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变得幸福的鸭子读后感 读后感

《积极的力量:如何变得幸福、健康、聪明、富有/哈里·埃德尔森》【摘要 书评 试读】- 京东图书
积极的力量:如何变得幸福、健康、聪明、富有/哈里·埃德尔森
与行业相比
京 东 价 &
[定价 &¥]
PLUS会员专享价
您购买此商品可享受专属价
增值业务 &
重  量 &
搭配赠品 &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规格与包装
商品介绍加载中...
下载客户端,开始阅读之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价 格: 到
   
iframe(src='//www.googletagmanager.com/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精选
文章摘要: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有很多,下面就为大家整理几篇。&&&&&&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篇一: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真实的幸……
真实的幸福是美国的一位作家写的,在2010年的时候出版,该书主要讲述了心理疾病在现实中慢慢的得到治疗,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有很多,下面就为大家整理几篇。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
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
此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结构,分为12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7章讲述了什么是幸福;第二部分8-9章讲述了幸福在哪里;第三部分10-12章讲述了用幸福斟满人生。书中涉及到的幸福范围很广,从事业,家庭,婚姻等多角度多层次教会我们如果更幸福。
在客服中心工作的我们,随着上班年限的增加,脾气越来越怪,也出现了很多惯性思维,逐渐麻木的我们,已经忘记了感恩和宽恕为何物,很少能够感觉到有幸福感。总是会习惯性地认为客户应该知道这项业务要收费,或者这是一个常识,甚至认为这明明是你自己开通的业务,还有二次确认,为什么还是不承认?而且往往遇到一通较纠结的电话,我们就会耿耿于怀,接下来一天就会觉得个个电话都不顺,忍不住地发火,辱骂。
正因为我们在服务中经常有一厢情愿的想法,往往在沟通后发现客户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一直沉浸在过去的纠结中无法自拔,当客户对于我们颇有微词的情况下,我们会生气且失望,强按着心头的怒火,勉强回答问题;当然,心细如发的客户,经常会听出端倪,自然也不愿意和你再多说一句,这种情况下多半以不欢而散收场。
看了这本书以后,给了我很多的启示:真实的幸福源于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他们。有的人遇到连续的困难和打击后,退缩了,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失败后就认命了,不再尝试或努力;悲观的人常常认为挫折或失败的原因是永久的,普遍的;而且全是自己的错,在遇到连续的困难和打击后,退缩了,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相反,有些人却越挫越勇,好像不识时务,乐观的人具有坚韧性,把自己所面临的挫折看成是特定的,暂定性的,是别人行为的结果。
书中也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永远幸福:社交广泛,有很多朋友;和相爱的人结婚;赚很多钱;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经常锻炼身体等多种方法。过去的不幸不能决定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最易愤怒的人得心脏病的几率是最不易愤怒者的五倍。
研究的结果显示:当人们把愤怒压抑下去时,他们的血压会下降,但他们把愤怒表达出来时,他们的血压会上升,因此作为客服人员的我们,更应该压制住自身的愤怒,经常对过往的美好时光心存感激和欣赏,对过去的不幸也不要夸大其词。念念不忘;感恩和宽恕能改变我们的记忆,感恩能增加美好记忆的强度,而宽恕则将痛苦记忆的保险丝拆掉,使它不能再引爆,这样我们才会更幸福。
乐观的人会将好事归因为自己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所以好事是永久的,而且乐观的人会因此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棒;悲观的人则认为好事是暂时的,而且认为这方面好不代表其他方面也好。同时,乐观者遇到挫折后会很快重新振作起来,而成功时,他会继续努力,最终获得全面的胜利;悲观者碰到挫折就会垮掉,很难东山再起,获得成功时也不能乘胜追击,最终成功的也不彻底。
书中有向我们介绍,拉近幸福的六种美德:智慧,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
也告知我们获得幸福有24个优势:实现智慧与知识美德的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和洞察力;实现勇气美德的勇敢,毅力和正直;实现仁爱美德的仁慈与爱;实现正义美德的公民精神,公平和领导力;实现节制美德的自我控制,谨慎和谦虚;实现精神卓越美德的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和热忱。
那如何在职场中寻找幸福:对工作不满意,无法感到幸福的原因可能是:
第一,你是个悲观的人,会把坏事情归因到永久和普遍的因素上。
第二,你的工作有责无权,工作上的选择权很少,而压力却非常大。
第三,你所处的行业背离了本身内在的好目标,而只顾赚钱获利,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态势。显然,这些情况都是我自身可以调控的。
因此,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乐观,积极向上的我们才能找到更多的幸福感;那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控制好我们的情绪,忘掉过往的不快,幸福才会离我们更进一步,生活才会更美好。
一、 所有人的追求与困惑
人类的行为归根结底无非两个动机,一个是逃避痛苦,一个是追求幸福.所以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的、核心的话题.
每个人都追求幸福生活,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过自己期望的幸福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很多时候,我们是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过得是否幸福,看到一个不幸的人,就容易觉得自己生活其实还蛮不错的,看到一个更优越的,又觉得差的还很多.仿佛幸福是比较决定的,既然是比较决定的,那么便往往得出&自己的幸福是由别人来决定的&这种让人沮丧的结论.
对此,马丁赛里格曼教授的《真实的幸福》给出了不同的结论,雄辩的指出幸福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甚至可以说完全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二、 幸福的本质
过去常常有一种错觉:认为挣够多少钱之后、和某个人在一起之后、成为了xx之后,总之是达成一个条件之后,咱就幸福了.仿佛幸福是一个东西,一旦条件满足就能得到,一旦拥有就不会变化.可是仔细想想,幸福从来都只是一种感觉啊,感觉这玩应儿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多端、难于测量,所以世界上根本没有客观存在的、标准的幸福,只有主观的幸福感.
那么往根上说,我们所谓的追求幸福,本质就是提升幸福感.作为一种感觉,提升的方式无非就是增加强度和持久度.
于是追求幸福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如何获得更强烈、更持久的幸福感?
三、 两种幸福感
幸福感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愉悦型;一种是满意型.
