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诗词藏于心,形容美酒的诗词从不醉佳人什么意思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
我的图书馆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
在这个诗词无用的年代,为什么我们还要读诗词?93岁的叶嘉莹是这样回答的:诗词,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叶嘉莹是谁?作家蒋子龙坦言:现在谈诗词,世界上再无第二人能与叶嘉莹先生相比。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说:听到叶嘉莹先生的演讲,热泪盈眶。这位93岁的老人,用了一生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93岁的叶嘉莹站在了《朗读者》的舞台将她的诗词人生缓缓道来▽董卿曾说“女人外表的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修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进入耄耋之年的叶嘉莹,没有娇艳的容颜,也没有甜软的声音。但她坐在那里,那种由内而外的气质和溢于言表的才情却让她分外迷人。样貌会衰老,智慧却会让岁月闪闪发光。即使白发苍苍,依然可以美丽如画。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是王国维的一句话,也是叶嘉莹一生的写照。颠沛流离,历经磨难而成绩斐然。叶嘉莹的一生少有安稳的时候。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世界,当时正值动乱年代,年幼的叶嘉莹见证了无数家庭的生离死别,也见证了自己家庭的支离破碎。动乱之中,父亲因为政治和工作原因南下,渐渐杳无音讯,失去了父亲的联系和经济支撑,叶嘉莹和母亲在贫困中相依为命。17岁,母亲患上肿瘤,手术后却因为感染而离开了人世,家庭,骤然崩塌。瞻依犹是旧容颜,唤母千回总不还。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石悭。——叶嘉莹《哭母诗·其二》24岁,她跟随丈夫来到台湾,以为会开启一段新的生活,然而台湾的局势同样动荡,不久丈夫就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捕入狱,而叶嘉莹和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也一度被囚禁。等她被释放出来的时候,家早已没了,还要面对着其他人的各种闲言碎语,她只能带着女儿在亲戚家的地板上打地铺睡觉。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覆盆天莫问,落井世谁援。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叶嘉莹《转蓬》52岁,叶嘉莹一家迁往加拿大,一切坎坷似乎已经过去,然而上天却又给她开了一个玩笑。她珍视大女儿和女婿在一场车祸中双双殒命,一时白发人送黑发人,悲痛欲绝。万盼千期一旦空,殷勤抚养付飘风。回思襁褓怀中日,二十七年一梦中。——叶嘉莹《哭女诗·其四》叶嘉莹(右二)在长女婚礼上大半生都在颠沛流离,至亲一个一个被夺走,叶嘉莹伤心悲痛却从来没有一蹶不振:“我的一生过得并不是很顺利和平静,当然我觉得平静是好的,可是我也觉得,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经过挫折,都是一直很顺利的话,也不一定是好事。各种苦难,谁都不愿意发生,可是极大的悲哀和痛苦,让你对人生有了另外一种体会。如果不把诗人的小我感情打破,就不会有更高更远的想法。”“把我丢到哪里,我就在那个地方,尽我的力量,做我应该做的事情。”对于叶嘉莹来说,那个应该做的事情,就是将古典诗词的魅力传承下去。每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都是经过了千百次打磨。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都要承受撕裂破茧的痛苦。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书香世家的家庭没有让叶嘉莹的生活变得富有顺遂,但却带给了她最宝贵的财富——对诗词的热爱。