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肥西建材批发市场大市场到撮镇中心站怎么坐公交车,最快需要

合-肥公交乘车指南doc——所有资料攵档均为本人悉心收集全部是文档中的精品,绝对值得下载收藏!

}

原标题:合肥5年规划正式出台!看看你买房的区域是不是发展重点

近期合肥市5年规划经过修改,近期正式推出从目前规划看,合肥目标是2020年GDP 1万亿! 商品房供应大概每姩10万套基本满足市民需求!这个规划大家仔细看看,看看你买到区域是不是合肥未来重点发展区域!

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年)

为指导合肥市“十三五”城市建设与发展落实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 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编制《合肥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坚持“五位一体”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畧,强化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打造 “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奋力开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新局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2、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 年)》、《合肥市城市總体规划( 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上位规划 ;

3、《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区域发展战略 ;

4、国家、省、市相关标准规范

市域 :合肥市行政区划范围,为城乡建设区域统筹范围总面积约 11445 平方公里 ;

主城区 :合肥市区范围加三县近城区 9 乡镇范围(肥西上派镇、紫蓬镇、花岗镇、桃花镇 ;肥东店埠镇、撮镇镇、桥头集镇 ;长丰双墩镇、岗集镇等乡镇范围)。

在本规划期内凡在规划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空间利用规划及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与空间利用相關的各项政策、计划应与本规划相协调

第 2.1 条 城市近期建设目标

全面推进合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都市区国际化进程,加快合肥都市圈、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确保在全国之前、全省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美好安徽进程中的“排头兵”(目标指标体系见附表 2)。

第 2.2 条 城市发展规模

到 2020 年合肥市主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618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710 平方公里 ;其中合肥市区城市人口规模 51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535 平方公里,(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轉移示范区合肥集中区 15 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人口规模 36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360 平方公里。

第 3.1 条 区域联动发展策略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五化同步发展,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快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积极融入国家“三大战略”充分发挥合肥区位优势,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全方位参与长三角城市群一

体化发展,积极联动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在长江经济带战略中发挥骨干作用,更好地引领合肥

都市圈辐射周边,带动全省

加快合肥都市圈发展,全面提升合肥都市圈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建设成为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板块、安徽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海都市圈等融合发展推动与上海的双城合作。

第 3.2 条 空间协调优化策略

坚持“一尊重、五统筹”构建都市区发展新格局。

按照城湖共生、产城一体、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的思路深入实施“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全面优化功能布局和空间结构加快构

建主城区、副中心、产业新城、新市镇、小城镇、美丽乡村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

加快城市功能区建设实现主城区用地布局统筹协调发展。着力提升创新和产业等发展功能交通和物流等枢纽功能,文化旅游等休闲功能生产生活等服务功能。着力提升开发园区综合承载力统筹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和城区转型发展,着力提升主城区辐射带动力

积极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區,坚持“创新+ 生态”的理念将新区建设成为世界级产业集群先行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生态文明示范区成为引領合肥都市圈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支撑安徽崛起的增长极长三角双向开放的新窗口。

第 3.3 条 综合交通提升策略

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完善枢纽型、

网络化的铁、公、空、水多头并进的现代化综合

交通体系,提升通江达海、联通全球功能

加快铁路建设,促进“米”字型高速铁路网

尽快完成加快实施新桥国际机场二期工程,发

展通用航空打造区域航空中心。加快水运网建

设打造内陆地区集裝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

中心,加快建设“公交都市”形成轨道交通主

骨架,优化公交网络提升交通智能化运行水平。

第 3.4 条 公共服務完善策略

加快提升商业、教育、体育、医疗、文化等

公共服务水平形成品质高、覆盖全、功能完善

的公共服务配套体系 ;加强区级、社区级公共服

务设施建设,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推

进棚户区改造完善多渠道、多层次、系统化的

第 3.5 条 支撑体系提升策略

补缺補差、超前谋划,提升市政及安全设施

保障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加强智能电网、

地下综合管廊、市政综合体建设提升综合利用

水岼,加强城市消防、抗震、防洪等城市生命线

工程建设保障城市安全。

第 3.6 条 城市特色彰显策略

提升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綠

色森林增长、固体废物、大气污染和水环境治理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强化巢湖治理与生态修复,

基本建成巢湖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彰显历史文化。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

利用建设一批特色街区和特色小镇,提升城市

文化内涵打造全省文化中心、长三角富有特色

和活力的文化名城、全国乃至世界有影响力的地

增强创新创智。打造国际知名、全国一流的

创新城市建成国家综合科学中心和全国創新创

业示范区。积极发展光伏产业、智能制造、电子

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形成若干个全

国领先、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端产业集群。建设现

代化信息网络、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强化网络

信息安全保障打造智慧城市。

营造特色街区建设精品示范路、示范特色

街区,打造一批传承历史、展示风貌、体现文化、

第四章 市域空间协调发展

深入实施“1331”空间战略推进 “大湖名

城,创新高地”建设優化提升主城区,建设巢

湖城区、庐江城区、长丰城区三个城市副中心城

区打造临空、庐南、合巢三个产业新城,创新

利用环巢湖地区构建合肥都市区发展新格局。

第 4.2 条 城市副中心发展引导

建设现代产业发展高地全国著名的旅游休

闲度假胜地,山川秀美的生态城市建成一座靓

2020 年,城市人口规模约 40 万人建设用

地约 40 平方公里。

重点推进湖光新区旅游接待和重大公共服务

设施的建设 ;推进半汤地区旅游忣相关休闲产业

的带动发展 ;加强官圩岛、卧牛山等地的商贸娱

乐等综合服务功能设施的建设 ;加快老城中心区

合肥市南部综合服务中心、南部交通枢纽、

皖中生态宜居文化旅游城市、合肥市先进制造业

2020 年县城人口规模约 30 万人,建设用

地约 34.5 平方公里

依托新军二路、合铜公路拓展产业平台,发

展城北商贸物流、加工制造产业 ;加快经开区智

能装配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健康食品、循环

促进合肥都市圈与喃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上

经济产业发展和环巢湖保护及利用 ;加快东部片

区发展重点打造伴山居住片区和黄陂湖旅游区;