愉悦指的是感官和情绪上的幸福感,比如可口的食物,美丽的风景,酣畅的性爱,动听的音乐,有趣的游戏等等.
愉悦是我们最常见也最易得的幸福感.其最大的特点是立即生效,但同时也是来的快去的也快的,刺激物消失,愉悦也随之消失.然而更大的问题在于:愉悦是效用递减的.我们不可能通过持续不断的相同刺激来获得持续不断的幸福感.比如,想象你正在吃你最喜欢的食物,你吃的第一口、第十口和第一百口时带来的幸福感是相同的么?然后再想象每天都吃,第一天、第十天和第一百天会一直带来幸福感么?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就是那种最容易获得幸福的人.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也要恭喜你,你是个正常的人类.对于正常人来说,我们从同一个甚至同一类让我们愉悦的事物中获得的幸福感会越来越少,只有刺激的间隔时间足够长,足够稀缺时,它才能带来幸福感.
另外,愉悦型幸福感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是个体差别很大,而且这种差别主要是基因决定的,换句话说同样是人之大欲的饮食男女,甲就能比乙获得更多的愉悦,即便乙照搬甲的方式来一遍,也没法获得同样强烈的幸福感.
最后,愉悦还面临一个阈值问题,简单来说就是更强烈的刺激物会消泯掉一般刺激物带来的愉悦,抬高我们再次感受到愉悦的阈值,比如吃惯了哈根达斯,就比较难从一般的冰淇淋体验到快感,看过宇都宫紫苑就会觉得苍老师也不过如此.
满意是全身心的投入有意义的事情过程中获得的自我评价的提升和充实感.做那些能带给我们满意的事情时我们往往并不会马上感受到积极的情绪和感官上的享受,甚至一开始可能会略带痛苦,但因为是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做完之后,就能获得对自身的肯定和价值感,带来长效持久的幸福感.最常见的满意是成就感,最典型的满意是心流.
这里面有两个关键词,&意义&和&投入&.
只有自己认为是有意义的事才能给我们带来满意.这也是获得满意的一个难点,如何找到自己的意义?如何用这个意义指导自己的行动?如何给正在做的事情赋予意义?这些答案只有也只能自己去探索,在此转两句有帮助的名人名言:
人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马克思韦伯
生活除了人赋予的意义外是没有别的&意义&.&&艾里希弗洛姆
投入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行动,二是专注,合起来就是&专注的去做&.因为只有专注的做,才能够实现你赋予事情的意义.
那些解锁了&意义&和&投入&的人,在专注的做有意义的事情时,会体验到神奇的&心流&&&真正值得追求的幸福感.
四、 愉悦和满意的区别
愉悦型幸福感的特点:
1)伴随性:刺激物消失,愉悦也随之消失.;
2)效用递减:连续的相同刺激来带来的愉悦递减甚至为负;
3)受先天影响大:相同条件下一些人比另外一些人获得更强的愉悦;
4)阈值效应:强刺激消弭弱刺激带来的愉悦.
满意型幸福感的特点:
1)任何外物都无法给予你满意,只能靠自己的行动本身获得;
2)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3)长效持久;
二者的区别可以概括为:愉悦是感官和情绪的,满意则来自于施展个人的优势和美德.愉悦是生理上的满足,满意则是心理上的成长.
很明显我们不可能通过单纯的追求愉悦和连续不断的强烈生理刺激获得幸福生活.看看那些吸毒者,他们追求的就是人世间最强烈的快感,愉悦的极致,但他们的那种&幸福生活&肯定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所以,满意才是更加长效、持久、健康,更值得我们追求的&真实的幸福&.
这也正是赛里格曼教授所强调的:&真正的幸福来源于你对自身所拥有的优势的辨别和运用,来源于你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说白了就是要找到有意义的事情去做.
无独有偶,著名经济学者吴晓波先生也说过:&一个人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生活的使命.&这和作者的观点不谋而合.
五、 幸福的正确打开方式
虽然满意才是&真实的幸福&,但并不是说要放弃愉悦,实际上二者并不存在矛盾,但为了体验更强烈的幸福感,针对愉悦的特点,我们需要讲究一些技巧:
1.提升感受力
2.有节制,避免习惯化
要获得满意,则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找到并发挥自己的优势;
2.赋予事情意义;
3.专注的去做&&专注的投入工作和生活,有意识的去创造&心流&体验
满意无法从&被动的享受&中得到,只能由&积极的行动&中产生.所以懒惰的人不会幸福,无论是身体的懒惰还是精神的懒惰.
