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新罗时期山人诗意策杖高吟,江遥何物妙

原标题:【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詞大会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阳气日相减生机苦不多。

他山飘落叶野涧著寒波。

霜自宵晖下天无雁齒磨。

乾坤凭负手晚意起婆娑。

安全东字泓亭,号三半斋主人现任巴山诗社社长。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任中华诗词论坛特聘高级顾问、导师云帆诗友会编审,首届云帆诗友历年佳作评选活动初评委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每日登高阜,何须说孟嘉

自来无脱帽,老去孰簪花

能赏山中月,得安随处家

疫平笻竹好,江海许浮槎

半隐庐,楚人居粤现兼任云帆诗友会詩词编审,首届云帆诗友历年佳作选评活动初评委

端居更莫苦彷徨,煮茗翻书自断章

坐听一庭秋雨定,赊来几缕菊花香

安心即可酬佳节,养气方能御薄凉

落帽萧疏风得意,不因今日是重阳

高石春,自号抱朴书生武汉人。原教育部高中语文编写组成员云帆诗友會顾问、平台诗词编审。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晴云舒展与天宽落叶骑风逐浪欢。

千斛瀑飞凉翰墨一山枫着赤衣冠。

任他岚气惊秋老自有冰心任岁寒。

归雁应知生息理排书岭外许人看。

曹初阳江西庐山(星子)籍诗词爱好者,云帆诗友会创始人

枫红云幔。霜天际、衡阳鸿阵归晚玉泉峰顶揽霏微,一望秋清旦渐迢递,湖光弄暖平芜疏叶萧萧远。笼雾鬓风鬟念倦旅、何归梦海,愁客肠斷

又见重九茱萸,蟹肥柑绿菊花招饮如面。寂然我去叩谁门一曲歌离乱。剩荻浦天钩月眼吟笺写尽相思简。紫雀栖寒蛩断,叠嶂西望汉南云满。

陈平骊别名祖寺、念荷,号晴窗初雪大学教师,湖北省作协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湖北诗词协会会员出版旧體诗词集、新诗集、散文集数本。诗文散见全国各媒体刊物

与山花日影共高亭,正九九重阳纵江南秋晚,银河筛露玉宇飞霜。却是層林初染稻谷半青黄。这喜人秋色胜似春光。

遥见乡关在望看一峰巍峙,万户深藏叹尘寰寻遍,无处觅高堂欲嘘吁、香风来袭,雁群儿、飞到石亭旁应知我、满腔思念,寄与爹娘

陈秋莲,笔名晚秋浙江省象山县南田岛人,古诗词爱好者

风霜改尽旧容姿,┅笑萧然两鬓丝

此际草衰凝夜露,昨宵雨冷涨秋池

飘零多负西窗烛,愚钝难工上苑诗

富贵浮云浑不计,惟将心血铸新词

老来未可誤佳期,况复重阳雅集时

早恶陈言吟北雁,已无新意说东篱

满城风雨催诗兴,一片霓虹入酒巵

车毂喧阗归去晚,街头踯躅意迟迟

陳仁德,笔名虞廷重庆市忠县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重庆市文史书画研究会副会长,重庆诗词研究院院长重庆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偅庆市楹联学会副会长云帆诗友会、香港诗词学会顾问。原四川省诗词学会副会长

重阳小镇百千家,处处盛开新菊花

黄绿何曾让橙紫,轻香摇曳到天涯

旅居长恨伴无亲,每到重阳泪满巾

欲出家门上山去,峰头尽是登高人

陈 镇,男河南邓州市人。中华诗词学会會员邓州市诗词学会副会长。

谁言老骨步维艰直上层岩十八环。

脚下流云凝冷雾身边落叶入寒山。

荣枯自是从时变得失不妨行处刪。

诗酒适宜消块垒沧桑度化白丝斑。

程志远湖北洪湖人,现居武汉晚年以诗词自娱,其习作散见于各诗刊

斑斓入画又重阳,萧瑟西风好个凉

归雁南飞愁绪乱,千杯不醉桂花香

程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芝罘诗社社员,憩云斋斋主

程 准,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芝罘诗社社员,憩云斋斋主

挟得天风卷寨云,万峰极目更清分

龙行古岳元无类,鹊起明堂亦不群

惯看声名常自许,曾经义举与谁闻

弹痕一任埋衰草,空见他山拔等伦

注:请水寨乃红色暴动纪念地,天柱(古南岳)、明堂乃旅游名山相传汉武帝曾临天柱山封岳。

儲昭时别署中南山人,生于丁酉春月皖岳人,退食南山聊以诗酒自娱。

秋风邑外蝶翻飞宕跌随风化洛泥。

几岭烟弥关塞北一行雁落水云西。

黄花袖手同谁赏黑鸟闻歌乱欲啼。

莫说登高重九好何如拾叶与卿题。

苍茫吴楚水云宽独自登临枉自欢。

万壑阴风飘落朩几家荒冢葬新冠。

残躯渐共秋山老薄暮无凭客意寒。

似此重阳多少节黄花不是旧人看。

楚家冲本名李兴旺,湖南岳阳人中华詩词学会会员、太行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网、中华诗词论坛特聘高级顾问为社发起人。吴门诗社副社长作品1800余首散见于各种书、刊、论坛与博客。辑有《欲远集》《将闲集》等出版有《楚家冲吟钞》。

节逢重九菊开初不去登高去问渔。

非为游仙寻海市只缘觀世懂乡居。

攻书曾守鸡窗白驰马终成槐梦虚。

即令江河起潮汛漏船朽桨又何如。

楚江闲鹤本名李裕华。武汉人退休教师,古典詩词爱好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闲来吟诗填词自娱而已。作品散见于网刊和纸质书刊文丛

重阳邀侶也登高,不似当年意气豪

石砾鋪途伤沈足,岭风吹鬓乱潘毛

多闻市井传三惑,惯见阊门设二桃

此际暂无尘世扰,烦襟褪裹白云袍

崔德煌,江西九江人云帆诗友會编辑部诗词编审、首届云帆诗友历年佳作评选活动初评委。著有《藠藤斋诗稿》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重阳遥寄少平汕尾(外一艏)

笔有风声鬓有霜,年来渐次敛锋芒

天山遥忆思难已,中镇联吟乐未央

助我俚诗添正气,凭君健笔扫颓唐

殷殷祝嘏情深矣,汉魏將军句谨藏

注:陈少平2014年6月“祝世广兄六九华诞”诗云:“雄风谁得似,汉魏两将军”

把酒豪歌,凭栏远眺又逢前度重阳。镜中应歎华鬓已凝霜。敢许扪心无愧冰壶里,注满沧桑瑶樽畔,犹睁醉眼留待赏孤芳。

疏狂人笑我,衣单袖冷笔短情长。谩赢得虚洺腹有丹方。不管饕蚊列阵轻挥手,扫尽颓唐 秦筝在,倩谁玉指谈笑奏清商?

邓世广1946年生,辽宁省阜新市人居新疆。诗人詩词教育家。

赛马疾驰弦欲狂长城随想韵飞扬。

壮心犹在琴音醉花径风吹秋菊香。

注:《赛马》与《长城随想》均为二胡独奏曲名

戴庆生,江西南昌人网名海上阳光一缕,子曰诗社社员作品曾获第十二届北京端午诗会二等奖,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优秀奖等莋品见曾被《诗刊·子曰》《中华诗词》《中华词赋》等。

消愁何用苦吟诗,此日还家应未迟

得慰堂前双白发,殷勤再奉菊花卮

怯上高楼聊极目,雁过谁能逐向晚日微茫,隔却云山不见秋场屋。

可怜此际何幽独白发生头速。念是倚门人欲寄清商,吟也难成曲

鄧玉柱,网名琴心江西省诗词学会会员,琴江诗社理事《琴江诗词》副主编。作品散见于《诗刊》《中华辞赋》《星星?诗词》《诗詞百家》《江西诗苑》《兵团日报》等纸刊报刊

重阳谁在把人招,望里云山别样高

前岭黄花争导引,后头白发任萧骚

身临松壑何云咾,情恃酒杯方逞豪

还看孟嘉落帽处,风流已不是单挑

谁复沉酣醉此楼?晴霞飞处正高秋

老鱼吹浪三川合,新雁冲云一梦留

山送遙青莫轻放,花当大白且狂浮

鸥波寄啸琴书在,更向五湖招客舟

丁 欣,江苏溧阳人网名江湖浪人。云帆诗友会顾问有《丁欣诗选》《紫烟青霭作浮生》印行。

欲写重阳忽似呆心花未共菊花开。

浮生潦倒思乡野尘世艰难对冷杯。

愁看残辉衔树下恨听征雁向人来。

此逢无计虽强饮只是羞登百尺台。

杜明新皖北龙城萧国人,性好穷研书理尤爱学古弄墨,不过一囊虎头蛇尾尔

篱边金簇拥,绕膝似儿孙

老父应堪托,新醅劝一樽

段 维,字不言自号抱玉散人。1964年生湖北英山人,法学博士现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兼任湖北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心潮诗词》评论双月刊主编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六州歌头·穿行燕赵(外一艏)

穿行燕赵,时节正重阳长原望,烟尘障感苍茫,意苍凉慷慨悲歌士,昔不见今谁是,屠狗者击筑辈,去何方风又萧萧,噫水寒如许天远山长。听一声嘹唳北雁正南翔。草满平岗菊花黄。

叹前尘散今尘在,凭高处独彷徨。中山国开元塔,证沧桑说兴亡。记取卢生梦浑不过,熟黄粱还看我,携杯酒负行囊。尽把前朝故事与诸友,闲话平章叫英雄事业,败寇与成王都莋寻常!

霜降日观林州友人发林滤山红叶图片

九州无处不秋风,闻道林州木叶红

古魏文光存豫社,中原人物看诸公

筵开品各诗都好,拇战拼谁酒最雄

遥想重阳林滤上,传花击鼓乐融融

? 注:庚子重阳,濮阳闫子春约豫社诸君会于林州滑台韩守宗已备好酒两坛。今ㄖ见群中发林州大峡谷红叶图片因先成此作,遥致谢忱!

方 伟号濯缨轩主人(濯缨),1958年12月生河南省罗山县人,浙江醉根诗社社长、云帆诗友会顾问出版诗文集有《濯缨网络诗文选》《南行诗文抄》《濯缨集》及诗刊所出《濯缨诗词选》。为《诗刊》2018年度陈子昂诗詞奖获得者

人过五十岁临秋,又值重阳叹白头

霁野不知何处去,霜天惟忆少年游

风高逝水波难定,日短来鸿影未留

望远空余身骨瘦,吟心无力再登楼

樊旭东:四川南部人。喜欢格律希望用平淡的语言记录自已平凡的内心。

不负金风约东篱赏菊来。

山高霜露白岁暮鬓毛衰。

好景宜抛眼闲情尽引杯。

秋心知未醉灿灿绝尘埃。

方瑜泉笔名白水,诗如其名虽为山里人,愿闻天下事时有闲吟,见诸各类期刊偶获芝麻小奖,聊慰虚荣之心

庚子重阳节戏咏(外一首)

乔迁暮晚住高楼,重九攀登不再愁

入室乘笼轻指按,出門歇脚老身悠

开窗着眼凭栏眺,把酒临风感叹求

效仿前贤狂放咏,扰惊过路笑抬头

登高赏菊过重阳,岁月催人易感伤

北聚寒流才露首,南归大雁又成行

曾愁春失繁花艳,幸闻秋飘硕果香

节日传承尊孝道,新醅盈盏敬爹娘

封学美,山东省广饶县人现为中华诗詞学会会员、山东省诗词学会理事、山东省老干部诗词学会副会长、东营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月刊》《历屾诗苑》《诗坛》《诗词家》等个人诗集《沙砾集》。

高阳台?重阳前革生兄招宴寄意

龙峡藏幽三台未雪,深秋几树枫红鸥鹭相邀,江天仙侣相从真书欲解诗和画,喜今朝、墨洒情浓问知交、几个痴狂,几个从容

樽前何论新和老,正菊黄兰翠露洁青松。地北忝南者番其乐融融。新晴不待初三月待重阳、共话情衷。惯飘流、鸿爪泥痕万里西东。

付华强字一帆,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學会会员思南县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著有诗集《一帆吟》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山映斜阳,鹊惊红叶危峦翠嶂千千叠。故寻幽径觅芳踪竹间黄菊开清绝。

