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OLED电视会取代液晶电视 电脑显示器成为下一代电视显示器?

OLED电视能否取代传统液晶电视?|OLED|电视|屏幕_新浪科技_新浪网
OLED电视能否取代传统液晶电视?
  在最近发布的几款彩电新品中,OLED的屏幕备受推崇,OLED也成为了很多高端彩电品牌的标配。通过天猫、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搜索,可以检索到不少OLED配置的电视。不过从价格上来看,这些电视也都属于高端产品,价格普遍较高。
  十年前,当LED开始逐步取代的显像管电视屏幕的时候,LED电视走的也是高端线路,从2011年开始,LED电视开始“飞入寻常家”。那么OLED是否会取代LED,成为未来几年的电视主屏呢?
  小尺寸屏幕取代速度更快
  从目前来看,在国产彩电品牌中,LED屏幕依然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每年会有数千万的LED电视在市场上流通,而配有OLED屏幕的电视仅有几十万,甚至更少。在与LED的市场争夺中,OLED尚处于初级阶段。
  不过,香港科技大学教授、OLED发明人邓青云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经表示,OLED最终会取代LED成为未来的主流显示技术。在中小尺寸市场,这个取代速度会更快,在大尺寸领域,则稍微慢些。就比如,苹果手机将使用OLED的呼声一直很高,虽然即将发布的iPhone7仍然不会使用OLED,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在2018年,苹果手机将会大面积使用OLED,而届时其他的手机品牌也会跟风。
  在大屏幕市场上,OLED的使用者主要为电视。目前来看,搭有OLED屏幕的电视价格多在1万元以上,比如,创维新发布的55寸OLED电视的售价为15999元,65寸的价格为29999元。这跟OLED的生产成本依然较高不无关系。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有OLED电视的价格降到1万元以下,这也大大地拓展了OLED电视的空间。
  OLED电视是今年IFA的一大亮点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IFA(柏林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OLED电视成了各大彩电厂商争相斗艳的领域。据了解,国产的创维、长虹等彩电厂商,均在会展上推出了OLED的电视,老牌彩电企业飞利浦、松下也展示了自己的OLED电视产品。
  在家电行业知名观察人士刘步尘看来,CRT时代,松下、飞利浦曾一度雄霸全球;进入液晶时代,则被韩国三星、LG及中国品牌TCL、创维、海信超越。而在即将到来的OLED时代,这些老的家电品牌试图借此机会实现东山再起。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AR、VR技术开始在电视领域应用,而这些技术对电视屏幕又有着一定的要求,AR、VR技术很有可能成为推动OLED电视发展的一个主要动力。比如,创维日前所发布的AR电视,所搭配的屏幕就是OLED。
  技术程度达到新的阶段
  那么现在的OLED技术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了呢?刘步尘曾经专门撰文从“良率低”、“残影”、“寿命短”几个角度进行描述。他认为,OLED电视发展到今天,产品成熟度已经很高,企业不应该再用三五年前的眼光来看待OLED技术。
  据他介绍,目前,4K OLED面板良品率是80%,虽然4K LED面板良品率已经达到90%以上,但从目前来看,OLED这个良品率已经很高,因为液晶面板发展初期良品率只有不足50%,十年后才达到80%;而OLED只用2年就达到了80%,应该说速度已经很快了。
  在残影问题上,刘步尘认为,早期的OLED电视确实存在这方面的问题,长时间播放固定画面之后屏幕上留下淡淡斑痕。但现在这种状况已不复存在。比如,创维方面就表示,在家庭正常观看状态下,其OLED电视确保连续播放10000小时不出现残影。
  而在寿命短的问题上,主流品牌的OLED产品寿命可确保5万小时以上,即使你每天观看8小时,也可确保使用17年以上。
  国产OLED开始加大投入
  在市场份额上,目前来看,韩国依然处于垄断地位。UBI公司发布的今年第一季度市场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整体OLED 市场达到了9130万片,其中三星显示约为8670万片面板(占整体OLED市场95%)。与此同时,三星还持续加大对中小OLED的投入,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小尺寸OLED市场的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来看,中国大陆和台湾也开始加大OLED面板的投入力度。据了解,中国大陆厂商京东方正在积极布局OLED线,中国台湾地区面板厂商友达和群创也都参与到OLED面板研发中,希望在研发到量产的过程中各个厂商都能够提升产品良率。不过,即便是目前国内OLED屏幕投入力度很大,但业内也普遍认为,距离量产乃至撼动韩国的市场霸主地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
  南方日报记者 王伟凯
热情拥抱科技的理想主义者,认为无人驾驶或自动驾驶时代,正在我...
