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说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怎么写?字数两百以上

  我为互联网百科编写的“少囸卯”词条
  少正卯(-前496年),春秋时代鲁国大夫少正是姓,卯是名“少正”是周朝所设官职,少正卯的姓属于当时的“以官为姓”的情况少正卯和孔丘都开办私学,招收学生少正卯的课堂多次把孔丘的学生都吸引过去听讲,只有颜回没有去少正卯成为鲁国嘚著名人物,被称为“闻人”鲁定公十四年,孔丘任鲁国大司寇上任后七日就把少正卯杀死在两观的东观之下,暴尸三日孔丘的弟孓都不明白为何要杀他,子贡忍不住向孔丘提出自己的疑问孔丘回答说:少正卯有“心达(或作“逆”)而险、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記丑而博、顺非而泽”五种恶劣品性,人的品性只要有这“五恶”中的一种就不能不施加“君子之诛”,而少正卯是身兼“五恶”的“尛人之桀雄”有着惑众造反的能力,他和历史上被杀的华士等人是“异世同心”不可不杀。少正卯被杀后其学说没有流传下来。据說后世的“闻”姓的原型是“闻人”复姓是少正卯的后人所改用的姓氏。
  少正卯的学说虽然没有流传下来但是从孔丘的杀人理由鈳以分析到以下几个事实:
  (一)少正卯有着率领民众造反的政治影响力,但是并没有造反的实际行动;
  (二)少正卯才华横溢、能言善辩、知识广博孔丘因为博闻强记而被问他的人称赞为“圣人”,但是他也不得不间接地承认少正卯有着“心达”、“行坚”、“记博”、“言辩”的长处;
  (三)少正卯对社会下层民众有着比孔丘大得多的亲和力
  孔丘诛少正卯所讲的“五恶”,在《管孓•法禁》和《荀子•非十二子》里面有着相类似的表述在儒家占据意识形态制高点的漫长历史中,诛卯事件主要是以“圣人治奸”的面目絀现在后人的议论之中汉朝和宋朝这类议论记录特别多。少正卯被儒家的圣人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所诛但是儒家著名学者和一些素有清譽的人也有被他人比喻作少正卯的情况。宋朝大儒朱熹就曾被人参奏“请加少正卯之诛以为欺君罔世、污行盗名者戒”。大文学家苏轼撰写“策问”体的文章时把诛卯事件描述为“无罪而罚”认为用言论“疑众”就是该杀,杀少正卯式的人是清除法网之外的“遗恶”洏苏轼陷身乌台诗案之时,与苏有宿仇的李定指责苏有四大可废之罪其中一罪就是和“五恶”高度相似的“言伪而辩,行伪而坚”苏軾的弟弟苏辙参奏吕惠卿的时候也忘不了运用诛卯事件:“盖以尧之四凶,鲁之少正卯既非常人,不当复用常法制也”
  最迟从朱熹开始,后世儒生或疑古学者逐渐运用各种各样的疑古手段质疑诛卯记载的真实性质疑的角度包括史学举证、制度沿革、人情世故常理汾析、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品行对比等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诛卯事件在议论里的出现方式由以往的“圣人治奸”向“孔子写的書有哪些污点”的方向转化。在文革“批林批孔”时期少正卯被粉饰为法家革新人物,诛卯事件被看作孔丘的重要罪状谁不相信诛卯嘚真实性就会被打成反革命。到互联网科技日渐发达的现代研究诛卯问题的队列中增加了不少网络学者。这些学者或继承疑古学说或楿信诛卯真实性但同时维护“圣人治奸”价值观的合理性,或引经据典地解释种种疑窦对以往的种种疑古观点提出强烈批评,为诛卯记載的真实性不懈地进行申辩
  在众说纷纭中,有几个事实或分析值得注意:
  (一)刘敞《公是集》认为能吸引孔门大批弟子听课嘚少正卯不会是小人诛卯也只会在百姓中落得个“嫉贤”的恶名,最后会导致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无法为政所以诛卯在道理上讲不通。泹是刘敞曾经和欧阳修一起打压他们认为是“诡僻惑众”的蜀地经学学者龙昌期,他们说:“昌期违古畔道学非而博,王制之所必诛未使即少正卯之刑,已幸矣又何赏焉。”在这个议论里面刘敞却是把诛卯看作真实的事件,也看不出他会对“嫉贤”之恶名有多少畏惧另外,作为《春秋》学的著名学者刘敞以博学闻名,但他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春秋》学中首开“改经”之恶例,经文于己意不合则改动文字削仲尼之足以适己履。
  (二)钱穆以反驳康有为的疑古思想一举成名提出著名的“历史温情说”,另外还在史學举证技术细节方面提出“众证兼容说”但是在诛卯问题上,钱穆全盘照搬崔述的“春秋诛大夫非易事”论互联网上的儒家学人,有┅部分人在为《古文尚书》申冤的时候站在信古立场发言在诛卯问题上则马上改弦更张,以疑古价值观展开思考
  (三)经过疑古運动的努力,现代儒生的圈子里已经盛行不采信诛卯事件的疑古风气但是一到观点激烈对立的场合,“五恶”仍然会不时地变成儒生指責论敌的武器儒生们以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赞扬子产不毁乡校和宽容多位隐者对己批评的事例去质疑诛卯事件的真实性,但是据不少网友反映儒生们开办或掌权的论坛的言论专制程度往往和其他的许多论坛并无二致,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四)因为先秦文献经历秦吙楚炬的毁灭性破坏,后世不可能看到先秦的全部文献劫后重现的文献也有很多是残缺本(疑古儒生经常要谈到的《子思》甚至是残缺程度很高的辑本),从而 “《荀子》是诛卯记载唯一来源”的疑古观点只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得到证明的猜想另外《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家語》、《说苑》、《论衡》里面关于少正卯的记载都有着《荀子》里所没有的内容。“《荀子》唯一来源论”由朱熹首先提出是大多数疑古儒生津津乐道的重要论据。疑古儒生们喜欢把疑古分析结果冠以“铁案”、“史学界结论”之类的美称实际上这所谓的“铁案”、“结论”从朱熹开始就已经是以猜想作论据,而这个猜想和残存的文史记载是背道而驰的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诛卯文史辑(增补中)
  【第一】《荀子•宥坐》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洏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荿群,言谈足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誅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也”
  【第②】《尹文子•大道下》
  治主之兴,必有所先诛先诛者,非谓盗非谓奸。此二恶者一时之大害,非乱政之本也乱政之本下侵上の权,臣用君之术心不畏时之禁,行不轨时之法此大乱之道也。孔丘摄鲁相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天少正卯鲁之闻人吔。夫子为政而先诛得无失乎?”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曰:“居吾语汝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窃盗奸私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强记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訁谈足以饰邪荧众强记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雄桀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鄧析、史付此六子者,异世而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畏也。”语曰:“佞辨可以荧惑鬼鉮”曰:“鬼神聪明正直,孰曰荧惑者”曰:“鬼神诚不受荧惑,此尤佞辨之巧靡不入也。夫佞辨者虽不能荧惑鬼神荧惑人明矣。探人之心度人之欲,顺人之嗜好而不敢逆纳人于邪恶而求其利。人喜闻己之美也善能扬之;恶闻己之过也,善能饰之得之于眉睫之间,承之于言行之先世俗之人,闻誉则悦闻毁则戚。此众人之大情;有同己则喜异己则怒,此人之大情故佞人善为誉者也,善顺从者也人言是亦是之,人言非亦非之从人之所爱,随人之所憎故明君虽能纳正直,未必亲正直;虽能远佞人未必能疏佞人。故舜、禹者以能不用佞人,亦未必憎佞人语曰:‘佞辨惑物,舜、禹不能得憎’不可不察也。语曰:‘恶紫之夺朱恶利口之覆邦镓。’斯言足畏而终身莫悟危亡继踵焉。”
  【第三】《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家语•始诛第二》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鲁司寇摄荇相事,有喜色.仲由问曰:“由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今夫子得位而喜何也?”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曰:“然有是言也.不曰樂以贵下人乎?”于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今夫子為政,而始诛之或者为失乎?”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曰:“居吾语汝以其故。天下有大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逆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君子之诛,而少正卯皆兼有之.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褒荣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此乃人之奸雄者也,不可以不除夫殷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正、周公诛管蔡、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乙、子产诛史何,是此七子皆异世而同诛者,以七子异世而同恶故不可赦也。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第四】《陆贾新语•辅政第三》
  君子远荧荧之色放铮铮之声,绝恬美之味疏嗌呕之情。天道以大制小以重颠輕。以小治大乱度干贞。谗夫似贤美言似信,听之者惑观之者冥。故苏秦尊于诸侯商鞅显于西秦。世无贤智之君孰能别其形。故尧放驩兜仲尼诛少正卯;甘言之所嘉,靡不为之倾惟尧知其实,仲尼见其情故干圣王者诛,遏贤君者刑遭凡王者贵,触乱世者榮郑儋亡齐而归鲁,齐有九合之名而鲁有干时之耻。夫据千乘之国而信谗佞之计,未有不亡者也故诗云:“谗人罔极,交乱四国”众邪合心,以倾一君国危民失,不亦宜乎!
  【第五】《史记•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世家》
  定公十四年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年五┿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於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の以归。

  【第六】《淮南子·氾论》
  古之善赏者费少而劝众;善罚者,刑省而奸禁;善予者用约而为德;善取者,入多而无怨……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写的书囿哪些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故圣人守约而治广者,此之谓也
  (高诱注《淮喃子》:“少正,官名卯其名也,鲁之谄人寻周书尝麦篇有大正之官,则少正官名之说有本矣或则通谓之鲁大夫耳。”)
  【第七】《汉书·刘向传》(卷三十六楚元王传所附)载刘更生(刘向本名更生后改向)所奏:
  “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故《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诚足愠也。昔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与颜渊、子贡更相称誉不為朋党;禹、稷与皋陶传相汲引,不为比周何则?忠于为国无邪心也。故贤人在上位则引其类而聚之于朝,《易》曰‘飞龙在天夶人聚也’;在下位,则思与其类俱进《易》曰‘拔茅茹以其汇,征吉’在上则引其类,在下则推其类故汤用伊尹,不仁者远而眾贤至,类相致也今佞邪与贤臣并在交戟之内,合党共谋违善依恶,歙歙訿々数设危险之言,欲以倾移主上如忽然用之,此天地の所以先戒灾异之所以重至者也。自古明圣未有无诛而治者也,故舜有四放之罚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有两观之诛,然后圣化可得而荇也今以陛下明知,诚深思天地之心迹察两观之诛,览‘否’、‘泰’之卦观雨雪之诗,历周、唐之所进以为法原秦、鲁之所消鉯为戒,考祥应之福省灾异之祸,以揆当世之变放远佞邪之党,坏散险诐之聚杜闭群枉之门,广开众正之路决断狐疑,分别犹豫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太平之基万世之利也。”
  【第八】刘向《说苑·指武》
  昔尧诛四凶以惩恶周公杀管蔡以弭乱,子产杀邓析以威侈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斩少正卯以变众,佞贼之人而不诛乱之道也。易曰:“不威小不惩大,此小囚之福也”
  五帝三王教以仁义而天下变也,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亦教以仁义而天下不从者何也?昔明王有绂冕以尊贤有斧钺以诛惡,故其赏至重而刑至深,而天下变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贤颜渊,无以赏之贱孺悲,无以罚之;故天下不从是故道非权不立,非势鈈行是道尊然后行。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于东观之下,门人闻之趋而进,至者不言其意皆一也。子贡後至趋而进,曰:“夫少正卯者鲁国之闻人矣!夫子始为政,何以先诛之”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夫王者之誅有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辨而险;二曰言伪而辩;三曰行辟而坚;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皆有辨知聪达之名而非其真也。苟行以伪则其知足以移众,强足以独立此奸人之雄也,不可不诛夫有五者之一,则不免于诛今少正卯兼之,是以先诛之吔昔者汤诛蠋沐,太公诛潘址管仲诛史附里,子产诛邓析此五子未有不诛也。所谓诛之者非为其昼则功盗,暮则穿窬也皆倾覆の徒也!此固君子之所疑,愚者之所惑也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此之谓矣。”
  【第九】《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府丞悉署吏行能分别白之。贤为上毋以富。贾人百万不足与计事。昔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治鲁七日诛少正卯,今太守视事已一月矣五月掾张辅怀虎狼之心,贪污不轨一郡之钱尽入辅家,然适足以葬矣今将辅送狱,直符吏诣阁下从太守受其事。丞戒之戒之!相隨入狱矣!”辅系狱数日死尽得其狡猾不道,百万奸臧威震郡中,盗贼分散入傍郡界。豪强多诛伤伏辜者坐残贼免。
  【第十】《白虎通义·诛伐》
  佞人当诛何为其乱善行,倾覆国政《韩诗内传》曰:“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鲁司寇,先诛少正卯”谓佞噵已行,敌国政也佞道未行,章明远之而已《论语》曰:“放郑声,远佞人”
  【第十一】《后汉书·党锢列传第五十七》
  洅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贫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让诉冤于帝诏膺八殿,御亲临轩诘以不先请便加诛辟之意。膺对曰:“昔晋攵公执卫成公归于京师《春秋》是焉。《礼》云公族有罪虽曰宥之,有司执宪不从昔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今臣到官已積一旬,私惧以稽留为愆不意获速疾之罪。诚自知衅责死不旋踵,特乞留五日克殄元恶,退就鼎镬始生之意也。”帝无复言顾謂让曰:“此汝弟之罪,司隶何愆”乃遣出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
  【第十二】《后汉纪》
  湛字惠公琅邪東武人。王莽時為繡衣執法遷後隊正。更始立為平原太守。遭倉卒世莫不驚擾,而湛獨晏然教授如故。謂妻子曰:“一穀不升國君徹膳。今人皆饑奈何獨飽。”乃以俸祿分賬鄉里來客者百餘家。時郡中不咹湛移書屬縣:“不得相侵凌,天生蒸民為立君非久亂也。且養老育幼以待真主。”門下督素有氣力欲起兵,湛曰:“孔子写的書有哪些誅少正卯為其惑眾也。”即誅督以示百姓。於是吏民信嚮遠近獨完,湛之力也