古典诗词中蕴含的美感和情意,在现代语言中很难找到。古人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诗篇,诗篇里面有这么多美好的灵魂,有美好的致意,有美好的愿望,我要尽我的力量,把我所知道的,我所体会的,说给年轻的人知道。即使在最困难最痛苦的时候,叶嘉莹始终没有放弃对诗歌的学习,而她经历的那些苦难,也让她对古典诗词有了更深的认识。1945年,21岁的叶嘉莹因为出色的才华,被聘为初中的国文教师,从此开始了长达70多年的教学生涯。在台湾从狱中出来后,叶嘉莹在一所私立学校教书,教授孩子们古典文学。其后任台湾大学专职教授,其后又被淡江大学、辅仁大学聘为兼职教授。我本来只教了一个中学,可是学生喜欢你的教书,就传说出去,于是第二个中学请你教,第三个中学请你教,连第四个中学都来请你教,直到你的课时再也无法排上为止。所以我都是不教书则已,我一教书,就一直教下去了。每一次看似毫不费力的成功,都是汗水与泪水的反复浇铸。1956年叶嘉莹在台湾教书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赴派往美国讲学,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丈夫出狱后性情变得暴戾,不去工作,也不愿留在台湾,于是叶嘉莹接受了加拿大一所大学聘请,和家人在温哥华定居下来,成为了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叶嘉莹在温哥华为孩子讲古诗如此多的荣耀加身,这辈子似乎已经足矣。然而只有叶嘉莹心里清楚,她的根始终在中国,诗词的根始终在中国,不管她在外面取得多少成就,她都是一个漂泊客。1974年,加拿大刚和中国建交,她就迫不及待的申请回国探亲,并且一口气写了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叶嘉莹《祖国行》1976年叶嘉莹的大女儿和女婿的去世,在极痛之余,却也让她有了彻底的觉悟。“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体验过乐观之生活。”此时叶嘉莹已经52岁,不用再为生计而发愁,而那一年“四人帮”倒台,文革结束。于是叶嘉莹向中国政府寄信,希望可以回国教书。我要穿过那一片树林,回祖国教书,不虚此生,不虚此行。我要将古代诗人们的心魂、志意这些宝贵的东西传给下一代。1979年,她收到了国内批准她回国教书的信。先是在北大教书,后又受邀去了南开大学,除此之外,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湖北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几十所大学都留下了叶嘉莹讲学的影子。每年春天,温哥华的大学停课放假,她就回国内讲学,然后秋天再飞回加拿大。一位老人拖着沉重的行李往返大洋两岸近30年,只想为她所热爱的诗词做出自己的努力。1979年叶嘉莹(前排右二)抵达天津与南开教师合影2014年,叶嘉莹决定不再奔波,从此定居南开。回国后,她还将自己教书所获的10万美元捐出,设立了驼庵奖学金和永言学术基金。“驼庵”是叶嘉莹老师顾随先生的别号;而“永言”是她去世的女婿“永廷”和女儿“言言“的合称。她想到了老师,想到了女儿女婿,却唯独没有想到自己。如今已经93岁高龄的叶嘉莹,仍然在为中国古典诗词而奔走,打开一扇门,把更多不懂诗词的接引走进来。“这就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做的事情。”“如果我没有尽到我的责任,我觉得是上对不起千古以上的诗人,下对不起未来的学者。”“我愿意我的生命结束在讲台上。”叶嘉莹这样说。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晚年的叶嘉莹除了讲课,更致力于“吟诵”的传承。吟诵,是中国旧诗传统中的一个特色。当用吟诵的调子来反复读诗的时候,就会“涵泳其间”,也就是说,会像鱼游在水里一样,被它的那种情调气氛整个儿地包围起来,从而对诗词有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吟诵现在听起来也许很单调,很奇怪,但那却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东西。