相比比前边产品iPhone 7亮点乏善可陈,在设计等方面均没有突破,...
这些主要的变化对于苹果(主要是与竞争对手相比)意味着什么将决...热门搜索:
当前位置:
曲面液晶电视属过渡 OLED才代表显示技术的未来
2013年以来,曲面LED液晶电视成一时之景,不少企业相继推出相关产品。
  为什么说曲面液晶属于过渡性产品?  为什么说曲面液晶&为曲面而曲面&?专业人士告诉我们,液晶电视的物理属性决定了它并不适合做成曲面。有机电视不同,从理论上讲可以任意弯曲甚至折叠,比如可以像照片那样卷起来,也可以铺展开成为平面电视。据悉,LG已经成功开发出可卷曲折叠的,未来二年内将正式投放市场。  而目前市面上销售的LED,是固定曲面,无法恢复到平面状态。  综合评估下来,曲面电视对于消费者的利益失大于得,花较高的价钱买到的却是一款缺陷型产品,这是该型电视上市二年来销售状况一直不理想的原因。  一些电视制造商热衷于推广曲面液晶电视,并夸大其功能表现,有制造卖点误导消费者的嫌疑。  更有个别厂家故意混淆&曲面电视&和&OLED电视&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让消费者误以为曲面液晶就是OLED电视,这是很不负责任的。  可以预见的是,曲面液晶电视很快就会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大屏幕OLED电视。对此,中国彩电企业一定要有清晰的预见。  谁代表了电视的未来?  谁最有资格代表彩电技术的未来?OLED?激光电视?量子点电视?  国际主流彩电企业给出的答案是:OLED有机电视。  2014年以来,彩电行业新名字不断涌现,比如&量子点电视&、&ULED电视&、&QLED电视&、&GLED电视&,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很多消费者弄不明白这些电视到底是什么产品?与液晶电视什么关系?以及和OLED相比有什么价值?比如,三星就公开声称将重点推广&量子点电视&。业内人士指出,这些名称看起来&高大上&的电视,其本质都属于技术的微创新,是液晶电视向OLED转型过程中的中间产物,最终都将被革命性显示技术OLED取代,而且时间不会太久。  被个别企业寄托很高希望的激光电视,属于小众型产品,其原理与投影仪相近,也属于过渡型产品。  那么,为什么说只有OLED才能代表电视显示技术的未来?  我们从两个方面观察。首先从技术角度说,OLED显像原理与LED液晶完全不同,属于下一代显示技术,好比当年的液晶技术对CRT显像管技术,其画面表现力数倍于目前的液晶电视。  其次从产品物理属性看,OLED电视不仅超薄,而且可卷曲折叠。这一产品属性意义巨大,可大大拓展未来电视产品存在的物理形态,在原本被认为不可能成为电视(或)的地方开发出电视。比如,未来我们穿的衣服可以做成电视,在非平面不规则的物体上可以做出随形而变的电视。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呢?是电视产业规模将因此而几何级放大。打个比方,如果现在全球电视机产业规模是2000亿美元,一旦进入OLED时代这个市场规模将变成10000亿美元,你可以设想这对彩电企业意味着什么。  因此,中国彩电企业在进行产品规划的时候,一定要&风物长宜放眼量&,洞见未来,在液晶电视这个眼前的利益和OLED这个未来利益之间做好平衡,切勿以&OLED电视售价太高&、&产品不成熟&为由弱化甚至放弃其布局,不要让2008年之前中国彩电企业被日韩同行远远甩在后面一幕再次上演。
本文由入驻OFweek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OFweek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邮箱/用户名:
忘记密码?
