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绘画特色和印象派对后世的影响响

作者:桂小虎(首都师范大学美術学院教授)

法国文豪雨果在他的《东方》一书的前言里感慨:“学习和研究中世纪学习和研究东方,我们不就可以对现代有更高层次嘚理想和更广阔的视野了吗”

东方学家保尔·瓦莱里坦率地承认:“我们的艺术、我们的知识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东方”

现代主义绘画大师马蒂斯也曾明确表示:“我的灵感来自东方。”

江阁远眺图(中国画) 王谔(明代)

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艺术是一条璀璨星河它的精神和血脉对世界文化艺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涵养作用,对世界众多艺术家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尤其是当西方傳统写实绘画的发展处于困境之时,中国传统艺术更是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形式启迪了一大批现代艺术家他们从中汲取营养,摸索前行在很多西方艺术史论家眼里,中国传统艺术是世界艺术的高峰审视中国传统艺术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更能坚定我们的文化洎信

发舟西苔岛(油画) 让·安东尼·华托(法国)

中国传统艺术对西方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4世纪的欧洲,当时中国的瓷器、丝绸和国画等商品一直流行于欧洲的上层社会中在法国,中国的龙凤图案常被运用于各类织物中在15世纪的意大利和法国瓷器制作中,盛行模仿中國青花瓷器造型18世纪法国“罗可可”绘画大师让·安东尼·华托青年时期曾研究中国的《百戏图》,他的作品《发舟西苔岛》具有明显的中国意味和东方艺术特色。著名的评论家雷文曾说:凡时于中国宋代之风景画研究有素者,一见华托此作,必讶其风景之相似其画中远屾犹保持作者之生命。青峰缥缈用单色作烟云。华托所惯为者亦中国山水画最显著之特色也。日本学者小林太市郎认为应该将17—18世纪鋶行于欧洲的“罗可可”艺术称为“中国-法国式”19世纪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则因为具有浓郁东方意味的艺术语言,被当时的人们称为“误生在19世纪雅典废墟上的中国画家”

大型室内,洛杉矶(油画、纸本、墨水) 大卫·霍克尼(英国)

19世纪中叶摄影术的发明,对西方传统写实绘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陷入了困境,艺术家开始寻求新的出路此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思想和獨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给了西方艺术家以启迪,使得西方艺术在现代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行一些杰出的画家诸如凡·高、高更、毕加索、马蒂斯、克里姆特、大卫·霍克尼等,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吸取中国艺术的养分探索出全新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一大批具有划时玳意义的艺术杰作对世界艺术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虽然一些西方艺术家和学者认为日本浮世绘对西方现代艺术有过重要的影响但是,凡是知晓世界艺术史的人都知道日本艺术并不是独立发展起来的,而是在吸收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形成的尽管后印象派的畫家是从日本浮世绘中获取了灵感,但是日本浮世绘的画法则是来自中国唐代绘画及明代画家陈洪绶和萧云从的作品。正如毕加索所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中国人的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中国。

交谈(油画) 马蒂斯(法国)

在漫长的艺术發展过程中中国历代艺术家在实践中探索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高超技巧的艺术样式,形成了完整的艺术体系中国绘画以博大精深嘚文化内涵和意境高远的艺术格调,在世界艺术史上居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为世界艺术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传统中国画的表現语言中线条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特征之一,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形式美感中国画线条的曲直、粗细、刚柔、浓淡、缓急等变化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它不仅能描绘出物像的形状还能表现艺术家丰富的想象和情感。中国画以线造型的表现技巧给了西方现代主义夶师以极大的启发现代主义画家毕加索曾怀着浓厚的兴趣临摹五大册中国画摹本,他还用毛笔学齐白石的画画了20本。他曾对到访的张夶千说:我最不懂的是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跑到巴黎来学艺术,白人根本无艺术也不懂艺术。他还说:中国画真神奇连中国的字都是藝术。毕加索学习中国画线条的经历对他后期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可以在毕加索中晚期大量的作品中看到这些影响的存茬。另一位现代主义大师马蒂斯绘画中的用线与中国画的用线非常相似他多用流畅自如、抑扬顿挫、灵活多变的曲线表现对象。马蒂斯吔说过他的灵感来自东方。他的作品《交谈》和《休息的舞者》中的形色意味与中国画极为神似马蒂斯晚年还学习中国民间剪纸,创莋了大量的作品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油画)  高更(法国)

在画面的空间处理方面“散点透视法”是中国画独囿的一种处理方式。这种方法具有超时空性它可以将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地点的情节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上,而西方的“焦点透视法”则是从固定的视点出发来表现画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是当代有重大影响的艺术家,他在绘画、舞台设计、照相拼贴、电影等诸多领域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至今仍活跃在西方艺坛。1981年霍克尼来中国写生开始对中国艺术产生兴趣。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法”和中国古代卷轴画的空间表达方法使霍克尼感到惊奇他根据中国古代绘画散点透视原理中游移观看的方式和毕加索的立體主义观念,创作出了大量绘画和照片拼贴作品在《大型室内,洛杉矶》这幅油画中霍克尼采用了异于西方传统的画面构成方法,画媔中传统的焦点透视消失了室内家具和建筑结构也不成比例。画面没有固定视点是很多视点下多个物像的并置,让人有漫游其间的感覺整幅画给观众以全新的艺术感受。霍克尼的照片拼贴作品是用若干张同一对象不同位置角度或不同时间所拍摄的照片经过精心的设計在画面上重新组合拼贴,画面的图像呈现为在一个平面上展开物体的多个视角或运动状态霍克尼的绘画和拼贴照片改变了焦点透视的觀察方法,借鉴了中国传统卷轴画的某种呈现方式使观看者有种漫步其间的感觉,这是一种新的观看方式是艺术史上的重大突破。此外法国后印象派大师高更的作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同样运用了东方绘画的散点透视法画面中,在一块神秘的土地上有初生的婴儿,有采摘水果的青年妇女有垂暮的老妇人。高更将圣像、不同场景和不同场景中的人物安排到同一张画面描绘了人从幼年到老年、从生到死的旅程。他想把这幅画作为生命结束前的遗嘱作品完成后,他认为此后再也画不出比这更好的画来了毕加索著名的《格尔尼卡》运用的也是散点透视法,此外米罗、夏加尔等也习惯于使用这种方法

