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名篇》名篇有什么

【经典古诗文鉴赏】春秋--左丘明《曹刿论战》
我的图书馆
【经典古诗文鉴赏】春秋--左丘明《曹刿论战》
  &&【作者小传】  《左传》传说是春秋末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但对这书作者,历来有争议。一般认为这部著作是战国初期的一位历史学家、散文家的作品。书名原为《左氏春秋》,后人把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之作,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并不全是为解经而作,而是从历史家的角度,采取《春秋》的大纲,再参考当时的许多史籍而写成的。因此,《左传》大大丰富了《春秋》的内容。有些内容与《春秋》的记载是一致的,有些则与《春秋》不一致,并比《春秋》多写了十三年。  《左传》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下二百多年的许多史料,比较详细而完整地反映了春秋时期列国之闻政治、军事、外交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些情况。《左传》是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很有价值的历史文献。它的文学价值很高,极善于用简洁的语言写出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特别善于描写战争,也善于刻划人物的细微动作和心理活动,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题 解】  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齐桓公借口鲁国曾经帮助过同自己争做国君的公子纠,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鲁国处于防御地位。本文记述曹刿向鲁庄公献策,终于在长勺之战中,使弱小的鲁国击败了强大的齐国的进攻,反映了曹刿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原文】&  十年春(1),齐师伐我(2)。公将战(3)。曹刿请见(4)。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5)?”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6)?”公曰:“衣食所安(7),弗敢专也(8),必以分人(9)。”对曰:“小惠未徧(10),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11)。”对曰:“小信未孚(12),神弗福也(13)。”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4)。”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15)。公将鼓之(16),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17)。刿曰:“未可。”下视其辙(18),登轼而望之(19),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20),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十三经注疏》本《左传》  【译文】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请求进见,他的同乡对他说:“大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其间呢?”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宫进见鲁庄公。曹刿问鲁庄公:“您凭什么条件同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亨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是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百姓是不会跟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不敢虚报,一定对神诚实。”曹刿回答说:“这是小信用,还不能使神信任您,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对于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我虽不能一一明察,一定诚心诚意来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忠于职守的一种表现,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让我跟从您去。”