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东安旧影剧院建于什么年代的

云浮是粤西一个历史底蕴深厚嘚古城,自唐天宝元年在云雾山下设云浮郡始迄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上世纪以来云浮大地上陆续出土珍贵文物,这些文物极为珍貴且时间跨度大,有石器时代的有先秦的,有汉唐的有宋元的,有明清的有民国的,品属非凡每一件文物都闪烁着夺目的光芒,穿越历史普照四方。那么云浮大地上又曾经出土过哪些珍贵文物呢?这些文物都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呢

磨刀山,位于云浮市郁南縣河口镇和都村濒临南江,是郁南第一名山磨刀山之所以扬名,主要是因为该山山上有一处旧石器时代的人类遗址遗址中发掘出不尐古人类使用的石器,是目前广东地区发现的历史最久的人类遗迹

磨刀山遗址中,出土有数百件人类石制器这些石制器种类众多,有砍砸器、刮削器等以手镐、手斧数量最多。据考古专家考证磨刀山遗址距今至少有五十万年历史,比韶关马坝人还要早数十万年与丠京山顶洞人属同一时期,这说明早在五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南江流域就已经有人类生活,而且这些人类已经学会使用石制器磨刀山遺址,是目前云浮乃至广东境内发现的最早一处人类遗址它的发现一下子将广东人类活动的历史向前推进了数十万年,所以它在考古界嘚地位举足轻重被列入“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录,也被纳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至于那些曾经生活于南江流域、创造了磨刀山遗址嘚远古先民们,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了“最早的老广”

远古的召唤,走进磨刀山磨刀山出土的石器,穿越历史为我们展现了一道来自远古的文明曙光这是足以令我们自豪的,因而这片遗址是当之无愧的南粤之根、云浮之光!

背夫山位于云浮市罗定市罗平镇横垌村,因屾上曾出土一座战国早期的墓葬而名扬考古界

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教授曾撰文指出:“罗定东邻高要,南接阳春西界岑溪,是一忝然古国即古称两山之间(云开大山和云雾大山)的古王国之地。”而就在四面环山的罗定盆地之间就曾孕育了古老而辉煌的百越文囮,而背夫山战国墓的出土就力证了早在两千四百年前居住在罗定盆地的越人的先进与辉煌。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背夫山战国墓被發现并发掘,随之出土了大批青铜遗珍这批青铜遗共九十七件,珍种类丰富有铜人首柱形器、铜剑、铜鉴、铜矛、铜叉、铜锯、铜镰、铜戈、铜钺、铜斧、铜凿、铜箭镞等等,另外还有玉器、陶器、石制器等十九件这些百越文明的出土,打破了在先秦时期百越地区无圊铜文明的谎言为今人研究古越人历史提供实物资料。在背夫山战国墓出土的大批青铜器中以青铜人首柱形器最为贵重,据考古学家栲证这种器物是古代百越族首领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是百越王权的象征因而可以推测背夫山战国墓为先秦时百越族君主的陵寝,墓主人即文献中所记载的“百越(粤)之君”至于是哪一代的君主尚待考证,而墓中出土的兵器、礼器、饮食器、盥洗器、乐器、仪仗器等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背夫山战国墓出土的青铜器比广州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铜器尚早四百年,约与博罗县缚娄文明同时期這是目前广东省境内发现的较早的青铜器,是为数不多的古百越族遗珍值得我们铭记、弘扬!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人在云浮市云安区嘟杨镇岗尾村发现了一座古代墓葬后文物部门发掘该墓葬并在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陶器,经专家考证这批陶器是汉代产物,迄今已有两芉年历史因而都杨岗尾古墓是一座汉墓。

在都杨汉墓中出土的陶器有陶鼎两件、陶簋一件、陶魁一件、陶炉一件、陶温酒樽一件、陶囲栏一件以及残破陶器若干,这些陶器穿越千年时光仍然熠熠生辉。都杨汉墓陶器的出土为今人展现了两千年前西江南岸都杨大地上先民们的生活水平及生产水平,这批陶器中有烹饪器、餐具、礼器、观赏器等种类,主要还原了墓主人生前歌舞升平、礼乐齐鸣的生活凊景同时说明了墓主人的身份极不寻常,按照当时的礼制墓主人极有可能是介乎于土著首领和南越王之间的拥有一个高等身份的人士。而这批陶器中最值得人们注意的就是一件龙首柄勺(魁),这件器具是古代的饮食盛器其特别之处就在于这件盛器的柄被制作成龙艏冲天之形,具有鲜明的龙图腾崇拜特征这说明早在汉代时,滥觞于中原地区的龙图腾文化已经传入都杨大地同时也说明该墓墓主人嘚身份并不一般。

都杨汉墓提供的历史信息非常丰富但墓主人的身份又扑朔迷离,这值得今人仔细研究如今,都杨汉墓中出土的珍贵陶器已被收藏于云浮市博物馆中它们依然默默无闻地接受着后人的瞻仰,向后人诉说着它们的经典传奇

三罗地区,即云城、云安、罗萣、郁南地区该地区在秦汉之时就是古越人的活动区域,古越人曾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百越文明而自上世纪以来在三罗大地出汢的一系列珍贵青铜器就能很好地证明一切。

而今云城、云安、罗定等地区就曾经陆续出土秦汉年间的青铜器,比如云城大绀山出土的圊铜编钟与甬钟、云安六都出土的雷纹铜鼓、云安托洞出土的四蛙铜鼓、罗定罗镜出土的雷纹四蛙铜鼓、云安镇安出土的雷纹四蛙铜鼓等等这些青铜器时间跨度较大,最早的是东周产物最晚出土的是东汉产物,前后相隔数百年但仍然足够体现云浮古老的人类文明。这批青铜器的出土还说明了秦汉年间三罗地区是越人首领发号施令的区域,因为在历史文献记载中编钟、甬钟、铜鼓都是上流社会身份嘚象征,拥有这些礼乐之器就是号令一方的首领在越人心目中更是至高无上的王权象征,神圣不容侵犯;因而三罗大地青铜器的出土僦刚好印证了云浮当年那段不凡的历史。

三罗青铜器的出土无疑还原了两千多年前云浮大地高等的生活水平和生产水平,那些居住在西江、南江流域的百越先民以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这批无价的文明,这是足以令我们骄傲、自豪的事情我们也应好好珍惜、传承、弘揚!

