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斯大林会对德国进攻苏联路线的警告置之不理

当前位置: &
1941年夏 斯大林为何对德军的侵犯守口如瓶?(1)
扫描到手机
14:47:13 & & &
卫国战争(资料图)本文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2期,原标题为“1941年夏苏军惨败的不解之谜”严秀老先生曾撰文谈及发生在1941年的咄咄怪事:希特勒全面进攻苏联的前一周,苏联塔斯社正式发表声明,称德国决不会进攻苏联,且言之凿凿。以下是日延安《解放日报》刊登的声明(有删节):〔塔斯社莫斯科(六月)十三日电〕…… 英国及外国报纸开始盛传下列谣言:“苏德行将开战”…… 谣言中坚称……德国开始在苏联边境集中军队,意在进攻苏联…… 谣言坚称苏联方面开始加紧准备对德作战,并集中军队于德国边境…… 塔斯社奉命发表声明如下:第一,德国并未对苏联提出任何要求及建议缔结任何新协定。鉴于此,苏联方面认为此种谓德国意图撕毁条约,进攻苏联之谣言,全无根据。至于将德国分遣队由巴尔干调赴德国东部及东北部(现正调动中)与其他动机联系,对苏德关系并无意义。第三,苏联根据其和平政策,遵守并愿遵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文,故谣言所谓苏联准备进攻德国一节为伪造与挑拨。第四,红军后备军之露营训练,以及行将到来之演习,除意在训练后备军而外,别无其他目标,故认为红军此举为仇视德国一节,其荒谬程度固无待言。但现实扇了塔斯社一记响亮的耳光。塔斯社辟谣痛斥英美挑拨德苏关系后的第8天,即日的3时30分,德国对苏军阵地的猛烈炮轰和对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国的空中袭击全面开始。请看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德国用于进犯苏联的兵力为181个满员师(每个师1人),合计550万人;火炮47260门;坦克3710辆;飞机4950架。苏军应对进犯的五个边境军区的兵力为170个师(每个师均缺员,仅有人),合计290万人;火炮34700门;坦克1800辆;飞机1540架。德军兵力是苏军的1.8倍;火炮为苏军的1.25倍;坦克为苏军的1.5倍;飞机为苏军的3.2倍。不仅如此,一方是磨刀霍霍,杀气腾腾,志在必得;一方则是高枕无忧,毫无戒备,坐以待毙。战争开始后的18天内,德军往东推进了450~600公里,占领了大片苏联领土,里面有装满燃料、粮食、弹药等物资的200个仓库。苏军有28个师全军覆没,还有72个师损失了一半以上的官兵,损失惨重。由于执行任何情况下均须坚守阵地的命令,开战后仅半年,苏军被俘人数即达490万,约占整个战争期间被俘人数(540万)的90%。日,这个最可怕和最悲惨的日子,几乎给每个苏联家庭都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并且留下许多无法解答的问题:德国在半年的时间内陆续在苏德边境集结军队,为什么斯大林对于侦察机关、军队和外交人民委员部的反复警告不屑一顾,行若无事?既然集结在边境的苏联军队在日凌晨对于防卫、进攻和撤退均毫无准备,那么,他们原来是准备干什么的呢?为什么德国飞机屡屡侵犯边界,在苏联上空飞行,却不准将其击落?实际上起了涣散军心作用的塔斯社日的声明为何要发表?同苏联签订了两年互不侵犯条约的德国,为什么要在日撕毁条约?为什么国防人民委员部的第一号军事指示严令各部队不得因受到挑拨对可能出现的攻击予以还击,无特殊命令不得擅自行动,而第二号指示则明令禁止苏军跨越国界?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原载《文存阅刊》2015第2期)
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
19562141055
(19561960)1024
鉴于赫鲁晓夫当时很难说清中央委员和1300多名代表是否能够接受他对斯大林的新评价,所以在报告的开头对斯大林还作了一些肯定。但随后便
中央委员会保存有对斯大林对待党的许多干部专横态度和手段的资料。现已在中央委员会主席团的监督之下成立了党的专门委员会,委员会的任务在于调查对联共(布)第十七次代表大会选举出来的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的大多数镇压的经过。