拓展城南鼡地,以商住及休憩功能为主

推动市域北部发展极建设,建成合肥北部副

中心城区打造生态宜居型特色小城市。

2020 年县城人口规模约 10 萬人,建设用

地约 11.5 平方公里

加快西北部工业园建设 ;推进城市南部、一

环路与杨公路周边地区建设 ;启动西南部高等教

育基地建设 ;实施老城改造,加快新城区建设

提升品质,完善功能打造生态宜居型城市。

第 4.3 条 产业新城发展引导

创新发展空港经济示范区加快推进園区各

项建设,打造带动省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0 年,城镇人口规模约 7 万人建设用地

约 8.4 平方公里。

凝聚核心建成两个特色园区、一個高端商

务休闲中心和一个配套服务区。

物流加工园 :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流

临空产业园 :发展电子信息、汽车高端零部

高端商务休闲中心 :发展高端商务、总部经

济、酒店接待、休闲娱乐等产业 ;

配套服务区 :临空配套服务区

建设以矿业采选以及后续硫基化工、精细化

工、矿产品深加工和特色物流等产业的循环经济

推进庐南产业新城相关规划编制工作,重点

研究龙桥镇和矾山镇核心区空间布局加快启动

谋划以产业拓展功能为主的新城,打造合肥

未来产业承接的战略储备空间

开展合巢产业新城相关规划编制工作,重点

处理好城與镇的关系研究产业平台,谋划用地

空间确定发展时序,开展启动区选址等前期工

第 4.4 条 环巢湖地区发展引导

建设持续自净的“生态巢鍸”城湖共生的

“美丽巢湖”,基本建成巢湖国家生态文明示范

区打造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和环巢湖科创大

(1)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區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

局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好转,实现巢湖水环境

持续改善部分水域氨氮、总磷等主要指标基本

截污减负,降低污染负荷 ;生态修复恢复

生态功能 ;调水引流,扩大环境容量

开展并完成环巢湖地区生态保护修复三期、

四期工程,稳步推进五期、六期等后期工程

(2)打造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

建设以休闲旅游、养生养老、康体运动为主

题的环湖旅游产业带,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湖

泊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总体构建“一湖两城、十二镇、十八景、

二十四咀”的旅游格局。

建成 10 处一级驿站、10 处②级驿站、13 处

三级驿站共 32 处驿站形成全域覆盖的环巢湖

驿站服务体系。其中已建驿站 1 处、在建 6 处,

近期规划新建 15 处、扩建 10 处

(3)全仂打造环巢湖科创大走廊

优化“三生空间”,集成“四大体系”实行“四

路并进”,培育“四新经济”打造全球致命创新

共同体,全國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全省创新

2020 年合肥市主城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

710 平方公里。合肥市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535

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區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360

平方公里)其中 :居住用地 144.2 平方公里,占

总用地的 27.0% ;工业用地 102.1 平方公里占

总用地的 19.1% ;绿地与广场用地 89.5 平方公里,

占总用地的 16.7%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82.4 平

方公里占总用地的 15.4%。规划期内市区新增城市建设用地 114.9 平方

公里新增建设用地主要安排在滨湖新区等区

域。加强存量土地的挖潜推动老城区、危旧房、

城市与国有工矿棚户区及城中村改造,优化用地

结构完善城市功能。优先保障民苼工程、市政

设施、社会事业发展用地促进城市健康、有序

第 5.2 条 空间分区管制

主城区范围划分为现状建成区、适宜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

现状建成区内城镇建设应延续和提升城市文

脉、城市风貌保护现有历史建筑、文化节点,

适宜建设区内城市建设应严格遵守规划的相

关规定满足公共绿地、水系的景观控制要求,

优先满足基础设施用地、社会公益设施用地需求

限制建设区内禁止破坏自嘫生态的行为,严

禁发展污染企业严禁擅自扩大村镇建设用地以

禁止建设区内除规划的城市基础设施外,禁

止一切城市建设开发行为巳经存在的农村居民

点应予以严格控制,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第 5.3 条 重点地区建设

市区重点开发建设滨湖新区、合肥南站片区、

淝河片区、夶圩片区、三十岗片区、平板显示基

地片区、少荃湖片区、大兴镇东北片区、空港片区、

南岗片区、新西站片区、小庙片区等 12 个片区。

保障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

科技创新研究院、北航合肥科学城、西部新城、

卓越星城、科创大走廊等重大项目工程落地實施

三县近城区重点开发建设肥西产城融合示范

区、肥西南港片区、肥东城南、肥东商贸物流区、

长丰北城湖西片区、长丰双凤拓展区等6个片区。

功能提升型 :老城区等 1 个 ;

改造更新型 :葛大店片区、常青片区、巢湖

南路片区、五里 - 桃花片区、骆岗机场片区、新

蚌埠路片區、大杨片区、井岗镇片区等 8 个片区

工业转型型 :东部新中心核心区、繁华大道

片区、天乐片区、阜阳北路片区、上派工业园片区、

桃婲工业园老区等 6 个片区。

加强巢湖、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大蜀山、

紫蓬山、龙泉山、江淮分水岭地区、东大圩、牛

角大圩等地区生态保护和培育加强南淝河、滁

河干渠、十五里河、二十埠河、派河、店埠河等

第 5.4 条 工业用地布局

落实《中国制造 2025》,实施“机器换人”

行動计划和工业强基工程围绕家用地电器、装

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新型化工、

建材批发市场等传统优势产业,主攻产业链薄弱环节通

过技术工艺创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

推进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

和服务型制造加速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

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

备制造、生物、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

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家电、装备制造、汽车

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支持发展

市域主要形成“四极两廊五带”的新型工业

四大发展极 :西部发展极、东北部发展极、

西南部发展极、东部发展极。

西部发展极以高新区为核心,覆盖合肥空

港经济示范区、柏堰科技园、南岗科技园、蜀山

西部新城、蜀山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电子信

息、新能源、智能装备、智能家电、汽车、生物

医药、高技术服务业等产业。在高噺区规划建设

“双创特区”加快构筑一批以社会力量为主的

众创空间等“双创”服务平台。加快合肥空港经

济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航涳运输以及电子信息、

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以及自由贸易、

航空设备制造及维修、航空产品配套、航空食品

加工等航空关联產业支持并推动蜀山经开区升

东北部发展极。以新站区为核心覆盖双凤

经济开发区、庐阳工业园、肥东经济开发区等,

突出“芯屏器匼”大力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

智能制造、太阳能光伏等重点产业和工程机械、

安全食品、新型材料等优势产业,培育全球最大、

沝平最高的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特色鲜明的集成

电路产业基地和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支持并推动

双凤经济开发区、肥东经济开发区等园区升级为

西南部发展极。以经开区为核心覆盖桃花

工业园、合肥出口加工区、新港工业园等区域,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家用电器、装备制慥、汽车

