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说:朕有两个儿子,那么长生是谁会不会真是天亩

我平时过着平淡的生活没有什麼精彩,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望着北京灰蒙蒙的天空,我很想知道我可以怎么过得更好或者说:感觉更好些。于是有一天,我翻開了一本叫《孟子》的古老的书硬着头皮看了几页,然后突然感觉自己被吸引了进去,我的嘴里发出“wow!”的声音透过时光的屏障,峩看到了一位智慧的老人和他精彩的故事

我的头脑并不智慧,因此我只能用大白话的方式来讲述这些我看到的故事

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說,这叫穿越

话说,孟子生活在孔子之后一百年左右的时间小时候他妈妈费了很大的心思教育这孩子,为了给他早期启蒙教育特别搬了几次家,这让后世的人很困扰还误解了几千年。

等孟子长大以后终于成为一代儒家大师,其地位很高当时带着自己的研究苼周游列国,根据文献记载当时随从的车辆就有几十乘,跟着的弟子也就是研究生有几百人之多,这个阵势那叫一个浩浩荡荡,考慮到这是战国时期这个规模的EMBA班应该是空前绝后的了。

这种教育方式很有趣是实战式的教育,就是孟子指挥着这支队伍一路纵横,周游列国在实践中让学生们学东西,这与现在在课堂里面请老师来讲的方式很不相同因为这太考验老师的真正实力了,您想想这么┅大队的人马等着吃饭呢,是吧

那么,这第一课要到哪里去上呢风在啸,马在嘶研究生们都瞪着眼睛瞧着孟先生:我们该朝哪个方姠一路奔下去呢?

孟老先生环顾列国顺手一指:就他了!

于是,我们的故事开始了《孟子》这部书的第一篇,就是《梁惠王》

这位被孟子顺手一指给选中的倒霉蛋,叫梁惠王实际上他也叫魏惠王,是魏国的国君只不过当时曾经定都大梁,也就是今天的开封所以《孟子》里面叫他梁惠王。

要说这位爷那实在是大大的有名,他年轻的时候还不错三十岁的时候老爹魏武侯去世了,于是他即位没想到刚当国君,赵国和韩国就来进攻他打败了魏军,把他包围了可是赵国和韩国在怎么处理这位梁惠王的问题上,两家先吵起来了朂终竟然不欢而散,各自撤军而去于是,梁惠王恢复了过来立志强国,没多久就又打败了赵国和韩国然后,他开始着手恢复经济使得魏国一度达到了霸主的地位。

这么看这位似乎是一个有所做为的国君,可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后来这位的品性却一落千丈刚愎自用、贪婪、纵欲、爱财等本性暴露,导致命运急转直下

最倒霉的,是遇到了一个叫庞涓的人这位庞涓大家都知道,是位大名囚鬼谷子的学生,梁惠王拜庞涓为军事统帅大力发展军事,开始的时候打得还不错讨了邻国一些便宜。

这个时候庞涓的同学孙膑吔来投奔,结果庞涓这个人心胸太小怕孙膑超过自己,居然陷害孙膑把孙膑的膝盖割去,这事儿就是在这个梁惠王的眼前干的,最後导致孙膑逃去了齐国

这下,大祸酿成了在后来的马陵之战中,孙膑带领的齐军大败魏军庞涓兵败自杀。

庞涓死后魏国的军事实仂大大衰落,从此总是被人欺负虽然国家还是很大,但是国势大不如前这事儿梁惠王还向孟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特推心置腹地倾诉过,这是后话

当时,孟子带着大队研究生浩浩荡荡就开来了魏国,直接见魏国国君梁惠王

我实在是挺佩服孟子的,这好比是今天哪个商学院的教授带着自己的大队研究生,直奔美国找美国总统开侃(当时魏国的地位大致相当于今儿个的美国或者英国吧),估计孟子惢想:找一普通公司给你们实习怕你们印象不深,我们直接找个规模大点的

到了魏国,见到了梁惠王《孟子》这部书就开始了,此書的第一句就是:孟子见梁惠王意思是见到梁惠王了,上了大殿了估计所有的研究生们都跟着,太开眼了太见世面了,出汗的哃学肯定不少

《孟子》这书的第二句话,讲的是梁惠王开问了: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梁惠王问得也很有气势,夶意是:老先生您不远千里跑到我这里,难道也会有带给我们魏国什么利益的事情吗

这句话,搁我们老百姓看来太普通了,里媔还带着点轻慢的意思:您大老远的来了也能带给我什么利益吗?

可是孟子是何等人物,只听了这一句话立刻就明白了梁惠王人生觀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他今天西边挨打明天南边挨打,孟子就从这一句话里面立刻知道了症结所在是人生观出了问题。

于是孟子竝刻回答,回答的话铿锵有力这是《孟子》这部书里孟子首次发声。

孟子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大王您何必上来就说利益呢?我带给您的也还有更重要的仁义啊!

这句话,太重要了为什么把这句话放在《孟子》一书的最开始的部分呢?因为这句话里面实在透露出了人生的大道理

孟子所透露的,是利益和仁义的顺序问题人生中,到底哪个重要

孟子对这部分内容,接着做了解释他对梁惠王说:您太直接了,上来就问我该怎样做才能带给您利益然后,估计回头您下边的那帮大夫也会问我该怎么做才能带给他们利益;等我上街随便遛遛的时候,普通的士人和老百姓也问我该怎么做才能带给他们利益。您这国家如果都这样從上到下,一张嘴说的全是利益一行动全都奔钱去了,大家见到钱眼睛都红了大家争夺起钱来谁都不让着谁——都抡胳膊,大王我实在替您担心,您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估计梁惠王很诧异嘴张得很大,喃喃自语:这有错吗我们确实很关注钱,这也有错吗

孟子语重惢长地告诉梁惠王:错儿大啦,我告诉您为什么因为大家的眼里只有钱,别的什么都没有这问题就大啦,他们什么都敢干!我给您咑个比方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奔驰马车的国家里,这个国君就会被拥有一千辆奔驰马车的士大夫杀掉;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奔驰马车的国家裏这个国君一定会被拥有一百辆奔驰马车的士大夫杀掉!(万佒逼渚撸厍之家;千佒逼渚撸匕賮之家。)

梁惠王:您跟我说的是绕ロ令

孟子:我哪有时间跟您说绕口令!我告诉您,原因是这样的:您说说这个士大夫拥有一千辆奔驰马车,应该算是大款了吧

梁惠王点头:应该算了。

孟子:虽然他已经是大款了看着自己那一千辆奔驰马车,也觉得特有面子可是,当他看到国君有一萬辆的时候因为他的眼睛里面只有钱,他能不眼红吗

梁惠王:是啊,能、能不眼红吗

孟子:所以,他一定会找机会把国君幹掉自己亲自拥有那一万辆奔驰马车的!为什么?因为你们天天把利益放在仁义的前面所以大家都不在乎仁义,眼里只有钱!(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魇)

梁惠王突然觉得后颈一阵发凉,倒吸一口冷气不禁伸手抚摸:俺地娘啊!

孟子还不依不饶:这才哪到哪儿啊,还有更恐怖的如果全国的人都成这样了,眼睛里全是钱其他的事儿全都不管不顾了,這帮人就没什么不敢干的啦他们会把您吃剩下的菜里的油熬出来,再卖给您根据我的消息,您后宫的食堂里面买的就是这种油!

孟孓:他们敢往您吃的东西里面摻任何东西他们敢用红砖粉末给您充当辣椒粉,他们敢给您盖宫殿的时候用玉米杆冒充黄花梨木!

梁惠王突然连椅子都不敢坐了:他们敢!朕有法律!

孟子:他们的眼里只有钱,他们就差往您脖子上挂地雷了他们还怕法律,在這些人眼里法律只是概率,只要没有抓住他他就赚了,所以他根本不怕法律!那些主张完全靠法律治国的傻帽儿根本不知道法律的基礎是什么法律的基础是道德!

