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的忧伤:现在熊市什么时候过去都快两年了,啥时候才到头

& 文章列表页
精选热点高送赚,砸锅卖铁坚定牛股做多!--相关文章& 文章列表页
以史为鉴类比上轮熊市,现在处于什么阶段?--相关文章淡淡的忧伤:熊市都快两年了,啥时候才到头啊?
美国股市创历史新高了!
标普500指数5月9日创下2403.87点的历史新高
德国股市也创历史新高了!
德国DAX指数5月9日创下12783.23点的历史新高
连韩国股市都创历史新高了!
韩国综合指数5月10日创下2323.22点的历史新高
全球股市在牛市的氛围中涨声一片。
而A股可能是已经脱离了地球表面…
从日的5178点后,A股进入熊市,还差一个月就满两年了。
所有还关心股市的小伙伴都想知道:
熊市走到哪一步了? 啥时候才到头啊?
有人曾经总结过熊市比较明显的四个阶段。
牛市过后,几乎市场上的股票都是高估的,所以跌的时候,也是大部分股票一起暴跌。
快速下跌之后,也会伴随着快速反弹。 这个时候往往会给很多人造成一种牛市又回来的假象。
个股分化,业绩好的股票会有资金抱团取暖,开始上涨。
但牛市中那些讲故事、高估的股票,又会绵绵不断的下跌,给市场参与者留下“一定要买业绩好的”印象。
所有股票都下跌,阴跌、慢刀子炖肉,给人心理上造成的痛苦不亚于第一阶段的暴跌。
我们对照这四个阶段来看一下这次熊市。
很多人会说,这次不一样,因为有国家队干预,证监会希望走慢牛,上面领导不让跌等等。但这些只是拉长或是缩短了时间,让这个阶段过程更复杂了,并不能影响到长期的走势。
如果说打个比方的话,股市的牛熊交替类似一年四季的更迭,四季交替的原因在于地轴的倾斜角度,地球和太阳的公转关系。
而股市中这个产生变化的轴是——供求关系(更深层次的话可以归为内在价值),同时市场的参与主体始终是人,人性是永恒的(贪婪和恐惧是一定存在的),人的情绪是始终存在不会变的。
所以很多大的规律性的东西是不变的,股市的牛熊转换的顺序始终不变,但是每次时长和形式都有差别。 就像每年的四季都不等长,每年的四季看起来一样,但是细节又从来都不一样。
最近很多投资者都在关心,国家队的存在和监管层的一些举措是否能彻底改变市场?
其实回顾历史你会发现,政策和监管的身影在历次市场牛熊更迭中都有,但是从来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整体性规律,只能产生一定的强化和消弱作用而已。
历史上比较大的牛市之后,这四个阶段都是比较明显的,比如07年的牛市之后,就完整地经历了这个四个阶段。
上证综指走势(21231)
然而,很多人会因为最近一年多时间,上证指数走出了类似慢牛的行情,就说这次不一样,不能简单地照搬历史。
但是“历史总会重演”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每一条的K线走势上,其实反应的都是人性,人性总是不变的。
其实很多人是没有看清上一轮牛市的特征。上一轮牛市说白了,就是中小创的牛市。
所以要看本轮熊市,就要用代表中小创的指数来看,比如深证成指(399001)。
深证成指走势(70510)
暴力杀跌,这波行情就是2015年的股灾行情。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关键原因是经历过牛市的持续上涨,造成市场上所有的股票都高估,在人们疯狂的时候,需要源源不断的场外资金来进入,维持这个供求关系。
但是因为高估严重(创业板市盈率超过100),而同时大多数有意愿参与股市的投资者都在牛市期间进场了,资金也逐步都换成了股票。
证监会开始查处场外配资成了最后一根稻草,每一笔卖单都变成了供应,而没有新的资金来作为需求方进行承接。
为了逃离不断下滑的市场和快速变现,卖单的价格越挂越低,导致了牛市结束后的快速下跌行情。
一般情况下,这种行情里几乎没有什么板块和行业能独善其身,只有部分绩优板块和行业会出现比较抗跌的状态。
明显的反弹+分化行情,这波行情就是2015年10月到12月,创业板从1800点左右反弹到2900多点。给很多参与者造成一种牛市回来的假象。
因为第一阶段极速的下跌,极度的恐慌,就会导致出现两类股,一类是优质错杀股,另一类就是超跌股,短期跌幅达到70-80%的。
所以面对越来越便宜的股价就会有抄底的欲望和行动,而另一边随着前期的股价不断下跌,越来越多能没及时离场的投资者也放弃了抛售选择死扛。
另一方面,很多因为错过牛市的一些场外资金就有了参与买股的冲动,但是由于增量资金不多,这波行情的高度不会特别高,而且会有比较明显的局部性,不像大牛市时期的各板块齐涨,而是有明显的分化。
比如这波反弹,创业板有将近50%左右的反弹,而上证指数只有20%左右的反弹幅度,而牛市里比较好的一带一路几乎没有反弹,反观创业板的一些软件,互联网,影视传媒,很多都是有翻倍的行情。
创业板指(黄线)VS上证综指(白线)(1)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资金有限,只能推动局部行情,第二,机构拉动牛市里的主要板块反弹,给人造成一种牛市继续的感觉,吸引场外资金来解放套牢盘。
从走势可以看出,权重和中小创的走势完全分化,同样的在07年牛市之后,因为那波牛市是周期股的天下,在跌到1664之后,反弹最凶、力度最大的同样也是周期股。
