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的春 春望中忧国念家的诗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古诗中的关于“春”的诗句所表现的意象
潘雨love姐姐49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古典诗词中较多地保留着前代诗人运用过的一些词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这些词汇浸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赋予特定的涵义,就形成了意象.诗品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以奇.”胡应鳞在《诗薮》里也说过:“古诗之妙,专求意象.”由此可见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也是诗人倾注情感的焦点.因此鉴赏诗歌时必须熟知常见意象,并理解其寓意,这样才能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  “折柳”,由于“柳”、“留”谐音,古诗中的“柳”暗含希望对方留下来之意.《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句子.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隋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代西安的霸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霸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再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断肠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地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恰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开得那样鲜红,便说成杜鹃啼得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难》诗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又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的啼叫又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思.  “冰雪”,古人往往以它的晶莹洁白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即高洁的心性.古人常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有“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句子.  “月亮”,空灵、清澈、高洁,它铸造了不少中国古诗的血脉和灵魂,见证历史的悲凉,演绎生命的绝唱,渲染离别的情怀,倾诉闺阁的幽怨,烘托劫后的荒凉,感悟人生的哲理等.如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诗人望月思故国,写出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李白《静夜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都体现了诗人望月怀亲、思乡念友怀念故国之情.  “南浦”、“长亭”,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长亭都喻指送别.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而长亭则是古代设在路边供人休歇的厅舍.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长亭已成为陆上送别之所.  “浮云”、“春草(芳草)”,则有游子离思之意,“浮云”出自汉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春草(芳草)”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如杜甫《梦李白》“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秦观“凄凄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类似的意象还有“落日(夕阳)”、“蓬草”等.而苏轼的《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另有出处,即屈原《离骚》中灵魂的告语“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指实现美好理想的地方.  “梧桐”、“芭蕉”在古典诗歌中大多表达孤独忧愁、凄苦之意.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得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可见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为之动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梅花”、“松柏”,早期的咏梅诗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唐诗中有“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的句子.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中梅花都显示一种高洁的品格.“松柏”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后世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如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蟋蟀”,《诗经•幽风•七月》中对蟋蟀的活动描写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又称“促织”,如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思念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类似的意象还有“鹧鸪”等.  “寒蝉”,蝉是短命的,一番秋雨后,剩下的只是几声哀鸣,因此蝉是悲凉的同义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酿造的是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而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又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骆宾王《在狱咏蝉》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就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猿啼”,在诗歌中常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如老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关山月”,关山指关塞山河.“关山”与“月”在边塞诗中经常可见,《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表现征夫思家,思妇怀远之情.如卢思道《从军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王昌龄《出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羌笛”,是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如岑参《白雪歌武判官规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而“孤城”“玉门关”和“羌笛”一样往往都与征夫离绪有关.如高适“孤城落日斗兵稀”,王之涣 “春风不度玉门关”等.  还有象“春水”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琴瑟”寓夫妇感情和谐,“秋风” 则有倦宦思归之意 ,“春风”寓得意,“流水”“落叶”寓失意,“大海”寓雄浑,“鸿雁”指书信,“碧云”则指离思,“干戈”、“烽火”指战乱戍边,“鸳鸯”、“流萤”寓相思……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进入古典诗词的意象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诗人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因此只有抓住诗词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得之言外,才能真正鉴赏中国古典诗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诗经?小雅?出车》:;春日迟迟,卉木萋萋;《史记?秦始皇本纪》:;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汉?乐府民歌;《古诗穆穆清风至》:;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汉?乐府古辞《长歌行》:;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晋?乐府古辞《盂珠》:;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南朝宋?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诗经?小雅?出车》: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
《史记?秦始皇本纪》: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
汉?乐府民歌 《古诗穆穆清风至》: 穆穆清风至,吹我罗衣裾。青袍似春草,草长条风舒。《古诗兰若生春阳》: 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晋?乐府民歌《子夜四时歌?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晋?乐府古辞《盂珠》: 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南朝宋?谢灵运 《入彭蠡湖口》: 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 《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南北朝?陆凯《赠范晔》: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南朝梁?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唐?杜审言 《春日京中有怀》: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O
唐?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寻》: “林花扫更落,径草踏还生。”“二月湖水清,家家春鸟鸣”
唐?刘Y虚《阙题》: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积雪为小山》: 飞雪伴春还,善庭晓自闲 《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唐?李华《春行即兴》: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唐?钱起《春郊》: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唐?戴叔伦《苏溪亭》: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杨巨源《城东早春》: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唐?张籍《春别曲》: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唐?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唐?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丘为《题农父庐舍》: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韩辍痘奕粘手钆泄佟罚 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赵嘏《喜张h及第》: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唐?东方虬《春雪》: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不知园里树,若个是真梅
若个:哪个?