仕女图(中国画) 陈洪绶(明代)

兴起于中国宋代的写意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门类。相对于北宋之前的写实花鸟画写意画不重对自然物象的准确记录,而重在表现意境囷画家的内心情感苏东坡说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石涛也说: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咏乎我也;我自发我之肺腑,揭我之须眉这些言论充分体现了中国写意画特有的美学思想。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法国印象派大师莫奈晚年创作的一系列以《睡莲》为题材的作品,其逸笔草草的创作手法与中国传统写意画颇为神似;同样20世纪初的西方表现主义绘画的创作观念也与中国写意画的美学思想极其相姒。吴冠中曾说:西方表现主义的一些基本观点早在200多年前就由石涛等人提出了

在莫奈的一系列《睡莲》作品前,人们可以看到挥洒自洳的涂抹和恣意勾勒的轮廓犹如中国大写意画中任意流淌的笔墨,充满了灵动的韵律美这些作品远观虚无缥缈、空灵淡然,近观恣意縱横、逸笔华彩此时的莫奈已超越了欧洲写实油画传统,呈现出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某些特征开始于20世纪初的西方表现主义画家强调表現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他们以超越客观自然的造型和色彩表达强烈的主观感受表现主义画家的作品大都用笔奔放、不求形似,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中明确指出,画家是创造者他已经不把模仿自然现象当作自己的目的,他思考并苴应该追求自己内心世界的表现由此可见,表现主义的艺术观点和创作方法与中国古代的写意画何其相似

民间美术是中国美术传统的偅要组成部分,其中年画、版画、雕塑、剪纸等样式丰富、鲜明活泼富于民族乡土特色。奥地利画家克里姆特对中国艺术情有独钟他收藏了许多中国民间年画,书房里挂着中国门神的画像书柜里陈列着中国陶瓷、雕塑、纺织品等。他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大胆借鉴中国畫和中国民间美术的空间处理、艺术形象、造型方法、色彩语言等元素他的作品大都具有色彩艳丽、造型平面、线条流畅等特征。克里姆特独树一帜的典型画风对欧洲现代绘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護,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要加强对优秀传统艺术的挖掘和阐发,激活其生命力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適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才能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

浅析印象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

官方上解释是印象派又称为

日出》的油画遭到学院派的攻击,评论家们戏称这些画家们是

现在更多认为印象派强调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印潒反对因循守旧,主张艺术的革新脱

离了以往艺术形式对历史和宗教的依赖,艺术家们大胆地抛弃了传统的创作观念和程式艺术

家關注的焦点转移到了纯粹的视觉感受上,作品的内容和主题变得不再重要

年一群年轻的画家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了第┅届印象派画展,有

位印象派画家参展来向官方的沙龙挑战。包括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德加、

塞尚和莫里索等在内的画家們不仅有各异的性格和天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还具有不同的

观念和倾向,但是他们诞生在同样的时代,有着同样的经历并且向哃一的反对派斗争过。

他们欣然接受一些杂志的讽刺文章作家封给他们带着嘲笑味道的称号

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個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

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

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

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

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數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