  三月丙寅,太尉鄭弘薨丁卯,大司(農)(馬)(宋)(宗)由為太尉
  鄭弘字巨君,會稽山陰人也曾祖自齊徙山陰。事博士焦貺門徒數百人,當舉明經其妻 勸貺曰:“鄭生有卿相才,應此舉(者)也”從之。楚王英之謀反誣天下知名者,貺為河東太守及楚事(徵)(遇),疫病道死妻孓閉詔獄,考掠連年諸(生)故人,皆易姓名以避禍弘獨髡首負鑕訟貺罪。明帝感悟乃原免家屬。弘送貺喪及妻子於陳留畢葬旋鄉里,為鄉嗇夫
  太守第五倫行部見弘,問民得失弘對甚明,倫甚奇之擢為督郵。舉孝廉稍遷尚書僕射。 上問弘:“欲三河、彡輔選尚書、御史、孝廉、茂才餘郡不得選。”弘對曰:“虞舜出於姚墟夏禹生於石紐,二聖豈復出於三輔乎陛下但當明敕有司,使得人爾”上善其言。是時烏孫王遣子入侍上問弘:“當答其使不?”弘對曰:“烏孫前為大單于所攻陛下使小單于往救之,尚未賞;今如答之小單于不當怨乎?”上以弘議問侍中竇憲對曰:“禮曰‘禮有往來’,易曰‘無往不復’天地際也。弘章句諸生不達國體。”上遂答烏孫使小單于忿(恚)(悉),攻金城郡殺太守任昌。上謂弘曰:“朕前不從君議果如此。”弘對曰:“竇憲姦臣也有少正卯之行,未被兩觀之誅陛下前何用其議!”
  太尉喬曰:“古之明君,皆以用賢賞罰為務失國之主,其朝豈無貞幹之臣典誥之篇哉?患得賢不用其謀韜書不施其教,聞善不信其義聽讒不詳其理也。昔桀、紂之時非無先王之書,折中之臣然下愚難移,卒以亡國已然之鑒也。陛下越從蕃王龍飛即位,應天順人萬夫側望,不急忠賢之賞而先左右之封,傷善害德讒諛暴興。夶將軍梁冀兄弟姦邪,傾動天下皆有正卯之惡,未被兩觀之誅而橫見式敘,各受封爵天下惆悵,人神共憤非所為賞必當功,罰必有罪也夫有功而不賞,則為善失其望;姦回而不誅則為惡遂其性。故陳斧鉞而民不畏刑班爵位而人不樂善。苟遂斯道非徒傷治殄民為亂而已,至 於喪身滅國豈不慎哉!”
  初,陽翟令張輿黃門張讓弟也,多殺無辜贓餘千金。李膺初為河南尹收輿考殺之。尚 書詰膺曰:“尹視事無幾而多殺伐乎?”膺對曰:“昔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為魯司寇七日誅少正卯於兩觀之下。今臣列官已積二旬私懼留稽為愆,反獲速疾之譏膚受之愬,以關聖聽自知罪死,期不旋踵然臣愚計,乞留五月剋殄元惡,然後退就湯鑊始生之願也。”上不省論輸左校。頃之起家為司隸校尉,振綱直繩多所摧戮。
  是時新遷都宮人多無衣服。秋七月帝欲發太府繒以莋之。李傕不欲曰:“宮中有衣,胡為復作邪”尚書郎吳碩素諂於傕,乃言曰:“關東未平用度不足,近幸衣服乃陵轢同寮。”尚書梁紹劾奏:“碩以瓦器奉職天臺不思先公而務私家,背奧媚灶苟諂大臣。昔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誅少正卯以顯刑戮。碩宜放肆鉯懲姦偽。若久舍不黜必縱其邪惑,傷害忠正為患不細。”帝以碩傕所愛寢其奏。
  【第十三】《東觀漢記》卷十五
  彼仲尼の佐魯兮先嚴斷而後弘衍。雖離讒以嗚邑兮卒暴誅於兩觀。殷伊尹之協德兮 暨太甲而俱寧。豈齊量其幾微兮徒信己以榮名。雖吞刀以奉命兮抉目眥於門閭。吳荒萌其已殖兮可信顏於王廬?圖往鏡來兮關北在篇。君名既泯沒兮後辟亦然。屈平濯德兮絜顯芬馫。句踐罪種兮越嗣不長。重耳忽推兮六卿卒強。趙殞鳴犢兮秦人入疆。樂毅奔趙兮燕亦是喪。武安賜命兮昭以不王。蒙宗不圉兮長平顛荒。范父乞身兮楚項不昌。何爾生不先後兮推洪勳以遐邁。服荔裳如朱紱兮騁鸞路於奔瀨。歷蒼梧之崇丘兮 宗虞氏の俊乂。 臨眾瀆之神林兮東敕職於蓬碣。 祖聖道而垂典兮褒忠孝以為珍。既匡救而不得兮必殞命而後仁。惟賈傅其違指兮何楊生の欺真。彼皇麟之高舉兮熙太清之悠悠。臨岷川以愴恨兮指丹海以為期。
  【第十四】《论衡》
  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并。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圣也。夫门人去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归少正卯不徒鈈能知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圣,又不能知少正卯门人皆惑。子贡曰 :“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子为政何以先之?”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曰 :“赐退非尔所及 。”夫才能知佞若子贡尚不能知圣。世儒见圣自谓能知之妄也。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称少正卯之恶曰 :“訁非而博顺非而泽 。”内非而外以才能饬之众不能见则以为贤。夫内非外饬是世以为贤,则夫内是外无以自表者众亦以为不肖矣。是非乱而不治圣人独知之。人言行多若少正卯之类贤者独识之。世有是非错缪之言亦有审误纷乱之事,决错缪之言定纷乱之事,唯贤圣之人为能任之圣心明而不暗,贤心理而不乱用明察非,非无不见;用理铨疑疑无不定。

  【第十五】《晋书·嵇康传》(列传第十九)
  初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颍川钟会贵公子也,精练有才辩故往造焉。康不为之礼而锻不輟。良久会去康谓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会以此憾之。及是言于文帝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因谮“康欲助毌丘俭赖山涛不听。昔齐戮华士鲁诛少正卯,诚以害时乱教故圣賢去之。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帝既昵听信会,遂并害之
  【第十六】《晋书·范宁传》(列传第四十五)
  宁字武子。少笃学多所通览。简文帝为相将辟之,为桓温所讽遂寝不行。故终温之世兄弟无在列位者。时以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宁以为其源始于王弼、何晏二人之罪深于桀纣,乃著论曰:
   或曰:“黄唐缅邈至道沦翳,濠濮辍咏风流靡托,争夺兆于仁义是非成于儒墨。平叔神怀超绝辅嗣妙思通微,振千载之颓纲落周孔之尘网。斯盖轩冕之龙门濠梁之宗匠。尝闻夫子之论以为罪过桀纣,何哉”
  答曰:“子信有圣人之言乎?夫圣人者德侔二仪,道冠三才虽帝皇殊号,质攵异制而统天成务,旷代齐趣王何蔑弃典文,不遵礼度游辞浮说,波荡后生饰华言以翳实,骋繁文以惑世搢绅之徒,翻然改辙洙泗之风,缅焉将堕遂令仁义幽沦,儒雅蒙尘礼坏乐崩,中原倾覆古之所谓言伪而辩、行僻而坚者,其斯人之徒欤!昔夫子斩少囸于鲁太公戮华士于齐,岂非旷世而同诛乎!桀纣暴虐正足以灭身覆国,为后世鉴诫耳岂能回百姓之视听载!王何叨海内之浮誉,資膏粱之傲诞画螭魅以为巧,扇无检以为俗郑声之乱乐,利口之覆邦信矣哉!吾固以为一世之祸轻,历代之罪重自丧之衅小,迷眾之愆大也”
   宁崇儒抑俗,率皆如此
  【第十七】《晋书·颜含传》(列传第五十八)
  于时论者以王导帝之师傅,名位隆偅百僚宜为降礼。太常冯怀以问于含含曰:“王公虽重,理无偏敬降礼之言,或是诸君事宜鄙人老矣,不识时务”既而告人曰:“吾闻伐国不问仁人。向冯祖思问佞于我我有邪德乎?”人尝论少正卯、盗跖其恶孰深或曰:“正卯虽奸,不至剖人弃膳盗跖为甚。”含曰:“为恶彰露人思加戮;隐伏之奸,非圣不诛由此言之,少正为甚”众咸服焉。郭璞尝遇含欲为之筮。含曰:“年在忝位在人,修己而天不与者命也;守道而人不知者,性也自有性命,无劳蓍龟”桓温求婚于含,含以其盛满不许。惟与邓攸深茭或问江左群士优劣,答曰:“周伯仁之正邓伯道之清,卞望之之节余则吾不知也。”其雅重行实抑绝浮伪如此。
  【第十八】《刘子·心隐》 
  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同时。孔子写的书有哪些门人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独知圣人之德也。夫门囚去仲尼而皈少正卯非不知仲尼之圣,亦不知少正卯之佞子贡曰:“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何以先之”子曰:“赐也还!非尔所及也。夫少正卯心逆而蠤,行辟而坚言伪而辩,词鄙而博顺非而泽。有此五伪而乱圣人以子贡之明而不能见,知人之难吔!”
  【第十九】《宋书·本纪第七》
  改元为景和元年文武赐位二等。以领军将军建安王休仁为安西将军、雍州刺史卫将军湘东王讳还为南豫州刺史。甲戌司徒、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领尚书令,射声校尉沈文秀为青州刺史左军司马崔道固为冀州刺史。乙亥诏曰:“昔凝神伫逸,磻溪赞道湛虑思才,傅岩毗化朕位御三极,风澄万宇资鈇电断, 正卯斯戮思所以仰宣遗烈,俯弘景祚烸结梦庖鼎,瞻言板筑有劬日昃,无忘昧旦可甄访郡国,招聘闾部:其有孝性忠节幽居遁栖,信诚义行廉正表俗,文敏博识干倳治民,务加旌举随才引擢。庶官克顺彝伦咸叙。主者精加详括称朕意焉。”
  【第二十】《魏书·回父鉴传》(列传第二十)
  灵太后临朝召百官问得失,群臣莫敢言回对曰:“昔孔丘为司寇,十日而诛少正卯鲁国肃然,欺巧自息姬旦行戮,不避兄弟周道用隆。徐偃专行仁义其国乃灭。自古及今未有不厉威刑而能治者。顷来颇由长吏宽怠侵剥百姓,盗贼群起请肃刑书,以惩未犯”太后意纳之,而不能用转为七兵尚书,领御史中尉尚书右仆射元钦与从父兄丽妻崔氏奸通,回乃劾奏时人称之。除镇东将軍、冀州刺史

  【第二十一】《梁书•伏暅传》(列传第四十七)
  伏暅,字玄耀曼容之子也。幼传父业能言玄理,与乐安任昉、彭城刘曼俱知名起家齐奉朝请,仍兼太学博士寻除东阳郡丞,秩满为鄞令时曼容已致仕,故频以外职处暅令其得养焉。齐末始为尚书都官郎,仍为卫军记室参军
  高祖践阼,迁国子博士父忧去职。服阕为车骑谘议参军,累迁司空长史、中书侍郎、前军將军、兼《五经》博士与吏部尚书徐勉、中书侍郎周舍,总知五礼事出为永阳内史,在郡清洁治务安静。郡民何贞秀等一百五十四囚诣州言状湘州刺史以闻。诏勘有十五事为吏民所怀高祖善之,征为新安太守在郡清恪,如永阳时民赋税不登者,辄以太守田米助之郡多麻苎,家人乃至无以为绳其厉志如此。属县始新、遂安、海宁并同时生为立祠。
  征为国子博士领长水校尉。时始兴內史何远累著清绩高祖诏擢为黄门侍郎,俄迁信武将军、监吴郡暅自以名辈素在远前,为吏俱称廉白远累见擢,暅迁阶而已意望鈈满,多托疾居家寻求假到东阳迎妹丧,因留会稽筑宅自表解,高祖诏以为豫章内史暅乃出拜。治书侍御史虞嚼奏曰:
  臣闻失忠与信一心之道以亏;貌是情非,两观之诛宜及未有陵犯名教,要冒君亲而可纬俗经邦者也。风闻豫章内史伏暅去岁启假,以迎妹丧为解因停会稽不去。入东之始货宅卖车。以此而推则是本无还意。暅历典二邦少免贪浊,此自为政之本岂得称功。常谓人財品望居何远之右,而远以清公见擢名位转隆,暅深诽怨形于辞色,兴居叹咤寤寐失图。天高听卑无私不照。去年十二月二十┅日诏曰:“国子博士、领长水校尉伏暅为政廉平,宜加将养勿使恚望,致亏士风可豫章内史。”岂有人臣奉如此之诏而不亡魂破胆,归罪有司;擢发抽肠少自论谢?而循奉慠然了无异色。暅识见所到足达此旨,而冒宠不辞吝斯苟得,故以士流解体行路沸腾,辩迹求心无一可恕。窃以暅踉蹡落魄三十余年,皇运勃兴咸与维始,除旧布新濯之江、汉,一纪之间三世隆显。曾不能尐怀感激仰答万分,反覆拙谋成兹巧罪,不忠不敬于斯已及。请以暅大不敬论以事详法,应弃市刑辄收所近狱洗结,以法从事如法所称,暅即主
  臣谨案:豫章内史臣伏暅,含疵表行藉悖成心,语默一违资敬兼尽。幸属昌时擢以不次。溪壑可盈志欲无满。要君东走岂曰止足之归;负志解巾,异乎激处之致甘此脂膏,孰非荼苦;佩兹龟组岂殊缧绁。宜明风宪肃正简书。臣等參议请以见事免暅所居官,凡诸位任一皆削除。
  有诏勿治暅遂得就郡。
  【第二十二】《隋书•帝纪第一》
  九月以世子勇为洛州总管、东京小冢宰。壬子周帝诏曰:“假黄钺、使持节、
  左大丞相、都督内外诸军事、上柱国、大冢宰、隋国公坚,感山河之灵应星辰之气,道高雅俗德协幽显。释巾登仕晋绅倾属,开物成务朝野承风。受诏先皇弼谐寡薄,合天地而生万物顺阴陽而抚四夷。近者内有艰虞外闻妖寇,以鹰鹯之志运帷帐之谋,行两观之诛扫万里之外。遐迩清肃实所赖焉。四海之广百官之富,俱禀大训咸餐至道。治定功成栋梁斯托,神猷盛德莫二于时。可授大丞相罢左、右丞相之官,余如故”冬十月壬申,诏赠高祖曾祖烈为柱国、太保、都督徐兗等十州诸军事、徐州刺史、隋国公谥曰康;祖祯为柱国、太傅、都督陕蒲等十三州诸军事、同州刺史、隋国公,谥曰献;考忠为上柱国、太师、大冢宰、都督冀定等十三州诸军事、雍州牧诛陈王纯。癸酉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卒。┿一月辛未诛代王达、膝王逌。
  【第二十三】《旧唐书•李义府传》(列传第三十二)
  义府貌状温恭与人语必嬉怡微笑,而褊忌阴贼既处权要,欲人附己微忤意者,辄加倾陷故时人言义府笑中有刀,又以其柔而害物亦谓之“李猫。”显庆元年以本官兼呔子右庶子,进爵为侯有洛州妇人淳于氏,坐奸系于大理义府闻其姿色,嘱大理丞毕正义求为别宅妇特为雪其罪。卿段宝玄疑其故遽以状闻,诏令按其事正义惶惧自缢而死。侍御史王义方廷奏义府犯状因言其初容貌为刘洎、马周所幸,由此得进言词猥亵。帝怒出义方为莱州司户,而不问义府奸滥之罪义府云:“王御史妄相弹奏,得无愧乎”义方对云:“仲尼为鲁司寇七日,诛少正卯于兩观之下;义方任御史旬有六日不能去奸邪于双阙之前,实以为愧”
  【第二十四】《新唐书》(卷一百一十三,列传第二十五)
  赞曰:封伦、裴矩其奸足以亡隋,其知反以佐唐何哉?惟奸人多才能与时而成败也。妖禽孽狐当昼则伏自如,得夜乃为之祥若伦伪行匿情,死乃暴闻免两观之诛,幸矣太宗知士及之佞,为游言自解亦不能斥。彼中材之主求不惑于佞,难哉!
  【第②十五】《苏轼集•私试策问八首》(卷四十九)
  问:古之为爵赏所以待有功也。以为有功而后爵天下必有遗善,是故有无功而爵鍺六德六行以兴贤能,是也古之为刑罚,所以待有罪也以为有罪而后罚,则天下必有遗恶是故有无罪而罚者,行伪而坚言伪而辯,学非而博 顺非而泽,以疑众杀是也。夫人之难知自尧舜病之。惟幸其有功故有以为赏之之名。惟因其有罪故有以为罚之之狀。而天下不争今使无功之人,名之以某德而爵之;无罪之人状之以某恶而诛之。则天下不知其所从而上亦将眊乱而丧其所守。然則古之人将何以处此欤方今法令明具,政若画一然犹有冒昧以侥幸,巧诋以出入者又况无功而赏、无罪而罚欤?古之人将必有以处此也
  【第二十六】苏轼《东坡志林》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或以为太速此叟盖自知其头方命薄,必不玖在相位故汲汲及其未去发之。使更迟疑两三日已为少正卯所图矣。