用其他账号登录: QQ
请输入评论
光电工程显示屏制程工程
四川省/成都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北京市/海淀区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深圳市
广东省/惠州市
广东省/广州市
江苏省/无锡市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液晶电视和OLED电视哪个好?
随着OLED在手机面板中越来越受欢迎,很多商家就借着潮流推出了OLED电视,大家都知道,OLED在很多方面存在不小的优势,被认为是能够取代LCD的下一代技术,这一点毋庸置疑。
首先最值得一说的优势就是OLED电视的黑位表现。所谓的黑位表现,简单来说就是电视的黑究竟能有多黑。在这一点上,能够将每一个像素完全关闭的
屏如果不是胜者,那倒奇怪了。当然了,好一些的LCD液晶面板电视也有区域调光技术,但这种仍然不如OLED的黑位表现那么细腻,也不是完美的黑。即使是第一梯队的LCD电视,一些“晕光”现象仍旧是免不了的。
那么说完黑位就肯定得再提对比度了。所谓的对比度就是一台电视在最亮和最暗两种极端之间能够做到的差异。OLED之所以是胜者,是因为它能够带来绝对的暗处表现,而在很明亮的场景中也有优异表现。对于画质这个笼统的标准来说,对比度是最重要的属性之一了,它能让画面观感更真实。
刚才提到了LCD电视的背光,这也就导致了它在光的均匀性上有表现不佳的可能,即屏幕各处的亮度并不平均。在这一点上,侧光式背光系统表现得尤为明显,甚至还会有边缘漏光的现象。OLED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好,但也不完美,尤其是早期的OLED电视会有屏幕部分区域看起来稍暗的问题。另外,OLED屏做成曲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不均匀问题。
接下来OLED的一大强项是可视角度,事实上这也是液晶面板电视的弱势之一。OLED电视无论从多极端的角度看过去,亮度和颜色都不会有显著劣化,但LCD液晶电视做不到这点。尽管有一部分LCD电视采用的有更好的离轴显示技术,但代价是其对比度会相对较低。
我们都知道OLED屏的优势之一就是它能耗更低,因为画面中那些黑暗的地方,像素可以完全关闭,从而做到最完美的省电。然而令人意外的是,LCD电视很多时候在实际的能耗上并不比OLED电视差,甚至还做得更好。首先LCD电视的耗电量几乎只和背光亮度有关,使得它的能耗表现很稳定。OLED电视要做到更省电,除非图像内容本身就是偏黑暗的类型,否则就只能尽量降低亮度,而OLED屏的对比度表现对亮度非常敏感,使得这种妥协非常不划算。
当然了,OLED手机和OLED电视在定位上是有不同的。手机续航有限,电视始终有电源连接而且极重画质表现。所以,光是说能耗这一块,OLED电视目前还真赢不过LCD液晶面板电视。
目前对于大屏幕电视,LCD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LCD电视在屏幕尺寸选择上非常丰富,从不到20英寸到100英寸以上都可以随便选择。或许是因为生产要求更高,供应方更少,目前的OLED电视只有三种尺寸选择
—55英寸、65英寸和77英寸。其中,77英寸的电视在售价上可能就得朝着10万元那个级别走了。所以作为普通的消费者,如果你想要小于55英寸的,或是大于65英寸的电视,那至少现在就只有LCD这一种选择了。
当然了,作为新推出的产品,LCD电视的价位当然比OLED电视更加便宜。如果有可能的话,能买到一台过去的高端LCD电视,你会发现它的表现也不会差的。
另外,LCD电视在整体亮度上也有相当的优势,但由于OLED电视本身就不差太多,所以这个优势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尽管我们上面对比了许多OLED电视和LCD电视的各自优势,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多地方其实是打平的。