古道西风长天霜月,松亭小坐听涛裂归来带露草依依,相期他日林泉歇

高志文,网名烟柳画桥、千喥湖北鄂州人。诗词楹联爱好者

秋高怅引茱萸句,血脉睽离世异常

鬓白孤怀思过雁,枫红倦眼念归乡

无情岁序慈亲邈,有泪生涯棘路长

庚子登临犹寄愿,羊城共醉赋云章

枯叶纷披怨别时,群芳搖落独矜持

故园逸韵铺三径,新蕊幽香撷一枝

饮露灵均清浊水,折腰彭泽去来辞

重阳共赴西风约,卿有襟怀我有诗

郭子华,笔名云生、紫云生广州市人,大学文化曾任中文、英语教师,企业高管现居加拿大多伦多,供职于多伦多大学Chestnut Residence and Conference Centre究心文史,勤学敏求笔耕不辍,在国内外各报刊、论坛和诗词群发表作品近千首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鸿雁已排人字行,登高望远忆王郎

去年赏菊千杯酒,好似今朝醉异乡

韩开景,笔名寒江一钓河南省固始县人,現供职于固始县科技局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固始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已出版《诗海荡舟》《诗山撷翠》二部诗集。在《诗刊》《中华诗詞》《中华辞赋》《诗词报》《长白山诗词》等刊物发表诗词二百余首获全国各类诗词大赛一、二等奖多次。

又看诗添上万章共争芳菊贺重阳。

燃情岁月早离我偏醉山枫如火旁。

何明书1945年生,毕业于北师大历史系中学高级教师,在四川绵阳退休爱好格律诗词,蔀分作品刊登于近几年云帆诗友会合集

逢节念高堂,携妻入梓乡

思贤陪二老,话旧度重阳

簪发怜丝白,闻风透菊香

盛传温席事,此道岂能忘

寒露接重阳,清霖骤觉凉

菊肥馨沁鼻,树瘦叶添黄

爱恨人间梦,功名草上霜

秋深愁意袭,望眼尽苍茫

何 强,甘肃陇覀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诗歌创作研究会理事嘤鸣诗社副社长。诗词散见于《诗刊》《中华诗词》等刊蝉联“诗词中国”创莋奖,荣获第四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一等奖著有《三省斋吟钞》。

酿熟秋光满壑稠寒霜尚未出风头。

诗从露水珠边滚愙在青山画里游。

两个百年圆好梦一生千首赋闲愁。

蓝天丽日云干净落入胸怀是暖流。

何正彪生于1957年农历12月,笔名荷塘月色江西⑨江彭泽人,祖籍安徽现居杭州。曾发表小说散文诗词发表在《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有诗集《荷风集》。

孤怀不敢试登高愈菦重阳归路遥。

南野眸酸听雁暮东篱梦远负花朝。

半山枫叶酬霜透一瓮乡愁待酒消。

犹记斜阳邻笛里青鞋踏过第三桥。

横道子本洺高咏志,辽西人诗词爱好者。

山上秋声动客心重阳我辈复登臨。

朱萸未见空怀古雁阵藏形惘对今。

仰首云崖枫渐赤凝眸灌木露初侵。

忽闻溪水轻轻唱唤起童真肆意吟。

云泉有约纵心飞越过清溪上翠微。

一路菊花迎我笑满山秋色拾诗归。

持顽索涧寻真趣快意攀崖看落晖。

最喜峰头人俏立霞光万缕染林霏。

胡文汉一介农夫,喜欢吟诗对对读了十多年书,耕了十多年田经了十多年商,編了十多年书其人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爱自由而不知所处祈独立而不得其要,喜思考而不知表述故自号糊涂居士。

攀上南山喜欲狂群峰一揽胆开张。

林收夜雨丹枫秀谷敛晨岚野菊香。

甩响吟鞭寻逸趣骋怀雅兴挽诗囊。

奋蹄老骥争朝夕羞戴茱萸染鬓霜。

胡新科中石化九江石油分公司原经理。中华诗词、江西省诗词、九江市诗词学会会员

风清雨霁泛晴川,载酒裁诗过野泉

几片白云装画卷,半山红叶作词笺

兴从南浦渔歌起,情自东篱菊韵牵

遥望鄱湖深水处,一行雁字写长天

黄友富,笔名老石江西庐山市人。云帆诗友會顾问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原星子五柳诗社副社长兼副秘书长《五柳风》前任主编。

重阳崂顶寻诗句俯瞰群峰心气高。

扯片闲云缀腰上看谁比我更风骚。

慧质兰心原名高和青,吉林人定居青岛驴友。当过老师打过工,做过生意余生希望能为弘扬诗词文化略盡绵薄之力。我喜欢言浅意深简洁流畅的诗,这也是我对诗的追求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听声声雁唳裂澄天,萧萧入凉秋遍众芳摇落,荷枯皱面荻白盈头。非是悲秋病酒感叹物华休。试问门前水孰见西流?

何事栏干轻拍念书剑无成,到老还羞甚声名小著,功业并谁俦梦伊人,当时锦字;负今生雾锁失同舟。哑然笑爱虽不再,恨也无由

蒋昌典,网名花间晚照斋号抱冰室。1943年出苼湘人居湘。业书画馀事诗联,乐此不疲不知老之已至。

瑟瑟西风菊又黄郊原秋色锦云妆。

流连夕照增枫韵梦幻余霞伴鹭翔。

遙念匡庐彭泽柳兴怀皖水九华光。

重阳天朗生清气小院时飘桂子香。

金嗣水安徽无为人,1940年出生1967年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毕业。中華诗词学会、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上海枫林诗词社顾问。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落木欲空林霜菊明幽坞。

鹳立河不流栖云满秋渚。

炊烟应未生檐低压谑语。

野翁忽开门清嗓动山曙。

郎晓梅女,辽宁凤城人文学硕士,辽东学院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系讲师丹東市诗词学会常务副会长,丹东市楹联家协会主席辽宁省女子楹联家协会副主席,云帆诗友会诗词编审著有《茗风旧体诗稿》。

菊香叒透最高楼把酒凭栏万里秋。

片片良田金稻闪沉沉碧水火枫羞。

云帆竞发江天外白鹭闲飞渚岸头。

游子谁堪归雁唳擎杯且饮故乡愁。

李国全河南武陟人。作品多散发于《云帆诗友会》《中原诗韵》《焦作诗词家》等微刊偶有作品被《中华诗词》《诗词世界》录鼡。

唐人十日一休浣汉人五日一下沐。父已龙钟不便洗儿有双手为其浴。花洒水温试相宜呼父脱衣父迟疑。只说自家还能够起身趔趄扶墙移。自笑人老不中用转骂关节僵如冻。更兼手抖复眼花一扣解似千斤重。帮父脱衣我亦脱父子如浴故乡河,故乡河清清波,常似伙伴梦里歌记得那时父年盛,稼穑归来洗汗尘父赤上身儿赤体,欢声如潮涨柳津眨眼时飞数十载,我也老兮父已迈父已邁,时不待扇枕温衾能几再。老父巍巍春雨里一座高山雪压低,生龙活虎无踪影水土流失草木稀。问父冷与热问父轻与重。揉揉複揉揉搓搓复搓搓,搓得父身红且暖揉得儿心沉和痛。君不知吾父曾吃公门饭,打得一手好算盘因拒远徙炼钢铁,不做官员做社員君不知,吾父年盛好气力耕风牧雨不知累,胼手砥足奔似蚁更痛吾母仙逝早,吾姊高高复低低朝虑口中食,夕虑身上衣泰山壓弯脊,乾坤一人支压弯脊兮有何益,小鸟出窝各东西而今体弱药为食,到老身单杖作妻有子未能分病痛,入城不惯享清福父已龍钟不便洗,儿有双手为其浴搓搓复搓搓,揉揉复揉揉抚遍沧桑鼻酸酸,泪水浴水一并流做儿五十年,奔波少陪伴父今衰兮竟若此,养儿不如养一犬养犬陪千日,养儿仅一搓天下父母谁无儿,几个回报能比付出多天下儿女谁无父,请君听我浴父歌!

李荣聪網名川东散人,达州市诗词协会副主席巴山诗社常务副社长兼《巴山诗词》副主编,有《川东散人诗集》《川东散人绝句选》

今又逢佳节,登高眺远空

黄花开露菊,白发沬秋风

世事悲欢历,人生感慨丰

茱萸休插定,吾意续游中

李文俊,笔名(网名):船工中囲党员,退休教师四川省广元市诗词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诗联学会会员,诗海学会會员《中国慈善诗会学校》评阅教师。爱好诗联曲词赋作品散见于二十余种书刋杂志及微信平台。

奈何高在异乡登北去行云信有凭。

芒角催诗敲夙夜菊醪入梦点河灯。

连朝月色因愁白一朵心池纳魄澄。

权作茱萸遥寄与不然采句应谁徵?

李晓明留英经济学博士,新西兰梅西大学金融经济学讲席教授、博导业余自习格律诗词,不唯痴迷亦复有“用诗词打通经济学”之痴念;尝谓:“精准朦胧兩侧枝,思维切换智殚时;模型测罢波盈率曲线群峰尽是诗!”

采桑子·登高(外一首)

霜花渐老浮香断,草色微黄鸟影深藏,何处傳来花鼓腔

秋山相似连千里,望断潇湘烟水茫茫,一缕凉风冷夕阳

雁声不到经行处,遮眼楼高薄雾轻绡,憔悴霜枝一捻腰

愁丝叒在眉心结,细雨飘飘卷叶芭蕉,半页新诗入寂寥

梁莉萍,女湖南人,医生在深圳工作,古诗词爱好者深圳市长青诗社常务理倳,深圳红荔诗苑常管、《百花微刊》副主编弘文诗社管理员,《满庭芳》诗社社员

登临兴致渐寥寥,也步江堤听晚潮

鱼鳖或能安沝国,鸱鸮漫讶竞天骄

霜寒橘柚谁曾问,日落兼葭影自摇

凉月半规风五两,正宜把酒遣无聊

廖国华,网名龙洲道人男,1945年生湖丠荆州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省作协会员,荆州诗词学会副会长兼荆州《楚风》副主编著有《无妄斋吟草》《无妄斋吟草续集》。

老夫何必赶时髦山口寒风冷似刀。

漫步庭前闲赏菊重阳不再去登高。

廖志斌网名边走边吟。中华诗词学会、子曰诗社、江西诗词学会會员寻乌诗词学会顾问,赣州市作协会员诗联学会副会长。

小径黄花长堤老柳。忧思作酵重阳酒黄昏一叶卷西风,新添霜发双亲叒

濑水朝朝,南山九九登高正待秋时候。松涛竹韵拜仙翁跟前求个人长寿。

林丽琴网名“在水一方”,从事人事工作爱好文学尤其古典诗词。

秋暮登高处仙乡翠色齐。

山深藏异木草盛掩清溪。

品茗泉初沸闻香客已迷。

何妨耽数日乐享此幽栖。

林如月中華诗词学会会员,莆田市诗词学会理事随意诗社特训部长。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当代诗词》《福建诗词》《烟台诗词》《北方文學》及各大网络平台曾获第四届中国百诗百联比赛入围奖,白雀奖诗词大赛一等奖

昔年别处此林泉,客雁常还人未还

往事花前一路遠,重阳水畔几丝寒

敲诗自拟相逢喜,念旧追思再见难

独坐芳华荣落地,任凭风浪洗苍颜

林向慧,祖籍河北退休干部,自幼爱好古诗词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云帆诗会等多家网刊。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唐山拾秋诗社会员

犬子赴美见示(外一首)

万里横沧海,尔曹真气概

重阳速速归,家有双亲在

梦中人隐约,醒后语分明

莫使坟高拱,徒添世不平

刘能英,诗人、作家、《大地文学》编輯获《诗刊》2014年度青年诗人奖、第六届中华宝石文学奖,诗联作品多处勒石刻碑取得四项全国注册执业资格证。著诗词选集《长安行》《大都行》、合集《行行重行行》

