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大软件学院奖学金智能历史最高,南中科大软件学院奖学金硕士奖学金,朱清时为啥

朱清时卸任南科大:从踌躇满志到身心俱疲_网易教育
朱清时卸任南科大:从踌躇满志到身心俱疲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朱清时,1998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国科技大校长。2009年9月,已经退休的朱清时被深圳市政府聘为南科大创校校长;2013年10月,任南科大党委书记。2014年1月,不再任南科大党委书记。日,正式卸任南科大校长。
朱清时卸任& 南方都市报讯 朱清时,1946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196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98年6月至2008年9月,任中国科技大校长。2009年9月,已经退休的朱清时被深圳市政府聘为南科大创校校长;2013年10月,任南科大党委书记。2014年1月,不再任南科大党委书记。日,正式卸任南科大校长。每个关注南科大的人心中,都有一个朱清时。挚爱他的老朋友刘正成说:“朱校长是罕见的理想主义者,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易碎而价值连城的‘官窑’瓷器。”他的反对者们,或许不这么想。从2009年9月出任南科大校长以来,围绕他的争议一直未间断。港科大三教授、耶鲁大学副教授钟伟民等人曾批评他急功近利、违背基本规律,南科大内部也有人批评他做事独断、不善与人沟通。但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是他坚定的粉丝。一名家长说:“如果当时朱校长走,我们也就走了。屁股一拍,想都不用想。”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他?该如何评价已卸任的他?我们撷取他在南科大的几个片段呈现。其实,正如朱清时所说,五年时间太短,南科大成败几何,功过是非,又何必那么早“敲定”?第1个瞬间 踌躇满志日,出任南科大校长不足一个月的朱清时公开出席演讲。当时已63岁的他踌躇满志。日,出任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不足一个月的朱清时,在南都公众论坛做了一场演讲。那是他第一次以南科大校长的身份出现在深圳公众面前。当时已63岁的朱清时,脸色红润、声音洪亮、踌躇满志。那时,距他从中科大校长任上退休恰好一年。当年从中科大退休后,朱清时让好友、书法家刘正成为他写了一首吕纯阳的诗:“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2009年,当为南科大遴选校长的猎头公司找到朱清时时,他正在故宫博物院当客座研究员,的确清闲自在。朱清时很自然地拒绝了。不久后,南科大筹建办主任梁北汉等人亲自拜访了他。深圳方面来人说,他已进入5人的校长人选候选团,希望他到深答辩。“我就跟他们说,我肯定不能去。因为我刚从中科大退休,就跑去竞聘一个岗位,中科大校友的感情会受到伤害。”朱清时还是拒绝,并给深圳有关人士出了“一道题”。他对深圳方面称,如果他不去答辩,还能选得上,他就去考察下。没想到,为照顾朱清时的这个“面子问题”,深圳真的把答辩环节取消了。朱清时终于被打动,答应出任南科大创校校长。很快,深圳人就喜欢上这个说话犀利但笑起来憨厚的老人,特别是媒体记者们。他们很容易就能打听到他的手机号码,一个电话打过去,事无巨细,朱清时都会尽量接听并回答。就是后来南科大的改革进入“敏感期”后,面对记者采访,他也经常不经意说了一通,然后突然“醒悟”,不好意思瞄一眼身边工作人员,小声说,“你还是问他们吧,我不知道他们让不让我说这些。”“要说他的为人、为学之道有哪些核心的东西,我认为就两个字:率真!”朱清时的多年好友、书法家刘正成这样评论他。一位媒体记者也记得,有次朱清时参加某个宴会,由于会场较热,他将外套脱下,随意绑在腰间。当深圳某位女副市长走到面前时,他若无其事起身与她握手、攀谈,全然不觉有何不妥。“他不是政客,甚至不像校长,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科学家。最难得的,就是他一直保有科学家的那种好奇心、探索精神。教育改革其实也是试验,在中科大没成功,他就到南科大来了。”南科大一名工作人员说。只是,当时意气风发的科学家朱清时,并不知道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场多么艰辛的试验。“有些人对朱校长的能力和处事方法有所怀疑,担心他不能胜任创校校长的工作,但我恰恰认为他是最适合的人。”1997年到2005年曾就读中国科技大学的一名该校校友说,看似憨厚、耿直的朱清时,其实也有很强的化解危机的能力。“他用的不是政治家的手腕,而是待人以诚的方法。我觉得处理危机的最好方法就是坦诚相待,充分沟通”。