比如说如今大家最强调的分辨率和HDR,其实OLED和液晶面板在这两个技术的实现上没有任何的优劣之分。分辨率不用说,大家都可以达到现在最受热捧的4K级别。至于HDR,两种电视也都有支持该技术的型号。虽说两者在HDR的呈现上也有细微区别,比如LCD能够带来更明亮的表现,而OLED则在整体对比度上更好,但总体来说区别不会很大。
另外两者还在一个重要领域上打成平手,那就是它们对广色域的支持。所谓的广色域,简单来说就是在一个已经被制定好的色彩集合中,产品能够覆盖到大多数的范围。换句话说,这样的电视在色彩呈现上也会更丰富多样。理论上无论是液晶电视还是OLED电视,它们都支持广色域标准。硬要分出个胜负,只能说OLED电视绝大多数都支持广色域,而LCD电视只有一部分(主要是三星的QLED产品)达到这样的标准。
我们该如何去选择呢?如果你自认为对画质只有一个基本的要求,主要还是想追求低价位,那么LCD还是值得考虑的。当然这里说的是购买当年的LCD新品,能淘到过去的中高端LCD电视也不错。
然而只要是对画质有一定要求的,果然还是购买OLED电视更好。因为OLED在技术上更为先进,所以从性价比来看,你用相同的价钱能够得到好得多的画质呈现。即使是OLED电视现在的价位相对较高,随着需求量的逐渐增大,成本是一定会降下来的。况且,如今我们也看到了许多表现可圈可点的中端OLED电视(比如LG的OLED全阵容在画质上几乎都是一样的),想要追求更好的体验,还是考虑OLED吧。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1364',
container: s,
size: '600,60',
display: 'inlay-fix',
async:true
&|&&|&&|&&|&&|&&|&&|&&|&&|&&|&&|&&|&&|&&|&&|&&|&&|&&|&&|&&|&&|&&|&&|&&|&&|&&|&&|&&|&&|&
OLED电视面板,为何只剩LG显示器一家?
OLED电视面板,为何只剩LG显示器一家?
08:49:24 [编辑:florawu]
看过今年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IFA2014&(德国柏林,~10日),让人感到O电视机厂商实质上只剩下了LG一家了。去年的IFA上,日本厂商展出了使用自家面板的55英寸(松下)和56英寸(索尼)OLED电视,气势逼人,而今年,索尼和松下都没能延续其业绩。松下虽然展出了3台OLED电视,但配备的是LG显示器的OLED面板。三星电子只展出了尺寸与去年同为55英寸的1款机型。
LG电子是唯一一家将OLED电视作为主力产品的。最近几年,该公司一直是在展位正前方设置巨型3D多屏显示器,请观众佩戴眼镜,用震撼的宇宙3D影像迎接宾客,而今年迎接观众的,是由77英寸曲屏OLED电视组成的多屏显示器。屏幕当然是2D。77英寸试制品在去年的IFA上发布,1年后实现商品化,登上了舞台。
LG电子展出的OLED电视并非仅此而已,现场还展出了65英寸和55英寸的4K。该公司前年和去年在展位入口处设置了巨型3D电视墙,今年在同一位置的焦点产品则是曲屏OLED电视。不仅如此,该公司重点强调的主力机型也是以OLED电视为主。这些电视配备的OLED面板全部由LG显示器制造。为什么大型电视机用OLED面板实质上只剩下了LG显示器的产品?该公司专务兼OLED开发部负责人Byungchul Ahn接受了记者采访。
问:首先请教一下现状,LG显示器在以怎样的状态开发、制造OLED?
答:我这7年一直投身于OLED的开发,现在是开发的总负责人,手下的开发人员约有100人。我们使用第8代玻璃基板,按照55英寸换算,1块基板可切出8块面板。
问:直截了当地说,现在,其他公司接二连三地退出OLED领域,似乎只剩下了LG还在坚持。请问理由是什么?
