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专家预测鸡蛋行情年蛋鸡养殖前景

受禽流感的影响,家禽也备受打击,使养殖成本大幅提高。最近在农村调查了解,养鸡农户都说养鸡不赚钱,这是真的吗?年养蛋鸡赚钱吗?蛋鸡养殖前景利润如何呢?具体详情如下。
2018年养蛋鸡赚钱吗
一、蛋鸡生产利润及在产业链中的分配
对西北地区蛋鸡主产区调查发现,以近3年饲养商品蛋鸡的中等规模为例,其整体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分配统计如下。
在饲料供应环节中,企业为1个生产周期的1只商品蛋鸡提供饲料49.2公斤,平均获利4.92元,其中最好年份获利6.3元,最差年份获利3.54元;在饲养环节中,商品蛋鸡平均饲养周期为458天,农户饲养1只蛋鸡1个生产周期出售鸡蛋收入95.9元,出售1只淘汰鸡收入18.7元,鸡粪收入0.85元,合计收入115.45元,减去投入的鸡苗、饲料、兽药疫苗、水电、人工、死亡损失、折旧、资金占用等成本费用105.85元,每只鸡年平均获利9.4元,其中最差的年份获利3.6元,最好的年份获利15.4元;在产品流通环节中,收购并贩运1只鸡1个生产周期所产的鸡蛋获利2.66元,收购并贩运1只淘汰鸡获利0.94元,批发1只鸡1个生产周期所产的鸡蛋获利1.34元,批发1只淘汰鸡获利0.41元,零售1只鸡1个生产周期所产的鸡蛋获利2.68元,零售1只淘汰鸡获利1.56元。因此,流通环节1只鸡平均总获利9.59元,其中最差的年份获利8.21元,最好的年份获利10.97元。
由此可看出,蛋鸡产业链整体效益高,1只蛋鸡1个生产周期使产业链中所有从业者得到了23.91元的总利润,这么高的利润系数可谓是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很难见到的。我国禽蛋的流通环节多,产业集合度不够。国外养殖企业的饲料与养殖、养殖与市场一体化程度高,产业总成本大幅度降低,而我国蛋鸡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主体分离、利益分割,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承担更多的负担。
目前蛋鸡产业链的总体利润水平虽然很高,赚了大钱,但各环节的分配极为不合理。根据上述调查得知,按产业链环节利益分配:饲料供应环节占20.58%,养殖环节占39.31%,流通环节占40.11%。饲料企业投入的时间和劳动量最小,但却拿走了多达20.58%的利益份额。较为复杂的流通环节从业者投入的时间、物力等远不及生产环节,但却砍走了份额最大的40.11%利润。
通过对鸡蛋流通环节的市场调查发现,其中有些环节甚至采用&赊销&的办法,&空手套白狼,稳坐钓鱼台&,却获利匪浅。按实际的投入以及所受的磨难、花费的精力等计算,生产环节本应得到更高的利润,但实实在在得到的却只有39.31%的利益份额。这就形成了我国蛋鸡产业链各环节主体分离,利益分配不合理,&该少得的多拿了,该多得的少拿了&。
这也是我国蛋鸡生产由于养殖户的利益难以保证,而频繁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也隐喻出蛋鸡产业化要提升到国际水平,产业链利益分配科学,实现我国蛋鸡产业现代化、集约化,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二、蛋鸡产业链各环节所承受的风险
蛋鸡产业在运营过程中,各环节所承受的风险不同,规避风险的负担各异,直接会影响产业链环节的利益分配。
