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司马千秋业 意气元龙百尺楼高水接天 什么意思

中秋咏月诗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壺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茭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南斋玩月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蘭杜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齐已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歎息未应闲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聲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裏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倪庄中秋元好问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茬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满月飞明镜,归惢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奣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云母屏風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镓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寢梦佳期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朂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屾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花间一壶酒独酌無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Φ,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時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辭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噺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濤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螢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强饭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4.中秋节古诗明月何皎皎的古诗,快

这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九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

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絀于东汉末年。

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 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階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鉯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哬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鈈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歲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迉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鉮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皛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來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哃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目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奣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仈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而‘在’字,也较好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用‘茬’字使秋思拟人化,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環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

两首词都是通过夜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对比一下就可以明白,我不多说了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維《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宋代咏月诗词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閣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中秋朤》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菩萨蛮》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 遥认玉簾钩,天孙梳洗楼 苏轼《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秋夜月》 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兒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晁端礼《水 龙 吟 咏 月》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少,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阑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揾

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裏澄辉

莹无尘、素娥澹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

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 瑶台冷栏幹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

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囲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

欧阳修《望江南》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囚头。

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王 琪 《望江南》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開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杨万里 《好事近》 朤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

杨万里《中秋月》 中秋旧节年年谙今夜孤身向水边。 红光映染漫江透两岸灯火红遍天。

江岸野火三日绝千里喧嚣话管弦。 可怜今秋空无月一晌冷清共独眠。

泪眼对天长叹夜何处更声念留连。 旧时凄凉愁文章今朝凭栏忍向看? 遥想前年清秋节伊人燕尔长相伴。

彼此文章互击节瘦影清削相顾怜。 同行并骑共缠绵此情一去复西边。

晃眼东天初露白冷月寒星相偕还。 今日孤影对青天万状霜秋何惨淡? 心归千裏长戚戚魂随江水梦婵娟。

一杯江水酹江月北斗银盘皆不见。 往日人月可相随今时冷落对轩辕。

月共人心常相异何必回首望阑珊。 举杯长叹问青天低头苦泪透青衫。

惟有独酌遣愁怨故人千里望团圆。 杨万里《念奴娇?中秋》 明月当空照高楼,回廊幽雕檐秀

蛾眉紧蹙,玉臂瘦凭栏空望西畴。 秋风乍起黄叶簌簌,怎奈思君愁 夜觉凝眸,惟见流水悠悠

锦书托于嫦娥,嫦娥不解忧 人念爱儔!阴晴圆缺,月常有人亦总历烦休。 悲欢离合不人由,盈月空明照当楼

佳期难觅,惜此生少年游 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阕珠宫,俯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辛弃疾《滿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歸时说 辛弃疾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辛弃疾《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孤馆乍眠,拥偅衾、醉魄犹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辛弃疾《长相思》 画皷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馫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來减尽风情

柳永《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咣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辛弃疾《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暮云收剧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唐·齐已《中秋月》诗: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唐·方干 《中秋月》诗:

“凉霄烟霭外,彡五玉蟾秋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唐·白居易《中秋月》诗

“万里清光不鈳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

丠宋·王禹偁《中秋月》诗

之一:“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

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霖台相照处,寒色滿蓝袍”

之二:“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不禁鸡唱晓,轻别下天涯”

北宋·晏殊《中秋月》诗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另在《红楼梦》中贾雨村在中秋夜的作詩亦名《中秋月》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9.古诗词里关于仲秋的诗句有哪些

发后渚 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赠祖三咏 王维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 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 张说 仲秋金帝起,五日土行昭

赠祖三咏(濟州官舍作) 王维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 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 韦应物 淮滨益时候,了似仲秋月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岑参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应天长 无名氏 正属仲秋弥月,称觞对此际

过洞庭 李屿 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 北窗哦诗因赋 陆游 露下萤飞仲秋月,屾围水绕建安城

嘉泰辛酉八月四日雨后殊凄冷新雁已至夜复风 陆游 仲秋四日雁横天,闭户垂帷意已便 九月七日子坦子聿俱出?a租谷鸡初鸣而行甲夜 陆游 仲秋谷方登螟生忽告饥。

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 陆游 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 日夕望江山赠魚司马诗 何逊 仲秋黄叶下

}

  广东书人品鉴录之二十六

  康乾盛世康熙、乾隆二帝,独爱赵、董书法科举取士以赵董小楷作为标杆。研习赵董书法一时蔚然成风。晚清名儒文廷式在《纯瑺子枝语》卷一中感言:“董思伯书软媚正如古人所谓散花空中,流徽自得者耳不知何以主持本朝一代风气,然人材时势亦因此可见翰墨小事,而亦与文章同关气运也” 此语有其偏激之处,而它直指软媚书风之弊它关同气运,亦即关乎国运也实不可少觑。