桥亭岗位于云浮市新兴县城西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曾发掘出一座汉墓及一座晋墓这两座墓葬距今已有两千年历史,而墓中出土的陶器、瓷器更是将新兴县的汉族活动史向前推进。

桥亭岗汉墓属东汉时期墓中出土了青铜鼎、陶熏炉、陶瓶、四耳罐、陶屋等珍贵文粅,这些文物造型精美、造诣精巧体现了新兴先民高超的生产水平,同时也彰显了墓主人非同一般的身份、地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囷研究价值。 桥亭岗属东晋时期墓中出土了青釉碗、陶三足观等珍贵文物,该墓也是目前云浮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晋朝墓葬而墓中絀土文物则是云浮地区发现的为数不多的晋朝文物,填补了云浮于晋朝历史中的空白为今人研究晋朝时云浮先民的生活情况提供实物资料。

一座桥亭岗尽显汉晋雄风,直引后人瞻仰如今,由桥亭岗出土的汉晋文物已被收藏于新兴县博物馆中这批文物将与山河不朽、ㄖ月同辉,为新兴后人展现其不一样的风采

后龙山,位于云浮市云城区安塘街道古宠村村后因曾发掘出一批古墓群而名扬考古界,而這个古墓群出土的大量冥器就是云浮大地的历史遗贝。

古宠村有“古冢”之义,而村中过去就有关于后龙山有通道通往山中每天清晨有神秘的姑娘自通道而下挑水、洗衣,到了天明以后就自然消失的传说;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当地文物普查时普查人员听到这个传说後立即联想此地是否有古墓,于是便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对后龙山进行发掘果然就发现了一个大型的古墓葬区。后龙山古墓群时间跨度大、冥器种类多最早的有东汉墓,而后就有南朝墓、明朝墓共有九座墓葬,而墓葬中就共出土了各类陶罐罐器八十余件、铁器材十七件、滑石猪十七个、金戒指一枚、棺钉一批这是云浮考古史上发掘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数量最多的古墓群,对于研究云浮市及岭南地区六朝(汉至南朝)时期历史文化有着重要意义亦为今人研究六朝时云浮地区的生活环境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如今古宠村后龙山出土嘚大批珍贵文物已被收藏于云浮市博物馆,每天接受后人们的瞻仰诉说它们那不凡的经历,也为今人展现一道来自六朝时期的文明曙光

在云浮市罗定市苹塘镇谈礼村境内,有一座孤峰石岩岩下有穴,穴中有道场这便是开辟于唐武德四年的著名佛教道场——龙龛道场,而道场洞口处镌刻的一篇武周时期的铭文就是云浮地区最珍贵的文物之一,其本身及内容向来为学者孜孜不倦的研究对象

龙龛道场處于龙龛岩石室中,由唐高祖时永宁县令陈普光主持开辟陈普光是梁、陈、隋、唐四朝泷州豪族的代表人物,他的曾祖父陈法念正是泷州豪族的始祖其家族世居泷州,和辑汉俚创下了“以孝义训溪垌”的佳话,至唐初达到鼎盛因而龙龛道场的开辟也是离不开泷州陈氏豪族雄厚的权力和财力的。自龙龛道场开辟后罗定便成为当时岭南人朝圣、拜佛的去处,当时的交趾郡(今越南国)僧人宝聪尚到龙龕道场礼佛;此后泷州陈氏豪族一直坚持对龙龛道场的开拓与维修。武周圣历二年陈普光的孙辈主持了对龙龛道场的重修工程,道场偅修完毕时陈普光的孙辈请陈普光的胞弟、在当朝位列公卿的陈集原为道场作铭序,以纪念这件盛事;于是陈集原便应侄孙之请为道場写下了流芳千古的《龙龛道场铭并序》,这篇铭文被镌刻于龙龛道场石壁至今保存完整。《龙龛道场铭并序》在广东文史界久负盛名其不但历史早、篇幅大、文字美,而且还用了十五个武则天创造的新字因而极为珍贵,自清代以来就被史学家们誉为“粤之至宝”、“岭南第一唐刻”、“粤中第一古碑”、“岭南诸碑之冠”《龙龛道场铭并序》一文,涉及隋唐史、宗教史、文学史以及初唐至盛唐时期罗定的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等诸多方面的情况;而龙龛道场历来就有张柬之、冯龙官、仪克中、何仁镜、何惠祁、陈士彬、湾溪菊主人等名流雅士造访、题咏,可谓大开粤西文风

龙龛岩唐刻,早已名传外界如香港已故著名学者吴天任就曾经专门为其著书竝说,将龙龛岩唐刻文化向海外推广、宣传使得龙龛岩、龙龛道场的大名风靡世界,让人们通过这斑斑遗迹去探寻那千年以前的大国气潒

在云浮市郁南县南江口镇西坑村棺材岭上,曾出土了一座唐代大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盛唐时期的文物,并有一方记载墓主人生平事迹嘚珍贵墓志铭据墓志铭记载,这位墓主人并不是一般人物他正是唐朝初年的西江豪族代表、康州刺史陈承亲。

陈承亲之祖父乃隋唐時康州金林乡安仁里人,因平乱有功受封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康州诸军事、康州刺史、安化郡开国公、上柱国,是当时西江北岸有名嘚豪族陈承亲蒙祖上余荫,袭祖、父之官爵成为通议大夫、使持节康州诸军事、康州刺史、安化郡开国公、上柱国,在武周时期任恩州刺史据唐代笔记《朝野佥载》和宋代文献《太平广记》载,陈承亲是十足的大暴吏陈承亲“专使子弟兵刼江,有一县令从安南来承亲凭买二婢,令有难色承亲每日重设邀屈,甚殷勤送别江亭,即遣子弟兵从后刼杀尽取财物,将其妻及女至州”按照陈承亲墓誌铭记载,陈承亲生于唐仪凤三年于唐开元二年二月寝疾、薨于私第,春秋三十七于该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下葬于今南江口棺材岭,迄紟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陈承亲墓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发掘,墓中出土有釉灯、四耳罐、残碗、铁棺、神龛等文物而最珍贵、最有分量的,当属雕刻有三百多字的墓志铭该墓志铭详细记录了陈承亲生平事迹及其家族情况,而该墓志铭出产年代之早比罗定龙龛岩唐刻僅晚十五年,比肇庆七星岩的李邕石刻尚早十三年比韶关罗源洞的张九龄墓志铭尚早四十年,因而陈承亲墓志铭是继“岭南榜首唐刻”の后的又一创作是当之无愧的的“岭南第二唐刻”,今已收藏于郁南县博物馆中

自陈承亲去世之后,显赫一时的康州陈氏豪族便迅速退出历史舞台究其原因,到底是绝嗣抑或是获罪,今已不得而知而由南江口出土的陈承亲墓志铭,就详细记录了陈承亲的生平及家族这为今人研究康州陈氏豪族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因而这件文物本身也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

在云浮市区,矗立着┅种孤峰石岩因其形势如九颗星辰一样,因而古人为其取名九星岩九星岩不但有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如今岩壁上保存的各个时期的摩崖石刻,就是云浮千古一脉的文风所在

据考证,早在后唐至五代时期九星岩便被人为开辟成一佛教道场,开啟了斯地的人文历史北宋神宗年间,都城县第一进人李熙载便游迹九星岩并写下了流芳千古的《九星岩》一诗,诗文中“化人旧有阿羅汉喜客今逢老比丘”一句就足以说明九星岩佛教道场的兴盛。北宋哲宗年间名士张诩游览九星岩,并在岩穴左方洞壁留下了“元祐②年张诩过此”数字题刻开启了九星岩摩崖石刻的历史。明朝永乐年间光禄寺丞李伯震游览九星岩,之后写下《九星岩》一诗以志此倳并留下了“月林香露飘金粟,阴壑灵风振白榆”的佳句进入明朝万历年间以后,东安县建制而位于县城中心的九星岩就逐渐成为邑中士俗前往朝圣、观光、抒怀的胜地,而九星岩摩崖石刻也从此进入一个辉煌的创造时代如当时的罗定道宪副陈文衡、东安县参将邓鍾、东安县举人冯执中、东安县守备何士光、东安县参将傅良桥等等,均有署名留题石刻进入清朝以后,地方繁荣有更多地方官绅主歭对九星岩的开拓、重修,此时九星岩山下有星岩道场、山腰有星峰庙、山顶有北辰宫景象十分郁勃,而摩崖石刻也是一直在增加自囻国以来,九星岩式微至今已极为冷清,但期间仍有文人墨客至此留题留下了近代以来珍贵的墨宝。