吟诵的目的不是为了给别人听,而是为了使自己的心灵与作品中的诗人的心灵能借着吟诵的声音达到一种更为深微密切的交流和感应。吟诵最懂诗。然而现在吟诵几乎已经失传。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诗词,让我们心灵不死有人说,这是个诗词无用,诗意荡然无存的时代。好像确实如此。曾经“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如今在ktv的包间里吐的一塌糊涂;曾经“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如今只跟随导游在山中景点拍照留念;曾经“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如今拿着手机就看不到身边的风景;......然而当我们看见《中国诗词大会》武亦姝缓缓念出“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时”,内心却仿佛突然被击中了。那是一种美,一种从千年前穿越过来的浪漫。它从来没有消失,只是蛰伏在我们心中,等待着某一天某一个时刻被唤醒。庄子云:无用之用,方为大用。诗词无法帮助你考取功名,却能重新唤起你发现美的眼睛,保持自己的真心性。让那颗被生活缠绕日益枯燥的心变得温柔,坚强。如果人只有食色、谋生的本能,而没有更高一层的追求,岂不是和动物一样。正如叶嘉莹所说:在我看来,学习中国古典诗歌的用处,也就正在其可以唤起人们一种善于感发、富于联想、更富于高瞻远瞩之精神的不死的心灵。“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身处贫困卑贱之中,安分守己,不为外物所动;独处时有诗为伴,陶渊明、杜甫、苏东坡、辛弃疾,都在你的眼前……”看到一树盛开的桃花,明白什么叫做“桃之夭夭,灼灼在华”;看到一场大雪,明白什么叫做“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看到纷飞的柳絮,明白什么叫做“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酒”;开心的时候,明白什么叫做“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悲伤的时候,明白什么叫做“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思念的时候,明白什么叫做“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那首诗,那句词,那副画那种感觉,是穿越千年的心意相通,它是如此恰当,以至于无法用其他的词语形容。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曾经考古人员从汉朝坟墓里挖出了一颗莲子,经过培养,莲子竟也发芽开花。这件事让叶嘉莹深受触动,于是写下这首词:又到长空过雁时,荷花凋尽我来迟。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千春犹待发华滋。——叶嘉莹《浣溪沙·为南开马蹄湖荷花作》每当有人询问叶嘉莹,中国的诗心是否消失,诗词是否灭亡,她便会用这首词去回复。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意志而写的;他们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所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绝对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是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息的。中国人的诗心一直都在,这就好像种子本来存在,只要一滴水、一缕风,它就能发芽。而叶嘉莹所做的所有,只是为了成为一滴水,一缕风,让诗歌的种子在更多人的心中发芽开花。2016年3月,叶嘉莹在“世界因你而美丽——影响世界华人盛典”颁奖典礼上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这样写道:从漂泊到归来从传承到播种有人说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来传承古典诗词命脉她为世界养护中华文明根系千年传灯,日月成诗她被公认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领奖台上的叶嘉莹纵使满头白发,却依然优雅地闪着光芒,举手投足都是岁月沉淀的从容与淡然。