第2个瞬间 赌气发飙日,来深半年有余的朱清时突然约见南都记者,那正是南科大筹建最困难的时候,他罕有地“发飙”,历数有关部门“多宗罪”。日,来深半年有余的朱清时突然约见南都记者。那正是南科大筹建最困难的时候— 学校尚未获得批准,校园建设面临层层阻力。在这次颇为慎重的谈话中,朱清时罕有地“发飙”,历数政府部门“多宗罪”:“我来是办学招人才的,如果连些基本条件都满足不了,我无法往前走了”。朱清时摊开手,几近赌气地说。朱清时说,政府请他来时,承诺了许多特殊政策。但到了深圳,他却发现自己的权力极小。比如学校楼顶漏水,“多么简单的事,赶紧叫人来修啊。但政府说不行,要先提出方案、报价、招标!”学校里的灭火器坏了要更新,报批;专家们入住简陋的学生宿舍,要求买个冰箱,还是要报批。后来,据说朱清时找到当时的深圳市领导“理论”,开了几次协调会,才终于争取到1000万元的机动经费。新校长朱清时上任之初,与官方产生的分歧不少。一开始,深圳市已完成南科大校园设计方案的招标,胜出的方案也很漂亮—栋栋高楼包围着矮山,到处都是连廊。朱清时看后坚决反对。他认为大学应该厚重、环保、实用,甚至自己邀请了一个校园规划顾问团。最后,深圳市府妥协,对旧方案进行了修改。“政府为此还赔了钱。我的坚持让一些人意见很大。”朱清时事后回忆说,这涉及到原则性问题,必须坚持,即使得罪人也会提出来。颇具戏剧性的是,这与媒体报道的他在中科大的往事如出一辙。一位中科大老教授曾向媒体回忆,1999年前后,中科大兴建一幢六层楼房,本来设计屋顶是平的。朱清时去上海发现,当时已开始时兴斜坡,于是要求平改斜。负责该项目基建的人不愿添麻烦,但朱清时不肯让步,最后搞基建的人带着怨气改了。事后证明斜坡是有利于改善顶层漏水的,但“朱的工作方法有改善空间”。另一件被经常提起的事,是关于南科大的名。一位远在美国的博士谢宪法曾写信给朱清时,说南科大的英文SouthU niversityofScienceandT echnologyof China,既拗口又有错别字。当时的南科大内部,包括吴家玮、陈应天等人也建议改名。朱清时一方面将这定性为“细枝末节”,一方面始终不让步。“其实南科大是有筹建办的,朱校长没有把里面的人用好,大事小事都是一人包揽。这不见得是好事。”一位长期关注南科大的教育界人士说。2010年,很早就赴深圳辅佐老朋友朱清时的陈应天悄然离开。陈说当时的南科大,形成了一种“只听好话的山大王风气”。他批评朱清时说多做少,实验室建设严重滞后。他还评价说,朱清时是一个很好的战略家,但不是一位战术家。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界人士也说,朱清时是一个正直的人,很有理想,不自私。“他说的很多话没错,但好像还是说得多,做得少”。对于陈应天的离开,朱清时曾反驳说,前者是想在学校办公司被拒而离开的。这种说法得到一位南科大工作人员的支持:“校长做人做事,确实略显生硬,但他并不糊涂”。第3个瞬间 慷慨激昂日,一场史无前例的“,自授文凭”招生说明会引来了近千人。朱清时慷慨激昂讲了三场,每一场都饱含感情。日,一场史无前例的“自主招生、自授文凭”招生说明会在南科大举行。学校准备了一个可容纳两三百人的阶梯教室,没想到来了近千人,只好临时增加两间教室。座位坐满了,有的家长站在走道里,有的坐在地上,窗外还黑压压挤了一片。朱清时慷慨激昂讲了三场,虽然内容大同小异,但每一场都饱含感情。他的肢体语言丰富,右手握拳,用力一捶,说:“我们不再等了。”一位当时参与招生说明会的家长说。她至今对当天的场景印象深刻,“我们到得早,一开始只有几位家长,后来人越来越多,很多挤在过道里和门口。开完宣讲会,天已经全黑了。我们回去就决定填报这个学校。”南科大教改实验班学生潘艺丹的妈妈说,虽然当时没有参加宣讲会,但他们却几乎在同一时间,听到了来自上海、北京等地的教育官员、大学教授等不约而同的推荐:“要报就报南科大,其他学校不用考虑了。”有人说朱清时说多做少,这位家长却强烈反对。这位家长说,外人讨论来讨论去,都是表面。作为家长,最关注教育质量。学校的质量如何,他们有切身体会。2012年,有国外很优秀的高校,想把几位南科大教改实验班学生“挖”走。但孩子们一致拒绝,“如果我们走了,朱校长怎么办?”一名学生家长说,改革总是要遭到争议的。但有朱校长在,她就有信心。“在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校长在,就不怕。如果校长走,我们也就走了。屁股一拍,想都不用想。”深圳一所中学校长说,朱清时最大的贡献,是在平静的教育界掀起了一阵改革风波,“一些学校是感觉到压力的。”但当时喊出“自主招生,自授文凭”,应该是无奈之举,“其实如果偷偷做了,上面还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喊得太厉害,变成叫板了。”“我们当时的想法,是想通过朱校长的形象来为学校宣传,赢得肯定。但后来有点过了,朱校长也被裹挟进去了。”一名不愿具名的南科大工作人员说,南科大的很多决策是集体作出的,但外界始终把朱校长与南科大画等号。最后,“所有的成绩都是朱校长的,所有的过错也归咎他一人”。而在书法家刘正成看来,好友朱清时高喊“自主招生,自授文凭”的举动,一点都不奇怪,“他本就有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性格”。