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为什么没有成为中国的世界记忆遗产产

4被浏览888分享邀请回答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为何要先读《论语》,再读《孟子》?_百度宝宝知道
&为何要先读《论语》,再读《孟子》?
橘子味的小宝贝
宝宝1岁2个月LV.13
朱熹认为:
《四书》应当依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
   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
   这就好比建造房子应当先打好地基。《大学》包含的是为人为学的纲目。
   “大学”的意思,便是教人学做大人,为人为学要先立一个做“大人”的规模。
   做“大人”的规模是从“格致诚正”,一直到“修齐治平”。
   一个“大人”不仅体贴、理解天地万物,省察自己内心的每一个念头,而且心怀家国天下,更为重要的是,“大人”将万物、自身与天下贯通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
   因此,《大学》不仅展现了一个包括“万物——自我——他人”的阔大人生内容,而且厘清并指明了人生努力的目标与次第。
   所以,朱子强调,《四书》应当先读《大学》,可以把《大学》的内容作为一个构架,然后再将其他书填补进去。
   次读《论语》,以立根本。
   《论语》是孔门诸弟子答问的记录,孔子的语默静动皆有记载,最为亲切可信。
   儒家思想的精义亦囊括其中。
   因此,次读《论语》,可以从中了解并体悟圣人中正平和之道。
   次读《孟子》,以激其发越。
   《孟子》言:
“吾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文气极为雄壮,如孟子其人,泰山乔岳。
   儒家以孔子发端,孟子畅其源流。朱子以《孟子》次《论语》,是在学者大根大本确立之后,激发其昂扬的志气。
   如《易·乾》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读《孟子》,以激其发越,即是期望通过阅读《孟子》来激发学者乾健不已的精神。
   最后读《中庸》,以尽其精微。
   《中庸》一书难读,初学者未当理会。需要在其他三书都读完了,于其中道理都有所了悟之后再来读。朱子在《中庸章句》中称其为“孔门传授心法”,“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因此,《中庸》的道理非常精奥,要放在最后来研究。
《四书》的阅读次序,不仅包含了朱子对于《四书》内容的理解,而且也蕴涵了朱子自身立教教人的深意。
   关于《四书》具体的阅读原则与方法,朱子曾说:
   讲习孔孟书。孔孟往矣,口不能言。须以此心比孔孟之心,将孔孟心作自己心。要须自家说时,孔孟点头道是,方得。不可谓孔孟不会说话,一向任己见说将去。若如此说孟子时,不成说孟子,只是说“王子”也!
因此,阅读《四书》最重要的原则,便是要“将心比心”。
   读者需要用自己的心去体贴孔子、孟子的心。古人古书不会说话,如若任凭自己的私见、偏见去读,最后所得,也只是自己的私见、偏见而已。
   所以阅读《四书》首贵虚心,如此才能看出古人下字的用意,才能领略其精神妙处。
   其次,阅读《四书》时,必须要做到 “沉浸专一” ,每一书都要熟读、精读,要做到“一书不完,不读另一书”。
   读《论语》时,如无《孟子》;读前一段,如无后一段。否则的话,读这里,又想那里,纷纷扰扰,无有终始。
   第三,看《孟子》的时候,与读《论语》不同,
《论语》要冷看,《孟子》要熟读
   《论语》逐文逐意各是一义,因此需要一字一句的去读,涵咏在心,仔细思索。《孟子》文章则是一大段一大段,首尾通贯,熟读则文义自见,不能象读《论语》时一样逐句逐字的理会。
   第四,《四书》中圣人言语的意思一重又一重,需要深入去看。
   人们通常只看到第一重的表面意思,便不去追究第二重含义,只有看得到言语的缝罅处,深入进去思索,才能透彻其中的意思。
   最后,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点。阅读《四书》要在平实的生活中去体悟领会,要在自己的身心上去著切体认,更要在行为上去努力践履。
   《四书》所讲无非都是平平正正的生活。
   《四书》的“阅读”不仅仅是“知”,更应当是“行”。
   所以,《语类》论读书法的第一句,朱子便说:“读书只是学者第二事。”
  据中国教育学会
  “关于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与素质教育实验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
  “关于儿童诵读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与潜能开发”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新世纪国学启蒙教育研究”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湖南省中西文化经典导读实验科研课题”等系列
   关于经典教育的“十五”、“十一五”
   课题成果研究表明
   儿童诵读经典能有效帮助孩子:
  可以明显、快速地增加识字量。
诵读国学经典两年,即可自然轻松认识3000多汉字,相当于达到小学六年级的识字水平。"蒙养之时,识字为先",识字是文化学习的第一个阶段。儿童在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后,就为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以及深入学习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基础。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奠定优美人格。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习惯培养的训练,从一开始就要求蒙童“朝夕模仿、正确做到”,然后“积久成熟”,从模仿转化为“自成方圆”。各地实践表明,幼儿园、小学通过系统地学习国学经典,班风、校风明显好转;家长纷纷表示:孩子变得讲礼貌,讲卫生,更加懂事、孝顺了。
  明显提高孩子专注力,开发智力。
人的文字阅读活动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活动之一,近年来,中外神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脑处理汉字信息时左右脑并用。尤其是汉字书写,与右脑的关系更密切。
  显著提升记忆力、理解力。
记忆力是人的智力结构中最主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其它能力和素质发展、成熟的先决条件。对一个智力超群的孩子来说,发达的记忆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通过2-3年的经典诵读,几乎每个坚持诵读的儿童,都能够背诵《大学》、《中庸》、《老子》、《论语》等30000字以上的经典著作,部分孩子甚至拥有过目不忘的阅读记忆能力,同时自学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大提高。
  语文提高,带动其他科成绩提高。
湖南省教育厅“十五”课题研究成果表明:最直接最有力的体现就是在学生成绩出现质的飞跃,从开学到期末,平均分数最多提高53.8分,最少的也有15.6分,提高平均分在30分左右。
这种教育,
   有教就有,
   没有教就没有,
   甚至一辈子都没有!