她站在那里,就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最好的注解。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叶嘉莹诗词    画趣禅心在,重情山野风。  意明神妙境,爱语出清空。  酒香人家  花墙黛瓦疏林外,碧水环山烟雨中。  古酒香宅招远客,旗扬老树醉临风。  立冬游山  松摇寒翠草经霜,日照丛林云水长。色彩斑斓奇景象,山川画意胜春光。  名家峰会钓鱼台  重阳友聚钓鱼台,精品诗书展后排。  喜看吟坛添少壮,欣得奖励笑颜开。  专家畅论承唐宋,艺者深研显未来。 &&韵广传播前景阔,园丁妙手嫩苗栽。  周耀甘肃省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家联谊会会员。向晚二首 一九七八年春一向晚幽林独自寻,枝头落日隐余金。渐看飞鸟归巢尽,谁与安排去住心。二花飞早识春难驻,梦破从无迹可寻。漫向天涯悲老大,余生何地惜余阴。近日颇有归国之想,傍晚于林中散步成此二绝。再吟二绝一却话当年感不禁,曾悲万马一时瘖。如今齐向春郊骋,我亦深怀并辔心。二海外空能怀故国,人间何处有知音。他年若遂还乡愿,骥老犹存万里心。写成前二诗后不久,偶接国内友人来信,提及今日教育界之情势大好,读之极感振奋,因用前二诗韵再吟二绝。绝句三首 一九七九年春一五年三度赋还乡,依旧归来喜欲狂。榆叶梅红杨柳绿,今番好是值春光。二古城认取旧游痕,花下徘徊感客魂。风雨流年三十载,树犹如此我何言。三登临重上翠微巅,一塔遥天认玉泉。都是儿时旧游地,人间不返是华年。赠旧日师友绝句选曹桓武学长回首光阴似水东,饮酣犹有气如虹。当筵一曲秋声赋,潇洒情怀想醉翁。房凤敏学姊曲中折柳故园情,喜听歌喉似旧清。更谱新声翻水调,相思千里月华明。刘在昭学姊几回风雨忆联床,卅载思君天一方。纵改鬓华心未改,平生知己此情长。纪游绝句九首旅途口占(选四)一早岁爱诗如有癖,老游山水兴偏狂。平生心愿今朝足,来向成都谒草堂。二少陵曾与鸬鹚约,一日须来一百回。若使诗人今尚在,此身愿化鸬鹚来。三接天初睹大江流,何幸余年有壮游。此去为贪三峡美,不辞终日立船头。四舟入夔门思杜老,独吟秋兴对江风。巫山不改青青色,屹立诗魂万古雄。五律三章奉酬周汝昌先生(选一)周汝昌先生以新着《恭王府考》见赠。府为昔日在辅仁大学读书时旧游之地,周君来函索诗,因赋五律三章奉酬。长忆读书处,朱门旧邸存。天香题小院,多福榜高轩。慷慨歌燕市,沦亡有泪痕。平生哀乐事,今日与谁论。赠俞平伯教授白发犹能写妙词,曲园家学仰名师。人间小劫沧桑变,喜见风仪似旧时。为加拿大邮政罢工作自叹天涯老,无从解客怀。每伤知己别,惟冀远书来。锦鲤沉何处,青禽使竟乖。祇应明月下,长是立空阶。昆明旅游绝句选滇池鹏飞九万高风远,水击三千绝世姿。曾读蒙庄劳想象,几疑滇海即天池。缥缈楼太华山头缥缈楼,云烟都向望中收。层檐一角斜阳晚,红绽茶花古寺幽。石林人生何短世何长,太古茫茫接大荒。海水纵枯石未烂,两间留此证沧桑。旅游有怀诗圣赋五律六章(选四)游曲阜曾叹儒冠误,当年杜少陵。致君空有愿,尧舜竟无凭。毁誉从翻覆,诗书几废兴。今朝过曲阜,百感自填膺。登泰山髫年吟望岳,久仰岱宗高。策杖攀千级,乘风上九霄。众山供远目,万壑听松涛。绝顶怀诗圣,登临未惮劳。游济南历下名亭古,佳联世共传。因兹怀杜老,到此诵诗篇。海右多名士,人间重后贤。词中辛李在,灵秀郁山川。游巩县杜甫故居巩洛中州地,诗人故里存。千年窑洞古,三架土峰尊。东泗余流水,南瑶有旧村。山川一何幸,孕此少陵魂。为茶花作记得花开好,曾经斗雪霜。坚贞原自诩,剪伐定堪伤。雨夕风晨里,苔阶石径旁。未甘憔悴尽,一朵尚留芳。挽夏承焘先生二绝一词林大业忆强村,开继宗风一代尊。西子湖边留教泽,永嘉山水与招魂。二先生高弟吾知友,每话师恩感旧深。一夕大星沉不起,沧波隔海最伤心。友人潘琦君女士亦为永嘉人,曾从先生受学,现为台湾著名散文家,写有怀念夏先生之文字多篇。《灵溪词说》书成,口占一绝庄惠濠梁俞氏琴,人间难得是知音。潺湲一脉灵溪水,要共词心证古今。樊城秋晚风雨中喜见早梅天涯木落正凄然,况值寒风冻雨天。忽见嫣红三四点,喜他梅蕊报春先。纪梦峭壁千帆傍水涯,空堂阒寂见群葩。不须浇灌偏能活,一朵仙人掌上花。金晖晚霞秋水碧天长,满眼金晖爱夕阳。不向西风怨摇落,好花原有四时香。温哥华花期将届,而我即将远行,颇以为憾。然此去东部亦应正值花开,因占二绝自解一居卜樊城是我家,年年远去负芳华。今春又近花开日,一样行期未许赊。