唐?窦巩《襄阳寒食寄宇文籍》 :“马踏春泥半是花”“烟水初销见万家,东风吹柳万条斜 ”
唐?刘方平《代春怨》: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唐?令狐楚《春游曲三首》 : 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
唐?储光羲《答王十三维》: 落花满春光,疏柳映新塘
唐?李嘉v《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野渡花争发,春塘水乱流
唐?卢Q《岁晚还交台望城I成口号先赠交亲》 : 风弱知催柳,林青觉待花
3 唐?杨凌《句》 :
南园桃李花落尽,春风寂寞摇空枝
唐?温庭范《题望苑驿》 : 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
五代前蜀?韦庄《菩萨蛮》: 桃花春水渌,水上鸳鸯浴
五代后蜀?魏承班《玉楼春》 : 一庭春色恼人来,满地落花红几片
唐?李白 《早春寄王汉阳》: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宫中行乐词八首》: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 《落日忆山中》: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送祁昂滴巴中》:
东风洒雨露,会人天地春 《古风》:
咸阳二三月,宫柳黄金枝 《金门答苏秀才》: 春草如有情,山中尚含绿
唐?杜甫 《春运》: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 《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曲江对雨》:
4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腊日》: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远怀舍弟颖观等》: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清明二首》: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绝句漫兴九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杜牧 《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怅诗》: 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王涯《春游曲》: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唐?韩愈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晚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 漫天作雪飞。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初春小雨》:
初春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惟解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古诗中带春字或描写春天的诗句09等内容。 
 古诗中带春字或描写春天的诗句《诗经?小雅?出车》 : 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史记?秦始皇本纪》 : 时在中春,阳和方起汉?乐府民歌 《...  描写春天的古诗有哪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诗你还记得多少?分享一些关于描写春天的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它既指 自然界的春天,又可以比喻青年男女...  20 春雪唐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古诗词中描写春天的诗句 5页 免费
描写春天古诗大全 2页 免费
描写春天、...  描写春天的好词好句好段古诗 春天 早春 初春 阳春 春节 春联 春雷 春季 春意 春蚕 春色 春装 新春 春光 春雨 春光 春潮 春游 春播 春笋 春花 春树 暮春 春景...  篇二:描写春 天诗句大全 春季是一年之中最为温和...鉴于笔者文学素养水平有限,下面对古代诗词中有关春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  描写春天的古诗和描写春天的名句 描写春光的诗句 1 、春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2、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春花――...  描写春天的古诗 37 首 绝句 其一 (唐)杜甫 绝句 其二 (唐) 杜甫 迟日江山...而“胜蓝”,于是有了“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一联以动写静的精彩诗句...  ――《初 春小雨》 7、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宋?程致道《过红梅...含有“春字的诗句” 12页 1下载券
古诗中带春字或描写春天... 11页 3下载...古诗里的春之美
古诗里的春天
春天,是活力四射的季节,它的到来,使得大地摆脱了冬日的萧瑟,冰雪在春光中悄然消融,溪流在春日淙淙流淌。天空像重新清洗过一样,湛蓝得令人心怡。人们喜欢春天、热爱春天、赞美春天,这些在我们流传甚广的古诗中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细细品味古代文人墨客关于咏春的绝妙诗句,别有一番情趣。今天的《文化三秦》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中的春天,让思绪漫步在春天演绎出的艺术中,感受春之韵,聆听春之曲。
减字木兰花·立春
春牛春杖,
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
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
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
卷起杨花似雪花。
作者以欢快的笔触描写海南绚丽的春光,寄托了他随遇而安的达观思想。全词上下句式相同,都从立春的习俗发端。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仗侍立;春幡,即青幡,指旗帜。春胜,一种剪纸,剪成图案或文字,也是表示迎春之意。词的上下句都是写“春风”。上片曰:“无限春风来海上”。风从海上来,令人胸襟为之一舒。下片曰:“一阵春风吹酒醒”,宴席上春酒醉人,兴致勃发,情趣浓郁。两处写“春风”都有力地强化全词欢快的基调。接着上、下片对应着力写景。上片写桃花,下片写杨花,红白相衬,分外妖娆。而“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句,则是全词点睛之笔。海南地暖,其时已见杨花;而中原,此时并没有一派繁华盛开之景色,作者用海南并没有的雪花来比拟海南盛开的杨花,可谓是海南和中原景色略同,于是才有了“不似天涯”的感叹。
春昼自阴阴,
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