  如果我们家庭配合学校,如果能给我们孩子坚持五年,坚持十年,十年后这个孩子会变成什么,我们孩子的生命有多少个十年啊,都被浪费了。
  这种教育方法并不是新生事物,它本身就是我们中国古代之所以人才辈出的教育方法,是我们中国之所以享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教育方法,是经受几千年历史考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华人企业家 李嘉诚
  李嘉诚三岁能咏
  五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
  等经典伴随一生
  从小打下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
  有一次
  美国财富杂志
  记者劳特斯问华人首富李嘉诚
  你能成为华人首富,是因为什么?
  是李嘉诚比别人勤劳吗?不是
  是李嘉诚比别人聪明吗?也不是
  是李嘉诚比别人更会沟通吗?也不是
  李嘉诚就说了二个字
  气概就是一个人的格局
  一个人的高度
  为什么关羽、张飞、诸葛亮会跟刘备打天下
  是因为刘备有光复大汉的气概
  如果你希望孩子长大能有一番作为
  培养他精神气概是最根本的
  劳特斯问李嘉诚
  你这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李嘉诚先生感叹
   儿童时期学的知识弥足珍贵
   它令我终身受益!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
  于丹五岁
  就能把《论语》滚瓜烂熟地背下来
  她认为
  《论语》形象生动地教会了我们
  人生永恒的法则
  从小熟读《论语》
  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
  一个人无论是
  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
  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
  都能从《论语》中得到巨大启发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我最喜欢的三本书是
  《老子》《孟子》《孙子兵法》
  《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观
  《孟子》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
  勇于进取、刚健有为的浩然正气
  《孙子》帮助我形成具体管理方法和企业竞争谋略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
  在我的一生中
  我一直在受到孔子和孟子思想的影响
  目前孔子的很多教诲
  仍在为我指引方向
  我一直在努力
  从《论语》等中华文化经典中
  汲取智慧、经验和为人处事的原则
  无论是履行公务,还是处理个人私事
  这些伟大的思想都使我获益良多
  北尾吉孝
  SBI控股集团
  代表董事CEO
  《从中国古籍获取不可思议的力量》
  北尾吉孝
  中国古典是日本教育的根本。
  没有中国古典作为根基,
  日本百年前不可能那么迅速地崛起,
  更勿论脱亚入欧!
  我建议
  日本人不论什么年龄、性别、学历,
  都应从头再读一遍中国古典。
  经纪人追求成功,
  智慧和见地缺一不可。
  想成为这样的人,
  阅读中国古典是惟一有效方法。
汉字是中国给予
   日本最宝贵的财富
   读《大学》会做事
   读《中庸》会做官
   读《老子》有智谋
   读《论语》善经商
   让我们一起
   再把目光投向
   上个世纪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二十世纪初北大的名师巨匠
  如蔡元培、辜鸿铭、梁漱溟、
  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之、鲁迅等;
无一不是学习国学经典长大的!
   一代伟人 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
无一不是学习国学经典长大的!
诺贝尔奖获得者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
  大数学家苏步青
无一不是学习国学经典长大的!
   九位老人的 《紧急呼吁》
赵朴初、 叶至善、冰心、曹禺、启功、张志公、夏衍、陈荒煤、吴冷西等九位德高望重的全国政协委员呼吁:
构成我们民族文化的这一方面
   是我们的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根基
  也是几千年来维护我民族
  屡经重大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纽带
  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
  任此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
  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
  国学经典既然这么重要
先理解再背诵?
还是先背诵再理解?
  1998年,国际文教基金会
  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确定
   “直面经典,不求甚解,
  但求背熟,终生受益”
  十六字国学经典的学习方针。
   我们幼儿园的小朋友记忆力好
   还是小学生的记忆力好?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小朋友记忆力好
   理解力呢?
   是小学生的理解力好
   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理解力好?
   大家都知道是小学生
  当孩子在记忆力好的时候,让他记忆尽可能多的经典,装进他的生命里面,让他终其一生慢慢去运用、去理解、去感悟、去丰收。什么叫做理解?高中生有高中生的理解;一个人活到三十多岁,他有一些人生经历和感悟以后,他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当活到六十岁的时候,同样是孔子说的话又会有不一样的理解;当活到一百岁的时候,同样是孔子说的话,我们大家同样会有不一样的理解。经典是靠一个人一辈子去感悟和实践的,是不是?
  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孩子的吸收能力跟我们大人不一样,他背诵的时候,他是在感性地吸收,因为只有感性地吸收,这些经典的智慧与能量才能融进我们孩子的心里,才能融进他每一个细胞里面,这样子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真正的人才。各位家长,你现在确实也可以很勤劳的去读《老子》,读《易经》,但是各位,我们这辈子获得大成就还有多大的可能?那些富有成就的人是小时候开始读这些书呢,还是长大了才开始呢?一定是小时候开始读的,小时候就苦练“童子功”。那么明白的道理,我们家长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呢?你不让孩子去背这些经典,他就背什么,就背广告词。
   很多家长也知道国学很好
   可是孩子他不喜欢!
   孩子每天面对的诱惑太多啦!
   他更喜欢打游戏,他更喜欢看电视
   该怎么办?
   到底用什么方法
   能够让我们孩子都能喜欢国学
   大量背诵国学?
   这么多年来,我们不断在实践,我们发现,原来要让孩子爱上国学,背诵国学真的没有那么困难,只要大家用对方法,原来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可以简单到每个父母都能做到,不管你再忙;我也可以保证每一位爷爷奶奶,你也一定能够做到,不管你认不认字;也能保证你们家请的阿姨也能够做到。
   方法非常简单
   只有六个字而已
   我们称之为了“六字真言”
  小朋友
  听它读
  它是家里的CD、VCD,电脑,音响等。
  行之有效的经典教育很简单
  这看似最笨的方法
  却是最科学、最智慧、最有效的方法。
也许你会说:“有那么简单吗?”我的孩子哪里有那么听话,我家里的CD机一打开来,《论语》一播放,孩子一听,觉得不对劲,就会马上换成《猫和老鼠》。我们孩子是不是这样子的?
   操心操到心碎,可怜没有智慧
  这时候我们可以把播放机
  放在小朋友够不着的地方
  然后再放《论语》
  或者跟他说
  “这是妈妈要听的,你去玩你的。”
   还有家长说:
   我的孩子现在就喜欢看电视,看动画片,
   还有玩游戏,怎么办?
   我今天回去就要逼着他
   不准他看这些东西了吗?
   是不是这样子?
