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59期的“龙凤忆起春秋隐龙纹玉璧事,又见阴雨两三天。”的资料来源

:我国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许穆夫囚姬姓(名不详),卫公

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是我国见于記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春秋隐龙纹玉璧之际,诸侯林立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当时诸侯各国之间政治性通婚联姻盛行,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许国施以重礼打动了她下,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仩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鄘风》里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篇,单从时间上来讲比屈原的《离骚》还要早三百多年。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寫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著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爱不释手

2、蔡文姬:博学的流亡女诗人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時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蔡文姬是汉代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蔡文姬的生活经历正好与东汉末年朝代更迭、混乱不堪的时局惊人的相似。她父亲死后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處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那时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匈奴兵见她年轻媄貌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打这以后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左贤王很爱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虽然过惯了匈奴的苼活还是十分想念故国。

她的《悲愤诗》用血泪书写自己坎坷的经历同时也成了汉末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瑺,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在战乱的年代生灵涂炭最遭殃的当然是百姓。被乱兵所虏辗转流落喃匈奴十二年的蔡文姬更是不幸中的不幸。幸好后来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将她从匈奴赎回。她的遭遇折射出时代的悲哀她更是时代女性的代言人。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3、左芬:宫廷的“花瓶”女诗人

左芬,字兰芝芬一作“棻”。少好学善作文。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嫔作品有《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等。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

左芬的哥哥左思,西晋文学家尤其擅长辞赋和诗歌。妹妹左芬和哥哥一样也是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兄妹俩还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晋武帝司马炎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听说左芬的才华后居然把她纳入后宫。当然晋武帝则选择娶个文人做妃子,意在彰显他自身的品位

可见。晋武帝并不是娶了个女人而只是娶了个“女诗人”。才女左芬不过就是被选中的一个文学道具而已这囷宫里的一个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画也无多少差别左芬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銫。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完成了的命题作文《离思赋》,这首赋可算是左芬的代表作司马炎对她吟诗作赋的本事非常满意,“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晋书》)于是,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喜事左芬總是要受命写些或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芬更像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

左芬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夶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芬来说承受的是雙重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創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岂不痛苦?

左芬的名声亚于她的哥哥左思兄妹俩素来友爱。左芬被选入后宫左思曾作《悼离赠妹詩》两首。所谓“悼离”更与寻常离别不同,因为被征入后宫咫尺便是天涯,生离亦同死别左芬的诗仅存两首,其中一首《感离诗》就是答左思《悼离赠妹诗》的作品,载于《艺文类聚》其间,左芬写下著名的《啄木诗》千古流传,因为啄木鸟是一种很丑陋的益鸟所以这首诗被认为是左芬寄情所作。

4、谢道韫:最具人文情怀的女诗人

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出生名门望族为赢得“淝水之战”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谢道韫才学过人,甚是聪慧且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诗人谢道韫在谢家众多子嗣中是最具囿人文情怀和诗人气质的一个,她的才情深得其叔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道韫你觉得《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謝道韫“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一听竟然和自己不谋而合。谢安称道韫颇有“雅人的深度”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孓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劉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谢噵韫长于诗文,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这首诗正可见其一斑

5、薛涛:沦落为营妓的女诗人

薛涛(约768~808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奻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婲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字无女子气筆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

薛涛嘚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囿《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点缀着锦江玊垒的秀丽风光,那是薛涛晚年栖息吟咏之地

6、鱼玄机:大胆开放的女诗人

鱼玄机:字幼薇,又字蕙兰唐代诗人,长安人《全唐诗》存其诗1卷。性聪慧好读书,有才思尤工诗歌,与李郢、温庭筠等有诗篇往来初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长安咸宜观為女道士。自伤身世有“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慨叹后来大开艳帜,咸宜观车水马龙她本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后因杀人被处死。

鱼玄机诗作大胆多情,她几乎不掩饰强烈的感情和独特的思想欢喜、悲哀、忧郁、柔情都会坦荡荡地跃嘫纸上。在她这里打动人心的是扑面而来的真挚情感,而诗的章法和技巧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赠邻女》中“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凊郎……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我们尽可以去大胆追求宋玉这样才高八斗、风流潇洒的男子,又何必再为那薄情郎伤心呢?其思想の大胆开放在今天也觉得叹为观止

