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天涯梦是寒,指的什么梦寒的意思是什么请解释一下

  形容一个人“油条”,到底是在表达什么意思啊,谁能来帮我解释一下啊?
楼主发言:9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到底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夸你聪明那  
  油滑,老道,有褒义有贬义。  
  这个、我幼儿园读了3年、都叫我老油条  
  世故,精明呗
  圆滑,人精,
  我刚工作一年时间不到,自认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结果被大boss说油条,(跟大boss接触很少,说话也就5,6回吧,我自认他这么定义我,过于随意了一点),不过别人告诉我说,是另一个领导和老板这么说我的。。。。。。。  
  @爱伦坡家的黑猫
20:26:00  世故,精明呗  —————————————————  唉~~~~~我这个人工作挺马大哈的,但偶尔碰上比较大数额的账就会留点心眼,至少觉得要保自己周全,毕竟是新人,有些陷阱还是得防一下的,况且领导就是这么教的。  
  我上学经常被骂老油条
  但是一般我的领导做的不对的事情,都是我帮他顶包,(比如大boss会上批评某件事做的不对,领导就会推到我的头上,我从来不会说去辩解什么,觉得顾全领导的面子是应该的,所以我都是相当于是默认是我的错,或者直接承认是我做的不对,我下次改正)。这样还被领导说油条,觉得想不通。  
  @long78933
20:24:00  这个、我幼儿园读了3年、都叫我老油条  —————————————————  幼儿园读了三年??怎么就成老油条了,哈哈  
  世故,圆滑  
  我们这里老油条是形容别人不急,懒,做事拖沓…  
  @净在心中
23:52:00  我们这里老油条是形容别人不急,懒,做事拖沓…  —————————————————  +1  
  世故的意思,一般来说是中性词,也可能带点贬义,具体看语境
  我这边一般是说老油条。指已经磨练的比较圆滑世故又有点老练。也算不得贬义词,算中性词吧。  
  @yibaiyihei
20:27:16  我刚工作一年时间不到,自认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结果被大boss说油条,(跟大boss接触很少,说话也就5,6回吧,我自认他这么定义我,过于随意了一点),不过别人告诉我说,是另一个领导和老板这么说我的。。。。。。。  -----------------------------  你BOSS在夸你做事滴水不露,这种情况算褒义吧。
  @净在心中
23:52:00  我们这里老油条是形容别人不急,懒,做事拖沓…  —————————————————  排~  
  滑头,老油条是你人很大调  
  褒义词吧,反正不是贬你的就了  
  说你精明,世故  
  @beyond爱爱爱
11:36:28  褒义词吧,反正不是贬你的就了  -----------------------------  什么时候老油条成褒义词了  虽然有精明、世故的意思,但不是指那种很有能力、情商很高的那种精明,而是混社会混久了圆滑世故没脸没皮地头蛇的感觉  打个比方,两人都是人精混职场20年,但a一路混到了总经理,b却当了很多年小主管,那么a是成功人士b则是老油条
  @亲爱的熊熊
00:48:59  我这边一般是说老油条。指已经磨练的比较圆滑世故又有点老练。也算不得贬义词,算中性词吧。  -----------------------------  贬义的,虽然老练,但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混混终究上不得大台面
  @yibaiyihei 7楼
20:27  我刚工作一年时间不到,自认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结果被大boss说油条,(跟大boss接触很少,说话也就5,6回吧,我自认他这么定义我,过于随意了一点),不过别人告诉我说,是另一个领导和老板这么说我的。。。。。。。  -----------------------------  你工作不到1年都能跟大boss对上话,不是油条是什么?就是心机婊的意思。  
  打个比方 有个人总是翘班迟到早退 我们就会说他是个老油条了 工作不上心 么得脸么得皮 不害臊  
  @当时若能入梦吟
14:55:00  @亲爱的熊熊
00:48:59   我这边一般是说老油条。指已经磨练的比较圆滑世故又有点老练。也算不得贬义词,算中性词吧。   -----------------------------   贬义的,虽然老练,但只能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混混终究上不得大台面  —————————————————  嗯,应该是这个意思  
  @亲爱的tianyaer
15:03:00  @yibaiyihei 7楼
20:27   我刚工作一年时间不到,自认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结果被大boss说油条,(跟大boss接触很少,说话也就5,6回吧,我自认他这么定义我,过于随意了一点),不过别人告诉我说,是另一个领导和老板这么说我的。。。。。。。   -----------------------------   你工作不到1年都能跟大boss对  —————————————————  心机婊~~~~~~~我接受不了你这种说法  
  精通规则 明的 暗的
善于保全自己
  @我只是换个马甲
00:00:34  @净在心中
23:52:00  我们这里老油条是形容别人不急,懒,做事拖沓…  —————————————————  +1  -----------------------------  +2
  我们领导如果说人老油条,绝对是指屡教不改的意思,已经油盐不进,说啥也没用的人了。
  四川话,脸皮厚  
  老油条~老奸巨猾八,我们导员说你们大一还比较老实,刚从高中过来,很少逃课,到了大二大三就成老油条了,翘课家常边饭  
  @yibaiyihei   有的时候油条代表的是 精明世故圆滑有经验  有的时候就代表马大哈 对老板上司不是很感冒
几年下来迟到还是迟到 犯错还是犯错 没什么改进这样子
  @我只是换个马甲
00:00:00  +1  —————————————————  同上  
  老油条就是不听话的意思吧,我们这里就是,上学坏学生就说老油条  
  圆滑,精明  打个比方,刚刚参加工作的菜鸟工作上比较耿直,老人就比较老油条  PS:表示小时候经常被老师这么形容,个人认为是有点贬义的
  反正称赞你的时候绝对不会用这个词的,如果你被说了,就节哀吧
  我们这边,比如读书的时候留级很多次的,老师会说:他都是老油条了。感觉是油条卖不掉,多次回油锅的意思。  如果在工作中,评价一个人老油条,则是形容他很世故很滑头的意思。  
  我也觉得老油条应该是贬义词。比如说科室里的老同志,一辈子混不上去,但是对制度的漏洞特别了解,然后仗着自己是老同志,又油嘴滑舌,各种不服管,迟到早退旷班还振振有词,遇到利益抢在前,碰到工作就往后退,从来只占便宜不担责任,看到领导遛嘘拍马,看到年轻同事就指手画脚,各种教训……总之,领导说你油条你得注意了,他对你印象不好了。如果你觉得你不是这样的人,那就更得注意,可能有人在领导面前说了你什么  
  …老奸巨滑  
  怀着娃娃装处女,你典型的老油条。  
  嗯。楼主是油条,但不是老油条。从楼主自己说的,挺善于在大事上保护自己,然后还给别人顶包,落在别人眼里应该就是挺油条的。
  啊...感觉不是什么好话。不过可能有些地方不一样。我们这边老油条贬义,旁门左道门儿清屡教不改那意思!
  贬义词 老奸巨猾
  @yibaiyihei
20:27:00  我刚工作一年时间不到,自认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结果被大boss说油条,(跟大boss接触很少,说话也就5,6回吧,我自认他这么定义我,过于随意了一点),不过别人告诉我说,是另一个领导和老板这么说我的。。。。。。。  —————————————————  如果是工作上的人说你油条。。。其实我觉得贬义词居多。我们公司有个同事,平时在办公室工作能力也就很普通,有时候同事让帮忙搬个椅子,关个窗户,都基本上不会动。可是,但凡有领导来我们办公室,他立马能汇报他做了多少多少事,还表现出对同事特别关心的样子。。。我们公司的人也比较宽松,不怎么议论他。可是。。。某天,我们领导提到他时,说了一句。。这个某某同志,平时什么样我心里清楚的很,就是老油条一根,不指望他能做什么贡献。  
  @萌萌哒妹纸啊 3楼
20:23  油滑,老道,有褒义有贬义。  ------------------------------  +
  我已经知道是贬义的意思了。  
  意思如老奸巨猾,油嘴滑舌!
