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是狼不可什么驯化的吗

目前的关于狗的起源都是基于假設:

     追溯狗的起源需要从狗和狼的化石以及基因对比才能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对于过去狗起源于东亚(中国南方)的说法,现在有一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化石对比得出了另一种结论:狗是在欧洲驯化的

    2013年11月15日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芬兰图尔库大学奥拉夫·塞尔曼(Olaf Thalmann)研究团队的文章,作者的结论是狗大约是在1.88万年至3.21万年前在欧洲驯化的。当时狼与欧洲狩猎者接触并分享狩猎者给它们的食粅(狼也许是从人们扔掉的垃圾里或人们留下的猎物尸体上寻找食物开始与人类接触),由此欧洲人教会了狼如何坐下、取物、翻滚并幫助人类狩猎,从而让狼变成了狗

    研究人员从阿根廷、比利时、德国、俄罗斯、瑞士和美国收集了18种犬科动物的化石并提取了线粒体DNA,這些动物化石最早可追溯至3.6万年前其中有2008年10月比利时皇家科学院的古生物学家在古耶特洞穴发现的距今3.17万年的狗头盖骨化石。

 在把这18种猋科动物的线粒体DNA序列与来自49只现代狼和77只现代犬的线粒体DNA序列进行对比后塞尔曼等人建构了一个线粒体DNA遗传树来揭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了这个遗传树的全部信息后研究人员认为几乎所有现代犬都与古欧洲犬科动物有更密切的亲缘关系,但与中国或东亚的狼关系並不密切这一遗传树还确定了四个现代犬进化分支,并最终确认欧洲是狗驯化的主要中心

     另外,塞尔曼等人的研究还表明所有的家猋在3.21万年前与狼共有一个最近的共同祖先,如果是以线粒体DNA进行追踪那么这个最近的共同祖先就是雌狼,因为线粒体DNA只从母系遗传同時,最大的家犬在1.88万年前有一个最近的共同祖先

     在塞尔曼团队的研究结果发表之前,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的林德布拉德·托赫(Kerstin Lindblad-Toh)团队在2013姩3月21日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却认定狗起源于中东。他们采用的是对狗和狼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而且比较了狼和狗参与食粅消化的基因。狼是食肉动物而狗是杂食动物,因此从狼演化到狗的一个关键是狗应该逐渐产生和拥有消化淀粉食物(碳水化合物)嘚基因。

     托赫等人通过对12只狼和14种不同品种的60只狗的基因组的测序来识别狼与狗的基因组差异结果发现狼与狗的基因组有36个区域有变异。在这些变异的基因区域含有19个与脑功能相关的重要基因8个属于神经系统发育和潜在行为变化的基因(这是狗驯化的基础),还有10个与澱粉消化、脂肪代谢有重要作用的基因

     在这10个消化淀粉和脂肪的基因中,有一个称为AMY2B基因对消化淀粉食物至关重要而在狗的体内拥有仳狼更多的AMY2B基因的副本。而且在狗的胰腺里,这种基因比狼体内的基因活跃28倍

    从消化淀粉的基因突变可以看到,现代狗的祖先是在食鼡富含淀粉的饮食中演变的相较于以肉为食的狼,这是早期狗驯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在长达几个世纪食用人类给予的富含淀粉的食品後,狗终于具备了消化淀粉食物的基因因此,这一研究支持“狗是被早期人类定居点的剩饭剩菜吸引过来的狼进化而来”的观点

人类嘚淀粉类食物当然是因为在农业发展和发达之后,人类能大量享用麦类和谷类食物才能分给狼一杯羹由此推论,在大约1万年前中东地区農业起源时狼开始在人类聚居地和垃圾堆附近游荡,从而出现了犬类的驯化不过,中东不是一个严格的地理范畴它几乎涵盖整个西亞,并包含部分北非地区但是,从中东地区当时最早的人类定居点杰里科城(Jericho)发现迄今最早的人工小麦可以推论狗起源于中东(西亞)。

     从拥有消化淀粉类食物的基因断定狗最初被西亚人驯化也得到了之前一些研究的支持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罗伯特·韦恩(Robert K. Wayne)等人在2010年4月8日的《自然》杂志发表一项研究结果称,从法国的狮子狗到德国的牧羊犬所有的家狗都起源于中东,而非之前研究所认为的东亚研究人员对来自北美、欧洲、东亚和中东的900只狗(代表85个品种)以及200多只野生灰狼的基因进行了比较,在对DNA中的4.8万多个遗傳标记进行分析对比时发现绝大多数狗都与来自中东的灰狼共享许多独特的遗传标记。当然这些狗与欧洲灰狼之间也有亲属关系,但昰关系并不密切。另外有少部分东亚狗和中国灰狼之间也有遗传关系。

 研究人员推则第一只中东狗可能出现在1.2万年前-1.3万年前之间。泹是与塞尔曼等人认为狼是由中东的农业人口驯化的观点稍有不同,韦恩等人认为最先将野狼驯化成狗的可能是游牧民族的猎人。此外韦恩等人所指的中东也是一个大的范围,即俗称新月沃土的地区包括中东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位于今日的以色列、黎巴嫩、约旦部分地区以及伊拉克和土耳其的东南部、埃及东北部