1.产业链各环节面临的风险不同
蛋鸡生产通常会面临市场、生物安全和突发事件等三类风险,但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来说,所承受的风险具有明显的差异。生产环节承受风险的程度最大,饲料供应环节次之,流通环节承受的风险最小。
生产环节主要承受市场风险、疾病风险以及近年来像&三聚氰胺&事件等突发性事件诱发的&公众导向性风险&。近年来的生产实践证明,在这三类风险中,疾病风险对生产环节的危害最大,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时间长,利益损害也最大。
饲料环节主要承受市场风险,即市场饲料原料价格非正常式的频繁涨跌所带来的风险。客观地讲,近年来由于国内部分饲料原料供应趋紧,或国内少数企业的垄断操作,或饲料原料供应渠道等诸多复杂的原因,饲料价格波动异常。甚至有人感言,抓住了市场饲料原料异常波动的投机价格机遇远比饲料生产经营收益来得快。但是,对大多数饲料企业而言,由此所承受的风险在逐渐加大。除此之外,饲料企业也会承受一些由于产品质量问题诱发的暂时性的异常的突发性社会风险,但整体而言,该环节相对于生产环节而言,其承受的风险一般影响期限短、程度小。
流通环节的风险主要受社会行业的比较效益影响。尽管其与生产和市场相连,但承受的风险最小。一方面是由于蛋品本身鲜销的特征决定其通过整个流通环节所需的时间短,即便风险来临可以灵活地规避;另一方面,它可以转移风险。当市场风险加大时,要么将其转嫁于上游的生产环节,不买你的账;要么转嫁于消费者,增加产品销售价格,而自身则稳收渔利,这也是流通环节最大的优势。
2.产业链各环节规避风险的方法有别
生产环节规避风险的能力最弱,效果最差;饲料供应环节次之;应变能力最强的是流通环节。
由于我国蛋鸡产业链主体分割,在各自利益的驱动下,容易形成各环节之间的风险转移,其结果导致生产环节的风险负担更重。生产环节一方面要承受难以应对的本身必须承受的所有风险,另一方面还不得不承担由饲料环节或流通环节转移的部分风险。例如,饲料环节可以通过价格机制将一部分市场风险转嫁给生产环节,以减轻自身承担的市场风险;流通环节也可以将绝大部分风险转嫁给上游的生产环节和下游的消费者身上,以减轻自身承担的本来不大的风险。
3.产业链各环节风险损失不一样
据调查,当蛋鸡产业面临的风险加大时,首先受损害的是生产环节,其次是饲料环节,流通环节影响不大。例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本来是饲料环节引起的问题,它应该承担更大的风险,但事实并非如此。短短的几天时间内生产环节就由&天堂&转向&地狱&,每只鸡年盈利水平由11.4元骤降到亏损7.8元,下降了168.4%;而饲料环节1个生产周期1只商品蛋鸡的盈利水平仅由5.2元降至4.6元,下降12.5%;流通环节的可比利润下降幅度更小,仅为5.3%。以鸡蛋的市场价格为基数,将经过风险之后的鸡蛋最低市场价格,恢复到风险之前市场蛋价的时间,作为一个&产业风险周期&(短则几个月,长则1年多),调查分析表明,以近5年的生产实际为例,得到的蛋鸡产业链各环节利益分配主要数据如下:在正常生产期,饲料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是21∶38∶41;在风险较小、延续的时间较短、波峰较小的时期,三者之比则变为33∶18∶49;而在风险较大、延续时间较长、波峰较大的时期,三者之比又变为36∶9∶55。