  老油条,滑头,人精,中性偏贬义
  我们这边是典型的贬义。  意思是这个人油盐不进,无论别人用什么法子都是那个德性不改。  
  我们这里是贬义词。  就是做人比较圆滑世故,人精一个。  什么苦活累活不干,只会挑轻松的干。  然后喜欢占别人的功劳。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屏风马坐死悬壁,一道天涯梦是寒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屏风马坐死悬壁,一道天涯梦是寒
我有更好的答案
马上封侯 【猴 】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屏风马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一道天涯梦是寒,五柳先生四九归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一道天涯梦是寒,五柳先生四九归
一道天涯梦是寒,五柳先生四九归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十月起来是生肖一道天涯梦是寒 走马兰台不转篷1强盗过后安弓箭 黄昏饮马傍交河二五莫把它当数 彩虹如画七彩现二七八未嫁先生两岸桃花峡谷清五柳先生四九归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五柳先生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一道天涯梦是寒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一道天涯梦是寒是什么意思
我有更好的答案
要斩楼兰三尺剑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作者】张元干 【朝代】宋曳杖危楼去,醉中舞。倚高寒。扫尽浮云风不定、愁生故国,气吞骄虏,正人间。十年一梦扬州路,未放扁舟夜渡。宿雁落、寒芦深处。怅望关河空吊影。斗垂天、沧波万顷,月流烟渚。谁伴我、鼻息鸣鼍鼓
采纳率:98%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在毛泽东主席的支持下,由周恩来总理领导,国务院业务组直接筹划和组织,中国对外经济工作开拓出一个新的局面,掀起了自50年代从苏联、东欧国家大规模引进技术装备之后,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引进高潮。这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对解决中国“国民经济中几个关键问题”,促进相关产业加快发展,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对建立和发展同西方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关系,以至对后来的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合作与竞争,都起到了承前启后、率先开拓的作用。  新中国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对外实际签订的项目共26个,包括:化学纤维4套,即上海石油化工总厂、辽阳石油化纤总厂、四川维尼纶厂、天津石油化纤厂;石化3套,1套是北京石油化工总厂(现为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的30万吨乙烯,l套是吉林石化公司的11.5万吨乙烯及配套项目,另1套是北京化工二厂的氯乙烯设备;大化肥13套,具有年产30万吨合成氨、48万吨或52万吨尿素的生产能力,分别建在河北的沧州(沧州化肥厂)、辽宁的辽河(辽河化肥厂)、黑龙江的大庆(大庆化肥厂)、江苏的南京(栖霞山化肥厂)、安徽的安庆(安庆化肥厂)、山东的淄博(齐鲁第二化肥厂)、湖北的宜昌(湖北化肥厂)、湖南的洞庭(洞庭化肥厂)、广东的广州(广州化肥厂)、四川的成都(四川化工厂)。沪州(沪州天然气化工厂)、贵州的赤水河(赤水河大然气化肥厂)、云南的水富(云南天然气化工厂);烷基苯项目1套(南京烷基苯厂);大型电站3套,分别建在天津北大港、河北唐山陡河、内蒙古赤峰元宝山;钢铁项目2套,1套是武钢的一米七轧机,1套是南京钢铁公司的氯化球团。另外还有43套机械化综合采煤机组,以及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等单个项目。这26个项目都是投资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特大型项目,其中投资在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有辽阳石油化纤总厂(29亿人民币)、武钢的一米七轧机(27.6亿人民币)、大庆化肥厂(因为是用日元贷款,受汇率调整影响,投资加大到26.7亿人民币)、上海石油化工总厂(20亿人民币)、天津石油化纤厂(13.5亿人民币);只有两个项目相对较小,即北京化工二厂的氯乙烯设备和南京钢铁公司的氯化球团。
  独立华山颠,不如自挂东南枝。  凤凰台上凤凰游,树阴照水爱晴柔。  古来圣贤皆寂寞,闺中少妇不知愁。  故人西辞黄鹤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东风不与周郎便,悔教夫婿觅封侯。  寻寻觅觅,明月几时有,独上西楼。  花明月黯笼轻雾, 不辞镜里朱颜瘦。  美人卷珠帘,笑问客从何处来。  千山鸟飞绝,不知只影向谁去。  与君歌一曲,自挂东南枝。  危楼高百尺,自挂东南枝。  云深不知处,自挂东南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不如自挂东南枝。  人生自古谁无死,鸳去鸯岂独自活。  凄凄惨惨,暮霭沉沉楚天阔。  摘花不插发,一根红线终飘渺。  青天坠长星,一根红线终飘渺。  夜来风雨声,一根红线终飘渺。  抱剑惜无百战诀 ,一根红线终飘渺。  人成各,今非昨,红线穿来已半焦,  天涯梦短,薄情蜂蝶去飘飘。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一弦一柱思华年。  人生得意须尽欢,主人何为言少钱。  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寸相思一寸灰。  洛阳亲友如相问,家祭勿忘告乃翁。  雁字回时,客路青山下,骤雨初歇。  还君明珠双泪垂,云雨巫山枉断肠。  荡胸生层云,绝代有佳人。  醒时同交欢,王孙自可留 。  听君一席话,使我不得开心颜。  两情若是久长时,隔江犹唱后庭花。  东风恶,欢情薄,一见知君即断肠。  门掩黄昏,一树梨花压海棠。  欲穷千里目,不如自挂东南枝。  采菊东篱下,不如自挂东南枝。  但愿人长久,不如自挂东南枝。  一只红杏出墙来,不如自挂东南枝。  春未绿,枫未红,花开堪折直须折。  乍暖还寒,请君暂上凌烟阁。  提剑跨骑挥鬼雨,古来征战几人回。  尘世如潮人如水,古来征战几人回。  天下风云出我辈,古来征战几人回。  皇图霸业谈笑中,古来征战几人回。  谁道人生无再少,一入江湖岁月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胜人生一场醉。  夜中不能寐,此情无计可消除。  月上柳梢头,此情无计可消除。  少年不识愁滋味,此情无计可消除。  取自花丛懒回顾,此情无计可消除。  长亭外,古道边,借问酒家何处有。  帘卷西风,梧桐摇落故园秋。  海内存知己,沧海一声笑江湖。  滔滔两岸潮,沧海一声笑江湖。  夕阳无限好,沧海一声笑江湖。  拔剑四顾心茫然,沧海一声笑江湖。  君不见,是何年,一琴一萧天涯奏。  知否知否,酒入愁肠愁更愁。
  少壮不努力  不如自挂东南枝  去年今日此门中  映日荷花别样红  飞流直下三千尺  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一别西风又一年  明朝散发弄扁舟  载将离恨过江南  在河之洲  月上柳梢头  独上兰舟  问君能有几多愁  却道天凉好个秋  青青河畔草  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落知多少  今日少年明日老  空山新雨后 自挂东南枝  欲穷千里目 自挂东南枝  亲朋无一字 自挂东南枝  人生在世不称意 不如自挂东南枝  秋风肃肃晨风飔 菊残犹有傲霜枝  廉颇老矣 宛转蛾眉能几时  举杯邀明月 一枝红杏出墙来  低头思故乡 一枝红杏出墙来  采菊东篱下 一枝红杏出墙来  侯门一入深似海 N枝红杏出墙来  车辚辚 马萧萧 红杏枝头春意闹  桃之夭夭 且向花间留晚照  日边红杏倚云栽  蓬门今始为君开  仰天大笑出门去  无人知是荔枝来  卧龙跃马终黄土  美人帐下犹歌舞  蓬莱文章建安骨  此时有子不如无  诗书万卷  落纸如云烟  下笔千言  须无一字不用典  离题万里若等闲  爷娘闻女来 举身赴清池  阿姊闻妹来 自挂东南枝  小弟闻姊来 琵琶声停欲语迟  横眉冷对千夫指 安能辨我是雄雌  亲射虎 看孙郎 一见知君即断肠  置彼周行 一树梨花压海棠  问君何所之 宣城太守知不知  危楼高百尺 宣城太守知不知  此物最相思 宣城太守知不知  江州司马青衫湿 宣城太守知不知  红酥手 将进酒 你既无心我便休  雨疏风骤 韶华不为少年留  东风不与周郎便  遍插茱萸少一人  夜深忽梦少年事  惟梦闲人不梦君  后宫佳丽三千人  铁杵磨成绣花针  出师未捷身先死  分明怨恨曲中论  满园春色关不住  芦橘杨梅次第开  病中垂死惊坐起  笑问客从何处来  欲得周郎顾 从此君王不早朝  春眠不觉晓 从此君王不早朝  无端嫁得金龟婿 从此君王不早朝  轻拢慢捻抹复挑 从此君王不早朝  长亭外 古道边 一行白鹭上青天  争渡争渡 栗深林兮惊层巅  道路阻且长 不如高卧且加餐  人生不相见 不如高卧且加餐  驱车登古原 不如高卧且加餐  蒌蒿满地芦芽短 不如高卧且加餐  思悠悠 恨悠悠 独立小楼风满袖  知否知否 与尔同销万古愁
  @gubusun
09:58:00  帖子右边那个竖着的大长的广告条,怎么也找不到关掉的按钮,影响看帖,请求帮助  —————————————————  用手机看吧,没广告。  
  @天昊帅哥
04:02:55  少壮不努力  不如自挂东南枝  去年今日此门中  映日荷花别样红  飞流直下三千尺  人生长恨水长东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一别西风又一年  明朝散发弄扁舟  载将离恨过江南  在河之洲  月上柳梢头  独上兰舟  问君能有几多愁  却道天凉好个秋  青青河畔草  二月春风似剪刀  花落知多少  今日少年明日老  空山新
