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像)与(象)有什么区别?是不是在比喻句中,象(像)都可以用吗?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象”和“像”的用法区别“象”适用于三种情况:&1.作名词用,如“大象”.&2.属于名词性词素,不能单用,用来构词,如表示形状、样子的“形象”、“象征”等.&3.属于动词性词素,不能单用,可用来构词,如表示摹仿、表现的“象声词”、“象形字”.&“像”适用的三种情况是:&1.作名词,指人物等做成的形象,如“画像”、“佛像”等.&2.用作动词,表示相似,如“你像他哥哥”.&3.作介词用,有“比如”、“如同”(这个意义不能单独作谓语动词,只能构成介词词组去修饰动词)等意思,如“像爸爸那样工作”.&4.&好像、似乎、仿佛,如:雪梅好像什么都没看见.&&&在比喻句中,只能用像&&&仅供参考&欢迎采纳&希望帮到你&祝你学习进步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核磁共振成像(核成像技术)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核成像技术
核磁共振成像
(核成像技术)
成像也称磁共振成像,是利用,经常为人们所利用的原子核有: 1H、11B、13C、17O、19F、31P,在物理、化学、医疗、石油化工、考古等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核磁共振成像历史发展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国际上从一九八二年才正式用于临床。它采用静磁场和射频磁场使人体组织成像,在成像过程中,既不用电子离辐射、也不用造影剂就可获得高对比度的清晰图像。它能够从人体分子内部反映出人体器官失常和早期病变。它在很多地方优于X线CT。虽然X-CT解决了人体影响重叠问题,但由于提供的图像仍是组织对X射线吸收的空间分布图像,不能够提供人体器官的生理状态信息。当病变组织与周围正常组织的吸收系数相同时,就无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只有当病变发展到改变了器官形态、位置和自身增大到给人以异常感觉时才能被发现。磁共振成像装置除了具备X线CT的解剖类型特点即获得无重叠的质子密度体层图像之外,还可借助核磁共振原理精确地测出原子核弛豫时间T1和T2,能将人体组织中有关化学结构的信息反映出来。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重建的图像是成分图像(化学结构像),它有能力将同样密度的不同组织和同一组织的不同化学结构通过影像显示表征出来。这就便于区分脑中的灰质与白质,对组织坏死、恶性疾患和退化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效果有极大的优越性,其软组织的对比度也更为精确。
早在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的Edward 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Felix Block领导的两个研究小组发现了物质的核磁共振现象。他们二人于1952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核磁共振现象发现以后,很快就形成一门新的边缘学科,核磁共振波谱学。它可以使人们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通过核磁共振谱线的区别来确定各种分子结构。这就为临床医学提供了有利条件。1967年,Jasper Jackson第一次从活的动物身上测得信号,使NMR方法有可能用于人体测量。197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R.Damadian教授利用核磁共振谱仪对鼠的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样品的核磁共振特性进行的研究发现,正常组织与癌变组织中水质子的T1值有明显的不同。在X-CT发明的同年,1972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Paul C. Lauterbur第一个作了以水为样本的二维图像,显示了核磁共振CT的可能性,即自旋密度成像法。这些实验都使用限定的非均匀磁场,典型办法是使磁场强度沿空间坐标轴作线性变化,以识别从不同空间位置发出的核磁共振信号。1978年,核磁共振的图像质量已达到X线CT的初期水平,并在医院中进行人体试验。并最后定名为磁共振成像(MRI)。[1]