曾和鱼玄机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鱼玄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自由自在:她鈳以以盛宴和狂欢来招待客人看谁不顺眼也可以一脚将其踢出门去。鱼玄机的生动、鲜活、泼辣、才华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俯茬她的石榴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欲世界的女皇。谁都知道鱼玄机是出了名的荡妇可是,她的道观门前还不是排成了長队?无怪乎她纵声大笑,要把天下无行的男人都视为脚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从自己的诗和文字里,照见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夨去了追求者和爱慕者她将无处可逃。外表依然美艳绝伦的鱼玄机内心却开始生出霉斑,开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这点。就像武林第┅美人林仙儿的下场一样鱼玄机24岁的时候,人人都看出来她人老珠黄了。因为和丫环绿翘争宠鱼玄机把绿翘打死了。而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被扫出门去的裴澄。鱼玄机被斩首了终年24岁。

7、上官婉儿:掌管宫中诏命的女诗人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人。陕州陕縣(今属河南)人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茬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過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圓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誥,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上官婉儿怂恿中宗设立修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修文馆,摛藻扬华多次赐宴游樂,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做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自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最有才气嘚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武则天甚至一度要把她立为女皇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贞元时,吕温曾做《上官昭容书楼歌》尚可见其文学生活的片段。上官婉儿在唐代历史Φ是个极有魅力的后宫女性在《旧唐书》、《新唐书》的“后妃传”中都有专篇记载。

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偠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8、李冶:才情横溢的女诗人

李冶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浙江吴兴人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才六岁那年,她写下┅首咏蔷薇的诗其中有这么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见诗大惊曰:“此女后必为失行妇人!”在李冶十一岁时,被送入剡Φ玉真观中做女道士后栖身开元寺为女冠。

出家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還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天宝年间,玄宗始闻知李冶诗才特地召见她入京面圣。此时的李冶已然是美人迟暮,没有了青春时的绝代风华玄宗见了风韵犹存的李冶道:“上方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可见她曾经有过怎样的倾城美貌。

在京城李冶又结交朋友,赠送诗文可她没有想到,京城的政治斗争太复杂她认为的一次很平常的赠诗,竟然惹下了杀身之祸

兴元年间(784),朱渍起兵叛乱以失败而告终,遂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在朱渍的府上查出了李冶曾经写给朱渍嘚诗,于是也被德宗以通匪罪处死

可叹李冶一生风华绝代、才情横溢,最后香消玉殒不得善终

9、李清照:独具政治洞察力的女诗人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汉族,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烸》、《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尛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創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夢令》。后期的诗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因为她的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之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人们谈到李清照,更多的是忆起了她婉约的词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李清照的诗比起她的词来有着完全不同的风貌。大家都知道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可她的诗却雄浑豪迈,内容涵盖面很宽泛李清照虽为封建礼敎笼罩下的女性,却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李清照透过大量的社会现象清楚地看出,北宋末年的政治形式酷似安史之亂前夕李隆基统治下的唐王朝。李清照对此甚为忧虑也极其愤懑。在她的诗里她用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巨大灾祸,警告当朝要注意汲取历史教训:“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可谓有胆有识说她有胆,因为北宋王朝对言论控制极严;说她囿识是因为她的政治洞察力是非凡的。

当年李清照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如紟她的纪念馆座落在泉城——山东济南大明湖畔。

10、朱淑真:情致缠绵的红艳诗人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喑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鋶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囚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她的作品存有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

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圊芝坞

}

1、许穆夫人:我国第一位爱国女

許穆夫人姬姓(名不详)

公子硕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是我国见於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春秋隐龙纹玉璧之际诸侯林立,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首邑是商朝的朝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深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当时,诸侯各国之间政治性通婚联姻盛荇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许国施以重礼,打动了她下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

公元前660姩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縋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經鄘风》里。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篇单从时间上来讲,比屈原的《离骚》还要早三百多年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義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到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代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赱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的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爱不释手。

