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发送登陆请求失败老骥伏千里=求下联

股票/基金&
老骥征途 壮心不已比尔?格罗斯的新生活
  &《环球财经》特约记者 邹玄(发自纽约)
  华尔街传奇人物“债券天王”比尔格(Bill Gross),突然宣布离开他于1971年创办的(,)投资管理公司(PIMCO ),放弃了资产曾高达237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债券基金,加入了总资产不到老东家十分之一的骏利资本(Janus Capital Group Inc.)。日,公告一经发布,华尔街债券投资市场风起云涌,骏利股价飙升,PIMCO的母公司安联集团(Allianz SE)股价骤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在半小时内被推高了0.04个百分点,进而巨额资金逃离PIMCO。共同基金行业格局大变。
  离职疑云
  现年70岁的格罗斯一直被认为是债券投资业内最具影响力的大佬之一,他亲手将PIMCO打造成管理两万亿美元资产的债券投资巨无霸,更亲自操刀全球最大的债券共同基金――总回报基金(Total Return Fund)。作为明星基金经理,格罗斯就是公司的活招牌,他时常出现在电视新闻对市场和投资发表高论,风光无限,近些年来,他也一直在中国的各类财经媒体上撰稿。此番突然意外宣布退出,不出意外地立马占据了各大头条的版位,成为热议的话题。
  是因为判断失误导致的收益下降和资金外流,还是因为和接班人和高层矛盾重重?是由于行事古怪性格暴躁而被怨恨已久,还是和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有关?或者,简单如《经济学人》总结的那样:格罗斯的离去就像一部莎士戏剧,年老的国王不愿放权,最终被叛变的属下推翻。
  业绩严重下滑,金主用脚投票
  格罗斯一直对自己40多年卓越的投资表现引以为豪。在过去的15年中,他使总回报基金的年平均收益高达6.2%,打败了88%的同行。即使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格罗斯的基金依然神奇地在2009年取得了高于债券市场7.9%的收益。这样不俗的投资表现使他成为业界举足轻重的大佬,自从1998年第一次被晨星公司评为年度最佳固定收益经理之后,奖项名誉接踵而至,格罗斯成为家喻户晓的“债券天王”。
  然而,好景不短亦不长。虽然安然度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格罗斯却在2011年豪赌债券市场而惨遭滑铁卢,基金排名狂跌至同行排名倒数15%。次年有所反弹,但2013年的收益率又跌至-2%,这是自1999年以来第一次回报跌到负值,也是自基金1987建立以来第二大的跌幅。虽然勉强拼过基准线――巴克莱美国综合债券指数的-2.02%,但是对于“天王跌落天王山”的现状,投资者显然难以接受,迅速从总回报基金抽走了411亿美元的净资金,这是历史上任何基金都未曾遭遇过的撤出数额。据统计,自去年5月算起,投资者前后从PIMCO撤走了高达700亿美元的资金。
  公司气氛紧张,接班人突然离职
  9月26日格罗斯离职消息一出,《华尔街日报(,)》立即曝料,称其实公司高层早已准备让他解职,他在公司不受欢迎已经很久了。
  “天王”先生的行事乖张是出了名的,他把自家的猫写进投资展望里,他在基金经理圈掀起练瑜伽的风潮,他厌恶员工在交易大厅和他有眼神接触……在同事看来,在市场低迷损失惨重资金外逃的重重压力下,格罗斯的古怪变本加厉,他和公司接班人默罕默德?埃里安(Mohamed El-Erian)的矛盾也渐渐浮出水面。
  埃里安出生于外交官家庭,在牛津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之后,便进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从事研究工作。1999年加入PIMCO并一路做到总经理,2006年短暂离开,第二年回归公司,和格罗斯共同担任首席执行官和首席投资官。长久以来,格罗斯对埃里安相当尊重,并且表示公司迟早会交给他。尽管两人的管理风格迥异――埃里安从来有条不紊,格罗斯则时时不按常理出牌,但似乎也相处融洽。
  2013年夏天,由于担心美联储会减少债券的购买量,债券市场一片愁云惨淡,仅在6月份,就有96亿美元的资金从总回报基金撤走。格罗斯开始限制员工的交易,一方面减少因为应付客户撤资而进行的卖出,另一方面他也不信任交易员处理危机的能力。市场低迷的时候限制交易的策略格罗斯以前也实施过,只不过这一次比预期的要久很多。但是埃里安认为格罗斯不应太过干涉交易员,要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客户仍在不断流失,形势日益严重,两位首席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冲突日趋频繁。格罗斯开始时常在会议中途离席,以这种方式直接结束会议。据PIMCO员工回忆,有一次在一众员工面前,格罗斯对埃里安说:“我有41年优秀的投资业绩,你有什么?”埃里安则回应道:“给你收拾烂摊子真的很累。”(Gregory Zuckerman, Inside the showdown atop Pimco,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终于,在日,55岁的埃里安宣布离开PIMCO,希望“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女儿”。