答:如果不全力以赴、均衡地狠抓所有环节,OLED就成不了气候。具体的要素包括蒸镀、密封、驱动、TFT四个。这四个凑不齐,OLED就没有前途。其他公司使用的是印刷方式,印刷是取代蒸镀的制造方法。也就是说,在所有要素之中,只占4分之1。即使实现了精良的印刷技术,如果其余3个要素欠缺,OLED也没有前途。
问:您刚才提到了印刷方式,LG显示器不采用印刷方式吗?
我没有说不采用。在我看来,采用印刷方式的量产完成度现在还比较低。虽然不知道5~6年之后的情况,但在目前,我们认为&通过蒸镀形成白色OLED膜,利用白红绿蓝的WRGB彩色滤光片(LG显示器称之为&Color Refiner&)显色&是最佳方式。
问:请问为什么?
答:因为可以切实进行制造。在2016年之前,只要现有材料还在使用,WRGB方式以外的其他方式恐怕都不现实。
问:暂且不论印刷,蒸镀方式中还有让RGB子像素发光的方法。三星电子采用的就是这种方式。
答:其实我们在2009年到2011年期间尝试了RGB方式,15英寸就采用过RGB方式。但难度非常大,制造总是不成功。制造时要使用图形掩模,必须经过RGB共3道蒸镀工序,所以总成品率是原本就很低的蒸镀成品率的3次方。根据经验我们发现,RGB方式很难实现高精细化,而且还存在掩模中央下垂的问题,难以实现大尺寸化难。当时我们感觉这条路走不通。
问:因此才改换了&白色OLED+彩色滤光片&?
答:是的。这种方法不需要掩模,因此容易实现高精细化,而且完全能够大型化。在制造过程中,RGB方式要在切割好的面板上加工,而白色OLED+WRGB彩色滤光片方式可以直接使用大型玻璃基板。
问:但是,与RGB本身发光的方式相比,色彩表现是否偏低?
答:我们在开发中使用的彩色滤光片并不是用于液晶面板的产品,而是按照OLED的光谱进行了优化的,确保了大的色彩表现范围。
问:开发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答:回顾之前的开发,可以概括为&寻找好的OLED元件&、&提高效率&两点。我们逐一尝试材料企业提供的元件试制品。首先在小规模试产线上尝试,如果进展顺利,再试着投入量产,在量产的最初阶段非常谨慎。这样的尝试重复了不知多少次,研究用了3年多的时间。与初期相比,元件的发光效率提高到了2倍以上。
问:最在意的是哪个因素?
答:密封。怎样才能杜绝水分和氧气进入OLED元件内部,这是非常难解决的问题,开发用了5年的时间。在TFT方面,为了提高使用第8代基板的可靠性,我们也是煞费苦心。除此之外还有高精细化、大型化的问题。商品化最初是从55英寸高清做起,之后清晰度达到了4K,在尺寸向65英寸、77英寸扩大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困难。但仔细想想,液晶电视的开发始于1995年,发展到今天用了20多年。而OLED面板的开发到现在才7年,掀起开发热潮只是最近2~3年的事情。从这些情况,应该不难想象开发有多么困难。
问:现在,液晶面板正在追求极高的画质。依靠&直下型LED背照灯+局部调光&,原本存在的对比度偏低问题也有了解决的希望,用来扩大白色LED色彩表现范围的量子点技术也达到了实用水平。此外,高动态范围也提升了液晶的画质。OLED的画质确实出色,但还比较昂贵。今后将如何与液晶抗衡?
答:我认为之前是制造的准备阶段,今后则是创造OLED独有画质的时代。即使液晶屏幕的对比度借助局部调光得到了改善,但在轮廓再现品质方面,OLED依然具有压倒性优势。液晶屏的局部调光会产生晕轮效应(轮廓模糊),而OLED屏的轮廓干净流畅,因此连细节的轮廓也非常清晰。色彩表现方面,液晶屏在调暗后彩度会降低,而OLED屏能很好地保持彩度。
问:的确如此。今后,贵公司在OLED屏的画质方面,将会发起哪些新攻势?