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一开始,鲁庄公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行。”齐军击鼓三次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被打得大败。鲁庄公就要下令驱车追击齐军,曹刿说:“还不行。”曹刿下车看了看地上齐军战车辗过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远望齐军撤退的情况,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战胜以后,鲁庄公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崐鼓,能够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后士兵的勇气就消耗完了。他们的勇气已经完了,我们的勇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但大国难以捉摸,恐怕有埋伏,我看到他们战车的车轮痕迹很乱,望见他们的军旗也已经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陈必祥)  【注 释】  (1)十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2)齐师:齐国的军队。齐,在今山东省中部。我,指鲁国。鲁,在今山东西南部。《左传》传为鲁国史官而作,故称鲁国为“我”。 (3)公:鲁庄公。 (4)曹刿(guì贵):鲁国人。 (5)肉食者:吃肉的人,指居高位,得厚禄的人。间(jiàn件):参与。 (6)何以战:即“以何战”,凭什么作战。 (7)衣食所安: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8)专:独自亨有。 (9)人:这里指一些臣子。 (10)徧:同“遍”,遍及,普遍。 (11)牺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猪、牛、羊等。玉帛,玉石、丝织品。加:虚夸,这里是说以少报多。 (12)孚(fú浮):诚信感人。 (13)福:作动词,赐福,保佑。 (14)狱:诉讼案件。 (15)长勺:鲁国地名,在今山东曲阜县北。 (16)鼓:作动词,击鼓进军。 (17)驰:驱车(追赶)。 (18)辙(zhé哲):车轮滚过地面留下的痕迹。 (19)轼:古代车厢前边的横木,供乘车人扶手用。 (20)盈:充沛,旺盛。【赏析】战争题材在《左传》中写得最好,详略得当,而且都有声有色,这篇文章就是一例。曹刿论战以“肉食者鄙”即当官的见识浅薄,不能考虑周全为理论基础,而他的深谋远虑开始的出发点是鲁庄公能否以百姓利益为重,所以他并不看重鲁庄公对侍从施舍小恩惠和祭神的诚实,而非常注重鲁庄公以民情审判大大小小的案件,认为这属于对百姓忠心,可以一战。  面对实力强大的齐国军队,曹刿没有贸然行事,当齐军三次击鼓进军,才建议击鼓,一鼓作气,战胜齐军于长勺,这件事也成为以弱胜强的典范。《左传》对这场战争没有细致的描绘,简单地用曹刿的“未可”“可矣”概括了战争的经过,以便使战前战后的论战更加突出。如果说战前论战体现了曹刿的以民为战争之本的基本战略思想,那么,战后论战则体现了他的战术思想,“一鼓作气”成为作战打仗的经典理论。不过他不是只凭借勇力,“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则体现了他谨慎的态度。  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故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全文叙事清楚,详略得当,人物对话准确生动,要言不烦,是《左传》中脍炙人口的名篇。 
馆藏&3382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名家“妙解”经典系列:李敬泽读《春秋》
名家“妙解”经典系列:李敬泽读《春秋》
李敬泽下期:流沙河读《诗经》编前在轻时代,他们用生命在读重的书不只在大众流行读物市场上掀起“国学热”,在当下知识分子和严肃作家圈子,近些年来,也出现了诠释经典、解读经典的强劲势头。他们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融入自己独到的生命经验,与历史的经典之作,文化人物,进行对照式解读。比如李敬泽读春秋,读左传,王安忆读浮生六记,流沙河读诗经,王蒙读孟子,祝勇读苏东坡。首届茅奖获得者李国文读唐代笔记小说 《酉阳杂俎》,才女型70后女教授、散文名家蔡小容解读《聊斋》,等等。互联网时代,崇尚轻、快、小,然而传统的重,深,大,也正重新获得它应得的关注,发挥其蓬勃的生命力。——————————————————————————————————————————深入历史身处对话春秋巨人“青鸟”李敬泽远游“咏而归”李敬泽诵读《左传》有两到三遍,让他有点奇怪的是,“可能是我记性不好还是怎么回事,每一次我都觉得跟重读一样。每一次你都会感觉到,你上一次其实没有读懂,你上一次其实没看明白。”世间典籍浩如烟海,一个人的精力实在有限。李敬泽越来越觉得,其实不必读那么多。