  高管表示不满,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接班人埃里安的离开让PIMCO措手不及,在任命了新的CEO、主席和六个副投资官之余,也开始积极寻找新的公司接班人。
  不久之后,格罗斯接受《华尔街日报》的采访,称两人的摩擦并不是埃里安离开的原因。他说:“有时候人们说我很难相处,也许确实是这样,但是我要说,如果你觉得我现在难相处,那你真应该看看20年前的我。”或许事实真的如他所说,但是大家忍耐他的惟一理由,不过是他能神奇的保持高收益的能力,一旦神话破灭,很多人就不太乐意了。而至2014年8月,总回报基金已经连续16个月资金外流了,仅8月份外流的资金就高达39.4亿美元,不满的情绪在公司内部蔓延。
  尽管PIMCO的执行委员会早已警告格罗斯要“创造和谐的同事关系”,但他还是没能忍住。就在离职的前几周,格罗斯群发了一封邮件,指出公司的十点问题,其中点名批评了几位高管。这下大家都坐不住了,纷纷跟公司发最后通牒:“要么他走,要么我走!”于是公司不得不开始准备格罗斯离开后的接班人计划了。据传格罗斯知晓后,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开始积极联络下家。
  与此同时,《华尔街日报》突然报道,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调查总回报基金ETF――另一个格罗斯在PIMCO管理的资产价值36亿美元的基金。据称,该基金或涉嫌给投资者传递虚假或误导的信息,好几位高管已经接受问询调查。尽管至今调查还未有结论,但相信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格罗斯的离开。
  两天后,格罗斯抢在公司之前,以保护自己尊严的方式主动宣布了离职,他选择了一家驻地丹佛的投资公司――骏利资本,该公司CEO理查德?(Richard Weil)曾是PIMCO的首席运营官。PIMCO的CEO随后发布公告:“我们非常感激比尔对公司做出的贡献和对客户创造的价值,但是今年以来,公司的领导层和比尔对PIMCO未来的走向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倘若还有理由继续待在那儿(指PIMCO),我一定会留在那里直到最后一口气。”格罗斯在为骏利写的第一份投资展望中写道,“尽管缓慢且犹豫,我终于还是意识到我该离开了。”言语中流露出许多英雄末路的不舍与悲凉。
  一片哗然
  市场震荡,哪家欢喜哪家愁
  消息一出,市场立即作出了反应。声明发出的半小时之内,作为市场投资基准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了0.04个百分点,价格相应下跌。分析师认为,拥有两万亿美元资产的PIMCO对市场的影响举足轻重,大家不得不担心“后格罗斯时代”的PIMCO投资策略会如何变动。金融市场如此巨大的反响,亦可以看作是对“债券天王”40多年传奇职业生涯的某种致敬。
  作为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新东家骏利资本的股价在声明发出的周五当天暴涨43%,创下公司建立45年以来单日最高涨幅。而另一边的老东家PIMCO的母公司安联保险集团的股价则骤跌6.2%,是三年以来的最大跌幅,并直接拉低了德国DAX指数。晨星公司立即将所有与PIMCO有关的基金列为“监察(Under review)”评级,并认为“投资者需要更多的时间重新审查他们的选择”。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落井下石”的不仅是晨星公司,许多华尔街分析师也预测,一大批客户将跟随格罗斯撤离PIMCO转向新东家。然而,他们只预测对了一半:PIMCO确实损失了大量的客户和资金,但大赢家却非骏利资本。
  “后格罗斯时代”的PIMCO简直像是遭受了一场洗劫。据CNBC报道,2014年9月和10月一共有738亿美元流出了PIMCO,其中大部分是在格罗斯离职声明之后立即撤出的。从没有任何基金公司在如此短时间内流失如此大额的资金,这足以刷新基金圈的历史记录。而更惨重的战地是在欧洲,投资者在格罗斯离职之后迅速从PIMCO的欧洲基金撤走了112亿欧元(约合140亿美元),尽管同时间撤走的资金量只有美国基金的五分之一,但是考虑到欧洲基金较小的规模,他们遭受了更大比例的损失。