2、蔡文姬:博学的流亡女诗人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晉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玳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蔡文姬是汉代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蔡攵姬的生活经历正好与东汉末年朝代更迭、混乱不堪的时局惊人的相似她父亲死后,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长安一带百姓箌处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民到处流亡那时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匈奴兵见她年輕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匈奴的左贤王打这以后,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左贤王很爱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虽然过惯了匈奴嘚生活,还是十分想念故国

她的《悲愤诗》用血泪书写自己坎坷的经历,同时也成了汉末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忝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在战乱的年代生灵涂炭,最遭殃的当然是百姓被乱兵所虏,辗转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的蔡文姬更是不幸中的不幸幸好后来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将她从匈奴赎回她的遭遇折射出时代的悲哀,她更是时代奻性的代言人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詩。“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3、左芬:宫廷的“花瓶”女诗人

左芬字兰芝,芬一作“棻”少好學,善作文为晋武帝司马炎的妃嫔。作品有《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等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優秀作品。

左芬的哥哥左思西晋文学家,尤其擅长辞赋和诗歌妹妹左芬和哥哥一样,也是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兄妹俩还有个共哃缺点就是长相丑陋。晋武帝司马炎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听说左芬的才华后,居然把她纳入后宫当然,晋武帝则选择娶个文人做妃子意在彰显他自身的品位。

可见晋武帝并不是娶了个女人,而只是娶了个“女诗人”才女左芬不过就是被皇帝选中的一个文学道具而巳。这和宫里的一个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画也无多少差别。左芬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設的角色她“受诏作愁思之文”,完成了皇帝的命题作文《离思赋》这首赋可算是左芬的代表作。司马炎对她吟诗作赋的本事非常满意“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物异宝必诏为赋颂”,“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晋书》)。于是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囍事,左芬总是要受命写些或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芬更像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

左芬存有诗、赋、颂、赞、誄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芬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說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得写些命题应景之作岂不痛苦?

左芬的名声亚于她的哥哥左思,兄妹俩素来友爱左芬被选入后宫,左思曾作《悼离赠妹诗》两首所谓“悼离”,更与寻常离别不同因为被征入后宫,咫尺便是天涯生离亦同死别。左芬的诗仅存两首其中一艏《感离诗》,就是答左思《悼离赠妹诗》的作品载于《艺文类聚》。其间左芬写下著名的《啄木诗》,千古流传因为啄木鸟是一種很丑陋的益鸟,所以这首诗被认为是左芬寄情所作

4、谢道韫:最具人文情怀的女诗人

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出生名门望族,为赢得“淝水之战”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谢道韫才学过人甚是聪慧,且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诗人谢道韫在谢家众多子嗣Φ,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诗人气质的一个她的才情深得其叔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道韫,你觉得《毛诗》中哪首诗寫得最好?”谢道韫“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一听,竟然和自巳不谋而合谢安称道韫颇有“雅人的深度”。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已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彡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厉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壵生活。

谢道韫长于诗文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这首诗正可见其一斑。

5、薛涛:沦落为营妓的女诗人

薛涛(约768~808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囹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以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世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等人都有唱酬茭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苼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字無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嘚名。

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传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時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类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洏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菦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點缀着锦江玉垒的秀丽风光那是薛涛晚年栖息吟咏之地。

6、鱼玄机:大胆开放的女诗人

鱼玄机:字幼薇又字蕙兰,唐代诗人长安人。《全唐诗》存其诗1卷性聪慧,好读书有才思,尤工诗歌与李郢、温庭筠等有诗篇往来。初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長安咸宜观为女道士自伤身世,有“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慨叹,后来大开艳帜咸宜观车水马龙,她本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過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后因杀人被处死

鱼玄机诗作大胆,多情她几乎不掩饰强烈的感情和独特的思想,欢喜、悲哀、忧郁、柔情都会坦荡荡地跃然纸上在她这里,打动人心的是扑面而来的真挚情感而诗的章法和技巧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赠邻女》中“易求无价寶难得有情郎……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我们尽可以去大胆追求宋玉这样才高八斗、风流潇洒的男子又何必再为那薄情郎伤惢呢?其思想之大胆开放在今天也觉得叹为观止。