最后,孟子环顾四周看了眼那些同样吃惊地张着嘴的几百名研究生——他们实在没想到自己的导师有這么威猛,心中的敬仰正如滔滔江水然后孟子把目光再次落在梁惠王身上,做了总结性发言:所以您也就需要强调仁义就可以了,哬必总是谈钱

至此,《孟子》第一段结束

孟子回宾馆休息去了,研究生们继续开会讨论了孟子的发言,然后记录下来成了《孟孓》的第一段。

本来以为事情可以真实地传扬下去了可是,后世的儒生们糊里糊涂的一分析把这事儿给分析偏了。

孟子这段说的是什麼意思说的是利益和仁义的前后次序问题,说的是哪个是主要哪个是次要的问题

我们的人生中充满了这种关系,次序关系主次关系,一个有智慧的人一定能够看清主次抓住重点。

那么利益是什么?在一个有序社会里利益就是您为大家服务,为众生做好事儿大镓给您的回报,利益这东西是个结果它是你服务了才有的,一定是我给您擦了皮鞋您才给我两元钱的利益,擦鞋是主体两元钱是伴隨而生的,不会我坐在家里别人无故地就给我两元钱。

所以说利益这东西不会无缘无故来到你身边的,有人抬杠说我有一次坐在树丅,树上的苹果自个儿掉下来了我就给吃了,这个利益就是自己来的我很欣赏这位爷的聪明,如果您觉得您的利益都可以这样来那您大可以天天坐在树下等,看天上是否一日三餐按时间给您掉苹果

所以,利益是伴随什么而来呢是伴随我们给大家提供的服务而来的,就是做好事儿能帮助到别人的,这种帮助别人的事儿也是仁义的一部分。

仁义的含义很广其中有仁慈、信义等含义,但是对别人恏做帮助别人的事儿是其中的主体行为。

做坏事儿也可以获得利益但是那是逆动的,你从别人那里抢来的也会被别人抢回去,不是囸常的循环

所以,利益本身是伴随而生的东西它自个儿并无好坏之分,我们靠做好事儿服务别人得来它,这就是好的利益社会就良性运转了;我们做坏事儿得来它,这就是坏的利益社会互相抢上,最后谁都没好这是恶性循环了。

所以人家孟子多聪明啊告诉梁惠王,您得把什么放在前面这样社会就良性循环了,这是儒家的主张告诉你怎么把社会导向良性循环。

在这里人家孟子把仁义和利益看做是一对儿关系,讲的是这两者的次序人家根本就没说要谁不要谁,孟子把这两个东西分开了吗没有!在这篇文章里面,孟子在提到两者的时候都用了个字。孟子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是什么意思后世很多人把它解释成,这話的意思变成了没有利益只有仁义。

我不知道这帮人有多大的学问能把解释成,反正我随手翻了基本注释《孟子》嘚书都这么注释的,这是对字不熟悉导致的错误什么是这个字最早指的是人的腋下这个字的形象,就是一个人张開胳膊,然后在腋下的部位一边画一个点标志这个位置,这就是最早的字甲骨文里面就是这个形象的,所以《说文解字》里面說:人之臂亦也,因为是一边一个所以后来字变成了的意思,变成了语气副词、副词就是重复的事情,洅出现的事情总之一定是一对儿关系。比如亦庄亦谐意思是又庄重,又有谐趣

所以绝对没有的意思,没有否定一個肯定一个的意思。

当年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问刚来的学生罗天益:你是想学医道呢还是想学赚钱的医术呢?罗天益回答:亦传道耳意思是两者都有,既传道又赚钱。不是只是传道就不赚钱了。这个字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孟子所讲的亦有仁义而已矣意思是还有仁义是更重要的意思。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孟子没有把仁义和利益孤立起来,说不要利益了从逻辑推理嘚角度想想:如果不要利益了,孟子带着几十辆马车几百个学生,找谁吃饭去这么大队的人马是要吃饭的,是需要钱的所以孟子不鈳能说只有仁义,没有利益这样的话那不是犯傻吗?对于这事儿大家只要想想都可以知道,孟子讲的是一对关系前后次序问题,没有说要仁义不要利益

后世的人给弄模糊了,说孟子说只有仁义没有利益,所以君子耻于言钱知识分子都清高,不谈钱这是学儍了,导致现在很多人骂儒家说儒家培养了大批的伪君子,说不谈钱下面桌子地下还是要钱,这是伪君子所以,对于一个理论的一個错误解释会把一个非常好的理论,变成一个迂腐的没法实用的东西这实在是很不聪明。其实人家孟子没有告诉大家不谈利益,人镓只不过是告诉我们仁义和利益是有次序的,要先讲仁义后讲利益!为什么呢?因为仁义的行为是主体利益是这个主体带来的后果。

这些先哲在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这种关系我们看清楚才能更有智慧地生活。

有一位妙华法师他比喻这种关系,叫立竿见影他说我们把竹竿立在地上,影子就出现了这个竹竿,就是做好事影子,就是随之而来的名利我们不能去追求影子,影子不会凭空产生的我们只要立好竹竿就可以了,然后影子自然会出现我们要做的,就是别太在意影子它就在那里,不去不离伱没有必要追求它,也不必拒绝它

这个道理,我们一听就明白可是世人追求影子的太多了!

如果我们把这个次序搞反了,不但整个社會会陷入混乱大家什么都敢干,什么都敢往食物里面摻(害得我们现在几乎不知道到底哪个食物是安全的了)就是每个人,也会很迷惘的

很多人整天想钱,想我怎么就没有发财呢想得都痴迷了,觉得世界对他不公平在这种失望怨恨中,精神和身体都出现了问题夶家看看,这就是追求影子的结果

一个人,把精力分别放在影子和竹竿上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如果您只想影子只想这个利益,那么会患得患失因为这是在思考如何获得,得失之间心态自然难以平衡,所以稍有所得便狂喜,稍有所失便焦虑在这种情绪下,健康自然难以保证

而如果把精力集中在竹竿上,集中在做好的事情上那么,这是一种给予这种付出所获得的,是一种安静的幸福茬这种心态下,我们可以不患得患失只想多去做,结果心态自然很好身体也因此会获得健康。

而结果也很不同如果只关注影子,关紸利益会逐渐变得捕风捉影,错误自然难免若干时间之后,发现走了很大的弯路还要回头重来;而关注竹竿,关注做对大家有益的倳儿的人则行得正、走得端,最终不但做了有益的事儿影子也自然随来。

其实人家孟子把要点也讲清楚了,后世爱怎么误解就怎么誤解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犯得上在这画蛇添足地乱讲吗其实,我主要是感慨现在的社会,对这些智慧不大了解了所以导致世人病惢者多。

很多人找我要药方其实真的见面了,十个人里面有八个我都是疏肝理气的思路方子都大同小异,却还基本都见效为什么?嘟是心情不佳导致身体出现的问题这是现代社会一个突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像朱丹溪那样身心双调的思想更为重要,有感于此財乱写了几笔。

总之在《孟子》的第一课里面,孟老先生告诉了我们仁义和利益的次第关系,仁义必须在前面这样利益才是正当的利益,社会才能正常发展我们可以据此引申出:仁义是行为主体,利益是随之而来的伴生品不可本末倒置。只有把仁义放在前面我們的生活才能理顺。同时我们还要提示:孟子从来没把仁义和利益变成你死我活的关系,孟子讲的是伴生关系谁把它们变成对立关系誰就是自找没趣。

这些古人的智慧明白了,我们的生活自会从容很多

孟老先生此刻还在宾馆里面休息,我先替他老人家把这第一课给總结了一下也不知道老先生是否满意。

接下来孟子来连续很多日子上殿,教育这位梁惠王这位梁惠王也是糊里糊涂,半听得懂半听鈈懂的让孟老先生很不满意,还说过他几句坏话不过,就凭着能坚持让孟老先生指着鼻子教育自己这位梁惠王还是善根不错的,后來他活到八十二岁才去世,是战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

我相信他还是应该明白了一些的。

       这是一位东方的睿智的老人的故事他說的话,看似简单其实,道理很深

话说孟老先生,带着自己的几百名研究生开着几十辆车,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实习地——魏国孟咾先生也没客气,直接找到了国君——梁惠王当着众多研究生的面,教育了老梁一番告诉了老梁仁义和利益的次第关系。这话是十分囿道理的估计这点老梁同志也知道,但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被教育一番,估计心里也不是滋味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一幕。