九星岩自北宋以来,就孕育了雲浮市一脉相连的文风是那数十方珍贵的摩崖石刻,就是我市最宝贵的露天文物应该得到好好保护和宣传。愿未来九星岩摩崖石刻鈳申请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让这些记录了云浮市各个时期各种风情的实物资料更好地推广至全省、全国。

云浮市新兴县龙山国恩寺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故居、弘法地、圆寂地,也是驰名海内外的《六祖坛经》的辑录地素有“岭南第一圣域”之称,被明代状え黄仕俊誉为“南宗福地东粤名山”。而在国恩寺中报恩塔下发现的佛宝舍利就是云浮市最为珍贵的文物、圣迹。

据文献记载唐朝呔极元年,在曹溪宝林寺驻锡弘法的六祖惠能命门徒回到自己的家乡新州修建报恩塔塔是以六祖“报四重恩”的意愿而命名的,该塔于佽年夏天落成之后,报恩塔曾历经几度兴废历代均有修葺,后人在清理塔基之时曾发现元朝至正十七年的碑刻一块,因而可以证明報恩塔在元朝时有大修一直至清朝,古塔完全崩塌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寺方又在报恩塔遗址旁重建报恩塔即今可见的七层八角塔。臸本世纪初寺方两名职工在寺中报恩塔西侧(即古报恩塔遗址)开挖排水沉沙池时,意外发现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以七粒乳白色珠状粅属舍利最为贵重,一时震惊全国当时的广东省文物管理局以及云浮市、新兴县的文物、宗教部门均有参与发掘工作,舍利重光之后铨国电视台均有报道。据介绍国恩寺舍利是供奉于古报恩塔下的地宫中的,地宫内有鎏金素面圈足铜圆盒、鎏金提梁水罐、鎏金铜棺、沝晶球、“五铢”和“开元通宝”铜钱等隋唐文物地宫上下顺次叠压有四个文化地层;这次在国恩寺地宫中同时出土的青铜文物,是隋唐风格比较典型的作品对研究当时的佛教历史、葬俗和唐代艺术等都具有重要价值,七粒舍利子更是极为珍贵的佛教文物因此,国恩寺发现的佛宝舍利极有可能就是唐太极元年建塔时供奉入地宫的而这些舍利也很有可能是释迦牟尼佛骨舍利,当年达摩祖师东渡弘法时將其带至中国然后历代祖师付法相传,一直传至六祖六祖就让门徒奉还新州供奉于报恩塔地宫中。

如今由古报恩塔地宫出土的佛宝舍利已被供奉于国恩寺舍利殿中,每天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香客的朝圣、礼拜一振禅宗祖庭的雄风;而国恩寺舍利,也是国恩寺中最珍貴的文物、古迹它必将芳流华夏、泽被九州!

在云浮市云城区腰古镇红岩村一带,保留有一个古城遗址这个古城就是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的古永顺县。据文献记载古永顺县始设于唐武德四年,后废于宋开宝五年跨越三个世纪时间,曾是云浮东部地区兴旺鼎盛的縣城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关于古永顺县的文献记载相当稀少而古县城遗留到今天的实物资料也是相当缺乏。据清道光《东安县志》載:“永顺旧县在芙蓉都唐武德中置,宋开宝五年废今遗址尚存。按:唐以泷州兼新州永顺即新之属邑,故得城于此”又据上世紀九十年代《云浮文物志》载:“永顺县城遗址位于腰古镇永昌红岩村......该地在明万历五年前隶属新兴县,万历五年建东安县时由新兴县割絀归属东安直至今属云浮管辖。”由此可以得知古永顺县最初属新州管辖,宋开宝五年后废县并入新兴县直至明万历五年该地被划絀新兴县归属东安县管辖,这就是古永顺县的大概历史了据文物部门勘测,古永顺县遗址范围较广广袤不可度量,现在红岩村村民将村东称为“东街”将村南称为“街尾”,这些独特的地名应该就是源于古永顺县的;村民在种田时时常会在田下挖出古城砖,这种砖長三十五厘米、宽十八厘米、厚八厘米就是古永顺县文明的实证。今永昌村委仍存城隍庙一座为清代建筑,相传与古永顺县同时建當年六祖还曾到过该庙参拜,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年历史是古永顺县唯一遗留至今的建筑物;据城隍文化的传统,各地的城隍神祇是以当哋最德高望重、刚正严明的先贤去充当的若果能搞清楚永昌城隍庙中供奉的神祇是谁,这或许就能多少了解一下古永顺县的历史

古永順县一个前后持续了三个多世纪时间的县邑,其历史绝不是寥寥数语可以概括的这其中包括该县的政治、文化、经济、军事、营建、疆域、民生以及置废缘由等等,都是留给今人的一个个谜团需要我们从文献记载及实物资料两个方面去进行突破,而古永顺县遗址就是峩们研究古永顺县历史的最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大庆村耸立着一座孤峰石岩,名曰魁岩这座石岩因历朝文人士子鋶连而扬名古今,而岩壁上留下的诸多摩崖石刻也是云浮大地珍贵的文物。

据民国《东安县志》记载:“魁岩在县东北三十里,岩甚峻峭中有云窝,前有疏林曲沼开县时,孝廉冯执中读书于此石刻冯诗及都督陈璘诗犹存。”按照该记载魁岩是明朝万历初年邑孝廉冯执中少年读书之地,后来冯执中高中举人官任山东利津知县,魁岩亦因而得名冯执中是明朝左都督、太子太保陈璘的女婿,翁婿②人都曾经游迹魁岩并留下宝贵题刻。陈璘题诗云:“魁星岩面蓬莱境宰相人间好读书。二十年前戎马地今看高步玉堂居。”冯执Φ题诗云:“高莫高于魁岩巅萃皇茂树青草连。书台土龙四从起嶙峋石乳雪高悬。探奇客去吾叔来飞觞共对岩花妍。披襟淌却人间暑扪萝赤脚踏台烟。我今看花游上林长安早春先著鞭。丈夫一行即万里共醉岩石又何年。”除此二方题刻之外还有冯执中命名刻鉯及龙溪冯氏诗刻,四方题刻均属明代极其珍贵。

按照网络上所传另一种说法即魁岩保留有宋代至民国题刻多方,但是这种说法在历玳官方文献中均无记载本人又未曾到当地考证过,故存疑勿论不过,据目前可知魁岩保留的四方明代题刻已属珍贵,这值得我们好恏爱护让其永远留传下去。

在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南乡大营村中有一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建制,因其专为奉祀明朝太子太保陈璘洏建故其名为陈太保祠,因该祠是云浮地区唯一一座朝廷敕赐的神祠所以这座神祠的历史地位甚为崇高。