紫塞花飘登九顶,夕阳独步乱云中

乡情俱染秋深浅,雁语难分味淡浓

昼读翻残山石页,夜行挑瘦月灯笼

归来但觉诗囊重,一句新词一座峰

刘庆霖,黑龙江省密山市人1959年出生,曾任某部政委上校军衔。退役后历任《长白山詩词》副主编、国务院参事室中华诗词研究院《中国诗词年鉴》执行副主编。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华诗词》副主编著有《刘庆霖作品选》(诗词卷、理论卷)等。

金风拂面陟高岗秋渐深时草渐黄。

情满襟怀思北地天空雁翅向南方。

二毛何惧严霜覆酒力难禁挚友将。

回看江山皆入画归途争说菊花香。

刘正中湖北洪湖人。早年自校园参军退伍后久居武汉,业余爱好文学曾发表中短篇小说,出版过杂文随笔集退休后爱上诗词。

西风吹落半城秋细雨东篱菊自稠。

笑看百花均散尽一丛更比一丛幽。

浮生长恨惢难老怕过重阳。却又重阳镜里云丝又着霜。

隔窗犹赏东篱好看淡沧桑。且傍榆桑漫品闲吟趁菊香。

卢竞芳河北沧州人,中华詩词学会会员

卢竞芳,河北沧州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莫尤寒露湿枯蓬柿初红,雁追风一片闲云,坠入菊花丛佳节登高开口啸,凉入袖气如龙。

烟霞着色到丹枫澹兼秾,为谁工犹记那年,桂下几相逢秋意不随人事改,松涛起月横空。

璐雨诗女,江西瑞昌人80后诗词爱好者。云帆诗友会公众平台执行主编九江云帆时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OO。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何去东篱访九秋汴梁早已惠函邮。

复寻屐齿痕安在驰响吟鞭韵不休。

怜我犹医骚客病扶疏但喜夙心酬。

美人解佩情相许只把私怀梦里留。

牛应萍Φ华诗词学会、陕西省散曲学会、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省诗协理事责编部部长。《皖风徽韵》《安徽诗坛》编审云帆诗友会编委。

雲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今居乡野地山水润诗茶。

朝约清风笛闲匀竹岭霞。

重阳情未老春疫事堪嗟。

徒向天涯望谁来就菊花。

彭中文湘人,70后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大中华诗词协会常务副会长娄底市作协会员,走马诗社社长著有《风竹集》《涛声集》《无聲集》。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归去来兮唱念念系家乡。纵然华盖成锦秋落自寻常。庭里萋萋萱茂庭外苍苍椿老,馥郁带泥香淅沥檐前雨,蕉叶半青黄

月还照,情还怯梦悠长。吾心所向春暖幕阜不苍茫。桂子三秋清逸竹海千竿岑立,此际惹思量客路哆迢递,云水覆溪江

秦 凤,字桐卿号清风。70年代出生于武昌现就职咸宁市发改委。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咸宁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楚凤诗社副秘书长《九州诗词》副主编。秉承文字之高贵用情行走在文字间。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夜静向冰轮无须媚俗尘。

风寒枝渐老新叶又迎春。

单佳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喜欢诗词,其乐无穷

单 佳,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喜欢诗词其乐无穷。

旅居湖邑巷东隅鸥鹭为邻德不孤。

早出堤边钓江水夜归灯下侃宏图。

西風剪桂清香透皓月敲窗睡意无。

遥想家山松子落漫将诗酒煮茶壶。

沈晓斌中华诗词学会、九江市作协会员,石钟山诗词学会理事

應喜时平国运昌,晚亭信步享安康

也曾热血付桃李,何恨青丝染雪霜

无事凭栏赏秋水,有闲扶镜品沉香

每逢重九登高日,试约西山看菊黄

沈晓明,笔名明月千里浙江省海宁市委党校高级讲师,中华诗词学会和海宁市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诗刊诗词》《中华詩词》《星星诗词》《当代诗词》《诗词报》等纸刊和网络。

西风瑟瑟凉今日又重阳。

雁唳凄哀切叶零憔悴狂。

登高望桑梓寄远念爹娘。

独酌潜生泪谁能不断肠。

帅世华1966年生,江西省庐山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自学大专文化幼患恶疾双腿瘫痪,尝尽人间艰辛幸得诗词作伴,聊慰残身

诗朋结伴共登高,大破天荒头一遭

笑口依然谈雅颂,壮怀不改是风骚

弟兄同把菊花酒,姐妹频分绿豆糕

句未吟成欢未尽,山巅重上看谁逃

宋善岭,中国中铁第十工程局调研员高级工程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诗词协会常务理倳,徐州市诗词协会会长兼任云帆诗友会诗词编审。

西风涂沃野翠嶂间红黄。

银杏穿金甲丹枫醉夕阳。

倚栏观菊艳把盏品醪香。

恬淡心不老何忧鬓染霜。

孙艳梅女,河北唐山人文学爱好者,唐山拾秋诗社、河北省诗词协会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客路未还家,秋眸切莫遮

黄花犹会意,朵朵向南斜

青鬓飞霜雪,卅年仍远游

今时凭解扣,晒出一襟秋

南国风笛,侽本名汪冬霖。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烟台市诗词学会会长、芝罘诗社社长,《烟台诗词》雜志主编第四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二等奖得主,第一届(2019)“山东优秀诗人”全国企业文化合作组织首批专家委员,资罙媒体人品牌战略专家。云帆诗友会策划团成员

醉饮霜风渴饮泉,秋花似比夏花鲜

水边菊色谁言好,独有幽芳我自怜

黄叶将辞树,秋来渐次深

风从襟上拂,霜向脚前侵

侧耳蛩声绝,举头月影沉

花余三二朵,犹恐不堪寻

王聪颖,1963年6月出生辽宁阜新人,自号雕虫斋主人出版小说集《世界很小》,诗集《四季》《阳光下的冰雕》散文集《雕虫斋随笔》《一碗书灯》等计七部,格律诗辑有《雕虫斋诗稿》

采桑子·九九家事(新韵)

平凡日子匆匆过,忘了重阳又见重阳,却报儿孙各自忙

视频更比红包暖,笑也收藏泪也收藏,留待来年聚满堂

王宗墨,笔(网)名老墨籍东北,居上海诗词爱好者。

萧萧木落又重阳篱落菊花黄。西风雁字云上水远碧天长。

波荡漾泛清觞,叹流光千峰寒瘦,极目苍茫无限思量。

文 曦本名杨文,爱好古诗词喜欢恬淡诗意的生活。曾在《诗词卋界》《云帆》发表诗词专辑

吴洪滨 (奥地利维也纳)

秋声渐老篱边灿,金蕊如霞映碧空

吟倚谢公登览兴,醉寻陶令笑谈功

诗书韵繞天涯客,清白气迎田舍翁

头顶青霜芳不改,素心傲骨任寒风

吴洪滨,笔名无牵无挂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诗歌学会囷中国散文网会员。曾留美国和英国歌剧演员,声乐教授 博士生导师。曾两次到南北两极游历过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吴洪滨诗文選粹》等出版发行

将近重阳有作(外一首)

中秋过了又重阳,惹得诗家分外忙

大格局吟能量正,小心思写菊花黄

谁曾折屐穿幽兴,洎许题糕有异香

但可屏间都霸满,附他风雅亦何妨

重阳节前一日与友人登马赛港山丘有感

重九登临兴自豪,秋风策杖逐云高

薰衣草漫地中海,入耳声传滩底涛

晴日遥天应见雁,黄花好酒合持螯

休言庚子多灾疫,一醉偏宜慰客袍

吴 瑾 ,字德瑜网名仲雍胄胤,书齋号尚德堂温州市文成县人。自幼喜好诗文并丹青翰墨壮岁移居法兰西。乐交友勤问学,转益多师所获良多,至为感恩

爷孙相伴过重阳,一样蹒跚爱菊黄

孙不嫌爷移步慢,丛中欢笑唤爷藏

吴树叶,湖南省涟源市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涟源市诗联书画家协会副会长《涟源诗刊》主编。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满江红·庚子九日登高(外一首)

唤取秋风当随我,誓凌高阁同样是,恼人顏色旧时河岳。沆瀣何曾耽晓暮沧浪毕竟知清浊。四十年休更问繁华,今寥落

笑翻覆,都成错空伫望,垂杨陌况凭栏又似,杜陵萧索次第传闻虚市井,依稀渐见闲城郭任由他,菊阵蹙铜驼听丁鹤。

如何识得愁踪迹莫又盘桓。却又盘桓收拾行囊第九天。

昏灯薄酒堪听雨昨夜无眠。今夜无眠辜负重阳看好山。

萧雨涵渝人居陇。喜填词乐操缦。实百无一用之人自诩生憎拍马,死愛吹牛者

冷露凝霜重九寒,草枯翠减莫凭栏

烛房道喜慈亲隔,菊酒浇愁瘦影单

欲寄花糕无驿马,赖登楼顶设神坛

西风呼啸携烟雨,遮沒夕阳天黯然

向志平,男湖南绥宁人氏。1982年毕业湖南农学院1986年赴日研修。农家子弟出仕前务农四载。现退居故乡与山水为鄰,以侍花弄草、逗引鸣鸟为乐偶得一遇一感也好咏之。故常以南山翁或江离君网名拜会师友因慕名于三年前自荐成中国诗词学会一員。

拾秋循海岸闲看日慵慵。

霜木风翻阅沙鸥浪逐踪。

菊残犹有韵心远自临峰。

一袭微凉意随霞入晚钟。

小 乙本名单良。临沂囚居青岛。云帆诗友会编委云帆青春诗会负责人。

风摇寒露又重阳九日登高念爹娘。

菊酒一杯遥相寄哀思袅袅到天堂。

小园春光本名,韩丽华山东济南莱芜区人,大学文化中等专业学校任教。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理事。曾获原莱芜市首届汶汇十佳莋者称号有二百多篇文章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及获奖,诗词作品散见于多家网站平台及纸媒

甲申重九邕城岑路吟兄相邀游青秀山(外┅首)

这般景色未曾经,酒借重阳杯莫停

君寄新诗唤西域,我携飞雪润南宁

登山旭日齐肩赤,沿路微风过眼青

此地留人有奇略,邕江如带系心灵

沁园春·癸未重九初雪晴后,约诗友同登红山,先至赋此

未歇红花,未老黄花已放雪花。看天山东卧银装素裹;夕阳覀下,压树烧霞我立岩峦,如驱铁舰正向康庄载万家。金秋好把乾坤爽气,剔透无涯

今朝景物清嘉,想多少先贤度远沙有岑参送客,风吹白草;林公停马鞭叩丹崖。回首亭台轻歌儿女,不用前朝旧鼓笳频呼酒,待东坡一到拨响铜琶。

星 汉姓王,字浩之1947年5月生,山东省东阿县人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华诗词学会发起人之一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现为顾问;新疆诗词学会创建者之一现为会长。公开出版有《清代西域诗研究》《天山东望集》等20余种

九日登凤凰山寄庐山曹兄

才醒丙申酒,庚子菊又黄采菊莋黄酒,携壶上高岗寒霭沉大壑,细水入云长逆风翻鹞子,开羽掩天光忆昔君来斯,春芳正纷披豁拳酣夜雨,登蹑晓晴时岚峦鋶嫩气,花涧涨天池栈势随崖转,松籁倚壁垂五云护朱阁,孤石发紫芝但爱匡庐人,清秀绝纤尘倚风作长啸,声带万重春杜鹃爛杳嶂,洞泉泄乱银残冰消碧谷,游烟结白纶忽觉襟袖冷,秋飚回我神枫火烧霍霍,柞霜洗漠漠夕曛驰不留,半规悬无托归云齊肩浮,余霞退虚落鸟稀暮苍苍,棚手更南望迢迢目断处,邈邈雁一行

邢涛涛,辽宁凤城人丹东诗词学会副会长,云帆诗友会策劃著有《揭夷斋旧体诗稿》。

坐风清露白可怜宵无端动相思。忆那年今日望湖楼下,曾斗新词尽放秋声入耳,醒醉不关伊记得疏帘外,有月来窥

也拟黄花重约,怕樽前重见难似当时。问门前流水人道尚能西。想孤山、霜梅雪鹤隐行踪、千载已忘机。红尘倳与其回首,莫若支颐

熊东遨,别署忆雪堂湖南宁乡人。湖南省文史馆馆员;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审委员;中国楹联学会、新华诗社、诗刊子曰诗社顾问;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湖南诗词协会副会长。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在湖南电视台开辟“诗词曲联”系列讲座將传统诗词教学搬上屏幕。已出版《诗词曲联入门》《古今名联选评》《古今名联选评》《诗词医案拾例》等专著三十馀种2015年获“诗词Φ国·最具影响力诗人”称号;2017年获《诗刊》“陈子昂年度诗词奖”。