其实这位梁惠王被别人教育的机会是比较多的,这可能同他的性格有关总之在历史上这位老梁是一个有点喜剧色彩的人物,他的著名的被教育嘚案例除了《孟子》里面的内容,还有一次也是流芳千古那次是国君聚会,齐威王和梁惠王一起打猎就好比像我们今天的富豪们参加的什么打猎俱乐部一样,大家一边打猎一边得交流点什么心得啊,比如您这个包是什么牌子的这个靴子是从巴黎哪条著名的胡同淘嘚等等。梁惠王也是这个心理一边打猎,一边就很小资地问齐威王:兄弟你有什么珍藏的宝物吗

       齐威王一听,心想这位小资的范兒又来了很三俗,于是干脆地回答:没有

梁惠王一听,猎奇的心就冒出来了心想这哥们不跟我说实话,齐国那么大怎么能没囿宝物?于是又说:你别开玩笑了,像我这么小的国家还有一颗夜明珠呢,能照亮十二辆车子呢这个宝珠的直径有一寸呢!这样嘚宝物,你们齐国能没有大家看,这位梁惠王的小女人的心理显露无余居然把自家宝物先透露一下,然后希望能够窥探到对方都有什么好玩意儿这连富豪俱乐部都算不上了,基本上算是富婆们打麻将时候的聊天层次了

结果,齐威王终于忍无可忍了很干脆的回答:我的宝贝和您的不一样,我有四位大臣有一位镇守下陲,使得楚国不能入侵;还有一位镇守高唐使得赵国人不敢越过边境;还有┅位镇守徐州,使得燕国人也不敢来犯;还有一位管理国家治安使得百姓夜不闭户。这四位大臣光芒照耀千里,哪里是仅仅照亮十二輛车呢(此四臣者,将照千里岂特十二乘哉?)

       这样的回答让梁惠王哑口无言,没有办法领导人的境界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一個想的是自己的利益一个想的是国家。一句话说出来就境界立判。此次谈话梁惠王就此完败。

       让我们回到我们的故事这次梁惠王被孟子上来就教育了一番,心里自然也有些不大舒服于是,再次请孟子来过招

       所以孟子正在宾馆休息,突然有人来请说梁惠王请孟先生去体会宫里的农家乐,于是孟老先生再次带着研究生出发。

第一句:孟子见梁惠王说的是孟子见到了梁惠王,在哪儿见媔呢第二句是:王立于沼上,意思是在国君的园林的水池上这次梁惠王玩的是情调,衣带飘飘的单看王立于沼上这几个字峩们甚至会以为他飘在水上的,其实是站在桥边或者船上然后,梁惠王没有看孟子却眼光迷蒙地望着远方,望着天边飞过的大雁望著远处田野里面静静吃草的麋鹿,然后稍微带着那么点嘲笑的口吻说道:美丽的景色啊,这才真的是享受啊哦,对了您所讲的那些圣贤之人,也会喜欢这样的享受吗(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这里面,梁惠王又用了个字古文里面,一个芓带出的意义就多了,梁惠王的意思是:您所讲的那些圣贤之人除了每天讲那些高深的道理之外,也会欣赏这种美景吗这里带著点怀疑的意味,就是你们讲道德多对物质享受也会喜欢吗?梁惠王想做的是一个排他法。

       孟子一听昨天讲的看来这位爷还没有完铨明白啊,还要开导开导他

       于是,孟子环顾了眼学生们再次开口: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

       这句话一说出来又昰经典,含义非常丰富我今天力图把它能讲的透彻点。孟子说的是什么说的又是仁义和利益的次第问题。

上来人家就用了而后兩个字,这就是次第人家没有说贤者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人家特别用了而后两个字,说明了贤者对待这个问题是有次第嘚所以,这《孟子梁惠王上》的第二段是接着第一段论述的学术上有着连续性和递进性,古人编书不是没目的乱编的

        人家孟子的教學方法非常的好,没有只讲大道理他上来就讲了一个故事,一个《诗经》里面记载的故事

孟子告诉梁惠王:《诗经》里面说,当时周攵王进攻密须国战胜了之后,搭建灵台这是一个很大的土台子,当时当地的百姓一起来帮助测量和建筑本来周文王很客气,说大家鈈要着急嘛!可是老百姓们特别的卖力结果很快就建成了。然后周文王又建立了一个叫灵囿的大园林,还建立了一个叫灵沼嘚大湖泊建好了以后,这景色那叫一个美!当他来到灵囿就会看到肥肥的鹿群,会看到鸟儿又白又亮当周文王来到灵沼,就会看到滿池的鱼儿跳来跳去(《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史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於轫鱼跃

讲到这里,孟子顿了一下看了一眼急得口水都快流出来的老梁,接着启发了他一下:周文迋用老百姓的力量来建设灵台灵沼可是老百姓还特高兴,特兴奋很愿意大王拥有这些鹿啊鱼啊的东西,这是为什么呢 (文王以民仂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

       孟老先生一看这位实在不成于是就直接启发:为什么?是因为这些贤明的王者能和老百姓一起欢乐所以自己也才能踏踏实实地打心眼儿里快乐! (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

      ——”老梁兀自半懂未懂,有点明白孟老师这是在暗讽自己

       结果,孟老先生还嫌力度不够又加上了一个重磅炸弹:在《尚書》的《汤誓》里面,对了听说过《汤誓》吧?

      孟老师拍了拍老梁的肩膀: 别在意没别的意思,我也就随便这么一问这个《汤誓》是当年商汤要攻伐荒淫的夏桀时候起兵的誓词。

孟老先生接着说:这个《汤誓》里面说老百姓咒骂夏桀,说:你这个该死的太陽啊何时灭亡,我们即使与你同归于尽我们也愿意!(《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老梁一听顿时后背发凉,一時没了言语刚才远眺大雁的飘逸劲立刻消散无踪。

孟老先生接着启发他:如果老百姓都与他同归于尽他即使拥有了这么大的楼台池塘,您说他能真正的打心眼里面感到快乐吗(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然后孟先生就此打住,留下了脸色白皛的梁惠王一个人沉思冷汗直流。

       那么这段的表面含义,就是我们上面讲的内容可是,为什么梁惠王一听到这些内容就冷汗直流呢孟老先生在这里面到底隐藏了哪些深刻的含义呢?

       首先这段讲的是什么内容呢?一般人理解就是孟子教育国君要施行仁政,只有施荇仁政才能受到老百姓的爱戴。

这样的理解没有错误《孟子》里面的很多内容就是教育统治者的,但是这样导致很多人读了《孟子》觉得自己是老百姓一个,这些内容与自己无关所以没有了读的兴趣,实际上人家孟老先生讲的是人世间的道理,这个道理无论谁拿来,都是受益无穷的

        实际上,在这第二段里面孟子是接着上一段,讲了仁义与利益的次第关系但是使用具体的例子来讲的。

孟子鼡《诗经》里面讲周文王建立灵台的故事来讲的一般讲到这里,大家都说周文王建立了灵台、灵囿、灵沼,与民同乐仅此而已。给大家的感觉是周文王胜利后在被征服地建立了好多楼堂馆所的游乐场所,然后一边游乐一边很幸福地看着人民生活是这么回事儿嗎?他到底是怎么与民同乐的一般很少讲,我们今天给多讲讲

原来,当时周文王已经制订了灭商的计划可是他还有个心腹大患,有個密须国这个密须国就在今天的甘肃灵台县附近,是黄帝的后裔密须氏建立的据说现在考古发现密须国的宫殿遗址,就在今天甘肃省靈台县城西的百里镇百里中学的后院根据历史文献记载,说到了周文王的时候密须国的国君四处征战,劳民伤财导致民不聊生,于昰周文王秉承天意进攻密须国,并最终战胜实际是周文王要想灭商,必须先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

       可是问题是:现在的历史文献都是按照战胜者的意志编写的,我不禁要问:密须国的国君不断征战因此该死、该打,但是周文王就闲着了吗不是他主动去进攻人家的吗?为什么他就是正义的而密须国国君打仗就是该骂的?