核磁共振成像成像原理
原子核自旋,有角动量。由于核带电荷,它们的自旋就产生磁矩。当原子核置于静磁场中,本来是随机取向的双极磁体受磁场力的作用,与磁场作同一取向。以质子即氢的主要同位素为例,它只能有两种基本状态:取向“平行”和“反向平行”,他们分别对应于低能和高能状态。精确分析证明,自旋并不完全与磁场趋向一致,而是倾斜一个角度θ。这样,双极磁体开始环绕磁场进动。进动的频率取决于磁场强度。也与原子核类型有关。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拉莫尔关系:ω0=γB0,即进动角频率ω0是磁场强度B0与磁旋比γ的积。γ是每种核素的一个基本物理常数。氢的主要同位素,质子,在人体中丰度大,而且它的磁矩便于检测,因此最适宇从它得到核磁共振图像。
从宏观上看,作进动的磁矩集合中,相位是随机的。它们的合成取向就形成宏观磁化,以磁矩M表示。就是这个宏观磁矩在接收线圈中产生核磁共振信号。在大量氢核中,约有一半略多一点处于低等状态。可以证明,处于两种基本能量状态核子之间存在动态平衡,平衡状态由磁场和温度决定。当从较低能量状态向较高能量状态跃迁的核子数等于从较高能量状态到较低能量状态的核子数时,就达到“热平衡”。如果向磁矩施加符合拉莫尔频率的射频能量,而这个能量等于较高和较低两种基本能量状态间磁场能量的差值,就能使磁矩从能量较低的“平行”状态跳到能量较高“反向平行”状态,就发生共振。
由于向磁矩施加拉莫频率的能量能使磁矩发生共振,那么使用一个振幅为B1,而且与作进动的自旋同步(共振)的射频场,当射频磁场B1的作用方向与主磁场B0垂直,可使磁化向量M偏离静止位置作螺旋运动,或称章动,即经射频场的力迫使宏观磁化向量环绕它作进动。如果各持续时间能使宏观磁化向量旋转90?角,他就落在与静磁场垂直的平面内。可产生横向磁化向量Mxy。如果在这横向平面内放置一个接收线圈,该线圈就能切割磁力线产生感生电压。当射频磁场B1撤除后,宏观磁化向量经受静磁场作用,就环绕它进动,称为“自由进动”。因进动的频率是拉莫尔频率,所感生的电压也具有相同频率。由于横向磁化向量是不恒定,它以特征时间常数衰减至零为此,它感生的电压幅度也随时间衰减,表现为阻尼振荡,这种信号就称为自由感应衰减信号(FID, Free Induction Decay)。信号的初始幅度与横向磁化成正比,而横向磁化与特定体元的组织中受激励的核子数目成正比,于是,在磁共振图像中可辨别氢原子密度的差异。
因为拉莫尔频率与磁场强度成比例,如果磁场沿X轴成梯度改变,得到的共振频率也显然与体元在X轴的位置有关。而要得到同时投影在二个坐标轴X-Y上的信号,可以先加上梯度磁场GX,收集和变换得到的信号,再用磁场GY代替GX,重复这一过程。在实际情况下,信号是从大量空间位置点收集的,信号由许多频率复合组成。利用数学分析方法,如富里叶变换,就不但能求出各个共振频率,即相应的空间位置,还能求出相应的信号振幅,而信号振幅与特定空间位置的自旋密度成比例。所有核磁共振成像方法都以这原理为基础。[2]
核磁共振成像弛豫过程
用梯度磁场对共振信号作空间编码(定位)的办法得到的图像,实质上是人体组织内质子的密度图。磁共振象素值反映的横向磁化不但与质子数量有关,而且与它们的运动特性,即所谓“弛豫时间”有关。
在自由进动阶段,磁化向量经过一个称为“弛豫”的过程,回到它的原始静止位置。弛豫过程的特性由时间常数T1和T2描述。为了作简单的热力学模拟,提出“自旋温度”的概念。认为经射频磁场激励后的自旋是“热”的,核子的环境便称“晶格”,可把它的理解成一个热容量很大的容器,通过“热”接触吸收核子多佘的能量。自旋与晶格的绝“热”十分有效,“热”传递慢,弛豫时间就长。纯水中,室温下,质子的自学晶格驰豫时间约3秒,在生物组织中,它在几百毫秒自约2秒之间。自旋晶格弛豫时间T1是纵向磁化向量MZ复位的过程,因此丁也叫纵向弛豫时间。复位过程遵守指数规律,90?度脉冲之后,经过T1秒,复位到它静止值的63%。
经过射频磁场激励之后,除纵向磁化分量要恢复,横向磁化分量MXY也要衰减,使信号逐渐消失。如果磁场是理想均匀的,即全部核子完全经受同一磁场强度,这横向磁化分量以常数T2衰减,它叫横向或自旋-自旋弛豫时间。由于实际上的磁场的不均匀,FID衰减过程的有效时间常数T2*要比T2短。
由于FID信号不表示纵向磁化向量,也不能正确表示横向磁化分量衰减的实际时间常数,所以,实际测量是都是利用给予一定的脉冲序列(180度和90度射频激励脉冲组成一定的脉冲序列)来进行间接测量,以获得T1加权的和T2加权的图像。