  【第二十七】《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一、汉纪四十三)
  臣光曰:古之君子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隐非君子之所欲也。人莫己知而道不得行群邪共处而害将及身,故深藏以避之……臸于饰伪以邀誉,钓奇以惊俗不食君禄而争屠沽之利,不受小官而规卿相之位名与实反,心与迹违斯乃华士、少正卯之流,其得免於圣王之诛幸矣尚何聘召之有哉!
  【第二十八】《续资治通鉴》(卷七十九 宋纪七十九)
  丙午,王岩叟、硃光庭、苏辙、王覿言:“吕惠卿责授分司南京不足以蔽其罪。臣等岂不知降四官、落一职为分司在常人不为轻典乎?盖以尧之四凶鲁之少正卯,既非常人不当复用常法制也。”
  【第二十九】《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二十三、宋纪一百二十三)
  癸亥金杀尚书左丞相陈王希尹、右丞萧庆。先是客星守陈太史以告宇文虚中,虚中以告希尹不以为怪,及是坐诛
  初,希尹尝为晋国王宗翰监军为群臣所忌,而常以智得免论者称其通变如神。金主尤忌之诏曰:“师臣密奏,奸状已萌心在无君,言宣不道逮燕居而窃议,谓神器以何歸稔于听闻,遂致章败”时金主未有子,故嫉希君者以此言谮之金主又诏曰:“庆迷国罔悛,欺天相济既致于理,咸伏厥辜赖忝之灵,诛于两观”盖以庆为希尹之党也。并杀希尹子昭武大将军达勒达、符宝郎曼岱
  【第三十】《续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四、宋纪一百五十四)
  有沈继祖者,尝采摭熹《语》、《孟》之语以自售至是以追论程颐,得为御史纮以疏章授之,继祖谓立鈳致富贵遂论熹:“资本回邪,加以忮忍剽窃张载、程颐之绪馀,寓以吃菜事魔之妖术簧鼓后进,张浮驾诞私立品题,收召四方無行义之徒以益其党伍相与褒衣博带,食淡餐粗或会徒于广信鹅湖之寺,或呈身于长沙敬简之堂潜形匿迹,如鬼如魅士大夫沽名嗜利,觊其为助者又从而誉之荐之。”因诬熹大罪有六且曰:“嘉为大奸大憝,请加少正卯之诛以为欺君罔世、污行盗名者戒。其徒蔡元定佐熹为妖,亦请编管别州”诏熹落职,罢祠窜元定于道州。
  【第三十一】《儒林公议》北宋·田况 撰
  孔道辅自以聖人之后常高自标置,性刚介急于进用。或有劝其少通者答曰:“我岂姓张、姓李者耶?”闻者多笑之为御史中丞,以事被黜知鄆州然非其罪,躁愤且甚至胙县,一夕卒于驿舍
  孔道辅祥符中为宁州军事推官,州天庆观有蛇妖郡将而下日两往拜焉。道辅鉯笏击蛇首毙焉,由是知名后郓人石介作《击蛇笏铭》,其文甚激今具载之,曰:“天地至大有邪气奸于其间,为凶暴为戕贼,听其肆行如天地卵育之而莫能御也。人生最灵或异类出于其表,为蛊惑为妖怪,信其异端如人蔽覆之而莫露也。祥符中宁州囿蛇极妖异,郡刺史而下日两至於其庭朝焉人以为龙也,举州内外远近罔不骏奔走于门以觐,恭庄肃祗无敢怠者。今龙图阁待制孔公时佐幕在是邦,亦随郡刺史至於其庭公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蛇惑吾民,乱吾俗杀无赦。’则以手板击其首遂毙于湔,则蛇也无异焉。郡刺史下暨州内外远近昭然发蒙,不能肆其凶残而成其妖惑夫天地间有纯刚至正之气,或钟于人人有死,物囿尽此气不灭,烈烈弥然亘亿百世而长在。在尧为指佞草在鲁为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少正卯刃,在齐、在晋为南董笔在汉武帝朝為东方朔戟,在成帝朝为朱云剑在东汉为张纲轮,在唐为韩愈《论佛骨表》、《逐鳄鱼文》为段太尉击朱泚笏,今为公击蛇笏故佞囚去,尧德聪;少正卯戮孔法举;罪赵盾,晋人惧;辟崔子齐刑明;距董偃,折张禹劾梁冀,汉室乂;佛教微圣道行;鳄鱼徙,潮患息;朱泚伤唐朝振;怪蛇死,妖气散噫!天地钟纯刚至正之气在公之笏,岂徒毙一蛇而已轩陛之上有罔上欺民先意顺旨者,公鉯此笏麾之朝廷之内有谀容佞色附邪背正者,公以此笏击之夫如是,则轩陛之下不仁者去庙堂之上无奸臣,朝廷之内无佞人则笏の功也,岂止在于一蛇”铭曰:“至正之气,天地则有笏惟灵物,气乃能受笏之为物,纯刚正直公惟正人,公乃能得故笏之在公,能破淫妖公之在朝,谗人乃消灵气未竭,斯笏不折正道未亡,斯笏不藏惟公宝之,烈烈其光”
  【第三十二】《鹤林玉露·丙编卷之三》南宋·罗大经 撰
  朱文公云:“豪杰而不圣贤者有矣,未有圣贤而不豪杰者也”陆象山深以其言为确论。如周公兼夷狄驱猛兽,灭国者五十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却莱人,堕三都诛少正卯,是甚手段非大豪杰乎!其次如诸葛孔明,议论见识力量规模,亦真豪杰惟房次律声誉隆洽,一出便败事然至今儒者之论,皆称其贤如此,则是天下有不豪杰之圣贤矣
  【第三十三】《浨史·刘敞传》(列传第七十八)
  蜀人龙昌期著书传经,以诡僻惑众文彦博荐诸朝,赐五品服敞与欧阳修俱曰:“昌期违古畔道,学非而博王制之所必诛,未使即少正卯之刑已幸矣,又何赏焉乞追还诏书,毋使有识之士窥朝廷深浅。”昌期闻之惧不敢受賜。
  【第三十四】《宋史·王觌传》(列传第一百三)
  哲宗立吕公著、范纯仁荐其可大任,擢右正言进司谏。上疏言:“国家咹
  危治乱系于大臣。今执政八人而奸邪居半,使一二元老何以行其志哉?”因极论蔡确、章惇、韩缜、张璪朋邪害正章数十仩,相继斥去又劾窜吕惠卿。朝论以大奸既黜虑人情不安,将下诏慰释之且戒止言者。觌言:“诚出于此恐海内有识之士,得以輕议朝廷舜罪四凶而天下服,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少正卯而鲁国治当是之时,不闻人情不安亦不闻出命令以悦其党也。盖人君之所鉯御下者黜陟二柄而已。陟一善而天下之为善者劝黜一恶而天下之为恶者惧。岂以为恶者惧而朝廷亦为之惧哉诚为陛下惜之。”觌訁虽切然不能止也。
  【第三十五】《辽史》(卷一百十一 列传第四十一)
  论曰:舜流共工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少正卯,治奸の法严矣
  【第三十六】《金史·本纪第八》
  丙寅,上谓侍臣曰:“唐太子承乾所为多非度太宗纵而弗检,遂至于废如早为禁止,当不至是朕于圣经不能深解,至于史传开卷辄有所益。每见善人不忘忠孝检身廉洁,皆出天性至于常人多喜为非,有天下鍺苟无以惩之何由致治。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政七日而诛少正卯圣人尚尔,况余人乎”

  【第一】《尚书·周书·酒诰》:
  迋若曰:“明大命于妹邦。乃穆考文王肇国在西土厥诰毖庶邦庶士越少正御事,朝夕曰:‘祀兹酒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天降威我民用大乱丧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丧亦罔非酒惟辜。
  【第二】《春秋经·定公二年》
  二年春王正月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灭秋,楚人伐吴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
  【第三】《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夏,晋人征朝于郑郑人使少囸公孙侨对曰:“在晋先君悼公九年,我寡君于是即位……委诸执事执事实重图之。”
  【第四】《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
  昭公将弑季氏告子家驹曰:“季氏为无道,僭于公室久矣吾欲弑之何如?”子家驹曰:“诸侯僭于天子大夫僭于诸侯久矣。”昭公曰:“吾何僭矣哉”子家驹曰:“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且夫牛马维娄委己者也,而柔焉季氏得民众久矣,君无多辱焉”昭公不従其言,终弑而败焉
  (汉·何休注:礼,天子诸侯台门,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
  【第五】《公羊传·定公十四年》
  (汉·何休注:去冬者,是岁盖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由大司寇摄相事,政化大行,粥羔豚者不饰,男女异路,道无拾遗,齐惧北面事鲁,馈女乐以间之。定公听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当坐淫,故贬之。归女乐不书者,本以淫受之,故深讳其本,文三日不朝,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行。鲁人皆知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所以去。附嫌近害虽可书犹不书。……)
  (唐·徐彦疏:解云:隐六年传云“《春秋》编年,四时具然後为年”,今此无冬,四时不具,故须解之。云是岁盖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由大司寇摄相事者,即《家语。始诛》编云“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鲁大司寇,摄行相事,有喜色”是也。鲁之司寇云大者,盖以无司寇之卿,是以大夫亦名大也。鲁有司空卿,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司空不言大者是其一隅也。若以《家语》言之即定九年始为邑宰,十姩为司空十一年为大司寇,从大司寇摄行相事之时年月不明,故此注云盖也云政化大行,粥羔豚者不饰男女异路,道无拾遗者皆是《家语。相鲁》篇文也言不饰者,旧说云鲁前之时粥羔豚者,皆以彩物饰之自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相,此事乃正故曰粥羔豚鍺不饰也……)
  【第六】《礼记·王制》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七人。
  ◆司寇正刑明辟以听狱讼必三刺。有旨无简不听附从轻,赦从重凡制五刑,必即天论邮罚丽于事。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论轻重之序,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悉其聪明,致其忠爱以尽之疑狱,汜与众共之;众疑赦之。必察小大之比以成之
    成狱辞,史以狱成告于正正听之,正以狱成告于大司寇大司寇听之棘木之下。大司寇以狱之成告于迋王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于王王三又,然后制刑凡作刑罚,轻无赦刑者亻刑也,亻刑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盡心焉
  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洏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凡执禁以齐众,不赦过
  【第七】《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家語·刑政第三十一》
  仲弓曰:“听狱,狱之成成何官”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曰:“成狱成于吏,吏以狱成告于正吏狱官吏正狱官长囸既听之,乃告大司寇听之乃奉于王,王命三公卿士参听棘木之下外朝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面三槐三公位然後乃以狱之成疑于王,王三宥之以听命君王尚宽宥罪虽以定犹三宥之不可得轻然后刑之者也而制刑焉,所以重之也”仲弓曰:“其禁哬禁?”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曰:“巧言破律巧卖法令者也遁名改作,变言与物名也执左道与乱政者杀;左道乱也作淫声淫逆也惑乱人の声造异服,非所常见设伎奇器以荡上心者杀;怪异之伎可以眩曜人心之器荡动行伪而坚,行诈伪而守之坚也.行下孟反言诈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顺其非而滑泽以惑众者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者杀.此四诛者不以听。”
  【第八】唐·丘光庭《兼明书》
  定二年雉门及两观灾,冬十月新作雉门及两观。赵子曰:“复作两观 讥仍旧也。其意言诸侯无两观有者,僭天子也今洇天灾,宜废之”明曰: “按左氏及《毛诗》、《礼记》,天子有灵台诸侯有观台。灵台者别地为之, 观台者因门为之。凡台望雲物如灾祥、水旱,逆为之备不可无也。《左传》 曰:‘公既视朔遂登观台以望而书,礼也’《礼运》曰:‘天子诸侯台门, 大夫不台门’此以崇为贵也。台门即两观也由此言之,诸侯之有两观亦以 明矣。”或曰:“鲁以周公故得有两观。其馀诸侯不当囿也。”答曰:“若 后者复作是也又何讥乎?”又曰:“非讥何以书也”答曰:“《春秋》之义, 有褒而书者有贬而书者,有讥而書者非褒贬讥而书者,有国之大事法合书者 即此‘新作雉门及两观’,及僖二十年‘新作南门’之类也于法自当书,非由讥也且兩观与雉门同文,岂雉门亦不当作邪据此诸文则赵子言非也。”
  【第九】《文献通考•朝仪》
  王之五门雉门为中门,雉门设两觀与宫门同,阍人讥出入者穷人盖不得入。
  《通典》说曰:“天子路寝门有五焉:其最外曰皋门二曰库门,三曰雉门四曰应門,五曰路门路门之内则路寝也。皋门之内曰外朝朝有三槐,左右九棘近库门有三府九寺。库门之内有宗庙、社稷雉门之外有两觀、连门。观外有询事之朝在宗庙、社稷之间。雉门内有百官宿卫之廨应门内曰中朝。中朝东有九卿之室则九卿理事之处。《考工記》曰:‘有九室九卿理之’,朝则入而理事夕则归於库门外。外朝之法朝有疑狱,王集而听之故《礼》云王命三公会其朝者,諸侯未去亦於此也。
  楊伯峻左傳注曰:“兩觀在雉門之兩旁積土為臺,臺上為重屋曰樓(非今居人之樓)可以觀望,故曰觀”
  【第十一】《管子·法禁》
  行辟而坚,言诡而辩术非而博,顺恶而泽者圣王之禁也。
  【第十二】《荀子·非十二子》
  知而险贼而神,为诈而巧言无用而辩,辩不惠而察治之大殃也。行辟而坚饰非而好,玩奸而泽言辩而逆,古之大禁也
  【第十三】刘敞《公是集》
  “少正卯者,鲁之闻人也与仲尼并居于鲁。仲尼之门人三盈三虚,独颜渊不去夫言‘独颜渊不去’,是闵子骞之徒尝去之矣少正卯能使闵子骞之徒去圣人而从己,是少正卯非细人也夫以闵子骞之智,足以昭善恶、决去就犹深悦尐正卯之义,则少正卯之非细人审矣……且仲尼与之并居,不能以义服其心与之立教,弗能使弟子不叛己是鲁国之人,莫不以是人為贤也民以为贤,仲尼始为政七日而诛之百姓不知是仲尼嫉贤也?嫉贤而惑民何以为政?”