   生命一定要有过渡的。千万不要一回到家里,就强迫孩子认真听《论语》。如果这样子就完蛋了,你的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喜欢经典了。不要一下子过度影响他的日常生活,刚开始时可以跟以前几乎一模一样,你只要在橱柜上面播放国学,建设家庭的一个书香环境。你的孩子一开始还在一边看电视一边听经典,没有关系,但是慢慢的过渡。只要你不要去压他,不要去逼他,他都会慢慢习惯,融入生命中,让生命更有层次。这需要我们耐心的等待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
   他根本就没在认真地听,有用吗?
  “今年过年不收礼,下一句是什么?”
  大家脑海里马上就会涌出答案
  因为听多了
  这就是“潜教育”
  孩子可以做到
  一边很认真地玩玩具
  一边看电视
  同时还能听到爸爸妈妈在他们背后说什么
  所以孩子在玩、在闹、在吃饭、在睡觉
  都在全盘吸收。
   国学和古典音乐在孩子不能理解的时候孩子是在感性吸收,当他长大以后理解力增强后,他就有理解的东西,他就会懂得做人做事,人格也会健全,性格优雅,他人生就会远离肤浅和迷茫。
  佛洛依德
  潜意识教育理论
  潜意识之父
   听 5-10遍
  有些熟悉
  听30-50遍
  上半句出来,下半句潜意识就能读出来。
  听60-80遍
  非常熟悉,甚至能背诵。
  听 100 遍
  能熟练背诵。
  听100-200遍
  彻底进入潜意识,终身不忘!
  七田真
  教育学博士
  著名右脑开发专家
   《超右脑开发训练》
  之“教育的原点是背诵和记忆”
  给孩子反复读几遍之后
  孩子就可以记住听到的内容
  不断重复这种做法
  就能够获得“用耳朵来记忆”的记忆力
  (而不是用眼睛来记忆的记忆力)
  这样培养出来的记忆力是优质的记忆力
  牟宗三弟子
  台中师范大学教授
  全球经典教育发起人
  王财贵教授
  科技发达对人性的开发是有莫大的帮助
  要让孩子接触这么良好的教育内容
  非常简单,只需让他听
  孩子的耳朵二十四小时都可以听
  你能读二十四小时吗?
  所以我们利用现代的设备
   准备两架,也可以准备三架
  一架播古典音乐,一架播中文经典
  一架播外文经典
  三架不要放在一个地方
  因为耳朵有三百六十度的功能
可能有些家长会说
   小孩一边听音乐,一边听中文,
   一边听英文,会不会神经错乱?
  著名心理学家、潜意识之父弗洛伊德说:0至13岁的孩子在无意识的轻松状态下,可以同时接受5至10种信息,比如说孩子,他在家里看电视,同时他手里在认真的玩着玩具,同时他还可以听到爸爸妈妈在背后说他怎样怎样,他也知道窗外正在发生着什么。无论他在跑在跳在哭在闹在吃饭在睡觉在做作业在玩玩具,通通可以听。只要重复地听,就能无意识地记忆大量知识,就像不知不觉能背电视里的广告语一样。弗洛伊德经过大量实验表明,孩子运用“潜教育”记忆惊人。
  上图是未充分刺激过的脑细胞 与充分刺激过的脑细胞之间的对比
  外界有多少种信息
  脑突触就会有多少种连接
   信息越多,大脑越发达
  脑突触形成的最关键时期
  0—13岁这个时期
  0—3岁婴儿脑突触增长得最快
  3—6岁速度减半
  6—13岁速度又减半
  13岁以后,脑突触虽然也有成长
  可是速度相当缓慢
  所以在关键时期
  如果大脑开发得越充分
  智商就比较高
  相反,智商就比较低
  莎士比亚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
  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
大家在学习我们中国国学的时候,也可以去学习西方的经典,西方的经典你就给孩子去读莎士比亚,方法很简单:就是这六个字“小朋友,听它读!”如果你的孩子已经能整篇整篇把莎士比亚背下来了,你还担心他说不好英语吗?他轻轻松松学得比别人好,比别人快,因为他的生命里面已经种下了那么几千句的英文经典,他就可能学贯中西,影响全世界。
西方文化的根基是什么吗?
就是他们的音乐
  贝多芬,莫扎特,肖邦,巴赫
  那些古典大师的作品
  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
谈到经典教育
  自然离不开音乐
  音乐是全世界共通的语言
  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乐器
  国乐之父
  中国的古琴曲
  他不仅能够直入人心
  他还可以直接入肝,入肺,入肾
  直接改变一个人内在的涵养
  医学宝典《黄帝内经》里面写道
  五音、五行、五脏
  他们是息息相关,一一对应
  五音:角、徵、宫、商、羽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黄帝内经》——
前国务院总理李岚清
我为什么提倡经典音乐?
   经典音乐有利于人智慧的开发
  创造性的思维、形象思维、创意思维
  经典音乐的魅力在于
  学习更有实效
  工作更有效率
  领导更有艺术
  生活更有情趣
  人生更加丰厚
  前美国总统克林顿
克林顿总统在修订《教育法》时说
  我们美国的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
  学习和欣赏音乐就要同步开始
  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
   日本的教育在铃木镇一的推动下
  把音乐放在与语文、数学
  同等重要的位置
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精神粮食?
  精神主食
  第一个
   我们中国的国学经典
  《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
  等等经典著作
  第二个
  中国的古典音乐
  古琴曲等
  第三个
  给孩子西方的文学经典
  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等
  第四个
  西方的古典音乐
  贝多芬,莫扎特,那些天才之作
  精神零食
  中华儿歌
   西方儿歌
  百科知识
  十万个为什么
  德育故事、童话故事、行为习惯故事
  著名的科学实验
全球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
两百个小孩分成两组
  这一组100个孩子
  让他们看白雪公主的电影
  另外一组100个小孩
  在教室里面听白雪公主的故事
  一个多小时以后回来
  蒙台梭利让这些孩子把白雪公主画出来
  他发现看电影的孩子
  画得白雪公主都是一模一样的
  而那些听故事的孩子
  画得白雪公主完全不一样
  因为,那是他心中自己的白雪公主。
   每个孩子生下来的时候都有那么丰富的想象力,你每次跟他讲故事的时候,孩子大脑的图像啊,那些人物的形象会动的。这过程我们孩子觉得很快乐,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想象家,只要你能把这个想象力保存下来,将来他就是最有创造力的,一个人的想象力关乎到一个国家的未来,但是我们很多孩子的想象力是被电视机给抹杀的,多给孩子大脑留一些空间吧。
全球21个国家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中小学生想象力倒数第一
  创造力排名倒数第五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这是世界巨匠爱因斯坦的结论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关于孩子教育,我们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听的品质,决定生命听品质
  虽然经典教育如此简单
  可是千千万万的家长痛苦地告诉我们:
  在落实经典教育的过程中面临很多困惑!
