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六稳七打三九什么意思啊

上海四年级第一学期必背古诗词赏析-共享资料网
上海四年级第一学期必背古诗词赏析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注音 乐游原 l? yóu yuán 注释 1. 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 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 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 乐游苑”。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 死去葬于此, 因“苑”与“原”谐音, 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 《关 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 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 自生玫瑰树, 树下多苜蓿”, 又“风在其间, 长肃萧然, 日照其花, 有光彩”, 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可见,玫瑰和 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 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 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 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2.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 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 物, 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 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 著名诗篇 《乐 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3. 不适:不悦, 不快。 译文 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 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今天到了傍晚时,我心中有些不惬意,于是就坐上马车,到古时的乐游 原上游玩。这时望见将要落山的太阳,真是十分好看,可惜已近黄昏,不多 时就要消灭了。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诗人李商隐透 过当时唐帝国的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 昏”两句诗也表示:人到晚年,过往的良辰美景早已远去,不禁叹息光阴易 逝,青春不再。这是迟暮者 对美好人生的眷念,也是作者有感于生命的伟 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相关诗文 玉溪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 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 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这一 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溪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 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 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 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玉溪恰恰也说是“乐游原 上有西风”。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 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 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 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 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 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 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溪,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 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 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 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 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 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宋祁的“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也有相似的意象! 可惜,玉溪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 过”、“但是”之义,以为玉溪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 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 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 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溪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 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 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 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细味“万树鸣蝉隔断虹”,既有断虹见于碧树鸣蝉之外,则当是雨霁新 晴的景色。玉溪固曾有言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大约此二语乃 玉溪一生心境之写照,故屡于登高怀远之际,情见乎词。那另一次在乐游原 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 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 情苦志。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 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溪之诗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 有,焉敢固必。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思想感情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 很不得志。这首诗就很好的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当诗人为排遣“意不适” 的情怀而登上乐游原时,看到了一轮辉煌灿烂的黄昏斜阳,于是发乎感慨。 有人认为夕阳是嗟老伤穷、 残光末路之感叹; 也有人认为此为诗人热爱生命、 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千百年来,此两种观念争论 不休,莫衷一是。 古诗赏析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 车登上古老的郊原。“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诗人心情忧 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 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后 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 接近黄昏。“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然而“只是”二字,笔 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 叹。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 而发,也是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 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乐游原简介 乐游原,是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东北部、曲江池北面的黄土台塬。塬 面长约 4 公里,宽 200-350 米,高出两侧平地 10-20 米,最高处海拔 467 米。 乐游原实际上是由于河流侵蚀而残留在渭河三级阶地上的梁状高地。乐 游原的南面有大雁塔、曲江池,上有青龙寺遗址,遗址内还建有空海纪念碑、 纪念堂,种植着多株名贵樱花,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去处。 乐游原得名于汉代。早在 2000 多年以前的秦汉时代,曲江池一带就以 风景秀丽而负有盛名。汉宣帝时,这里被称为乐游苑。一次,汉宣帝偕许皇 后出游至此,迷恋于绚丽的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后来在此处建有乐 游庙,乐游原就以庙得名。 ================================================================= =============================== 乐游原是唐长安城的最高点,地势高平轩敞,为登高览胜最佳景地。 唐太平公主在此添造亭阁,营造了当时最大的私宅园林――太平公主庄 园。韩愈《游太平公主庄》诗云: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堙,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仅在乐游原上的一处园林,因太 平公主谋反被没收后,就分赐给了宁、申、歧、薛四王,足以想见当时 乐游原规模之大。后来四王又大加兴造,遂成为以冈原为特点的自然风 景游览胜地。乐游原地势高耸,登原远眺,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 如掌。同时,它与南面的曲江芙蓉园和西南的大雁塔相距不远,眺望如 在近前,景色+分宜人。因此,都人来此游赏者绍驿不绝。尤其是“每 三月上已、 九月重阳, 仕女游戏, 就此拔楔登高?幄幕云布, 车马填塞。 ” 杜甫形容乐游原是:“乐游古园翠森森,烟绵碧草萋萋长”;唐彦 谦称赞乐游原:“杏艳桃娇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李频描述了春 天乐游原的景色:“无那杨花起愁思,漫天飘落雪纷纷”。而“爽气朝 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则描述的是乐游原秋天迷人的景色。 ================================================================= =============================== 玉溪诗人,另有一首七言绝句,写道是:“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 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渊〕宿,不放斜阳更向东!”那也是登上古原,触 景萦怀,抒写情志之作。看来,乐游原是他素所深喜、不时来赏之地。这一 天的傍晚,不知由于何故,玉溪意绪不佳,难以排遣,他就又决意游观消散, 命驾驱车,前往乐游原而去。 乐游原之名,我们并不陌生,原因之一是有一篇千古绝唱《忆秦娥》深 深印在我们的“诗的摄相”宝库中,那就是:“??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 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玉溪恰恰也说是“乐游原 上有西风”。何其若笙磬之同音也!那乐游原,创建于汉宣帝时,本是一处 庙苑,―应称“乐游苑”才是,只因地势轩敞,人们遂以“原”呼之了。此 苑地处长安的东南方,一登古原,全城在览。 