花冷不开心。
压树青帘动,
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
多病不能寻。
诗的首句“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就给我们点明了季节的特征。春日阴云笼罩,虽然云层不厚,但整日浓阴密布,云天雾海,一片迷茫,紧接着第二句“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给我们描绘出,在这种春寒料峭的气候环境下的景物特征:蝴蝶因气候寒冷而紧缩翅膀,不能飞舞;花朵因空气湿冷而迟迟不开。如果说诗的第二句描写的静景,那么第三句诗人则由静至动,凛冽的春风,吹动着挂在树枝上的酒旗;春雨阵阵,靠近山的地方,春风突然夹裹着春雨而来,叫人感到一阵寒冷。最后一句“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诗人触景伤情,借春寒之景,抒发了自己处于低潮而感情凄苦、心情悲凉的的情感。
总的来讲,全诗从天空云层变幻,时阴时雨,写到地面含蕾之花,敛翅之蝶,把春寒之景描写的十分形象逼真。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首句“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古代的这天前后是立春,立春都到了,大地却还没有芬芳的鲜花,任然是一派苍凉之景,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但是,诗的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作者笔锋一转,描写了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小草萌芽的惊喜神情。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表面上是说有雪而无花,实际感情却是:人倒还能等待来迟的春色,从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百花盛开春色没有来,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遗憾,但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也照样给人以春的气息。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句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妙笔生花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诗的前两句描写的是晴天的景象,但是后两句笔锋一转,由晴到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呈现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的启迪。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的《咏柳》开篇就在写树,但是,在他的笔下,柳树就像一位经过梳妆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诗中“碧玉”,来源于南朝萧绎《采莲赋》中的“碧玉小家女”,后来形成了 “小家碧玉”这个成语。“碧玉妆成一树高”就自然地把眼前这棵柳树和那位古代质朴美丽的少女联系起来,而且联想到她穿一身嫩绿,楚楚动人,充满青春活力。
“万条垂下绿丝绦。”诗人联想到那垂垂下坠的柳叶就是她身上婀娜多姿下坠的绿色的丝织裙带,端庄、华贵、飘逸。“不知细叶谁裁出,”是由“万条垂下绿丝绦。”中的“绿丝绦”继续联想,这些如丝绦的柳条似的细细的柳叶儿是谁剪裁出来的呢?先用一问话句来赞美巧夺天工可以传情的如眉的柳叶,最后一答,是二月的春风姑娘用她那灵巧的纤纤玉手剪裁出这些嫩绿的叶儿,给大地披上新装,给人们以春的信息。诗人把比喻和设问结合起来,用拟人手法刻画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把春风孕育万物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烘托出了无限的美感。
江畔独步寻花
黄师塔前江水东,
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杜甫在《江畔独步寻花》诗中,首句“黄师塔前江水东”,告诉了我们诗歌描写的具体地点。“春光懒困倚微风”则写出了诗人自己的倦态,看似春暖人易懒倦,所以倚风小息。其实这是为的是更好地看花,看那“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开无主”就是自由自在尽量地开放,接着诗人用了叠词“爱”字,爱深红,爱浅红,爱这爱那,应接不暇,所以全诗下句承接起来更显出绚烂绮丽,如锦似绣。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胜日寻芳泗水滨”,为我们点明了全诗的主体,“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而接下来三句则为我们描绘了诗人“寻芳”所见所得,“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FM106.6 AM693 陕西新闻广播2月26日
19:30—20:00 《文化三秦》
广播专题:
“古诗里的春天”
网上在线收听回放:
“陕西网络广播电视台”首页点击“听广播”,手机、车载广播均可收听。
“蜻蜓FM”首页点击“电台”→→ “陕西”→→“陕西新闻广播”即可在线收听。
听直播APP蜻蜓FM|企鹅FM|搜索 陕西新闻广播
微信公众号|搜索陕西新闻广播
新浪微博|搜索 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
广告与节目合作请致电:029-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您好,欢迎来到中国板报网! 今天是:
黑板报手抄报素材第一站!
当前位置: →
  春天是个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的季节。经过一个严冬的蛰伏,万物复苏的同时,人也会变得敏感和多情起来。初发的草芽,新生的柳枝,在文人墨客眼里,都是寄情的好物件。让我们一起走进春天,走近如诗如画的春天。
  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尺寸:
别的同学还喜欢:
有什么感想,您也来说说吧!
精彩评论:(6条)
CNBANBAO网友120.44.97.*发表于 16:38:57
!!!!!!!!!!
CNBANBAO网友115.60.43.*发表于 12:19:10
[哈哈][可怜][色]
CNBANBAO网友27.197.16.*发表于 13:18:15
[赞][可爱][可爱][微笑][兔子]
CNBANBAO网友106.38.253.*发表于 17:15:22
[太开心][可怜][太开心][衰][思考][xkl困][good][互粉]
CNBANBAO网友119.165.104.*发表于 14:08:04
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哦。
其他人还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望中忧国念家的诗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