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相比传统照相机机,数码相机在那些方面就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我的位置:
智能手机已占压倒性优势,数码相机会被彻底取代吗?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梁建刚
摘要:正在快速革新技术的数码相机,也正吸收着智能手机的优势、迎合着消费者的需求,并不会轻易退出普通市场,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
数码相机会被智能手机取代吗?
放在当下,这几乎是一个有解又无解的难题。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会对此嗤之以鼻,即使智能手机像素已提升到数千万,但在许多情况下还是不可能拍出可与数码相机媲美的图片;但在另一边,几乎不用统计,随拍随传、可美图可上网的智能手机早已成为越来越多大众的选择,身边的人使用数码相机的越来越少。
但从趋势上说,数码相机未来有一天会如同当年的胶片相机一样,被全新的技术取代吗?技术的进步当然会让一切皆有可能,但记者近日采访全球数码业巨头佳能中国影像部总经理伊藤裕之,他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正在快速革新技术的数码相机,也正吸收着智能手机的优势、迎合着消费者的需求,好的产品自有自己的价值,数码相机也并不会轻易退出普通市场,成为少数人的奢侈品。
那么,数码相机行业,如今正在做些什么?
苹果以压倒性优势获胜
数码相机是否会被智能手机取代,近几年已经成为数码行业最常被提起的话题之一。
从某种角度说,趋势似乎已无法逆转。日本国际相机影像器材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曾显示,全球数码相机销量在2010年达到1.21亿台,2012年达到1.47亿台,此后开始迅速下滑,2014年数码相机的全球销量约5900万台,2015年已降至3540万台,短短几年销量降到了零头的尴尬,似乎当年胶卷业巨头富士、柯达、富士的历史会再次上演。
这几年,不少数码业巨头已纷纷开始转型,例如奥林巴斯开始转向医疗内窥镜领域,柯尼卡美能达开始专注于打印和光学设备,尼康也在扩大医疗设备领域的投资。在数码相机领域中,体积更小、画质堪比单反的微单开始蓬勃。
另一边,智能手机的洪流似乎已无法阻挡。曾有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的用户将从2016年的23亿增长到2017年的26亿。美国的专业摄影软件发布的2016年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拍摄相机中,苹果居然超越了一众数码巨头,以压倒性优势获胜。
理由是什么呢?作为数码业的领军者之一,佳能对此不可能没有研究,在伊藤裕之看来,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智能手机拉低了拍照的入门门槛,大家使用智能手机拍照入门非常容易;其次,我们也观察到,很多用手机拍照的用户,最希望的是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与交流,这时手机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很方便的方式;此外,手机的触屏方式,大大简化了相机的操作性,诸如相机的菜单、对焦方法通过智能手机的触屏都很容易实现。”
以此种种,智能手机的超快普及率并不难以理解,毕竟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很难对光学取景器、全画幅、长焦距等专业功能有太高要求。但这也给相机厂商们提供了改革的方向。“比如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如今相机很多也采用了触屏设计,相机的菜单做了图像化引导,方便用户快速了解相机的功能。在提升便捷性和保持相机的高质量基础上,佳能发明了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让使用者在液晶屏上直接触控就能快速合焦,就像使用智能手机一样方便。”伊藤裕之介绍。