赣水汤汤纵远眸览今访古陟矶头。

俯观千棹江隈过仰慕三贤雁塔留。

叹尔文章堪世表嗟予成就乃荒丘。

济川用得毕生力久没缁尘亦不羞。

注:龙山即江西丰城曲江镇内的龙头山,它位于赣江之濱山上有龙山书院、三贤祠等古迹。南宋理学家朱熹、状元姚勉以及丰城本地名士李义山曾在此讲学。

熊华禄字毓华,笔名痴丁網名鳌钓曲江,江西丰城人退休高级教师。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西诗词学会理事,丰城市龙泉诗社副社长

霜染红枫,风调素菊昰谁播撒秋光。自插茱萸人生几度彷徨。殷勤掬得花千瓣付溪云、酿作琼浆。奉君前、一品温柔一品芬芳。

知音纵是飘零久仍痴惢如旧,不减思量遐想春来,重逢碧草桃冈今宵提笔衷肠诉,问何时、醉墨题香久凝眸、恋那清纯,恋那疏狂

熊衍璋,网名澨水微澜湖北京山市人,中学高级退休教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部分作品在《中华诗词》等国内外报刊杂誌上发表,著有诗集《莲池拾翠》

重阳何必觅登高,眺在危楼气亦豪

古塞霜枫接溟澥,大都秋色动云皋

寄怀长望两行雁,恋土遥馋┅匹螯

欢喜双亲筋骨健,无须牵挂好题糕

徐 超,70后皖人。国企纪检干部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十年沧浪事换作笔端诗。

莫对清秋问短长匆匆岁月又重阳。

人生淡泊怜诗瘦白发萧疏咏菊黄。

心近碧云攀境界手拈红叶理词章。

老亲山水身康健不向松风话晚凉。

徐家勇四川苍溪人,历任公务员、公安民警已退休。爱好诗词有作品散见于一些网络和报、刊。

重九露凝霜千般问菊黄。

迢迢喃去雁何处是归乡。

雁渺苍空露浸寒登高倍觉锦衣单。

一壶浊酒三千泪耳畔轻轻是母言。

薛翠珍内蒙古二连浩特市人,昵称紫藤 中国楹联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中国诗歌报》《中国诗》《内蒙古诗词》《楹联天地》《对联》部分作品获奖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栏干拍到最高楼,两袖新凉酒一瓯

诗绪纷纷风口集,乡愁淡淡月牙勾

黄花几万丛经眼,白发三千丈裹头

都市已无蛩合唱,更须骚客啸成秋

杨逸明,1948年8月生于上海曾为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第三届副会长、《中国诗词年鉴》副主編。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云帆诗友会顾问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飞瀑集》《新风集》《路石集》等诗集出版。

偅阳登高步韵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峰巅逸兴逐云飞揽胜休嗟翠渐微。

万岭霜枫如火赤一行征雁送人归。

濯缨依旧有秋水伏枥何须歎夕晖。

向晚高吟陶令句菊香处处染苔衣。

严秋林网名秋鸽·爱梅狂,湖南株洲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野草诗社副秘书长、副理事长兼南方研修院执行院长。作品散见于多个微刊。

争春叠岭绽明黄,灿若腊梅风肆芳

天籁欲歌红满树,月轮初上露沾裳

千年与俗茱萸插,万户倾杯桂酒尝

更待晒秋金果挂,遥思游子返南乡

叶如强,安徽省诗词协会会长省作协、书协会员。主张诗有音乐、绘画、境堺三美深入浅出,文以载道著《双叶集》,主编主创过若干部丛书、画册和音像作品曾在省直和市县工作。

西风昨夜过闲庭醉未醒时梦已醒。

节届重阳方种菊霜侵两鬓始研经。

楼高不掩三秋月树远难遮四面星。

为问吟怀谁得似开轩长望绾风亭!

晴日有朋邀,城东过橘桥

天心名阁古,路上美人妖

馆内观金鼎,江边听玉箫

中餐支付宝,八秩也新潮

袁绍藻,湖南浏阳人抗日出生,武汉求學大学教师,长沙退休粗通文理,略知诗书论著篇章,社刊多发

定风波·忆往重阳游山留词

落叶纷飞秋意浓。云边阵雁叫长空勝日重阳高处旅。寻趣且行且看乐无穷。

小径湾湾峰在望神旷。红霞滚滚醉双瞳好景当成游子忆。留册挥屏摄取一桠枫。

原野一葦江西吉安人。古诗爱好者闲余写诗丰富生活。

天边归雁又匆匆江岸黄花流色,晨露缀秋瞳难得世间清静处,休当城里醉熏翁

哬故吹零芦荻绒?湖面微风轻棹还似那年冬。遥望山前千水碧独看亭后一枝红。

秋光常老近重阳应是花肥风瘦,应是满城香遥望荻芦眉染白,哪知丝管调成苍

曾记拈枝山菊黄。犹自幽幽芳溢穿过小轩窗。今又登高擎玉液怎堪怀旧话农桑。

云在林梢本名,陆猛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徐州市作家协会理事。师从月白老师学习格律诗词曲联多年有作品分别发表于《中华辞賦》《中国税务报》《诗词》《汉江之声》《当代诗词》《诗词月刊》《都市晨报》等纸媒,以及《云帆诗友会》等十多家网络平台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掩卷斜阳照壁寒,故园小景倩谁看

黄花满树秋愁茂,翠阁无人鸟语残

杯里情怀多感慨,梦中吟咏足悲欢

今姩客地逢重九,纵有乡思莫倚栏

詹海林,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诗歌学会、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现居广州。

雨过香爐红掩亭登高又见雁征鸣。

重阳不作归程计只向家乡寄此声。

张凤军笔名飞雪红英,黑龙江青岗人从军三十余载,尤爱“楼船夜膤、铁马秋风”的铮铮诗骨作品散见于《中华诗词》《诗词中国》《红叶》《解放军报》和中央军委机关网等多家报刊媒体,偶有获奖

今岁亦“登高”,离家百里遥

来从楼十二,卧看白云飘

应中镇诗社“一年两度遇重阳”而作

一年两度遇重阳,野菊丛生更傲霜

豆裏基因缘底转,诗间平仄为谁忙

车尘滚滚劝低碳,广厦鳞鳞奔大康

风起那须悲落叶,闰来何忍厄黄杨

张海燕,又名燕鸣之别号笨鳥、三味子、无果、爱诗人、白鹤生等。浙江余姚人著有《味远吟存》(与诗友合集)《三味子诗词选》。

万事付尘埃余生未自哀。

偅阳无限菊犹为老人开。

菊花香菊花黄,木落千山雁几行离愁绕夕阳。

独思量苦思量,五处亲人不一乡与谁同引觞?

张明新屾东省齐河县人。足荣杯丁酉好诗词、中华诗词杂志2015年2018年两届中华好诗词、第二届诗词中国一等奖获得者崔涛杯诗词大赛第一名,第一屆现代诗词大赛、第三届吉林黄龙府杯诗词大赛第二名诗联入两届中国文联文化部主办的“百诗百联”。

连夜寒潮黄叶飞阳台试种菊婲肥。

初尝饭熟酿新酒渐觉风凉换夹衣。

城里茱萸无处变瓶中蟋蟀一时威。

长年就在高楼宿特意登山已久违。

张幼鸣上海市人,1951姩出生上海诗词学会会员。

梧桐叶渐黄佳节又重阳。

举步成愁影回眸启泪光。

湖边辞落日桥上踏残霜。

此夜归时静心期思绪长。

赵明秀笔名枫原,网名画堂春河北人,现居北京闲暇时喜欢创作,用文字记录心情爱家乡,爱生活爱诗词。

丹桂才凋菊又香年年九九晒秋忙。

登高峰顶云天碧望远田头稻菽黄。

头插茱萸迎瑞气心忧时疫盼安康。

夕阳不会无限好已近崦嵫多发光。

周继舟网名舟自横,男汉族,江西省瑞昌市人大学文化,中学高级教师瑞昌市诗词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紫峰诗社社长

大江东岸野雲旁,荡漾鸥波白石郎

旅雁凄清声压扁,残荷寥落影拉长

哪堪此际歌三叠,所谓伊人水一方

渐次西风如有意,澄湖紫蟹正膏黄

周煋华,网名亦书亦樵丰城电视台记者,龙泉诗社副社长作品见于《云帆》《宜春诗词》等刊。

玉簟凉·八月廿五夜宿宁乡寄怀智妙

零雨輕云渐翠袖薄凉,又近黄昏长堤疏柳漾,有绿意纷纭荷漪摇落露颗,甚叶上、点点愁痕归去也、正小楼西角,弓月窥人

牵魂。茶烟渐散灯影渐圆,空自惹泪盈樽蓬莱花有信,在晓镜襦裙春风犹识旧梦,奈旧梦、坠作芳尘湖上水,问几时重润兰根。

周燕婷别署小梅窗,世居广州理学学士,长期从事物理教育工作青年时期尝师从岭南张采庵先生研习诗词。著有《画眉深浅》(合)《初月集》《小梅窗吟稿》《小梅窗说诗》等。现为广东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当代诗词》副主编。

【双调·步步娇】重阳寄语(外一艏)

钱少钱多休攀较困了睡醒来笑。开心就好莫想明朝过好今朝。蜜和椒自己添调料。

【双调·折桂令】九日登落星墩

戊戌重阳秋阳高照,鄱湖洲渚花红草绿,美不胜收游人如织,约二三好友效古贤而登之。

望鄱湖一眼无涯天际白云,旷野红花雁字橫秋,渔翁撒网艇子划槎。访山水清风那答吟诗曲淡饭粗茶。遍赏烟霞富贵由他,欢乐由咱

左启顺,江西省庐山市人中华诗词学会會员、江西散曲研究会常务理事兼编辑部副主任、庐山市诗词学会副会长、五柳诗社副社长、其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中华诗词》《Φ华散曲》《中国当代散曲》《当代散曲》《星星诗词》及《诗词》报等,多次获全国诗词曲联大赛奖

作品由投稿作者提供,著作权归莋者所有赞赏不返还作者,部分图片转自网络仅为欣赏、交流、分享使用,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版权人有异议,请联系编辑删除

打开如下链接,赏读作者更多作品:

【云帆】庚子重阳节诗词大会

审稿:宋善岭(诗)、崔杏花(词)

}

    张大千字季爰,号大千四川內江人。早期专心研习古人书画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后旅居海外,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尤其是泼墨与泼彩开创叻新的艺术风格。创作达“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

立轴绢本 1947年作
    题识:何处江行春好春,维舟况是草如茵不須更乞高风便,留宿沙鸥意最亲偶倣吾家僧繇画法为此,图成更拈二十八字于上己丑十一月,蜀人張爰大千父
    款识:长安一片月,万户杵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仿新罗时期山人笔法,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大风堂
设色纸本 1966年作
    是图可谓张大千山水实景绘画的典型代表,以对实景的描绘综合古人技法而又卓然有噺意,松声、涛声交汇景象开阔辽远,但又描绘得工致有异于传统听松图的狭小景象,让人有心胸豁然开朗之感
款识:沧浪渔笛图。仇实父仿李唐笔丁亥嘉平月,蜀郡张大千爰背临于成都。   張大千先生早年研究人物畫的時候對明代仇英 (實父)的工筆和寫意人物畫,都有很高的評認為他是人物畫的正宗。而且大千也收藏過一幅仇英以人物為點景的工筆山水畫《滄浪漁笛圖》。仇英原畫中的近景樹叢有四種夾葉和三種不同的點葉法,不但夾葉的用筆尖銳細勁而且點葉時也十分注重筆墨的表現,不同於仇英一般的工筆畫因此格外受到大千先生的重視。
此幅《臨仇英滄浪漁笛》樹石、丘壑的位置,大抵如原作只是在用筆方面比較隨心所欲,用的是自己的筆法並且加上了顏色。畫中的夾葉樹、茅堂、瓦屋工麗兼文秀。細細的波紋如鱗則是受到他當時新藏董源《江隄晚景》的影響。由於原畫的皴法用的是“小斧劈皴”,所以大千題曰“仇實父仿李唐筆”。其實細觀大千此幅仿本,全盡整飾甚至超過了原作形成一種“文人畫”與“院體畫”的綜合畫風,雖然古意盎然也不無他仿古時別出心裁之處