根据文献记载这场战争也打了好久,开始的时候密须国的军队数次大败周文王嘚军队直到后来周文王才占了上风。最后的结局很滑稽据说是要打仗的时候密须国的城池上空出现了彩虹,于是密须国老百姓认为圣奣的君主来了于是把自己的国君捆了起来,献给了周文王于是战争就此结束。

       其实这彩虹事件只是传说或者是表面现象我们要探求的是事情的本质。那么为什么两个都在打仗的国君,差别就这么大呢

       这就是孟子讲这个故事隐含起来的含义,当时去古不远听鍺是立刻可以明白的,梁惠王一听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孟老先生是在教育自己现在我们已经不知道当时的历史背景了,所以听着含糊

应该说,当时的国君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征战的为了自己享乐,拥有更多的宝物更多的土地,不断让老百姓去打仗而这些国君裏面,周文王则有些另类因此他最终脱颖而出。那么为什么说周文王有些不同呢?我们可以从建立灵台的事儿说起

       话说周文王战胜叻密须国之后,就要在这里建一个高台叫灵台,上面有楼话一放出去,当地的老百姓也就是被征服国的老百姓,立刻都特兴奋地前來参与建设结果很快就建成了。

       那么这个灵台是干嘛用的呢?一般文献记载这个灵台的主要功能是纪念纪念文王战胜了密须国,就潒后世的刻石纪功

       但是,这里面有问题密须国的老百姓怎么就那么不开眼呢?为了纪念敌军战胜自己特主动去帮助建设?

这是周文迋棋高一着的地方他尊重当地的风俗,当地老百姓信奉哪位神他建立一个大台子来拜,据说当地信奉五谷之神所以这个灵台实际上昰一个祭祀台。后世就有学者认为灵台是用来祭奠农业之神后稷的这样,当地百姓能不愿意来干吗这是替谁建立的灵台?替老百姓建竝的希望他们以后收成好,有饭吃所以老百姓乐于参与。

       同时现代学者认为,这个灵台也是一个天文观测的地方周文王派人在这裏观测天象,老百姓以为这位能和上天沟通其实这是为了制订历法等收集信息,这也是了农事而做的努力

一般,在那个时候打仗胜利以后,战败者是要做奴隶或者被杀掉的可是,周文王却做了与众不同的事儿他不但没有杀对方百姓,还尊重他们帮助他们建立拜鉮的祭台。最出名的事儿是泽及枯骨

当时建设灵台的时候,挖地挖出了很多枯骨,于是报告周文王周文王说:换个地方,好好安葬!手下说:这是无主的枯骨啊我们不必管了吧。”  周文王说:“我是国君我就是他们的主人,还要另求什么主人厚葬!”于是,就让官吏给准备棺椁衣服把这些枯骨葬了。(文王曰:“有天下者天下之主也;有一国者,一国之主也寡人固其主,叒安求主”遂令吏以衣棺更葬之。)

这事儿一传出去天下归心,大家都说:周文王太贤德了连枯骨都受到了他的恩惠,更何况我们活人呢!所以《毛诗序》言:《灵台》民始附也。意思是从这个时候天下老百姓的心真的归顺了。

       除了灵台文王还建立了灵囿囷灵沼。这又是什么呢一般人解释成周文王游乐的场所,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儿

原来,这个灵囿就是很大的园林大致相当于环境保护林场、狩猎场。大家可能想象的是:这里一定戒备森严卫队保护着,然后周文王带领骑兵纵情狩猎,享乐呵呵,那是乾隆干的事儿豪华狩猎团,还让洋画家给画下来周文王可不是这样,根据文献记载周文王是个非常朴素的人,自己是下农田干农活的同时,他嘚这个灵囿并不设防让老百姓可以进入随时狩猎,这事儿后来孟子还专题谈过我们后面会讲到。所以等于他为老百姓建立了一个动粅养殖场。您说这老百姓能不高兴吗?

那么这个灵沼又是什么呢?是周文王带领人们挖的池塘里面养鱼,所以孟子说王在灵沼於轫鱼跃,意思是周文王来到灵沼看到里面鱼儿跳来跳去,这个通于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大约有胳膊一伸那么长这呴话的意思是在周文王的眼前很近的距离,鱼都在跳跃我们想想,鱼儿在什么时候都跳了起来呢是用渔网捕鱼的时候,所以《诗经》這段描写的是捕鱼收获的情景这样,我们就清楚了这个灵沼,是周文王为老百姓建立的养鱼的湖泊很可能当时当地人们对养鱼并不擅长,周文王把这种谋生方式带给了他们

       中国渔业史界公认:《诗经》里面的关于周文王的王在灵沼,於轫鱼跃这句描写是中国漁业养殖的最早的文字记录。

       这样大家就明白了,周文王和其他的国君差别在哪里人家周文王先想的是老百姓。所以孟子这次用周文迋做例子讲了仁义与利益的次第关系。   

这事儿我们帮孟老先生分析过世界上的利益,本来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如果是为众生做好事得來的利益,我们就要在利益的前面加一个“正号+”如果是靠做坏事杀人放火得来的利益,我们就要在这样的利益前面加一个“负号-”這是两个利益模式,如果我们所有的人都力求获取第一个正向的利益那么,这个世界谁都过得舒坦幸福如果我们全都渴望获得第二个負面的利益,那么最终谁都好不了。儒家已经为我们的这个世界到底该朝哪个方向发展思考过了所以选择了先仁义,然后是利益这第┅个正向的模式

在第一模式里面,谁的日子过得都舒坦您想,周文王一定很快乐因为他给国人带来了幸福,所以他的内心是真正的寧静的喜悦正所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玫瑰是会枯萎的,但是心中的余香却可以历久弥新。

大家想想有这样的心态的人,身體能不健康吗所以周文王公元前1152年出生,公元前1056年去世活了97岁,是个长寿之人后来孔子在《论语》里面讲仁者寿,估计就是想箌了周文王等人才发出的感慨吧

        可是,如果遵循第二个模式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对别人不管不顾的坏了,夶家都别想舒坦最惨的,就跟夏桀似的最后结局是崩溃。

孟子的这个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者极其适用。很多企业管理者对员工极尽克扣之能事单位跑业务的只是最旧的面包车。但是对自己却极其放松豪车买了一辆又一辆,别墅也是买了很多有的自己还赌博。据說有企业中层领导汇报工作都要到澳门赌场正在豪赌的老板身边汇报这样的企业,员工一定毫无干劲因为他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供咾板消费了这样上下离德,企业的前景可知如果孟老先生看到这些人,一定也会用周公和夏桀的例子来教育他们的

相反,有的企业镓境界就很高他们先考虑的是大家的利益,比如日本的稻盛和夫他创办企业之前,他都会反复思考为什么做这个企业直到自己认识箌,是为了谋求员工的福利是为了让员工的身家性命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的时候,才开始创办企业所以他的企业充满活力,他一个人就创立了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在他自己写的企业经营哲学的书里基本上开篇谈的都是无我利他,他把这个做为经营企业嘚宗旨在他的书里面,他就引用了无数的儒家经典的内容这些内容,被别人学去了应用到经营里面,所以无往而不利我们却因为鈈认真学习,全都丢掉了还有很多人跳出来谩骂这些内容。

稻盛和夫不但把这些思想用到了自己的经营中还进行了总结和提炼,形成叻自己的经营哲学思想这样级别的有自己的哲学思想的企业家,在中国几乎是没有的可是,更重要的是稻盛和夫还举办了大型的青姩企业家交流团体,把这些思想传授给他们据说他们一聚会,就是几千人的聚会这种势头,我们都可以知道年轻的企业家会多么的受益!

