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国民党抗战老兵太惨了欲迁都兰州,如果实现,抗战会有何变化

朱元璋白手起家的成功秘诀之二
朱元璋白手起家的成功秘诀之二
第二篇 职场潜伏1.阵营选择
朱元璋云游回来,由于在社会大学里面吃了很多亏,因而深深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所以回到皇觉寺里面,开始立志勤学,在有文化的寺僧指导下苦读了四年。然而他不像天龙八部里面的扫地高僧一样那么幸运,一直有机会躲在藏经阁里面潜心修行,农民起义的烽火已经离他越来越近,他也一直密切关注外面的时事新闻,焦虑地谋划着自己未来的路该如何走。现在看来只好去当兵。当兵固然是风很高的职业,但是身处乱世,手中拿着刀总比没有拿到要安全一些。然而关键在于当什么兵?是当元兵?还是红巾军?最为重要的就是选择阵营,要跟对人押对宝
然而有意思的是历史书上描绘他是通过抽签(丢硬币)的方式决定的!大家想一想,这可能吗?你们会通过丢硬币来报考高考志愿或者找工作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他只能选择跟他气场相合的红巾军,不可能有其他选择。他这里故意说自己是抽签决定的,是故意误导以后有想效仿他走这条路的人。2.命悬一线
然而在他积极投身革命的时候,始料未及的是刚出门就栽了个大跟头。一到濠州城下,就被守门的士兵拦住,并且被误认为是元军的奸细要被拉出去杀头。虽然选择了当兵就是选择了风险,这朱元璋早有心理准备。但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当成兵就可能成了刀下鬼。在这命悬一线的时刻,他没有惊慌失措,而是积极采取谋略来拯救自己:
首先,大声喊叫引起群众围观。这个方法是有成功案例的,当年韩信就是因为要被执行死刑前大声喊叫才引起了夏侯婴的注意,因而获救才有了后面的故事。可能他并不知道这个案例,但是符合了这个规律。
其次,他迅速整理了脑海中的信息以形成思路,逻辑严密的有力证明自己确实是来投军的而不是元军的奸细。
果然他的努力没有白费,正在城外巡视的义军元帅郭子兴听到了他的叫喊,过来询问情况,而他的回答不但使自己转危为安,还否极泰来有了意外的收获——让领导对他有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他能够获得赏识呢?正如前一集所说,社会大学里面朱元璋学会了如果跟各类型江湖人士打交道,他知道郭子兴会问什么,他也知道该怎样回答才能能取信于对方。这就好比智取威虎山里面杨子荣取信于座山雕一样,人家问“天王盖地虎”,你会回答“宝塔镇河妖”就OK了。
3.三好学生
朱元璋这就入了伍,见过了队长,被安排了岗位,从最基层干起,前途并不清晰。那他该怎样才能脱颖而出呢?办法他已经想到了——就是当一个名符其实的“三好学生”。表现好
天天跟兄弟们出操学习武功,才十几天时间就是队里顶尖的高手。几次出城侦查敌情,都能临机应变,沉着果断,总是立了功,不损伤一兵一卒,连队长也喜欢遇事与他商量。两个月之后,郭子兴带着亲兵出来巡查,经过朱元璋的营房,记起那天的事情就询问队长这人的情况,队长满口称赞,夸是百里挑一的人才,子兴大喜,就吩咐给朱元璋升职作亲兵九夫长,并调回帅府当差。
朱元璋做事小心谨慎,有敢作敢为。得到了命令执行很快,办理的好。打仗时候身先士卒,得到战利品,不管是金、银,是衣服,还是牲口粮食,全部上交给元帅。而得到了赏赐,又推说功劳是大家的,公平地分给共同出去的战友。就这样他把上下左右的人缘关系都处理好了。学习好
当他参加起义军的时候,知识才能已经大大超过了一般起义农民战士,平时说话不多,却句句有斤两。这样队伍上一有文墨的事情,什么元帅的命令啊,刘福通的文告啊,甚至是战友们的家信,大家都需要找他来解说。他垄断了队伍上文化方面的事务。
通过他这“三好学生”的角色扮演,他逐渐与其他战友拉开了差距,在领导郭子兴心里的地位扶摇直上。
4.傍上大款