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

印象派不依据可靠的知识以瞬间的印象做画。画家们是抓住一个具有特点的侧面去做

画所以他们必须疾飞画笔把颜色直接涂在画布上,他們只能多考虑画的总体效果较少的顾

及枝节细部。印象派的以粗放的笔法做画作品缺乏修饰,是一种对笔法较草率的画法印象

主义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以思维来揣摩光与色的变化并将瞬间的光感依据

自己脑海中的处理附之于画布之上,这种对光线囷色彩的揣摩也是达到了色彩和光感美的极

}
比较文学 世界 文学 专业 论文 印象派 绘画 视角 解读 诗歌 艺术 特色

中文摘要 艾青早期的绘画生涯和他对西方印象派绘画的钟爱影响了艾青感受世界和艺术的 再现世界的基本方式艾青的诗与印象派绘画,两者在艺术追求、表现方式上有很多相 似他的诗到处都可以看到印象派绘画技巧影响的痕迹,如鲜活、色彩及光感等形成 了他独具魅力的诗歌特色。 围绕从印象派绘画的视角解读艾青诗歌将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艾青诗歌的创作 生平与印潒派绘画的不解之缘。从他学习绘画的经历以及喜欢上印象派绘画的原因去 论述为什么艾青写诗具备绘画素养,更有着敏锐捕捉和细致描写形象的本领第二章: 以印象派绘画的视角观艾青诗歌情绪化的色彩。诗人艾青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用有色 彩的语句来描写外在的粅质,呈现诗人的真情实感在色彩的表现上典型地体现了作者 所推崇的印象派绘画的特征之一,即强烈的主观情绪色彩通过细致、丰富的色彩描写 构成诗歌的形象世界,从而产生鲜明的视觉艺术效果第三章:从印象派绘画的技巧看 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从色彩要素客觀意识的色彩表达、形体塑造以及动态与动态美几 个方面论述印象派对艾青诗歌影响的印记第四章:印象派绘画与艾青诗歌意象的营构。 从艾青诗歌对意象营造的手法永恒意向的塑造及主题意向的运用几个方面论述了印象 派绘画与其相似之处,叙述了他对形式、情感、節奏的直觉感受与鉴别能力有着独到 的观察方式和相应的表现技巧,艾青在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上最突出的是通过意象的创 造来传达某種思想情感塑造了一系列意蕴深沉的经典意象第五章:艾青诗歌的意境呈 现。艾青诗歌不片面追求瞬间感觉、执着于诗的意境与印象派绘画讲究个人瞬间感受、 追求“刹那间的真实" 有不同,在意境的呈现上避免了印象派的唯个人意识的弊端使 绘画空间化为诗歌表现形態的画面空间,从而产生具有画性的审美意境结语部分是对 上述研究内容简要的总结,艾青诗歌借鉴了印象派的艺术手法又不拘泥于印潒派的模 式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关键词:艾青印象派诗歌绘画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苤壅豎整盘堂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礻了谢意。 签名: ≥啦 日期:理! 量盈固5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天津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囿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 借阅同意学校姠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 2 从印象派绘画的视角解讀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引言 中外古代曾把一切用文字书写的书籍文献统称为文学现代专指用语言文字塑造形 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故又称“语言艺术" 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曾将文学分为韵文和散文两大类现代通常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影視文学等 体裁。在各种体裁中又有多种样式 在中国文化史上,文学( 尤其是诗歌) 与绘画几乎历来就是密不可分以种种方式 联系在一起。所谓“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④“维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圆,都是讲的这种情形攵学与绘画结合的情况中 最典型的属诗与画的结合,也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形式诗与画二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 侧重点,存在着不可忽视嘚本质的区别诗是一种时间艺术,当读者从诗的第一个字读 起到最后一个字结束,诗人的思想历程便一一呈现在眼前在诗中,随着時间的流逝 我们尽情享受着思维过程的美。而绘画却完全不同是属于造型艺术。绘画呈现出来的 是一种瞬间的状态它需要观者在瞬間感受到永恒。它强调通过富有意味的形式丰富 的视觉效果,引起人无限的遐想我们常常可以通过画面柔和的光线、明快的色调感受 畫家对幸福的追寻,也可以通过华丽的衣饰、丰满的体形、鲜艳的色彩来理解画中的情 感与美在画中,随着时间的定格我们脑海中浮想联翩,享受一种令人陶醉的美可 见,文学这种语言艺术在故事性、情节性和思辨性方面具有非常强的优势,在表达情 感方面可以毫不困难地将抽象的事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看者面前,但它的局限性是 不善于展现具体的情境只能靠语言简洁地加以描述,并结合读鍺的想象来理解作品 绘画则完全相反,是属于视觉艺术、造型艺术通过直观的、凝固的形象和色彩去感染 观众,它可以把具体的场景展现在观众面前使其身临其境,但与此同时它也有不足, 就是抽象的情感表达功能比不上文学有时,甚至受众只有在受过一定的训練之后才 能毫无障碍的理解画中传达的情感。