自挂东南枝  欲穷千里目 自挂东南枝  亲......  -----------------------------  这个混搭调有些意思。多谢启发和光顾。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55节  但是,这种结构性能力欠缺虽然影响华国锋但也并不是没有弥补的手段——委托管理。  《东周列国志》第16回有一个齐桓公和管仲的对答。  “桓公又问于管夷吾曰:‘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毋害于霸乎?’夷吾对曰:‘无害也。’桓公曰:‘然则何为而害霸?’夷吾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桓公曰:‘善。’于是专任夷吾,尊其号曰仲父,恩礼在高国之上。‘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作为齐国国君的儿子,小白夺位而为“桓公”,其以政变上台也非常接近华国锋。但,就接班的法权而论,这“你办事我放心”的模式虽然不比封建时代的父子相授,也是师徒接棒。华国锋的个人修养是无可挑剔的,缺点是能力的结构——并不是没有能力,他的问题在于自己独揽了太多的一把手的岗位,无论能力多么优秀都不可能胜任这样多的工作,因此,他必须将自己的一部分权力和工作分解给其他的领导人。  华国锋最弱的是军队工作,叶剑英当然是最佳的军事副手,但叶剑英出生于1897年的年龄,决定了文革之后不能长久支持一线工作。  华国锋虽然长期主政一方而且领导过国务院,但担任最高领袖后,也断乎不能党政工作一肩挑。实际上,从粉碎“四人帮”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两年多时间,国务院全面工作是由李先念主持。李先念出生于1909年,在军队也有相当的影响,建国后长期参与经济领导工作,是比较合格的经济领导人。  和华国锋相比,李先念也没有对外部世界的接触而且学历更低,最重要的是李先念对于外部世界固然不抵触,但好感大约也有些折扣。李先念的小女儿李小林童年时的梦想是当一位白衣天使——这是一个非常崇高的理想。不过呢,李先念发现小女儿性格外向,更适合和人打交道,于是支持女儿选择了外语专业。1975年,李小林从武汉大学外语系毕业后到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工作。上世纪80年代初,李小林想到美国学习,李先念不同意,但李小林坚决要走。李小林在美国学的是美国历史、亚美移民史。三年的课程,她用了一年零九个月,就拿到了硕士学位回了国。到北京的第二天,李先念就让秘书带着李小林上大街,去看北京的变化。晚上,他不让女儿倒时差,一定要她去看电影《火烧圆明园》,而且自己还要陪着看。他说,不管你在哪里读书,你首先不能忘记祖国。  这李先念之所以反对女儿到美国留学,从他对归国的李小林的态度可知:担心美国优裕的生活影响了女儿。  我个人认为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我们可以要求先进的人物甘于清贫为了集体而奋斗,但不能掩耳盗铃否认中外的差别。要追赶这种差别,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派人去发达国家学习,“知彼知己”,虽然官派留学生出国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但整体而言,是积极的方面巨多而消极的方面较少,因为既然美国是一个发达的国家,他的整个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部分是先进于中国的,是值得中国学习的。中国派出一批留学生,归来,大骂西方“糟得很”而真诚的歌颂祖国,这不是科学的态度。出国留学的目的,一个是交流,一个是借鉴,一个是学习,最重要的是自我批评。  李先念是中共的最高层领导,他必须了解世界才能搞好中国的建设,和邓小平、陈云、叶剑英、聂荣臻等人相比,李先念的天然长处是相对年轻,天然短板是不了解世界。不了解世界的李先念当然可以通过其他高层干部间接了解世界,但长期在农村革命根据地革命和长期的与世隔绝,决定了中共的领导层整体短板于了解世界,而且,即使他们有一些对于世界的感性认识,比如聂荣臻,那也是接近50年前的事情了,这西方发达国家最近的情况,必然还要年轻人才能够直接感受。李先念自己的女儿到美国留学,不管她受到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毕竟是给最高领导层打开一扇了解世界的窗口。从李先念对待归国女儿的态度看,他并不如饥似渴的了解世界,他最关心的是清除外部世界对于孩子的负面影响。  文革之后,华国锋依托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等人共同管理国家,就政治选择而言是正确的,因为这几个人是一起逮捕“四人帮”的核心,但,仅仅依靠这几个人远远的不够,尤其是在政治上远远的不够。  华国锋在毛泽东尸骨未寒之际就逮捕“四人帮”,然后宣布文革结束,不管台面上怎样维护毛泽东的形象,其实都否定了文化大革命,而否定文革,就必然给被迫害的老干部平反昭雪,同时集中精力搞治理整顿和社会建设。  华国锋的选择非常有趣:1、批判“四人帮”以及其党羽的反革命;2、尽量维持毛泽东的光辉想象并在政治上承认文化大革命。  华国锋这种政治的矛盾,原因仅仅一个,建立以他为首的包括其他参与逮捕“四人帮”的高级领导人的领导中枢,同时建立文革时期忠于毛泽东的纪登奎等中派力量和毛泽东晚年已经解放的陈云等一批老干部联合执政团队。一句话,不解放毛泽东已经打倒的老干部并大力批判“四人帮”。  华国锋绕来绕去,其实就一个目的,在打倒“四人帮”之后,因为政坛力量失去平衡,老干部已经是压倒性力量,所以,为了确保他的最高领导权,就要重用汪东兴、纪登奎这样的中间力量而竭尽全力封堵老干部的平反工作。  理想是丰满的,华国锋这算盘虽然打的很好,但现实是骨干的,这汪东兴在战争时期仅仅就一个少将,压根就没有指挥过大的战斗,仅仅是因为文革后期特殊的机缘才立下盖世奇功,要论到在军队的影响和能力,当然就比不过那些老帅们。至于文革时期因为态度相对中立而崛起的那一部分,大多是一些老实人而能力平平。华国锋要搞社会建设,因为毛泽东在文革期间打破了非军功管理人才的上升渠道,当毛泽东重用的文革派倒塌的时候,政坛就是老干部一支独大,无论华国锋怎样腾挪,他选拔的干部都只能是老干部而不是和平时期的知识分子或者工农干部,因为陈永贵这种人压根就没用。  陈永贵晚年回忆:“我到中央才知道,我们这些大老粗并不是搞政治的料,我们抓具体的工作,搞经济和农业还可以,搞那些歪门邪道不行,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华国锋也不行。我几次看到他在中央的会议上,气得手在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比如,给刘少奇平反的前几天,我到他家,他当着我的面,给毛主席的画像鞠躬说:主席,我对不起你,你原谅我吧!他处于紧张为难的状态。”  华国锋不是毛泽东,他不但没有毛泽东的权威,也没有毛泽东的手段,不管他的意见是否正确,他都斗不过老干部集团,因为他没有干部调整的空间。
  独立华山颠,不如自挂东南枝。  凤凰台上凤凰游,树阴照水爱晴柔。  古来圣贤皆寂寞,闺中少妇不知愁。  故人西辞黄鹤楼,风物凄凄宿雨收。  东风不与周郎便,悔教夫婿觅封侯。  寻寻觅觅,明月几时有,独上西楼。  花明月黯笼轻雾, 不辞镜里朱颜瘦。  美人卷珠帘,笑问客从何处来。  千山鸟飞绝,不知只影向谁去。  与君歌一曲,自挂东南枝。  危楼高百尺,自挂东南枝。  云深不知处,自挂东南枝。  衣带渐宽终不悔,不如自挂东南枝。  人生自古谁无死,鸳去鸯岂独自活。  凄凄惨惨,暮霭沉沉楚天阔。  摘花不插发,一根红线终飘渺。  青天坠长星,一根红线终飘渺。  夜来风雨声,一根红线终飘渺。  抱剑惜无百战诀 ,一根红线终飘渺。  人成各,今非昨,红线穿来已半焦,  天涯梦短,薄情蜂蝶去飘飘。  天上人间会相见, 一弦一柱思华年。  人生得意须尽欢,主人何为言少钱。  云中谁寄锦书来,一寸相思一寸灰。  洛阳亲友如相问,家祭勿忘告乃翁。  雁字回时,客路青山下,骤雨初歇。  还君明珠双泪垂,云雨巫山枉断肠。  荡胸生层云,绝代有佳人。  醒时同交欢,王孙自可留 。  听君一席话,使我不得开心颜。  两情若是久长时,隔江犹唱后庭花。  东风恶,欢情薄,一见知君即断肠。  门掩黄昏,一树梨花压海棠。  欲穷千里目,不如自挂东南枝。  采菊东篱下,不如自挂东南枝。  但愿人长久,不如自挂东南枝。  一只红杏出墙来,不如自挂东南枝。  春未绿,枫未红,花开堪折直须折。  乍暖还寒,请君暂上凌烟阁。  提剑跨骑挥鬼雨,古来征战几人回。  尘世如潮人如水,古来征战几人回。  天下风云出我辈,古来征战几人回。  皇图霸业谈笑中,古来征战几人回。  谁道人生无再少,一入江湖岁月催。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胜人生一场醉。  夜中不能寐,此情无计可消除。  月上柳梢头,此情无计可消除。  少年不识愁滋味,此情无计可消除。  取自花丛懒回顾,此情无计可消除。  长亭外,古道边,借问酒家何处有。  帘卷西风,梧桐摇落故园秋。  海内存知己,沧海一声笑江湖。  滔滔两岸潮,沧海一声笑江湖。  夕阳无限好,沧海一声笑江湖。  拔剑四顾心茫然,沧海一声笑江湖。  君不见,是何年,一琴一萧天涯奏。  知否知否,酒入愁肠愁更愁。
  @yc雨花石 23109楼
07:44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55节  但是,这种结构性能力欠缺虽然影响华国锋但也并不是没有弥补的手段——委托管理。  《东周列国志》第16回有一个齐桓公和管仲的对答。  “桓公又问于管夷吾曰:‘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毋害于霸乎?’夷吾对曰:‘无害也。’桓公曰:‘然则何为而害霸?’夷吾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桓公曰:‘善。’于是专任夷吾,尊其号曰仲父,恩礼在高国之上。‘国有大政,先告仲父……  -----------------------------  华国锋是老实人,怎么能搞政治呢。不要脸的才行呢。主席一走,就看谁不要脸了。  
  @西伯利亚惊雷
15:58:18  雨花石是党校教师,总机是台湾笔友确认完毕  -----------------------------  而且是蹩脚的,总机的水平还比较称职
  @yc雨花石
07:44:18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55节  但是,这种结构性能力欠缺虽然影响华国锋但也并不是没有弥补的手段——委托管理。  《东周列国志》第16回有一个齐桓公和管仲的对答。  “桓公又问于管夷吾曰:‘寡人不幸而好田,又好色,得毋害于霸乎?’夷吾对曰:‘无害也。’桓公曰:‘然则何为而害霸?’夷吾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贤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  -----------------------------  潘维就“治国的思想方法”谈六点个人观察,请各位指正。  一、认识论:  强调意识形态还是强调问题导向?  意识形态人人都有,但治国不能靠意识形态。向往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和法治不是问题,仅仅依照美好蓝图短期内推出几百个“顶层设计”就未免有脱离实际之嫌。实事求是的思维方式是问题导向,即遇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抓主要矛盾,让国家在不断解决重大问题中前进。  什么是主要矛盾、主要问题?眼下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主要矛盾,主要问题。谁是人民?社会中最广大的劳动者就是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民心是什么?民心就是百姓对政府的信任,信任党和政府竭力为人民服务而非为权贵服务,信任政策稳定、政府言而有信。  改革开放前三十年,我国的主要矛盾是百姓温饱问题,我们靠市场化把问题解决掉了,非常成功。自那以后,主要矛盾逐渐演化为百姓患不均。老百姓的生活分成四个阶段,被养、养小、送老、被送。养小和送老是百姓生活的核心。不均导致养小孩、送老人越来越难,不均也是官员腐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社会不平等不是问题,是必然;但社会日趋不平等就是严重的政治问题了。因为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的不平等一直在扩大,百姓养小孩和送老人越来越艰难。社会越来越富裕,体育文化却成了奢侈,大众越来越老无所依,越来越不敢花钱、生养、看医生。市场化解决不了这个矛盾,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的市场化本身就是矛盾之源,均等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以解决人民生活面临的最大困难为核心任务才能获得人民的信任。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看问题,处理问题,党才接地气,有根基,才是正确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相信社会至上而非资本及个人权利至上。强调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百姓而言,就要求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大家庭”的互帮互助,壮年帮老年,没病帮有病,有钱帮缺钱,有知识帮缺知识。  