南科大副教授唐斌认为,朱清时是知行合一的开拓者。“有度量,去容忍不能改变的事儿;有勇气,去改变可能改变的事儿;有智慧,去分辨这两种不同事情的区别”,他认为这是对朱清时最贴切的评价。第4个瞬间 身心俱疲日,朱清时在深圳为湖南卫视《岳麓实践论》录制节目时,现场播放的两年前朱清时踌躇满志的视频,反衬出他当时的清瘦、焦虑与忧愁。日,南科大校长朱清时从紧张的工作中抽身,在深圳为湖南卫视《岳麓实践论》录制了一期节目。现场播放的两年前朱清时踌躇满志的视频,反衬出当下这位老者的清瘦、焦虑与忧愁。那是南科大办学最困难的时候。经历了风波、港科大三教授出走等事件的朱清时,身心俱疲。他几乎是一夜变老,失眠、暴瘦,说话也变得有气无力。一位采访他的媒体记者说,当时在他的办公室,看到一台巨大的医用吸氧机,被吓了一跳。在他午休用的折叠床的床头,挂着一幅书法,上面只有一个字:忍。节目录制中,当主持人念起港科大三教授的公开信时,朱清时变得非常激动,眼圈泛红,似乎想说什么,却最终没有说出口。几分钟的沉默之后,他突然起身离场,再次回到录制现场的他,恢复了平静的语调“我们不谈这个问题了吧”。多年后,提到当时的困难时,朱清时提到曾求助南怀瑾,才变得释然。朱清时曾说,如果知道会出现这么多的困难,当时绝不会答应出任校长。“但已经走到这一步,绝不会放弃。在南科大低潮的时候,如果我抽身离开,那就无异于逃兵了。越困难,我就越坚定。一定要走出困境”。朱清时曾在一篇《自述》中,提到过自己的“骄傲和自尊”。文中谈道,少年时的朱清时,父亲在“三反”运动中被错判管制一年。全家失去了收入来源,他的母亲开始早出晚归打零工养活一群子女,“母亲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童年时代,我就喜欢看书,还喜欢为自己编造故事,在想象中成为‘英雄’,从中获得极大的快乐和满足……”第5个瞬间 荣休之际日,南科大新生报到会成了校长朱清时告别会。得知老校长即将卸任,许多学生、家长依依不舍。签名、拥抱、合影……日,南科大新生报到会变成了校长朱清时的告别会。得知老校长即将卸任,许多学生、家长依依不舍。朱清时却一脸轻松,哈哈笑着:“现在比以前心平气和多了。我这个假期回去,想到就要退下来,没有事了,睡得好,吃得好,后果就是衣服都不合身了。”昨天上午8时,南科大2014年新生开学典礼,朱清时作了他任职期间最后一次开学演讲。荣休之际朱清时变得轻松、洒脱。他坦言自己性格中的缺陷,比如不善于迎来送往,处事不够融通,得罪不少官员等。但在挥别这个“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之际,他感觉到自己5年来的变化。比如他懂得身边人的辛苦,想起给他们写一封感谢信,甚至会宴请一些曾帮助过他的人。而这些,在中科大校长任上,他是绝不会做的。也就在朱清时即将从南科大退休之际,各种“盖棺论定”漫天飞舞。朱清时说为了保护自己,尽量不去看。近日,有媒体在给他的专访打了一个“遗憾”的大标题,朱清时说,对此很有意见,很失望。“遗憾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却用了这样的标题,给读者一个很坏的印象。”他不愿再被人们简单化、标签化,更不会给自己打分。“我希望得到的历史评价是:这是一个教改的先行者。虽然改革存有争议,但他毕竟迈出了一步,做了他所能做的全部事情。”有人说这两年的朱清时,已失却往日的犀利,仿佛磨掉棱角。在南科大教改实验班学生程齐家看来,朱清时坚持自己的理念,但做事的风格其实并不是特别强硬。相反,在他看来,朱校长其实过于“稳重”了。“我还希望他更加强有力,更有活力,雷厉风行。谁做的不好,可以训斥一下。很多问题也可以给一个鲜明的态度”。
正如南科大教改实验班学生杨思源所说,朱校长在任内已经尽力,没有他,南科大不会从一开始就具有这样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多年来一直关注南科大和朱清时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朱清时从中科大退休后,还带着激情,到南科大为改革攻坚而战,这本身就值得赞赏。在推进过程中,由于内外部的压力,以及经验不足,缺少志同道合者,一方面朱清时身心俱疲,另一方面也有人对他的做法产生争议。“从中国高教改革的历程看,南科大的改革虽未成功,但至少这场大讨论,使大家明白什么是去行政化,什么是高教改革的阻力和症结所在。这应该是南科大的价值所在。”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南科大校长朱清时谈4年多履职路:给自己打65分
记者:你对自己四年多的工作打多少分?朱清时:65分。刚及格。遇到的困难太多了,及格是因为目标实现了,但离满分还有很多路要走,65分比较准确概括。
  谈妥协:现在是在找一条阻力最小的路
  记者:南科大现在的招生方式&6+ 3+ 1&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这和你的初衷独立招生不一致,你还有无考虑独立招生?
