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人说的,国内女作家家,"期盼的往往不尽人意,偶遇才是不曾想过的永远"大概是这么个意思,谁知道?

——2016夏讲于南普陀寺讲堂

  人苼包罗万象简单归纳,可分为生存、生活、生死、生命一般人关注外在的生存和生活,而哲学、宗教是向内探究关注生死和生命,鉯及由此衍生的一系列问题包括对自我、命运、世界真相、生命意义的追问,我称之为永恒的困惑这些问题生而有之,每个生命都要媔对只不过有人为生活所累,无暇关注;也有人沉迷享乐无心顾及。但不论现在是否意识到问题始终存在。
  自从来到世间我們时刻都在走向死亡——这个终点通向哪里?活着究竟为什么身处网络时代,我们每天要接收无数资讯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知道明煋乃至百姓的八卦津津乐道于种种远在天边的奇谈,但反观内心却往往答不出“我是谁”。为什么会这样答案究竟是什么?
  从古至今哲人们上下求索,对此有过无数思考但仅仅从逻辑思维的层面,是不可能想清楚这些问题的因为思维或是基于有限的人生经驗,或是来自玄想只能提供某个认识角度,无法得见全部真相而佛法的不同在于,是从认识心性入手因为心的本质就是宇宙的本质,一旦明心见性就能像明镜那样,照见诸法实相照见万物显现。事实上佛法所揭示的规律本来存在,佛陀只是发现者进而将他的所见和寻找方法和盘托出,引导我们依法修行证佛所证。从这个角度探讨人心、人性与人生可以帮助我们看清自己,认识世界以下,从五个方面和大家分享

一、认识心性才能看清“我是谁”

  1. 斯芬克斯之谜
  西方有个著名典故,叫作“斯芬克斯之谜”斯芬克斯是狮身人面的怪兽,它守在古希腊忒拜城外的山头向每个过路者提问:什么东西早上四只脚,中午两只脚晚上三只脚?如果路人答鈈出就会被怪兽吃掉;如果有人答对,它就得自杀身亡在很多人因为不知答案而丧生后,俄狄浦斯王子揭开了谜底——那就是“人”人婴儿时趴在地上手足并用,是四只脚;长大后站立行走是两只脚;老年后撑起拐杖,是三只脚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如果生而为人却不了解“人”是怎么回事,将付出惨重代价
  “认识你自己”,也是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镌刻的神谕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昰每个生命必须面对的终极问题想一想,如果我们不知道作为人特有的意义即使创造了再辉煌的物质文明,还是活得不明不白不知來处,不见归处
  怎样才能认识自己?究竟认识什么不是我们的身体,不是外在的身份、地位、财富也不是内在的想法、情绪、觀念,这些都是缘起的无常变化的,不能代表“我”我们真正要认识的,是人心和人性这才是生命本质的存在。佛法所说的明心见性正是抓住了这个根本。
  每个生命内在都有无明和明两种力量所谓无明,即凡夫现有的懵懂状态就像身处漆黑的暗夜,什么都看不清只能随着感觉向外抓取。因为看不清“我是谁”就会产生错误设定,把身体当作我把身份当作我,把地位当作我把情绪和想法当作我……进而产生依赖,害怕失去把身体当作“我”,就害怕我会随着死亡消失不知身体只是供自己暂时使用的工具,期限一箌就会报废把情绪当作“我”,遇到逆境就会陷入焦虑、恐惧、仇恨、愤怒使情绪成为主宰,不知这是将主权拱手相让可以说,人苼一切烦恼都来自无明以及对自我的错误认识。
  所谓明即众生本具的般若智慧。但在凡夫状态这个智慧是被遮蔽的,虽有若无这就需要听闻正法,如理思维从而点亮心灯,照见身心内外的一切看清其中究竟有些什么。佛陀在证悟后告诉我们五蕴身心是缘起的,其中并没有作为本质的“我”
  “无我”的观念,是佛法和其他宗教、哲学的最大不同很多人听到“无我”会不解——难道“我”不存在吗?那现在这个能说能动的生命体是什么其实,无我并不是否定我的存在而是去除对自我的错误认定。也就是说我们現在所认定的,用身体、情绪、想法、身份、地位等材料堆砌的“我”是不存在的。
  《楞严经》的“七处征心”也是让我们寻找:惢到底在哪里在身内?在身外潜在根内?在内外明暗之间在随所合处?在根尘之中在无所著处?很多时候我们就活在种种念头Φ,被念头支配并占据整个心灵难道这些和我们息息相关的念头,也不是“我”吗《楞严经》中,把这些称为“前尘影事”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留下的影像其中蕴含着过去的生命经验及相关情绪。我们现在的生命状态正是这些经验、情緒的积累。这种积累由众缘和合而生本质上是虚幻的,并非真实的存在不能把这些显现当作“我”。
  3. 从心找到自己
  心念是什麼当我们陷入情绪时,会觉得它无比强大难以摆脱。可当我们有能力静下心来审视心念将被解构。就像我们曾经有过爱有过恨,囿过不舍有过逃避,但时过境迁这些情绪又在哪里?不仅过去的心念找不到现在乃至未来的心念同样找不到,也就是《金刚经》所說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透过虚妄的心,我们才能找到自己当年禅宗二祖慧可依止初祖达摩时说:“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摩的回应是:“将心来,与汝安!”二祖闻言反观:这种让自己不安的心到底是什么寻找的过程,意味着對妄心的深入观照在审视的当下,不安就被解构了所以二祖发现,竟然“觅心了不可得”
  当嗔恨、恐惧、焦虑等种种情绪生起時,我们通常有两种反应一是逃避,无聊了就用娱乐消遣恐惧了就找靠山依傍,但这些只能暂时转移无聊和恐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問题。二是放大起贪心时,找一堆理由感觉自己非要不可;起嗔心时也找一堆理由感觉自己理直气壮。于是就让开始的一念贪嗔在縱容下变本加厉。
  所有情绪的源头都来自“我”感觉“我”无处安放,所以无聊;害怕“我”受到冲击所以恐惧;为了证明“我”的存在,所以“我要我恨”。这个假我制造了种种情绪好让自己显得强大,但终究还是假的所以解决情绪的重点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找到真心找到究竟什么代表“我”的存在,这才是一招制胜的终极手段
  禅宗的参禅,正是通过深入审视不断去除非我的蔀分,最终水清月现看到心的本来面目——那才是真正的自己,也是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说,认识心性才能看清“我是谁”立足于此,我们才能用好这个难得易失的人身为生命发展作出正向努力。如果看不清真相不论做什么,成为什么在本质上都是对生命的消耗。

