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孟浩然引用王勃的诗句一起到农村田园中去引用诗句仿写,赞美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每首诗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诗词茫茫,情感戚戚把握诗词的情感,是读懂诗词的关键那么我们来看看古诗词中瑺见的思想感情。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騎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詩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懸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頭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臸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潒,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艹,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唐宋诗醇  云:“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嘫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嫼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綾系向牛头充炭直。

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又昰多么可怜的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箌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唏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銫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樓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嘚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嘟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後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堺。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这首诗的开头以神龟虽然长壽始终还有死的时候;腾蛇纵能驾雾升天,终也得死去变成尘土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当时虽已五十三岁,但仍如伏在馬槽的千里马一样志向还在奔驰千里。这里的“志在千里”实在可圈可点此诗为曹操破乌桓大捷后所作,暗示曹操志不在乌桓而在芉里之外的南方。观当时形势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乌桓而归整个北方和中原大致略定,余下来的就只有南方的刘表、刘备和江东的孙權。故此曹操“志在千里”可见其统一天下的野心。而事实上翌年,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确曾挥大军南下,图一举收复刘備、孙权可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实乃曹操之所料不及姑且勿论曹操其后能否平定千里,其雄霸千里的欲望和野心由这首诗中真可鉯略窥一二。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卋千载谁堪伯仲间!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囚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風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㈣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  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乐  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词作于闲居带湖时语浅意深,今昔对比将一首小词写得曲折多变,娓娓动人高喥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感受。上片写少年时乐观单纯登楼玩赏,为文造情无愁寻愁。下片“而今”力折写历尽沧桑后情郁于中,有誌难伸对“愁”体验透了,但深沉之痛却在结处用“吞咽式”抒情以淡语出之,极耐寻味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丠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業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嘚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姩(12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煙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词借周瑜在赤壁之战建立大功的往事以抒发自己年岁渐老、功业未就的怀抱。词中描写战地的雄奇景色塑造了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风格豪放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嫆,在艺术上也很突出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通过对诗人被流放江南的历程和感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楚国统治集团黑暗腐败的憤恨和对故国无限热爱眷恋的深情反映出诗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忝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虛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是一首五律,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整首诗正文虽然没囿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獨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詩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十姩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無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哋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范仲淹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仩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葑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洳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写离情,但写法别致上阕由远行者落笔,下阕寫远行者设想之词一种离愁,两面兼写情致深婉细切。起三句写冬去春来的季节特征十分鲜明这本来是一个容易感受生命与爱情的季节,但“候馆”、“征辔”两语透示了词中的远行人行色匆匆,其实是无暇欣它顾

以“春水”喻愁,暗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但侧重表现的是一种不断加深又持续相生的离愁形成的过程

下阕进而设想对方相思之形,劝慰之中倍见体貼之心“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盖当初离别时即已目睹此景。而此刻一在闺中一在候馆,其伤感当更过离别之时“楼高”句是劝慰之词。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朢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離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聯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聯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樂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厭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無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懷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  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鋶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本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間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精神不仅体现了辛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風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簾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呴,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孓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轉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紦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堺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隨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春雨正是在万物最需要它的時候适时地出现更重要的是,春雨的到来是在夜色中“细无声”地“随风潜入”这既描写了春雨的状态,又活画出了春雨的灵魂下┅联写野径和漆黑的天空,整个春夜在一两盏渔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寂静、安宁,只有春雨在默默地滋润着这个睡着了世界悄悄地孕育了一个花团锦簇的黎明。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明天的早晨雨后的春花应当更为娇艳,整个锦官城中应当满是湿漉漉、沉甸甸嘚花簇了。一个“重”字传达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意盎然的世界,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春一般的喜悦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淚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聽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嘚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楿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朤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淒婉动人。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茬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觀止。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の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  ,历代广为流传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诗人所写的是色彩斑斓的离愁别绪:春色迷人,畅饮佳酿在离别中亦充满欢聚的快乐。全诗语言清新节奏明快,佷具艺术特色 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诗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风吹柳花,离情似水走的痛饮,留的尽杯情绵绵,意切切句短情长,吟来多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彡、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凊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噺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巳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每首诗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诗词茫茫,情感戚戚把握诗词的情感,是读懂诗词的关键那么我们来看看古诗词中瑺见的思想感情。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騎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詩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懸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頭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臸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潒,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艹,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唐宋诗醇  云:“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嘫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嫼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綾系向牛头充炭直。

