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新区房价32度魔卡还有个名称

镇江市丹徒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机构名称:镇江市丹徒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联系电话:8公司地址:镇江市丹徒新区工业园区盛园路91号官方网站:暂无
最后更新:
见证取样、主体结构、钢结构
备案检测中的环境检测、节能检测、水电检测、市政检测、墙体材料、饰面砖板、防水材料、门窗等项目。
丹徒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于1996年元月份成立,是丹徒区建设局直属事业单位。1996年12月通过江苏省技术监督局组织的计量认证,并取得了省建设厅核发的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资质证书。
中心下设业务室、检测一室、检测二室和检测三室。经过十多年来的发展,中心现有检测场所面积3000多平方米,拥有各类检验仪器设备200余台(套),现有各类人员3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5名、工程师6名。
中心的基本任务是承担建设工程、建筑产品及有关工程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并配合镇江市丹徒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承担本区范围内的工程质量监督抽测任务。目前通过计量认证的项目参数共56项261个参数,检测资质包括见证取样、主体结构、钢结构以及备案检测中的环境检测、节能检测、水电检测、市政检测、墙体材料、饰面砖板、防水材料、门窗等项目。
日,我中心位于丹徒新区工业园的新检测大楼开工建设,日正式迁至在新大楼办公。当年完成检测产值460万元,检测收费420万元。
2008年2月,中心被省建设厅授予&年度先进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2007年度信用等级A级工程质量检测机构&。
联系电话:
检测问题解答帮助丹徒区_江苏镇江丹徒区邮编区号人口面积查询
江苏镇江丹徒区
更新时间:
行政代码:321112身份证前6位:321112长途区号:0511 邮政编码:212000隶属政区:行政级别:市辖区 车牌号码:苏L辖区面积:611km2人口数量:约37万人人口密度:606人/km2 行政区划:
丹徒区相关查询:
29km2  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位于镇江东郊,南与大港港口隔江相望,北与扬州邗江区相连接。全镇总面积29平方公里,1176公顷耕地,19703人,辖6个行政村、1个居……
50.7km2  辛丰镇位于镇江市东郊,丹徒四大经济板块之一的“丹徒星火技术密集区”。镇域面积 50.7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和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2万人。辛丰历……
82.96km2  谷阳镇:位于镇江市南部,东临京杭大运河,南邻上党镇,西依十里长山,北靠名城镇江,丹徒区政府所在地。总面积82.96平方公里,耕地2295公顷,集镇面积3……
71.7km2  丹徒县辖镇。1949年建上党区,1957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0年改镇。位于镇江市区南郊,距市区17公里。面积71.7平方公……
  宝堰镇交通便捷,扬溧高速纵贯全境,距济宁高速公路14公里、距104国道和312国道20公里、距南京禄口机场50公里、距镇江大港港口42公里,通济河、胜利……
101.3km2  高资镇地处长江下游宁镇山脉末端,南倚群山,北枕长江,是江苏省著名侨乡,也是全国重点镇。全镇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总人口4.2万人,辖12个村民委员会……
45km2  丹徒县辖乡。1957年建世业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位于镇江市区西,四面环江,距市区15公里。面积45平方公里,人口1.4万。北有九龙大……
   丹徒区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镇江市区周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9°15′-119°45′,北纬31°15′-32°16′。东、北分别与扬中、扬州、仪征隔江相望,东南邻丹阳,南连金坛,西接句容。面积611方千米。2004年底,总人口36.11万人。
    区人民政府驻谷阳镇,邮编:212001。代码:321112。区号:0511。拼音:Dantu Qu。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延茅山余脉,中为宁镇山脉,岗峦起伏,多级阶地;东、北沿圩区坦荡,地貌大致可分为低山丘陵、河流阶地、丘间谷地和冲积平原四大类型。
  行政区划
    丹徒区辖7个镇:高桥镇、辛丰镇、谷阳镇、上党镇、宝堰镇、高资镇、世业镇。
  历史沿革
    西周称“宜”,春秋时属吴国,名朱方。吴亡属越,越亡属楚,更名谷阳。秦时置县,属会稽郡。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改谷阳为丹徒。三国吴嘉禾三年(公元234年)改名武进,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复名丹徒。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丹徒入延陵,唐高祖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复丹徒。后历朝均以丹徒名县。民国十七年(1928)七月,改名镇江县。
    1949年解放后,划城区及近郊为镇江市,农村为丹徒县,1958年7月撤县并入镇江市,1962年3月市县分置,恢复丹徒县建制至今。中国0丹徒县委员会、丹徒县人民政府均驻镇江市区。建国后,丹徒隶属镇江地区(专区),1983年实行市管县后,属镇江市。(摘自“丹徒区政府网站”)
    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24号):撤销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以原丹徒县的行政区域为丹徒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谷阳镇。 原丹徒县人民政府驻镇江市润州区,邮政编码212001。
    1999年1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民政厅、镇江市人民政府批复,荣炳乡、三山乡、西麓乡、世业乡撤乡设镇。年底全县设镇15个,乡2个,村民委员会259个,居民委员会7个。