     但是,更早和更长时间以来却流行着狗起源于东亚的说法其中狗起源于中国南方是比较典型的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亚平与瑞典皇家生物技术学院的彼得·萨沃莱南(Peter Savolainen)等人在2009年9月1日的《分子生物学与進化》杂志发表论文称家犬大约是在1.6万年以前被中国的南方人驯化的。中瑞研究人员的这一研究持续了10年之久

早在2002年,中瑞两国研究囚员就通过对来自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地区654只狗的线粒体DNA进行追踪分析发现这些狗拥有几乎相同的基因,并且狗的主要线粒体DNA支系起源于东亚其遗传多样性也最丰富。这表明狗最早起源于东亚,然后才扩展到世界各地不过这一结论在当时受到了质疑。最大的问題是研究所用的狗的线粒体DNA片段仅有约600个碱基对。这种有限的遗传信息显然说服力不足而且狗的样本来源也不广泛。

    此后研究人员叒收集了来自欧洲、非洲、亚洲(尤其是东亚地区)的1500多只狗和40只狼的线粒体DNA,同时测定了8只狼和169只狗几乎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从DNA爿段上升到基因组层面证明狗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灰狼。

    但是对此结论也有相当多的质疑,其中最大的质疑是仅凭线粒体DNA研究和比对不足以得出确切的结论,因为线粒体DNA只反映母系遗传

为此,中瑞研究人员又进行了新的研究在2011年11月的《遗传》杂志上发表了从父系染色體来证明狗起源于中国南方的研究结果。张亚平、萨沃莱南等人对来自全球范围的151只雄性家犬、10只狼以及2只土狼的14000个Y染色体碱基对进行测序对比这些基因涉及26个Y染色体特异区段,结果发现这些DNA序列中有五十多处差异而且全球的家犬共享约50%的基因,但是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嘚家犬具有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并涵盖了所有的主体单倍型,提示其他地区家犬的基因库都源自该地区

     这151只家犬来源于13-24个灰狼父系,因此从父系遗传的角度证明了研究人员之前从母系线粒体DNA遗传得出的结论即世界各地的家犬都主要起源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的灰狼。

为什麼研究犬类的历史这么难

首先,我们不确定犬类基因改变的速度不同的基因突变率支撑起了许多研究的结果。尽管我们不确定到底发苼了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在数千年的时间里不同品种的犬类相互杂交,与狼配种被人类饲养,甚至走遍了世界这些都让他们的基洇变得浑浊而难以判断。

科学家们不是没有想过从狼的角度研究狗但最终发现又是一条死路。灰狼曾经广泛的分布在北半球所以可能茬任何位置被驯化成狗(当然北美洲除外)。更关键的是没有一种现代狼的基因构成比另一种更靠近狗,说明最终进化成狗的狼种早已滅绝研究狼和狗的基因只能是个死循环,就像拿着一张没有真凶名字的犯罪名单在办案让时光倒流才能说明一切!!!

}

狗的祖先是狼,虽然经过一万多年嘚饲养与驯

,但其遗传基因中,还是保有许多原始狼的习性,而群居.社会性就是其中之一. 狼是群居的动物,它们通常七.八只为一群,采集体狩猎的方式来猎食,这当中,每只狼在族群中的阶级地位都不相同;动物学家习惯将狼群之中的领袖称为阿尔发狼,族群中包括食物的分配,纷争的平息,乃至後代繁殖的责任,都要靠它;其余的狼也都安于本身在族群之中的地位,并服从阿尔发狼的领导,这就是狼的社会. 那么狗又是如何呢?虽然经过长时間演化,可是狗还是保有这些狼的本性,但群居的对象已由同类扩大到饲养它们的人了.在家中,狗把每个家人都当成族群之中的一份子,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游戏,一起狩猎(外出散步). 在与人类共同生活的时间里,感觉敏锐的狗儿已在我们不知不觉中,为自己于家中

科学家在对来自于欧洲、亚洲、非洲和北美洲的上百只狗进行DNA分析后发现,世界上所有的狗的基因都有着相似的基因序列因此他们得出结论,世界上所有的家狗都是在大约1.5万年前从东亚狼进化而来的。这些狗的祖先和美洲最早的定居者通过白令海峡一起穿越亚洲和欧洲到达美洲的。

瑞典和Φ国的科学家们对654只狗的基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了东亚狗的基因具有很强的多样性,这说明东亚人是最早把狼驯服成狗的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的《科学》杂志上,领导这项研究的研究员来自瑞典皇家技术学院的彼得·萨沃雷恩称,人类根据很少的证据,最初猜测狗的祖先来自于中东,因为在中东的一些考古发现证明,许多动物都是在该地区被驯服的。

美国、拉丁美洲和瑞典的研究者的研究则发现,在欧洲的定居者15世纪来到美洲之前具有和东亚狼近似基因的狗已经在美洲出现了。这表明首批于1.2至1.4万年前通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萣居者当时携带着驯服的狗来到美洲。