由此可见,尽管在蛋鸡经营风险期产业链的总体利益都会受影响,但不论何种风险,不论风险源头来自何处,不论问责产业链的哪一环节,生产环节都是最大的受害者,流通环节始终影响较小,饲料环节近年来由于频繁的原料价格波动,市场变得较难预测,相应所承担的风险也有所增加。
蛋鸡养殖经济效益
我们通过一些数据来帮助分析:假设玉米1.8元/kg,豆粕3.5元/kg,麦麸1.4元/kg,雏鸡料2.38元/kg,青年鸡前期料2.16元/kg,后期料2.0元/kg,蛋鸡料2.2元/kg,雏鸡苗3元/羽,鸡蛋7.0元/kg,淘汰蛋鸡7元/kg。
为了直观和分析方便,我们将蛋鸡的饲养阶段划分为投入期(培育期)、成本回收期和赢利期3个阶段。
投入期(培育期)&&0-165日龄:蛋鸡从雏鸡养到产蛋率65%以上(这时产蛋的收入与饲料支出基本持平)约需要165天,累计消耗饲料约10kg,成本约22元/羽,鸡苗+疫苗+药品约6元/羽,其它支出约1元/羽,成本合计29元/羽;产蛋约0.4kg/羽,计2.8元,淘汰鸡收入14.2元(2.2kg*7元/kg*92%&&产蛋期成活率),合计收入17元/羽;两者相抵,培育期净支出12元/羽。
成本回收期&&166-293日龄:这一阶段料蛋比平均按2.1:1计算,其它支出按每天0.02元/羽计算,产蛋率94%以上,蛋重58.5g/枚,日平均产蛋量55g/羽以上,日赢利0.1109元/羽(0.055*7-0.-0.02),回收12元成本需要126天;产蛋率从65%上升到94%一般需要20天,所以,成本回收期为293日龄。
赢利期&&293日龄以后:一般蛋鸡在293日龄以后,产蛋高峰已过,产蛋率一般为88-90%,蛋重约63-64g,平均日产蛋量约56.7g/羽,料蛋比平均按2.2:1计算,日赢利0.1026元/羽(0..-0.02),平均每月赢利3.08元。
由此可见,蛋鸡赢利是在产蛋高峰以后,如果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维持时间越长,赢利就越多。
料蛋比、饲料单价:饲料代谢能水平是决定料蛋比的主要因素(前提是营养平衡),也是影响饲料单价的主要因素。不同代谢能水平的饲料的料蛋比差异比较大,比较理想的可控制在2.05:1以内,高的则为2.5-2.6:1,相差0.4:1以上,根据测算,料蛋比相差0.2:1的不同饲料的单价相差约0.1元/kg,按年产蛋量20kg计算,高能量水平的饲料可节省饲料成本支出约4.2元/羽(20*2.1*2.2-20*2.3*2.1)。产蛋率:由于饲料、管理等其它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年平均产蛋率差异一般不会超过5%。按年产蛋20kg计算,产蛋率提高5%相当于多产蛋1kg/羽,同时,也多耗饲料2.2kg/羽,净收入增加2.16元/羽(1*7-2.2*2.2)。
蛋重:蛋重相差一般为2-3%,同样,蛋重增加,同时耗料量也相应增加,所以,由于蛋重增加所增加的净收入为0.86-1.3元/羽。
死淘率:排除疫病感染,产蛋期年死淘率一般可控制在5-10%,按淘汰鸡8元/羽计算,降低5%的死淘率可增加收入0.4元/羽。
综上所述,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最有效途径是延长日产蛋量55g/羽以上的天数;设计合理的日粮代谢能水平,控制饲料单价和降低料蛋比,也是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重要措施。
然而,实际情形是,很多蛋鸡在不到400日龄时就不得不淘汰,日产蛋量和料蛋比与上面所述的比较理想的指标相去甚远。这样的蛋鸡养殖,只不过是白费力气和浪费社会资源而已!