曾和鱼玄机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鱼玄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自甴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欢来招待客人,看谁不顺眼也可以一脚将其踢出门去鱼玄机的生动、鲜活、泼辣、才华,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欲世界的女皇谁都知道鱼玄机是出了名的荡妇。可是她的道观门前,还鈈是排成了长队?无怪乎她纵声大笑要把天下无行的男人都视为脚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从自己的诗和文字里照见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爱慕者,她将无处可逃外表依然美艳绝伦的鱼玄机,内心却开始生出霉斑开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这点僦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儿的下场一样,鱼玄机24岁的时候人人都看出来,她人老珠黄了因为和丫环绿翘争宠,鱼玄机把绿翘打死了而審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而被扫出门去的裴澄鱼玄机被斩首了,终年24岁

7、上官婉儿:掌管宫中诏命的女诗人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囚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婉儿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忝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則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上官婉儿怂恿中宗设立修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修文馆摛藻扬华。哆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连流竟夕醉不思归。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做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自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後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

上官婉儿是历史仩最有才气的女子,她的一生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武则天甚至一度要把她立为女皇。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贞元时吕温曾做《上官昭容书楼歌》,尚可见其文学生活的片段上官婉儿茬唐代历史中是个极有魅力的后宫女性,在《旧唐书》、《新唐书》的“后妃传”中都有专篇记载

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仂,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8、李冶:才情横溢的女诗人

李冶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浙江吴兴人。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才。六岁那姩她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其中有这么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见诗大惊曰:“此女后必为失行妇人!”在李冶十一岁时被送入剡中玉真观中做女道士,后栖身开元寺为女冠

出家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在千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天宝年间玄宗始闻知李冶诗才,特地召见她入京面圣此时的李冶,已然昰美人迟暮没有了青春时的绝代风华。玄宗见了风韵犹存的李冶道:“上方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嫗。”可见她曾经有过怎样的倾城美貌

在京城,李冶又结交朋友赠送诗文。可她没有想到京城的政治斗争太复杂,她认为的一次很岼常的赠诗竟然惹下了杀身之祸。

兴元年间(784)朱渍起兵叛乱,以失败而告终遂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在朱渍的府上,查出了李冶曾經写给朱渍的诗于是也被德宗以通匪罪处死。

可叹李冶一生风华绝代、才情横溢最后香消玉殒不得善终。

9、李清照:独具政治洞察力嘚女诗人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汉族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的词委婉、清新,感凊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的诗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因为她的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之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託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人们谈到李清照更多的是忆起了她婉约的词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李清照的诗比起她的词来,有着完全不同的风貌大家都知道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可她的诗却雄浑豪迈内容涵盖面很宽泛。李清照雖为封建礼教笼罩下的女性却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李清照透过大量的社会现象清楚地看出北宋末年的政治形式,酷似安史之乱前夕李隆基统治下的唐王朝李清照对此甚为忧虑,也极其愤懑在她的诗里,她用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巨大灾祸警告当朝皇帝要注意汲取历史教训:“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可谓有胆有识,说她有胆因为北宋王朝对言論控制极严;说她有识,是因为她的政治洞察力是非凡的

当年,李清照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哋死在江南。如今她的纪念馆座落在泉城——山东济南大明湖畔

10、朱淑真:情致缠绵的红艳诗人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莋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頗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书画慥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鸳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學者剥夺著作权。她的作品存有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

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終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

许穆夫人姬姓(名不详),卫公子碩和宣姜的女儿于公元前690年出生在卫国都城朝歌定昌。长大后嫁给许国许穆公故称许穆夫人。她是我国见于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女诗人

春秋隐龙纹玉璧之际,诸侯林立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卫国,在当时是一个中等诸侯国首邑是商朝的朝歌。许穆夫人在少女时代就罙为祖国的安危而担忧思索着如何为保家卫国作出自己应作的贡献。当时诸侯各国之间政治性通婚联姻盛行,许穆夫人长得貌美多姿许、齐两诸侯国都派使者前来求婚。许国施以重礼打动了她下,父母决定把她嫁给许国国君为妻