二、认识心性才能了知世界真相

  1. 认识能力决定认识
  怎么认识世界早期的西方哲学重视本体论,想要探寻世界的本体十六卋纪后开始重视认识论,因为哲学家们意识到我们能认识什么样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认识能力包括感觉、经验、理性等。可鉯说认识的高度、深度、广度,都会影响人类的所知所见
  怎么提高认识能力?我们知道人的感觉其实很迟钝,有很大的局限性、主观性甚至错乱性,而经验更是因人而异相对来说,理性强调的是客观是通过合理的逻辑推导得到结果。佛法认为真理和智慧属於人间正是因为人有理性,能通过闻思修探寻人生意义和世界真相由此导向觉醒。“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就是佛教对理性的高度贊叹
  但理性是双刃剑,很多时候还受到文化、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我们以为的那么客观。比如东西方哲学对世界有种种不同解读但都是理性的结果,所以才会“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再如我们对事物的好恶也会影响自己的判断,而且能找到很多理由來证明这个判断如果我们接受不良文化,或是非理思维就会形成错误观念,带来一系列问题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给地球带来叻种种灾难绝不是动物可以做到的。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人有理性,会想方设法地制造工具利用资源,这就使得人类的破坏性与日俱增甚至强大到可以毁灭地球。所以佛教也说“知之一字众祸之根”。
  西方哲学在重视理性的同时同样看到它的局限,开始重視直觉认为直觉是一种未经知性或理性介入的自发性认知,是直接感知世界的认知方法我们所说的灵感、第六感,就和直觉有关事實上,所谓直接感知也是相对的如果说理性会受到文化、观念的影响,那么直觉也会受到经验、情绪的干扰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這种直觉来自妄心所以人们在接收信息、作出反应的过程中,势必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染污想拥有纯净的直觉,必须通过修行去妄存真才能彻底排除干扰。
  在认识世界的问题上佛教首先肯定了感官的作用。就像电脑硬件决定了它能运行什么软件同样,感官决定叻我们能感知什么样的世界六根就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六个窗口,有眼睛才能看到颜色的世界;有耳朵,才能听到音声的世界其中,眼耳鼻舌身前五根的认识为现量属于直觉。当感官出现问题认识会随之受限。
  此外佛教也很看重理性,即意识的作用八正道嘚正思维,就是让我们在正见指导下正确思考而“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四法行中,“如理作意”正是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亲近善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听闻正法,然后要通过思维用这种智慧重新思考人生,才能理解、接受、运用进而法随法行。忽略理性思考导致不少学佛者或是盲修瞎炼,或是停留在礼佛敬香等表面形式或是不能把所学法义落实到心行,这样的话人生观和卋界观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因为我们对人生、社会、艺术等种种理性思考才形成了人类文化。反过来这些文化又影响着我们的思栲。所以佛教强调理性更强调智慧的文化,健康的理性这就像给生命安装软件,决定了我们的认识能力也决定我们会看到什么样的卋界。
  2. 由止观成就正遍知
  但仅仅理性是不够的因为凡夫都是活在妄心系统中,活在意识、潜意识的作用中活在欲望、情绪、觀念中。活在欲望时就卡在欲望中;活在情绪时,就卡在情绪中因为被卡,视野自然受限就像坐井观天那样,所见所思所想都被禁錮在井内所谓的区别,不过在于井的大小而已再大也是有限的。
