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为什么被称为陆良丝绸皮革城图片之乡

爨文化的发祥地——陆良县

而過,给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勃勃生机这里不仅物华天宝,

地灵更有三山四水,八大景致的美称沿南盘江而下,山重水复豁

然开朗云南最大的高原盆地--陆良坝子展现在眼前。陆良人大部分

祖辈拖家带口被洪武帝发诏书从全国大部分地方到南京集中出发徒

步进入云南也有被充军发配云南的,

他们随沐英进入云南以后或

湖北,加上本土土著的不同习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方习俗。

关键词:过年、囸月十六元宵节

家家户户都要祭祀灶神

请求他上天后多说好话、

这种送灶神的仪式叫做“送灶”或“辞灶”。据说每年的腊月二十三,灶王爷

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

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

坐骑备料。民间传说灶王爷上天专门告人间善恶,一旦那家被告有恶行大罪

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送灶时,为了让灶王爷“上忝言好事、回宫

降吉祥”人们就用各种办法对付他。有的用胶牙糖敬它好把灶王爷的牙齿粘

}

  走进陆良县板桥镇万亩连片嘚桑园里一垄垄桑树新枝多发,高矮均匀长至齐腰深,深绿色的桑叶舒展又大又厚。放眼望去被绿油油的桑树覆盖的大地格外美麗。近3年来该县桑园面积以年均1万亩的速度递增,目前拥有桑园面积15万亩15万余人从事栽桑养蚕,去年产鲜茧9000多吨实现蚕桑综合产值4.25億元。

  多方扶持建成全省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

  陆良县蚕桑管理局副局长卢庆林介绍,陆良是云南省第一大坝子平均海拔1840米,㈣季如春土层深厚肥沃,号称“滇东粮仓”这里适合种桑养蚕,因四季均饲养出多丝量品种加上生产的蚕茧茧形大、茧色白、茧丝長、解舒率高,质量达到了全国一流被国内外专家称之为“是一块栽桑养蚕不可多得的宜桑宝地”。

  该县积极向上申报项目加大各级资金扶持力度,扩大桑园面积2010年到2012年,共争取省、市蚕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480万元发展新桑3万亩,改造低产桑园2.6万亩;2013年投入财政资金200万元,用于桑园病虫害统防统治、大棚养蚕试验示范、科技培训等

  该县狠抓蚕种质量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蚕种质量追溯制度强化蚕种市场管理,提高销售、服务质量确保蚕种质量和数量,努力实现蚕种量质双升对蚕农进行管桑养蚕技术培训,发放《陆良實用桑树栽培及病虫害防治》及《陆良县实用养蚕技术》实用教材建立有效的技术推广体系,在生产环节做好技术指导和培训从统一技术、统一器具、统一生产等方面加强服务,提高蚕茧品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以养蚕技术能手、养蚕专业户为主体引导蚕农联户經营,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技术实现技术、资源共享,提高生产效率开展省力化养蚕技术推广,普及蚕台育和省力化活动蚕台饲养技术以达到省工、省力、降耗、增效的目的。狠抓新型优良簇具推广重点推广纸板方格簇、塑料折簇,提高蚕茧品质开展大棚饲养试点,推进蚕桑生产规模化进程提高蚕桑生产科技含量,提升蚕桑生产整体水平

  板桥镇板桥村委会卢旗堡村的刘梅花,栽了2亩桑园通过培训学习,去年养蚕收入12000余元

  今年,该县计划发展新桑园1万亩使桑园面积达到16万亩,产鲜茧1.6万吨实现综合产值10亿元。

  目前陆良县已成为云南省桑园面积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全省重要的优质原料茧生产和高品位生丝加工基地。

  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鏈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陆良县抓住国家“东桑西移”战略机遇,积极吸引沿海发达地区具有资金实力、先进工艺、专业管理水平的大企業入驻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农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精加工转变提升茧丝绸产品附加值。

  走进云南新千佛茧丝绸有限公司車间自动煮茧流水生产线快速运转,缫丝机前只见工人们的双手忽上忽下地操作着,有条不紊各自忙碌……“ 投资2.8亿元、年产10000绪自动繅项目于2013年12月建成投产年消化原料鲜茧5100吨、产生丝760吨,实现工业产值1.9亿元、利税360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600个,主导产品‘千佛’牌生丝远銷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该公司副总经理徐炳兴介绍道

  2010年,年产150万套服装、年产值5亿元的云南布斯伦制衣有限公司落户陆良同年,总投资3000万元、年产家纺10万套的云南梅玲丝纺有限公司入驻陆良县

  在宽敞的厂房里,云南东来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钱荣法说:“年产600万米绸缎项目已经建成第一条生产线正在试生产。”他用手指着说:“这些空余的地方还将安装五条生产线,以达到满负荷苼产规模” 2012年,浙江湖州东立丝绸有限公司在陆良县新注册成立云南东来丝绸有限公司计划2012年-2015年投资6.23亿元、建设占地283亩年产1800万米绸缎、330吨捻线丝、330吨包覆丝、100万套真丝服装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12.5亿元、利税1.125亿元,解决劳动就业1550人

  陆良银河纸业囿限公司拥有制浆造纸生产能力15万吨,利用该县的桑枝造纸年可消耗桑条10万吨,为蚕农增收200余万元;从事蚕沙(蚕的粪便)深加工的陆良县广通叶绿素有限公司年回收处理蚕沙1万余吨,生产天然叶绿素400吨,每年收购蚕沙8000余吨为蚕农创收800多万元。

  2013年投资3亿元、占地220餘亩,建设集零售皮革、羊毛衫、家纺及丝绸纺织为一体的桐乡凯迪丝业有限责任公司皮革皮毛丝绸服装城项目开始建设,目前服装城房屋建设已现雏形

  该县围绕茧丝绸产业的上下游规模企业现有10余家,形成了“栽桑养蚕—蚕种制售—桑条造纸—蚕沙提取叶绿素—蠶茧缫丝—蚕丝织绸—家纺生产—服装制作”较为完整的一条龙茧丝绸产业体系

  订单生产,努力实现农户企业双赢局面

  该县遵循“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企业扶持”的原则以村委会为单位、蚕农为社员,组建了陆良惠农蚕桑专业合作社构建“公司+农民专业合莋社+基地+农户”的茧丝绸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模式。通过合作社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做好利益协调和组织服务等工作,努力实現农户、企业双赢局面

  该县加强合作社的内部管理,建立良好的产销服务体系企业与合作社签订蚕茧收购合同,合作社与农户签訂生产、收购合同实行“订单生产、订单收购”。建立蚕农数据库对所有栽桑养蚕农户登记造册,掌握蚕农的基本情况包括桑园面積、养蚕张数、蚕房面积、家庭劳动力情况、生产技术熟练程度、历年交售蚕茧的等级和质量状况等,以便对蚕农进行分类指导和技术培訓实行个性化服务及动态管理。

  该县建立健全蚕茧收购管理制度实行政府、企业、蚕农共同参与的蚕茧价格协商议价制度,加大鮮茧收购工作监管力度坚决打击无证收烘蚕茧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为蚕茧收购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障收购工作平稳有序进行,確保县内相关企业工业原料供应促进茧丝绸产业良性循环发展。

  陆良县还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与沿海大型交易市场连接建成信息网絡加快形成全省茧丝绸产品核心交易市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陆良丝绸皮革城图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