傍上大款是现在某些拜金人士所一直追求的,然而成功者寥寥无几。然而朱元璋却独辟蹊径,让大款来傍上他。郭子兴知道他碰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渐渐地,他有些事,开始找朱元璋商量,让这个年轻人帮他拿拿主意。朱元璋的意见常常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然而经过朱元璋的分析解说之后,郭子兴又觉得确实很有道理。
此时的濠州城中,五位元帅名位相当,不分上下,各不相让。这还不要紧,要紧的是郭子兴排位本来在最后,却心高气傲和其他四人关系搞得很僵,自己感到越来越孤立。他急需要想朱元璋这样的高级人才竭心尽力地辅佐他。但是人才好招,不好留,别人凭什么死心塌地的辅佐你,万一有更好的机会不跳槽呢?这时候贤内助的作用就体现了,他的老婆张夫人也听说朱元璋才能出众,郭子兴的脾气不好和四个元帅都合不来,需要一个细心能干的人在身边帮着一些,就撺掇将义女马姑娘许配给朱元璋,并择日替两人完婚。就这样朱元璋实现了反客为主,完成了第一次华丽的转身。不但在事业上找到了一个强有力的靠山,而且在家庭上获得了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贤内助。
为什么他能够实现把领导变成亲戚呢?根本的原因还是自身价值的充分展示。打铁还需自身硬嘛!根据我的分析,其最为重要的因素,还是朱元璋的文化水平远远超过一般农民,这样才能够走得进地主出身的郭子兴心中,能够良好的沟通,并获得尊重。铁血聚合阅读 &
《1942》介绍
关于 《1942》 的介绍,暂时空缺。
《1942》新闻
核心提示:“当时胡服牵着一头大骡子,没想到探照灯一照,山里的骡子受惊,把胡服甩到沟里了。”恰恰这时一辆日军的装甲车巡逻经过,千钧一发之际,王志胜赶忙上前交涉,日军一看是伪军的装扮,就没有继续盘问下去。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刘一颖 王明奕,原题:《王志胜:铁道线上斩虎...
弗拉基米尔o卡尔波夫,俄罗斯著名作家、院士,是多项国家奖和国际奖的获得者,曾任苏联作家协会第一书记,著有许多作品,包括在我国和国外颇受欢迎的作品《统帅》、《朱可夫元帅》。
据俄罗斯《新闻时报...
1942年12月,英国皇家空军(RAF)一支三百架的侦察机队伍,报称拍摄到了一种生物,巨大得不可思议,有人甚至将这张照片当作巨人(曾经)存在的最有力证据。然而,照片背后的真相,与乡民传来传去的流言可大不相同。
回顾历史,世界上无数的古文明都对巨人的存在深信不疑。
...
1942年的今天 黄埔四期学员、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 、抗日名将赵尚志将军壮烈牺牲时年34岁。
珍珠港事件后,美军派出16架B-25B米切尔中型轰炸机,从“大黄蜂”号航母上起飞,于日对日本本土群岛进行空袭,任务是由吉米·杜立特中校一手策划,所以又称“杜立特空袭”。这次空袭大大提振的美国军民的士气,但中国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图为“大黄蜂...
也不知道真假!?请各位战友指教
地点:云南.大理家里
手机:OPPOX9007
像素:1100万
河南大饥荒一般指的是1942年7月开始到1943年春发生在河南的旱灾。平息大旱之后,又遇蝗灾,且由于河南地处前线,又有下级瞒报、政策失误、交通堵塞等原因,最终导致饥荒遍及全省110个县。根据现有的材料显示,全省111个县中有96个县受灾,其中灾情严重的有39个县,受灾总...
《铁血苏德》之1942年春夏日 来源:《世界军事》 作者:徐焰 浏览次数:84
题目:《铁血苏德》之1942年春夏
作者:徐焰
书报刊名:《世界军事》2016年八月下,第70~75页
  1942年春天到来后,苏联一些将领形容德军“像一条冬眠的毒...
1942年夏爆发的江山仙霞岭之战,中国军队击毙击伤千余敌人,成功阻止了日军南犯福建——
  “就是在这里,日军的龟田大佐被一炮击中头部,当场炸死,日军阵地群魔无首,纷纷溃逃。”在衢州江山仙霞关落马桥前,谢文基老人回忆起73年前的情景,还是记忆犹新。
  谢文基是江山...