《真实的幸福》是提升幸福感不可不读的心理学经典,作者马丁塞利格曼是积极心理学之父,他所教授的幸福学备受哈佛大学学生们的欢迎。当今社会人们都在关注怎样成为幸福的人,记得去年央视也在追踪报道:&你幸福吗?&。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开始关注精神文化方面的提升,《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正如书中所言:&过去50年,心理学关心一件事&心理疾病。随着这一研究的不断深入,心理学家已经能测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而且知道该怎样去治疗这些疾病,治疗的方法被证明是有效的。在谈及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时,重点在于心理预防工作,只有将心理预防工作做好了,才能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可以采取教会他们幸福的方法。幸福的人内心是阳光的,是积极向上的,当他们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会跌倒后微笑的站起继续前行;幸福的人会为他人带来幸福,也会将幸福传递到他所到的每个地方;幸福的人也是善良的人,他势必会将美德传承。
书本共12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7章讲述了什么是幸福;第二部分8&9章讲述了幸福在哪里;第三部分10&12章讲述了用幸福斟满人生。这本书涉及到的幸福范围很广,从事业、家庭、婚姻等多角度多层次教会人们如何更幸福。
第一部分什么是幸福,讲到了关于幸福的一些概念。在书里幸福理论是这样定义的:生活的品质等于幸福的时光减去不幸福的时光。如果想要提升生活的品质那么我们就需要增加幸福的时光。相对于乐观的人来说,他们更具有幸福的特质,乐观的人把目前的困难解释成暂时性的,自己具有主控权。相反,悲观的人则认为他们的困难是一辈子也逃不掉,倒霉的事情一桩接一桩并且是自己无法操控的。乐观的人更容易感觉到幸福,而悲观的人则常常感到不幸,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困难的态度。另外一个特质是优势和美德,常常感受到幸福的人,他们做到了每一天用自己的优势去创造真实的幸福和丰富的满足感。
乐观、充分发挥优势和具有美德这些都是拥有幸福的特质,一旦拥有了这些特质那么抑郁症也会远离你,同时在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我们也要多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特质,使他们对未来充满期望和希望,使他们更能感受到幸福,使他们都能成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这样在面对挫折失败时他们才能更加坚强,才能战胜困难,另一方面,这样也可以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书中还讲到了怎样才能永远的幸福,人们一旦拥有的幸福都会想着怎样才能永远的幸福,这本书用了一个公式:幸福的持久度=幸福的范围+生活环境+自己可以操控的因素。这三个方面都会影响到幸福的持久度,且三个因素之间也相互影响。例如:在生活环境中,提到了金钱、婚姻、社会生活、消极情绪、年龄、健康、宗教等,这些因素都成为了幸福范围的基础,如何改变生活环境,使自己达到幸福范围的最高点,作者也对此进行了总结。成为幸福的人应是住在富有的民主社会里,结婚、避免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社交丰富、朋友多、保持健康、尽量去接受教育。在作者的总结中,有一点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研究调查显示金钱与幸福只有一点或几乎没有关系,越多的钱对幸福没有任何效应,物质欲越高的人越不幸福,追求物质的幸福只能是一时的享受,且这种幸福的感受不能持续很久。当这种物质欲没有被满足就会产生痛苦,那么幸福也会随之流失。
除此之外还讲到了塞式3种幸福法则,对于这3种幸福法则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法则2&未来不全像你想象。在法则的开头,提出了认识自己的乐观程度,并附用了一个关于乐观的测验,量化你的乐观程度。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感觉到不幸福甚至是痛苦,那是因为我们总是喜欢把事情朝着坏的方面想,书中教会我们应该把坏事变成好事,也许这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按照书中所提示的步骤你会发现没有那么困难。这也是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可以采取的一种方式。步骤:不好的事情是什么,你自己的想法是怎样、后果、反驳、激发。从这一步骤中发现当我们遇到认为是不好的事情时,应当转化看问题的角度,从事情好的方面出发,想象积极的层面,乐观的看待这些所谓的不好事情,那么新的一片天地将展现在你的眼前。
第二部分幸福在哪里,这部分内容有两章的内容一是拉近幸福的六种美德,二是获得幸福的24个优势。作者总结了这六种美德分别是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二十四项优势分别是实现智慧与知识美德的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和洞察力;实现勇气美德的勇敢、毅力和正直;实现仁爱美德仁慈与爱;实现正义美德公民精神、公平和领导力;实现节制美德自我控制、谨慎和谦虚;实现精神卓越美德的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和热忱。
第三部分用幸福斟满人生,作者分别从职场、婚姻、家庭人生中重要的三个方面阐释怎样寻找幸福,其中在职场中寻找幸福最为使我触动。工作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工作、职业、事业,只有将目前的工作做到当成事业的程度,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找到心流的感觉,才会发现工作中也有幸福感,我们的个人价值也可以通过工作得以体现和提升。书中总结了可能对工作不满意,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一是,你是个悲观的人,会把坏事情归因到永久的和普遍的因素上。二是,你的工作有责无权,工作上的选择权很少,而压力却非常大。三是,从事的行业背离了本身内在的好目标。无论是哪种原因,我们都应该学会自我调整,以积极的情绪去面对工作中的困难,用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待工作,困难只是暂时的,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做好。
遥望过去的岁月,提炼出幸福的时光,的确有点模糊,或者说,那些被现在概括起来称为幸福的感觉,和现在相比是幸福的,当时意识中却并无幸福二字。只是被充实、踏实的心情所笼罩。简短说,此时有幸福的概念,停在口上,落在追逐的脚步中。彼时有幸福的感受,存在心中,丢在奔跑的时光里。哪个更幸福,一目了然,哪个更实在,也是心中了然。细想,最幸福的时光便是工作最初的几年,班主任加上两个班的语文课,踏实、积极的工作状态。几个铁杆好友,充满温情的关切和交流,乐观而快乐的生活。每天都很充实,无欲无求,学生的进步是最大的渴望,而学生成长规律总能让渴望的心获得必要的满足。想来,那不是努力的结果,是时间推移的必然。现在,许多事不在掌控之中,后悔揽了这么个瓷器活,不是没这个钻,而是活的性质变了,随之不幸福了。之所以这样,是欲望更多了,让欲望从淡定的心中脱缰而出,追随着这个社会欲望之流,不停的疾奔,偶发现,停下来是需要修炼的。我清醒的意识到,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对于事业和成长都极为重要。最重要的是修心,而心态的修炼不易。
我们极易被&根都烂掉&的情绪所感染,总是想修炼自己,打败自己的冲动,其实,积极的情绪、特质和积极组织系统才是积极心态的有效组成。而在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等方面修炼,路漫漫其修远,需不断进龋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从点滴做,一件件可以带来幸福感的事,连点成线,可以连成真实而幸福的感受,真实的存在,长久的幸福。这种满足感,来源于我们的工作和我们的生活,在我们的教学中,在我们教养孩子中都可以做到,哪怕是微不足道,这种真实的幸福感和丰富的满足感,必会袭身。这本身就是一种修炼,对心态的一种提升,也是获取幸福的源泉。
这个时代的人,在追逐幸福感时极易走捷径,用短暂的愉悦获取幸福感受,如没有乐观的、积极的心态也不易长久,即便锦衣加身、腰缠万贯也不会幸福。尤其,当负面情绪袭来,便很难操控,幸福感会被瞬间偷袭,须臾间丧失。如何做,书中倒给了我不少启示,只不过还需慢慢学来,过程漫长而艰辛,书中&幸福可以学来,幸福可以到永远&的观点倒是激励我们,追逐幸福,永不止步,因为那才是生命真正价值所在。
生活是美好的,明天是美好的,未来更是美好的,拥有乐观的心态,拉近与幸福的距离,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吧!
