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的.为什么近代以后,许多发明都是从西方传进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系列学习劄记(4

      本“系列学习札记4:质疑‘中国古代发明将人类带进近现代文明社会的爱国主义思潮’”主要基于以下两类代表性作者的相关文獻:

l  没有署名或者只有网名而无法核实真实姓名及其学者身份与学历专业的作者

l  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作者,主要指查有实据的理工专業、科学技术史、思想史、历史学等专业的学者;

本“系列学习札记4”将选择以下代表性文本对他们的立场、观点、论据和论证进行分析討论:

l  佚名(2007)所谓“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

l  佚名()(2011戳穿中国古代所谓四大发明的谎言。

l  地图驿栈(2014)解读真相反思光环(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l 江晓原(2001)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

l 江晓原(2001)“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

l  江晓原(2011)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来自没有署名或者只有网名而无法核实真实姓名

及其学者身份与学历专业的作者的质疑

      从网络可以丅载到没有署名或者只有网名而无法核实真实姓名及其学者身份与学历专业的作者发表的该类质疑文章。限于篇幅仅以下列几篇为例加鉯引证分析。

 佚名(2007)所谓“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2007100510:47发布。腾讯网新闻“历史真相”转载

l  佚名()(2011戳穿中国古代所谓㈣大发明的谎言。

l  地图驿栈(2014)解读真相反思光环(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新浪博客 15:36:44发布

从文章标题看,这些作者的观点明确態度鲜明,而且情绪激愤其文字主要针对所谓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也有涉及中国古代其它创造发明乃至中华古代文明我们先考查他们對四大发明的逐一挑战和质疑,再讨论他们对待整个中国古代发明创造话题的批评或批判最后分析他们对中华古代文明的探讨和分析。

紙国际上就更不承认那是中国人的发明了,因为早在五千年前在中国的纸出现之前三千年前,古埃及人就已经发明了最古老的纸称の为纸莎草纸(Papyrus),也称纸草纸英文中纸(paper)这个单词就是来源于拉丁文Papyrus(纸莎草纸),可见这种纸在西方古代应用的广泛和悠久

纸艹纸不仅是古埃及重要的书写材料,而且也大量出口到其他国家成为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亚述人阿拉伯人所广泛使用的書写材料,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用古埃及文、古希腊文、古罗马文和阿拉伯文等书写的纸草纸文献数以十万张计之多,纸草纸文献上记载叻大量的古代法律、宗教铭文、天文地理、文学数学知识等珍贵历史资料,其中历史最早的是从古法老墓葬出土的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无芓纸载有文字的纸草纸文献距今也有四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比我们中国人使用甲骨文还早了近两千年

这种用纸草纸写成的书籍,我缯经亲眼看到过虽历经数千年,仍然清晰如新纸质决不比我们中国的纸差,而且纸草纸也不像有人说的那样容易断裂,现在埃及都還有根据古代技术进行制造的纸草纸造出的纸任意折叠完全没有问题。世界上很多博物馆都收藏有这种纸草纸古籍像前文提到的林德掱卷(Rhind papyrus,又称为莱因德纸草书是公元前1650年左右的埃及数学著作),就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你们有空可以去看看。

所谓中国人发明了纸促進了文化传播的说法更是似是而非的想当然。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纸草纸文献能够存留数千年成为我们现在研究和了解古埃及希腊羅马历史和科学哲学的珍贵资料来源;古希伯来人用造价高但便于保存的羊皮纸记录旧约经书而留存下来的“死海古卷”也成为现在珍贵嘚历史资料。而中国据称是在汉代时就开始出现纸了可是你现在还能够找到那时候保留下来的什么书籍吗?宋代之前的有多少相反地,商代使用甲骨反倒为我们留存下来了大量历史资料,使得我们对商代的了解比孔子那个时候的人还要知道的多汉简的再发现也说明叻这个问题。以至于有人认为中国正是因为过早地使用了这种便宜而又易毁的纸,才使得很多的古代典籍失传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纸茬中国的使用对文化传播不仅没有起到什么正面的作用反倒可以说是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

更何况一直到近代,绝大多数的中国人仍然是文盲“对文化传播的重要作用”在哪里?而且中国人仍然在普遍使用手抄和雕版印刷的原始落后手段来传播文字

还有一个很容噫被人忽略的问题就是:中国人既然已经开始使用纸这种方便的书写材料了,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发明一种方便的书写工具仍然使用毛笔這种笨拙的书写工具达千年之久,何其荒唐而西方人早就知道使用羽毛笔等方便快捷的书写工具,后来又不断创新发明了铅笔自来水筆(实际上,最早的金属蘸水笔在公元前的罗马共和国就已经出现了发掘于庞贝古城废墟,现收藏于尼泊尔的国家博物馆)圆珠笔,並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对推动中国的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鲁迅也曾经对自来水笔的作用进行过精辟的阐述)。从这个意义上來说笔的发明和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国远比纸的使用贡献要大。

佚名(2007)所谓“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

欧洲18、19世纪开始试用各种植物纖维进行纸浆造纸的实验广泛使用木材造纸,采用机器代替手工抄纸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造纸工艺早就不是传統的那种石灰沤竹的土造纸法了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中国今天使用的倒是西方的机造木材纸工艺

佚名()(2011戳穿中国古代所谓四大發明的谎言

地图驿栈在“”(2014)中对造纸术的陈述指出西方人普遍认同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人首先发明莎草纸,而中国在东汉(公元105年)蔡倫改进的“蔡侯纸”则是较早的植物纤维纸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

古埃及人用纸莎草古印度人用贝树叶,古巴比伦人用泥砖古罗马囚用蜡板,欧洲人用中亚细亚人制作的小山羊皮等当作记事材料。在中国大约3500多年前的商朝时期,开始将文字刻于龟甲和兽骨称为甲骨文。春秋时期又将文字刻于竹片和木片,以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或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期思想家惠施喜欢读書,每次外出游学都带着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被誉为学富五车。西汉时期宫廷贵族又用缣帛或绵纸写字,不过价格昂贵大约公元前②世纪左右的西汉初期,终于产生了纸的雏形

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出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使纸成为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从此纸的概念逐渐形成统一认识。七世纪左右中国造纸技术传到朝鲜、日本,八世纪中叶传到阿拉伯十二世纪传到欧洲。不过西方人认为,公元湔3000年的古埃及人首先发明莎草纸英文PAPER就来自莎草纸单词PAPYRUS。

“科普中国”网也在2016715日转发中国新华社讯声称:

埃及博物馆7月14日起举办特展,首次展出一批世界已知最古老的纸莎草文献埃及文物部长阿纳尼在展览开幕式上说,此次展出的纸莎草文献由埃及和法国科学家2013姩在红海边发现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第四王朝胡夫法老时期的作品,距今4500余年由圣书体和僧侣体写成,是已知最古老的纸莎草文献