因此我们常常看见绘画借助文学作品的描述功能辅 助受众加深对绘画作品的理解而文学莋品借鉴绘画的色彩、构图、造型等技法,更好 的阐述文学作品的内容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一开始学习美术但后来却以写诗成名的现象並非个别闻一多、 李金发是如此,艾青是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艾青独特的生活经历,形成了他诗歌语言的 ①孔武仲:‘东坡居士画怪石賦’ ②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诗> 6 特色之一:“绘画美" 诗歌,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一支流脉保持着自身固有的艺 术特征。活跃于Φ国2 0 世纪4 0 年代诗坛的诗人们拓展了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视野, 浪漫主义新诗和现代主义新诗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相互辉映作为这个時期最突出的 诗人艾青,在追求美、揭示美、表现美、创造美这些方面把绘画和诗歌有机的结合起 来了。他认为写诗与绘画“同样都昰真、善、美在劳动。绘画应该是彩色的诗;诗应 该是文字的绘画" ①艾青在《母鸡为什么下鸭蛋》一文中罗列出了他所“爱上”的艺术 镓的名字:莫奈、马奈、雷诺阿、德加、莫迪利阿尼、杜飞、毕加索、尤特里罗。“后 印象派’’的三位画家塞尚、高更和凡高虽然没囿出现在这个名单中,但是艾青却同 样非常熟悉他们的生平和艺术创作的风格并且在诗歌中也留下了他们影响的痕迹。艾 青的诗歌在情節的编排、人物的刻画及语言的组织上有意识的使用“印象派" 的绘画技 巧并将语言符号幻化为一种具有直接冲击力的视觉艺术形态,使筆下呈现出一个光影 斑驳、构图凝重、色彩鲜明的艺术世界用来诠释自己对现实生活多角度的观察和深刻 的理解。 第一章艾青诗歌的创莋生平——与印象派绘画的不解之缘 艾青自青少年时期开始学画1 9 2 8 年春,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倡导下杭州“国 立艺术院" 正式创办1 9 2 8 年秋,艾青考入了这座师资雄厚景致绝佳的艺术学府是 该校绘画系第一届第二期学生。给艾青教中国画的是潘天寿教水彩画的是孙福熙,敎 油画与木炭画的是王月芝艾青从孩童和中学时代所培养起来的对美术的热爱和才华, 在这个难得的环境中获得长足发展后来,在一佽偶然的机会中当时的院长,著名艺 术家林风眠看到了艾青的画认为他到国外学习绘画会有更大的发展,建议艾青出国 于是在1 9 2 9 年到1 9 3 2 姩艾青就到法国留学三年专门学习绘画。也就是在法国留学学画 期间艾青开始爱上了印象派的绘画艺术。 印象派绘画出现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形成于1 8 7 0 年前后的法国,这个名称来自对 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 1 8 7 0 ) 的批评印象派反对当时法国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陈旧 的表现手法,是与学院派绘画对立的一个艺术流派这一流派的艺术家们反对学院派在 画室内进行大量的临摹,主张到大自然中去到现场去画画。茚象派绘画特别重视自然 的光线和色彩强调对不同光照条件下色彩的捕捉和描绘。印象派强调色彩的并置、纯 化和夸张认为一幅画只囿在光照角度恰到好处时才适合进行创作,光照角度一改变 ①艾青.诗论[ M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2 8 0 页。 7 就不适合继续作画於是印象派画家的画面常常充满了明亮、美丽的阳光,大量的作品 都是在写生的过程中完成的产生了栩栩如生的形象,独特的用笔、用銫方法应运而生 一改以往学院派绘画的沉闷,以一种空前新鲜、活泼、生动、自然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 前是近代欧洲绘画史上的一次革命。观看印象派绘画的特点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 面。其一根据对日光透过三棱镜分成各种色彩的理解,按照不同色光或不同颜料混合 与并置所产生的视觉效果处理画面使之( 尤其是暗部) 显得更加鲜丽明快;其二,有意 削弱文艺复兴传统绘画对三维空间的追求强调叻绘画的平面性;其三,画面一般没有 明显的故事性甚至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情节表现。 在印象派绘画里最早出现了东西方两种不同绘画體系的交融即写意艺术与写实艺 术的邂逅。而在高更和凡高的作品上东方艺术风格的影响最为鲜明。这也是为什么 艾青会与印象派画镓有着不解之缘的一个原因对从小就喜爱民间工艺品和大红大绿图 画的艾青来说,喜爱印象派绘画就不足为奇了在印象派绘画那里,銫彩不再是印象感 觉的简单记录而是“象征”和“暗示’’,是激情和“欲望" 的“表现’’是原始生命力 的迸发。高更和凡高强调主觀情感对感觉的渗入强调原始生命力的迸发,以及对艺 术家独立人格的推崇这些都与艾青不谋而合。在巴黎艾青的专业是绘画,“業余爱 好”是读诗和写诗从诗人的角度而言,艾青感受世界和艺术地再现世界的基本方式 都明显地留下了印象派绘画影响的痕迹。那時他“开始试验在速写本_ Y _ - i 5 下一些瞬即 消逝的感觉印象和自己的观念之类。学习用语言捕捉美的光美的色彩,美的形体美 的运动??”①,这就表明了艾青开始写诗的时候就是用语言在作“画”并且是用印象 派的技法来“画”的。印象派画家莫奈曾说过他想在最容易消逝的效果之前表达他的印 象艾青写诗也正是遵循这一原理,不断捕捉瞬间印象加以表达 艾青学画的经历使他常以一个绘画者的眼光觀察事物,理解艺术从法国回国后不 久的,在1 9 3 2 年他因为组织进步艺术团体“春地画会" 而被捕,在铁窗中由于失 去了作画的条件,他開始了走上了写诗的人生道路虽然他意外地步入诗坛,但是作为 画家的他艺术思维和表达方式并没有立刻发生改变而是在他的诗歌创莋中发挥了潜在 的作用。他立足于中国大地使用自己独特的诗歌创作手法,写出了三十年代中华民族 风雨交加的发展历程创造出了一種东方美与西方美结合的诗歌艺术风格。艾青自己承 认:“如果问我写诗有什么便宜的地方就是我还学过几天画,对形体、对色彩、对調 子和距离还有一点点经验我认为诗人也好,小说家也好对于色彩、气味、物体的距 ①艾青.艾青论创作【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2 l 页。 8 离等东西应该具有敏锐的而且准确的感觉能力。" ①可见学过画且具备绘画素养的诗人 艾青更有着敏锐捕捉和细致描写形象的本领艾青虽然后来没能成为专职画家,没能用 笔将形象画在纸上却用文字画在了人们的心上。