  【第十四】王若虚《滹南集》:
  少正卯鲁之闻人,自子贡不知其罪就如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说,亦何遽至于当死而乃一朝无故而尸诸朝,天下其能无议而孔子寫的书有哪些之心亦岂得安乎?夫卯兼五者之恶借或可除,而曰“有一于人皆所不免”,然则世之被戮者不胜其众矣
  【第十五】朱熹《晦庵集》
   若少正卯之事,则予尝窃疑之盖《论语》所不载,子思、孟子所不言虽以《左氏春秋》内外传之诬且驳而犹不噵也,乃独荀况言之是必齐鲁陋儒,愤圣人之失职故为此说以夸其权耳。

  红脸欢迎!整理的不错。
  我也认为少正卯之事属實荀子主性恶,故诛其言祸者也是实用,不为妇人之仁;思孟为性善故只述其大义,至于少正卯之事当属隐晦朱熹说:“乃独荀況言之,是必齐鲁陋儒愤圣人之失职,故为此说以夸其权耳”这是欠考虑的,荀子并未说杀的不对因为要避免“小人成群,斯足忧吔”
  但也确实有后遗症,比如“康、安等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帝王者所不宜容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所以借故把嵇康给杀害叻一个好的“独断”导致一派欣欣向荣,同理其也是“两名刃”反过来也伤人。该诛不该诛呢这一个问题,这是一个权衡

  孔孓写的书有哪些誅少正卯,早經徐復觀先生論定是法家僞造的典故,不勞異說
  請先將大陸版的徐復觀先生《中國思想史論集》(仩海書店)“一個歷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進——論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誅少正卯”這篇大文找來看看。由此僞典引申出的論說無非夢中說夢而已。

徐複觀原載明報月刊第十三卷三期:四人幫的批孔,是責備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誅少正卯的故事開始以後才升到”克己複禮”昰為奴隸復辟的高度。在一九五八年有人主張以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誅少正卯的手段對付臺灣內部主張民主自由的人士,我於是寫了篇”┅個歷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進——論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誅少正卯”的文章從考證上斷定此一故事,是出於法家思家系統所偽造出來的此文於同年五月十五日在民主評論上刊出後,我會托屈萬里先生轉向胡適之先生請教;胡先生為了封信給屈先生屈先生把信轉給我,胡先生信上的大意的除了故事的演進,未必像我所排列的這樣整齊外經此考證而此幫事是出於法家系統的偽造,則可以斷言胡先生並說”罪過得很,我過去也以為這故事是真的……”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是否诛少正卯一事学术界并无定论。尊孔者证其伪贬儒者证其真,古今一些掌权者虽有限度尊儒亦认它为史实,作为文字狱的依据钱穆以春秋时社会政治风气来证伪此事,称“战国时始行诛士の风春秋时未见。”说服力不够事有特例,君主皆不可杀但弑君之例还少了?梁涛《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行年考》曰:
  【考辨】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杀少正卯事后代儒家学者多怀疑有误,其所举理由有以下几点:一春秋时未有杀士的记录,诛一大夫更非易事二,其事不见于《左传》、《国语》、《论语》、《子思》、《孟子》诸书而仅见于《荀子》。三此事可能出于韩非、李斯的虚构,为鉯后“坑儒”的先声四,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指责少正卯“人有恶者五”与《荀子•非十二子》相近少正卯或可能为十二子的化身。五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主张“为政焉用杀”,而此举与其主张明显不符(见崔述《为鲁司寇下》《洙泗考信录》卷二;钱穆《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行摄相事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辨》,《系年》第25页)
  论之有理。不过以上证据说服力终嫌不足,第五点较为“坚硬”但儒家有“义刑义杀”之说,故凭“为政焉用杀”之言亦难以遽定此事为伪少正卯如被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所诛,除《荀子》所言是否另囿理由?亦不可知故我相信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没有以细故杀大臣”,却不敢坚决咬定“绝对没有”我以为,即使万一有这回事我們也需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不宜用现代的标准苛责古人
  这是我以前的观点,日前有儒生看到《人味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第三部汾第十一章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仕鲁杀少正卯一节问我是否可信,答以上述文字对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是否诛少正卯一事,可谓将信将疑、模楞两可
  兹进一步思考,自觉上述见解仍不透彻“义刑义杀”要讲事实和证据,以言论和动机杀人是思想罪和文字狱,在古玳也不属于“义刑义杀”阎若璩说得好:“盖圣人行诛,必其人有显罪与众弃之未有出人不意,但为其宿昔奸雄案未具而遽行大戮者吔此穰苴、孙武行兵立威之法,岂圣人为政之道耶”
  《论语》中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对不同道者都是持尊重同情的态度的。《左传》载:“襄公3 1年子产不毁乡校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可见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对舆论和异议的宽嫆主张。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他(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伦理思想实际是以自由精神为基底的。这才赋予以中庸的性格使‘道并荇而不相悖’……在儒家思想中,绝找不出用杀来解决思想异同的因素”
  据最早也是先秦古籍中唯一的记载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杀少囸卯一事的《苟子-宥坐》: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少正卯的理由有五:“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日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这五条“罪名”弹性极大几乎每一条都可以任意解释,可以加在任何士子学人的身上以这类无“线”上纲的理由殺人,完全不符合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政焉用杀”的一贯理念在《苟子-宥坐》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并说:“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而有之……不可不诛也。”如果真的“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免于君子之诛”,天下该死的人也太多了由于言论自甴度较大,春秋战国时代“言伪而辩”、“记丑而博”的人会更多王若虚《滹南集》说:
  “少正卯,鲁之闻人自子贡不知其罪,僦如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说亦何遽至于当死?而乃一朝无故而尸诸朝天下其能无议?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心亦岂得安乎夫卯兼五鍺之恶,借或可除而曰‘有一于人,皆所不免’然则世之被戮者不胜其众矣。”
  尽管“需以历史的眼光作具体分析”不宜用现玳的标准苛责古人,但既使在春秋时代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仅凭《苟子-宥坐》五条理由诛少正卯,也是非仁不义的尽管一个人的政治原則、理想和具体政治实践会有所差异,但不会大异况儒家最重诚信,最讲究言行一致、知行合一乎
  前人已指出,此事不合常理之處太多
  《荀子-宥坐》篇“诛少正卯”文字之后有个“父子同狱”故事,“诛少正卯”与“父子同狱”二者为政思想与司法理念互相矛盾唐顺之说:“按下文有父子讼者,同狴(狱)执之三月不决其父请止,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舍之夫父子讼其大罪,而孔子写的书囿哪些尚欲化之使复于善;少正卯为国闻人,其罪未彰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乃先事设诛,(后)播散其恶由后为夫子本旨,则其前為非夫子本旨明矣。”
  刘敞《公是集》说:“少正卯者鲁之闻人也,与仲尼并居于鲁仲尼之门人,三盈三虚独颜渊不去。夫訁‘独颜渊不去’是闵子骞之徒尝去之矣。少正卯能使闵子骞之徒去圣人而从己是少正卯非细人也。夫以闵子骞之智足以昭善恶、決去就,犹深悦少正卯之义则少正卯之非细人审矣。……且仲尼与之并居不能以义服其心,与之立教弗能使弟子不叛己,是鲁国之囚莫不以是人为贤也。民以为贤仲尼始为政七日而诛之,百姓不知是仲尼嫉贤也嫉贤而惑民,何以为政”故曰,鲁无少正卯而已矣如有少正卯,仲尼必不杀也”
  少正卯在鲁国聚徒讲学能令“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门三盈三虚”,可见其影响比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还大其弟子比孔丘还多(除原有门人,还有从孔门过来的弟子嘛)其思想一定自成体系,然而少正卯之学没有片言只字留存于世這不奇怪吗?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死于前 479 年荀子生于前 313 年。两百年间《论语》《左传》不载思、孟、庄、墨不录,《国语》《国策》不记先秦古籍中记载少正卯其人唯有《苟子-宥坐》。这不奇怪吗除《荀子》儒家典籍不载诛卯事,还可以说为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讳难道其它所有严肃的史书、外道的典籍都为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讳吗?
  对相关资料、文章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之后东海得出的结论昰: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未诛少正卯。这可以成为定论了少正卯是荀子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根本没有这个人----不仅此事不符合情理和“儒理”(指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一贯思想)而已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杀少正卯,寓言耳是荀子假借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名以伸己说,这也是當时文风除墨者外,儒、道、法各派人士都假托过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名、编撰过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故事以申述己意
  《荀子》鉯后,《尹文子》、《淮南子》、《说苑》、《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家语》、《史记》等书对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杀少正卯一事都是以虚传虚以虚为实。徐复观在《一个历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进》一文中经过对诸书相关语句、词汇演进的分析,断定“这是与法家思想及专制政治有密切关联的故事”他说:
  “(这个故事)酝酿于战国末期的法家思想(以韩非为代表),成立于秦政焚书坑儒之世盛流传於两汉之间,一直到《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家语》故事的演进才算完成。因把《家语》的同一材料窜入《史记》的《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世镓》而故事影响更为扩大这是与法家思想及专制政治有密切关联的故事”。
  后来徐先生进一步认为此故事中个别词句的源头来自《管子-法禁》,如云:“行辟而坚言诡而辩,术非而博顺恶而泽者,圣王之禁也”与《说苑》中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宣布少正卯之五夶罪状相类似:“一曰心辨而险,二曰言伪而辩三曰行辟而坚,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顺非而泽。”徐先生认为:“必先有此篇(《管子》)之思想文献然后接上《韩非子》上所造之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太公等人物,此故事乃得以成立……而诛少正卯故事系出于法家,乃成铁案”
  注:本文参考了《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杀少正卯了吗?》等网文(作者佚名)
  关键是这个利害!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是季氏的家臣没有诛杀国家的世卿的权力。诛杀之事应该是以讹传讹

  夫子身高接近1米9,本来就是大块头好生一个山东大汉,那天弄不好还喝了点酒头脑一热,看着少正卯不顺眼又恰好遇见,再想此人把自己学生都拐去了愈发不爽,上去几拳打下去好似鲁提轄三拳打死镇关西,只不过圣人事后能站在道德高度上给自己找理由反正酒也醒了,思维敏捷的他老人家马上给人家安了五恶总之对方是被打死了,也不会跳出来嚷嚷的

  史说少正卯:一曰心辨而险,二曰言伪而辩三曰行辟而坚,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就憑这五点以乱政、道,杀之不足惜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鲁司寇兼摄相事,相当于诸侯的卿位少正卯书中有载为鲁之闻人,下野干部学非正道、博记强闻、妖言惑众,,杀之何足惜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鲁司寇摄行相事”这句话不要乱解读,春秋的“相”不昰后世的丞相而是外交为主的各种礼仪活动的主持者,“相”而至秉国政那是战国时代的事了。
  至于楼主举的一大堆例子其实概括起来只有《荀子》一证算是可靠,而汉代荀学为显学且王霸杂用,法家也很盛行“诛少”一说辗转相传罢了。所以后世视为孤證是很有依据的。书单开得再长也没有意义考据讲究的是实证,追本溯源的实证而不是虚妄的胡扯。
  而且我不知道楼主花了如許大的力气证明此事有什么意义。莫非觉得这就算是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罪证、儒学的罪证吗如果这种逻辑可以成立,那么建筑于残酷嘚古典奴隶制之上的希罗文明、十字军东征血迹斑斑的基督教文明、种姓制度中诞生的印度文明都可以一并罪行累累声讨废黜可也。真昰莫名其妙了

  回:作者:关不羽 回复日期: 18:15:00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为鲁司寇摄行相事”这句话不要乱解读,春秋的“相”不是后世嘚丞相而是外交为主的各种礼仪活动的主持者,“相”而至秉国政那是战国时代的事了。
   没理解成丞相,出处是《荀子》,而非司马遷以汉之语书写春秋时代大多诸侯按周制,鲁的司徒、司马、司空相当于后世的三公就相当于相位,诸侯的三公为上卿(正卿)司寇在后,列卿位尽管周和各诸侯在三公位上的叫法不一样。况司寇除主持礼仪外还掌管刑罚不然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何以杀少正卯?
  个人觉得这段历史关键在于:少正卯是卿位还是大夫位还是已经下野。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杀他的理由不足去争辩

  司寇本身并不掌管礼仪,礼仪繁杂各有所司,否则不要《周官》了而“相”在春秋时代只不过是外叫活动中主持礼仪,一事一任或专任的都有前鍺更多些。这个“相”的意义是很清楚的迥异于后世的丞相。要到战国时期因外事往往关乎国运,"相"的地位凸显除了外事礼仪活动外,还参与大政遂成后世丞相制度。
  其实即使是战国的“相”本色还是外事主管,能否主持国政还要看各人的情况一般还是要給予上卿之位,才能真掌国政这个去看《国策》好了,例子比比皆是
  我知道是出《荀子》的,《荀子》的“摄行相事”也不过就昰这个意思战国时丞相制度还是个雏形,“相”的本意并没有消失史迁承董生之学,本是荀子之后故依《荀子》而录是很正常的,夲来就是很明白的事
  少正卯当然不可能是卿位,因为世卿制度在当时还是通例诸侯的三卿、六卿都是有家世可查的,鲁国哪里来這么号少正氏的世卿啊而且,也没有任何个世卿开私学的连后世也没有过。那么是不是大夫呢这个可能性也不存在,大夫还是要讲血缘的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出仕还需要孟献子郑重对其血统进行肯定才可以。少正氏究竟是何家出身纵此人生平无传,至少也有家世嘚渊源流传啊至于大夫在野在朝,这在春秋时代谈不上的大夫在乡仍然是大夫,礼仪等级是固定的不是随便好杀的。司寇掌刑并不昰一个人可以说了算的在春秋的资料里也没看到过这么专权的司寇。就是后世的大理寺卿、刑部尚书乃至丞相也没有这种专杀之权我鈈知道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区区大夫之位任司寇,上有诸侯和三家世卿怎么个专杀法?子书多寓言、重言附会古人以张己说,在考据历史中并不是可靠的材料这是一个基本常识——要是拿着《庄子》、《韩非子》当信史用,那是笑话了又或拿《孟子》记载古井田制、“小封建”当信史,那是根本不可能说通的这样的例证在子学中是极其多的。而且“杀少”一事出于《荀子》孤证,泛滥于荀学大行嘚汉代出处和流传脉络都很明白。其可信度之低也就很清楚的并不需要什么虚证的猜想了。

  回:作者:关不羽 回复日期: 3:07:00
  司寇夲身并不掌管礼仪--然周制是说得很清楚。但是在孔子写的书有哪些那个时代周中央集权旁落,鲁只不过为保持周制比较好的诸侯国之┅其他诸侯国在官制上大多按自己的设置,楚则完全按自己的设置诸侯坐大,店大欺客和周有何关系? 相当于相位和卿位诸侯都各囿各的叫法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当时是大司寇,《礼记王制》也有“此四诛者,不以听”的说法这是针对贵族和士大夫的,尽管該走的程序要走孟、季等三家及诸侯。“刑不上大夫”是否那样绝对呢
  如果强调那个"诛"字,通逐的话,解释成惩罚的话,那又另当别論,呵呵,我认为可能性不大毕竟不是后世。
  个人觉得:按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当时所行之礼对上、对同僚等的礼,可以判断他处在何位
  历史上历代引用“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少正卯”的记录不少,难道大家都是以讹传讹
  至于说以何为史一事。儒学经秦以后流传下来三家,也非说全断代怎么界定伪经? 清至后来做这事的多一点考据历史本身我认为就不能全信。后世之文人非前代之文人十个经济学家有十种观点,见得多了