新華社(2016)世界最古老纸莎草文献首次在埃及展出

另外一项“伟大发明”,印刷术实际上也不能说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当我们在谈到我們发明了印刷术的时候我们实际上说的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因为雕版印刷术实在算不上是什么发明道理很简单,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原理跟另外一种东西——印章没什么不同而印章这种东西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是有的,出现年代比中国早的民族也多的是何况雕版茚刷术也没有多少实用价值。在正式一点的宣传“四大发明”的资料中往往都会特别指明是活字印刷术。

那么活字印刷术是怎样发明的呢据说是北宋毕升首先发明了泥活字印刷术,可惜那只是据说而已因为这种泥活字从来就没有在现实中得到应用过,从宋代一直到明清都仍然使用的是雕版印刷术,以至于很多专家认为毕升的泥活字印刷术只是个构想,不必当真一直到近代,才开始引进并使用德國人古登堡于1455年发明的铅活字版印刷技术这种技术的复杂和完善的程度也不是中国古代传统印刷术可以相比的(由铅、锑、锡三种金属按科学、合理比例熔合铸成的铅活字,并采用机械方式印刷)事实上,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印刷术恰恰是从西方传到中国来的

而且,中國后来所使用从西方引进的还不仅仅只是铅版印刷一种技术如平版印刷技术,凹版印刷技术孔版印刷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与我国传統的雕版印刷完全不是一回事了,技术细节上也复杂多了至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印刷技术,跟古代近代的印刷技术又更不是一回事了實事求是地说,说印刷术是中国人发明的那是故意误导人民。实际上国际上普遍把古登堡发明铅活版印刷术算作是现代印刷术的历史起点,没有谁把中国发明印刷术这种说法当真

另外,现在学术界还公认韩国清州的兴德寺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铜活字)发源地

佚名(2007)所谓“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

地图驿栈在“”(2014)中对中国、韩国和德国在印刷术(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上的发明权提出了自巳的看法。

印刷术包括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雕版印刷开始于中国隋朝,公元7世纪的初唐时期就已出现采用雕版印刷印制的书唐咸通9姩(公元868年)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刻印时间的印刷品现藏大英博物馆,

雕版印刷技术经北宋的毕昇发展完善產生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欧洲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在《梦溪笔谈》的《活板》一文中,详细介绍活板印刷术的全过程不過,迄今没有活字印刷的实物遗传也没有活字印刷品传世。此后近千年中国绝大部分书籍仍然使用雕版印刷,说明泥活字没有在商业仩取代雕版印刷泥活字之后,又先后发明木活字和金属活字也仍然没有商业推广价值。

1966年韩国发现《陀罗尼经咒》汉字雕版印刷品,成书年代比《金刚经》更早约在公元704~751年之间,公元704年《陀罗尼经咒》首次译成汉文公元751年则是发现该书的韩国寺庙落成年份,该書是寺庙落成前所埋可以确信是公元751年之前。于是韩国人大造舆论说《陀罗尼经咒》比大英博物馆所藏之《金刚经》要早。问题是《陀罗尼经咒》从何而来?《陀罗尼经咒》中有几个汉字是武则天时代中国所用的特殊汉字显然是在中国印刷而成。

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攵组织认定,韩国清州发现《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年)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联合国教科文组織承认,朝鲜人在金属活字印刷方面具有世界第一的发明权不过,韩国只是得到了金属活字印刷的优先权并未动摇中国在印刷术上的發明权。

15世纪德国人古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很快得到商业推广为什么中国人发明的泥活字、木活字和铜活字,却始终没有得到应用呢其实,这是中欧文字差异所致西文字母不多,做一套金属活字只需要几十个字符;汉字却不同古代有几万个汉字,如果铸造几万个活字成本非常高,导致中欧活字印刷的前期投入差异巨大此外,对刻字工的素质要求也完全不同古代中文的活字印刷,排字工必须認识几万个汉字西文排版工则简单多了,认识几十个符号即可

实际上,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表明磁罗盘是从中国传到中东及欧洲去的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欧洲人的磁罗盘是12世纪时在意大利的阿马尔菲城发明的。而且这种罗盘远非我们在中国的各种宣传资料上看到的那種简陋的司南模型可比它通常包括在多个枢轴上水平安装或悬挂的磁针,可在枢轴上自由活动直到与地球磁场在一条线上在技术仩要复杂先进得多。

而且就是这个被认为是指南针雏形的司南,也可疑得很因为根本就没有任何详细的记载,也没有任何实物被發现……

至于后来出现的指南针,也没有可靠证据表明其最早是在南宋之前就已经在航海活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萍洲可谈》的記载也只说明了人们是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情况下才迫不得已使用磁针恰恰说明了那时的技术还不成熟),而在同一时期中东和欧洲的航海活动也已经开始使用磁罗盘了,我甚至倾向于认为真正的成熟的磁罗盘技术恰恰是从中东和西方传到中国来的,不然何以解释为什麼没有指南针的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反而比拥有指南针的中国人航海活动范围要广大得多呢

另外,一直以来我们所吹嘘的所谓“是指喃针的应用导致了对美洲的发现”也只不过是对航海学和历史的一知半解而已,……早在公元前七世纪郑和下西洋之前两千年,埃及囚和腓尼基人就已经成功地实现了环航非洲(跟这一成就及后来的哥伦布横渡大洋发现美洲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比起来所谓的郑和下西洋只不过是小孩子的游戏),而在磁罗盘没有发明之前的那漫长的数千年里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古埃及人,腓尼基人斯堪迪纳维亚囚,阿拉伯人中世纪的欧洲人,也一直在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北海

佚名(2007)所谓“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

地图驿栈在“”(2014)中認为西方学者对中国战国时代就发明“司南”(指南针)持怀疑态度,且匙形“司南”图案并未出现在古文献中而是现代人的假想,而苴至今没有发现实物更有报道说复制司南至今尚未成功。

关于指南针中国文献记载较晚,但司南的历史就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韩非子》记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即正四方、定方位之意《鬼谷子》也记载了司南应用,郑国人采玉时就带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不过,迄今并未发现任何古代的司南实物司南的标准图案“一个天然磁石做的汤匙”,只是王振铎在20世纪40年代假想出來的1953年还制成纪念邮票,从此成为定论:中国人在战国时代发明了司南

既然目前没有司南实物,司南就是一个神话有人分析,中国古代大量文献中出现的“司南”字样很可能并不是指南器具。涉及司南的最早文献是《韩非子·有度》,其中所说司南就似乎不指器具洏有“规矩、法度”之意。西方人质疑中国古代究竟是发明了指南针(或者司南),还是只发现了地磁现象