选择不同的脉冲序列和不同的成像时间,磁共振设备可形成质子密度图像、加权的图像和加权的图像。找出正常组织与有病组织间弛豫时间差异的特点是很重要。[3]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结构
主要有三大基本构件组成,即磁体部分、磁共振波谱仪部分、数据处理和图像重建部分。
磁体主要有主磁体(产生强大的静磁场)、补偿线圈(校正线圈)、射频线圈和梯度线圈组成。
主磁体用以提供强大的静磁场,而且要求较大的空间范围(能容纳病人),保持高度均匀的磁场强度。衡量磁体的性能有四条标准:磁场强度、时间稳定性、均匀性、孔道尺寸。增加静磁场强度可使检测灵敏度提高,即扫描时间缩短和空间分辨率提高。但也会使射频场的穿透深度减少。磁场强度为0.35T时,可以得到很好的空间分辨率,目前临床上所用的较高的磁场强度为1.5T。
主磁体分三类:普通电磁体、永磁体和超导磁体。普通电磁体是利用较强的直流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维持一个主磁体磁场的耗电约为100kW。一般需要通电数小时后,磁场才能达到稳定状态。线圈中流过大电流将产生大量热,要通过热交换器以冷却水散热。永磁材料经外部激励电源一次充磁后,去掉激励电源仍长期保持及磁性,磁场强度很易保持稳定。因此,磁体维护简便,维持费用最低。其缺点是重量较大,因而很难达到1T场强。目前场强限制在0.5T以下。超导磁体目前是用得比较多的。在超导状态下,电流流过导体时没有电阻损耗,从而不会使导体升温。同样直径的导线在超导状态下可以通过更大电流而不损坏。用超导材料制成的线圈通以强大电流可产生强大磁场,而且在外加电流切断后,超导线圈中的电流仍保持不变,因而超导磁场极为稳定。为了维持超导状态,必须将超导线圈放在杜瓦罐中浸入液氦,液氦的温度为4.7K。为减少液氦的蒸发消耗,在其外面的圆筒中还要设液氮(77.4K)缓冲层。在使用过程中要适时补充液氦及液氮。近年来由于真空保温技术的进步,可省掉液氮的二级冷却,单纯使用液氦保持超导条件。
补偿线圈的作用是补偿主磁场线圈,使其产生的静磁场逼近理想均匀磁场。由于精度要求高而且校准工作极其繁琐,一般是以计算机辅助进行,需要多次测量、多次计算和修正才能达到要求。一般是采取各种形状的线圈并根据具体情况,通以不同电流,以弥补基础场的不均匀处。
射频线圈是用于向人体辐射出指定频率和一定功率的射频电磁波,用以激励器原子核的共振的。这种线圈应和主磁场相互垂直,并且尽可能在人体形成较均匀地射频场,并使它尽量接近人体以使发射和接收过程具有较高的效率。有的射频线圈包括发射线圈和接受线圈二部分,也有的收、发兼用。此外,还有头部接收线圈、肢体线圈,颈线圈、脊椎线圈、眼窝线圈、胸线圈等多种专用的表面线圈,以提高转换效率和图像质量。
梯度线圈需要特定的梯度电源。它与专用的梯度线圈严格匹配,电源稳定度要求万分之一。梯度电源和补偿电源一般都采用水冷却。另外,主磁场的逸散磁场对周围影响很大,主要影响对象是各种磁盘、图像显示器、影像增强器和戴起搏器的病人等。外界磁性物体对主磁体均匀度也有影响。
磁共振波谱仪部分
主要包括射频发射部分和一套磁共振信号的接收系统。发射部分相当于一部无线电发射机,它是波形和频谱精密可调的单边带发射装置,其峰值发射功率有数百瓦至十五千瓦可调。接收系统用来接收人体反映出来的自由感应衰减信号。由于这种信号极微弱,故要求接收系统的总增益很高,噪声必须很低。一般波谱仪都采用超外差式接收系统,其主要增益可取之中频放大器。由于中频放大器工作在与发射系统不同的频段上,可避免发射直接干扰。在预放大器与中放器之间设有一个接收门,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射频开关,它主要是在发射系统工作瞬间关闭,防止强大的射频发射信号进入接收系统。经中频放大后的FID信号一般幅值都超过0.5伏,可进行检波。检波后,信号还要进行放大和滤波。
数据处理和图像重建部分
磁共振信号首先通过变换器变为数字量,并存入暂存器。图像处理机按所需方法处理原始数据,获得磁共振的不同参数图像,并存入图像存储器。这种图像可根据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后置处理。后置处理内容分为两大类:其一是通用的图像处理,其二是磁共振专用的图像处理,如计算T1值、T2值、质子密度的。至少应采用三十二位阵列处理机。经重建后的图像依次送入高分辨率的显示装置,也可存入磁盘和通过多幅照相机制成硬拷贝。