另一方面,毫无疑问的是,数码相机仍然在技术上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长距离的远摄,暗光环境下的摄影,突出主体的背景虚化、追踪高速移动物体等方面,数码相机仍然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更重要的还有镜头部分,仅佳能目前就拥有70多款EF镜头,不同镜头能够表现出来的照片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使用者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镜头拍摄照片,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这也是一种创作力。”伊藤裕之说,就仿佛当年拍照无法取代绘画一样。
乐观预测能否成为现实
其实,摄像头原本是手机的一项辅助功能,1999年第一枚手机摄像头被夏普采用,起初因为分辨率太差等原因饱受诟病,但如今,拍照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甚至这一配件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中能够发展的重要原因,其实也离不开相机领域诸多厂商的推动。例如诺基亚手机上的"卡尔·蔡司"镜头认证,华为与徕卡的合作,都堪称成功的经典案例。
对于这种合作,伊藤裕之坦言他个人也很有兴趣,“如今,智能手机也越来越相似,差异化越来越小、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不少手机厂商也希望与相机厂商合作。”伊藤裕之说,比如佳能中国近期就与中国的手机厂商VIVO联合进行影像文化普及推广,共同举办摄影大赛,让消费者体验拍摄的乐趣,佳能还将最新的照片打印机炫飞带到现场打印,让消费者的感受更有意思。
彼此竞争的对手为何要合作?某些程度上手机与相机厂商是竞争对手,但是更大的意义上也是合作伙伴。“智能手机拉低了摄影的门槛,让更多非相机用户进来。现在智能手机一年的销量约4亿台,相机则只有千万水平,当人们生活水准越高,就会需要更好的图片,由此成为相机的潜在用户,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
实际上,从佳能的销售统计看,受到智能手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是普及型小型数码相机,而在可换镜相机市场,高级的单反相机出货量一直较稳定,而近几年新出的微单,诸如佳能的EOS M系列微单近两年销量增长了3倍。
其中原因,相机自身功能的不断提升密切相关。近日,佳能就把即将推出上市的EOS 6D Mark II、EOS 200D等最新品第一次带到上海。“从消费者对互联网的需求出发,如今的相机在连接性上也在不断完善、提升,开发出Wi-Fi连接、NFC近场连接、蓝牙连接等多种无线连接方式,比如低功耗蓝牙技术,就能让智能手机跟相机以很低的电量消耗保持连接,如此就能让消费者快速将相机中的高质量照片,分享到社交网络上。”伊藤裕之介绍,“这次最新的6D Mark II,就在保持高感光度、高像素之外,提供了快速对焦、翻转液晶屏,以及Wi-Fi、蓝牙、NFC近场连接等各种连接方式,目的就在于给予用户更多便利之外,保持相机的品质。”
统计数据显示,从2016年底开始,数码相机市场迅速回暖,这也与消费市场的升级密不可分。“随着大家拍的越来越多,接下来就是希望拍的越来越好,这时候就有可能转向了解微单、全画幅相机,并开始转换设备。”伊藤裕之说,数码相机并不会走胶片相机的老路,也不会像机械手表那样逐渐成为奢侈品玩具,因为相机始终具有独特的优势。但这样的乐观预测能否成为现实,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编辑邮箱: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蜂鸟手机端
焦圈,为摄影而生
& 四大方面解答困惑帮你通过传感器选相机
四大方面解答困惑帮你通过传感器选相机
06:00:32 蜂鸟网
&&作者:刘恩惠
&&& 本篇我们将集中解答关于图像传感器的四个问题:画幅大小有什么讲究?究竟该选择多大画幅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取消低通滤镜能带来什么好处?DxOMark的图像传感器评分靠谱吗?
尼康E的传感器
&&& 问题1:画幅大小有什么讲究?
&&& 首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画幅”――对于数码相机而言,“画幅”其实就是机身所用图像传感器有效感光面积的尺寸。行业内以传统35mm规格单张胶片尺寸[约36mm×24mm]为标准,称之为“全画幅[全幅]”,图像传感器大致等于该尺寸的即为“全画幅[全幅]传感器”。大于全画幅的习惯上称之为“中画幅”、“大画幅”,多为专业领域所用;民用级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使用的传感器大多小于或等于全画幅,目前除了全幅之外还有:1/2.3英寸、1英寸[尼康称为CX画幅]、4/3画幅、APS-C画幅[尼康称为DX画幅]等规格,它们的具体尺寸比例如下图:
画幅比例关系
&&& 画幅的差异会让相机在同一焦距下呈现出不一样的视野范围,为有一个便于比较的统一规格,业内以全画幅为基准,为非全画幅相机标注“等效焦距”;其计算公式为:等效焦距=物理焦距×等效裁切系数[各画幅规格所对应的系数已标注在上图中]。其实,同样可以利用该系数来折算等效虚化能力,以说明画幅对于虚化效果的影响。譬如一支尼康1卡口镜头:1 Nikkor 32mm f/1.2,其物理焦距和最大光圈为32mm、f/1.2,由于该系统的折算系数为2.7,这就意味着该镜头使用最大光圈时可获得大致相当于全画幅下86.4mm[32x2.7]焦距、f/3.24[1.2x2.7]光圈的视野范围和虚化效果。
&&& 画幅大小与成像画质也有一定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成像面积大的优势能够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可以在传感器上容纳相对更多的像素点,用以增强图像的输出分辨率;二是可以通过限制像素总量让单个像素点占据较大的面积[像素点之间保持较大间距],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进而获得相对更好的画质。而新的观点认为,在传感器上安排相对更密集的像素点虽然会导致高感光度下的噪点增多,但噪点也会随着分辨率的增高而变得更细小,加之相关技术的进步,某种程度上超高像素引发的噪点并不会影响图像的整体视觉效果,只是对镜头的分辨率要求更高了。
&&& 综合起来看,如果追求画质,选择较大的画幅应该是相对保险的方案;但很明显,感光面积大仅仅意味着“先天条件”好,实际效果如何还要看厂家的技术水平;数字成像发展到今日,“后天设计”能力的高低对最终画质的影响非常明显。某些情况下,画幅的优势的确会带来更好的细节表现力和高感纯净度;但某些对比中,也出现过“小底”比“大底”成像更出色的反例,“底大一圈压死人”的观点显然是不全面的。
&&&& 问题2:究竟该选择多大画幅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
&&& 在了解了上述这些常识之后,在面对不同规格的画幅时,我们又该如何进行选择呢?这要与您中意的产品类型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决定购买新一代的数码单反或,那么目前只能在全画幅或APS-C画幅中二选一;如果您决定购买[包括类旁轴],则与全幅暂时无缘,可在1英寸、4/3画幅、APS-C画幅等规格中进行取舍。
&&& 全画幅看上去很诱人:一方面,无论是走高像素高分辨率路线还是走高感光度路线,全幅传感器感光面积的先天优势都能得以体现;另一方面,全幅机作为各大品牌的高端形象代表,厂家为其搭载的传感器应该能够代表当时的较高水平。但目前的全画幅可换镜头相机也有其自身无法回避的两大问题:首先机身普遍比较笨重[系列除外],再加上镜头的份量,对使用者而言是一个不小的体力负担;其次是价格相对昂贵,即便是入门级的机身也都要上万元,虽然相比以往已亲民不少,但此价格门槛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还是有些偏高。如果您希望“一步到位”,又不介意上述两点,那么直接上全幅倒也不失为一个简单有效的选购方案;不过我们还是要善意地提醒一下――摄影归根结底是一门光影的艺术,很多时候光线条件、参数调整比器材档次更重要,如果您认为拥有全画幅就等于一定出好片,结果可能会令您感到失望。对于大部分普通消费者而言,在新一代采用4/3画幅、APS-C画幅传感器的产品中,有不少型号能够获得便携性和画质的良好平衡,拥有更好的性价比。
尼康D800全画幅相机
