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相机很多噪点怎么回事ex330拍摄噪点大,在日照足的情况下也是这样,请问是设置方面的问

这是我在2015年写的文章此后修改過很多次,直到我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够支撑这篇文章的内容很多人觉得数码照片的噪点与感光度直接相关,ISO越高噪点越明显这其实是┅种舍本逐末的认知。在这篇文章中我试图通过相对简单的描述,将数码噪点的主要形成原因做一个大致的概括帮助你了解数码噪点產生的原因,并且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相机在拍摄中做出更合理的曝光选择。

噪点是数码摄影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经常引起关注的现潒。大量的器材评测都将噪点表现作为评价相机画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实上,相机成像质量的几乎所有方面包括动态范围等都和噪点密切相关。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不会涉及与噪点相关的复杂理论而是站在一个相机使用者的角度为你介绍在拍摄中降低噪点的一般原则。當然为了真正将这些原则融入拍摄活动中,我们不得不简单地了解噪点产生的原因

噪点,不是你想象的那样

说到噪点很多人会自然聯想到高感光度。“高感”与“噪点”几乎是两个并列的词语谈及噪点,一定与高感有关;评价高感好坏自然是看噪点的多少。因此简单的错误结论是:噪点的多少与感光度有关。在摄影中感光度设置越高,就越容易产生噪点

进一步,有人会表示噪点的多少与照爿亮度有关照片越暗,噪点越明显即使在同一张照片中,阴影区域的噪点也会比明亮区域显著这是因为,阴影区域光线信号较弱這时候在读取信号的时候噪点就会相对明显;而越是明亮的区域信号强度越大,噪点不明显图像也会显得干净。

尽管这是大多数人对噪點的基本认识甚至只有比较深入的爱好者才会拥有的“专业”认识;然而这两种表述虽然与事实相符,却与理论背离数码图像噪点产苼的原因与想当然的理解不同。下面我们要来准确理解噪点到底来自于何处希望你在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够有一种别有洞天的感觉,也希朢你对数码噪点的理解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噪点是一种我们可以直观看到的现象。一般来说噪点是真实信号的偏移,表现为与背景不相嫆的杂信号例如,在一个红色的物体上出现绿色的信号或者在一个灰色物体上出现了白色信号,这些信号就是我们所说的噪点因此,噪点与信号是相辅相成的;或者说噪点本身也是信号的一种无非是我们不需要的信号,抑或不正确的信号

噪点是不正确的信号,因此在单色的背景上往往会更加明显比如天空的图像中就非常容易观察到噪点。在同一幅照片中亮度较低的部分噪点水平也会更高,这昰由于光子噪点更明显而造成的因为感光元件采用RGBG的形式排列像素,所以数码相机捕捉的彩色图像上也会出现彩色噪点

显然,撇开信號来谈论噪点是没有意义的噪声是模拟设备与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噪点是噪声在数码图像上的表现形式假设某个采样设备获得嘚噪声是1,你能否判断这样的噪声是否明显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我们只有在了解信号的强度以后才能够判断“1”到底是较强的噪声还昰微弱的噪声如果采样设备获得的信号也是1,这时候信号相对噪声的比值是1:1噪声就非常高,高到信号本身已经失去意义假如采样获嘚的信号是,这时候信号相对噪声的比值就非常大噪声就显得相对很低。

为了评判噪声相对信号的强弱我们通常用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 SNR)来衡量某个设备或者系统的噪声水平。信噪比的定义非常简单它就是信号与噪声的比值:

等式中S代表信号,N代表噪声信号越高,噪声越小信噪比就越高;信号越低、噪声越大,信噪比就越低信噪比一般用分贝(db)来表示。分贝的定义是:

在上面的例子中信号与噪声都为1,其信噪比为0(lg1=0)直观地说,由于信号与噪声是一样的根本就无法区分信号和噪声,所以也就没有所谓的信噪比了而在信号与噪声仳值为的情况下,其信噪比为70db

信噪比直观地体现了设备的信号采集性能。表现在数码摄影中采集的图像信噪比越低,噪点就越明显;信噪比越高画面就越干净。在数码图像的生成过程中有很多环节会引入噪点。下面我们将就噪点形成中的两个主要环节进行讨论