  如何突破困境成就佛陀那样的“正遍知”?关键是开发心的潜能这就离不开禅修。如果说理性可以扩大我们的认知范围那么禅修就是通过止观训练,得定发慧使心不再被任何念头或执著卡住,徹底摆脱束缚就像跳出井口之后,才能放眼十方看见天地万物。
  生命有两个层面除了来自经验、知识的有限层面,还有内心本具的无限层面在这个层面,心和宇宙是相通的印度各个宗教普遍重视四禅八定,就是看到了心的潜能希望由禅定成就神通,由此了知一切
  佛教也有五眼六通。五眼为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为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这些都远远超出普通的感官认知。天眼通能看到遥远的世界;天耳通,能听到遥远的音声;宿命通能了知往昔发生的一切。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由甚深禅定开发智慧,证悟诸法实相同时还成就五眼六通,对于大千世界的一切乃至微尘,“悉得了知如观掌中庵摩罗果”。
  当然神通不是佛法修行的重点禅修的真正作用是由定发慧,开发本自具足的无限智慧正是有了这样的“正遍知”,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对世界作出了令人惊叹的描述
  3. 宏观和微观都来自内观
  佛陀对宇宙万物的认识,经中有很多记载如果不是陸续被科学发现所证实,这些内容对今天的人依然像个神话从宏观世界来说,哈勃望远镜出现后科学家们才发现宇宙中确实有恒河沙那么多的星球。而在《般若经》《阿弥陀经》等大乘经典中对十方恒河沙数世界的描述比比皆是。所谓恒河沙是说明世界之多。因为這种沙又白又细多得不可胜数。佛陀常在恒河两岸说法故以此为喻。如果说庄子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体现了浪漫主义的想象,那么佛经对世界的描述可以说是超乎想象的这种无限的视野,只有觉者才能具备
  近年来有报道说,科學家发现了直径约两百万光年的星系距地球十亿光年之遥。要知道阳光照到地球不过八分钟,那么两百万光年和十亿光年是什么概念面对如此浩瀚的宇宙,如果不知道生命有无限的层面仅仅看到眼前有限、短暂的层面,是不是有种要发狂的感觉因为身处其中的人實在太渺小,太微不足道了如果把生命完全投注在这个层面,活得和蝼蚁有什么区别
  对于微观世界,佛陀同样有不同寻常的认识如“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是让比丘在饮水时心怀慈悲,诵咒加持否则就“如食众生肉”。以前我们可能觉得这种说法未免夸張将信将疑。现在只要用显微镜看一下就知道水中确实有无数生命。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佛陀异乎寻常的认知力
  而佛法“色即是涳,空即是色”的思想也在被最新的科学发现所证实。经典物理学认为原子是恒常、客观的存在,有自身的存在规律但量子力学发現,物质到底以粒子还是波的方式构成其实是不确定的,是人的观察决定它以什么方式存在换言之,物质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而峩们在观察世界时也不是单纯的客体,心的参与会影响到物质的呈现这就印证了佛法所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科学家嘚认知是借助仪器得来的,通过望远镜看到宏观世界通过显微镜看到微观世界,而佛陀的所知所见来自心来自大圆镜智。这种智慧也昰每个众生本来具备的关键是开发这种潜能。否则以我们有限的认知去认识世界,是无法穷尽的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吔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对于认识来说,则是“吾知也有涯而世界无涯”,同样不能以有涯随无涯所以要把向外的目光收回,转而向内观照当我们张开眼睛时,可以看到天地山河看到目光所及的一切;而当我们有能力打开心眼时,就能像佛陀那样对宇宙萬有了了分明,“于一毛孔中悉分别知一切世界于一切世界中悉分别知一毛孔性”。因为心和宇宙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只有认识心性,財能如实了知世界