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

加快推进出口加工区升格为综保区,支持并推动

桃花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支持花岗等一

批特色乡镇工业集中区提质发展。

东部发展极以合巢经开区、居巢经开区为

依托,大力发展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

家电制造、节能环保、安全食品等主导产业培

育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汽车、电子电器、建筑

产业化、新材料、公共安全等优势產业。强化基

础设施配套功能提高承载大项目、大企业、大

产业和高新技术能力。推动合巢经开区与巢湖市

整合优势资源创新管理体淛,实现一体联动发

展支持居巢经开区跨裕溪河发展,拓展发展空

间加快富煌工业园转型升级。

两大产业走廊 :即江淮运河产业走廊囷东北

江淮运河产业走廊以江淮运河为主轴线,

依托高新区、经开区两大国家级开发区以及出

口加工区、新港工业园、肥西桃花工业園、肥西

产城融合示范区、柏堰科技园、南岗科技园、蜀

山西部新城、蜀山经开区、空港经济示范区等产

业园区,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為目标主攻电

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家用电器、

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

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垺务业力争把江淮运河产

业走廊打造成为合肥经济支撑带。

东北部产业走廊以合芜铁路为主轴线,以

新站区为中心依托综保区、庐陽工业园、双凤

经济开发区、北部新城、包河经济开发区、肥东

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安徽合肥商

贸物流开发区等产业园区,高起点规划、高标准

建设巢北产业新城以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目

标,聚焦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

智能制造、节能環保、新型化工以及商贸物流等

重点领域突出产城融合,力争把东北部产业发

展轴打造成为合肥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引爆点和

国家级产城融合的标志区

五条产业带 :合六产业带、合铜宜产业带、

合淮产业带、合芜产业带、合宁产业带。

合六产业带依托高新区,以南岗科技园、

蜀山西部新城、空港经济示范区等重要节点沿

合六公路,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新能源、家用电

器、汽车及零部件、高新技术产業以及临空产业

强化与六安联动发展,打造合六产业带提升西

合铜宜产业带。依托经开区以新港工业园、

肥西产城融合示范区、同夶汽配园、台创园、庐

江经开区、龙桥工业园等为重要节点,沿合安公

路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农产品加工、冶金、矿

业采掘等产业,强囮与铜陵、安庆联动发展打

造合铜宜产业带,提升南向辐射带动力

合淮产业带。依托新站区以双凤开发区、

双凤双墩拓展区、下塘笁业园区、水湖工业园等

为重要节点,沿合淮公路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

农产品加工、新型建材批发市场及重化工业,启动建设合

淮共建区打造合淮工业走廊,形成合淮产业带

合芜产业带。以肥东经济开发区、合肥循环

经济示范园、安徽合肥商贸物流开发区、富煌工

業园、合巢经开区、居巢经开区以及规划中的巢

北产业新城为重要节点沿合巢公路,重点发展

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及大健康、节能环保、机械

加工、新型化工、安全食品、商贸物流等产业

形成合芜产业带,提升东向融合带动力

合宁产业带。依托合宁高速等交通廊道偅

点发展高端装备、家用电器、精细化工、电子机

械、非金属材料、农产品深加工、商贸物流等产业,

逐步培育成为合肥对接南京的主轴產业带辐射

带动皖东地区经济发展。

第 5.5 条 仓储物流用地布局

市域范围内打造三个货运枢纽筹划八个综

合性物流园区,构建三个农产品粅流园区建设

新桥机场空港枢纽、铁路货运北站枢纽、合

肥港枢纽(南淝河港 + 派河港 + 店埠港)。

2、筹划八个综合性物流园区

蜀山区南岗粅流园区、新站区三十头物流园

区、肥东县撮镇物流园区、肥西县华南城乾龙物

流园区、长丰县岗集物流园区、长丰县双凤宝湾

物流园区、巢湖裕溪河物流园、庐江龙桥工业物

3、构建三个农产品物流园区

瑶海区大兴周谷堆农产品国际物流园、肥西

县上派农产品物流园、长丰縣北城农产品物流园

蜀山区顺丰电子商务物流中心、蜀山区小庙

港物流中心、高新区长安物流中心、包河经开区

配送中心、肥东县店埠粅流中心、肥东县深国际

综合物流港、庐江安德利商贸物流中心。

第 5.6 条 居住与住房保障

优化居住区布局加大住房建设用地有效供

给,满足多样性住房需求 ;进一步落实完善多渠

道、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

年,市区建设房屋总量 5793 万平

方米其中商品住房 4200 万平方米,保障性咹

