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否一定要有想象力 读哪些书,有利于掌阅文学创作大赛

上次您阅读到:
您还没有作品加入书架
当前位置: >
小说写作素材 全文阅读
作者: && 状态:连载中
第一章 创造角色必须考虑的问题
  创造角色必须考虑的20个问题  最近许多热爱奇幻的网友都开始尝试自己创作奇幻同人作品,希望这篇短文在刻画角色上能有所助益。  1.角色的父母是谁?角色是否由他们抚养成人?如果不是的话是因为什么原因?如果不是的话又是由谁抚养的?  2.角色有从小时候就是死党的好友吗?有兄弟姐妹吗?他们现在在哪里?角色和他们还有联系吗?还是已经分开了?  3.角色的童年是什么样的?平静宁和还是动荡不安深受创伤?  4.角色有什么钦佩的偶像吗?如果有,是什么样的?  5.在这个故事开始之前,角色是干什么的?是谁训练了角色学会现在在做的工作?  6.角色的道德观和宗教信仰是什么样的?为了维护他的信仰,他会做出多大的努力?是谁或什么事情教会了角色接受这种道德观念和信仰?  7.角色有什么不同寻常的爱好或者体格特征吗?旁人一般对此有何反应?  8.别的角色对你的角色的态度如何?从你的角色的观点来看,他们为何会有这种反应?  9.角色能杀人吗?他/她为什么会做出杀戮的行为?他/她有什么敌人吗?角色能杀他们吗?  10.现在角色的人际关系如何?他/她有什么亲密的朋友吗?或是仇敌吗?如果有的话是谁?原因是什么?  11.角色在精神心理上有麻烦吗?有什么恐惧症的对象吗?如果有的话是什么?是因为什么原因?  12.角色平素是怎么对待别人的?他/她容易相信别人吗?还是特别不容易相信别人?  13.角色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他/她有什么伤疤或是纹身吗?如果有的话是因为什么原因?  14.角色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如果这种规律的生活因为不同的原因被打断了他会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下面和你的DM一起坐下来考虑下面两个问题:  15.角色曾经历过这个世界上的什么重大事件吗?他/她的经历对角色有何影响?  16.角色有任何声名狼藉或是名声显赫的祖先吗?他/她做了什么?当人们知道了角色有这样的祖先后他们会有何反应?角色的行为是为了提升这种声誉,降低声誉,还是忽视之?  最后再考虑一下下面四个问题:  17.角色的理想或者说人生目标是什么?  18.他/她是怎样追寻目标的?故事中描述的冒险经历对完成这种梦想有何作用?  19.角色有过建立家庭的想法吗?如果有的话,他/她心目中理想的伴侣是哪种类型的?  20.角色考虑过他/她死亡的可能性吗?他/她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  注:上面这二十个问题,基本上覆盖了角色的各个方面,为创造角色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之所以需要这么一个框架,目的还是为了使你的角色更加生动可信。大家不妨以一些名人为例试着解答一下这些问题,并把问题的答案和那些名人的性格经历联系起来看看有什么样的前因后果。其实,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几乎完成了一部小说的大纲了,剩下的就是用合适的语句写出来了。
第一章 何谓“心理描写”
  指对处在一定环境中的人物内心活动的描写。它是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心理描写在文学创作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如都德的《最后一课》,通过最后一堂课对小弗朗士严肃而深刻的教育,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动。开始觉醒并逐渐成熟起来。其中写了他的一段天真的内心独白:“从此,我再也学不到法文了!只能到此为止了……我这时是多么后悔啊,后悔过去浪费了光阴,后悔自己逃了学去掏鸟窝,到沙亚河上去滑冰!我那几本书,文法书,圣徙传,刚才我还觉得背在书包里那么讨厌,显得那么沉,现在就像老朋友一样,叫我舍不得离开。对哈迈尔先生也是这样,一想到他就要离开这儿,从此再也见不到他了,我就忘记了他以前给我的处罚,忘记了他如何用戒尺打我。”这段心理描写,深刻表现了法国孩子们对侵略者强烈的憎恨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突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其次,它有助于刻划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境遇。比如在《红楼梦》三十二回中,当黛玉听到宝玉背地里跟史湘云、袭人说她从来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账话”以后,作者黛玉的内心活动作了极为精彩的描绘:“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这段心理描写,将人物内心深处细微曲折复杂的感情表现了出来,极大胆地丰富了人物性格,同时,也深刻揭示了黛玉孤苦无依的身份以及父母早逝、婚姻无人作主的可怜境遇。再次,它有助于展示情节的发展变化。列夫?托尔斯泰是位擅长心理描写的巨匠,他在《复活》中写玛丝洛娃在监狱里以犯人身份会见前来探视她的贵族地主聂赫留道夫,“玛丝洛娃怎么也没想到会看见他,特别是在此时此地。因此最初一刹那,他的出现使她震惊,使她回想起她从不回想的往事。”往下,就进入往事的回忆。起初,她心头掠过一丝美好的回忆,因为站在她面前的这个人曾经爱过她并且为她所爱;接着,她想起他的残忍作为,想起他留给她的痛苦和屈辱。这些至今仍象磐石一样压迫着她,使她无法摆脱,她痛恨这个毁了她幸福的人,于是记忆中那种爱情的幻境顿时化为泡影。但她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又想利用他一下。这段心理描写既预示着聂赫留道夫后来应允为她请律师的情节,也预示着他希望用对玛丝洛娃的描写还有助于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  心理描写的技法,最常见的有五种:  一、采用内心独白的形式。内心独白是人物心灵中自我对话的过程,它能使人物酣畅淋漓地倾吐肺腑之言。果戈理在他的《狂人日记》中,写了一段狂人滔滔不绝的独白:“不,我再也没有力量忍受下去了。天哪!他们是怎样对待我的啊!他们往我头上浇冷水!他们不管我,不看我,也不听我说话。我做了什么得罪他们的事情?他们干吗要折磨我呀?他们要从我这个可怜虫那里取得些什么呢?我能给他们什么呢?我什么也没有啊。我已经精疲力竭了,我再也忍受不了他们的这些折磨,我的头在发烧,一切东西都在我眼前打转。救救我吧……”作者借狂人的内心独白对当时不平等的俄国社会发出愤怒的控诉。  二、通过梦境幻觉来反映人物的心理。梦,是现实生活的曲折反映,是形象化了的心理活动。它不仅可以的反映人们的生活经历,也可以反映人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测。《三国演义》第一百十六回描写魏军将领钟会统率军队进攻汉中,正当胜利在望时,却梦见诸葛武侯进言告诫:“其人步入帐中,会起身迎之曰:‘公何人也?’其人曰:‘今早重承见顾,吾有片言相告:虽汉祚已衰,天命难违,然两川生灵,横罹兵革,诚可怜悯。汝入境之后,万勿妄杀生灵。’言讫,拂袖而去,会欲挽留之,忽然惊醒,乃是一梦。”这一梦境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它既反映钟会不忍残杀百姓的心理,也为后面表现钟会所以能胜而不骄及魏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等情节埋下伏笔,同时也反映了诸葛亮在钟会心中的地位,是钟会白天瞻谒武侯心理活动的继续和延伸。  三、利用环境景物衬托人物心理。在茅盾的《春蚕》中,作者描写老通宝抬起他那焦黄的皱脸,苦恼地望着他面前的那条“官河”、河里“来往的船也不多”、“倒影在水里的泥岸和岸边成排的桑树,都晃乱成灰暗的一片”、塘路边的茧厂“依旧空关在那里。”这些环境景物的描写,一方面暗示着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与国民党的残酷压榨给江南蚕业造成破产,另方面也衬托老通宝忧愁痛苦、迷惑不解的心情。  四、通过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描写了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当战争已宣告晋胜秦败后,作者对东晋统帅谢安闻讯后的神情作了惟妙惟肖的描写:“谢安得驿书,知秦兵已败,时方与客围棋,摄书置床上,了无喜色,围棋如故。客问之,徐答曰‘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谢安作为晋军统帅,自然要为晋军的获胜而高兴,然而他外表从容镇定、不露喜色,继续下着围棋,但终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以致当他回内室过门槛时,竟不当心将屐齿给碰折了。这里写动作、神情、语言实际是在写人物的心理——折射出一种极不寻常的心理。  五、通过“意识流”的摹写直接剖析人物的心理。“意识流”是近代和当代西方文艺创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它导源于现代西方的动荡生活,也直接受到现代心理学的影响。如英国现代意识流代表作家维古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写一个妇女看到墙上的一个斑点,引起了种种联想:由斑点想到了钉子,由钉子处想到悬挂过贵族的肖像画,又想到这家人的变迁离乱,又想到人生无常……最后又回到斑点本身。其实,那个斑点不过是爬在墙上的蜗牛,它本身无多大意义。只是作者要借此显示人物头脑中意识流动的状况,而那个斑点只作为人物心理复杂变化的一种引发物。  在进行心理描写时,特别要注意所写心理必须符合人物的年龄、身份。假如让小孩表现出成年人的心理特点,那就不真实,不能令人信服。同时,心理活动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而孤立存在,因此在描写心理活动时,要特别注意人物在不同环境中所表现的不同心理。
第一章 朋友谈提高写作的方法
  阅读优秀的作品:这是显而易见的,但立竿见影的方法。如果你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  尽可能多的写:每天都写,如果可能话,每天写几次。你写得多了,也就写得好了。学习如何写作和其他的学问道理是一样的,熟能生巧。写写你自己,写写博客,向出版社投稿。只是写,全情投入的写,练得越多,你的写作水平就提升得越快。  随时随地记下你的灵感:随身带一本小笔记本(纳博科夫身上装满了小卡片),当你对你构思的小说,文章,或是小说里的人物有什么灵感的时候,马上记下来。当你听别人谈话时的只言片语而所有顿悟时,或看到一段散文诗或是一句歌词让你很感动时,都可以马上当他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你及时的记录下来,便可以成为你写作的素材。我的习惯是,为我的博客要写的文章列一个清单,不断的补充它。  专门的写作时间:每天找一个没有任何打扰的时间段作为专门的写作时间,让这成为习惯。对我而言,清晨的时间是最佳的,午饭,傍晚,或者深夜的那段时间也可以。无论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把写作当作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去做。每天至少写半个小时,当然有一个小时更好。若你同我一样,是一个全职的作家,那么你需要写更多的小时,请你不要担心,这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随便涂鸦:面对整张的白纸,整版的白屏,无从开始,肯定恐怖。你会想:我还是看看邮件或是小憩一会了吧!先生,千万别这样。马上开始写,马上打字,你写什么没有关系,只是让我听到你敲键盘的声音吧。只要你开始写了,什么都好办了。像我的话,我喜欢先敲上我的名字和文章的标题,这应该不难吧,然后再慢慢的展开情节,全身心地融入进去…关键是:开始可以随便写写,随便涂鸦,但是尽快开始写正文。  集中精神:写作是一件一心一意的事情,在嘈杂的环境或是同时干着别的事情,是不可能写好的。写作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需要一点点柔和的背景音乐。即使是最低要求,你也需要在全屏(没有其他软件得干扰)的条件下,使用WriteRoom,DarkRoom,Writer这些写作软件,不受打扰的写作。关掉邮箱,关点MSN和Gtalk,关掉电话和手机,关掉电视,清理掉书桌上无用的东西。