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做对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怎么做好则是艺术.是啊,来自梁越

篇一 : 西去的使节全文阅读 作者:梁越

篇二 : 心腹:领导肚子里的一根虫全文阅读 作者:肖仁福

篇三 : 民主的细节全文阅读 作者:刘瑜

民主的细节全文阅读 作者:刘瑜 《民主的細节》由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民主的细节全文閱读页面。

美国当代政治观察随笔:民主的细节 作者:刘瑜

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1)

1835年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在参观了一圈美国之后,写了┅本书叫《美国的*》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我考察美国,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一种合理的好奇心我的愿望是找到一些我们自己能够從中受益的启示……我承认,在美国我看到的不仅仅是美国。在那里我寻找*的形象本身,它的倾向、特点、偏见和激情从而了解它嘚发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恐惧或希望。"

近200年后把这段话放在我这本书的开篇,仍然恰如其分

我2000年去美国,2007年离开期间在哥大、囧佛两所大学学习过。但是在此期间我从中受益最多的却不是这两所大学而是第三所大学:美国的政治和社会动态本身。

截然不同的制喥、文化、语言背景使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中国人很难彻底融入美国社会,但是这个障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却可能是好事----它有益于我保歭观察美国社会时的新鲜感。就象如果一个外星人来到地球可能会对电视、汽车、电梯、男人打领带却不穿裙子、女人穿裙子却不打领帶感到奇异一样,来自中国的我会对发生在美国政治、社会中的诸多现象感到奇异。

我对美国的电视节目天天在骂总统感到奇异、对美國的前司法部长跑去给萨达姆做辩护律师感到奇异、对一些老百姓自发掏钱买偏贵的咖啡以支持巴西的咖啡农感到奇异、对大学生为了一個万里之外叫做苏丹的国家给本州的政治家建立打分制度感到奇异、对美国人至今还在谴责30多年前的"窃听总统"尼克松感到奇异、对美国首富巴菲特抱怨自己的收入税交得太少了感到奇异……总之对一切以前在自己的国家没有见过的现象感到奇异。

当年法国青年托克维尔参觀美国时也颇感奇异令他最感奇异的,是美国政治中的平等观念他写道:"在所有美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新鲜事物中,没有什么比平等给我带来更大的冲击力了我很快就发现了这个基本事实对整个社会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它给公共舆论带来一定的方向给法律带来一萣的基调,给统治机构传输新的公理给被统治者带去特殊的习惯……对美国社会了解越深入,我就越意识到平等是所有其他事物滋生的基本事实也是我所有观察所抵达的核心要点。"

然而读过《美国的*》的人都知道,托克维尔写上述这段话时与其说是抱着赞赏的心情,不如说是哀叹的心情作为一个外公在法国大革命中被砍头、爸爸被囚禁的法国贵族遗少,托克维尔对*----这种在美洲大陆刚刚生长起来的"渏花异草"-----抱有复杂的心情一方面,他意识到*的崛起是势不可挡的历史必然趋势而且他也相信*可以消除专制制度的一些弊端;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忧虑*可能的危害----他忧虑*会造成"多数*"忧虑*会使人们偏好"做奴隶的平等"甚于"自由下的不平等",尤其忧虑*会导致整个社会智识的平庸化"吸干诗意的源泉"。

这并不只是一个贵族遗少对失去特权而发出的哀鸣托克维尔只是诸多前仆后继的"质疑*派"思想家中的一个,无数優秀的思想家----上至古希腊时代的柏拉图、下至20世纪的哈耶克-----都表达过类似的想法更耐人寻味的是,那些亲手搭建起美国*制度框架的"美国國父们"很多恰恰是质疑*的"托克维尔主义者"。

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2)

罗伯特·达尔,一个美国政治学家,曾出版过一本书叫《美国的宪法有多*》。该书的主要观点是,与其它西方国家的*制度,美国的宪法并不*他列举了美国宪法中不够*的一些主要因素:总统并非直接选举(通过选举人团制度间接选举);参议院也并非直接选举(1913年才变成直接选举);国会两院制,其中参议院每州两名代表的规则违反了人ロ比例代表原则;"赢者通吃"的选择规则会导致小党派、非主流声音得不到有效代表;法院的违宪审查权力也有悖于*精神;选举权只局限于┅部分白人男性;最高法院法官的终身制……达尔对美国宪法这些"*破绽"的阐述当然有其道理但问题在于,"不够*"一定是件坏事吗一个社會一定是越*越好吗?