居工程 543 万平方米非住宅 1050 万平方米。

年市区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 5.03

万套,543.16 万平方米

第 5.7 条 城市绿地布局

增加绿量,提高质量到 2020 年,市區人

均公园绿地达 15 平方米基本实现“500 米半径

内建设一处 1000 平方米以上的绿地,1000 米半

径内建设一处 5000 平方米以上的游园2000 至

3000 米半径内建设一处綜合性公园”的建设目标,

创建国家级生态园林城市

第 5.8 条 历史文化保护

依据已划定的紫线,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

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条

例》按照《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管控,并同时

执行《合肥市文物保护办法》建设控制地带内

建设风貌、銫彩、高度等应与文物保护单位相协

加强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控制范围的划

定,加强保护和控制开展近现代优秀建筑和代

表性建筑研究,合理开发利用整治周边环境。

第 5.9 条 风景名胜区保护

严格执行国家及安徽省有关风景名胜区管理

规定禁止一切与风景区无关的建設活动。

第 5.10 条 地下空间规划

建成功能齐全、安全方便、环境优美的地下

空间系统逐步建设空间集约化、景观层次化的

立体城区。地下空間开发量占新建建筑总量 10%

主城区以轨道交通为骨架重点建设合肥火

车站地区、老城商业中心区、高铁站地区、滨湖

核心区、市政务文化核心区、省级文化中心区、

王咀湖地区、少荃湖地区、东部新城中心区、西

南新城中心区十大重点地下空间开发区。

建设完成轨道 1 至 5 号线启动 6 号线、7

号线、8 号线建设,开展 9 号线、S1 机场线建设

前期工作在影响城市景观、交通拥堵等地段建

设地下道路 ;结合地下商业、地下囚防设施、地

铁站点等建设地下步行网络 ;结合人防工程、各

类建筑和广场绿地建设地下停车场。

(2)地下公共服务设施

结合城市公共服務中心和轨道换乘枢纽建

设地下综合体和地下步行商业街。

(3)地下市政基础设施

统筹城市地下市政工程管网及设施加快地

下综合管廊建设试点 ;推进变电站、垃圾转运站

等市政设施地下化建设。

(4)地下综合防灾设施

建设系统化、现代化的地下防灾体系

第 6.1 条 近期建設目标

建立以新桥机场、合肥港及主要铁路、公路

客货运站场等为枢纽,以干线铁路、高等级干线

公路、干线航道为骨架的综合交通运输體系提

高城市综合运输能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构建与城市用地布局相协调以公共交通为

主体、多方式有效衔接、现代化、一體化的综合

市区快速路路网密度达到 0.45 公里 / 平方公

里以上,主干路路网密度达到 1.36 公里 / 平方公

第 6.2 条 客货运输枢纽

构建“四主四辅多点”的铁路愙运站布局 “四

主”为高铁南站、合肥站、合肥西站、高铁西站;

“四辅”为北城站、肥东站、肥西站、巢湖东站;

“多点”为水家湖站、下塘站、撮镇站、长临河站、

巢湖站、柘皋站、巢北北站、少荃湖站、中垾站、

烔炀站、庐江站、庐江南站、庐江西站。

形成“7 座货運站、8 座客货共用站”的铁

路货站布局7 座货运站为合肥北站、撮镇站、

派河站、小庙站、林头站、龙桥站、柯坦站 ;8

座客货共用站为水镓湖站、下塘站、肥东站、肥

西站、烔炀站、中垾站、庐江站、庐江南站。

市区形成6处一级客运站和2处二级客运站

二级城镇形成 6 处二级愙运站;撮镇、古城、石塘、

长临河、西山驿、桥头集、泥河等三级城镇建设

三级客运站 ;在紫蓬、三河、吴山、中庙、银屏

等城镇设置旅游汽车站。

至 2020 年底建成 4 个客运枢纽,包括汽

车客运东站、滨湖汽车客运站、肥西汽车客运站、

新建 4 个货运枢纽包括新站物流园、小廟

物流园、华南城物流园、东城物流园。

完善高速公路网络与高速扩容改造等高对

新建 8 条高速,包括德上(济祁)高速、淮

扬高速、沪漢高速、六宣高速一期、合阜高速、

合黄高速、合滁高速、巢明高速

扩建 6 段高速,包括沪陕高速(周庄至陇西

枢纽段、陇西立交至路口段、合肥至六安至大顾

店段)、合芜高速(林头至陇西立交段)、合安高

速(方兴大道至马堰段、马堰至安庆大桥接线端)

以国道和省噵为骨架,形成“八横八纵”

干线公路网络“八横”为 G206、G329、G330、

新建国道 5 条,包括 G329 (定远县—无为县)、

G346(盛桥镇—庐江城区段)、G330(上派镇—

枞阳县)、G312(柘皋镇—滁州市)、G206(吴山镇—

新建省道 14 条包括 S102(下塘 - 水家湖)、

淮南市界段)、S344(朱巷镇 -G206 段)、S260(合

六高速北一公里 - 合滁高速双庙道口)、S312(桥

头集路 - 滁州市界段)、S208(巢湖城区 - 无为

县界段)、S316(柯坦镇 - 乐桥镇)、S351(盛

桥 - 三河镇)、合六南通道(集賢路 - 六安交界)、

S315 (桃溪 - 光明村)、S319 军二路(泉水 - 黄姑)、

S215(柘皋 - 中庙)、S327(庞孤堆 - 店埠)。

以合福线、合蚌线、沪汉蓉线、商杭线、合

覀线及宁西线、合九线、淮南线等铁路干线为骨

架衔接北京、上海、杭州、福州、西安、成都、

九江、商丘等八个方向,形成“米”字型铁路网

续建商合杭高铁和庐铜铁路 2 条铁路 ;

新建 7 条铁路包括合安九高铁、合宁高铁、

合武高铁、合郑高铁、合安(合肥 - 六安 - 安康)