其实,蛋鸡的产蛋潜力是很大的。排除疫病和饲料营养因素,导致蛋鸡产蛋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卵巢衰老和机能减退,其次是脂肪肝和卵巢炎症。
卵巢机能主要由脑垂体调节和控制。脑垂体是神经组织,代谢旺盛;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很容易氧化而退化(脑垂体自出生起就处于不断的退化之中)。所以,只有保护好脑垂体,改善脑垂体机能,减缓脑垂体退化,才能改善卵巢机能,延缓卵巢衰老,进而促进产蛋和延长产蛋周期。
温馨提示:有风险,需谨慎!不能盲目跟风。
95人有用129人有用106人有用227人有用母鸭从开始产蛋直至淘汰,均称产蛋鸭。一般蛋用型麻鸭的利用期约350天左右(150-500日龄),称为日前,国家发改委经评审,同意河北省大名县等135个县(市、区)(以下简称&试点地区&rd年中国蛋鸡养殖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目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年中国蛋鸡养殖行业市场竞争现状分析与未来发展方向研究报告(目录)
中国领先的行业市场调研机构|
总评分0.0|
&&我国鸡蛋总产量已连续多年位居世界首位,鸡蛋产品在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受蛋鸡产业发展的历史、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及人们的消费习惯与消费能力等诸多因素影响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2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未来养鸡业发展趋势分析 - 行业动态 - 中国养殖网
未来养鸡业发展趋势分析
  微信上最近流行一句话:“不要与趋势为敌”。道理极简单,却也极为中肯。  一条河,即使再凶猛,也只能水往低处流,奔流到海,没听说哪条河往天上冲的。一个人,哪怕再才华横溢,倘若进入了没落的行当,也难以长袖善舞力挽狂澜。一家企业,如果看错了行业大势,尽管再雄心勃勃资金雄厚,也只是南辕北辙徒费精力。卖小米手机的雷军说过一句话,被疯狂转载:“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风,是机遇,也是趋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大道理人人懂,人人爱听。  如何判断趋势?什么是所在行业的趋势?谁有资格断定行业的趋势?这样的问题,大约每个行业每个人每天都在追问。  作为养鸡业,什么是趋势?我们试着来探讨。  第一,环保养鸡是趋势。只要看看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拆迁,鸡场鸭厂整治的形势,我们就不难明白,养殖业正面临一场艰难的环保革命。无论各地的拆迁是真为了节能减排,还是暗地里为了争夺土地,养殖业的污染已经不容回避。粪水到处流,苍蝇满天飞,鸡场方圆1公里都臭气熏天,如果不整治好像天理不容。养鸡人希望干干净净赚钱,昂首挺胸走路,养殖场要想继续生存和发展,实现环保工艺的升级换代,是必经之路。埋怨也好,恐惧也罢,养殖业只能去适应。只不过,要想低成本解决养殖污染难题,并没那么容易。  第二,绿色无药残产品势在必行。近几年发生的 三聚氰胺等事件人们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当前国家严格禁止人药兽用以及禁止,限制西药的使用,有权利拒绝化药的使用趋势,因此如何生产出绿色安全的产品迫在眉睫,甚至关系到民生幸福的头等国家大事,用中药防治与益生菌的使用已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第三,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是趋势。近年来,一直以来,散户养殖存在规模小、设备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弱等短板。如今高成本微收益,甚至亏本,更令其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新型畜牧经营体系建设稳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步伐加快。中国正适度促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这必将改变当前小散户的养殖格局,大户时代就要来临了。  第四,专业化管理是趋势。这几年,鸡场老板们一致感慨,工人难请,人工成本大幅上涨。未来,随着90后、00后的逐渐登场,恐怕薪酬还将水涨船高。一方面,是新一代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养殖业;另一方面,是养鸡骨干们渐渐老去。