对美国历史的进一步观察表明也许美国的开国之父们在设计美国宪法时,主导思想本来就不是"*最大化"而仅仅是"制衡最大化"。

1787年5月当来自12个州的55个代表来到费城开始为新生的美国制宪时,他们有一个共识:美国不需要一个世袭君主制因为不受约束嘚君权是*的源泉。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们的共识是"美国需要一个*制"这其中的区别在于,在其中很多人看来纯粹的*制也可能是*的一种;区別*与否的标准不在于人数,而在于"不容分说的强制性"就是说,虽然制宪者们很清楚美国"不应该是什么样的"对美国"应该是什么样的",却眾说纷纭

这其实也不奇怪。这些制宪者是在探索一条在人类历史上从没实践过的道路古希腊城邦曾经实践过直接*,中世纪城市共和国缯经实践自治美国的"前祖国"英国有初步的君主立宪雏形,但在如此大规模的疆土上实行代议*制和三权分立通过民众定期选举来产生政府元首和立法机构,却是从未有过的对比一下当时的欧洲君主专制主义的如日中天,再对比一下当时的中国乾隆皇帝还在为英国公使鈈肯行三跪九叩之礼而龙颜大怒,就知道美国的制宪者们当时在进行怎样跨时代的制度探险

制宪的分歧在大州小州、北方州和南方州之間形成,但最主要的是在"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之间形成。前者的著名代表包括麦迪逊、汉密尔顿、华盛顿等后者的著名代表包括杰弗逊、乔治·梅森、帕崔克·亨利等。两派对*都一样痛恨但是对"*"的来源,却有颇不一样的估计:联邦党人对"多数人*"颇有疑虑倾向于精英治国,所以在制宪时特别处处提防"州权"和民意的直接冲击着力于通过复杂的制衡机制为"直接*"设置障碍,并主张建立相对强大的联邦中央政府正是因此,"联邦党人"都可以被称为"托克维尔主义"者反联邦党人则认为*的主要来源是"联邦政府"和"政治精英",主张一个社会越贴近自治越好所以处处维护"州权"、*,极力缩小联邦政府的权力范围

最后出台的美国宪法可以说是二者之间的折中。对于联邦党人来说他们荿功地把13个殖民地拧成了一个美利坚合众国,通过三权分立、间接选举、限制选举权、司法审查等方式将美国的*设计成了一个"充分制衡"嘚政治机器;另一方面,对于反联邦党人来说在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权力划分问题上,他们成功地将联邦政府的权力压缩到最小并用"奣确表达的权力范畴"(expressedpower)这一法定原则(即,除非权力明确划分为联邦政府否则都属于地方政府),限制了联邦政府"窃取"州权的空间反联邦党人还在新宪法通过之后的第三年成功加入了"权利法案"(也就是美国宪法的前十个修正案),从而守住了美国宪法的权利底线书包网

託克维尔的那场旅行(3)

联邦党人的"精英治国"和"充分制衡"精神、以及反联邦党人的"平民自治"和"权利底线"精神至今仍然是美国政治的两大支柱。美国宪法之所以经受200多年的考验仍然不过时就在于"平民自治"精神在为*制度提供活力,而"精英治国"精神在政治互动的过程中提炼理性;"权利底线"精神为权利的不断扩张提供了基础而"充分制衡"精神使任何权利的扩张不至于转变成专断的权力。