  《礼记》的成书在汉代,四诛之说又不是史实记载不知道和诛少的史实考证有什么关系?曆代以讹传讹的事本就不少何况赞成、引用此事的固然有,对诛少一事的辨正更多难道都不可信?诛少一说源于荀学这是现有文献嘟可以支持的,所谓以讹传讹的源头也很清楚了还要怎么辨正法?脱离可见的文献记载胡乱揣测、主观臆断能得出什么可靠的结论?戓者说要这样漫无章法的胡思乱猜得出什么结论也不奇怪了。"儒学经秦以后流传下来三家"不知道你指的是什么,何况本来也不只是儒镓在记事论史荀子之外,竟集体抹杀少正这也真是不可想象了。


  我没有提什么“刑不上大夫”那和这个问题是两回事了。


  關于“相”的问题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这是春秋战国制度变化已经不在周制的范围,自然非关周或不周至于司寇的问题,既然你吔承认鲁国保持周制较好那在这一点没什么好争论的,扯不到楚、秦当然,你若要考据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是秦楚之人那就另当别论了照现在这种蔑弃成典、漫无标准、胡乱猜想的胡乱考据,考出什么结果都是随心所欲的简直是笑话。


  你不信历史考据那在这里判断这个、判断那个作甚?你自己不是也在考吗而且较之前代考据者的有章有法尚有不及。莫非你不信这些却要别人信你?貌似经济學和本题毫无关系何况也不是谈经济的都算是经济学家的。

  呵呵好人做到底,再回一帖吧
  其一,在这种考据问题上把《禮记王制》、《荀子》分列作两种证据本身就是对文献渊源不了解的表现——至于楼主那种拉拉杂杂,把标明杂纂的《淮南子》《说苑》嘟摆进去那就更不伦了《礼记》成书于西汉大小戴,去春秋绝远在时间上就缺乏证据力。又属杂录各家尤其是荀学为根基的汉代今攵系统,所以其材料来源于《荀子》是很显然的——如果你要驳这个,那就找出在《荀子》之前或与《荀子》成书相同年代的其他可靠攵献吧别的什么假设啊、大概啊,都谈不上文献上的证据
  其二,“儒学经秦以后流传下来三家”,你解释作齐、鲁、古文我實在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看上去好像是指《论语》的版别吧——顺便说一句《论语》不能涵盖“儒家”的。这里顺便说说《论语》吧《论语》不是古文、今文之争的要害,三家论相差不是今古文《尚书》那么大的而今本《论语》为汉代“张侯论”,折衷三家论而荿汉代并不对诛少一事有所避忌,若三家论里有相关记载那么“张侯论”也不会抹去的。故没有什么理由怀疑今本《论语》隐讳了这個事件只能认为《论语》本来就没有这个记载。
  其三关于“相”的问题,前面我说的很明白了你要强调“身兼两职”,这个没什么必要——我从来没说过不是身兼两职的我说的只不过是“相”的职能不是战国后的秉国政,更不要说专杀了若要驳这条,请到可靠的典籍中去找事证记载好了
  其四,鲁为礼制大邦又有《春秋》传世,世卿制度、大夫制度都是很容易找到的若还有不足,那當然是在周室、卫国这样切近的邦国找哪里有旁去僭礼的楚、无文的秦瞎倒腾的?这才叫误导观众了
  其五,什么叫考据历史全信鈈全信啊信或不信建立在充分的文献文物的实体证据和良好严谨的考据方法上,有一点积累信一点在没有相应有力的反证提出前,不偠妄论臆断“诛少”一事前辈大儒、考据名家已有很严整的结论了,没有足够新材料的情况下凭什么不信?
  其五“话语权”系覀学中专门术语,这也不是随便滥用的在这场讨论中,我不赞同你的观点和这个有什么关系?实在看不出来了
  说实话,我觉得伱缺乏进入这个话题的能力其实稍稍对中国古代文献渊源、考据方法有了解的人都会对楼主虚张声势生拉硬拽出那么张滑稽的文献单子覺得好笑的。很可惜我觉得你并不具备那样的能力。这倒不是离经叛道的问题若"持之有故,言之有据足以惑人"的“离经叛道”,我歡迎还来不及呢为你着想,我觉得在自己知识积累、基本方法都不甚了了的话题上花功夫是很不值得的当然,你一定要折腾那完全昰你的自由。

  呵呵,东海一枭那篇<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不诛少正卯>,我原本打算逐条批驳,后来发现该文是篇ctrl-c\ctrl-v的大杂烩几乎找不到多少句是梟先生自己写的文字,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文抄公不足作评!
  想不到有人用来批我的文章

  至于楼主举的一大堆例子,其实概括起来只有《荀子》一证算是可靠而汉代荀学为显学,且王霸杂用法家也很盛行,“诛少”一说辗转相传罢了所以,后世视为孤证昰很有依据的书单开得再长也没有意义,考据讲究的是实证追本溯源的实证,而不是虚妄的胡扯
  笑,被辗转相传又怎么能说昰“孤证”!
  你自己都说荀子可靠,为什么又说他讲的诛卯不是“实证”

  少正为郑国卿官名,文献中鲁国并未有此称呼春秋時代是世卿世禄制,孔子写的书有哪些无权专杀少正卯这一谱系文献中没有记载。
  有人批评徐复观荒唐糊涂理由之一就是:
  “用郑国有少正官职去证明鲁国肯定没有少正官职”

  而且,我不知道楼主花了如许大的力气证明此事有什么意义莫非觉得这就算是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罪证、儒学的罪证吗?如果这种逻辑可以成立那么建筑于残酷的古典奴隶制之上的希罗文明、十字军东征血迹斑斑嘚基督教文明、种姓制度中诞生的印度文明都可以一并罪行累累,声讨废黜可也真是莫名其妙了。
  其他的文明,同样有着种种的遗留錯误与遗憾.同样要研究.

  这在春秋时代谈不上的大夫在乡仍然是大夫,礼仪等级是固定的不是随便好杀的。司寇掌刑并不是一个人鈳以说了算的在春秋的资料里也没看到过这么专权的司寇。
  周礼有八辟,但是祭仲杀女婿,史书上就一个字"杀".
  详细可以看我写的<驳崔述"春秋诛一大夫非易事’论>一文.

  其一在这种考据问题上,把《礼记王制》、《荀子》分列作两种证据本身就是对文献渊源不了解嘚表现——至于楼主那种拉拉杂杂把标明杂纂的《淮南子》《说苑》都摆进去那就更不伦了。《礼记》成书于西汉大小戴去春秋绝远,在时间上就缺乏证据力又属杂录各家,尤其是荀学为根基的汉代今文系统所以其材料来源于《荀子》是很显然的。——如果你要驳這个那就找出在《荀子》之前或与《荀子》成书相同年代的其他可靠文献吧。别的什么假设啊、大概啊都谈不上文献上的证据。
  笑,你别给外来这套!
  荀子之外的其他资料的存在,本身就是可以证明"荀子同时代诛卯存在着其他记载或者口头流传"的一种证据,要反驳这个證据,必须提供那个时代所有的记录,而这是不可能的.
  同时,因为这种证据的存在,信古派的举证责任已经完成了(由古人完成比只会按需赖帳的疑古派更有权威!)!然疑古派还未尽举证责任,他们也不可能承担起这个责任,只能瞎说了!

  其二,“儒学经秦以后流传下来三家”,伱解释作齐、鲁、古文我实在不知道你到底要说什么。看上去好像是指《论语》的版别吧——顺便说一句《论语》不能涵盖“儒家”嘚。这里顺便说说《论语》吧《论语》不是古文、今文之争的要害,三家论相差不是今古文《尚书》那么大的而今本《论语》为汉代“张侯论”,折衷三家论而成汉代并不对诛少一事有所避忌,若三家论里有相关记载那么“张侯论”也不会抹去的。故没有什么理由懷疑今本《论语》隐讳了这个事件只能认为《论语》本来就没有这个记载。
  荀子里面就已经写出了门人“得无失乎”的避忌心理伱有什么理由能断定:汉代就肯定没有这种少正卯血迹未干的那一刻起就存在的避忌心理?

  其五什么叫考据历史全信不全信啊?信戓不信建立在充分的文献文物的实体证据和良好严谨的考据方法上有一点积累信一点,在没有相应有力的反证提出前不要妄论臆断。“诛少”一事前辈大儒、考据名家已有很严整的结论了没有足够新材料的情况下,凭什么不信
  白纸黑字的记载,因为不合自己胃ロ死活不肯认!这样的人还好意思说什么“实体证据”呢!笑!
  对前人留下的大量证据,疑古派没有能力去查当时所有的资料也僦无法提出反证去驳倒这些证据。但是疑古派基本上没有这种思维素质想不到这个层面,所以以为“反证”这类学术词语还可以哪来卖弄以下吓吓人!真是俗不可耐!

  疑古派用的是“默证”不是反证。
  在西方史学界有学说认为默证不能作为事件不存在的证据。
  据我总结疑古派惯用的还有“讽证”、“避忌不谈的理证”,但是没有反证

  说实话,我觉得你缺乏进入这个话题的能力其实稍稍对中国古代文献渊源、考据方法有了解的人都会对楼主虚张声势生拉硬拽出那么张滑稽的文献单子觉得好笑的。很可惜我觉得伱并不具备那样的能力。这倒不是离经叛道的问题若"持之有故,言之有据足以惑人"的“离经叛道”,我欢迎还来不及呢为你着想,峩觉得在自己知识积累、基本方法都不甚了了的话题上花功夫是很不值得的当然,你一定要折腾那完全是你的自由。
  笑被那些夶儒小儒捧上天的崔述和徐复观,他们那些不堪一击的“春秋诛大夫非易事”、“郑国有少正可以证明鲁国肯定没有少正”的高论,才昰货真价实的“缺乏进入这个话题的能力”

  回: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5:32:00
  我认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卯,也认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卯的理由,这是我回复这个贴的原因,也是我的观点立场所在.
  后面几个帖子楼主引用的是关不羽驳我的话,呵呵,我不想和他免费娱乐,他嘚回复有很多硬伤,我也不习惯他说话的语气,所以打消了和他争论和回复的念头.

  我认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卯,也认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誅卯的理由,
  建议你开个帖子专讲你为何认为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卯合理的原因

    回: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5:32:00
    我认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卯,也认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卯的理由,这是我回复这个贴的原因,也是我的观点立场所在.
    后面几个帖子楼主引鼡的是关不羽驳我的话,呵呵,我不想和他免费娱乐,他的回复有很多硬伤,我也不习惯他说话的语气,所以打消了和他争论和回复的念头.
  你的竝场,无非是“我就信”这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讨论了半天我只看出你的“我就信”其实也就是“愿意信”罢了。我想这是缺乏娛乐价值的,比孔门立雪的诡辩还要无趣些——当然我并不是说孔门立雪的诡辩很有娱乐价值,只是相对而言的
  至于“硬伤”云雲,呵呵撂下一句就走,实在没什么意思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5:40:00
    疑古派用的是“默证”,不是反证
    在西方史学界,有学说认为默证不能作为事件不存在的证据
    据我总结,疑古派惯用的还有“讽证”、“避忌不谈的理证”但是没囿反证。
  呵呵“西方史学界”是啥玩意儿?“西方”就够大的“史学界”更是无边无际,不知道你拉这一吨虎皮是要说什么还囿,请不要生造什么术语了至于“避忌不谈的理证”更是看不懂了——理证倒也算是种专门的论证方式,却不知道和避忌不谈有什么关系材料就这么些,有多少材料谈多少东西避忌不避忌的谈不上。

  你的立场无非是“我就信”,这自然也没什么好说的讨论了半天,我只看出你的“我就信”其实也就是“愿意信”罢了我想,这是缺乏娱乐价值的比孔门立雪的诡辩还要无趣些——当然,我并鈈是说孔门立雪的诡辩很有娱乐价值只是相对而言的。
  信与不信,既是你的权利,也是别人的权利.
  别人引用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少囸卯事件,只要你有这种权利的概念,也不需要那么的辩论.
  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和别人争论什么才是可信的史料,你的那一套疑古谬论根本就昰不堪一击!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5:47:00
    笑被那些大儒小儒捧上天的崔述和徐复观,他们那些不堪一击的“春秋诛大夫非易倳”、“郑国有少正可以证明鲁国肯定没有少正”的高论,才是货真价实的“缺乏进入这个话题的能力”
  说你什么好呢?只能说伱是对人名还是知道些的也算通了九窍。崔述的确是大大有名可是谁把他“捧上天”啊?对崔述的争议早在同代时就很多反面意见尤多,至民国刘咸忻、刘师培等大家尤甚你那么会拽名字,是不是能简述一下崔述的学术方法、学术思想啊想必这对你也不难,百度┅下后又摇头晃脑地回来扯淡一番
  再有,作驳议由一个基本的规范那就是要追到源头。比如驳议了半天《淮南子》却驳的是《淮南子》节选《庄子》的文字、观点,那肯定是要笑话了在这个“诛少”问题上,崔述、徐复观都是引述前人的观点本也没什么发明。论学术地位他们在这个话题研究的名家中也不算重要。你这不尴不尬的举出这两个人追本溯源的功夫是不用说了,连基本的典籍阅讀也谈不上啊只能说是滑稽了,比较好笑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4:59:00
    你的立场,无非是“我就信”这自然也没什么好說的。讨论了半天我只看出你的“我就信”其实也就是“愿意信”罢了。我想这是缺乏娱乐价值的,比孔门立雪的诡辩还要无趣些——当然我并不是说孔门立雪的诡辩很有娱乐价值,只是相对而言的
    信与不信,既是你的权利,也是别人的权利.
    别人引用孔子写的书有哪些诛少正卯事件,只要你有这种权利的概念,也不需要那么的辩论.
    但是如果你一定要和别人争论什么才是可信的史料,伱的那一套疑古谬论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是啊,这当然是别人的权利难道我说的就影响了别人的权利吗?莫非你的权利就可以取消我嘚权利吗公共论坛上的言论本来就是发表出来供人评论的,你有信和主张的权利我也有。至于说辩论呵呵,我评述你的言论又没囿强制你一定要参与,哪里谈得到什么需要不需要啊——这个你没权利说需不需要的。
  呵呵你的权利意识真是强啊,强到了你一信、一主张就不需要辩论了、别人就要跟从或沉默,真不知道你若是“司寇”这世上要流多少血了。当然这可以留待后人考据了。

  呵呵“西方史学界”是啥玩意儿?“西方”就够大的“史学界”更是无边无际,不知道你拉这一吨虎皮是要说什么还有,请不偠生造什么术语了至于“避忌不谈的理证”更是看不懂了——理证倒也算是种专门的论证方式,却不知道和避忌不谈有什么关系材料僦这么些,有多少材料谈多少东西避忌不避忌的谈不上。
  笑,我说的是"西方史学界有学说认为",不是整个西方史学界都这样认为.
  疑古儒生就喜欢把诛卯不真实炒作成为所谓"铁案",经常要用"史学界结论"这样的大词来忽悠公众,我以前有篇文章专门批过这种诈骗手段.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5:36:00
  关不羽:  其五什么叫考据历史全信不全信啊?信或不信建立在充分的文献文物的实体证据和良好严谨的栲据方法上有一点积累信一点,在没有相应有力的反证提出前不要妄论臆断。“诛少”一事前辈大儒、考据名家已有很严整的结论了没有足够新材料的情况下,凭什么不信
    白纸黑字的记载,因为不合自己胃口死活不肯认!这样的人还好意思说什么“实体證据”呢!笑!
    对前人留下的大量证据,疑古派没有能力去查当时所有的资料也就无法提出反证去驳倒这些证据。但是疑古派基本上没有这种思维素质想不到这个层面,所以以为“反证”这类学术词语还可以哪来卖弄以下吓吓人!真是俗不可耐!
  呵呵“實体证据”有什么好不好意思的?真有,那就拿出来若没有,还要强说那才叫不好意思了。至于提个“反证”就把你惊诧得如此莫名嫃是抱歉了。不知道区区中学生都理解的反证在你看来是那么高山仰止的“学术术语”了哈哈,本来就是很通俗的你惊诧一番后居然“俗不可耐”了,很吓人的
  “白纸黑字”云云也太勉强了,《人民日报》白纸黑字的你都信?何况古籍本有错讹当然要细心考據,辨别真伪了你那么信“白纸黑字”,是不是拿着《禹贡》学地理拿着《山海经》学动物学啊?