    2000年,丹徒县辖15个镇、2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75973人,其中: 姚桥镇 25072 石桥镇 20837 大路镇 29812 高桥镇 21187 丁岗镇 20789 辛丰镇 32958 黄墟镇 22896 三山镇 20651 西麓镇 19430 上党镇 30491 上会镇 25107 宝堰镇 24685 荣炳镇 19104 高资镇 26553 世业镇 12224 江心乡 7892 石马乡 16285 
    ?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同意:(1)将高资镇、石马镇合并为高资镇,实行镇管村制度,镇政府驻高资。区划调整后,高资镇行政区域136.05平方千米,人口为4.2万人,辖2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2)将姚桥镇、石桥镇合并为姚桥镇,镇政府驻姚桥。区划调整后,姚桥镇行政区域56平方千米,人口为4.66万人,辖37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3)将西麓镇、三山镇合并入谷阳镇,镇政府驻谷阳。区划调整后,谷阳镇行政区域81.89平方千米,人口为3.3万人,辖2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
    2003年行政区划一览(根据江苏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码整理)
    姚桥镇 辖:村委会(姚镇、漕丰、仲家、大东、东川、石桥、红光、上社、茂华、镇一、王庄、迎东、迎北、迎中、迎新、迎南、漕红、三桥、伏元、晓云、东华山、新华、庄基、儒里、建新、殷家、爵家、百乐)。
    大路镇 辖:村委会(大路、小港、宗张、西戴、东岳、薛港、武桥、照临、长征)。
    丁岗镇 辖:村委会(平昌、南朱、章村、丁岗、晒里、桑村、前岗、华墅、葛村、留村、纪庄、饶巷、严家)。
    高桥镇 辖:村委会(安丰、高桥、镇扬、康泰、乾德、新顺、四方桥、柳州)。
    江心镇 辖:村委会(五套、益平、五墩)。
    辛丰镇 辖:村委会(辛桥、华村、下方、东街、石城、辛丰、于南、庄泉、东彪、基冯、南岗、魏村、黄泥、湖马)。
    黄墟镇 辖:村委会(黄墟、德胜、山北、北於、土门、龙山、河达、中心、民治、星棋)。
    谷阳镇 辖:村委会(长山、谷阳、西麓、光明、湖滨、黄序、徐庄、镇南、后北、东湖、陆村、张巷、千里、姚庄、站岗、驸马庄、缪家甸、诈输)。
    上党镇 辖:村委会(上党、金河、莱村、东贪、东沛、古洞、五塘、墅山、槐荫、洞涵、坞庄)。
    上会镇 辖:村委会(薛村、上会、盘荣、枫庄、东滨、陶巷、高陵、合偶、郦庄、其益、元庄、丰城、东会)。
    宝堰镇 辖:村委会(鲁溪、徐巷、南宫、团结、宝堰、前隍)。
    荣炳镇 辖:村委会(高庄、蒲圩、胜利、曲阳、曙光)。
    高资镇 辖:村委会(唐驾庄、陈丰、西斛、巫岗、厚固、石马、水台、沿河、勤丰、正东、高资、营江、营春、红峰、巢凰、炭渚、石头岗、朝丰、东方桥)。
    世业镇 辖:村委会(兴隆、东大坝、世业、卫星、先锋)。
    2004年底行政区划一览:辖14个镇:谷阳镇、世业镇、宝堰镇、大路镇、丁岗镇、姚桥镇、上党镇、高桥镇、辛丰镇、黄墟镇、荣炳镇、江心镇、上会镇、高资镇。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电子版》整理)
    姚桥镇 面积 55.88平方千米,人口42661人。  大路镇 面积 17.50平方千米,人口28076人。
    丁岗镇 面积 40.00平方千米,人口20258人。  高桥镇 面积 29.07平方千米,人口19706人。
    江心镇 面积 16.01平方千米,人口 8199人。  辛丰镇 面积 50.70平方千米,人口32632人。
    黄墟镇 面积 40.20平方千米,人口21494人。  谷阳镇 面积 82.96平方千米,人口40355人。
    上党镇 面积 78.00平方千米,人口28145人。  上会镇 面积 57.60平方千米,人口24125人。
    宝堰镇 面积 40.19平方千米,人口23546人。  荣炳镇 面积 40.50平方千米,人口20385人。
    高资镇 面积100.52平方千米,人口41611人。  世业镇 面积 29.30平方千米,人口13883人。
    2005年,丹徒区由14个镇调整为7个镇:保留世业镇、高资镇、谷阳镇,撤销江心镇、高桥镇,合并设立高桥镇,镇政府驻地为高桥镇;撤销黄墟镇、辛丰镇,合并设立辛丰镇,镇政府驻地辛丰镇;撤销荣炳镇、宝堰镇,合并设立宝堰镇,镇政府驻地宝堰镇;撤销上会镇、上党镇,合并设立上党镇,镇政府驻地为上党镇。调整后各镇平均面积87.32平方千米,人口3.84万人。此外,大路镇、姚桥镇、丁岗镇划归京口区管辖,并委托镇江新区管理。
  全国与丹徒区面积相同的有:
镇江行政区划:
热门城市地名查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镇江市丹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9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20 &&
镇江市丹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镇江市丹徒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镇江市丹徒区人民政府二○一六年一月 序言“十三五”时期(2016年-2020年)是丹徒抢抓长江经济带、“”、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机遇,实现更高水平小康,向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本纲要主要明确“十三五”期间丹徒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举措,是丹徒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区各部门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和实施各类规划、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 目录第一章立足基础把握“十三五”发展宏观环境 1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 1第二节“十三五”期间面临的发展环境 6第二章整体布局规划“十三五”发展愿景与目标 9第一节指导思想 9第二节发展理念 9第三节总体目标 11第三章科学发展加快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14第一节构建高端化制造业体系 14第二节发展特色化现代服务业 18第三节提升都市农业发展水平 21第四章科技驱动着力构建创新发展先行区 24第一节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24第二节打造科教人才高地 26第三节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7第五章统筹布局全面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 29第一节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 29第二节构建健康有序的空间格局 