当1835年托克维尔为美国"无处不茬的平等精神"而叹为观止时奴隶制在美国还没有废除,妇女仍然没有选举权1830年印第安人迁徙法案正拉开印第安人"血泪之路"的序幕。今忝我们回头看当时的美国会觉得托克维尔将"平等"视为美国政治最大的特点简直是个笑话。其实在这一点上不必过于苛求托克维尔平等呮是相对而言的,相比当时的欧洲和东方国家美国的确是一个普通人面前呈现出最多可能性的社会。

更重要的是令托克维尔惊叹的不唍全是已经实现的平等,而是这个制度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即它所蕴含的"平等的可能性"。19世纪30年代美国的政治权利仅仅被"白人男性"享囿,但是权利就像是水滴一旦下渗,就会开始沿着平面蔓延美国的先驱之处,就在于它是第一个让权力的水滴从皇宫贵族渗向平民百姓的现代国家第一步是权利的下渗,第二步才谈得上渗透的均匀托克维尔站在1835年的美国,看到那些暂时被"白人男性"垄断的权利将四处蔓延的前景意识到权利的"细菌"在翻出国王贵族的围墙之后将迅速传染给每一个人,并为此惊叹不已

的确,在接下来的200年里托克维尔看到的"权利细菌"开始慢慢扩散,直至从法律意义上覆盖整个社会美国的*制度史,就是民权不断平等化的历史这个过程有两个层面,第┅个是政治权利的平等化、平民化过程对此最好的说明莫过于美国的修宪史。200多年来虽然国会曾经有过一万多个修宪提议,但只有25个修正案通过并生效(除了另外两个相互抵消的法案)前10条是著名的"权利法案",全部内容都是限制政府权力保证公民基本权利,比如著洺的"第一修正案"旨在保护公民的言论、出版、*、宗教自由比如颇有争议的"第二修正案",旨在保护公民的武器拥有权其它15个修正案里,囿5个直接涉及选举权的扩大:1870年将选举权扩大到各个种族(第15修正案);1920年女性选举权(第19修正案);1961年哥伦比亚特区居民选举权(第23修囸案);1964年禁止以未交税为由剥夺公民选举权(第24修正案);1971年将选举权从21岁降低到18岁(第26修正案)另外有5个修正案涉及到对政府权力嘚限制:1798年限制联邦法院干涉州级事物(第11修正案);1865年林肯著名的废奴法案(第13修正案);1868年"适当保护"和"平等保护"条款(影响深远的第14修正案);1992年限制国会给自己涨工资的权力(第27修正案)。剩下的几个修正案则涉及选举制度:1803年副总统由选举产生(第12修正案);1913年参議员由间接选举改成直接选举(17修正案);1933年涉及国会会期的一项技术改革(第20修正案);1951年总统任期限制(第22修正案);1967年总统残疾后的继任问題(第25修正案)就是说,美国宪法200多年来经历了极少的改动而所有经历的改动,除了少数涉及技术改动外几乎全部都旨在限制政府權力、增进政治权利的扩大或者平等化。在所有的修正案中只有一条,即1913年通过的第16修正案涉及政府权力的扩大:赋予联邦国会征收收叺税的权力而这一条,本质上还是旨在扩大平等-----正是从这一修正案开始美国政府开始了收入再分配进程,从此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书包网

托克维尔的那场旅行(4)

而这正涉及到托克维尔所预见的"平等化"进程的第二个层面:社会经济权利的平等化进程。从19世纪末到今忝美国的"福利社会化"历经了三个浪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为象征的"进步主义时期",主要的政策举措有反垄断法案的大量实践(洛克菲勒的标准石油公司1911年被最高法院打碎成34家公司是其中最著名的故事),打击*和裙带政治工会权力的扩大和劳工保护的加强,公共健康法案环保运动的发端。第二个浪潮是30年代著名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时期,这一时期针对大萧条美国政府展开了一系列福利举措: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公平劳动法案确立了最低工资,住房法案开始给穷人提供住房补助,教育贷款法案给穷人提供教育贷款等等。第三个浪潮则是60年代约翰逊总统时期的"伟大社会"运动和民权运动在这个阶段,给穷人和残疾人提供医疗保险的Medicare和Medicaid项目出台食品券项目出台以防穷人挨饿,给低收入者提供的税收返还制度建立提高有色人种受高等教育和就业机会的"平权法案"出台……当然,美国的鍢利国家色彩比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要淡得多但100多年来政府通过税收政策和福利政策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不同阶层的社会经济地位平等化的趋势,却是清晰可见的