答:话虽然这样说,但液晶屏也在进步,今后,OLED屏将在两个领域提高画质。一是高动态范围。液晶屏能实现的,OLED屏没有理由实现不了。二是色彩表现范围也要扩大。OLED屏具备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亮度都不改变的特性,这种特性在曲屏电视机上优势尤其明显。(责编:Nicole)
来源:日经技术在线
如需获取更多资讯,请关注LEDinside官网()或搜索微信公众账号(中国LED在线)。
【免责声明】1、「LEDinside - 中国LED在线」包含的内容和信息是根据公开资料分析和演释,该公开资料,属可靠之来源搜集,但这些分析和信息并未经独立核实。本网站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在本网站的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2、任何在「LEDinside - 中国LED在线」上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公司资料、资讯、研究报告、产品价格等),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均只作为参考,您须对您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如有错漏,请以各公司官方网站公布为准。
【版权声明】「LEDinside - 中国LED在线」所刊原创内容之著作权属于「LEDinside - 中国LED在线」网站所有,未经本站之同意或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重制、转载、散布、引用、变更、播送或出版该内容之全部或局部,亦不得有其他任何违反本站著作权之行为。
相关关键词: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381391',
container: s,
size: '210,100',
display: 'inlay-fix',
async:true国产屏崛起!2017年或成面板行业竞争最激烈一年
  【PConline 杂谈】自从鸿海集团接手夏普之后,可以说,一直以来日本引以为傲的面板业正式走下神坛。前有韩系三星、LG两大强劲对手,后有中国大陆的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厂一步步逼近,再加上夏普落入鸿海之手大有反戈的形势,日本面板业仅剩下JDI以及JOLED两家苦苦支撑。而中国早已成为全球最大液晶面板需求市场,国产屏幕的崛起显得尤为重要。  11月底,京东方在合肥总投资400亿元建设的10.5代TFT-LCD生产线正式完工,将主要用于生产65英寸以上8K超高分辨率的液晶面板,满足彩电对超大尺寸、超高分辨率屏幕的需求;几乎是同时,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生产线(G11项目)正式开工,这也是海信集团和TCL集团达成的战略合作。我国显示产业的突破性进展也引起了竞争对手的关注。月国际市场面板价格数据Size&ResolutionJuly.Aug.Sept.Oct.Nov.ChangeGrowth32&POpenCellHDHigh$63$73$77$79$78-$1-1%Typical$60$70$75$77$76$00%Low$57$67$72$75$73$00%40&P60HzOpenCellFHDHigh$97$105$120$135$145$107%Typical$94$103$115$130$140$108%Low$90$100$110$127$135$108%43&P60HzOpenCellFHDHigh$103$112$128$143$150$75%Typical$100$110$125$138$148$107%Low$97$107$118$133$140$108%49&P60HzOpenCellUHDHigh$138$143$150$163$173$106%Typical$135$140$147$160$170$128%Low$131$135$143$155$165$128%55&P60HzOpenCellUHDHigh$194$195$197$205$215$105%Typical$186$189$191$197$210$126%Low$182$185$187$191$205$137%数据来源:IHS Automotive  2016年,下半年,全球面板价格普遍上涨,对彩电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据市场研究机构IHS公布的最新11月面板报价显示,包括40英寸、43英寸、55英寸、65英寸等中大尺寸电视面板单月大涨10美元,平均涨幅高达5~8%。累积计算,下半年电视面板价格涨幅超过50%。  