河南洛阳火车站·1942年[Harrison Forman]
日军机枪手在被占领的中国某地。[Google]
载振夫人[Google]
费雯·丽[tumblr]费雯·丽(Vivien Leigh),日出生于英属...
泰安城门前一位小商贩
泰安街头的修伞者
泰安街头店铺前的父子俩
泰安河边上卖布的小商贩
泰安河边上卖布的小商贩
泰安街头上肩挑货担的商贩
卖豆浆的小商贩
泰安街上贩卖炊事用...
二战时期美军的军车大放异彩,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都无与伦比,其中不乏有很多的代表车型。威利斯吉普车以及各种卡车等车型,由于其标志的前部鬼脸让人们记忆深刻。有一种车通过声音向人们传达着自由、平等、民主、博爱的美国精神--那就是哈雷戴维森WLA摩托车。 甚至连独来独往的美国队...
1942年春天,蒋经国、蒋纬国兄弟赴西北考察,一年后,蒋经国写下了长文《伟大的西北》。这是蒋经国第一次考察西北,有人认为蒋经国西北向就是单纯的巡游名胜古迹,另有一说是蒋经国此行是为出任新疆省主席而考察民风社情。
蒋介石与蒋经国(左一)蒋纬国(右一)
更多的资料表情...
巷战,不仅有潜伏在暗处的枪口,脚下也有“不期而遇”的炸弹。图为1942年,在步兵的掩护下,苏联工兵在关键的入口处安装炸弹。
苏军士兵占据了某入口处的房子。
苏联红军战士从一个废弃房子的后院射击敌人。
与德军熟悉的闪电战不同,巷战...
如果抗战打到1942年中国军队要大反攻需要中型坦克,而美苏英三国都愿意提供,咱们应该选哪款,我个人支持T-34-76,大家的意见呢。 T-34-76
看了冯小刚导演的《1942》,再给所谓的蒋粉们广而告之一下,你们的蒋介石是如何造成血泪的河南大饥荒的。如果你们觉得以下不是事实,请拿出有力的证据来。
以下摘自360百科:
河南大饥荒发生在1942年夏到1943年春,河南发生大旱灾,夏秋两季大部绝收。大旱之后...
大玩网消息,日军第16师团是旧日本帝国陆军的一个甲种师团,代号“恒”。1905年在京都编成,其司令部设于京都,官兵主要来自京都、三重县和奈良县,故又称为“京都师团”。1937年,第16师团在从无锡向常州追击过程中,该师团第十九旅团步兵第九联队第三大队副官野田毅少尉和大队...
1941年年底,日军发动了珍珠港事件,袭击了美国重要的海军基地。在此之后的半年时间里,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丧失了主动进攻的能力。也正是在这关键的半年时间里,日军横扫东南亚。菲律宾、马来亚、苏门答腊、新加坡等地先后沦陷。而英美两大强国毫无招架之力,最终日军甚至开始威胁印度和...
1942年,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1941年年底至1942年年初,中国军队在长沙重创日军,创造了长沙大捷。就在这一年,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先后上演。盟军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看来取得胜利并非遥不可及。但是其中阿拉曼战役有一些名不副实,...