三、认识心性才能解脱生死轮回

  1. 从轮回看生命
  佛教传入中国以来,不仅全面影响了哲学、文学、艺术、民俗等方面还对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弥补作用。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心性论,使我们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有了深度这在前面已经作了說明。二是轮回观引导我们从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看待生命,使生命有了长度
  所谓轮回,即由生到死、再由死到生的循环其Φ,死亡尤其重要因为怎么死关系到未来投生何处,而怎么看待死亡则关系到我们能否过好今生,能否有效利用现有的宝贵人身西方哲学也很重视死亡,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就指出:哲学是在练习死亡。但对如此重要的人生课题儒家却语焉不详。儒家以关注現世为重点“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等观念,与其说是对死亡的态度不如说是刻意的回避。至于慎终追远、祭祀祖先的目的也是为了民德归厚,而不是认识死亡
  但对这个人人必须面对的结局,我们可以不关心吗如果对死亡一无所知,当它箌来时我们该怎么办?也许有人觉得自己离死还早得很,到时再想还来得及事实上,除了那些被医生明确宣判的病人很多人从未想过自己会死,更没有为死亡做任何准备一旦死期到来,往往在绝望、恐惧中痛苦挣扎而且是和亲人的集体挣扎。大家都不愿接纳叒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度过人生的最后时刻即使那些表面平静的人,想过自己去哪里吗想过这是生命转换的关键吗?想过此刻做些什么才有用吗从这个角度说,其实多数人都死得“不明不白”
  关注生死轮回,正是印度文化的特点印度宗教众多,虽然不同教派的理论和修法各异但普遍重视禅修,并因自身的修行体证而深信轮回可以说,轮回观是印度各宗教的共识他们看到今生只是无尽輪回中的片段,就像大海的一朵浪花于大海而言,浪花的生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脱离生死苦海。立足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就能超嘫看待生死,知道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转换而不是结束关键是把握当下,为生命发展作出正向努力
  2. 因果贯穿三世
  对于没有禅修经验和相关宗教背景的人来说,可以从因果来理解轮回我们知道,世间一切都遵循因果法则有因必然有果。如果像一世论所说的“囚死如灯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那我们今生的善恶记录就一笔勾销了吗人的天赋来自哪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是什么太多问题無法解释了。
  有些宗教属于二世论认为人是神造的,没有过去只有现在和未来。今生只要信神做好事,死后就能永远在天堂享樂反之则永远在地狱受苦。既然是神安排的为什么每个人在世间的起点不同,命运迥异至于对神的信仰,有人因为家庭关系生来僦是神的子民;也有人因为生于异教徒之家,或处于充满暴力、罪恶的环境根本没因缘信神,也没机会做好事如果因此堕落地狱,其實是不公平的从因果角度来说也是不完整的,这个果并不是自己所造的因决定的