  要花大把的时间搜集齐全这么多的经典
  安排起来谈何方便?
  要每天播放,父母往往要上班
  谁去坚持操作?
  如果让老人家或者保姆帮忙
  坚持下来有多大的可能?
   孩子好奇心强,喜欢动手
  一旦磨损就要报废,如何维护?
为什么王财贵教授、郭齐家教授等
  这么多仁人志士强烈呼吁、四处演讲
  许多公司推出了大量
  书籍、CD、VCD、DVD
  但经典教育的效果还是这么不理想呢?
  如果没有一种便于坚持的有效工具
  支持大家有效行动,那有用吗?
中华国际教育研究会
  专家和老师们经过夜以继日的努力
  现在终于研发出一项
  具有突破性的新成果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器
  科研成果展示
- 谢谢你,看到了最后 -
   转载是一种智慧,
分享是一种美德。
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分享朋友圈,让每个儿童受益,给您添福报! 关注公众号:ertongguoxue ,从这里开始
微信号: 范
电话:400-666-8826
懂了全智能国学经典视听机
详情请点击下方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论语》全文释义(一)
我的图书馆
《论语》全文释义(一)
《论语》全文释义(一)
& &《论语》是孔子及其部分弟子言论的汇编。是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过深远、持久影响的一部极有价值的典籍之一。这部书大约最后编定于战国初期。因其成于众手,具体作者已难考定,但它是一部最集中地记载孔子思想的著作。全书基本采用问答体裁。孔子(公元前552或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建者、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 孔子原属殷商一族,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孔子出生时家境已经衰落,但他在早年还是接受了良好的贵族教育,对传统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十分熟悉。孔子天资聪颖,又极为谦虚好学,故而学识日进。到30岁左右,已经以博学知名于世,开始招收门徒,传授《诗》、《书》、《礼》、《乐》等古代文化典籍。他一方面对以前的文化、思想资料进行系统总结,同时也结合春秋后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形势,对一系列伦理道德和社会政治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创建了儒家学派。
&&& 孔子早年曾在鲁国执政季氏手下担任管理仓储、牛羊的小官,都能恪尽职守。因鲁国内乱,一度旅居齐国。后仍回鲁国收徒讲学,门下弟子达三千之众。年过50以后,一度被鲁国国君委以官职,做到司寇,主管鲁国的司法工作。他希望加强国君权威,削弱卿大夫权力,与当政的季氏等三家大夫产生矛盾,最终被迫弃官离开鲁国。这段做官的时问,大约不超出五年。此后,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奔走各国,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诸侯国,并曾在卫国、陈国停留了较长时间。然而,他始终没有得到机会参与各国的政治活动,也没有找到贤明的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一般只是被供养起来装点门面,还有很多时候备受冷遇和迫害。在这段时间里,孔子坚持不懈地进行治学和教育,与弟子们反复探讨人生、社会的重大问题,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言论。在公元前484 年,经过大约14年的流浪生涯之后,孔子终于重返鲁国,将余生的精力贯注于文化、教育事业。他一边继续讲学,一边整理文化典籍,对《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古籍进行删订,编成最后的教材定本。晚年的孔子在鲁国受到较高规格的礼遇,但仍没有得到真正的重用。生活上也迭遭不幸,独子孔鲤和两个重要弟子颜渊、子路都先他而死。公元前479 年,孔子病逝于家中。鲁哀公专门写了悼词,弟子们为孔子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守孝三年。
&&&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仁”。“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他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自己要在社会上取得自立,在事业上顺畅通过,也要帮助别人做到这样。孔子的学生概括他的为人处世之道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中体现出一种关怀互助和平等相待的人文主义精神。总的来说,孔子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总体,孔子还提到很多其它道德名目:如忠、孝、义、信、廉、俭等等。但在他看来,这些名目属于局部性的东西,能做到某项或几项,值得肯定,但还不能算是达到“仁”。“仁”的概念在《论语》中出现百次以上,它是理解孔子思想的关键所在。
&&& 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的学说。他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对人民过份剥削、压榨,而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他又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而要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孔子对当时的社会变动感到不满,希望恢复西周时的礼乐政治。但同时他敢承认:社会政治制度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损益,进行局部的修正或改良。
&&&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相对于天命而言,孔子更加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问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从总体上说,孔子是尊重理性、否定迷信的,这一特点对数千年以来中国人的思想和精神产生了重大影响。
&&& 与从政事业相比较,孔子一生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要大得多。春秋以前,学在官府,文化知识被贵族垄断。孔子首创私人讲学,面向社会广泛招收学生,通过传授文化知识来培养从政人才,对随后的历史产生了巨大影响。
&&& 据说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72 人。这批人在孔子死后继续游历各诸侯国,推动了各国政治体制由贵族制向官僚制的过渡。同时,他们从不同侧面发挥孔子思想、传播古典文献,为战国时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孔子通过四五十年的教学实践,一方面教出许多优秀的学生、桃李满天下,另一方面也总结出了许多重要的教育经验。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指出人的本性是可以教育的。在教学方法方面,他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对于知识的来源,求知的态度和手段,孔子都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
&&& 《论语》一书作为研究孔子思想的第一手材料,其重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它并不是孔子亲手所写,而是在孔子去世以后,由他的学生们根据笔记和记忆加以整理、汇编而成。其中主要记我孔子的言语行事,也记载了孔子一些学生的言语行事。班固《汉书·艺文志》概括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按照班固的说法,《论语》的“论”是论纂之意,“语”是语言之意,“论语”即指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成书。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说法,今天看来还是班固的话比较贴切。
&&& 由语录体的编纂特点所决定,《论语》的体例并不严格。一般说一条就是一章,集章成篇。全书共20篇,492章,每篇各章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由首章首句中取两字作为整篇标题。全书共1.27 万字,平均每章字数在24 字左右,最短的章节不到10 字,最长的也不过300 多字。《论语》的字数并不多,但蕴涵的思想内容却极为丰富。
&&& 通观全书,其论述方式并不完整、系统,感想随事而发,显得比较零星、散乱。然而另一方面,《论语》也显示出了语录体著作的独特魁力,语言含蓄隽永,故事简洁生动,往往能体现出一些长篇论述所难以表达的思想深度,折射出一些长篇论述所难以反映的人物个性和环境情趣。同时,《论语》灵活的编纂形式事实上使该书的表现内容大为增加,多方位、多视角地体现出了孔子的思想、性格、才能、趣味、生活环境和时代背景,有利于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孔子及其思想。无论从思想价值还是从艺术魅力来评价,《论语》都是一部不可不读的作品。
&&& 关于《论语》的编著年代,史料中没有明文记载,我们只能通过研究原文加以推断。今本《论语》篇幅不多,却有不少章节互相重复,有些字句完全相同,有些增减一两字,有些详略有差而意思一致。对此只能作出一个结论:孔子的言论在当时各弟子皆有记载,后来才汇集成书,故有重复出现。也就是说:《论语》并不是由某一个人编著的。再进一步分析,还可以看出;《论语》中有些篇章是孔子弟子所写,有些篇章则出于他再传弟子之手,其中包括曾参、子张、子夏、闵子骞的学生。自唐朝柳宗元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将《论语》最后加工成书的是曾参的学生,其说大体可从。因为曾参是孔子最年轻的学生,而《论语》中时间最晚的材料,就是曾参临死时对鲁国大夫孟敬子说的一段话。另外《论语》中提到曾参皆尊为“子”,有关曾参的记事也比孔子其它弟子为多。从曾参和孟敬子的生活年代来推断,《论语》的最后成书时间大约是在战国初期、公元前400 年左右。
&&& 《论语》流传到汉朝,有三种不同版本。《鲁论语》是鲁人所传,共20篇,我们今天所见《论语》的篇目即由此而定。《齐论语》为齐人所传,共22 篇,比《鲁论语》多出《问王》、《知道》两篇。《古论语》是汉武帝末年在曲阜孔子故居墙壁中发现的,21 篇,篇目基本与《鲁论语》相同,只将《鲁论语》最后一篇《尧曰》中“子张问”以下一段单独分篇。这三种本子除篇数不同外,在章次、文字、解说上都有出入。西汉后期大臣张禹先学《鲁论语》、又学《齐论语》,对两个版本择善而从,篇目以《鲁论语》为主,编成一个修订本。张禹曾为汉成帝担任师傅,后封安昌侯,官位尊显,所以他的修订本很快流行于世,时称“张侯论”。到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又在“张侯论”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古论语》,为《论语》作注,从而保存了汉代《论语》版本异同的一些资料。郑玄注今已散佚,甘肃敦煌和新疆均曾出土唐代手抄的残本。三国时人何晏汇集汉魏各家注解,作《论语集解》,是现在所见最早的完整注本。
&&& 汉代以下,学者对论语进行注解、研究的著作不断增多。据今人杨伯峻估计,古往今来有关论语的研究著作,可能多达三千种。其中有代表性的著作除何晏《集解》外,还有南朝梁皇侃《论语义疏》,汇集了魏晋时期儒者的新解说。此书在唐以后亡佚,清代乾隆年间才由日本重新传回并行世。北宋邢昺在何晏《集解》基础上作《疏》,为清代编纂《十三经注疏》时所采用。南宋朱熹作《论语集注》,其治学方法与汉唐诸儒不同,轻名物训诂而重义理分析,为宋儒治《论语》的集大成著作,影响元、明数百年。清代考据学兴起,刘宝楠《论语正义》集中反映了清人对《论语》的校勘研究成果,学术价值较高,为本世纪30 年代上海世界书局编印《诸子集成》所收。近人程树德《论语集解》、杨树达《论语疏证》,继续用考证方法研究《论语》,材料搜讨甚勤,皆有重要参考价值。钱穆《论语新解》、杨伯峻《论语译注》则较早对《论语》的通俗化进行尝试,注释简明扼要,附有白话文翻译和内容评述,做到了雅俗共赏,这可为一般读者阅读《论语》提供参考。
&&& 《论语》是中华民族主流文化的智慧精髓,是人类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在人类过去的2500多年中,世界人们读得最多最熟的书恐怕就是《论语》了。现在,人类终于迈进了一个新世纪的门槛。但如何去面对20世纪的强盗给我们留下的千疮百孔?早在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论和语,论就是议论,语就是告知,使人有所觉悟。《论语》辑录了孔子的主要观点如政治观点、教育观点、经济思想等等。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的提问后所作的记录,有一部分没有问,就是记下孔子的言论,有一部分是回答诸侯国君、卿大夫和各方人士的问题,还辑录了孔子对一些人和事的评价,还有一部分是孔子的弟子们回答别人的言论。