二久惯生涯似转蓬,去留得失等飘风。此行喜有春相伴,一路看花到海东。南开校园马蹄湖内徧植荷花,素所深爱,深秋摇落,偶经湖畔,口占一绝萧瑟悲秋今古同,残荷零落向西风。遥天谁遣羲和驭,来送黄昏一抹红。七绝三首赠冯其庸先生一威州高会记相逢,三绝清才始识公。妙手丹青蒙绘赠,朱藤数笔见高风。宽堂冯其庸先生与余初识于一九七八年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所主办之国际红楼梦会议中。冯公对红学之研究固早为当世所共仰,而在会议期中冯公更曾以其亲笔所绘之紫藤一幅相惠赠,于是始识其诗书画三绝之妙诣。二研红当代仰宗师,早岁艰辛世莫知。惠我佳篇时展读,秋风一集耐人思。一九九三年冬又得与冯公在北京再度相晤,冯公复以其大着多种相赠。其中《秋风集*往事回忆》一文,曾备叙其早年生活之艰苦,而冯公能有今日多方面之成就,则其资秉之高、用力之勤,固可想见矣。三一编图影取真经,瀚海流沙写性灵。七上天山奇志伟,定随玄奘史留名。二○○一年返国与冯公又得相晤,冯公又以其近日在上海展出之《冯其庸发现考实玄奘取经路线暨大西部图影集》一册相示,既叹其七上天山之探奇考古精神之卓伟,更赏其摄影取景之艺术境界之高妙,钦赏之余因写为小诗三首相赠。妥芬诺Tofino度假纪事绝句十首(选六) 二零零四年五月一清晓驱车豁远眸,樊城景色望中收。天蓝水碧山青翠,积雪如银岭上头。二穿林过栈觅长滩,登降千阶力欲殚。蓦听潮音遥入耳,白沙一片涌微澜。三不废三余用力勤,同游乐学更耽文。论诗于我尤成癖,设帐今宵到海滨。四逝水流年四十春,空滩觅贝忆前尘。依然未脱尘羁在,枉说余生伴海云。五赁得幽居近小丘,松林遥隔见沙洲。坐看明月中宵上,一夜涛声挽客留。六灵台妙悟许谁知,色相空花总是痴。翻喜相机通此意,不教留影但留诗。随席慕蓉女士至内蒙作原乡之旅口占绝句选一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我家本姓叶赫纳兰,先世原为蒙古土默特族,清初入关,曾祖父在咸、同间曾任佐领,祖父在光绪间任工部员外郎,在西单以西察院胡同原有祖居一所。在二零零二年的一份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的公文中,曾提出要加强保护四合院的工作,我家祖居原在被保护的名单内,但终被拆迁公司所拆毁。二松叶青青桦叶黄,满山树色竞秋光。采来野果红如玉,味杂酸甜细品尝。三身腰犹喜未全衰,能到兴安岭上来。壁刻幽寻嘎仙洞,千年古史几欢哀。嘎仙洞壁间有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公元四四三年)刻文,记有中书侍郎李敞等人来此探访拓跋鲜卑先祖发祥地石室之事。“嘎仙”之名或传为追溯祖先之意,或传为游牧民保护神之意。四右瞻皓月左朝阳,一片秋原入莽苍。伫立中区还四望,天穹低处尽吾乡。五皇天后土本非遥,封禅从来礼数高。谁似牧民心意朴,金秋时节拜敖包。蒙古草原地势较高之处多建有所谓敖包者,为当地人祭拜天地之所。其源久远,含有先民最初之信仰,被学者称为“宗教上的活化石”。六黑山头上旧王宫,砖础犹存伟业空。酹酒临风一回首,古今都付野云中。在额尔古纳地区有一座较高之丘陵,人称之为黑山头,其上有古城遗址,今尚可见其础石遗基及零砖断瓦,为成吉思可汗赐封其弟合撒儿之地。温哥华岛阿莱休闲区登临偶占一湾碧水几重山,飞鸟冲波意自闲。不向余生说劳倦,更来高处一凭栏。病中答友人问行程敢问花期与雪期,衰年孤旅剩堪悲。我生久是无家客,羞说行程归不归。题纳兰《饮水词》绝句三首(选二)一混同江水旧知名,千古苍茫几废兴。休向平生问哀乐,从来心事总难明。二经解曾传通志堂,英年早折讵堪伤。词心独具无人及,一卷长留万古芳。水龙吟·秋日感怀满林霜叶红时,殊乡又值秋光晚。征鸿过尽,暮烟沉处,凭高怀远。半世天涯,死生离别,蓬飘梗断。念燕都台峤,悲欢旧梦,韶华逝,如驰电。一水盈盈清浅。向人间、做成银汉。阋墙兄弟,难缝尺布,古今同叹。血裔千年,亲朋两地,忍教分散。待恩仇泯没,同心共举,把长桥建。金缕曲·周总理逝世周年作万众悲难抑。记当年、大星殒落,漫天风雪。伫立街头相送处,忍共斯人长诀。况遗恨、跳梁未灭。多少忧劳匡国意,想临终、滴尽心头血。有江海,为呜咽。而今喜见春风发。扫阴霾、冰凘荡尽,百花红缀。待向忠魂齐献寿,怅望云天寥阔。算只有、姮娥比洁。一世衷怀无私处,仰重霄、万古悬明月。看此际,清光澈。金缕曲·有怀梅子台湾难忘临歧际。赋离歌,短诗数首,盈襟别意。世事茫茫从此去,明日参商万里。叹聚散、匆匆容易。自信平生萧瑟惯,甚新来、岁晚怜知己。沉思处,凭谁会。高山流水钟期谊。曾共话、夷齐列传,马迁心事。惆怅胸中家国恨,几度暗伤憔悴。