指数震荡,个股分化。绩优股持续上涨,牛市明星股,题材股持续下跌。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经过上轮类似牛市的反弹失败之后,大家已经彻底不对牛市抱有希望,谨慎面对熊市,这个时候市场参与者的风险偏好,明显就会降低。
那么一些估值低,业绩确定性比较大,成长性高的股票会成为大家的首选,会不断上涨。
而牛市里一些讲故事的股票,因为缺乏业绩保障,估值高,同时套牢盘巨大,会持续下跌。
比如上一轮熊市里的“喝酒吃药”行情,茅台,恒瑞医药在大盘反弹到3400点之后继续上涨。
而这一轮也是同样如此,基本上都是大消费类股票,在“喝酒吃药”之外,还多了家电,家具行业,比如茅台、老板电器。
这类股票的上涨主要得益于:
①在牛市的时候确实也没涨很多,经过几轮下跌之后,估值普遍不高。
②属于消费行业,成长性确定,经营风险低,容易机构抱团。
老板电器股价走势(201601至今)
而上一轮牛市中一些互联网+的股票,因为估值太高,业绩又没法跟上,在牛市结束之后就处于漫漫下跌之路,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反弹。比如全通教育。
全通教育股价走势(201601至今)
指数阴跌,个股普跌,之后震荡筑底。
这个阶段会分为两个子阶段。
在第三阶段的末端,个股的分化会到极致,绩优股和垃圾股剪刀差越拉越大,但分化的越严重也就是越危险的时候。
现在是熊市,风险偏好这层几乎没有,如果白马股的持续上涨,股价超过价值层,进入流动性溢价上层边缘,甚至进入风险偏好层的话,一旦流动性收紧,而另一些高估的股虽然经过很长时间下跌,但还是无法支撑公司价值的话,就会进入第四阶段,造成全面下跌。
年就是典型,当时经过反弹之后,白酒医药很多股票都创历史新高,而且中小板指,因为07年牛市没怎么涨,在09年上证指数见顶之后,10年还创了历史新高。
但是因为CPI的持续上涨,央行在10年底开始加息,很多股票都开始失去流动性溢价,回归价值。
这个时候不管是大盘股,小盘股,绩优股,垃圾股基本上都是一起跌。 这也造成了两年的绵绵下跌。
上证综指走势()
创业板指走势()
第二个子阶段,在经过上个阶段的下跌之后,大部分股票都回归到了价值阶段,甚至是很低估。
但是这个时候一般都不会立马上涨。因为经过几年的熊市,几轮的下跌,很多投资者已经绝望,或者说是恐惧了股市,情绪上需要一个修复。
能不能成牛市,还需要流动性配合。像14年牛市,降息和配资其实是导火索。
现阶段的行情,还是处于第三阶段。但是越来越有点第三阶段末期的感觉:分化极度严重,虽然上证指数估值不高,但是中小创估值还是太高。
再加上金融机构又开始加大监管力度,去杠杆,而且创业板越来越有加速下跌的迹象,总之大家谨慎点吧。
转载来源:小基快跑,
素材来源:阿尔法工场(alpworks)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订阅
期乐会|优秀交易员都在看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进入期乐会官网:
更多交易员必备的全网资料库,尽在『期乐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李志林:三年熊市头部瓦解 2500挡不住牛市步伐
李志林(忠言)博士从2008年算起,中国股市的熊市已经7年半。与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和经济危机下的美国股市、欧洲股市和日本股市的连创历史新高的走势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经济连续30多年全球遥遥领先的情况下,直至今年上半年,中国股市竟然还出现1974点,“13年涨幅为负”(2000年底就收2073点)。值得欣慰的是,在管理层和广大投资者的努力下,本周股市终于连续5天和连续3天,将3年熊市的顶部2444点和2478点有效攻克了!1、何以从多头市场转为牛市?一是“双发动机”理论。过去3年,政府在强调“调结构、转方式”时,仅提发展新兴产业这一个“发动机”。近期,又提出“双发动机”理论:对传统产业也要“挖潜开荒”、升级到高端制造,使“老树发新芽”、以保证经济平稳安全,行稳致远。这不仅丰富了经济“新常态”理论的内涵,增加了经济发展的动力,而且对股市的热点拓宽,营造、中小板的新兴产业股和主板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股双箭齐发,在更广阔的领域里推进结构性牛市,也有着重要的指向意义。相关个股已经在近期股市中开始有良好表现。二是沪港通开启。这是人民币国际化、中国股市融入国际市场的开端,是不同的投资风格和理念碰撞的开始,尤其是可为引来3000亿的活水。而这3000亿资金,是在港注册的全球机构零利率成本的资金,其投资力度便非同凡响。三是货币政策定向宽松的趋势更加明显。此前,人们仅仅把SLF(即短期借贷便利)视为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是股市重大利好。