自古诗人词客,善感多思,而每当登高望远,送目临风,更易引动无穷 的思绪:家国之悲,身世之感,古今之情,人天之思,往往错综交织,所怅 万千,殆难名状。陈子昂一经登上幽州古台,便发出了“念天地之悠悠”的 感叹,恐怕是最有代表性的例子了。如若罗列,那真是如同陆士衡所说“若 中原之有菽”了吧。至于玉溪,又何莫不然。可是,这次他驱车登古原,却 不是为了去寻求感慨,而是为了排遣他此际的“向晚意不适”的情怀。知此 前提,则可知“夕阳”两句乃是他出游而得到的满足,至少是一种慰藉―这 就和历来的纵目感怀之作是有所不同的了。所以他接着说的是:你看,这无 边无际、灿烂辉煌、把大地照耀得如同黄金世界的斜阳,才是真的伟大的美, 而这种美,是以将近黄昏这一时刻尤为令人惊叹和陶醉! 我想不出哪一首诗也有此境界。或者,东坡的“闲庭曲槛皆拘窘,一看 郊原浩荡春!”庶乎有神似之处吧? 可惜,玉溪此诗却久被前人误解,他们把“只是”解成了后世的“只不 过”、“但是”之义,以为玉溪是感伤哀叹,好景无多,是一种“没落消极 的心境的反映”,云云。殊不知,古代“只是”,原无此义,它本来写作“祗 是”,意即“止是”、“仅是”,因而乃有“就是”、“正是”之意了。别 家之例,且置不举,单是玉溪自己,就有好例,他在《锦瑟》篇中写道:“此 情可待(义即何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其意正谓:就是(正是) 在那当时之下,已然是怅惘难名了。有将这个“只是当时”解为“即使是在 当时”的,此乃成为假设语词了,而“只是”是从无此义的,恐难相混。 细味“万树鸣蝉隔断虹”,既有断虹见于碧树鸣蝉之外,则当是雨霁新 晴的景色。玉溪固曾有言曰:“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大约此二语乃 玉溪一生心境之写照,故屡于登高怀远之际,情见乎词。那另一次在乐游原 上感而赋诗,指羲和日御而表达了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 情―这正是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 情苦志。若将这种情怀意绪,只简单地理解为是他一味嗟老伤穷、残光末路 的作品,未知其果能获玉溪之诗心句意乎。毫厘易失,而赏析难公,事所常 有,焉敢固必。愿共探讨,以期近是。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 812 年或 813 年―约 858 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不 同版本又有做“溪”的)、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他祖 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生于河南荥阳(今河南荥阳市 )。诗作文学 价值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与同时期 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 16,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在 《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有 22 首被收录,位列第 4。其诗构思新奇, 风格农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 难于索解,至有“诗家都爱西昆好,只恨无人作郑笺”之诮。因处于牛李党 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荥阳。赠花卿百科名片《赠花卿》诗意画 此诗约作于 761 年(上元二年)。杜甫常常到各地游览。有一天,杜甫来到花敬 定的府上,在花卿的府上听到悠扬动听的乐曲。乐曲如此之美,杜甫十分感叹, 故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诗,称赞乐曲是人间难得一闻的天上仙乐。引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赠花卿 创作年代:唐代 作者:杜甫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赠花卿(1) 锦城丝管日纷纷, (2)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3) 人间能得几回闻。 (4) [1]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这句说战乱勘定后的成都,主 将大张筵席,尽情作乐。 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3)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4)几回闻:听到几回。意思是说人间很少听到。 [2] 作品译文 锦官城里的音乐声轻柔悠扬, 一半随着江风飘去,一半飘入了云端。 这样的乐曲只应该天上才有, 平常百姓家哪里能听见几回? [3] 名句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作品赏析 这首绝句,字面上明白如话,但对它的主旨,历来注家颇多异议。有人 认为它只是赞美乐曲,并无弦外之音;而杨慎《升庵诗话》却说:“花卿在 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 《说诗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 僭窃,则想新曲于天上。”他们的说法是较为可取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礼仪制度极为严格,即使音乐,亦有异常分明的等 级界限。据《旧唐书》载,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即命太常少卿祖孝孙考订 大唐雅乐,“皇帝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奏舒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 承和;??”这些条分缕析的乐制都是当朝的成规定法,稍有违背,即是紊 乱纲常,大逆不道。 花卿,名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过功。但他居功自 傲,骄恣不法,放纵士卒大掠东蜀;又目无朝廷,僭用天子音乐。杜甫赠诗 予以委婉的讽刺。 耐人寻味的是,作者并没有对花卿明言指摘,而是采取了一语双关的巧 妙手法。字面上看,这俨然是一首十分出色的乐曲赞美诗。“锦城丝管日纷 纷”,锦城,即成都;丝管,指弦乐器和管乐器;纷纷,本意是既多而乱的 样子,通常是用来形容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的,这里却用来比状 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乐曲,这就从人的听觉和视觉的通感上,化无形为 有形,极其准确、形象地描绘出弦管那种轻悠、柔靡,杂错而又和谐的音乐 效果。“半入江风半入云”也是采用同样的写法:那悠扬动听的乐曲,从花 卿家的宴席上飞出,随风荡漾在锦江上,冉冉飘入蓝天白云间。这两句诗, 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乐曲的那种“行云流水”般的美妙。两个“半”字空 灵活脱,给全诗增添了不少的情趣。 乐曲如此之美,作者禁不住慨叹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 闻。”天上的仙乐,人间当然难得一闻,难得闻而竟闻,愈见其妙得出奇了。 全诗四句,前两句对乐曲作具体形象的描绘,是实写;后两句以天上的 仙乐相夸,是遐想。因实而虚,虚实相生,将乐曲的美妙赞誉到了极度。 然而这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其弦外之音是意味深长的。这可以从“天 上”和“人间”两词看出端倪。“天上”,实际上指天子所居皇宫;“人 间”,指皇宫之外。这是封建社会极常用的双关语。说乐曲属于“天上”, 且加“只应”一词限定,既然是“只应天上有”,那么,“人间”当然就不 应“得闻”。不应“得闻”而竟然“得闻”,不仅“几回闻”,而且“日纷 纷”,于是,作者的讽刺之旨就从这种矛盾的对立中,既含蓄婉转又确切有 力地显现出来了。 宋人张天觉曾论诗文的讽刺说: “讽刺则不可怒张, 怒张则筋骨露矣。 ” ( 《诗人玉屑》卷九引)杜甫这首诗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寓讽于谀,意在 言外,忠言而不逆耳,作得恰到好处。正如杨伦所评:“似谀似讽,所谓言 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王昌龄) 、供奉(李白) 。” [4] ( 《好铨》 )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 ,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 ,出生于巩县(今 属河南) 。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因科场失利,未能考中进士。后入 长 安,过了十年困顿的生活,终于当上看管兵器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为叛 军所俘,脱险后赴灵武见唐肃宗,被任命为左拾遗,又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后来弃官西行,客居秦州,又到四川定居成都草堂。严武任成都府尹时,授 杜甫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职。一年后严武去世,杜甫移居夔州。后来出三峡, 漂泊在湖北、湖南一带,死于舟中。杜甫历经盛衰离乱,饱受艰难困苦,写 出了许多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诗篇,诗作被称为“诗史”;他集诗歌艺术 之大成,是继往开来的伟大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词多为当时社会的写照。[5]暮江吟百科名片 《暮江吟》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大约是 822 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 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 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 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 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暮江吟 创作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作品体裁:七言绝句及邹体 作品原文《暮江吟》诗意画 暮江吟(1)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2) 半江瑟瑟半江红。 (3) 可怜九月初三夜, (4) 露似真珠月似弓。 (5) [1] 作品注释 &1&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吟,古代一种诗体。 &2&残阳:落山的太阳光。 &3&瑟瑟:原义为碧色珍宝,此指碧绿色 &4& 可怜:可爱。 &5&真珠:即珍珠。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而并非珍珠的珍。 &6&月似弓:上弦月,其弯如弓。 &7&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2] 作品译文 一道余辉铺在江面上,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江水一半呈现出深 深的碧色,一半呈现出红色。 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 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 [3] 作品赏析 《暮江吟》是白居易“杂律诗”中的一首。全诗构思妙绝之处,在于摄 取了两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画面,加以组接。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 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两者分开看各具佳景,合 起来读更显妙境, 诗人又在诗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写法, 使景色倍显生动。 由于这首诗渗透了诗人被迫远离朝廷后轻松愉悦的解放情绪和个性色彩,因 而又使全诗成了诗人特定境遇下审美心理功能的艺术载体。 前两句写夕阳落照中的江水。 “一道残阳铺水中”,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 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 地面照射过来,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 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半江瑟瑟半 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 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 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 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他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后两句写新月初升的夜景。