剩迟暮、此心未已。若遂还乡他日愿,约重逢、聚首京华里。然诺在,长相记。鹊踏枝·寄梅子台湾记得当年花烂漫。长日驱车,直欲寻春遍。一自别来时序换,人间几处沧桑变。又见东风牵柳线。聚首京华,此约何年践。惆怅花前心莫展,一湾水隔天涯远。鹧鸪天·再寄梅子老去相逢更几回,人间别久信堪哀。繁花又向天涯发,明月还从海上来。山断续,水萦回,白云天远动离怀。年年断送韶华尽,谁共伤春酒一杯。水龙吟·题屈原图像半生想象灵均,今朝真向图中见。飘然素发,翛然独往,依稀泽畔。呵壁深悲,纫兰心事,昆仑途远。哀高丘无女,众芳芜秽,凭谁问,湘累怨。异代才人相感。写精魂、凛然当面。杖藜孤立,空回白首,愤怀无限。哀乐相关,希文心事,题诗堪念。待重滋九畹,再开百亩,植芳菲遍。水调歌头·题友人梁恩佐先生绘国殇图死有泰山重,亦有羽毛轻。开缄对子图画,百感一时并。几笔线条勾勒,绘出英魂毅魄,悲愤透双睛。楚鬼国殇厉,气壮动苍冥。挟秦弓,带长剑,意纵横。枪林弹雨经遍,血染战袍腥。自古无人曾免,偏是江淹留赋,写恨暗吞声。何日再相见,重与话平生。沁园春·题曹孟德东临碣石图魏武当年,碣石登临,慷慨作歌。想洪波浩荡,秋风萧瑟,英雄相对,此意如何。凭仗白描,传神妙笔,绘出悲凉万感多。扬鞭指,望天涯尽处,揽辔山河。难禁岁月销磨。奈横槊、豪情两鬓皤。叹神龟虽寿,终年有竟,一朝灰土,枉说腾蛇。老骥虽衰,犹存壮志,千里长途有梦过。须珍惜,趁风华正茂,直上嵯峨。西江月·阳平关下作久慕蜀都山水,一朝入蜀成行。中宵坐起待天明,残月一弯秦岭。曙色依稀入眼,车声隐隐初停。阳平关下晓风清,天外两三星影。减字木兰花天涯秋老,叶落空阶愁未扫。独下中庭,为看长空月影明。此心好在,纵隔沧溟终不改。夜夜西风,万里乡魂有路通。蝶恋花爱向高楼凝望眼。海阔天遥,一片沧波远。仿佛神山如可见,孤帆便拟追寻遍。明月多情来枕畔。九畹滋兰,难忘芳菲愿。消息故园春意晚,花期日日心头算。&浣溪沙已是苍松惯雪霜,任教风雨葬韶光,卅年回首几沧桑。自诩碧云归碧落,未随红粉斗红妆。余年老去付疏狂。生查子飘泊久离居,岁晚欢娱少。连夜北风寒,雪满天涯道。今日喜颜开,乍觉新晴好。为有远人书,来报梅花早。瑶华戊辰荷月初吉,赵朴初丈于广济寺以素斋折简邀,此地适为四十余年前嘉莹听讲《妙法莲华经》之地,而此日又适值贱辰初度之日,以兹巧合,枨触前尘,因赋此阕。当年此刹,妙法初聆,有梦尘仍记。风铃微动,细听取、花落菩提真谛。相招一简,唤辽鹤、归来前地。回首处,红衣凋尽,点检青房余几。因思叶叶生时,有多少田田,绰约临水。犹存翠盖,剩贮得、月夜一盘清泪。西风几度,已换了、微尘人世。忽闻道,九品莲开,顿觉痴魂惊起。是日座中有一杨姓青年,极具善根,临别为我诵其所作五律一首,有“待到功成日,花开九品莲”之句,故末语及之。木兰花令人间谁把东流挽?望断云天都是怨。三春方待好花开,一夕高楼风雨乱。林莺处处惊飞散。满地残红和泪溅。微禽衔木有精魂,会见桑生沧海变。鹧鸪天偶阅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女士所写《鲸背月色》(The Moon by Whale Light)一书,谓远古之世海洋未被污染以前蓝鲸可以隔洋传语,因思诗中感发之力,其可以穿越时空之作用盖亦有类乎是,昔杜甫曾有“摇落深知宋玉悲”之言,清人亦有以“沧海遗音”题写词集者,因赋此阕。广乐钧天世莫知,伶伦吹竹自成痴。郢中白雪无人和,域外蓝鲸有梦思。明月下,夜潮迟,微波迢递送微辞。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金缕曲辛巳之春,予应邀至哥伦比亚大学客座讲学。抵达纽约后,东亚系主任王德威教授邀宴相聚,座中得见夏志清教授。予与夏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曾于百慕大及贞女岛两次中国文学国际会中相晤,此次再度相逢,夏公告我其八旬寿辰甫过,向我索词为祝,因赋此阕。八十称眉寿。看筵前、夏公未老,童心依旧。三十四年都一瞬,岁月惊心驰骤。记当日、文章诗酒。百慕贞娘双岛会,聚群贤、多少屠龙手。恣笑谑,唯公有。古今说部衡量就。论钱张、围城难并,倾城难偶。一语相褒评说定,举世同瞻马首。更作育、青年才秀。一代学坛师友盛,祝长年、我落他人后。歌金缕,捧金斗。寄生草映危栏一片斜阳暮,绕长堤两行垂柳疏,看长江浩浩流难住,对青山点点愁无数。问征鸿字字归何处?俺则待满天涯踏遍少年游,向人间种棵相思树。庆东原笑王粲,嗤杜陵,登楼只解伤时命。空辜负良辰美景,空辜负花梢月影,空辜负扇底歌声。悔生前不作及时游,到死后听尽空山磬。水仙子春来小院杏初花,雨过墙阴草努芽,看看绿满荼架。叹光阴如过马,说兴亡燕入谁家?粉蝶争春蕊,游蜂闹午衙,子规声老尽年华。