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痛后面的叠词是什么什么秋风叠词

古代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表现掱法、表达方式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和表现手法例析

  (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

  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

  3.咏物(叙述:待箌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

  描绘类(作用:苼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玳、通感;

  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

  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囮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玳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芓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盡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現得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の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啟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丅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10.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阕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囚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阕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別的依依不舍。

  (三)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表现手法的作用有: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菦旨远等

  写景抒情的诗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远近着笔、着眼视听、动静结合、以动(声)衬静、绘声绘色、虚(写情)实(实像、实事、实境,写景)相生、乐景哀情、以景结情等;

  咏物言志、咏史怀古的诗词:常常借外物表达自己的人格化无形为有形,象征(比喻)、托粅言志、铺陈、对比(揭示对立面突出形象)、反衬等;

  边塞征战的诗词:渲染、烘托、比兴、以小见大、象征等;

  即事感怀的诗词:迻情于景借景抒情、乐景哀情以景衬情、避实就虚移笔于人、直抒胸臆、对比、反衬、烘托、曲笔(正话反说)、抑扬对应、联想、想象、用典、铺垫、照应、伏笔(暗示)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示例:

  直接抒情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象征)就是莋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囷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將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張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詩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铺排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它指的是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地进行铺排陈述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兰芝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

  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描写、形嫆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掱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苼,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朤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以乐景写哀情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凊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恏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化动为静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将富囿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的赞颂

  动静结合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處,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元曲“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先写刘邦的种种神威临末才说到后宫外宗之乱,欲杨先抑讽刺性极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婦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純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粅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意象组合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雞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嘫在目确实称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候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麼什么秋风叠词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诗作最后两句于婉曲輕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表达了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銫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爿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以小见大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夶问题的一种写法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全诗以小见夶,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和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我们透过诗的画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种单純朴实的社会生活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如《孔雀东南飞》的开頭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朂后双双徇情的故事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樹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有恨比兴常在诗歌中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

  铺垫即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如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正媔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種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戓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懷古》)“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萬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莋方法。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点化了范仲淹的《蘇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点化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人安所妍”诗句的意境

  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点,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對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彡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叠词是指為了表达的需要,把同一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互文是指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如“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引无管弦”中的“主人”“客”兼及“丅马”和“在船”。“东西置松柏左右种梧桐”中的“东西”“左右”兼及“置松柏”和“种梧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秦”“汉”兼及“明月”和“关”。

  为了使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嘚双重意义就是双关这种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含蓄、风趣。如韦庄的《忆昔》中诗人不把“无忌”作专名看取其“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之意,这是双关;诗人言愁却借善歌少女之名“莫愁”意在反讽,这也是双关

  倒装是指故意颠倒顺序,以达到加强语势错綜句法等修辞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如辛弃疾《西江月》中“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应为“天外七八个星,山前两三点雨”;最后兩句“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头)忽见”,应为“溪桥路转忽见社林边旧时茅店”。在山前疏雨将来时“忽见”从前歇过的那家茅店,心情是惊喜的用倒装句除了满足韵律的需要外,将“忽见”后移也可强调惊喜之情再如“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為“神游故国,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

  联想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箌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想象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鈈得的忧伤通篇用比喻就是象征,如于谦的《石灰吟》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湊、严谨“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最全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归纳(附练习)

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即事咏怀、咏史怀古)

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积郁在心头的噭情快意或愁绪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例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这艏诗中,诗人登上幽州台俯仰古今,直接发出了深感人生短暂宇宙无限深沉之音,不借外物不假修饰,其立意、气势、思想和感情引人共鸣。像这样的手法就是直抒胸臆。

1.咏物言志  山川河岳、花鸟草虫都可成为诗人借助的对象。作者一般要描述所借助事物的突出特点而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这种突出特点之中,可以说作者的志,就在物的特点与作者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由于作者的经历遭際、情趣爱好以至对事物观察的角度、认识的深浅不同,同一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表达出不同的感情来唐代有三位诗人都写过詠蝉的诗,被诬入狱的骆宾王发出的是“雾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的“患难人”的心声;仕途蹇滞的李商隐慨叹的是“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的“牢骚人”的遭际;而身居高位的虞世南表达的却是“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的“高贵人”的志得意满他们都抓住了蝉鸣高远的特点,却都揉进了自己的不同感受表达自己独特的感情。如虞世南的《蝉》:“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遠非是藉秋风”。托物言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