诗人流连忘返,直到初月升起,凉露下降的 时候,眼前呈现出一片更为美好的境界。诗人俯身一看,江边的草地上挂满 了晶莹的露珠。 这绿草上的滴滴清露, 很像是镶嵌在上面的粒粒珍珠。 用“真 珠”作比喻,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 烁的光泽。诗人再抬头一看,一弯新月初升,如同在碧蓝的天幕上,悬挂了 一张精巧的弓。诗人把这天上地下的两种景象,压缩在一句诗里――“露似 真珠月似弓”。 作者从像弓一样的一弯新月, 想起当时正是“九月初三夜”, 不禁脱口赞美它的可爱,直接抒情,把感情推向高潮,给诗歌造成了波澜。[4]诗人通过“露”、“月”视觉形象的描写,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 用这样新颖巧妙的比喻来精心为大自然敷彩着色,描容绘形,给读者展现了 一幅绝妙的画卷。由描绘暮江,到赞美月露,这中间似少了一个时间上的衔 接,而“九月初三夜”的“夜”无形中把时间连接起来,它上与“暮”接, 下与“露”、“月”相连,这就意味着诗人从黄昏时起,一直玩赏到月上露 下,蕴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明代杨慎《升庵诗话》评:“诗 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 微入画。”《唐宋诗醇》评:“写景奇丽,是一幅着色秋江图。”清代王士 祯《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丽绝韵绝,令人神往。” 另外,值得读者注意的是这首诗中的时间问题。 其一, 《暮江吟》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如果只从《暮江吟》的标 题看,此诗似乎应始终歌吟“日落前后”的暮色江景,但诗中“可怜九月初 三夜”的“夜”字,以及“露似珍珠月似弓”,则明显地是在写“夜晚”。 按《辞海》里的解释:“露是空气中水汽因地面或地物表面散发热量,使得 地面或地物表面的温度低于气温(但仍高于 0℃) ,而凝结在其上的水珠。常 见于晴朗无风的夜间或清晨。”由此可见,此诗标题与内容有不相吻合的地 方,并非始终写暮色江景。理解此诗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个特点,不能机械地 只从标题去理解内容。有人认为,此诗的标题与内容中的时间不完全相符是 作者的疏忽或失笔。其实,这种情况在唐诗中是很常见的,如杜甫的《日暮》 就从黄昏时分一直写到“草露滴秋根”;贾岛的《暮过山村》也从日落写到 明月高悬。所以,不能完全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去研究文学作品。 其二, 《暮江吟》主要是写“暮色江景”。 《暮江吟》全诗共四句。前两 句写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景色,这是最真实可信的暮色江景。后两句写诗人 流连忘返, 直到新月初升的场景。 诗中“九月初三”与“月似弓”上下紧扣, 写的是黄昏时的自然景色。这里的“九月初三”,点明时间,“月似弓”则 是诗人看到的景象。当然,这种景象只能在日落后不久才能看到,因而这两 句主要还是写暮色江景,而不像有些书上说的那样是写“美丽的夜景”。 说后两句仍主要写暮色江景,有其科学上的依据。根据天文学常识,九 月初三日,月亮位于太阳以东约 45°,形状像个反 C 字形,即“月似弓”, 日落后出现于西方、西南方低空中,可见时间局限于日落后 2 至 3 小时。从 诗中看,作者看到“月似弓”之时,月亮的地平高度不会很低。太低了,由 于树木、建筑、雾气等影响就不会看到。据此,读者可以推测出,作者看到 “月似弓”之时,当在九月初三黄昏,即日落后不久。从民用时间看,仍属 于傍晚,即“暮”的范畴。 其三, 《暮江吟》写了三个不同的“时间”。通过以上分析, 《暮江吟》 前两句写的时间是日落前 (一小段时间) 或日落时; 后两句主要写日落后 (一 小段时间) ,即黄昏;由后两句还引伸出夜里一段时间。这完全符合作者的 观赏顺序,即作者先于日落前看到了“残阳铺照”,又于日落后看到了“月 似弓”,再于夜间看到了“露似珍珠”。大多数资料都认为,“月似弓”与 “露似珍珠”是作者于夜间同一时刻看到的,前写天上,后写地下。其实这 是因为缺少天文、气象常识,忽视了两种自然现象之间的“时间差”问题。 如前所述,作者看到“九月初三”、“月似弓”之时,只能是在日落后不久。 此时,由于太阳刚刚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热量还不多,凉露尚未形成;而 等到夜里“露似珍珠”之时,似弓之月却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线以下了。 [5] 作者简介 白居易(公元 772―公元 846)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今陕西渭 南)人。800 年(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江州 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 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 《秦中吟》 《新乐 、 府》 ,敢于针对当权者的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又 是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 《琵琶行》 、 , 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 论上, 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诗歌合为事而作”的主张。 现存诗 3000 [6] 多首,有《白氏长庆集》 。秋夕百科名片《秋夕》诗配画 《秋夕》 是晚唐著名诗人杜牧所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一个失 意宫女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 作品资料 【名称】 《秋夕》 【年代】晚唐 【作者】杜牧 【体裁】七言绝句 诗词原文 秋夕杜牧秋夕书法帖[1](1)唐?杜牧 银烛(2)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3)扑流萤。 天阶(4)夜色凉如水, 卧看(5)牵牛织女星。 [2] 注释译文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白色而精美的蜡烛。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天阶:天庭上宫殿的台阶。 ?坐看:坐着朝天看,同“卧看” 【译文】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我手执绫罗小扇,轻轻地扑打萤火 虫。天阶上的夜色,有如井水般清凉;坐榻仰望星空,牵牛星正对织女星。 作品鉴赏 此诗一作王建诗。此诗写失意宫女孤独的生活和凄凉的心境。 前两句已经描绘出一幅深宫生活的图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白色的蜡 烛发出微弱的光,给屏风上的图画添了几分暗淡而幽冷的色调。这时,一个 孤单的宫女正用小扇扑打着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轻罗小扇扑流萤”,这一 句十分含蓄,其中含有三层意思:第一,古人说腐草化萤,虽然是不科学的, 但萤总是生在草丛冢间那些荒凉的地方。如今,在宫女居住的庭院里竟然有 流萤飞动,宫女生活的凄凉也就可想而知了。第二,从宫女扑萤的动作可以 想见她的寂寞与无聊。她无事可做,只好以扑萤来消遣她那孤独的岁月。她 用小扇扑打着流萤,一下一下地,似乎想驱赶包围着她的孤冷与索寞,但这 又有什么用呢?第三,宫女手中拿的轻罗小扇具有象征意义,扇子本是夏天 用来挥风取凉的,秋天就没用了,所以古诗里常以秋扇比喻弃妇。相传汉成 帝妃班婕妤为赵飞燕所谮,失宠后住在长信宫,写了一首《怨歌行》 :“新 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 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此说未必可信, 但后来诗词中出现团扇、秋扇,便常常和失宠的女子联系在一起了。如王昌 龄的《长信秋词》 :“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建的《宫中 调笑》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都是如此。杜牧这首诗中的“轻 罗小扇”,也象征着持扇宫女被遗弃的命运。 第三句,“天阶夜色凉如水”。“天阶”指皇宫中的石阶。“夜色凉如 水”暗示夜已深沉,寒意袭人,该进屋去睡了。可是宫女依旧坐在石阶上, 仰视着天河两旁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民间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嫁与牵 牛,每年七夕渡河与他相会一次,有鹊为桥。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迢 迢牵牛星”,就是写他们的故事。宫女久久地眺望着牵牛织女,夜深了还不 想睡,这是因为牵牛织女的故事触动了她的心,使她想起自己不幸的身世, 也使她产生了对于真挚爱情的向往。可以说,满怀心事都在这举首仰望之中 了。 梅圣俞说:“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 至矣。”(见《六一诗话》 )这两句话恰好可以说明此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一、三句写景,把深宫秋夜的景物十分逼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冷”字, 形容词当动词用,很有气氛。“凉如水”的比喻不仅有色感,而且有温度感。 二、四两句写宫女,含蓄蕴藉,很耐人寻味。诗中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 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 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3] 作者简介杜牧像 杜牧 (803-852)唐代诗人。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太和进士,授宏文馆校书 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史馆修撰,膳部、 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以七 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注重军事,写下了不 少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 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 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4] 韩国“秋夕节” 韩国阴历的八月十五称为“秋夕”(??) ,也就是中国的中秋节。秋 夕可以说是韩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一个丰收和感恩的节日,甚 至比春节(阴历新年)更隆重。祭祖和扫墓 韩国的“中秋节”源于中国,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发生了变化。中国 人过中秋,主要是家人团聚,不能团聚的也讲究千里共婵娟。韩国人的“中 秋节”,除了全家团聚之外,也是追忆祖先恩德的日子,更为重要的是祭祖 和扫墓。对于尊重传统的韩国人来说,“中秋节”在韩国的受重视程度不亚 于春节。每年的“中秋”假期,韩国都会上演“民族大迁移”的壮观场面, 就像中国的春运一样。火车票和大巴票很难买,对于平均每家有 1.5 辆车的 韩国来说,很多人都是开私家车回乡的,所以高速公路上堵车十分严重。 秋夕的清晨,韩国家家户户都会摆好新谷、水果酒、松饼、芋头汤和各 式各样的水果祭拜祖先。韩国传统上是由长子继承家族的正统,因此秋夕祭 拜祖先时,均是兄弟们到大哥家里祭祖。祭典开始时,男人们都要恭敬地站 立在祭桌前,主祭的家族长子要先把家里的大门打开,意指请老祖宗进到家 里来。然后回到祭桌前,烧香、献花与献酒,率领家庭成员行叩礼。在祖宗 们享用祭品的时候,主祭者要向家人介绍祖宗的光荣事迹,然后卜问祖宗是 否已享用完祭品。完毕后,主祭者再率领家族成员对祖宗行叩礼,恭送祖宗。 祭祖仪式完毕后,大人们将祭酒喝掉,然后开始吃团圆早饭 除了祭拜祖先外,秋夕还有扫墓的习俗,一般是在秋夕前一天或前两天 举行,近代则多在当天举行。因为韩国人的祖坟一般都在山上,所以祭扫祖 坟被称为“上山”。 秋夕“上山”是一年中最重大的事情, 即使有天大的事, 也不能耽误了“上山”。秋夕节跪拜 在韩国有一句俗语叫“做得好松饼,嫁得好人家”,韩国女孩子从小就要学 做松饼,要为“嫁得好”而努力奋斗。韩国人吃松饼就相当于中国人中秋节 必吃月饼,除了品尝它们的美味,更多的是传达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坚持。 