《真实的幸福》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前美国心理协会主席&马丁&塞利格曼的扛鼎之作。马丁&塞利格曼是当代认知心理治疗的创始人之一,&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发现和证明者。他提倡建立积极心理学,并为这门新学科奠定了结构体系,是公认的积极心理学之父。
本书分三个部分,共12章。第一部分,塞利格曼博士研究了幸福的不同表现,如:快乐、心流体验、愉悦、满足、真诚、希望和狂喜,对幸福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分别作出了定义。第二部分,博士提出了幸福的获得方式,也就是其提出的美德和优势性格在获得幸福上的作用。第三部分,博士指出在不同的情况下应用美德和性格优势的方法,来告诉人们什么才是美好的人生。
第1章 为什么要幸福
文章从一项针对30年代针对180名修女的关于幸福感和长寿研究的课题开始,作者描述了积极情绪和微笑与幸福以及长寿的关联,提出了本书以及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脉络。作者写到:没有意义的寻欢只会带来更大的空虚、更多的虚伪。使你沮丧,当年老时才意识到自己虚度了一生。并指出:幸福感来源于自己的优势和美德,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幸福才会有真正的幸福感受。并且,积极心理学通过研究,得出了24种人格特质作为幸福的指标。作者也指出,积极心理学并没有如同宗教那样教人去追求生命目的和意义,但是它指出了一条可以实现高远目的和生命意义的可靠道路
第2章 幸福的心理学
在这一章里,作者从当年自己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的经历开始,叙述了自己之前的人生,通过早年在他生活当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和问题,他在自己的研究方向上有了转变,从&习得性无助&开始,转而去研究如何对心理有疾病的人进行提前预防,同时,通过和女儿的一次对话得到的领悟,开始明确要研究人们的优势,通过发掘人们的优势和美德,来帮助人们的积极人格特质得以发展,进而使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特别指出:悲观的人常常认为造成挫折或失败的原因是永久的、普遍的,而且全是自己的错。相反,乐观的人具有坚韧性,他们把自己面临的挫折看成是特定的、暂时性的,是别人行为的结果。
第3章 幸福的误区
这一章其实讲的是如何正确看待消极情绪和积极情绪。
消极情绪是我们应对外界威胁的第一道防线,它使我们进入战斗准备,使我们战胜或远离危险、失落或侵犯。
积极情绪在历史上受学者的关注少,因为源自达尔文的进化论告诉人们消极情绪是进化成功的结果,因为消极情绪让我们避免了死亡。但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不但带给我们幸福感,还能扩展我们的心智和视野,增加我们的包容性和创造力;积极情绪使我们更健康、更长寿;积极情绪使我们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都是人们生存不可缺少的。而且,它们对应了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生存需求。消极情绪与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工作相匹配。积极情绪则与需要用到创造力、想象力或广泛思考的工作相匹配。
第4章 怎样才能幸福
在这一章,作者提出了幸福持久度的公式,即h=s+c+v,解答了怎样才能幸福的问题。同时,对公式中的幸福范围s和产生幸福的外部因素c进行了阐述。
作者通过事例告诉我们,人们的幸福有一个基本范围,在通常情况下,幸福感有高有低,但起伏之后,总会回归到基本范围之内。
并且,通过研究,提示我们,外部因素中对幸福感有帮助的有以下几项:1.住在富有的民主社会,不要住在贫穷的极权社会;2.结婚;3.社交丰富、朋友多;4.避免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5.有宗教信仰。 外部因素中与幸福感无关的有以下几项:1.赚更多的钱(当你一贫如洗的时候,钱可能与你的幸福感有关,但是,当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后,钱与幸福感就不存在关系了。);2.保持健康(主观的健康才与幸福感有关系,客观的健康没有用。);3.尽量去接受教育;4.改变种族或搬到其后温暖的地方。
第5章 塞式幸福法则1: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作者通过对弗洛伊德关于情绪动力学说以及童年影响到论述,提出,过去的事情不能决定你的未来,我们不能把自己桎梏在过去。童年的不幸对成年后有一定影响,但并不能完全决定成年后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自己的现在的不幸都怪罪到童年的事件上。
作者还通过实验事例驳斥了一个普遍的观念,即抒发愤怒其实并不如人们想象的那样能缓解心理问题 以及由此造成的身体问题,反而是压抑愤怒对身体健康有帮助。
作者提出,对过往美好时光不能心存感激和欣赏,对过去的不幸夸大其词、念念不忘,是我们得不到平静、满足和满意的罪魁祸首。
最后,作者指出,通过感恩和宽恕能改变我们的记忆,感恩能增加美好记忆的强度,而宽恕则能解除痛苦记忆对人的伤害,这样我们能更加幸福。
本章中,作者还提供了2种增加幸福感的小方法:一是每天记日记,并写下5件值得感恩的事情。二是每年评估自己的生活,让自己面对现实,同时,对来年的生活进行调整,以便让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
第6章 塞式幸福法则2:未来不全像你想象。
作者指出,在看待未来生活特别是好事与坏事方面,乐观者与悲观者有着不同的特质。
乐观者会将好事归因为自己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所以好事是永久的,并且因此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棒。而悲观者则认为好事是暂时的,而且这一方面好不代表其他方面的好。遇到挫折时,乐观者会很快振作起来,而成功时,会继续努力,最终获得全面的胜利。而悲观者会垮掉,很难东山再起,获得成功时也不乘胜追击,最终成功不彻底。
最后,作者提供了1种改变悲观的abcde反驳法。a不好的事,b想法,c后果,d反驳(反驳时,要考虑一其他的可能性,二将后果推到底又会怎样,三情境是否能改变),e通过反驳激发动力。
