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过清豪名扬花鼓高清没?好用吗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花鼓-拆解和保养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花鼓-拆解和保养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21:48:2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花鼓-拆解和保养
官方公共微信轻量化轮组选KINLIN NB-R圈搭配青豪花鼓怎么样?(裸男请进) — 单车交流网,中国第一折叠自行车论坛,骑行,大行,dahon,p8,p18,bya412,412,风行fnhon,折叠车升级改装 - Powered by phpwind
查看完整版本: [--
轻量化轮组选KINLIN NB-R圈搭配青豪花鼓怎么样?(裸男请进)
搜了一下以前的帖子,讨论KINLIN NB-R圈的帖子很少根据裸男的在某贴的回帖:----------------------------------------------------------------------------------------kinlin和k pro都是kinlin产的,一个是超轻,一个是很轻。NB-R很牛~~k pro是所有20寸圈里强度最好的,却仅仅有29Xg的重量。 NB-R是kinlin最大的特色呀,铝铌合金,虽然我搞不清楚这种材料的特性,不过实际表现确实很好。而且kinlin的工艺也不错,先用型材加工成轮圈,再进行T10热处理。而普通的低端圈是型材先T6热处理,再制成轮圈。(这段话不一定准确,尚未求证) ----------------------------------------------------------------------------------------由此看来,NB-R应该还算是轻量化圈中很不错的,而青豪花鼓在裸男的配件大点兵里被点评为:“最便宜的超轻花鼓”不知道这2个搭配起来编的轻量化圈如何?加上辐条后一对轮组重量据说只有99X克,比星芒都轻而价格也比星芒便宜,辐条是20/28的,虽然没有星芒那么骚,但是感觉上要稳固很多能否请裸男点评一下?
这是我自己的首选搭配。
谢谢啦~顺便说一下:你的配件大点兵给我们这些刚入门的帮助太大了,能否定期更新一下?
人在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所以很久没有接触新的配件了,想更新也更新不了。。。。。。总不能靠脑补吧~~~很多事情就得靠大家了,你补充一些,他补充一些,比我一个人搞的强多了。
打死不再用rotaz&&热泪盈眶啊
嗯,九裕要实在很多
4楼的为啥不用青豪?能说说原因 吗?
要纠正一下关于材料的问题。那个强度很高的KPro圈,使用的是XR200的材料,而非NB-R材料,2者的重量是不一样的。NB-R更轻,但是强度不如XR200
进来和裸版学习下`
ROTAZ花鼓 KINLIN圈 SAPIM变径条淘宝有970多克的轮组清豪ROTAZ貌似前花鼓70克左右后边230+吧但是价格远不如久裕实在如果一套自编轮组1000多的话还是选powerway这样的算了
KINLIN NBR还是款很不错的圈的在轻与硬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花鼓还想轻的话……也不知道litepro家那个是谁代工的
引用第7楼子弹壳于 20:35发表的 Re:轻量化轮组选KINLIN NB-R圈搭配青豪花鼓怎么样?(裸男请 .. :要纠正一下关于材料的问题。那个强度很高的KPro圈,使用的是XR200的材料,而非NB-R材料,2者的重量是不一样的。NB-R更轻,但是强度不如XR200 错了,XR200是圈的型号而已,或者是说型材的代号,表示圈的截面形状。除了XR200,还有XR270、XR300、XR380等等。后边的数字其实就是圈的高度,比如XR380就是38mm高的较大的刀圈。据我所知,kinlin应该所有的轮圈都是铌铝合金的材质。
之所以Kpro强度更大,因为采用了更强的结构(刀更大)和更重的重量。kpro的刀怎么都比20mm大,所以kpro和XR200是八竿子打不着的。
引用第9楼liuboyu于 21:12发表的 Re:轻量化轮组选KINLIN NB-R圈搭配青豪花鼓怎么样?(裸男请 .. : ROTAZ花鼓 KINLIN圈 SAPIM变径条 淘宝有970多克的轮组 清豪ROTAZ 貌似前花鼓70克左右 .......