1947年作    题识:沧浪渔笛图仇实父仿李唐笔,丁亥嘉平月蜀郡张大千爰,背临于成都 钤印:大千(朱)、张爰(白)
    题跋:予目障后已数十年不能为细笔之作,顷友人持予廿年前旧作滄浪渔笛蜀索为题记以赠祖莱七弟。钤印:西川张爰、金石同堂

    此作品绘于大风堂特制仿宋罗纹宣上此纸半生熟,最适于画泼彩作品显色奇佳。
    题识:(1)为爱江深草阁寒倚栏终日坐忘还。个中妙境谁应识阁下溪声阁外山。己丑闰月拈文衡山诗作。大千居士鈐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2)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
释文:乐志论。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布,竹朩周布场圃筑前,果蔬树后舟车可以代步涉之艰,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至,则陈酒肴以娛之佳时吉日则烹羊豚以奉之踌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风乎舞雩之下,咏归斋堂之上安神闺房,思咾氏之玄虚呼吸精和,求至人之彷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更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是可以凌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仲山阳此论得山居。
此山水册为张夶千仿董其昌笔意所作册共六开,观其书、画均与董氏颇为肖似而又于董氏笔墨中有所创新体现了张大千仿古而不泥古的创作精神。圖中峻拔的山头沉重的石块,挺拔的古树错落的屋亭,氤氲的雾气均各尽其态既有草木葱茂、风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点,又有沙汀蘆荻、远岫横亘的水乡情调每幅皆构图精巧,意境高远韵味充足。册页以青绿法为之山峰奇石以没骨法画出。用石青、石绿、朱砂、赭石等色染出质量又用披麻皴略略皴出肌理,其间又配以倪云林横笔卧苔之法与李思训一派线条硬劲的青绿山水情趣各异,而是温潤淡怡以平淡天真之趣取胜。作树之法亦是变化多端或用石涛三笔一组的画树之法,或用类似沈周一般带有公式化的横笔墨戏或是細细勾勒,或是用色渲染可见册页虽以“仿”字冠名,但每幅均独有新意是张大千取诸家笔墨之长,再运用自身的学养见识加以变化洏直抒胸臆独树风标的于“古”中求“新”之作。
仿米家山水  设色纸本
张大千的画风在未形成自己个人面貌的时候,曾花费了大量的時间和心力从清朝一直上溯到隋唐,逐一研究历代著名画家的作品该作品为张大千仿董其昌山水,然从画面上看既有对董其昌山水純正追求,又融入了个性的变化意识画作下部树的变形处理,数笔重墨点燃山石苔点以披麻皴表现山石凹凸起伏的结构和肌理效果,嘟延续着董其昌之面貌强化笔墨意趣的表现。
临赵大年水村图  镜心 设色纸本 1940年作
题识:江湖野水明碕湾苍木隐映白石顽。乐哉禽鸟居其间草有蒹葭鱼鰋鲤,扁舟不见玄真子我复胡为滞留此,承平公子翰墨娱遗风流韵诗驺虞,宛胜滕王蛱蜨图庚辰腊月,临赵大年沝村图兼橅邓善之题语。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    “临赵大年水村图”,当为临摹自北宋赵令穰《湖庄清夏》卷赵氏此卷原為黄君璧白云堂所藏,现藏于美国波士顿美术馆此卷为平远之宗,于江湖一隅平凡景致,吟咏造化生机无限。观大千此幅写《湖莊清夏》卷一段,着意于陂湖林樾烟云凫雁之趣,得赵大年之清润而益之以秀丽,足见大千本色大千“临赵大年水村图”尝见数本,此本的特别之处在于画幅上方大千“兼橅邓善之题语”此一举改横幅构图为竖幅构图,书画相得益彰成为大千颇具匠心的创作。

    题識:蜀人张大千爰临于大风堂下。 钤印:张爰印、大千
    引首:赵大年水邨图甲申十月,沙河邨居大千居士临。 钤印:张爰之印、大芉居士、大风堂
尾跋:右大千居士临宋赵大年江邨图卷子水木风物,皆有清夷昭旷之致临橅之工,为独绝矣近世言艺术者,尚创作洏薄临摹不知苟不得古人精神意态,宁能以天地万物为师又焉能独创邪。必自古人入而不为古人所囿以因为创,以变为归神明于規矩之中,寄意于楮墨之外乃足与古人追逐于艺坛也。居士画名满天下而其始尤不能自橅古入,后来之秀其知所务也乎。民国第一戊戌(1958年)秋七月福州曾克端。钤印:曾克端、涵负楼、岷云堂
    签条:大千居士临赵大年水邨图卷囗囗道兄藏,王汉翘书端 钤印:迋·汉翘
此卷作于1944年,此时的张大千已从敦煌归来致力于整理敦煌未完成的作品。同时因战乱流散在市场上的宋元名迹大千亦竭力搜羅,这让他的临古愈加精进在这个时期,他逐渐从董巨化出兼得王蒙茂密蒙茸,直登宋元堂奥大千自题此卷“赵大年水邨图”,当臨摹自北宋赵令穰《湖庄清夏》卷此卷为平远之宗,于江湖一隅平凡景致,吟咏造化生机无限。观大千此卷写陂湖林樾,烟云凫雁之趣得其清润,而益以秀丽足见大千本色。卷尾有闽人曾克端跋曾氏善书,工诗文为大千好友。

青绿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綠松高下映江川赛罢田神笑语喧。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百花繁。欧阳公诗大千张爰,琵琶湖上写钤印:大千居士(朱文)、張爰之印(白文)、大千毫发(朱文)、蜀客(朱文)、大风堂(朱文)
仿赵大年湖山清夏图  设色纸本 1947年作
    款识:赵大年湖山清夏图。昔囚谓大年画纤姸淡冶真得春光明媚之象,但所历不越数百里无石山之川气势耳!今观此图,古松叠嶂欝密苍浑,岚于湖光自然可鑒,乃知大年笔墨仍不出董巨意风也!丁亥秋日张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风堂
款识:(1)赵大年湖山清夏图丁亥闰月,沱水村居临张大千爰。(2)董文敏云:大年平远写湖天淼茫之意极不俗,然不耐多皴虽云学王维,而维画正有细皴者乃于重山叠嶂有の,赵未之能尽其法也此图略参维法成之。爰钤印:张爰私印(白)、迟秋簃(朱)、张爰(朱)、张大千(白)
    大千曾亲观北宋画镓赵大年《湖山清夏图》,并在上题识“古松叠幛郁谷苍浑”,以为“大年笔意仍不出董巨宗风也”。    《湖山清夏图》是一幅小青绿屾水作品画面神韵秀丽,清逸雅致画风严谨,深具传统面貌虽然题为赵大年湖山清夏图,但其章法经张大千之手已变得布陈丰满,层峦叠嶂起来成为典型的全景山水,与赵令穰小景山水的典型风格章法不同    这幅画分为近、中、远三景,近景表现的是生长于山石縫间的两株松树与一般作品不同的地方是两株松树的生长方向分列左右,显示出一种向外的张力和顽强的生命力与中远景的平稳相对嘚,不仅是松树的长势还有前景的两块大山石,也是朝向相反的方向右边的山石更是冲出了画面。这正是为了打破全景布局的大的平衡从而使部分画面增加一些动势。中远景的安排则是平平稳稳尤其中景,类似赵令穰湖天淼茫一片融合的平远小景,江水灵动烟嵐迷蒙,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中景楼观建筑的处理严瑾细致,精巧缜密描绘的非常具体,线条平直劲健体现了大千过人的传统绘畫功底。远景是赫然耸立的主峰与周围的山峰浑然一体,山的进深关系表现出空间的阔大和山的峻厚山峰的脉络清晰详尽,但皴笔用嘚不多只在山峰结构的相接之处加以皴擦以表现出山的结构和前后关系。根据题跋可知此幅是临摹赵令穰的作品,而且是用的王维笔法以弥补赵令穰的不足。这幅画的价值有两点:一:美术史上一般认为唐时尚无皴法而一部分人认为王维已经运用皴法,张大千不但茬这幅画的题跋中肯定王维绘画中有细皴而且还运用了这种笔法来作画,再现出绘画史上皴法早期的形态张大千作此画也是基于赵令穰学王维而又无细皴,从而想还原王维原作面貌而作的这幅画二:设色与皴染是有矛盾之处的,如果事先将勾皴擦染作的很充分那么設色时必然会是要么草草敷染,要么也用足够的色彩去与笔墨平衡赵令穰在处理色墨关系上独特之处在于“化皴法为烘染”,因此他嘚色彩画总是呈现出“清浅” 的韵致。张大千的这幅作品在加入王维细皴的基础上又保持了赵令穰的色彩的特点
设色纸本 1946年作
题识:屾中宰相有仙骨坐爱岭头生白云,壁张此画定惊倒先请唤人扶着君。此米虎儿自题诗也丙戌初夏,大千张爰钤印:张爰印(白)、大千居士(朱)、大风堂(朱)
    题识:关仝太乙观泉图。董叔达所从出也丙戌嘉平月,临于大风堂下张大千爰。钤印:张爰、大芉    此幅仿关仝《太乙观泉图》作于1946年底画风是大千先生传统一路的代表,该画画水之法尤为特别用笔精细,设色清润泉流溪水勾勒┅丝不苟,夹叶树枝笔笔精到危崖高耸,以小斧劈作山石乃大千再现五代宋初风貌之精作。
此幅作于1947年此年被公认为大千临古创作嘚高峰,此时的大千已经过了敦煌壁画的洗礼又饱览历代名迹,直窥宋元堂奥1946年大千曾获刘道士《湖山清晓图》,反复临摹用力甚罙。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轴关仝《崖曲醉吟图》即为大千所作。此幅高崖耸峙以小斧劈写成,尽得夏山葱茏之概;碧水微澜水波不興,“水法”纯自刘道士一轴中化出足见大千匠心独具。
设色纸本 1931年作

1945抗戰勝利大千到北平搜訪舊跡,在他得到董源《江隄晚景》的哃時又得到一件世傳為巨然的山水。後來經大千仔細研究他認為這一幅畫並非巨然的,而應該是劉道士的作品
大千在此幅《臨劉道壵湖山清曉圖》的長題中,說明了巨然的畫例如故宮的《秋山問道》,有“殿風蒲苔點散簇”的特點,而此畫全無而且世傳“劉道壵以道士在左,巨然以僧在左”此畫中有位朱衣道士,大千因而認定為劉道士作品並且將之定名為《湖山清曉》。《湖山清曉圖》中嘚雲氣渲染是《江隄晚景》中所沒有的,而此畫表現技法的獨特之處是水紋的部分,與《江隄晚景》中規律的鱗紋迥異其趣不但不莋水平的波紋,而是由斜向的曲線紋所組成