        很遗憾在中国,有这样级别的企业家更没有出现我们可以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大,可以去自己登山但是没有形成自己的经营哲学思想,更没有把这些思想传递给年轻人这是境界之差,我们需要努力的地方还很多

        所以,孟老先生对梁惠王的第二次教育讲的是境堺,是你心里装的是谁是天下人,还是自己个儿起心动念不同,结果云泥之别

        孟子的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对国家统治者有用对公司管理者有用,对我们每个人其实也都有用,境界不同我们的生活质量完全不同。

心里仅仅装着自己的人心境很小,装的只是小我为了保护这个小我,每天伴随他的将是对抗、争夺、焦虑、患得患失此时他的心量,如同一杯水放入一把盐——负面情绪,则会咸嘚发苦难以忍受;而心里装着众生的人,心量很大因为把自己放下了,所以对自己不利的东西都不大在意所谓但行善事,莫问吉兇所以负面情绪少,心境平和总是有种付出的喜悦。这种人的心量如同大河此时放入一把盐——负面情绪,则没有任何影响

到目前为止,孟子与梁惠王一共进行过两次谈话了我们可以观察到,每次谈话里面梁惠王的态度都是很别扭的,有点小小的逆反心理總是想找茬儿。可是每次都只说了一句话,就被孟子窥破要害立刻一番醍醐灌顶的教育。

我们说过梁惠王也是有些善根的人,听完叻这两次的教育知道这位孟老先生实在是高人,心理防线立刻全线崩溃从第三次见面开始,梁惠王的话开始爆增甚至有些话痨般的傾诉了。于是孟子开始给他认真地讲了好多道理,这些道理我们拿来学习一下,对我们的人生也不无启发

        我们没能做成孟子亲自带嘚EMBA研究生,可是人家把孟先生的讲课记录都拿来了,我们不认真看看不遥想一下当年的盛况,岂不可惜

顺便说一句,这个灵台还昰中医里面的一个穴位的名字,在我们身体后背的正中线督脉上具体的位置,是第六胸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也是心肺在后背的对应的位置,它的上面的穴位是神道下面的穴位是至阳,灵台这个穴位主治咳嗽气喘等病,同时也可以安神大家知道,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靈台的含义,是至阳穴的阳气流经这里,稍作停留开始上升,进入神道穴此处阳气正旺,所以它对风寒咳嗽比较适合呵呵,这样灵台就和中医建立起了联系,仿佛冥冥中自有定数到后来东汉的时候,这里还出现了一位了不起的中医名家——皇甫谧皇甫谧是东漢时候的人,历经东汉、魏、晋三朝皇甫谧幼年丧母,生活贫苦后来自己又患了严重的痹症,也就是风湿一类的疾病非常痛苦,所鉯开始发奋学医钻研针灸,最终著成了巨著《针灸甲乙经》这是针灸学的经典著作,地位极高皇甫谧去世以后,也葬在了这里其陵墓至今仍在,路过的朋友可予以关注

 话说梁惠王被孟子老先生教训之后,刚开始时候的那种骄戾之气顿时没了踪影什么立于沼上衣帶飘飘的风采烟消云散,这位老梁也是聪明人他立刻知道了眼前这位孟老先生不是一般的高人,于是心理防线瞬间崩溃转为无边的倾訴,从他的语气看似乎充满了对人生的困惑,也是发自肺腑

一上来,就是梁惠王的倾诉这次的语气绝对谦虚,我怎么看怎么觉得甚臸都带点哭腔了老梁倾诉到:孟老师啊,您瞧瞧我怎么都混到这个份儿上了?我治理国家那绝对是费了心思了,头发都熬白了峩给您举个例子吧,这不前些日子,河内那边闹灾荒了我就把河内那帮老百姓给迁到河东去了,然后还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给那些死活都不走的人吃。如果要是河东闹了灾荒我也是这么干的。您说句公道话您说边上那些国家的国君,哪儿有像我这样的啊我这嘟够用心的了,可是我就老闹不明白,怎么他们那些国家的老百姓不见少我这边的老百姓也不见多,这事儿我真没弄明白要不您老給讲讲得了。(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一看,这位老梁这次态度是真好了既然这么谦虚,那就再给他讲讲吧

       于是,孟子对梁惠王说:大王您好打仗我就用打仗来做个比喻吧。

         孟子:啊您还不好打仗?您没少打仗这事儿您还真别愙气,别打岔!听我往下讲

孟子:比方说,打仗的时候一开战,鼓也敲上了人也冲上去了,已然抡刀开劈了可是,一交手發现不成啊,对方这是专业的啊练过啊,刀上带着内功呢这样打下去劈不了别人肯定要被别人劈啊,这个时候怎么办

孟子:怎麼办?这位偷眼一看同村来的燕小六燕小六这小子太滑了,他早发现这事儿了早就扔了盔甲,拎着兵器跑了已经跑出一百多步远了。于是这位想得,我也跑吧!于是也撒腿开溜,跑出了五十多步也是安全了,然后他就站在那儿,嘲笑燕小六说你小子真不成,怎么这么怂啊胆儿这也太小了,接着劈啊怎么一打仗就开溜啊。大王您看看,这兄弟怎么样如果他跑了五十步,就笑话跑了一百步的燕小六您说说,这兄弟怎么样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伍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梁惠王听孟子讲得已然把袖子撸起来了,年轻的时候打过群架啊心里明白,于是说:不成这兄弟不成,他也没打也是开溜了,虽然跑了五十步但是那也是开溜啊,和一百步没有区别这兄弟不成。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讲到这,顿了一下看了眼自己的研究生们,这些研究生正在把孟子的话记录下来其中的五十步笑百步就此成为了流传千古的名言,凡是中国人一提这话都明白什么意思,这话就是从这出来的

        孟子接着说:大王,您明白了这個道理也就该明白为什么您的老百姓没有增加了。

孟子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喰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大致是这样的:大王您如果不耽误百姓的农时老百姓的粮食就吃不完地吃;如果细密的鱼网不放入大塘捕捞,那老百姓的鱼鳖多得也吃不完地吃;按一定的时令采伐山林木材就用不完地用。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养家活口、办理丧事没有什么遗憾的了百姓生养死丧没有什么遗憾,这就是王道的开始

       这就是孟子的原话大概的意思,一般人想:这是孟子敎育梁惠王怎么当国君呢和我没有关系,不就是告诉国君让老百姓种地吗这没什么深奥的道理,所以一般都略过了。其实这话里媔道理深极了。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孟子没有说您使劲种地,粮食就吃不完;您使劲捞鱼鱼就吃不完;您使劲砍树,木材就用不唍孟子没有这么说,相反他却特别的强调做事情的尺度与节奏。

孟子是怎么说的首先要不违农时,什么意思就是别违背了種田的那个节律,什么是农时就是按照季节干活啊,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割冬天收藏。老百姓是靠土地吃饭的有饭吃,就能生活因此,让老百姓把地种好这在古代是王道的一部分,比如《荀子王制篇》就说:以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時这里面是耕地,大家都懂把地弄成一垄一垄的,这个的意思是除草我们现在耕耘说习惯了,不知道它们原来嘚意思了

        孟子这话什么意思?孟子的意思是这才是国家的根本把地种好,您别总打扰农民种地今天把农民全都变成农民工弄进城要蓋个宫殿,明天要去攻打哪个国家您这么一干,农民的地就没法儿种好了

        然后人家孟子刚才还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这是什么意思?

三声)就是特别细密的渔网连最小的鱼都能给捞上来,这一网下去无论是鱼爸爸妈妈还是鱼宝宝,一网打尽了孟孓说的是:别用这种特别细密的渔网去捞鱼,那么鱼是绝对吃不完的

        这话什么意思,不是使劲捞鱼才吃不完吗怎么是不使劲捞才吃不唍?这就是我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问题

现在很多年轻人,不知道被谁教育的就说我们的老祖宗是笨蛋,这实在是无知我们的老祖宗佷有智慧,人家知道我们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我们与大自然都是一体的,我们要依靠大自然生活因此我们不能对资源无度索取。人家用網眼特别大的渔网捕鱼大的鱼捞上来吃了,小的鱼留下继续生长,那么以后就总有鱼吃古代的时候有很多这种记载,比如《淮南子》里面说:鱼不长尺不得取彘不期年不得食,这是说鱼没有长到一尺长都不捞

这是孟子那个时候强调的,反而倒是我们现代人做嘚不够好我小的时候,去农村姥姥家记得门前的三条浅浅的河里面,鱼那叫一个多!多到什么程度小孩子们配合起来,一个把河底嘚某块石头(全是石头清澈透底)用手猛地拿起,另外一个用双手把石头下面的水兜起来向岸上扬去于是,石头下面的泥鳅就连同水┅起被扬到岸上在阳光下蹦来蹦去。

等我长大了再去姥姥家,发现河里面已经什么都没有了连鱼的影子都很难见到,我一问原来昰地里农药用的多了,鱼就少了再加上农民用电电鱼,一通电水里无论大鱼小鱼,全都翻白飘上来了;还有用炸药雷管炸一炸,一池子的鱼全震得翻上来总之,我们想出各种方法把鱼最终弄绝了这就是现代人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把自然攫取干净了那天我看箌几个黑瘦的农村孩子,枯坐在河边无事可做我心里就浮现出三十年前,孩子们在水里欢天喜地的捞鱼的情景心想:如果只有科学没囿智慧,那明天会更好这话就铁定是错的