清除与写作无关的一切杂念,现在就是写作的时间,好像把自己放进一个盒子里,在没有任何打扰下进入写作状态。  先计划,再写:这好像和“随便涂鸦”有些矛盾,实际上不是这样。在坐下来正式写之前,先做个计划或是脑子里先预演一下,这是非常管用的办法。每天跑步的时候想想要写的东西,或是散步的时间来个头脑风暴;然后把想到的记下来,做一个扼要的提纲;等真正准备好开始写了,可以很快的展开,因为思路和想法都有了。这里,有一个构思小说的三部曲,可以参考这个:SnowflakeMethod.  创新:你需要模仿名家,这并不意味你要跟他们写得一模一样。你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你就会有了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或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你都可以尝试,看看它到底怎么样,不好就不用呗。  修改:你开始构思你的文字,然后试着写,让故事情节展开,最后你需要回过头再看看你都写了什么。这点很重要,很多写手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如果你想写得更好,你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这会让你的作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看看你写的东东,不仅仅是那些拼写和语法错误,还有那些无意义的词,混乱的结构,和让人搞不懂的句子。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  简明扼要:这是你在修改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一句句,一段段的修改,把无关主题的统统都删掉。一个短句比一段冗长的废话更具说服力,大白话比晦涩的专业术语更受欢迎。记得:简单就是力量。  富于感染力的句子:在短句中使用富有感染力的动词,当然,并没有要求每一句都是这样,你需要变化。但是,多试试能够吸引人的句子。而且,你没有必要等到你要修改的时候再用,你刚开始写的时候就要考虑这个问题。  获取别人的反馈:闭门造车不会有任何进步,让别人读读你的文章给你回馈,最好有经验的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你很中肯和有见地的建议。认真的听,即使是一些批评,也接受它,忠言逆耳,这样只会让你写得更好。  是骡子还是马,拉出来溜溜:就你而言,你需要让别人读到你的作品。你的作品不是你想谁看谁就看的,让所有的人都读到你的文章。你就要出版自己的书,发表自己的短篇小说和诗歌,给出版社供稿。如果你已经开始写博客了,恭喜你,这是一个好的开始。若现在还没有人浏览过,你就需要把它放到流量更大的博客服务网站上去,让读者给你留言,给你提出建议。所有的人都会看你写东西,也许刚开始时会是件伤脑筋的事情,但这是每一位作家成长的必由之路,马上发表你的文字吧。  采用对话式的文体:很多人的写作都很正式,但是我发现像我们说话一样写作会使文章更流畅(没有叹生词)。这样一来,读者看起来会更舒服。刚开始这么写并不容易,你需要坚持这么做。也许,会带来另一个问题,为了读起来更口语化,你需要打破一些语法规则(就像我的前一句那样)。因为如果生搬硬套语法,会让你的文章看起来很不自然。若没有其他原因,就不要破坏语法规则。你需要知道你在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好开头和结尾:开头和结尾是文章的重点。特别是开头。如果你不能在故事的开始就吸引读者,那他们就很难有耐心把整篇文章读完。所以投入更多的时间去考虑怎么写好开头,读者一旦对你开头感兴趣,他们会想知道得更多…写好开头后,再弄一个精彩的结尾,这会让读者更加期待你的下一篇佳作。
第一章 写作之老舍谈文学修养
  老舍谈文学修养  我每月都接到几封青年们的来信,问我什么叫作文学修养。  有的来信中,偏重写作的技巧,仿佛认为写作技巧就是文学修养。  首先就须指出:文学修养包括着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不是文学修养全部。不要以为学会一些技巧便会创作了。老年间的秀才、举人,都在写作技巧上受过严格的训练,因为科场里的诗文程式必须严格注意,试卷上写错一字一笔就必落选。可是,大多数的秀才与举人并不懂什么叫文学,也没创作出什么有价值的作品来。可见,专凭技巧不能算有文学修养。  诗文有了一定的格式和一定的技巧,就必然限制了创作自由;一来二去,文学就衰落下去,而文人们成为诗匠、文匠,多数的秀才与举人老爷们即是。  写作技巧至少包括三方面:语言的运用,  描写的能力,和作品的结构。  这三者都不可孤立地看成只是技巧问题。语言与生活分不开。生活丰富,语言才会丰富。脱离生活,即只能写出干巴巴的八股滥调或学生腔,不能独具风格,创造语言。  描写能力也如此,没有生活即无可描写。没见过工人的,没法子描写工人;没见过高山大川的,也无从描写在高山大川。想像,甚至于幻想,须有各观的真实作基础。没有飞鸟,人便想不起飞机。描写人物与事物不是记流水账,而是使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人与事,感到亲切,受到感动。这样,作者必须有丰富的生活,观察得既广且深。不去生活,不多接触人与事,而只向别人讨教怎么描写,就好像自己不肯入水,而要学会游泳。至于作品的结构,的确是因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电影剧本与话剧本不同,话剧又与小说不同,应当学习。可是,主要的东西还是内容。没有内容,虽有结构也无济于事。八股文章最讲究结构,而没有什么内容,所以空洞无物,没有艺术价值。结构不过为是帮助把内容安排得严整完美,表现得富于故事性与艺术性。我们不能离开内容去考虑结构。  有的作品,结构虽欠严谨,而内容极为丰富,便仍不失为好作品或伟大作品。有的作品,专讲结构,而内容贫乏,虽很见功夫,但难以伟大。内容更重要,虽然结构也须注意。  话又说回来,生活丰富才能使作品内容丰富。“秀才不出门”,所以只会作空洞的八股。  这样看来,写作技巧原来也离不开生活。  不错,我们的确能够从学习古典文学与当代名著,得到一些技巧上的窍门。可是这些窍门并不能给我们解决一切问题。我们是要“创”作。既要“创”作就不能照猫画虎,只求跟范本差不多。大家若都用同样的技巧去写作,便无创作可言了。  文学修养包括着写作技巧,而写作技巧又离不开生活,所以生活是文学修养的重要部分。离开生活,专谈技巧,文学创作便会僵化,写不出活生生的语言,描绘不出新人新事,也不敢别出心裁,以结构配合内容,有所创造。  有修养的作家必是生活丰富的作家。  所谓生活丰富是不是指眼界宽,看的多呢?是的,看的多有好处。不过,只看别人,作一辈子“视察员”,还不能解决问题。作家得有自己的生活。看别人怎么生活,能够丰富我们对人的了解。可是,只有自己也去生活,对人的了解才会深刻。因此,我们第一须和人民生活在一起,第二要在生活中表现得好,即使写不出好作品,仍不失为好人。  文学修养包括怎么作人。这就是说,我们得先作个社会主义的人,而后才能作个社会主义的作家。  有的古人,人品不好,而写出了不坏的作品来。是的,确有此事。可是,要知道,历史并没有饶恕他们。历史上记载下来他们的坏事,遗臭万年。他们的作品并未能抵消他们的罪名。还要知道,并不是因为人品坏,他们才写出好作品来。恐怕倒是有了作品,名利双收之后,他们才腐化了的。再说,我们是生活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若没有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我们就好坏不分,香臭不辨,不知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与坏蛋之所以为坏蛋,我们怎能创造出社会主义的人物来呢?  文学修养必须包括思想。要不然便解决不了为什么创作这个问题。前面提到过的秀才举人们,大半是为了升官发财,才下苦工夫学习写作。个人名利就是他们的中心思想。  这样的人一旦真作了官,很难不是贪官污吏。  谁都知道,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社会主义。那么,作家而没有社会主义的思想,还是为个人名利而进行创作,怎能对头呢?我们必须首先看明白,我们的创作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并不是为自己求得名利。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的创作泉源,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是我们创作的首要的作用。  这样看来,生活经验、社会主义思想与道德品质、写作技巧,和文学知识都凑在一处,才能算是文学修养。有这样的修养,才会有劳动热情,因为热爱劳动是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一种表现。它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在进行创作的时候。  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每一个公民都要有修养。生活、思想,与道德品质是共同的。知识与技术则随人而异。一个会种菜的农民须有种菜的知识与技巧,正如一个作家须有文学知识与写作技巧。这些知识与技巧都是宝贵的,作家不应重视自己的那一份,轻视菜农的那一份。没有人种菜,作家就没有青菜吃,这与农民缺乏读物的问题同样严重。作家不该狂傲。  所有的公民都须有思想上的与道德品质上的修养,这才能把每个人的知识与技术都用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上。谁专靠知识与技术,而不管思想上的与道德品质上的修养,谁就过不了社会主义的关,作家也非例外。  总起来说:专凭技巧不能写出作品来。  作家必须有生活。所谓生活,不是闭户读书,埋首写作,永远不关心国事、天下事,而是和人民生活在一起,跟人民在一起劳动。这样积累起来生活经验,再加上文学知识与写作技巧,就能写了,会写了。  为什么写作呢?写什么呢?为谁写呢?这都决定于社会主义的思想与道德品质。思想上与道德品质上若有问题,一个有些文学知识与写作技巧的作家可能堕落为右派分子,不但不能帮助社会主义的建设,反而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破坏,自绝于人民。这很可怕。  因此我们就要说,文学修养是全面的,复杂的,我们切勿以为得到一些写作窍门便能成为作家。文学修养当然也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得到的,青年们切勿着急。人都是由年轻慢慢活到中年与老年的,不管怎么着急,我们也不能忽然由二十岁跳到四十岁去。文学修养也是慢慢积累起来的,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啊。一着急,就必去找捷径,捷径会使人走迷了路。看吧:有的初中学生放下别的功课,一天到晚抱着两本小说,想成为小说家。这很不对。一个小说家要有极丰富的知识,好,您连该学的地理、历史、算术等等的基本知识都扔在一旁,怎能成为小说家呢?再说,一个小说家必须有丰富的人生经验,那么,一个初中学生的人生经验就还很少,不够写成一部小说的。即使这部小说里只写学校中的人与事,也未见得就能出色,因为生活经验很少是完全孤立,与别的人别的事没有关系的。今天的学校生活必与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若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学校生活的意义。我们可以用学校里的事情为题,练习写作,但不该把这种习作就叫作创作。一个十四岁的学生在不耽误功课的条件下练习写作是可以的,但是要知道,到四十岁才开始创作也并不算太晚;世界上有不少优秀的作家是到了中年才开始进行创作的。  在咱们的社会里,有文学修养的都不难成为作家,因为咱们比资本主义国家里有更好的创作环境与条件。可是,咱们必须先要求自己储备文学修养,从思想上、道德品质上、生活上、文学知识上、写作技巧上,以及劳动习惯上各方面装备自己,而不该主观地在一切还都空空如也的时候就决定去作作家。这样主观地下决心很容易放弃一切,轻视一切,而废寝忘食地去找写作窍门,去写稿子。这样死干,既有损于健康,也得不到文学的全面修养。既无全面修养,就认不清创作的崇高目的,而只求发表作品,名利双收。于是,幸而发表了作品,便以天才自诩,更无须注意什么思想与道德品质等等重要问题了。这样的“成功”,十之八九会毁坏了自己,有右派青年作家为证。若是作品发表不了呢,便会满腹牢骚,怨天尤人,甚至连社会主义也要反对。因此,我看哪,较比合理的办法是先给自己储备下全面的基本文学修养,再去作作家,作了作家之后,再力求全面进步,成为更好的作家。这样的人即使始终作不成作家,仍不失为社会主义社会里有用的人。反之,在生活与思想等等方面毫无准备,或只准备下一点文字技巧,便非作作家不可,是会有危险的。  文学修养,再说一遍,不专指写作技巧而言。文学修养不是一天半天就能得到的,不要着急。记住:功到自然成,欲速则不达!