控制台一般是由主诊断控制台和辅助诊断控制台,两个台可提高病人流通量。显示器也有两个,一个是字符显示器,菜单式操作软件也在此显示。另一个是高分辨率大屏幕图像显示器。
整个系统由主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时,主计算机同时控制个单片机系统工作。[4]
核磁共振成像未来展望
人脑是如何思维的,一直是个谜。而且是科学家们关注的重要课题。而利用MRI的脑功能成像则有助于我们在活体和整体水平上研究人的思维。其中,关于盲童的手能否代替眼睛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样本。正常人能见到蓝天碧水,然后在大脑里构成图像,形成意境,而从未见过世界的盲童,用手也能摸文字,文字告诉他大千世界,盲童是否也能“看”到呢?专家通过功能性MRI,扫描正常和盲童的大脑,发现盲童也会像正常人一样,在大脑的视皮质部有很好的激活区。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盲童通过认知教育,手是可以代替眼睛“看”到外面世界的。
.上海交大医学院[引用日期]
.上海交大医学院[引用日期]
.上海交大医学院[引用日期]
.上海交大医学院[引用日期]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7、 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4分) 例:春天到了,大地像铺上了一条绿毯子.(1) 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像 .(不少于10字)(2) 石榴花开得十分鲜艳,远远望去就像 .(不少于10字)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像
一排排队列整齐、保家卫国的战士
石榴花开得十分鲜艳,远远望去就像
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红宝石
.希望能帮到你,祝好.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一排排玉米威武的立着,像一位位守卫边疆的战士。石榴花开的十分鲜艳,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
一排排玉米威武地挺立着,像站在千军万马之前的将军一样。(2)
石榴花开得十分鲜艳,远远望去就像树上挂着一个个红灯笼一般。
扫描下载二维码3893被浏览4577389分享邀请回答view./a/ENT5308果然跟评论中的同学们说的一致,导演是他尼桑啊!转载尼桑和刚桑照片一张对于网友们的批评,刚桑表示我也不想这样演啊都是尼桑的错!祝杨志刚老师转型成功,毕竟因为他我得到了知乎第一个高票(≧?≦)————————我是原文分割线——————大致看了下所有答案,表!示!不!服!怎能没有如今充斥着抗日八点档,很有可能成为新一代鼻孔教掌门人的这位…百度了一下才知道叫做杨志刚的大哥!你也不知道是谁,是吧?那么来几张真相感受一下。看到这张照片你是不跟我一样鼻子发紧?是不是还是鼻子发紧?啊啊啊啊啊受不了了!!为什么换个台还是这样!!谁来告诉我,这是什么流派的演技?老师告诉我们,不能以貌取人,黑一个人的长相是不对的!但!是!如!过!你!们!看!过!他!的!片!子!就!知!道!他!在!剧!里!说!话!全!是!这!样!的!每!一!部!1.1K35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69914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舌诊(舌象)大全!
我的图书馆
舌诊(舌象)大全!
(1)身体表现:面部(眼皮)浮肿、油光、易生痤疮、腹泻、身重困倦、大便燥结、急躁易怒。(2)原因:气虚、运动少、饮冷饮,造成水湿留在体内 。(3)解决方法:红豆、薏仁各10克,煮水30分钟,代茶饮,祛署湿,适合夏天。冬天寒湿则适应用绿色的花椒,煮水泡脚。 (1)身体表现:善忘、喉咙发干、性情急躁、皮肤干躁、身体疼痛、面色晦暗、口唇发黑、眼圈暗黑、痛经。(2)原因:血液流动不畅、外伤造成、生气(肝郁气滞就容易造成血瘀)、气虚、寒冷造成。(3)解决方法:三七与西洋参各0.5克,打粉用温水冲服。 (1)身体表现:记忆力差、思考力差、睡眠不好、容易失眠、容易疲惫、怕风怕冷、天热手脚温、天冷手脚冰凉。(2)原因:失血、脾胃功能差不能吸收营养、思虑过多消耗心脾之血。(3)解决方法:西洋参30克打粉,龙眼肉300克,搅拌均匀隔水蒸4小时,每天一勺用开水冲服。 (1)身体表现:眼干、口躁咽干、手足心发热、大便干躁、眩晕耳鸣、睡眠差、脉搏快、喜冷饮、心烦爱发火、腰膝酸软(2)原因:津液不足、熬夜、吃辛辣及吃过多热性的食物、生大病。(3)解决方法:生地、沙参、麦冬、枸杞各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一节,煲汤服用,一周即可。 (1)身体表现:怕冷、喜饮热饮、精神不振、睡眠偏多、口唇色淡、毛发易落、易出汗、大便稀薄、小便清长。(2)原因:过多吃寒凉的药、喝冷饮、体质弱、过份暴露在寒冷的环境里。(3)解决方法: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煲汤服用。 (1)身体表现:神情抑郁、口苦口干、眩晕、胃口不佳、忽冷忽热、心烦火大、呕逆、胸闷肋疼、失眠多梦(2)原因:思虑重、压力大(七情内伤:喜则气散、怒则气上、优则气聚、思则气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3)解决方法:灯芯草、竹叶各3克,泡水喝,3-5天即可,主要用于突然上火需要疏肝理气。长期肝气不疏主要需要调整“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慈悲心是克制七情最有力的法宝,即仁者寿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 舌诊脏腑部位分属图(1)舌色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 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①白苔 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②黄苔 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③灰黑苔 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舌象图谱说明1.正常舌舌象:舌质淡红,胖瘦适中,舌苔薄白而干润适度。2.淡白舌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嫩,舌苔白色稀薄。意义:多为胃气虚弱或气血不足。3.苍老舌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苍老、白苔满布、微黄、粗糙如砂石。意义:湿阻脉络、津不上承、或暴热伤津。4.淡白舌白苔舌象:舌质淡白、白苔满布,中部厚如积粉。意义:阳虚热浮,可见于阳虚而外感湿热。5.淡白舌黑燥苔舌象:舌质淡白,舌体胖,舌苔灰黑燥裂。意义:脾失健运、湿浊不化、痰湿上蒙清窍。6.淡红镜面舌舌象:舌质淡红而嫩,边有裂纹,舌面光莹无苔、平滑如镜。意义: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7.瘀斑舌舌象:舌质淡红偏暗,边有瘀点、瘀斑,舌苔薄白。意义:瘀血阻络,气血壅滞。8.淡红花剥舌(地图舌)舌象:舌质淡红,舌体歪,舌苔白腻有剥脱,呈地图状。意义:胃之气阴两虚,痰湿阻络。9.红舌花剥苔舌象:舌质红而嫩,舌苔白腻花剥,剥脱处光莹无苔,或罩白色透明苔。意义:湿热伤阴,湿浊未化,已伤阴液。10.红肿胀舌舌象:舌质红,舌体肿胀、胖大、不能缩入口内,舌尖与中部黄苔,舌边与根部白苔。意义:湿热熏蒸,血热上壅。11.淡红紫斑舌舌象:舌质淡红,舌尖舌边多处青紫成片,舌苔白腻不均匀,中间苔少。意义:气滞血瘀或久病气血不续。12.淡红舌白厚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白厚腻。意义:气虚血瘀,痰饮停聚。13.淡红舌厚腐腻苔舌象:舌质淡红,舌体略胖,白厚腐腻苔满布舌面如积粉,表面微有淡黄色。意义:湿热阻滞三焦14.淡红舌黄糙苔舌象:舌质淡红,舌苔黄燥,粗糙如砂石。意义:胃肠热结夹湿,湿热化燥。15.红舌黑腻苔舌象:舌质红,苔厚腻,边白黄中间黑色。意义:虚阳上浮,湿热内蕴。16.红舌无苔舌象:舌质红而嫩、中有裂纹,除舌边有少许残存之苔外,余光莹无苔。意义:胃肾气阴两伤。17.齿痕舌舌象:舌质略红,舌体胖大而齿痕,舌中间有纵裂,苔薄白而颗粒粗松。意义:脾虚湿滞,兼有内热。18.裂纹舌舌象:舌质略细,多数纵裂如刀割,舌苔薄白。意义:素有阴虚,真阴不足,虚火上炎。19.裂纹舌舌象:舌质淡白透青紫,舌体胖大,中有深裂纹,舌边裂纹如刀割,舌苔白腻而不匀。意义:气血俱衰,肾阴不足。