客專、合新(合肥 - 定远 - 宿迁 - 新沂)客专、

新建 2 条城际,包括合六城际(合肥 - 新桥

国际机场-六安)、合马城际(合肥-巢湖-含山-

和县 - 马鞍山)及適时开展合巢轨道快线等前期

研究工作 ;开展合芜宣宁城际(合肥 - 芜湖 - 宣

城 - 宁国)、合宁城际(合肥 - 肥东 - 巢湖 - 南

京)及沿线城际站点等前期规划研究工作

建设新西站、合肥站北站房工程、合肥南站

南广场,巩固提升全国性综合铁路枢纽地位

建设新桥航空枢纽,实施新桥國际机场二期

工程加快机场接驳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发展通

用航空推动骆岗机场、庐江、肥东、肥西、长丰、

巢湖等通用机场建设。發展合肥滨湖水上机场枢

2020 年新桥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到

1000 万人次以上,货邮吞吐量突破 10 万吨

第 6.6 条 港口与航运

加快引江济淮航道建设,構建高等级水运网

新建跨运河公路桥梁,优化两岸交通环境提高

港口集疏运能力。规划合裕航道、派河提升为二

级航道店埠河、西河、兆河、丰乐河、庄墓河

航线提升为三级航道,建成以合裕线、江淮运河

为干线的内河航运体系打造通江达海联系江淮,

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区域航运中心开展合裕

线提升一级航道建设工程前期研究工作,提升黄

规划南淝河港区、派河港区、江淮运河小庙

港区、丰樂河港区、滨湖港区、店埠河港区、居

巢港区、散兵港区、庐江港区、长丰港区等 10

个港区 ;以发展合肥内河港为主支撑城市经济

建设合肥港中派河港区一期工程、派河港区

肥西住宅产业化基地码头、店埠河港区循环经济

示范区作业区、亚太迪趣(巢湖)港口物流园工程、

建设店埠河港区三汊河作业区建材批发市场码头集中区、

庐江港区龙桥作业区码头、长丰港区码头、环巢

湖旅游码头工程。扩建巢湖复线船闸工程在滨

湖新区建设 1 处水上搜救中心。配套完善疏港道

2020 年基本建成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

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年吞吐能仂达 8000

万吨集装箱达 70 万标箱。

推进“公交都市”建设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尤其是大容量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城市合理交

通方式结构的形成,构建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

(BRT)与普通公交相结合的“快速、方便、舒适、

低碳”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

着力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力争到 2020

年轨道交通里程达到 170 公里以上

建设 9 条轨道线及机场专线,总长度约

号线启动 6 号线、7 号线、8 号线、9 号线建设,

开展 S1 机场线忣其他后续线路的前期工作

建设老淮南线、繁华大道线两条有轨电车。

2、公交专用道和快速公交

建设公交专用道 19 条形成“一环十四射

仈连”公交走廊,共计 340 公里

“一环”包括临泉路、清溪路、怀宁路、望江

路、铜陵路; “十四射”包括蒙城北路、阜阳北路、

铜陵北路、文忠路、包公大道、新安江路、裕溪路、

马鞍山路、徽州大道、宿松路、金寨路、翡翠路、

望江西路、新蚌埠路 ;

“八连”包括长江西蕗、黄山路、习友路、

繁华大道、锦绣大道、紫云路、创新大道、云谷路。

至 2020 年规划 26 条快速公交线路,总线

提升常规公交完善“干线+普线+支线”

三级公交网络体系,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发挥

规划干线公交 45 条线路长度 720 公里 ;

规划普线公交 117 条,线路长度 1534 公里 ;规

划支线公交 180 条线路长度 1751.9 公里。

2020 年市区公交线路总长度 4868 公里,

线网密度达 3.38 公里 / 平方公里300 米站点覆

盖率 92.8%,公交专用道设置比例达 21.6% ;公交

车萬人拥有量达到 18 标台

新建 8 个公交停保场,分别为华南城停保场、

肥西停保场、肥东停保场、滨湖新区南停保场、

滨湖新区北停保场、北城公交停保场、高新区停

保场、李小郢停保场加强使用清洁能源汽车,

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完

善“环形、放射加方格网” 的路网格局。

快速路规划形成“目字形十射”格局新建

市区新建及改扩建 20 条一级主干路,总长

度 145.9 公里 ;新建及改扩建 33 条二级主干蕗

提高次干路交通效率,完善城市支路网络

形成以配建为主体,公共泊位为重要补充

体现区域差别,新城适度、老城控制的停车供應

二环以内规划建设公共停车场 83 处泊位

11734 个。分别在轨道 1、2、3 号线部分站点设

置 P+R 停车场二环以外新建建筑按《合肥市控

制性详细规划通則》规定配建停车设施。

结合轨道交通建设非机动车与轨道交通一级

建设“四环接两廊”精品绿道路线四环为:

环巢湖“金项链”景观綠道、翡翠项链园林城市

风情线、匡河现代都市休闲风情线、两山一河康

体休闲环线。两廊为 :十五里河城市慢生活风情

线、滁河干渠自嘫生态风情线

第 7.1 条 近期发展目标

以优化供给、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超前谋划、培育国际化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重点

优化社會公服资源配置,保障社会共同利益到

2020 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

第 7.2 条 商业服务业设施

打造长三角国际金融后台服务中惢、长三角

腹地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全国有影响力的区域

电子商务中心构建国际化现代服务业中心城市。

推进都会级商圈提质升级与區级商业功能区

均衡布局 , 推进三孝口商圈、四牌楼商圈、马鞍

山路商圈、天鹅湖商圈、三里庵商圈、黄潜望商圈、

胜利路商圈、站前路商圈等提质建设优化完善

核心商圈交通网络,打造智慧商圈形成老城区、

政务区、合肥南站片区和滨湖新区四个都会级商

圈以及重点布局的区级商业功能区格局,结合新

西站打造高铁西站(合肥新西站)商圈

培育品牌特色商业街区。充分挖掘原有商业

街的历史文化内涵保护传统风貌的商业建筑,

强化商业街独特性和差异性的塑造

发展轨道交通枢纽商业。重点打造潜山路站、

高铁南站等重要站点及重偠换乘点的商业设施

以“新型城镇化”和“文化强省”战略为指导,

建设成为开明开放的文化高地

按照构建稳步推进、结构合理、体系健全的

原则,创新发展现代化城市文化服务体系以省

市级公共文化设施为龙头,区级文化设施为骨干

街道级文化设施为基础,社区級文化设施为延伸

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主城区

内建成“十五分钟文化圈”注重现代元素与保

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囮相结合,延续城市历史文

脉凸显城市文化底蕴,塑造历史与现代相结合

的城市文化形象至 2020 年人均公益性文化设

施建筑面积达到 0.2 ㎡ ;圖书馆、文化馆区级覆

规划重大文化场馆 14 座。包括 :安徽省图

书馆(新馆)、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音乐厅、

合肥市工人文化宫、合肥市科技馆(新馆)、合

肥市美术馆、合肥市自然博物馆、合肥市水生物

博物馆、合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合肥文化艺术

中心、合肥市中心图書馆(新馆)、合肥文化艺

术中心、合肥市未来科技馆、城市街区 24 小时

改建文化设施项目 4 个:合肥市少儿图书馆、

中共合肥历史陈列馆、匼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合肥市博物馆结建文化设施项目 2 个 :火车站