第一章 我的写作心得
  第一,文笔。  什么语句通顺、条理自然之类的废话我就不说了,说说一个举证方法:把你从小学到大学的作文都找出来,计算一下平均分,如果在80分以上也就差不多了,没这个水平,还是别拿出来虐待别人的眼球。这是第一点。  第二,思想。  写东西的人说文一点是在立言,说得通俗了,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要给人看的。因此,你就必须要对你写出来的东西负责。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我写个yy,写个让我自己痛快的东西,要负什么责,可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融入作品中,从而影响到你的读者,说个最简单的例子,血红的一本流氓造就出多少用流氓思维考虑问题的人,这里我并不是想批评他,毕竟他自己现在也正被曾被他大力鼓吹的小团体主义祸害着。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提倡什么少年作家,写作,还是要等你能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再说。  第三,内容。  这大概才是大家所关心的。毕竟,敢出来写的人,文字功夫多少都有一些,可是一下子要驾驭一个很长的故事,这却不是那样容易的。我所说的方法,其实是被国人普遍排斥,却是实际上行之有效的一套手段:模仿。一提到模仿,大家往往就要想到抄袭。实际上模仿和抄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写作之初,你完全可以找一位你喜欢的作家,找一部你最喜欢的作品,来上一个彻彻底底的模仿,的确,这样的话,肯定会有大多数东西是别人的,可既然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就一定会有所不同,这一点不同,也就是所谓的个性。只要你能把握住这一点个性,你就能够获得成功。这是田中之路,同时也是罗森、端木、青蛙等众多知名人士的成功之路。  第四,不要续写名篇。  千万不要续写名篇,尤其是在你没有名气的时候续写名篇,写不好你是在糟蹋名著,会被拥戴者们骂到丧失写作的信心,而且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作品不同于影视,它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一同创作出的文化氛围,古话说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你,恐怕做不到让你的哈姆雷特使这一千人都满意的,这就是现实。而且就算你写好了,你的身上也会打上这个名家的烙印,从而最终失掉自己的个性,古龙的弟子丁情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续写名篇,绝对的吃力不讨好。当然,如果你已经练出来了,又有名作家的授权,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好了,就这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说,这不是我的经验,是我,我的几位厉害哥哥、姐姐,和众多前辈作家的经验结晶。  经验总共四点:第一,文笔。  什么语句通顺、条理自然之类的废话我就不说了,说说一个举证方法:把你从小学到大学的作文都找出来,计算一下平均分,如果在80分以上也就差不多了,没这个水平,还是别拿出来虐待别人的眼球。这是第一点。  第二,思想。  写东西的人说文一点是在立言,说得通俗了,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要给人看的。因此,你就必须要对你写出来的东西负责。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我写个yy,写个让我自己痛快的东西,要负什么责,可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会融入作品中,从而影响到你的读者,说个最简单的例子,血红的一本流氓造就出多少用流氓思维考虑问题的人,这里我并不是想批评他,毕竟他自己现在也正被曾被他大力鼓吹的小团体主义祸害着。总而言之一句话,不提倡什么少年作家,写作,还是要等你能对自己的言论负责任再说。  第三,内容。  这大概才是大家所关心的。毕竟,敢出来写的人,文字功夫多少都有一些,可是一下子要驾驭一个很长的故事,这却不是那样容易的。我所说的方法,其实是被国人普遍排斥,却是实际上行之有效的一套手段:模仿。一提到模仿,大家往往就要想到抄袭。实际上模仿和抄袭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写作之初,你完全可以找一位你喜欢的作家,找一部你最喜欢的作品,来上一个彻彻底底的模仿,的确,这样的话,肯定会有大多数东西是别人的,可既然不是同一个人写的,就一定会有所不同,这一点不同,也就是所谓的个性。只要你能把握住这一点个性,你就能够获得成功。这是田中之路,同时也是罗森、端木、青蛙等众多知名人士的成功之路。  第四,不要续写名篇。  千万不要续写名篇,尤其是在你没有名气的时候续写名篇,写不好你是在糟蹋名著,会被拥戴者们骂到丧失写作的信心,而且这是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文学作品不同于影视,它是一个读者与作者一同创作出的文化氛围,古话说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你,恐怕做不到让你的哈姆雷特使这一千人都满意的,这就是现实。而且就算你写好了,你的身上也会打上这个名家的烙印,从而最终失掉自己的个性,古龙的弟子丁情的下场就是你的下场。续写名篇,绝对的吃力不讨好。当然,如果你已经练出来了,又有名作家的授权,那就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好了,就这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 小说文章掺水十六法
  古人为文,浅词练字极费工夫,有为一字拜师者,有为一字捻断一茎须者,若干大家,都具惜墨如金的美誉。但如今写稿,按字计酬,惜墨的结果就是「无」金,韩柳欧苏若生在当代,不改行非得饿肚皮不可。  时人写稿,看透了这点,既然煮字疗饥,总得多煮一点;文章掺水,竟然变成一门学问了。个人煮字多年,向来以多产文明,对于文章掺水之法,不敢说穷其奥妙,至少略有些心得。按理说,这是吃饭的秘方,不可轻易示人,若全被别人学去,我的饭碗岂不砸了?不过,近年阅读了不少当代的作品,觉得江山代有才人出,新人掺水胜老人,以下所举,皆为掺水新法,个人那一套,已不敢望其项背矣。  第一法,曰「拉油条法」。  内容就是那么一点,长短粗细全靠手上功夫,客人说∶长一点。好!就长一点!顺手一拉就行。短篇改成长篇,不难,多开两次舞会,多吃几餐饭,不怕篇幅拉不长。  第二法,曰「搓麻花法」。  先写一个忽冷忽热的女人,再加上一个死皮赖脸的男人,让他们爱了又恨,恨了又爱,爱中加恨,恨中加爱,纠缠不清,搓搓拧拧,数十万字,必可一气呵成,迅速交卷。  第三法,曰「抓泥鳅法」。  泥鳅是又粘又滑的,抓到手又溜掉;把当走的人写的三番五次走不掉,当来的人三番五次来不了,当活的人三番五次要寻死,当死的人又三番五次死没成,滑了又抓,抓了又滑,情节继热闹,故事又曲折,gaochao迭起,扣人心弦,还怕不财源滚滚?  第四法,曰「老驴拖磨法」。  推过来,推过去,还在原地打转,说他没动他在动,只是兜圈子而已。把整材料放进去磨辗去磨碎,边转边添,声如雷,屑如钟,一样有声有色也。  