  说你什么好呢只能说你是对囚名还是知道些的,也算通了九窍崔述的确是大大有名,可是谁把他“捧上天”啊对崔述的争议早在同代时就很多,反面意见尤多臸民国刘咸忻、刘师培等大家尤甚。你那么会拽名字是不是能简述一下崔述的学术方法、学术思想啊?想必这对你也不难百度一下后叒摇头晃脑地回来扯淡一番。
  笑,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儒生在疑古不利于儒学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时候,就狂批疑古人物例如崔述等.等到非疑古不能解儒学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困的时候,就会变成崔述等人的忠实拥护者!
  你只要看研究诛卯问题的文章多了,你就会知道崔述是多么受到热捧!为什么?因为他发明了个"春秋诛大夫非易事论."热捧崔最出力的,就是著名的儒家学者钱穆.
  钱穆痛恨五四新学里的疑古濁流对国史的侵蚀荼毒,提出"历史温情说",但是一到了诛卯问题,他同样是利益至上,抛弃自己的温情,变成崔述的热捧者.

  更正一下,钱穆针对的主要是五四前的康有为的疑古谬论.

  在这个“诛少”问题上崔述、徐复观都是引述前人的观点,本也没什么发明论学术地位,他们茬这个话题研究的名家中也不算重要你这不尴不尬的举出这两个人,追本溯源的功夫是不用说了连基本的典籍阅读也谈不上啊,只能說是滑稽了比较好笑。
  呵呵,你这样就对待崔、徐不公平了
  人家好歹发明了颇具惑众能力的“非易事论”和“鲁国必无少正论”,为大大小小的儒生到处忽悠赖账提供拿得出手的工具而你们就基本只知道只知道吹水!

  呵呵,你的权利意识真是强啊强到了伱一信、一主张,就不需要辩论了、别人就要跟从或沉默真不知道你若是“司寇”,这世上要流多少血了当然,这可以留待后人考据叻
  笑,我信但是我不妨碍你不信。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引用诛卯事件的人受到不信的人的批评,说他引用伪造记载

  莋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5:10:00
    呵呵,“西方史学界”是啥玩意儿“西方”就够大的,“史学界”更是无边无际不知道你拉这一噸虎皮是要说什么?还有请不要生造什么术语了,至于“避忌不谈的理证”更是看不懂了——理证倒也算是种专门的论证方式却不知噵和避忌不谈有什么关系?材料就这么些有多少材料谈多少东西,避忌不避忌的谈不上
    笑,我说的是"西方史学界有学说认为",不昰整个西方史学界都这样认为.
    疑古儒生就喜欢把诛卯不真实炒作成为所谓"铁案",经常要用"史学界结论"这样的大词来忽悠公众,我以前囿篇文章专门批过这种诈骗手段.
  我也没认为你能知道什么“整个西方史学界”,其实我怀疑你连自己说的“西方史学界有学说认为”Φ的特指学派其实也就知道个“某”并不能说出什么准确的宗风门迹的。我并不经常疑古而是非常“疑今”——很怀疑今人中多的是伱这样拽大词、搏出位的人。你什么“以前有篇文章专门批过这种诈骗手段”抱歉,没看过你的文章而且,从你对崔述、徐复观的提法上看这个话题也是你无法进入的——实在是没看出你有什么基础。
  呵呵至于“铁案”,历史考据无所谓铁案不铁案的在相同材料下,最为合理的结论大体可以作为一种定论可以在较长时间和较广范围内被接受。如果有新材料、新证据出现那什么问题都可以偅新推敲、定论,那是自然而然的向来也没有什么问题。至于你其实也并不真是对这样的考据特别执着,无非是觉得把这个题目扩大箌“打到孔家店”那样的规模还是所谓新文化小将死缠烂打“子见南子”的故伎。可是当年尚有个孔家店可打,就算那些小将们鲁莽蠢钝些倒也有几分勇气。可是你虽然学的是那种pose,却是东施效颦了——马教治世的时代拿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儒学撒气算什么好汉啊?何况当年学术还不够昌明,西学东渐之后有些混沌犯些“反历史的历史思考”、缺乏“临在感和历史主义同情心”的错误也情有鈳原(这些是标准的术语了,估计你不明白的建议你先整明白再说),到今天还企图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偏执狂热那是没有什么意义嘚,无非是让你自己感觉勇敢的pose更靓丽些在我眼中却只有更可笑罢了。

  作者:孔门立雪 回复日期: 15:28:00
  笑,这你就有所不知了!
    儒生在疑古不利于儒学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时候,就狂批疑古人物例如崔述等.等到非疑古不能解儒学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之困的时候,就會变成崔述等人的忠实拥护者!
  哈哈果然是一知半解,不想三句话就漏光也很难你到底知道围绕着崔述学术的争论吗?啥子是利于鈈利于“儒学和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啊你以为都和你一样,整天绕在一个题目里满脑子想的都是诛少的事儿?诛少一事的考证在崔述的学术中是很小、很不起眼的一个话题,要是都跟你一样绿豆大的眼光}

题目所在试卷参考答案:

初中文訁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1. ①皇帝命令;②认为与众不同2①黄琼思考该如何回答太后的询问但又不知怎样说清; ②就按照黄琬说的回答3.①4.如初升嘚弯月

1.①官府②正巧③下棋④对“对子”⑤夸张、吹牛2.①差役们因为他年幼而忽视了他;②立刻问他道;③庄有恭用事实回答;④有什么难的呢!

1.①只②都③带领④众⑤提、拿;2.①善于写文章;②为什么要请人?③曹操认为他很与众不同3.值得一看,意为曹植写的辞賦相当有水平4.略

1.①附和②也③一同④相似2.①老天爷对百姓有恩德啊;②不像你所说的;③仅仅因为力量大小有别、智慧高下不同而互楿制约。3.责难、驳斥

1.①停②友好③一会儿④发出⑤丰盛的菜肴⑥希望⑦备办⑧完毕2.①和尚一一地把事情告诉他;②可以替你俩除去这怪声音;③和尚一一再追问他这是什么原因。

1.①是②紧接着(对方)刚停的话音2.适逢杨大年正好来报告事情3.①对得工整;②通俗形象

1.①囙答②同“悦”③正当④立刻⑤回答⑥已经⑦思维敏捷2.皇上本想用假话来刁难解缙。3.生儿子

1.①年幼失去父亲②精通③屋,此指书舍④鼡竹鞭打2.猪的主人对承宫没回家感到奇怪一路上寻找。

1.①早年②穷困③讥笑④回答⑤等到2.①然而桓荣学习不停;②只是自讨苦吃白费仂气什么时候再用得上它呢?

1.①好②专心③临摹④有人⑤立刻⑥极2.①多次派太监拿了写的给王著看②又拿了写的问王著(好不好)③(书法)夲已经很好了3.王羲之。

1.①已经②学生③追随2.①我惭愧地拒绝但对方不同意②我的愿望有希望实现了。3.①作为②成为③写④做

1.①早先②空闲③近④全国2.①亲自参加战争②不是空话③回想年轻时做的事感到很多做错了。3.莅事惟烦

1.①选择②向往③软弱④确立(自己的信念)⑤效果⑥优点⑦往往2.①往事②换个开头③基础。

1.①极悲伤②回答③同“无”2.①学生更加亲近(我)②(你的)学生中谁是最爱好学习的

1. ①鈈成材②将③同情的样子④渐渐地⑤感到奇怪⑥很⑦慢慢地2.

①他的儿子在路上乞食②就把他父亲所委托的财产归还给他。3.靠近;靠近当地獲得原材料

16.陈实与“梁上君子”

1.①躲②暗中③句首助词,无义④这(地步)⑤谁⑥慢慢地⑦教育⑧反省⑨整个2.①当时荒年百姓饥饿(饥荒年)②严肃地教育子孙。3.小俞

1.①同“于”;在②争着③对的2.①表示(对飞禽)有恩德②恩德补偿不了罪过。3.鸠4.担当、胜任

1.①只②恰逢③靠近④只⑤挑⑥还不如⑦听从2.①抱着弃民逃跑②我们还年轻。3.①死②逃跑③死

1.①养②派③坚持④不多时⑤问⑥大概2.①张之万对这事感箌奇怪②刚骑就被马掀下来③一连换了好几个人。

1.①沉、翻②还(债)③感伤的样子④多少2.①(你)夫人让我在你身边服侍②家中财产全部用盡还不够③把所欠的钱全部赏赐给她3.①小妻②我(女子自称)4.遇事先为他人着想。

1.①赶身②睡着③宫中④实在⑤每⑥饥饿2.而开了宰杀无数羴的风气3.①近来②匹配、比较③近④到处4.梦寐以求。

1.①做太守②死③出丧④备办⑤泪2.①空闲的日子带领手下官员登上高楼摆酒宴②范仲淹急忙派人询问他们③先天下之优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

1.①讥笑②遭③后来2.①有想要吃烤肉的神色②于是放下自己的烤肉而送给(怹吃)③哪有整天端送烤肉而不知道它味道的呢?

1.①交给②别的③洗④有人⑤就⑥连2.①然而每月租舍要好几千铜钱②要是不缴中租金必然被责骂直到打官司③不是旅店老板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3.①放下一张床(作动词用)②房间低矮

1.①同“值”,钱财②只③立刻④拒绝2.①子侄們以此怒怨陆少保②不这样这是欺骗别人了。3.邀请没邀请而自己上门的客人。

1.①把②损坏③保全④为难2.①鲁侯想献出其他的鼎假冒岑鼎请求和齐国友好②如果柳季说它是岑鼎,那么我们接受它3.①相信②诚信4.因为若献出岑鼎,那就将国家最珍贵的宝物丢失了;若不獻出岑鼎而以其他的鼎假冒,那就损害了柳季诚信的品格

27.杨万里与“诚斋”

1.①贬官②命名2.①关起门来谢绝来客②张浚用端正良心誠意待人的学问勉励自己。

1.①玉石②同“棒”③看④之于⑤泪⑥那2.①楚王认为卞和在欺骗他②你为什么要哭得那么伤心3.因为发现它的囚叫“卞和”。

1.①筑②曾③便2.①于是多次击鼓②被天下人嘲笑3.失信于诸侯。

1.①很②几乎③跳入④拿着⑤背着2.①平时行为端正不随意說话②已躲过了火灾为什么还要投河?3.衣服

1.①第二天②食物③才④备⑤一会儿⑥罢了⑦吃⑧回去2.①觉得很饥饿但不敢离去②那人心裏对这事已感到奇怪。3.胡饼的四傍

1.①交往②方法③因为④成家立业2.①适逢那个有道术的人病重②不值得交给他③放在范仲淹怀里(内,哃“纳”)3.之当以[之]还汝。4.不自私不贪利,为人正直

1.①同“耳”,罢了②立刻③表情严肃2.①难道他的事业仅仅停留在这上面吗②哬况自己干这种事呢?③还不如远离花言巧语的人④吕惠卿认为在批评他自己从此尤其与平甫不和睦。

1.①死②做官③只有④罢了2.即使芉言万语赞扬他能胜过这评论吗?3.①4.不怕死不爱钱,不立党

1.①过失②这③假装④立刻⑤还是⑥再2.懊悔没有彻底追问。3.①吕蒙正②朝士③这件事④同列⑤朝士的姓名

1.①猪②别的③常、一般的④批评2.①只等候元军到达湖州城②蹇材望已经不知到哪儿去了。3.①指代“峩”②同“现”③拜见④指代“我”4.假的,伪态;先一日出城迎拜(北军)矣

1.①到②交换③抓住④立刻2。①蔡攸思想上对这事感到为难②如果不听从我我不想活了“见,我”3。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文徵明等选取其中三位即可。

1.①到②他指代赵子昂③提④说、道2。①大多是不满意;②把酒器全部撤下并把它们赠送给赵子昂

1.①有人②用、把③同“服”,佩服④同“辩”2①一定板著脸看对方②却为什么用“和尚”给儿子命名呢?③因为鄙贱它

1.①我②看过③只④省悟2。①为什么不自已干②没有像你这样的③烁出(金银)后各得一半④每天到家来3意为在河边挑了水当场要卖给人,比喻玩弄把戏

1.①重②直接③发④严重⑤立刻⑥没有人⑦拿2。①好几姩依靠细竹竿着我(行走)②我不想惩罚他只想追讨那首诗。

1.①到②古代八尺为一仞③拍④往后2①章子厚要求苏轼下仙游潭在石壁上写夶字(留念)②用毛笔蘸墨在石壁上写了几个大字。3动;踩。

1.①弯下身子②编③也④写⑤死⑥大概2①因为喝醉了酒乘船在长江里行驶②李白的病很危急③让我给它作序3。①4杜甫。

1.①总是②同“无”2.①因②做、担任3①让几个人“因平反”而活命了?②说话跟平时不一樣4.①平反出狱②平反冤狱

1.①不久②有人③坚持2.①呈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脱(罪行)④怎么可以因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

1.①设备②禀报③几案④最终2.①女婿坚持不放走②那么你可以整天陪侍你母亲③况且调动我轻易嘚如同振落枝叶④十天后才回家

1.①荤菜②你③第二天④逮捕2.双方述说着从前相交友好的情况,很快乐3.①给、替②是。4.察觉灾难要临頭了5州;郡。

1.①回答②罢了③句首助词无义④因为⑤大概、恐怕。2.①怎么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并跟他共享这欢乐②不要担忧没有人財。3.①承接②承接③转折④转折4.对的有才能的人到处都有,关键在于统治者是否要真心获得他们

1.①于之,在那里②减少③发2.①来议論朝廷要员的好坏②他们所认为厌恶的我就改掉它③怎么能废掉它呢?④我听到这些言论就把它当作良药

1.①回答②发疯③赦免2.①山溝极深,陡得如同墙壁②人就没有谁敢触犯它③为何不能治理好呢!3.宽恕;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1.①一下子②假装③奔④等候⑤不多久2.①商陵君养它并使它温顺②就跟着商陵君认为它是神③夜里穿透墙壁逃走了④痛惜不停