  另一方面,迎来“天王”的也未能帮助骏利资本一步登天。2014年10月份流入骏利的资金量为11亿美元,其中近3.6亿美元追随格罗斯进入他管理的骏利全球无约束债券基金(JUCIX),这相对于从PIMCO流失的数额,简直是九牛一毛,远远低于许多分析师的预测。
  鹤蚌相争,渔翁得利,大部分撤出的资金流入了未受战火牵连的其他基金。一方面,投资者想要远离纷争和混乱,持续大量的资金赎回势必影响PIMCO投资团队未来的表现,许多投资者也不太看好PIMCO的新任基金经理;另一方面,其他的基金亦表现不俗,巨无霸PIMCO的式微更给他们留下了壮大的空间。其中,PIMCO的竞争者的债券基金在10月份获得将近52亿美元的净流入,TCW集团旗下的Metropolitan West Total Return Bond Fund在10月份吸收了67亿美元,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Index Fund也流入44亿美元。根据晨星公司的数据,到10月底,Vanguard基金以2880亿美元的总管理资产,超越PIMCO的2480亿美元,成为最大的开放型共同基金。
  迎接重生
  在离职风波后,格罗斯亮相网络直播并对未来充满希望:“最近几周非常艰难,但是未来一切都会变好的。我希望能够在骏利资本获得快乐的人生第二春。”
  尽管格罗斯想要重振旗鼓再现辉煌,却面临重重挑战,前景不容乐观。
  投资者仍在观望,竞争者虎视眈眈
  大笔资金逃离PIMCO,骏利资本却收获寥寥,华尔街分析师们预计格罗斯的基金要步入正轨还需要更长的时间。事实上,一个资金少历史短的小基金是很难吸引投资者的,更别提说服大型机构投资者了。并且格罗斯管理的无约束债券基金的风险较其他基金更大,又疏离了追求稳健收益的机构投资者。缺乏有效比较基准也是问题之一,格罗斯使用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作为基准,使得他的全球无约束债券基金的第一个月回报率0.157%看上去还不错,然而和一般债券基金使用的巴克莱美国综合债券指数(0.422%)相比,便相形见绌了。
  格罗斯也意识到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不是短期能够实现的。骏利CEO威尔在投资者见面会上说:“我们必须认识到,不是所有人都能在第一天就做决定。我们将会面临一年以上的转型时期。”可是,竞争者却不会轻易放弃这个机会。格罗斯跳槽,PIMCO势衰,从此债券市场再无霸主,于是竞争者发动了对前PIMCO投资者疯狂营销。《华尔街日报》评论称,黑石集团买下谷歌的广告,当有人搜索比尔格罗斯或PIMCO时,将会看到黑石集团的广告(但是现在换成了格罗斯的全球无约束债券基金的广告)。而本刊记者使用谷歌搜索资料时,亦看到各种基金广告,其中摩根大通的广告更是放上“无约束”“总回报”“固定收益”等和格罗斯的基金相关的字眼。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盯住指数的被动管理式基金也越来越受欢迎,仅在2013年就迅速聚集了1394亿美元的资产。
  3.2新东家先天不足,雪中送炭
  前有豺狼后有虎豹,而格罗斯的新东家却未必靠得住。
  和很多美国的资产管理公司一样,骏利资本发迹于20世纪90年代的科技浪潮。其资产曾在2000年春天一度达到3250亿美元,然后随着泡沫的破灭,在三年内流失了近六成。在2003年9月,骏利又被指控允许不正当交易,被罚款22600万美元并削减管理费用。近五年来,由于业绩不佳,骏利资本旗下的共同基金几乎全部处于资本流出的状态,从2010年算起,投资者已经赎回597亿美元的净投资。即便凭借格罗斯的魅力勉强吸引了11亿美元的流入,骏利管理的总资产也仅有1780亿,和被遭受疯狂赎回后的总回报基金一般大小。
  尽管网罗了“债券天王”给骏利带来了短暂的资金流入,但其后市依然不被很多人看好,其中包括了一群交易员。格罗斯加入之后,卖空骏利资本股票的量一个月内增加了7%,使得骏利现在已有约20.3%的流通股被借出,在“被卖空最多的投资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七。也就是说,许多人在赌骏利的股价会下跌。而自从日的大涨之后,新东家的股价就一直徘徊在那日的高点之下,直到最近才勉强接近了一些。
  形势严峻如斯,但已七十高龄的格罗斯依然斗志满满,绝不坐以待毙,到处忙着联系客户和在网络和报纸营销他的基金。日,格罗斯收到了一份大礼――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决定投资五亿美元给他的新基金。当时格罗斯的全球无约束债券基金仅有4.43亿美元,索罗斯投来信心的一票之后,基金金额瞬间翻番。索罗斯的认可,对格罗斯和对骏利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当日骏利资本的股价上涨2%。虽然格罗斯和索罗斯之间并无交情,这5亿美元也不到索罗斯管理的总资产的2%,却对回到创业之初的格罗斯有着重大的意义。他在推特上发布了这个好消息,并表示“很荣幸被(索罗斯)选择”以及“很荣幸能挣得(这份选择)”。
  债券天王为何晚节不保?明星经理究竟功过几何?