&&& 在聊镜身一体机选购时我们就曾说过――“小底机”相比“大底机”在前景/背景虚化效果方面的劣势是客观存在的,可换镜头相机同样如此。所以如果用户特别看重虚化能力,门类表中的第16类[使用1/2.3英寸传感器的宾得Q系列]和17类产品[使用1英寸传感器的尼康1系列]显然不是合适的选购对象;虽然尼康新近推出的“1 Nikkor 32mm f/1.2”人像镜略微缓解了1系统虚化能力不足的尴尬,但仅仅这一颗超大光圈镜头的出现,还不足以改变整体格局。全画幅机型在这方面的优势同样明显,但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使用4/3画幅或APS-C画幅传感器的产品[第18-23类],在适当焦段配合大光圈镜头时呈现出的虚化效果,也能够达到突出拍摄主体、增强画面层次感的目的。只是需要注意,部分品牌、体系尚缺乏高性价比的大光圈镜头,在选型时应加以考量和比对。前面我们谈到了画幅与焦距的关系、谈到了等效裁切系数,所谓半幅相机“亏广角、赚长焦”之说也是由此而来的。其实这种讲法是指在APS-C画幅单反、单电机型上安装全幅镜头后,视野范围发生的变化;譬如一支尼康24-70mm的标准变焦镜头在APS-C机型上呈现的视野等效全画幅下的36-105mm。但其实大家不必为“亏广角”而顾虑,因为各家品牌都会为自己的非全画幅体系开发专用的超广角镜头,譬如索尼的E 10-18mm、松下的7-14mm就属于此类产品,它们的等效焦距分别相当于全画幅下的15-27mm和14-28mm,都拥有不输于全幅超广镜头的视觉冲击力。
松下7-14镜头
&&& 我们通过下面这张表格汇总了各品牌、体系小幅交换式超广角镜头[广角端等效焦距在20mm以下,不含鱼眼镜头]的型号;可以看到,目前除了佳能的EOS M、富士X系列和宾得Q之外,其他体系均可提供至少等效18mm左右的超广角视野;不过宾得Q系统有一支等效17.5mm的鱼眼镜头,而富士X系列计划中已有一支10-24mm的超广角变焦镜头。
广角镜头列表
小结:1、对于非全画幅相机而言,等效焦距=物理焦距×等效裁切系数;等效虚化系数=物理光圈系数×等效裁切系数;2、感光面积的优势可以带来更好的成像品质,但画幅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指标;如果设计给力,配合图像处理器的作用,“小底”也可能比“大底”更出色;3、全画幅传感器在画质上拥有一定优势,但目前大部分全幅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体积较大、价格较高;4、如果对虚化效果有较高要求,不宜选择过小的画幅;4/3画幅或APS-C画幅传感器安装适当焦距大光圈镜头时的虚化能力可以满足基本需求;5、大部分品牌、体系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镜头群中都有可选的超广角镜头,所以消费者不必为小画幅“亏广角”而担心,但到目前为止,佳能EOS M、富士X系列和宾得Q系列例外;6、要明确不同品牌、体系机身的等效裁切系数,同时从自己的实际拍摄需求出发,根据镜头群的具体情况,选择符合自身要求的产品型号。&&& 取消低通能带来什么好处?
&&& 近年来,市面上出现了越来越多取消了取消低通滤镜的可换镜头数码相机,相比搭载低通滤镜的机型,其优缺点何在呢?优点很明显――成像锐度可以明显增强,细节表现力更好;而缺点也很明显――容易产生不规则的摩尔纹[如下图所示]。
实拍时的摩尔纹问题
&&& 由于摩尔纹只在特定拍摄题材和拍摄角度下才会偶尔现身,用户也可以通过主动调整来避免它的出现或减轻其“症状”,所以对于数码相机而言,低通滤镜的存在基本上是“弊大于利”。而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传感器像素的提升,摩尔纹问题显然已不那么重要,部分多层滤色传感器甚至已能杜绝摩尔纹现象的发生;由于消费者对于画质诉求的提升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取消低通滤镜在部分品牌中已成为一股潮流,甚至波及部分型号的镜身一体机。对于消费者来说,这一设计思路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毕竟尚未完全普及,目前暂无必要将这一指标作为选购产品的首要依据;当然,在其他性能指标接近、功能及价位也相近的情况下,取消低通滤镜的机型更值得购买。&&& DxOMark的图像传感器评分靠谱吗?
&&& 作为消费者,当然希望能够了解不同相机在画质表现上的水平高低,而法国图像处理软件商DxO公司发布的DxOMark榜单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比较的途径。DxO抛开不同传感器在分辨率指标上的差异,从色深、动态范围和低照度ISO三个方面对数码相机的画质水平进行测试,形成可互相对比的量化数据,综合后再为每一款产品打出一个总评分。随着这份榜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今几乎每一部重量级新款数码相机的DxOMark评分都会引发广大爱好者的热议,同时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争论,譬如佳能的产品在DxOMark的评价体系中得分普遍偏低,就让不少人对DxO的公正性提出质疑。那么DxOMark的评分和排行究竟靠谱吗?
