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图解便秘怎么推拿

小儿积食的按摩手法和食疗_有的宝宝由于自身消化能力弱、或者家_宝宝树
1共2页 直接到页
小儿积食的按摩手法和食疗
有的宝宝由于自身消化能力弱、或者家长的喂养方式不当,会导致食积。那么,小儿食积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新手爸爸妈妈要如何判断?宝宝一旦出现食积该怎么办?这些都是父母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小儿食积是怎么回事  
食积又叫做积滞,常常是由于乳食喂养不当,脾胃受到损伤,使乳食停滞形成胃肠疾患,引起消化功能紊乱。如果宝宝的消化功能弱,很容易加重脾胃的负担而导致食积。
  食积常发生在婴幼儿身上,而脾胃虚弱、先天禀赋不足或者是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反复出现食积。此外,小儿食积常常会在感冒、泄泻以及疳症中合并出现。长期的小儿食积会使宝宝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小儿食积的症状  
怎么判断宝宝食积?参考以下小儿食积的一些表现,以便爸爸妈妈可以及早发现,及早缓解宝宝的不适。
  1、食欲不好。宝宝出现厌食,食欲明显不振,或者饭入口后久含不吞,往往吃一顿饭要很长的时间。
  2、肤色差,口臭。宝宝的鼻梁两侧发青、舌苔既厚又白,甚至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3、消化功能差。容易出现腹胀、腹泻或大便硬结。
  4、免疫力低下。容易咳嗽、反复感冒甚至肺炎。
  5、睡眠困难。宝宝容易烦躁、哭闹,难以入睡,入睡后总是翻动身体或者大汗淋漓。
  此外,宝宝还可能会有恶心、呕吐、小便短而黄或清长、大便酸臭、皮肤发黄、精神萎靡等特征。
小儿食积的食疗  
对付小儿食积,要以消食导滞为主,可以选择消乳丸或保和丸加减。很重要的一点是,节制饮食,如果是伴有呕吐、腹泻的患儿,可以且则禁食8~12小时,等呕吐得到控制后,口服平淡的流质食物,如藕粉、蔬菜汤等。
1、食疗推荐
白萝卜粥 
功能:开胸顺气,健胃。 对小儿消化不良,腹胀有疗效。
  做法: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糖炒山楂  
功能:清肺、消食。尤其是对付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
  做法: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2、小儿食积吃什么  
锅巴:常食少量锅巴能消积食、止泄泻、治脾胃虚寒。中医以锅巴为主药配制的“锅焦丸”就专治小儿消化不良。
  黄瓜豆腐:将250克黄瓜与500克豆腐一同加水煮熟,适量饮汤吃瓜,每日多次。
  桔皮生姜:取7克左右的桔皮,加1块生姜与适量的糖,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山楂麦芽:取9克生山楂、9克炒麦芽,加水煎服。
小儿食积的按摩疗法
小儿食积,除了调整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下教各位爸爸妈妈一些对付小儿食积的按摩疗法:
  1、 捏脊
  让宝宝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在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就是中脘穴位。用手掌根旋转按揉,每天两次。
  3、摩涌泉
  足底心就是涌泉穴所在的地方。以拇指压按涌泉穴,旋转按摩登30-50下,每天两次。
  脾土穴在大拇指的螺纹面。用拇指顺时针方向旋转按摩,每天1次,每次200下。
  5、揉板门
  板门在大鱼际隆起处。用拇指顺时针给宝宝揉推,每天1次,每次50下。
  6、摩腹
  爸爸或妈妈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小儿食积的药物
  如果需要给宝宝服用药物,一定要针对宝宝食积的不同症状来选对药物,症状较轻的情况如胃口差、腹胀、便秘,症状较重的情况如发热、呕吐等,需要家长对症下药。
1、呕吐:藿香正气液
  宝宝如果因积食出现呕吐,可喂点藿香正气液,注意是“液”而不是“水”,因藿香正气液不含酒精,口感相对比好,也便于宝宝服用。如果你的宝宝很怕吃药,也可以贴丁桂儿脐贴来帮助消食。
2、腹胀口渴、大便干燥:小儿化食丸、健脾散
  小儿化食丸,每丸1.5克,1岁以下每次服用1丸,每天两次;大于1岁每次服用两丸,每天两次,但要用开水化开后服用。
  健脾散,1次半包1天两次,并且在两餐之间多给宝宝喝水,然后在小孩安静的时候顺时针轻轻揉他们的小腹。
3、 咳嗽、口臭:小儿消积止咳液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1岁以下每次服用5毫升,1~2岁每次服用10毫升,2~4岁每次服用15毫升,每次要用温开水送服。