除 了一家团圆外,韩国的“中秋节”还有祭祖和省墓的习俗。韩国中秋节的祭 祀非常的隆重和繁琐。中秋早晨,每家每户早上都起来很早,男女老少们都 换上新衣服,举行中秋“茶礼”(即祭祀) ,追思父母及祖上的恩德;而省 墓则和中国清明节的扫墓差不多,一般是中秋节当天去祖坟伐草和祭奠,以 尽孝心。当然,韩国中秋节的当晚,也少不了赏月活动。 民族大迁移 韩国的秋夕节每年都放三天假,如果遇上连着周末两天,一般可以放五 天假。繁荣画面 韩国很多家庭成员平时都分散在全国各地工作,很难有机会聚到一起,由于 秋夕的习俗要回乡祭祖扫墓,秋夕也就成了家族团聚最好的日子。因此,每 年的秋夕假期,韩国都会上演“民族大迁移”的壮观场面,就像中国的春运 一样。火车票和大巴票很难买,对于平均每家有 1.5 辆车的韩国来说,很多 人都是开私家车回乡的,所以高速公路上堵车十分严重,从空中往下看,高 速公路如同一个巨大的停车场。首尔到釜山平时只需 4-5 个小时,此时就需 要 15 个小时左右。考虑到堵车时间会很长,妈妈们带齐了故事书、水、主 食、小零食、游戏机等,应有尽有。看来选择在这一天出行,大家早有心理 准备,并且也已经习惯了。而繁华喧闹的首都首尔在这一天也会上演“空城 计”。韩国人口算不上多,但有近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挤在首尔,所以首尔的 拥挤程度,确实不输给中国的那些大中城市。然而秋夕期间,人们纷纷赶着 回老家去团聚和扫墓,人少车也少,秋夕当天几乎所有的商场和店铺都不营 业,显得异常安静,和平日的热闹嘈杂形成鲜明对比。记得去年我和丈夫刚 来首尔不久,便赶上秋夕节,不知情的我们还打算在外面美美地吃个晚餐, 然后去汉江边赏月。谁知街上营业的店铺屈指可数,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一家 营业中的小餐馆,随便打发了这顿“秋夕大餐”。 传统民俗活动 秋夕节当天,韩国人都喜欢穿着传统的服饰出游。会到景福宫、韩国民 俗村、国立民俗博物馆、南山韩屋村等地进行踢毽子、打陀螺等各种秋夕民 俗活动。还有机会欣赏到韩国女性一起玩跷跷板的场面,穿着色彩鲜艳的民 族服饰的女孩在跳板的尽头一起一落,那飘落的长裙像绽放在空中的花朵, 非常美丽。韩国人 忙了一天,月亮升起,属于女性的时刻到来了,家家户户的女子穿上美丽的 韩服,在皎洁的月光下围成一圈翩翩起舞,跳起美丽的“羌羌水月来” 舞。 “羌羌水月来” (????)就是数十名妇女手拉手围成圈,一边唱着“羌羌 水月来”,一边绕圈转的游戏,是专属于女孩子的舞蹈。据说,在壬辰倭乱 期间,李舜臣将军和倭寇交手。为了威慑侵略者,李将军让女人们也穿上军 服,排列成队,将山峰团团包围起来,敌人看到李将军的千军万马,心里非 常害怕从而败下阵来,于是后世便流传下来这种舞蹈。 另外韩国人也对子女在秋夕当天回不回家和家人团聚,也算是子女对父 母长辈孝不孝顺的一种表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百科名片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 1192 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 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 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 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 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作品原文 秋夜将晓(1)出篱门(2)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插图 三万里河(3)东入海,五千仞(4)岳(5)上摩天(6)。 遗民(7)泪尽(8)胡尘(9)里,南望(10)王师(11)又一年。 注释译文 秋夜将晓①出篱门②迎凉有感 (宋)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插图三万里河③东入海,五千仞④岳⑤上摩天⑥遗民⑦泪尽⑧胡尘⑨里,南 望⑩王师⑥又一年 [1] 注释 (诗题)秋天的夜里,天快要亮的时候,走出篱笆门,忽然对面吹来一 阵凉风,心中产生一股伤感,于是写下这首诗。 (1) 将晓:天将要亮。 (2) 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3)三万里:长度,形容它的长,是虚指。河:指黄河。 (4)“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仞: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 仞(一作七尺)。 (5) 岳:指西岳华山。岳: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 山和西岳华山。 (6)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7)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去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8)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9)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胡: 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10)南望:远眺南方。 (11)王师:指宋朝的军队。 译文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 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 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相关考题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和“摩”的表达效果。 答案: 诗一开始劈空而来, 气象森严。 山河本来是不动的, 由于用了 「入」 、 「摩」二字,就使人感到这黄河、华山不仅雄伟,而且虎虎有生气。但大好 河山,陷于敌手,怎能不使人感到无比愤慨!这两句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 整。 2.诗人能把丰富的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描写之中。请结合全诗对 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 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历史背景】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 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 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 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伟大的爱 国诗人。他勤于创作,一生写诗 60 年,保存下来就有 9300 多首。诗的题材 极为广泛,内容丰富,其中表现抗金报国的作 品,最能反映那个时代的精 神。诗的风格豪放,气魄雄浑, 有《剑南诗稿》 《放翁词》传世。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百科名片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 《从军行七首》 的第四首。 诗歌通过描写在阴云密布、 满眼黄沙的瀚海“孤城”中担任戍守任务的将士的宽 广胸襟,表现了他们立誓破敌、决战决胜的顽强斗志和爱国主义的豪迈气概。 作品信息 【名称】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 【年代】盛唐 【作者】王昌龄 【体裁】七言绝句 作品原文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 作品翻译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零零的城池遥望着玉门关。身 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作品鉴赏 唐代边塞诗的读者,往往因为诗中所涉及的地名古今杂举、空间悬隔而 感到困惑。怀疑作者不谙地理,因而不求甚解者有之,曲为之解者亦有之。 这首诗就有这种情形。 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 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 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 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 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 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 “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 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一、二两句,不妨设想成次第展现的广 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 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 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 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 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至于特别提及青海与玉关的原因,这跟当时民族之 间战争的态势有关。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 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 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 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 陲的景象, 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 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 青海与玉关。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 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 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意思是说:从边塞孤城上远远望 去,从青海湖经祁连山到玉门关这一道边境防线。上空密布阴云,烽烟滚滚, 银光皑皑的雪山顿显暗淡无光。这里既描绘出了边塞防线的景色,也渲染了 战争将至的紧张气氛,饱含着苍凉悲壮的情调。这两句诗是一个倒装句,使 诗歌画面的色彩顿时突现,同时,从地理学的角度讲,站在“孤城”之上, 人的肉眼是看不到玉门关、祁连山和青海湖这三点相联的千里边防线的,这 里一个“遥望”及其所提领的空间距离遥远的三地呈现于同一幅画面,既是 想象、夸张的手法使之“视通万里”,又突现了戍边将士那全局在胸、重任 在肩的历史责任感。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 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荒凉的沙漠里,战斗繁多,将士身经百战,连身 上的铁盔铁甲都磨破了,但是只要边患还没有肃清,就决不解甲还乡。唐代 西方的劲敌主要是吐蕃和突厥。青海湖畔,是唐王朝政府军与吐蕃贵族军队 多次交战、激烈争夺的边防前线;而玉门关一带,则西临突厥,这一带也是 烽烟不绝、激战连年。“黄沙百战穿金甲”就是这种战斗生活的强有力的概 括。这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 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其中,“黄沙”二字既 是实景, 渲染出了边塞战场的典型环境, 又道出了边庭之荒凉萧瑟; “百战” 二字, 形象地说明了将士戍边的时间之漫长、 边塞战斗之频繁; 而“穿金甲” 三字,则渲染了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说明将士为保家卫国曾付出了多么惨 重的代价,乃至牺牲。但是,金甲易损,生命可抛,戍边壮士报国的意志却 不会减。“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直接表白。这里化用了楼 兰的典故。汉代楼兰国王与匈奴勾结,屡次拦截杀害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臣。 公元前 77 年,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智取楼兰国王之首级 胜利归来,扫除了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障碍。这里借指吐蕃和突厥贵族的当权 者。