中华民族的兴衰从来不决胜于市场,而在乎能否维护“大家庭”这个社会核心价值观念。历史上,没有“常平仓”就没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兴起。在今天,要实现多数人的现代化,还是满足于少数人的现代化?“以个人为本”,还是“以人民为本”?这不仅是思维方式问题,更是政治方向问题。  二、经济:  强调体制改革还是强调经济发展?  市场除了供给就是需求,供需平衡要靠市场解决。经济结构转型从根本上说是市场问题,倘若政府以此为工作重心,就难以避免一些“揠苗助长”的冲动。打压第二产业去提升第三产业比例,如同打压第一产业去提高第二产业比例,实乃自欺欺人。  国际市场低迷,出口制造商自然会衰落,自然会升级自己的出口产品。便宜马桶盖适应国内廉价品市场,市场需求变了,高级马桶盖早晚会有,政府无须为此操心。廉价品生产无法持续,环境也就改善了。劳动力市场向供方倾斜,工人工资提高,这分明是好事,在什么立场上反而成了问题?改革企业所有制、耕地所有制是我国的紧迫问题吗?是大多数百姓要求所有制改革,还是极少数人的意识形态偏好所致?  短缺靠市场解决,但过剩就要具体分析了。是垃圾可以靠市场解决,可若是人均依然短缺的牛奶就不能倒掉,得靠政府干预再分配来解决“市场失灵”。谁想要什么“成熟”的纯市场经济?我国分明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来回折腾金融货币政策,来回折腾供给和需求这俩空洞的市场概念,不如去改善经济基本面,抓住国际原料和能源价格低迷的罕见战略机遇期,落实一个个能促进公共利益和经济进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消化所谓“过剩产能”,在人均基础设施上接近发达国家。  市场与政府两分以及孰重孰轻的讨论是笔糊涂账,而且极具误导性。“三生万物”,人民的利益诉求就是市场和政府都要服务和服从的对象。真空里的纯市场只是为帮助理解现实而画的一条“辅助线”。现实里没这条线,中国没有,外国也没有,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治国靠政治家,不是经济学家或政治学家。政治家能执政,因为他们能实现百姓的具体诉求。  百姓日常生活里没有供给侧、需求侧这种抽象概念。百姓的基本需求是物价稳定、生活稳定、社会井然有序。再高个层次,就是养小送老更容易,而非越来越困难。与这需求无关甚至背道而驰的“改革”是极少数人的要求,甚至是意识形态和外国的要求。我党赢得政权,不是因为主义或“辅助线”,不是因为谈论抽象的大众利益或大众过去与将来的利益,而是因为满足人民眼下的具体利益,因为“打土豪,分田地”,因为“缸满院净,为家家户户排忧解难”,因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三、政治:  强调制度还是强调政策?  当今流行历史唯心主义的“制度决定论”。是有个好制度就有好结果?还是在同样制度下有好政策就有好结果?改制从来不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追求,而是冷战后西方对欠发达国家的强硬诉求。既然热衷“改制”还谈何“制度自信”?  政策比制度重要得多,我举下面四个理由:  第一,制度是稳定的,长久不变的,但问题层出不穷,随时在变,需要灵活机动的政策来及时解决。立法易,废法难。解决日常问题要靠行政不能靠立法。出了问题就用立法解决不仅是懒政,而且法律必然繁琐、混乱、互相冲突。行政无所适从,就只能怠工。法律繁多是国家之祸而非国家之福,所以世上才有习惯法系。我国当前的问题显然不是缺制度,是以“缺少法律”为名的执法随意、懒惰。  第二,“政府法无明文授权不可行,个人法无明文禁止皆可行”是17世纪欧洲商人为制约国王提的一个口号。都21世纪了,国家开支普遍占GDP半数,哪国还在喊这四百年前旧欧洲的口号?若法无明文授权不可行,不仅法律会多如牛毛,而且必然鲜有愿担当、敢作为的行政官员,懒政和怠工就是必然的。惯例法随机遴选陪审团就是要断案服从本地百姓的意愿,拒绝法条主义。  第三,政策只惩罚犯规的人,且因时、因地、因事轻重缓急不同;可叠床架屋的制度却惩罚所有人,而且惩罚诚实,迫使所有人不诚实。因极少数人婚姻欺诈就要立制度,要所有申请结婚的人证明自己未婚,既大幅增加人民的成本,也大幅增加政府的成本。制度门槛高了,政府效率低了,群众办事就得四处托门子,找关系,行贿赂。严惩欺诈者才是正道。“大道至简”。  第四,制度是特定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结果,不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原因,不是国家成败的原因。制度貌似是“顶层设计”出来的,其实能立住脚的制度都是“长出来”的。美国宪法是从英国宪政惯例和“五月花号公约”长出来的。国家出问题主要在政策不在制度。美国宪法好,却没能防止立宪八十年后爆发大内战。郡县制好,秦朝寿命却仅十几年。科举制和宪政制好,创制的隋朝和民国都没活过半个世纪。西汉末王莽热衷照乌托邦大刀阔斧地改制,被历史无情嘲弄。  强调用全国一刀切的制度解决问题,忽略政策“试点”,轻视因地制宜,忽略我国各地的巨大差异,就难以调动各地各部门官员的能动性。毛泽东强调:“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鹞鹰伏击
10:03:04  @wgljw2000  1874年格奥尔格·康托尔猜测在可列集基数和实数基数之间没有别的基数,这就是著名的连续统假设。它又被称为希尔伯特第一问题,暨连续统假设是20世纪有待解决的23个重要数学问题之首!  1938年哥德尔证明了连续统假设和世界公认的ZFC公理系统不矛盾。1963年美国数学家科亨证明连续假设和ZFC公理系统是彼此独立的。因此,连续统假设不能在ZFC公理系统内证明其正确性与否!  ——暨,到目前为之,数理逻......  -----------------------------  真理只能认识,不能检验,没有标准,但又是“理”。这就是悖论。
  粉碎四人帮之后,华国锋以毛泽东生前留下的题字“你办事,我放心”,作为他执政合法性的证据,被中共中央政治局一致推举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56节  陈永贵都知道胡耀邦如此的和华国锋不贴心,华国锋和汪东兴不知道?当然知道,但没有办法,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的干部队伍,他可以撤换胡耀邦,问题是换了别人还是继续顶着干。  这些人从骨头里支持邓小平。  李先念从1956年就是政治局委员,20年过去还是政治局委员,华国锋当政后成了党中央副主席并全面主持国务院日常,除了没有总理的名分,他大体接掌了周恩来的工作,应该是满意的。我刚才已经解释,大木匠对于改革开放固然不反对但支持也有限,不过呢,这个曾经表态“批邓”的老干部,在没有毛泽东的岁月里,在华国锋和邓小平的斗争里,连一丝一毫的犹豫都没有就一头扎进邓小平的怀抱。  就是曾经高调赞美华国锋的叶剑英,虽然恪守了“托孤不做成都主”的诺言,但绝对支持邓小平复出,而且为了邓小平复出不计任何政治代价。  所以,华国锋压根就没有办法抵挡邓小平的复出。  到此,我总结华国锋上台后的两大问题:1、缺乏对国际问题的认识,特别不了解西方世界;2、没有自己的干部基础,在一个相当阶段必须重用老干部集群。  能力结构的欠缺、必须依托老干部的无奈,决定了华国锋必须将自己的相当权力和工作分解给其他老干部,华国锋的选择仅仅是分解给谁而不是分解给哪一个集团。  事实上,毛泽东也存在这一问题,比如,对于主持军委日常的将领和国务院总理,毛泽东拥有人的选择权但他不能兼任,因为他的精力不能胜任这样多的工作。  那么,华国锋分解自己工作的人选应该如何呢?答案是:1、必须有能力;2、必须有利于团结;3、必须有利于华国锋地位的巩固。  这样一来,邓小平是否启用问题就浮出了水面。  对于华国锋,陈永贵晚年有一个爆料:“有人认为华国锋这个人老实,其实并不老实,他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就是逮捕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和王洪文这些人,他的动机不是为了中国的前途,也不是为了给老干部平反申冤,而是为了他自己当党的主席,为了他自己的权力。”  陈永贵这话有些刻薄,这样评价华国锋并不准确。从华国锋的历史来看,他是一个比较实实在在搞建设的干部,也是一个比较有党性的干部,所以,他和“四人帮”非常的抵牾。不过呢,这华国锋为人比较隐忍,不是一触即跳的彭德怀,他有非常清醒的判断:首要保住个人的生命,其次保住政治生命,其次才是更好的利国利民。所以,毛泽东在世,华国锋对江青敬而远之,当毛泽东要打倒邓小平时,华国锋毫不犹疑的支持。不过呢,毛泽东去世后,江青威胁了华国锋的接班人位置,华国锋就该出手时就出手,这种出手当然有个人权位的考虑,所以陈永贵的爆料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说华国锋纯粹为了个人的权力,这也不符合事实。华国锋还是一个非常有党性的共产党人。  陈永贵不能完整的理解华国锋。  逮捕“四人帮”之后,华国锋建立了巨大的威信,成了理所当然的最高领导,他就要巩固自己的地位,这样一来,老干部集群的核心人物邓小平就成了麻烦——邓小平的能力、资历以及在老干部集群的威信都对华国锋形成威胁。  现在,我们把历史定格在1976年的10月7日,也就是邓小平知道“四人帮”被逮捕的那一剎那,他的反应如何?根据他对卓琳的谈话可知,邓小平非常高兴的是可以安度晚年了,也就是确保性命安全了。之后呢?我的猜想他大约是倒吸一口冷气:这个华国锋不得了,扮猪吃老虎,不声不响的竟然能逮捕江青!按照叶剑英对熊向晖的讲话,邓小平也“不一定”能够如此出重手收拾江青。所以呢,邓小平在日通过汪东兴转给华国锋的信里对于华国锋领导地位的承认应该是发至肺腑的。之后呢?我个人认为,邓小平大约对于毛泽东更加佩服,这个老头厉害,目光如炬选中这个年轻的家伙。  邓小平在给毛泽东的信里,明确表态,华国锋接掌中共,“就年龄来说可以使无产阶级领导的稳定性至少可以保证十五年或二十年之久”。  为什么是“十五年或二十年之久”而不是“二十五年或者三十年之久”呢?  有些朋友可能说,雨花石你胡搅蛮缠!我说,雨花石经常出现认识性或者知识性错误,因为雨花石是人,人怎么可能不犯错误呢?不过呢,除非故意抬杠,雨花石等闲不肯胡搅蛮缠,因为大家来天涯本身就是寻求快乐的,雨花石因为写而快乐,一些朋友因为看而快乐,即使有些朋友比较激愤的批评我,我也快乐,因为没有这个平台,我哪能挨这样的批评或者表扬呢?  我的意思是说,邓小平给予华国锋的“时间段”是大有玄机的,如果读不懂就不能理解毛泽东在1976年对于华国锋和邓小平的安排。  我们知道毛泽东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间是日到1976年的9月9日,年龄是56周岁到83周岁。如果以毛泽东的年龄为参照,只要小于83周岁都有接班的理由——如果年长于毛泽东的朱德在毛泽东去世后接掌中国的领导权就不能叫接班,因为我们理解的接班一般是“父辈交班给子侄辈”、“兄姐交班给弟妹们”、“师长交班给学生们”这三种模式,这年长者即使比弟妹晚死,一般也不能叫接班。  1976年的毛泽东是83周岁而邓小平是72周岁,就年龄而言小11周岁,大体符合接班的年龄差距,但因为毛泽东选择的接班人一个又一个被废掉,当毛泽东去世的时候已经72周岁的邓小平确实不那么适合接班。  请注意,自从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中共16大之后,政治局常委和政治局委员层面的领导有了硬性的年龄规定,年龄面前一律平等,不管能力大小、威信高低一律“七上八下”的“一刀切”,。尽管完全按照年龄来“切”不一定最合理,但是只要任何人都照此办理,那么可以保障相对的公平。所谓的“七上八下一刀切”,是指政治局常委第一届任满后如果是67岁可以留任,如果是68岁就必须退休,至于政治局委员,如果干完两届而赶上整体换届就直接退休。所以,2007年的17大时,政治局常委中的1939年7月生曾因年满68岁而退休,至于1940年3月生的贾因不到68岁而留任。这样一来,从2007年开始,政治局常委的退休年龄固然有各种不同,但绝对不会超过73周岁。  有人可能批评我说,你把2007年的73周岁的“天花顶”拿来讨论1976年的政治问题,有病?