20.红舌白腐苔舌象:舌质红,舌苔白厚,颗粒粗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意义:痰食内聚,湿热蒸腾。21.红舌黄腐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舌体苍老,舌苔由白转灰黄,厚腐堆起,上有横直裂纹。意义:湿热秽浊蕴结于里。22.暗红舌焦黄苔舌象:舌质红而偏暗,苔焦黄如锅粑,厚而有裂。意义:胃肠热结,腑气不通。23.红舌黄白苔舌象:舌质红,有红点,苔黄白色,厚积满布,如米粉状。意义:邪热湿毒蕴结于里。24.暗红舌黄燥苔舌象:舌质绛红晦暗,舌体薄瘦,舌苔厚而焦黄燥裂。意义:实热燥结于胃肠。25.红绛舌黄黑苔舌象:舌质绛红、苍老、尖有红点,苔薄白转灰黄,根部灰黑垢腻。意义:风痰上扰,痰热腑实。26.红绛舌黑糙苔舌象:舌质红绛,有红点,黑色糙裂苔满布,厚积成块。意义:热毒内实,痰热腑实。27.红色点刺舌舌象:舌质红,有红色点刺状突起,舌苔白腻,表面微黄。意义:营分郁热。28.青紫瘦小舌舌象:舌瘦小面青紫晦暗,舌苔白厚腐。意义:寒湿凝滞,气血壅滞。29.绛紫舌光剥苔舌象:舌质绛紫而暗,舌面光剥无苔。意义:热及营血,伤阴阻络。30.淡白舌水滑苔舌象:舌淡而胖,边尖满布白滑苔,中根部黄苔,厚腻粘滑。意义:肾阳不足;湿浊化热。31.红绛瘦舌舌象:舌质红绛,舌体瘦长,两条黄色垢苔厚积,燥裂成块,余处光剥无苔。意义:胃肠热结伤阴而兼阴虚火旺。32.红胖瘀斑舌舌象;舌质红绛有瘀斑,舌体肿胀,舌面有破损,苔白滑兼有酱色。意义:湿毒内盛。3.舌诊的注意事项(1)病人将舌自然伸出口外,充分暴露,要呈扁平形,使舌体放松,不要卷缩,也不要过分用力,以免引起颜色的改变。望舌时尽量迅速敏捷地看清舌质、舌体、舌苔、避免病人伸舌过久,必要时可稍休息后再重复观察。(2)病人面对光线,使光线直射入口,光线要充足,否则舌质及舌苔的颜色不易分辨。(3)注意饮食对舌诊的影响:如食后因食物的摩擦使舌苔变薄;饮后使舌苔变润;食温热或刺激性食物后,舌质变红或绛。所以一般不宜在病人进饮食或漱口后立即进行舌诊。(4)注意染苔:如饮用牛奶后苔呈白色;吃乌梅、杨梅、咖啡、陈皮梅、橄榄等可将舌苔染为黑色或褐色;吃蚕豆、橘子、柿子及黄连、核黄素等,使舌苔染成黄色。这些暂时的外物沾染,不可误认为病理的舌苔。附:舌诊现代研究简介舌为口腔中主要器官之一,是由很多横纹肌组成的肌性器官,外表被有特殊的粘膜,尤其舌背粘膜是组成舌苔的主要部分。舌的血管和神经分布极其丰富,其粘膜上皮薄而透明,故能十分灵敏地反映机体的变化、消化系统和体液的变化。近年来运用现代知识和方法研究中医舌诊的日益增多,简介如下:(1)正常舌象:淡红色舌质:由于粘膜下层及肌层中血管及血运十分丰富,使舌肌呈红色,透过一层白色明带有角化的粘膜面,而形成正常的淡红色舌质。薄白苔:由舌的丝状乳头末端角化树及其空隙中的脱落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渗出细胞等形成。(2)舌象的变化:①舌质的变化与血液循环、体液状况、及机体生理失调、组织细胞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如全身机体代偿机能失调或机能不足时,就可能出现气虚的舌象;机体消耗过甚,影响到某些重要物质缺乏时,就出现阴虚的舌象。淡白舌多与组织水肿、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减少,血流缓慢等因素有关,常见于贫血,或蛋白质缺乏,尤其是白蛋白缺乏者,亦可见于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或内分泌机能不全,如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与毛细管扩张,血液量增加,血液浓缩等因素有关,多见于发热,尤其是急性感染性疾病,脱水,维生素缺乏,外科手术后,水液平衡失调及昏迷等病人;青紫舌可能与静脉瘀血,或缺氧而致还原血红蛋白增加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多见于肝脏病、心脏病及癌肿患者。舌体胖嫩,主要由于血浆蛋白减少,舌组织水肿,且可因水肿、舌体增大或肌张力降低、松弛而在舌边出现齿痕;裂纹为舌乳头融合及分离而造成的裂隙,可能与舌粘膜萎缩有关;芒刺系由丝状乳头向蕈状乳头转化,同时由于粘膜固有层中血管充血扩张,致蕈状乳头肿胀,充血而成。舌质干燥,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伴有唾液含水量降低所致。