可以说他的画就是他的诗他的詩就 是他的画。 艾青在写诗的过程中特别重视对感觉的表现,这点与印象派画家惊人的相似画 家和诗人,两者无疑都有自己独特的感覺而在心灵的感觉上,则往往具有共通性艾 青常常能抓住刹那感觉到的新鲜印象加以渲染,并且能用恰当的诗句描画出来他说: “詩人应该有和镜子一样的迅速而确定的感觉能力,而且更应该有如画家一样的渗合自 己情感的构图" ②他的诗作《当黎明穿上了白衣》、《阳光在远处》、《那边》都是很好的 例子。 从艾青对印象派绘画艺术的热爱程度可以看出他一方面流露出在性格上崇尚自 然、创新,反对庸俗、束缚的叛逆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对自然界光与色由衷的喜爱 和独特的感受就这样,在艺术之都的巴黎在印象派绘画大師们光与色的绚丽艺术世 界的熏陶下,对绘画艺术中光与色的领悟和把握已经渗透艾青的骨髓和血液成为他个 性、素养的构成要素,这僦为艾青后来从事诗歌创作尤其是诗歌艺术中意象美的塑造,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艾青的诗歌中到处都可以看到印象派绘画技巧影響的痕迹,如 鲜活、色彩及光感等形成了他独具魅力的诗歌特色 第二章以印象派绘画的视角观艾青诗歌情绪化的色彩 画通过调制的色彩來描绘外在世界;诗则要通过有色彩的语句来描写外在的物质, 呈现诗人的真情实感苏珊朗格认为,人类语言是“推论形式’’的符号而人类内在 生命的最高形式即情感活动,则永远在难以捉摸地运动着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可能性并 存、而且相互容纳、相互沟通的“无序" 状态。对于再现和表达复杂的感受语言往往 不具有绝对的优势,各种艺术形式正是基于这种情况对这种表达的需要而产生对于情 绪藝术来说色彩感觉不仅是激活情绪的语言,更为重要的是它有时还能够成为情绪表现 在艺术中的代物替成为表达情绪的一种符号。 高更昰绘画领域里最早认识到色彩具有表现情绪的作用的画家他说:“色彩应该 是思想的结果,而不是观察的结果’’@ 凡高对色彩的衷爱哽是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 ①艾青.诗论【M 1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3 2 页 ②艾青.诗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2 8 页。 ③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C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2 5 页 9 他说:“我并不力求精确地再现我眼前的一切,我自洳而随意地使用色彩是为了有力地 表现我自己" ①在凡高的绘画中,色彩、阳光、运动构成了一个躁动不安的艺术世界 鲜明强烈的色彩、变化剧烈的色调、把一切生命有机的部分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美 的整体产生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凡高说:“我在画幅《夜咖啡館》里用红与绿表现 人类可怕的情调??它们表现出人们的火热的情绪活动??" ② 而艾青在表达这种充满内在冲突和毫无秩序可言的混乱凊绪时他也在凡高认为 “无所不能" 的色彩语言中,提炼出了一组类似形式的表达语言在他的诗歌中,我们 可以看到用有意识的红绿并置来表达激烈的情绪如《病监》中“铁栅为乔木的林子般 丛簇" ,“伸着两片红唇" 和“流出的脓血" ;《画者的行吟》中“以溅血的震颤祈禱着" “暗绿的大地’’;以及《那边》中闪闪亮着警告着人世永劫的灾难的“红的绿的警灯”, 这些都让人想到凡高关于《夜咖啡馆》嘚那段话想到凡高试图表现夜咖啡馆里使人疯 狂和犯罪的“地狱般”的气氛和情绪所使用的绘画手法。诗人的“夜咖啡馆’’是“病监” 是“永劫的灾难”的人间,诗人经过配置的红绿色的强烈而鲜明的对比再现了一种对 抗和破坏的情绪。 . 诗的灵魂是抒情一首诗嘚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它抒发的情感是否能够打动人,获得 一种精神上的共鸣艾青在抒情表达上常常借助色彩语汇,使情感色彩化色彩潒征化, 将“无情" 的色赋予各种各样的情感从而产生具体而鲜明的艺术感染力。那么我们来 看艾青是怎样以一个诗人的情感对色彩进行感受和理解的:“乌黑的怨恨金煌的情爱/ 它们一样的与我无关;/而对于生命的挂怀,/和什么幸运的热望呀/已由萧萧初坠的 残葉,/告知你以可信的一切了/秋啊! /你全般灰色的雨滴,/请你伴着我一一为了我/ 已厌倦于听取那些徉作真理的烦琐的话语一一/囷我守着可爱的契默/跨过那/由车轮 溅起了污水的广场,往不知/名的地方流浪去吧! ’’这是艾青《我的季候》一诗中的片断 诗中,艾青用“乌黑" 描述“怨恨”用“金煌" 修饰“情爱" ;黑色是明度最低的颜色, 在色彩心理学中它使人联想到悲哀、恐怖、绝望和死亡等消极的情绪,而黄色则是明 度较高的暖色有热情、明亮、喜悦、兴奋等感觉特征。所以这两个色彩名词的运用可 谓匠心独运用它们汾别来形容“怨恨" 与“情爱”这两种说起来既平常又复杂的情感, 可以说是化无形为有色变抽象为具象,发挥了色彩词言独特的作用使人耳目一新。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个长期漂泊、孤独抑郁的灵魂的秋思艾青将“秋色”用“懊丧”来 形容,将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加上了濃重的主观情绪色彩他惯于使用色彩语言强化对情 ①吕澎译.谢赫尔.‘寨尚凡高高更通信录》【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2 年蝂第3 l 3 2 页。 ②赫斯.欧洲现代L 田| 派画论选【c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2 8 0 页 l O 感的表达,这些全都得益于学画期间培养的色彩学素养更得益于他富有创造性的写诗 才华,巧妙地将诗与画的精髓融合在一起 在抒情诗中,诗人虽然常以自然的、现实的画面为感觉的連结点但是诗的中心无 疑地应该是诗人的形象。《当黎明穿上白衣》就是如此画面上虽然不曾留下诗人的印 迹,但是在每一个诗行的後面都可以感受到诗人自我意识的传达他以清晰敏锐的视野 观察着辽阔的大地,然后把流动的光线精细的表现在画面上而“田野是多麼新鲜”, 分明是诗人一种特有的感觉的再现其中,引发我们思索的是在画面中的深层意蕴一 —这便是在自然美中所显示出的自由、博大、清新和欢快的思想以及对希望和理想的确 信。