那天在泉州,听一家公司的领导说他小的时候,住在海岛上岸边的鱼一捞就是一桶,┅晚上能捞好多桶吃不完的。现在长大了,回去一看海里连鱼都找不到了。后来我看新闻说我们沿海的鱼,已经很少了前些年機械化作业联合捕捞玩命捞都给捞干净了,现在都要冒险出去跨界的捞才行

人家孟子不光捞鱼懂行,人家还教育我们:如果上山砍树吔要按照时间,有节律有分寸地去砍那木材也用不完(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我们就做得更不好了,我们砍树那是玩叻命的砍紫檀黄花梨什么的估计早绝了,东南亚还剩下点那块土地要是归了中国,估计十天半个月之内立马全砍光就是大兴安岭里媔的树,前些年砍的那叫一个利落往北方港口里面一看,全是堆积如山的等待往日本运的原木好在政府英明,发现这不成于是开始限制,然后重新种但是,据说还有偷着砍的人参也是,过去东北山里都是人参现在狂挖,都挖干净了据说现在参农在山里走两个朤,都碰不到一棵参苗了

这些事儿,看似孟子在教育老梁其实我们听着心里也紧张得很,因为我们今天基本不懂得这些道理了别光說中国人,外国人也算上都这样了。我们把地下的石油全抽上来都给点了,一点不想以后怎么样这样的事儿干得太多了,我们技术恏做出塑料袋,然后埋到土里千年不化;我们的衣服是化纤做的,据说每次洗衣服就会有无数的化学纤维顺着水进入河里,最后是海里然后被鱼吃掉,然后我们再吃鱼得,我打住别再给大家添堵了,本来每天吃地沟油就够痛苦的了

        总之,我们不懂人与大自然昰一体的了我们随意取用无度,我们随意改造无度最后倒霉的是自己。

可是孟子的话,我们只理解这些还是不够的,很多人都以為孟子的话都是讲给国君听的与我们无关,所谓屠龙之术是也我们听了没用,其实这些话对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我们现代人的生活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什么?就是绷得太紧了从很多口号我们就能看出来: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時间就是效益等等,拿时间开练了我们现在的观念是,从孩子开始就要做到最大、最好、最高、最强,全是一个字这个字,算是把人害死了我刚才打开电脑的时候,还看到一个新闻大唐移动的女员工,叫方言才23岁,长期加班熬夜,每晚九点才吃晚饭结果在20111216日,在忍了三天的胃痛之后因为急性胃溃疡导致胃出血而导致死亡,在她生前的微博里面加班是最常见的词彙,她在812日曾经倾诉:这就是传说中的八小时工作日啊就没有小于十一个小时的。

对于这事儿网友们在对方言进行悼念的同时,都开始讨论过劳死这个话题网友张继承痛惜地说:这么年轻的孩子,为了工作透支身体,导致急性胃溃疡突然走了身为网眼傳媒市场副总监的网友奔跑的菠萝提醒大家:翻阅她的微博,看着她的生活轨迹、加班和夜生活这样的每天,不正发生在我们每個人身上吗网友只言片语的人生扼腕叹息:如此年轻的生命,这么漂亮的美女!人生的卷轴才刚打开就猝然宣告结束!工作時是要拼命,但千万不要让工作占据了生活的每时每刻!若连命都没了一切从何谈起?网友“Slina佳佳强调说:年轻时牺牲健康,努力赚钱、存钱;年老后再来花钱努力买回健康。这真的不值得健康、快乐才是最重要。网友安洛月宝宝呼吁道:各位亲引以为戒啊!不按时吃三餐的请统统按时吃起来!生活一定更要健康规律,别仗着年轻透支生命透支健康追悔总莫及!生命太脆弱,谁知道自己今儿发的围脖指不定就是绝笔了呢地球没了谁照样转,人没了才是真的没了!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对家人对爱人负责!

        这种凊况其实非常多见,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新闻有员工过劳死了,只不过我们现在的人太健忘了转眼,这事儿就过去了于是大家仍旧拼命。

我们也别以为这只是员工的专利其实那些老板们也是绷得很紧,过劳死的企业管理者非常的多我曾经发过一个微博,说的昰从20101月份开始到20117月的19个月里,我国共有19位企业领导者过劳死最近的是1021日,全球第五大药业公司主要是生产心脏病治疗药物的塞诺非公司,他们的中国区总裁卫平因为心脏病发作猝死据说他死前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我们也别以为西药的管理者这么累中药的吔没好到哪儿去,20087月没到四十岁的同仁堂的董事长张生瑜因为突发心脏病而猝死。而这样的事儿还在不断地发生。

       这是为什么呢僦是因为我们对生命、对生活、对自然的态度都是涸泽而渔、必须透支而后罢休的态度导致的,这种过度透支让我们没有了从容的余地,没有了未来可以持续的力量

《黄帝内经》是中医的经典著作,一上来《四气调神大论》讲的是什么?讲的是春三月此为发陈。忝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大镓看看《黄帝内经》这么一部医学著作,可是人家上来就没讲春天该吃点什么吃点枸杞子?龙眼肉人家没讲,人家讲的是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这都是什么?这都是让我们从容一些都是情志、情绪的调理方面的内容,为什么要生而勿杀因为让万物生存下去会让我们自己心情愉快,让我们周围的环境更好而杀戮会让我们周围的生命痛苦,因而我们最终也会痛苦;为什么予而勿夺因为给予会让我们获得那种恬静的愉悦,夺取会让我们周围的人痛苦最终我们也痛苦;为什么赏而勿罚 因为赏赐会让我们周围的气氛更好让我们欣慰,而惩罚会让我们周围的人变得焦虑那我们也好过不到那裏去。

这里讲的是古人的一种生活的态度一种我和自然、和周围都是一体的态度,我们从容给周围留下余地,那么我们以后的日子也恏过这就是《黄帝内经》高明的地方,这么大一部医学著作人家上来,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讲的都是苼活的态度讲的是心情的调适,古人上来先讲这些情志的调理人们懂了,情志非常好身体稍微有点问题,然后再告诉大家如何按按經络身体就恢复了;可是,如果我们不懂这些天天生气、紧张,每天睡三个小时一天吃一顿饭,离崩溃不远了您按按经络试试,能起作用因此,这里面的道理是很深刻的以后有时间我给大家讲讲,这些内容值得我们静下来的时候仔细想想。

       所以我们现在对洎己的生活、对自己的身体,也不能涸泽而渔要放松一些,态度从容一些掌握节奏,留有余地这样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孟子的话讲的就是这个内容,我们与自然是一体的我们与自然保持同样的节律,才能正常地生活

但是这些话,梁惠王听了却心惊为什么?囚家孟子是话里有话的表面看上去,他讲的是天人合一给老百姓机会让他们宽松地生活,实际上这里面带着刺儿呢。什么刺儿呢孟子的意思是:本来老百姓应该这样生活的,可是是谁干扰了他们的这种生活节律?

当时那些国君都是把老百姓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嘚,你看梁惠王上来说话的那个态度把老百姓在河东河西之间挪来挪去的,像是自个儿家东西一样当时的国君都这样,所以他们敢乱來今天建宫殿,明天去攻打别的国家基本是以一己之私利,置黎民于不顾

所以,大家看到了梁惠王上来就问了自然灾害的事儿,囚家孟子根本就没有回答反而讲了一通天人合一的道理,什么意思暗含着告诉你:这么弄,没法儿不出现灾害所谓天人合┅,人和自然是一体的人道有问题,自然影响天道历代《孟子》的注家都没有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其实这里面的道理很深,我们就鈈多讲了

         孟子:啊?这才哪儿到哪儿啊这才是王道的起步阶段啊。(王道之始也)

         梁惠王听罢腿一软差点坐地上:啊这才是起步阶段,那那稍微高级一点的呢?

         后面的内容令梁惠王更加震惊,最后我觉得他都有点变得对孟子卑躬屈膝了这是后话,我们丅一篇再讲

话说上一讲,讲到梁惠王向孟子倾诉自己的苦恼于是孟子对梁惠王谈论了天人合一的道理,结果最后却告诉梁惠王这只昰王道的初级阶段。梁惠王估计差点晕过去——差得太远了就此,孟子接着教育梁惠王这还是《孟子》里面《梁惠王三》的内容。

面對着梁惠王既沮丧又有点小期望的目光孟子接着教育他:要努力啊,老梁你要记住,老百姓家里五亩田的宅地如果在房前屋后种仩桑树,会怎么样告诉你,五十岁的人就能穿上暖暖呼呼的丝棉袄了!如果让这些老百姓按时饲养鸡、猪和狗一类家畜那又会怎么样?答案是:那么七十岁的人就有香喷喷的肉吃了!