该委员会调查了收藏在内务人民委员部档案里的资料和文件。调查结果表明:针对共产党捏造了事件,进行了虚伪的告发,公然违反社会主义法制秩序,其结果造成了许多无辜的人的死亡。调查结果表明:在1937~1938年被打上敌人烙印的许多党、苏维埃以及经济方面的活动家绝非敌人。他们也不是间谍、破坏分子,而往往是忠诚的共产党员。他们被横加罪名,而在许多场合他们因不堪野蛮地拷问——根据作为预审法官的捏造者的命令——承认了一切重大的莫须有的罪名。该委员会给中央委员会主席团提供的关于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和该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成员是如何遭到大规模镇压的资料。这些资料已经由中央委员会加以保存。
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一共选了139名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其中83名被逮捕、枪毙(大部分是在1937~1938年期间)。(全场发生愤怒骚动)
不仅中央委员会的成员如此,第十七次党代会的代表大多数也遭到同样命运。拥有表决权和咨询权的1966名中有1108名,即超过总数的一半人被以因反革命而定罪遭到逮捕。正如上面所述,参加第十七次代表大会的过半数的代表被扣上了反革命帽子,这个事实本身就显示了这是多么荒唐无稽,是多么没有理智。(会场内愤怒)
……从我国小说、电影以及历史学“科学研究”来看,斯大林在卫国战争中简直发挥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斯大林什么都知道,苏军根据斯大林早已定好的作战计划,用所谓“积极防御战术”,这一战术正如我们知道那样使德军进到莫斯科和列宁格勒,然后,这些文学作品的逻辑必然是——苏军完全是在斯大林的天才领导下,使用了这样的战术才转为攻势打败了敌人,根据这种小说、电影以及“科学研究”,苏联红军以及我国英雄的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全部成了斯大林战略天才的后果。
在这方面的事实如何呢?
战争爆发前,我国报纸和所有政治教材一致自豪地说:“敌人胆敢侵略神圣的苏联领土,我们就要加倍地打击敌人,我们将在敌人的领土上作战,在我方不受多大损失的情况下取得胜利。”然而,这些勇敢的言论并非全部基于具体的事实。如果真是基于具体事实,我国国境就可以在实际上得到保证不可侵犯。
在战争中和战争后,斯大林总是把我国在战争初期经历的悲剧归咎于德国人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然而,同志们,这与事实完全相反。希特勒一登上德国政权的宝座,就把消灭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使命,那些法西斯分子公开这样说,他们甚至根本没有掩盖自己这一计划。
为了实现这一侵略目的,臭名昭著的柏林—罗马—东京轴心订立了各种条约,组成了侵略集团。战争爆发前,许多事实证明,希特勒竭尽全力准备对苏作战,他在苏联边境集结了大量兵力以及装甲部队。
据现在发表的文件,丘吉尔在1941年初通过英国驻苏联大使克利普斯,直接向斯大林发出警告:德国为了进攻苏联而重新编制其军队。……正如丘吉尔在其著作中明确指出的那样,“我向斯大林发出危险的警告,然而斯大林还下命令说,为了不致引起军事行动,不要相信这种情报。”
必须指出:关于德国军队企图入侵苏联领土的这种情报还来自苏联自己的军事人员和外交人员。但是因为领袖们用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些情报,所以有关人员只能战战兢兢地送上一些谨慎的报告。
例如:1941年5月6日,苏联武官沃罗佐夫大尉从柏林送来下述这份情报。“苏联公民波齐尔……同代理海军武官作了如下报告,即据希特勒司令部中某德国军官说:德国还准备在5月14日经过芬兰、巴尔干各国以及拉脱维亚侵入苏联。同时还要轰炸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并在国境各城市空投伞兵部队。”
驻柏林代理武官弗·罗波夫在1941年5月22日的报告中指出:“……克利普斯现在确信德苏战争不可避免,迟早会在6月中旬爆发。据克利普斯说,德国现在将147个师团(包括空军和后勤部队)集结在苏联国境……”
尽管有这种重大的警告,斯大林并没有采取必要措施来加强苏联的防卫以免遭到突然袭击。
甚至在法西斯军队在实际上开始入侵苏联领土的军事行动时,莫斯科还下令不要在敌人的炮火下应战。为什么呢?事情很清楚,斯大林认为战争并未开始,只不过是德军方面一些违反军纪部队的挑衅活动。而我们一应战,说不定会让德国得到开战的理由。