“一方面书到今生读已迟,另一方面就是读了一辈子书,其实你发现你命里的书也不过是寥寥几本。读一屋子书和你寥寥这几本读明白了,也差不多。”当然,寻找到跟自己生命可以对照的“那寥寥的几本书”,也不是容易的事。还是得读足够的书,“吃些苦”,练就寻找的本领。无疑,李敬泽是已经找到了他生命中重要的“寥寥几本”,其中包括《左传》《诗经》《论语》《庄子》等等。他将自己对这些经典的阅读心得与当下的现实诠释打通,将学问与做人打通,写成了一本书《咏而归》。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归《咏而归》在《论语》中一段著名的记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讲的是孔子跟他的弟子们闲坐,孔子说:“各言其志。”弟子们各说各的,志向都很远大。最后,曾点说了他的志向:“现在是暮春时节,我只希望能和五六个朋友,带着六七个小童子,到沂水沐浴。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而回。”曾点的志向简单朴实,富有生活情趣。孔子听后很是高兴。在这个掌故中,古人在精神上真正的风采和风姿,以及活泼、自由的风貌,深得李敬泽喜爱和向往。这也是他的新书《咏而归》的来源。在《咏而归》里,他与读者分享从春秋,到明清,一直到现在,从孔子、孟子到佛经、饮酒等等。他用文字和想象的本事,回到无缘参与的历史,引领读者重新走进历史上最了不起的但可能也是人们最不熟悉的文学时代。这一次,李敬泽暂时放下他对当下文学的关注,也暂时把目光从青鸟飞过的异域故事中收回来了,直接走到中国传统的历史深处,去跟古代大哲、文化巨人玩儿去了。在书中,李敬泽做了一次春日里的灵魂壮游。从浩大的孔子精神到鱼与茶与酒咏叹古人之志,最后落到几篇谈闲情的文章上去,由家国天下,归结到春水春风、此身此心。与其说是他评价古人,不如说是他与古人打成一片,不如说是他延请古人到我们当下的精神世界:看看,我们的古人是多么的元气淋漓!古典多是艰深苦涩的,但《咏而归》里,李敬泽对古典的解读,是可爱的,活泼的。这应该是一次比较愉快的写作经历,好像御风而飞。在《鸟叫一两声》里,李敬泽这样写道,“我相信,在三千年前的某个夜晚,确有一只鱼鹰闲叫了一声:“关!”另一只应了一声:“关!”是夜月白风清,儒生、教授、记者、编辑和知识分子们都睡了,只有一个年轻男子睡不着,他听见了那两声,他的心便向渭河去--那条三千年后已经干涸,有时又泛滥成灾的古河。”活泼的文笔,来自活泼的心气儿。按照李敬泽的文学观念:阅读经典也是一个“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过程,不止是正襟危坐,更可以像古人一样,轻松、快乐、自由。一本《咏而归》,通过李敬泽的眼,我们看到古人的选择和决断,风采和风姿,生命的丰沛和润泽。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学习安顿自己,找到一个归处。引古人之精神,接通此时之人的心与眼,使心有所安,使眼有所归。”《青鸟》不管是在《青鸟故事集》里对异质经验的感悟和历史镜像的想象弥合,还是《咏而归》里对中华古典的想象交接,抑或是他此前对青年作家的推举,评鉴,李敬泽做的其实是一件事:抵达世界,抵达优秀的心智,在与自我的精神安顿连接的基础上,将之推荐给世界。深入历史里,再回世界来。作为一个卓越的文学评论家,李敬则的文学批评和判断,备受信赖。这也不免让人感到好奇,他的源泉在哪里?跟李敬泽打过交道的人不难感受到,他身上有一种古人之风,谦谦君子的气质。气从何来?读李敬泽的书,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他的很多眼光来自于中国古代典籍,它们在李敬泽身上养成类似一种气的东西,能使他穿越很多当时非常复杂的文化现象,能够直面一个作家的精神困境。读《咏而归》,还可以看到李敬泽文学功力和历史眼光的源泉出处。在《咏而归》里,他努力探究,在没有宗教依托处,那些支撑人类精神的动力来源。从伍子胥过昭关一夜白头“两千年的孤独,三千丈的白发”中,他看到了英雄的孤独和力量。在历史上太多的知识分子身上,他看到了,除了升官发财打仗娶小老婆耍心眼之外,人还有失败、穷困和软弱所不能侵蚀的精神尊严。一次次空间和事件的精神远游要读书,读好书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算过分。但是爱读书,也要注意避免陷入掉书袋的陷阱,李敬泽说,“我们读那么多书,说到底不是为了记下一大堆的引文,告诉你我读了这个,读了那个,这个说什么,那个说什么。而是读了那么多书,然后有了见识,心里有那么一个盏灯亮着。同时我们还要知道如何举着这盏灯在世间走过。走过这个原野是不容易的。读书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往哪儿走,但它还解决不了我们怎么走的问题。我们从这么多的书中获得力量,不仅仅是点燃这个灯,还有把这个灯举着,穿过风雨,穿过崎岖起伏,然后实现那么一点善,那么一点好。”从《青鸟故事集》到《咏而归》,李敬泽进行了一次次空间和事件的精神远游。而且他打算还将继续神游下去。他对春秋时代特别感兴趣。“春秋时代产生了老子、孔子,他们的著述和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而且春秋时代的人也有意思,比现在的人好玩多了,精神上、身体上都非常强健,脾气很大,爱憎分明,性如烈火,按西方人来说就相当于西方的希腊时代、荷马时代。”