第一篇:学而篇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2 有子(1)曰:&#8220;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8221;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一说小33岁。后一说较为可信。在《论语》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一般都称字,只有曾参和有若称&#8220;子&#8221;。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即由曾参和有若所著述。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8220;悌&#8221;(音t&#236;)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3)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8220;鲜&#8221;字,都是如此用法。
(5)未之有也:此为&#8220;未有之也&#8221;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8220;仁&#8221;就是&#8220;人&#8221;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有子说:&#8221;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8221;
有若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对兄长顺服,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弟为前提,孝弟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8220;犯上作乱&#8221;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这里所提的孝悌是仁的根本,对于读者理解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伦理思想非常重要。在春秋时代,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
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的全部思想主张都是由此出发的,他从为人孝悌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之事这点上,说明孝悌即为仁的根本这个道理。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了孔子的孝悌说,主张&#8220;以孝治天下&#8221;,汉代即是一个显例。他们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孝悌说是为封建统治和宗法家族制度服务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和分析判别,抛弃封建毒素,继承其合理的内容,充分发挥道德在社会安定方面所应有的作用。&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3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8221;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8220;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8221;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孔子说:&#8220;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8221;
上一章里提出,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4 曾子(1)曰:&#8220;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8221;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音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旧注曰:&#8220;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8220;学而时习之&#8221;的&#8220;习&#8221;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曾子说:&#8220;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呢?&#8221;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而本章所讲的自省,则是自我修养的基本方法。&
在春秋时代,社会变化十分剧烈,反映在意识领域中,即人们的思想信仰开始发生动摇,传统观念似乎已经在人们的头脑中出现危机。于是,曾参提出了&#8220;反省内求&#8221;的修养办法,不断检查自己的言行,使自己修善成完美的理想人格。《论语》书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在本章中,曾子还提出了&#8220;忠&#8221;和&#8220;信&#8221;的范畴。忠的特点是一个&#8220;尽&#8221;字,办事尽力,死而后已。如后来儒家所说的那样,&#8220;尽己之谓忠&#8221;。&#8220;为人谋而不忠乎,是泛指对一切人,并非专指君主。就是指对包括君主在内的所有人,都尽力帮助。因此,&#8220;忠&#8221;在先秦是一般的道德范畴,不止用于君臣关系。至于汉代以后逐渐将&#8220;忠&#8221;字演化为&#8220;忠君&#8221;,这既与儒家的忠有关联,又有重要的区别。&#8220;信&#8221;的涵义有二,一是信任、二是信用。其内容是诚实不欺,用来处理上下等级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信特别与言论有关,表示说真话,说话算数。这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石。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5 子曰:&#8220;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信,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8221;
(1)道:一本作&#8220;导&#8221;,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232;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8220;人&#8221;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8220;人&#8221;,指一切人群;狭义的&#8220;人&#8221;,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8220;人&#8221;与&#8220;民&#8221;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孔子说:&#8220;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8221;。
孔子在本章中所说的话,主要是对国家的执政者而言的,是关于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他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地办理国家各方面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护官吏;役使百姓应注意不误农时等。这是治国安邦的基本点。&
康有为说,孔子的学说是&#8220;爱人&#8221;,泛爱一切人。但本章里所说的&#8220;爱人&#8221;则非此意。他所说的&#8220;人&#8221;不是百姓,而是官吏,是有地位的人;而&#8220;民&#8221;才是百姓,是被治者役使的对象。可见,&#8220;爱人&#8221;不是爱一切人,而只是爱统治集团中的人。&#8220;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8221;的思想是合理的,反映了孔子的社会思想。但这与&#8220;爱人&#8221;与否则无太大干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孔子这里是为统治者治理国家、统治百姓出谋划策。&
鲁迅曾经指出:&#8220;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8221;(《且介亭杂文二集&#183;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这是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待孔子治国方略的。因而颇具尖锐性。&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6 子曰:&#8220;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8221;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8220;弟子&#8221;。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183;内则》:&#8220;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8221;。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8220;入&#8221;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音f&#224;n,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孔子说:&#8220;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8221;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8220;德&#8221;排在&#8220;识&#8221;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7 子夏(1)曰:&#8220;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8221;
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生于公元前507年。孔子死后,他在魏国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
(2)贤贤:第一个&#8220;贤&#8221;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8220;献纳&#8221;、&#8220;尽力&#8221;。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子夏说:&#8220;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8221;
上一章有&#8220;行有余力,则以学文&#8221;一句。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章的进一步发挥。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8220;孝&#8221;、&#8220;忠&#8221;、&#8220;信&#8221;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后面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所以,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就更可以看到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8 子曰:&#8220;君子(1),不重(2)则不威;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5)友不如己者(6);过(7)则勿惮(8)改。&#8221;
(1)君子:这个词一直贯穿于本段始终,因此这里应当有一个断句。
(2)重:庄重、自持。