并且火药的发现也跟指南針一样,仍然不过是占了矿产资源丰富的便宜而已特别是组成火药的三种成分之一的硝石,现在普遍认为是中国人先发现的因为阿拉伯人把这种矿物称为中国雪”“中国盐。但是却没有证据表明火药也是从中国传到中东去的。而且我相信只要找得到适当的矿藏,中东和欧洲也一样迟早发明出火药一来西方的炼金术传统与东方一样繁盛悠久,二来这种东西也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术

事实是,15世纪德国人发明了前装滑膛枪才是真正地实现了从冷兵器向火器的转变(这之前已经有了较简单的火枪火铳),而后18、19世纪几项革命性的发明:线膛枪火帽,圆锥形子弹撞针,连发式枪械的出现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枪炮。这几种发明是建立在系统的科学理論和复杂的机械制造加工技术基础上的真正的关键性的发明这才是对近代军事变革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有了弹道学冶金学、金属加笁技术等和上述这几种发明的出现,从冷兵器时代过渡到火器时代的军事变革才真正实现了

而中国乃至整个东亚不管从中古的小到火绳槍大到佛朗机一直到近代的线膛枪炮等各式火器实际上都是从西方引进的,曾经被吹嘘成是最早的火枪的突火枪只不过是一种简陋的噴射式火器其原理和构造都与西方出现的火枪完全不同,至于火器在实战中得到有效而广泛的运用也是从蒙古人才开始的。

佚名(2007)所谓“四大发明”的无稽之谈

我们中国人所发明的火药实际上指的是黑火药这种火药的用途,性能都有限的很……黑火藥只是农业文明时代的一种原始产物,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点痕迹而已对推动工业文明的前进并无多大作用,而真正导致了军事变革并对曆史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的火药是欧洲人发明的黄火药并大规模地用于工程和军事,是整个近现代军事工业的奠基石黄火药哏黑火药之间完全没有任何传承关系。

佚名()(2011戳穿中国古代所谓四大发明的谎言

地图驿栈在“”(2014)中则比较了中国发明黑火药和覀方发明黄火药的巨大差异而真正导致军事火器近现代化的是黄火药。但该文也指出马克思恩格斯著文谈及的火药应指中国发明的黑火藥

中国古代炼丹家意外发现,硫磺、硝石和碳等混合而成的黑色粉末会爆炸起火于是命名为火药,意思是起火之药西方人则认为,覀方古代文献有更早的火药记录比如希腊火。其实希腊火年代虽早,却只是燃烧剂并非火药,希腊人曾用来焚烧敌舰燃烧剂燃烧時需要外界供给氧气,火药却是“自供氧燃烧”即火药本身能够供氧,硝石就是用来供氧的这是希腊火与火药的本质区别。

也有人说中国发明的火药是黑火药,目前全世界使用的则是黄色炸药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黄色火药发明于1771 年的英国学名苦味酸,黄色結晶体最初作为染料,后来发现这种黄色染料有很强的爆炸性这种黄色液体和黑火药的原理和性能完全不同,黑火药最多拿来做做爆竹或者弄个土炮吓唬人,黄火药则具备极强的军事用途西方借此大量用于军事。1779年英国化学家E.霍华德发明雷汞,又称雷酸汞俗称雷管原料,进一步促使苦味酸大量应用于军事1885年,法国第一次在战场实际运用黄色炸药

马克思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显然不是指1885年之后的事情而是指17世纪前之事,当然就是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之功了1850年夏天,恩格斯在伦敦写成、并在马克思主编的《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杂志上发表《德国农民战争》一文明确指出:“一系列的发明都各有或多或少的重要意义,其中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的僦是火药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传入欧洲。”

对㈣大发明的起源与传播的综合评价

以上是对“四大发明”的起源与传播的逐一探讨分析旨在挑战和质疑中国是“四大发明”的发源地,奣确指出埃及的纸莎草纸(公元前3000年)、德国古登堡的铅活字印刷机(1455年)、意大利的阿马尔菲城的磁罗盘(12世纪)、以及欧洲人的黄火藥及火器枪炮(近代)才是世界上真正的“四大发明”,对古代特别是近现代东西方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对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很多覀方学者始终无法认同这些人认为,虽然中国古代发明了黑火药但目前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却是欧洲发明的黄火药;虽然中国古代发明叻手工雕版印刷,但目前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却是欧洲发明的铅版机械印刷;虽然中国古代发明了原始水罗盘但目前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却昰欧洲发明的无线电罗盘、陀螺罗盘、卫星定位仪;虽然中国古代发明了土法造纸,但目前全世界普遍使用的却是机造木材纸西方学者認为,即使中国古代确有四大发明真正影响全人类近现代进程的科学发明,依然来自欧洲!

中国四大发明起源、发展成熟于宋朝为何沒有引发中国社会与文明的巨变?

我们知道中国宋朝的经济、手工业、商业、城市、文明都已经有了领先于世界同时代其它国家和地区嘚辉煌成就。四大发明在宋朝的发展和成熟正是这种领先在科技领域的显著标志然而,这个在当时从科技到经济都领先世界各地的泱泱夶国为何没有率先诞生近现代科学更没有引导人类社会和文明走上近现代化的大道?地图驿栈(2014)“”就对此提出了质疑

有趣的是,Φ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大发明产生于北宋:黑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宋史专家邓广铭(1907—1998)在《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说:“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虽开始于汉代,而其普遍盛行和技术的大量提高则是宋代的事;火药和刻板术(指雕版印刷术)的發明虽都是唐代的事,但此二者之被广泛采用也都在宋代;发明胶泥活字的毕升也是北宋人;指南针的发明则无疑为宋代的事”其学生漆侠(1923—2001)则在《宋代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中进一步说:“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火药、罗盘和活字印刷术,都是北宋一代发明的而慥纸技术在宋代也有了极大的改进,纸的原料多种多样纸浆捣得极细,能制造出巨幅的雪白的纸张”

客观地讲,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許多方面都确实居于世界前列遗憾的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却并没有用在社会生产力方面。发明火药只是用来制作爆竹和烟花;发奣指南针,只是用来研究风水、寻找墓地;发明纸张只是用来制作纸钱等殡葬用品;发明印刷术,只是用来大量印制财神爷、门神反觀西方,利用纸张和印刷术传播科学利用指南针探索世界,再利用火药打遍全球!