第7章 塞式幸福法则3:抓住现在的幸福。
本章中,作者告诉我们如何在每个日子里收获幸福。首先,作者提出,愉悦和满意是不同的,愉悦虽然也代表了一定的幸福感,但它并不会长久,而且随着时间的延续,会越来越不满足。满意才是真正通向幸福的正确途径。
接下来,作者提出了让愉悦保持,让满意增加的方法:
一是避免习惯化,品味和正念可以帮助增加生活中的愉悦。把能带给你愉悦的事情分隔开,避免审美疲劳。跟其他人分享你的愉悦;保留能唤醒愉悦记忆的东西;祝贺自己;打开所有感官通道,专注地体会细节。放慢脚步,用心去感受生活,用心的角度去观察世界。
二是增加满意,要求我们做挑战性且需要技能的事情;要集中注意力;要有明确的目标;要能得到即时的反馈;要全身心的投入到所做的事情中;要有能够掌控的感觉;忘我,感觉时间就此停滞。
第8章 拉近幸福的六种美德。
19世纪,人们普遍认为坏行为是由人的坏品性造成的,因此,个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全权责任。但从20世纪初开始,各界学者逐渐认识到,坏环境会产生坏行为,有时候坏环境也会践踏好品性。品性不论好坏都是环境的产物,所以要从环境的角度去解释人类的行为。
通过研究,积极心理学家们总结出六种具有普适性的美德,它们分别是: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
第9章 获得幸福的24个优势。
作者指出,一般的心理治疗只是以外部环境的干预来对心理进行修补,即让人们的幸福感从-3&0。而积极心理学则通过指导人们从内部,经过自主的调节,让人们的幸福感从0&3。
接着,作者一边解释了积极心理学归纳出的24个性格优势,一边让读者对照测试题进行了自我测试,以便发现自身的突出优势。
24个优势分别基于6种美德,它们是实现智慧与知识美德的: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和洞察力;实现勇气美德的:勇敢、毅力和正直;实现仁爱美德的:仁慈和爱;实现正义美德的:公民精神、公平和领导力;实现节制美德的:自我控制、谨慎和谦虚;实现精神卓越美德的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和热忱。
第10章 在职场中寻找幸福。
在这一章里,作者提出了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幸福的观点与方法。
作者提出,工作,有三种不同的层次:工作、职业、事业(我参照《幸福课》的翻译,感觉用&使命&更贴切)。
工作是指:为了薪水做这份工作,并不期待从中得到其他的东西。没有薪水肯定不会干。
职业是指:你对这份工作有更深的投入,你不仅通过金钱来显示你的成就,也通过升迁来彰显成功。当升迁停止时,你开始去别的地方寻找满意与意义。
使命是指:对这份工作本身充满热情,认为工作很有价值,这很像对宗教的奉献,感受到了召唤。工作本身就能带来满足感,跟薪水和升迁无关,当没有薪水、不再升迁时,工作仍然能进行。
作者指出,对工作不满意,无法感到幸福的原因可能是:1.你是个悲观的人,会把坏事情归因到永久的和普遍的因素上;2.你的工作有责无权,工作上的选择权很少,而压力却非常大;3.你所处的行业背离了本身内在的好目标,而只顾赚钱获利,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态势。
作者提出,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方法是:1.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悲观的人格特质(比如律师),那么你可以练习在个人生活上多运用乐观,而在职场上保持悲观;2.你应该从事能发挥你突出优势的工作,做自己擅长的事才能有积极的情绪。
对管理者的建议是:1.如果工作压力无法改变,那要尽可能设计出能使员工有更多选择权的情境;2.在工作中发现员工的优势所在,做到人尽其能;3.即使竞争很激烈,也不要过于急功近利,双赢是正道。
第11章 结了婚的人最幸福
在本章,作者阐述了婚姻对于幸福的重要性。
在童年,你与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到日后你与配偶的关系。依恋分三种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回避型。
安全型的人比较会照顾他们的配偶,他们与配偶更亲密,更了解对方的需求。
焦虑型的人是&强迫性&的照顾者,不管对方要不要都一直在给,让对方透不过气来。
回避型的人则是保持距离,不知道什么时候对方需要照顾。
如果你是一个悲观者,请一定找个乐观的人结婚,两个悲观者的婚姻肯定不持久。
作者指出,为了让婚姻更好,一定要给对方保质保量的注意力,了解并赞美配偶的优势。不要把外面的压力带到婚姻中。在婚姻中充分发挥和展现你的优势,同时不要太理性,情人眼里的你是最独特的,是没有人能取代的。
作者给出了让婚姻更长久,让生活更幸福的几个方法。
1.每天下班回来,要有一段很轻松的谈话(20分钟左右)、每天拥抱、抚摸、亲吻(5分钟)、一周约会一次、每天至少称赞和感谢对方一次。
2.做一个好听众。尽力让配偶知道你在听她说话,话题越重要,越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姿态,心里的不同意留到你说话的时候再说。
3.在处理爆炸性问题的时候,采用小毯子模式,即拿毯子的一个人说话,另一个人则无条件听,并且反馈说话者的话,然后轮换,确保双方都能正确理解对方的意思,双方都有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第12章 别让孩子输在幸福感上。
在这一章里,作者提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幸福感。
首先,作者提出来有关积极情绪教养的三个原则。1.积极情绪扩展并建构了孩子的智力、社会和身体资源,使他长大后可以立足于社会,这也是进化上一个重要的儿童成长因素。2.鼓励孩子的积极情绪,使他早早启动向上的螺旋,以获得更多的积极情绪。3.对待孩子的积极情绪要像对待消极情绪一样严肃,对待优势要像对待不足一样上心。
接着,作者给出了让孩子获得幸福感的8种方法。1.在孩子小的时候和孩子一起睡觉;2.和孩子玩同步游戏,就是那种孩子作出动作会得到即时反馈的游戏。3.多用是,尽量不要用&不要、不行&&&,(如果孩子的行为对父母只是造成中等程度的不便时,家长可以选用积极的替代字,将对冲动的要求转化成对未来的期望。)4.要有选择不要无条件的称赞。惩罚可以使用,但是要注意技巧,比如,你要确定让他知道哪个行为引起了现在的惩罚,而且不要进行人身攻击,指责他的品德,你惩罚的是他的某一个行为而不是人格。5.利用每个孩子的优势去化解兄弟姐妹之间的嫉妒;6.在每天晚上睡觉前,和孩子分享一天美好的事情,以减少消极情绪;7.当其他惩罚措施都无效时,试着和孩子达成交易。订立契约,奖品在好行为出现之前出现。这个方法注意不要滥用,否则会让整个生活都变成交易。;8.订立积极的新年计划,不要总计划改正错误,多用积极的态度写计划,多用&要&这个字。