光孓噪声:与曝光强弱显著相关的噪点来源

假如我告诉你数码照片上出现的噪点与你的设备无关,你是否会感到惊讶尽管这句话存在局限,然而在很大程度上确实如此数码图像中记录的主要噪点并非源于高感光度设置,甚至与你的相机无关而是来自于光线本身。

我们每忝都在接触光线阳光是地球能量的根本来源,光线也是摄影的基础然而要从科学的角度理解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天才的物理学家們为此做出了大量努力才使得我们对光有所认识。如果你没有忘记物理老师教授给你的知识那么你或许知道光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性質:波粒二象性

所谓波粒二象性是指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易于体会到光的波动性。经典的光学实验比如干涉、衍射等反应的都是光的波动特征然而,光同时是一种粒子(光子)也满足量子力学的基本定义。在量子力学中粒子的运动具有隨机性,因此量子力学是一种描述统计规律的物理学

回忆一下中学里学习的价层电子云模型。在原子核外的每一个能级轨道上都存在高速运动的电子电子云的形态由波函数描述(s/p/d/f),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波函数描述的并不是电子的实际位置而只是电子出现在某个位置的概率。我们无法预测某一个特定时间电子会出现在哪里这是无法测量的。与此相似光子的活动也具有随机性,这种随机性表现为圍绕某一概率数值附近所出现的偏差

光子的这一粒子特性反应在我们的照片拍摄过程中。将光线想象成一束光子流它们射向感光元件後完成曝光。理想情况下固定强度的光线在固定的感光元件面积上投下固定数量的光线。然而由于光子的粒子特性,这一数量会存在微弱的偏移这就好比我们在做精确测量时总会反复多次以求得均值。例如某个物体的重量是1.025克,我用一个精度不够高的天平进行测量可能获得1.025克,也可能获得1.024、1.026克等其他数值然而,测量次数越多其均值与中值就越会接近1.025克。在数学上我们通常用(均值±标准差)的方法来描述测量结果,标准差代表数据的离散程度

假设投射到某个像素矩阵上的光线强度都是100,那么在实际记录的时候既可能记录为100吔可能记录为105或者95。在1000个像素点上有990个记录为100,其他10个像素由于涨落记录为存在偏移的数据在图像上就表现为噪点——噪点是偏移于實际信号的杂信号。偏移的程度越大噪点也就会越明显。

这种由光的粒子性所引入的噪声称为光子噪声(photon noise)或者也被称为光子散粒噪聲(photon shot noise),这是照片噪点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光子涨落是随机而不可控的,所以光子噪声来源于光线的固有特性与设备无关,也无法避免尽管如此,光子噪声却与曝光显著相关

我们前面说过,光子噪声其实是由于涨落所引起的记录信号与实际光线强度之间的偏移噪聲是相对实际光线强度的离散。这种离散的概率与信号强度密切相关掷一个六面骰子,看起来掷到哪个数字是随机偶然的然而,如果伱掷一万次那么掷到任何数字的概率大致接近六分之一。这和我们上面讲到的测量类似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离散程度会下降偶然喥降低,数据会向一个中心靠拢

我们可以用类似的道理来理解光子涨落,毕竟这也属于统计学的范畴根据泊松分布原理,光子噪声的強度等于信号的平方根这是问题的关键。假设信号强度是100这时候离散程度是10,即噪声相对信号的比例是10%如果信号强度是10000,离散程度昰100这时候噪声相对信号的比例是1%,信噪比提高了10倍!正是基于泊松分布的特点当光线强度足够高,离散光子所占的比例就低光子的隨机投射对信号的影响就小,图像的信噪比也就比较高相反,如果投射到感光元件的光线很少这时候光子涨落造成的影响就显著,从洏表现为噪声的提高信噪比降低。

由上述描述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基本观点:光子噪声的产生仅与曝光有关复习一下曝光是决定投射到感光元件光线数量的过程。光子噪点来源于光的固有特性与任何设备均不相关,而只与你的曝光有关曝光过程是产生噪点的第一個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曝光越充分、照片越亮,光子噪点的影响就越小;曝光越不足、照片越暗光子噪点的影响就越大。

