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热水泡脚有什么好处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

热水泡脚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泡脚水中加入这东西,胜过吃补药热水泡脚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泡脚水中加入这东西,胜过吃补药独白坊百家号我国自古就有“天天洗脚,胜吃补药”的说法。泡脚“活血化瘀”,是很多人的养生理念。但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确实灾难。热水泡脚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晚上7~9点,是肾经气血最弱的时候,泡脚正好可以补充气血。泡脚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应以脚背泛红、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泡脚对以下几种病是灾难:1、血栓患者。热水泡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肤上的出血点。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色素沉着,小腿颜色变黑。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2、糖尿病患者。神经病变型糖尿病患者表现为腿足感觉奇冷,怕冷。神经病变一旦存在,患者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反馈机制失灵。患者往往会不断加热水,可能会造成严重烫伤。泡脚水中加入生姜,胜过吃补药1、去脚臭: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抹干,加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2、生姜泡脚治疗风湿:生姜有驱寒祛风功效,每天晚上持续泡脚,能够有效地减轻病症,缓解风湿关节炎等症状。3、生姜泡脚改善睡眠:生姜泡脚时加入适量黑醋,能够很好的刺激足底穴位,增强各系统的新陈代谢,从而使人体放松、缓解疲劳,从而改善睡眠质量。4、减少手脚冰凉:生姜能够驱寒,生姜泡脚能够有效地改善血液循环,缓解手脚冰冷的症状。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独白坊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个人内心的独白,探索不一样的心理世界。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热水泡脚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 这几类人千万要小心!
热水泡脚,是很多人的养生理念。泡脚“活血化瘀”,是最普遍的说法。可是,对于血管疾病患者而言,泡脚带来的却是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是灾难。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泡脚究竟是好是坏。
泡脚的 4大好处
1.促进血液循环
脚离心脏最远,最容易出现血液循环不畅。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四肢寒冷。
2.提高舒适度
脚部穴位、经络丰富,适当泡脚,可以刺激经络,缓解疲劳,提高舒适度。
3.辅助改善睡眠
热水泡脚可以刺激下丘脑前部,调节睡眠,改善入睡难、醒得早等睡眠障碍。
4.辅助改善疾病
中医认为泡脚可以促进药物渗透,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因此,常配以药物,可改善疾病、强身健体。
4类人群不适合泡脚
但泡脚虽好,并非人人适宜,对于一些疾病患者,很可能加重病情!以下4种人群更需注意!
1.泡脚——血栓患者的灾难
下肢血管病人常常感觉下肢发冷,自然就想到用热水泡脚。可是结果却越泡越难受,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热水泡脚时,下肢动脉扩张,尤其表现为皮肤充血,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然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于是,热水泡脚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会加重血液淤积。
如果静脉血栓病人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则出血情况会更严重。
2.泡脚——让动脉闭塞缺血更加严重
下肢动脉闭塞的表现是下肢缺血,但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
当然,通畅动脉的扩张只是增加了正常组织的血流,而缺血组织可能因为“盗血”现象,更加缺血。
另外,医学上的研究已经证明:周围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加重缺血。
3.泡脚——让糖尿病足患者面临截肢
糖尿病足分为三类:神经病变型、缺血型和混合型。
神经病变型的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腿足感觉奇冷,怕冷。因此,热水泡脚很容易成为一个舒适的选择。悲剧在于:神经病变一旦存在,患者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反馈机制失灵。
因此患者往往会不断加热水,哪怕已经严重烫伤,也浑然不知。缺血型糖尿病足患者面临的问题,则与上面提到的动脉闭塞症相似。
因此,假如患有下肢动脉闭塞症和糖尿病足,高温泡脚会导致截肢!