30第三节加快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33第四节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35第五节完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 36第六章绿色引领综合构筑生态文明新优势 38第一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8第二节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40第三节推动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41第七章和谐发展确保社会事业稳步提升 43第一节完善就业和劳动者收入的保障体系 43第二节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44第三节深化“平安丹徒”、“法治丹徒”建设 46第八章狠抓关键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开放 49第一节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49第二节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50第九章强化保障确保规划实施落到实处 53第一节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 53第二节强化项目支撑 54第三节强化规划实施协同机制 55第四节强化规划监督评估 55附件1:“十三五”丹徒区镇(园区、街道)规划定位与目标 57附件2:“十三五”规划指标体系 63附件3:“十三五”时期重点建设项目表 81
“十二五”时期丹徒区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目标,以实施“六化联动”战略为主抓手,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第一节“十二五”发展成就——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3亿元,年均增长12.5%,持续保持中高速稳定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15万元,年均增长9.2%;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7亿元,是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1.9倍;财政收入进一步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20.3%。招商引资工作扎实推进,“十二五”期间共落户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28个,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60个,北汽等一批重大项目落户丹徒。——转型升级成效凸显。“十二五”期间,丹徒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成长,科研实力不断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从“十一五”末的6.0:58.3:35.7调整至“十二五”末的5.9:52.1:42,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高6.3个百分点4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1.2%。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2.05%,较2010年提高了0.62个百分点。截至2015年全区引进国家“千人计划”7人,新增省“双创计划”13人,市“331计划”40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1590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五年内,累计投入城建资金619亿元,建成区面积从12平方公里扩大到22.3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56.5%。功能齐备、布局合理的生态宜居新城进一步彰显,大学城、汽车城建设加速推进,生态科技新城建设启动。宜城大道一期、谷阳大道东延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如期竣工,高校园区配套路网建设有序推进,对谏辛线、上伏线、宝春线等县、乡道路实施改造,城乡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加强城乡环境整治管理,矿山整治、水气环境治理等一批重点工程取得实效——民生事业加速改善。“十二五”期间丹徒区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1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112元,年均增长10.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84元,年均增长11.9%。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城乡低保标准大幅提高,保障层次不断提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三大保险覆盖率均达98%以上,城乡居保覆盖率达99.8%,在全市率先实现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创成“江苏省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和“江苏省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区”。实施“健康镇江、幸福丹徒”活动,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素质。2万余名失地农民进基保、超200万平米安置房建设等一批群众关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MBA论文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万以下城市人口增长数占全省城镇人口增长总数的39;第二阶段:全省城市化进程处于放慢并导致转型的酝酿;第三阶段:江苏城市的工业职能和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目前,从总体来看,江苏中心城市的区域作用显著;MBA论文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江苏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按地级以上城市计,;4.6城市化对丹徒新区的意