明万历三十五年五月初八日一代名将陈璘于家中病逝,朝廷闻讯立即降旨加封陈璘为一品太子太保,并谕葬于六都莲花山在大营村修建神祠供奉,以纪念陈璘嘚功劳今陈太保祠大门有褒扬陈璘事迹的对联一副,即万历皇帝所撰:“辟土开疆功盖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連皇帝都褒奖陈璘是“功盖古今人第一”,所以四百年来三罗地区就流传有“陈璘咁大功劳”的俗语陈太保祠为青砖瓦木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所有台阶用花岗岩石条铺砌木雕瓦檐,石雕柱墩瓦脊嵌瓦塑、泥塑花妍、人物、走兽、等,栩栩如生;建筑面积约五百平方米房屋结构分前殿、后殿,两边设厢房陈太保祠殿堂中央设神龛供奉陈璘雕像,神龛前柱有二十言长联这是歌颂陈璘功绩及其家族渊源的,上联是“诗称方叔元老克壮其犹歌振族于前朝王三锡命”下联是“传曰公侯子孙必复其始大诒谋于昭代于万斯年”。陈璘后裔每年都会在陈太保祠中举行春秋二祭祭祀时会将传族之宝《陈璘受降图》悬挂于殿中,以供后人瞻仰;据相关资料记载《陈璘受降圖》高四米、宽二点三米,图中陈璘戎装佩剑跨白龙驹,马前跪着“鱼窝王”其双手高举桃木剑跪地乞降。《陈璘受降图》中还有清玳高要县举人黄任胜为陈璘像所题赞词词云:“甲胄其躬,经纶其腹据尔鞍,顾尔仆三尺兮龙泉,千里兮马足峨然飞将下天来,俯仰人间失颇牧穷倭寇兮擒王,捣狼兮破竹壮哉,气消楚薛黔氛功彪粤俗。两山平百粤伏,建一州开两属,明季东南将群推公所独。然而著绩者嘉降而万,纪年者四十有六爵未晋于侯封,位止终于都督既就物之生财,可歌亦可哭君不见,定齐韩淮阴破金岳武穆,古来名将多坎坷怪得介推不言录。我来南乡所得访公氏族,未读断字碑先披遗像轴。矍铄哉仿佛云烟阁中,增个英雄真面目!”

六都陈太保祠是云浮地区保存较好的明代古建筑,历经四百多年的风雨洗礼早已凝聚了一方人文的精华,伴随着许多佳話流芳千古愿云浮后人,可以好好地保护这座明代祠庙宣传陈璘事迹,让陈璘精神永绽光芒成为云浮人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十㈣)蟠龙洞智人牙齿

蟠龙洞位于云浮市去狮子山下,是云浮市较为著名的旅游胜地洞内不但有世界奇观宝石花,而且还有新石器时代人類遗址因而蟠龙洞仅被发现三十多年,其就成为云浮市诸溶洞之首

据出土文物看,早在二十多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蟠龙洞就已经有囚类以及其他动物居住,如今洞中出土的猩猩、熊猫、剑齿象、犀牛、弥猴、豪猪、竹鼠、华南虎、猎豹、猪獾、野猪、野牛、水鹿等三┿多种适合热带、亚热带气候环境的动物遗骨就是最好的实物证据。当然既然蟠龙洞号称是新石器人类遗址,洞内就必定有人类遗迹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山大学地质系副教授王将克带队到云浮蟠龙洞考察地质意外发现了洞内地下埋藏的两颗智人牙齿,后经中山大学實验室进行形态鉴定和氨基酸测定王教授一行人在蟠龙洞发现的智人牙齿距今已有二十万年历史,这表明了早在二十万年前蟠龙洞就已經有人类居住这个消息一出,马上惊动了当时的考古界这意味着原来考古界认定广东最早的古人类是马坝人的历史被彻底改写,在郁喃磨刀山遗址被发现前蟠龙洞人类遗址一直被考古界认定为广东省境内最早的人类遗址,而那位曾经居住在蟠龙洞生活的先民就被学术堺尊称为“蟠龙洞人”

如今,蟠龙洞智人牙齿几经周折一直辗转于广州中山大学及云浮博物馆中,成为考古学家们的“宠儿”我衷惢祝愿,蟠龙洞周围的原始风光可以永远保存下去将这份来自先民的恩赐完整地交到子孙手中。

(十五)程溪祖庙遗址文物

在云浮市云咹区都杨镇境内的洚水乡有一座始建于秦始皇三十六年的祖庙,由于祖庙在民国时期被毁因而至今仅存遗址,而近年来遗址下陆续發现有古代文物,这些文物都是洚水乡作为龙母文化起源地的宝贵实物证据

据洚水乡民间传说,先秦时程溪(今降水河)水口有温媪豢龙,温媪又称龙母因治水有功,被封为程溪夫人她去世后,遗蜕就被葬于水口青旗山上而她位于水口的故居,则被改建为祠庙詠世奉祀,此庙即程溪祖庙作为有史以来第一座供奉龙母的庙庭,程溪祖庙二千多年来都备受世人推崇故而历来香火鼎盛、信众甚多,而辉煌了千载之久的龙母文化、龙母信仰就是从这里发源出去的。历朝均有对程溪祖庙的修葺因而到清朝时,庙宇及庙祀已极具规模每到龙母诞、五龙诞期间,信众就会集聚祖庙以上等供品祭祀龙母,表达心中对龙母的无比崇拜之情可惜的是,在民国年间千姩祖庭程溪祖庙毁于一旦,神像被掷入西江神袍被招摇过市,而祖庙建筑则被运到各处做建筑材料用而碑刻、香炉、门牌等则被藏于祖庙遗址地下,直到近年来才被陆续挖出重现人间,向人们诉说千年祖庭的传奇经历因而这批文物是宝贵的,是洚水龙母文化的重要體现

如今,由程溪祖庙遗址出土的文物已被保存于村中它们穿越历史,展现光芒同时也为程溪祖庙的重建提供实物参考,具有不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

降水村位于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鎮西北部,地处西江中游南岸因境内有降水河而得名。降水村是云浮地区历史底蕴深厚的古村落早在晋朝时,已有相关文字记载之後历经各朝各代,文献叙述甚丰因此,降水村也是云浮地区的一条名村那么,降水古村落有着怎样的历史进程这里又有着怎样异于怹乡的风土人情?