  华绝不是忠厚的阿斗,是通过zb上来的第一人!抓了f4,他获利最大!
  hihiha
  @小猴子杰克
10:53:23  华绝不是忠厚的阿斗,是通过zb上来的第一人!抓了f4,他获利最大!  -----------------------------  他不忠厚早就把邓卡嚓了,把我整到那个位置都得比他恶,政治斗争你死我活。  
  @小猴子杰克
10:53:23  华绝不是忠厚的阿斗,是通过zb上来的第一人!抓了f4,他获利最大!  -----------------------------  @无缘归于山野
12:46:13  他不忠厚早就把邓卡嚓了,把我整到那个位置都得比他恶,政治斗争你死我活。  -----------------------------  据说当年汪东兴曾建议把286拿下,华没同意。至于江,老毛在世时就猜到她的结局了。不管谁上,都会把她拿下。就如传言,若非陈云同志不同意,枪子都吃了。拿下,还不是必然么  华还是资历浅了,虽然很多老家伙都死了、倒了,还是不够看啊。军界的大佬们那个能看得上他。最终也只有286了。连陈云都不能与之争。
  @小猴子杰克
10:53:00  华绝不是忠厚的阿斗,是通过zb上来的第一人!抓了f4,他获利最大!  —————————————————  华自己就是毛钦定的党政军一把手,所以理论上zb不成立,最多是剪除逆己而已,f4是要篡党夺权的。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57节  答案是我没病,因为72周岁是一个特别敏感的年龄。  《论语o为政》孔子对于自己的人生进步有一个评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看毛泽东,1910年秋,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期间受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1911年春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读书,读到同盟会办的《民立报》,撰文表示拥护孙中山及同盟会的纲领,10月,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在湖南新军当列兵。1921年7月,出席中共一大。1927年9月领导秋收起义并南下井冈山。1935年1月遵义会议,当选为政治局常委。1943年3月,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日,当选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66年发动文革,1976年去世。  现在,我们对应出年龄:  1910年秋,17周岁,开始接触西式教育和改良主义思想;  1911年春,18周岁,参加革命新军,投入社会革命;  1921年7月,28周岁,参与建立革命政党,成为职业革命家,确定一生的事业;  1927年9月,34周岁,领导秋收起义并南下井冈山,开始独立领导武装革命、建立根据地;  1935年1月,42周岁,遵义会议,进入最高领导层;  1943年3月,50周岁,正式成为党和军队的最高领袖;  日,56周岁,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1966年,73周岁,发动文革。  作为职业革命家,毛泽东开始学习的时间比孔子的“15”大的多,加入共产党的时间略早于30,成为中共领导人的时间略多于40,严重犯错误的时间,不好意思,73周岁。  请注意,孔子活了73虚岁,孟子活了84虚岁,中国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中国乃至于近代中国,能够活到73就很不容易,活到84就太难了。历史发展到21世纪,平均年龄已经大幅度提高,不过呢,70之后,大多人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思维也往往退化。  现在见到的邓小平公开讨论干部年龄的问题是在日的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他指出:“设顾问是一个新事物,是我们军队现在状况下提出的一个好办法。设顾问,第一关是谁当顾问,第二关是当了顾问怎么办?”“顾问组的组长,不参加党委,可以列席党委会,好同顾问组通气。其他待遇不变,但是配汽车、秘书要变一变。”“顾问也有权,就是建议权。顾问要会当,要超脱。不然,遇事都过问,同级党委吃不消。设了顾问,究竟会有什么问题,等搞年把子再来总结经验。”  1977年,邓小平第三次出来工作后,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议上讲道:“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急需培养、选拔一大批合格的人才。这是一个新课题,也是对老同志和高级干部提出的一个责任,就是要认真选好接班人。老干部现在大体上都是60岁左右的人了,60岁出头的恐怕还占多数,精力毕竟不够了,不然为什么有些同志在家里办公呢?为什么不能在办公室顶八小时呢?我们在座的同志中能在办公室蹲八小时的确实有,是不是占一半,我怀疑。我们老同志的经验是丰富的,但是在精力这个问题上应该有自知之明。就以我来说,精力就比过去差得多了,一天上午、下午安排两场活动还可以,晚上还安排就感到不行了。这是自然规律,没有办法。”  班人。老干部现在大体上都是60岁左右的人了,60岁出头的恐怕还占多数,精力毕竟不够了,不然为什么有些同志在家里办公呢?为什么不能在办公室顶八小时呢?我们在座的同志中能在办公室蹲八小时的确实有,是不是占一半,我怀疑。我们老同志的经验是丰富的,但是在精力这个问题上应该有自知之明。就以我来说,精力就比过去差得多了,一天上午、下午安排两场活动还可以,晚上还安排就感到不行了。这是自然规律,没有办法。”  1975年的邓小平71周岁,毛泽东还活着,邓小平就已经公开提出让一部分军队老干部当顾问。  免掉一个人的职务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更困难的是理由。  邓小平在1975年说军队老同志因为年龄应该当顾问,逻辑的推导是邓小平的年龄比大部分军队老干部还要大,所以更要当顾问。许世友出生于1905年、杨得志出生于1911年、韩先楚出生于1913年、陈锡联出生于1915年、李德生出生于1916年。1975年的邓小平是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比他位置更高的叶剑英出生于1897年,比他还大7岁呢。  合乎逻辑的推导是,既然邓小平提议比他年轻的军队将领当顾问,他本人以及比他还大的叶剑英、毛泽东早就该当顾问了。  很多人认为,邓小平之所以成为最高领袖,是因缘际会,这是对的,但,很多人忽略了邓小平性格的特殊性:党的利益至高无上,不顾忌是否得罪人。邓的这种性格当然要得罪相当多的人。日,就在国庆35周年阅兵一个月之后,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中央军委座谈上,邓小平说:“这次阅兵,国内外反映很好。要说有个缺陷,就是80岁的人来检阅部队,本身就是个缺陷。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还是我来得罪吧,不把矛盾交给新的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的意思是说,裁军牵扯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一定要得罪人,那么,我来得罪。  中共是一个犯过错误的政党,不过呢,中共是一个不断自我纠偏取得巨大进步的政党,其关键就在于他的主流文化是积极的、进步的。  1975年7月邓小平指出干部年龄问题的时候,仍然拥有政治局名义的老元老董必武刚刚去世三个月,刘伯承双目失明这就不能工作,周恩来、康生都已经病入膏肓,毛泽东也已经强撑病体,朱德也已经老的很,叶剑英虽然身体还可以,但已经78岁。  邓小平能够看出党的领导层年龄过于偏大,难道其他的干部以及关心时事的民众就看不出来?这个世界压根就没有几个糊涂人,只不过是敢怒不敢言而已,只不过无可奈何而已。反过来讲,董必武、刘伯承这种老同志,如果不是考虑占据位置对抗“四人帮”集团,以他们的年龄和对党的忠诚,也未必愿意占着名分而不能干活。  邓小平这种讲话,当然伤了一部分的利益,也容易被反弹,但中共健康的力量必须真诚的支持邓小平。  邓小平在1975年提议军队设立顾问的时候,其逻辑的推导就是他本人也应该当顾问退出一线。他的这种公开的讲话,决定了他已经没有了为个人名利争夺的心理期盼。  1976年,是中国历史比较特殊的一年,三个最重要的领袖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都自然终老,这给于他们之后的领导人一个极重要的思考:党的领导人是否要废除终身制。毛泽东虽然去世于1976年,但在林彪事件之后身体就明显老化,而且还有相当时间是白内障失明,也就是说,毛泽东的身体能够支持他有效领导中国的时间其实在1972年之前,换言之,即使享有最高权威且身体并不那么差劲的毛泽东,80岁后的身体也已经不能胜任工作。周恩来去世的时候不到78周岁,朱德身体特别好是89周岁,但这是可望不可即的事情,当然,邓小平在1992年南巡再一次推动改革开放的时候是88周岁,但这是一种意外,等闲无人敢说:等我88岁的时候如何如何?