4.泡脚——让痛风患者更痛苦
一些痛风患者可能会在发作期进行局部热敷或泡脚,认为活血化瘀,可以消除疼痛,但往往事与愿违,反而加剧疼痛感。
这是因为痛风并非血瘀引起的,而是由于血中尿酸过多,形成微小的结晶沉积在关节滑囊、肌腱、软骨和关节周围其他软组织中。
此时,大量白细胞吞噬后受到破坏,释放出内部的溶酶,破坏了周围组织细胞,引起局部组织充血水肿。
因此,热水泡脚非但不能止痛,有时还会造成病变部位充血、水肿,加重疼痛。
建议:痛风发作期最好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搬动,抬高患肢,用药遵医嘱。若要泡脚,尽量在24-48小时之后。
泡脚秘方推荐
在此,传授给大家一个泡脚秘方:艾叶泡脚。
取干艾叶50~100克,先用水将艾叶煮开,加凉水或待降低温度后再泡脚;或用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再加热泡脚。
1.艾草加姜
可治风寒感冒、关节病、类风湿、咳嗽、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
2.艾草加红花
可改善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手脚麻或瘀血;
3.艾草加花椒20粒
适用脚汗、脚臭、脚气、温疹。
如果家中难以找到艾草,或觉得艾草泡脚麻烦,大家也可以选择使用艾草制品直接泡脚。
使用艾之康“蕲艾原液”,取300——500g,倒入开水中,待水温降至40℃左右之后,就可以开始泡脚了。泡脚水量:至少要浸过整个脚背,可以至脚踝以上、膝盖以下。
泡脚时间:半小时左右为宜。
期间,若水冷了可适当增加热水,泡至微微出汗是最好的,再适当补充点水分即可。
特别提醒:
建议大家在使用热水泡脚前,到正规医院的中医科咨询自己的体质是否适合、是否会过敏等,请医生判断后,再长期使用热水泡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其他类别扫扫有惊喜
热水泡脚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这3类人千万要小心,否则…原标题:热水泡脚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这3类人千万要小心,否则…热水泡脚,是很多人的养生理念。泡脚“活血化瘀”,是最普遍的说法。不幸的是,对于血管疾病患者,泡脚带来的却是病情加重或恶化,甚至是灾难。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泡脚为什么很舒服?动脉中的血液从心脏出发,下达腿脚,富含营养和氧分。经过毛细血管,血液带着代谢产物(垃圾)通过静脉血液,回流到心脏。血管在腿上的分布犹如分杈的树枝,遍布肌肉、皮肤。如果动脉扩张,有营养的动脉血流量就增加;如果静脉扩张,携带垃圾的静脉血管就淤滞。泡脚的时候,局部温度增加,会导致动脉扩张,尤其是皮肤血管。“活血化瘀”的说法,大致来源于此。泡脚——血栓患者的灾难在血管门诊,却常常会遇到因为泡脚而痛苦不堪的血管病患者。不怪患者和家属,因为下肢血管病人往往感觉下肢冷,自然就想到热水泡脚。那结果为什么事与愿违呢?
上一页&1共4页热门新闻更多
实时热点榜单热门视频
阅读下一篇视频推荐热水泡脚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这8类人千万要注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冬季期间,  最惬意的莫过于,  暖暖地泡一个热水脚,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帮助身体排毒,  缓解一天的劳累,  还能驱逐脚部的寒气。    但并非人人适合,  有的人泡脚,  脚趾溃烂,膝盖僵硬,  甚至有截肢的可能性!!  小卫不是吓您!您还别不信!  注意!这8类人不适合泡脚  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常常感觉下肢寒冷,自然就想到热水泡脚缓解一下。  可是,当人患有某些疾病,或是处于某种状态时,是不适合用热水泡脚的。  1  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  热水泡脚,对患有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泡脚会加重血液淤积  热水泡脚,会使下肢动脉扩张,更多的血液进入下肢。然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  这样,血液的来路增加,回路不变,就会加重血液淤积。  ●泡脚会加重皮肤出血  热水泡脚还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在皮肤上形成出血点。如果患有静脉血栓的人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则出血情况会更加严重。  时间长了,色素沉积,小腿就会变黑。  2  下肢动脉闭塞  热水泡脚,对患有下肢动脉闭塞的人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下肢动脉闭塞的表现是下肢缺血,热水泡脚可以使正常的动脉血管扩张,但并不能使闭塞的动脉血管扩张。  由于流到下肢的血液总量就那么多,正常的动脉血管的血流量是增加了,但因闭塞缺血的组织会更加缺血。相当于,正常的动脉血管从闭塞动脉血管“盗血”。  3  糖尿病  有糖尿病足的部分患者,脚部皮肤比较脆弱,脚部神经感觉减退,对痛觉、水温不敏感。用热水泡脚时,可能被烫伤,也浑然不知;有溃疡的还会发生感染。    ▲糖尿病足  糖尿病患者一旦被烫伤或溃疡伤口感染,恢复起来很慢,容易发生坏死,甚至导致截肢。  4  严重心脏病、低血压  热水泡脚,会使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相对缺血缺氧。  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患者来说,都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5  脚气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适合用热水泡脚,否则会造成伤口感染。  