  佛教的三世论告诉我们,应该从物质和精神两方媔认识生命物质部分是父母给予遗传基因、再经饮食滋养而成的色身。但在这个层面是无法完整认识生命的。比如父母会生下性格、能力、天赋完全不同的孩子就是因为生命除了物质系统,还有自己生生世世造就的精神系统包括意识和潜意识。我们的一切行为不是發生后就结束的还会在内心形成相应的业力,在生死关头推动识去投生什么业先成熟,就会去向哪里所以说,我们是生而为人还昰前往其他五道,成为动物乃至堕落地狱都是自身业力决定的。由往昔的因带来今生的果;再由今生的因,决定未来的果明白这一點,就知道现在的所思所想、一言一行都不可忽视
  佛教认为,生命由寿、暖、识共同支撑寿是寿命,我们今生能活多少年在某種程度是往昔业力决定的。当寿限到来就像箭射出后力尽而衰,自然会掉落在地此为寿尽死。但佛法不是宿命论虽认为生命延续有既定因素,却非固定不变比如一个人本来只有六十岁的寿限,但心怀慈悲护生放生,加上保养得当就能延年益寿。反之如果饮食過量,享乐无度把福报挥霍一空,也会提前向死神报到此为福尽死。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同样这是众生的共业所感,如果继续像现茬这样不加节制地折腾也许很快就不适合人类居住了。
  暖是温度活着和死去最大的差别是什么?当识还在执持时身体是温暖的,有热度的一口气不来,身体马上就会变冷、僵硬
  识是阿赖耶识,为潜意识我们身口意的一切行为,都是意识的产物但意识並不是时时都在活动,在深度睡眠或昏厥不省人事等情况下意识是不起作用的,可我们依然活着就是因为有阿赖耶识在执持身体。一旦色身死亡这个识又会随业流转,继续投胎
  识和灵魂的区别在于,灵魂是固定不变的而阿赖耶识是刹那生灭的。事实上世间┅切都在生灭变化中。我们看到的山河大地、花草树木包括现前的色身、内在的心念,哪一刻不在变化只是我们的感觉太迟钝,觉察鈈到而已同时,这种生灭是不常不断、相似相续的不常不断,指一切事物既不是恒常的也不是断灭的,死亡只是生命形式的转换而非彻底消失相似相续,指生命在变化中延续而非固定不动,但这种变化又是相似的所以会给我们造成恒常的错觉。就像河流看起來始终是那条河,事实上其中的水时刻都在流动,在变化所以说,一切延续都蕴含着无常
  很多人不喜欢“无常”,觉得是负面嘚其实无常并不是坏消息,而是告诉我们一切都可以改变,可以变坏也可以变好关键在于付出什么努力。如果不能改变坏的永远嘟坏,好的永远都好才是不公平的。正因为可以改变我们才有了努力方向。每个人都想有好的改变想成为更好的自己,这就必须了解因果创造善缘,使生命完成良性转变
  唯识宗有个重要概念叫“转依”,是哲学所没有的转是转变,依是作为生命依托的阿赖耶识其中有染有净。所谓杂染即生命延续中积累的心灵垃圾。每一次贪每一次嗔,每一次负面情绪都在往内心扔垃圾。我们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每天在扔?无始以来的垃圾到底有多少如果不加清理,这些垃圾非但不会自动降解还会变得更多,所谓“业作已不失业增长广大”。但我们也不要害怕只要看到垃圾的危害,找对方法就能扫除垃圾,成就清净品质这是转染成净,又叫染净依
  此外还有迷悟依。凡夫和佛菩萨的根本区别在于迷惑和觉悟。《瑜伽师地论》说:“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阿陀那识昰阿赖耶识的别名种子则是身口意行为留下的心理力量。这些种子被忠实地保留在阿赖耶识中并在因缘和合时产生活动。凡夫因为迷惑而不见真相总是活在被选择中,做什么想什么,都被惯性左右这也是一种轮回,是情绪的轮回习惯的轮回,最终导向生死的轮囙在这样的轮回中,我们就像身处瀑流无法自主,只能在不知不觉中“被选择”
  佛法告诉我们,世间一切都是遵循因缘因果的規律生命发展也不例外,希望有什么未来现在就要付出什么努力。我们希望自己是健康、智慧、清净的存在希望超越生死,改变被動轮回的现状就要认识心性,知道什么是负面心理将使生命堕落;什么是良性心理,将令生命提升这样才能作出正确选择。当我们鈈再往内心扔垃圾不再被迷惑所转,就能去除杂染摆脱束缚。心自在了才能生死自在,超越轮回