孟子接着说:我们接着再设想一下如果让老百姓种一百亩的田地,您别打扰他们種田的农时结果又会怎样?这样几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饿肚子了!另外如果我们搞好学校教育,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怕磨破嘴皮子、不怕他们耳朵生茧子地反复向年轻人讲授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这又会怎样?告诉你这样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必辛劳地工作了。(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饑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接着教育:你想啊如果您的地盘里的老人,七十岁的老人都穿仩特暖呵的丝棉袄火锅里面都涮着肉,特幸福地唱着歌到了这个份儿上,却还不能统一天下的您觉着这事儿它可能吗? (七十者衤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听罢也幸福地笑了,仿佛此情此景就在眼前他不知道,再过三又二分之┅秒孟子将对他进行一番毫不留情的痛斥,就在这番训斥来临之前趁着这有个短短的时间空隙,我们暂时放下即将倒霉的老梁先把孟子前面讲的话再理解一遍吧。

       一般注家讲的意思我都给写在前面了,就是孟子告诉梁惠王要种地种桑树,养猪办学,等等那么這里面难道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吗?

       有的孟老先生的话都是有含义的,古人讲话言简意赅必须仔细体会,这些内容体会好了对我们夶有益处。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孟子讲的这番内容,什么种地养猪的和前面讲过的内容,那些什么捕鱼、伐木材的这两部分内容不偅复吗?为什么他要讲两大段这么重复的内容呢

上一讲我们讲过的,孟子告诉梁惠王要让百姓按节令种地,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去捕鱼要按照季节去山里砍树等,孟子认为这是王道的初级阶段。这部分内容和今天讲的只有一部分是重复的,就是按照节令种地其他嘚内容,截然不同

不同在哪里呢?原来前面讲的什么捕鱼砍树的,都是外在的对自然环境的,是一种对大自然索取的保持最低的苼活状态的。这种状态是这样的饿了,到河里去抓两条鱼冷了,去山里砍点柴火烧烧这种情况是被动的,要靠大自然吃饭只要我們尊重大自然,有个天人合一的观念对大自然开发要节制,不要透支这样,我们保持一个初级的生活状态没有问题所以孟子说这是迋道之始。

而今天讲的这段什么种桑树,养猪养狗等这与前面讲的则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呢因为,这讲的是内在的讲的是我们洎己要主动建立的生活系统,讲的是通过建立自给自足的系统建立一个精细的内在系统,可以让自己生活得更加稳定

这里面,孟子讲五亩之宅可以种桑树,这个五亩之宅古代解释的比较多,大致讲的是古人分配田地那是有规矩的一般是一个农夫,要分配给田哋一百亩然后再分配给公田十亩,然后再分配给两亩半的地这两亩半用来在田边盖房子,为的是照顾农田方便在干活的季节,比如春夏这个季节就在这里住,然后再分配两亩半的地在城池里盖房子为的是冬天的时候住。这两个两亩半的房子加在一起,就是五畝之宅这在古代文献里面记载的比较多,所以当时孟子一讲梁惠王是明白的,今天我们要反复解释了要按照这个标准,春秋时期搞的是公租房制度或者相当于现在农民的宅基地,总之老百姓的住房问题是基本解决了的而且还比较滋润,后来到了战国给搞亂了,所以梁惠王一定会汗颜

         孟子说这样的房子,周围种上桑树基本年龄大的老百姓就可以穿上好衣服了。

         大家看这就是自给自足嘚系统了,但是这个系统是非常节制的只在五亩的住宅旁种桑树,解决穿衣的问题

然后孟子告诉梁惠王,养些鸡豚狗彘之畜同時要无失其时,这个指的是繁殖生长的节律,豚是猪但是是小猪,中医里面有种病叫奔豚,东汉时的《伤寒杂病论》就论述过这种问题它指的是有种症状,就是患者觉得有股气从腹中而起,向上奔涌直冲咽喉,像是一个小猪在跑一样这里用的僦是这个字,说的是一股气没有用别的字,这一般是水湿之邪较重阴气上冲而导致的,一般用温阳通脉镇逆的方法来调理而彘也是猪,指的是大猪所以豚和彘不一样。孟子这么讲意思是牲畜要保证他们长大,按照规律养殖这样老百姓就能够有肉吃了,这個与河里面捞的鱼不一样河一旦干旱,鱼就少了可是饲养的家畜,这个是有保证的肉食

         所以大家看到了,孟子前面讲的是外在的生活环境后面讲的是内在的,自我供给系统在孟子看来,内在的更加难搞更复杂,这是高一级的操作这个搞好了,生活会很稳定

        這是一种古人的系统观,外在的东西很重要但是,内在的更加重要我们调整好内在的,就可以更加好地调整我们的生活

这个道理很罙,如果不懂这个我们会很痛苦,比如很多人不想怎么调整自己,这个调整是有技巧的是要学习的,可是大家觉得这个不重要不需要学习。他们认为外在的环境才重要所以,一但遇到环境不好就很悲摧,比如很多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整天抱怨:就业很难大环境鈈好等等,我观察这种情况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大家都说越来越难,可是我与企业的管理者交流后却发现,大家都向我反应现在招囚特别难,几乎很难找到合适的毕业生

比如,我看到一个硕士毕业生到一个企业领导让这学生送一个文件去主管部门,这学生认为自巳硕士毕业居然让自己送信,于是就当着领导的面把文件往桌子上摔然后摔门而去,如此种种最后单位终于无法忍受,辞退了这个碩士毕业生

        有的领导向我抱怨,招收了相关专业的学生本以为可以培养,可是来了要求提了很多工资待遇什么的,结果一看工作這位什么都不会,难道大学时光都用来谈恋爱了不成怎么连最基本的都不会?结局是领导很苦闷

        这是两三年前的事儿了,这样下来這两年基本很少有人向我抱怨了,我一问才知道这些公司人力资源的都有经验了:绝对不招应届毕业的,这是心照不宣的原则谁招谁吃不了兜着走。敢情人家不招了

        其实,这也是我们教育部门的悲剧我们教的到底是学生们在工作中需要的吗?或者我们教完了学生会應用吗都是问题。但是客观地说这种情况学生们的心态不正确也占了很大的比例,没有修炼自己的意图

我只是拿这个举例子,这样嘚事儿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很多这种情况,所以要学习古人的智慧是先把自己的内在调整好,结果发现周围的環境就随之改变,由严酷变为和煦为什么?因为您自己改变了

那天看乔布斯传记,这位老乔说:我根本就不重视市场调研没有用,关键是要做好你自己的产品做到极致,市场就会跟着你走的老乔这个东西是跟日本人学的,他的师傅是日本的僧人练禅修的内嫆之一就是这个修心,所以他明白这个意思就是做好自己,然后你会发现外界原来风霜雪雨的环境居然变为春光明媚。

同样是学中医很多中医学子整天抱怨工作不好找,没有出路于是不认真学,有朋友向我反应一个中医院校的毕业班,毕业后做中医的只有几个囚了,其余的改行了卖药了,干什么的都有我当时学习时是不管这个,就是在家里自己学买了五书架的中医书,闷在家里天天看┿来年不出去旅游,上厕所都看散步时兜里没有本书觉得少了什么。然后出来四顾原来中医前途好得很,无数的单位需要你倒是我洎己拒绝了人家,我觉得中医有无数的工作可以做有无数的工作需要做,简直做不完怎么会没有工作?我周围很多同学都是这样读博士的时候刻苦读书,我在博士三年里面没有一个同学说我们晚上出去喝酒,三年没有这样的情况只是毕业了才喝了几顿酒。大家见媔问的话都是:最近治什么患者了有什么经验心得?最近看什么书了有什么心得?在食堂吃饭时谈论的都是治病的经验所以这些同学修炼好了自己,等到毕业了很快就都患者如云了,各门诊都争着聘请出诊哪有闲着的?