(3)学则不固:有两种解释: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通毋,&#8220;不要&#8221;的意思。
(6)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8220;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8216;道不同不相为谋&#8217;也。&#8221;把&#8220;如&#8221;解释为&#8220;类似&#8221;。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7)过:过错、过失。
(8)惮:音d&#224;n,害怕、畏惧。
孔子说:&#8220;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8221;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9 曾子曰:&#8220;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8221;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
(2)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曾子说:&#8220;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导致老百姓日趋忠厚老实了。&#8221;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他说&#8220;敬鬼神而远之&#8221;,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他没有提出过人死之后有所谓灵魂的存在这种主张,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已经被异化,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本章仍是继续深化&#8220;孝&#8221;这一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容。&
儒家重视孝的道德,是因为孝是忠的基础,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关于忠、孝的道德观念,在《论语》书中时常出现,表明儒家十分重视忠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希望把人们塑造成有教养的忠孝两全的君子。这是与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相互适应的。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0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8221;子贡曰:&#8220;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8221;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183;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比孔子小31岁,是孔子的学生,生于公元前520年。子贡善辩,孔子认为他可以做大国的宰相。据《史记》记载,子贡在卫国做了商人,家有财产千金,成了有名的商业家。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所以他的学生们称他为&#8220;夫子&#8221;。后来,因此而沿袭以称呼老师。《论语》书中所说的&#8220;夫子&#8221;,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有&#8220;还是&#8221;的意思。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8220;大概&#8221;&#8220;或者&#8221;的意思。
子禽问子贡说:&#8220;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预闻这个国家的政事。(这种资格)是他自己求得呢,还是人家国君主动给他的呢?&#8221;子贡说:&#8220;老师温良恭俭让,所以才得到这样的资格,(这种资格也可以说是求得的),但他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8221;
本章通过子禽与子贡两人的对话,把孔子的为人处世品格勾划出来。孔子之所以受到各国统治者的礼遇和器重,就在于孔子具备有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道德品格。例如,这五种道德品质中的&#8220;让&#8221;,在人格的塑造过程中,就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8220;让&#8221;是在功名利权上先人后己,在职责义务上先己后人。让用之于外交如国事访问,也是合乎客观需要的一个重要条件。孔子就是因具有这种品格,所以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各国国君的礼遇。孔子认为,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以及在名利上贪心不足,都不符合让的原则。据此可知,让这一基本原则形成社会风尚的可贵之处是:就人情而言,长谦让名利地位之风,人们就多学别人所长而鉴人所短。前者可以导人于团结、亲睦、向善;后者则诱人嫉贤妒能。二者的社会效果截然相反。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1 子曰:&#8220;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8221;
(1)其:他的,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236;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对于古人所说的数字不必过于机械地理解,只是说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间而已,不一定仅指三年的时间。
(4)道:有时候是一般意义上的名词,无论好坏、善恶都可以叫做道。但更多时候是积极意义的名词,表示善的、好的东西。这里表示&#8220;合理内容&#8221;的意思。
孔子说;&#8220;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因为他无权独立行动),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8221;
这一章仍然谈的是有关&#8220;孝&#8221;的问题,把&#8220;孝&#8221;字具体化了。鲁迅曾经说过:&#8220;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8216;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8217;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8221;(《坟&#183;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宋儒所作的注说,如不能无改于父之道,所行虽善亦不得为孝。这样,无改于父之道则成了最大的善,否则便是不善。这样的判定原则,正如鲁迅所说的,,是歪曲的。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8220;青出于蓝而胜于蓝&#8221;,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2 有子曰:&#8220;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8221;
(1)礼:在春秋时代,&#8220;礼&#8221;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8220;礼&#8221;,既指&#8220;周礼&#8221;,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有子说:&#8220;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8221;&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183;中庸》写道:&#8220;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8221;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8220;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8221;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8220;和为贵&#8221;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3 有子曰:&#8220;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8221;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义是儒家的伦理范畴。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8220;礼&#8221;。
(3)复:实践的意思。朱熹《集注》云:复,践言也。&#8221;
(4)远:音yu&#224;n,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的意思,此外亦可以译为避免。
(5)因:依靠、凭藉。一说因应写作姻,但从上下文看似有不妥之处。
(6)宗:主、可靠,一般解释为&#8220;尊敬&#8221;似有不妥之处。
有子说:&#8220;讲信用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8221;
孔子的弟子有子在本章所讲的这段话,表明他们对&#8220;信&#8221;和&#8220;恭&#8221;是十分看重的。&#8220;信&#8221;和&#8220;恭&#8221;都要以周礼为标准,不符合于礼的话绝不能讲,讲了就不是&#8220;信&#8221;的态度;不符合于礼的事绝不能做,做了就不是&#8220;恭&#8221;的态度。这是讲的为人处世的基本态度。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4 子曰:&#822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8221;&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的人。
(3)正:匡正、端正。
孔子说:&#8220;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8221;
本章重点提到对于君子的道德要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他在工作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作为君子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是值得借鉴的。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5 子贡曰:&#8220;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8221;子曰:&#8220;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8221;子贡曰:《诗》云,&#8216;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8217;,其斯之谓与?&#8221;子曰:&#8220;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8221;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论语》书中的&#8220;何如&#8221;,都可以译为&#8220;怎么样&#8221;。
(3)贫而乐:一本作&#8220;贫而乐道&#8221;。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183;卫风&#183;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子贡说:&#8220;贫穷而能不谄媚,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8221;孔子说:&#8220;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不如虽贫穷却乐于道,虽富裕而又好礼之人。&#8221;子贡说:&#8220;《诗》上说,&#8216;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8217;,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8221;孔子说:&#8220;赐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了。&#8221;