人们还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希特勒军队侵入苏联的前夜,一个德国公民越过边境报告说:他们已经接到命令在6月22日凌晨二时发动对苏联的进攻。这件事马上被告知斯大林,但他对这一警告也加以漠视。
就这样,斯大林对什么都置若罔闻,一部分军队司令官的警告,敌军逃亡士兵的报告,甚至敌人公开打炮都被他置之不理,在这样一个特别紧要的历史关头,难道这就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警惕性的模范吗?斯大林连这样明白的事情都加以漠视,这种马马虎虎的态度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呢?战争刚开始敌人就在国境线附近击毁了我国空军、大炮以及其他许多军事装备,杀害了我军大量干部,打乱了我军的阵脚。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无力防御敌军侵入苏联领土的纵深。
战争初期极大地威胁了我们祖国的严重局势,就是所有这些原因造成的。
人们大概还记得,在前线遭受了最初的严重损失和失败以后,斯大林认为一切都完了。斯大林在当初的一次演讲中说:“我们已经永久地丧失了列宁建造起来的一切东西。”
这以后,斯大林在很长时期里实际上并不在指挥军事作战,他完全撒手不管了。后来一些政治局委员去见斯大林并对他说:“为了改善前线的状态必须采取某些措施。”只是在这以后,斯大林才积极地重新担当起领导工作。
由此可见,战争初期降临到我们祖国的可怕危险主要是斯大林错误地指挥我党和我国才造成的。
斯大林对前线发生的真实情况并不了解,这也是很自然的,因为斯大林在卫国战争时期,除了在前线平静的时候到莫沙斯克公路去作了短时间的逗留外,没有访问过任何前线、任何解放了的城市。就斯大林访问莫沙斯克一事,许多作品掺杂着大量的想象作了描写。此外,还为此作了许多画。斯大林要对作战干预并发布命令,但这些命令又没有考虑到该前线的具体形势,这当然招致了极大的兵员损失。
就此,我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说明指挥前线作战的作风。出席本届大会的有当时任西南战线司令部作战部长的巴格拉米扬元帅,这位元帅可以证明我在这里讲述的事实。
当时,哈尔科夫地区的形势变得十分严重,我们作了正确的决定,要停止包围哈尔科夫地区的作战行动。因为我们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继续进行作战的话,我军就会遭到致命打击。我们将此向斯大林作了汇报,向他说明:为了不让敌人围歼我们相当多的集结部队,有必要根据这一形势变更作战计划。但斯大林不顾我军许多集结部队正处于被围歼的危险,不讲道理地拒绝了我们的方案,下令继续进行哈尔科夫的包围战。
我打电话给华西列夫斯基,向他恳求:“亚历山大·米哈依洛夫维奇(华西列夫斯基也在这里出席这届大会):请你拿出地图向斯大林讲明这一目前的形势。”
我们应当注意:斯大林是按地球仪制定作战计划的。(会场骚动)
是这样的,同志们,斯大林总是在地球仪上查找作战位置的。我向华西列夫斯基同志说:“请用地图向斯大林说明形势。在现在的形势下,不可能按计划继续进行作战了,根据这一正当的理由,务必更改原来的决定。”对此,华西列夫斯基回答说:“斯大林已经研究了这一问题,对此问题我也不能向斯大林说什么了。因为斯大林不愿意听取有关这一作战的任何议论。”
我和华西列夫斯基通过电话后,又在另一个地方向斯大林打了电话,然而斯大林自己不接电话,却让马林科夫代接。我对马林科夫同志说:“我正从前线打电话,我想和斯大林直接通话。”但斯大林却让马林科夫转告我说:我应该和马林科夫通话。这次我又重说了一遍前线发生严重局势,我想让斯大林直接了解到。但斯大林尽管离电话机仅几步远,他却不肯接电话,还是告诉我应当和马林科夫通话。
用这种方法“听取”了我的希望后,斯大林说:“一切按原计划执行。”
结果如何?预料的最恶劣情况发生了,德军包围了我们的集结部队,我们丧失了几十万士兵。
这就是斯大林的军事天才,为了这种天才,我们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军人们知道,直到1941年底,斯大林总是不肯采取冲击敌人侧翼并向其背后渗透的机动战术,而是下令不断进行正面攻击。一座一座地夺回村庄,这给我们带来极大损失。只是后来,当肩负整个作战的任何我军将领们为了改善处境而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这才使前线局势马上变得对我们极为有利。