诗中所写的将士,并无久战思归的厌战情绪,为了捍卫家国的安全,他 们置个人利益于不顾,毅然地表示在大敌当前要继续奋战到底。“不破楼兰 终不还”,这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七个字,就成功地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 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一二两句, 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 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 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 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壮苍凉的,这与诗中色彩的巧妙运用大有关系。 “青海长云暗雪山”,波光粼粼的青海湖,澄碧若翠;皑皑的雪山,如 银蟒漫舞;阴云飞涌,墨色顿至。这里,“青”、“黑”、“白”三色齐涌 画面,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丹青国画。在这幅国画中,诗人不仅充分发挥 了色彩的对比作用,而且更突出了光线明暗的作用。雪山的银辉,向人们呈 现出一种洁白纯净的美,而“长云”之后的一个“暗”字凌空一笔又涂上了 淡黑色,使画面由明暗对照构成了阴沉的战争氛围和苍凉的境界。王昌龄能 够将“色”和“光”交织起来,用暗色弱光来渲染冷色的苍凉感,因而,这 里的色彩光线已不仅仅是自然景物的属性,色彩光线的描写也不只是起美化 画面的作用,它们已融入了丰富的感受和情绪,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 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青海长云暗雪山”一句,实际上是采用以色彩传情 的写法,达成情景交融的佳句。 诗人准确把握戍边将士跃动的心律,又赋之以恰当的色彩和光线,使诗 歌艺术画面的气象恢宏开阔,情调悲凉壮美,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 生活在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 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 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 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 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2] 作者简介王昌龄像 王昌龄 (698―约 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 元 727 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 734 年(开元二 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 王江宁。约在公元 737 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 公元 748 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 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王昌龄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 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 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 昂,手法细腻。有《王昌龄集》 [3] 。 菊》的原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其瓣如丝 如瓜。其色或黄 或白 或赭 或红, 种类繁多。性耐寒,严霜即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莲》的原文是:莲花,亦曰荷花。种于暮春,开于盛夏。其叶,大者如盘,小 者如钱。茎横泥中,其名曰藕。其实曰莲子。藕与莲子,皆可食也。 译文:菊花盛开的时候,香气四处飘溢。它的花瓣呈丝状或是瓜状。它的颜色有 黄 白 赭 红等,种类很多。它天生不怕寒冷,严霜来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 零了,只有菊花开的最为茂盛 莲花,又叫做荷花。种在春天的末期,开在盛夏时节。它的叶子,大的像盘子, 小的像钱币。它的茎是横着长在泥中,名字叫做藕。它的果实叫做莲子。藕和莲 子都能食用鸟鸣涧百科名片 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 首。五首诗每一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 是一处景点。《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鸟鸣涧》中,不 仅可以看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 受到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作品简介《鸟鸣涧》诗意图 作品名称:鸟鸣涧 作者:王维 作品类型:诗 体裁:五言绝句 出自: 《全唐诗》 [1] 作品原文王维鸟鸣涧书法帖[2]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3] 作品注释 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别墅附近。 涧:两山间的水沟。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 月出:月亮出来。 时鸣:时,不时。不时地啼叫。 [4] 作品译文 春天寂静无声,桂花不知不觉地凋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 空荡荡。月亮出来了,小鸟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5]作品赏析 关于该诗中的桂花,颇有些分歧意见。一种解释是桂花有春花、秋花、 四季花等不同种类,此处所写的当是春日开花的一种。另一种意见认为文艺 创作不一定要照搬生活,传说王维画的《袁安卧雪图》 ,在雪中还有碧绿的 芭蕉,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同时出现的事物,在文艺创作中是允许的。不过, 该诗是王维题友人所居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一。五首诗每一首写一 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因此,以解释为山中此 时实有的春桂为妥。 桂树枝叶繁茂,而花瓣细小。花落,尤其是在夜间,并不容易觉察。因 此,开头“人闲”二字不能轻易看过。“人闲”说明周围没有人事的烦扰, 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有此作为前提,细微的桂花从枝上落下,才被觉察到 了。诗人能发现这种“落”,或仅凭花落在衣襟上所引起的触觉,或凭声响, 或凭花瓣飘坠时所发出的一丝丝芬芳。总之,“落”所能影响于人的因素是 很细微的。而当这种细微的因素,竟能被从周围世界中明显地感觉出来的时 候,诗人则又不禁要为这夜晚的静谧和由静谧格外显示出来的空寂而惊叹 了。这里,诗人的心境和春山的环境气氛,是互相契合而又互相作用的。 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色调、夜的宁静里了。因此,当月 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 鸟惊,当然是由于它们已习惯于山谷的静默,似乎连月出也带有新的刺激。 但月光之明亮,使幽谷前后景象顿时发生变化,亦可想见。所谓“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曹操《短歌行》 )是可以供联想的。但王维所处的是盛唐时期, 不同于建安时代的兵荒马乱,连鸟兽也不免惶惶之感。王维的 “月出惊山 鸟”,大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鸟虽惊,但决不是“绕树三匝,无枝 可依”。它们并不飞离春涧,甚至根本没有起飞,只是在林木间偶而发出叫 声。“时鸣春涧中”,它们与其说是“惊”,不如说是对月出感到新鲜。因 而,如果对照曹操的《短歌行》 ,在王维这首诗中,倒不仅可以看到春山由 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盛唐时代 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该诗也是这样。但诗中所 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 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动的景物反而能取得静的效 果,这是因为事物矛盾着的双方,总是互相依存的。在一定条件下,动之所 以能够发生,或者能够为人们所注意,正是以静为前提的。“鸟鸣山更幽”, 这里面是包含着艺术辩证法的。赏析 该诗是王维山水诗中的代表作品之一。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赏析,该诗 的精妙之处在于“动”、“静”对比衬托的诗情画意。首句“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便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 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花开花落,都属于天籁之音,唯有心真正闲下 来,放下对世俗杂念的挚着迷恋,才能将个人的精神提升到一个“空”的境 界。 当时的背景是“深夜”, 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 但因为“夜 静”,更因为观风景的人“心静”,所以他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 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而在诵读的同时也似乎进入了“香林花雨”的胜 景。此处的“春山”还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因是“春山”,可以想见白天的 喧闹的画面:春和日丽、鸟语花香、欢声笑语。而此时,夜深人静,游人离 去,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山林也空闲了下来,其实“空”的还有诗人作为 禅者的心境。唯其心境洒脱,才能捕捉到到别人无法感受的情景。 末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 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月亮从云 层中钻了出来,静静的月光流泻下来,几只鸟儿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不时地 呢喃几声,和着春天山涧小溪细细的水流声,更是将这座寂静山林的整体意 境烘托在读者眼前,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入若耶溪》 )有 异曲同工之妙。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是一句古语,古来好诗都是就天成好 景,用妙手记叙出来。而在低吟浅酌之时,脑海胸襟似乎也随着诗人的文字 进入到那片清幽绝俗的画面之中。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 祁县)其父迁家蒲州(在今山西永济) ,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 右丞”。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中进士第,为大 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张九龄为中书令。 王维被擢为右拾遗。二十四年(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 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而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 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在《寄荆州张丞相》中说:“方将与农圃,艺 植老丘园。”表示了归隐之意。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 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 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 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 半官半隐的生活。他原信奉佛教,此时随着思想日趋消极,其佛教信仰也日 益发展。