  朱清时:实事求是地说,完全自主招生,学校付出的成本代价太高了,我们现在招400个学生,全校全员出动,今后要招上千学生,自己组织各种考试,困难太多了。高考有它存在意义。我们认为学生还是要参加高考的,借助高考,我们可以了解学生掌握中学知识的情况,高考不足的地方我们可以自己组织考试来弥补。我们今后追求的目标是希望把比例不断调整,
  记者:你设想的比例怎样?
  朱清时:现在的综合评价录取模式还是有问题,都要算分,各种成绩折算。在国外,不管你成绩多好,面试可以一票否决,只有在这样的机制下,偏才怪才才能真正成长起来,但我们现在没法做到,现在的高考录取是阳光工程,需要所有的人都能接受,你不可能把后面的录取前面的不录取。
  记者:你觉得这算不算是一种妥协,你现在的想法和五年前有很大变化了?
  朱清时:这不算是妥协,当你要爬上一座山,你会找一条阻力最小的路走上去。刚开始想走直线,走着走着发现直线走起来太困难了,所以你一定会找一条现实可行的绕路,盘旋式上升,最终目的都是到达顶点。这不叫妥协,这是实践过程中发现困难太多,所以我们就找困难小一点的来走。
  记者:今年相继有几所大学都采取了类似于南科大的综合评价招生模式,你怎么看?
  朱清时:去年做了一年,马上有几所高校这样做,这是比较振奋的,说明我们走的路是不孤立,不孤单了。
  谈学生:南科大三年还未有偏才怪才
  记者:这三年里有无发现到偏才怪才?
  朱清时:现在还不是很突出,这两年还是按照传统方式招生,以后做久了会遇到吧。
  记者:你觉得这与中学教育有关系吗?
  朱清时:我们说民国大师钱钟书、沈从文,他们都是考试一塌糊涂,但某方面才能很突出,学校看上了就把他破格录取了。真正大师都是偏才怪才才和一般人不一样。但的偏才怪才在小学中学很快就被筛选掉了,不用等到大学。
  记者:你觉得这个时代没有出大师原因是什么?
  朱清时:我们只注重学生掌握知识就好,损害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该创新时不能创新了。民国时期大学生那么少,反而出那么多大师。那个时候考试少。这是教育深层次的问题。
  记者:第一届学生毕业走向有无预计?
  朱清时:大多数人是准备读研究生。少部分在国内就业。
责任编辑:辛忠
人参与 条评论
很久没有过静下心来聆听世界的声音了,借着这次一加送测一加银耳2耳机的机会,我又...
官方微博:
热线电话:+86-10-
官方微信:大公网
关注方式:
打开微信朋友们扫一扫关注
大公报总机:+852-&&&&&大公网:香港 +852-&&&&&北京 +86-10-&&&&&(值班电话):+86-10-
大公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中国大公网络有限公司朱清时校长任期将满 南科大改革失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深圳市原公安局局长李铭接替朱清时任南科大党委书记。(中国网1月22日)
朱清时不再兼任党委书记,校长一职也快到期,外界传来不少“南科大改革失败”的议论。确实让人感慨,
南方科技大学召开干部大会,宣布深圳市原公安局局长李铭接替朱清时任南科大党委书记。(中国网1月22日)&&
朱清时不再兼任党委书记,校长一职也快到期,外界传来不少&南科大改革失败&的议论。确实让人感慨,日,朱清时还来到武汉,亲自为这一年的招生做宣传,当时他还宣称中国大学近30年未培养出优秀人才。2012年,朱清时还当选&中国教育年度声音&,他与教育改革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新生的南科大早已经历了多番风雨。日,筹备三年的南方科技大学的官网刊登出校长朱清时&致报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长[微博]的一封信&,信中阐明,决定在不经教育部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可惜,南科大与朱清时决心摆脱现有高考[微博]模式、尝试第二条道路的努力很快夭折。首先是少数教职工与南科大管理层出现理念之争,紧接着出现了南科大学生退学事件,学生被要求参加统一高考&&
教育改革从来知易行难,而位于金字塔尖的高等教育的改革更需要突破重重阻力。南科大的遭遇,朱清时的壮志未酬,首先反映出教育改革面临的压力之大。尤其需要指出的是,高等教育改革不能单靠南科大一家新生院校来推动,正如高等教育改革也不可能脱离中国现行教育管理体系而单兵突进。在从小学到高中的应试教育色彩未褪,素质改革只听楼梯响不闻脚步声的大背景下,学生们如同&三来一补&代工流水线上的产品,恐怕一时间很难适应南科大试图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改革步伐。而教育行政化考核体系也决定了高校必须要符合主管部门划定好的标准,才能获得所需的各种公共资源。所以南科大最终也要用高考录取分数、&千人计划&学者数等体制内指标,来作为学校招生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
旧有教育体制的惯性如此之大,会让所有参与者尽管存在诸多抱怨,但真的面临改革时又往往会患得患失。改革付出的阵痛会让不少人难以忍受,转型所必需的成本如何分担也是个难题。家长担心孩子的前途,孩子生怕自己念兹在兹的文凭得不到社会尤其是官方认可,部分教职工在改革力度上的摇摆不定,这些都是南科大内部目前仍未破解的难题。