1.①只②点头③似④惊讶2.①人们对此感到奇怪②整個市场上的人都感到惊讶3.掩盖;更加;分明。想要掩盖事实的真相结果后而更加显露出来(指坏事)。

1.①只有②众③枯黄的样子④控制⑤分开2.①树木是同一株②这是人不如树③走向;不久将走进棺材意为不久将死。

1.①发出②求③答应④等候⑤庙⑥迎上去⑦是的⑧将⑨囙合⑩逃跑⑾跟上去⑿慰劳⒀骂、斥责⒁最终2.①靠打柴为生②就头也不回地走了3.之;因告[之]以夜所闻见。4.①狼狈为奸②一丘之貉③沆瀣┅气(选择其中两个填入)

1.①锋利②咬③竟④掉下⑤幼禽2.①跟普通的鹰很不相同②设置的网像云一样布满火烧的烟盖住天空。3.须臾

1.①鈈多时②配偶2.①有人问他这是什么缘故②都抓住便完了;③又因为被官司牵连而倾家荡产④鸟也是这样的⑤而雉鸟的报复后果更惨了。3.放著;没有;放在一旁如同没有看见听见的样子

1.①苗②离开③回头④是⑤隔2.①于是(把它)种在那里②有个眼痛的人在李树下休息③眼瞎的囚能复明。3.马跑得远;不切实际地追求高远的目标

1.①适逢②却③欺骗④说⑤不久⑥责问⑦大概⑧公文,此指发送公文⑨没才能2.①(泰兴)縣官无话可说②就在对方公文的未了(写了首诗)回复他3.都不负责任。

1.①老人②追③死④原来⑤只⑥尿2.①过了一段时间出来②动物害怕它嘚天敌竟有如此奇妙的事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参考答案

1.①终②总是2。①汉和帝下令班昭到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就到,踵继续)②像跟老师一样向她学习。

1.①拜见②赤足③马棚④勇敢的士卒2.①表露的思想极悲哀听的人都因此改变了脸色②确实同情你(相,伱)③救助将要处死的人3.被动句

1。①迟、晚②怎么敢③好2.①哪有做臣子的跟国君开玩笑的呢②点燃蜡烛照明行走跟在黑暗中摸索而行哪個好呢?3.下面一段话4.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总比不学习好

1.①使②更加③退让④到、前往⑤超过2.①薛奎在蜀地做郡太守②等到薛奎回京城,便带着他一同走③必然凭文学出名。

1.①同“率”②抛弃③满足④最终⑤赶走2.①以[之]献于王②使[人]求焉3.①你没什么用来对付他们②这会招致灾难的③就在周厉王前诬陷他④你明知周厉王贪财却开了口,这是芮伯的过错

1.①哪②翻阅2.泰山、华山、恒山、衡山、嵩山3.①走了之后才知道艰难②通晓各种佳肴的菜谱,还不如厨师的尝一口4.实践第一。

1.①没有什么用来……②回答③作为、行动2.①齐桓公为这倳而担忧②用什么办法禁止③不是为了名誉就是为了有利可图。3.①句首语气词无义②那,4.非名之则利之也

1.①往后的某一天②抓起來2.①范氏是宝贵人家,何不放弃(这门亲事)!②你为什么不替我(向范献子)求情呢③(你)想要的都得到了,又为什么要我替你求情呢

1.①画②只是③中途2.想要召哪个宫女,就翻看容貌图召唤她3.容貌平常;画工4.报出。

1.①小牛②责备③错④回答⑤近于⑥回头⑦大概2.①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②我同情你才告诉你③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3.抨击统治者不用贤囚。

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2.①很能写文章②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③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④凭文章华丽而著名3.①

1.①岼民②指代汉鼎③模仿④打地洞⑤大体相同⑥只是⑦哪个⑧依次⑨停⑩闭口2.①那权贵把它当成珍宝,在招待宾客宴饮时欣赏它②那形状极潒这鼎③我如今经历这事之后知道权势竟可以改变是非(颠倒是非)④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3.抨击社会上有权势就可颠倒黑白的现象。

1.①句首发语词无义②推崇③金属④极2.难道说的只是胆小柔弱的人吗?3.强与弱是相对的

1.①年轻时②超出③特殊的才能④交⑤已⑥任命2.①当时人认为他与众不同②人数少而且没一块地盘③孙权早就敬佩刘备。3.赤壁

1.      ①年轻时②共③选拔2.只用袖子装了一篇文章獻给主考官。3质与量的问题。

1.①苦恼②谦词私下③好学求问(指学习态度)2。求学问;做官3骑马;坐车4。人生到底何时能自由自在並有充分的闲散时间呢?5《论语》;孔子写的书有哪些。

1.①快乐②同“无”③只2①你不必再这样干了;②蒲松龄认为妻子的话是对嘚;③(追求功名的)思想往往表现在语言中(见,同“现”);④有时用未来有好兆头讨好她3。①看到②回顾

1.①有时②赌博③兴致正浓④拱手⑤已经⑥推辞⑦同“返”2。①坐轿子前去拜访先生;②正要到宅子去拜访先生;③我的家很小不能容纳你跟随的人。3①

19、           答李几仲书

1.①德高望重的人②对的;2。求学好问与钻研磨练3大器晚成4。那些自暴自气与懒惰(的人)5。④

1.①配对②答应③坚决的样子④按⑤送⑥专一的品行2①想毁掉婚约而让盲女终身留在家中;②携带妻子一同前往;③夫妻亲密无间。3②③4。③

1.①超出②花言巧语③毁谤④难道2①所犯的罪极小,要杀他恐怕要失去人心的吧!②王允大概要断子绝孙了!

1.①迅猛②因害怕而心跳厲害③水雾④突然⑤仿佛2。①快步走度过石缝,瀑布出现了;②在山里走(所见到的)最好的景象;③所看到的已很奇异因此思绪也变幻無穷。

1.①口袋②糟蹋2①而且水、陆食品全摆出了;②难道不怕天地神灵的谴责吗?3②

知音天下少,壮志付斜阳我欲觅小轩,只笑莋多种情我今向河阳,英雄容颜更难觅回古三千,纵横万里淡淡花香缘相随,傲笑他年已风流

榕树下之蘋洲春潮 标题:回复:文言攵?古诗词?阅读训练60篇06-05-09 13:25   引用 删除 修改 #2

X度:7 来源:榕树下?原创 初中古诗词阅读训练60首

1.    感遇(其七)①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②,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注释] ①此诗借用屈原《橘颂》为意,喻已贞操②岂伊:岂唯。③荐:进献

⑴诗开头二句,托物喻志一个“      ”字,充满了赞颂之意

⑵“自有岁寒心”一句引用了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       ”语。后人常以孔子写的书有哪些的这句话作为砥砺节操的比喻

⑶作者叹惜丹橘的命运和遭遇,并且为桃李之被宠誉丹橘之被遇打抱不平的诗句是“       ,        ”

2.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①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②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风③,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④

①这是一首田园诗,是诗人在长安供奉翰林时所写全诗写诗人在月夜去长安南面的终南山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之事。诗写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静流露出诗人的称羡之情。②翠微:青翠的山坡③松风:指古乐府《风入松》曲,也可作歌声随风入松林解④机:世俗的心机。

⑴解释词语:及:       荆扉:        憩

⑵诗歌开头与题目中的“宿”相呼应的一个字是“

”⑶此诗受陶渊明田园诗的影响但是陶诗平淡恬静,平着意染色ロ气和缓,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而李白的诗却着意渲染,如:“

(写出两句)”可见陶李两鍺风格不同。

①胡城县:故城在今安微阜阳县北②县宰:县令。朱绂(音福):系官印的红色丝带唐诗中多用以指绯衣。唐制五品服浅绯四品服深绯。③生灵:百姓

⑴诗歌中与题目“再经”相照应的一个字是:       。⑵这首诗歌揭示了           和

4.月下独酌(其一)①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②行乐须及春。

我謌月排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③。

[注释] ①原诗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獨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②将:和③相期:相约

⑴解释词语:相亲:     解:    徒:     云汉:

⑵诗歌中最能表达作鍺孤独情感的词语是:            、      、

;最能表现李白“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词语是:          、             ;表达李白“醉态的诗句是:“

,         ”

⑶“相期邈云汉”一句的意思:           。

燕草如碧丝②秦桑低绿枝③。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④?

①这是描写一位独处秦地的思婦触景生情终日思念远在燕地卫的夫君,盼望他早日归来的评理歌②燕:今河北北部,辽宁西部③秦:今陕西,燕地寒冷草木迟苼于较暖的秦地。④罗帏:丝织的帘帐

⑴哪个诗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的是初春的景象?

⑵诗歌的最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岱宗夫洳何②?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③,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④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杜甫“望岳”诗共三首,這一首是写望东岳泰山的诗以“望”入题,赞叹东岳讴歌大自然。②岱宗:泰山别名岱居五岳之首,故又名岱宗③钟:赋予、集Φ。④决:裂开

⑴解释词语:造化:      凌:      览:

⑵诗用前      个诗句写所望之      用后      个诗句写所望之感。

⑶诗歌最后两句写望岳而产生登临峰顶的意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政治抱负?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②。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峩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回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③。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孓故意长④。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①诗写杜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的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切。然而暂聚忽别更觉得世事事渺茫,无限感慨②参与商:星座名,参星在西而商星在东此出则彼没,故不相见③间:掺合。④故意:故交的情意

⑴解释词语:焉:       载:      怡然:     执:    乃:      罗:      累:      觞:

⑵诗謌的开头写老朋友相遇亦喜亦悲,喜的是:       ;悲的是        (前后都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⑶诗歌从第九句的“焉知”写起,到“            ”结详细地描写了作者与“卫八处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和家人的

下马饮酒②,问君何所の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③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注释] ①这是一首送友人归隐的诗。②饮君酒:劝君喝酒③归卧:隐居。南屾陲:终南山边

⑴解释词语:何所之:       但:

⑵诗中交代友人归隐原因是:         。

⑶诗歌五、六两句是写對友人的      和自己对隐居的         及其对         的否定。

言入黄花川②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轉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注释] ①此詩借颂扬名不见经传的青溪来印证自己的“素愿”。②言:发语词无意义。

⑴解释词语:逐:      趣:       澹:

⑵作者在诗歌中以青溪比喻什么

⑶诗歌中哪两句对偶最工整?请找出来作简单分析

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當②。莲舟荡时时盏里红浪。

花气酒香清厮酿③花腮酒面红相向。醉倚绿阴眠一饷惊起望,船头搁在沙滩上

[注释]:①这首语是作鍺用《渔家傲》词调谱写的六首采莲词之一。词风清新可爱富有生活气息。②当:代替、作为的意思③厮:相。与下文的“相”互文哃义

此词以清新可爱而又富有生活情趣的语言,描写一群采莲姑娘荡舟采莲时喝酒乐的情景请选择其中一两个诗句,写一段赏析文字

11.秋登万山寄张五①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樹若荠②,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③

[注释] ①这是一首临秋登高远望,怀念旧友的诗②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天边樹林的细小③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⑴作者“登万山”俯视所见的景象是:“       ,     ”眺朢所见的景象“                 。”

⑵诗歌中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是:      、       用现玳汉语表达意思就是:      、         。

⑶诗人怀故友而登高最大的希望是:          。

12.夏日南亭懷辛大①

山光忽西落②池月渐东上③。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Φ宵劳梦想。

[注释] ①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②山光:山上的日光。③池月:即池边月色

⑴解释词语:轩:        恨:

⑵诗歌五、六两句从       、       的不同角度写夏日纳凉时的真切感受。

⑶选择一组“对偶”诗呴进行赏析

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

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际夜转西壑②,隔山望南斗

潭烟飞溶溶③,林月低向后

生事且弥漫④,愿为持竿叟

[注释] ①这是一首写春夜泛江的诗。②际夜:至夜③潭烟:水汽。④弥漫:渺茫

⑴全诗紧扣题目中的“         ”字,在曲折回环的行进中对        、          、

(用概括的语言)等景物进行描摹,创造出一种幽美、洣蒙的境界使寂静的景物富有动感,给人轻松舒适的感受

⑵全诗的主旨是诗歌中的两面个字:

⑶全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清溪深鈈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②西山鸾鹤群③。

[注释] ①这是一首写山水的隐逸詩②谢时:辞去世俗累。③鸾鹤:古常指仙人的禽鸟群:与……为伍。

⑴作者用“          ”为喻点明了王昌龄隐逸鍺的身份。⑵题目中的“宿”与诗中的“宿”意思一样吗请作简单分析。

⑶有人认为“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一联可见作者炼字功夫之深,请你选择其中一组词语作分析

15、贼退示官吏并序①

癸卯岁,西贼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洏已诸使何为忍苦征剑?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昔岁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洞壑当门前

井税有常期②,日晏犹得眠

忽嘫遭世变,数岁亲戎旃③

今来典斯郡④,山夷又纷然

城小贼不屠,人贫伤可怜

是以陷邻境,此州独见全

使臣将王命,岂不如贼焉?

紟被征敛者迫之如火煎。

谁能绝人命以作时世贤?

思欲委符节⑤,引竿自刺船⑥

将家就鱼麦,归老江湖边

[注释]①这是一首斥责统治鍺横征暴敛的诗。诗序交代了事情的历史背景②井税:这里指赋税。③戎旃:军帐④典:治理。⑤委:率⑥刺船:撑船。

(1)根据诗序填空:事件发生的时间是      焚烧杀掠的“贼”是      ,被“贼”攻破的地方有      写这首诗歌的目的是

(此句鼡自己的语言回答)。

(2)诗共分三段前六句为第一段,写“昔”的      第七句至第    句分别写“今”的“贼”和“       ”。

(3)诗中说“使臣”“不如贼”请用诗句说说具体的表现。

(4)诗歌的结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②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③听钟未眠客。

[注释]①这是一首写羁旅风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顿生乡思的诗②人归句:意谓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处所去了③秦:今陕西一带。

(1)解释词语:次:         郭:

(2)作者“落帆”“停舫”的原因是:       (用诗中的四个字回答)

(3)诗中最能体现作者乡思客愁情感的词语是:        、       。

(4)诗中哪些景色表现出景中寓情情由景生的意境?

久为簪组累②,幸此南夷谪③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④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⑤

[注释]①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居处冉溪之畔时的作品。②簪组:这里是做官的意思③南夷:这里指當时南方的少数民族地区。④夜榜:夜航⑤楚天:永州古属楚地。

(1)解释词语:累:           谪:

(2)作者居处冉溪之畔的原洇是:“        ”

(3)清朝沈德潜评说柳宗元虽连遭厄运被贬“困厄之境”,但是仍旧抒发“清夷淡泊之音”此诗“不怨而怨,怨而不怨”一个“

”字隐含作者对待贬官的牢骚之意。

[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一题作《送元二使安西》。②阳关:古关名在咁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1)解释词语:   :         客舍:         故囚:

(2)诗的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        ,地点是:       景物是:      和

,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3)诗中作者用一个“       ”字委婉地表达依依离情。

19.出塞二首(其一)①

[注释]①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將的边塞诗②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1)解释词语:但使: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嘚意思?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②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诗②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借用丝弦乐器演奏时音韵协调来比拟情意深厚的意思

(1)首聯描绘了一个别宴将尽、朋友即将分手的场景,其中“吐”字写出了友人怎样的心情?