热点图文信息国民党1942年曾考虑“迁都”兰州|国民党|蒋经国--相关文章
“” 的更多相关文章
蒋介石次子蒋纬国的身世之谜:生父是戴季陶?王丰(民国人物传记作家)说:&宋庆龄她问这个蒋介石,问她的这个妹夫——蒋介石。王丰(民国人物传记作家)说:&他(蒋介石)觉得把蒋纬国送到希特勒的德国,让他(蒋纬国)从德国那边呢,学到一整套的军事教育。那么蒋介石在孔祥熙的信上有个批语,蒋介石说如果今后再有人利用汪精卫来劝我跟日本人谈判。其中提到一点就是说,就是说,蒋介石的第二个儿子蒋纬国少尉其实不是蒋介石亲生的。
蒋介石20岁进入保定陆军学校。蒋介石进入日本振武军校的照片。1925年,黄埔军校的阅兵大典上,宋美龄站在蒋介石身边,陪同观礼。少年蒋经国与意气风发的父亲蒋介石。蒋经国从苏联回来后与父亲蒋介石的合影。1975年蒋介石过世,蓄须戴孝的蒋经国时任&行政院长&,3年后出任&总统&蒋介石和蒋纬国。蒋纬国陪同蒋介石视察军队。蒋经国、蒋纬国晚年合影。
蒋纬国刺“精忠报国”蒋纬国刺&精忠报国&(1/9)蒋纬国的背后,刺上精忠报国4个字。还有一张蒋纬国效法北宋抗金名将岳飞,背后刺青&精忠报国&4个字,十分难得。蒋经国留学俄国,投身党政,蒋纬国留学德国,军旅出身,两人一文一武,早年都在蒋介石身旁效力;蒋纬国留学德国慕尼黑军校,早年专注于装甲兵的发展,后来随政府迁移到台湾,他在背后刺青&精忠报国&,表示对父亲蒋介石的忠心。
遥远的和谐——蒋经国和蒋纬国特别的兄弟情。
熊向晖之女熊蕾:听父亲讲那过去的故事。上车时,蒋纬国主动到车的右边替父亲开车门;与蒋纬国谈话时,父亲站起来,他也站起来,转到哪儿他跟到哪儿,脸始终对着父亲,非常规矩。但是这些国民党老人对父亲是共产党地下工作者的事情是怎么看的呢?有一次比父亲大一轮的张佛千老伯从台湾来我家,我向这位随和的长者提出了让我纳闷很久的疑问:“您听说我父亲是共产党以后,对他是什么感觉?”父亲15分钟写好了讲稿,胡先生很满意。
蒋介石次子蒋纬国辞世之后,他生前对哥哥蒋经国身世的质疑随即引爆,引起轩然大波。不过,已开放的蒋介石日记记载,蒋夫人宋美龄婚后曾经怀孕却小产,等于间接证实蒋纬国养母姚治诚所言&蒋介石已无生育能力&的说法是不确的。潘邦正也指出,蒋经国年轻时到苏联留学被留置十二年,这段期间在日记可看出蒋介石非常喜欢纬国,但以后蒋夫人要求蒋介石解释蒋纬国的身世时,蒋却基于对戴的义气而不答,蒋夫人愤而滞港不归。
不过在1960年以后,台湾岛上陆陆续续的开始流传起关于“装甲兵要早饭”的谣言,其实很多人心目中都清楚,这些谣言都是当时掌握着特务机构以及舆论报纸的蒋经国一方传出来的,本来谣言也没有什么真凭实据的,但是一些蒋经国的拥护者经常在蒋介石耳边说蒋纬国和装甲兵的危害,于是疑心的蒋介石为了稳固人心,便将蒋纬国调离了装甲兵部队。虽然说这起“湖口兵变”没有成功,且主谋也不是蒋纬国,但是蒋纬国依然受到了严重的波及。
宋美龄蒋经国蒋纬国周至柔 逃往台湾的国民党人物【组图】原标题:逃往台湾后的国民党人物。1948年底,国民政府在国共内战一路失守,蒋介石为了争取美国对他再次的支持,再度派遣宋美龄前往美国以求得美援,然而被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冷冻处理,在美国无可为力。宋美龄与蒋介石离别13个月后抵达台湾机场,蒋介石到机场迎接。
抗战后国民党有多贪腐:蒋纬国都在上海霸占一套别墅|抗战|蒋介石抗战后国民党有多贪腐:蒋纬国都在上海霸占一套别墅。蒋介石的儿子蒋纬国,也趁那个机会搞到一座别墅,蒋经国把情况向蒋介石报告,蒋介石在日记里面写了一行字,此子孩败坏家风,让蒋经国通知蒋纬国,马上把别墅交回去。到日月潭去兜风,这件事蒋介石知道了,在日记里就写,说蒋孝文借公家的车到日月潭去兜风,这个是“招摇过市”,马上让蒋孝文把汽车交回去。
兄弟相争!揭秘蒋经国是用什么手段剥离蒋纬国的军权的。上面是蒋介石蒋经国蒋纬国的合影,大家可以看出蒋纬国和蒋介石更像,更帅。而蒋纬国就一支掌握着国民党的装甲兵,国民党的装甲兵团已经成了蒋纬国的个人势力范围,蒋经国无法染指一步。有这么一支军队在手上,哪怕是蒋经国坐上了那个位置,蒋纬国不服气的话,完全有可能兵谏,让蒋经国下台,加上蒋介石对蒋纬国的宠爱,蒋经国必须有所行动才是。