他青年时曾居住山林,中年以后一度家于终南山,后又得宋之问蓝 田辋川别业,遂与好友裴迪优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天宝十五载(756) 安史乱军陷长安,玄宗入蜀,王维为叛军所获。两京收复后,受伪职者分等 定罪,他因所作怀念唐室的《凝碧池》诗为肃宗嘉许,且其弟王缙官位已高, 请削官为兄赎罪,故仅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复累迁至给事中,终尚书右丞。 创作背景 王维写《鸟鸣涧》的背景是安定统一的盛唐社会,该诗是王维题友人皇 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之首。五首诗每一 首写一处风景,接近于风景写生,而不同于一般的写意画,或许是一处景点。 《鸟鸣涧》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在王维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 到春山由明月、落花、鸟鸣所点缀的那样一种迷人的环境,而且还能感受到 盛唐时代和平安定的社会气氛。 [6]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因擅长写七言绝句,因而被称为“七绝圣手”。 这首诗与南朝乐府 《采莲曲》 中的少女的描写, 手法不同, 性格有异. 手 法的差别是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 巧活泼。 荷叶和采莲女的衣裙,简直就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芙蓉-这里代指莲花。采莲女们进入莲池后,就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衣裳,哪是 莲花哪是人面,直到听见歌声,才知道她们来了。 翻译: 1、一群采莲姑娘身穿和绿色荷叶一样颜色的罗裙,粉红的荷花映照着 姑娘们鲜艳的脸庞。她们混杂在池塘中难以发现,听到姑娘们的歌声,才 知道有人出来的一番景色。 2、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 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 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赏析: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 的欢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 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 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全诗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饶 有生活情趣。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 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 觉。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 感受相结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 意境。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 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 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 的。 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 体――“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 一样,不过是个普通的比喻;而这里写的是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说荷叶 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是“赋”而不是“比”了,显得生动 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次句的芙蓉即荷花。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 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 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 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把这两句联 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 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 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 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这描写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 感。 第三句“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乱入,即杂入、混入 之意。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 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 见踪影了。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 是耶非耶的感觉, 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 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 时常有的情形。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 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 “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本已“不见”,忽而“闻 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 见她们的身姿面影。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 长干曲》)了。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 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 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 人的荷塘之中。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 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 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 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王昌龄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盛唐著名诗人,约生于武则天圣历元年( 698 年), 约卒于玄宗天宝十五年(756 年)。 王昌龄的籍贯,有多种说法,太原之外,又有江宁、京兆两说。《新 唐书》本传与《唐诗纪事》说他为江宁人,但并无直接材料,大概是因为 王昌龄被时人称作 “王江宁”而致误。王昌龄曾任江宁丞,李肇《国史补》 与裴敬《翰林学士李公墓碑》均称他为王江宁,与宋考功、韦苏州、王右 丞等同列,而宋、韦、王诸人都是以官职称,所以玉江宁也是以官职称, 而不是以籍里称。 《旧唐书》本传云王昌龄为京兆(即唐西京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人,大概是因为他在《别李浦之京》诗中说: “故园今在霸陵西”,又有 《霸上闲居》之作。唐代许多山西诗人因为洛阳、长安为当时文化中心, 多游洛阳、长安,有的甚至多年住于京城,不能因为居住在京城便说他们 为京城人。《河岳英灵集》为唐人殷番所编著的唐人诗集,载王昌龄为太 原人,当可信,所以《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 人,现在一般人也认为他为太原人。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 未载。《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 727 年)进士。又唐诗人顾况 《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 人皆当时之秀。”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 郎。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世所重,所以学者称校书之所为志 氏之藏室、道家之蓬莱山。开元二十二年(734 年),王昌龄选博学宏词科, 超绝群伦,于是改任汜水县尉。 詹成A先生据王昌龄诗文,考证他开元二十七年( 739 年)被贬岭南, 这是未见于史籍记载的一个新发现,详《李白诗文系年》。开元二十 八年 (740 年)王昌龄即北归,游襄阳,访著名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患疽病,快 痊愈了,两人见面后非常高兴,由于喝酒过多而病复发,竟因此而死,在 这时期,王昌龄又结识了大诗人李白,有《巴陵送李十二》诗。与孟浩然、 李白这样当时第一流的诗人相见,对王昌龄来说,自是一大乐事,可惜与 孟浩然一见,竟成永诀,与李白相见,又都在贬途。当时李白正流放夜郎。 开元二十八年( 740 年)冬,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此时已与名诗 人岑参相识,岑参有《送王大昌龄赴江宁》诗,王昌龄也有诗留别。途经 洛阳时,又与綦毋潜、李颀等诗人交游,也都有诗。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除了上文所说贬岭南 外,还曾遭过贬,具体时间和原因也不太清楚。《詹才子传》说他 “晚途 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 《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看来这位诗人屡次遭贬 斥,仕途极不顺利。 更为可悲可叹的是,王昌龄后来连龙标尉这样一小小的职务也没能保 住,离任而去,迂回至亳州,竟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才子传》载:王 昌龄 “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后张镐按军河南,晓 衍期,将戮之,辞以亲老,乞恕,镐曰:‘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乎?'晓大 渐沮。”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终替王昌龄报了仇。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 “诗家夫子 王江宁”。因为诗名早著,所以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上 文谈到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綦毋潜、李颀、岑参、王之 涣、王维、储光羲、常建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 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 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 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 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 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 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 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 《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 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 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 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 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 ?