第五法,曰「乡巴老过河去」。  乡巴老要涉水过河,先要脱掉鞋子,再脱掉长裤,把所有东西顶在头上过去,行成上满下空。写诗分行不得已,写小说如此分行,是占版面,可以多得稿费也,不信举个例给你看∶  黑夜。  大雾。  雾里出现一条朦胧的人影。  近看原来是个奔逃的女人。  她背后有火光亮起。  两个强盗举火在追她。  她骇惧的朝前逃。  后面紧紧在追。  她逃的快。  强盗追的更快。  逃逃逃。  追追追。  前面出现一座大庙。  女人跑进庙里去了。  两个强盗追到庙前停住。  举火一看。  只见庙门挂了一怪匾额。  匾额上横写四个大字。  佛  光  普  照  〔请注意「横写」俩字,横写就横排了〕  第六法,曰「拎鸡灌水法」。  这类文章,把读者当成鸡,拎起来就灌水,手法是强迫灌输式的,高兴就教训一顿,然后安慰一吨,然后再责骂一吨,然后再歌颂一番。他的话就是主题,你非得接受不行,很多方块尤具此特色,彷佛作者是校长,读者是学生焉。  第七法,曰「脱裤子放屁法」。  这个俗语,人人都懂,不必解释,但用在文章上,实有拖拉之妙用,兹举一例以证之∶  电话铃响,曼莉抓起听筒。  「我是志节,我找曼莉。」  「我就是,你在那儿打电话?」  「我在基地外面。」  「什么基地?」  「训练基地。」  「喔,你入伍啦?怎不告诉我一声?」  「这不是告诉你了吗?」  「哈,你真的作了阿兵哥拉?」  「是啊。」  这样的对话如果写的兴起,每天写五十张稿纸都不成问题。  第八法,曰「演群戏法」。  当文章写到单调枯涩之时,随便找几个人头进来,你一言我一语,人多嘴杂,不怕没话讲,而且写对话有分行之便,岂非一举两得?据说当年大仲马写连载稿,嫌报社给的稿费偏低,他就在长篇里加上两个经常碰面的人,一个是聋子,一个是哑巴。「啊啊……啊……」聋子老说∶「什么?什么?」哑巴费力的在说,聋子大声的问,后来报社负责人对大仲马建议,好不好以后把这两个不必要的人物取消掉?大仲马说∶「好啊,只要你调整稿费,我立即就把他们给散掉。」  第九法,曰「泡蘑菇法」。  吊住笔缓缓细细的写,即使极为通俗的经验场景,也拼命去宣染。海明威写了很多短篇,他处处避开通俗的经验场景,让读者保留更多想像权力,当掺水地方他不掺,无怪他的短篇都很短很短了。  第十法,曰「加油添醋法」。  不管情节如何,故事怎样,攫到机会就把动作和形容词猛朝上加。例如∶  「好!」他说。〔原句〕  「好!」他费力的摇摇头,无可奈何的叹了一口气说。  「好!」他先耸耸肩,脸上浮现出苦笑的神情,接著嘘出一口气,摊开双手,摇了摇头,声音里充满无可奈何的味道∶「好就是了嘛。」──从原句的三个字,加到四十八个字,整整加了十六倍,这还是客气的。  第十一法,曰「意识乱流法」。  不管合不合心理学,文章里多写几个多愁善感的青春男女,碰到芝麻想绿豆,碰到绿豆想芝麻,前想他八百年,后想他八百代,想入非非,魂飞天外都行;碰的巧,赢得「东方的乔埃斯」的美誉也说不定。  第十二法,曰「蒸,炒,煮,炖法」。  通常使用某种单纯得方式掺水,掺的太明显,极易为明眼人士识破,如果改用此法,那就骗的读者晕头转向了。先说蒸吧,既名曰蒸,当然要有水,如「原汁牛肉汤」,多有招来的youhuo;蒸完了,拼命拨锅铲,乒乒乓乓的炒上一记,有快速的节奏感,丰富的动作感,使读者几乎忘掉前面已经加水;紧跟著,在放水煮它一阵,最后来个紧煨慢炖,以四个不同的趣味,达到掺水于变化之中的目的。  第十三法,曰「秃哥赶夜路法」。  俗说∶秃哥赶夜路──借光。写这类文章,要摆出文艺道上老大的面孔,处处表示经验老到,一肚子典故,曾经相交遍天下,而且多是泰山北斗,写的方法是有人有我。  比如∶「我友适之」,然后用适之「曾」说,适之「又」说,进可能写的天花乱坠,盖死无对证,可由你信笔纵横也。就算写到当代人物,别人还以为你重交情,存心捧他人场,利己而不损人,何乐不为?这类文写多了人抬人,水抬船,使你身价上涨;别人提起,至少会说你是某某大师的朋友也。  第十四法,曰「浓妆抹艳法」。  尽量把单一的名词,加上众多形容词,形容词不够,再加上副词,还不够,再加上比喻,使字数越多越好。时下稿费,每字一元,如果遍地洒了一块钱,你捡钱还怕弯腰吗?再说,如今讲究化妆,尤其是夜晚,装要画的浓,「却嫌脂粉污颜色」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你化妆再浓,没人说你是吊死鬼。  古人写文章,当然也形容、也化妆,但那是古典式的,搽胭脂抹粉而已,添不出太多字数,远不如现代化妆,像汽车上漆一样,左一道,右一道,前后能花七八道手续。写掺水文章,写到这种程度,算是已臻化境矣!你问这类文章如何写法?真是问的好,我乐的举例,好趁机掺水也!比如说∶「眼」这是,单一名词。  以种类言,可为老眼、小眼、大眼、圆眼、单眼、双眼、人眼、狗眼、猪眼、猫眼、阴阳眼、眯眯眼、龙眼、金鱼眼、杏眼、桃花眼、色眼、瞎了眼、斗鸡眼、风流眼、千里眼、翻白眼、轻眼、黑眼、烂红眼等等。  这只是原始材料,还没经过化妆呢!  假如先在情节上略有安排,使得大眼瞪小眼,狗眼看人,人眼看狗,桃花眼吊风流眼,青眼对上白眼;前台的戏已经开锣了,你这化妆师就有得忙了。  古典式的化妆,浓不到哪里去,也不过是∶浓眉大眼、目光如炬、目光如电、眼如铜铃、眼波流转、目光短浅、老眼昏花、巧笑倩兮、黑白分明、秋波荡漾、杏眼圆睁、眉目含春、波光流转、目似朗星、双瞳剪水,这种以一博三式的形容,早已是掺水旧法,弃而不用久矣。  古人固然很聪明,把眼睛看东西的神态之不同,分成很多名目,如观、察、视、见、瞟、督、顾、眺、审、瞩、睨、苗、浏、览、阅………这些创发性的用字,其实最不合掺水特性的。你想想,古人把人看东西的动作、心态、神态,全容纳再一个字里去表现,这样写法哪有稿费好拿?  你看看现代人写眼吧∶  「她那双深深黑黑的大眼,好像一口非常神秘的古井,有一种特殊的、磁性的魔力,在我深夜的梦里呈现著;我变成一个痴迷的孩童,伏在井口出神凝视著水面摇荡的云天,我自己的脸也出现在其中,自觉被她捕捉,被她囚禁了。她身遂的眸光笼罩著我,导我走进她生命的天地,去细心捡起她隐藏在眸光背后的、在战火中失落的青春,和许多深色的碎梦……」照这样写下去,可以没完没了也。  第十五法,曰「开古董店法」。  这类文章,专卖古货,手边放些古典类书,再加一部辞海,便可开张大吉。把传奇类的掌故改成白话,把平话类的掌故掺进一点文言,把相关的诗词凑凑拢,标个题目,加给句按语,仔细算算,括弧里的字数多〔抄来的〕,括弧外的字数少〔自写的〕,这边引引经,那边据据典,二五一凑,也有个万把字来,可换柴米油盐。写这类文章另一好处是没人告状,觉不会吃上违反著作权的官司,何况是拼盘似的抄法,能拼出花样,一样能领创意奖呢!  第十六法,曰「抖陀螺法」。  此文写法,轻松之极,别的都不动,字数却旋转上升,不信你瞧下面这一段武侠式的对话∶  「哎,你是谁?」  「谁敢问我是谁?」  「我!我问你是谁?」  「你管我是谁?」  「我就管你是谁!」  「那我得问问你是谁?」  「别问我是谁,只问你是谁?」  「你凭什么问我是谁?」  「我一定要问你是谁!」  「我为什么要告诉你我是谁?」  「我要知道我杀了是谁!」  「咦!你究竟是谁?」  「嘿,你又到底是谁?」  「我偏不说我是谁!」  「那你也别问我是谁!拿命来吧!」  双方这才挥刀动剑,捉对儿厮杀,杀了半天,仍然不知道谁究竟是谁,谁到底是谁。抖陀螺必须要抖到这种程度,方能算是结了业也。  总而言之,文章掺水之法,何只千百种,以上略举习见十六式,若能朝夕演练,举一反三,那就足够享用终生了。  真正说来,文章掺水,算是老太婆得棉被──盖有年也。掺点儿水,取其柔和丰润,并非坏事,但掺水要掺得适度,掺的均匀;掺多了文味太薄,水味太浓,难免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读起来稀松平常,像喝白开水。如果当掺时不掺,不当掺时掺的穷惨猛灌,那就好像女人肿头,男人肿脚,穿靴戴帽之外,中间更挺著个水鼓肚皮,那就已病入膏肓,要送进文章病院开刀啦!
