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山哪个国家黑衣宰相朝代出了宰相

今日象山数字报-象山的姓氏与家族
第05:塔山
&&&&&标题导航
星期二 出版
| | &&&&&&&&
象山的姓氏与家族
——写在“浙江省百姓家谱文化研究会”在象山成立之际
  邵鹏&  考古工作者在1990年、1993年、2007年对丹城塔山南麓的古文化遗址作过三次发掘,意外地发现,长期被认为偏僻区域的象山,却有漫长的史前文明史。通俗地说,大致在距今5900年左右,有一支属于河姆渡文化的部落,越过象山港,在塔山南麓定居,他们渔猎、采摘、耕种、养猪,在此繁衍生息。不久又有一个部落来到这里,并且就在同一个区域生活,这个部落来自更北方的太湖地区,是属于马家浜文化的一个族群。没有发现他们为生存而流血杀戮的痕迹,应是和平共处百千年,又保持各自的生活习性。其实还发现第三个族群,因材料不充分而面目不清。当然现在不知道姓氏这个重要而又虚构的东西是否出现,我们也无法还原当时的生活场景,但是考察墓地、房基、墙垣、公共场所等遗址可以推测,人类社会后来有的宗族、家族、家庭等初始形态,应该在这时候已经萌芽。不过作为考古学上的塔山人,对我们的当代象山人却很难证明有生物学上的意义,这就又不禁让人意外。  限于篇幅,无法充分展开,本文只能以举隅行文。列四凑五,形似整齐,实为挂一漏万。  五个特点  象山的半岛、丘陵、海洋、滩涂等地理特点,处于中国海防线(海岸线)弓背(中段)等区位特点,历史上因僻处一隅、远离政治中心等文化特点,以及海上航行长期方便于陆上出行等交通交流特点,形成象山姓氏与家族的以下几方面特点。  姓氏数量偏多。历史上,象山的陆地面积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从塔山人时代到隋唐,只有七八百平方公里,宋元明清以后,随着海塘围垦,面积不断扩大,至民国,初步估计已接近1000平方公里,&1980年代测量为1175平方公里,2007年统计,达1382平方公里。姓氏、人口数量的增加与土地的增加几乎同步,清代是海塘围垦高潮,也是移民进入、定居、建村的高潮。2007统计,象山这么一块不大的土地上,有姓氏519个,超过通常流行的百家姓数,也占中国活着姓氏的五分之一左右。  姓氏规模偏小。象山有户籍人口54万人左右,1000户以上家族只有10个左右。以519个姓氏计算,平均在1000人左右。100人以下的姓氏就有206个,&1人1姓的居然有136个。与动辄几万十几万的外地姓氏聚居规模来说,象山偏小,反映移民高潮出现在近现代的历史特点。明代发族的家族,其始迁祖多为军人,如昌国、钱仓、爵溪,几乎就是军人之后;清代在南乡发族的家族,其始迁祖多为围垦海塘的民工,有些是整族而来,因此定塘镇中泥村修谱时发现,何姓始迁祖11人,郑姓有18人,完全颠覆始迁祖形单影只、孤苦伶仃的一般印象。海防前线的要塞区,军人死亡率高、出亡率高;新开垦地的生态环境差,生育率、成活率降低。因此很少家族能发展到理论上能有的常规人口规模,这是偏小的另一原因。  家族来源杂而偏。家族迁入以本省为主,而以温、台为绝对优势。来自本省家族合计分布于341个自然村。县内开枝散叶占优势,县内分居建村的有398个。外省迁入则以福建独多。由福建、温、台等南方北上的家族大大多于北方南下的家族,与历史上中国移民北方南下的规律背道而驰,因为到象山的族群多是早年南下家族多年发展之后的溢出人口,南下到底就只能沿海北上,再寻生路。  家族界限不明显。相对于外地家族泾渭分明后的众志成城,象山家族则要模糊得多。境内很少出现家族之间械斗等严重冲突事件。解放前为争取村落利益与外村的群斗倒是不少,村落中不同姓氏都会团结一致去对付共同的对手,而对手或者就是同姓同宗的,因此这时候的地域利益常超过家族利益。“小姓人”家族在象山很多,都早已融入正常社会。这反映象山移民社会的家族散而多、多而小、小而弱的特点。  家族热衷修谱建祠堂。