这一次远游的果实将是一套计划为三卷《春秋传》》,第一卷明年初出版,他对自己也很期待,“第一卷将会是我最满意的那一本。”远游历史,为什么这么上瘾?认识到这些对我们的写作和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呢?李敬泽说得很明白,“清楚了历史,就会明白,几乎所有构成我们生活的基本规则、基本要素并非天经地义,它是一个历史产物。意味着这一切都是人们的选择、创造和各种机缘凑巧的结果。当我们面对现在的时候,也要知道在未来的某个时刻面向着更远的未来,而我们也依然有选择创造的权利、自由和可能性。”一个现代人,如何与自己相处,如何处理自己与世界,与时代,与周遭现实的关系,是一个挺重要的文化课题,也是很具体的生活问题。一个从历史深处获得营养,进行自我身心安顿的知识分子,君子敬泽,值得我们学习。对话李敬泽;“看到人性和人类生活中那些真正持久、真正重要的事物”当代书评:《咏而归》称作为“当代《夜航船》”。两者之间的气质的确有相通之处。比如才子型学者的语言和情趣,读来很长见识。当然,和《夜航船》那种追求知识的偏僻不同,您这本书里融入了自己当下的视角、判断。在写作过程中,内心有怎样的一种宗旨?狂人张岱李敬泽:张岱的《夜航船》估计是鲁迅说的那种乌篷船,可以载客的。我的船只是一叶扁舟,从春秋一路飘摇流下来,驶到现在,从古人的生活归结到自己的日子。其实就是自己与古人对话,张岱的《夜航船》有争胜之心,我没有,没资格有,我于世间、于古人都所知甚少,只是拿着这一点甚少的体会与古人探讨。当代书评:读完《咏而归》这本书,能从你那儿学到很多:阅读要回到自己真实的感受,回到文本本身,不全然听信别人的诠释。欣赏活泼真实的人性,开阔豁达的格局。阅读经典,与古人对话,除了在文学意义上给您带来滋养,在现实的待人接物,身心安顿方面,给您带来怎样的影响?李敬泽:我们有时会说,一个人有“古人之风”。古人之风是个什么风?我想,古人是活得相对宽敞的,抬头看得见星空,山河历历分明,他们有一份天真、从容和肯定。当然,古人有古人的难处,但古人也更有决断。读经典,体会古人的所思所行,对我来说是一种“情感教育”,生命里要有风,这本书的名字《咏而归》,语出《论语》,“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在沂水里沐浴,站于高处,让八面春风吹过,唱着歌回家,这是孔子向往的人生境界,我也向往。当代书评:在,在作家、知识分子中间,有一股比较明显的向传统汲取营养的倾向。有这么一个说法:在新媒体时代,传统正在重新获得生命力。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李敬泽:传统生生不息,那是我们的来处。我们是现代人,但同时,骨子里、根本上,我们也并未走出传统。你可能一本经典也没读过,但你的人生态度、你看问题的方法,甚至你的姿态和表情,都是源自传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有一个自觉,认识传统是为了认识自我,是为了活得更明白、更清楚。当代书评:你曾说,有些作家会沉溺于表面经验,陷于认识上的“瘫痪”。在这种状况下,读史,向传统汲取营养,向古人学习的意义,是否就此彰显?李敬泽:对文学来说,历史感当然是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获得超越表面经验的眼光,看到人性和人类生活中那些真正持久、真正重要的事物。我说过,我们现在是靠大惊小怪过日子,总以为我们手里这点玩意儿是全新的东西,碰到古人,洋洋得意:你们那旮没有吧?实际上,时间之流从未中断,古人面临的人生问题,生老病死、爱恨情仇,我们现在依然待解。当代书评: 在《咏而归》中您提到不少古代人物。假如可以玩一个“时光穿越”的游戏,可以回到古代,最想和哪位一起赏月饮酒?李敬泽:哈,若论赏月饮酒,恐怕还是和张岱比较好。我喜欢他。当代书评:为什么对春秋这个时代这么情有独钟?在接下来的《春秋传》中,您大概想要表达出怎样的内容,采取怎样的一种表达形式?李敬泽:春秋是我们民族的轴心时代,中国之所以是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那些最基本、最具原创性的思想成果都是在春秋时确立的,那是最伟大的“立法”时代。那个时代遍地巨人,这不仅是说他们的成就,也是说他们的性格、禀赋、气质,他们的创造力和破坏力,他们的胆大妄为和英勇无畏。那确实是一个极有意思的时代,值得长久回望。书还在写,我想像普鲁塔克写《希腊罗马名人传》那样写一个个的春秋巨人。最终可能要写两三本吧。当代书评:您对文学的信心,令人印象深刻。您曾说,我们不会被关于“小说衰落”、“文学衰落”的种种哀鸣所困扰。这份信心的源头在哪里,是怎么形成的?李敬则:文学不仅仅是文学,它深刻地植根于人性。它的形式、体裁都会变的,但有人在,文学就会在。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时缱绻,一时惊骇70后才女教授妙解聊斋提到聊斋,人们对里面的鬼怪故事心惊肉跳,但真正将《聊斋志异》全书通读的读者,除非专业研究者,并不算多。古文拗口,且需静心。一般读者,更愿意在影视作品里与之聊斋故事“相遇”。武汉大学教授、70后文学女博士蔡小容,喜读《聊斋》多年,感悟甚多。她将自己的多年感悟,与自己对人生的关照、体悟结合起来,写成一系列解读随笔文章,结集成册《她从聊斋来》。蔡小容独具慧眼,充分发挥她的冰雪聪明,解读出远远超越人们所接触过的东西。