  哈哈 楼主真不容易,一大早就工作了。
  @yc雨花石
06:55:00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57节   答案是我没病,因为72周岁是一个特别敏感的年龄。   《论语o为政》孔子对于自己的人生进步有一个评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们看毛泽东,1910年秋,考入湖南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期间受康有为、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1911年春  —————————————————  楼主此段,有情有理有据,让人无可辩驳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58节  如果以毛泽东在1949年担任国家领袖、1959年让出国家主席为思考基点,如果没有大跃进、庐山会议、毛刘纷争这一大拖稀奇古怪,那么,毛泽东大体是56周岁领导全国、71周岁担任党的名誉主席。这样一来,出生于1921年的华国锋在1976年接掌大位是55周岁而邓小平这一年是72周岁,也就是说,1976年的邓小平的年龄其实是毛泽东预定全面退出政坛的年龄,所以,在正常的国家政治生活里,邓小平已经完全没有了接班的年龄。反过来看华国锋,55周岁接掌大位,年富力强富有春秋朝气蓬勃的可以干到70岁,如果身体很好,弄到75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邓小平比华国锋年长17岁,所以,当华国锋70周岁的时候,也就是1991年邓小平是87周岁而如果华国锋75周岁的1996年邓小平就已经92周岁了。  如果说邓小平在华国锋70周岁的1991年还保持清醒的头脑,那么邓小平在华国锋75岁的1996年就已经丧失了工作的能力。  年龄不饶人,虽然华国锋的生命长度其实还不及邓小平,但17岁的年差实在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我的理解是,邓小平在日给华国锋的那封很短的信里其实只有一句话:我已经72岁,和你相比已经没有了年龄,所以,我仅仅请求一个工作的机会,绝对不挑战你的领袖权威。  有些朋友说,这不扯嘛,毛泽东尸骨未寒华国锋怎么可以为邓小平平反呢?  第一,华国锋在毛泽东尸骨未寒的时候竟然以极其非正常的手段逮捕了江青,他还考虑毛泽东的感受吗?第二,华国锋如果起用邓小平是否违背了毛泽东的意愿呢?  根据现在公开的材料,毛泽东晚年在周恩来的建议下给予邓小平“三副一总”的职务而实际负责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日常。自从新中国成立后,同时负责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日常工作的也仅仅是林彪事件之后的周恩来、邓小平、华国锋而已,不过呢,邓小平还有一个总参谋长的军职。所以,毛泽东交班给邓小平的迹象已经非常的明显。1975年的冬天,毛泽东指示邓小平总结文革“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其实就是全面交班的意思,但因为邓小平一定要否定文革而破局。  请注意,历史发展到1976年,毛泽东和邓小平相识已经49年(八七会议),共事也已经44年(江西苏区),二人熟悉的不能再熟悉,这毛泽东当然也有看人走眼的时候但对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那是一针见血。  1976年的4月,毛泽东在发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时候,有一个地方非常的不符合政治情理。在邓小平已经当面绝对明确表示要彻底否定文革后,邓小平与毛泽东一手提拔的“江青集团”的矛盾已经绝对不可调和,即使邓小平顾念旧情让江青“软着陆”,有一点也是铁定无疑的,只要邓小平当政,“江青集团”的政治生命必然彻底封杀。毛泽东清清楚楚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毛泽东也知道叶剑英已经被邓小平招安,毛泽东更加知道“江青集团”的致命短板是没有军队根基。因此,在最后的岁月里,如果毛泽东要拿下邓小平就不应该给邓小平留下翻盘的机会,或者专案组到监狱里或者赶出京城或者更加心狠手辣的选择,但,毛泽东在批判邓小平的时候表现了非常不符合文革逻:不但不把邓小平交给革命群众“喷气式”什么的肉体折磨,而且还留着在京城老家里静养。1976年之前的邓小平在党内斗争一般不搞阴谋诡计,但历史上因为部下造反而被硬推上皇位的是颇有几个的。  我的理解是,毛泽东在“批邓反击翻案风”的时候压根就没有准备置邓小平于死地,毛泽东原本是要将大位交给这个“小弟”,但因为邓小平的坚定的不肯妥协,就把毛泽东挤到了历史的走投无路,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毛泽东决定拿下邓小平,但毛泽东还知道中共的未来离不了邓小平(华国锋表现的如此优秀是出乎毛泽东意料的),于是,毛泽东就搞了一个对于邓小平的限制使用。  毛泽东的具体做法是批邓而重用华国锋接班,把邓小平弄到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已经和“四人帮”水火不容的邓小平为了政治生命或者为了活命,唯一的选择就是投靠华国锋,而华国锋要站稳脚跟也必须依靠老干部的支持,这两下里一结合,华国锋最佳的政治选择是起用邓小平对抗“四人帮”。至于邓小平,就年龄而言相较毛泽东有优势而相较华国锋是绝对劣势,从政治感恩的角度外加“四人帮”的挤兑,也只能忠诚的支持华国锋。  我的理解,毛泽东是中共的创始人,他对于中共的忠诚是无可怀疑的,为了中共的利益牺牲一下自己也是可以的。毛泽东谋划以华国锋为邓小平平反并控制使用邓小平的方案是具有巨大可行性的。非此,在没有毛泽东的岁月,除了极其非常的手段,无法控制邓小平,但毛泽东与邓小平的感情又决定了毛泽东不肯对邓小平下绝手。  毛泽东的这种政治安排是非常考验华国锋的政治智慧的。毛泽东的这种安排的最大艰难就在于只能布局成一种态势而不能点明,否则,一旦泄密,邓小平知道华国锋是基于毛泽东的明确指示起用邓小平,邓小平就不会发自肺腑的感谢华国锋,华国锋就没有控制邓小平的底气。  在罢免了邓小平后,毛泽东说,他这班如果不能和平交接,就只能是动荡中交接,弄不好就“血雨腥风”了。  这“血雨腥风”当然是指军事政变,没有军队老干部的支持不可能军事政变。毛泽东暗含的顾虑明显指向是邓小平,但毛泽东万万想不到这华国锋竟然出乎意料的甩开了邓小平联合叶剑英、汪东兴就彻底解决了“四人帮”。这样一来,华国锋的威信就出乎意料的高,而华国锋就没有起用邓小平对抗“四人帮”的内在压力。  最麻烦的是,在逮捕“四人帮”后,政坛仅仅剩下了老干部和曾经的中派力量,老干部固然是华国锋需要团结的对象但也是华国锋需要提防的对象,华国锋唯一需要提防的是邓小平。  日的邓小平已经看破这一症结,所以他给华国锋一信表明自己没有政治野心。  按照常规逻辑,华国锋如果接到邓小平的信之后,立即把“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屎盆子”扣在“四人帮”头上,在维护毛泽东体面的大前提下为邓小平平反昭雪,邓小平的政治权威最多是二把手,最低是三把手(弱于叶剑英)。  当然,因为邓小平的个性以及影响力和能力,华国锋非常容易被邓小平架空,但这个其实很无所谓,因为二人长达17年的年龄差距,决定了邓小平没有彻底架空华国锋的可能,而且,逮捕“四人帮”的威望、起用邓小平的私德也决定了邓小平架不空华国锋。  但是,华国锋看了邓小平的信,撂在一边,压根就不鸟邓小平,他搁置了邓小平。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59节  陈永贵晚年谈到华国锋,笑着摇了摇头说:“我以为他真有毛主席的二下子呢,没想到他是个松包。他没有毛主席的千分之一。把毛主席给他的好端端的江山,丢了个一干二净。我早就对他说:华主席你千万不要把邓小平给放出来,他要解放出来,人家要说我们是毛主席的叛徒,是背叛了毛主席的事业的。再说邓小平出来,能把你放在眼里吗?”  请注意,陈永贵这个思路是不符合党的利益和国家利益的,但仅仅是符合文革时期崛起的中派力量的利益。  陈永贵之外,汪东兴也坚定的反对启用邓小平:“现在,有人提出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搞错了,要把邓小平请出来,还要让他当总理,说他如何如何能干。邓小平这个人我是熟悉的,讲能力他是有一点,但错误更多。七五年,毛主席是想让他当总理,可试了试,不行,他那两把刷子比我们华主席差远了,所以,最后毛主席才选定华国锋同志作接班人……”  汪东兴这个讲话透露了当时党内老同志和广大群众给邓小平的定位——总理。  这总理当然是巨大的官,等闲没有几个人能当,事实上,一直到1977年,中国才有周恩来、华国锋两个正职总理,邓小平曾经是主持日常的代总理。但是呢,总理必须是二、三号的领导,如果不在军队兼职,其权威比之老一差出去一大截。汪东兴的讲话,告诉我们,老同志乃至于邓小平仅仅是要求给邓小平平反担任总理,其实呢,影响不了华国锋的领袖位置——这华国锋以党主席而兼职总理本身就是胡闹。   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以国民党总裁、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主席的三重职竟然兼了行政院院长!蒋介石准备改组行政院,为行政院长人选而踌躇不决,于是请来张治中和其他军政要员陈诚、熊式辉等征求意见。众人知道事关重大,都不敢轻言。沉默良久,蒋介石顺水推舟地说:“如果没有人做,只好我来兼了。”张治中见蒋介石又要兼任,只好发言说:“现在做行政院长的一打半打都能找出来,不知您以什么标准来衡量说是没有人能做?”蒋介石听了,笑道:“有那么多的人能担任行政院长吗?”最后仍兼任了行政院长,还委任他的连襟孔祥熙任行政院副院长,负责实际工作。  按照国民政府组织法,如果政府主席因病不能视事则由行政院长代理,所以,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长断乎不能一人兼职,否则就出现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因病不能视事提请行政院长蒋介石代理的笑话。  中共建国后,从来没有出现国家主席兼职政府总理的情况,就是因为他们都有外交的代表权,最重要的是国务总理由国家主席提名,二者当然不能兼职。毛泽东生前虽然担任过国家主席,邓小平之后国家政治进入常态后,党魁都担任国家主席,但除了华国锋之外,断乎没有党魁兼职总理的,这就是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要求。  所以,不管有否合格人选,在华国锋担任党主席后,就必须交出国务总理一职,因为中国之大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既决策还执行。  我看一篇博文回忆文革后期,因为周恩来的病很多人猜测中国的第二任总理,大家就像看一部家喻户晓的悬疑剧一样关注着最终谜底揭晓。在四届人大选出的副总理中,邓小平的排序最靠前,但大家都知道当时报纸上连篇累牍批判的“党内那个不肯改悔的走资派”指的就是邓大人,邓的接班已经无望。排在第二位的是张春桥。虽然那时一般百姓尚不知张属于“四人帮”,但张当副总理时间尚短,似乎也不像个总理的样子。排在第三位的李先念是新中国历史上担任副总理职位最长的一个——从1954年的一届人大开始,到1976年已经当了整整22年。  共和国历史担任总理时间最长的当然是周恩来,但任副总理时间最长的是李先念,从1954年到1980年不间断的26年,不过呢,只有文革后当了很短时间的第一副总理。