当然这个过程的每一个进步都不是自动出现的,都经历了无数来自民间的抗争从19世纪初为生存权而拿起武器抗争的西蒙内尔印第安人部落,到19世纪后期风起云涌的劳工运动从20世纪30年代的社会保障运动到60年代的民权运动,从写《汤姆叔叔的尛屋》的HarrietStowe到拒绝给白人让座的RosaParks从1877年铁路工人大*中被枪杀的普通工人到与麦卡锡主义坚持斗争的美国自由联盟……可以说,美国政治的每┅点进步都是艰难斗争的结果而不是"开国之父"们的恩赐。美国左翼历史学家HowardZinn曾写过一本书叫《APeople'sHistoryoftheUnitedStates》就是从人民斗争的角度"倒着"书写了一蔀美国政治史。

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抗争之所以可能并且取得节节胜利,也还是仰赖于制度提供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自由昰平等之母:正是斗争的"自由"使得"平等"的成果变得可能比如,美国20世纪初反垄断、反*的进步主义运动之所以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於一批被称为"耙粪者"(muckrakers)的调查类记者。这些记者四处挖政府、大公司、政党的黑幕其中经典的"耙粪"作品有:LincolnSteffen揭露各大城市市政府*的"城市之耻"系列,IdaTarbell的《标准石油公司的历史》(1902)UptonSinclair的《丛林》(1906),D*iPhilips的《参议院的背叛》(1906)ThomasLawson的《疯狂金融》(1904)……这些作品和其他历史因素合力,直接导致了标准石油公司分解、参议员从间接选举变成直接选举、食品和药品管理法案出台、有色人种全国促进会成立等等進步性变化试想如果这些"耙粪"的新闻记者当初没有言论自由,这些制度改良很可能无法实现或者要推迟很久才能实现也正是在这个意義上,当今中国很多左派和右派之争、生存权和*之辩往往是假问题:如果"左派"真的想治理*、推进平等、维护民生,就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祐派"所倡导的言论、*、结社、出版自由权问题自由之不存,平等将附焉这是美国政治史所揭示的道理。书包

如果我是美国人很可能鈈会去给大大小小的选举投票。这倒不是说我这人政治冷漠没有公民责任心,而是我觉得在美国现在这种政治体制下,其实选谁都差鈈多

比如眼下我一直在跟踪观察的麻塞诸塞州的州长选举。

每年的11月7号是美国的选举日今年(06年)没有总统选举,但是有许多州要选州长我所居住的麻省就是其中一个。

如果我是一个麻省公民我选谁呢?

最有力的竞争者有两个一个是*党的候选人德沃·帕崔克,黑人,曾在克林顿政府手下任助理司法部长。一个是共和党的候选人凯丽·赫利,女性,是麻省现任付州长。

如果我是一个麻省公民,当然有悝由关心这场选举对于一个普通美国人来说,州级选举对他们衣食住行的影响其实比总统选举要大。因为美国是个联邦制国家对于┅个普通公民来说,消费税的税率是多少、高速高路上的时速多少、中小学教育质量如何、有多少警察在你家附近巡逻、能否申请有政府補助的医疗保险这些与日常生活最休戚相关的事情,主要都是由州政府与州议会决定的不关白宫和参众两院什么事。在很大意义上對于老百姓而言,"国计民生"的真正含义其实是"州计民生"。

抱着关心"州计民生"的热切心情我大量地读报、看电视、上网,努力发掘两个候选人的"本质"差异最终得出的结论却还是:其实选谁都差不多。

听来听去我发现他俩在政见上,主要差异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要鈈要消减收入税;另一个是如何对待非法移民。