尤其是在国内电视市场,本身就因为价格战的普遍存在,智能电视的利润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而上游面板的价格上涨进一步增加了电视的成本,以至于不少电视厂商纷纷涨价来保证基本的利润空间。  对于一台电视来说,单纯屏幕部分基本上就占了电视总成本的70%甚至更多,正因如此,全球面板市场的变化也会带动非彩电市场的变化。可以说,掌握了面板市场也就掌握了智能电视市场的命脉。  连笔者都能明白的道理,作为一个彩电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早就知道这个道理。TCL已经计划在深圳建世界最大规模的液晶面板新工厂,其中,三星也为其投资21亿元,出资比例约为10%。鸿海-夏普计划在广州建面板厂  而今年大手笔收购夏普之后的鸿海集团,已经证实将在广州建设大型液晶面板工厂,投资总额可能超过480亿元。在鸿海接手夏普之前,夏普一直深陷亏损泥潭,几乎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进一步发挥自己在液晶面板上的技术优势。而鸿海也正是看中夏普的面板技术才砸下重金,必然也会将夏普液晶技术的竞争力充分发挥出来。OLED显示技术基本结构  然而,从面板技术来说,与液晶面板对立的一边,OLED支持者阵营越来越壮大。尤其是到了2016年下半年,三星、LG逐渐关停了不少液晶生产线,LG作为OLED的技术代表,即使完全放弃液晶面板也不会让人意外,而三星在电视上几乎还没有正式的OLED产品面市,这种举措难免会让人猜疑其将转投OLED阵营。  但是我们都知道,在手机上一直使用Super AMOLED屏幕的三星在电视上却一直没有投入到OLED的怀抱。2015年,呼声最高的猜测2016年的三星电视将为OLED电视,不过三星最终以量子点电视惊艳了所有人的眼球,是意外也是惊喜。  三星将量子点电视的特性发挥到极致,展现更完美的色彩。而且前不久,三星出资收购了量子点显示之父QDVision公司,也进一步证明,三星虽然弱化了传统液晶面板,但下一个重点依然是量子点,而非OLED。创维&京东方联手打造国产自主OLED电视  而在国内,创维则是OLED的最忠实信徒,坚信OLED才是电视面板的未来之选。11月中,创维联合京东方、海思推出了中国首款自助OLED电视,一举打破中国本土彩电业缺乏OLED上游面板自主知识产权,而不用依靠韩国LGD的技术受制于人。  反观日本这边,夏普的分离出去,让日本面板业大大受挫,而一直被外界看好的OLED则成为了他们下一个发展的重点,毕竟传言下一代iPhone 8也将采用OLED屏幕,在争夺苹果订单的同时发展OLED电视面板,简直一举两得。  据了解,作为全球最大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厂商之一的日本显示器公司JDI,决定把索尼和松下OLED面板研发部门的&JOLED&公司收归旗下,将智能手机、车载液晶面板以及电视OLED面板作为今后的发展主力方向。  中日韩三方对OLED的未来都有非常忠实的支持者,当然,依然也有对OLED持保守态度的厂商,比如坚持量子点的TCL、三星,都是对OLED取代液晶面板持保留态度。正如当初液晶与等离子电视的对决,最终几家欢喜几家愁,液晶与OLED究竟会不会落到这样的结局呢?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OLED与液晶电视两边的阵营都不相上下,尤其是量子点材料的出现给液晶面板增加了竞争力。如今OLED面板良品率和寿命问题已经被上游供应商几乎完美解决,但这样就真的能够取代液晶电视了么?笔者同样持保留态度。  很现实的问题,尽管OLED良品率问题解决了,但是OLED电视的价格依然高居不下,这是时间问题,等OLED成本降下来的时间里,谁也说不准液晶技术又会发生怎样的变革。正如现在的量子点与OLED的对垒,在形态、光控等方面OLED有着绝对优势,但在色彩上量子点甚至还胜过OLED。量子点材料可以电致发光  更重要的是,量子点显示材料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电致发光,能实现和OLED类似的效果,所以说,目前来看OLED电视成本降下来还没那么快,至少在中低端市场,液晶面板依然会是主导。如果说到未来,量子点电致发光的完美形态或许能成为OLED的竞争对手,至于液晶,要说被取代,为时尚早。  所以说,2017年无论中国大陆、中国台湾、韩国以及日本各方面板业务的竞争会加剧之外,液晶VS OLED的戏份必然也会相当充足。例如京东方等一些大陆面板提供商基本上奉行液晶、OLED双线发展,既能抓住现在又顾到未来,似乎也是目前比较保守的做法。  虽然笔者不完全赞同OLED完全取代液晶的说法,但是对于彩电企业来说,完全拒绝OLED也不见得是明智之举。
家电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液晶电视当电脑显示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