普通象山民众都知道家谱“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三代不修谱是不肖子孙”等道理。虽然很多家谱毁于各类人祸天灾,至今保留下来依然还有300种左右,120个左右的姓氏。一般稍大村落、较大家族都有祠堂(或祖堂),这些建筑后来长期成为本地主要的文化场所、学校等,所以不允许毁损而大部分得以保留。虽历经时代风雨,尚有180余处。  五个姓氏  在象山的姓氏中,人口总数在万人以上的大姓有陈、张、王、郑、林、周、黄、吴、朱、李、徐、胡等12个,5000以上15个,1000人以上60个。今略举5姓。  陈氏。象山第一大姓。宋代有三支进入象山,墙头村陈氏由鄞县迁居。楼下陈陈氏由宁海西岙迁入。南宋末,福建一支迁至今东陈地,成为象山陈氏在文化事业上发展较好的一支,陈汉章、陈畬出这一族。元代有四支陈氏进入象山。明清之后陈氏迁居象山进入高潮。今初步统计超过70多支。  张氏。象山第二大姓。据张则火先生仔细调查,有家谱留传的23支,总数可能超过50支,最重要的有四支。最早一支是象山港边的龙屿张氏,出过五个进士。第二支为西周的蒙西张氏,是象山张氏最大的一支,有1800户。南庄张氏稍迟蒙西张氏,人口仅次于蒙西张氏。泗洲头苏岙张氏来象山在明永乐年间。宁海张元望为方孝孺学生,属于要被诛灭的第十族,张在朝廷差官未至前就跳水自杀,抄家时又有两人自溺,另外15个孩童被官兵抛入水中溺死,39人充军外地,其房侄朝銓则逃到象山苏岙定居,新桥七里张氏是该支的一个大房派。  周氏。象山第六大姓。有20多支,来源复杂。县城与西、北乡镇大多历史悠久,家族规模相对较大;南部乡镇多而杂,但人口规模小,这部分族群基本来自清乾隆之后,因围塘、垦荒从福建或者温州、台州等地迁居当地。主要有二支,第一支为县城周围的周思仁、周思礼兄弟后裔,周思仁在南宋初年任象山玉泉长盐场大使,弟随,该支人才辈出,且人口最多。第二支为西周周氏,南宋时来自鄞县,明代修谱时,邀请俞士吉为之序,西周的湖边周氏也属该支,但是未通谱,估计也有现在查不清的故事。  黄氏。象山第七大姓。黄氏今天分布的主要村落40多个,散户几乎遍及全县。以晓塘乡月楼岙(崛坡)黄氏最早。黄德胜在象山立县(唐神龙二年,906)时候就是德高望重的乡长,而根据家谱记载,黄是春申君黄歇后裔。以此推算,该支黄氏是秦汉迁徙象山的家族,几代之后,有一支迁徙鄞县鄞塘,鄞塘黄氏在五代时期出了个明州刺史黄晟,黄晟有子永阶迁今贤庠镇溪沿。几代之后,崛坡黄氏则后继无人,又从鄞塘招回永阶曾孙继承香火,崛坡黄氏再度兴盛,这段家族史颇有曲折,但是家谱说得言之凿凿。  忙氏。一个很小的家族,排在123位,人口不到500人,现在主要聚居地在新桥镇高湾村。远祖为忙兀台,是跟随成吉思汗横扫欧亚大陆的一个将领,后任职鄞县。在明洪武年间,象山设立昌国卫,已经改为“忙”姓的后裔忙古秃兄弟被遣昌国卫为军,因家底殷实,很有发展,几代之后有房舍百间。明朝灭亡,象山成为南明王朝反清的根据地,顺治十八年閠七月初四日,清廷发布象山东溪岭以南居民全部迁徙、自找生路的通告,初七日前被全部驱赶出居住地,忙氏在昌国卫家产全毁,子孙星散外流,大部分未回来。展复后,第九世履祥迁徙到邻近的新桥高湾(交绾)。因为忙氏由蒙古族姓氏而汉化为汉姓,且有比较清晰记载,展示中华民族大融合过程的一种方式,所以是少数民族姓氏汉化的一个活标本,有特别意义。  五个祖源地  查有家谱的家族,最早的祖先,皆来自象山之外的地区。但是在本地定居之后,一些家族迅速发展,人口增加,定居地的资源供应量不足,就有子孙向外开拓,在另外地方开始发展,或县内,或县外,这样本地定居就成为外出家族的祖源地,当然这是象山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婚姻、从军、宦游等,这些数量不多。  泗洲头镇十里朱朱氏。县内陈、王等大姓,因为来源太多,作为有明确直系血缘的家族,其规模反而普遍不大。作为一祖所传的家族,以泗洲头朱氏为最大,在新修的家谱中有2800多户。