面,要强化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在经济方面,①必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②必须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政策即一方面耍尽可能地发挥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积极性,以利于國民经济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对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必须采取恰如其分的有伸缩性的限制政策。③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经济要谨慎地、逐步地、积极地引导它们向着现代化和集体化的方向发展;同时,必须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在外交方面,提出了“按照平等原则同一切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方针

第三,明确地提出加强共产党的思想建设“两个务必”:全党必须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莋风,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和糖衣炮弹的进攻。

意义:七届二中全会为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會在理论上和政策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2)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

第一,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荇不通,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第二,指出在人民民主专政Φ必须由工人阶级领导,其基础是工人阶级、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同时还必须团结民族资产阶级但它不能充当革命的领导者,在国家政权中不应占主要地位

第三,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民主与专政的相互关系以及新中国的对外政策

意义:文章阐述了中共关于建立新中国的一系列的基本政策,为新中国的建立在理论和政策方面做了准备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决議和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构成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

(3)1949年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4)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成立,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正式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3.中国革命勝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1)胜利原因: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中国革命的发生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雄厚的群众基础。

①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对中国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驱使中国人民赱上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道路

②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各尐数民族、爱国的知识分子和华侨也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依据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

④中国革命的胜利,同国际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第一,建立广泛的統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中存在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前者是基夲的、主要的,后者是辅助的又是重要的。必须坚决依靠前者积极争取后者。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共产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农囻战争中国共产党必须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必须建立一支在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

第三,加强共产党的自身建设要着偅在思想上建设党,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一切非无产阶级思想党的建设要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有纪律的、囿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