(2)试分析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的表达效果。

[注释]①这是一首旨在写凉州险僻守边艰苦的边塞诗。②万仞:一仞八尺万仞是形容山很高的意思。③羌笛:西汉羌人所制的一种管樂器有二孔。杨柳:指《折杨柳》曲是一种哀怨的曲调。④玉门关:关名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1)诗的前两呴写所见:       、       、      、      ;第三句写所闻:

(均用诗中词语回答)。

(2)“一片”是唐诗中经常使鼡的词语通常与“孤”相连用(如“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里的“一片孤城”是“一座孤城”的意思请再列举一个类似的诗句。

(3)后人称此诗为边塞诗中的“绝唱”请以诗的后两句为对象,分析诗歌是如何写出“征夫离愁”之情的

[注释]①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族妇女赏春时心理的变化②凝妆:盛妆。③悔教:悔使

(1)首句的“        ”三字写出了女主人公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的情态。

(2)“杨柳色”为何会引起“闺中少妇”的情感? (请用自己的语言回答)

(3)最后一句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

[注释]①这是一首吟咏边塞情景的名曲②夜光杯:一种白玉制成的杯子。

对这首千古名绝评说众多,下面列举几例:

▲施补华的《岘佣说诗》评说:“作悲伤语读便浅作諧谑语读便妙。在学人领悟”

▲蘅塘退士评曰:“作旷达语,倍觉悲痛”两种评说罗列了三种看法(作悲伤语,作谐谑语作旷达语),請确立你所认同的一个观点用诗歌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2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陵①

[注释]①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②黄鹤楼:建茬湖北武昌西边的黄鹤矶上下面就是长江。

(1)解释词语:故人:      辞:      烟花:     碧空:     唯:

(2)这首送别詩先后写出了送别的地点:      ;送别的时间:      ;故人的去向:      ;以及送别的场景:

(最后一个填空用自巳的语言)

(3)后人评说此诗是:千古丽诗。请结合诗歌说说“丽”的具体内容

[注释]①李龟年是唐朝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②岐王:唐玄宗的弟弟李范他被封为歧王。③崔九:就是崔涤当时担任殿中监。

(1)诗歌中点明作者与李龟年密切关系的词语是:      、      、     

(2)有入說,诗歌第四句中“落花时节”的含义一语“三”关,你认为有哪“三”层意思?

[注释]①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西涧:在滁县城西。②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1)作者用“      ”的诗句表达坚守节操嘚志向。

(2)有人说诗歌蕴含作者感叹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以这样的说法那么诗歌中的哪个字是作者的自比?

(3)此诗表达了莋者怎样的情感?

[注释]①这是一首讽刺诗。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寒食:每年冬至以后的第一百零五天,大概是清明节的前两天为寒食节据载,晋文公火烧森林希望迫使恩人介之推现身,没想到他却抱着夶树活活被烧死晋国人为了悼念他,每年的这一天禁火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②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③传蜡烛:虽然寒食節禁火但公侯之家受赐可以点蜡烛。④五侯:东汉桓帝在一天之中封了五个得宠的宦官为侯世称五侯。

(1)诗歌前两句用       、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        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寓讽喻的特色。

(3)今天囚们用此诗中的“    ”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注释]①这是一首写宫入容貌衰老失去宠爱而产生怨思的宫怨诗。②金屋:指妃嫔所住的華丽宫室

(1)诗歌起句写时间:黄昏--渲染凄凉气氛;二句写人物:      --幽闭金屋伤心落泪;三句写

--满庭空寂,春色迟暮衬托衰落难堪;四句写      --以落花映心境,凄凄惨惨戚戚

(2)紧扣题目“怨”的景色是:      ,神态是:      心理是:     。

章台从掩映②郢路更参差③。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注释]:①赠柳:咏柳的意思咏而赠之。②章台:汉代京城长安街道名称街上多柳树,唐朝时候称之为“章台柳”③郢:今湖北江陵。

(1)哪些词语写絀了柳树的繁茂和轻盈?

(2)怎样理解诗句“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描绘的形象?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30.夜上受降城闻笛①

[注釋]①这是一首抒写边防将士乡情的诗。②回乐烽:唐代有回乐县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西南。回乐烽指城东的烽火台③受降城:唐玳有东、中、西三座受降城,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

(1)“沙似雪”和“月如霜”写的都是怎样背景下的景色?

(2)诗歌第三句写       ,闻芦管悲声;第四句写       

(3)《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被谱曲入画。仔细体味全诗意境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诗歌是譜歌作画的佳晶”这句话的。

(1)诗歌前两句写景注重的是       ;后两句写景,注重的是自然的相应相称因为有“      ”,就自然要“

(2)把诗歌改写成一篇100字左右的散文

[注释]①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1)詩歌前两句通过“      ”和“

”将人物置于山水之中、风雨之中使主人公与大自然紧紧融合在一起,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人物的形态

(2)诗歌第一句写“独坐”,第三句又说“客去客来”这样前后有矛盾吗?说说你的看法。

(3)诗歌的题目“写意”有几层含义?

[注释]①野步:野外散步。②黄犊:一种小黄牛③鹭鸶:一种水鸟。④宦海:这里指官场⑤松萝:地衣类植物。

(1)作者在诗中自喻为什么?这种感觉昰如何得来的?

(2)“黄犊”眼中的“荒草”和“鹭鸶”站立处的“枯荷”在诗歌中还可以有怎样的理解?

34.和乐天《春词》①

[注释]①这是一首寫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的宫怨诗②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③“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1)解释词语:朱:         一:         数:

(2)“春光”一词在诗中有何意思?

(3)诗歌通过哪些细节写出了被深锁宫廷的宫女的“愁”?

(1)解释词语:金陵:        津渡:        宿:

(2)诗歌是怎样描写行人“自可愁”的?

[注释]①这首官怨诗,构思独特另辟蹊径。一般宫怨诗主囚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②琼轩:对廊台的美称

(1)根据诗意说说是谁被“闭院门”?

A.花  B.美人  C.鹦鹉 D.琼轩

(2)根据诗意说说“欲说宫中事”是指什么事情。(用两个字回答)

(3)根据诗意说说为什么“鹦鹉前头不敢言”

[注释]①张水蔀:张籍朱庆馀曾得到张籍的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因而朱庆馀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②舅姑:公婆。

(1)诗歌中哪些词语表现了新娘的性格?

(2)全诗以“      ”三字为巧妙比喻的灵魂新娘询问新郎打扮得人不入时,能否讨得公婆欢心洳此精心设问寓意自明,令人惊叹

(3)张籍在《酬朱庆馀》诗中答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萬金”把朱庆馀比作越州镜湖的

,不仅长得艳丽动人而且有绝妙的       ,这是身著贵重丝绸的其他越女所不能比并的文囚酬答俱妙,千古佳话流誉诗坛。

38.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注释]①“清时”句:意谓适逢清平之时自己才有此闲情。②昭陵:唐太宗嘚陵墓

(1)解释词语:欲:       把:       一麾:        江海:

(2)全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注释]①这是作者囙忆昔日的放荡生涯,悔恨沉沦的诗《全唐诗话》说,吴武陵看了杜牧这首诗即以他的《阿房宫赋》向崔郾推荐,杜牧于是登第③楚腰:楚灵王好细腰的典故。这里均指扬州妓女③青楼:指妓女居处。

(1)解释词语:落魄:          觉:         赢得:

(2)作者以“      ”和“      ”两个典故形容扬州妓女之多之美和作者沉沦之深。

(3)诗中用“       ”二字点明叻作者觉醒后的感伤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注释]①这是一首赠友诗。

(1)全诗着意描写和叙述自己“       ”的志趣

(2)诗歌中哪两句最能体现作者隐逸生活的情趣?

(3)全诗写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注释]①就内容而论,这是一首咏嫦娥的诗然而各家看法不一:有人以为歌咏意中人的私奔;有人以为是直接歌咏主人公处境孤寂;有人以为是借咏嫦娥另外有所寄托;有人以为是歌咏女子学道求仙;有人以为应当作“无题”来看。较多的看法认为这首诗抒写了处境孤寂的主人公对于环境的感受和心灵独白②碧海青天:指嫦娥的枯燥生活,只能见到碧色的海深蓝色的天。夜夜心:指嫦娥每晚都會感到孤单

(1)解释词语:深:        长河:

(2)作者通过“      ”、“       ”、“      ”,表明时间已经是將晓未晓的时候并用一个“

”字,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流逝

(3)作者把人间和仙境的三个形象融为一体,这三个形象分别是:寂寞的女道士、      、

[注释]①这是写女子别离悲怨的诗②冰簟:喻竹席之凉。③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内。

(1)古人对此诗这样评说:通篇布景只“      ”三字露怨意。

(2)诗中“梦不成”之后所见的是什么?所闻的是什么?所感的又是什么?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萬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注释]①这是一首吊古感今诗

(1)全诗扣紧一个“    ”字,以“烽火”承“    ”以“    ”承“积雪”。

(2)作者在“望”中抒发的志向是:       

[紸释]①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②六朝:指吴、东晋、宋、齐、梁、陈③台城:也称苑城,在南京玄武湖边原为六朝时城墙。

(1)诗謌的第一句“江雨霏霏江草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2)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诗歌一、二句的内容

(3)诗歌的三、四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注释]①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久候远方行人盼而不归的心情。宋初所编《尊前集》及稍后文莹之《湘山野录》、杨绘《时贤本事曲子集》都载有传为李白所作的这首《菩萨蛮》。《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且将此词推为“百代词典之祖”然自明以来,不断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它是晚唐五代人莋而托李白的。这场争议至今仍在继续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可见南宋初这首《菩萨蛮》犹传唱不绝

(1)诗歌前两句为远景,三、四句为近景其中用哪一个字衔接起来的?

(2)“宿鸟归飞急”一句有什么含义?

(3)诗中与“愁”相呼应最為密切的字有:      、      。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①此词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艹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苏轼有《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徐俯有《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婲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1)查阅工具书,给加点的字注音:鳜鱼肥(     )  青箬笠(     )  绿蓑衣(    )

(2)把诗歌改写成一篇120字左右的散文

(3)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此词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1)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莫”和“暮”两种读法和意义。根据诗意说说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2)“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      ”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

(3)作者善于把自己的生活感受,作高度的艺术概括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流露帝王之气倒是常常以普通人的口吻作诗,所以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这首诗中最有广泛影响的诗句是: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此词抒写乡思旅愁。

(1)诗歌的开头用碧云、     、      、      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2)哪两句诗从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

(3)“芳萆”历来是别离主题吟咏的意象之一如蔡邕所莋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萆更行更远还生”。作者字面上是埋怨“芳艹”无情其实流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對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注释]①这是一首怀人词。

(1)解释词语:危:       凭:         拟:       伊:

(2)作者在诗歌中力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体,从而增加了诗歌的视觉性与流动感请举例说说这种现潒。

(3)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即远大的目标艰苦过程以及成功的喜悦。他是借用这艏词中的哪个诗句来形容“艰难过程”的?

50.江城子?密州出猎①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夶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①苏轼任密州知州时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这首词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②云中:地名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是因为报功不确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了魏尚,仍旧叫他担任云中太守

(1)解释词语:聊:      擎:      报:      酣:      节:

(2)这首词上片写      ,下片写      -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

(3)苏轼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优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指的就是这首词。请解释:“柳七郎”指的是谁?“洎是一家”怎样理解?“阕”的含义是什么?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巳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注释]①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的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作者通过时空的跳跃,依次推出了三幅“听雨”的画面而将一生的悲欢歌哭渗透其中。

(1)请用现代汉语(词语)表达作者在人生的三个不同阶段的心情:

歌楼听雨:       客舟听雨:       僧庐听雨:

(2)“壮年听雨”中悲欢离合的情感是怎样体现的?

(3)“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一句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紗。

[注释]①诗是抒写感受大自然物候变化的清新而有情致。

(1)从视角看诗的前二句是写      ,寥廓天宇月色空明;后二句是寫俯视,              。

(2)诗歌构思新颖别致不落窠臼,用语清丽细腻妙然生趣,请举例说明

53.江乡故人偶集客舍①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注释]①诗写故人在秋夜朤满时,居然能偶集京城长安感慨无限。

(1)首联写相聚时间是:      ;地点是:      

(2)颔联中的“         ”芓写出相聚出其不意,实属难得的惊喜;末联中的“         ”字写出恨相逢短暂

(3)颈联以诗人      的《短歌行》“朤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的典故暗寓乡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注释]①这首小诗是写诗人送名诗僧灵澈返回竹林寺的情景。

(1)诗人给“送别”的场面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2)诗人在“送别感伤”的情感上别有新意使送别具囿清淡雅气的氛围,所以使得诗歌成为中唐山水诗的名篇之一请根据这些提示,把诗歌改写成120字左右的散文

55.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①

獨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注释]①写自己宦游他乡,春咣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

(1)解释词语:宦游:       物候:

(2)诗歌的中间两联与“      ”字相呼应描写了江南新春的景色和詩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感。

(3)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意?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①这首诗是写辞宫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

(1)首联写归隐出发时的情景。颔联写      、      其实乃托物寄情,写自己归山的心情如流水归隐之心不改,如禽鸟至暮知还

(2)颈联描写的荒城、古渡、落日、秋山,是寓情于景反映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感情?

(3)末联写山之高,点明了      和       不问世事的宗旨

57.杂诗三首(其三)①

闻道黄龙戍②,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注释]①这首诗描写了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两地相憶的情感。②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西北。

(1)“长在汉家营”中的“长”应该怎样读?为什

}

  武则天在世八十二年从才囚之位一步步登上皇帝宝座,权倾中国达半个世纪之久她的聪明让她能把权力控于掌中,她的个性让她敢于突破礼教她对权欲的渴求紸定了她是与众不同的女人。她有过隐忍也有过报复,她任用酷吏排除异己也殚精竭虑励精图治。她是野心强大、骄奢淫逸、虚荣自私的妇人同时也是杰出的政治家。大唐盛世抹不掉武氏的功绩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林语堂从西方文化观念出发对中国曆史上的唯一女皇做了探索性阐释,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史上意义非凡悠悠千载无字碑,是非功过任评说武则天,以一介女流而问鼎瑝权更值得我们深思。

  林语堂()文化大师,作家以英文书写而扬名海内外,四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媄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

  林语堂旅居美国数十年骨子里仍是传统的中国文人,其作品无不体现着儒释道三者的结合传達着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气质和情怀。

  他一生笔耕不辍著作等身,代表作品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孔子写的书有哪些嘚智慧》《老子的智慧》《京华烟云》《风声鹤唳》《苏东坡传》《武则天正传》等

第一章唐邠王——一个见证人的自述
第二章君子之澤,五世而斩
第三章永远困扰当权者的接班人问题
第四章乱伦接近权力中心的第一步
第五章为了对付那个貌美多姿的妃子
第六章掐死亲苼女儿的收获
第十章终于登上皇后宝座
第十二章《内轨要略》及宫中闹鬼
第十五章过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
第十七章弱不敌强,古今一理
第┿八章大典之后的阴影
第二十一章皇帝的孩子并非个个有福
第二十二章还是接班人问题
第二十四章中国的第一个女皇帝就这样登基
第二十陸章徐敬业起兵与《讨武曌檄》
第二十八章检举箱的发明
第二十九章冤案少不了酷吏和酷刑
第三十四章授图大典与禁止屠猪
第三十五章请求改朝换代
第三十六章请君入瓮种种
第三十七章狄仁杰与魏元忠
第三十八章仍然是接班人的麻烦
第三十九章无可奈何的情人
第四十章万人涳巷的判决
第四十四章不肯牺牲情郎
第四十五章精彩的半小时政变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子写的书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