另外,脚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的人也不宜用热水泡脚。  6  儿童  儿童发育不完全,经常热水泡脚,他们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有可能会导致扁平足。  7  孕妇、生理期  热水泡脚,血液循环过快,生理期会导致经血过多;孕妇可能有流产的迹象。  8  空腹或过饱  热水泡脚,血管扩张,下肢血流量增加,而胃肠道等脏器的血液会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当心!这4个泡脚误区要避免    误区1  泡脚的水越热越好  很多人认为水温越高,血液循环越快,身体才能更暖和。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是只有100℃的水才会烫伤。皮肤接触70℃的温度持续1分钟,就可能被烫伤;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  另外,血液循环太快对心脏不利。  正确做法:  水温在40℃左右,是人体比较适应的温度。可以边泡脚边喝一些温水,补充水分。  误区2  泡脚时间越长越好  有些人边泡脚边玩手机或看电视,水冷了继续加水。  这种做法也不对。泡时间太长,容易破坏脚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正确做法:  泡脚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人微微出汗即可。  误区3  临睡觉前泡脚最好  很多人喜欢在冬天临睡前泡脚,认为把脚泡得暖乎乎的,上床睡觉很舒服。  其实这样并不好。泡脚会使血液循环加速,所以不要马上入睡,静静休息等待兴奋感消退。  正确做法:  最佳泡脚时间是临睡觉前1~2个小时。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误区4  一份中药反复使用  有些人喜欢用中药泡脚,煮过一次泡脚后觉得丢掉太可惜。后续再加水煮,再用来泡脚。  一般来说,中药煮1~2次之后,药效就会全部释放殆尽。多次煮药效早就没了。  另外,现在很多泡脚药包都是一次性的产品,泡脚后就要丢掉。  健康!泡脚加点“料”效果更好    1.艾叶泡脚  取干艾叶50~100g,先用水煮开后加适量冷水至40℃左右;也可先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  冬天怕冷的人及有痛经的女性,在泡脚时可以加适量艾草叶,有驱寒、通经络的效果,对缓解怕冷、痛经等都有不错的功效。    2.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生姜(约为中等大小姜半块),拍扁后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煮好后,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即可泡脚。  生姜,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对预防感冒也有效果。不过要切记,加生姜泡脚不太适宜高血压患者和脾气急躁的人群。    3.红花泡脚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放入锅中煮开后,加适量冷水至40℃左右即可泡脚。  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皲裂的人,应提早用红花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4.白醋泡脚  在2500ml左右的热水中,加入150ml左右的白醋,泡脚水要淹没脚踝。  经常用醋泡脚,可调节和松弛原本紧张的神经,缓解疲劳,还能预防感冒,防治脚臭。  秘方!5个护脚方助您延缓衰老  “树老根先枯,人老脚先衰。”脚是人体的精气之源,所以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  一个人的一双脚就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护好您的脚,能让您延缓衰老。  1.健脚操:祛病保健    早起仰面躺在床上抬起双脚,用力相互摩擦至脚掌发热;然后搓热双手,用手揉搓每个脚趾头。  整个过程5~10分钟,可以促进脚部血液循环,祛病保健。  2.光脚滚网球:缓解腰酸背痛    准备一个网球,空闲时把网球放在脚底,从脚趾到到脚跟来回缓慢滚动按摩2~3分钟。  光脚滚网球,能舒缓背部肌肉紧张、疼痛等不适。如果经常感到腰酸背痛,不妨试试光脚滚网球这个方法。  3.下肢按摩:防寒保暖    用双手紧捏一条大腿根部,稍用力向下按摩至脚踝,再往回按摩至大腿根部,并以同法按摩另一条腿。  重复10~20次,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从而增强对寒冷袭击的抵御能力。  4.倒着走路:护脚跟    很多人都会有脚跟疼的现象,不妨练习练习倒着走,是保养脚后跟很好的方法。  倒着走路时,是脚跟着地,能够刺激足少阴肾经,有益气补肾、祛瘀止痛之功效。  同时,倒着走路可以使跟腱及腓肠肌达到锻炼,从而改善跟腱周围炎引起的足跟痛。  5.选择合适的鞋    买鞋子,千万不要相信“穿穿就能撑大”这种说法。  还有一个选鞋的小窍门分享:去店面买鞋时,最好晚上去。因为人活动一天后脚发生肿胀,这时候能买到比较合适的鞋。  来源:健康温州、最爱大北京、广东卫生信息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热水泡脚是养生,还是慢性自杀?这8类人千万要注意!
冬季期间,最惬意的莫过于泡一个热水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身体排毒,缓解一天的劳累,驱逐脚部的寒气。
古时就有:“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的说法,可见泡脚的作用非同一般。
但并非人人适合,
有的人泡脚,
脚趾溃烂,膝盖僵硬,
甚至有截肢的可能性!!
小编不是吓您!您还别不信!