泗洲头塘岸村(古称唐翰)是该支朱氏的祖居地。始祖朱若海,永嘉人,宋乾德间(964~968)“官象,遂寓居邑之唐翰。”&其后裔遍布全县各地,但是主要分布近泗洲头一带,有塘岸、后山、后王、何婆岭、横埕、下柳溪、西洋、井坑、中央岙、田边、岭脚等10多村,号称“十里朱”。  西周镇张八村张氏。北宋末年,河南开封府张谦叔侄,为躲避即将到来的金兵蹂躏,迁徙今西周蒙顶山下,因为居住地西有平坡,其耕地多沙,称沙地,村由此得名,以后又发展到初坑。随着人口增加,最终形成以沙地、田岙、庆丰桥、初坑、寒山、山头、夏叶、新屋、隔溪张、上张、大岙为主要聚居地的10多个张氏村落。但号称“张八村”,因为开始主要在八村。该支似有难言之隐,他们长期认为自己是张邦昌后裔,但家谱记载与张邦昌毫无关系。  晓塘乡十里潘潘氏。晓塘乡后岭村是十里潘祖居地。元代由福建兴化府永福县方栏井水洋坑迁居晓塘乡后岭。今天晓塘乡沙石公路以东的各个自然村,基本上都是潘氏始建。到了清朝,外迁的很多。2005年修谱统计,仅仅文字房一房就有13支,居住的自然村落100多个。但是主要在晓塘后岭、黄埠、礁头、东浦、鹤洋、支坑、抱儿岩、青脚、铁炉坑、清水潭等10个村落。故称“十里朱”。  石浦镇鸡鸣林氏。宋天圣间(),从福建莆田方井头笏石街迁此建村。前几代人丁不旺,后有一中兴之祖连生9子(或10子),自后林氏大盛,子孙不断向外迁徙,如西周镇山顶岭村,定塘镇定山村、田洋湖村,新桥镇七林湾村、黄吉岙村,石浦镇金架山村、大岭、隔岩、下岭、百亩塘、大湾,东陈乡梅岭等地。另有一支迁三门县小蒲,成为大族,林淡秋出是支。明代初,有一子因为从军戍守南京未回,发展为当地大族,依然称“鸡鸣村”。  新桥镇关头史氏。关头史氏远祖祖居地在江苏溧阳,几十代后,其后裔再迁徙宁波,称四明史氏,时间在北宋末年。南宋时史氏&“一门三宰相,再世两封王,五尚书,七十二进士”,成为宁波第一望族。而关头一支则是忠定王史浩从弟史溶的后裔铿孙之后,铿孙在南宋末年自甬东卖席桥迁徙今新桥镇关头,后代讹传为先祖卖草席来关头定居。2005年修谱时,采访者历5县15乡镇76村得1800户。比较重要分支有黄公岙、石浦、鹤浦、高塘岛、丹城、东陈、旦门&&茅洋、石柱外、定塘、晓塘、泊舸洋、洋坑、大泥塘(大塘)、东史等。县外有宁海庙岭村、铜岭史家村等。  五个家族故事  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很多包含在家庭家族中、记载在家谱内、流承于口传里。有些比史志记载更真实、生动、具体、细致,可补史志之阙;有些则被讹传、误记、嫁接,真假难辨,成为传说。但这一切都是历史上的存在,或直接,或间接,或变形地反映某种真实,都是有价值的文化资源,给予了人们对自己家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求真:民国月楼岙抗烟事件。《民国日记》逐日记载民国时期(.1)的重大事件,象山唯一一处:日,象山民众抗烟。初看似乎是象山人不知是非,禁烟这么好的事情都反对,但是据月楼岙《黄氏宗谱》记载,事情远非如此。原来禁烟令下后,一些禁烟军警人员就故意在别人的地头插上鸦片株,以此敲诈勒索,搞得鸡飞狗跳。有宁海杨国斌为禁烟委员,在月楼岙敲诈顾姓村民,这时文化人黄孝标出去讲几句好话,顾姓村民趁机逃走,杨看敲诈不成迁怒于黄,发现黄孝标似有家产,就要带走黄,当时就有村民黄隆翰出面阻止,杨居然开枪打死黄隆翰和一个过路人。同时以搜查顾名义,在村中抢掠财物无数,为了掩盖劣迹,又放火烧了一座房屋。黄被抓到石浦关押,在狱中受尽折磨。为保释出狱,家人卖田百亩,耗尽家产,家族也出资活动。黄出狱后吐血不止,几年后去世,仅43岁。所以如果没有家谱这么详尽的记载,这段历史事实就会被人误解。  梁湖之战:象山家族史上最大的谜。元末,天下乱,西周蒙西张氏子张士昂镇守曹娥江,防止方国珍起义军渡江北上。张士昂带领弟弟、侄子等160人,周德洪、郑仲明等外姓家族子弟56人,以及其他兵勇,共300人从。