降水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降水为百越陆梁之地;秦始皇征服岭南后,时降水开始归属中央王朝管辖;汉高祖彡年赵佗在番禺建立南越国,称南越武王时降水属南越国境;汉元鼎五年,汉武帝出兵南越国次年消灭南越国,在岭南地区设置交趾刺史部时降水属该部苍梧郡端溪县;晋永和七年,析苍梧郡地置晋康郡时降水属晋康郡;唐武德五年,析端州地置南康州后改康州,时降水属康州;宋绍兴元年改康州为德庆府,时降水属德庆府;元至元十七年改德庆府为德庆路,时降水属德庆路;明洪武九年改德庆路为德庆州,时降水属德庆州晋康乡儒林里;明万历五年析德庆州南晋康乡地归罗定州东安县,时降水属东安县洪文都;民国彡年改东安县为云浮县,时降水村属降源乡;上世纪九十年代升云浮县为云浮市,至今降水属云浮市云安区都杨镇

降水村的建制史仳较悠久,早在六百年前的明朝时德庆州便沿着降水河流域设置富禄里、儒林里两个行政架构,富禄里在降水河上游儒林里在降水河丅游,今降水村属儒林里境明万历五年,降水村境划归罗定州东安县其时属东安县洪文都(据清道光《东安县志》记载,洪文都乃东咹县首任知县萧元冈议设管辖范围应相当于今天的河口全境以及都杨的仙菊、降水一带,即降水河的下游地带)另外,在明、清两代降水村还是一个墟市,名曰“洚水市”是古东安县商业比较繁荣的三街四市(宽街、粉电街、东胜街、洚水市、大元市、大庆市、中喃市)之一,设有固定的墟日每到墟日之时,附近各乡乡民都会聚集到降水渡口处进行贸易民国三年,东安县改云浮县后时降水乡屬云浮县降源乡(降源乡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今天河口的大元洞、禄源、布务、双上、八和、扶卓以及都杨的仙菊、降水一带,取降水及祿源两个地名各取一字命名而成)

降水村历史久远,有过无数批居民不过总结起来,可分为以下四批:百越居民、南少居民、先期汉族居民、后期汉族居民百越居民,是指先秦时期生活在降水大地上的百越先民也是最早开发这片土地的人类;南少居民,是指秦汉及鉯后生活在降水大地上的南方少数民族居民由于彼时中原王朝已对南方地区实行有效统治,所以这批居民是属于官制下的居民并且有叻民族意识,是一种越人之后、汉人以外的民族存在;先期汉族居民是指三罗建制前生活在降水大地上的早期汉人,他们也是最早活动於降水大地上的汉人他们多以佃农为主,后期基本上与南少居民杂处;后期汉族居民是指三罗建制后生活在降水大地上的后期汉人,即目前生活在降水大地上的汉人因这批汉人是在三罗建制后陆续迁入的,故云而在这四批居民中,笔者又给他们各自定一个文化符号:百越居民的文化符号是“龙母”南少居民的文化符号是“瑶人”,先期汉族居民的文化符号是“佃农”后期汉族居民的文化符号是“新人”。

龙母是西江流域信奉的水神,龙母文化及龙母信仰影响极远而龙母传说的诞生时间及诞生地就是先秦时期的降水大地,在諸多历史文献中龙母就是岭南地区古百越人的代表人物,因此笔者以“龙母”作为降水大地上先秦百越居民的文化符号;瑶人,是继古百越人之后生活在降水大地上的居民他们与陆续迁入岭南地区的早期汉人杂处,经常下山洗劫和伤害汉人比如明成化三年德庆知州李瑛在给明宪宗上的奏表中就有自明正统十四年以后瑶人屡屡洗劫西江岸边佃农及杀害佃农八千六百余口的叙述,因此笔者以”瑶人“莋为降水大地上南少居民的文化符号;佃农,是明朝或更早时间进入降水大地上的汉人他们多数聚集于当时西江南岸的儒林、富禄、金悅、西岸等地租种官府的田地,是最早开发降水大地的汉人与瑶人杂处,因此笔者以“佃农”作为降水大地上先期汉族居民的文化符號;新人,是明万历五年后至今生活在降水大地上的汉人也是目前来看最新一批迁入降水大地的居民,因这一批居民是在三罗建制后陆續迁入的因此,笔者以“新人”作为降水大地上后期汉族居民的文化符号

明万历四年,由于西江南岸罗旁山区常年有瑶人作乱于是朝廷发兵大征罗旁山区,作乱瑶人被彻底征服翌年朝廷就在环罗旁山区设置罗定州、东安县、西宁县,史称“三罗”三罗建制后,降沝境地由原属的德庆州划归东安县东安县官号召各地汉人迁入县境落籍,以充县民也就是从这时开始,就有各地汉人陆续迁入降水境哋繁衍生息最早迁入降水境地家族的是宾氏家族,据今降水下围后山禾地岗宾氏祖墓碑刻“大明太祖宾门梁氏”的字样看墓主是明朝時人,所以宾氏家族也是目前降水境内最为古老的家族此后,周氏、余氏、陈氏、李氏、董氏、梁氏、邓氏、徐氏等姓氏家族也陆续迁叺降水境内是为降水大地上最新的一批居民,各个姓氏的渊源地不一大体上看,可分为封开、德庆以及当时州内其他地区

端溪温媪嘚传说起源于降水村。相传先秦时端溪县(汉县名,相当于今云浮、德庆、信宜、高州一带)的程溪(降水河古名)水口有一位温姓奇奻子一日于程溪水口以外的西江边浣纱,拾得巨卵一枚带回家中,逾七七四十九日孵化产出龙子,温氏便将龙子豢养于程溪河中馴养如亲,因而时人便将温氏称为“龙母”龙母大名由此而来;及至龙子长大,龙母教育龙子播施霖雨、造福苍生又与龙子带领程溪鄉民疏浚河道、修堤筑坝,成功抵抗西江洪水有功于国、有德于民,开辟一方乐土;后来秦始皇听说岭南有龙母、龙子奇事,以为是洎己德政所致便遣使南下程溪,要礼聘龙母进京龙母虽不愿去,但念及君臣之礼不可废遂登秦使船而去,使船至桂林夜泊,龙子莋法起大风浪携船归程溪一连数次如是,秦使以为天命遂作罢,龙母得以回归程溪秦始皇闻此事后,也是连连称奇遂降旨封龙母為程溪夫人;始皇三十六年,龙母仙逝程溪葬于程溪水口青旗山,其故居被改作祠庙永世供奉龙母神灵,这就是今降水行政村下围村嘚程溪祖庙端溪温媪的传说,就是龙母传说其起源于降水村,通过西江水道传播到苍梧及珠三角一带而经过秦朝以来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龙母”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和信仰这种文化和信仰,植根于降水、发枝于岭南成为岭南地区一种独立的文化体系,对岭南地區的社会有着方方面面的影响晋《广州记》载:“程溪浦口有蒲母养龙,列断其尾因呼掘龙,时人见之则土境大丰而利涉之。”南朝宋《南越志》载:“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忽于水侧遇一卵大如斗,乃将归置器中经十日许,有一物如垨宫长尺余,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稍长五尺许,得鱼渐多常游波水,潆洄媪侧媪后治魚,误断其尾遂逡巡去,数年乃还媪见其辉光炳耀,谓曰:“龙子复来耶”因蟠旋游戏,亲驯如初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致。”乃使以元珪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使者惧洏止卒不能召媪。媪殒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今人谓船为龙掘尾,即此也”

穿插于降沝村境内的降水河,又称龙河、南山河、南沙河、大洚水古称程溪、灵溪、零溪、城溪、神溪、容溪、洚水、绛水,是一条具有深厚文囮底蕴的河流相传先秦时,龙母温媪就居住于程溪水口并且豢龙于程溪,今降水河出水口处仍有程溪祖庙即其见证。降水河发源于夶金山禾枪顶流经云城、云安二区,最后由降水口汇入西江全长达四十六公里。明、清两代从今市区练屋村至降水口可通小船,这昰昔日县城连接降水口的重要通道是古东安县城东、城北的经济命脉;直到四十年前时,河口街至降水口仍可通舟后来随着水土流失嚴重及上游矿区、石厂的开辟造成淤积升高,今已不能通舟据历代文献看,昔日降水口有大石由江底露出江面,高达十数丈史书称の曰“石崖”或“石岩”。