  同时,保和丸、保济丸、健胃消食片等中成药,以及酵母片、多酶片、达吉胶囊和增强胃动力的吗丁啉等药物也要在家中常备。
如何预防小儿食积  
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小儿食积,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结构,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此外,预防小儿食积的要点还有:
  1、注意避免吃巧克力、油煎食品等脂肪过高的饮食过多地吃糖果
  2、饮食需定时,多吃含有丰富维生素、矿物质的各种蔬菜。鱼、蛋、精肉、豆制品等含有质量较高又易消化的蛋白质,是小儿较好的食品。
  3、提倡母乳喂养,乳食宜定时定量,不应过饥过饱。食品宜新鲜清洁,不应过食生冷、肥腻之物。
  4、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添加相适应的辅助食品,不应偏食、杂食,合理喂养。
  5、平时应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新鲜山药可以吗?谢谢
回复 &Miss样&
08:20:08发表的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运用于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做法: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怎么捏啊?
回复 &Miss样&
08:20:57发表的
小儿食积的按摩疗法
小儿食积,除了调整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下教各位爸爸妈妈一些对付小儿食积的按摩疗法:
  1、 捏脊
  让宝宝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八个月宝宝能吃这些么?
请问有视频看吗
回复 &Miss样&
08:20:57发表的
小儿食积的按摩疗法
小儿食积,除了调整饮食习惯、调整饮食结构,按摩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以下教各位爸爸妈妈一些对付小儿食积的按摩疗法:
  1、 捏脊
  让宝宝趴在床上,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我家宝宝两个半月混合喂养,天天吃完就恶心,偶尔吐出来,吃了妈咪爱,思连康,吗丁啉都不好使,少食多餐感觉还是恶心,都快一个月了,医生说大点就好了,真不知道怎么办了
小儿积食的按摩手法和食疗相关的更多内容: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帖子]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知识]
需要账号和密码的外链可能是钓鱼网站,为了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请勿提供任何有效信息!
宝宝树孕育&&&&&&&&&&&&&&&&&&&& &&&& &&&&
&&&&&&&&&&
QQ:联系电话010-
您的位置: >>
>> 宝宝积食 少吃是关键 可试试小儿推拿
宝宝积食 少吃是关键 可试试小儿推拿
《都市女报》
文章出处:/content//2.html
专家指导:济南市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 崔文成;济南环山社区门诊医师 马晓林山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 潘月丽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备了不少年货。家长对孩子吃零食的限制也宽松了很多。宝宝的小肚子里装了不少鱼肉、干果和糖果。但宝宝们的肠胃都很弱,当宝宝因积食而胡闹不安时,很多家长慌神了。
积食的表现是什么,有什么应对方法,让我们一一进行了解。
“积食”导致免疫力下降
小儿积食,中医也称“积滞”,是指小儿饮食没有节制,停滞中脘,食积不化,而引起的一种脾胃病。
春节前后的天气寒冷干燥,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加上中国过年以吃为主,宝宝吃的零食、肉类食物、饮料都多了,无形中加重了肠胃负担,导致积食发生,致使免疫力下降。
如果宝宝节日期间生活不规律、睡眠缺乏,太多外出劳累、室内通风不好等,积食的宝宝一旦外感风寒,比平常更容易出现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
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如果宝宝有以下这些症状,妈妈们尽快想办法帮助宝宝消食吧。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常说自己肚子胀、肚子疼。