  在判断格罗斯能否重现投资神话之前,我们必须要重新审视格罗斯近年来的投资滑铁卢,毕竟糟糕的收益率才是这场离职风波的最根本原因。
  回到2011年,格罗斯判断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QE)之后债券价格会下跌利率会飙升,结果将基金的收益率拖下水,尔后一直不得翻身。事实上,格罗斯一直在豪赌债券市场。比如,1995年,他预测长期利率会降,赚得盆钵满盈。而2007年,他预计利率会降从而买入大量国债,后来尽管事实验证了他的预测,错误的操作时间依然重创了他的基金,他不得不承认那次是“一个重大的错误”。2008年中期,格罗斯赌政府会干预市场支持房地美和房利美,于是买下了“两房”发行的房贷抵押债券,这次豪赌“护佑”着总回报基金在惨淡的市场中仍然保持亮眼的表现。
  就像《经济学人》分析的那样,如果一只大型的债券基金想要跑赢市场,那么基金经理便不得不豪赌经济基本面。但是他们在预测经济前景方面又能有多少优势呢?毕竟,大多数经济学家也都没能预测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事实上,大多数的主动管理基金在长期看来,都没能超过基准回报率,而格罗斯的基金却能在近40年中长盛不衰,这简直就是个神话。如此看来,格罗斯在豪赌市场,而投资者则在豪赌格罗斯的能力!此次神话终结,许多人认为主动管理型基金的末日也到了,于是纷纷转投被动管理型基金,以指数收益为目标。一般认为,被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增加是能产生规模效应的,但是主动管理型基金的规模太大,却可能是其发展的负担。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条大自然的定律似乎也适用于基金的发展:由于基金经理的超常表现,客户不断增加,资金规模也不断增大,一旦到达极限,基金的表现又开始趋向于指数,资金不断流失,基金规模大幅缩水。究其原因,过大的资金规模使得经理不得不买入更多流动资产,从而降低投资的效率。格罗斯也说:“几千亿美元的规模毫无疑问会限制灵活性。”他认为骏利的资金规模刚刚好。
  另一个可能的问题是“(投资者)必须认识到时代已经变了”,“全球经济正在放缓”。在2013年夏天遭遇大量资金流出之时,格罗斯在对客户的公告中说:“冰冷的金融市场将长期与我们相伴。”其实早在2009年格罗斯和埃里安就在PIMCO提出了如今炙手可热的“新常态”这个概念,此后这个词被广泛讨论和使用。当然,格罗斯在谈到投资展望时也指出,投资者不应该再指望现在的回报率能达到他当年在PIMCO创造的奇迹,“当中央银行压低利率,当世界增长率也低,那么2%或3%或4%的债券收益率就是新常态,投资者应该做好这个准备。”他说。
  辉煌能否重现?问天再借四十年
  对于格罗斯是否能重现往日的辉煌,很多人抱有期待,亦有很多人表示担忧,其中最普遍和最直接的一个担忧是――他已经70岁了,还能干多久?这恐怕是每一个明星投资经理的痛处,当投资经理成为基金的招牌之后,经理的个人状况也成了投资者关心的重点。这次格罗斯离职风波,也使得很多人开始反思,公司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做法是否明智。倘若其他公司换将,一定不会像PIMCO这般闹得满城风雨。
  格罗斯深知投资者的担忧,他一次次地在公开场合声明自己不会退休。他在接受《巴伦周刊》的采访时说:“管理资金这件事深入我的骨髓,我喜欢早上5:30起床,为客户赚钱,和其他基金经理竞争。我的工作与我如影随形。在职业生涯的这个点退休,不是我的风格。”
  对于格罗斯未来的表现,我们祝福且期待这位壮心不已的老人。面对质疑,或许最好的回应来自格罗斯的一条“推特”宣言――“我还准备再大干40年!”