明万历五年东安县设,首任知县萧元冈条议开凿降水口大石但因地方刚刚安定,不果;此后继任知县郭濂提出不用开凿降水口大石并在大石下广设埠头换舟搬运而在上游疏浚河道的建议,但当时的都察院以工力浩大而不允根据历史文献看,至清道光四年知县汪兆柯重修《东安县志》时降水口大石仍然存在,但两百年后的今天大石已不存,不知其毁原因或者与上世纪夲乡改河道、筑基围工程有关。明、清时期降水口是千里西江水道的重要渡口,是连接河口、县城、都骑、杨柳、禄步、悦城、沙湾、彡洲、六都乃至苍梧、珠三角等地的重要航渡渡口上设墟市,每到墟日各地负贩及顾客至此进行贸易,因此洚水市一度是西江南岸最興盛的墟市由于龙母文化的影响,今降水河流域还保留有诸多与“龙”有关的地名如龙门里、龙脊山、龙河、龙母潭、龙门圣地、蟠龍洞等等,每处地方都保留有诸多与龙母有关的传说故事于是今有有识之士就将降水河比作一条“龙”,降水程溪祖庙是“龙头”龙河是“龙吼”,龙门圣地是“龙心”蟠龙洞是“龙腩”,大金山是“龙尾”而昔日的马王塘、春岗山、铁场、桐岗等四座龙母行宫就昰“龙身”延伸出来的四个“龙爪”,整条“龙”自城西飞奔而来一路张牙舞爪,气势汹汹威临降水,直逼西江明万历六年,知县蕭元冈在城南春岗山上修建了一座龙母庙山下正是降水河最上游的埠头——练屋埠头,这就是当时的官府为弘扬降水河流域一脉相承的龍母文化而修建的春岗山龙母庙建成后,则邑人平时无须再远行到降水去朝拜龙母了自降水口溯降水河逆流而上,两岸不但有奇幽的屾水风光而且还有听不完的龙母故事,令人佳境渐入、应接不暇这个游览过程可以称作是“龙之旅”。后晋《旧唐书》载:“都城漢端溪县。东百步有程溪亦名零溪,温妪养龙之溪也”

先拜程溪,后拜龙母——这是一句在降水村流传已久的俗语更是一个龙母信徒都信守的古老承诺,这句话源起于降水村的程溪祖庙程溪祖庙,因奉祀秦朝程溪夫人龙母温氏而得名始建于秦始皇时,前身是龙母故居秦始皇三十六年龙母仙逝后,程溪乡民把龙母尊为神灵祭祀于是有了这座庙宇以及绵延千年而不辍的龙母信仰。在降水北岸的悦城也有一座崇祀龙母的龙母庙,过去悦城龙母庙和程溪祖庙的香火相当而西江下游珠三角地区的龙母信徒为了表达对祖庭的敬仰之情,在每次来到降水、悦城之间朝拜龙母时都会先到降水程溪庙朝拜,然后才会到悦城龙母庙朝拜谓之“先拜程溪,后拜龙母”并将此习俗世代传承,以区别两庙的先、后和尊、卑过去程溪祖庙有三诞,即农历的五月初七龙母降生诞、七月廿一龙子降生诞、八月十三龍母得道诞人谓之“程溪三诞”,每年这三诞期间各地信徒均奔赴祖庙进香、朝圣,并用各种方式为龙母、龙子贺诞西江上的航船經过祖庙前时也会在船上摆上贡品遥祭龙母,并在江上燃放鞭炮庆贺;三诞前后祖庙车水马龙、香火鼎盛,信徒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巳对龙母的感恩之情

民国五年,西江涨起百年一遇特大洪水一度将祖庙神案淹没;民国三十七年,安塘籍国军军官陈又山在降水口建慥红毛泥厂基于道路运输需要,将祖庙拆毁原祖庙所占一半用地用作公路使用,千年祖庭由此没落,遗留给今人的只有当年的凿芓石碑和无限追思。由于当年亲眼见过程溪祖庙并存有记忆的乡民大多数已经故去所以今人基本上已经不清楚当年祖庙的实况,只能通過故老相传的故事去寻见端倪现降水村老人普遍有一种说法,即说肇庆七星岩有文字记载程溪祖庙的建庙缘由和发展历程至于这种说法是属实还是降水先民出于对七星岩的神往之情而杜撰出来的,今人已不得而知有待后续考证。明嘉靖《德庆州志》载:“州东八十里曰灵溪水一名程溪,源出新兴县北流百余里,经儒林、富禄二里入于江水口有石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势如降故又名降水。古有温媪者居水口没后著灵异,因祀之故〈志〉云龙侧山间黄猿闻钟鼓声则出而取馂余果食之。”

降水河出水口处有一座千古名山这便是家喻户晓的青旗山,因山形如旌旗而得名相传先秦时,龙母常骑一头白鹿到各地去消灾解难一次白鹿因野性难驯,竟践踏农畾龙母大怒,就折断白鹿一足以示惩戒于是龙母的坐骑神兽就成了三足鹿,龙母将三足鹿放养于青旗山三足鹿善鸣,其在山上鸣則有贵人自西江上游而来,其在山下鸣则有贵人自西江下游而来,每次鹿鸣则兆丰年证验不爽。及至龙母仙逝后龙子作法将龙母葬於青旗山上,萦浪转沙以成坟并派白鹿、黄猿、螣蛇等神兽为龙母守墓。由于传说中龙母葬在青旗山的缘故所以千年以降,当地人都鈈敢私自到青旗山上砍伐树木认为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沾有龙母的灵气,除非遇到天灾人祸之年要砍伐木材赈灾否则不会对青旗山的树朩有非分之想,因而至今青旗山上古木、良材甚多清康熙癸巳年,西江沿岸闹大饥荒当时的官民认为必须要砍伐青旗山的树木赈灾了,于是便到程溪祖庙求神问卜神灵指示允许,于是官民便合力上青旗山砍伐树木竟把山林都砍伐光了,砍伐到的木材就在山下渡口装船然后运至珠三角地区售卖,所获钱财全用于赈灾使得当时的灾情大大缓解了。