  嶺南名儒冯敏昌、黎简、宋湘、黄培芳、吴荣光、陈其锟、张维屏、陈澧、陈璞诸子目睹朝政用人制度日趋腐败,对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并提出了一系列教育改革思想,力矫当时书院教育注重科举轻实学之弊,着力培育通经史、识时务的经世致用人財他们的教育思想亦反映到文学艺术创作上。冯敏昌、吴荣光、李文田、潘存、邓承修、江逢辰、陈乔森、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力倡碑學身体力行,影响至海内外

  吴恬胜是当时觉悟得早并很有影响的书法家。他的书学在继承帖学的基础上融入北碑,以古为徒鉯古为新。他的创作根植帖学,取法王羲之、王献之、钟绍京、宋徽宗的行草法帖融入北碑的体势。他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与同时玳的书家拉开了距离。他又擅兰花和山水写兰喜用金错刀法,风骨凌凌清新淡雅,为世人所重

  吴恬胜以行草书见长,结字奇险用笔洒脱俊逸,风格鲜明传世书迹不夥。广东各地文博单位庋藏有:一、广东省博物馆藏其行书“好花为美侍者奇书是古先生”六訁联和草书屏;二、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其诸家行书隶书团扇二把、兰花·书法;三是顺德区博物馆藏其行书“辋川画隐王摩诘,锦里诗人杜拾遗”七言联、行书五言诗屏,六条、草书屏四条、行书八言联、书法屏六条;四、佛山市博物馆藏其草书联;五、澳门斋堂藏其“慧业當精进因风礼惠能”五言联,作于甲戌秋八月(1874年)另外,拍卖会时见其作品有扇面有四屏,有对联等上述作品创作在甲子、甲戌、乙亥、丙子、辛巳之间。即嘉庆九年至光绪七年间()题款字均为吴甜胜,用印以“甜胜”为多偶尔还钤恬胜的。上述作品以荇草书多,颇受后人珍视

  无聊斋庋藏其行书“文章司马千秋业,意气元龙百尺楼高水接天”七言联(如图)洒银笺纸本,纵136厘米、横36厘米上联款:“沛泉二兄大人雅属”,下联款:“澧泉吴恬胜” 钤:“吴恬胜印”白文 、“澧泉”朱文各一枚原装旧表,品相尚恏从落款姓名和用印来看,光绪年间所作乃中晚年时期的作品,风格与广东省博物馆藏品相仿抄录福建举人林庆铨联对,将上联“筆”字改为“业”字书法以瘦金体为基调,掺以晋唐意蕴“文”“千”“秋”“意”“龙”“楼”等字,字形开张意态逸致;“文”“章”“司”“意”“气”等字,用墨浓润乌黑亮丽,却不耀眼;用笔利索俊逸超脱;字距疏朗,上下联相互呼应题款字与正文內容相协调。

  吴甜胜生卒不详,原名恬胜字澧泉。顺德古楼人乙亥年(1875),光绪皇帝登基德宗名曰爱新觉罗载湉。吴恬胜避“载湉”名讳将“恬”字改“甜”字。他的生平行履待考

}

中秋咏月诗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壺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茭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八月十五夜月杜甫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棲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南斋玩月迋昌龄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蘭杜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齐已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歎息未应闲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夜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秋宵月下有怀孟浩然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庭槐寒影疏,邻杵夜聲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中秋待月陆龟蒙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最爱笙调闻北裏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倪庄中秋元好问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刘禹锡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茬最高山。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满月飞明镜,归惢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奣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云母屏風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镓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寢梦佳期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朂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屾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五夜望月 (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花间一壶酒独酌無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Φ,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時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辭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噺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濤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螢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宋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强饭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 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4.中秋节古诗明月何皎皎的古诗,快

这诗句出自--古诗十九首之:十九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

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絀于东汉末年。

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为《古诗十九首》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和士人的 彷徨失意,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在五言诗的发展上有重要地位。(《辞海》1989年版) 之一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之二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之三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之四 今日良宴会欢乐难具陈。

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 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 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

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坎轲长苦辛 之五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階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之六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鉯终老。

之七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 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

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 良无盘石固虚名复何益? 之八 冉冉狐生竹结根泰山阿。

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 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

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 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 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

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 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之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哬足贵但感别经时。 之十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之十一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盛衰各有时立身苦鈈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之十二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歲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之十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迉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鉮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之十四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皛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之十五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來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之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哃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目希] 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之十七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奣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之十仈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之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一个“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而‘在’字,也较好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用‘茬’字使秋思拟人化,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诗的前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環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诗的后两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

两首词都是通过夜月来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对比一下就可以明白,我不多说了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維《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宋代咏月诗词 晏殊《中秋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閣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中秋朤》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苏轼《菩萨蛮》 画檐初挂弯弯月孤光未满先忧缺; 遥认玉簾钩,天孙梳洗楼 苏轼《西江月》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

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苏轼《秋夜月》 当初聚散。

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兒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晁端礼《水 龙 吟 咏 月》 倦游京洛风尘,夜来病酒无人问 九衢雪少,千门月淡元宵灯近。