注意!这8类人不适合泡脚
随着气温的降低,人们常常感觉下肢寒冷,自然就想到热水泡脚缓解一下。可是,当人患有某些疾病,或是处于某种状态时,是不适合用热水泡脚的。
静脉曲张和静脉血栓
热水泡脚,对患有静脉曲张、静脉血栓的人来说,简直就是“灾难”。
●泡脚会加重血液淤积
热水泡脚,会使下肢动脉扩张,更多的血液进入下肢。然而静脉的回流能力并不会因此增加。
这样,血液的来路增加,回路不变,就会加重血液淤积。
●泡脚会加重皮肤出血
热水泡脚还可能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在皮肤上形成出血点。如果患有静脉血栓的人正在服用抗凝药物,则出血情况会更加严重。
时间长了,色素沉积,小腿就会变黑。
下肢动脉闭塞
热水泡脚,对患有下肢动脉闭塞的人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下肢动脉闭塞的表现是下肢缺血,热水泡脚可以使正常的动脉血管扩张,但并不能使闭塞的动脉血管扩张。
由于流到下肢的血液总量就那么多,正常的动脉血管的血流量是增加了,但因闭塞缺血的组织会更加缺血。相当于,正常的动脉血管从闭塞动脉血管“盗血”。
有糖尿病足的部分患者,脚部皮肤比较脆弱,脚部神经感觉减退,对痛觉、水温不敏感。用热水泡脚时,可能被烫伤,也浑然不知;有溃疡的还会发生感染。
严重心脏病、低血压
热水泡脚,会使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相对缺血缺氧。
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患者来说,都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疱时,就不适合用热水泡脚,否则会造成伤口感染。
另外,脚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的人也不宜用热水泡脚。
儿童发育不完全,经常热水泡脚,他们足底的韧带会变得松弛,不利于足弓的形成,有可能会导致扁平足。
孕妇、生理期
热水泡脚,血液循环过快,生理期会导致经血过多;孕妇可能有流产的迹象。
空腹或过饱
热水泡脚,血管扩张,下肢血流量增加,而胃肠道等脏器的血液会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功能。
当心!这4个泡脚误区要避免
泡脚的水越热越好
很多人认为水温越高,血液循环越快,身体才能更暖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是只有100℃的水才会烫伤。皮肤接触70℃的温度持续1分钟,就可能被烫伤;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时,也有可能造成烫伤。另外,血液循环太快对心脏不利。
水温在40℃左右,是人体比较适应的温度。可以边泡脚边喝一些温水,补充水分。
有些人边泡脚边玩手机或看电视,水冷了继续加水。这种做法也不对。泡时间太长,容易破坏脚部皮肤表面的皮脂膜,让角质层干燥甚至皲裂。
泡脚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人微微出汗即可。
临睡觉前泡脚最好
很多人喜欢在冬天临睡前泡脚,认为把脚泡得暖乎乎的,上床睡觉很舒服。其实这样并不好。泡脚会使血液循环加速,所以不要马上入睡,静静休息等待兴奋感消退。
最佳泡脚时间是临睡觉前1~2个小时。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
一份中药反复使用
有些人喜欢用中药泡脚,煮过一次泡脚后觉得丢掉太可惜。后续再加水煮,再用来泡脚。
一般来说,中药煮1~2次之后,药效就会全部释放殆尽。多次煮药效早就没了。另外,现在很多泡脚药包都是一次性的产品,泡脚后就要丢掉。
健康!泡脚加点“料”效果更好
1.艾叶泡脚
取干艾叶50~100g,先用水煮开后加适量冷水至40℃左右;也可先用部分热水浸泡艾叶20分钟后,再加水泡脚。泡脚时水要没过踝部。冬天怕冷的人及有痛经的女性,在泡脚时可以加适量艾草叶,有驱寒、通经络的效果,对缓解怕冷、痛经等都有不错的功效。
2.生姜泡脚
一般取15~30克生姜(约为中等大小姜半块),拍扁后放入锅中加小半锅水,盖上锅盖用热水煮10分钟。煮好后,加入适量冷水至40℃左右即可泡脚。生姜,有散寒、活血的作用,对预防感冒也有效果。不过要切记,加生姜泡脚不太适宜高血压患者和脾气急躁的人群。
取红花10~15克(大约一小撮),放入锅中煮开后,加适量冷水至40℃左右即可泡脚。冬季容易发生冻疮和皮肤皲裂的人,应提早用红花泡脚,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4.白醋泡脚
在2500ml左右的热水中,加入150ml左右的白醋,泡脚水要淹没脚踝。经常用醋泡脚,可调节和松弛原本紧张的神经,缓解疲劳,还能预防感冒,防治脚臭。
【声明:以上内容转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如有侵权或不实,请及时联系小编,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热水泡脚的好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