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 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 六篇等。 盘古开天地【原文】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 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 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厚,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 ――摘自《太平御览》卷二引《三五历纪》 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凤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 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 齿骨为金玉,精髓为珠石,汗流为雨泽。 ――摘自《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纪》 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 ――摘自《述异记》 【注释】 ①、盘古开天地,有关这方面的传说,从古至今数不胜数。但是,自从盘古开天 地,三皇五帝到于今。这一说法是现代人都认可的说法了。我就从这一认可的共 同点出发,故只选录了这三段,解释其精义的。 ②、首者,古乃与道字通用。首者,道也。此句就是:道生的盘古。盘古者,人 格化的物事。反说之,就是物事之人格化的产物。 ③、髭者,络腮胡须之谓也。 【译文】 天地混沌如鸡蛋样的时候, 盘古就从其中生化了出来。当盘古活到一万八千岁的 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天辟地,其使清轻者上升以为天,重浊者下沉以为地, 而盘古在天地之中, 一日九变。 盘古之神与天齐高, 亦要与地阔厚。 天日高一丈, 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故此这样的维持了一万八千年,故而天数极高,地 数极厚,盘古及其长大,这就是天与地的距离九万里的原因。 道生化出盘古,盘古做完了开天辟地的事情以后,成就了永垂不朽的化身:其气 化成了风云,其声化成了雷声,左眼睛化成了太阳,右眼化成了月亮,其四肢化 成了东西南北四方,五脏化成了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恒山、北岳嵩山、中 岳衡山之五岳山也,其血液化成了江河,筋脉化成了地理山川之纹脉,肌肉化为 了田土, 头发胡须化为了星辰, 皮毛化成了草木, 牙齿和骨骼化成了金玉之矿藏, 精髓化为了珍珠宝石,汗流化成了雨泽。 盘古永垂不朽的化身:泣液化为江河,气化为风,声化为雷声,眼瞳化为电光。 盘古的喜悦化为了晴天,而愤怒就化成了阴天。 【内功精义解】 【题名解】 盘古开天地: 盘古在自然界, 就是我们的这个地球的天地初成时期的状况景象之描写,即我们 这个天地的阴阳剖判之时期。这个时期,以地球年来计算的话,就是多少亿万年 的事情了。 再有就是个人的“齐身”之内功修炼,也要将自身的内气、外形,进行自身的天 地阴阳之剖判。即自我的开天辟地。所以说,自然界的开天辟地和内功修炼的自 身之开天辟地的这种物事,称为:盘古。 《易辞下传?第六章》中说: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刚柔有体,已成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 名虽杂,而不越也。 又《陈谱?太极拳权论》中说: 人秉天地元气以生,万物皆备于我,得圣人教化以立,人人各保其天。 论中即言人人各保其天, 就足以说明人人皆有自己的天和地了。这就是乾阳之内 气为自己的天,坤阴之外形为自己的地。而能识别自身之天地,能够自我的开天 辟地,只有通过内功法的修炼才能得以做到。当然,自我的天地未能开天辟地之 前,就是自己的混沌之时期。而自我的开天辟地始于何时,都是由自己何时修炼 内功而决定的。这个时期,应当在一个人到七、八岁的年龄时就开始的,这个道 理在《哪吒出世》的古代神话故事中再详细解释。所以说,内功的修炼之开始, 就是自我的开天辟地的开始。此时自己就是盘古的化身了。当然,开辟自身的天 地,亦向盘古一样,也需要历时一段时期的,以我的修炼经验认知,最少也要三 年的时间,才能功德圆满。这就是盘古开天地的题名所蕴涵的精义。自己开天辟 地的内功修炼方法,就是应在“无极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桩法。夏日绝句百科名片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宋代诗人杨万里和李清照都写过以“夏日绝句”为题目的诗。 李清照诗借用西楚 霸王项羽失败后不肯苟且偷生、 乌江自刎的历史故事来讽刺南宋小朝廷的投降逃 跑主义,表示了希望抗战,恢复故土的思想感情。“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两句, 尤其铿锵有力。诗人杨万里通过两种夏季比较有代表性的花草印证了前面 的说法,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李清照诗 原文 夏日绝句 [1]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2] 不肯过江东。 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 杰”。 ②亦:也。《夏日绝句》诗意画 ③鬼雄: 鬼中的英雄。 屈原 《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灵, : 子魂魄兮为鬼雄。 ” ④项羽(前 232-前 202) :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 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得大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 徽和县) ,自刎而死。 ⑤江东:项羽当初随叔父项梁起兵的地方。 [3] 体裁 该诗体裁为五言绝句。 格律 《夏日绝句》歌曲谱 这首诗的格律属于首句不入韵平起式。 (○平声●仄声⊙可平可仄△平韵▲仄韵)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 (拗救)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翻译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做一个人上之人,就要做一个杰出之人!即使 是已经死了,也要成为魔鬼中的霸者,领导群魔!我(指李清照)直到今天 还在想念当初楚汉争雄时的项羽,因为兵败,无颜面对自己的江东父老 ,宁 肯自刎于乌江!这是何等的气概啊! 其他版本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川韦, 不肯过渠东。 【注释】 ①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 杰”。 ②亦:也。 ③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 :“身既死兮神以 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④川韦:暨公子川韦,是渠武公少子、渠昭公异 母弟。渠昭公后期骗取昭公信任,掌握渠国军政大权。 趁昭公锋病危,废 立太子,自立为君,后被太子打败,不肯到渠东去,死后无谥号,故称沛阳 君川韦或公子川韦。著有《沛阳君书》 ⑤渠东:川韦最初封地楼的所在地。 。 作者 李清照 李清照像 (1084-约 1151)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山东济南人,生于北宋 元封七年,山东章丘,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历史上与济南历城人辛弃 疾并称“济南二安”。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 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 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 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 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 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 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主张“词,当别具一家也”。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名字被用作外太空环形山的女性。有《易安居士文 集》《易安词》 、 ,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4]背景 据载:公元 1127 年,强悍的金兵入侵中原,砸烂宋王朝的琼楼玉苑, 掳走徽、钦二帝,赵宋王朝仓皇南逃。李清照夫妇也开始了飘泊无定的逃亡 生活。 不久《夏日绝句》书法作品图 ,丈夫赵明诚被任命为京城建康的知府。一天深夜,城里发生叛乱,身为知 府的赵明诚没有恪尽职守指挥戡乱,而是悄悄地用绳子缒城逃跑了。叛乱被 定之后,赵明诚被朝廷革职。李清照深为丈夫的临阵脱逃感到羞愧,虽然并 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她从此冷淡疏远了赵明诚。 1128 年,他们向江西方向逃亡,一路上两人相对无语气氛尴尬。行致乌 江,站在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李清照不禁浮想联翩,心潮激荡。面 对浩浩江水,随口吟就了这首诗。赵明诚站在她身后,闻听之后愧悔难当, 深深自责。从此便郁郁寡欢一蹶不振,不久便急病发作而亡。 [5] 赏析 李清照这首诗,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 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 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 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 凛然风骨, 浩然正气, 充斥天地之间, 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 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 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 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 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 东。”女诗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 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 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 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 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 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 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 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 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南宋统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顾自己 逃命;抛弃中原河山,苟且偷生。因此,诗人想起了项羽。项羽突围到乌江, 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自己觉得无脸见江东父 老,便回身苦战,杀死敌兵数百,然后自刎。诗人鞭挞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 径,借古讽今,正气凛然。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砌之 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 手,实在是压倒须眉了。 [6]望洞庭百科名片 《望洞庭》 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该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 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 《望洞庭》插图 作品原文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译文 注释 (1)洞庭: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泛指水面。 (4)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 , 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 清楚。 (5)山水翠:湖光、山色。 (6)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 (7)青螺:青色田螺,这里用来形容湖面中的一块大礁石像青螺。 译文 洞庭湖的湖水清澈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没有风好像 一个没有磨的镜子。 遥望洞庭湖非常美丽。好像一个白银盘里面有一个青螺。 作品鉴赏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juan 四声) 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应该是 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 的融合了。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 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 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 “山水”属于古 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 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细致的描写,又有生动 的比喻,读来饶有趣味。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 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 “湖光秋 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 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 ――演漾的 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 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 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潭面无风 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 “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 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诗人的视线又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 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 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 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 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 大的艺术 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 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 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 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 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 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 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 心观察,才能 读出这首诗的情思。 [1]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 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 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 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 永贞革新失败被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 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 “汉寿城春望”。 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与那唐朝永贞年间 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同贬谪远郡,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 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他的诗精炼含蓄,往往能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人生或历史的深刻 理解, 因而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时, 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词》 、 《浪淘沙》诸词,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 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 味了。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 “依《忆江南》曲拍为句”,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1]百忧集行原文 百忧集行 (唐)杜甫 忆年十五心尚孩, 健如黄犊走复来。 庭前八月梨枣熟, 一日上树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 坐卧只多少行立。 强将笑语供主人, 悲见生涯百忧集。 入门依旧四壁空, 老妻睹我颜色同。 痴儿不知父子礼, 叫怒索饭啼门东。 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作于上元二年。当时,杜甫栖居成都草堂 ,生活极其穷 困,只有充当幕府,仰人鼻息,勉强度日。然而,诗人一贯持有的高尚节操, 使他难为“摧眉折腰事权贵”之举,因此时遭冷遇,颇不得意,良多感慨。 首句不谈忧,而是谈喜;不说老,而忆少。诗人回忆年少之时,无忧无 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所谓“健如黄犊走复来,”就是 生动的写照。清杨伦称此句“形容绝倒,正为衬出下文”( 《杜诗镜铨》卷 八) 。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 频频上树摘取,一日千回。所谓“千回”,只是夸张的语气,喻其多也 。 少年杜甫“心尚孩”, 这个尚字用得非常贴切, 说明了一颗天真无邪的童心, 在十五岁时,仍在持续跳跃着。一个“尚”字,就概括了杜甫由童年到少年 的天真烂漫、活泼可爱。诗人抓住了少年的气质、性格特征,以跳动的笔触 把它活灵活现地勾勒出来。这里并非没有目的地表现少年自我,也不是用喜 悦的心情颂扬少年自我,而是以忧伤的心情去回忆少年自我的无忧无虑的生 活,因而就深深地蕴含着悲痛、愤懑的感情 。杨伦对这首诗开头的眉批是: “聊以泄愤,不嫌径直。”( 《杜诗镜铨》卷八)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卧只多少行立。”诗人虽用“倏忽”二字,然从 “十五”至“五十”其间沧桑都是读者可以想见。 由于年老力衰, 行动不便, 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体弱至此,却不能静养,因生活无着,还须出入于官 僚之门,察言观色,养活一家老小。一生不甘俯首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 迎奉主人。内心痛苦不言而喻。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而发出“悲见生 涯百忧集”的概叹。此为全诗之诗眼,它把诗人的情绪凝聚到悲字上。它不 仅因老而悲,也因贫而悲,更因依附别人、缺乏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而悲。 尤可悲者, 诗人不是悲一时一事, 而是悲其一生。 悲其一生为人民而悲。“悲 见生涯百忧集”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这是全诗主线,它与诗题相呼应,又 因往昔境遇凄惨而悲,联想到当时老窘之境而悲,在结构上可谓承上;由此 出发,为以下具体描写家贫先写一笔,可谓启下。“入门依旧四壁空,老妻 睹我颜色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写家中凄景。一进家门, 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满面愁倦之色。 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要饭吃,经过诗 人的具体描写,其忧伤痛苦之状,如在眼前。为了表现百感交集的感慨,诗 人以数字强化衬托悲状,强化悲的情怀。例如,诗中以“十五”比“五十”, 就划分了自我的两个时代 。以“ 八月”果熟,“一日”上树“千回”,来 形容“十五”岁的少年的灵敏活跃, 天真烂漫。 用“四壁空”写“百忧集”, 就充实了忧的内容 。用“健如黄犊”对比“坐卧只多”,用“走复来”对 比“少行立”,用“强作笑语”对比“悲见生涯”,更见出悲的氛围之浓。 尤其令人心酸的是,诗人还将自己的童心少年和自己的痴儿作了对比。自己 年少时,无忧无虑,不愁吃穿,却想不到已入老境之际 ,自己的儿子却饥 饿难忍 ,啼叫怒索 。在诗人笔下 ,不仅如实地表现了自己的凄凉处境, 而且逼真地写出了老妻、痴儿的表情、姿态,非常富于人情味。 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称自己的作品善于“沉郁顿挫”。这也表现在 《百忧集行》 中。 它“悲愤慷慨, 郁结于中” (陈廷焯 《白雨斋词话》 卷一, , ) “沉郁苍凉,跳跃动荡”(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诗人不幸的遭遇,切身 ) 的体验,内心的痛楚,在诗中化为一股股情感流 。它回旋激荡,悲愤呼号, 久久不息。 整首诗的意思可总结为: 年少之时,无忧无虑,体魄健全,精力充沛,真是朝气蓬勃。庭前,八 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即当梨枣成熟之时,少年杜甫频频上树摘取, 一日千回。由于年老力衰,行动不便,因此坐卧多而行立少。一生不甘俯首 低眉,老来却勉作笑语,迎奉主人。不禁悲从中来,忧伤满怀 一进家门,依旧四壁空空,家无余粮,一贫如洗。老夫老妻,相对无言, 满面愁倦之色。只有痴儿幼稚无知,饥肠辘辘,对着东边的厨门,啼叫发怒 要饭吃。 浪淘沙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其一)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其二)浪淘沙 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令人忽忆潇湘渚,回暗迎神三两声. (其三)浪淘沙 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其四)浪淘沙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其五)浪淘沙 汴水东流虎眼纹,清淮晓色鸭头春。 君看渡口淘沙处,渡却人间多少人。 (其六)浪淘沙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其七)浪淘沙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 无端陌上狂风急,惊起鸳鸯出浪花。 (其八)浪淘沙 鹦鹉洲头浪淘沙,青楼春望日将斜。 衔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 (其九) 浪淘沙 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注词释义 浪淘沙(其九) (唐)刘禹锡 濯锦江边两岸花, 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 将向中流匹晚霞。 名句赏析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 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 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 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稳扎稳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