脱水患者,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减少,故舌面干燥,所以舌面干燥是临床失水的最好指标,是任何原因引起失水的最早表现。②舌苔的变化与丝状乳头增生,角化增剧,细菌的作用,口腔中存在水分多少,以及全身营养状况,脏器疾病等有关:白苔多为氧气交换减少,或贫血,携氧降低,导致组织缺氧,引起舌粘膜代谢障碍和代谢产物增多而形成;黄苔是由于感染等致炎因子和代谢产物的刺激,使丝状乳头增生,粘膜表层弥漫的角化不全和角化过度,加上角质碎片和产黄色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舌的局部炎性渗出物等而形成,故多见于感染性疾病,传染病,发热及一些恶性肿瘤;黑苔的形成是因丝状乳头增生更剧,出现棕色角化细胞及黑色霉菌滋生,或腐败细菌作用于舌粘膜上之坏死物质,或与含铁微生物结合形成硫化铁而致黑色,故认为慢性感染,毒素刺激,胃肠功能紊乱,霉菌感染,长期应用抗生素和由于恶性疾病引起口腔健康情况恶化,是造成黑苔的原因,也可见于吸烟过量,口腔卫生差者。舌苔变厚,变腻,多由于病后食欲减退或进软食、流质、舌的机械摩擦作用减少,或因发热脱水、唾液分泌减少,清洗作用降低,影响舌的自洁作用降低,使丝状乳头延长,加上角质碎片、渗出物等堆积所致。综合目前有关研究资料,舌象变化与下列几点有关:①与营养缺乏有关:慢性胃病或慢性腹泻的患者,由于消化吸收不良,在临床上可见到黄色或灰色的舌苔。体内消耗过多及代谢紊乱,也可见到舌苔的显著变化,如各种发热病人开始多薄白苔,中期多干黄苔,糖尿病人可见到干红苔等。②与循环系统及血液的质和量有关:高度贫血者,舌质淡白,舌乳头萎缩,失水、酸中毒、血液浓缩、缺氧者,舌质均呈鲜红或紫色;血小板减少,舌上可出现紫斑;恶性贫血出现光滑舌。③与细菌病毒感染及机体抵抗力有关:流行病初起多白腻苔,病势较重或严重时出现红绛舌;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以光剥舌较多,链球菌、葡萄球菌所致的败血症,则多见黄苔。说明舌象的变化不仅与细菌种类有关,而且还可能与机体的抵抗力有及反应性有关。一般绿脓杆菌所致的败血症,多在人体抵抗力极差的情况下发生,正气不足,故舌见光剥,而链球菌及葡萄球菌感染的败血症,以实热证居多,故多表现为黄苔。④与唾液有关:高热的病人如中毒性肺炎和急性肠炎失水患者,均有舌面干燥,口腔内失润现象。这是因血液粘稠度增高,唾液水样分泌物减少所致。又如阴虚患者,常有交感神经紧张性增高,副交感神经紧张性降低,使唾液浆液性分泌减少,代之以粘液性分泌,唾液的质量发生改变而见舌面干燥。⑤与内分泌有关:内分泌失调者,舌象有异常反应,如肾上腺机能不全者,舌面上可能有褐色隆起或陷下的色素斑(3)舌象变化的临床意义:①舌象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如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较严重;淡白舌多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变化慢,病程较长,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 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增剧。②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绿脓杆菌性败血症,多见舌光剥无苔,而链球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则多黄苔;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常见舌质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则舌面光滑如镜、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或燥,色黄或黑,有时也可见光剥无苔;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舌诊顺口溜(1)舌之与苔,首须辨识;苔为苔垢,舌是本质。苔察气病,舌候血疾;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邪气浅深,察苔可知;脏腑虚实,舌质可识。 (2)舌苔变化,各有分部:舌尖心肺,中央胃腑,舌根属肾,四畔脾土,舌之两旁。