李先念之外担任副总理时间最长的不是陈云而是邓小平。请注意,陈云和邓小平这个副总理的计算不同于李先念的不间断,他们中间都牵扯到文革爆发到1975年的副总理任期问题。陈云是1949年就担任副总理,然后在1979年9月到1980年9月又干了1年,所以,其实际工作时间是18年。邓小平是1952年8月开始担任副总理,文革前是14年,然后在1973年复出干了3年,文革结束后的1977年7月复出然后和陈云、李先念等元老在1980年9月一起辞去副总理职务,干了3年多,三个阶段加在一起一共20年。  在周恩来在世时,邓小平这个副总理,截然不同于其他的副总理。我们知道,任何单位的一把手都有离位现象,或生病或出访或分身乏术,所以,大多有备位,也就是代理处理工作的部下。  一般来讲,这备位大多是第一副职,比如副司令员什么的,不过呢,如果时间较短,就可能出现参谋长或者办公室主任“宣命”的情况。比如,一个工厂的厂长因为丈母娘祝寿请假半天,工厂的一些领导甚至于副厂长也向办公室主任汇报工作,因为这仅仅是一种应急,办公室主任仅仅是代厂长决定一些常规事物而已。但是,如果厂长出国考察,偏偏厂子还有重要签字或者外务活动,办公室主任的级别就顶不上去而必须使用副职,因为他是法定的备位。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军队,司令员离位,军长、师长汇报工作找不到司令员就可以汇报给参谋长,但如果司令员脱位而必须下达军事命令,副职的排序就高于参谋长。  周恩来担任国务总理,不但要出访,而且经常离京,这国务院又是行政中枢,每天都有紧急决断的工作或者说每天都可能有紧急决断的工作。从某种意义讲,国务总理工作的紧急决断特点要比党领袖的概率还要大,比如,地震、洪灾、重大交通事故什么的一般就牵扯不到党领袖而必须牵扯到国务总理。所以,无论周恩来能力有多强,都必须有一个备位。  新中国初建,共有4个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按照一般逻辑,董必武是第一副总理,陈云也是政治局委员,但他们都不是毛泽东和周恩来看中的备位。  1950年6月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期间,周恩来曾主动对薄一波评价邓小平的工作方法,表示其自身对邓之“举重若轻”尤为欣赏,并自承“我这个人做不到这一点”。  1952年邓小平的进京,与周恩来的提议大有关系。  日,周恩来致信毛泽东及其他中央书记处书记。其中,周建议邓小平担任副总理,并于8月来京主持一段时间的政务院工作,同日,毛泽东即批示同意。8月7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7次会议任命邓小平为政务院副总理。8月13日,周恩来在政务院会议上宣布:“在我奉毛泽东主席之命赴苏联访问期间,由邓小平代理总理职务。”  也就是说,邓小平进入政务院的目的主要是备位周恩来离京后的代理,这说明在建国之初,邓小平的全才和决断已经达成公识。
  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毛主席既然知道邓是唯一可以接班的人,就一定会给他铺平道路!邓否定文革本身就很可疑,难道仅仅是因为内心的坚持?难道邓不知道他接班后会面临什么?鬼知道邓这么做会不会是为以后接班而做的刻意之举??毛邓都是聪明的没法再聪明的人了,对于接班的复杂性他们会认不清?我始终认为毛的一切安排都是为了邓平安接班而已,至于平安和动荡甚至血雨腥风都是对邓而言,如果邓连一个华都不能战胜,那邓凭什么领导中共对抗苏美!?一个考验而已。  但就文革而言,彻底否定本身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符合辩证法!这个世界根本就不存在完全无用完全没有意义的人和事!即便彻底否定,也要说好范畴,确定方向。
  我哪里发广告了
  文革老干部基本被打倒了一遍,邓眼光长远,日后复出必须依赖老干部,若为文革背书则背上严重的负资产,所以坚决不妥协。  
  古代皇帝暮年,常常找些由头罢贬一两位重臣,为何?好让新皇帝市恩。
  顶楼主!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60节  周恩来对于邓小平赴京协助中共中央料理政务,是赋予厚望的。邓到任后第一次去周恩来办公的西花厅,周恩来在向邓介绍相关情况时还曾略带幽默地对表示:“你笔头又快,主席一定很快就会赏识你的。”仅过半年的日,毛泽东在一文件上批示:“凡政府方面要经中央批准的事件请小平多管一些。”  1954年9月的一届人大,确定了10位副总理:陈云、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排序倒数第一的李先念到了文革之后才成了排序正数第二的副总理。1954年的邓小平是排序第四的副总理。到了1959年4月的二届人大,邓小平在多达16位副总理里仍然排序第4而李先念仍然排序第10。到了1965年1月的三届人大,因为彭德怀的倒台,邓小平在16位副总理里排序第3而李先念排序第9,林彪取代陈云排序第一副总理。  不过呢,在文革之前排序仅仅第4、第3的邓小平在国务院的位置非常特殊。  因为邓小平的工作重心在书记处,所以,周恩来减轻副总理邓小平在国务院的工作量,以使之得以从全局的高度施行领导而不过于纠缠于具体业务。日,周恩来约集副总理座谈并安排分工时,即决定邓小平不分管国务院的经常工作。四天以后,为了解各地钢铁生产情况与问题,周恩来向中央书记处建议,其自身与八位副总理分别赴九个产铁重点地区进行视察,其中,即无邓小平。周恩来更多地是将邓小平看做是党的中央总书记而非其在国务院的副座。其后,在周恩来出访或请假时,周恩来在继续请邓小平以副总理身份代理总理的同时,也细心安排李富春负责国务院的日常工作,让邓小平不致分太多心思。  也就是说,从1956年到1966年的10年间,国务院副总理里虽然曾经有陈云、林彪、邓小平等三个常委,虽然邓小平已经领导核心党务机构书记处,虽然在国务院排名低于林彪、陈云、彭德怀,但邓小平仍然是唯一的备位。因为邓小平工作过多、过重,邓小平自己后来尝言“在我的一生中,最忙的就是那个时候”,代理国务院有时候精力就过于紧张,周恩来就委托排序在李先念之前的李富春负责日常而邓小平当家作主。根据方方面面的回忆,李富春和妻子蔡畅都与邓小平保持非常良好的友谊,在邓小平被左倾中央迫害劳改时,蔡畅拿出夫妻仅有的津贴秘密请邓小平改善生活。  从1952年到1966年,无论邓小平担任什么职务,他都是周恩来心目里最好的国务院总理接班人。  邓小平担任国务副总理的时候,先后与董必武、陈云、林彪、彭德怀等共事。这几个大家伙,在革命战争时期的资历、地位、贡献、威望都在邓小平之上,邓小平当备位必然要与他们发生关系。就现在看到的材料而言,除了林彪之外,这几个人大多和邓小平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至于林彪要打倒邓小平,一个是意识形态,一个是对于刘少奇之后接班人的争夺,如果仅仅总理的位置,林彪并没有兴趣。  周恩来逝世后,因为邓小平是被公开批判的对象,排序第三的李先念副总理会见外宾的频率增加,报纸上的相关照片增大,和周恩来在世时的规格相差无几。所以,有不少人猜测李先念会接任总理职位。1月21日,毛泽东提议的国务院代总理人选是原排副总理第六位的华国锋。  后来,毛远新爆料,周恩来去世后,在议论新总理人选时,他曾提到李先念,毛泽东的回答是“软一点,好人”。  这个吗?这李先念是有名的政治“不倒翁”。1954年9月的10个副总理陈云、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邓子恢、贺龙、陈毅、乌兰夫、李富春、李先念,能够马马虎虎支撑过文革还政治局委员的仅仅是排序倒数第一的李先念。我们一般认为是李先念为人隐忍,但在毛泽东那里就是“软一点”,这种软一点就是在内部斗争里比较圆滑,但中共是一个特别意识形态的政党,内部的路线斗争一直非常的尖锐,圆滑有时候就是软弱。李先念的形象非常类似周恩来,但他没有周恩来的资历和威信。不过呢,这毛泽东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他也没有料到“软一点”的李先念竟然穿针引线干挺了“四人帮”。  1976年10月,解决“四人帮”后,华国锋升任党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连老百姓也感觉这总理的职位应该是邓小平或者李先念。为什么是邓小平呢,因为华国锋逮捕了“四人帮”就说明“四人帮”是错误的,既然“四人帮”是错误的,邓小平当然就要平反昭雪。平反昭雪的邓小平当然不能抢华国锋的最高领导权,但毕竟与“四人帮”斗争有一定的“苦劳”,在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康生、董必武等5个大领导去世,在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等4个大家伙被处理后,不到两年,政治局哐当一下掉了9个政治局委员,如果加上被撤职的邓小平和被远贬的李德生,好家伙,1973年毛泽东选定的9个政治局常委仅仅剩下一个叶剑英,加上紧急提拔的华国锋一共就两个,21个政治局委员和4个候补,好家伙,即使不考虑后来提拔后来又废掉的邓小平,一下子掉了9个政治局委员,无论从任何一个方面讲,华国锋都要稳定大局,而稳定大局的一个方法就是邓小平复出。为什么可能是李先念呢?因为李先念苦撑危局在关键时刻为扭转时局做出巨大贡献,论功也可以理解。  可是呢,这华国锋一定要捂住国务院总理,1978年继续亲兼,复出的邓小平是第一副而李先念是第二副,也就是说,李先念在国务院干了24年副总理,一直到最后还是第二副,唉。  文革之后,邓小平复出的呼声非常的高。  1977年1月上旬,北京的李冬民等十几个青年,在长安街上刷出大标语,要求邓小平出来工作,要求为天安门事件平反。当时的中共北京市委负责人吴德以反革命罪逮捕了李冬民等人。华国锋竟以此假案为据,称李冬民的目的是“抬邓、反华、保王洪文”。此处的“反华”,指反华国锋。  华国锋把邓小平当成了自己封杀的对象,他的这种态度当然被叶剑英、李先念等人所反对,不过呢,符合了汪东兴、陈永贵等人的利益。  汪东兴出生于1916年,16岁就入党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抗战时期长期陕甘宁边工作,没有过河杀敌的战功。不过呢,请注意,汪东兴大多担任是组织科长的职务,虽然不显赫,但掌握机要,最重要的是他曾经担任中共中央社会部第三室副主任、第二室主任等职。社会部是中共极核心的特殊机构,只有最忠诚的战士才能够入选。从1947年开始,汪东兴到毛泽东身边工作,不管职务如何变化,核心工作是毛泽东的贴身警卫。汪东兴有一段时间离开了毛泽东,1958年6月至1960年8月到江西担任分管内务的副省长。
  hihere
  邓是举重若轻,还是根本就没把大事放心上。七五年河南大洪水,他就在打牌。七六年大地震他也无所谓  
  @yc雨花石
16:04:38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61节  毛泽东对汪东兴的评价非常有意思:“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人还是旧的好一点,他的长处是心细,缺点是理论水平差、不喜欢动脑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汉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  汪东兴是“是一直要跟”毛泽东走的人,也就是对毛泽东这个人非常忠诚的人,毛泽东用习惯了,毛泽东强......  -----------------------------  周毛演义?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笑话!