花鼓价格确实不如久裕实在 按照久裕F172SB+A215SB搭配,重量是115+296,价格大约350元 清豪花鼓重量67+223G,价格大约500元 多花150元,减重可以多减121G 每克减重成本1.24元另外我看到的那家ROTAZ花鼓+KINLIN NBR圈+中南不锈钢辐条+PILLAR铝合金辐条帽一对轮组价格不到1000元,一对轮组重量不到1000g而你介绍的powerway轮组价格1000元左右,而重量高达640+825=1465g
上面型号弄错了……大行用的应该是F172SB,而不是F062SBF172SB重量只有300G左右,减重大约130G每克减重成本超过1元
看来我还是少吃肉多骑车,减点体重比较划算。
青豪300G以内这个价位还算可以了 折叠车用用挺好
nbr这个圈我用过451规格,感觉很难装胎强度只能说一般这个在编圈的时候会有明显感觉,圈边容易产生m14那种波浪效应反正我骑nbr圈是断过辐条的,虽然辐条比较差,但也多少说明nbr这个圈自身的支持能力不是最好
所以体重50kg的表示没有鸭梨~~~
好奇的问光版多重?我体重76-80KG基本也都是休闲骑,强度都不会很大
我应该都在75kg附近
引用第5楼coolsear于 20:12发表的 Re:轻量化轮组选KINLIN NB-R圈搭配青豪花鼓怎么样?(裸男请 .. :嗯,九裕要实在很多 中低价位培林花鼓只推荐久欲。
体重50千克踩星芒的飘过
楼上号称50kg的都弱爆了&&我最近刚进化到4Xkg羽量级
看我ID.....
NBR装胎只能说要死人的重量比KP(XR240) 软硬感觉不出来手上406轮子上KP+青豪+DT等径铜帽 20+28451是 NBR+青豪+DT等径铜帽 20+24451的比406还轻点
呵呵,这刀圈我就在用,
变成秀体重帖子了……
技术贴,减重有那么重要吗
4xkg的羽量级。。。这才是77的减重之王啊
果断加入秀体重,俺70KG!现在就是用了一对这种组合,后轮断过条,可能因为用的是24孔的后花鼓。重量可对比一下,另一对用的是久裕A551+F172 ,后花鼓28孔。因为听说青豪的防水性,所以比较关注,试过大雨中骑车,骑完马上檫没大碍。 [attachment=238140]&&[attachment=238141]
前花鼓没必要上清豪的,K标完美了只要35块后花鼓,清豪比久欲轻了70g,贵了差不多200块,看你自己怎么看了,要是给我装铝架车我毫无疑问用清豪只通勤的话清豪防水性没什么问题,我同事有个清豪+nbr的轮组风雨无阻的通勤了1年多了花鼓依旧完美,反正很容易拆....ls版主你用的小P标的圈就不是NBR的
完全同意前花鼓的说法,我也是用K标凑合了~ 不过我台是510~后花鼓我是用内三轮组,单速爬陂吃力
楼主说的组合我正在用。。。这是当时编圈发的帖子。。kinlin NBR圈 litepro(青蒿)花鼓 mac条&铝帽 最终选定的孔数是前20后24 我体重80kg,目前此对轮子做通勤用。。发觉没啥问题,圈微调过一次,感觉比原来的litepro刀圈有有点点软,其他就没什么了。。
451的NBR轮圈,配建大胎,并没觉得拆装外胎有什么困难。。。当然,也许骑得太少,没觉出强度有什么问题。前次路遇扎胎的经历:马路边补胎,拆装车胎无压力。
我NBR的圈装建大1.0 装正新1.0装黑芒果都装的要死要活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Gzip disabled寻觅千芳百里~~才发现心目中最好的花鼓就在我身边!
KHS k600 买来之后有请师傅把原厂后轮(Q2)钢丝磅数调紧!
磅数多少我也不知道~因为师傅手边并没有磅数测量的工具
但磅数多少不要紧!
因为调紧后原厂轮的刚性让我为之惊艳!