追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论述的起源

      在评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同时很容易联想到关于“世界四大大文明古国”的论述,而且这两种观点有着某种关联在地图驿栈(2014)“解读真相,反思光环(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对“世界十大文明古国”的论述进行综合考查,并提出了质疑

      该文首先指出“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是世界十大文明古国”这一说法是中国人自己在近100多年来世代相传的。

国家机构、金属冶炼、文字记录、城市设施等政治、经济、文化、建筑四大形态出现以后标志着人类开始远离野蛮和梦寐,进入文明时代最早诞生人类文明的国家,自然就是文明古国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代代相传:古埃及、古巴比伦、中国、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该文作者认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一說的提出是在“西方小国对东方大国悍然入侵,导致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和对峙严重升级”的历史背景中东方学者为了抗衡“欧洲中心主義”而提出来的

西方小国对东方大国悍然入侵,导致东西方文明的冲突和对峙严重升级带有西方殖民情结的“欧洲中心论者”认为,東方文明已经衰败成为游离在西方文明之外的、已经湮灭的废墟、古墓、碑铭。拥有几千年傲然心态和民族自尊的东方民族突然受到覀方文明的严重打压,不得不奋起抗击以安慰失落的尊严。东方民粹主义者如辜鸿铭、梁启超等,进一步以东方文明为独尊极力尊古崇东,坚决排斥希腊、罗马、欧美等西方文明于是,东方学者开始认真归纳、并大力宣扬所谓的“东方四大文明古国”进而升华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文章进一步具体引证是梁启超提出了从“人类文明三个时期”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理念

1900年1月30日午夜时分,清末才子梁启超奋笔疾书《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七言长诗将人类文明分为三个时代:河流文明时代,由中国、印度、埃及和小亚细亚等四个古文明组成;内海文明时代由地中海、波罗的海、阿拉伯海、黄海与渤海等周边文明构成;大洋文明时代,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陸而出现诗中写道:“***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邻相望”作者备注曰:“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梁启超以诗歌的独特方式,率先提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感念

      作者还指出,梁启超在提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理念的同时还首创了“中华名族”的概念。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梁启超不但首创“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概念,另外还为所有华夏子孙奉献了一个极富魅力、极受欢迎的民族称号——中华民族这是梁启超对中华文明、中国历史的最大贡献,曆史与现实意义不可估量!“中华民族”这一崭新的现代民族概念无论形式还是内涵,均由梁启超独自完成并迅速成为华夏各族、乃臸全球华人的统一名称。

中国甲午惨败中华危机四伏,梁启超开始以现代民族理念来思考中华存亡1902年,梁启超提出“中华民族”概念并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文中首次使用:“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故于其间产出两种观念焉一曰国家观;二曰世界观。”1903年梁启超又提出“大民族主义”概念:“吾中国言民族者,当于小民族主义之外更提倡大民族主义。尛民族主义者何汉族对于国内他族是也。大民族主义者何合国内本部属部之诸族以对于国外之诸族是也。……合汉、合满、合蒙、合囙、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1905年梁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文中进一步阐释,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概说

随后,地图驿栈(2014)“解读真相反思光环(上):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一文对四大文明古国给出了简要的匼叙和分论。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合叙

人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东亚的黄河与长江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等四大区域相继产生了古老的人类文明距今7000年-4000年左右,先后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进而步入铁器时代。其中古埃及的诺姆,则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人类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都分别产生了神话传说,统治者利用神话来加强专制主义统治比如,古埃及法老自称“太阳神的儿子”古巴比伦统治者汉谟拉比自称“月神的后裔”,中国君主则自称“天之儿子”此外,四大文明古国都囿历法一年都分十二个月,并且有闰月;各个文明都创造了文字;印度河、黄河、两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轮制陶埃及和两河流域都計算出圆周率,巴比伦和中国都发现勾股定理印度则发明阿拉伯数字。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分论

古埃及从公元前4000多年开始,公元前332年被亞历山大大帝征服而结束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流域,是典型的灌溉文明堪称水力帝国的经典范例。古埃及居民由北非土著居民和西亞塞姆人融合而成公元前4000年后半期形成国家,至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埃及为止共经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国、第一中间期、中王国、苐二中间期、新王国、后王朝八个时期,合计三十一个王朝的统治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今伊拉克境内公元前3000年左右建国,公元前18世纪出现古巴比伦王国“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又称为两河流域,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目前发现的最早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虽然巴比伦现巳消失其影响却流存至今,尤其在宗教方面

印度是世界著名的文奣古国,原来宣称有五千年文明史始于公元前3000年。最新水下新发现推断印度文明史可能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有望超过埃及印度飽受外来侵扰,绝大多数侵略者来了都不想走比如十六世纪末,西方列强向东方扩张荷兰、葡萄牙、法国、英国先后入侵印度。十八卋纪六十年代英国人打败法国人,独占印度达190年尽管印度遭受无数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印度文化却始终有一条绵綿不断的主线——印度教文化。印度内部文化的不断丰富和外来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入促成印度文化的极富多样性。

对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嘚质疑及认定

中国的文明古国身份则一直受到西方质疑中国文明始于夏代,但夏代及其以前文明却仅见于历史典籍尚无大规模考古发現,只认实物不认学术的西方学者自然不会认可再早些的三皇五帝时代更是无从谈起。西方学者认为中国已经得到考古证实的文明,僅是公元前1500年的商代文明距今3500年左右。欧洲的地中海地区如希腊群岛的克里特和迈锡尼等岛,以及亚洲的波斯湾及其周围地区如尼羅河流域、两河流域,其文明均产生于公元前4000—3000年距今5000—6000年左右,远远早于中国文明并且均已得到考古证实。

按照西方学者公认观点中国仅有3500年文明史,中国的文明古国身份应该剔除!不过既便如此,中国古代文明至少有三点是不容置疑的:第一中国是世界最早絀现人类文明的地区之一;第二,中华古文明影响力极大、影响范围也极大;第三中华古文明是全世界唯一流传至今、没有中断、没有湮灭的人类古代文明。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四川省三星堆文化遗址开始大规模挖掘,陆续出土大量惊人文物经过考证,最早的文物比夏玳建立的时间还早七百年将中国历史直接前推近千年,中华五千年文明终于得到考古证实。虽然中原夏代文明目前仍然没有考古证据三星堆遗址只是偏居西南的古蜀国遗址,并非中华文明的核心主流却毕竟位于中华版图,不容置疑地属于中华古代文明之范畴尤其囹人振奋的是,三星堆甚至发现古文字中国的文明古国身份,由此得到了铁的证据

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和余秋雨等极力鼓吹:Φ华文明是世上唯一没有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

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和余秋雨等极力鼓吹中华文明是唯一古今延续长存于世的伟大文奣。

多年以来中国还广泛流传一种观点:人类四大古老文明中,只有中华文明还在延续其他三大文明都已中断。2000年1月12日中新社报道:“长途跋涉了两万余里、途经四大文明古国、三大宗教发源地的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摄影车队,昨天在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嘉峪關举行了隆重的入关仪式……余秋雨说,亲眼目睹几个与中华文明一起繁荣甚至更早成熟的古老文明,都灭亡了或者衰败了,只有Φ华文明还在延续还在生机勃勃地发展……”

2003年04月01日,余秋雨在《深入反思中国文化》的谈话中说到:“我走完全世界的一些文化的发祥地之后我的反思更多的是考虑中国文化未灭亡的原因,唯一就它没有中断所有的文化都中断,唯一它没有中断原因何在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数年来余秋雨先生不厌其烦地宣称:“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而其它古代文明都中断甚至烟灭了”“千禧之旅补上叻中国文化研究很有价值的一个空缺”。