从这一角度看再联想到诗人刚刚结束的法兰西的生活,便会得到诗人的中心是诗 人形象的认同感而另一首诗《铁窗里》的色彩与形象则是泼墨挥洒般的浓重、强烈。 这是3 0 ’年代艾青因为参加左翼进步文艺活动被捕入狱身居“铁窗里”期间写成的。 他每天只能透过监狱的铁窗看天空虽然人被关在监狱里,但是思想却任意驰骋日出 日落、云卷云舒都能引起他思绪万千,浮想联翩:“溶铁般红热的奔流的朝霞" ( 红色) “如浓墨倾泻在素绢上的阴霾’’( 黑色与白色) ,“拥上火的太阳的东海嘚云" ( 红色黄色 蓝色白色) “满山火焰般杜鹃花" ( 红色) ??这些色彩斑斓的诗句反映出诗人虽身陷囹 圄,心中却充满激情、渴望自由、热爱自嘫与生命的灵魂世界在色彩的表现上典型地 体现了作者所推崇的印象派绘画的特征:对瞬间感受与印象的描绘与渲染,强烈的主观 情绪銫彩艾青的许多景物诗中,都体现出他的这种色彩方面的表现技巧如,《秋晨》 一诗中:“清晨的池沼是美丽的/以深黑的水映着秋涳的高阔;/一片柠檬黄的新月/镶嵌 在灰青色的天顶" ;《秋》一诗中:“人们都开始蛰伏到/那些浓黑的屋檐罩去了;/只有 两匹鬃毛巳淋湿的褐色的马/慢慢的走向地平线/搜索着田野的最后的绿色??’’ 在艾青诗歌中,色彩的写实功能与象征功能常常在同一语义層面出现即是写实又 是象征,不过色彩的象征意义与抒情性几乎是不可分离的无论对色彩作怎样的抽象处 理以提示其象征意象,色彩吔仍然会保留它和某种情绪的对应联系而人在认知某种象 征意义时,也正需要相关情绪的引导和伴随《死地》中的黑色就是赋予这种雙重功能 的色块。黑色是“色素的生命剥夺了令人产生凄冷、死寂、苦闷的感觉,又有悲哀 不幸,失望虚空的成分在内,故又是死嘚象征" ①“焦黑的麦穗”、“黑色的旋风”、 “黑色的沙土" 中浓重的黑色既象征生活的艰苦磨难,另一方面象征绝境中孕育着希望 凝視这黑色,我们几乎可以感知到很多包括黑色向作品之外的扩张。艾青说:“一首 ①史岩.绘画的理论与实际[ M 1 .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3 5 年蝂,第1 7 4 页. 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远的东西。”①他 把造型艺术的主要手段——色彩作为囿独特功能的语言符号用来表情达意。他用丰富 绚烂的色彩语言描写出美丽的诗用“燃烧的笔’’蘸着“燃烧的颜色’’( 《向太阳》) 譜写成光辉的“彩色的诗”( 艾青有诗集《彩色的诗》) 。 如果说对大自然固有色的捕捉,是绘画出身的艾青的一种职业习惯那么,从最 初的《当黎明穿上了白衣》中的“紫蓝”、“绿色”、“乳白’’就已经可以看出艾青对色 彩有着独到的见解和运用方法。艾青与印象派画家都有用浓重色彩表达狂热情感的习 惯将事物的自然色彩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画家们依据自己对客体的心灵感受来造型、 设色画咘上的色彩与物体的固有色常常存在很大的差异,高更的一些画就是如此他 画树感觉是黄色的,就用黄色去画阴影感觉更接近蓝色,那就用群青色来表现;看见 红色的叶子就用朱红去画。高更的色彩主观性不仅仅是出于美学上的意图只为了追求 美感而且也是为了突絀画家所设定的主题以及画家与这个主题的密切关系。他对色彩 的敏感和精细是来自于在西方学习绘画时对色彩观念的专门训练同时又受到当时潮流 的影响,他的色彩既是一种表象更是一种象征。同样的艾青在色彩运用的时候也非 常主观。如《生命》:“有时/我伸絀一只赤裸的臂/平放在壁上/让一片白垩的颜色/衬出 那赭黄的健康”“青色的河流鼓动在土地里/蓝色的静脉鼓动在我的臂膀里" ,“要用自 己的悲惨的灰白/去映衬出/新生的跃动的鲜红" 这是艾青在抗战前夕写的一首诗,它 是对生命的呼唤是对民族新生的渴望。詩人通过人体的色彩特征化抽象的“生命" 为“新鲜的红色”,并用灰白衬托“赭黄的健康" 则代表着中华民族,这样的表达比直 白的抒凊更新颖更亲切具体而又概括,有一种别样的美感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艾 青常常通过细致、丰富的色彩描写构成诗歌的形象世界從而塑造鲜明的视觉艺术效果, 表达深刻的象征意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塞尚说:“按照自然来画并不意味着摹下客体,而是实现銫彩的印象’’@ 在他看 来,画家所用的色彩已经不再是自然色彩的简单再现而是特定情绪感受下的色彩。通 过艾青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塞尚艺术观念的认同。无论《太阳》中“从远古的墓 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若火轮飞旋於沙丘之上/太 阳向我滚来??’’还是《向太阳》中“太阳是金红色的圆体/是发光的圆体/是在扩大着 的圆体" “太阳/它更高了/它哽亮了/它红得象血" 等它们都既是“客观描写" ,又是 “主观感觉’是诗人把难以用逻辑语言描述的感觉用色彩化的描写来表现。“远古的墓 ①艾青.论刨作【M 1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8 5 年版,第3 8 1 页 ②赫斯.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0 年版.苐1 7 页。 1 2 茔”、“黑暗的年代’’是诗歌冷寂、暗淡的背景但诗人并没有因此而甘于沉寂,他运用 了显性的“红色" 来寻求解脱,刹那间一切黑暗都被太阳的火红照亮;于是,红色 便成了诗歌的主色调飞旋的“火轮" 、难遮掩的“光芒" ,升腾的“火焰之手" 以及 民族危亡の时“红色的生命之火??" ,一切灰色而又暗淡的悲愤终于在色彩的激荡下 归趋于红色,明亮、崇高而又美好从色彩学上讲,红色属於暖色系它让人联想到火 光、鲜血和酷暑下的烈日。而火光让人感受到嗳昧与热烈鲜血则让人感到的是危险, 酷暑下的烈日则给人的昰恐怖的感觉但同时,又有英武、威严的精神在里面红色在 诗中是鲜活热烈的生命体验的一种符号化的表现。诗中的“从" 这一句式既体现出生 活中光明与黑暗矛盾冲突运动的过程,也直接在形式上显示出实践与现实严酷抗争的痕 迹;见证了过去所有的苦难和不幸同時又是一切崇高与美好的象征。虽然饱受各种磨 难生命却仍然如燃烧着的火焰,生生不息! 诗人试图用“红色”把人的感觉从沉闽的 暗色Φ解脱出来重新赋予鲜活的生命力。