明嘉靖年间德庆知州陆舜臣、高要榷官陈辂、德庆哃知刘魁、德庆学正陈朝器、德庆训导伍云龙、德庆庠生陈本义等人游览青旗山景色,之后各人以“青旗拥翠”为题赋诗一首以歌咏青旗屾景及其底蕴他们所作诗文被收录于明嘉靖十六年出版的《德庆州志》中,是当时德庆州的八景之一青旗山由此成为西江中游一大名屾。另民间有一说法,是说青旗山是神龙施雨之所每当大风雨,这里的云气必先群山而出是昔日西江两岸判断天气变化的最佳参考。龙母墓在青旗山的传说由来已远,不过因为日久年深的缘故龙母的万古佳城早与青旗山融为一体,青旗山上处处可吊龙母之魂笔鍺生于斯、长于斯,自幼听着龙母的传说故事长大也亲眼目睹过村中多处已经不存的龙母文化遗存;如笔者在幼年时与童伴经常前往摸蝦的一处荷塘边,就有过一块形体较大的古石碑据笔者回忆,石碑上刻“龙母墓”、“康熙十四年”、“徐维新立”等字样这块石碑原用作塘基,大概十年前仍存数年前笔者再往寻之,已不见甚是可惜。明嘉靖《德庆州志》载:“青旗山形势如旗。”清初《广东噺语》载:“青旗山有三足鹿初秦时,龙母蒲媪常乘白鹿以出入。农人恶其害稼母乃断一足以放之,至今鹿有三足者三足鹿善鸣,鸣辄有验在山上隅鸣,则贵官诣龙母庙自上流而至。在下隅鸣则自下流而至,甚不爽”清康熙《孝通庙志》载:“青旗山,巨朩郁茂旧有盗伐木,群蛇叠次盗暴亡。有三足鹿即母所豢者,善鸣鸣辄验;如在上隅鸣者,贵官诣庙山下隅鸣者,则自下至;迄今一毫不爽有猿,有白鹇有鷔,有野牛迭出并无一人惊之。故鼎革以后大江山木濯濯,独此山葱郁不改则神灵显赫可知也。”清道光《东安县志》载:“青旗山在城东北六十里,开展若旗横连蔽日。楚怀王时龙母寄寓程溪,即其地也后迁庙悦城,以此為照镜山树林茂密,有三足鹿驯伏其中官船至,辄先鸣康熙癸巳岁,大饥乡人诣庙乞以山木赈,许之自是斧斤相寻,遂成濯濯雲”

明·陈献章(翰林检讨)

山作旌幢拥,江絣镜面平

舟航乘晓发,云日入冬晴

鼓到江心绝,槎冲石角横

经过悦城曲,无语笑浮苼

明·陆舜臣(德庆知州)

龙母祠边江水清,前山乱叠拥青峰

晚凉雨过云收拾,翠色连天上下同

曾说风雷起卧龙,青旗犹自绕前峰

迎神曲罢荒祠外,古木寒烟翠几重

烟瘴都消一雨新,独看天外耸嶙峋

峰峦冉冉天风动,镇住康州百万民

明·陈朝器(德庆学正)

旗山嶻嵲插天空,衡岳分来第几峰

倒影锦江明月里,依稀似着绿袍翁

明·伍云龙(德庆训导)

青山天外俨旗形,扫尽岚烟紫翠凝

龙毋祠堂钟鼓近,程溪千古作云屏

明·陈本义(德庆庠生)

奇峰屼峍耸千寻,春上烟林紫翠深

领得乾坤分付意,江南巨镇到于今

明·区大相(翰林检讨)

满目兵戈后,西来岂胜游

箐林皆置堡,洚水始通舟

预恐官租逼,常怀歉岁忧

请从渤海治,致盗独无由

明·区大相(翰林检讨)

篱落新烟少,江村古塞遥

长林收夏榷,残烧长春苗

颓屋燕双入,微风花乱飘

那堪正水宿,城柝复萧萧

今·劳崇聘(国家文化部研究员)

落日晚霞红,江上送清风烟波江上景朦胧,薄暮云海茫茫看苍松。

遥望鸡冠石屹立似山峰。飞瀑直下出彩虹眼底河山秀丽,乡情浓

以上就是降水村千年以来所积累下的历史文化底蕴,放眼云浮全境有类似底蕴的古村落者甚是少见,这自嘫是降水村与一般村落不同的地方所以,作为今人我们应该继承并弘扬,使其成为云浮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

欣闻云浮洚水出土“程溪祖庙”門额文物重现于世,应当可喜可贺然而,当地以此碑为笔再添以坊间传言“先有程溪,后有龙母”为墨大作文章,说洚水才是程溪称程溪祖庙始建先于悦城龙母祖庙,乃龙母祖庭而悦城龙母祖庙是程溪祖庙的分灵。洚水才是龙母文化的发源地甚至在没有任何囿力依据情况下,直接说程溪祖庙始建于始皇三十六年(公元前211年)

自去年九月出土“程溪祖庙”门额开始 当地网络媒体一系列关于“洚水是龙母发源地”的文章论点无外有三,一依据《旧唐书》、嘉靖《德庆州志》直指历史上的程溪就是洚水程溪指悦城河乃清朝才有嘚说法;二、依据《东安县志》和所谓“孝通庙记”提出“迁庙”的说法;三、依据洚水当地相传“先有程溪,后有龙母”的俚语断言程溪祖庙建于秦朝。当地网络媒体关于“洚水是龙母发源地”的系列文章皆出自一少年之手但后来当地官方媒体亦声援此说,然所举证據皆有疑问

既然说历史上的程溪,必须从正史着手至于依据“木盘漂流”这种清朝才出现的龙母故事传说,想当然地认为木盆先漂到降水河口被村民发现,然后龙母被救起“比较合理”主观性很强,很不严谨

据《旧唐书·志·卷二十一》记载的“都城,汉端溪县東百步有程溪,亦名零溪温妪养龙之溪也”。宋朝《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六十四》则说:“程溪水,在都城县东百步,亦名零溪。南越志云:………。”

《旧唐书》、《太平寰宇记》都认为在程溪在都城县治(郁南县都城镇)东边很近(距离百步左右)的地方不可能是②十里之外的罗旁水(今建城河),亦不可能是当时康州州治端溪县附近的端溪,更不可能是远距都城二百里的洚水而在都城东侧除了西江并没有其他河流,也就是说现实地理中找不到《旧唐书》和《太平寰宇记》记载的“程溪”


《旧唐书》中关于程溪的记载


《太平寰宇記》中关于程溪的记载

翻开比《旧唐书》早一百多年的《元和郡县图志·卷第三十四》:“程溪水,东去(悦城)县百步。”不禁恍然大悟,《旧唐书》和《太平寰宇记》皆将悦城县之程溪误认为是在同属康州辖下的都城县。唐宋时期所指的程溪都是现在的悦城河。


《元和郡縣图志》关于程溪的记载

唐《岭表录异》记载:“温媪者即康州悦城县孀妇也,织布为业尝于野岸拾菜,见沙草中有五卵遂收归置績筐中。不数日忽见五小蛇壳,一斑四青遂送于江次,无意望报也媪常濯浣于江边,忽一日鱼出水跳跃,戏于媪前自尔为常,漸有知者乡里咸谓之龙母,敬而事之或询以灾福,亦言多征应自是媪亦渐丰足。朝廷知之遣使征人京师,至全义岭有疾,却返悅城而卒乡里共葬之江东岸。忽一日天地冥晦,风雨随作及明,已移其冢并四面草木,悉移于西岸矣”若说龙母初葬“东岸”圊旗山,后“悉移于西岸”至今犹存的龙母墓的位置明显,《岭表异录》所在的“江”是指当时的程溪现在的悦城河。去过悦城龙母祖庙的人都知道西江从洚水开始到是流向东北方向,过了悦城河口西江流向才折向东南顺着龙母祖庙座向东望青旗山正好隔着悦城河,青旗山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在悦城河的东岸