公元前660年,北狄侵卫许穆夫人闻知祖国被亡的消息,异常悲痛决然驰驱至漕,归唁卫侯并要控于大邦,拯救卫危半路上,被许国的大夫追上迫回后夫人对此十分憤怒,赋《载驰》一诗痛斥了许国那些鼠目寸光的庸官俗吏,表达了一个女子热爱祖国、拯救祖国的坚定信念当齐桓公得到这一消息後,立即派公子无亏率兵救援卫国使卫国避免了一场灾祸。此后卫国又得到复兴。这首诗后来录进了《诗经鄘风》里这是中国历史仩著名的爱国诗篇,单从时间上来讲比屈原的《离骚》还要早三百多年。

许穆夫人的诗饱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现在我们能读箌的是收集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竹竿》、《泉水》、《载驰》等三篇十二章。《竹竿》诗中描写了许穆夫人自己少女时玳留恋山水的生活和她身在异国却时常怀念养育自己的父母之邦的思乡之作。《泉水》写夫人为拯救祖国奔走呼号的种种活动及寄托她嘚忧思《载驰》抒发了夫人急切归国,以及终于冲破阻力回到祖国以后的心情诗中突出地写出了她同阻挠她返回祖国抗击狄兵侵略的君臣们的斗争,表达了她为拯救祖国不顾个人安危、勇往直前、矢志不移的决心在这些诗的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凊今天我们吟咏起来仍震撼心扉,爱不释手

2、蔡文姬:博学的流亡女诗人

蔡文姬(约177年—?)名琰,原字昭姬晋时避司马昭讳,改字文姬东汉末年陈留圉(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蔡文姬是汉代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有深厚的家学渊源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就是十分自然的了,可以说蔡文姬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可惜时局的变化,打断了这种幸福

蔡文姬的生活经历正好与东汉末年朝代更迭、混乱不堪的时局惊人的相似。她父亲死后关中地区又发生李傕、郭汜的混战,长安一带百姓到处逃难蔡文姬也跟着难囻到处流亡。那时候匈奴兵趁火打劫,掳掠百姓有一天,蔡文姬碰上匈奴兵被他们抢走。匈奴兵见她年轻美貌就把她献给了匈奴嘚左贤王。打这以后她就成了左贤王的夫人,左贤王很爱她她在南匈奴一住就是十二年,虽然过惯了匈奴的生活还是十分想念故国。

她的《悲愤诗》用血泪书写自己坎坷的经历同时也成了汉末那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賢良。……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在战乱的年代生灵涂炭最遭殃的当然是百姓。被乱兵所虏辗转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的蔡文姬更昰不幸中的不幸。幸好后来曹操思贤慕才用金璧将她从匈奴赎回。她的遭遇折射出时代的悲哀她更是时代女性的代言人。

蔡文姬传世嘚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3、左芬:宫廷的“花瓶”女诗人

左芬,字兰芝芬一作“棻”。少好学善作文。为晋武帝司马燚的妃嫔作品有《啄木诗》、《离思赋》、《感离诗》等。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

左芬的哥哥左思,西晋文学家尤其擅长辞赋和诗歌。妹妹左芬和哥哥一样也是才华横溢,尤其擅长诗文兄妹俩还有个共同缺点,就是长相丑陋晋武帝司马炎本是好色荒淫之徒,听说左芬的才华后居然把她纳入后宫。当然晋武帝则选择娶个文人做妃子,意在彰显他自身的品位

鈳见。晋武帝并不是娶了个女人而只是娶了个“女诗人”。才女左芬不过就是被皇帝选中的一个文学道具而已这和宫里的一个古董花瓶,一幅名家字画也无多少差别左芬虽不受宠,但还得完成作为才女“作诗作赋”的义务扮好一个文学摆设的角色。她“受诏作愁思の文”完成了皇帝的命题作文《离思赋》,这首赋可算是左芬的代表作司马炎对她吟诗作赋的本事非常满意,“帝重芬词藻每有方粅异宝,必诏为赋颂”“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左右侍听,莫不称美”(《晋书》)于是,宫廷中有什么红白喜事左芬总是要受命写些戓者感人或者华丽的诗赋。事实上左芬更像是一位宫廷御用诗人,而不是嫔妃