最后,对于孩子的优势,要在他一出现的时候就给予奖励,二是当这个优势出现时,你要明确把它说出来,并给予奖励。
作者提出了关于终极幸福的思考,我们无法探知终极幸福的极致在哪里,但是,我们生活的每一天都能通过应用我们的突出优势来得到幸福,这也是通往终极幸福的必由之路。所以,我们应该从每一天的生活开始。
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地看完了《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真实的幸福》这本书用简单的语言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怎样才能变得更幸福。
此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严谨的逻辑结构,分为12章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7章讲述了什么是幸福;第二部分8-9章讲述了幸福在哪里;第三部分10-12章讲述了用幸福斟满人生。书中涉及到的幸福范围很广,从事业,家庭,婚姻等多角度多层次教会我们如果更幸福。
在客服中心工作的我们,随着上班年限的增加,脾气越来越怪,也出现了很多惯性思维,逐渐麻木的我们,已经忘记了感恩和宽恕为何物,很少能够感觉到有幸福感。总是会习惯性地认为客户应该知道这项业务要收费,或者这是一个常识,甚至认为这明明是你自己开通的业务,还有二次确认,为什么还是不承认?而且往往遇到一通较纠结的电话,我们就会耿耿于怀,接下来一天就会觉得个个电话都不顺,忍不住地发火,辱骂。
正因为我们在服务中经常有一厢情愿的想法,往往在沟通后发现客户无法达到我们的要求,一直沉浸在过去的纠结中无法自拔,当客户对于我们颇有微词的情况下,我们会生气且失望,强按着心头的怒火,勉强回答问题;当然,心细如发的客户,经常会听出端倪,自然也不愿意和你再多说一句,这种情况下多半以不欢而散收场。
看了这本书以后,给了我很多的启示:真实的幸福源于自己的优势和美德,并在生活中充分发挥他们。有的人遇到连续的困难和打击后,退缩了,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失败后就认命了,不再尝试或努力;悲观的人常常认为挫折或失败的原因是永久的,普遍的;而且全是自己的错,在遇到连续的困难和打击后,退缩了,认为自己无能为力。相反,有些人却越挫越勇,好像不识时务,乐观的人具有坚韧性,把自己所面临的挫折看成是特定的,暂定性的,是别人行为的结果。
书中也告诉了我们,怎样才能永远幸福:社交广泛,有很多朋友;和相爱的人结婚;赚很多钱;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经常锻炼身体等多种方法。过去的不幸不能决定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最易愤怒的人得心脏病的几率是最不易愤怒者的五倍。
研究的结果显示:当人们把愤怒压抑下去时,他们的血压会下降,但他们把愤怒表达出来时,他们的血压会上升,因此作为客服人员的我们,更应该压制住自身的愤怒,经常对过往的美好时光心存感激和欣赏,对过去的不幸也不要夸大其词。念念不忘;感恩和宽恕能改变我们的记忆,感恩能增加美好记忆的强度,而宽恕则将痛苦记忆的保险丝拆掉,使它不能再引爆,这样我们才会更幸福。
乐观的人会将好事归因为自己的人格特质或能力,所以好事是永久的,而且乐观的人会因此认为自己各方面都很棒;悲观的人则认为好事是暂时的,而且认为这方面好不代表其他方面也好。同时,乐观者遇到挫折后会很快重新振作起来,而成功时,他会继续努力,最终获得全面的胜利;悲观者碰到挫折就会垮掉,很难东山再起,获得成功时也不能乘胜追击,最终成功的也不彻底。
书中有向我们介绍,拉近幸福的六种美德:智慧,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
也告知我们获得幸福有24个优势:实现智慧与知识美德的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和洞察力;实现勇气美德的勇敢,毅力和正直;实现仁爱美德的仁慈与爱;实现正义美德的公民精神,公平和领导力;实现节制美德的自我控制,谨慎和谦虚;实现精神卓越美德的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和热忱。
那如何在职场中寻找幸福:对工作不满意,无法感到幸福的原因可能是:
第一,你是个悲观的人,会把坏事情归因到永久和普遍的因素上。
第二,你的工作有责无权,工作上的选择权很少,而压力却非常大。
第三,你所处的行业背离了本身内在的好目标,而只顾赚钱获利,形成了你死我活的态势。显然,这些情况都是我自身可以调控的。
因此,调节好自己的心态,乐观,积极向上的我们才能找到更多的幸福感;那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控制好我们的情绪,忘掉过往的不快,幸福才会离我们更进一步,生活才会更美好。
一、为什么要幸福
幸福带来长寿。要得出这个结论很好做实验。例如,研究修女的寿命,修女是绝佳的观察对象,因为她们的作息规律,能剔除很多诸如睡眠、饮食不健康等变量。
真诚的微笑能用于检验长期幸福。毕业照中真诚微笑的人更有可能长期维持婚姻,对生活更加满意。
二、真实幸福的错误解读
误解一:真实的幸福就是让自己幸福的时光越多越好
按照这个假设,只需要比较自己每天幸福的时光和不幸的时光,相减之后数值越大自然就越幸福。
实际上,单纯的数值加减并不一定真实。因为事后的回忆不一定能够正确反映出做这件事的实际感受。举个例子,如果你经历了5分钟高强度电击后又经历3分钟低强度电击,那么你事后回忆这件事的痛苦程度会比你仅仅经历5分钟高强度电击要轻。
误解二:幸福来源于能让人立刻产生幸福感的事情
这个假设明显不靠谱,暂时的幸福感不是真实的幸福。比如毒品、巧克力、购物、手淫等,通过捷径获取的幸福带给人更多的是空虚。
三、什么是真实的幸福
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从作者的经历说起。在治疗病人的心理疾病的时候,传统的方式是针对某一种疾病采取一类治疗方案,而作者则采取了新的治疗方式:通过积极的动力来引导激发出病人的积极情绪,从而来治疗心理疾病。
治疗方面的经历给了作者对幸福的启发:即幸福来源于自身的美德与优势,尤其是你人格特质的优势部分。
你的人格特质包括了突出的和不突出的部分。比如对于有些人来说,能体现勇气的机会并不多,但是这些人却有可能在一天内体现出几十次的好奇心、乐于助人等人格特质,这些就是你的优势所在。
所谓的真实的幸福,就是要尽可能地发挥这些优势。