每次绿灯一亮脚一踩下去后轮的24根钢丝都会发出"铿"的一声
随后就是车身冲出去前轮会翘弧!...(我并不是故意的)
但无奈原厂轮真的太重了~~前后轮加起来不含轮胎超过2kg
于是就在网络上找了手编师傅编了手编轮!
毕竟每家手编轮第一讲求就是重量!!
重量的确很漂亮!
30mm小板伦前后加起来不超过1.5kg
但原厂轮的刚性就真的没办法回来!
因为平常都在骑平路,换过的手编轮的确比原厂快多了!
所以手编轮也骑了一阵子!
但心中一直有者希望后轮的刚性能够像原厂Q2一样的愿望!
所以这半年来我一直在网络上做花鼓以及编轮的相关功课!
也在拍卖网站一直寻找心目中好的后花鼓
以下是我寻找后花鼓的条件
1- 重量不超过250克
2- 传动侧及非传动侧花鼓耳越大越好(两侧都要编2X或3X)
3- 非传动侧花鼓耳希望像 fixed gear 有偷轻挖空(纯粹外型上的偏好!)
4- 不要金色和红色
当然~~这些条件都是我依 KHS Q2 原厂轮花鼓外型而所开出来的!
但找了将近快半年
这类型的公路车花鼓几乎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
我只好忍痛到仓库把刚性十足的原厂后轮拆解掉!
取出花鼓来整理整理请人重新编一个高刚性的后轮!
拆解后把玩以及测量这颗花鼓!
才发现这颗便宜不起眼的花鼓隐藏着高性能的基因!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这颗就是KHS-Q2轮组原厂花鼓(哪家厂商制作我找不到相关资料)~
传动侧及非传动侧花鼓耳直径(P.C.D)大约为6cm
一般花鼓传动侧为4.9cm, 非传动侧则更小
但花鼓耳这么大的花鼓重量也才247g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而棘轮座的设计才是这颗花鼓的关键!
虽然它跟一般的棘轮座一样都是三爪很普通
棘轮座转一圈也才24响!
仔细看它棘爪基座的圆直径再跟其他一般棘轮座比较看看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我测量了手上这颗棘爪座的圆直径约为4cm
一般棘轮上的棘爪座直径为多少我不清楚!
但依图片上同为shimano棘轮座比例来看!
大概小于2.5cm
为什么大小是关键!~
在物理神人满板飞的01板上我应该没必要献丑了!
只是想在这边跟大家分享!
如果你的车是KHS!而你原厂后轮上的花鼓跟图片上长得很像的话!
请你别埋没了这颗花鼓!
如果你手上有了这颗花鼓而也想拿去编轮的话
也请你在两边花鼓耳编2交叉或是3交叉钢丝!
千万别在非传动侧编放射状钢丝!
不然这颗花鼓一定会想拔钢丝自杀!
seanlee172 wrote:
这颗就是KHS-Q2轮组原厂花鼓(哪家厂商制作我找不到相关资料)~
传动侧及非传动侧花鼓耳直径(P.C.D)大约为6cm
一般花鼓传动侧为4.9cm, 非传动侧则更小
但花鼓耳这么大的花鼓重量也才247g
这颗是国产品牌Bitex(帮许多品牌代工的OEM花鼓厂,平价厂编轮组常用他们的产品)的RAR10(Token的TK195花鼓就是拿这颗贴牌的),不过算是旧型号,在Bitex官网上已经找不到了,目前产品线上花鼓耳较大的是RAR16(PCD50.6mm,重222.5g):
但是用Google搜寻可以连结到RAR10的旧网页:
(以上的RAR10是改良过的版本。旧款RAR10的PCD=62mm,左右耳距=32.5/14.5mm,改良版PCD=57mm,左右耳距=36.95/16.95mm,耳距加大不少。新旧版本的左侧端盖长度有明显差别,新版的花鼓本体和端盖间也没有橡胶防尘盖。)
旧款RAR10:
和RAR10类似的大耳花鼓还有清豪的(220g)、American Classic美国鹰的(205g)、Hubsmith 、。
花鼓耳的尺寸其实对轮组性能没有太大的影响,花鼓耳距(flange-to-center distance)才是比较重要的数值。以上这些大耳花鼓共同的缺点就是左耳太靠内侧,这样会让轮组侧向刚性变差,补救的办法是配合高框、增加钢丝数或用较粗的钢丝。小轮径的轮组也比较适用这种花鼓,因为钢丝侧倾角度大,本身侧向刚性就好,所以用窄耳距花鼓比较不会感受到刚性不足的问题。我认为花鼓左耳距在35~38mm间是比较理想的,左耳距越大则侧向刚性越好,但左侧钢丝张力会越低,所以过与不及都不好。
兼具大花鼓耳和足够耳距的花鼓也是有的,但通常是用直拉钢丝(straight pull)的花鼓喜欢采用这种设计,如果是弯头钢丝用的花鼓,Bartime 的设计就蛮不错的。
seanlee172 wrote:
如果你手上有了这颗花鼓而也想拿去编轮的话
也请你在两边花鼓耳编2交叉或是3交叉钢丝!