对外面临整个教育体系的既得利益阻力,对内因为改革方向在重重干扰下左右摇摆,导致部分参与者产生迷茫乃至失望,南科大5年来就这样跌跌撞撞,虽然不能就此断言为原地踏步,至少也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当朱清时回首5年来的经历,最大的感慨也许就是,他与南科大所承载的改革厚望,到目前为止还停留在象征性的符号上,而没有转化为触及实质的改革举措。
朱清时离去,南科大安好?或许我们对此应秉持更多的乐观与期望。在中国建立能够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的教育体系改革,前有民办大学,今有部分高校自主招生,随着异地高考等改革推行,高等教育改革趋势不可逆转。纵观改革开放三十年,从来就没有一帆风顺,只有翻山越岭,教育改革前进的鼓点已然敲响,也必然会继续推进,而朱清时与南科大也绝不是改革的失败者,他们注定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相关专题: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卜范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教育官方微信
播放数:108108
播放数:137469
播放数:229894
播放数:105526
48小时点击排行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最具争议校长朱清时:这五年没有失败,把南科大好好交给深圳
澎湃新闻记者 孙丹 发自深圳
14:12 来源:澎湃新闻
       八月末的深圳,空气依然燥热,却难敌大一新生们的热情。南方科技大学的校园里,新生们拖着大包小包,欣喜地张大眼睛左顾右盼,盘算着自己的新生活。行政楼三楼的校长室,朱清时正忙于交接工作。       9月1日早8点,这所学校的开学典礼如期举行,在短短的40分钟里,校长朱清时一如既往,坚定地向在座的学生和家长保证:南科大将继续改革之路。也许在座的无人知道,也就是今天,这位近年来中国最富争议的大学校长,因合同到期,明天他就将正式卸任。       “这一个月,我心里头很愉快。”朱清时在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时说。对于新校长是谁,朱清时选择保密。       就在前不久,有媒体用“惨胜”来总结朱清时的南科大岁月,朱清时似乎只认同“胜”,“这五年把可能做的事都做成了,唯一遗憾是学校章程没做成。”       无怪乎舆论的关注。自南科大成立以降,首批“教改班”有4人退学,3名港科大教授退出,深圳市公开选拔正局级副校长,招生方案更改为“6+3+1”模式(采用高考成绩占60%,南科大复试成绩占30%,高中平时成绩占10%)……这些都与建立南科大的初衷——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背离,“朱清时改革失败”的评论因此尘嚣直上,朱清时自然是不同意的,“都在一点点推进,只是推进速度慢,大家看了觉得不过瘾。”       朱清时并不希望自己是南科大的形象代言人,更希望用一盏灯来形容他的作用。   CFP 资料给教改方向点亮一盏灯        似乎,从来没有一所高校像南科大一般,在“襁褓”中便备受瞩目与争议。它的每一个脚印都与教改成败相系,牵动着人们关于能否解答“钱学森之问”的焦虑之情。       然而,短短五年何以解开“百年树人”谜题;短短五年要让一所高校从无到有,并成为教改急先锋,是否太过急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与改革的艰辛如何一言蔽之,并轻言成败?       9月1日,南科大即将结束“朱清时时代”。       当有媒体以“遗憾朱清时”为标题做了报道,朱清时认为这个标题很糟糕,他对此有意见,也很失望。“学生基本上对教学是满意的。(用)遗憾吧,就让别人以为好像是朱清时出了什么大问题。”       虽然多多少少有一些遗憾,比如未能在章程上达成一致,但对于朱清时来说,此时他更多的是欣慰和愉快,因为南科大的发展已经超过了他当初的预期。       从2009年9月朱清时接过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聘书开始,朱清时因南科大成了风云人物,南科大也因朱清时站在风口浪尖。       接受校长一职时,朱清时提出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去行政化”,由自己兼任党委书记。他想着能推行在中科大时无法进行的改革,能在南科大得到突破。他的理想,就是行政权力不介入学校管理,校领导不设任何行政级别,靠自身影响力和对社会的贡献,赢得认可。       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对南科大在筹建、转正、招生等一系列事件中的特事特办,都让朱清时感觉到,南科大的改革实践,有戏。       南科大之于今天的高等教育,就像当年深圳之于中国经济,被寄予厚望。       然而,当首届“教改班”出现4人退学,3名港科大教授出走并提出质疑,深圳公开选拔正局级副校长,更换新党委书记等事情发生时,当南科大在改革实践中不得不做出诸多妥协时,对教改失望已久的人们再一次惋惜,并质疑南科大改革是否就此宣告失败?       新入职南科大的教师陈锐认为学校在朝着目标稳步发展,也相信去行政化和自主招生等改革最终将实现。“学校的氛围还是比较靠近国外高校的。相比其他学校,南科大鼓励学生加入到教授的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即学即用。