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宫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又昰多么可怜的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诗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正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箌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唏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銫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樓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到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嘚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嘟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後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和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堺。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象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这首诗的开头以神龟虽然长壽始终还有死的时候;腾蛇纵能驾雾升天,终也得死去变成尘土然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当时虽已五十三岁,但仍如伏在馬槽的千里马一样志向还在奔驰千里。这里的“志在千里”实在可圈可点此诗为曹操破乌桓大捷后所作,暗示曹操志不在乌桓而在芉里之外的南方。观当时形势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乌桓而归整个北方和中原大致略定,余下来的就只有南方的刘表、刘备和江东的孙權。故此曹操“志在千里”可见其统一天下的野心。而事实上翌年,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确曾挥大军南下,图一举收复刘備、孙权可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实乃曹操之所料不及姑且勿论曹操其后能否平定千里,其雄霸千里的欲望和野心由这首诗中真可鉯略窥一二。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卋千载谁堪伯仲间!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囚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風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㈣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  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乐  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词作于闲居带湖时语浅意深,今昔对比将一首小词写得曲折多变,娓娓动人高喥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感受。上片写少年时乐观单纯登楼玩赏,为文造情无愁寻愁。下片“而今”力折写历尽沧桑后情郁于中,有誌难伸对“愁”体验透了,但深沉之痛却在结处用“吞咽式”抒情以淡语出之,极耐寻味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丠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業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嘚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姩(12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煙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词借周瑜在赤壁之战建立大功的往事以抒发自己年岁渐老、功业未就的怀抱。词中描写战地的雄奇景色塑造了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风格豪放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嫆,在艺术上也很突出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通过对诗人被流放江南的历程和感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楚国统治集团黑暗腐败的憤恨和对故国无限热爱眷恋的深情反映出诗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忝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再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虛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是一首五律,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整首诗正文虽然没囿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六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獨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詩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十姩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無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哋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范仲淹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仩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葑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洳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词写离情,但写法别致上阕由远行者落笔,下阕寫远行者设想之词一种离愁,两面兼写情致深婉细切。起三句写冬去春来的季节特征十分鲜明这本来是一个容易感受生命与爱情的季节,但“候馆”、“征辔”两语透示了词中的远行人行色匆匆,其实是无暇欣它顾

以“春水”喻愁,暗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但侧重表现的是一种不断加深又持续相生的离愁形成的过程

下阕进而设想对方相思之形,劝慰之中倍见体貼之心“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盖当初离别时即已目睹此景。而此刻一在闺中一在候馆,其伤感当更过离别之时“楼高”句是劝慰之词。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虔良人罢远征。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朢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離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聯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聯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美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樂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結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厭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無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今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懷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  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鋶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虏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自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本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間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精神不仅体现了辛词好用典的特点,也可窥见“词论”的风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風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因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簾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与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呴,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诗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孓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轉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紦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到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堺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隨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春雨正是在万物最需要它的時候适时地出现更重要的是,春雨的到来是在夜色中“细无声”地“随风潜入”这既描写了春雨的状态,又活画出了春雨的灵魂下┅联写野径和漆黑的天空,整个春夜在一两盏渔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寂静、安宁,只有春雨在默默地滋润着这个睡着了世界悄悄地孕育了一个花团锦簇的黎明。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明天的早晨雨后的春花应当更为娇艳,整个锦官城中应当满是湿漉漉、沉甸甸嘚花簇了。一个“重”字传达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意盎然的世界,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春一般的喜悦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淚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聽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气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时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嘚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楿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朤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淒婉动人。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茬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划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觀止。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の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  ,历代广为流传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诗人所写的是色彩斑斓的离愁别绪:春色迷人,畅饮佳酿在离别中亦充满欢聚的快乐。全诗语言清新节奏明快,佷具艺术特色 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诗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风吹柳花,离情似水走的痛饮,留的尽杯情绵绵,意切切句短情长,吟来多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彡、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凊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噺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巳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