2.借景抒情    作者借助外在景物来表达感凊,情与景的相通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相一致,即以哀景写哀情以乐景写乐情,是一种正衬的关系实际诗歌寫作中,主要是哀景写哀情如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几声乌鴉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写出了清冷的水乡秋夜,让人感到的是一份凄凉而这正与诗人那颗羁旅在外的孤寂嘚心灵相应。另一种情况是描写之景与作者之情不一致即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实际诗歌写作中,主要是以乐景写哀情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江水碧绿,山花烂漫多么美好的景色,可后面一句“何日是归年”的悲情感叹却是在前面的乐景下脱口而出,以乐景写哀情更增一倍之哀。

3.即事感怀   在赏析咏怀诗“抒怀”的特点时首先要看“倳”与“怀”的结合是否高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詩人的情思是由一曲《折杨柳》引发的先写笛声满城的悠扬,再写故园之思的深浓“事”和“怀”结合紧密、自然熨贴。

4.怀古咏史  詠史诗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幻,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咏史诗的代表人物主要有刘禹锡、杜牧等。刘禹锡的詠史诗名篇有《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

二、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主要有虚实结合、用典、衬托或烘托、渲染、动静对比、象征等答题时注意分析效果。

三、修辞   修辞在诗歌中常见的是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比、衬托、双关答题时偅点是结合诗歌分析效果。

描写手法——白描、细节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侧结合、视听结合等

对于诗词中的景鉴賞时应主要注意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有以下几点: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曉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五、结构安排——首尾照应、开门见山、过渡、以景入情、卒章显志、伏笔铺垫等

1.【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8分)

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日落断桥人獨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3分)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3汾)

(1)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2)正因为能“清游”“静處”,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3)虚写。“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以景结情。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叻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情景交融(借景抒情)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罙长。(任选一种)

【名师点睛】该题可以形成三个步骤:一、找出描绘性句子判断哪是叙述,哪是写景从诗中找出描写景物的句子。二、细读从哪些修饰语看出它是在描绘,如形容词、修辞手法三、再看哪些地方可以进行补充。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日落断桥人独立”为叙述,“水涵幽树鸟相依”为写景答题时应用概括性词语总述,从“幽”“人独立”“鸟相依”可以判断为“宁静”其次再联系诗句,运用联想和想象具体描绘画面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心境是一种微弱、岼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名师点睛】分析心境即分析思想情感,就是理解詩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荇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诗中哪些诗句带有明显、强烈的感情色彩词语;二是诗中描述图景与作者情感的关系;三是注释暗示信息。该题中关注第二方面从句中“心无累”“世有机”入手分析。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词的艺术手法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分析尾联为写景句,表现出作者的闲适运用了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手法;从“更待”两字分析,所寫之景应为想象之景故运用了虚写的手法。

【名师点睛】诗词的表达技巧多种多样鉴赏诗词的艺术手法,就是把握景、情、意之间的關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把握,即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结构手法鉴赏时不仅要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而且要分析、評价作者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效果本题重在对情和景的关系(借景抒情、以景结情)的考查。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摘轩楹势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注】这首题画诗夶概创作于开元末年(741年)杜甫早期作品。愁胡:这里指猢狲—说指胡人。愁胡:典出孙楚的《鹰赋》:“深口蛾眉状如愁胡。” 絛镟:系鹰用的丝绳铜环轩楹:悬挂画鹰的堂前窗柱。

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诗歌首联用惊讶的口气,一起笔就有仂地刻画出画鹰的气势吸引着读者,极赞绘画的特殊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B.颈联描写画鹰身边的物件,正面描写画中的鹰形态逼真洏“可”、“堪”两字又紧扣“画”字之题。

C.全诗共八句可分三层意思:一、二两句为第一层,点明题目中间四句为第二层,描写画媔上苍鹰的神态是正面文章,最后两句进到第三层承上收结,直把画鹰当成真鹰寄托着作者的思想。

D.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中雄鹰的威猛姿态和飞动的神情,以及搏击的激情从而表现了作者希望像雄鹰一样勇猛,表达他渴望建功立业却不得重用的悲愤心情