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6 子曰:&#8220;不患(1)人(2)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8221;
(1)患:忧虑、怕。
(2)人:指有教养、有知识的人,而非民。
孔子说:&#8220;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8221;
这段话是孔子对自己学生所传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的解释者说,这是孔子安贫乐道、不求名位的思想。这种解释可能不妥。这不符合孔子一贯的主张。在孔子的观念中,&#8220;学而优则仕,是一种积极入世的态度。这里的潜台词是:在了解别人的过程中,也使别人了解自己。
第二篇:为政篇
【本篇引语】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孔子&#8220;为政以德&#8221;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 子曰:&#8220;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8221;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以道德进行统治,即&#8220;德治&#8221;。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的意思。
孔子说:&#8220;(周君)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8221;
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8220;为政以德&#8221;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你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2 子曰:&#8220;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8220;思无邪(3)。&#8221;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举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183;鲁颂》上的一句,此处的&#8220;思&#8221;作思想解。无邪,一解为&#8220;纯正&#8221;,一解为&#8220;直&#8221;,后者较妥。
孔子说:&#8220;《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8216;思想纯正&#8217;。&#8221;
孔子时代,可供学生阅读的书还不很多,《诗经》经过孔子的整理加工以后,被用作教材。孔子对《诗经》有深入研究,所以他用&#8220;思无邪&#8221;来概括它。《论语》中解释《诗经》的话,都是按照&#8220;思无邪&#8221;这个原则而提出的。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3 子曰:&#8220;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8221;
(1)道:有两种解释:一为&#8220;引导&#8221;;二为&#8220;治理&#8221;。前者较为妥贴。
(2)齐:整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有两种解释:一为&#8220;至&#8221;;二为&#8220;正&#8221;。
孔子说:&#8220;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8221;
在本章中,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8220;为政以德&#8221;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政、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4 子曰:&#8220;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8221;
(1)有:同&#8220;又&#8221;。
(2)立:站得住的意思。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指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孔子说:&#8220;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8221;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5 孟懿子(1)问孝,子曰:&#8220;无违。(2)&#8221;樊迟(3)御(4),子告之曰:&#8220;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8221;樊迟曰:&#8220;何谓也。&#8221;子曰:&#8220;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8221;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三家之一,姓仲孙,名何忌,&#8220;懿&#8221;是谥号。其父临终前要他向孔子学礼。
(2)无违:不要违背。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
(5)孟孙:指孟懿子。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8220;孝就是不要违背礼。&#8221;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8220;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8221;樊迟说:&#8220;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8221;孔子说:&#8220;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8221;
孔子极其重视孝,要求人们对自己的父母尽孝道,无论他们在世或去世,都应如此。但这里着重讲的是,尽孝时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可见,孝不是空泛的、随意的,必须受礼的规定,依礼而行就是孝。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6 孟武伯(1)问孝,子曰:&#8220;父母唯其疾之忧(2)。&#8221;
(1)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8220;对父母,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这样做就可以算是尽孝了。)&#8221;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本文采用第三种说法。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7 子游(1)问孝,子曰:&#8220;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8221;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人,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224;ng。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8220;如今所谓的孝,只是说能够赡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8221;
本篇还是谈论孝的问题。对于&#8220;至于犬马,皆能有养&#8221;一句,历来也有几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狗守门、马拉车驮物,也能侍奉人;二是说犬马也能得到人的饲养。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困为此说比较妥贴。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8 子夏问孝,子曰:&#8220;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8221;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弟子,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224;n,意为饮食、吃喝。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8220;(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8221;
本篇的第5、6、7、8章,都是孔子谈论有关孝的问题。孔子所提倡的孝,体现在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反映了宗法制度的需要,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一个共同的思想,就是不仅要从形式上按周礼的原则侍奉父母,而且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地孝敬父母。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9 子曰:&#8220;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8221;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孔子说:&#8220;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蠢人。等他退下之后,我考察他私下的言论,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有所发挥,可见颜回其实并不蠢。&#8221;
这一章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他不满意那种&#8220;终日不违&#8221;,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的学生,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应当有所发挥。所以,他认为不思考问题,不提不同意见的人,是蠢人。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0 子曰:&#8220;视其所以(1),观其所由(2),察其所安(3),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8221;
(1)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3)所安:所安的心境。
(4)廋:音sōu,隐藏、藏匿。
孔子说:&#8220;(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言行的动机,观察他所走的道路,考察他安心干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这个人怎样能隐藏得了呢?&#8221;
本文主要讲如何了解别人的问题。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埋得了的。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1 子曰:&#8220;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8221;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过去的。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孔子说:&#8220;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8221;
&#8220;温故而知新&#8221;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2 子曰:&#8220;君子不器(1)。&#8221;
(1)器:器具。