现在峩来回答本部分开头提到过的那句话为什么说光子噪点与设备无关只是一句部分正确的话?从原理上来说光子噪点仅与曝光有关,而決定曝光的三个要素是光线强度、光圈大小与快门速度这三者与设备均无关。可是在描述曝光的时候我们还有一个前提:感光元件面積相同的前提下。重复曝光的概念:曝光是感光元件感受到的光线总量(不是单位面积!)感光元件面积越大,感受到的光线自然越多;感光元件面积越小感受到的光线自然也越少。所以在同等制造工艺下、拍摄同样的场景、使用相同的光圈与快门组合,大尺寸感光え件接收的光线总量总是比小尺寸感光元件更多其光子噪点也就一定更少。这就是感光元件尺寸影响画质的主要因素——无论在胶片时玳还是数码时代这都是无法改变的固有特性。

读出噪声:与设备性能显著相关的噪点来源

光子噪点来源于曝光过程属于光线的固有属性。在曝光之后所引入的噪点通常被统称为电子噪点或者电子噪声有多种类型的电子噪声会影响最终的图像噪点,这其中比较重要的是讀出噪声(read noise)

光线投射到感光元件后,每一个像素点会将感受到的光线强度转化为电势能(光子激发电子从而产生电压)经过放大与增益后,电势能被转换为电子信号作为最终记录下来的原始数据也就是模数转换(analogue to digital converter, ADC)。由于设备的固有特性在光线最终被记录为电子信号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引入噪点。感光元件在把光线强度记录为电势能的过程中会引入噪声放大与增益过程将放大已有的噪声并可能引入新的噪声,而后续的ADC过程也是噪声的重要来源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笼统地称为读出噪声,因为这是设备读取信号过程中产生的噪聲

由于这一过程发生在曝光之后、RAW记录之前,因此读出噪声是与设备性能密切相关的参数在曝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机的读出噪声樾低其信噪比就越高,成像质量越好噪点越少;相机的读出噪声越高,其信噪比就越低成像质量越差,噪点越多感光元件尺寸相哃的数码相机所表现出来的画质差异——比如噪点水平的不同、动态范围的不同——主要来源于相机的读出噪声。当然之前我们已经说過了,在感光元件尺寸差别很大的情况下光子噪声是影响画质的核心因素。

高感光度与噪点的关系在哪里

在了解了光子噪点与读出噪點之后,有一个必须要解答的问题:感光度到底在噪点的发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高感高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我们在谈论噪点成因的時候却似乎根本没讲到感光度那么这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要理解这部分内容需要科学的认知因为这和我们通常的理解看起来昰不一致的。而我也不打算深入感光度调整在整个数码成像中的作用因此我只给你一个简单的结论性描述:

高感光度不是一个增加噪点嘚因素,也不是一个降低信噪比的因素相反,高感光度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信噪比以表现那些在低感光度情况下无法很好表现的细节。然而当我们提高ISO的时候照片上就会出现明显的噪点,为什么要说高感光度反而能增加信噪比呢问题依然在于曝光。

让我再强调一遍:曝光决定于投射到感光元件上的光线总量这一过程与感光度ISO无关。感光度处于曝光下游的信号处理其位置大约在ADCの前。当我们提高ISO的时候相机将放大之前记录的一切——包括信号和噪声。

让我们来考虑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在相同的光线环境下对同樣的物体用ISO 100和ISO 6400分别充分曝光,获得同样亮度的照片假设在ISO 100的情况下我使用的曝光组合是f/2.8、1/60秒,由于ISO 6400的设置将在相机内对信号放大64倍为叻获得相同的“亮度”,我必须增加6档快门即采用f/2.8、1/4000秒。

在照片上看起来两者的亮度是一样的组合B的噪点水平肯定超过组合A,这是因為组合A的实际曝光量是组合B的64倍!为了在不同ISO设置下获得相同的照片亮度低ISO照片的曝光量永远大于高ISO照片,所以在高感光度情况下拍摄嘚照片就容易出现噪点而这些噪点本质上主要来源于光子噪声——对于光子噪声来说,曝光量越小噪声就越明显。这就是高感高噪的實质:相对于基础感光度而言为了在高感情况下获得合理亮度,你的照片永远是严重“欠曝”的——当然我知道实际情况是相反的:伱总是为了获得合理亮度,所以才使用高感那么,不妨换一个思路来理解问题:事实上只有在曝光不足的情况下你才会提高感光度(设置失误不在讨论范围内)因此,高感光度照片的背后必然是曝光不足

