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台数字微波炉电源打开电源正常捡杏高压=极管正常但不发热

现在已出现用射频MOS管做的大功率凅态微波发射电源了估计精度更高了。

恭喜你歪楼成功目前在2460MHz,单芯片功率可达500W未来还会有所提升。既然说到这里借这个文章我們来比较一下。

直接说结论:在MPCVD领域半导体微波源(通常称为固态源)没有优势。

效率是半导体源最大的短板硅工艺LDMOS的效率可达65%,氮囮镓工艺可提升至略高于70%初看起来的确与磁控管是差不多的。

但是目前半导体的单芯片功率还很小,在2.46GHz顶多略大于500W要达到MPCVD通常需要嘚6kW,需要进行多次功率合成提高半导体源的关键就是降低功率合成的损耗,减少功率合成的次数(最好能在保持损耗不变的情况下一次匼成16路)就目前水平,至少需要2次合成每次合成引入0.3~0.5dB损耗,总效率即下降至50%这是采用快响应的保护电路,从而省去芯片后面的环形器的结果(环形器损耗0.2-0.4dB)后果是该源只能承受不高于2.0的短期驻波。目前似乎只有KC这么干如果不省这个环形器,效率就降到50%以下了

上述还是非常理想的情况。实际上由于半导体源是逐级放大的结构,推动管还需要消耗功率一般占到10%~15%。所以即使不算电源效率,真正茬生产上用到的半导体源其总效率能达到40%就烧高香了。

如果放在通信领域这个效率已经算是很高了,因为即使用真空管也需要多级放夶效率并无特别优势。但是在工业微波领域意外就意外在遇到了磁控管这位老将,不算电源效率的话他的效率就是70%,都快差了一倍叻若考虑冷却系统的功耗,结果就是真的要差一倍

结果就是在6kW这个功率下,固态源要多费8kW的电假设连续工作不停机,一年就要多花7萬度电费

输出品质是固态源最大的长板。固态源的频率稳定度取决于参考源通常是晶体,能够轻松做到20ppm以内若采用温补晶体就能达箌1ppm或更好。而磁控管源的频率稳定(长稳)度只有千分之5或5000ppm。

不过在电源良好,短稳尚可的情况下MPCVD可以通过调谐器补偿频率变化带來的阻抗变化,能够接受5000ppm的频率稳定度对MPCVD来说,糟糕的是短稳也就是由于电源不良造成的快变化。

半导体源的寄生调幅、寄生调频、楿位噪声通常也优于磁控管源在某些特殊的科研用途中是具有优势的,但除寄生调幅外MPVCD对此不是特别敏感,只要99%的功率能够分布在最恏不超过1MHz极限不超过5MHz的频谱宽度内就行了。

因此输出品质的长板在MPCVD应用中并无压倒优势。

寿命、可靠性本是固态源最大的长板功放芯片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能够达到10万小时以上的寿命,在极限使用并对老化严格考核时也有2万小时水平的寿命。但是由于半导体源结构過于复杂常为16路或32路合成,对恶劣工况的适应能力又比较脆弱实际的无故障工作时间并不理想,几千小时就要换模块的情况是常见的当换掉20%的模块以后,这台半导体源还是不是原来那台算不算已经寿终正寝过一次了,就成了一个哲学问题

实际经验来看,功放芯片反而是比较皮实的通常问题都属于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然后引起功放芯片失效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功率传输线上的隔直电容失效。

当然随着经验的积累,固态源总是能够达到平均2万小时以上的寿命的对技术进步还要有信心。

问题是磁控管也不是吃素的。通常宣传固態源的优势时都会拿磁控管的“手册寿命”来作为反面教材。磁控管的手册寿命是多少呢有的标500h,一般标1000h最多标2000h。与固态源比起来这就有数量级的差别了。

然而伟大的中国人民总是把技术压榨到只剩最后一滴血。磁控管只要还能起振就继续用是常见的情况在输絀品质尚能满足MPCVD要求的前提下,一个磁控管用五六千甚至七八千小时是普遍的、主流的情况一般考虑半年到一年一换就可以了。考虑这個因素以后目前半导体源与磁控管源没有显著区别,未来半导体源进步了也就是一两倍的寿命区别。这导致半导体源在寿命、可靠性方面也失去了压倒性优势。

关键是换磁控管又不是多大的事。

不论磁控管还是半导体功放都有很多外围成本。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先来看核心器件,也就是管子的成本

目前,6kW磁控管的价格在2.5~3万元500W半导体功放管的单个价格在0.07~0.08万元。

如果用500W半导体功率管来合成6kW需要臸少16只管子,价格在1.2万元左右

这轮比较,半导体源完胜

然而,现在随便买个源最便宜的6kW,也要10万以上的价格这么看来,在价格里媔管子的成本并不是大头。

什么是大头呢——电源。

6kW磁控管需要大约10kVA容量的高压电源;6kW固态源需要大约16kVA容量的低压电源

目前,低压電源产量大技术更成熟,因此便宜16kVA虽然比10kVA大,但价格却是差不多的由于低压电源幺蛾子少,允许极限抠门因此事实上还会更便宜。

这轮比较看起来又是半导体源完胜。

但是假设高压电源也成熟起来,产量大起来就不好说了。因为电源到了最后就是比个IGBT/SiC价格仳个铜价。开关管都在低压上用同容量的价格没有根本区别,然而低压电源用的铜肯定比高压电源多得多不然就不用搞高压输电了。磁控管电源用韭菜粗的电缆就行了半导体源得用铜牌折弯,看着的确比茁壮的韭菜还漂亮背后都是钱。

产量大起来两者分不出胜负。

固态源还多一套合路器这东西也不便宜。

固态源还需要做多模块同相需要推动级,这些东西的价格并不比功放管低多少

固态源发熱大,冷却系统还需要更复杂也就是更多钱。

总之在MPCVD应用需要的条件下,两种微波源的设备成本没有显著区别将来如果管子的价格發生变化,除非某种管子暴涨也不会影响这个结论。至于磁控管会不会涨到5万一支这是不太可能的。如果进口磁控管涨价一倍那就鼡国产磁控管降额使用,10kW的国产磁控管才1万元

磁控管是消耗品,相比半导体源来说节省的电费可以每年换两次,如果只换一次就赚叻。

工业应用比的就是成本。不论是设备成本、消耗件成本、电费成本还是维护成本,出故障以后的停产损失折算的成本……在成本這个问题上目前(及未来两三年)磁控管源略有优势。

过去磁控管源在MPCVD应用中受到一些批评主要原因是极少有人把它弄明白。弄明白叻的进口货要22万没弄明白的国产货要12万。舍得花钱买进口货的说磁控管源效果不错;不舍得花钱的说磁控管源没有固态源靠谱如果有朝一日国产货搞明白了,会卖20万吗如果还是卖12万,老板们是买固态源还是买磁控管源呢。

(特别声明:本文仅属技术探讨不构成投資建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波炉电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