大家知道,我们在实际上保障居住在我们祖国的一切民族的平等和友好。在这方面,苏联是其他多民族国家的榜样。然而在斯大林的阴谋下却出现了一些完全违背列宁主义的苏联民族政策的行为。我们想指出这样一件事,有的民族,整个地区包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内都被从故乡集体迁往其他地方。这种集体移民,绝非出于军事上的考虑。1942年末,正当敌军阵线被我永久性地突破,从而局势有利于苏联时,却做出了将卡拉恰伊人从居民住地迁出的决定,这一决定被执行了。同一时期,1943年12月,同样的命运落到了卡尔梅克自治共和国的全体居民头上。1944年3月,全部车臣—印古什人被强迫迁移,车臣—印古什共和国被消灭了。1944年4月,整个巴尔卡尔人被从卡巴尔达—巴尔卡尔自治共和国驱逐到远方,共和国本身也被改名为卡巴尔达共和国。乌克兰人之所以免遭这种命运,只是因为他们人数太多,以致于驱逐他们也没有地方了。否则,他们大概也会被斯大林驱逐了。(笑声,全场骚动)
不要说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只要有一些常识的人,谁也不能设想这种行为,怎么能够说整个民族要对敌对行为负责呢?怎么能够针对整个民族,包括妇女、儿童、老人、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内进行镇压呢?怎么能够要他们为个别人或某些组织的敌对行为去遭受苦难呢?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很多人认为苏联在德国入侵前是一无所知的。可能么?要知道德国在进攻苏联时一线部队达到550万人,如次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苏联可能不知道么?事实上,在战争爆发前,苏联早就获得了德国将要进攻的情报,但是得到情报是一回事,判断情报的准确性就又是另一回事了。德国虽然采取了种种行动加强了消息封锁,但是,部队在东部的集结却无法掩人耳目。早在日,苏联情报部门就发现德国在边境地区的军事活动很频繁了。5月5日,情报部长戈利科夫更是估计德国在苏联边界集结了一百多个师并报告给斯大林。德国人料到瞒不住,于是便主动通知苏联佯言说:“波兰是位于英国空袭航程之外的良好的训练场地。德军要在波兰进行入侵英国的军事演习,并在坦克上安装了潜水装置,并把在克里特岛实施的空降作战解释成在英国实施空降作战的演习。英国情报处也很早就得到了德国要入侵苏联的消息并转告苏联,甚至还准确地预报了进攻的确切日期。虽然英国情报处再三警告,可是斯大林却不相信,并且继续信赖苏德条约,丘吉尔对这态度非但火冒三丈,而且迷惑不解。他认为斯大林是真的不信,等到苏军一溃千里时,他更是认为是受到突然袭击的结果。1941年3月,美国把1月从驻德国参赞获得的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转达给克斯大林。 6月初,美国驻东普鲁士柯尼斯堡的领事和驻布加勒斯特和斯德哥尔摩的美国人也提供了类似的情报。而从6月10日开始,英国更是数次将消息告知苏联驻伦敦大使麦斯基。在春季和初夏,关于德国可能入侵的事情在驻莫斯科的外交官员当中已成为众人议论的话题。由此我们知道,斯大林是事先是得到德国要入侵的情报的,但是如何才能判断情报的准确性呢?斯大林之所没有采取决然措施,正是因为他得到的消息是互相矛盾的。虽然有很多情报提到德国要进攻苏联,但同时还有更多的情报显示德国恪守条约的,以至于斯大林无法判断哪一个是准确的。根据丘吉尔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他本人在4月初便断定德国要进攻苏联,根据是:三个德国装甲师从布加勒斯特向克拉科夫调动,事实上,这三个师与东欧配置的十五个装甲师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对斯大林来说德国从罗马尼亚进攻苏联与从波兰进攻苏联并没有有什么区别(希特勒认为是有的,防止苏联打击罗马尼亚油田),所以斯大林认为丘吉尔的推断并不不太合乎逻辑,他的情报也无足轻重,甚至斯大林反而认为丘吉尔的动机更加值得怀疑,是故意挑拨德苏关系。斯大林虽然不相信德国会进攻苏联,但还是采取了一些防范措施。1941年春,苏联开始征集后备役人员(缺乏训练联),同时从监狱放出大清洗中幸存下来的军官使他们重新任职。3月开始,有四个集团军(二十八个师)开始从内地调往西部边境。直到战争爆发的前一天,即6月21日下午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报告说一名德国士兵投诚,并带来战争即将爆发的消息时。斯大林才忧心忡忡的把铁木辛哥、朱可夫和副总参谋长瓦杜丁召到克里姆林宫讨论战争爆发的可能性。随后,布琼尼被任命为预备军司令,并命令边防军区进入战备状态。但是,直至战争爆发,前线许多部队都没有接到防御命令,还是一盘散沙。