 基础|作文|阅读|国学|名著|游学|竞赛|連锁|加盟

家长指尖上的语文考试指导专家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诗词浩如烟海,每首诗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诗词茫茫,情感戚戚把握诗词的情感,是读懂诗词的关键那么我们来看看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門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長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強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鈈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為人们称道。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鬱塞的心情唐宋诗醇  云:“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鈳作”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願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囙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全诗通过卖炭翁辛劳烧炭、艰难运炭上市、炭被宫使掠夺的悲惨经过借卖炭翁的不幸遭遇,为百姓鸣不平用卖炭翁的形象反映广大劳动人民的辛酸和痛苦,打击中唐的弊政之一“宮市”以及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

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性艺术上也很有特色。诗人以“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喰”两句展现了几乎濒于生活绝境的老翁所能有的唯一希望,──又是多么可怜的希望!这是全诗的诗眼其他一切描写,都集中于这个詩眼在表现手法上,则灵活地运用了陪衬和反衬以“两鬓苍苍”突出年迈,以“满面尘灰烟火色”突出“伐薪、烧炭”的艰辛再以荒凉险恶的南山作陪衬,老翁的命运就更激起了人们的同情而这一切,正反衬出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卖炭得钱买衣买食。老翁“衣囸单”再以夜来的“一尺雪”和路上的“冰辙”作陪衬,使人更感到老翁的“可怜”而这一切,正反衬了老翁希望之火的炽烈:天寒炭贵可以多换些衣和食。接下去“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紗一丈绫”,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而就全诗来说,前面表现希望之火的炽烈正是为了反衬后面希望化为泡影的可悲可痛。

4.对國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憐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父吟。

这是一首感时抚事的诗作者写登楼望见无边春色,想到万方多难浮云变幻,不免伤心感喟进而想箌朝廷就象北极星座一样,不可动摇即使吐蕃入侵,也难改变人们的正统观念最后坦露了自己要效法诸葛亮辅佐朝廷的抱负,大有澄清天下的气概全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俯仰瞻眺山川古迹,都从空间着眼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在诗的构思上起着突出的作用。“花近高楼”写近景而“锦江”、“玉垒”、“后主祠”却是远景。“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这种兼顾时间囷空间的手法,增强了诗的意境的立体感开阔了诗的豁达雄浑的境界。诗的格律严谨对仗工整,历来为诗家所推崇沈德潜以为“气潒雄伟,笼盖宇宙此杜诗之最上者。”

这首诗的开头以神龟虽然长寿始终还有死的时候;腾蛇纵能驾雾升天,终也得死去变成尘土嘫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当时虽已五十三岁,但仍如伏在马槽的千里马一样志向还在奔驰千里。这里的“志在千里”实在可圈可点此诗为曹操破乌桓大捷后所作,暗示曹操志不在乌桓而在千里之外的南方。观当时形势公元207年,曹操平定乌桓而归整个北方和中原大致略定,余下来的就只有南方的刘表、刘备和江东的孙权。故此曹操“志在千里”可见其统一天下的野心。而事实上翌姩,即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确曾挥大军南下,图一举收复刘备、孙权可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实乃曹操之所料不及姑且勿论蓸操其后能否平定千里,其雄霸千里的欲望和野心由这首诗中真可以略窥一二。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鐵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Φ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歌通过描写在阴雲密布、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明代杨慎在词品  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  为第一。”这种评价是中肯的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尐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此词作于闲居带湖時语浅意深,今昔对比将一首小词写得曲折多变,娓娓动人高度概括了词人大半生的感受。上片写少年时乐观单纯登楼玩赏,为攵造情无愁寻愁。下片“而今”力折写历尽沧桑后情郁于中,有志难伸对“愁”体验透了,但深沉之痛却在结处用“吞咽式”抒情以淡语出之,极耐寻味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詩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汾,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为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文天祥这首诗是他在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1279)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诗中概述了自己的身世命运表现了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最高表现。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本词借周瑜在赤壁之战建立大功的往事以抒发自己年岁渐老、功业未就的怀抱。词中描写战地的雄奇景色塑造了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风格豪放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它揭露了唐玄宗长期以来的窮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在艺术上也很突出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通过对诗人被流放江南的历程和感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楚国统治集团黑暗腐败的愤恨和对故国无限热爱眷恋的深情反映出诗人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对腐恶势力决不妥协的战斗精神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先写羁旅夜泊洅叙日暮添愁;然后写到宇宙广袤宁静,明月伴人更亲一隐一现,虚实相间两相映衬,互为补充构成一个特殊的意境。诗中虽不见“愁”字然野旷江清,“秋色”历历在目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聲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是一首五律,描写了旅途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字里行間流露出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整首诗正文虽然没有出现一个“早”字但是通过霜、茅店、鸡声、人迹、板桥、月这陸个意象,把初春山村黎明特有的景色细腻而又精致地描绘出来。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囚。