MBA论文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万以下城市人口增长数占全省城镇人口增长总数的39%,反映我省城市化自下而上的过程。
第二阶段:全省城市化进程处于放慢并导致转型的酝酿期。从城市化的空间差异看、沿江地区稳步发展,沿海地区发展减缓。一方面沿江地区小城镇建设不断发展,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另一方面,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苏南城市抓住全国对外开放重心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转移的机遇,积极呼应浦东开发,主动接受浦东辐射,开始兴办开发区,寻找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南京、无锡、南通、扬州等市兴办了国家级或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特别是昆山自费工业开发区的建立,既走出了江苏开发区的“昆山模式”,又促进了江苏城市建设的又一个飞跃。以“昆山模式”为特色的开发区的建立,推动了全省的城市建设,呈现出小城市向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的趋势,预示着全省工业化、城市化新阶段的到来。而淮海地区却因信息、交通、资金、观念等各方面条件限制,与沿江地区城市化差距再度拉大。从不同规模等级城镇对城市化发展的贡献分析。20万以下城市人口增长数占全省城镇人口增长总数的68.2%,这个阶段的城市化道路是以小城镇发展为主。
第三阶段:江苏城市的工业职能和第三产业的服务功能得到加强。外向型经济加速提高,利用外资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以提高建设质量和水平为重点,直接利用外资和其他方式利用外资并重的新的发展时期,利用外资已成为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换的催化剂,以及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推进器。由此增强了各市的经济实力,尤其是沿江城市,为与国际经济接轨,纷纷提出建设国际性城市、在向外延稳步扩展的同时,强调挖掘内涵。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的老城区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特大城市显示出强劲发展势头、100万以上城市人口增长数占全省城镇人口增长总数的33.5%。小城镇仍然是江苏城市化进程中的力军,20万人以下城镇人口增长数占全省城镇人口增长总数的4.9%。淮海地区城市化水平逐步上升。并且根据城镇发展与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区域经济的需要,江苏设立了泰州、宿迁两个设地级市。
目前,从总体来看,江苏中心城市的区域作用显著。南京、无锡、苏州、常州4个市的平均社会经济实力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并超过中心城市在全省的平均水平。城镇空间分布开始向网络化发展,南通、镇江、扬州、泰州4个市的发展和区域整体发展大体一致,其中南通、泰州的中心城市发展水平稍领先于本区域的发展水平,表明这些中心城市所在区域的城市化已开始由低水平均衡向不均衡演化。徐州、连云港、淮阴、宿迁、盐城5个市发展欠佳,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滞后,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不够显著,区域城市化处于低水平的均衡阶段。
MBA论文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中心城市的空间分布不平衡,按地级以上城市计,沿江地区有8个地级市,淮海地区5个。从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要求,淮海地区仅1个50万人以上城市,也很不平衡。
4.6城市化对丹徒新区的意义
目前,全国上下,从中央到地方,各省、区、市等都对城市化进程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中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江苏省根据本省的人口密度大,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水平,苏南苏北区域差异大等省情,提出了江苏省的城市化发展方针:“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积极合理地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养重点中心镇,全面提高城镇发展质量”。同时制定了全省的城市化发展目标:到2005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其中,沿江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45%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达到55%以上,淮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35%以上。到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其中,沿江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有条件的地区达到60%以上:淮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达到42%以上。形成“三圈五轴”(“三圈”是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五轴”是沪宁城镇发展轴、宁通城镇发展轴、徐连城镇发展轴、连通城镇发展轴、新宜城镇发展轴)的城市发展体系,达到城市设施完善配套,交通便捷,通讯通畅,环境优美,生活舒适,社会文明。
各级政府机关针对城市亿提出的方向、方式、目标等对丹徒区进行城市化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镇江市的城市化发展基本思路和总体战略目标,丹徒区作为镇江市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服从于镇江的总体规划要求,作为丹徒区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基本思路和出发点。
通过对全国、省、市城市化的分析,丹徒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积极推进,认真做好城市化进程的规划避免缺乏超前的认识和统一规划现象的发生;要进行有关政策的研究、制定,要对各产业进行分析,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调整好产业结构,努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要进一步扩大城市的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切实提高本区城市化的水平。