四、人格特质的分类
我们所讨论的人格特质,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本身具有价值的
后天可以培育的
根据这三个条件,作者总结出了六个基本的人格特质,每个人格特质可以进一步展开:
智慧与知识:好奇心、热爱学习、判断力、创造性、社会智慧、洞察力
勇气:勇敢、毅力、正直
仁爱:仁慈、爱、分享
正义:公民精神、公平、领导力
节制:自我控制、谨慎、谦虚
精神卓越:美感、感恩、希望、灵性、宽恕、幽默、热忱
在衡量自身优势的时候,要看看哪些优势是自己经常表现的。你需要做的并不是去花太多时间来改正自己的弱点,而是要关注自身的突出优势。
如果觉得找不到自身的人格特质,就从过去的经历、回忆中去挖掘,或者询问亲朋好友,总能找到。
六种基本的人格特质具有普适性,只要你善于挖掘,总能发现自己的人格优势所在,并不断地去发展它。
五、情绪是否是伪现象
佛教四法印中有一印:诸漏皆苦。意思是所有的情绪都是痛苦的,痛苦的根源就在于情绪。
情绪是否是一个伪现象?例如,车速指示器是伪现象,因为它只是充当指示作用,与车子是否加速无因果关系,真正引起加速的现象是踩油门。
如果情绪是伪现象的话,那么消极情绪就只是充当信号的作用。例如,恐惧只是充电信号作用,反映出你在逃跑的事实,本身并不是逃跑的动力
显然,对于消极情绪来说,这个观点是站不住脚的。悲伤和抑郁不但是失败的信号,同时也引起退缩、放弃和自杀的行为。焦虑和恐惧表示危险仍然存在,使你准备做出逃命、防御的行为趋向。愤怒不仅表示权利被侵犯,同时也引起了攻击入侵者的准备行为。
对于积极情绪来说,只要证明积极情绪能够切实影响人的行为即可,有两个实验能够证明这点:
实验者先被引入积极情绪(通过糖果、卡通、积极词汇引导),然后再去解决经典的大头钉、蜡烛、火柴问题,表现的更有创造力。
让实验者做这样的测试:当听到&电梯&时,回答是否属于交通工具。如果事先被引入积极情绪,他们的回答的反应时间更快 。
六、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都有其作用存在
1、抑郁的人比较能够判断自我的才能?(lauren alloy & lyn abramson)
让大学生控制控制绿灯,有时候他们有控制权,有时候灯则会自己亮。最后让他们评估控制程度,比较抑郁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控制权评估都很正确,而不抑郁的学生虽然在拥有控制权时评估准确,然而即使没有控制权,他们也仍然认为自己掌握着35%的控制。
2、有幸福感的人更能作出重要决策?(lisa aspinwall)
给爱喝咖啡的人看咖啡因与乳腺癌关系的文章,被试者按照乐观测试的分数来分类,或者实现被引导出积极情绪。一周之后,让他们回忆文章中关于癌症的危险率,有幸福感的人更能正确回忆出负面的信息。
对于上述实验的合理解释:有幸福感的人会根据过去的经验来判断事情,而抑郁的人这更容易持有怀疑态度。但是,当出现威胁时,有幸福感的人这会转换思考方式,采取比较怀疑的态度。也就是说,积极情绪可能让人拥有更多的思考角度。
七、总结:构建真实幸福的基本框架
幸福 = 范围 + 环境 + 可控因素(h = s + c + v)
人格:50%的人格特质是由遗传所决定
个人的幸福范围:存在一个先天的设定,决定我们对积极和消极事情的看法的范围,并且会回归到这个设定中
适应效应:时间越久越适应
2、生活环境:
民主社会:与幸福有密切的关系
结婚:有紧密的关系,但可能不是因果关系
避免消极事件和消极情绪:与幸福有有一点关系
社交:与幸福有着紧密关系,但可能不是因果关系
宗教信仰:与幸福有一点关系
钱:几乎没有关系
保持健康:主观的健康有关系,客观的健康几乎没有
尽可能的去接受教育:几乎没有关系
种族,气候温暖的地方:没有任何关系
3、可控因素
对未来的积极情绪:乐观、希望、信心和信任
对现在的积极情绪:欢乐、狂喜、平静、热情、愉悦、心流体验
对过去的积极情绪:满意、满足、成就感、骄傲、平静
很惭愧,断断续续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才把书友会的第一期推荐书目《真实的幸福》给看完。看完后,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了解什么是幸福。它与我以前的理解有很大的偏差,我一直都觉得幸福只是一种感觉,幸福就是知足常乐。但看完马丁&塞利格曼的书之后,发现幸福是有章可循的,幸福是可以评估的,幸福是可以养成的。我不得不佩服塞利格曼博士,他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幸福的大门,而我也正努力使自己和身边的人幸福!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赛式幸福法则:过去就让它过去,未来不全像你想象,抓住想要的幸福。
塞式幸福法则之一:过去的就让它过去
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不幸,所以我们能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应对不幸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已经发生过的事情,只能是积极面对未来。一切生机勃勃嫩绿的小草,有朝一日都会枯萎;一切鲜艳明丽沁人心脾的花朵,也往往盛开一季,就自然地凋谢了。小草的枯萎,鲜花的凋谢,都无法挽回重复,我们只能够默默地接受。我们都有过快乐与幸福,也有过悲伤与痛苦,这些每个人都可以切身感受到的。事实上,我们这样的感受,总有一天会成为过去,既然已经感受过,拥有过,你就必需要承认它的出现与存在,并且要接受它,容忍它,让它在你的生命里轻轻地滑过,你自然会收获到一种坦然,一种诚实,一种豁达,这样,你才会得到升华、美化。
塞式幸福法则之二:未来不全像你想象
当面临同一问题时,不同的人想象的未来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会把问题复杂化,将事情灾难化。有时候抓住一个想法不放的后果其实比它的真实性还要糟。所以换个思维思考问题吧。希望是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只有永远心怀希望,才会拼尽全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就像是一场篮球比赛一样,结果如何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未知的,因此每一个队伍都有获胜的希望。假如所有的队伍在比赛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是绝对不会赢的,即便奋斗下去也没有任何希望取胜,那么还会有多少人愿意为了这样的比赛而拼尽全力呢?