我很欣喜,在各个岗位上,包括行政、教师、科研、后勤等,都在尽职做好工作。”       另一位不愿意具名的教授也认为南科大的氛围和美国的高校有点像,“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相待的,老师之间的关系很简单。自主招生6+3+1模式很不错,已有不少学校效仿;自授文凭以后会不会有,要看国家政策是否支持;去行政化已经比一般的学校好多了。”该教授告诉澎湃新闻。       朱清时自然是掌握这些来自学校内部的评价的,“尽管都没有最后成功,但做出了很实在的头几步。”而对于自己的评价,他比较认同熊丙奇的一段话:       “朱校长在推进南科大这样的改革过程中,双重去官化、去行政化,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他向政府宣布,进行了高校改革的雏形。我认为,因为正是借助南科大这个平台,我们就是在说,什么是去官化,什么是去行政化,什么是自主招生,什么是自授学位,这个把很多年的、停留在文件中的一些东西,具体化了。所以说本身就是他进入南科大,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一个思路上的宣传,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价值。”       朱清时并不希望自己是南科大的形象代言人,如果说最初的“高调”是为了让社会知道南科大要做什么、怎么做。在大家知道之后,朱清时宁愿回归“低调”,更希望用一盏灯来形容这样的作用,“就像南科大校徽一样,点亮了一个火炬、一盏灯,影响了很多人的观念,把改革具体化,并都在做,做得还不坏,没有失败,就是很大的成功了。”学生被认可便是成功       研究这些年关于南科大的媒体报道,我们会发现,人们的目光更多地只放在教改成败与否的争论之上,对这所学校的学生究竟发生了什么,却少有问津。       聊起学生,朱清时的笑容不再克制,神情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今年毕业的恰是南科大首届学生,他们入学在南科大教改的最开始,教学大纲、课程设计还不完善,但那时有很好的老师教他们,使他们有机会学到课本之外的很多东西。”朱清时对自己的学生充满自信。       2013年11月,南科大学生战胜来自全世界204支队伍,在麻省理工学院主办的国际基因工程大赛上取得一枚金牌;在2014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由南科大3名本科生组成的参赛队荣获国际一等奖……       通常,高校学子参加世界性大赛,都以高年级或者研究生以上同学居多,且由老师组队并训练。在南科大,同学们都是自己报名,并无老师专门指导,即使赛场设在异国,亦自行前往。       朱清时说起这些就很自豪,“我们学校还有几个学生去参加国际数学竞赛,今年在保加利亚举行,全世界有600多个大学的学生参加。他们第一次参加,根本没有老师带,我们就资助路费。结果三个人都得奖。这说明我们学生自学能力特强。”       今年7月9日,南科大举行了首次学位评定委员会会议,被评定的毕业生只有两人,他们分别收到了牛津大学和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布里斯托大学的录取通知,决定提前毕业。       两名学生捧着墨绿封皮、烫金校徽的南科大自授文凭,与朱清时校长一起合影,这张照片曾被不少媒体刊登,曾挂在南科大官网最醒目的位置。       “学长只有17岁,但是直博牛津,让我们压力很大啊。”首届“教改班”取得的成绩,让下几届的学生也有了动力,2013届学生小敏(化名)告诉澎湃新闻,“以后也希望自己申请上国外高校,继续做研究。”       “我们教改实验班1/3以上的学生,在全世界任何大学,包括哈佛、牛津、麻省理工的本科生中间都是出类拔萃的。另外剩下的人中至少一半,在国内的高校中也都是很优秀的。即使是最后的这部分人,成绩不是太好,但他们如果毕业,也都会成为社会欢迎的人才。”相比聊自己,朱清时显然更愿意聊学生。       “回过头看,第一届学生的学业最重,所以淘汰率很高,当时有四个学生退学,媒体就抓住了这个来报道,这也很正常。大学要改革,要加大竞争力度,没有淘汰就没有动力,中国的大学教学其实很大一个问题就是严进宽出,进了大学就都躺着等毕业。这样的大学就没有意义了。”       而南科大就是要彻底改变这一点,所以有四个退学很正常,据朱清时透露,这次还有十几个学生可能会延迟毕业。       澎湃新闻发现,在首届“教改班”中,几乎所有学生都选择申请国外高校,继续深造。       朱清时认为这也恰是南科大的成功,“学生通过这几年读书,热爱学习,热爱研究,而不是想去赚钱、工作。”        对话朱清时“这五年,我们已经为南科大建造了很好的基因”       澎湃新闻:我们都知道,第一届学生中,很多人是冲着您“朱清时”的名字来南科大的,可我这次逛了几天校园,发现不少新生及其家长对您并不太了解,相反都是冲着南科大的名气来的,这个挺有意思。       朱清时:这个转变很重要、很好。一个学校不能跟一个人绑在一起。       澎湃新闻:我和一些家长聊,南科大贯彻了您的很多理念,他们担心新校长接任会不会又重新搞一套模式,或者使南科大倒退?       朱清时:南科大当然存在着多种可能。我现在唯一能说的就是,这五年,我们已经为南科大建造了很好的基因。就像人一样,基因好,成长起来就可能变成一个很优秀的人。