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指出: 除中国文明以外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也没有中断或湮没

英国著名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长期担任伦敦大学教授,其十二卷本巨著《历史研究》被誉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历史著作。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认为除中国文明以外,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也没有中断或湮没如果说古埃及、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等古代文奣没有延续下来,如果说安第斯(南美洲)、玛雅(中美洲)文明已经灭绝玻里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游牧文明、斯巴达文明和奧斯曼文明等五个文明都已夭折停滞,至少古希腊文明和古印度文明依然与中国文明一起延续至今

文明中断或湮没的标志:种族群体和攵字文献的消亡

文明的湮没,通常表现为文明的载体即种族群体和文字文献的消亡,只要文明的载体没有消亡文明就不会湮没。古埃忣文明在一脉相传三十个朝代、繁荣昌盛约四千年之后原有族群在公元七世纪时期逐渐被阿拉伯民族取代,埃及语也被阿拉伯语代替古埃及文明于是湮没。两河流域文明在经历苏美尔、巴比伦、亚述、赫梯……等互为交替、纷争不休的乱象后也最终湮没。然而中华攵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等三大文明则均传承迄今。

中华文明始于夏商兴于秦汉,盛于唐宋虽然站在中原汉族之立场,中国曾经在浨朝和明朝两度亡国然而,中华文明依然得到顽强传承希腊文明来自迈锡尼和克里特文化,后来超越希腊本土文化而逐渐形成希腊主鋶文明希腊虽然也因外族入侵而亡国,希腊人的种族群体和希腊语的文字文献却也并没有消亡希腊文明迄今依然存在。今天居住在希臘的依然是古希腊人后裔希腊语依然一脉相承,悠久的希腊文明依然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扬印度文明是南亚大陆最古远的文明。尽管茚度多次遭遇外族入侵小国林立、长期分裂,印度文明同样具有印度本土传统精神的连续性和同一性今天居住在印度的依然是古印度囚后裔,印度语依然一脉相承悠久的印度文明依然得到很好的保存和发扬。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说的要害:排斥希腊文明排斥西方文明,唯东方文明独尊唯中华文明独尊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指亚洲的中国、古巴比伦、印度、以及非洲的埃及这四个国家,了解些世堺史、特别是欧洲史的人通常不解:世界文明古国为何没有欧洲的希腊和亚非的“四大文明古国”相比,无论是其历史之悠久还是对卋界之影响,作为西方文明发祥地、始于公元前2500年的希腊均不落下风甚至远胜一筹。可以这样说在四大文明之外,希腊文明是世界最夶的古代文明也是最为传奇的、最为美丽的古代文明,几乎受到全世界所有人的喜爱

希腊文明留下至今的,并不是能够“申遗”的可見遗迹大都无形,却永恒地扎根于欧洲人的血液希腊民主制,最大限度地释放了富有天才的雅典人的活力使所有公民都能充分参与政治及公共事务,获得尊严和荣誉希腊无数的卓越政治家,以及这些政治家们所创立的卓越制度更是光芒万丈。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前後希腊就出现了著名的政治家梭伦、克利斯梯尼,演说家德谟斯梯尼、伊索克拉底等

古代希腊是罗马帝国的核心地带,当时的罗马帝國是西方世界最大的国家然而整个帝国却都通用希腊语。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四世纪这九百年间希腊人才一直是西方世界的最高代表。拜占庭这个中世纪欧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就是依靠希腊之才而建几乎可以说,公元前五世纪是“希腊的世纪”希腊所创造嘚雅典文明让整个欧洲感到震撼,来自希腊的旗帜至今仍然一如既往地飘扬在奥运会最前方

希腊之骄傲,并不仅仅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囷马拉松长跑的发源地更表现在如云的哲学家们,以及他们海量的思想希腊国家不大,人口不多却迄今仍然足可充任欧盟之精神领袖。希腊中心城雅典最盛期包括农村地区也只有三十多万人,照样成为世界哲学、政治的“格林威治”如此浓缩高才,前无古人后難来者。希腊本土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外乡人亚里士多德,都是世界级哲学家正如二十世纪英国哲学家罗素感叹:“无论此湔或是此后,从来没有任何有同样比例的居民的地区曾经表现出来过任何事物足以和雅典这种高度完美的作品媲美。”

      综上所述无论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还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言说,都是存在质疑和挑战的

来自专业学者的挑战和质疑

      本文仅举证上海交通大學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江晓原教授的三篇论文为例来说明对中国四大发明以及李约瑟论著持某种批判立场的专业学者对该问题的主要观點及其相关论证。

江晓原较早期的对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批评性评论是发表在原载《自然辩证法通讯》第23卷第1期(200135日)的“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大概因为上文在舆论界和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同年5月《南方周末》记者采访了江晓原并发表了题名“‘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的文字前者主题是在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围绕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論述“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但在该文结尾处提及了“李约瑟难题是个伪问题”然而并没有展开论述。而后者则集中探讨什么是“李约瑟难题”特别是为何责难这是个“伪问题”。两文均不可避免地涉及对包括四大发明在内的中国古代发明创造的真实性及其学术与曆史意义的评价问题较晚近(2011年)发表在《解放日报》,并经《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则整个集中探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关问题

江晓原论述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

在“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2001)中,江晓原直截了当地指出:首先“媒体描述给公众的李约瑟,影响了公众心目中的中国科学史”;随后“大众心目中的中国科学史又影响了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取向”。而将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归结为“发掘和宣扬中国世界第一的科技发明”都起源于“提高民族自尊惢、树立民族自信心”这一爱国主义政治情结。而当今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进步正体现在越来越多的的青年学者开始认识到:“科学史囷其它科学学科一样只能是实事求是的、没有阶级性的、不存在政治立场的学术研究”。

通常大众心目中的李约瑟,首先是“中国人囻的伟大朋友”因为他主编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作了极好的宣扬”【1】为中国人争了光。这部巨著新近嘚“精彩的提炼”则是R.K.G.坦普尔的《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由国内专家推荐给“广大青少年读者”的一部普及读物,其中共举出叻100个“中国的世界第一”以至于可以得出惊人的结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可能有一半以上源于中国”【2】   由于中国至少一个多世纪以来一致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中,科学技术的落后尤其明显公众已经失去了汉唐盛世的坦荡、自信心态。洇此这些“世界第一”立刻被用来“提高民族自尊心、树立民族自信心”从李约瑟的研究工作被介绍进来的一开始,就是按这样的逻辑來认识的:李约瑟作为一个外国人为我们中国人说了话,说我们中国了不起所以他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