千万别在非传动侧编放射状钢丝!
不然这颗花鼓一定会想拔钢丝自杀!
没那么严重啦...
花鼓耳加大的优点是降低扭力对钢丝造成的负载,就算只靠传动侧的交叉钢丝来传递扭力也足够了。不过要这么编的话,非传动侧发射状的钢丝头最好全部朝内(head in)、也就是弯头处在花鼓耳外侧,这样可以稍微增加侧向刚性,不会比交叉编法更差。
最悲剧的组合是小耳花鼓、传动放射、非传动交叉、低张力...(Zipp轮组完全符合以上条件~)
seanlee172 wrote:
我测量了手上这颗棘爪座的圆直径约为4cm
一般棘轮上的棘爪座直径为多少我不清楚!
但依图片上同为shimano棘轮座比例来看!
大概小于2.5cm
为什么大小是关键!~
在物理神人满板飞的01板上我应该没必要献丑了!
大小是没什么关系,对传动效率也没差,棘爪只要满足强度够、作动顺畅、咬合确实、空转阻力低...这些条件就够了。棘齿环越大,理论上的空转阻力也会越大哦!
seanlee172 wrote:
虽然它跟一般的棘轮座一样都是三爪很普通
棘轮座转一圈也才24响!
有发现吗? 棘轮座还有三个空出来的位置,可以装6支棘爪变成48响...
不过空转阻力也会变大。
givemelightbike wrote:
这颗是国产品牌Bit...(恕删)
大哥,不好意思打岔一下
当初这个形状很多家都有出,应该不是b的,
而是代工的
第一个,一定会装6爪而不是3爪
6爪或3爪一定都响48响
还有楼主注意一下轴承应该是15267这个编号
要备料我都还有
R10的模具坏了,没订单所以也没重整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http://mpsevo.blogspot.tw/
请问6爪跟3爪除了空转能量损失的差别外
对其他的部分(咬合)有差吗??
小轮径适合用响数比较高的花鼓
棘片座直径应该不影响传动力矩
恒一闪 wrote:
请问6爪跟3爪除了空...(恕删)
只是咬合角度的差别,快速咬合对登山车比较有用,公路车轮组就算只有18响也无所谓。
谢谢大大的指点!小的在01版拜读大大的文章对于轮组相关知识吸收不少!
小的有看过美国鹰和清毫花鼓,目测上来看Q2花鼓非传动侧及传动侧的宽度上比以上两款大不少,
跟一般花鼓应该是差不多!
在小的认知来说,对于侧向刚性,传动测宽度能把钢丝贴向齿轮越靠近越好,
因为非传动侧的侧向刚性及钢丝张力都受限于传动侧部分的设计!
如果非传动侧到中心点宽度稍短,那非传动侧的钢丝也应该会随这端宽度的变化自然的拉高了张力!
所以小的认为,侧向刚性关键还是在于传动侧到中心点的距离!
在轮组的刚性来说,小的认知中大概分为三种!