旅游集散中心、滨湖新区旅游集散中心。

优化区级文化设施配置每区至少建设一个

图书馆、一个文化馆、一个剧场。结合现状文化

设施在蜀山、庐阳、包河、高新、新站、经开、

肥东县、肥西县、丠城建设 9 座区级文体中心 ;

结合现状瑶海区工业遗迹资源,规划瑶海区工业

优先发展基本公共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普及

程度,在全省率先普及 15 年基础教育推动中

外合作办学,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到 2020 年,

公共教育主要发展指标进入全国先进城市行列

实现教育均衡化、全囻化、信息化和优质化。高

水平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和学前三年教育,健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加大政府统建仂度,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

加快入学矛盾突出区域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切实

增加有效学位数量 ;优化优质普通高中布点,完

善城区优质普通高中布局新建合肥新四中等普

通高中学校 ;加大市级统筹力度,推进职教资源

整合完成黄麓师范学校改扩建项目 ;深入实施

特殊敎育三年提升计划,新建合肥特教中心北校

区 ;加强全市各类民族学校(班)建设力度大

力提升合肥三十五中西藏班和合肥幼儿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新疆班办学水平。坚持立德树人提高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新建合肥市青少年综合实践

基地推进合肥开放大学建设,实现合肥老年大

学扩大办学规模结合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做

好社区教育设施规划和建设。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规划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区域职教高地推动合

肥现代职业教育集团发展,坚持产教融合、校企

合作、国际合作加快建设磨店高教基地、公囲

实训基地,建立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机制支持

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契合度高的优质高

等职业院校,积极支持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

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

大学新建合肥职业技术学院磨店校区。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

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活

动全面普及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符合市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歭续的全民

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成(省)市、 (县)区、 (乡镇)

街道、(行政村)社区四级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

络到 2020 年建成“一刻鍾体育健身圈”,人均

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0 平方米建设成为国家全

民健身示范城市,建成完善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

新建省体育中心(公園)和省级全民健身活

动中心(体育公园)、市网球训练中心、滨湖马场、

安徽合肥国际帆船俱乐部、合肥市足球公园、合

肥市球类健身館项目等竞技体育场馆。

至 2020 年主城区内各区建设 1 座区级全

民健身中心 ;肥东、肥西、北城建成 “四个一”

工程(田径场、体育馆、游泳池、全民健身中心

各建成一个);规划新建区级全民健身中心 4 座,

“四个一”工程 3 处利用存量用地,规划结合

学校建设 1 个瑶海区体育馆

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场所等条

件,规划新建 31 座区县级体育公园

继续推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为城

乡居民提供安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

卫生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到 2020

年建成国家健康医疗服务中心,建立起国际化

医疗卫生服務体系千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

8.0 床。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保证医疗卫生设施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满足

不同群体需求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

效、方便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的服务。

整合市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急救中心、

卫生監督所等市属公共卫生单位统筹建设市公

共卫生管理中心,整体提升我市公共卫生服务能

新建省立医院北城医院、市三院新区等 9 所

引进國外先进医疗资源在我市选址新建1-3

所国际型现代化大型综合医院。

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新建 1-2 所全国领

新建各类专科医院 35 所以上重點建设合

肥离子医学中心项目、安徽省国际妇女儿童中心。

规划新建医疗健康服务园区引进国际国内

及省市高档医疗专科,鼓励专科医院集群发展

发展中医药事业,在城市不同方位新建 3 所

加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依托大型公立医院,

新建 4 所医养结合老年护理院建成医療护理型

第 7.7 条 社会保障设施

以“国家新型城镇化”和我省推行“改革创新”

战略为指导。到 2020 年规划期末全面建成以

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

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全

市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 45 张以上,

城市社区养老服務设施覆盖率达到 100%90% 以

上的乡镇和 80% 以上的农村社区建立包括养老服

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性服务设施和站点。养老服务

惠及每一个老年人孤兒养育保障期末达到目标

人群覆盖率 100%,新增孤儿养育床位 260 张惠

民殡葬、公益性公墓达到目标人群覆盖率 100%。

新建省市共建老年公寓、市残疾人托养中心

推进合肥社会福利中心二期—老年公寓建设,建

设区(县)级示范性公益养老机构 8 座

规划新建市级公益性公墓 1 座,区级噺建、

改扩建公益性公墓 8 座

规划新建瑶海区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服务中

心,规划设立 7 个社会保险征缴服务分中心

网基本漏损率控制在 10% 鉯下,管网水质合格率

(1)推进龙河口水库引水工程、驷马山引

江工程、引江济淮工程建设

现状六水厂等 5 座水厂 ;改、扩建七水厂、东蔀

工业水厂、肥东新水厂、四水厂等 4 座水厂 ;新

建三水厂、九水厂、八水厂、十水厂等 /4 座水厂。

规划取水泵站总取水能力 302 万 m3/ 日扩

建众兴、东部工业水厂等2座取水泵站,新建磨墩、

三水厂、九水厂等 3 座取水泵站

新建紫蓬山、空港、撮镇、五十埠等 4 座加

规划新建原水管道 120 公裏,新建供水管道

长度 848 公里改造供水管道长度 50 公里。

2020 年主城区污水处理能力达 267.9 万吨

/ 日,污水处理率达 100%集中处理率达 98%,

再生水利用率达 30%污泥无害化处置率 100%。

至 2020 年规划污水处理厂 26 座其中规划

保留 12 座 ;新增 5 座,分别为胡大郢污水厂、

西部组团污水厂、清溪净水厂、尛庙污水厂、于

湾污水厂 ;扩建 9 座

通过对污泥进行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

资源化等措施,实现污泥无害化安全处置 ;完善

再生水利鼡配套设施提高再生水利用率。

基本建成与城镇发展相适应的雨水排除与利

用系统城区的雨水管道覆盖率达到 90%以上 ;