鸡场除了提高薪酬福利、改变工作环境以增加吸引力,别无他法。随着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管理者的水平跟不上说到底是脱离专业,标准化鸡场管理人才会很受青睐。  第五,治疗型兽医向保健型兽医转变是趋势。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化,疾病会越来越复杂,病毒不断变异,细菌耐药加强甚至超级细菌的出现,加大了治疗的难度,如果我们不能有效的加强保健提高鸡群的免疫力,只会导致越来越难养,保健做好了,鸡群自身抵抗力强了,自然疾病就少了,重治疗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到最后什么疾病也控制不住。  第六,合作共赢是趋势。规模化鸡场对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只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能成功,没有哪一个老板会养鸡懂水电,会管人又会看病的,所以把每一项工作交给专业的人去完成,合作共赢,互惠互利才是趋势。  第七,低利润是趋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大资本进入养殖业,也随着养殖业的集约化、规模化提速,养鸡业的暴利时代渐行渐远。过去的鸡价大幅波动很大程度上是由户乃至中小户决定的。如今,散户被淘汰,留下的都是有长远规划的鸡场,抗风险能力较强,目前中小户还是观望行情躲避风险,而规模化鸡场是不关注行情的,看似养鸡的少了,养殖总量却在增加,大家别总想着有暴利,你养万八千支鸡永远发不了财,低利润时代靠的是规模效应。
您看到此篇文章时的感受是:
责任编辑:ChinaBreed
文明上网 理性评论2017年将会被淘汰的五种养鸡人,说多了都是泪
我的图书馆
2017年将会被淘汰的五种养鸡人,说多了都是泪
今年的肉鸡收购价格已经跌破2.7元每斤,让不少养鸡人欲哭无泪,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在年前节假日,就已经积压了不少数量了。养鸡人苦,但是更苦的是以下五种养鸡人,在20017年很容易被淘汰。1.规模不成器,散户养殖。小户被欺负,已经是很正常的事情了,因为从市场、从客户来说都是偏向于大中型养殖场的。小户养个5000只鸡或者10000万只,按照最好的一只鸡4块钱来算,40多天挣到2万块钱或者是4万块钱,除去饲料、兽药、人工、损耗等,才挣多少钱?并且一个不注意把鸡养死了,可能一年的努力就白费了,笔者见过一个月白了头的。并且现在的养鸡补贴对于小户来说是没有的,但是在号实施的环保税是有这些人的,规模小,淘汰是很正常的事情。2.污染严重,环保设备缺乏。从2016年的禁养政策看的出来,多少因为污染被迫喊停的养殖场,多少因为环保设备不达标黯然退下来养殖舞台。在明年的环保税到来之前,如果没有加以改善,吃亏的就是他们了,并且禁养政策仍在进行,对于周围产生污染的养鸡场,基本是要被关闭的。3.技术匮乏,靠运气养鸡。养鸡是门技术活,关于鸡的通风、应激、各种病症等等都是极其考验养殖户的,通风不注意,一批鸡可能就会死光了,这对于养鸡来说是司空见惯的是事情,没有技术就想养鸡,这种人真是给兽药厂家送钱的,给后人做警示的。4.靠传统销路,不思进取的老养殖户。现在的养殖业缺乏年轻力量,大部分是农户养殖,而且年龄也偏大,笔者在东东网络集团出诊的时候遇到的大部分是这种,极少数的也都是30岁。如今的销路问题困扰着很多养鸡人,很多人已经走上了网络卖鸡方式,主动寻找客户,但是还有一部分固守传统,守着老客户,对于网络更是不太接受,这一类养殖户在2017年,特别是在行情不好的时候,最容易被淘汰。5.贪便宜思想根深蒂固。如今的兽药和饲料厂家如雨后春笋,但是也差不多都定型了,还是有一些小厂家利用假饲料、假兽药糊弄养殖户,这一类人主要是打着便宜的旗号,售价就是比普通的药物低不少。这也让不少贪便宜的养殖户深受其害,还有便宜的雏苗,大多的是弱雏,弱雏什么后果,养鸡人都应该知道,所以养鸡千万不要图便宜,该花的钱就得花,比如养鸡预防大于治疗还是治疗大于预防的问题上,很多人就为了省钱选择治疗大于预防,可是真的省钱了?养鸡人顶着社会舆论的压力,速生鸡、激素鸡等事件,顶着市场价格的猛跌,肉鸡收购价跌破2.7元每斤,顶着大环境下的考验,技术、资金等。所以养鸡不易,养鸡人更不易,不爱请不要伤害,更不要恶意中伤养鸡人,市场本如此,谁都不容易。微信搜索:ddwllm 获取更多资讯。东东网络集团微信公众号:dongdongqb养殖路上,东东相伴。禽病网络技术服务开创者!!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馆藏&11698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2017年鸡蛋价格行情预测,明年鸡蛋价格走势如何?
搜索热词:
2017年鸡蛋价格行情预测,明年鸡蛋价格走势如何?