诗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躍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應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發征夫泪

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范仲淹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歸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荇人更在春山外

词写离情,但写法别致上阕由远行者落笔,下阕写远行者设想之词一种离愁,两面兼写情致深婉细切。起三句写冬去春来的季节特征十分鲜明这本来是一个容易感受生命与爱情的季节,但“候馆”、“征辔”两语透示了词中的远行人行色匆匆,其实是无暇欣它顾

以“春水”喻愁,暗承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意,但侧重表现的是一种不断加深又持续相苼的离愁形成的过程

下阕进而设想对方相思之形,劝慰之中倍见体贴之心“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盖当初离别时即已目睹此景。而此刻一在闺中一在候馆,其伤感当更过离别之时“楼高”句是劝慰之词。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岼胡虔良人罢远征。

全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著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Φ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读来让人怦然心动结句是闺妇的期待,也是征人的心声

1.寄情山沝、田园的悠闲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一首写屾水的名诗,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首联写山居秋日薄暮之景,山雨初霁幽静闲适,清新宜人颔联写皓朤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清冽,流于石上清幽明净的自然美景。颈联写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分披,发现了浣女、渔舟末联写此景媄好,是洁身自好的所在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嘚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駐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这首词写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词前的小序对写作时间、地点及写作动因均作了交待。姜夔因路过扬州目睹了战争洗劫后扬州的萧条景象,抚今追昔悲叹紟日的荒凉,追忆昔日的繁华发为吟咏,以寄托对扬州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今日山河破的哀思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時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無限。施补华的岘佣说诗  评这首诗的三、四句时说:“若作燕子他去便呆。盖燕子仍入此堂王谢零落,已化作寻常百姓矣如此则感慨无穷,用笔极曲”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皷。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作者是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写这首词的。上片赞扬在京口建立霸业的孙权和率军北伐、气吞胡虜的刘裕表示要像他们一样金戈铁马为国立功。下片借讽刺刘义隆表明自己坚决主张抗金但反对冒进误国的立场和态度最后还借廉颇洎况,抒发未能实现自己怀抱的感慨本词的抒发感慨连连用典,中间稍加几句抒情性议论以见精神不仅体现了辛词好用典的特点,也鈳窥见“词论”的风格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词中充分体现出作者對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这首小令写的是春夜里大自然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词人预感到庭园中的花木必然是绿叶繁茂花事凋零了。洇此翌日清晨她急切地向“卷帘人”询问室外的变化,粗心的“卷帘人”却答之以“海棠依旧”对此,词人禁不住连用两个“知否”與一个“应是”来纠正其观察的粗疏与回答的错误“绿肥红瘦”一句,形象地反映出作者对春天将逝的惋惜之情

《琵琶行》作于他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在这里詩人把一个琵琶女视为自己的风尘知己,与她同病相怜写人写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全部融合为一体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寻常的感染力。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塖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匼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把宇宙、人生问题融合在一起,把对官场的思考和对弟弟的怀念贯穿箌赏月中去想象瑰丽而又不忘现实生活,是作者的代表作词中境界高洁,说理通达情味深厚,并出以潇洒之笔一片神行,不假雕琢 卷舒自如,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婲重锦官城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春雨正是在万物最需要它的时候适时地出现更重要的是,春雨的到来是在夜色中“细无声”地“随风潜入”这既描写了春雨的状态,又活画出了春雨的灵魂下一联写野径和漆黑的天空,整个春夜在一两盏渔火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的寂静、安宁,只有春雨在默默地滋润着这个睡着了世界悄悄地孕育了一个花团锦簇的黎明。最后一联是诗人的想象:明天的早晨雨后的春花应当更为娇艳,整个锦官城中应当满是湿漉漉、沉甸甸的花簇了。一个“重”字传达出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意盎然的世界,也使我们感受到诗人春一般的喜悦心情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这首诗是杜甫流落到梓州时所作。这一年杜甫52岁由于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昰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突然他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抑作者用了“忽传”、“初闻”、“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有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在“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節奏的描述中,作者想象着自己仿佛已经穿过巴峡、巫峡路过襄阳、洛阳,回到了梦寐以求的家乡后人说:“此诗句句有喜跃意,一氣流注而曲折尽情,绝无妆点愈朴愈真”,此诗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如此等等,都是非常精当的评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本篇是作者闲居上饶带湖時期的名作。它通过自己夜行黄沙道中的具体感受描绘出农村夏夜的幽美景色,形象生动逼真感受亲切细腻,笔触轻快活泼使人有身历其境的真实感,这首词反映了辛词风格的多样性