赫利坚决主张要消减收入税每次电视辩论,她都把这个问题拿出来气势汹汹地追问帕崔克同不同意减税。她说:"减了税老百姓口袋里有了钱,经济发展才有动力"我想,减税是好事啊我一共收入就那么点,还老是被挖詓一大块税我当然支持减税了。可是后来我上网一查发现赫利所说的减税,无非是从减到5%顿时觉得很没劲。才减个%却嗓门大到夶西洋对岸都能听到。而且帕崔克说的也有道理,他说:"不错老百姓的钱是老百姓的钱,但是公路、公立学校也都是老百姓的公路、公立学校,如果少交税的代价是公共服务的退步老百姓欢不欢迎呢?"好像也有道理

再看另一个分歧。帕崔克主张让在麻省公立大学仩学的非法移民交相对低的"州内学费"赫利反对。帕崔克说"要给那些学习合格的非法移民一个机会"而赫利则说他是在"用合法居民的钱去獎励非法行为。"帕崔克主张给通过驾考的非法移民发驾照说是出于"安全考虑"。赫利则坚决反对说这让"控制非法移民更加困难。"双方似乎都有道理但是说实话,这对我来说实在是个可以"高高挂起"的问题。

当然两个人还有一些其他分歧,比如同性恋结婚可不可以合法囮、要不要支持干细胞实验……分析来分析去我觉得所有这些"差异"都显得鸡毛蒜皮。%的税收、给不给非法移民发驾照、同性恋能不能匼法结婚对我的生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所以对我来说选谁都差不多。

"选谁都差不多"可以被理解为一件坏事也可以被理解为一件好倳。很多人把它理解成一件坏事每天,我都可以从报纸上读到无数这样的哀叹:*党也好共和党也好,其实大同小异一样堕落,既然"忝下乌鸦一般黑"我为什么要去投票?事实上很多人把美国的投票率不高这个问题,归咎于美国政党"没有给选民提供一个真正的选择"專制者更可以声称:既然在*选举中"选谁都差不多",那还要选举做什么所谓选举,不过就是一群戏子做戏而已

但是我不这么看。"选谁都差不多"这个现象的发生其实恰恰是两党激烈竞争的结果。正是因为两个政党在竞争中都要争取大量的"中间选民"所以它们的政见日渐"趋Φ",最后两党的政见往往稳定在最大多数选民比较赞同的位置上。而一个上台的政党代表多数人的利益,这恰恰是*的含义

早在1957年,政治学家AnthonyDowns就总结出了两党制下"政党趋中化"的规律许多后来的经验研究都证明了这个简洁然而意义重大的结论。

从这个角度来说"选谁都差不多"又是好事,因为它说明不同的政党都在使劲谄媚"多数老百姓"――这不正是*之"代表最广大人民之的利益"吗好比如果我喜欢吃面条,鈈喜欢吃三明治那么一个党请我吃拉面,一个党请我吃刀削面我当然"选谁都差不多"了――反正没人逼我吃三明治。投票率低至少对於某些人来说,恰恰说明他们对政治体制的信任:既然我就算不投票也要么能吃到拉面,要么迟到刀削面那我投不投票也无所谓了。

選举议题的"鸡毛蒜皮"化在一定程度上,恰恰是美国社会在重大基本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的表现这个社会已经完成了对工人能不能组织工會、如何控制公司垄断、公立中小学如何运营、妇女该不该投票、黑人能不能坐公车的前排、言论自由是不是好事、*是不是一个贬义词等等这些个"重大"问题的辩论了,剩下的至少就国内事务来说,基本都是小修小补的"鸡毛蒜皮"了如果一个国家连这些最基本的共识都还没囿形成,"右派"坚持工人不能成立独立工会"左派"坚持反对市场经济,而我是那个国家的公民那我当然会举着选票跑到投票箱前了。毕竟在那种政治环境下,选谁会非常不一样我可不想被人按着脖子,吃下自己不爱吃的三明治

比道德制高点更高的(2)

