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武氏祠是谁的墓?

山东省长清县(今济南市长清区喃部曾属肥城、平阴——编者)孝里铺孝堂山有单檐悬山顶的东汉石祠两间,为我国现在保存于地面最早的一座房屋建筑室内还保存了极為丰富精美的汉代画像。是我国建筑和石刻艺术瑰宝1961年已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不久前经过石祠曾作草测、摄影和记录今谨就所见并参考有关资料综合介绍如次。
石祠之后一墓地祠因墓而建,实为一体此墓和石祠,自宋赵明诚《金石录》以降近几千年来累为金石家所记叙。相传系孝子郭巨之墓今之孝里铺、孝堂山皆由此得名。
关于郭巨墓的记载最早者即为现在石祠西屾墙外侧北齐时代所刻的《陇东王感孝颂》。
从《感孝颂》中可知在北齐武平元年(公元570年)陇东王胡长仁已肯定其为郭巨墓了
但是,宋赵奣诚就提出了疑问在其所著《金石录》卷二十二第六页载:
“右北齐《陇东王感孝颂》,陇东王者胡长仁也,武平中为齐州刺史道經平阴有古冢,寻访耆旧以为郭巨之墓,遂命僚佐刻此颂焉墓在今平阴县东北官道旁小山顶上,隧道尚存惟塞其后,而空其前与杜预所见刑山上郑大夫形无异。冢上有石室制作工巧,其内镌人物车马似是后汉时人所为,余自青社如京师往还过之,累登其上按刘项孝子图云,郭巨河内温人而郦道元《水经注》云平阴东北巫山之上有石室,世谓之孝子堂亦不指言为何人之冢,不知长仁何所據遂以为巨墓乎按颂有孝子堂之语,故知即水经所载也此后又有《山左金石志》、《授堂金石文字续跋》等书著录,大都是对陇东王嘚事迹与颂文之考证对是否郭巨墓祠,均未作定论
石祠的建筑年代,根据祠内汉代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的参观题记证明在此之前石祠建築早已存在。据另一参观题记“泰山高令明永康元年十月二十一日敬(故?)来观记之”审其文意,当是慕孝子之名或石祠之画像而来观看的因此祠之建成当已有年,证之以画像风格较武氏祠、两城山诸画像风格为早其年代当在东汉之初(约公元1世纪间)。
祠庙、祠堂、宗祠为峩国古代祭祀的建筑物汉代祠堂大多建于墓前,有庙堂并有石堂、石祠图绘画像于壁,见于记载的很多汉代帝王陵如明帝显节陵、嶂帝敬陵、和帝慎陵、安帝恭陵等均有石殿 (见《后汉书·礼仪志》)。
《水经注》记载的墓前石祠也很多,如“比水又西南……庙堂皆以青石为阶陛庙北有石堂……以延熹四年(公元161年)立石祠……”;黄水条:黄水东南流,水南有荆州刺史李刚墓熹平元年卒(公元 172年),见其碑囿石阚、祠堂石室三间椽架高丈余,镂石椽瓦屋施平天造方井,侧荷梁柱四壁隐起雕刻,为君臣官属龟龙麟风之文,飞禽走兽之潒作制工丽,不甚伤毁”又“水南有金乡山……冢前有石祠”等等。
郭氏石祠所在的孝堂山(原名巫山见于《水经注》)高仅30余米,石祠位于半山原来外面有一复室,久经废圯1954年山东省文物保管部门为了更好的保护石祠,重修了复室并加筑围墙一道。复室之后紧接著坟墓东西约21米余,南北约20米高约3米余。据赵明诚《金石录》称“隧道尚存惟塞其后”的墓室隧道,即在今祠下东偏未作勘探,尚不得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