比如聊斋故事里深藏的复杂人性,比如如《媚与娇》指出男性面对婚前与婚后女性时的复杂心理,《前世也非假》指出蒲松龄对古代已有的虐恋的无意识但精确的呈现,《情魔之劫》指出古已有之的同性之恋双方难于向外人说出的痛苦,等等。身为女作家,她的解读多从女性视角来阐述的,但又不仅仅讲女性。她的笔下既有爱情,也有人生得失、母子婆媳关系、文化失落等。整本书读下来,会发现,她解读的是《聊斋》世界的人与事,而又时刻照应着现实世界的人与事,同时也让人充分地了解作者对人世种种状况的独到而深刻的感悟。在回味画皮、小翠、张五可、花神的故事时,穿插而行的,是蔡小容自己四十多年人生路上因缘际会的所思所想。比如她在写《宫梦弼》时,说“其实世态之炎凉,你越信,它就越是对你炎凉;你不信,它才服了你。别去管它,只管做好你自己,等你足够强大的时候,围绕你的一定是炎而非凉”。更令人敬佩的是,蔡小容的文章风格多变,一时情爱,一时惊骇,一时谐趣,一时缱绻,内中充满着作者调控的呼吸与节奏。作为散文作家,蔡小容文字灵敏,慧心独具。在她的文字里,她铺陈了时光的交叠、情感的徘徊,如时光流洗过的琥珀,晶莹剔透。她还曾解读中国连环画艺术写就随笔集《浮生若梦说连环》,备受读书界推崇,得到包括李敬泽、《读库》主编老六等资深文学评论家的高度欣赏。茅奖作家评注《酉阳杂俎》一部唐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全新解读唐代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品《酉阳杂俎》,作者段成式,出生于世代簪缨之家,其祖段志玄是唐代开国功臣,父亲段文昌是中晚唐时期宰相。因家族及官职之便,段成式遍览宫中藏书,博学精敏,文章冠于一时。《酉阳杂俎》材料丰富,内容驳杂。主要材料来源有从古书中摘引,有从旁人口中听说,也有唐代流行的传说异事;所记人物主要活动在魏晋时期及初盛唐时期,从皇帝宰辅士大夫到道士僧人穷书生,以及贩夫走卒等,均有涉及;主要内容则有道教传说、佛教传说、唐代社会生活、文化艺术、风俗习惯、奇闻异事、文人掌故等等,有妖魔鬼怪,也有凡人俗事,堪称唐代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里说《酉阳杂俎》“古艳颖异”,可以“与(唐)传奇并驱争先”。周作人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喜爱:“往昔读说部,最爱段柯古。”(段成式字柯古)。然而,《酉阳杂俎》书中涉及魏晋及唐代生活器物、饮食习惯、动植物、药材等方方面面,再加上段成式本人学识渊博,所记之事求新求奇,因而书中难解之处很多,如目录有一卷名“诺臯记”“支诺臯”,用什么典故,是什么意思,目前都无法解释。所以自唐代起,这本书就少有注释者,对普通读者来说,阅读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是《酉阳杂俎》长期以来只在文学研究圈流传,知名度远不及其他笔记小说的原因。近日,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87岁作家李国文推出他研究《酉阳杂俎》的解读版本——《李国文评注酉阳杂俎》,旨在引起大家对这部书的关注。因为《酉阳杂俎》,实在是“一部了不起的好书。在中国古籍中,这部承先启后的《酉阳杂俎》,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文化传统中关于想象力的集大成者,值得一读,必须一读”。他不仅认为“段成式是个很在意文字的巨匠”,肯定《酉阳杂俎》反映的唐代社会生活的丰富内容,更从小说家的角度,突出了《酉阳杂俎》记载的各类传说中凸显出的属于唐人的奇崛想象力。可以说,这是现代博学小说家与唐代博学小说家的一次强强联合,一部唐代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全新解读。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漆海毅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关注我了解更多有趣的新鲜事
作者最新文章《春秋》何以让“乱臣贼子惧”|读经典
《春秋》何以让“乱臣贼子惧”
《春秋》,对于我们,其实并不陌生。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史书。以鲁国的十二公为纪念顺序,起于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哀公十四年(前481年),记载这242年间的战争、盟会、簒弑、祭祀、灾异、礼俗等等。其记事非常简单,一件事一句话,相当于一部大事年表。我国历史上把这个时代叫“春秋时代”。因为其记事简单,所以后来有三种解释性著作,即《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其中有很多名篇被选入语文教材中。
《春秋》,据说为孔子所作。在这部著作中,孔子对历史人物的态度含而不露,特别讲究措辞的委婉,我们今天所说的 “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即来源于此。对于这种笔法,司马迁说:“《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笔法呢?为什么会使“乱臣贼子惧焉”?