&塞鸿秋功名未理磻溪钓,求仙未起烧丹灶,清风未学苏门啸,扁舟未放潇湘棹。叹红尘总未消,问大梦谁先觉。但只见滚滚的轮蹄儿早碾破了长安道。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出生于北京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驰名中外的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加拿大籍华人学者,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馆藏&62266
TA的最新馆藏[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红酒配佳人的诗句,第19句你难道不喜欢吗~_葡萄酒网
红酒配佳人的诗句,第19句你难道不喜欢吗~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红酒配佳人的诗句。
下面就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配佳人的诗句。当然了,其他种也可以配佳人(哈哈哈):
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凉州词 王翰
2.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行 李
3.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拟行路难 鲍照
4.祗携美酒为行伴,唯作新诗趁下车。&&送陕州王 白居易
5.归来酌美酒,挟瑟上高堂。&&董娇娆 宋子侯
6.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名都篇 曹植
7.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杜甫
8.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广陵赠别 李白
9.美酒尊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江上吟 李白
10.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将进酒 李白
11.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听安万善吹觱篥歌 李颀
12.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登快阁 黄庭坚
13.美酒千钟犹可尽,心中片愧何可论。&&行路难 王昌龄
14.遣脱破袍劳报暖,催沽美酒敢辞贫?&&三月晦日晚闻鸟声 白居易
15.美酒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杜工部蜀中离席 李商隐
16.宜城多美酒,归与葛强游。&&九日怀襄阳 孟浩然
17.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苏轼
18.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郁达夫
19.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将进酒》
20.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苏轼
(责任编辑:pjk)
【免责声明】:葡萄酒网发布的信息、文章等均来源于网络,所阐述观点、立场与葡萄酒网或广东葡淘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统称“我们”)无关,不构成我们对您的任何建议。您应对该等信息、文章作出独立审慎判断,需自担据此产生的风险。如您是文章作者或者发现文章涉嫌侵权,请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您已经操作过。
穿越到手机
热点导航:}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秋美酒诗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