孔子说:&#8220;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8221;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非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3 子贡问君子。子曰:&#8220;先行其言而后从之。&#8221;
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8220;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8221;
做一个有道德修养、有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弟子们孜孜以求的目标。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4 子曰:&#8220;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8221;
(1)周:合群。
(2)比:音b&#236;,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的凡人。
孔子说:&#8220;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孔子在这一章中提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5 子曰:&#8220;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8221;
(1)罔:迷惑、糊涂。
(2)殆;疑惑、危险。
孔子说:&#8220;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罔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8220;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6 子曰:&#8220;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8221;
(1)攻:攻击。有人将&#8220;攻&#8221;解释为&#8220;治&#8221;。不妥。
(2)异端:不正确的言论。另外、不同的一端。
(3)斯:代词,这。
(4)也已:这里用作语气词。
孔子说:&#8220;攻击那些不正确的言论,祸害就可以消除了。&#8221;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7 子曰:&#8220;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8221;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同汝,你。
孔子说:&#8220;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8221;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82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8221;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8 子张(1)学干禄(2),子曰:&#8220;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8221;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生于公元前503年,比孔子小48岁,孔子的学生。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8220;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有握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8221;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在《论语》中还有&#8220;学而优则仕&#8221;的观念。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是对上一章&#8220;知之为知之&#8221;的进一步解说。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9 哀公(1)问曰:&#8220;何为则民服?&#8221;孔子对曰(2):&#8220;举直错诸枉(3),则
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8221;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公元前494 ̄前468年在位。
(2)对曰:《论语》中记载对国君及在上位者问话的回答都用&#8220;对曰&#8221;,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的意思。直,正直公平。错,同措,放置。枉,不正直。
鲁哀公问:&#8220;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8221;孔子回答说:&#8220;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8221;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法制度下的选官用吏,唯亲是举,非亲非故者即使再有才干,也不会被选用。孔子的这种用人思想可说在当时是一大进步。&#8220;任人唯贤&#8221;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20 季康子(1)问:&#8220;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8221;子曰:&#8220;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8221;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接词,与&#8220;而&#8221;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临:对待。
(5)孝慈:一说当政者自己孝慈;一说当政者引导老百姓孝慈。此处采用后者。
季康子问道:&#8220;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而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8221;孔子说:&#8220;你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8221;
本章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8220;礼治&#8221;、&#8220;德治&#8221;,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仍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21 或(1)谓孔子曰:&#8220;子奚(2)不为政?&#8221;子曰:&#8220;《书》(3)云:&#8216;孝乎惟
孝,友于兄弟。&#8217;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8221;
(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词,相当于&#8220;为什么&#8221;。
(3)《书》:指《尚书》。
(4)施于有政:施:一作施行讲;一作延及讲。
有人对孔子说:&#8220;你什么不从事政治呢?&#8221;孔子回答说:&#8220;《尚书》上说,&#8216;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8217;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也就是从事政治,又要怎样才能算是为政呢?&#8221;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两方面的思想主张。其一,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父友兄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说明了孔子的&#8220;德治&#8221;思想主张。其二孔子从事教育,不仅是教授学生的问题,而且是通过对学生的教育,间接参与国家政治,这是他教育思想的实质,也是他为政的一种形式。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22 子曰:&#822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8221;
(1)輗:音n&#237;,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2)軏:音yu&#232;,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孔子说:&#8220;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8221;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在后面的《子张》、《阳货》、《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23 子张问:&#8220;十世(1)可知也?&#8221;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8221;
(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8220;世&#8221;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子张问孔子:&#8220;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8221;孔子回答说:&#8220;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8221;
本章中孔子提出一个重要概念:损益。它的含义是增减、兴革。即对前代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等有继承、没袭,也有改革、变通。这表明,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并不一定要回到周公时代,他也不反对所有的改革。当然,他的损益程度是受限制的,是以不改变周礼的基本性质为前提的。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24 子曰:&#8220;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3)不为,无勇也。&#8221;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
(3)义:人应该做的事就是义。
孔子说:&#8220;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8221;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8220;义&#8221;和&#8220;勇&#8221;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8220;勇&#8221;,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8220;勇&#8221;作为实行&#8220;仁&#8221;的条件之一,&#8220;勇&#8221;,必须符合&#8220;仁、义、礼、智&#8221;,才算是勇,否则就是&#8220;乱&#8221;。
第三篇:八佾篇
【本篇引语】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涉及&#8220;礼&#8221;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8220;绘事后素&#8221;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8220;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8221;的政治道德主张。本篇重点讨论如何维护&#8220;礼&#8221;的问题。
<p style="FONT-FAMILY: 楷体_GB3;1 孔子谓季氏(1),&#8220;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孰不可忍也!&#8221;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236;,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记忆文献遗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