第一章 何谓诗词中的 对偶 对仗
  何谓诗词中的“对偶”“对仗”  诗词中的对偶,叫做对仗。古代的仪仗队是两两相对的,这是“对仗”这个术语的来历。  对偶又是甚么呢?对偶就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例如“抗美援朝”,“抗美”与“援朝”形成对偶。对偶可以句中自对,又可以两句相对。例如“抗美援朝”是句中自对,“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是两句相对。一般讲对偶,指的是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  对偶的一般规则,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仍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为例:“抗”、“援”、“保”、“卫”都是动词相对,“美”、“朝”、“家”、“国”都是名词相对。实际上,名词对可以细分为若干类,同类名词相对被认为是工整的对偶,简称“工对”。这里“美”与“朝”都是专名,而且都是简称,所以是工对;“家”与“国”都是人的集体,所以也是工对。“保家卫国”对“抗美援朝”也算工对,因为句中自对工整了,两句相对就不要求同样工整了。  对偶是一种修辞手段,它是作用是形成整齐的美。汉语的特点特别适宜于对偶,因为汉语单音词较多,即使是复音词,其中词素也有相当的独立性,容易造成对偶。对偶既然是修辞手段,那么,散文与诗都用得着它。例如《易经》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乾文言》),《诗经》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小雅?采薇》)这些对仗都是适应修辞的需要的。但是,律诗中的对仗还有它的规则,而不是像《诗经》那样随便的。  这个规则是:  (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2]。  因此,像上面所举《易经》和《诗经》的例子还不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上面所举毛主席《长征》诗中的两句:“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才是合于律诗对仗的标准的。  对联(对子)是从律诗演化出来的,所以也要适合上述的两个标准。例如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这里上联(出句)的字和下联(对句)的字不相重复,而它们的平仄则是相对立的: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就修辞方面说,这副对子也是对得很工整的。“墙上”是名词带方位词,所对的“山间”也是名词带方位词。“根底”是名词带方位词[4],所对的“腹中”也是名词带方位词。“头”对“嘴”,“脚”对“皮”,都是名词对名词。“重”对“尖”,“轻”对“厚”,都是形容词对形容词。“头重”对“脚轻”,“嘴尖”对“皮厚”,都是句中自对。这样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更显得特别工整了。  [2]至少是同一位置上不能重复。例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句第二字和对句第二字都是“我”字,那就是同一位置上的重复。  [3]字外有圆圈的,表示可平可仄。  [4]“根底”原作“根柢”,是平行结构。写作“根底”仍是平行结构。我们说是名词带方位词,是因为这里确是利用了“底”也可以作方位词这一事实来构成对仗的。
第一章 写作指导:作法研究所
  引言  想要写出有趣的故事,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不管是职业作家,还是业余作家,这都是小说写作中要一直面对的问题。  我也是,如果有“这么做的话就绝对会成为大卖的有趣故事!”的秘诀的话,还真像听听看呢~(笑)  但是,能够将故事写得有趣的模式和要点是确实存在的,现在就来为大家介绍。  “努力”“友情”“胜利”的法则  知名漫画杂志“少年JUMP”刚刚创刊的时候,JUMP编辑部曾经就“喜欢的词语”对读者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就是  “努力”“友情”“胜利”  这三个词获得了遥遥领先的票数,成为了JUMP的漫画一直以来都必须包含的三大要素。  这成了战后漫画史上传说的一段佳话。  “努力”“友情”“胜利”……难道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男人之心骚动的词吗?  而事实上这三个词产生相乘效果的现在,究竟能够发挥出多大的力量  我们不难从《龙珠》和《SlamDunk》的大人气中想象出来  哎?不知道《龙珠》和《SlamDunk》?  说这种话的人,请现在立刻冲到漫画吧之类的地方去看。  一定会看得忘记时间的。  总之,和机器猫并举的超有名漫画《龙珠》,我想应该是大家都知道的作品(如果不知道的,只能说抱歉了),现在就通过这个作品来详细的说明“努力”“友情”“胜利”的法则。  龙珠讲述的是,主人公孙悟空一边和不断出现的敌人战斗,一边收集可以实现任何愿望的“龙珠”的故事  虽然从中途开始就几乎是一边倒的战斗形势了。(笑)  每每有短笛大魔王之类的强敌出现的时候,悟空都一定会通过修行变强,并打倒他们。  读者们每次都会期待着,将重点放在一边的修行,可以让他变到多强。  这就是努力和胜利的法则。  之后,被打倒的短笛因为赛亚人来侵略地球,和利害一致的主角们成为伙伴而共同战斗。  这就是友情的法则。  曾经是展开死斗的敌人却成为同伴,这种情况无疑是非常燃的。  并且,打倒了赛亚人后,为了让死去的同伴复活,前往那美克星寻找龙珠,在那里与宇宙的支配者佛立沙战斗。  因为佛立沙非常的强,所以大家通过拼死的努力将战斗力提升。  这个时候,曾经是敌人的赛亚人贝吉塔,为了打倒共同的敌人佛立沙而协助战斗。  在佛立沙篇的最后,同伴克林被杀,悟空因为友情而愤怒,终于变身为超级赛亚人打倒了佛立沙。  也就是说  “努力”“友情”“胜利”的过程被不断的重复着。  这就是赋予故事紧迫感和爽快感的黄金模式。  虽然这是漫画,但在轻小说中也是十分适用的技法。  [主人公为了战胜强敌而努力着,为友情所支撑,最终获得胜利。]  请将这样的故事发展,写进你的小说中。  故事应当注意虎头蛇尾(译者注:这里是重点表示开头要好的意思。)  将读者引入到故事中的起始部分,是小说最重要的地方。  根据这部分的完成度,可以说能够80%地决定作品的评价也不为过。  因为,大部分的读者,如果在起始部分没有被勾起兴趣的话,这个时候就会放弃阅读。  你也有这样的经验吧?  站在书店的轻小说架前,把封面和标题中意的小说拿下来。  然后,看看开头和简介,看上去不那么有趣的话就放回架上。  或者上网的时候,打开小说系网站,将只看看上面的序章。  但是怎么都提不起兴趣来就关了窗口。  这种事情我也干过。(笑)  接下来,了解了这些,就可以说小说最初的起始点,比什么都重要。  开头部分要有强劲的冲击力,若不能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心的话,就只能接受这部作品是劣作的判决。虽然很可悲,但这就是现实。  将最好的点子和全部的精力都注入到作品的开头吧!  小说会完全变个样哦!在这里尽情发挥的话。  [若结局是好的,就都是好的]之类的格言,在小说的场合,完全不适用。  [若开头是好的,就都是好的]才对。  请注意故事的虎头蛇尾。  如果第一印象好的话,就算后面的展开有点混,很多人也会看到最后的。  那么,具体的开头部分应该怎么做比较好呢?  先从不好的例子开始介绍吧。  没有意义的日常描写,毫无出奇之处的家庭和乐  没什么事情发生的上班上学的情景,  没完没了的世界观说明,都是不行的。  拿在手上的小说开头若是这样的东西,我的话,就会看也不看地说拜拜了。  明明就是在看追求非现实世界的轻小说,映入眼中的却还是和现实世界毫无分别的日常景象会很扫兴。  就算是为了接下来的悲剧而伏笔的平静的日常描写,一直看着不怎么有趣的平凡景象,也很快就会读腻了而放弃。  这样的话,以悲剧作为开始反而会好一些。  对于在开头就押上既有的固定世界观的文,就会“龙在古代支配了这个世界?这种常见的怎样都好的设定才不想看”地考虑跳过阅读,并就此放弃。  在故事的开头加上重大事件或者悲剧,最终BOSS发起激烈的攻击之类的景象吧。  从“反常的行为”之类的场面开始描写,是初心者创作出有趣的故事的秘诀。  推理小说的创作技法书中,也写过在开头让尸体滚动。  虽然是用腻的老梗,却是能够有效制造出冲击感的手法。  总之,请创造出让读者吓一大跳,惊愕的开头。  那么,能够钉住读者的开头究竟是怎样,让我们通过《废弃公主》《斩魔大战Demonbane》《圣魔之血》这三个例子来说明吧。  捏他剧透注意。  总之,先来看看从小说发展到动画化的《废弃公主》的例子。(译者注:该文写作时圣魔之血尚未动画化。)  《废弃公主》是以夏侬,拉克维尔,以及和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帕西菲卡之间的兄妹亲情为主体的作品。  事实上,帕西菲卡在15年前,圣格伦缔尔预言下,被称为“毁灭世界的猛毒”的遭到废弃的王女。  因为王妃的计策,她逃脱了被处刑的命运,当作一般的女孩子被抚养长大。  但是,因为意外,帕西菲卡的存在被王室和玛泽鲁教会知道了,派出了种种刺客来暗杀她。  那么,这部作品的开头,是以圣格伦缔尔预言作为故事的开端。  五名神官,从沾满鲜血的密室中走出来,宣告玛泽鲁神谕的让人震惊的景象。  像这样充满谜团和冲击力的开头,会让人对故事发展的期待感渐渐膨胀起来。  接下来,是我当作心中的圣经推崇的小说游戏《斩魔大战Demonbane》的序的例子。  Demonbane的开头又是一个大冲击。  在地球背面的宇宙空间,最强的两位鬼械神展开了顶级的对决。  鬼械神是集合了古代的魔术师门所持有的英知而制造的人造神。  但是,女主角阿鲁所操纵的鬼械神,因为某件事情,连本来力量的1%也发挥不出来,因而被打败落入大气圈。  阿鲁的鬼械神アイオーン,与空气摩擦化为流星,纷纷落到地球上。  在此,讲述了阿鲁与敌方Boss的孽缘,展开了不错的伏笔,也说明了世界观的一部分。  接下来是Sneaker文库很有人气的《圣魔之血》的开头。  这部的序,是从一位哥哥被吸血鬼杀害的少女,为了复仇而拜访了吸血鬼巢穴的教会开始的。  但是为了退治吸血鬼而带来的十字架和圣经都完全没有用,反而快要被打倒,这是被主人公亚伯所救。  这个时候,可以稍微窥见并非吸血鬼也并非人类的第三种族的亚伯的能力的一部分。  这里就成为了日后的伏笔。  以上这三部作品,一开始就从很紧张的状态入手,让读者一边咽着口水一边成功地进入这个世界。  请试着写出这样的开头来。  用恋爱要素把故事串联起来  恋爱是人类最关心的事情。  