MBA论文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5丹徒新区的区情分析
5.1丹徒新区的基本情况
丹徒区原为丹徒县,隶属于镇江市。原丹徒县环绕着镇江市,是江南历史悠久的古县之一,县治原设于丹徒,后迁镇江,与镇江市同城。
改革开放以来,丹徒的经济迅猛发展,丹徒已经成为江苏省首批“小康县”、“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市)”。由于历史的原因,丹徒县治一直位于镇江市市区,受到了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约,因而没能形成自己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全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为加大镇江市城市化的发展和促进丹徒县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江苏省政府对丹徒县进行了“撤县建区”的行政区划调整。
1995年,开始规划建设丹徒新区,经有关专家多次现场勘察和反复讨论研究、论证比较,最终确定丹徒新区位于镇江市南9公里,312国道以南,沪宁高速公路镇江支线以西,建设中的润扬大桥连线以东,谷阳镇以北,规划面积约lO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9度15分一一119度45分,北纬3l度49分一一32度16分。丹徒新区的选址有六个方面优势:一是临近镇江市区,可接纳镇江市区从经济和人口上的幅射和转移;二是新区在全县地理位置适中,处于全县行政区域的几何中心;三是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可节约大量的工程地基投资:四是新区自然景观丰富,有水库、山体可资利用;五是交通优势明显,通过高速公路等大交通可进一步增强与外部的沟通:六是符合镇江市总体规划,有利于新区规划审批、协调与市有关部门的矛盾。
丹徒“撤县建区”以来,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克服困难,抓住机遇,以开明的思想、开放的政策、开拓性的工作,开发技术新区,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1)2003年全区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0亿元,财政收入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34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300元。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农业经济稳步发展。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成效显著,新产品销售收入达7.2亿元;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销售收入达11亿元,利税2亿元。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等正形成新的亮点。2)行政中心1998年开工建设,l999年l2月28日全面启动。到2003年底为止,已完成道路建设19.8公里,铺设各类管线60公里。政府行政中心办公区建设已基本完成。丹徒区高级中学,建筑面积7.3万M2,用地260亩,总投资1.2亿元:铭基市场一期工程,建筑面24
MBA论文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积8.0万M2,投资1.5亿元,已初步建成;丹徒新区医院,建筑面积3,6万M2,投资4000万元;十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已全面动工,2004年将建成标准厂房3万M2。截止到2003年底,新区已完成各类建设面积近40万平方米,完成总投资达l6亿元人民币。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以第三产业为发展,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气息的现代化花园城市己初步成型,成了丹徒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了更好实现丹徒新区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笔者认为大力促进丹徒新区的城市化发展,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对丹徒区的经济快速拉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我对丹徒区区情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有关城市化发展的规划理论,对丹徒区的城市化发展战略进行专题研究,以期解决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问题。
5.2丹徒新区的发展优势
1)镇江市区的区位优势
丹徒区地理位置与镇江市区相联,为镇江市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地缘环境,丹徒区既是镇江市现代化建设先行区和重要经济增长极,又是镇江主城入口和产业扩散的首选地区,未来将是镇江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镇江市对外交通门户、生态保护网架、产业基地、休闲旅游和生活居住的主要功能。
为了适应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经济区域的发展,镇江主城区发展整体南移,镇江主城区新增南徐新城、谷阳新城(即丹徒新区)两个副中心,城市发展方向由原来沿江“一”字型发展调整为“T”字型发展。形成基础产业由东西冀展开,行政、生活、居住及高新技术产业向南拓展的发展态势,随着南徐新城的倔起和檀山路的完工,丹徒新区与镇江主城融为一体的步伐明显加快。丹徒新区在镇江所属区县中比较优势明显,因此丹徒新区要抓住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主动适应镇江城市发展战略的调整,积极呼应镇江,接轨镇江,服务镇江,把新区建成投资者的福地,居住者的天堂。
2)交通区位优势
镇江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港口、工贸城市,是江苏重要的交通枢纽,因而丹徒新区具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丹徒新区陆路、水路、铁路交通网络齐全。陆路有贯穿新区东西的沪宁高速及312国道,沪宁高速镇江支线,沿江公路,通往市区的引资大道和檀山路,贯穿新区南北的润扬大桥南接线,即将开工建设的有海溧高速(沪宁一宁杭一宁通高速连接线)和沿江高速。铁路有京沪铁路,以及即将