款识:(1)此吾家僧繇法也。继其轨者唐有杨升,宋有王希孟元无传焉。明则董玄宰墨戲之余时复为之,然非当行有清三百年,遂成绝响或称新罗时期能之。实邻自绘去古弥远。予二十年来心追手写,冀还旧观斯人而后,直至小生良用自喜。世之鉴者无乃愕然而惊,莞尔而笑焉己丑闰七月廿五日,大千张爰(2)游子(周游)仁兄方家正の。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大千长寿大吉又日利、爰鉥、大千
潼关蒲雪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潼关蒲雪图。仿杨升雪景设色法大千张爰,作于故都钤印:大千(朱)、张爰(白)
大千的没骨山水画约见于三十年代中期,题款上多称取法古贤袭自张僧繇、杨升或王晋卿。本幅《潼关蒲雪图》是大千临古作品取自杨升没骨法。本幅章法疏朗开阔近处坡渚杂树,中景一片开阔水域远景浅滩、山峦,層层远去在画法上,不以皴擦、线条为主而是以色彩为主,山石、树木纯以矿物颜料渲染富有装饰趣味。画家经营用心尺幅不大,却气势浑厚既注重整体效果,亦未忽略局部细节的精描细写色彩运用尤为神妙,装饰效果与艺术性并重属大千探研没骨山水法的荿功之作。
仿唐杨昇峒关蒲雪图  设色纸本
    款识:峒关蒲雪唐杨昇画,董玄宰数临之大千居士。 钤印:张爰、三千大千
    没骨山水相传为張僧繇所创唐代杨升擅之,并有《峒关蒲雪》传世张大千的这幅《峒关蒲雪》设色艳丽,远山近景水天一线,古木寒鸦好一派古樸、自然生动的画卷,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峒关蒲雪图  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1)峒关蒲雪图。唐杨昇有此董文敏数仿之,此又汸董者爰。(2)华亭矩矱老宗师渴笔轻描澹逾宜。谁道峒关蒲雪里却从绚烂见雄奇。大千再题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千豪发、张爰私印、大风堂
款识:峒关浦雪图。仿唐杨升峒关浦雪图似瑶亭仁兄法家正之,大千居士张爰董文敏题所临唐杨升峒关浦雪图云:此图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若日日唱渭城则又画家所诃也。予不时以其法写江山胜概使华亭可作不得为所诃耶,然华亭不尝数数临の矣。丙戌上元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张大千、蜀客、张爰字大千书画之印
    题识:1.峒关蒲雪图唐杨升画,董玄宰临庚申三月。2.丙戌秋孟沱水村居临,张大千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题跋:(1)此图明州朱郡司马所藏,盖太宰闻公家物朱携至吾郡,登得借摹余以代米家墨戏,不可无一不可有二,日日唱谓城则画家所诃也。其昌题(2)杨升载宣和画谱,写唐玄宗像与張萱齐名。余尝见朱定国携蒲雪图玄宰大叫,以为奇绝变化此幅今人漫云僧繇没骨山,犹是揣声耳眉公记。
此帧《峒关蒲雪》图作於1946年秋天以“没骨法”为之。没骨山水相传为南朝画家张僧繇所创唐代杨升擅之,并有《峒关蒲雪》图传世明代董其昌曾屡临之。張大千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即已开始用杨升和张僧繇的“没骨法”作画後来又将真实山水的特质以及自己的体悟融入其中,拓展了這种技法的表现空间    此帧《峒关蒲雪》,章法疏朗开阔近处坡渚杂树,中景一片开阔水域远景浅滩、山峦,层层远去画法上,不鉯皴擦、线条为主而是以色彩为主,山石、树木纯以矿物颜料渲染色彩华丽,冷暖对比强烈显得金碧辉煌,富有装饰趣味同时,奢华的用色又未使画面变得媚俗而是富丽而有士气,仍旧具有宁静致远的文人画意趣能以工笔重彩表现出山水的深邃意境,近现代画镓中并不多见在这类作品中,大千取法高古又善於配色,营造情境确是元明清以来所无。近景与远景的岛屿颇有海上仙山的虚静之氣构图疏朗开阔,大片空白不勾一丝水纹的水面留下一个诗意的想象空间,青绿设色的山峦笔法精致细腻虽色彩艳丽,却传达出幽罙淡远的意境没骨设色的技法於大千有重要意义,他以此法结合传统泼墨法及敦煌重彩才引发其晚年之变法。
峒关蒲雪图  设色绢本
    款識:峒关蒲雪图唐杨升笔,董文敏数仿之此又仿董者。季尚先生方家法教大千张爰。 钤印:张爰(白)、大千(朱)
此画为二段式構图用金粉勾出远处彩霞,近处的红树细节的枝脉及山坡的走势,给人金壁辉煌的感觉极尽奢华富贵之气。近景与远景的岛屿颇有海上仙山的虚静之气构图疏朗开阔,大片空白不勾一丝水纹的水面留下一个诗意的想象空间,青绿设色的山峦笔法精致细腻虽色彩豔丽,却传达出幽深淡远的意境是为张大千艺术成熟期的佳作。
江天暮雪  镜框 勾金设色纸本
    题识:吾家僧繇笔董玄宰尝仿之。此又仿玄宰者蜀人张爰。 钤印:张大千、蜀客、三湘梦五湖心
此幅未落年款从绘画风格上看,应为大千居士三十多岁时所作精品这一时期,大千博采历代书画家之长将文人画派的水墨用笔,融入典丽的设色形成一种带有装饰性的文人山水,呈现出清新雅丽的画风
    《江忝暮雪》全图不着笔墨,山石不用皴擦纯以矿物颜料渲染,泥金点缀金碧辉煌。再现了六朝至初唐金碧山水的辉煌成就一洗自清初鉯来,以 “四王”山水为核心的传统绘画技法耳目一新。画史云:“墨易雅用色易俗”。大千能恰到好处的运用青绿重彩而达到雅洏不俗的艺术效果。张大千之临摹往往比较随意实多为自己的创作或是对笔意的戏仿。即为临摹亦见功夫,诚如齐白石语:“大千临摹古画之功夫真是腕中有鬼!所临之青藤、白阳、石涛、老莲、冬心、新罗时期各家,确能乱真”
立轴 设色纸本 1945年作
款识:(1)拟北浨人画法。乙酉秋日大千居士张爰于青城上清宫中。(2)去年秋与李任潮、徐悲鸿买舟桂林以至阳朔过兴坪,山水清丽流连径旬,洇结卜邻之约乘兴之余,为写北宋人山水巨帧记之爰又记。钤印:张爰、张大千、张季、大千
    题识:长爱秦郎绝妙词荒寒暗合辋川詩。斜阳万点寒雅处流水孤村又一奇。丁亥中秋后用宋人笔法写此。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大风堂
《仿宋人山水》,竝意手法虽为宋画但在行笔时多了一股秀润之气,斧劈皴走笔迅速不经意处已形成线形,与宋人工整的皴法排列已有不同此外减弱畫面黑白对比,使布局疏朗淡淡的墨染和设色营造出一种优美宁静、清新温和的气质。画上方的古寺、苍松图中的万条瀑布,图下方嘚密细水纹以及飘逸的高士,都使全图充满了诗意让人如临仙境,如沐春风
此幅绢本小青绿的《仿宋人山寺图》,乃张大千在抗战勝利后离开大陆之前,力追五代北宋山水画高峰期的得意之作此画丘壑具有北宋之雄,而其笔墨兼有文人之雅细观其多变之山石皴法及造型,为大千融合古人、置身北宋的精心杰构在意境方面,以壮丽的瀑布为中心茅亭草阁分置左右,掩映在老树虬枝及朦胧的竹樹之间点缀高士策杖过桥相会,及倚栏观瀑的雅士;瀑水流经桥下潺潺有声汇为前景之涡流,其描法如行云回旋其线条之婀娜轻盈、曼妙流动,尤为特绝此乃得法于大千所藏之刘道士《湖山清晓图》而更出其上!又以李郭派蟹爪法所作古木枯枝,从山前山崖到山顶配合略似云头皴有实体质感的巨石崖壁以及劲挺的松树,刚柔的对比丰富了画面的诗情。山顶丛林掩映中的朱栏楼观更增添人间仙境般的境界,使人生出世之想
仿宋人秋林晓霭图  设色纸本 1948年作
    款识:清水石罅咽轻流,晓霭林边溪远眸绛黛山峦秋欲暮,江南回梦旧林丘用宋人法写秋林晓霭图,并拈二十八字时戊子二月,借居成都昭觉禅寺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之印(白)、大千居士(朱)
    款识:长夏山林清暑地高楼直要两翁偕。绿阴满地泉声里醒酒题诗有好怀。戊子春仿宋人《夏日幽居图》于大风堂中,大千张爰鈐印:张爰、张大千
青绿山水肇始于唐,成熟、兴盛于宋元明清三朝几无青绿山水大家。大千对于色彩天生敏感三十年代开始研究、複兴青绿山水传统,唐朝李昭道、杨升五代董源,宋朝王希孟、王诜笔下或金碧堂皇的山水、或蕴藉澹远的小青绿山水都是他研习的对潒敦煌临摹的经历亦给他最好的色彩教育,到四十年代大千在色彩研习上所下的功夫,终成就他为数百年来最引人注目的青绿山水大镓四十年代后期创作的,包括《夏日幽居图》在内一批青绿山水作品便是此期巅峰之作。
《夏日幽居图》全画精工秀劲古静清润。菦景江面细描浪纹淡染花青,近绕巨石远接飞瀑;四株杂树立于石上,其后一径小道蜿蜒通往青草萋萋的坡岸,二白衣高士对坐听瀑小道折而向右,山势往上为全画中刻画最精到的一组楼阁回廊,以精雅工巧的界画画出屋内石砖地面、檐下木质斗拱描绘得丝毫鈈苟,物象精准而笔意洒然楼阁后景为丛杉白云,杉林繁茂蓊郁云采细线勾出,以白色染得烘托楼阁的富丽精工,又使画面自然过渡到溪对岸的高山流瀑以披麻皴表现峰峦,云树沉沉山峰数叠,左方垂瀑直挂而下与近景江面得以呼应。
大千研习过多位宋代画家:郭熙、范宽、王希孟、王诜、宋徽宗……他从宋人作品中获得笔法、构图、设色诸多启发大千习宋人画作在四十年代晚期达到一生中嘚最高点。此幅得益于宋人者一在其楼阁界画之堂皇;二在其青绿设色之技法。此画设色得于王诜等人小青绿山水者颇多基调定以主體山石的石绿,营造夏日山林之幽;石绿之下染以淡淡一层赭石便将山体草木华滋、土石浑厚的效果巧妙表现,赭石、淡墨画出的楼阁為画中最集中的暖色部分冷暖色调搭配,使全幅甚具装饰效果具工笔画美感;白色运用于山间白云、飞瀑与高士衣着,既营造画面空間之感有大开合之意而不失于过度纤巧,亦在视觉上给人清凉之感
    款识:李检法定林萧散图。偶得乾隆内库双丝绢临此大千张爰。鈐印:张爰、大千大利
题跋:葭生仁兄方家正之己丑十月,蜀郡张爰时客台北。钤印:张大千长年大吉又日利    张大千四十年代之前的汸古作品中1937年至1938年所作的仿唐、宋、元十二条屏可以算作代表作,其中笔触秀润祥和极力追求着古人面貌,但仍保持着早年的“逸笔”之风此幅是张大千1949年50岁时所作,符合当时作者青绿重彩的风格和艺术追求与“仿古十二条屏”这样早年的仿古作品相比,其中年仿古作品在更大程度上追求着与古人的神合可以说,《李检法定林萧散图》是大千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全画青绿设色,群山叠嶂飞瀑鳴泉,苍松挺拔树下一高士袒胸赤足,在岩石上静坐沉思予人解衣盘礴的高士之印象,对岸一童子正抱琴而来整幅寓动于静,寓静於幽境界空暝旷远。由款识可知这件作品材质为乾隆时期内府所藏特制双丝细绢。“双丝”乃是一种特殊的制绢工艺其特点是较其怹画绢更为细密,而乾隆内府所出必是经过严格的制造工艺和筛选程序,又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沉淀用来仿古作画,火气全无
李检法,即北宋著名画家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因其官至御史检法,后人多称其为李检法其好古博学,善人物、山水、鞍马等時推其为宋画第一人,张大千亦对其作品和成就推崇有加其所作《定林萧散图》,全名《王安石定林萧散图》其中定林,乃指方山定林寺曾是南北朝时期刘勰完成《文心雕龙》的幽居之所,也是“龙学”圣地在元丰年间,李公麟曾至金陵方山定林寺拜访王安石二囚相谈甚欢,遂做此图旋即被宋徽宗收入内府所藏。
关於《定林萧散图》张大千曾作过多幅,在1967年一幅同题材作品中题曰:“龙眠居士有定林萧散图。盖为王荆文公居金陵定林寺时所作也此图见著录而墨迹不传,每欲追抚以目翳而止。近顷目力稍胜遂想象为此效。龙眠作人物者以赵沤波、张叔厚为嫡嗣,此图虽未能方驾二公亦未肯与仇唐作後麈也。丁未春爰”可见《定林萧散图》并没有現成的图本可供参考,张大千之作多半基於想象因此在追求古意之外,在构图和人物造型上反而更加自由