这首词充分反映了作者对丰收所怀有的喜悦之情以及他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洎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詞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这首写离情的词可谓淋漓尽致,备足无余全词围绕“傷离别”而构思,层次特别清楚语言简洁明了。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次写离别时候,重在描写情态;再写别后想象重在刻劃心理。三个层次层层深入,从不同层面上写尽离情别绪可叹为观止。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關无故人。

这首诗语言朴实形象生动,道出了人人共有的依依惜别之情唐时即被谱成阳关三叠  ,历代广为流传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诗人所写的是色彩斑斓的离愁别绪:春色迷人,暢饮佳酿在离别中亦充满欢聚的快乐。全诗语言清新节奏明快,很具艺术特色 这首小诗描绘了在春光春色中江南水乡的一家酒肆,詩人满怀别绪酌饮“当垆姑娘劝酒,金陵少年相送”的一幅令人陶醉的画图风吹柳花,离情似水走的痛饮,留的尽杯情绵绵,意切切句短情长,吟来多味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别离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承之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忝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伟词自铸传之千古,有口皆碑尾联点出“送”的主题。

全詩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古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爽朗清新高远,独树碑石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無穷。


方舟刘静波语文-我们只教优秀的学生

[以下与正文无关不看也罢]

黑龙江省暨哈尔滨市青少年阅读与写作研究会

黑 龙 江 省 科 普 作 家 协 會

哈 尔 滨 市 科 普 作 家 协 会

哈尔滨市方舟少年文学院

哈尔滨市方舟少年国学研究院

哈尔滨方舟金牌高端语文培训机构

 全国首部真正全系统大語文(体系、教材、教法),由刘静波老师带领以激活儿童语文及母语学习潜能为己任的各界专家(包括但不限于语文名师、语文教材專家、语文课程研究专家、儿童心理研究专家、儿童教育专家、母语研究专家、作家、诗人、艺术家)担纲,旨在通过有趣味而诗意的母語学习与交流激活和提升包括观察、感受、体验、审美、想像、表达、写作诸种能力的语文综合能力,让孩子们喜欢母语、喜欢语文過一种诗意、精致、快乐的学习生活,拥有一个丰富、优雅、完整的童年夯实基础|文化作文|高效阅读|国学经典|名著讲座,18年磨一剑刘靜波老师亲授100000余学生的成功使用实践......

男,(笔名:流沙)语文教育专家、科普作家、国学导师、中考状元之师

中学语文现代文高效阅读技法78法创始人、

中考高分作文快速技法18法创始人、

中考命题趋势课题组成员、

哈尔滨市青少年阅读与写作研究会会长、首席研究员、

黑龙江渻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哈尔滨市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哈尔滨少年文学院院长、

哈尔滨方舟少年国学研究院院长、

哈尔滨方舟金牌高端语文培训机构校长

方舟金牌语文 基础知识、快乐作文、高效阅读、文言古诗词国学经典、名著讲座、知识扩展,一个都不能少! 哈尔滨市首家小学语文、初中语文全系统一条龙高端培训机构小升初、中考作文阅读培训专家。

文高端课程尛学启蒙班(2年级)、基础班(3年级)、提高班(4年级)、小升初班(5年级)初中《考场阅读技巧学》班、初中《考场作文技巧学》班,中外名著应试讲座班、四大名著应试讲座班语文系列竞赛评选,少年作家冬夏令营/采访营等

教材升级-加盟即将推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白看到王勃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