日&#32;11:26&&中国鸡蛋网 &&作者:&&<span id="hitcount43
2017鸡蛋价格行情预测2017年鸡蛋价格行情预测,明年鸡蛋价格走势如何?由于节日提振作用,8日芝华鸡蛋价格指数3.31,环比节前上涨0.06,提振效果有限。其中山东大幅上涨,均价上涨至3.13,环比上涨高达0.21。但从近两天的蛋价来看,节后并未出现明显的大幅下降。芝华数据监测显示,9日芝华鸡蛋价格指数3.31,环比持平,而10日芝华鸡蛋价格指数3.3,环比仅微跌0.01,其中主销区和主产区均价均环比下跌0.01元/斤,“节后必跌”这一“魔咒”看来似乎并未应验。供应端存增量潜力春节过后蛋价的持续低迷遏制了在产蛋鸡存栏量的增长,使在产蛋鸡存栏数量维持平稳。但尚未开产的后备鸡数量却继续增长,使整体的蛋鸡存栏数量持续小幅走高。表明后续新开产蛋鸡数量将继续增长,供应端的压力不减。同时,从蛋鸡鸡龄结构来看,近期的鸡龄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在产蛋鸡占比偏小,后备鸡占比偏大。该鸡龄结构特征表明,后期在产蛋鸡数量有进一步增长的潜力,即后期鸡蛋供应量将进一步走高。综上,在未来3-5个月,后备鸡陆续进入开产期。鸡蛋集中需求高峰已过,需求已缩减通常双节过后,鸡蛋需求缩减是周期性规律,跟随消费节奏导向为主,受价格绝对高低的影响较小。因而,目前需求低迷的趋势仍将保持相当一段时间。叠加前述的供应增加,供大于求格局料将主导鸡蛋市场的中期格局,令蛋价承压。2017鸡蛋价格行情预测:现货蛋价仍处于季节性回落周期双节过后,现货蛋价通常开启新一轮的回落周期,直至元旦前夕集中需求再度增强之时。因而,未来的2个月,蛋价偏弱运行将是大概率事件。此外,考虑到2017年的春节较早,鸡蛋1701合约交割后的鸡蛋将立即面临春节后的蛋价回落周期。今年2月份,春节开始,现货蛋价即断崖式暴跌。市场对此的预期,料将大大制约鸡蛋1701合约上方的空间。从今年蛋鸡存栏数量趋势来看,预计今年四季度蛋鸡存栏数量将显著高于去年同期,去年1月份的蛋价小高峰料难重现,预计今年1月份蛋价仅重复往年平和的反弹,且反弹高值将有所提前,令1月下旬的蛋价难言乐观。饲料成本仍有走低空间玉米方面,库存压力不减,国家政策导向不变,价格走向市场化的压力,中短期而言也是玉米价格向下回归市场价格的压力。近期,玉米1701合约价格接连下探,刷新合约低值,即反映了市场对未来玉米价格的忧虑。玉米现货价格相对平稳,但稳中趋弱仍是主调。豆粕方面,美豆产量预期由悲观到乐观,美豆价格预期则由乐观到悲观,美豆期货先扬后抑,逐步转空。CFTC非商业净持仓数量从5月上旬的峰值持续回落,目前该净多持仓已减少过半,表明国际市场对美豆价格预期的转变。饲料成本下行,使鸡蛋边际成本下移,让养殖户能够接受更低的蛋价而不急于缩减蛋鸡数量,进而拉低蛋价运行的重心。卓创资讯分析师张玉表示,假期开始,市场需求一般,均以消化库存为主,蛋价震荡前行,变化不大。10月4日起,各大学校、工作单位为节后正常运行开始备货,下游及终端市场需求增多,经销商积极收购,蛋价上涨明显。假期结束后,市场需求恢复正常,走货放缓,经销商多谨慎操作,按需采购。由于终端市场接受能力有限,部分市场走货出现减慢迹象,预计近期鸡蛋行情或稳中缓慢下滑,空间在0.10元/斤左右。芝华数据则认为,供应方面,昨日大部分地区收货很好收,其中华东地区、中南地区收货好收;大部分地区贸易商反映库存偏少,其中东北地区库存较少。需求方面,鸡蛋需求表现平淡,大部分地区反映走货较慢,其中华东地区、西南地区走货较慢。全国贸易商看跌预期减弱,鸡蛋贸易形势有好转,预计短期蛋价将稳中调整。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
Android/IOS
Android/iOS}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未来养殖什么最有前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