南科大的基因很好,肯定会发展成一所很优秀的高校。       至于南科大今后是否在体制改革、教改等方面取得预期的目标,还看以后的努力,所以有多种可能。但不管南科大怎么发展,我认为只要加入南科大的学生,南科大的这几年在他们一生中都是宝贵的,因为他们正在亲身经历中国的这场高教改革实验。       这一千多学生,师生比在7:1左右,所以他们享受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很丰富的。只要努力,他们会大有收获。       他们唯一的风险就是,别人都会猜测(学校课程是否完善)。因为学校刚成立,教学大纲、课程建设还不完善,这些对一个新成立的学校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教育最根本的规律不是教学大纲或课程设计,而是老师和学生的深入交流。如果学生有这么好的老师和研究条件,他们能在大学阶段就从事科研,通过研究学习,他们的创新能力会更强大。       澎湃新闻:现在推行“6+3+1”模式,也有家长提出,南科大以后会不会跻身985、211,不再享有相对特殊的招生模式?       朱清时:我想不用担心。因为关于“6+3+1”的模式,中央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中已经明确,“6+3+1”就是高考的多次考试、多元选择综合评价模式。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始在做这件事了,这个是中国高教改革、高考改革的一个方向。中国的高考改革一定不会走回头路的。“最大的遗憾是章程没有写出来”       澎湃新闻:五年对于一所学校、一个校长,是非常短暂的,您倾注了所有的理想和心血在南科大,为何不选择续任?       朱清时:我很清楚五年太短。其实这次不算退休,只是合同到期了。我没有选择,我第一个任期合同是五年,就是(2014年)9月1日,我就到任了。       我今年68岁了,年纪大了,身体状况也不符合继任的要求,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我要有自知之明。南科大要良性发展,需要一个更有精力、更有朝气、更有改革意识的人。当然我希望他能够比我的声望更高,这样南科大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澎湃新闻:管理学校是否也跟治理国家一样,关键在于规章制度?       朱清时:关键在规章制度和文化。       如何认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以数学课为例,多数高校新生入学后就分专业,有的学数学,有的不学,有的即便学,难度也不一样,但在南科大,新生入学后都要上数学课,且难度统一,这样一来,学生今后不论学什么专业,交叉学科的能力都很强。这就是学校制度上的一个成就。       在学校文化上,南科大是教授治校,重大事情都让教授来讨论。教务长、秘书长等校领导也都是教授会选出来的代表,这种文化使得学校行政人员都有一种观念,他们是为教学科研、为教授和学生服务的。这样建立起来后良性发展,学校一定能建好。       澎湃新闻:您有没有想做、还没来得及推行的理念?       朱清时:当然有,就是学校的章程。       章程相当于基本法,但要制定章程是一个艰巨的任务,难度在于要制定章程,其中的每一条,比如管理体系、管理机制等,都要在学校、深圳市委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形成共识,得各方都同意才行。       南科大现在的这套管理体制是一种创新,每一点都跟现有的其他高校的规章制度有些差别。而取得共识的基础是靠实践成功,可惜南科大建校时间太短,这个需要更长的时间。       澎湃新闻:您觉得这个过程需要多久?记得您曾说,南科大一定会成功,但不一定在您任上。       朱清时:这取决于历史机遇。就以深圳改革开放之初为例,当时做了一些违反规则的事情,比如土地拍卖,那时是违法的,但后来专门成立了法律。南科大的改革就跟这个同样道理,可以先试,但要把它变成书面文件、规章制度和法律,这就需要很长时间,要达成共识,但这也不是终点,像土地拍卖等制度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还在不断修订中。       有人会问,教育改革难道比经济改革还难?教育改革达成共识更不容易,因为教育的效果不像经济的效果那么容易看到。所以我觉得,像经济改革达成共识花了二三十年,教育改革说不定会更长。“第一届学生被认可,自授学位就成功了”       澎湃新闻:究竟怎么理解高校的自主权?南科大之前在去行政化、自主招生、自授学位上的让步,算不算自主权的部分丧失?       朱清时:学校一定要有自主权,自主权最重要的就是自主招生和自授学位。但这个路会很长,其中方方面面的利益错综复杂。       就自主招生和自首学位本身来讲,并不容易做。比如,自主招生怎么做到公平,这需要一些操作办法。比如你怎么能保证这个学校能公平对待所有孩子?当我们还没有能力把社会公平问题解决好,只有先缓一下。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农村穷困的孩子改变命运最重要的手段还是高考,高考可以使学生凭借分数达到或超过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这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南科大能做的,是我们把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这个理念传播出去,这是我们的最大成功。