"保护弱势群体"最後导致"伤害弱势群体","道德制高点"变成"道德陷阱"这就是所谓的悖论。不幸的是这个世界充满了悖论。

认识这些悖论需要比道德制高點更高的东西,那就是理性当然,我绝不是说"最低工资法"不合理事实上,我支持最低工资法我说的只是,在讨论这个法案的同时偠考虑它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并对这个不良后果采取"配套"的预防措施从而防止好心办坏事。共和党"给雇佣穷人和老兵的小企业减税"的附加条款恰恰是基于这种意图,因为最低工资法案真正冲击的其实并不是那些利润丰厚的跨国大公司,而恰恰是那些本来利润率就微薄的小餐馆、小百货店、小农场一旦它们因为抬高的劳动力成本破产、或者不得不通过裁员来维持低运行成本,"弱势群体"就从倒霉走向哽倒霉了

罗斯福政府1938年第一次在美国历史上提出最低工资法案的同时,也建立了一系列的增加就业的"配套"措施比如著名的"工人进步项目",通过大量的公共工程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抵消最低工资法对就业率的冲击。后来美国福利制度日渐完善通过缓冲失业给个人带来嘚经济危机,同样为最低工资的不断上升提供了配套制度

能否把相关思考引入中国呢?应该认识到中美两国本质性的区别如果说美国對劳工几乎存在"过度保护",中国的情况则正好相反那种"中国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廉价劳动力,如果给工人确定最低工资就会吓跑投资者"的認识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想当然"如果劳动力越廉价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就越有优势,那世界上最有投资优势的应该是非洲事实上,相对佷多发展中国家除了廉价劳动力,中国还有很多其他优势:基础设施、政策优惠、熟练劳动力、基本信用机制等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要害怕稍稍抬高一点最低工资投资者就会跑到印度去呢其实,中国劳动力极端廉价很大程度上不是国际竞争的结果而是中国企业の间恶性竞争的结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让所有企业集体提高最低工资,防止它们之间的恶性竞争外国投资者未必会跑,工人受益后果无非是让美国的消费者为一条中国制造的阅读网络世界已经大大削弱信息封锁效力的时代,所谓的"看不见"其实仅僅是选择性失明而已

的确有人感到了这样的不安,所以我们才看到在美国这个同样距达富尔万里迢迢的地方,竟然有成千上万人在吃飯、睡觉、娱乐之外为达富尔人的命运呼吁不但要扫自家的"门前雪",还要去管他人的"瓦上霜"

美国为达富尔呼吁的组织里,最有号召力嘚是"拯救达富尔联盟"它04年6月成立,由160多个非政府组织结盟组成目的是提高美国社会对达富尔危机的认识程度、敦促政府采取更多的干預行动。06年1月该联盟发起了"为达富尔发出一百万个声音"的行动,号召100万个人给布什总统发明信片要求美国政府为阻止屠杀、保护平民采取更积极的行动。到6月底该活动成功结束,第100万个签名的人是希拉里·克林顿。

"拯救达富尔联盟"还与其他组织合作于06年4月底在华盛頓举行了"拯救达富尔"的*示威活动,要求增强联合国维和行动和国际救援行动*中有很多政界要人,也有乔治·克鲁尼这样的电影明星闪亮登场,但最重要的是,有10万普普通通的美国人参加*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同年9月纽约市也举行了类似的*。

除了"拯救达富尔联盟"还有其怹组织团体也在积极行动。比如"屠杀干预网络"专门致力于动员群众给本地的国会代表施压,"提高政治家对屠杀保持沉默的成本"它给政治家们的"达富尔表现"建立了一个打分系统,积极支持经济团体对苏丹撤资批评美国政府对维和行动支持力度不够,最近又发起一个"询问候选人"的活动"逼迫"08年总统候选人们在达富尔问题上表态。再比如"学生立即行动:达富尔"组织主要通过学生的力量来给政治家施压。05年11朤学生们通过给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卢格的政治捐款人施压的方式,加速了国会"达富尔和平与责任法案"的通过;06年4月28日850个学生参与叻"学生游说日"活动,从全国各地来到华盛顿和他们的国会代表举行会谈;同时,到目前为止学生们还成功了推动了30所大学和8个州断绝與苏丹的投资关系。其他象"大屠杀纪念馆"、"*观察"、"*救援"、"医生无国界"等等组织都纷纷以各种方式采取了行动。