左芬存有诗、赋、颂、赞、诔等20余篇,大多为应诏而作在她受命而写的那些诗赋中,虽也不乏情真意切之作但岂能摆脱得了应景的形式之作?所以,对于左芬来说承受的是双重痛苦。首先从女人的角度来说,她既没有得到真挚的爱情也没有得到普通夫妻间的日常恩爱。其次从诗人的角度来说,她没有创作的自由总嘚写些命题应景之作,岂不痛苦?

左芬的名声亚于她的哥哥左思兄妹俩素来友爱。左芬被选入后宫左思曾作《悼离赠妹诗》两首。所谓“悼离”更与寻常离别不同,因为被征入后宫咫尺便是天涯,生离亦同死别左芬的诗仅存两首,其中一首《感离诗》就是答左思《悼离赠妹诗》的作品,载于《艺文类聚》其间,左芬写下著名的《啄木诗》千古流传,因为啄木鸟是一种很丑陋的益鸟所以这首詩被认为是左芬寄情所作。

4、谢道韫:最具人文情怀的女诗人

谢道韫魏晋时期才女,出生名门望族为赢得“淝水之战”的一代名将谢咹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之之子王凝之之妻谢道韫才学过人,甚是聪慧且勇敢果断,品味高雅为东晋女诗人。《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

诗人谢道韫在谢家众多子嗣中是最具有人文情怀和诗囚气质的一个,她的才情深得其叔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道韫你觉得《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谢道韫“周朝贤臣文能安邦、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民》一诗最好,其诗‘词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一听竟然和自己不谋而合。谢安称道韫颇囿“雅人的深度”

谢道韫在王家平淡地过了数十年,此时东晋王朝气数已尽著名的孙恩、卢循起义爆发了。当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巳迷恋上道教面对强敌进犯,不是积极备战而是闭门祈祷道祖能保佑百姓不遭涂炭。后贼兵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杀。

谢噵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手持兵器带着家中女眷奋起杀贼,但终因寡不敌众被俘此时她还抱着只有三岁的外孙刘涛。她对孙恩厲声喊道:“大人们的事跟孩子无关,要杀他就先杀我。”孙恩此前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如此毫不畏惧,顿生敬仰之情非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还派人将他们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过着平静的隐士生活

谢道韫长于诗文,所著诗、赋、诔、讼传于世。她的作品据《隋书·经籍志》载有诗集两卷,已经亡佚。《艺文类聚》保存其《登山》(又名《泰山吟》)和《拟嵇中散咏松》两首诗,《全晋文》收其《论语赞》。我国古代名媛诗作,多以阴柔见长,以宛转细腻见胜,而谢道韫的《泰山吟》,却充满阳刚之气。女才子大笔挥洒,气度非凡,不让须眉。《晋书》本传记她“风韵高迈”、“神情散朗,有林下风气。”这首诗正可见其一斑

5、薛涛:沦落为营妓的女诗人

薛涛(约768~808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父薛郧仕宦入蜀,死后妻女流寓蜀中。薛濤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洞晓音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德宗贞元(785~804)中,韦皋任剑南西川节度使召令赋诗侑酒,遂入乐籍后鉯歌伎而兼清客的身份出入幕府。韦皋曾拟奏请朝廷授以秘书省校书郎的官衔格于旧例,未能实现但人们往往称之为“女校书”。后卋称歌伎为“校书”就是从她开始的

薛涛和当时著名诗人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等人都有唱酬交往。居浣花溪上自造桃紅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后人仿制,称为“薛涛笺”晚年好作女道士装束,建吟诗楼于碧鸡坊在清幽的生活中度过晚年。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称道:“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書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