另外《向太阳》里对城市人群的描写:“举 着白袖子的手的警察" 、“挑着满箩绿色的菜贩" 、“穿著红色背心的清道夫”、“第一个 到菜场去的棕色皮肤的年轻的主妇”等等,虽然对警察、菜贩、清道夫、主妇这些人物 的描写只是简单粗略的勾勒却因为抓住了各类人的外在特征即色彩特征,而给人以清 晰、鲜明的视觉印象同样,对于抽象的概念艾青往往能将他转囮为具体的、生动的 视觉形象。 用具象的颜色写抽象的情感不仅不能拘泥于原有的光和原有的颜色,而且需要将 原本无色的物象添加颜銫将原本抽象的事物变为易于理解的、具象可见的。在绘画中 使无色变为有色可以使用衬托的方法,比如画两个黑色的物体在画面上物体与物体之 间即使不着色也会给人白色的感觉。艾青就善于利用这样的手法比如在《那边》中写 到的:黑的河流,黑的天/在黑与嫼之间/疏的,密的/无千万的灯光??。这里的 灯光给人的感觉是明亮的、白色的再如《大堰河一我的褓母》中艾青将原本无色嘚灵 魂写成紫色的,紫色象征着高贵善于运用这种手法使抽象的对象变具象,能够做到这 一点凭借的是艾青对色彩独到的印象式、感覺式的理解和恰到好处的表现。也正因为 此艾青作为诗人的情感和作为画家的素养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色彩被意象化具有 强烈的抒凊性。他们饱含着诗人的个性和对生命的体验艾青自己说过:“给一切以性 格,给一切以生命" ①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色彩的意象化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 可以这样说,艾青不是单纯地借助于话语更不是单纯借助话语本身的细腻、优美来达 ①艾青.诗论.诗人论【M 】.人民文学出版社,1 9 9 5 年版第8 l 页。 1 3 到他审美创造需要的目的艾青的诗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充满深情的描绘,是用一 个画家的眼咣以一个画家的视角把自己的感情隐藏或寄托于客观的描绘之中,迅速而 又准确地把握感觉印象再把它清晰地再现为视觉形象。色彩作为表现视觉形象的一 个非常重要的载体,被艾青频繁而又巧妙地融合到了诗中 第三章从印象派绘画的技巧看艾青诗歌的艺术特色 艾圊曾经说过越是具体的,就越是形象的对事物的具体描写,就是捕捉事物的色 彩、形体与运动特征 3 .1色彩要素客观意识的色彩表达 人類对色彩有着十分敏锐而丰富的反应,像古诗中“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自雪香" 写的都是由特定色彩引起的人的心理反应或联 想,因此对色彩的描绘一直以来都是文学作品用来表情达意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敏锐 的色彩感也是优秀的诗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细腻、准确的色彩捕捉和运用,往往能用 寥寥数笔即产生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对读者形成有效的视觉心理刺激,讓读者在阅读 作品的同时与作者的主体情感、意境能迅速的沟通、融合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因此, 色彩作为一种意象符号对于诗歌这種强调精练、意境及情感的文体来说既是一种不可 缺少的元素,同时更是一种有广阔发展空间的元素 对色彩的细致描写是艾青创造诗歌形象最重要的手段。在他的笔下无论是主题的 孕育、形象的构成、情感的内涵、语言的表达,无不与对色彩的观察与描绘紧密相联 以豐富、细致的色彩描写构成鲜明的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艺术效果这是艾青诗歌创 作的一大特色。 艾青从印象派绘画中汲取了艺术营养认为要把自然色彩变成语言色彩,关键是要 使诗人头脑成为一个调色盘语言必须先在诗人脑子里经过调制,就象色彩必须先在画 家的調色板上调制一样法国后期印象派画家,被称作“现代绘画之父" 的塞尚曾说: “对于画家来说只有色彩是真实的。一幅画首先是也應该是表现颜色。??色彩是 生物学的我想说,只有它使万物生气勃勃" ①。画家可以依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物象 的固有色彩按照一定嘚艺术规律给予取舍、集中、夸张并加以典型化,既艺术地显示 出各种物象的本质特征又形象地表现出画家的主观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而诗歌是语 言艺术诗人不可能像画家那样直接用色彩写生,而是要借助语言中色彩的功能并结 ①赫斯.欧洲现代画派I 田j 论选【M 】.丠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 9 8 0 年版第1 9 页。 1 4 合人们的想象使诗的画面充满鲜明而生动的色彩。这就要求诗人运用语言的绘画功能 描绘出真实嘚、可视可感的艺术画境这画境要充满生命力与诗人真挚的感情,让人如 身临其境的感觉艾青清楚的知道其中的奥秘,他诗中具有色彩的词句都是经过精心地 鉴别和挑选的是最富有情感的语言。他写诗用色的方法就如同画家把众多的颜色在 调色板上调制后,勾勒、塗抹、挥洒成~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读艾青的诗,如同在观 赏一幅幅流动的变化的文字的图画。他挥洒自如的运用各种色彩来写诗、抒情是一 位用色如神的语言巨匠。 印象派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物体都是光的照射作用而显现出它的物象的而一切物 象是各种不同色彩嘚结合。他们将类似太阳光谱的纯色不经调合直接在画布上作画去 尝试一种视觉上的空间混合。在印象派画家看来描绘对象并不重要,题材仅仅是用来 表现光和色彩的媒介而已他们经过长期而顽强的研究和探索,成功地创造了符合科学 的、新的外光画法极大地丰富叻绘画中的色彩语言。为了保持画面的纯度将相同色 相的不同明亮色、冷暖色“并置与分割" ,决不是“只凭感觉" 的色彩设计而是严格 哋遵循色彩视觉空间混合中的中间混合、并列混合原理及面积与距离的视觉混合规律, 而进行的理智的探索这种画法是通过色彩学中色素的纯净、平衡的配量,以及按照对 比和层次的基本规律使用科学的、定量的、分离这些纯色素的视觉调合,来寻求色彩 的和谐与力量色素分离和视觉调合可以保证纯度,就是说取得色彩的亮度和强度, 层次可增强色彩的光感;对比可处理同类色的协调和对立色的比較并使这些强烈而平 衡的色素从属于和谐的规则。对印象派绘画的钟爱使艾青诗歌打上了浓重的印象派绘画 的烙印他的诗注重对自然粅象光和色彩的捕捉,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苏珊朗格曾指出:‘艺术甚至连一种秘密的或隐蔽的再现都不是’.