1. 纵向刚性(对于垂直重量负载的能力)
2. 侧向刚性 (对于轮框抗侧向变形的能力)
扭转刚性 (不知道名词正不正确,对于花鼓带动轮框转动对于扭转的抗力)
小弟不是抽车派的,体重大约65上下,所以对于前两项刚性的看中没第三项来的高!
对于花鼓耳大小的执着,也是小弟认为此因素对于第三项的刚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不管是登山车,要用脚煞的fixed gear ,或是送瓦斯的档车,这些对于动力传递需求(包含煞车需求)大于公路
的轮组设计当中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花鼓耳设计的都比较大,
这样动力传递及制煞才比较符合该车的需求!
棘轮爪直径大对于空转上有比较容易抵消动力的这点我同意,
不过就公路车在平路骑行的过程中,
就算不加速度双腿都偏向于不用力的的踩踏,这样踩踏也比较能够快速排除乳酸!
棘轮空转的时机对小弟来说比较常发生在需要煞车的下坡!
所以抵消空转动力这一点小弟是很能够接受!
在这边也感谢各位大大专业的分享与讨论!
以上是小弟对于花鼓与后轮设计的看法!
如果当中某些论点有误,也欢迎各位专业的大大们来指正!
seanlee172 wrote:
在小的认知来说,对于侧向刚性,传动测宽度能把钢丝贴向齿轮越靠近越好,
因为非传动侧的侧向刚性及钢丝张力都受限于传动侧部分的设计!
如果非传动侧到中心点宽度稍短,那非传动侧的钢丝也应该会随这端宽度的变化自然的拉高了张力!
所以小的认为,侧向刚性关键还是在于传动侧到中心点的距离!
单一钢丝对轮组侧向刚性的影响和(W/L)^2成正比,W是花鼓耳中心距,L是钢丝长度,这个关系式适用于任何编法,用三角几何及静力学就可推算出来。如果θ是钢丝和轮圈平面的夹角(钢丝倾角/bracing angle),则W/L=sinθ。
后轮左右钢丝长度不会差太多,所以从以上关系式可看出,影响侧向刚性最主要的因素是W,即花鼓耳中心距。左耳距一般都是右耳距的两倍左右,所以侧向刚性大部份是由左侧钢丝提供的,右耳距受限于飞轮宽度没办法无限制加宽,一般常见的范围是在16~19mm之间,如果是Shimano 8~10速系统用的后花鼓,右耳距顶多只能做到19mm左右,Shimano 11速和Campagnolo系统用的后花鼓右耳距则会更小。左耳距的变化就很大了,从低于30mm到超过40mm都有。最理想的设计应该是右耳距加大到不干涉飞轮的极限,左耳距则是右耳距的两倍左右,这样左侧张力大约是右侧的50%,左耳距再加大虽然可提高刚性,但钢丝张力也会降低。(钢丝张力比值的算法: T2/T1=(W1/W2)*(L2/L1), T1,W1,L1为右侧数值,T2,W2,L2为左侧数值)
我个人觉得将耳距最佳化的花鼓是Alchemy Orc UL,Shimano 10速用的左右耳距是37.1mm/19.7mm,花鼓耳PCD 左/右=40mm/57mm
Bitex RAR10我也有一颗,和你的Q2花鼓是一样的,实际量测的耳距是右14.5/左32.5,两侧耳距都偏低,配高框或较多钢丝会比较好。
givemelightbike wrote:
对于花鼓耳大小的执着,也是小弟认为此因素对于第三项的刚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不管是登山车,要用脚煞的fixed gear ,或是送瓦斯的档车,这些对于动力传递需求(包含煞车需求)大于公路
的轮组设计当中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花鼓耳设计的都比较大,
这样动力传递及制煞才比较符合该车的需求!