4、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让孩子少吃一点很关键
“要治疗积食,首先就要让孩子少吃一点。”济南市市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崔文成表示,积食的原因就是孩子吃的东西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消化能力。所以,家长要把孩子的饭量减下来,更不要填鸭式的喂孩子。如果以前吃一个馒头,现在孩子只吃半个,那就不要再期待孩子把剩下的半个馒头吃完。
另外,崔文成建议,如果孩子有积食现象,家长可以给孩子吃点山楂、萝卜、白菜。正如俗语所说的,一顿吃伤,十顿喝汤。鱼生火肉生痰,萝卜白菜保平安。
崔文成还向家长推荐了几款成药,如健胃消食片、保和丸、山白消食口服液等。
家长可以试试推拿
推拿也是治疗积食的重要手法。环山社区门诊医师马晓林表示,揉板门、掐揉四横纹、摩腹、捏脊是治疗小儿积食的重要手法。具体推拿手法为:
揉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掐揉四横纹:手掌面,第二至第五指节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以拇指甲依次掐之。
摩腹:以掌或四指端顺时针摩。
捏脊: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用捏法自下而上。
此外,如有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状,还可以分别添加清胃经、补脾经、加清大肠经等动作。
具体操作手法为:
清胃经:手掌大鱼际外侧赤白肉际,用拇指或食指自掌根推向拇指根。
补脾经:拇指伸直,由指端经罗纹面向指根方向往返直推,称清补脾经。
加清大肠: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
马晓林表示,给宝宝消积时,手法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要摸到宝宝的肉,但是不能伤着宝宝的骨头。“通俗来讲,跟给宝宝洗澡的力度差不多。”
“积食”的两个食疗方
山东省中医院儿科主任潘月丽建议,对于已经出现“积食”的孩子,家长还可采用这两种食疗方法。
取红糖适量,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 相关文章 ◇
※&《大河健康报》※&《番禺日报》※&《九江晨报》※&《南方都市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药报》※&《大河健康报》※&《大众卫生报》※&《洛阳晚报》※&《京华时报》※&《河南商报》※&《每日商报》
※&央视国际※&《温州日报》※&《中国中医药报》 ※&《大河健康报》※&《大河健康报》※&《大河报》(河南)
&&&&&&|&&&&&&&&&&&&|&&&&&&&&&&&&|&&&&&&&&&&&&|&&&&&&&&&&&&|&&&&&&&&&&&&|&&&&&&&&&&&&|&&&&&&疾病调理:
当前位置: >
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郑军,小儿推拿,腹泻,便秘,积食,摩腹
所在栏目:
本页提供日科教频道cctv10健康之路节目视频全集和要点笔记,节目请到的嘉宾是郑军。主题是《好父母会推拿》。主要介绍常见的小儿推拿方法,小儿便秘怎么推拿等相关内容。百年养生网提供视频全集的在线观看和主要内容介绍(节目要点笔记)。
图:好父母会推拿
郑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鸡内金有消积食助消化的功效,但是鸡内金药用需要专业炮制。
小孩推拿时需要用一定的介质,一般为粉制类、油制类,还有一类是特殊类的。
图:用于推拿的介质
常见的小儿推拿方法:推法、揉法、摩法、运法。推法的频率以每分钟120次以上为宜。操作揉法时稍微用来忌摩擦。摩法根据不同的病症方向不同(腹泻时逆时针,腹胀时顺时针),摩腹时要轻柔使皮肤带动肌肉运动。摩腹的频率每分钟应达到100次以上,每天一到三次,每次1-3分钟。
缓解小儿积食的按摩穴位:推板门、运内八卦、补脾经。
图:缓解小儿积食的按摩穴位
吃香蕉可以预防和缓解小儿便秘,也不主张喝香油缓解小儿便秘。缓解小儿上火引起的便秘可以推天河水,力度要轻柔、速度要快,一分钟要达到200下。另外指柔天枢穴、顺时针摩腹、推下节骨(手法也同推天河水一样)也可以缓解宝宝上火便秘。
健康之路视频和笔记:郑军,小儿推拿,腹泻,便秘,积食,摩腹
上一篇: 下一篇:
扩展阅读:
本文地址:
零号病 评论:
小儿推拿其实不复杂,但是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
[ 健康之路 ]栏目最多关注
您可能会喜欢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