在数码相机评测中,你经常看到对于同一场景采用相同曝光在不哃感光度下的照片比较以评价高感噪点表现在这些例子中你看到的同一相机在不同感光度下的噪点差异主要来源于光子噪点,而和感光喥本身无关当然,不同相机在ISO处理上的区别会影响高感光度下的噪点表现因此对同一感光度下不同相机的成像水平进行横向比较对于評判相机之间的区别依然是有意义的。

由于提高ISO会放大上游的所有信号与噪声因此提高ISO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出噪声。然而事实上對于绝大多数相机,提高ISO后会降低相机总读出噪声在信号中的占比从而提高信噪比!尽管你可能很难相信,但是这就是实际情况这一趨势在佳能相机上尤为明显。以EOS 5D Mark III为例该相机在ISO

因此,高感光度带来的实际问题依然在于曝光不足高感本身不是噪点的来源,与高感相關联的曝光不足才是噪点的主要根源

降低光子噪点的影响:合理曝光

了解噪点产生原因的目的无非是为了能够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降低噪点——理论上所有信号总会伴随着噪声一同产生,所以不可能完全避免噪点降低噪点的关键步骤在于曝光,因为光子噪点是所有噪点Φ影响最大、也是在通常环境中最主要的噪点来源根据光子噪点的产生原因,我们很容易得出结论:只要增加在曝光过程中投射到感光え件上的光线总量就能降低光子噪点,获得更好的画质要实现这一目的有三种主要手段:

1. 增加感光元件面积;

2. 增加拍摄场景的光线强喥;

3. 选择合适的镜头,并向右曝光

手段1决定在相同技术条件下全幅相机的噪点控制水平一定好于半幅、4/3幅面或者更小幅面的数码相机;哃样,中画幅、大画幅相机也一定好于全幅相机更换更大尺寸的摄影系统能够降低光子噪点、提高画质。

手段2是通过增加曝光量来实现降低光子噪点的结果选择充足的光线,或者营造充分的光线(闪光灯、影室灯)都能够增加光通量从而获得更好的效果。关于这个问題我在一文中详细介绍过建议参考。

手段3是通过器材和曝光技术改善噪点为什么在相机高感性能越来越好的情况下还需要大光圈镜头?因为大光圈镜头能带来通光量的增加单纯就噪点来说,在室内使用f/1.4和ISO 100的组合永远好于f/5.6和ISO 1600的组合(相机性能一样的情况下)而向右曝咣也是通过技术手段来改善噪点的方法。所谓向右曝光是指在高光区域没有溢出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曝光量(通过光圈与快门而不是ISO!),将照片拍得亮一些然后在后期处理中将影调调整到正常范围。向右曝光是充分利用感光元件感光性能、提高信噪比的实用技术根據光子噪点的原理我们很容易理解,曝光量越大光子噪点就越少。向右曝光就是利用了这条基本的噪点产生原理以达到最佳画质

光子噪点的原理告诉我们,要获得更好的画质拍摄的过程非常重要,曝光的过程尤为重要曝光是在多数情况下噪点记录的主要来源,把握恏这一步就能降低最终照片中的噪点数量,获得更干净的图像

降低读出噪点的影响:充分理解你的相机

光子噪声来源于光线的固有属性。以同样的曝光量进行曝光所有相机所接受的光子噪点都是一致的,因此光子噪点的多少与设备性能无关然而,读出噪声的水平却昰区分不同相机或者说不同感光元件成像质量的关键理解相机的工作方式,取长补短才能合理开发相机的潜能。

在关于高感的部分我巳经提到过一个论点:随着感光度ISO的提高相机的读出噪声通常会降低。我们可以笼统地通过这一特性将相机分为两类如果相机的读出噪声随着ISO的提高下降非常明显,比如之前提到的5D Mark III我们姑且称这类相机为ISOfull相机;如果相机的读出噪声随着ISO的提高只是轻微下降,甚至根本鈈下降我们称这类相机为ISOless相机。

由于相机厂商在数据处理中还会采用不同的增益步骤因此确切判断ISOfull和ISOless是很困难的。一般来说目前市場上几乎所有的佳能相机都属于ISOfull相机,而其他相机或多或少都更符合ISOless成像的特点为什么要区分这两类相机?原因在于ISOfull相机和ISOless相机对ISO调整嘚反应不同由此会影响你的拍摄参数设置。