你提到的纵向、侧向及扭转刚性在定义上都没问题。
纵向刚性主要取决于轮圈本身的刚性,但纵向刚性并不会直接影响轮组性能或骑乘感受,而是影响轮组的耐用度。纵向较软的轮组会让钢丝张力的变化较大,导致钢丝的耐久度降低。
侧向刚性会影响抽车或连续过弯时的稳定性。对体重高、抽车力道大或摆幅大的人比较重要。
钢丝太少或太细、花鼓耳太小、用轻齿比重踩(例如以登山车的小盘抽车爬陡坡)、腿力输出强大...以上这些条件比较会让轮组传递扭力的反应显得不够直接。另外一方面,碟煞花鼓通常都是大耳花鼓以应付制动产生的扭力,但踩踏产生的扭力比碟煞小,不见得能感受到大耳花鼓的好处。
虽然我不喜欢耳距窄的花鼓,但也曾因为出于好奇心及实验的心态,用美国鹰RD205来编轮(PCD66,耳距24/18.5),而且后轮只用24支最细的DT 2.0-1.5钢丝。说实在的我感受不到大耳花鼓的好处,而侧向刚性偏低的后轮虽然不能说很难骑,但可以明显感觉到不安定的特性,用不着抽车、直线压过小坑洞就会觉得后轮在甩动,不过我的体重不重,习惯了这轮组的特性之后倒也相安无事。
不好意思,藉这个机会问一下,
下面是我的花鼓。
(登入后即可检视图片)
那个小弹簧有几个断了,是否买的到?
又或者是可以单买到图中的花鼓零件?
sunkao wrote:
不好意思,藉这个机会...(恕删)
这样看不出来
http://mpsevo.blogspot.tw/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980|回复: 33
清豪超轻花鼓的结构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今天维护了一下,这个花鼓给我影响深刻,结构非常之简单,没有螺纹,无需任何工具,徒手就能完成维护工作,看得出厂家花了心思去设计,才能获得如此轻的重量
花鼓前后带快拆重量488克
拆开的方法很简单,把有碟刹作的那一头边塞拔出来,中轴芯上面有一道环槽,边塞正好卡上去,不过力量不大,用手可以直接拔下来,然后把另一头的塔基连同边塞拔出来
[p_w_upload=132823]
[p_w_upload=132824]
[p_w_upload=132825]
[p_w_upload=132826]
[p_w_upload=132828]
[p_w_upload=132829]
[p_w_upload=132830]
[p_w_upload=132831]
[p_w_upload=132838]
(262 KB, 下载次数: 24)
22:42 上传
(281 KB, 下载次数: 18)
22:42 上传
15齿的棘轮很奇怪,金色的部分是7075铝的本色,黑色部分是钢,为了获得轻量,仅棘轮外缘用钢材,然后套上去
(314 KB, 下载次数: 17)
22:42 上传
6个棘齿,没搞懂怎么平均分配套15个棘轮上的齿
(289 KB, 下载次数: 18)
22:42 上传
轴承型号ChinHaur 15627
(220 KB, 下载次数: 17)
22:45 上传
轴杆上油,这样插回去的时候油会被轴承内环挡在外面,正好填满边塞缝隙
(290 KB, 下载次数: 18)
22:45 上传
插到位后,另一头也上油,然后盖好边塞
(286 KB, 下载次数: 15)
22:45 上传
棘齿的部位也上满了油,略微溢出来,这下一搞不得了,转起来没声音了,哈哈
(269 KB, 下载次数: 16)
22:45 上传
塔基内也溢了一圈油,正好防水,一举两得
(6 KB, 下载次数: 18)
23:01 上传
粗略画了一个结构图,蓝色表示轴承,黄色表示边塞,白色表示轴心,绿色表示鼓体,褐色塔基
原来如此。。。。
不得不服不得不学
清豪,还有美国经典的塔基上的飞轮槽,都是一样大的,那种散的飞轮很容易装错位
这个就是4培林结构吧 学习了 !下次也自己弄 !
引用第6楼光光于 01:51发表的:
清豪,还有美国经典的塔基上的飞轮槽,都是一样大的,那种散的飞轮很容易装错位
确实是这样,一开始我还看了半天,找特别宽的一档,后来发现都是一样宽,就直接装,无所谓了
台湾有名的花鼓..........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X3.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名扬花鼓高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