肝胆地步;另有一法,三脘分看,尖上根下,舌中中脘。 (3)辨舌津液,润燥滑涩。润多正常,湿厚属湿。润而多津,滑苔之色。涩又浮粗。燥则津劫。 (4)有神无神,别在荣枯。荣为荣润,津液充布;红润鲜明,气血丰富。枯无血色。正气将竭,津乏干枯,病属危急。 (5)红舌主热,尚多分别。心火上炎,舌尖色赤。红在舌边,肝胆有热。温病初期,尖边多赤;见于杂病,心肝之色;头痛失眠,烦躁便实。红色鲜艳,亦各有殊;温病热甚,杂病阴虚。舌心干红,阴液被劫。光嫩无津,为镜面舌;病多主凶,津液枯竭。若气血虚,淡红舌质。 (6)绛色深红,温热传营。纯绛鲜泽,包络热盛。干枯而萎。涸竭肾阴;兼见嗌干。大命将倾。更有一种,绛舌少苔,甚至舌裂,阴液将殆。绛舌粘腻,似苔非苔,湿邪挟浊,芳香宣开。望之若干,扪之有津,津液已伤,湿热熏蒸,浊痰蒙窍,清泄生津。 (7)紫舌主病,有阳有阴;有苔无苔,主要区分。润燥深淡,满舌或斑,主病不同,轻重两般。黄苔紫舌,脏腑积热;兼见干燥,通下为急。舌见青紫,浮苔滑润。伤寒初,直中三阴。瘀血之病,舌紫且晦,一般滑润,或见灰苔,重则满舌,轻则斑块;痛久入络,与此同类。酒客成积,舌多紫斑。中心白滑,醉后伤寒。紫舌肿大,酒毒为患,冲心危险,性命难挽。 (8)蓝色变化,略如紫舌;尚能生苔,正气未竭。光蓝无苔,色萎不泽,证极危险,元气败绝。蓝不满舌,主证各别:瘟疫秽浊,兼苔粉白;黄腻浊苔,湿温郁热;苔滑中蓝,湿痰之舌。 (9)黑主重病,有阴有阳:嫩滑湿润,寒极为殃;粗涩干焦,热极所伤。血已败坏。古称死证。辨准早救,或可得胜。 (10)苍老娇嫩,亦要分析:坚敛苍老,实热壅结,神气尚存,病多属实;浮肿虚寒,亦属痰湿。娇嫩齿印。虚弱之识。 (11)纹剥芒刺,各有标志:纹在舌质,几如碎瓷,血虚热甚,亦见阴虚。剥如剥落,一块光洁,阴伤现象,每难填没。病情更重,整舌剥脱。舌生芒刺,有黑黄色,不论前后,化燥之志。舌体胀大,痰饮热湿。舌体瘦瘪,诸虚证急。 (12)软而柔和,正常舌质,运动灵活,气血相得。痿绛阴亏,运动无力,色见淡红,气血虚极。舌体强硬,风火痰别:舌强瘫痪,心脾风入;赤肿而硬,心火已极;痰肿而硬,苔浊灰色。舌之伸舒,常人自如;倘伸无力,颤动属虚。舌欲舒伸,根如线牵,其因有三,燥寒痰涎,均病筋脉,舌强语蹇。燥干寒急,风痰粘连。舌舒痰热,麻痹虚证。歪于一侧,风中络证。吐弄舐唇,心脾积热,小儿惊风,常可见得。舌忽缩短,干红阴损;白润寒凝;粘腻痰卷。 (13)有根无根,亦须分别,中气存亡,有关得失。有根之苔,从舌生来,紧贴舌面,均匀铺开。无根之苔,厚苔一片,四围净洁,如涂舌面。 (14)苔厚苔薄,内外邪结。表寒均薄,兼证各别;邪积苔厚,内证多实。腐苔松厚,揩之即去,正将化邪,阳气有余。腻则粘舌,刮亦不脱,痰湿踞中,阳被阴遏。腐苔如霉,或如腐脓,胃气败坏,或有内痈。 (15)苔布满舌,邪气散漫,表证薄白;白腻属痰,用药宜慎,防多变幻。苔生一偏,中后或前,或左或右,按部钻研。苔色变换,顺逆可寻:由白而黄,黄退生新,此为顺象,邪解正胜。白黄灰黑,逐渐加甚,正气不支,病邪日深。苔若骤退,不由渐化,邪气内陷,病危可怕。 (16)食物染苔,注意分别。枇杷橄榄,变黄变黑。甜酸咸物,色酒果汁,均能染苔,多白润舌。 (17)白苔主表,并湿虚寒。苔白而滑,外感风寒。白苔舌红,风温初染。白苔转黄,邪气内传。白苔绛底,湿遏热伏。白苔粘腻,痰湿内搏。白苔湿润,边尖齿印,并兼胖舌,湿痰之证。虚证白苔,望之明净,舌多嫩滑,阳虚之证。 (18)黄苔主病,属里属热。微黄不燥,初传当别;黄而干燥,里热已极。舌苔黄聚,阳明腑实。燥生黑刺,或者发裂,均为热深,阴液消失。黄而滑腻,痰湿热结。以上黄苔,均属热实。别有一种,淡松花色,色黄而淡,胖嫩舌质,津润而冷,脾虚有湿。 (19)灰苔主病,寒热阴阳,辨在润燥,察之当详。由黄转灰,苔燥干厚,伤寒传经;里热证候。苔由骤见,并无积垢,薄而滑润,三阴证候。苔灰微黑,滑润舌质,痰饮水肿,细辨自识。 (20)黑苔与灰,辨证相近,灰黑渐来,里热日深。黑而燥裂,津伤热盛。苔根黑燥,下焦热甚。均属实热,急下存阴。黑而滑润,阴寒直中;杂病阳虚,苔亦相同。另一种人,平素痰饮,舌常灰黑,舌面滑润。证无险恶,切勿惊心。 (21)平素体质,舌苔有别。常见多苔,灰黄或白,病在脾胃,属于湿热;至有病时,苔反薄脱,中气不足,留心辨识。舌赤无苔,尖边红点,见于平时,阴亏可验。(22)润燥厚薄,可知邪正;察舌关键,辨证纲领。润为津存,燥乃热乘;厚是病进;薄为邪轻。结合苔色,病情自明。若因饮食,混冲当侦。诊而后食,厚薄分清;诊而后饮,润燥分明。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像()一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