百张照片:国民党残军撤离缅甸全过程。1953年,联合国作出决议,要求缅甸国民党残军解除武装撤回台湾。在联合国监督下(美国为首),从1953年11月至1954年3月,李弥率6000人撤台。本组照片真实记录了当年国军士兵收拾营地与行囊、登机撤离缅甸、返回台湾受到蒋经国、蒋纬国等人接见的全过程。
文/栗强 前段时间小编写了一篇《 蒋经国和蒋纬国的恩怨启示录:亲儿子和干儿子的“宫斗”大戏 》的文章,里面讲到了蒋经国一定要干掉蒋纬国的原因是因为后者长期经营着国民党的装甲兵部队,为了消除这个隐患,蒋经国不惜大造装甲兵要“谋反”的舆论。日,台湾国民党装甲兵副司令赵志华正在湖口基地主持装甲兵团第一师的战备检查。从此,蒋纬国就彻底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也彻底失去了对装甲兵团的控制了。
该书以史家严谨的态度和生动耐读的笔法记述了蒋家第二代——蒋经国和蒋纬国的人生经历,其中有兄弟俩同父母关系的描写,有对兄弟俩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追踪,有对兄弟之间微妙关系的揭示,也有对兄弟俩政治生涯的回顾,透视人生浮沉,聚焦沧桑岁月。
《蒋经国和蒋纬国》章节目录 作品相关第一部分.
日前,陈水扁当局蛮横关闭蒋介石、蒋经国父子陵寝,要求蒋家亲属将蒋氏父子迁葬台湾的&五指山国军公墓&。蒋经国三子蒋孝勇之妻蒋方智怡对此表示,遵循蒋经国的遗愿,希望将&两蒋&遗体移回故乡浙江奉化安葬。二00五年四月七日,中国国民党中常委、蒋家第三代蒋孝严夫妇到奉化溪口为蒋家祖坟上香。蒋孝严在自传《蒋家门外的孩子》一书中写道,蒋经国三子蒋孝勇曾向他提及,蒋经国跟自己商量,说希望过世后火化,并将骨灰撒散各地。
有一对母子,叫宋美龄与蒋经国。离家12年,蒋经国在给蒋介石的信中一直用着“父母亲大人膝下”,但得见真人,蒋介石让蒋经国叫宋美龄一声“妈”,蒋经国拒绝了。蒋经国从不许任何人称自己的妻子蒋方良为“蒋夫人”,他要所有人知道,中华民国的“蒋夫人”只有宋美龄一个。据说蒋介石还没下飞机,宋美龄就领着孔令侃抢先蒋经国一步向蒋介石告状。或许是“打虎”事件令蒋经国颜面扫地,1948年后,宋美龄开始主动向蒋经国示好。
蒋介石子孙回乡路:毛泽东曾下令保护蒋宅_新闻中心_新浪网蒋介石子孙回乡路:毛泽东曾下令保护蒋宅.cn 日11:39 环球人物 蒋经国三代同堂。16年来,蒋介石的儿媳丘如雪(蒋纬国的妻子),孙子蒋孝勇(蒋经国和蒋方良的儿子)、蒋孝刚(蒋纬国和丘如雪的儿子)、蒋孝严(蒋经国和章亚若的儿子),曾孙蒋友柏、蒋友常、蒋友青、蒋友梅等,纷纷回到溪口,祭祖扫墓。蒋介石三次下野后,都回到溪口。
但此后,直到重庆解放期间,蒋介石又曾多次来到陪都重庆。正如美国作家布莱恩?克罗泽对这一时期蒋介石的评价:“在此期间,共产国际世界性的宣传机构高度评价了蒋介石,称他为一个伟大的民族领袖和国际政治家。”(见《蒋介石传》)毛泽东在1938年9月写给蒋介石的一封亲笔信中曾称:“先生领导全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革命战争,凡在国人,无不崇仰。”这是毛泽东对蒋介石从未有过的最高褒扬,体现了毛泽东不计前嫌、宽广的革命胸怀。
日,蒋经国出任行政院长,图为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前往马祖巡视,与同行的“政务委员”李登辉(左一)、周书楷(左二)、海军总司令宋长志(右二)、及作者张祖诒(右一)合影。1972年,蒋经国升任行政院长后,掌握了最高行政大权,又由于蒋介石卧病在床,蒋经国成为实质上的最高领袖。蒋介石逝世后,蒋经国接掌国民党主席,接掌党政军大权,宋美龄的地位略显尴尬,于是在1976年,宋离开台湾,定居美国。