方国珍军被拒于曹娥江南无法动弹,这时在象山的张士昂父亲病,作为谋士和助手的二弟张士晟回象山。方侦知后,一军潜入设伏;一军乘潮水进入曹娥江。半夜时被发现,张于是率军拒战,敌佯败,张士昂一路追杀,至梁湖,中埋伏,突围不得,负伤10多处,终战死。是役,除二弟早回而脱险之外,300人中无一生还。但奇怪的是,这事除见于家谱之外,其他地方无一字记载。当年姜炳璋为张氏修宗谱时作过专门考证,也一无所获。可是旧家谱有名有姓,有坟墓,有祭祀,足见绝非空穴来风。象山家族历来以文弱见长,很少有如此勇武和这么大的一次性死难事件,竟然会仅仅见于家谱,这成为象山家族史上最大的一个谜。  变形的故事:陈黄潘葛落象山。象山南乡的定塘、晓塘一带,很多人都会说些“陈黄潘葛落象山”的故事(“落”为落脚、定居之意)。说很久以前,当时正逢乱世,朝廷官兵到处抓人,不知何地的陈、黄、潘、葛四人,被官兵追捕,就结伴逃生,也不知跑了多少路,逃到现晓塘后岭海边时,已经退潮,发现前是滩涂,无路可走。情急生智,四人先向前走下滩涂,留下四串走向大海的脚印,然后小心地按原步脚迹退着走回,隐藏于后岭山下。官兵追到海边一看,只有四行向大海的脚印,而没有走回的脚印,认为四人下海了,肯定抓不到,就回去交差了。脱险后,四人结为兄弟,在山上开荒种粮。后来,成婚生子,人口多了就分居住处。陈姓的在今定塘镇的上岙村,黄姓的住晓塘乡月楼村,葛姓的住石浦镇的番头岙村,潘姓住现晓塘乡后岭村,并且规定,四姓子孙不能成亲。这是一个长期流传,其实为虚构的故事,但是却曲折地反映许多移民家族处境、遭遇、生产、交往等真实的信息,是民俗文化的重要资料。  岳头吴氏分咸淡:同村同姓不同宗。东陈乡岳头村是一个海边村落,吴为村中主要姓氏之一。比较有趣的是,虽然都姓吴,但是村中却有两座吴姓祠堂,而且习惯叫做“咸水祠堂”“淡水祠堂”,家族也被称为淡水吴、咸水吴。传说吴姓祖先有两个儿子,一个务农,一个捕鱼。两个儿子的后代分别造了二座祠堂,农民子孙的叫“淡水祠堂”,渔民后代的则称“咸水祠堂”。其实,咸水吴在南宋嘉定年间由温岭迁徙而来,一直以捕为业。淡水吴则是宋末元初的吴开伯之后。传吴为南宋高级将领,因受奸人逼迫而隐居岳头,其后代种田为业。可见咸、淡之分确实因为家族的不同职业而致,但各有来源。淡水祠堂毁于1956年八一台灾。咸水祠堂还在,其中有一根3米长的鱼骨用来作栋梁,很能反映渔文化特色。在象山,多见这种同姓而不同宗的相邻家族,充分反映移民社会的典型特征。  家谱:保存不易毁损而后果严重。家谱是家族的血缘证书,但是家谱的保护十分不易,很多家族都有艰难保存家谱的故事。张则火先生修过西乡汤岙郎氏家谱,他说汤岙郎氏在清乾隆中期由慈溪迁象山,清光绪年间创立宗谱,后来保管宗谱的郎赞袞家遭火灾,在灾后的焦木碎瓦中找到了残谱,首尾都已烧毁。时任宗长的郎赞贵嘱族侄郎经邦重修,谱成后,“合族览之,莫不视为宝贵”。到1921年,秋雨连绵,溪流暴涨,村庄被淹没,藏谱之家地势低洼,谱被浸泡数日,成糊团。焙燥后,发现缺损数页,多处模糊不清。1925年,族人再次重修。时过40余年,在1960年代的扫四旧运动中,家谱首当其冲,两次劫难幸存的《汤岙郎氏宗谱》终于被烧成一捧纸灰。象山很多家谱就是毁于这种火灾、水灾、虫灾和人祸中。一旦唯一的家谱被毁,实际上这个家族的以往就没有了。但是《汤岙郎氏宗谱》,不知什么原因居然还有一部手稿收藏于象山县文管会,2010年以此为依据续修新谱。不过更多家族没这么幸运,如丹城周氏,有过这么辉煌历史的家族,因为宗谱毁于&“文革”而大大增加难度。象山现在准备修谱家族甚多,一些家族皆因旧谱失而放弃续修。
&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今日象山塔山05象山的姓氏与家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各个朝代的宰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