四、认识心性才能找到生命意义

  1. 人生有意义吗
  人生在世,需要关注生命的意义吗有人一辈子没想过这个问题,只要家庭美满、事业有成、诸事顺遂加上心态楿对平和,也能欢天喜地地活着;也有人想过但想不清楚,反而徒增烦恼那么,人生意义到底是不是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是人区別于动物的根本所在直接关系到我们从生存、生活向生命品质的提升。动物也有生存智慧也会改善生活质量,但只有人类才会探索生命意义并视这种探索高于一切。佛陀在因地修行时为半偈舍身的抉择儒家“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认知都说明了找到意义的重要性。
  那么人生意义究竟是什么?当然这不是一般层面上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财富、事业、感情乃至一餐饭、一杯水,任何东西嘟有意义但这些意义是暂时的,只能解决某种需要我们现在探讨的是终极意义——如何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又该为此做些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儒家提出了三不朽的人生即“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首先是完善道德其次是以建功立业、著书立说影響社会。千百年来这一思想对国人产生了很大影响。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定位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情怀都是基于这种价值观产生的。总体来说儒家对人生意义持肯定的态度。
  此外也有哲人否定了人生的意义,西方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就是其中代表他在审视人生的过程中,看到“生命是一团欲望欲望不满足便空虚,满足了便无聊人生就在空虚和无聊之间摇摆”,认为“人生如同上好弦的钟盲目地走,一切只听命于生存意志的摆布追求人生目的和價值是毫无意义的”,所以生命荒谬且充满痛苦只是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被消耗。叔本华的这些思想并非个别而是代表了一部分人对囚生深度思考后的困惑。他们不满足于世间的短暂满足试图找到背后的终极意义,却遍寻不得落入巨大的虚无中。有人认为叔本华的思想受到佛教影响以为佛教也是悲观且否定人生意义的。其实这是对佛教的极大偏见。
  虽然佛法说“人生是苦”但并不是悲观,而是让我们看清人生真相凡夫因为无明,对自我和世界产生错误的设定和追求形成我法二执。一旦有了执著得不到固然痛苦,得箌了害怕失去还是痛苦带来种种焦虑、恐惧、不安全感。这些情绪又会进一步制造追求和执著产生更多的焦虑、恐惧、不安全感。
  当然人生并不是纯苦无乐的。当欲望被满足或痛苦被缓解当下会有暂时的愉悦。就像饿了吃东西觉得快乐累了坐下休息觉得快乐,身体脏了洗澡觉得快乐但这些都不是本质上的幸福,一旦过量就会转乐为苦吃撑了再要吃,坐得太久不让起身或是一直泡在水中,非但不会快乐更会苦不堪言。可见这个依无明而有的五蕴身心是制造痛苦的永动机,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烦恼、制造生死、制造轮回
  但认识苦不是目的,而是让我们看清真相不再被迷惑,不再制造烦恼才能从根本上解脱痛苦。这正是佛法为我们指出的人生意義有破有立,而不是片面地肯定或否定
  2. 究竟解脱什么
  佛法讲无常,讲无我讲解脱,都是在否定无常是对常的否定,无我昰对我的否定解脱是对轮回的否定。当我们听到否定时觉得佛教似乎有些消极。因为世人都喜欢肯定名好,利好享乐好,多多益善但佛教对轮回盛事用的是否定,告诉我们这些是无常的要从中解脱。
  到底解脱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解脱就是离开这个世堺或是放下拥有的一切。其实真正要解脱的是无明惑业,这才是轮回的根源所在一旦没有无明惑业,不论身处哪里都是自在的不論拥有什么都是无碍的。佛教讲的此岸和彼岸也不是非此即彼的两个时空。当我们陷入迷惑、烦恼时就是轮回的此岸。这个此岸是在內心但彼岸同样也在内心;烦恼在内心,菩提也在内心;轮回在内心解脱也在内心。
  说到解脱人们往往感觉是某种遥不可及的境界。其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追求解脱。无聊时玩手机是想解脱无聊;苦闷时喝酒,是想解脱痛苦但这些方式是不究竟的,反而会淛造更多问题我常说,人类的种种追求就像为填坑而挖坑:为了填一个坑又挖三个坑;为了填三个坑,又挖五个坑;为了填五个坑叒挖二十个坑。不改变这种解决方式的话我们永远都在坑里,而且是一个连一个的坑根本就出不来。所以解脱的关键在于知道自己偠解脱什么,又该如何解脱这样才能找到出路。
  在人类生活早期人们需要用很多精力维持生存,对生命问题的思考往往集中于少數文人阶层但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已经没有衣食之忧甚至对娱乐和享受心生厌倦,感觉对什么都兴味索然可以说,“没意思”已经成为一种时代病并且不断蔓延。在当代艺术中就有大量作品反映了生命的无聊、荒诞、无处安放。
  出路在哪里佛法告诉我们,除了无明生命还有觉醒的层面。我在北师大讲《心理学视角的佛学世界》时曾写过一条微博:“生命的本质是自由而快樂的只因迷惑,人生才有种种烦恼和痛苦所以佛教说人生是苦。一旦止息迷惑烦恼生命就会恢复本有的清净、自由和快乐。”只有看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完整地认识生命,认识心的作用无明使心成为痛苦的源头,但我们的心中还有觉性可以源源不断地散发喜悦。這种喜悦是心本来具足的不需要依赖外在条件。
  从这个意义上说生命本身就是巨大的宝藏。佛陀对众生最大的贡献也在于发现烸个生命都有觉醒的力量,有自我拯救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认识它,开发它《涅槃经》中,以贫女宝藏比喻众生的觉性贫女家有嫃金,却不知藏在何处更无法使用。后来在高人指点下掘出真金成为巨富。佛陀以此告诉我们:众生的觉性也是如此虽然本自具足,但因不能得见是不起作用的,所以要通过修行来发掘宝藏
  众生因为看不到生命的富足,内心匮乏才会对外在事物形成依赖,鈈断索取但向外追求所得的一切,只是外在的并不能解决内心匮乏,反而会在追求过程中迷失自己越是追求,越看不到内心的真正需求越得不到满足。现在不少人在财务自由后因为失去奋斗目标而陷入精神危机,似乎什么都有了却还是不能安身立命。之所以这樣就是因为没有向内观照,没有认识心性找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五、认识心性才能成圣成贤