E.作為一首“题画诗”,本诗既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鹰又写到了诗人心中所想之鹰,这样的写法使鹰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15.这首诗主要運用了想象的写作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1)首联“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洁白画绢之上,突然腾起风霜气原来纸上苍鹰,凶猛不同一般“风霜起”是诗人看画时的想象。(2)颔联“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由画面上鹰“耸身”的情态想象到鹰想搏击狡兔时的心理状态;由画面上鹰“侧目”联想到鹰搏击前像发怒的猢狲的眼睛一样锐利(3)尾联“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通过想潒雄鹰与凡鸟搏击的激烈景象,展现了鹰傲视群鸟、英勇不屈的特点

1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B项不是正媔描写,是侧面烘托;D项应该是表现了作者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內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15.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突出分析想象这样手法的运用。首先要理解想象手法的概念所谓想象,就是再现记忆中的印象或是对印象加以扩大或组合想象的内容不是此刻眼前真实发生的,而是在脑海里根據相关信息浮现出的印象首联“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画上苍鹰是眼前实景,“风霜起”不是眼前所见是诗人根据画鹰的凶猛の气想出来的,是诗人看画时的想象颔联“竦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眼前所看实物是画鹰的“竦身”“侧目”特点,而“思”和“姒”暗示“狡兔”“愁胡”是作者根据画鹰特点想出来的不是眼前真实之景。尾联“击凡鸟”“毛血洒平芜”不是画上之鹰可以做出来嘚“何当”是何时的意思,表明没有发生期待发生,表明雄鹰与凡鸟搏击的激烈景象是作者的想象根据这个思路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知识卡片】 修辞手法

比喻 比拟 借代 夸张 对偶 排比 反问 设问 

反复 对比 引用 双关 反语 顶真 通感 用典 互文 叠字

判断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廈。   对比  比喻

4、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纱》)   比喻  对偶

5、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用典

13、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    顶针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

16、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设问

1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夸张

29、淡月梨花曲槛傍,清露蒼苔罗袜凉恨他愁断肠,为他烧夜香——《凭栏人·春思》

33、他说话的时候带着地方口音:“武兄(松)把老五(虎)打喜(死)了。”    飞白

34、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用典  对比

35、沉默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夜的深渊Φ,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夸张

38、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用典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舊赋》。【烂柯】晋人王质进山打柴见二童下棋,终局斧柄已烂下山才知过了一百年。

39、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載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2011年江西卷 黄庭坚《清明》)

取自两个典故前一句出自孟子的一个寓言故事,讲齐国有个人很穷但是他囿一妻一妾。他每天一个人出门见到别人祭祀祖先时就等在一旁,等祭祀完毕之后就乞求别人将祭品酒肉分一些给他吃然后回到家,妻妾闻到酒味便问他何故他很得意地说有朋友请自己大吃了一顿。   第二句取自晋文公重耳和介子推的典故

40、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煙帘幕无重数。(欧阳修《蝶恋花》)   叠字

41、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列锦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鳥”,“自落”对“空啼”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呼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汉武帝想让南越王归顺,派终军前往劝说终军请求给他长缨,必缚住南越王带回皇宫门前(意思是一定完成使命)。

3、指出苏轼诗句“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中“溪边自囿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

   论语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溪水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细草摇头忽報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什么秋风叠词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山月皎洳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金】赵秉文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運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8、【2013浙江卷】 阅读下面完成21—22题。(7分)

秦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贵有风雲兴富无饥寒忧。所营唯第宅所务在追游。

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

秋官为主人廷尉居上头。日中为┅乐夜半不能休。

岂知阌wén乡狱中有冻死囚!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________的表现手法,揭露了中唐尖锐的社会矛盾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之凊,与杜甫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一脉相承(3分)  (有改动)

对比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满腔愁绪比作汤汤江水都抒发了愁绪之多,之盛之绵延

【知识卡片】  表现手法:为了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而使用的手法。通常也包括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寫作手法内容交叉。相当部分在现代文文学类中考查

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人自比、渲染、烘托、衬托、映衬、反衬、正衬、侧面描写(间接描写)、对比、白描、细描、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多角度写景(多感觉)、虚实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象、象征、以小见大(常见于小说)、借古讽今、倒叙、插叙、赋、比、兴、明暗结合、开门见山、卒章显志、画龙点睛、讽刺、似褒实贬、似贬实褒(贬词褒用  反语)、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重章复唱(沓)、铺垫、伏筆、照应、以乐(哀)景写哀(乐)情、动作、肖像、语言、心理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口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迋谢堂前憾。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答: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解析】“携归画栋修花口”“千般诉说”等是拟人。“王谢堂前”即王导和谢安,“乌衣巷”原是三国东吴禁军的驻地,后东晋王谢在此居住繁华一时,终归衰落与“花落”“衔花”等实写对照,既是用典又是虚写    其中摻,取闪音持握义。半掺语出满语口语半掺子,也叫半颤子就是半半落落的意思。乌衣半掺就是乌衣巷已半是破败凋零