然而,央行的三季度报告,却意外地披露,9月、10月,已经通过MLF(即中期借贷便利),向商业银行投入了7695亿资金。这便是全面降息的信号。许多国内外投行预言,2015年,中国不仅将全面降准,而且至少会降息2-3次,必将会引来更多的外资和内资进入中国股市。这是股市转为牛市的最有力度的预期。四是APEC会议的成功。此次会议至少有九大成就会影响中国的未来,支持中国的牛市。即展现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权、互联互通或追捧、启动亚太自贸区、中美管控分歧、中俄西区天然气协议、中日紧张关系有所缓和、中韩自贸谈判成功、北京反腐败宣言出台等。2、沪强深弱的格局已经形成。在经历了多年的“深强沪弱”后,不管人们是否承认,现时已经转为“沪强深弱”了。从日成交量看,自10月30日起至今,的成交量一直超过了。起初是每天超过200-300亿,本周竟超过500-800多亿。从形态看,目前2478点,高于5周均线2392点上方86点,是连创新高的牛市走势。而中小板7684点,低于五周均线7802点下方118点,有筑“头”迹象;创业板1441点,低于五周均线1493点下方52点,有形成“双头”的迹象。从市场热点看,沪市中,军工、国资改革、自贸区、迪斯尼、上市公司净资产大幅升值、软件信息安全、高铁、核电、高端制造等热点,题材丰富,精彩纷呈。而中小板、创业板因这两年涨幅过大,获利盘甚多,所以需要休整,并将经受业绩的考验,所以热点不够明确。从估值看,沪市银行股市盈率仅6倍、市盈率仅8.9倍、上证指数市盈率11倍左右。而深成指市盈率超30倍、中小板市盈率42倍、创业板市盈率69倍。沪港通资金只进沪市,外资并不断制造不利于中小盘股的舆论,造成市场资金的转移。所以我认为从沪港通到年底时段,沪强深弱的格局将难以改变。但也不能否认,创业板、中小板中有不少具中长线投资价值的股票。3、沪港通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市场的风格和理念。近日,一些QFII机构大力宣传,沪港通后,市场的投资风格和理念将转向大盘蓝筹股,而创业板、中小板中的中小盘股的泡沫即将破灭,将不断受到市场的冷落,并进入长期熊市。我认为在若干年内不可能。因为,沪港通后,即使加上QFII和RQFII,也只有8000多亿资金,只占A股流通市值的3%,故不可能、也无力引导整个A股市场的机构和投资者去炒大盘蓝筹股,不像QFII在其它市场占30%以上流通市值,所以能改变了当地投资者的理念。4、尽量少去猜“头部”。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投资者在研判行情时,要改变熊市思维,加强牛市思维。熊市中需要精心研究头部,因为一个大头部,往往储蓄一两年,甚至更长。而进入牛市,则要淡化“头部思维”。牛市更需要研究的经济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主力行为面。当今,1.03万亿资金的基金,早已不是市场主力,一万多户亿元级的超级机构大户,才是市场最大的主力。他们的意图和行为,才决定大盘的方向。牛市没有人会割肉,所以还需要研究市场的平均持股成本。头部都是转瞬即逝。记得点成头部时,在3400点上方至收盘1天。点成头部时,2400点上方也仅收盘1天。而现在,2400点上方已放量收盘11天,2430点上方已收盘7天,2450点上方收盘5天,这一带怎么会形成头部呢?2508点怎们能挡得住牛市的步伐呢?5、用慢牛思维看待年末的可能震荡。每年10-11月,我都强调“秋抢”,把胜利成果拿到手。唯独今年,因为我断言已进入了牛市,于是调整了秋抢的含义。即主要把2年来涨幅巨大的创业板、中小板个股盈利落袋为安;在主板中选择有内生成长性加外生成长性的热点个股;保持七成仓位、三成资金;遇急跌加仓,遇急涨仍减为原仓;年内的高点很可能在区间。即使大盘因期指交割、新股申购、融资盘平仓、部分机构年终结账,出现剧烈的震荡,但主板中必有一些强势股会展开跨年度行情。因此要强化慢牛思维,强化波段运作,强化精选个股,积极看待沪港通,做好明年冲击点的准备。
标准一旦建立了之后,大多数时间并不用总管着市场。
巨丰投顾6月策略:市场低谷期防御为上。
此种战法是短线交易者必须注意的一个因素,是散户能够获利的力量之源。
K线是分析和判断行情走势最基本的技术指标。学会看图,赚钱不再难!
在这个市场里,主力决定着大市走向。散户能赚钱的方法就是跟庄操作。
要做股票,先看大盘,如果把握不好节奏,想在市场生存,真的很难。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金融投资报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7890条
评论7144条
评论7082条
评论5019条
评论4642条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文章列表页
流动性指引A股“价值回归”之旅 --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熊市是什么时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