不管有多圣人君子,也没有人会真的觉得世界和平比受异性欢迎更重要吧。(笑)  辛苦的减肥,流行的衣服,还有发型,都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更美丽,看上去更帅,为了让自己比谁都更受异性欢迎才做的。  让故事中包含恋爱要素,是很重要的。  因为不存在不关心恋爱的人,所以这样可以勾起读者的兴趣。  但是,也不能说只是把恋爱要素加进小说就可以了。  随处可见的男女,毫无起伏的恋爱故事,谁都不会觉得有趣。  这是有让它变得生动起来的有效手法的。  恋爱,是阻碍越大就越能熊熊燃烧的。  很久以前就互相反目到杀人程度的两个家族中,各自诞生的单纯的青年和小姐坠入了爱河……  这是,莎士比亚的名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这部描写悲恋的作品,被代代流传下来,题材也经常被剧团等采用,可以称得上是恋爱故事的权威。  那么,这部《罗密欧与朱丽叶》有趣的秘密是什么呢?  这在于,命中注定绝对无法结合在一起的男女,激烈地追求着彼此,重复着危险的密会。  在看的读者,会觉得被发现的话该怎么办呀。希望绝对不要被发现。希望他们的恋爱可以成功。  这样一边忐忑着一边读下去。  这种无法忍受的紧张感,在他们跨越了无数的阻碍互相传达爱意的时候,得到了极大的心灵净化。  终于呀!干得好呀!万岁!这样的感觉。  虽然结局是BadEnding,但这份过于纯粹的恋情,给了人们极大的感动,忍不住落泪。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来  恋爱的阻碍越大,爱情就会越发猛烈地燃烧。  ……也就是说,会变得有趣起来。  这才是恋爱故事写作中,最重要的系数。  世界上获得稳定的高人气的恋爱作品,都一定会遵守这个原则。  比如灰姑娘,是下级贵族和王族之间的身份差异,人鱼公主,是人类和人鱼之间的种族隔阂成为了障碍让两个人分开。  要将恋爱要素融入到故事中的时候,不能简单地加进去,  请务必制造恋爱的障碍  这样会比较好。这样的话,故事才会变得好看起来。  纯爱剧之类的总是不断地重复着[两个人走近→制造出不错的气氛→又停滞不前]这样的组合,渐渐地摩擦出恋爱的火花。  这个时候产生的心动感,就是恋爱剧的奥妙所在啦。  用来作为阻碍模式的像是  三角关系,家庭不和,人种差异,身份差异,宗教差异,战争征兵,血缘关系,远距离恋爱,不治之症,有一方失去记忆,因为诅咒不能碰到对方的身体,等等之类的都可以考虑进去。  迎合读者需求的模式  就是后宫系的小说,漫画和动画。  大人气的《天地无用》可算是这个类别的始祖。  随处可见一无是处的男主角家,某天突然冲进来一群美少女,一个劲的围着他转。  虽然最近这个类型的作品有些泛滥,稍微有点让人吃伤了,但是还是会得到男性读者压倒性的支持,所以人气总之很不错。  『まぶらほ』『まもって守護月天』『ラブひな』『ああ、女神様』『シスタープリンセス』……  要数的话,是数不清的吧。  Galgame和Hgame的业界也是,无穷无尽地使用着这种模式,对着包含我自己在内的无用男们贩卖梦想。(苦笑)  那么,这种会引发烦恼,完全无视现实,受到女权主义种种指责的手法,为什么会被中意到这个地步呢。  答案是很简单的。  这世上的男人们每个都梦想着能过上被好几个可爱的女孩子围着转,得意的后宫生活啊(笑)。  这些作品,为这样的我们实现了愿望(喂)。  小说的奥妙就是,让人一时地脱离现实世界,进入到非现实的世界。  读者会把自己代入到主人公身上,假想自己体验到了本来不可能的经历。  那么,若这种假想体验就是有成群的美少女围绕着的话,会怎样?  就根本也不想回到现实世界了(笑)。  这就是后宫系作品受欢迎的理由。  不可以当成傻瓜一样轻视。那边的小姑娘,也不可以退缩哦(汗)。  让读者乐在其中是作者的任务。  如果只是作者一个人感到快乐,读者根本也感受不到,那只不过是在自我满足罢了。  这也是让故事变得有趣的重要的黄金法则之一。  想让女性接受的话,就反过来,可以用一个少女被好几个美型男求爱的方法。  让坠入爱河的男女有效地相遇的方法  要写出有趣的故事不可缺少恋爱要素。  在这个前提下,你首先要烦恼的,就是要坠入爱河的男女相遇的场景。  不管在什么领域第一印象都是相当重要的。  这个相遇场景的浪漫度和冲击度,左右着这之后的浪漫爱情剧的有趣程度。  也就是,命运的相遇这种东西要怎么演呢?  男人和女人相遇的场景,具体究竟要怎么写才是最有效果的呢?  还是让我来回答吧。  男女的相遇,男人把女人从危机中解救出来这种形式是最好的。  这种相遇的形式,满足了男女双方本能上的愿望。  因此,不管读者是男还是女,都能够感到深深的共鸣。  首先,男人比谁都想成为英雄。  想表现活跃从人们那里听到赞扬。想得到名誉。想从女孩那里得到热烈的声援。  因此,从危机中英俊地救出可爱的公主,听到对方说“谢谢你,○○大人。啾~”,一定会高兴得飞到宇宙尽头去吧(笑)。  另外,女孩子比谁都想成为公主。  想要被男性重视。想要被爱。想要成为那个特别的存在。  因此,被美型的白马王子从危机中解救出来,在耳边说“不要紧吗?公主”,心跳回路会擦出大火花来。唔……说不定会就这么晕过去呢。  也就是说,这种相遇方法,能够让男女双方都觉得很高兴。  并且  有了这样的开始的话,很轻易就能让这两个人就这么发展成恋爱关系。  在绝妙的时机救出了可爱女孩的男人,十有八九,对这姑娘有兴趣。  这之后,还有哪个男人,会把有可能遇到危险的这个女孩,就这么放着不管?  他肯定会发挥天生的正义感,想要参与调查缠绕着这个姑娘的事件吧?  然后,在这个过程里,让正义感变成恋爱的感情是很尖的。  并且,被男人从危机中解救出来的女孩,一定非常的感动。  [挺身而出保护了我,真是多么可靠的人啊!]这样觉得。
第一章 小说写作技巧
  曾经我很愿意帮助一些新人。  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我和的主编说过一句话:市场越大越强,这个平台越稳固,我们的饭碗才能保住。如果有一天只剩下几个大神在支撑场面了,那么这个市场也就完蛋了。  对于作者来说,其实没什么竞争的。  比如我,或者唐三,或者月关,静官……  读者不可能只看一个人的书,大部分读者书架上都是十几本甚至几十本的书!  我从前很乐于帮助一些新人,因为我认为,好书越多,好作者越多,这个市场越大,越繁荣,我们这些池里的鱼,才能混得更好。  这个道理很简单,也很真实。  曾经我也会推荐一些新书……但是我发现后来这些新书无一例外的都太监了。之后找我做广告的,我基本都会回答一句:你先写到二十万,我再帮你。  曾经我也会愿意在QQ上和一些新作者聊天,我会愿意看他的书,愿意告诉他一些我的经验,怎么抖包袱,怎么控制读者的胃口……呵呵。  但是,我发现,网上加我QQ的绝大多数新作者,说了没五分钟,就立刻蹦出一句“老大,给个广告吧……”  可是,对我提出的那些建议,他们基本无视。  他们不是来找我讨论新书,也不在乎我的意见……他们要的是广告。  之后,我就很少加什么新作者的QQ了。  今年有一件事情,后来让我很无语。  那是今天夏天吧,我在我的书评区里,发现了有一本书的广告……原本没什么,但是那本书的广告几乎每小时固定刷八条,一个白天的反复刷,我好奇之下就去看了一下那本书,我是很认真的阅读了大约四万多字。  我对那个作者提出两条意见:  第一么,开头有问题,切入主题不够快,建议最好修改,或者忍痛删掉前面几万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具体当时怎么说的,我忘记了。  第二么,我认为,他发广告无所谓,但是那样去刷别的作者的书评区,未免有些不太好。  就这两条了。  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我成了他炒做的噱头。就在那天,几乎所有的排行榜前列的书的书评里,都出现了一条“跳舞大神打压新人”的帖子,当然,“跳舞打压新人”不是关键,关键是打压的那本书的书名,列在了最显眼的地方……吸引了不少眼球。  当时我就很无语……  然后我笑笑,没回应,也没说什么。我想,如果我回击的话,凭我的读者量,足以湮没他的书评区了。  我忍了。  我没想到自己好心提出两条建议,只是觉得这本书的开头走了弯路……结果引来这种恶心的事情。  那个帖子后来被反复了发了几天,炒做了几天……我没理会。  后来,那个作者一直没**……结果他公开说:他的书被人盯上了,所以有人打压他,不让他**……装可怜,求票,然后对那些读者说:我发誓,一定会把这本书写完!绝对不向恶势力低头!  结果,那本书,依然没人看(书的开头真的很有问题),没多久,太监了。  这是让我遇到的,最恶心的一个新人作者。一个为了出名而不择手段的可怜虫。  网络上这种“新人”很多,我的几个朋友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之后,我基本不看别的新人的书了,除非是有朋友让我帮忙看一下,看了之后,我也不会说什么建议,基本都是“哈哈,不错”。  论坛里的求评的书太多太多了……但是可笑的是,绝大多数求评的帖子,都不是真心求评的,都是来广告的。偶尔一些,则只愿意听好话,你敢说他的书不好,就等着吵架吧!你敢说他的书不好,立刻就是一句“打压新人”的帽子压给你。  我忍不住想:现在的新作者到底怎么了?  我不是那种一本成名的作者,我今天的人气是几本书一步一个台阶累计上来的。  我没有经历过那种一夜之间大红的过程,我的书从点击几十万,到几百万,再到上千万。  订阅从几十,到几百,到几千,再到两万。  所以,我可以说,我是的老作者里,为数不多的,熬出来的。而不是所谓的“一本成神”。  所以,我想,我有资格对一些新人说:忍耐!  忍耐这两个字,其实很难做到。  当初我也几乎放弃过。  04年的时候,中间有一段时间,我放弃了,我也写不下去了,面对点击和读者稀少,我心冷了,想离开。  当时有一个人找我,苦口婆心劝我继续写下去,劝我回来。  这个人,是司马。  是的,就是那个被很多恶毒的人攻击,说他势力,是他虚伪的司马。  事实上,多少人知道,司马是一个很好的人。只不过,他的很多话,刺痛了一些人的软肋,所以才会被攻击而已!  哦,对了,还有一条:司马是我介绍到的。他的第一本书,我介绍他认识了一个的编辑。然后我们同期冲榜,他很快就闯出了点明堂,而我的初期,失败了。  就在我准备离开的时候,他挽留了我。  否则,今天上不会有一个“跳舞”。  这是我们那一代的“新人”。  当时高高在上的是血猪头,是烟雨等超级大神。  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跑到论坛上大骂什么“黑幕”,指责什么“黑箱操作”,或者大闹什么“不公平”。  说这种话的人,我告诉你,你注定一辈子红不了!  当时我最怀念的一段时间,是我和司马两人每天晚上都会聊上一两个小时,研究怎么写书,怎么编桥段,怎么设定情节,怎么设计人物的性格……  因为长途电话费很贵,我们是用**语音聊天的。  常常因为网络不通畅,延迟,或者声音不清晰,喊得声嘶力竭。  那是一段让我怀念的日子。  就这样,新人的寂寞,我们挺过来了。  我想对现在的这些新作者来说,努力写,埋头做你该做的事情。  如果你一味的怨天尤人,那么,注定的,你没有成功的资格!!  