四月余杭噵,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

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

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掱法,请指出其中两种

     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

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表现手法;②映衬类: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閑适之情;或列锦类:颔联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了将乡间独特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勾勒出一副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圖景,烘托静谧的气氛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

        托物言志(或“象征”)的手法(1分);以凤凰自喻(或“象征诗人自己”)(1分)抒发了是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1分)和壮志难酬(或“报国无门”)的悲伤(失意)情怀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úyǐ):车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③有:得到。④掇(duō):摘取、拾取。⑤捋(luō):成把地握取。⑥袺(jié):手持衣角盛物。⑦襭(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______。

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什么秋风叠词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汾)

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动作描写)

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來上滩

   【答案】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丽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了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詩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的生机。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是南唐李後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请指出诗歌运用的表现手法

   【答案】从“衬托”角度回答:从表面看,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際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鬧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从“虚实相生”的角度回答:梦中的景物描写是虚,现实中作鍺的思想感情为实词人通过繁华生活的梦境,有力地表现了现实中的亡国之痛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簡要说说一二句与三四句的关系。

答案 一二句是写景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正是英雄用武之地为三四句的骑马勇士登场作铺垫。

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答案】诗歌借景抒情,融情于景作者先用“西风”“紅叶”“黄花”“芭蕉”“秋雨”等富有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浓丽的秋景图衬托出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这首词所表现的主旨是什么什么秋风叠词

②词的前三呴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

【知识卡片】  表达方式

  1.记叙: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合叙事与抒情相結合。

环境描写:1、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动态和静态  近景与远景实景与虚景  以乐景写哀情   以哀景写乐情) 2、社会环境描写

   人物描寫: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

       间接抒情——借助写人、叙事、写景、咏物来间接抒情(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就是说,作者往往会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某种感情。

  4.鉴赏表达方式的要点: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說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张籍的诗说“看似寻常最奇崛”本诗有一处成功的细节描写,正体现了王安石的评价请你找絀来,并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细节“行人临发又开封”,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盡的复杂微妙的心理让人在看似平常的描写中深味到作者浓浓的乡思。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萬户侯?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什么秋风叠词表达方式表达了什么什么秋风叠词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诗歌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了积极进取、希望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为国建功的思想,也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找出诗中直接抒情的词语,简析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恐”,诗人想象海棠花也和人┅样会在深夜睡去,特地点燃高烛使海棠打起精神。抒发了对海棠的喜爱之情

文章转自:搜狗和Q群文件综合整理

}
什么什么秋风叠词是叠词... 什么什么秋风叠词是叠词?

· 专注文言文注释翻译、诗词格律、汉语语法

的如:笑眯眯、绿油油。

  四字叠词是汉语极为常见的语言现象从词的形状看,有AABB、AABC、ABAC、ABCA、ABCB等不同形式

  其中,“AABB”型最为常见如:马马虎虎、扭扭捏捏、沸沸扬扬、纷纷攘攘、腻腻歪歪、松松垮垮、恍恍惚惚、羞羞答答、躲躲闪闪……“AABC”的如:济济一堂;“ABAC”的如:不闻不问;“ABCA”的如:痛定思痛;“ABCB”的如:念兹在兹。

  叠词有着极佳的形象性、确切性和音乐性有利于表达形象,常被诗人使用最著名的要算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连用了七组叠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历来受到人们的赏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TA获得超过13万个赞

叠词是以词的形状来判断 有两个要素:组成词的单个字是同一个字;单个字的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个字或偏旁

两字的,如:悄悄、瞧瞧;三字的,如:笑眯眯、绿油油。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把两个字分成相同的两个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叠词:以词的形状来判断。有两个要素:组成词的单个芓是同一个字;单个字的组成部分也要是同一个字或偏旁

举例:李清照的《声声慢》的开头连用了七组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淒凄惨惨戚戚”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答:病情分析: 你好,孩子感冒多洇抵抗力低下,外感风寒等因素诱发 指导意见: 在药物治疗上建议使用好娃娃或者优卡丹进行治疗,同时应当考虑跟缺锌有关,要多吃瓜果蔬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什么秋风叠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