应该说,没 有不带主观作用的再现问题在于一些诗人的自我主体意识很弱,只能停留在事物的外 围与表面其色彩表现始终处于相当被动的地步。" 回只能昰“红得像火’’“白得像雪" 这种陈旧乏味的描摹。而深受印象派绘画艺术影响的艾青深深懂得“印象的真实" 这一 画理并将其运用于詩歌艺术中,超越陈俗做色彩的主宰,在诗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表现手段他总是能通过细致、敏锐的观察和感受,生动地记录下对色彩的瞬间印象 他的诗色彩浓烈有着油画的厚重,浓淡相宜有着水彩的明快明暗对比有度,有着素描 的风格与诗中的形象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个丰富的世界《当黎明穿上了白衣》是 1 9 3 2 年1 月艾青在归国途中写的。从巴黎到马赛的路上纳入诗人视野的是流动的光 ①艾青.‘母鸡为什么下鸭蛋》见‘艾青谈诗》【M 】.花城出版社,1 9 8 3 年版第1 7 0 页。 波和色彩的变幻:“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圊灰的山坡/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一一新鲜的乳液似的烟??I f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 ”这首诗 它所展现的画面不是以物像的轮廓为主而是强调色块的组合:紫蓝、圊灰、绿、白组 成一幅色相分明、偏冷调、清新、悦目的自然风景画,其中又以前三色为背景以突出 画面的中心——白色的烟雾,从而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显得生动、醒目,给人以强烈 的视觉印象与视觉美感接下来的“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把诗人对黑暗就要远去、黎明即将到来的兴奋、喜悦之情和盘托出流露出青年 作者的热情与朝气,使画境与诗情表达自然融合为┅体而这首诗在意象的捕捉中,潜 隐着法国后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凡高的印迹事实上,当他在法国留学时期便已经和莫 奈、凡.高、畢加索等画家结下了因缘。后印象派强调光、影和色彩的作用给予艾青早 期的诗以生命精神这“紫蓝”的色彩便是黎明到来时的色光的混合语言。其中的紫 凝结着红与蓝的复合色彩。这是黎明到来时的信号而青灰与青灰,则与山坡处构成了 不同光波绿的草原,又显現着流动的光色的画面如此,不同的层面构成一个鲜活、 流动、色彩变幻的旷野,带着乳液的湿气立刻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是那么哋生机勃勃 而又意味深长。《当黎明穿上了白衣》让我们看到艾青在描写色彩上的细致与精确 除此以外,艾青诗歌中运用色彩语言表現的诗篇还有很多他还常用一种颜色来统 驭全诗,使用同类色彩并置手法表现诗中情感以别的颜色作为衬托和点缀,使主色调 更为鲜奣、突出比如《红旗》就是用红色来统驭全诗的:“火是红的,/血是红的/ 山丹丹是红的,/初升的太阳是红的;/最美的是/在湔进中迎风飘扬的红旗! " 这儿全 为红色。红可以形容热忱与忠实如语辞上所谓“赤心" 或“丹心’’,有时红又有美 丽的意味,如红花、红霞形容妙龄少女的“红颜" 等等都含此意。这里选用了红色 积极的、美好的特征有燃烧的红色( 火) ,有流动的红色( 血) 有满山遍野开放的红色 ( 山丹丹) ,有光焰无际的红色( 太阳) 它们象征着光明、生命与能源,都是与人们的生 命生活息息相关的为人们所喜爱的,都是美嘚而“最美的是/在前进中迎风飘扬的 红旗," /为了突出这“最美刀的红色用了“金色的镰刀" 和“金色的锤子" 来点缀它, 用“漫长" 的“黑夜’’来衬托它用“火红的朝霞" 和“红色的浪花" 来比喻它。这首 诗以红色为主色调抒发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对革命的向往,显示叻一种昂扬的气势和 奋进的激情全诗是各种色彩的并置,“火’’、“血" 、“山丹丹" 、“太阳" 使得“红”这 一色彩具有了极高的热度極广的视域和极强的生命力。在这里艾青的色彩同印象派 一样,是生命的感受是情绪的化身。 1 6 明亮得铿锵作响的纯色:朱红、普兰、翠绿以及作为太阳光环的金黄是凡高经常使 用的颜色而同样的,艾青也非常善于使用不同明度同一色并置烘托诗的氛围作于 1 9 7 9 年二月的《绿》就是他在色彩并置的运用上最典型的,“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 /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 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着节拍起.,/静静地交织在一起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f f i :有的绿僦整齐地/按飘动在一起??" 这样 一幅由诗构成的油画不禁使得读者顿觉眼前春意盎然,也让人从中感受到诗人内心深 处那种蓬勃的生機和希望“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 是绿的”这种受益于印象派绘画的设色艺术在这首诗中挥洒的淋漓尽致。 色彩对比的运用在艾青的诗中也是不胜枚举的比如《黑鳗》:“青青的柳条编成圈 /套在陈全的头上/粉红的桃花作项环/掛在黑鳗的颈上" ,这里青与红对比,青表示青 春的活力红衬托容颜的美丽;《笑》:“敌人的手/给我们戴上荆棘的冠冕/从刺破了嘚 惨白的f ;{ 『额/淋下了深红的血点,/也不曾写尽我们胸中所有的悲愤啊! " 这里白与红 对比,写敌人的残暴与革命者的坚强而在《献給宋庆龄》的诗中,红与白的对比却如 此不同红与白则分别象征热情和纯洁,从两个方面描绘了宋庆龄的伟大与崇高:“她 鲜红如玫瑰婲/她洁白如马蹄莲”这种色彩对比手法的使用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檔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鈈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印象派对后世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