你不配成功!  我清楚的记得,我还没成名的时候,血猪头的一本新书出来,一个空书名,两三千字挂在那里,立刻就是十几万点击,上万的推荐票……  当时很多人眼红。  而那个时候,我,只对我的朋友说了一句“那是他应得的奖励,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努力过,才得到今天。我们没资格眼红别人。”  我想告诉各位新人的是:任何成功都没有侥幸。真的没有!  所以,别想刚来就出头!门儿都没有。  你不是上帝,所以不可能你一来,别人都要把路让出来给你走。  别把自己不当回事,但是,也别把自己太当回事了!!  我清楚的记得05年的时候,看到血猪新书人气疯狂的风光,我说的那句话。  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了。(当年的我,从来没有在论坛里抱怨过什么黑幕,或者抱怨对大神太过优待)。  所以,今年这个月,我的新书出来第一个星期,立刻跳到第一名,人气是新书榜第二到第十名加起来的总和。  我想对你们说的是:  忍耐,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道路。  如果你明白了,去做就好了。我不保证你会成功,但是,你至少有了成功的可能。  如果你选择继续在这里发牢骚……那么明年的今天,你不是新人了,你会变成网络上诸多扑街写手大军的一员。  这不是对你的诅咒,而是真实的预言。  如果你想出头,真的很想出头,那么,把你的精力远离这些无聊的是非,远离这些无聊的炒做,远离这些无聊的抱怨!  失败了,先从自己找原因,而不是怪罪别人,怪罪,怪罪编辑,怪罪读者没眼光,怪罪老作者挡了你的路……  找出自己的原因,然后做好它。  否则,我的那个预言,就会变成真的。  我见过太多太多“满腹牢骚”的新作者了,我告诉你们的是:无一例外的,这些人后来全部仆街!没有一个成功的!  信不信,由你。
第一章 新人的完美投稿计划
  新人的完美投稿计划  如果找工作的人在业内大名鼎鼎,猎头争相挖人,简历和学历证书都可以不要。  其实投稿跟应聘差不多。名气不够的新人如果能掌握一些投稿的技巧,会让自己的稿件受关注被阅读的机会大大增加。也许将来你会成为各著名出版机构编辑争夺的对象,但现在,还需要从头做起。  下面我简单地从编辑的角度说说我心目中完美的新人投稿。  1.让编辑迅速了解稿件相关信息  2.一定要有作者信息  3.文字达到水平线之上  4.形式优美  5.适当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6.作者要找欣赏他的编辑  1.让编辑迅速了解稿件相关信息  1.1题目  信不信由你,我收到约5%的稿件没有题目。还有极少数的投稿文档,文件名居然是《新建文档》。理想的文件名应该包括“作者、题材:题目”,如《李正华-财经小说:两狗夺骨》。这样,编辑在一大堆投稿中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大作。  1.2故事梗概  千万不要以为编辑会花费2天时间阅读你的陌生来稿。老板给他发钱不是为了看这些的。退一步说,如果编辑花3天时间读完稿子,告诉你说不采纳,你仍然损失了时间。所以,给编辑一个故事梗概吧,他只要花3-5分钟看完,马上就能判断是继续看还是立即放弃。  一定要让编辑看了故事梗概就了解你的小说的导向,或者说是要传达的观念,或者说主题。如果官场小说的主题是“无官不贪”,言情小说的主题是“无男不淫”或者“无女不荡”,财经小说的主题是“无商不奸”……要出版恐怕很困难。  1.3人物说明  如果你写有人物说明的话,可以在故事梗概之前给出。这样,你的故事梗概可以立即从事件开始,而不必让文字在介绍人物和推进故事之间游移。  1.4写得最精彩的句子或者段落  这能让读者(编辑是最初的读者)迅速看到你的才华。  1.5读者评论(如果有的话)  如果能找到权威人士的评论自然很好。  有的作者还搜集了一些不很积极的评价提供给我。我感到很有意思。  有人会认为,几个读者的评论可能没有足够的代表性。确实。但没有评论比这更糟。  1.6分出章节  如果用word写文档,最好使用软件中的“样式和格式”功能,这能让你的标题格式统一。还有一些作者做了还算精心的排版,令我感觉看起来很像一本书的样子。  1.7看点  最重要的,是让编辑了解大作的看点:凭什么吸引读者?  2.一定要有作者信息  我接到的陌生投稿中至少有一半的投稿没有作者的通联信息。如果编辑看中了这个稿子,要联系作者可能还不容易呢。  你给编辑提供的个人信息越多,编辑记住你的可能性就越大。  2.1只提供一个文件  有的投稿把《大纲》和《正文》分成2个文件,甚至《作者简介》也做一个单独的文件,支离散乱。要知道,关于稿件的信息越集中就越容易留下深刻印象,也越容易寻找。  3.文字达到水平线之上  相亲或者应聘的时候,我们恨不得让自己看上去完美无缺……有的人成心要导演一场失败的相亲小戏,这种情况除外。投稿的时候,我们往往对自己文稿的价值估计过高,对其细节完美的意义估计过低。  文稿中的错字,好比米饭中的石子。只有米饭超级香的时候,我才会忍受。而病句和知识硬伤,就好比是米饭中的老鼠屎。我吃饭的时候,看见一颗老鼠屎,绝不会拣出来继续吃。我肯定是把这一碗……一锅饭都倒掉了。  3.1那些苛刻的编辑对投稿文字的要求是:  1.文从字顺。  2.基本没有错字和病句。  3.标点用法基本符合规范。  4.格式规范。  5.如果谁还想知道其他苛刻要求,请与我联系。  4.形式优美  王国维评李后主词是“粗头乱服不掩国色”。我遇到很多投稿者,估摸着他也是向往这个境界的。如果没有国色,还是应该在形式上面花些心思,把投稿文件搞得对得起自己和编辑的眼球。具体有以下建议:  1.对章节标题字体做些设计(可以在格式和样式窗格修改);  2.正文字号稍大一点,建议用小四号字,1.5倍行距;  3.增加页眉和页脚;  4.可能的话,插图。  5.适当维护自己的著作权  作者感觉自己写出了惊世之作,很在意自己的著作权,这当然是很值得尊重的心态。但在还未获得世界承认之前,不宜对此过度强调。有尊严的作者一般不屑于抄袭别人的创意和文句;创意多的作者也不怕别人模仿。新人侧重于打天下而不是守天下,因为没啥地盘可守的。有一些编辑会说“就你写的这破稿子还唧唧歪歪说什么著作权……”这当然是不合适的说法。所有合法的权利都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攻守之势”如此,我主张“适当维护自己的著作权”。建议在投稿文件中做如下声明:  1.本人拥有《新人的完美投稿计划》一文的著作权,所有权利保留。以邮箱和为据。欲使用此文的全部或部分,请与作者联系。(特别说明:这仅是个例式。我个人写的此类文稿,可自由转载,仅需注明作者。)  2.如果贵方未接受此文,请理解作者与其他出版机构在合作出版过程中的宣传推广行为,敬请对此保持沉默。  3.如果有望合作,本人希望获得报酬的方式是:(1)一次性买断。不低于20000元。(2)版税。版税不低于6%,首印数不低于10000册。  4.数字版权和网络连载权由本人保留。(建议由出版方代理。99%的作品的这2项权利基本不能带来任何值得维护的收益,在图书推广时逐次授权也很麻烦。)  5.繁体汉字版权和其他文字版权由本人保留。(亦可由出版方代理)  6.本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电子网络游戏、绘本、舞台剧、音乐剧包括歌曲,以及其他延伸产品的权利,授权出版方全权代理。(亦可保留。我建议授权代理。一般来说,跟作者相比,出版机构运作此类事项更有经验。作者的职责是创作,销售就由专职的销售人员或者机构来做吧……)  6.作者要找欣赏他的编辑  如果你恰好认识某个编辑,就可以直接找他。如果不认识,也没关系,你完全可以通过如下渠道得到需要的信息:  1.搜索。用至少2个关键词。  2.人肉搜索。找文友介绍。找亲友介绍。  3.查看著名出版机构的网站。最多花1小时,你就能基本了解他们的选题类别。  4.到书店去看。这是我最重要的一点建议。图书封底/版权页/后勒口一定印有出版机构的地址和电话,颇有一部分书上还印着投稿信箱,以及编辑的名字。  我总是建议作者朋友多到书店去看。上大学时读川端康成的《雪国》,对小说男主人公的职业忍俊不禁,一直记忆颇深。川端写他“通过照片研究西洋舞蹈”。十分讽刺。后来有了工作经验,才知道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类似的事情。如果一个人有志于出版,一定要多去书店(这是舞台)看,而不仅仅是在网上看那些出版或没出版的小说(这是照片)。  附录:  跟编辑沟通的技巧  如果你对编辑没有基本的信任,就不要找他。反之亦反。  两个小小的建议:  1.你越是直接,沟通的效率就越高。  2.利用QQ或者MSN沟通时,让编辑多做“判断题”和“选择题”,少做“问答题”。  例:  —我写了一部18万字的英雄传奇小说,请问您有兴趣吗?  直接,判断题。对方只要回答“有”或者“没有”。如果你得到的回答是“有”——  —我怎么给您呢,是这里传还是发到您的邮箱?  这是选择题。  以下这些问题都不需要问:  “最近好吗?”  “最近忙什么?”  “早上好。”  老板给编辑发钱不是让他跟陌生人寒暄的。  “你们收哪些稿子?”  对方收哪些稿子跟投稿关系不大……你只要说自己有什么稿子就行了,让对方选择。  “出版程序是怎么样的?”  刚投稿时还没到谈这问题的地步呢……对方表示有兴趣之后再说吧。  声明:  颇有人说我特别挑剔,我的私人感觉恰恰相反:“我是过分宽厚了。”如果你遇到的编辑要求比以上列出的少,那我恭喜你;如果你遇到一个比这要求还多的编辑,一定要告诉我。我将很欣慰地获知证明自己宽厚的又一个事实。
第一章 小说写作十大技法