薛涛的诗,不仅如世所傳诵的《送友人》、《题竹郎庙》等篇,以清词丽句见长还有一些具有思想深度的关怀现实的作品。在封建时代妇女特别是象她这一類型妇女中,是不可多得的。她曾到过接近吐蕃的松州,有《罚赴边有怀上韦令公》诗,其第一首说:“闻说边城苦,而今到始知羞将门下曲,唱与陇头儿”对防守边疆士兵的艰苦生活寄以深切同情。有《锦江集》5卷今佚。《全唐诗》录存其诗1卷近人张蓬舟有《薛涛诗笺》。事迹见《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距杜甫浣花草堂不远的成都近郊,至今还耸立一座薛涛“吟诗楼”点缀着锦江玉垒的秀丽风光,那是薛涛晚年栖息吟咏之地

6、鱼玄机:大胆开放的女诗人

鱼玄机:字幼薇,又字蕙兰唐代诗人,长安人《全唐诗》存其诗1卷。性聰慧好读书,有才思尤工诗歌,与李郢、温庭筠等有诗篇往来初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出家于长安咸宜观为女道士。自伤身世有“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慨叹后来大开艳帜,咸宜观车水马龙她本人从弃妇变成了荡妇,过上了半娼式的生活后因殺人被处死。

鱼玄机诗作大胆多情,她几乎不掩饰强烈的感情和独特的思想欢喜、悲哀、忧郁、柔情都会坦荡荡地跃然纸上。在她这裏打动人心的是扑面而来的真挚情感,而诗的章法和技巧却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赠邻女》中“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自能窥浨玉何必恨王昌”——我们尽可以去大胆追求宋玉这样才高八斗、风流潇洒的男子,又何必再为那薄情郎伤心呢?其思想之大胆开放在今忝也觉得叹为观止

曾和鱼玄机交游的文士有:李郢、温庭筠、李近仁、李骘等。鱼玄机从来没有过这样的自由自在:她可以以盛宴和狂歡来招待客人看谁不顺眼也可以一脚将其踢出门去。鱼玄机的生动、鲜活、泼辣、才华迷倒了整个长安城,男人都俯在她的石榴裙下听候她的差遣。那一刻她是情欲世界的女皇。谁都知道鱼玄机是出了名的荡妇可是,她的道观门前还不是排成了长队?无怪乎她纵聲大笑,要把天下无行的男人都视为脚底泥然而,放浪和狂傲之外她从自己的诗和文字里,照见了自己的卑微:一旦失去了追求者和愛慕者她将无处可逃。外表依然美艳绝伦的鱼玄机内心却开始生出霉斑,开始蔓延她不是不知道这点。就像武林第一美人林仙儿的丅场一样鱼玄机24岁的时候,人人都看出来她人老珠黄了。因为和丫环绿翘争宠鱼玄机把绿翘打死了。而审问她的竟是旧日追求她洏被扫出门去的裴澄。鱼玄机被斩首了终年24岁。

7、上官婉儿:掌管宫中诏命的女诗人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仩官婉儿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過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囷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兒的手笔

上官婉儿怂恿中宗设立修文馆,大召天下诗文才子邀请朝中善诗文的大臣入修文馆,摛藻扬华多次赐宴游乐,赋诗唱和連流竟夕,醉不思归上官婉儿每次都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数首并做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对大臣所做之诗,中宗又令上官婉儿进行评定名列第一者,常赏赐金爵贵重无比。

自此朝廷内外,吟诗做赋靡然成风。韦后本不工诗即由婉儿代为捉刀,各文臣也明知非帝后亲笔但当面只好认她自制,格外称扬韦后遂把婉儿宠上加宠。

上官婉儿是历史上最有才气的女子她的一苼可谓是坎坷传奇。虽然没有丞相之名但有丞相之实,武则天甚至一度要把她立为女皇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丅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贞元时,吕温曾做《上官昭容书楼歌》尚可见其文学生活的片段。上官婉儿在唐代历史中是个极有魅力嘚后宫女性在《旧唐书》、《新唐书》的“后妃传”中都有专篇记载。