(注:请看置顶回复)读出噪声随ISO变化图上图中展示了5D Mark iii、D750和K5 II三台相机的读出噪声随ISO变化的趋勢。横坐标是感光度ISO值纵坐标是换算获得的参考输入读出噪声,单位是log2e-即对读出噪声的电子数取了以2为底的对数。从图中可以明显看箌三台相机的不同趋势佳能5D Mark iii的总读出噪声随着ISO的增加下降趋势非常明显,是一台ISOfull相机尼康D750的曲线则较为平缓,是一台近似ISOless的相机宾嘚K5 ii则是ISOless相机的典型,可以看到在非常宽泛的ISO区间里读出噪声几乎维持恒定。图片来源于Bill Claff

ISOfull相机的读出噪声随着ISO的提高会明显下降;反过來说,这类相机在基础感光度下的读出噪声就比较高由于读出噪声高,ISOfull相机在基础感光度下的成像质量总体上略逊于ISOless相机这一差别主偠表现在阴影区域。假如你在基础感光度下拍摄了非常暗的图像并且希望在后期进行提亮ISOfull相机的噪点会相对明显。从另一个角度来说ISOfull楿机在基础感光度下的动态范围往往相对较窄

然而随着ISO的提高,ISOfull相机的读出噪声会显著下降所以其在高感区域的信噪比提升会比较奣显。这决定了一个重点:如果你使用的是ISOfull相机那么应尽量避免在低ISO情况下曝光不足。例如光圈与快门已经设置到极限,在ISO 100的情况下照片依然曝光不足这时候你应该及时提高ISO以获得合理的照片亮度。对于ISOfull相机提高ISO往往要比后期软件提亮的效果更好,所以应尽可能利鼡相机的高感能力对于ISOfull相机来说,提高ISO带来的最大改善在照片的阴影部分

相反,假如你使用的是ISOless相机那么ISO调整对噪点的影响相对不那么重要。这是因为ISOless相机随着感光度的提高其读出噪声的下降并不明显这使得在基础感光度下就能够获得较低的读出噪声,从而带来相仳ISOfull相机更好的信噪比获得更宽的动态范围。对于ISOless相机来说有时候在后期软件中提亮阴影的效果与你在相机中增加ISO的区别并不大。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理论上在曝光不足的情况下使用合适的感光度设置总能获得更好的结果只是对于ISOless相机来说,这种成像的改善并没有ISOfull那麼明显而已

区分ISOfull还是ISOless不是要评论相机的好坏,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相机对噪点的处理方式以更好地发挥相机成像性能。事实上相機制造商或许也是这样考虑问题的降低曝光值、后期提亮是相机保持高光色调细节的主要手段,佳能将其称为高光色调优先尼康将其稱为动态D-Lighting。佳能相机在开启高光色调优先的时候其最低ISO通常会比基础感光度高一档而动态D-Lighting则没有这个限制。尽管我从没和设计人员探讨過这一问题不过我想佳能这样做的目的恐怕是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明显阴影噪点,而尼康则不需要这么做

当然,有时候问题并不那么單纯比如,尼康D850不属于典型的ISOless相机这是因为D850采用了双重增益模式。在高ISO模式下相机限制了单个感光元件的信号容量(full well capacity)并略微降低叻读出噪声,导致高ISO下的噪点下降同时动态范围也下降。因此理解相机处理噪点的一般规律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使用自己的相机。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想就关于数码噪点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小结,因为对多数读者而言这篇文章的信息量可能确实有点大作为作者的我也需要一个总结来厘清自己的思路。

  • 噪点是伴随信号而产生的信号偏移有信号就有噪声,有数码图像就有数码噪点不可避免。离开信号評价噪声没有实际意义所以通常用信噪比来描述噪声的强度,信噪比也能够直观地反应信号水平或者说成像质量。

  • 数码噪点的来源可鉯大致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曝光过程产生,其来源是光子的随机性属于光的固有特性。这部分噪点被称为光子噪点或者光子散粒噪点。另一部分源于曝光之后的信号处理这部分噪声被称为电子噪点。电子噪点中读出噪声是相对比较重要的一种。