春秋时代,周王室势力日渐减弱,诸侯纷争,先后有5个诸侯国的国王称霸,挟天子以令诸侯。后来,在长江流域,吴、楚、越三国之间又多次爆发霸权之争。
为什么这么乱呢?
春秋中后期,随着牛耕普及和铁制农具的应用,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私田的开发和井田制瓦解这一深刻的社会变化。贵族势力强大起来,开始向诸侯国国君争夺权力;而新兴的诸侯大国,先后取得霸主地位。公元前453年,韩、赵、魏3家联手在晋阳打败智氏,将晋国瓜分,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国家,就是著名的“三家分晋”。公元前379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是为“田齐”。于是,七雄并立、互相争霸的时代到来,春秋时期结束,历史走向战国时期。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这部编年史简括起来就称为“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于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用《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春秋时期总跨度近300年。《春秋》采用的笔法,文学上称之为“春秋笔法”,实际上就是“微言大义”。孔子对“春秋无义战”的动荡社会和礼崩乐坏的文化现象痛心疾首,又不便直抒胸臆,就只好借史讽今,创造了这种不通过议论性文辞表达价值观的方法。杜预的解释是:文见于此,而起义在彼。例如春秋笔法运用中较知名的三个表示杀的动词:杀、弑、诛,其实各有深层含义。杀指无罪而杀,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中魏惠王问关于周武王讨伐商纣之事:“臣弑其君可乎?”是指武王是以臣子身份起兵推翻杀死了纣王。孟子回答:损害仁义之人,只不过是个“一夫”(即无道寡助的匹夫、独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意思是:我只知道诛杀了一个叫纣的有罪之人,却没听说这是以下犯上的弑君。孔子也用春秋笔法来为尊者、亲者、贤者讳。
《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曰:“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意思是后代了解我、怪罪我都会是因为《春秋》。子夏是孔子的学生,以才思敏捷著称,孔子常跟子夏探讨文学创作。但对于《春秋》,孔子是不肯让子夏发表意见的。老人家很自信,也担心子夏不能理解他的苦衷。曲笔写史的流弊来自孔夫子——隐晦行文,褒与贬全在于史实的选择,对贤者不利的材料尽量不用,在文字上讲究委婉表达。曲笔,就是该直说的话,用委婉曲折的口吻说出来。相反的,有什么就说什么,是什么事就写什么事,就叫直笔。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不是说谎,即使存在影射和隐喻,也是靠了对史料的取舍,而非编造有无。曲笔的写法存在隐恶扬善的问题,也有大事化小或小题大做的成分,但史实是存在的。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想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写来写去还是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直笔写史”是多么不容易。
春秋笔法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的考证增加了难度。尽管如此,因为《春秋》一书中记述了很多乱臣贼子的无法无天,后世的阴谋家还是觉得读《春秋》如有芒刺在背。此即乱臣贼子惧怕《春秋》的原因。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附:《春秋》节选(《左传》释其义)
(庄公)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二月,公侵宋。三月,宋人迁宿。夏六月,齐师、宋师次于郎。公败宋师于乘丘。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
【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従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従。”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拜见鲁庄公。他的同乡说:“当权的人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入朝去见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从来不敢独自专有,一定把它们分给身边的大臣。”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顺从您的。”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猪牛羊和玉器、丝织品等祭品,我从来不敢虚报夸大数目,一定对上天说实话。”曹刿说:“小小信用,不能取得神灵的信任,神灵是不会保佑您的。”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决)。”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到了那一天,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将要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鲁庄公又要下令驾车马追逐齐军。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了战车,观察齐军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战车,扶着车前横木远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打了胜仗后,鲁庄公问他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士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士气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已经消失而我军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在那里设有伏兵。后来我看到他们的车轮的痕迹混乱了,望见他们的旗帜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吕氏春秋 名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