南科大毕竟是一所公立学校,用纳税人的钱办的,必须要把社会公平放在第一位。如果是马云建的大学,他用自己的钱,爱招谁招谁对吧?        澎湃新闻:有人提出,自授学位在我们这样的大环境中,很难创造一个小环境,让大家认可你。       朱清时:这个看法不对。自授学位比自主招生容易做到,因为这不涉及公平问题。       像南科大教改实验班面临第一大考验就是,我们自授的这个学位社会是否承认。我们改革最大的动力就是,一定要把这个学校的学生培养好,他们到社会上受欢迎,我们的改革就被承认了。       从目前来看,第一届自授文凭的学生已经开始被社会承认了,这对全社会都有一个很正面的引导。对南科大来讲,大家更会努力下功夫把教学、内涵办好,质量提高,只要这一届成功了,以后就会有更多的人敢于自授学位。比如如果马云办个私立学校,他考虑自授学位时就会想到南科大自授学位是成功的,自然会少很多顾虑。       我们这届学生实际上是英雄,他们敢接受自授学位的文凭,以后他们出去闯荡,接受社会检验……他们成功了,我们自授学位就成功了。 “南科大文化就是去行政化,由老师学生说了算”       澎湃新闻:记得你说过,当年你来南科大,最大的理想就是去行政化。       朱清时:是的。那时全社会的反应是,很多人觉得不可能,都反对,至少没有哪几个人公开支持的。你看,现在全社会基本上都接受高校要去行政化了。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把“去行政化”写进去了,虽然没明确提高校,但也是一个很大进步。这里多多少少有南科大的贡献。       南科大在去行政化上,已经做了我们能做的事情。比如学校内部管理中,干部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术干部,就是系主任、书院院长、副院长、研究中心主任等,都由校长、校务会任命,而全国其他高校都是由党委任命的,我们只有党政干部是由党委任命。这是我们能做的。       另一好处是,这些干部都没有行政级别,他们都是教授,用不着行政级别,不用把他们变成官员。所以,内部的干部管理,我们已经做到去行政化。       澎湃新闻:南科大还有一个理事会制度,这是否也是去行政化的一个方式?       朱清时:这是南科大去行政化改革的一个突破。中国的高校只有南科大,是真正由理事会来治理的。       澎湃新闻:成员都由什么人组成?       朱清时:主要来自南科大、政府、教育界、企业界。有人说其中官员太多了,这个也是改革初期必要的选择。如果我们自己请一些知名人士、专家来组成理事会,作出的决议深圳市政府不认,就都是空的。我们需要市政府的认可,让理事会的决议算数。当然,理事会需要改革,理事会只做理事会的事,逐渐把足够的自主权留给学校。这是理事会制度改革下一步要做的事。       澎湃新闻:所以这五年并不算失败?       朱清时:都没有失败,都是在推进。只不过推进的速度在外界看来,觉得不过瘾。       在中国,一个公办学校要建立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体制,不可能很快实现,这是由中国的现实决定的。 “我把南科大好好交给社会,心里头很愉快”       澎湃新闻:有媒体报道称您在南科大的改革是“惨胜”,您怎么看?       朱清时:这都是为了吸引读者,不过这个标题比之前有媒体用“遗憾朱清时”合理一点,因为说遗憾,别人的印象就好像是朱清时出什么大问题了,所以有遗憾了。“惨胜”我的理解是说朱清时付出很多,收获的只略微比付出多那么一点点。       澎湃新闻:撇开旁人的评价,您自己如何评价在南科大的这五年?       朱清时:就拿现在交接工作来讲,其实这一个月我心里头很愉快。       五年过去了,我把南科大好好地交给深圳市,交给全社会。给大家一个答卷,这五年做成这样:已经有了一支很优秀的教师队伍,有一批很优秀的学生,学生、家长、社会对南科大评价都比较高、比较正面,大家都开始认识到南科大的改革……在教改上做的这些努力,尽管还没有最后成功,但有了很实在的开头。       我的自我评价是,这五年我们把可能做的事都做成了。我等待着把南科大移交给新任的校长。       新校长没到位之前,我会留守,作为一个看守校长,继续维持学校的运转,理事会什么时候让我走我就走。        澎湃新闻:卸任后您打算做什么?       朱清时:其实我有很多事情想做。       五年前,深圳市专家遴选委员会把我选出来时,我正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做客座研究员。所以当时不来南科大,我也在做很多喜欢的事情,很愉快。       现在正是时候,我继续做我真正觉得很愉快、很想做的事:一个是考古,用科技方法考古;另一个是写科普文章,把现代科学中最重要的成果,写得让一般人都能看懂。 
责任编辑:徐笛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朱清时,南科大,深圳,去行政化
说你什么好呢
查看此问题的另外9个回答
说你什么好呢
查看此问题的另外9个回答
评论(60)
追问(131)
澎湃新闻APP下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科大研究生奖学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