这也就相当于我们的人生,假设我们的明天、我们的未来早已经没有了任何希望,面对眼前的各种机会,或许没有人会愿意去把握和奋斗。因为没有希望,所以现在的我们选择绝望和挥霍当下的人生。但若是未来总是充满了希望,我们就会重新捡起丢掉的梦想。不管我们最后的奋斗结果如何,不管我们是输还是赢,因为我们为了这份希望尽了所有的努力,所以才不会后悔。
这一切,都源于我们对未来的期许。明天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心怀信念,然后努力去奋斗,就一定可以使我们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即便明天是个未知数,我们依旧要充满期待。
塞式幸福法则之三:抓住现在的幸福
正如书中所言:&人都不愿意糊里糊涂的过一生。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变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减少痛苦。&很少静下心来,想想一段日子以来的幸福。在《真实的幸福》感召下,我想我该好好扳指细数曾经收获的和现在拥有的幸福了。
就来看看我今天一天幸福的生活吧!周六的早上美美的醒来,这半个月来的疲惫一扫而光,慵懒的躺着床上与闺蜜聊了半个小时的电话粥。老公最近很辛苦,昨晚应酬到很晚,我睡下了才到家,早上我在睡梦中时他又早早出门上班了。然后在妈妈温暖的目光中,狼吞虎咽的吃过早餐,现在打开电脑,带着下午要跟书友会伙伴们聚会的喜悦心情,完成这篇迟来的读书心得&&上面的一天生活也可以被我这样描述:本想多睡一会儿,却被闺蜜的电话声叫醒了,老公昨晚又喝到烂醉半夜三更回到家,把一个房间弄的臭气冲天,妈妈的饭也没有什么味道,还坐在旁边絮絮叨叨,她不理解我的心,总是乱扯话题&&
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心情。当幸福来敲门的时候,不妨将幸福先生热情的迎进门,聊聊最近的快乐。也许某一天你会发现,周围都是幸福的时光。仔细想想,我是幸福的,每天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不必担心什么。哪怕是结了婚,依然腻在父母身边,除了多了一个疼爱我的丈夫之外,我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变化。工作上,到九中上班后,跟学校同事们的相处十分愉快,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也得到了领导大力支持,初一年段的心理健康课的教学也更加的得心应手。周末也时常跟三五好友逛街、喝茶、聚会、聊天,虽然生活中也会有一些不如意,但总体来说,这样的生活让我很知足。
真正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记得有这样的一个小故事,故事的意思大致是:小狗问妈妈&幸福是什么?&,妈妈说&幸福是你的尾巴尖。&于是小狗每天都试图咬到自己的尾巴尖,可无论它怎么努力,就是不能成功。小狗不高兴地又去问妈妈 &妈妈,为什么我追不到幸福?&妈妈说&你没有必要刻意去追逐幸福,只要你抬头往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细细想来幸福不就是这样吗?当你越是在追逐,思量自己是否幸福时,你总会给幸福设立个评分标准,而你会发现自己离幸福越来越远,因为你总能看到自己似乎还没有达到满分,你的所有关注点都在那些漏掉的分,漏掉的分就被我们自己无限的放大了。幸福是不能衡量的,也是不必比较的。用一句网络流行语来说,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你说狗会羡慕猫吃鱼吗?小动物们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呢?与其羡慕别人的日子过得有多好,不如把自己的日子过的红火!其实幸福离我们每个人都很近,你一边往前走着,他就一路跟随着,就像是小狗的尾巴尖,不用拽着走!
著名的诗人海子说,&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只是短短的几句话,但就让我深深爱上了这首诗,只是有个疑惑,海子为什么要从明天开始幸福呢?想来,他对&昨天&和&今天&是不满意,感觉是不幸福的。这或许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写下这首诗两个多月之后,25岁的海子就卧轨自杀了?虽然有人说&诗人海子的死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神话之一&,可这诗化的语言肯定弥补不了海子亲友在现实生活中的伤痛。他的亲友,一定更希望他好好地活着,幸福地生活。这样揣度海子,没有丝毫对他的不敬,也丝毫不影响我对他诗歌的喜爱,只是因为我是一个俗人,有着世俗的惋惜。明知海子的精神生命已永远存在于他的诗歌之中,还是惋惜他不能&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惋惜他没有在尘世中好好地活着,写出更多让人喜欢的诗篇。
我想,只要让过去的悲伤随风而去,对现在的幸福好好珍惜,对将来的问题坦然面对,我们就拥有了真实的幸福。
真实的幸福内容简介:
过去的50年,心理学只关心一件事&&心理疾病,而且做得不错,因为现在我们可以测量抑郁症、精神分裂症、酗酒等过去认为是很模糊的概念,并能做出相当精准的描绘。目前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问题是怎么发展出来的,包括它们的遗传因子、生物化学性以及心理成因,最重要的是我们知道该怎么去治疗这些疾病。根据我最近的统计,在几十种心理疾病中,已经有14种可以用药物及心理治疗方法来进行有效医治(两种可以完全治愈)。
但是这种进步的代价很高:为了要摆脱问题状态,我们会变得更痛苦,甚至还不如以前。人不只是要改正错误或缺点,还希望找出自己的优势和生活的意义。人都不愿意糊里糊涂过一生。你可能会像我一样,午夜梦回,躺在床上想自己的生活是如何越变越幸福,而不是一天天减少痛苦。假如你真像我一样,你可能会对心理学有点失望。但是现在,它终于走到了解积极情绪,建构优势和美德(strength and virtue),为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美好人生&提供指引的时候了。
《真实的幸福读后感范文精选》由“Rotax”分享发布,如因用户分享而无意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幸福的种子 读后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