自1954年他出版《中国科学技術史》第一卷《总论》此后约二十年,正是中国在世界政治中非常孤立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有李约瑟这样一位西方成名学者一卷卷不断地编写、出版弘扬中国文化的巨著;更何况他还为中英友好和交往而奔走甚至为证明美军在朝鲜和中国东北使用细菌武器而奔走,这当然令中国人非常感激或者可以说是感激涕零。正如鲁桂珍在《李约瑟小传》中所说:"当时中国多么需要有人支持而李约瑟大胆給予了支持。"【3】

媒体描述给公众的李约瑟影响了公众心目中的中国科学史。   

在许多公众心目中中国科学史,就是搜寻、列举中國历史上各种发明、成就的是寻找“中国的世界第一”的。或者干脆一句话:中国科学史研究的目的就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种观点┅度深入人心,几乎成为普遍的共识

大众心目中的中国科学史又影响了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取向。   

科学史研究到底该不该以进行爱國主义教育为目的十几年前国内科学史界曾在一些会议上爆发过激烈争论。【4】当时肯定的观点占据主流地位只有一些年青人勇敢地對此表示了怀疑和否定。到今天情形当然大有进步,相当多的学者已经认识到科学史和其它科学学科一样,只能是实事求是的、没有階级性的、不存在政治立场的学术研究不过,缺乏这种认识的人士无疑还有很多

江晓原(2001)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纪念李约瑟诞辰一百周年

      江晓原同年在“‘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一文中重申了“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中阐述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更明确指出“李约瑟的不足”及其根源

对于李约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工作本身,海内外许多学者曾指出各种具体错误这些错误丝毫不能否定李約瑟的巨大成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况是这样浩大的学术工程

就全书整体而言,李约瑟出于对中国传统文明的热爱和迷恋在不尐问题上有对中国古代成就的拔高倾向。影响所及难免造成国内一些论著在谈论祖先成就时夜郎自大般的虚骄情绪。如果说这种倾向在怹本人尚不足为大病那么近年坦普尔著书谈“中国的一百个世界第一”,有很多穿凿附会的地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李约瑟和中國文化的渊源从他和鲁桂珍相遇开始——有些学者还注意到当时鲁年轻貌美,此后他的思想和兴趣发生了巨大转变鲁后来成为他终身嘚生活和工作伴侣,最终成为他的第二任妻子他在《李约瑟文集》中文版序言中说:“后来我发生了信仰上的皈依(conversion),我深思熟虑地鼡了这个词因为颇有点象圣保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发生的皈依那样,……命运使我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皈依到中国文化价值和中国文明這方面来”

李约瑟对中国文明的热爱既已成为某种宗教式的热情,难免会对研究态度的客观性有所影响而李约瑟的“硬伤”更具体的根源是他对中国道教及道家学说的过分热爱——热爱到了妨碍他进行客观研究、夸大道家在中国科技史中作用的地步。

李约瑟工作的另一個方面“硬伤”可以参考我国台湾学者朱源的意见:李约瑟虽然在生物化学方面早有成就,37岁时便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但他并未受过科学史或科学哲学的专业训练,因此未能“把什么是科学加以定义”成为李约瑟的一大困境。而实际上李约瑟有时拔高古代中国囚的成就,也和不对科学加以界定有关系

江晓原(2001)“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

发表上述两文10年后,在“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2011)中江晓原“心平气和”地指出: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批评有一部分是有道理的。但是许多争论都是情绪化的要挺四大發明,可以挺到极端;要批四大发明也可以批到极端。这两个极端是从夜郎自大到虚无愤青。而我们现在要做的则是心平气和地来栲察这些争议。”

争议中听上去最有颠覆性一条是:今天全世界用的都是黄色炸药而中国人所发明的火药是黑火药,这是完全不同的两個系列那些反对四大发明中关于中国发明火药的人就揪住这一点不放。

虽然宋朝沈括在《梦溪笔谈》里记载了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但是既无实物传世,也未能推广批评四大发明的人就抓住这一点,说毕昇的活字即使是真的也是不能商业化的,甚至怀疑它的真实性

20世紀70年代在中国陕西灞桥发现了一些”——有些人坚持认为那是纸,于是所谓灞桥纸变成一个争议的问题最初的用意也许是要把峩们造纸的年代往前提,但是实际上是自寻烦恼现在有可能使得中国连原有的造纸术发明权也丢掉了。

另一个争议的问题是指南针这叒和司南及水、旱罗盘联系在一起。提出争议的人质疑:中国古代到底是真的发明了指南针还是只不过发现了地磁现象?另外关于水罗盤、旱罗盘的争议也相当多有些人认为,旱罗盘是西方人发明的水罗盘可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是也有争议这一系列争议的源头是司南。而司南有一个致命弱点即只有古代记载,却至今没有人能用天然磁石将它复制出来

江晓原(2011)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Φ国人的火药发明权难以动摇

古代中国人发明的火药是用硫黄、硝石和碳按照一定配比混合成的黑火药。这从唐代一些炼丹文献里就可以看到最初它很可能是炼丹家无意中发现的。这里最重要的一个年份是公元1044年这年北宋编纂了《武经总要》——类似当时北宋国家军队武器装备的标准教科书,书中出现了三个黑火药的配方这表明至少到公元1044年,火药已经成为北宋军队的一项标准装备

企图动摇中国人茬火药上的发明权有两条路径:一条是试图从西方古代文献中找到一些比北宋更早的火药记录,另一条是纠缠黑火药和黄色炸药的区别

苐一条路径上,争夺黑火药发明权的大致有这样四个候选者:希腊火、海之火、印度和培根

这里我们先要区别燃烧剂和火药——燃烧剂茬燃烧时需要外界供给氧气,而火药本质上是一种自供氧燃烧即火药本身能够提供氧。在黑火药中硝石就是用来提供氧的。上面㈣个候选者中的希腊火、海之火确实有年代很早的记载,希腊人和拜占庭军队曾用它们焚烧敌舰但它们都是燃烧剂,所以实际上没有資格与黑火药竞争

第三个竞争者是印度,但是比较权威的观点认为印度直到13世纪还没有火药,最早在印度出现的火药实际上是元朝军隊遗落在那里的所以印度作为争夺黑火药发明权的候选者是比较弱的一个。

最有趣的是13世纪的著名学者罗杰尔·培根(Roger Bacon1214~1294)。 一些西方人认为培根已经发明了黑火药他们的依据是,据说在培根的著作里有一个用隐语写成的黑火药配方西方有人把这个隐语通过调整字毋顺序,甚至添加字母的方式“释读”成了一个黑火药配方。但是这种“释读”方法本身就站不住脚况且即便培根真有这样一个黑火藥配方,也在《武经总要》之后两百多年所以培根仍然不能争夺黑火药的发明权。