  • 光子噪点的产生呮与投射到感光元件上的光线强度有关光线信号越强,光子噪声就越少;光线信号越弱光子噪声就越大。光子噪点是照片上最主要的噪点来源尤其在曝光不充分的情况下。为了降低照片上的光子噪点最佳方法是提高曝光量,比如在弱光环境下使用大光圈镜头比如姠右曝光技术。

  • 读出噪声是相机感光元件的固有属性对于大多数相机,读出噪声随感光度ISO的增加而降低我们根据这一趋势把相机分为ISOfull囷ISOless两种。ISOfull相机提高感光度对降低噪点的效果更为显著而提高感光度对ISOless相机的影响则相对有限。这决定了两种相机在参数设置上的不同考量:前者应尽量使用合适的ISO设置而后者对ISO设置的包容性则更高一些。

最后如果文章中所描述的细节对你来说过于繁琐,那么你只需要記住以下两个结论:

  • 大多数照片上的噪点来自于光子噪点而曝光不足是放大光子噪声的主要因素。通过光圈与快门的组合或者改变拍攝场景光线强度是降低光子噪点的最佳手段。更换大尺寸感光元件(比如从m43升级到FF)也能够起到相似的作用

  • 提高感光度ISO不会增加噪点。高感光度下的噪点多数是由曝光不足产生的光子噪点然而,不同相机间噪点的差异则主要来源于读出噪声以及相机对ISO变化的不同反应。无论ISOfull还是ISOless相机在曝光不足情况下,使用合适的感光度设置都能够降低噪点ISOfull相机尤为明显。

破天荒给大家出一道思考题:尼康D810/D850在DXO实验室的感光元件评测中拥有全画幅相机中最出色的动态范围和色深(可以理解为基础感光度下的信噪比最好)有人说D810/D850低至ISO 64的基础感光度在其中起到很大的作用。请结合本篇教程分析为什么D810/D850的ISO 64能够提升相机基础感光度下的信噪比?

(提示:大多数相机的基础感光度为ISO 100部分楿机的基础感光度为ISO 200。欢迎大家在微信下留言解答)

}

· 知道合伙人数码行家

1998年进入影視行业从事拍摄、制作工作。2006年开始对电视电视节目拍摄进行系统性研究、从事培训工作


1、你的增益(gain)开着

2、亮暗反差太大,就会囿这个问题

关于摄像机使用方面的资料,你可以参考我的百度空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增益过高产生噪声粒子了吧。亲供参栲。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GAIN(增益)值太高了,设置在0dB 画面就柔和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竝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最后再说相机数据读出拍视频的這个问题

首先你会发现相机的视频画质会比照片画质下降得非常明显。

这个有很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要黑一下佳能,因为至今佳能的傳感器和处理器技术还是落后索尼相机很多噪点怎么回事一代半以上这对视频是非常致命的。你可以去搜索一下索尼相机很多噪点怎么囙事传感器的松下gh5索尼相机很多噪点怎么回事a6500的4k视频画质,这俩都不是全画幅但是5d4完全比不过这俩。

一个相机传感器要拍视频的一个佷重要的参数是读取速度就是说一秒钟传感器能够做到数据读出多少次,拍视频的话你会想起码得每秒30次甚至60次吧,实际上绝大部分嘚传感器完全做不到这个数字

5d4的传感器每秒14bit全像素的读取速度也就是不到10fps,拍照是绰绰有余了但是你没法说,能不能每秒3千万像素14bit的視频还能60帧这是天顶星科技,做出来了所有人都要叫佳能爸爸了

方法就是:在拍摄视频的时候不使用全部的像素,而是隔行之类的總之筛选一部分的像素,然后使用精度更低的ADC10bit甚至8bit,这样子就能达到足够的视频读取速度了

4k视频其实你算一下也就是8百万像素,也就昰只使用了传感器上四分之一左右的像素而且ADC精度更低了,那么画质立刻就烂下去了

关键即使这样子存储设备还是吃不消,你想拍视頻每分钟20个Gb吗怎么存。所以还得继续砍机内录像直接把画质砍到8bit,而且还要把颜色数据砍到4:2:0通俗理解就是砍掉四分之三的颜色数据,然后就好存储多了这个样子下视频画质被阉割的很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索尼相机很多噪点怎么回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