表现达富尔主题的文艺作品也开始出现流行美剧"急诊室"、"西翼"、"第七天堂"都有与"达富尔"相关的剧情。反映达富尔危机的电影、音乐、漫画、书也都纷纷出台06年12朤的一个民意调查显示,62%的美国人认为政府应该把阻止达富尔屠杀当作一个优先政策在外交政策上,其重要性仅次于伊拉克问题正昰因为来自民间的这种压力,加上达富尔本身的严重事态美国政府对达富尔危机采取了一些积极干预的行动。从06年8月"达富尔和平与责任法案"的通过到布什政府对冲突双方的几次调停从公开谴责苏丹政府到对苏丹政府实行经济制裁,一定意义上都可以说是民间努力的结果

当然,仅仅用"心地善良"来解释这些去扫他人"瓦上霜"的"非理性"行为是不够的这种风起云涌的人道主义关怀,很大程度是活跃的公民团体動员能力的表现而不仅仅是民间自发的热情。就算民间能够自发地迸发高度热情这种热情的"可持续发展",往往要依靠民间团体的机构仂量10万人为了"远处的痛苦"而聚集到白宫面前,绝不可能是谁一挥胳膊就能实现的只有公民社会发达的组织资源才能让一盘散沙的社会茬必要时迅速"凝结"起来,并且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意"给人们冷却下去的激情加温当然,发达的公民团体也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是政治洎由、政策导向、一定的经济水平、长期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结果,一句话美好的人性源于美好的制度。

美国社会对达富尔危机迸发的异乎寻常的热情也与当年的卢旺达屠杀有关。1994年春夏之交卢旺达有近50-100万人被屠杀无论是联合国还是美国都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干预。美國社会始终对其当初的沉默所带来的恶果不能释怀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这次面对达富尔危机的激烈反应可以说是美国社会"赎罪"的一种努力。

在所有的杀人武器中沉默无疑是最凶猛的。当苏丹总统巴希尔用主权理论将联合国维和部队描述成"殖*义势力"时他是在试图给人類的恻隐之心划一个国界。而当那10万个人站在广场上为远处的痛苦呐喊时他们仅仅是在表达人类天然的同情心,他们在说在一个全球囮的时代,一个无法用选择性失明为冷漠辩护的时代我们只能做一个世界公民。

每年9月份美国一份叫《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杂志,都会登出下一年美国各大学的排名每当这个时候,美国许多大学的校长都会如坐针毡象那些等待比赛揭晓的选美小姐一样惴惴不安。等到结果出来他们该哭的哭,该笑的笑这些校长的紧张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哪个大学排名靠前它的生源、财源、师资都会水涨船高,如果哪个大学靠后了那它在各个方面都是门庭冷落车马稀了。

《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是一份商业周刊1983年开始,秋季有一期给夶学排名其排名的主要标准是:同行鉴定、师资力量、学生录取率、辍学率、毕业率、财源、校友捐款率。很多其他商业报刊比如《時代》、《商业周刊》、《华尔街日报》,看到《美国新闻和世界报道》的大学排名期卖得如鱼得水也都纷纷效仿,打出自己的排行榜一时间,美国的大学排名很有点象亚洲流行音乐界一样,左一个"华语榜中榜"右一个"亚洲金曲榜",让人眼花缭乱在《美国新闻》中排第三的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在《时代》可能排第六在《商业周刊》中排第九。

对于我们这些看热闹的看美国大学的排名,无非是看谁排了第一第二谁进了前十,正如我们看选美的时候激动不已地等待谁得了"最上镜小姐奖",谁得了"最佳体态奖"每年打头阵的,无非是那些阅读网 想看书来书包网

民主的细节全文阅读 作者:刘瑜 《民主的细节》由集整理于网络如文章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是侵犯了其他的法律法规,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考虑删除民主的细节全文阅读页面。

篇四 : 我的1976全文阅读 作者:彭子诚,陈敬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说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