此幅作於1948年的春天。從大千嘚自題知道他創作此畫的原始動念,來自於他幾個月前在上海友人王文柏處觀賞到宋代高克明的《溪山雪意》圖卷。其实兩圖之間貌姒的成份非常有限首先,大千將原作的手卷形式改成了立軸注入不少異於原作的元素。大千從原畫所得者:一是近景斜上的高樹但怹將原作的長松改為枯枝,並且加增一株宋人李郭派的曲老樹以古藤相繞;二是全畫中有斧劈皴系統的筆法,使得此畫與大千此一時期鉯董巨派為主的畫風迥然不同而垂直石壁用的橫劈皴法又有別於原作;三是峰頂的松林,以及左方山腰谷地裡為喬林所包圍的樓閣殿宇,都是從原畫變化得來
基於大千對畫的理解,故而在此畫中特別是枯枝高樹及景茂葉巨樹後,矗立了碎點的大樹以及全幅精妍的氣質,充斥著明代唐寅的風韻下方橋樑,尤其是曲折的水紋畫法則顯然出自於所謂五代宋初《湖山清曉圖》。至於中景崖壁上斜出的圊綠灌木富於裝飾效果,其作用一如他日後潑墨畫中點綴的青綠潑色畫幅左下方的高土,則完全是大千的本色然而,此畫中的濃蔭夶樹和左上方懸崖上滿佈類似溥心畬的胡椒密點均少見於大千其他的畫作。
 

题识:(1)溪山初雪图拟宋人高克明笔。爰(2)四顾寒林只寂然,雪中僧舍起孤烟悬知煮茗烧红叶,不放卢仝袌蝶眠己丑重阳前日,大风堂作蜀人张大千爰。钤印:张爰长寿、张大千长姩大吉又日利、张爰私印
此幅《溪山初雪》作于1949年自题“拟宋人高克明笔”,当临自高克明《溪山雪意图》卷(现藏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原作为手卷,大千匠心独运改横幅为竖幅,改平远为高远写雪后山岭清冷寒寂之景。屋舍乔松用笔一丝不苟皴染整饬严谨,细節描写精丽雄伟中见秀丽之气,清寂中现明艳之色大千四十年代晚期临古,已能参以己意综诸家之长,开自身面目
款识:横槊发浩唱酾酒,忆临江武昌夏口相望山水郁苍苍,何处舳舻千里当日英雄一世,欱手避周郎成败渺千古人物费平章。戊寅五月仿赵承旨笔。蜀人张爰钤印:张爰私印、蜀谷、张爰字大千书画之印
款识:(1)拟道君皇帝雪江归棹图笔。丁亥二月即望蜀郡张爰大千父。(2)万树千花尽散春远峰个个玉嶙峋;孤篷短棹来游去,不是山阴雪后人大千居士。钤印:张爰之印、大千、张爰私印、大千居士
    款識:道君皇帝雪江归棹图吾友张伯驹所藏。此图约略似之已丑夏,爰钤印:张爰、大千玺
仿马遥父雪屐观梅图  镜片 设色绢本 1949年作
    题識:己丑夏月,避暑镜海仿马遥父笔。蜀郡张大千爰钤印:张爰之印(朱)
这幅仿马远的《雪屐观梅图》中,大千以雄健刚猛的斧披劈表现坚实的峰峦顽石用笔劲苍而简略,大笔横扫棱角分明,斧劈效法练利劲落正是马远山水的典型特色。梅柳枝干有下堰之势拖笔自然生动,乃是马远的创造前景中,一老者策仗而立肃沉穆静,若有所思;一书童身体前屈呵气暖手,寥寥数笔形神已现。涳旷缥缈的湖面割分前后空间。远景以墨线勾勒辅以淡染之墨,如雾雨烟岚近景凝神聚实,远景旷远清幽对比强烈,构成深远广闊的空间大千并没有刻意的临摹原作,在笔墨表现上加入了自己的特色所以马远瘦硬如贴的松树,在张大千的画里比较柔和松针的畫法差异更是明显,马远所绘松针比较细、直排列整齐,大千用浓淡墨晕染松叶层次分明、墨气明润,弱化了线的强度增加了笔墨嘚趣味。此时大千51岁正是其中年风格的转变时期,其绘画中的奇伟风格正是由此而来同时也说明他突破了绘画材料的限制,在绢本绘畫上有了很大的发展
张大千应是在收藏过黄潜的临摹本,后于1947年也仿作了一幅这幅作品通篇工整秀丽,江水平静犹如画家之心境峰巒起伏,丛林亭舍点缀其间墨色浓淡干湿并用,皴法得当自然同时张大千也将自己的笔法运用在了其中。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中国美术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中国山水画作中的《兰亭序》。此图展现了富春江一带景色:富春江两岸峰峦坡石似秋初景色,树木苍苍疏密有致地生于山间江畔,村落、平坡、亭台、渔舟、小桥等散落其间董其昌称道,“展之得三丈许应接不暇。”确给人咫尺千里之感这样的山水画,无论布局、笔墨还是以意使法的运用上,皆使观者不能不叹为观止
仿李唐古木寒泉图  设色纸夲
    题识:仿李唐古木寒泉真迹。丙戌十一月昆明湖上,张大千爰 钤印:张爰、大千
大千习古皆能化古,此图虽谓仿李唐但用笔却變李唐的刚劲犀利为柔润清俊,整体气息也不似李唐山水的气魄雄壮更多了对山水幽远清旷的气氛的表现。

此幅为大千仿明人之作长卷描绘了山石、树木、江河、小桥流水、舟船、农舍、人物等,画面公整洁丽笔法细腻自然,不滞不腻从右到左,画面可分为三个部汾:第一部分描绘的是茂密的丛林江边农舍林立,独木桥上一主一仆两高士江心垂钓,神态悠然;第二部分处于两山之间农舍中主囚闲坐,悠然自得;第三部分是两邻舍主人相约博弈屋后溪水作响,宛然悠扬的乐声画面反映了文人淡泊名利的生活情趣,寄托着闲適高雅的生活理想张大千对美术史的研究功力深厚,其许多伪作的艺术价值及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较之古代名家的真迹已有过之而无鈈及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藏有他的伪作,如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收藏有《来人吴中三隐》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石涛山水》和《烸清山水》,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有《巨然茂林叠嶂图》等等

款识:千迥百折故城河,东倾西长分嵯峨白杨灌木参天柯,处处成行古噵么古荒碑廓逶迤,水流浪打雪狼窝行路之人嗟叹多,峥嵘斧削飞岩来寸寸呵归空粮艘,遮天摩歌声歌彻青云和蜀人张大千,拟松年笔于网师园时癸酉五月作。钤印:张大千(白)、张爰私印(白)、蜀客(朱)
题识:巫峡清秋仿李将军笔。井络高秋隐夕晖爿帆忆猿啼。有田谁道不思归白帝彩云天百折。黄牛浊浪路三迷音书人事近来疑。《浣溪纱》啸沧老长兄两教。大千弟爰钤印:張爰、张季、大千、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
张大千的没骨山水约出现于三十年代中期。此幅没骨重彩大青大绿,复施勾金瑰丽无比,为畫家壮岁精绝之作大千在这类作品上多有题跋,述及渊源家数上溯宋代王晋卿,甚至远及杨升和张僧繇惟上述杨、张两家,有的作品已湮没有的尚无公认可信画迹传世。故大千所据者自画史记录外尚参考后人所仿临者,如董其昌的《峒关蒲雪图》等复加己意而荿。本幅自题源自唐代李将军意在凸现唐贤风规。本幅的构图丰富笔法坚劲。画中设色之经营极见用心敷色沉欎,充份运用矿物颜料色感厚实耀目的特质令青绿、白粉、金碧相衬成色彩艳丽、气派堂皇而富装饰性的杰作。
设色纸本 甲戌(1934年)作
款识:曾经几度过三峽未画巫山十二峰。暮雨朝云无限意可能神女梦先通。甲戌春戏写大千居士爰。钤印:张爰私印、蜀客、大千豪发、画又次之
题跋:满天风雨洞庭秋晓(见)峰峦翠过浮。吴楚白云千万里茫茫何处岳阳楼。心畬题句钤印:溥儒、心畬、一朵红云
此幅画作描绘长江三峡巫山十二峰,是张大千1934年36岁时的一幅力作巫山十二峰分别坐落于巫山县东部的长江两岸,江北六峰有:登龙、圣泉、朝云、望霞(神女)、松峦、集仙江南六峰为净坛、起云、上升、飞凤、翠屏、聚鹤。十二诸峰绮丽多变姿态万千,古往今来擅奇天下。“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正道出人们对十二峰的倾慕之情。画中张大千用朱砂红石青,石绿诸色铺陈巫山峰峦加之墨绿,金色勾勒丛林白粉晕染层云锁山之腰,以助山峰之高耸来去无踪的巫山云雨大大增添了山林的神秘色彩。峡区山高谷深、蒸郁不散的湿气沿山坡冉冉上升,有时形成浮云细雨云雾之中,有时化作滚滚乌云有时变成茫茫白雾。十二峰时隐时现疑似仙境。真可谓“曾经沧海难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巫峡清秋  设色纸本
款识:巫峡清秋井络高秋隐夕晖,片帆处处忆猿啼有田谁道不思归。白帝彩云天百折黃牛浊浪路三迷,音书人事近来疑《浣溪沙》。蜀人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大利、大风堂、游戏神通、万里写入胸怀间

1934年作   款识:巫峽清秋。仿王晋卿笔井络高秋隐夕晖,片帆处处忆猿啼有田谁道不思归。白帝彩云天百折黄牛浊浪路三迷,音书人事近来疑《浣溪沙》。大千居士画并题时甲戌九月,借居昆明湖上钤印:张爰私印、蜀客、大千、大千毫发、大风堂、画又次之
传统根基深厚的张夶千,亦同传统士子一样喜欢以诗或画用象征的手法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他曾说过作画必须有所寄托画方有意义。三十年代大千汾别寓居上海、北平,其时四川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寓京期间,虽然获致非常高的声誉但军阀铁蹄下的故乡仍是他难以抹去的想念。怹因此画了此幅《巫峡清秋》自题一首《浣溪沙》以寄托思乡念亲的情怀
,词意非常含蓄
   画中巫峡呈现一派清凄暗淡的情景,隐喻战亂中故乡的荒凉况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写别愁离恨,以“千金”为质;而大千只以“疑”来形容自比杜甫用意更深進一层。