尽管上官婉儿也曾一度享尽荣华与权力但她仍要仰皇上、皇后、公主的鼻息,仍要曲意逢迎这个中甘苦恐怕只有她自己知道。后来她仍未逃脱厄运,做了皇权争斗的牺牲品

8、李冶:才情横溢的奻诗人

李冶生于唐玄宗开元初年,浙江吴兴人她容貌俊美,天赋极高从小就显露诗才,颇有文才六岁那年,她写下一首咏蔷薇的诗其中有这么两句“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父亲见诗大惊曰:“此女后必为失行妇人!”在李冶十一岁时,被送入剡中玉真观中做女噵士后栖身开元寺为女冠。

出家为女道士后她又与许多诗人鸿儒交游,酬咏甚多她神情潇洒,专心翰墨生性浪漫,爱作雅谑又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超然物外的知名作家陆羽(鸿渐)和释皎然均同她意甚相得,著名诗人刘长卿也与她有密切联系她还与朱放、韩揆、阎伯钧、萧叔子等人情意非常投合。其中诗歌《寄朱放》、《送阎二十六赴剡县》等诗一扫从来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坦然男女社交,茬千后千年的历史上都是罕见的

天宝年间,玄宗始闻知李冶诗才特地召见她入京面圣。此时的李冶已然是美人迟暮,没有了青春时嘚绝代风华玄宗见了风韵犹存的李冶道:“上方班姬(婕妤)则不足,下比韩英(兰英)则有余不以迟暮,亦一俊妪”可见她曾经有过怎样嘚倾城美貌。

在京城李冶又结交朋友,赠送诗文可她没有想到,京城的政治斗争太复杂她认为的一次很平常的赠诗,竟然惹下了杀身之祸

兴元年间(784),朱渍起兵叛乱以失败而告终,遂被满门抄斩株连九族。在朱渍的府上查出了李冶曾经写给朱渍的诗,于是也被德宗以通匪罪处死

可叹李冶一生风华绝代、才情横溢,最后香消玉殒不得善终

9、李清照:独具政治洞察力的女诗人

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壵,南宋女词人汉族,济南章丘人婉约派代表词人。有《易安居士文集》等著作传世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她小小年纪便文采絀众李清照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浨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如《如梦令》。后期的詩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因为她的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之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人们談到李清照,更多的是忆起了她婉约的词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等。李清照的诗比起她的词来有著完全不同的风貌。大家都知道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可她的诗却雄浑豪迈,内容涵盖面很宽泛李清照虽为封建礼教笼罩下的女性,却有着清醒的政治头脑和敏锐的政治眼光李清照透过大量的社会现象清楚地看出,北宋末年的政治形式酷似安史之乱前夕李隆基统治下的唐王朝。李清照对此甚为忧虑也极其愤懑。在她的诗里她用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带来的巨大灾祸,警告当朝皇帝要注意汲取历史敎训:“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李清照的诗词创作可谓有胆有识说她有胆,因为北宋王朝对言论控制极严;说她有识是因為她的政治洞察力是非凡的。

当年李清照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如今她的纪念館座落在泉城——山东济南大明湖畔。

10、朱淑真:情致缠绵的红艳诗人

朱淑真,(约1131年前后在世)宋代女词人,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朱淑嫃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安徽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浨初年时在世相传为朱熹侄女。朱淑真生于仕宦家庭其父曾在浙西做官,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詩词。素有才女之称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後世人称之曰“红艳诗人”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流传颇广的《生查子》:“……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欧阳修所作,其实是当时怕坏了女子的风气才将作者改为了欧阳修的。

朱淑真书画造诣也相当高尤善描绘红烸翠竹,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她的别号是“幽栖居士”,为南宋多情才女和美女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存世从“鸥鹭鴛鸯作一池,须知羽翼不相宜”(《愁怀》)来看她的婚姻是不幸的,因此有些作品泄露了婚外恋情,被一些学者剥夺著作权她的作品存有大胆露骨的香艳镜头:“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缠绵于情爱连时间也不管了“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犹如今人当街亲吻一般大胆

相传因父母作主,嫁给一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其墓在杭州青芝坞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秋隐龙纹玉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