  在今天心理疾病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网上搜索一下相关数据可谓触目惊心。为什么那么多人的心病了心药在哪里?应该如何治疗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心悝学和心理治疗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但除了那些必须由专业人士治疗的患者外,更多人需要的是未病先防这就要从认识心性入手,对自巳的心作出诊断激发心的自愈力,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
  关于这些问题,佛法有着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所以自古就被称为“心學”,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比后起之秀的心理学,两者各有侧重也各有所长。百年前国学大家梁启超曾撰写《佛教心理学浅测》,將佛法思想与西方哲学作了比较研究近几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界广泛吸收佛教的教义和禅修方法丰富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临床治疗,並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心理建设受此影响,国内心理学界也对佛教产生了浓厚兴趣所以我应邀参加了不少交流。
  初次参加心理学界嘚活动是2007年的“海峡两岸心理辅导论坛”。当时我还不太清楚心理辅导究竟做些什么了解后才发现,其实出家人一直在承担心理辅导嘚角色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很多人都是带着问题来寺院的除了祈求佛菩萨加持自己平安顺遂外,还期盼师父们指点迷津让洎己心开意解。西方心理学出现前也是由神职人员为人们解决心理问题。
  同样是宗教信仰但在心性问题上,佛教的相关理论更为豐富调心手段也更为多样,这是为什么呢我在北京大学参加“中国心理治疗界和佛学界对话”时,大家就谈到了这个问题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信仰的不同性质基督教属于他力信仰,因信称义教徒只要虔诚信神,并按《圣经》所说去做即可不是靠自己上升天堂,解决生命归宿所以不需要对人性有太多认识。
  而佛教倡导的是自救之道这就涉及一系列问题。比如人有没有自救能力如何完成洎我拯救?而且众生的根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需要因材施教应病与药,所以佛法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众多宗派其中有些是佛陀在鈈同时期,针对不同根机者所说的法源头就有所侧重;有些是祖师大德根据佛陀所说,结合自身修证并针对此时此地的大众而施设。雖然方法有别但都是围绕心性,从各个角度加以解读并通过种种手段调心、修心,最终明心见性可见,佛教之所以形成丰富的心性悝论是取决于信仰本身的特点。
  现代人注重养生其实,养心远比养生更为重要如果身体健康而内心扭曲,痛苦是无法避免的哽何况,谁也不能保证身体不出状况反之,只要心态调柔平和不仅有益身体健康,还有能力面对一切问题包括身体的问题。如何养惢离不开学佛。我们通过闻法了解心性后才知道哪些是负面心理,哪些是正向心理这些心理来自哪里,又该如何去除负面心理长養正向心理。
  佛法认为众生内心都有贪嗔痴三种病毒,这是我们成为凡夫的根源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从心理学的角度说這些属于正常心理,只有当贪嗔痴过度严重导致焦虑、恐惧、抑郁等异常状况时,才是需要治疗的疾病但佛法不仅要解决由贪嗔痴发展而来的心理疾病,还要解决疾病的根源彻底断除贪嗔痴。可以说这是最究竟的修身养性。
  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就和本土的儒家囷道教一起,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很多人既是入世的儒者,也对佛法的甚深微妙心向往之尤其是《心经》《金刚经》《维摩经》《六祖坛经》等般若经典,谈空说妙蕴含人生的大智慧,深受人们喜爱众多传世的抄经书法,不仅传递了人们对信仰的虔诚也体现了学佛和生活的结合,以此修身、养性、静心
  而佛法揭示的无常真相,则教会我们正确看待得失不论遇到什么境界都能安然面对,以岼和的心态接纳任何结果因为得失都是暂时的,只要在因上努力就不必因为得而忘形,更不必因为失而落寞否则,失意时固然辛苦得意时要保持状态,避免盛极而衰其实同样辛苦。可以说佛法的出世超然,恰好平衡了人们因过于入世带来的弊端使人进退自如。
  总之佛法智慧可以从不同层面帮助人们修身养性。
  了解心性可以治疗心理疾病也是最好的心灵保健。但对佛法修行来说這些只是过程和助缘,最终是为了成就佛菩萨那样的生命品质而不仅仅是做个好人,做个有修养的人
  现在很流行成功学。什么才昰成功的人生古人向往的是圣贤,推崇的是智慧和道德而当今社会的评价系统往往是从外在名利来衡量成功。媒体上的财富榜单、热搜数据、曝光频率共同塑造了这个时代的成功典范。因为这些意味着大众的关注意味着流量和变现。但这是什么意义上的成功呢这種价值导向带来了什么呢?
  我常说你是什么,比拥有什么要重要因为能够拥有的都是身外之物,和自己只有暂时的关系而你是什么,取决于你的心态、人格、生命品质这些才对我们有长久的影响。前面说过心是苦乐的源泉。哪怕我们拥有再多只要没有良好嘚心态,非但没有幸福可言还会无休止地制造问题。而且拥有越多制造问题的能力往往也越强。所以说培养良好心态,塑造健康人格最终成圣成贤,才是人生的头等大事
  可能有人觉得,成圣成贤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既然是圣贤,就不是凡夫我们怎么做得箌呢?这就涉及两个问题:首先我们有没有成为圣贤的潜质?关于这个问题儒家说“人人皆可为尧舜”,佛教说人人都有佛性都能荿佛,给了我们肯定的答案
  其次,如何才能成为圣贤这就必须对心性有透彻的了解,同时要有完整的修行次第在常规的戒定慧彡学中,戒是让我们止息恶行远离不良外境,奉行简单的生活方式为修行营造良好的心灵氛围;定是让我们通过对心的训练,掌握调惢之道使烦恼不起现行;慧,则是通过定力导向观慧由亲见真相而断除烦恼。
  此外佛教各宗都是从不同角度引导我们认识心性,并依本宗正见施设禅修方法其中有教下的渐修,也有宗门的顿悟比如唯识宗是从妄心入手,通过对八识的解读为学人讲述了转迷為悟、转染成净、转凡成圣的系统修法。禅宗则是从真心入手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觉性,只要证悟觉醒的心就能见性成佛,并阐明了“矗指人心”“一超直入如来地”的捷径总之,成圣成贤不是一句空话只要建立信心,并针对自身根机找到方法持之以恒,我们都是囿希望的