  (一)横切悬念,倒叙事件法??  这是指作者为避免平铺直叙,在小说首段就设置提挈全篇、笼罩全文的悬念,故意给读者造成疑团,以激起读者产生兴趣读下去。如日《湖北日报》发表的一篇《一双明亮的眼睛》,就采取这一手法。此文一开头是:夜,墨黑,伸手不见五指。我(即文中主角)到一个生产大队去。由于第一次去,路生,加上碰到天阴,没月亮,没星星,自己又没带手电,真是把人急坏了。就在这时,我碰到一个社员,恰恰住在我要去的大队,就把我引去了。沿途,他一会说:“同志,注意,前头有条沟!”一会,又指点我:“同志,注意左边是口塘!”最后,进了村,又指着一条巷子说:“里面住着咱们队长,他会招呼你的。”可第二天清早,我从队长屋里出来,看到一个强壮的中年人,挑着桶,哼着轻快的曲子,向稻场旁边的堰塘走来。待他走近,我一瞄,哎,多好的一条汉子,眼怎么瞎了?正想着,只见他蛮不在乎地下塘挑水。我大吃一惊,喊:“……是塘,你不要掉到水里了。”他回过头,眨眨眼,好像看到了我:你不就是我昨夜给你引路的同志吗?…看到这儿,读者一定禁不住问自己:他是个瞎子吗?为什么能那么利索地引人走夜晚呢?为什么他比有眼睛的人的“眼睛”还明亮呢?这就叫作切入悬念,下面就等着作者“倒叙事件”——读者也就非读下去不可了。??  (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法??  世界艺术大师卓别林有一句名言:我总是力图以新的方法来创造意想不到的东西。假如我相信观众预料我会在街上走,那我便跳上一辆马车去。(引自《卓别林——伟大的流浪汉》一书),这就告诉我们,创作结构要巧,首先要出其不意,这是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所叙述的情节,必须在情理之中。所谓情理之中,是指这种出其不意,与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发展合拍,合乎客观规律,合乎生活逻辑。它不是荒诞的,不是臆造的。既曲折离奇,又理所当然。如美国作家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就非常巧妙地作到了这一点。小说是叙述美国圣诞节这一天,一对恩爱夫妇准备互赠礼物,并都想买件使对方意想不到的东西。妻子看到丈夫有个祖传的金表,但没有表链,就剪掉自己最珍爱的金色长女,拿去卖了,并用卖金发的钱去买表链。丈夫呢?看到妻子有一头美丽的金发,但缺少一套适用的名贵梳子,就卖掉自己祖传的、一直伴随在身边的、也是自己格外珍爱的表,用卖表的钱买了一套美丽华贵的梳子。结果两人一碰面,丈夫拿着妻子送的新表链,表没有了;妻子拿着丈夫送的一套新梳子,长长的金发没有了!夫妻俩只好凄然相对而笑。在这里,尽管有对故事主人公与读者的“出其不意”,但统统在情理之中。因为他们夫妻恩爱,超过了对“金发”表链的感情。而“金钱第一”的资本主义世界,对下层的小人物来说,也只能是这样辛辣的结局。  (三)淡化情节,形散神聚法??  这种创作法,从表面看,没有出其不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而且平铺直叙,一直是淡淡的气氛。但是,在这平铺直叙中,带有涌袭心灵的感情;在这淡淡的凄凉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人生韵味,常常是“无情”更有情,无声胜有声。如张洁写的《拾麦穗》,是讲农村的一个小姑娘,家里很穷,每年夏天割麦时,她总是挽个篮子,到打过麦的麦地里拾麦穗。这个时候,一个卖麦芽糖的老汉来了。别的孩子用拾的麦穗与老汉换糖吃,而这个小女孩舍不得。老汉便常常免费敲糖给她吃。别人就笑她,说她嫁给这个老汉算了。她对此并不怎么懂,老汉也觉得没什么,大家也只是开开玩笑,以后也再没提起此事。可她——这个小小的姑娘,当老汉没再来卖糖时,却在村头等着,等着…她在等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吃老汉的糖吗?不,这里面有说不清的味,有一种淡淡哀恋,一种人与人之间能相互沟通的情绪…这就叫“形散神聚”,是“无结构”的结构,是用一种内在精神编织的“情结”文体。??  (四)“一箭双雕,一点两面”法??  作者在写小说中,似导戏的导演,常常让舞台上的角色拿这样或那样的道具。好导演会利用这个“道具”,不只让一个角色,而使许多角色与这个“道具”有关系;不只让一方,而是让矛盾的双方都与这个“道具”打交道。这样,就可以从这个“道具”身上挖掘人物心灵世界,揭露生活本质,完成作者在这发现上的美学思想。当代英国作家斯丹巴斯托的短篇《二十先令的银币》就是如此。我们看到,“20先令的银币”本身就是作者的一个道具。作者就利用这个道具,首先让文中的、有钱的马斯顿太太故意把它放进一套衣服里,然后让她的仆人弗斯戴克太太送这套衣服到洗衣店去洗,但交代了一句,送洗之前,得把衣服口袋掏一掏。弗斯戴克是个穷人,丈夫又瘫痪,急需钱用。这银币该给她带来多少欢乐呵:可以给可怜的丈夫买水果,买烟,加上一瓶酒;还可以去买几件必须添置的衣服……而马斯顿太太,就希望弗斯戴克悄悄地瞒下这枚银币,并把这二十先令花掉,然后她再叫弗斯戴克交上这笔钱。弗斯戴克若交不出,她的目的就达到了,证明穷人穷得卑劣、下*,而她自己才是高尚的。你看,作者利用这个道具,自然而然地“一箭双雕”了。既展现了世界穷人物质的贫穷,还暴露了富人精神上的无耻,并深刻地揭示了这个世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残酷!这篇小说的结尾是:弗斯戴克太太经过一番艰苦的思想斗争后,总算没用这个“设下圈套”的钱。当马斯顿太太一过问,她就颤悠悠地交还了…可这二十先令的银币却深深地在读者脑海里打下了烙印。??  (五)偶然中必然,必然中偶然法??  小说作者要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偶然中隐藏着的必然性,学会在写小说时运用这种偶然中的必然性。它能引发读者寻根盘底地、津津有味地追读下去,而且能揭示生活中不易发现的本质意义。如法国小说《项链》的作者莫泊桑,对此技巧就运用得非常漂亮。故事是这样的:小职员的妻子路瓦裁夫人为了得人欢心,被人艳羡,在准备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时,向她的女友借了串项链配戴。当晚,这项链加上她的美貌,确实让她出了风头。不料,乐极生悲,在归途上她竟丢失了项链。为了赔偿这项链,她不得不承受经济上的压力。经过十年艰苦努力,她和丈夫还清了因买项链所欠的债。谁知待她刚还完债,便发现她原来借的项链是假的。真是一夜风头得到的是十年辛酸,片刻虚荣换来的是半生痛苦。这“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项链债务—发现项链是假玩意的一系列情节,节节都隐蔽着偶然中的必然,必然中的偶然,读来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  (六)银丝串珠,数点一线法??  当今现代派小说家面对某些人的精神危机,产生了恐惧感。于是他们常常用荒诞的、超现实的、生活中还没出现的、纯粹主观想象的“抽象”物于以编织描绘——以反映他们的世界观。而且在写法上,从表面看,往往是分离的、意识流的、不易理解的。但是,仔细读,会发现,这些小说内部是互为联系,相辅相成,彼此烘托,合成一体的。可称之为“银丝串珠,数点一线”吧。如美国作家亨利斯莱萨写的短篇小说《以后》。它是反映核战争恐怖,谈世界进行核大战以后的情况。核大战如今没有发生,如何描绘?现代派的作家就用他们打碎当代世界的碎片,主观荒诞地串起来叙述。《…以后》共分四段:博士、律、商人、酋长。这博士、律师、商人、酋长之间毫无联系,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博士段讲的是——他原来教《记忆学》,训练学生养成完美的记忆,已出版了六本这方面的专著。可核战争后,他失业了,人们再不要记忆了,核战惨状令人不敢回忆!所以,他只好改教“速成课程”——“如何忘记”。“律师”段讲的是:过去的杀人犯是要判极刑的,但核战后,人口减少了百分之九十,女人与男人的比例是800∶1。因此,这位男性杀人犯现在的极刑是:与18个女人结婚,使他妻子的总数达到31个。商人段讲的是:原来他以为核战后,人死的多,服饰用品销售量会直线下降,但一个优生学教授对他说,由于原子辐射,变种生育—一个孩子有两个头,已经接近生育总数的65%,所以,包括帽子的服饰用品会逐渐畅销,供不应求。商人也就放心了。“酋长”段讲的是:几个文明的白种人跑到一个很远的孤零小岛上去躲避原子辐射毒。他们随身带了个仪器—一个开着小口的金属物。凡是有原子幅射毒的人,只要一瞄它,它会发出声响。这些白人与岛上的土著酋长见面后,就用这仪器试验:当时,岛上的土人瞄仪器,仪器不声不响;而白人看仪器,仪器狂呼乱叫。白人大喜,请求留下。可白人进村后,酋长下令把他们杀掉,并与部下吃了他们的肉,结果染上了原子辐射毒,再瞄仪器,仪器便响起来。从此原子辐射毒在哪儿也不能幸免了。这四段无连贯的情节,堪称“笔断意不断”,藕断丝连,以四个不同的荒诞侧面,反映了世界一些阶层在核战争后的心态。现代派作家就是这样把当代与未来采用他们的人生观穿起来了。?  (七)明线暗线——双环连套法??  这种小说技巧是运用文中两个一明一暗的线索,平行交,双环连套,从一个人物引出一个人物,从一个故事引出一个故事,不仅使两个人物、两个故事发生密切的关系,而且不断丰富人物性格,推动主题思想深化,如鲁迅写的小说《药》就是如此。故事的明线是:清末年间,华老栓的儿子小栓得了痨病,人们说此病吃了血馒头就好了,所以老栓等到一天清早衙门杀人,就拿着洋钱去买用囚犯血染的馒头,并匆匆拿回家给小栓吃。此文暗线是:老栓去取血馒头那天清早,被杀的囚犯是革命者夏瑜,小栓就是吃的他的血馒头,但这剂“药”并没把小栓的病治好。小栓最终还是被痨病夺去了生命。作者就将这明暗两线交*,结成双环连套——在本文结局的坟场上,让小栓的墓和夏瑜的墓错落地挨在一起,小栓的母亲、夏瑜的母亲又都在给儿子上坟、烧纸……《药》的主题:“愚昧的群众享用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资产阶级脱离群众的革命,不是疗救中国社会的良药。”就自然而然地从坟地里奔出来了。?  ?  (八)欲抑先扬法??  这种创作技巧是,作者把自己准备着力表现的人物,不妨先压一压,就如伸出去打人的拳头,先缩一缩。这样,击出去,更有力;而准备贬低的人物,则不妨先让他“威风威风”,然后,让他从“威风岭”上掉下来,便“摔”得更惨。这里,先看看“欲扬先抑”的典型例子,它就是马烽写的《我的第一个上级》。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县农建局的田副局长。从表面看,这个老田衣冠不整,披个烂棉袄,无精打采,疲疲塌塌,慢慢吞吞,简直不象个领导样子。可随着作品的逐步深入,突然异峰崛起:他在海门决堤抢险过程中,熟谙全局,胸有成竹,果敢勇猛,不顾1954年防汛中患上的、一直没有好的、十分严重的关节炎,身先士卒地带头在大风大浪中搏斗,一直到战胜险情才收兵!作品正是运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社会主义英雄人物。而“欲抑先扬”的例子,各类小说中都有,象《水浒》中的“武松醉打蒋门神”,作者先把蒋门神描绘得如何厉害,如何了不得,很多武艺高强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这是”先扬“,可武松一出场,几个回合,蒋门神就趴下了:一方面衬托了武松威武,一方面也把蒋门神欺软怕硬的虚弱本质揭露无遗。这两种写法常常是交*使用,互辅互补。?  (九)盆中藏月,以小见dafa??  用这个技法的小说,一般题材单纯,场景单一,人物较少,情节相对来讲也比较平淡。但如何从单纯的题材和不长的篇幅里塑造丰满的形象和挖掘出较深的主题,就得“盆中藏月,以小见大”了。下面是作家叶文玲用此法结构的《藤椅》简介:一个中学教师杨健,领回了学校发给他的一把新藤椅,全家都感到高兴。可高兴之后,大家想,新藤椅往哪儿放呢?这个三代同堂、老幼六口住的15平方米的房间里,现在是连一把椅子也挤不进去了。于是,老杨只好婉惜地将藤椅退给学校。看,这个作品,一无传奇色彩,二无复杂的情节,就这么平凡人小事,就这么平铺直叙,就这么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利于写作的参考书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