展开全文﹀斯大林是否军事无能:二战中苏军累积损兵2700万_军事历史_新闻频道_株洲新闻网
斯大林是否军事无能:二战中苏军累积损兵2700万
核心提示: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首次披露了其在卫国战争中军队的损失情况:2700万。这说明了斯大林在军事上的无能,尤其与德军损失285万的情况相比。
斯大林 资料图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王春来/主编,原题:丘吉尔散布假情报苏德战争爆发斯大林竟毫无防备
斯大林因为在卫国战争初期所犯的严重错误而受到赫鲁晓夫和苏联历史学家的诟病。擅长政治游戏的斯大林为何对德国的突袭毫无防备?随着各种档案材料的公布,一条小小的线索渐渐地走出了历史的帷幕。
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苏德战争全面爆发。长期以来,由于档案资料的限制,有关苏德战争爆发的原委和细节笼罩着不少神秘色彩。在苏德战争爆发61周年前夕,一位名叫纳瓦罗佐夫的军事史专家发表了题为&希特勒由于丘吉尔而几乎赢得胜利:一段现在依然是新闻的历史&的文章,指出:苏德战争之爆发,最直接原因是丘吉尔为祸水东引、离间苏德关系而故意向斯大林和希特勒散布假情报战术所致。
德国突袭波兰之后,英、法对德宣战。1940年春,德国开始大规模地进犯西欧各国,形势对英国越来越严峻:法国很快被德国闪电战击败,苏联实际上成了德国盟友,德国开始对英国实行狂轰滥炸&&人们还估计,联手瓜分了波兰的希特勒和斯大林,极可能继续瓜分世界其他地方。斯大林的所作所为似乎也表明了这一点,例如,向希特勒源源不断地提供战争所需的各种生铁、棉花、粮食、锰和硫磺等原材料。而且,如果斯大林允许德军自由通过苏联边境向印度这个英国后方基地发动进攻,后果会不堪设想。英国人还有更可怕的担忧,那就是苏联加人德国阵营,联手对付英国。
在这种万分艰难的处境下,实施离间苏德同盟的祸水东移策略,就成为当时英国丘吉尔政府生死攸关的大事。
日,希特勒开始制订在1941年5月对苏发动进攻、占领苏联欧洲部分的巴巴罗萨计划。但丘吉尔在其《二战回忆录》中称,一直到日,也即德国对苏发动进攻前10天,他手里也没有希特勒企图进攻苏联的任何确切情报。在搜集了有关英国官方关于希特勒可能对苏发动进攻各种看法的情报后,苏联驻英大使梅斯基在日,也即希特勒发动进攻前一天发给莫斯科的电报中说:&我依旧相信德国进攻苏联是极不可能的。&
日,丘吉尔指令英国驻莫斯科大使克里普斯将一份英国方面的备忘录转交给苏联人民外交委员会委员维辛斯基。在这份备忘录中,丘吉尔警告斯大林说,&如果英德战争持续时间过长,英国将受引诱而与德国达成结束战争的和平协议&。英国这份特殊备忘录的目的十分清楚:要使斯大林相信,如果他不是傻瓜的话,那么他应该现在就向德国毫不迟疑地发动进攻。当时德军正把主力用于对付英国,丘吉尔的警告意味着,如果等到德英签署和平协议,德国就能集中所有兵力来对付苏联了。
实际上,处于讨论阶段的所谓英德和平协议,只是丘吉尔为了保护自身而特意散布的假情报。这种障眼法,对斯大林和希特勒两人产生了截然不同的效果。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首次披露了其在卫国战争中军队的损失情况:2700万。这说明了斯大林在军事上的无能,尤其与德军损失285万的情况相比。要是斯大林真的知道希特勒要进攻苏联,他就可能先发制人以获得突袭优势,但如果斯大林相信希特勒不会对苏发动进攻,那斯大林绝对不会进攻德国。后来的历史发展证明,斯大林是不相信希特勒会进攻苏联的。那么这些假情报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欢迎关注“株洲新闻网”公众号
欢迎关注“株洲发布”公众号
责任编辑:江先国
主管:中共株洲市委宣传部 株洲日报社 | 株洲新闻网版权所有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新闻路18号&在线咨询Q Q: 株洲新闻网常年法律顾问:湖南德信律师事务所主任,湖南省首届优秀青年律师 石爱莲 电话:8you have been block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德国进攻苏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