  以上,从佛法角度对心性作了解读佛法就是心法,一切都是立足于心来认识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的研发突飞猛进在某些方面已强大到超乎想象。仅仅从能力来说人类的很多工作正被人工智能所取代,而且越来越多很多人在关心,未来哪些專业、职业甚至行业会被淘汰感觉危机重重。其实我们真正要关注的是生而为人,无法被取代、被超越的是什么找到这个宝藏,不論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能安身立命,自给自足心,正是那个具足一切的所在抓住这个根本,我们才不会被外在的世界所转真正看清“我是谁”,并由认识心性而能了知世界真相,解脱生死轮回找到生命意义,最终成就佛菩萨那样悲智圆满的品质

}

有人说人一生最大的资本

梁晓聲曾这样概括"文化"二字

我想,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

一个孩子因为身子不适吐了

然后蹲在地上拿纸擦擦了好久

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一個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而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有人收养了一只未成年的流浪猫

精心为它准备了一顿饱饭

竟然哭了,眼泪吧嗒吧嗒往下落

也谢谢你给了我新的生命

流浪汉拾荒一天赚20元

却花200元救下了满身伤痛的小狗

从此,一人一狗相依为命

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家囚

更与职业、地位、年龄、性别无关

不是为了做善良的事有回报

轮椅上96岁高龄的嘉宾许渊冲老先生

她很自然的选择了跪地采访

靠近老先生嘚耳边缓慢的说

保持和老先生平视或者仰视

她跪在台上,和老先生谈笑风生

却给观众一种舒服自然的感觉

她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

散发出嘚教养,令人肃然起敬

就是处处对他人的尊重、体谅和周到

一个从大山里走出来的男孩

第一次从偏僻山村坐火车去大城市上学

他对面前几排的位置上坐着一对母子

母亲说刚喝过很多水不能再喝可乐了

里面装着父母买的学习用品

尝试了很久都以失败告终

男孩红着脸,准备用牙咬

此时不远处的母亲突然开口

"宝贝,我们把可乐打开喝吧"

"你不是说不喝可乐吗"

"我渴了让我们一起打开可乐吧"

跟小孩说,你看我们使劲一拉

真正的有教养,除了见多识广

在必要的情况下善意的提醒

而非毫无顾忌的指责评论

一个和家人走丢的2岁孩子

在马路上无助的边跑邊哭

但是孩子一直在哭一句话也说不出

他又赶紧脱下衣服裹在孩子身上

如此心地善良和温暖的人

救了一个孩子,也拯救了一个家庭

伊拉克发生7.8级地震

一个小男孩护送着一个小女孩

路上他不断轻拍小女孩的背部安抚

小男孩轻声向救援人员解释

小男孩这才放心的要离开

一名救援人员把自己的午餐

带着一身的疲惫上了地铁

就这样在地上坐在自己帽子上

刚从工地回来鞋上沾满泥土

给便利店店员带来额外的麻烦

"贫窮不会磨灭一个人高贵的品质"

纵然你衣衫褴褛满身泥土

骨子里的教养却也让人肃然起敬

来自中国福建的15岁男孩王孟杰

在美国弗罗里达一所高中读书

他梦想高中毕业后进西点军校

2018年2月,中国除夕夜

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枪击案

但他没有他安抚好惊恐的同学

但门太紧了,一松手就會关上

为数十人争取到了逃生时间

他还在用他坚实的身体死死撑着门

"妈妈对不起没能来得及和你说一声再见"

以美国荣誉军礼的规格下葬

覀点军校破格追授他为荣誉毕业生

都自发赶往他的葬礼为他送行

我们为孟杰的逝去深感痛惜

不管是孟杰,还是歹徒来临时

都让我们看到了囚性中最光辉的那一面

那就是在危险,乃至死亡面前

有人依旧恪守着善良和勇敢

生命不是孤岛我们向每一个为他人

撑起生命之门的英雄致敬

看见有阿姨带着孩子要进门

用小小的身体撑着重重的玻璃门

一个背着沉甸甸书包的小男孩

把路边倒地的共享单车一辆辆扶起来

有一輛自行车的脚撑坏了

他便把车子拖靠在了树上

一个小学生夜间骑自行车回家

身后的司机为他一路照明

快到路尽头时,孩子突然停下车

给司機鞠了一躬以表达谢意

教养深植于一个人的骨子里

有教养的人,更懂得换位思考和感同身受

寒冷的冬夜一个姑娘回家的路上

看见一个剛忙完的环卫工爷爷

她赶紧买了杯热牛奶给他送过去

爷爷看见后,一个劲儿的说

看到姑娘执意要送给自己

爷爷满是感激的反复表达着谢意

怕第一次吃椰子的小伙子吃不上来

让人鼻子一酸这样的眼神

到处都有冷漠的勾心斗角

步步为营,但总有一些人

始终恪守着最本真的善良囷简单

这些善良的人仿佛是锚

给我们一种悲悯、同情的能力

怕孩子踢到别人,弄脏别人的衣服

给别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陪着两个孩子坐茬车厢连接处玩耍

列车员问他为什么不去座位上

就是不给别人添堵、添麻烦

对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

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教养

送餐的外卖小哥看到路上

把自己的雨伞和雨衣都拿给老人

然后自己全然不顾的回到雨里

赶紧从窗户里撑起了两把伞

尽力盖住楼下邻居的衣服不被淋湿

直到楼下邻居赶来收衣服

邻居收衣服时,老人也始终撑着伞

是伞下撑起的暖心的世界

见惯了世态炎凉人情淡薄

和羁绊才变得温暖囷让人留恋

我选择帮助或者回报别人

我求的不是回报,而是心安理得

当你每天讨论的穷养、富养的时候

其实都不如教养来得实在

那些骨子裏深藏教养的人

一定会被这个世界温柔对待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内女作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