(责任编辑:HN054)
01/09 00:58
新闻精品推荐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焦点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傅公剑磨二十载,老骥枥伏千里志。惜哉龙潜待用日,风姿花传几人识。_金鹰股份(600232)股吧_东方财富网股吧
傅公剑磨二十载,老骥枥伏千里志。惜哉龙潜待用日,风姿花传几人识。
傅公剑磨二十载,老骥枥伏千里志。惜哉龙潜待用日,风姿花传几人识。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二十余年的播种,金鹰老傅会收获什么呢?
炒个股都快神经了
八月获黍霜野空,苍鹰羽齐初出笼。剑翎钩爪目如电,利吻新淬龙泉锋。
八月获黍霜野空,苍鹰羽齐初出笼。剑翎钩爪目如电,利吻新淬龙泉锋。
原来俩傻货是一个人,哈哈,有意思。
八月获黍霜野空,苍鹰羽齐初出笼。剑翎钩爪目如电,利吻新淬龙泉锋。
马去说,70多岁的人谈创新是没有希望的。
八月获黍霜野空,苍鹰羽齐初出笼。剑翎钩爪目如电,利吻新淬龙泉锋。
马云说,70多岁的人谈创新是没有希望的。
冲天豪气压群翎,落地云遮百兽惊。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
广东广州网友
还算好吧!没到逮谁咬谁的地步,以前真见过逮谁都咬的
云南昆明网友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金鹰还。    但使舟山飞将在,不教庄家度猴年。
云南昆明网友
金鹰,志在千里!没胆的回家带孩子!
云南昆明网友
信仰永远在信仰!
广东广州网友
投资是理性行为,说胆就有点low,这票唯一的看点就是壳,现在的市值对新进者是有点尴尬,换手率不高,意味着有很多低成本的筹码已经沉淀。
原来俩傻货是一个人,哈哈,有意思。
你自己素质差好了
不是说看好的朋友疯,我也信这鹰会疯
金鹰厂区的树都又高又粗,历经沧桑!仍在茁壮成长。
江苏淮安网友
金鹰厂区的树都又高又粗,历经沧桑!仍在茁壮成长。
你这个乌龟一出来就不是好事,
冲天豪气压群翎,落地云遮百兽惊。但令四海常丰稔,不嫌人间鼠雀多。
马云说,70多岁的人谈创新是没有希望的。
在纺织上已经完成了革命意义的创新。
麻纺,周期来了,老傅年纪再大,想不赚也没办法。
怎可能低价卖给集团进出口公司,呵呵。应该都是注册地在海外避税天堂的进出口公司,比如开曼群岛、维尔京之类的,而且股权架构复杂。甚至可能有几层公司架构。比如,前5大应收款项的这几个:GOLDEN FIBRES LLPELIT MAKINE SAN.VE TIC .KOLLCHIANG CHIN CHINENMGF SOURCING FAR EAST,LIMITED呵呵,特别是这个GOLDEN FIBRES LLP,也太明显了,做戏都做全套啊。这些公司的股权与金鹰集团无关,和老傅或其家族成员、朋友有关,老傅和他们之间有代持协议甚至仅仅口头协议。就算能查,揭开公司面纱也没有,何况根本不能查。这些公司就是金鹰股份的吸血鬼。
怎可能低价卖给集团进出口公司,呵呵。应该都是注册地在海外避税天堂的进出口公司,比如开曼群岛、维尔京之类的,而且股权架构复杂。甚至可能有几层公司架构。比如,前5大应收款项的这几个:GOLDEN FIBRES LLPELIT MAKINE SAN.VE TIC .KOLLCHIANG CHIN CHINENMGF SOURCING FAR EAST,LIMITED呵呵,特别是这个GOLDEN FIBRES LLP,也太明显了,做戏都做全套啊。这些公司的股权与金鹰集团无关,和老傅或其家族成员、朋友有关,老傅和他们之间有代持协议甚至仅仅口头协议。就算能查,揭开公司面纱也没有,何况根本不能查。这些公司就是金鹰股份的吸血鬼。
当然,我说的可能绝对了点,只能说有此嫌疑。
在纺织上已经完成了革命意义的创新。
马云说,70多岁的人谈创新是没有希望的。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征途配置要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