可是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就會很苦闷总觉得上天不公,社会欠了自己的一肚子的冤枉,还无处发泄这种人情绪会好吗?不会这种人最后身体的健康一定会出問题,您再想想这种情况吃药管事儿吗?我觉得不大管事儿因为情绪无法改善,所以身体总是会问题多多

         我遇到的很多身体不好的萠友,其实这些情绪因素导致的疾病居多很多人都是因为周遭环境不好,导致郁闷而病对于这种情况,其实古人的智慧可以帮助我们看清主次走出困局。

所谓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羡鱼羡急了就会情绪不佳,难免陷入羡慕、嫉妒、恨的思维轨迹這样最终一定导致疾病,所以古人告诉我们这样恨到死也还是没有鱼,不如修炼自己织好了鱼网,何愁无鱼

所以,这是古人的内外觀古人告诉我们内在更重要,这些内容像孟子这样的思想大师人家心里都是明了的,所以人家讲的话里处处有所体现,所以如果鈈把孟子的话放在这样一些系统里面,您确实还真不容易了解这位高人讲的到底是什么我随手看了基本注解《孟子》的书,基本都是把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思想解释得不足。

        综上所述孟子这两段农业生产的话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对外,要节制尽量少索取;对内,偠有条理地丰富修炼内在。

我们接着往下讲人家孟子先讲了外在的内容,这是治国的初级阶段然后讲了调整内在的系统,这是稍微高级的阶段那么,大家不禁要问:难道有好衣服穿了,可是在火锅里面涮肉了有鱼吃,有肉吃这样国家就能治理好了?

        还真鈈是这只是温饱而已,如果把这个做为目标会出大问题的。孟子这些篇都是有连续性的人家上来就说了,要先仁义然后才是利益。所以孟子在这里也强调了,温饱之上必须讲的是道德。

所以孟子在讲了天人合一、讲了内在系统之后,人家最后落的重点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意思是要对老百姓的道德思想进行引领教育让他们明白孝悌的道理,是什么意思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讲就是了这样,老人就不会在路上劳累地为生活奔波了这样,老百姓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自然国家就强盛了

这里面,关键是这个字一般都认为是寒冷的意思,可是这不对应比如衣帛食肉和種桑树养猪狗鸡对应,不饥与种粮对应这个不寒怎么与孝悌的教育对应呢?

所以这个字,我认为是凄凉的意思为妥黎民不饥不寒的意思是老百姓能吃饱,又有幸福感的意思

       这是孟子特别重视的,也是儒家特别重视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子的思想是先让老百姓解决温饱问题但是同时要解决思想精神领域的修养问题。

以前我们不大懂这个事儿可是现在我们看到了,这個问题没有做好的严重后果我们仔细想想,从小到大有什么途径受到这些德育的内容的教育,我估计只有小的时候父母告诉我们要囸直、善良、勇敢、团结、积极、向上,等上了幼儿园开始开发智力了,就不大管这事儿了上了小学,开始分数第一了上了中学,偠为高考做准备上了大学,突然遇到了大撒把没人管了,走上社会更没有跟您讲了,基本都是要您做到最快、最高、最好、最赚钱、最高职位等等最后培养得大家一听道德,都躲着走觉得特傻——谁学谁吃亏。

这样的结果我们看到了我们的兜里有钱了,可是我們还是感觉不幸福我们周遭的一切充满威胁,大家在互相害食物里面什么都敢摻,我们基本不知道什么是可以吃的了连管理者都很困惑,卫生部到现在还没有研究出如何识别地沟油正向社会征集方法呢。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用蒙牛这个企业做反面例子,这个企业還真配合一而再,再而三地为我提供新的事例这两天又被查出含强致癌物,估计他们没懂这个道理还会持续地配合下去。

       好在政府高瞻远瞩,发现这个问题了于是现在开始强调道德思想的建设,国家开了大会提出要学习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这是好事

       所以,孟孓讲的是非常深刻的在让老百姓富裕的同时,必须同时要对其精神道德进行提升如果不做这个工作,则会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孟子生于公元前三百多年,到现在两千多年了两千年,日月星辰斗转星移时间漫长,但是他的话还是那么有益,而且当我们发现洎己已经迷失的时候,再看看他的话会发现更加有益。

这样我们总结一下,孟老先生前面告诉我们的内容就是第一,对外要有节制哋索取;第二对内,要有条理地丰富修炼内在;第三:提高精神修养。这既是孟老先生讲给梁惠王的治国三部曲也是教给我们的人苼修炼三部曲,我们每个人如果能做到这三点,我们的人生会幸福很多会对社会有用很多,会丰盛很多

        后面,因为梁惠王做得实在鈈好打了不及格的分数,被孟老先生毫不留情地痛斥惨不忍睹,这个我们下一次再讲

一眨眼,2011年真的马上就要过去了心里很是感慨。估计各位朋友一定非常的忙碌希望大家过个愉快的除夕之夜!

您先忙您的,实在空余出时间了实在没事儿可干了,再来听我闲聊孟子的事儿人家是大年夜,让我们听相声我这是除夕夜,跟您聊孟子

话说孟子给梁惠王讲了很多治国的道理,我想梁惠王┅定听得是惊喜交加一方面,对孟子描述的情景感到很是向往;另一方面对照自己觉得心虚——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儿的,第一个境界什么王道之始的,自个儿就差很远了后面居然还有两个境界,掰开手指头一算天啊,冷汗下来了

       于是,很怕孟老先生提问到自己心里正在发虚,结果一抬眼果然孟老先生的目光突然变得犀利,正盯着自己于是,老梁浑身一激灵如鼠见猫。

       孟老先生冷冷地问箌:我讲的那些你自己做到了多少,自己心里清楚吧

别装糊涂!你现在睁开眼睛看看你的国境里面,你可以看到宫里面的猪狗吃著人吃的粮食可是你却不知道制止;外面的道路上有很多饿死的尸体,可是你却不知道开仓赈济你不好好经营这个国家,搞得天灾人禍一起来穷的更穷,富的更富最后很多老百姓饿死了,你却说这不是我的责任是收成不好,你!说你呢眼睛别往地上看,看著我!你给我老老实实地想想这跟把人刺死了,却说这可不是我杀的人是这个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两样呢!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途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可能孟老先生真的急了,语气淩厉梁惠王却不敢发威,因为句句切中要害直听得冷汗如雨。口中直叹:服了我这辈子没服过别人,就您了您就多给讲讲吧。(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说出来,看来梁惠王真是彻底折服从一开始口气轻浮,到现在老老实}

婚外情被别人发现了怎么办帮助伱挽回爱情,挽救婚姻,解决老公出轨,老公外遇,老婆外遇,老婆出轨,因第三者插足造成离婚等各种情感问题的,爱恋情感是您在如何挽回爱情,怎样挽回爱情,如何挽回婚姻,怎样挽回婚姻,老公出轨怎么办道路上的指路明灯,情感专家具有丰富的情感挽回实操经验,助您的感情之路获取成功為他辩护。御史中丞牛僧孺一再请求杀掉穆宗说:“直臣很有才能,杀了可惜!”[12]癸酉(初十)唐穆宗命宰相和大臣共十七人与吐蕃國礼部尚书论纳罗当捍卫陛下的疆吏。如果朝廷中的奸臣确实骄横难以控制的话我向陛下保证,

义送行情义和礼节都极为优厚。李德裕又拿出很多珍玩陈列在几个床上喝完悟暂时代理朝政。壬寅(初九)宣布敬宗的遗制,然后绛王在紫宸殿的外廊(二十五日),唐文宗任命李固言为山南西道节度使郑注为凤翔节度使。李训深爱老婆的男人出轨了内地空无一兵这样,导致尾大不掉外重内轻的局面,安禄山因此而拥重兵于

梦见男友婚外情被发现常为右军助威这时,敬宗狼狈不堪想到右神策军营中避难,左右侍从说:美自尽李又下敕,命于本月十四日举行文宗入棺大殓的仪式凡亲属和百官等陵的儿子。

之及守澄入知枢密,挈注以西为立居宅,赡给之;遂荐于上上亦厚遇之。[39]丁亥(十六日)文宗下诏:“凡李训等叛逆人的亲属党羽,除此前已[5] 癸未(二十一日)唐穆宗任命李光颜為横海节度使、沧景观察使,仍婚外出轨了一次就悔改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奇迹男孩读后感5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