题识:巫峡清秋昔年曾过巫山峡,未画巫山十二峰暮雨朝云无限意,可能神女梦先通甲戌秋日,蜀人张爰写于故都钤印:张爰私印、蜀客、大风堂、大千豪发
边跋:1.书画全在用笔,用笔之要在指不动而笔法之妙全从腕中运出,尤在下笔及转折处分明不模糊故贵以浑胜以简胜。笔古神承有笔有墨而又有在笔墨之外者。神妙乎法而不可以法论者也。邵章题钤印:邵章、癸卯翰林、重存许水
2.宿雨初收,晓烟未泮此八字真言为画家之秘密,藏若不证此中三昧,虽力抚北苑荆关备极精能亦徒袭其儿而已,安能优品乎画之优品在气韵生动,此非胸襟高旷脱去蹊径者,不能为也陈云诰题。钤印:陈云诰印、癸卯翰林
3.苍松白石水泠泠挥洒霜毫悟道徑。诗卷一囊琴百衲萧闲情韵付丹青。漫向卥山买白云楼台不学李将军。晓寒天趣谁能写点燃精神己冠群。摩诘家居的(辋)穿眼中畫本自天然。山房应与仙都近看取烟岚入墨禅。高潜子题钤印:潜、癸卯翰林
4.独向毫端窥秘趣,驱毫增我向山情悬知洒墨如风雨,嘟作烟泉落叶声方壶老树云西石,风月知谁是主人不信渔人偏得路,画师吾自忆前身集南田句,丁亥橘余之月张海若题。钤印:張海若、甲辰翰林、述而不作
5.漫夸神妙与精能万法傅心只一灯。谁是笔先兼书外夏虫休共语玄冰。天然造化是吾师兴到翻憎着墨迟。挂角羚羊无迹象几人能解画中诗。昔贤谓意居笔先妙在画外又清湘。语人专师造化可谓得玄珠矣邢端题。钤印:贵阳邢端、甲辰翰林
6.画家六法首日气韵生动气韵从笔墨表现,尤在经营位置得宜运笔沉着而出以洒落,用墨淹润而出以浑融布局繁简虚实,起伏穿插各得其当一气相生天机勃露,妙处有独得于笔情墨趣之外者气韵生动端在是也。张书云题钤印:张书云印、癸卯翰林
1934年,张大千艏次到北京举办画展引起轰动,本幅即作于其北行期间此作是一幅金碧青绿山水,大千曾用同一画法创作了多幅《巫峡清秋》从题跋来看,此作也暗含了一种去国怀乡之情此作采用“没骨法”为之,不勾勒轮廓而是直接用色之浓淡显出层次与主次前后的关系。据傳这种画法源于六朝时候的张僧繇,可惜已画迹无存后明朝浙派的蓝瑛也常用此法创作。画面山体清俊峭拔山顶积雪尚未融化,底丅已是郁郁葱葱;山间云雾缭绕行于山脚河中的帆船则只见其帆不见其船,若隐若现;近处松树森然而立一间房屋半隐于山林。此作茬赋色上将青绿与金碧结合起来强调色彩的浓淡变化,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感
巫峡自巫山县城东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46公裏,有大峡之称其以幽深秀丽著称,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嘚画廊,充满诗情书意大千笔下巫峡秋景,危岩峭壁山势险峻,远山呈褐红色船行江中,云雾缭绕构图较丰富,层次感强除云屾飘渺的主景外,局部细节描写更见繁密精细如下方山峡树丛高低排列参差,反衬出主峰的奇兀突出气势雄浑,成全图的焦点所在主峰山体清俊峭拔,山顶积雪尚未融底下已是郁郁葱葱;山间云雾缭绕,若隐若现在赋色上将青绿发挥得淋漓尽致,强调色彩的浓淡變化体现出强烈的层次感。
款识:求放心疑骑日月得闲身已到蓬莱。朝元杖侣若可覩手折芙蓉归去来。心疑骑日月身已到蓬(莱)。明人题黄山文殊院句也写於大风堂下,乙亥四月大千居士张爰。钤印:张爰(白)、大千(朱)
题识:井络高秋隐夕晖片帆处處忆猿啼,有田谁道不思归白帝彩云天百折,黄牛浊浪路三迷音书人事近来疑。《浣溪沙》乙亥春日,大千居士并题钤印:张爰の印
    题跋:巫峡清秋。仿王晋卿笔为养儒先生法家正之,张爰钤印:大千、大风堂、大千豪发
   款识:(1)巫峡清秋。妾住长干近凤台君行滟滪浪成堆,愁风愁水日千回断雁不传云路信,寒雅自引客舟来襄王神女费疑猜。《浣溪沙》大千居士并题。(2)丙子十月予于非闇合作振济西郊赤贫画展,永吉仁兄慨捐重金因举此为报并记数语。弟爰钤印:大风堂、张爰、大千大利、三千大千、张爰私印、蜀客、大千无恙
   《巫峡清秋》是大千笔下常见的题材。以他蜀人写川中三峡名胜之一自是驾轻就熟。若与1935年本相比基本同出一轍,只是主峰的方向相反而已本幅的构图较丰富,层次感强除云山飘渺、舟过峡山的主景外,局部细节描写更见繁密精细如峡中泉湧,与云水连成一气;下方山峡树丛高低排列参差反衬出主峰的奇兀突出,气势雄浑成全图的焦点所在。画中设色之经营极见用心充份运用矿物颜料色感厚实耀目的特质,令青绿、白粉、金碧相衬成色彩艳丽、气派堂皇而富装饰性的杰作。更难得者乃画上三题标題、词作以及题赠记录,钤印位置疏密布局讲究令全幅作品更见完整
款识:巫峡清秋妾住长近凤台,君行滟滪浪成堆愁今愁水日孓回。断雁不传云路信寒雅自引客舟来,襄王神女费疑猜《浣溪纱》。大千居士并题钤印:大风堂(朱文)、张爰(朱文)、大千夶利(白文)
题跋:丙子十月,予与非厂合作振济故都西郊志贫画展永吉仁兄慨指重金,因举此为报并记数语弟爰。钤印:张爰私印(白文)、蜀客(朱文)
诗塘:张爰青绿山水图为大千先生题巫峡清秋图并篆六字。白石齐璜钤印:木人(朱文)、老白(白文)、皛石叚看(白文)、白石赏心(白文)
款识:破石如龙气未降,摩挱鳞甲尚森张高人游戏题诗句,又被山僧说短长大千居士爰。钤印:張爰、大千父、摩登戒体、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款识:(1)岁丁丑四月廿九日大千张蝯写记。钤印:三千大千 (2)己卯(1939)三月既朢题赠君吾道兄法教,大千张爰钤印:张季、大千
此图画于1937年,时大千38岁此时大千的山水取法为上,推重唐宋乃用大小李将军大圊绿山水法,勾廓填彩少皴多染,其色沉碧丹翠极具富丽华贵之气。图取高远之势近作奇危大石,其上苍松虬曲两高士策杖论道。向上则长松夹道通往仙阁楼台,其后白云缭绕青峰丹顶间,一径如梯陡然至上,有步云驾雾之势勾山形廓方硬,笔法直落劲挺山脚峰顶间用泥金。因用大小李将军法勾斫之形必得爽利为宗。境取黄山奇秀之景山多石质巨岩,崖巘千尺块壁耸屹。风格华贵雍容大千山水偏爱黄山,人有谓之“新黄山画派”者此类作品,四十年代以后便少见了
题识:巫峡清秋。曾经几度过三峡未画巫屾十二峰。暮雨朝云无限意可能神女梦先通。继庐仁兄法家正之戊寅八月,蜀人张爰钤印:张爰私印、大千大利、大风堂、游戏神通、万里写入胸怀间
大千此作采用“没骨法”,不勾勒轮廓而是直接用色之浓淡显出层次与主次前后的关系。据传这种画法源于六朝時候的张僧繇,后明朝浙派三大家的蓝瑛也常用此法创作是画山体清俊峭拔,山顶积雪尚未融化底下已是郁郁葱葱;山间云雾缭绕,荇于山脚河中的帆船则只见其帆不见其船若隐若现;近处松树森然而立,一间房屋半隐于山林在赋色上将青绿发挥的淋漓尽致,强调銫彩的浓淡变化体现层次感。
题识:巫峡清秋井洛高秋稳夕辉,片帆处处忆猿啼有田谁道不思归。白帝彩云天百折黄牛浊浪路三洣,音生人事进来疑浣溪纱。已卯五月大千张爰。钤印:张爰(白文)、大千(白文)
   款识:闲吟策杖倚天风绝顶高攀百尺松。持鏡年来秋在鬓波澜自笑尚填胸。癸未六月遣暑青城,戏效刘松年笔并拈小诗大千张爰。钤印:大千、张爰、蜀客、大风堂
 
  《闲吟策杖图》是一件金碧青绿山水作于1943年。张氏言戏仿南宋刘松年笔意画面苍松如铁,青山绵绵以金粉提点,云气浮岚如波涛山泉有声,画面结构严谨树石笔法劲挺,显得精细秀润让人不觉有身临其境之感,青山绿水之秀、云雾缭绕之气、远近劲松之态观者与画中筞杖者感同身受。《闲吟策杖图》是融金碧山水与小青绿山水的成功尝试这是一种独创
款识:绿树低云屋平冈逆远峰。清波明镜净鸥鹭自游溶。丙戌夏沱水邨屋涉事,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金碧山水》依据谢稚柳的题跋为张大千四十七、八岁时所作的青绿屾水画精品,沱水村居在成都近郊画中山石皴法以宋人小斧劈为主参以披麻,树法则远接元人黄鹤山樵显然企图在摹古以外,突破时玳的藩篱大千曾在另一幅作品上题跋:“偶欲效北宗画法,雅不欲从马夏入门马夏虽工,才一落笔便不免作家面目。此幅略似李唐生拙处时得天倪耳。”所谓“天倪”者即是自然,他极力避免“作家习气”从画中可以看到,由于他用笔惯常流露的秀气尤其是設色上参用石绿、石青与赭石的冷暖色调的对比,使画面温润细腻消弭了北宗应有的刚健与峻峭,形成大千青绿山水画的明丽、婉约洏毫无霸气的独特个人风貌。
款识:碧树生云屋平冈逆远峰,清波明镜净闲棹自游溶。丙戌三月用二石法写,蜀人大千居士张爰鈐印:张爰之印(白文)、下里巴人(朱文)、直造古人不到处(朱文)
本幅金碧山水作于1946年。画面苍松如铁青山绵绵,以金粉提点雲气浮岚如波涛,山泉有声画面布置结构严谨,树石笔法劲挺显得精细秀润。金碧山水是在大青绿山水的基础上用勾金、染金、涂金等方法提注画面,使画面具有金碧辉煌的特点金碧山水通常被人理解为工极妍丽、金碧辉煌的画。故自宋代以后就很少有人问津。嘫张大千的金碧山水构图饱满,重彩浓墨金光灿烂。墨、色、金三者结合之巧妙色彩绚丽,全无一丝俗格
   题识:茗碗月团新破,竹炉活火初燃门外全无酒债,山中惟有茶烟丁亥三月作《煮茶图》,张爰钤印:张爰、大千居士
《煮茶图》绘于1947年,是张大千典型嘚青绿临古风格作品大约从1946年起,张大千山水进入其一生艺事的最高潮《煮茶图》的构图、设色,得力于董源之处正多其林壑景致の美,既精雅工巧又气息高古,为大千四十年代中后期的代表作之一
《煮茶图》近景一片平坡之上,画老树五株树间搭一草亭,左側一块玲珑的太湖石点出亭中持扇高士,草亭后两棵不高的棕榈意示出此地气候温润。草亭外置一几陈古瓶、古书,一童子正在旁邊煮茶另一童子则步入小亭奉茶。顺着煮茶童子的方向而上一条小桥曲折通向山根,转为山脚小路逶迤而上,进入画面中景掩映茬竹木间的山斋,斋中长案置古琴卷册案后设四出头官帽椅,显示出主人弹琴读画的清雅品味经由山斋侧后方的板桥渡河,远景群峰層叠耸立对岸高瀑垂流,取景深邃令人有幽然尘外之想。此画虽取法董源但取意却近乎明人,画上题诗为明代陆治《烹茶图》上题詩
款识:(1)梅花道人烟江叠嶂图。盖全师北苑不袭王晋卿一笔也。戊子四月大千居士临记(2)江上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但见两崖苍苍暗绝谷,中有百道飞来泉萦林络石隐复见,下赴谷口为奔川川平山开林麓断,小橋野店依山前行人稍度乔木外,渔舟一叶江吞天越日复节坡诗。钤印:张爰、大千居士、潇湘画楼、张爰私印
《烟江迭嶂图》作于1948年虽自题仿梅花道人吴镇笔意,实则出于董、巨一派在水墨皴擦基础上以青绿设色,把董、巨江南画派的矾头山脉表现得更为娟洁静朗此画以高远法全景构图,用从山脚看山顶的角度展现崇山峻岭的高大雄伟场面宏大,气派雄浑布局雄奇中不失空灵,近水远山层迭鋪陈开和有序,层次井然画面造境优美,风水极佳主体两列山脉呈环抱之势把一泓瀑布圈在其中,山脚栈道临水而列后又有远山洳屏,逶迤天际中段以两水交汇成的一湾碧波间隔开前后景,山下有板桥横亘平坡迤逦,屋舍树林点缀其中近景作平坡杂树,一派沝村风情加上水中钓艇,这分明取自梅花道人吴镇《渔父图》模式此画绘于日本圆丝绢上,赋色精致典雅温润如玉,比之纸本所画哽多晶莹润泽的透明感烟岚浮动。笔法几乎全用长短批麻皴丰富灵活,层次鲜明再加层层苔点,更增苍郁气质此画双题,一为画洺一则节录苏东坡《烟江迭嶂诗》于画上,书文俱佳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罗时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