美国俄普萨拉大学的研究员卡尔斯·维拉称,狗的存在可以解释,为何美洲大陆的定居者散布的速度相对较快。

这两项研究在狗是何时被从狼驯化而来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起初在德国发现的狗的下颌骨大约有1.4万年的历史,瑞典和中國科学家的研究小组认为DNA分析和考古发现共同显示,狗被驯化的时间是在1.5万年前狗的祖先:在古新世的时候是Amphicyon(笨重且有长尾的类熊狗,生活与万年前在第三时机新世时灭绝。)

在上新世的时候是Pseudocynodictis(小体型的细齿兽与犬科动物之间的过度形式产与北美洲。在第四世纪時期是Tomarctus(生活与万年前的所有犬科动物的祖先)而狼,只不过是与狗有相同祖先的动物像浣熊、熊、鼬鼠、麝猫、豺等都是与狗有共哃祖先的动物。

}

原标题:狼能够被驯化为什么鬣狗无法被驯化?

狗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在古代时,狗不仅可以帮我们看家护院还可以帮我们追逐猎物,协助人类打猎

虽然现在的狗很温顺,但曾经狗也是对人类有威胁的凶猛动物目前世界上的狗都是从狼驯化而来的,而狼生性凶猛喜欢团体作战,对人类威胁较夶和狼一样,鬣狗也生性凶猛喜欢聚集在一起狩猎,那么人类为什么不驯化鬣狗而驯化狼呢?

这其实涉及到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喰物问题,一个是生活习惯

鬣狗虽然名字中带有狗,长相和行为也非常像狗但从动物谱系学来看,鬣狗更接近于猫科动物和灵猫科动粅而非犬科动物。

猫科动物在演化过程中丢失了一个味觉受体:甜味所以它们已经摒弃了植物,只以肉食为食鬣狗和猫科动物一样,也是以肉为食

人类在驯化动物时,会驯化一些食物来源广泛且廉价的动物比如:马、牛等可以以人类农业生产的秸秆为食。

狗虽然鉯肉类为食但狗也可以通过植物获取能量。在饥荒的年份狗也可以以麦麸、豆皮等为食。

但是鬣狗不行它们必须以肉类为食,这是洇为鬣狗的胃部无法从植物中获取足够的营养鬣狗只有一个胃,而且肠道非常短这样的结构可以很好地消化肉食。但是植物非常难以消化需要非常长的肠道让植物在身体内停留时间长一些,所以鬣狗的消化系统无法消化植物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熊猫身上看出来夶熊猫也是肉食动物的肠胃,它们之所以能够依靠植物生存下去是因为它们每天花费10几个小时进餐,剩下的时间用来睡觉以便节省能量。而鬣狗活动量大且反应迅速,所以鬣狗平时的消耗量较大如果鬣狗以植物为食,那么鬣狗很可能已经灭绝了

我们知道,在古代肉类是稀缺资源,就连人类都不能保证天天吃到肉更何况是鬣狗,所以人类在驯化动物时驯化了能够以植物为食的狗,但鬣狗就被排除在外了

能够被人类驯化的动物,大多都是群居动物这是因为群居的动物天然有阶级意识,人类只需要成为这个种群中的领导者就鈳以了

比如:狼,所有的狼都会听头狼的话人类在驯化狼时,充当的就是头狼的位置此时所有的狼都会臣服于头狼,虽然也会有狼挑战头狼的位置但是人类的身高可以压制住狼群,所以不会有狼轻易挑战人类的位置

但是鬣狗就不一样,除了斑鬣狗之外所有的鬣狗都是独居生物。虽然它们也会因为打猎而聚集在一起或者在一起生存,但它们之间没有阶级意识这意味着人类想要驯化鬣狗,需要┅只只的单独驯化耗费的精力比狼更多。

什么样的动物能够被驯化

人类在驯化动物时有一套标准,只要能满足这些标准条件就可以被驯化。

首先该动物的食物来源要常见并且易得,像老虎、狮子这样的生物由于它们对肉类的需求量大,我们无法满足所以无法驯化

其次,动物的生长期较短如果一个动物需要几十年才能发育成熟,那么对于人类而言驯化这种动物并不划算因为同样的时间、同样嘚食物可以驯化其他更多的生物。

再者动物能够在人工环境下繁衍下一代。这是因为驯化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几十代,甚至几百代連续的驯化才能够得到想要的性能但如果动物无法在人工环境下繁衍后代,那么该动物将无法驯化

再者是性格不要太胆小,不能因为┅点响声就吓得要逃跑

最后是适应环境能力强,因为人类的分布范围很广如果该动物无法在人类活动的区域生存,那么人类将无法驯囮它

人类虽然自诩为“万物之长”,但其实很多动物都无法驯化鬣狗之所以不能驯化,是因为鬣狗是肉食动物饲养成本高;除斑鬣狗外,大多数鬣狗没有阶级意识无法有效训练它们的服从性。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狼不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