&&& 有一点很重要――DxOMark的测试是基于RAW格式而非JPG格式。这就意味着测试所用的图像数据并不经过相机的数字图像处理器,没有经过后期降噪、数据压缩等处理,所以它更多反映出的是相机所用图像传感器的成像水平。如果选择JPG输出,最终的图像品质还与降噪、压缩算法有关,画面的锐度、色调等也会发生变化,这些因素则不纳入DxOMark的考量范畴,可见其测试结果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入门级消费者没有必要将DxOMark的评分结果视为绝对的选购依据,毕竟大多数用户都选择JPG直出模式而非RAW格式,且机内的数字图像处理过程对照片最终输出效果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高感光度降噪方面尤其明显。当然,传感器素质对于成像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DxOMark的量化测试结果可以作为一项参考,但还应“眼见为实”――通过JPG直出格式的实拍样片来评判一款相机的成像品质、色彩表现等是否符合自己的要求。相比之下,国外另一家著名影像评测网站DPReview的器材测评涉及面更全,其产品评分参考价值更高一些。
本文版权归蜂鸟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刘恩惠加关注
蜂鸟网资深器材编辑
评测资深编辑
24小时热文12345678910
24小时热帖18504次24335次32716次42458次52387次62072次72020次81556次91518次101494次手机拍照功能的日益强大,数码相机会被智能手机替代吗?
数码相机是否会被智能手机取代,近几年已经成为数码行业最常被提起的话题之一。从某种角度说,趋势似乎已无法逆转。这几年,不少数码业巨头已纷纷开始转型,例如奥林巴斯开始转向医疗内窥镜领域,柯尼卡美能达开始专注于打印和光学设备,尼康也在扩大医疗设备领域的投资。在数码相机领域中,体积更小、画质堪比单反的微单开始蓬勃。日本国际相机影像器材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曾显示,全球数码相机销量在2010年达到1.21亿台,2012年达到1.47亿台,此后开始迅速下滑,2014年数码相机的全球销量约5900万台,2015年已降至3540万台,短短几年销量降到了零头的尴尬,似乎当年胶卷业巨头富士、柯达、富士的历史会再次上演。另一边,智能手机的洪流似乎已无法阻挡。曾有统计显示,目前全球智能手机的用户将从2016年的23亿增长到2017年的26亿。美国的专业摄影软件发布的2016年全球十大最受欢迎拍摄相机中,苹果居然超越了一众数码巨头,以压倒性优势获胜。理由是什么呢?作为数码业的领军者之一,佳能对此不可能没有研究,在伊藤裕之看来,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智能手机拉低了拍照的入门门槛,大家使用智能手机拍照入门非常容易;其次,我们也观察到,很多用手机拍照的用户,最希望的是通过社交平台分享与交流,这时手机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很方便的方式;此外,手机的触屏方式,大大简化了相机的操作性,诸如相机的菜单、对焦方法通过智能手机的触屏都很容易实现。”以此种种,智能手机的超快普及率并不难以理解,毕竟绝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很难对光学取景器、全画幅、长焦距等专业功能有太高要求。但这也给相机厂商们提供了改革的方向。“比如提升使用的便捷性,如今相机很多也采用了触屏设计,相机的菜单做了图像化引导,方便用户快速了解相机的功能。在提升便捷性和保持相机的高质量基础上,佳能发明了全像素双核对焦技术,让使用者在液晶屏上直接触控就能快速合焦,就像使用智能手机一样方便。”伊藤裕之介绍。另一方面,毫无疑问的是,数码相机仍然在技术上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比如长距离的远摄,暗光环境下的摄影,突出主体的背景虚化、追踪高速移动物体等方面,数码相机仍然具有很明显的优势。“更重要的还有镜头部分,仅佳能目前就拥有70多款EF镜头,不同镜头能够表现出来的照片是非常不一样的,所以使用者可以通过更换不同的镜头拍摄照片,得到截然不同的效果,这也是一种创作力。”伊藤裕之说,就仿佛当年拍照无法取代绘画一样。实际上,从佳能的销售统计看,受到智能手机冲击最为严重的是普及型小型数码相机,而在可换镜相机市场,高级的单反相机出货量一直较稳定,而近几年新出的微单,诸如佳能的EOS M系列微单近两年销量增长了3倍。作为我们,其实感觉,其实根本用不上数码相机,其实用手机也挺好,但是作为那些专业的数码摄像者,那肯定绝对不会用手机拍摄了啊。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有着高福利的传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