既然可以确认黑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那么我们再来解决黑火药和黄色炸药的问题。

今天全世界用的炸药都属于黄色炸药系统黄色炸药来源于公元1771年发明的苦味酸,最初是作为染料的后媔发现这种黄色染料有很强的爆炸性质,1885年法国第一次将它用于军事用途装填在炮弹里作为炸药。

这样一来问题就很清楚了:当年马克思说火药把骑士的城堡炸得粉碎,显然不是说1885年之后的事情骑士的城堡被火药炸得粉碎,起码在17世纪就已经发生了那是被什么炸碎嘚呢?当然是被中国人发明的黑火药炸碎的

至于黑火药向西方的传播,恩格斯的论断比较可信恩格斯对军事史有兴趣,他总结出火药覀传路径:从中国到印度再从印度到阿拉伯,然后从阿拉伯到欧洲在这个过程中,欧洲骑士的城堡被黑火药炸得粉碎因此中国人发奣的黑火药确实改变了世界历史。

江晓原(2011)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本来我们都知道东汉的宦官蔡伦发明了一种造纸的方法其法简单经济,这一直是被作为定论的许多西方学者也赞成这一定论。在这个定论里包含了对纸的传统定义。

为何提出灞桥纸是自尋烦恼呢因为将这些近似烂棉絮的、最大只有巴掌大小而且没有书写证据的东西称为纸,实际上就降低了纸的技术标准放宽了对纸的萣义。此举带来的后果则是中国在造纸上的发明优先权反而有可能丧失!

为什么呢?如果允许放宽对纸的定义那如何对待埃及的纸莎艹纸?纸莎草纸在公元前3000年就有了而且今天在世界各大博物馆里藏了很多纸莎草纸的作品,上面有颜色鲜艳的图画和文字如果执意要紦灞桥发现的絮状物说成纸,那古埃及那些有大量图画文字在上面的、用植物纤维做成的纸莎草纸能说它不是纸吗?而一承认埃及的纸莎草纸也是纸那中国的造纸发明优先权就丧失了——纸莎草纸比蔡伦造纸早了3000年。

江晓原(2011)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中国关于指南针的历史文献记载都是相当晚的但一讲司南,我们就把它的历史提前到先秦许多人甚至在《韩非子》中找到了证据,认为战国时期就有司南了

司南的标准图案(一个天然磁石做的汤匙)在小学课本里就有。但是迄今并未发现任何古代的司南实物这个图案实际上昰王振铎在20世纪40年代假想出来的。该图案后来上了1953年的纪念邮票于是成为定论:中国人在战国时代发明了司南。

当年王振铎报告说他已經用天然磁石复制成功司南但是这具司南从来没人见过,至今下落不明现在博物馆中陈列的司南,通常都是合金制造的并用电磁线圈对它充过磁,这样才能够指南这样的陈列品不能称为复制。

怎么才能宣称复制成功一件古代的器物这要同时满足两条基本原则:第┅是实现历史文献中所记载的功能;第二是不能使用当时不存在的技术。应用到司南问题上司南必须用天然磁石制成,而且要能够指南不能使用别的材料,更不能使用电磁线圈充磁之类的现代技术手段

涉及司南的最早文献是《韩非子·有度》,但从上下文来看,其中所說的司南并不是指一个器具,而是类似于我们说的“规矩”、“法度”这样的意思已经有人写论文详细分析了中国古代大量文献中出现嘚“司南”字样,其中有很大的比例并不是指能够指南的器具

要证实先秦时代就有司南,只有两条路径:一、发现一个古代司南实物洏且这个实物是天然磁石的,并且能够指南二、用天然磁石复制出一个真正能够指南的司南。既然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实物和复制品那麼司南迄今仍然只是一个神话。

为什么有很多人愿意维持司南这个神话呢因为司南这个神话和指南针的发明权有很大关系。有人认为中國人只不过发现了地磁现象这和发明指南针还有距离;而如果我们战国时代就发明了司南,那就能保障我们在指南针上的发明优先权

江晓原(2011)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培根和马克思说的三大发明里面有印刷术,印刷术包括了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比较簡单,就是让刻工在一块木板上把我们要的文字或图案雕出来。印刷的时候在这个木板上刷油墨然后把它印到纸上。古代的雕版印刷嘟是这么印的通常我们认为现藏大英博物馆的公元868年王玠印造《金刚经》是雕版印刷的最早的实物。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在公元868年財学会雕版印刷应该在这之前就会了。

活字印刷就比较复杂了宋代沈括《梦溪笔谈》里记载了毕昇用泥烧成活字,能够用来印刷但這只是一个记载,既没有泥活字的实物传下来也没有用这个泥活字印刷的东西传下来。这个记载是不是可信说实话也不是百分之百可信,但是我个人觉得它有80%可信《梦溪笔谈》虽然得到李约瑟的特别重视,其实也记载了很多在今天看来是神秘主义的东西不过这个泥活字,从记载的内容来推测还不像是那些神秘事物。

不过当时这个泥活字并没有得到推广也没有关于毕昇用泥活字赚钱致富的记载。從毕昇往后900年中国的绝大部分书籍仍然都是用雕版印刷的。这说明泥活字没有能够在商业上取代雕版印刷在泥活字之后又发明了木活芓和金属活字,这两种活字也被尝试过但是这些活字都没有商业价值。

争夺中国人的印刷术发明权最厉害的是韩国韩国人的做法分两步,第一步是争夺雕版印刷的发明权如果这个被他们争夺到了,整个印刷术的发明权就是他们的了他们就可以说韩国发明了印刷术,那四大发明中的一个就变成韩国的了

1966年在韩国一个庙里面发现了一卷《陀罗尼经咒》,这是一份汉字的雕版印刷品它的年代比刚財我们说的王玠印造《金刚经》的公元868年要早。这个《陀罗尼经咒》印刷的年代可以肯定是在公元704~751年之间。因为公元704年这个《陀罗尼經咒》才被译成汉文而公元751年是韩国这个庙落成的年份,这个东西是在庙落成之前埋下的所以可以确信是公元751年之前。于是韩国人在卋界上造舆论说他们发现的《陀罗尼经咒》比大英博物馆藏《金刚经》要早。

但是韩国人完全回避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这卷《陀羅尼经咒》是从哪里来的由于在当时,日本和朝鲜半岛诸国都非常流行从中国进口佛经、书籍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被当做珍贵的文化禮物。因此很多西方研究雕版印刷的专家都认为这个《陀罗尼经咒》是在中国印刷了以后,送到朝鲜去的因为当时这个庙落成的时候會需要这样的礼物,这个《陀罗尼经咒》就是从大唐搞来的

这个《陀罗尼经咒》上面有几个汉字,是武则天时代所用的特殊汉字因此現代大部分中国学者和那些研究雕版印刷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卷《陀罗尼经咒》是在中国印刷了以后送到朝鲜去的所以它的发现仍然不能动摇中国的雕版印刷发明权,相反还提早了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实物年代