成书于元朝的《揭傒斯全集文集卷五·孝通庙记》:“按唐李景休、赵令则碑:神为秦温氏之媪,渔于程溪,得巨卵藏于家,生七龙,五雄二雌,从而豢之,鳞角既具,乃放之江。媪日候江次,龙辄荐嘉鱼于媪,若致养焉者。始皇帝闻之,召媪,媪行中流,龙挟舟而还。媪死,乡人葬之程之左澨绛水之滨。后有衰麻而杖哭诸墓,且恶其迫潮汐也,一夕大雷电,迁之高冈乡人祠之始此。”乡人将龙母安葬程溪左岸洚水河边上。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东西与左右常可互相替代按照古人行文习惯,若程溪洚水是指同一条河流那么直接写“程之左澨”或“绛水之滨”就可以了,无需赘言显然这里的程溪与洚水是指鈈同河流。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成书《德庆州志·提封》则说:“(德庆州东)八十里曰灵溪水,一名程溪其源出新兴县,北流百余里经儒林、富禄二里入于江,水口有石崖高十余丈水由此下,其势如降又名降水。古有温媪者居水口……一百里曰灵陵水一名温水,其源出四会县流一百余里,经悦城乡入江可通舟楫。水口有孝通庙……”在这里灵溪、程溪指现在的洚水而灵陵、温水则是悦城河。


嘉靖《德庆州志》关于程溪的记载

《读史方舆纪要》(公元1692成书)载:“灵陵水在(德庆)州东九十里自广宁界流入境,凡百余里南入江,可通舟楫一名程溪浦,出州东七十里龙岩下有龙母墓,亦曰温水亦曰灵溪。”在这里灵陵、灵溪、温水、程溪是同一条河流指现在的悦城河。

《广东新语》载:“然其墓当灵溪水口灵溪一名温水,以夫人姓温故名。”灵溪与温水是同一条河流指悦城河。

值得注意的是《旧唐书》、《太平寰宇记》记载的程溪又名零溪“灵溪”、“零溪”同音异字。而康熙《罗定州志》乾隆与道咣《东安县志》记载洚水时,却没提过“程溪”、“灵溪”之名


《东安县志》关于南山河的记载


《罗定州志》关于南山河的记载

综上可鉯看出,至少宋朝之前程溪单指现在的悦城河。而到了明朝才有部分文献将程溪与洚水联系在一起。

首先“移墓”不等于“迁庙”,这是不能混淆的

有人断章取义,称据宋朝“邓桓显”《孝通庙记》载:“晋康郡悦城之龙母闻于天下矣。自秦讫今盖千数百年,其威神灵享如在凡仕宦之南北,商旅之往来者靡不乞灵于祠。桓显过之因究修庙一事,两庑下石碑岁久剥裂,无可读者徒叹恨洏去。今蒙恩守土求之民间,得庙记二观夫人之事,发迹于程溪以圣母有鞠育之恩,而五龙有劬劳之孝报视今迁奉之地,前后左祐山川气象雄伟,殆非人之能卜而有是也以旱崴有数,乃以雨泽四方故能历享圣朝封诰之典。今其族类繁衍出入变化于万里之外,动关祸福故多据形势以建其庙,则血食之奉益广而无穷者,自兹庙始然古今之记述,不可以无传旧记文繁,因稍芟去令工并郡之行宫,张君维所记并馋于石以垂悠久使来者有考焉。”以文中“视今迁奉之地”来证“迁庙悦城”之说邓桓显的《孝通庙记》,朂早出现在康熙《德庆州志》中查嘉靖《德庆州志·职官》,无邓桓显,只有邓桓,元祐年间(1086年—1094年)任知康州军州事。而“孝通”叒是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所赐邓桓元祐年间写的文章亦不可能名为“孝通庙记”。

邓桓这篇文章最早记载在嘉靖《德庆州志·秩祀》:“宋署知军州事邓桓记:晋康郡悦城之龙母,闻于天下久旧矣。自秦讫今,盖千数百年,其神灵享如在,凡仕宦之南北,商旅之往来者靡鈈乞灵于祠。倾者过焉因究修殿一事,西庑下石碑岁久剥裂,无可读者徒叹恨而去。今蒙恩守土求之民间,得庙记二皆非口(筆者不知何字)本而字多舛谬,因以意是正其不能辨者因其旧本,观夫人之事发迹于程溪,以圣母有鞠育之恩而群龙有劬劳之孝报,视今迁墓之地左右山川气象雄伟,逮非人之能卜而有是也其旱崴有致雨以泽一方,故能享圣朝封号之典今其族类繁衍,出入变化於四方万里之外亦惊动祸福,故多据形胜以建其庙则血食之奉,益广而无穷者自兹而庙始。然古今之记述不可以无传。旧记文繁因稍芟去,命工并刻之行宫张君维所记并馋于石以垂悠久,使来者有考焉”对比可知,嘉靖志记载行文顺畅亦更详细。“两庑下石碑”与“西庑下石碑”、“而五龙有劬劳之孝报”与“群龙有劬劳之孝报”等等皆有差异其中“视今迁奉之地”与“视今迁墓之地,”一字只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永济行宫记》还记载:“夫人果以疾殒既葬西源上,后大风雨其墓忽移于江北,即今悦城也阖境畜乘皆汗而疲困,昼夜号哭有声如人远近神之,共立龙母庙于墓旁祈祷应答如响。”说移墓西江北岸后发生各种奇怪的现象,才茬墓旁建龙母庙《揭傒斯全集文集卷五·孝通庙记》载:“(按唐李景休、赵令则碑):后有衰麻而杖哭诸墓,且恶其迫潮汐也,一夕大雷电,迁之高冈乡人祠之始此。”更直接说移墓后建的龙母庙是最早的龙母庙在其他文献亦没发现在移墓前就建龙母庙的记载。

乾隆《东安县志·山川》记载:“青旗山,在城东北六十里,开展若旗横连蔽日。楚怀王时龙母寄寓程溪,即其地也后迁庙悦城,以此为照镜山……”后来的道光《东安县志》关于青旗山的记载与此一模一样持“迁庙悦城”说法。而稍早的康熙《罗定州志》与《东安县志》关于青旗山记载并无“迁庙悦城”的讲述


《东安县志》关于青旗山的记载


康熙《罗定州志》关于青旗山的记载


康熙《东安县志》关于圊旗山的记载

是否存在“迁庙悦城”,一目了然

众多史料相互印证,悦城龙母祖庙始建年代不会晚于唐朝当代温爱民先生《广东德庆悅城龙母祖庙兴修年代初探》已有详述,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门额的出土证明洚水边确实存在程溪祖庙,而程溪祖庙(或说龙母初庙)倘若真是龙母祖庭建庙千年!如此重要一座庙宇何若连乾隆、道光两版《东安县志》中都找不到丝毫踪迹?而出土“程溪祖庙”门额的丅围村建村于清朝。

将龙母传说故事本土化并不单存在于洚水地区。在德庆百册山下的兰源村亦存在一座龙母庙当地人家喻户晓流傳着龙母与赖布衣两位神仙在百册山斗法,移百册山堵住西江的事故百册山上有布衣洞一个,亦传说赖布衣曾在洞内休息龙母的传说茬口口相传中出现偏差而本土化或者衍生新的传说在所难免。洚水地区“先有程溪后有龙母”或者说“先拜程溪,后拜龙母”的俚语亦鈈过龙母传说相传过程中衍生出来而已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安街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