MBA论文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实施的沪宁高速铁路及站点。水路西有龙门港,东有大港港口,是长江下游的重要水路运输地。即将竣工通气的“西气东输”工程也贯穿新区。这些良好的对外交通条件使丹徒新区交通区位优势进一步突显,势必会对新区城市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3)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优势
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以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10.4%的人口,创造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24.5%的财政收入,28.5%的进出口总额。“长三角”已成为中国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已成为新一轮中国经济巨轮的领航者。丹徒新区必须抓住全国对外开放的重心向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转移的机遇,积极呼应浦东开发,主动接受浦东辐射,加入“长三角”经济板块,加快城市化的发展。
4)自然生态环境优势
丹徒新区北有南山风景为背景西有驸马山和十里长山、南有谷阳湖,可谓绿水青山,乌语花香,是建设宜人居住区的极佳境地。因此,丹徒新区充分发挥城市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显山露水,建设生态城市和山水域市,达到“人与环境共生与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
5)比较土地资源优势
虽然土地是制约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的一个因素,但由于丹徒是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相对不发达的地区,因此,丹徒新区在土地资源上与苏锡常地区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6)新建区的优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丹徒县治一直位于镇江市市区,与镇江市同城,没有自己的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因而,重新选址建城比在老城改造发展方便得多,从城市规划学看,重新选址建城更能利用各方面的优势,扬长避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富有特色的新城市。
5.3丹徒新区发展的矛盾与问题
随着丹徒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农民安置难度越来越大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1)土地资源不足,城市用地空间日趋紧张
土地是城市的载体。和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不同,土地具有不可贸易性和不可流动性。人均土地面积是制约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极其重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生活休闲娱乐、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_图文14等内容。 
 镇江市丹徒新区商业地产调研报告_调查/报告_表格/模板...工业化时期,工业活动成为镇江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因素,...等五大经济,努力实现富民强区、跨越发展的发展 战略...  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西安生态城市的格局、评价及发展对策 县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现代城市空间的文化批判 城镇化之路―基于聚集经济理论的一...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摘要:城市化,是指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 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与这种...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音乐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_经济/市场_经管营销...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 57页 2下载券
快速...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总体概况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东邻镇江市大港新区,西接句容,南 连丹阳、金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  镇江市丹徒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研究 西安生态城市的格局、 西安生态城市的格局、评价及发展对策 县域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现代城市空间的文化批判 城镇化之路...  柳州市柳东新区发展战略研究2008_城乡/园林规划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索引号:A...(一)加速柳东新区城市化进程 (二)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三)积极发展文化艺术、...  我国当前城市化的问题和发展战略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2 年 11 月 13 日 编者按:中国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推进,城市化 ...  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题专 目:...伴随着我国住房改革和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房 地产...要合理定位老城区与郑东新区的功能,优化城 市空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江苏省镇江市大港新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