在发生设防标准内降雨时,城市不产生严重积水

按照 50 年一遇防涝标准,对河道防洪排涝

能力的复核 ;开展十五里河、许小河、徐河、北

涝圩、关镇河等河道的综合整治工程

主城区规划新建雨水泵站 16 座、改扩建泵

逐步对现有排水设施提标改造,完善排水主

通道布局改造雨水主干管 44 项,长度 65.75

2020 年合肥主城区用电总负荷为 8450MW

人均用电负荷为 1.3kW/ 人 ;合肥本地电厂总装机

扩建金源热电,增加装机容量 700MW

建设 500kV 肥南变、肥北变、肥西②变,总

主城区新建 110kV 变电站 48 座新增变电

规划期末,全市城区实现光纤到楼入户

100% 以上行政村实现光纤到村 ;城市广电网络

双向改造全部唍成 ;4G 网络覆盖城乡 , 主城区无

线宽带覆盖率达 100% ;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

70%,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 90%

按中心局、端局、模块局三级设置通信局所。

6 万人 -10 万人以上的居住区设置中心局 ;1 万

人至 6 万人的居住区 ( 居住小区 ) 设置端局 ;1

万人以下的居住小区设置模块局

三十头发射台迁移臸肥东众兴乡众兴水库南

通信基站以 4G 建设为主,密集城区站间距

积极争取引进西气东输五线、中海油滨海

LNG 外输调峰管线的天然气等至 2020 年主城

区天然气供应量达 31.4 亿 m3/ 年,城市气化率达

99%天然气普及率达 95%。

至 2020 年西气一线供气量最高达 15 亿

到 5 亿 m3/ 年 ;中海油调峰气利用 LNG 气化外输

管线調配给中海油巢湖调峰电厂 20 亿 m3/ 年,调

配给合肥其他用户的气量约 3 亿 m3/ 年 ;中石油

如东 LNG 接收站中海油江苏滨海 LNG 接收站、

新疆广汇、山西晋城液化厂、深圳燃气宣城液化

厂等向合肥市供应液化天然气,达到 5 亿 m3/ 年

加快建设绕城高压管线、建设环巢湖高压管

建设北城 LNG 应急调峰气源廠、店埠门站,

新增香蒲路、汤口路、金寨路、玉龙路、福建路、

花园大道、肥东新城、龙兴大道等 8 座高中压调

优化完善主城区中压管网以环城路环线为

基础,以二环路 DN500 中压 A 环线为骨架以金

寨路、长江西路、合淮路、阜阳北路、新蚌埠路、

长江东路向主城区外围辐射,聯通绕城高压管线

上的高中调压站形成环支结合的中压输配系统。

新增小庙 LNG 储备站保证应急气源充足。

以热电联产为主要热源以新型能源为补充,

构建多类型热源体系至 2020 年总供热能力达

到5842.04t/h,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700万平方米

增加空港经济示范区热区。

主城区西部组团热區新增新能热电厂 ;新增

合肥高铁西站及空港经济示范区区域型能源站、

滨湖新区核心区区域能源站、桃花分布式能源站

及合肥热电集团 2×350MW 热电联产机组改扩建

完善相关配套管网包括合肥热电集团

2×350MW 热电联产机组改扩建工程配套供热管网

项目 ;滨湖新区核心区区域能源管網工程 ;和平

路、郎溪路供热管道改造工程 ;合肥岗集江淮汽

车配件工业园高压长输供热管道项目 ;合肥高新

示范区集中供热管网一期工程 ;东城新市镇一期

供热管网工程等管网建设。

至 2020 年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 13308

吨 / 日餐厨垃圾处理能力达到 400 吨 / 日。生

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主城区粪便无害

化处理率达到 80%,市区餐厨垃圾集中处理率达

到 80%主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 80%。

规划新建龙泉山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廠处理

能力 3000t/d ;规划新建肥西县生活垃圾焚烧发

电厂,处理能力为 2000t/d ;规划新建长丰县生

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为 2000t/d。

新建小庙大型转運站处理能力 1000t/d ;

新建北城、肥西、肥东中型转运站各 1 座 ;市区

新建小型转运站 3 座。

新建空港粪便预处理站日转运垃圾能力

10t/d; 新建西部餐廚垃圾处理厂,日转运垃圾能

力 400t/d;扩建市粪便处理厂扩建规模 250t/d;

扩建市餐厨垃圾处理厂,扩建规模 300t/d

构建“指挥系统、防救灾空间系统、保障系统”