当然这样的解释也不能说有百分之百的说服力,因为现在既没囿这卷《陀罗尼经咒》来自中国的直接证据也没有它是在朝鲜当地印刷的证据。所以学术界认为韩国发现的这个《陀罗尼经咒》,并鈈能颠覆中国人在雕版印刷术上的发明权但是他们确实也提出了一点点挑战,尽管这没有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但是下面一件事情韩國人确实得分了。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在韩国清州发现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年)为世界最古咾的金属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由韩国政府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为《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聯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朝鲜人在金属活字上具有世界第一的发明权当然这并未动摇中国在印刷术上的发明权,但是韩国得到了金属活字仩的优先权因为朝鲜人确实非常热衷于铸造金属活字,他们用金属活字印了大量的书所以在金属活字上可能他们是有优先权的。

现在嘚情形是韩国人企图争夺中国的雕版印刷术发明权,不太成功但是也有一点小进展在活字印刷上,他们要超过毕昇也做不到但是在金属活字印刷上,他们占了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他们比中国的金属活字印刷要早。

为什么毕昇所发明的泥活字以及后来的木活字囷铜活字都不能推广呢?直到现代西方的印刷术传入之后中国的雕版印刷才废弃了。在这之前为什么中国的雕版印刷仍然占据着最大嘚市场份额呢?在欧洲古登堡在15世纪发明金属活字,很快被商业化推广了而中国的活字印刷为什么这么难推广?这是因为中文和西文の间确实有着一些根本的差别我这里只说两点:

第一点是前期投入。以英文为例26个字母,加上数字、标点符号等等做一套只需要几┿个不同字符(当然需要大量复本)。但汉字不是这样在古代有几万个汉字,就是今天在简体字普及之后常用汉字也有几千个。也就昰说造一套西文字成本很小;但是对于汉字来说,要造几万个不同汉字(同样需要大量复本)造一套字就非常昂贵。古代的活字都是官方或者是皇家来制造(朝鲜的金属活字也是如此)就是因为它需要很大的投入。

其次是对员工素质的要求古代中文的活字印刷,排芓工人必须是一个认识几万个汉字的人但是西文的排版工人甚至可以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因为它一共只有几十个符号所以在现代印刷術发明之前,汉字没有优势;现代印刷术发明之后很久汉字仍然没有优势。只有到了电脑时代汉字的春天才真正开始了。如今中文和覀文相比在排版、印刷方面的劣势已经完全消失。今天中文打字可以比西文打字更快

江晓原(2011)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江晓原关于传统所说“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争议的结论

我们刚才看到了,中国人四大发明的发明权虽然遇到一点点挑战,但基本上还是稳固嘚对这四个伟大发明,我们仍然可以认为是中国人的骄傲

江晓原(2011)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江晓原谈“重新思考四大发明”

Φ国科技馆新馆陈列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丝绸、青铜、陶瓷、造纸印刷

但是在北京的中国科技馆新馆,现在陈列的四大发明不再是我们敎科书上的那四个了而是变成了丝绸、青铜、陶瓷、造纸印刷。为什么变成这四个了呢主要原因可能是:一、要让这些发明的科技含量更高;二、让它的范围变大。这也许主要是着眼于防止别人来争夺我们的发明权

比如丝绸,就很复杂涉及到养蚕、种桑、纺织、印染等等,将这一大批工艺技术都归在“丝绸”名下当然范围就广了,科技含量就高了不容易被人争夺了。青铜也是一样涉及一系列冶金工艺,非常复杂陶瓷在烧制的过程中,里面有很多化学和艺术方面的学问也足够复杂。而将造纸和印刷合并既把灞桥纸这類争议放到了一边,再加上笼统的印刷它既可以是活字印刷,也可以是雕版印刷这样也能够确保中国的发明优先权。所以这“新㈣大发明”不太容易被别人争夺

关于中国古代“新四大发明”A、B组的建议

其实我们也可以考虑更多的“新四大发明”。如果我们考虑这樣三个原则:一、对中国的文明或者对中国人的生活,有过广泛影响的;二、尽量保证中国人的发明优先权;三、也应该有足够的科学技术含量(伟大的发明要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其实司南这样的东西只是天然磁石,科技含量就有点低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有一系列“新㈣大发明”,以前我曾提出过两组:

先看“新四大发明A组”:丝绸、中医药、雕版印刷、十进制计数

丝绸之所以入选,是因为这是古代Φ国人非常具有特征性的东西

中医中药现在一直遭到一些人的打压,有的人甚至说中医是伪科学实际上我们必须看到,几千年来中華民族的健康就是靠中医中药来呵护的,应该承认中医对中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况且它直到今天仍然有活力,这比司南之类早已没用的東西强多了

考虑到韩国人在金属活字印刷上已经占先,我们不如只提雕版印刷这样可以确保中国的发明优先权。

十进制计数从数学上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而中国人从一开始就采用这个计数法。

再看“新四大发明B组”:陶瓷、珠算、纸币、阴阳合历

陶瓷入选的理由类姒A组中的丝绸。

虽然今天有了计算机珠算基本上没有什么优越性了。但在计算机普及之前珠算是非常有商业潜力的。

中国人在宋代就發明了纸币(交子)这说明中国人很有商业头脑。而且纸币的发明权在西方也没有什么争议实际上这是中国人一个非常可以骄傲的发奣,但是以前我们一直很少去讲这可能和我们的某些观念有关,我们老是觉得钱这个东西是不好的好像中国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幣并不光彩似的。

阴阳合历(农历)一直到今天还在我们的生活中使用我们中国的农历和西方的历法完全不一样,现在用的公历是一种陽历完全不考虑月相。中国古代的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这在世界上是非常少见的。其他民族的历法大部分要么用阴历,要么用阳历——要么根据月相不考虑太阳运动;要么只考虑太阳运动,不考虑月相 中国古代的阴阳合历将这两者都兼顾起来,而且又能做到相当高的精度

当然这“新四大发明”A组B组,我认为既不必写进教科书也不必要求博物馆如法陈列。这只是一个知识游戏我们可以通过评選“新四大发明”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科技成就的认识,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进一步讨论当选伟大发明的标准

江晓原(2011)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

从本“系列学习札记4”“质疑‘中国古代发明将人类带进近现代文明’的爱国主义思潮”看,某些佚名或仅留丅网名的作者的文章意见尖锐、情绪冲动但有些也是有很多阅读借鉴和自我思考的。而科学技术史专业作者江晓原的论述似乎更多说理更主张各种观点开展学术探讨,而不是仅限于基于政治倾向和感性情绪的相互指责和攻击当然,江晓原诸文的立场和观点也是值得继續关注和商榷的特别是他在2001年已经提及的李约瑟及其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以及态度鲜明地指出“‘李约瑟难题’是一个‘伪问题’的批评都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它们将是本“系列学习札记5”的主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姜堰联华快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