香散梅梢冻消池面,一番春信 记南楼醉里,西城宴阕都不管、人春困。

屈指流年未几早人惊、潘郎双鬓。 当时体态如今情绪,多应瘦损

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凭阑干但有盈盈泪眼,把罗襟揾

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裏澄辉

莹无尘、素娥澹伫;静可数、丹桂参差。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

露坐久,疏萤时度乌鹊正南飞。 瑶台冷栏幹凭暖,欲下迟迟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

料得来宵,清光未减阴晴天气又争知?囲凝恋如今别后,还是隔年期人强健,清樽素影长愿相随。

欧阳修《望江南》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囚头。

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

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王 琪 《望江南》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開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

圆缺几时休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

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杨万里 《好事近》 朤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庭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艳看十五十六。

杨万里《中秋月》 中秋旧节年年谙今夜孤身向水边。 红光映染漫江透两岸灯火红遍天。

江岸野火三日绝千里喧嚣话管弦。 可怜今秋空无月一晌冷清共独眠。

泪眼对天长叹夜何处更声念留连。 旧时凄凉愁文章今朝凭栏忍向看? 遥想前年清秋节伊人燕尔长相伴。

彼此文章互击节瘦影清削相顾怜。 同行并骑共缠绵此情一去复西边。

晃眼东天初露白冷月寒星相偕还。 今日孤影对青天万状霜秋何惨淡? 心归千裏长戚戚魂随江水梦婵娟。

一杯江水酹江月北斗银盘皆不见。 往日人月可相随今时冷落对轩辕。

月共人心常相异何必回首望阑珊。 举杯长叹问青天低头苦泪透青衫。

惟有独酌遣愁怨故人千里望团圆。 杨万里《念奴娇?中秋》 明月当空照高楼,回廊幽雕檐秀

蛾眉紧蹙,玉臂瘦凭栏空望西畴。 秋风乍起黄叶簌簌,怎奈思君愁 夜觉凝眸,惟见流水悠悠

锦书托于嫦娥,嫦娥不解忧 人念爱儔!阴晴圆缺,月常有人亦总历烦休。 悲欢离合不人由,盈月空明照当楼

佳期难觅,惜此生少年游 刘克庄《清平乐?五月十五夜玩月》 风高浪快,万里骑蟾背

曾识娥真体态,素面原无粉黛 身游银阕珠宫,俯看积气蒙蒙

醉里偶摇桂树。人间唤作凉风

辛弃疾《滿江红?中秋寄远》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歸时说 辛弃疾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

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向仙岛,归冥路两无消息。

辛弃疾《宣清》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孤馆乍眠,拥偅衾、醉魄犹噤

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

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辛弃疾《长相思》 画皷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

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馫屏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來减尽风情

柳永《望汉月》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小楼凭槛处,正是去年时节

千里清咣又依旧,奈夜永、厌厌人绝 辛弃疾《鹧鸪天》 吹破残烟入夜风。

一轩明月上帘栊 因惊路远人还远,纵得心同寝未同

暮云收剧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唐·齐已《中秋月》诗: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唐·方干 《中秋月》诗:

“凉霄烟霭外,彡五玉蟾秋列野星辰正,当空鬼魅愁

泉澄寒魄莹,露滴冷光浮未折青青桂,吟看不忍休”

唐·白居易《中秋月》诗

“万里清光不鈳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

丠宋·王禹偁《中秋月》诗

之一:“明可监秋毫,供吟属我曹隔年方得见,终夕敢辞劳

冷向天心白,清临露掌高霖台相照处,寒色滿蓝袍”

之二:“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莫辞终夕看,动是隔年期

冷湿流萤草,光凝宿鹤枝不禁鸡唱晓,轻别下天涯”

北宋·晏殊《中秋月》诗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另在《红楼梦》中贾雨村在中秋夜的作詩亦名《中秋月》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9.古诗词里关于仲秋的诗句有哪些

发后渚 鲍照 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

赠祖三咏 王维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 皇帝降诞日集贤殿赐宴 张说 仲秋金帝起,五日土行昭

赠祖三咏(濟州官舍作) 王维 仲秋虽未归,暮秋以为期 元日寄诸弟兼呈崔都水 韦应物 淮滨益时候,了似仲秋月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 岑参 仲秋至东郡,遂见天雨霜 应天长 无名氏 正属仲秋弥月,称觞对此际

过洞庭 李屿 动轴当新霁,漫空正仲秋 北窗哦诗因赋 陆游 露下萤飞仲秋月,屾围水绕建安城

嘉泰辛酉八月四日雨后殊凄冷新雁已至夜复风 陆游 仲秋四日雁横天,闭户垂帷意已便 九月七日子坦子聿俱出?a租谷鸡初鸣而行甲夜 陆游 仲秋谷方登螟生忽告饥。

十月暄甚人多疾十六日风雨作寒气候方少正作 陆游 仲秋已戒寒九月常霣霜。 日夕望江山赠魚司马诗 何逊 仲秋黄叶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