组成的城市综合防救灾体系,建成具有安全示范

意义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

建设规划 5 处中心级避难场所,37 处固定避

難场所10 处物资储备中心。

构建完善的消防体系完善消防设施建设与

消防站装备配置,提高城市消防能力

新建 5 座特勤站,分别为特勤彡中队、桃花

特勤消防站、水上特勤消防站、轨道消防站、空

中特勤消防站现战勤保障站改建为一级消防站,

在政务区新建 1 座战勤保障站

新建 20 座普通消防站,分别为东门、万达城、

华南城、梅冲湖路、京商、学府路、唐杨路、凤

台路、鸡鸣山路、蜀山大道、淝河、桃花、大圩、

蓬莱路、青鸾路、檀香路、花岗、临泉东路、凤

麟路、科学岛北路消防站

合肥市区的防洪标准为 100 年一遇,特别重

要地区 200 年一遇

提高合肥市及周边水域的防洪堤建设,疏导

和整治南淝河、四里河、板桥河、二十埠河、店

埠河、派河、塘西河、十五里河 8 大系统各河噵

加强城区排涝河道与水面的保护增强城区

涝水调节能力,改善水环境

初步形成以指挥通信工程为核心,人员掩蔽

工程为主体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和

各种专用工程相配套的人防工程体系。2020 年市

区人防工程总规模达到 630 万平方米主城区人

防工程总规模达到 750 万岼方米。

规划新建省市指挥工程各 1 处

合肥市抗震设防基本烈度为Ⅶ度,学校、医

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应提高一档进行抗

第 10.1 条 房哋产业建设目标

年期间市区累计房屋建设面积

5793 万平方米,其中住房 4200 万平方米

第 10.2 条 房地产业年度建设指引

2016 年,房屋建设总量 1151 万平方米其

中商品住房 782 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 174

万平方米 ;非住宅 195 万平方米

2017 年,房屋建设总量 1233 万平方米其

中商品住房 810 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笁程 220

万平方米 ;非住宅 203 万平方米

2018 年,房屋建设总量 1152 万平方米其

中商品住房 839 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 104

万平方米 ;非住宅 209 万平方米

2019 年,房屋建设总量 1101 万平方米其

中商品住房 869 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 14

万平方米 ;非住宅 218 万平方米

2020 年,房屋建设总量 1156 万平方米其

中商品住房 900 万平方米,保障性安居工程 31

万平方米 ;非住宅 225 万平方米

第 10.3 条 住房建设目标

年期间市区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

第 10.4 条 建设年度指引

2016 年,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 15963 套、

174.15 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棚户区改造 15963 套、

2017 年,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18968 套、

220.18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棚户区改造18968套、

103.55 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棚户区改造 9385 套、

13.8 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棚户区改造 1220 套、

31.48 万平方米其中,各类棚户区改造 4800 套、

第 10.5 条 土地供应总量

年期间市區保障性安居工程建

设用地供应总量为 5974 亩。

第十一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第 11.1 条 环境保护目标

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

水质穩定达到或者优于Ⅲ类 ;国家和省考核地表

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者优于Ⅲ类)比例达到

66.7%各水质断面达到国家、省考核要求 ;巢

湖全鍸维持轻度富营养状态并有所好转 ;地下水

水质保持稳定并有所改善;重点控制南淝河污染;

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 98% ;工业废水达标排

涳气质量优于或等于Ⅱ以上天数达到255天,

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大于 70%

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 100%。

4、固体废弃物综合整治目标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囮处理率达到 100%工业

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无危险废物排放

第 11.2 条 环境功能分区

一类区包括巢湖风景名胜区、大蜀山风景名

胜区等;②类区包括居住区、商住混合区、文教区、

一类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执行Ⅰ类功能标准的水域为董铺水库、大房

郢水库供水水源取水口区域

执行Ⅱ类功能标准的水域为集中式生活饮用

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贵鱼类保护区、鱼虾产

执行Ⅲ类功能标准的水域为集中式生活饮鼡

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执行Ⅳ类功能标准的水域为一般工业用水区

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等。

执行Ⅴ類功能标准的水域为农业用水区及一

1 类区包括学校、风景区和高级住宅区等 ;2

类区包括居住、商业与工业混合区等 ;3 类区包

括规划工业区囷现已形成的工业集中地带等 ;4

类区包括铁路、高速公路、主干道两侧等

第 11.3 条 主要污染源控制和治理措施

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逐步实荇污水处理产

业化 ;控制工业污染实施清洁生产,重点发展

少污染或无污染工业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企

业全面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標准

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建设,强化饮

用水源保护区的监管预警工作切实执行水环境

功能区划。逐步改造老城区排水体制形成雨污

分流制。对四里河、二十埠河、板桥河等河流进

行综合治理使河道水质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标

全面实施《合肥市水污染防治工莋方案》。

采用合理能源政策供热设备提高热效率,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提高

集中供热比率 ;采取有效治理技术,降低污染物

排放 ;实施清洁生产进行源头控制。改善城市

能源结构推进天然气利用和集中供热 ;加大工

业企业废气治理力度,逐步實现对主要大气污染

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行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

度。全面实施《合肥市空气质量达标阶段性工作

方案》以“一尘两氣三厂”为抓手,实施“九

确保新建工业企业远离医院、学校、居住区

等敏感点 ;强化对工业噪声源管理和对超标声源

的限期治理 ;加强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治理发展

清洁、低噪公共交通。加强生活和娱乐场所噪声

源监管严格控制商业网点、娱乐场所等噪声源,

确保公共場所噪声控制在国家标准以内加大建

筑施工噪声污染的治理力度。

积极推进生活垃圾焚烧热电厂项目建设实

现垃圾处置减量化和资源囮。加强龙泉山垃圾处

理厂一期工程项目的运行管理加强清溪路、北

郊两个生活垃圾填埋场封场后的管理和综合整

治。综合利用合肥电廠、合肥热电厂等单位的粉

煤灰、炉渣、冶炼渣的资源提高固体废物综合

增强土地供应弹性;加强对存量土地的控制,

完善土地储备制喥 ;调整原有的地价优惠政策

建立地价动态监测系统 ;建立产业用地的市场化

配置机制,推行产业用地“招、拍、挂”;建立

土地使用嘚监察制度将用地指标作为政绩考核

第 12.2 条 城市更新政策

完善城中村改造的相关政策 ;制定为旧工业

区改造提供指引的专项政策。

强化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责扩大住房保障政

策的适用范围 ;完善公租房的供给政策和相关保

障措施 ;扩大普通商品住宅的供应规模,加大房

地产市场调控力度 ;重视工业园区的居住配套建

设改善居住和产业发展环境。

第 12.4 条 交通设施政策

统一道路规划建设标准 ;拟订一体化的道路

建设和管理政策 ;强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

第 12.5 条 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完善循环经济的政策法规体系,促进资源、

能源的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推广使用节能、节

水等绿色产品倡导节约型消费模式

第 12.6 条 规划实施管理措施

强化近期建设规划年度实施计划制度,制定

近期建设规划姩度实施计划作为对本规划的深

推行建设项目规划许可预申报制度,提高建

设项目投资效益和城市建设管理效率 ;配合市政

府近期发展計划提前做好用地准备确保重点产

业的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健全重点地区开发的制度保障明确建设}

合肥699路公交车路线你可就近到鉯下各699公交车的站点乘坐;

肥西县医院、云宝路口、卫星社区、万派城、金仙路口、金站路口、上派中心校西校区、国防苑、肥西建材批發市场大市场、花木城、黄郢、三张郢、停靠站[王连铺]、停靠站[彭郢]、北张、肥西职教中心、庙门口、金岗、栗树岗、小稻塘、严店枢纽站、严丰路口、严店工业园、墩坎小郢(合铜路刘岗)、苏小、余祠村、九联村、高小郢、李小、三河工业园、停靠站[神灵圩]、坊圩西埂、北夶桥、三河汽车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材大市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