  这金庸捧康熙纯粹是给他家老主子贴金呢。康熙即位10多年后南明才彻底灭亡。整个康熙朝战乱频仍,农民起义不断,根本没有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一说。康乾盛世纯粹是软脚文人被文字狱吓怕了只好拼命舔屁眼才鼓吹出来的。  
  @yc雨花石
16:04:38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61节  毛泽东对汪东兴的评价非常有意思:“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人还是旧的好一点,他的长处是心细,缺点是理论水平差、不喜欢动脑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汉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  汪东兴是“是一直要跟”毛泽东走的人,也就是对毛泽东这个人非常忠诚的人,毛泽东用习惯了,毛泽东强......  -----------------------------  请雨花石解读:苏方如何对毛泽东实施“精确打击”。  中苏关系破裂的关键:苏方扬言让毛泽东下台  众所周知,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是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到访的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共同宣布的。然而,回顾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程,还要从勃列日涅夫说起,他于1982年发表了著名的呼吁改善中苏关系的“塔什干讲话”,开启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让我们来还原这段历史  勃列日涅夫塔什干“绝唱”:愿意改善中苏关系  日,时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到紧临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苏联乌兹别克加盟共和国视察指导工作,他在乌兹别克首府塔什干发表了长篇讲话,这篇讲话在习惯性地“攻击”中国之外,话机一转,讲出了新意。  在讲话中,勃列日涅夫反复强调,苏联已主动提出再次举行中苏边界谈判。他呼吁中苏实现关系正常化,他说:“我党和苏维埃国家在苏中关系问题上采取的原则立场已在苏共二十五大和二十六大的决议中作了明确的阐述。我想在这里补充如下几点:第一,尽管我们过去和现在都公开批评中国领导所奉行的政策(尤其是对外政策)中许多不符合社会主义原则与准则的观点,但我们从来也不想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部生活。我们过去没有否认,现在也不否认中国存在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虽然北京在世界舞台上同帝国主义的政策相呼应显然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利益。第二,我们过去和现在从未以任何方式支持所谓‘两个中国’的概念,过去完全承认、现在仍然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岛的主权。第三,从苏联方面来说,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过任何威胁。我们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对中国提出任何领土要求,并准备在任何时候继续就现存的边界问题举行谈判,以便达到彼此可以接受的解决办法。我们还准备讨论关于在加强苏中边界地区的相互信任方面采取可能的措施的问题。第四,我们清楚地记得那个友谊与同志般合作的纽带将苏联和人民中国联结在一起的时代。我们从不认为我们两国间的敌对和疏远状况是正常的现象。我们愿意在不带任何先决条件的情况下,就双方可以接受的,在互相尊重彼此利益、不干涉彼此事务和互利的基础上,当然是在不损害第三国利益的情况下改善苏中关系的措施达成协议。这将既涉及经济、科学和文化关系,也涉及政治关系,但是这要看双方将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在其中的任何一个领域采取某些具体步骤……”  讲话一出,世界瞩目。美国《金融时报》立即发文指出,这是“自中苏两国存在边界争端,特别是1969年中苏边界战争以来最明显的和解姿态”。中苏关系的走向,再次引起全世界,特别是西方的密切关注。  实际上,勃列日涅夫从一上台,就没有松懈缓和中苏关系的积极努力。1964年11月,周恩来应邀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苏;1965年2月,柯西金趁访问越南之机的两次北京之行;1969年9月,柯西金在北京机场与周恩来会见,都是他一手推动的。1980年,勃列日涅夫在阿拉木图发表讲话,谈到了苏联注意到了中国内部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同年9月26日,他在巴库发表讲话,再次指出:“平等、互相尊重和互利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直至实现两国关系的正常化,这是非常重要的。”  连续的三篇讲话中,“塔什干讲话”最完整,发出的信息最清楚,也最为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勃列日涅夫在发表“塔什干讲话”230天后就去世了,这篇讲话被称为其改善对华关系的政策“绝唱”。  当年12月,英国官方月刊《观察家》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谈了中苏边界的情况。文章指出:“大约6个月以来,中苏边界似乎比以前要平静得多。苏军经常举行的军事演习减少了,解决双方争端问题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双方将会公正合理地解决边界争端问题。”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之时,“祝酒事件”使中苏关系彻底破裂  苏联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对新中国的诞生采取了鲜明的全力支持态度。1956年-1957年中苏关系更是进入平等友好的“蜜月期”。  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后期,以1958年为标志,中苏之间接连发生“长波电台”、“联合舰队”等突发性不愉快事件,中苏两党之间关系骤然起了变化。在中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情况下,1960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两国签订的合同并撤走了帮助中国工作的苏联专家;1962年,因自然灾害,发生了“伊塔事件”。中苏之间的分歧从两党意识形态扩大到国家关系方面,中苏关系开始急剧恶化。  在勃列日涅夫长达18年的执政期间(1964年-1982年),中苏关系越走越远,从疏远、冷淡到敌视。两国友好交往的边境地区成了军事禁地,苏联开始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大量驻军,并在中苏边境地区驻扎重兵,总数达100万人,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严重威胁。1969年春夏,在中苏边界珍宝岛和新疆铁列克提等地区多次发生武装冲突,终于形成了两国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敌对关系。  1978年12月,苏联支持越南武装入侵柬埔寨。事隔一年,1979年12月,苏联又出兵10万对阿富汗实行全面军事占领,客观上形成了从北、南、西对中国三面合围的态势,严重威胁着中国安全,构成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三个重大障碍。  实际上,勃列日涅夫一开始并不想和中国关系紧张,特别是1969年中苏珍宝岛事件发生后,他拒绝了军方运用核武器对中国核基地先发制人的主张,指示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利用赴河内参加胡志明葬礼在北京转机的机会,与周恩来接触,着手缓和边境军事形势,制止两国因边境战争走火失控的态势,求得恢复两国关系。周恩来借故回避后,勃列日涅夫又指示通过苏联驻华和驻越大使馆联系中方,最后促成了已经飞回国内的柯西金再飞回到北京机场与周恩来会见,重启两国边界谈判,使中苏关系有了一线维系,没有彻底崩裂。  而早在勃列日涅夫发表“塔什干讲话”的18年前,即1964年11月勃列日涅夫刚上台之时,中苏两党两国就有了缓和关系的机会,然而,宝贵机会却被一场不该发生的“祝酒事件”彻底毁掉了。  日,赫鲁晓夫被一场“宫迁政变”贬黜,勃列日涅夫上台。与此同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毛泽东感觉中苏两党两国有和解的可能性,决定回应勃列日涅夫主政的苏共中央的邀请,派出周恩来为团长的中国党政代表团前往莫斯科参加十月革命47周年庆祝活动,代表团成员有贺龙、康生、刘晓、伍修权、潘自力和乔冠华,随团翻译是李越然、中国驻苏使馆的王钢华和邢书纲。中国方面欲以此为契机,探一探勃列日涅夫对华政策是否会有改变,是否能够改变两党两国关系的高度紧张和严重对峙。  苏联党政高层也认为中苏关系的紧张与赫鲁晓夫的个人行事风格极有关系,许多人都认为,与中国关系恶化的根源在于赫鲁晓夫的鲁莽无礼。  勃列日涅夫认为,现在这是一个改善两党两国关系的时机,所以决定发出欢迎中国党政代表团来莫斯科的邀请,并同意中共的建议,请一些兄弟党国家一起来莫斯科,营造社会主义兄弟国家友谊的大氛围,勃列日涅夫指示苏共相关部门给予中共代表团足够隆重的礼遇。  11月6日,勃列日涅夫在周恩来出席的公开会议上发表了讲话,呼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勃列日涅夫指出,苏联领导人认为,加强共产主义世界的团结是自己的责任,他还说,“迫切需要”召开一个由各国共产党参加的新的国际会议;他指出,任何一个共产党或政府都没有权力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党或国家身上;可能存在不同形式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同形式之间的选择可以由有关国家的政治条件和经济条件来决定。勃列日涅夫把苏联的外交政策说成是“始终一贯的,不可改变的”,提出把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与不结盟国家合作、和平共处以及“拯救人类免于世界战争”作为苏联外交政策的主要特点。他提出警告反对“侵略势力”,并说,只要还没有达成裁军协议,苏联将把自己的防御力量保持在尽可能高的水平上。  中国党政代表团本是为求缓和两党两国关系热情而来,但一场意外的“祝酒事件”,使本来可以避免的摊牌不得不发生了。
  @yc雨花石
16:04:38  解读一代悍将陈光的迷局人生 ——兼论毛泽东井冈山道路的胜利  第861节  毛泽东对汪东兴的评价非常有意思:“他是一直要跟我走的,别人我用起来不放心,东兴在我的身边,我习惯了。人还是旧的好一点,他的长处是心细,缺点是理论水平差、不喜欢动脑子。但是,不要小看了厚重少文,汉朝的周勃可是立了大功的。”  汪东兴是“是一直要跟”毛泽东走的人,也就是对毛泽东这个人非常忠诚的人,毛泽东用习惯了,毛泽东强......  -----------------------------  @乖乖真怪
09:26:09  请雨花石解读:苏方如何对毛泽东实施“精确打击”。  中苏关系破裂的关键:苏方扬言让毛泽东下台  众所周知,中苏两国关系正常化,是日时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和到访的时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共同宣布的。然而,回顾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历程,还要从勃列日涅夫说起,他于1982年发表了著名的呼吁改善中苏关系的“塔什干讲话”,开启了中苏关系正常化的大门。让......  -----------------------------  那是11月7日晚,为庆祝十月革命47周年,克里姆林宫主人举行了酒宴。宴会设在克里姆林宫的一个大厅里,主席台的前面是一张大桌子,领导人都围着桌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寒的意思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