难得一见的蒋家第二代人家庭合影 难得一见的蒋家第二代人家庭合影 这是一张拍摄于1950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后的蒋家第二代人合影。
蒋介石日记:开篇屡见“雪耻”二字蒋介石很励志。蒋介石本人有过关于土改的种种设想,譬如说,办集体农庄,办合作社,要说蒋介石在中国没有解决农村土地的愿望,这不符合事实,蒋介石要做孙中山那种和平双赢的土改路线。蒋介石早年好色,他也知道自己的坏毛病,就自我斗争,比如说蒋介石逛大街时对面走来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很漂亮,蒋介石心动了,当天晚上蒋介石在日记里会写这么一段话:&见艳心动,记大过一次&。
蒋家在台湾的潮起潮落,其实也印证了国民党在迁台后的命运与变迁,脱下了政治强人的外衣后,终究要步下神坛,让人感叹。只是蒋家后代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蒋友柏特殊的魅力,似乎让人不由得不信,在这个后强人社会的时代,还是有些“最后的贵族”,孤傲地站在历史的余晖中,却又能积极迎向朝阳的活力。
蒋家王朝的权利交接术图蒋介石是一个封建主义思想极浓的人,又是一个猜疑心极强的人。1972年,在第五届&国大&召开前,蒋介石接到严家淦请求辞去&行政院长&的辞呈,当时,有人称这是老戏法重演,蒋介石提名由蒋经国担任行政院长,他在给&立法院&的咨文中说,蒋经国历任军政要职,于政治、军事、财经各项设施,多有建树,其于&行政副院长&任内,襄助&院长&处理院务,贡献良多,以之任为&行政院院长&,必能胜任愉快。
蒋介石生命中的4个女人。后来蒋介石决意迎娶宋美龄,姚冶诚离开了蒋家,带着蒋纬国迁居苏州,生活费用则由蒋介石承担。宋美龄体察蒋介石的心意,日,她致电蒋介石,汇报了几个月来驳斥英国的努力:&日前丘吉尔向全世界广播演说(指3月21日丘吉尔以&先欧后亚&为主旨的广播演说),建议战后由英、美、俄总揽一切,完全将中国摒弃门外。宋美龄建议蒋介石离国出洋,固然是对蒋介石的关切,希望他能休养身体,开阔眼界。
蒋介石资料图集(全)西安事变时宋美龄写给蒋介石的信。1947年10月,蒋介石命蒋经国回乡筹修蒋氏族谱,蒋介石亲为校订族谱总目录及赠言志,并亲自书写族谱牒文。做了七年蒋介石夫人的陈洁如(洁如两个字是蒋介石取的)由于孙中山娶宋庆龄,蒋介石娶宋庆龄的妹妹美龄,这种对仗关系,使蒋介石无形中仿佛是孙中山的传人。蒋介石、宋美龄、蒋经国,这是三个性格迥异的人,蒋介石只有两个人宋美龄、蒋经国,他不管何时都是完全信任的。
张治中1950年南海密会蒋经国【张治中之子张一纯】 我随父亲1950年南海密会蒋经国。1957年3月出席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三届二中全会时,时任民革和平解放台湾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张治中再次在讲话中强调和平解放台湾方针的正确性,并指出这一方针顺应民心,已在海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特别是台湾内部和华侨反响热烈。周恩来将这一切都归于四五年来与台湾交流沟通协商的结果,也是对张治中对台工作的高度肯定。
老蒋的痛事——蒋纬国究竟是谁的儿子?蒋纬国,大家都知道他是近现代史上声名显赫的蒋氏王朝家族的一员,他作为蒋介石的次子,蒋经国的弟弟,虽然在政治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不及父兄深远,在历史上本人的功过得失与父兄相比存在的争议也少得多,但蒋纬国显赫的家世背后,他的身世之谜却历来扑朔迷离莫衷一是。大约在1950年前后,有人发现蒋介石与蒋经国的血型是O型,而蒋纬国则为不同血型。蒋纬国究竟是谁的儿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民党迁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